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虚拟经济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信用性
虚拟经济的信用性根源于虚拟资本的信用特征。首先是货币的信用特征。从货币的演变看,最初的商品货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信用特征,因为它本身具有实际价值,就几乎不需要事先的承诺,商品货币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纸币出现后,由于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就要完全依赖于一种相互承诺和信任或者国家的法定。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经济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于是应运而生。信用货币是一种金融索取权,它构成了所有发行存款机构的总负债。这些金融索取权并没有商品货币或纸币的流动性特点,它并不代表即时的购买力,也不是完全可接受,它有信用风险,要支付利息。也就是说,无论是商品货币、纸币还是纯粹的信用货币,都要以信用为基础。其区别在于:货币本身越是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所需的信用方面的要求就越弱;而货币本身越是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就越需要凭借人们的信任,凭借制度的规定,即信用方面的支持(如纸币,电子货币)。随着经济发展,就其形态讲,货币的虚拟化色彩越来越浓重,就其本质讲,货币的信用特征越来越显著。其次,各种虚拟资本体现着不同形式的信用关系。几乎所有的虚拟资本都体现不同形式的信用关系。比如,纸币(或信用货币)体现着政府信用,银行券是银行信用的表现形式,商业票据体现着企业信用。由于同一笔货币资本可以反复使用而产生虚拟资本,可以认为这些虚拟资本实际上是货币虚拟化,是在信用流通替代货币流通意义上的虚拟资本。虽然这些虚拟资本通过金融创新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但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本质上都体现着信用关系。当前迅速发展的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就是“信用”的一种衍生形式。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整个虚拟经济体系就是靠一种信用而存在。虚拟资本虽然没有实际价值,但人们还是接受它,还会参与虚拟经济活动;这完全出于人们的信任,即相信这些符号背后的支撑因素,相信虚拟资本只是实物的代表,而虚拟资本与实物之间的转换又是完全有制度保障的。因此,虚拟经济具有强烈的信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虚拟经济体系看作信用制度。基于此认识,可以认为,虚拟经济的信用特征决定了它的存在和发展要受两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一,人们对虚拟经济体系的信任程度影响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这种信任度由于是基于心理预期,对虚拟经济就没有特别强的约束,虚拟经济的扩展就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考虑到这种信任本身“只可以成长,却无法构造”,虚所经济也会担心失去信任从而感到一种压力,但这种“软约束”毕竟不足以使虚拟经济的扩展维持在实体经济可以支持的限度内,因而还是可能出现信用的崩溃。其二,具有信用特征的虚拟经济归根到底要由实体经济来支持,信用不过是一种权宜的手段,“它不能无中生有,信用只是对于使用别人资本的许可,人们不能由以增加,而只能由以转移生产手段”。客观因素(如实际资源)是虚拟经济扩展的硬约束,不过,这种约束常常在虚拟经济的膨胀超过了实体经济可以支持的限度时才以危机的形式体现出来。
二、高流动性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存量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存量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更加突出了虚拟经济的流动性特征。
虚拟经济的流动性要比实体经济强,虚拟经济的调整速度也必然快。虚拟经济的这一特性使它对外部的冲击反应迅速;而一旦偏离均衡状态,要恢复到均衡也很快,并在恢复过程中有越过均衡水平再返回来的特点。虚拟经济的这种性质已被应用到经济分析中,如多恩布什提出的关于外汇的矫枉过正模型就是利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流动性之不同的特点,而弗兰科鉴于基本商品与制造品流动性之不同也做出了关于基本商品的矫枉过正的模型。
三、高投机性
投机是指根据虚拟资本价格的预期,买卖虚拟资本以赚取价差为目的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在形式上与投资并没有什么两样,在操作上也难以区分,但在本质上却根本不同。投资是投资者为获取股息、红利等以使资本增殖而买卖证券的行为,具有与实体经济同步成长性;投机则更多地依赖于对虚拟资本价格的预期,与实体经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对而言,投资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投机则具有短期性和不确定性。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存量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存量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不完善、市场监管理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投机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赚取暴利的目的。
虚拟资本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由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完全了解未来实际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基本面的变化,因而缺乏对虚拟资产价格的完全了解,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孕育着风险。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增大和交易品种增多,又使虚拟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人们极易出现决策失误,因而使虚拟经济演变为一种投机风险很高的经济活动。
四、脆弱性
虚拟经济的脆弱性表现为:虚拟经济固有的虚拟特征和固有的经济周期波动使虚拟经济易受到冲击导致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拟经济的脆弱性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正足由于虚拟经济系统容易出现问题,所以人们广泛关注的是“虚拟经济的脆弱性”,而不是“实体经济脆弱性”。二是理解金融脆弱性的关键在于价格。据此,我们可给出金融脆弱性的明确定义;虚拟经济的脆弱性可以理解为虚拟资本(或资产)的价格过于敏感,很小的冲击就可能把虚拟经济系统推向危机的边缘。
虚拟经济的脆弱性来自三个方面:货币的虚拟化、虚拟资本的“虚拟性”以及正反馈机制。
首先,货币表现出显著的虚拟化特征。货币与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脱钩之后,货币的内涵与外延更加广泛,各种新型的支付结算形式、各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与传统的货币一起发挥货币信用的作用。虽然货币具有支付手段的使用价值,但已经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货币纯粹只是一种价值符号,体现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关系的价值符号。货币虽然作为其他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货币的购买力又要受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消费行为等因素影响。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发展,货币的表现形式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宏观经济中 M1和M2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二者之间的转化越来越频繁,导致社会总的货币供应量已很难控制。同进,电子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也改变着“货币”的存在形式,货币更加抽象化、社会化。因此,货币的虚拟化就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其次,与实体资产的价格相比,虚拟资本的价格具有明显的虚拟特征。第一,从定价方式上说,金融产品是“心理预期定价”。在实体经济当中,产品的价值往往存在实物支撑,产品的价格比较稳定(稳中有降)。相反,虚拟资本特别是现代衍生金融产品只不过是规定了相关权利的一纸契约,缺乏实物依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因此,金融产品的价格是一种观念上的价格,要受到投资者信念、心理及所带来的行为方式的影响。由于投资者心理状况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行为也很容易被其他投资者所感染,从而形成所谓“集体的歇斯底里”,导致市场的狂热和恐慌,加剧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金融资产的“心理预期定价”方式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重要根源。第二,从价格的内涵上说,虚拟资本产品的价格是一种“平均价格”。也就是说,金融产品的价格标注了目前存在的所有相同产品的价格水平。而对一般商品而言,价格仅仅是标明了当前买卖产品的价格水平。也就是说目前的交易价格(不管参与交易的有多少股)就是每只股票的价格,这样就会产生杠杆效应,少数股票价格的变化使所有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立刻感觉到手中财富的增加或减少,产生买进和卖出的动力和压力。而一般商品的价格是“边际”上的,当前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的仅仅是那些潜在的购买者,对那些已经买人该商品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可见,金融产品价格变动的相对影响面要大的多,特别是在人们财富中金融资产的比例越来越大的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产品价格的细微变化有可能被不断放大,最后导致金融形势的巨大变化。上述两个特点反映了金融产品价值的“虚拟”特征,决定了虚拟资本价格的内在不稳定性。不仅如此,由于电子和网络通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采用,金融产品在存在形式上也日益虚拟化,这极大地降低了交易费用,为投机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进一步加大了金融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此外,金融产品需求的弹性为其价格创造了更大的波动空间。对于一般产品而言,其吸引力无论如何之小,人们通常也有一个最低需求量,以适应消费或生产之需;其吸引力无论如何之大,人们对它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受人们消费或生产能力的限制,这样就决定了其价格波动是有限的。而金融产品没有类似限制,从理论上讲,只要吸引力足够大,人们对它的需求就可以无限大。
[关键词] 房地产投机 虚拟经济
一、房地产投机与虚拟经济特征概述
1.房地产投机概述
房地产投机是指投资者以房地产为对象,通过买卖、租赁等手段,以期在短期内通过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或房地产的交易而牟取暴利的行为。
目前,我国住房消费还属于奢侈消费。特别是对工薪阶层的人们来说,一套住房要花上他们大半生的积蓄。住房价格依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房价均价甚至已经达到每平方米过万元。这就决定了房地产投机所需的资金是比较庞大的。由于房地产投机的出发点不是用于自身的住房消费,而是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如住房的转售赚取差价进而获得房地产(住房)收益(超额利润)。因此,一般投机者持有房地产的期限会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目的仅仅是获得房地产的收益,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住房消费需要。所以他们通常在短期内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待价而沽,将手中持有的房地产转手,使原有资金增值,为下一轮的投机积累资本。
2.虚拟经济的主要特征
所谓虚拟经济,是一种证券化资本的运动,是指资本以脱离实物形式的价值形态,以票据方式持有权益,按照特定的规律独立运动以获取价值增值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由于虚拟经济运动是以各种形式的金融产品为载体或介质、以金融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为通道的,因此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它是金融产品所有物的权益交易活动、各种金融市场及其制度、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等构成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如特殊的定价方式、高风险性与决策的非理性等等。
(1)特殊的定价方式――高虚拟性。虚拟经济的载体――股票、债券及其衍生物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仅仅是一种债权和产权关系的契约,当这些契约被资本化即在证券二级市场买卖的时候,这些本来是契约关系的凭证就获得了财富代表的性质。它们毫无使用价值的本质被掩盖了,只有遇到金融危机或信用紧缩导致财富大幅度缩水的时候,人们才明显感到它们的虚拟性质。这种性质造成了虚拟资产特殊的定价方式。
(2)高风险性与决策的非理性。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而这些因素毫无规律可循且无法预测。随着金融创新的出现,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驾驭,房地产预期因素也极其复杂,而一旦预期未能实现时,就将产生价格的非理性大幅波动,使其风险性增大。
二、基于投机行为的房地产虚拟特征分析
有人认为,构成房地产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它们不应属于“虚拟经济”范畴。他们认为,只有股票、债券等,才属于虚拟经济。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他们简单地将“虚拟经济”与金融部门划等号,似乎只有金融部门的活动才是虚拟经济活动。事实上,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区别于其他商品和资产,既是一种实物资产,同时也具有虚拟资产的特征。随着投机行为数量增加,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一些特征,如房屋的空置率上升、合约违约率上升、开发商开工量上升、市场交易量上升等。这些都表现出了在价格上涨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一种明显的虚拟经济特征。
1.在投机情况下,房地产价格越来越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是一种债权和产权关系的载体,它们的出现,可以使实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且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给人们带来高额的利润。房地产的交易可以脱离实物资产的转移而表现为权属证书的转移,而房地产权属证书本身并没有价值,但它依托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循环运动使得不经过实体经济的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在满足使用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可以获得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由于可以实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所有者还可以通过对房屋的出租和经营获得收益。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过程中,特别是在泡沫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性资产看待。人们的购买行为是出于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参与到房地产的购买中。这些房屋开始被空置下来,既不用来出租也不用来居住,只是等待在一个更高的价格时出售。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体现出了虚拟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的表征,即价格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投机行为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投机行为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或基础就是存在预期房地产价格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变动速度高于信贷利率。从我国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来看,2003年~2007年初,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投机行为增多的特征,2000年~2OO2年上海房地产价格稳步上升,并和均衡价格的发展基本一致。但在价格持续的上升中,人们开始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上升。市场投机行为开始出现,价格迅速攀升。可以认为2003年以后市场价格是由投机行为主导的。真正居住需求者产生了市场恐慌,惟恐价格进一步上升,把购房的时间提前;改善居住者同样把购买行动提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把旧房销售的时间推迟;开发商则出现了虚假销售现象;此时市场纯投机者的数量也迅速增加。这样市场的供需关系开始明显不均衡,而市场价格在预期与投机行为的双重作用下节节上升。
2.房地产投机中的羊群效应与正反馈交易现象
“羊群效应”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因而发生极端反应的一种市场行为。一般说来,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群体压力”等情绪影响下采取的非理。
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存在的环境中,人们通常表现出一些群体行为,如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暗示(suggestibility)和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等。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不存在客观标准时,人们通常会将其决策同其他人的决策进行对比,然后决定取舍。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或群体行为常常弱化了信息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资本品的价格。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羊群行为)在早期的经济理论就有论述。凯恩斯认为长期投资者不愿根据自己拥有的信息和观点进行投资,其原因是怕被认为是轻率的和不符合常规的。羊群行为是一种模仿行为,常常是自发形成并表现为非理性的特征,它导致了意见和行动的传染(contagion)。在羊群行为条件下,投机泡沫可以解释为交易者之间互相传染,从而使结算价格偏离基本价值,回报越高,投资者越愿意跟风,由于人们跟风不是对个人获得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因而这种现象放大了价格的震荡。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交易理论是典型启发的一种特殊情况,该理论认为,最初价格的上涨导致更高价格的上扬,或最初价格的下跌导致更低价格的下降,即通常所说的追涨杀跌。因为通过投资者需求的增加,最初价格上涨的结果又反馈到了更高的价格中,第二轮的价格上涨又反馈到第三轮,然后反馈到第四轮,以此类推,因此,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初始影响被放大。Shiller认为,投机泡沫的正反馈理论是指在市场价格巨幅上升时,它在投资者之间创造大量的成功神话,这些神话吸引潜在的投资者,他们天真地认为同样的成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反馈理论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建立在适应性预期基础上的,这种观点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反馈理论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使投资者信心增加,通常认为这种反馈主要是对价格持续上涨模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价格突然上涨的反应。
房地产市场的虚拟特性决定了市场中存在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房地产具有区域性特征,供给很难在大范围内调剂,但是价格却可以传导。一个地区的价格攀升,另一个地区的投资者就会认为本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也是一种必然态势。此外,房产总量有限,人们认定房地产是一种稳妥的投资品,“有价有市”。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完备,绝大部分投资者缺乏专业判断,只能盲目跟风,房地产的火热态势也助推了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人们根据适应性预期预测房价的未来走势,非理性的判断导致缺乏理性的购买行为或投机行为。
3.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等是房地产投机所表现出来的另一个虚拟经济证据
在房地产市场中买者和卖者同时存在,交易者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存在间隔,为房地产价格投机创造了机会。拥有房产的投资者预期房价很快将上升,他会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购入一定量的房产,然后再将其原有的房产以上涨后的价格售出,从而获得资产收益。在这期间如果判断错误,他将蒙受损失。投资者之所以会采取这种投机方式,主要是因为他预期市场上拥有充足的需求。然而,在正反馈效应下投资者都采取这种投机方式,就会造成房地产市场上只存在买者,缺少卖者,从而在宏观水平上打破供求均衡。在这种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为获得资本收益就会抬高价格,最终形成房地产价格投机。
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普遍偏高,而内陆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这使得沿海发达地区的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内陆地区的居民。由于房地产价格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内陆地区的房价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房价偏低,这也给房地产投机者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比如,温州炒房团的投机者往往一次性购买数套住房,有的甚至达到几十套(以单元的形式购买)。可见,在经济承受力范围内,房地产投机者往往倾向于抢购多套房地产。如市场中的交易者对高档房地产过分偏好,会打破市场供求均衡,使该档次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由于高档房地产一般都具有好的区位特征,地价会随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逐渐上升。这些都将为购房者带来资本继续增值的乐观预期,使交易者大量投资于高档房地产,又会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形成价格泡沫。高档房地产价格上升又不是孤立的,它会带动普通商品房价格的攀升,从而导致投机行为充斥于整个房地产市场。
三、结论
房地产在我国目前虽然还是奢侈品,但它对于居民的安家置业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房地产投机市场是名副其实的“有价有市”的市场,这为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提供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房地产投机的直接目的就是赚取超额利润,以期获得高收益的价差。这又为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提供了永续的内在动力。两种内外因素的存在,使得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从经济学讲适量的投机活动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房地产的投机市场,所有的房子统统都在使用中,就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灵活性。房地产投机市场还能预示房地产价格的走向,引导资源更合理的配置。然而,过度投机是有害的,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形成虚假的价格,误导市场。在理想状态下,投机市场由少数投机专家组成,他们有能力估计将来的价格走向。价格是由他们的引导作用决定的。但是市场上往往有许多普通人,为了投机赚钱,盲目地参与投机,结果价格不是由投机专家决定,而是由大规模的普通投机者形成。这时候的价格完全脱离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变成了大众心理的指标。这种情况下,将进一步使房地产经济虚拟化,从而进一步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对此,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及政府管理部门都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危害,纷纷摆脱了实体经济的束缚,通过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来寻找克服房地产投机的办法。
参考文献:
[1]丁华军:上海市房地产业投机度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
[2]娄策群赵兆:房地产投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3)
[3]蒲勇健陈鸿雁: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6(5)
[关键词]房地产虚拟经济重构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二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投资或投机机会;三是为整个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资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银行抵押资产的90%是房地产)。前者是房地产的自然属性,与是否市场经济无关,后两者则是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这两个功能。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引发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作用:其正面的基本作用在于房地产可以迅速通过房地产信贷的杠杆撬动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这总是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土地出让和税收收入);而基本的负面作用就是它可能带来泡沫经济的风险。可见,房地产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把房地产作为虚拟经济的部门之一来进行研究更能体现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性。
然而,在传统经济理论中,房地产(realestate)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实物资产(realassets),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是,现实经济中的“房经背离”和“房地产泡沫”等种种“异象”又说明了仅把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当今经济虚拟化的现实出发,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化定价方式越来越普遍,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部分的影响日益增强,相应地,虚拟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称呼有很多种,但是它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看法却是共同的。虚拟经济概念的本质意在概括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基础就是资本化的定价方式。它是观念支撑或心理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而实体经济是成本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房地产的价格形成无疑属于虚拟经济系统。
可见,虚拟经济理论重视预期和心理活动、不确定等因素的作用,它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由成本支撑的实体经济系统和由心理支撑的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是一种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其行为基础的特殊的经济运行关系,一种资产,不论其有形还是无形,也不论其是金融资产还是房地产,一旦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它就具有虚拟资产的运行特征,就应该纳入虚拟经济的研究框架。虚拟经济中的所有运行特征、运行规律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不与资产的这种特殊定价方式有关。对房地产虚拟性的研究也是从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的。有关的研究如下:
1.关于房地产定价方式的研究。刘骏民(1998)指出:如果从定价方式的角度来看,即使是狭义的虚拟经济的定义也要包括房地产。随后,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虚拟性是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的,房地产虚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房地产存量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以及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结构等影响房地产虚拟性质的主要制度因素)。
2.关于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研究。郭金兴(2005)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房地产具有稳定经济的内在机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增长趋势可以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相适应,而房地产价值的相对稳定性对稳定货币发行,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王国忠(2005)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价值系统的影响是直接而显性的。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在整个区间内存在双向的影响机制,房地产价格对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的价格指标都有着单向的传导机制,房地产的价格波动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及实物生产价格的波动。这说明作为虚拟经济的子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把房地产部门看成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然后再来考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增强的趋势。鞠方(2005)基于对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进行新的解释。进而把房地产泡沫放在协调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剖析房地产泡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三者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指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虚拟经济特征和实体经济特征的特殊市场,正是由于这种“虚实两重性”,决定了房地产“异象”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
在认识到房地产的虚拟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刘骏民,2003),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这种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①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这是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的角度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的研究。②对房地产自身的稳定性的研究。首先,从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强波动性入手,然后,对房地产这种虚拟经济成分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研究。③从价格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说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房地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④从资金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这种资金流包括货币资金流和信贷资金流。分析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波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⑤指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以促进经济稳定。⑥案例研究。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
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图大致如下:
三、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意义
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研究房地产虚拟性质与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大体而言,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强调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功能,从而将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房地产,考察资金在这些领域中转移流动的规律及其影响;第二,强调房地产作为资产的虚拟性质和可能的房地产引发的泡沫经济的风险。这种从市场经济功能视角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正确解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传统经济理论难以有效解释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异象”,只有在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了解;才会对虚拟经济的理论出发点是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价值系统而非物质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研究必将极大地丰富虚拟经济的理论。
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房地产虚拟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指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提高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服务。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事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财富分配效应可能加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激化。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房地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国的G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在此情形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不正常的发展,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业衰退,还会对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认识房地产虚拟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金融安全、投资决策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AlanGreenspa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beforeasymposiumsponsoredbythe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inJacksonHole[R].Wyoming,August27,1999.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9~42.
[3]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D].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5]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杰,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2).
[关键词]房地产虚拟经济重构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二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投资或投机机会;三是为整个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资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银行抵押资产的90%是房地产)。前者是房地产的自然属性,与是否市场经济无关,后两者则是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这两个功能。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引发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作用:其正面的基本作用在于房地产可以迅速通过房地产信贷的杠杆撬动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这总是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土地出让和税收收入);而基本的负面作用就是它可能带来泡沫经济的风险。可见,房地产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把房地产作为虚拟经济的部门之一来进行研究更能体现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性。
然而,在传统经济理论中,房地产(realestate)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实物资产(realassets),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是,现实经济中的“房经背离”和“房地产泡沫”等种种“异象”又说明了仅把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当今经济虚拟化的现实出发,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化定价方式越来越普遍,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部分的影响日益增强,相应地,虚拟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称呼有很多种,但是它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看法却是共同的。虚拟经济概念的本质意在概括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基础就是资本化的定价方式。它是观念支撑或心理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而实体经济是成本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房地产的价格形成无疑属于虚拟经济系统。
可见,虚拟经济理论重视预期和心理活动、不确定等因素的作用,它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由成本支撑的实体经济系统和由心理支撑的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是一种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其行为基础的特殊的经济运行关系,一种资产,不论其有形还是无形,也不论其是金融资产还是房地产,一旦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它就具有虚拟资产的运行特征,就应该纳入虚拟经济的研究框架。虚拟经济中的所有运行特征、运行规律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不与资产的这种特殊定价方式有关。对房地产虚拟性的研究也是从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的。有关的研究如下:
1.关于房地产定价方式的研究。刘骏民(1998)指出:如果从定价方式的角度来看,即使是狭义的虚拟经济的定义也要包括房地产。随后,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虚拟性是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的,房地产虚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房地产存量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以及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结构等影响房地产虚拟性质的主要制度因素)。
2.关于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研究。郭金兴(2005)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房地产具有稳定经济的内在机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增长趋势可以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相适应,而房地产价值的相对稳定性对稳定货币发行,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王国忠(2005)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价值系统的影响是直接而显性的。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在整个区间内存在双向的影响机制,房地产价格对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的价格指标都有着单向的传导机制,房地产的价格波动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及实物生产价格的波动。这说明作为虚拟经济的子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把房地产部门看成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然后再来考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增强的趋势。鞠方(2005)基于对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进行新的解释。进而把房地产泡沫放在协调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剖析房地产泡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三者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指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虚拟经济特征和实体经济特征的特殊市场,正是由于这种“虚实两重性”,决定了房地产“异象”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
在认识到房地产的虚拟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刘骏民,2003),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这种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①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这是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的角度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的研究。②对房地产自身的稳定性的研究。首先,从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强波动性入手,然后,对房地产这种虚拟经济成分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研究。③从价格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说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房地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④从资金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这种资金流包括货币资金流和信贷资金流。分析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波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⑤指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以促进经济稳定。⑥案例研究。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
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图大致如下:
三、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意义
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研究房地产虚拟性质与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大体而言,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强调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功能,从而将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房地产,考察资金在这些领域中转移流动的规律及其影响;第二,强调房地产作为资产的虚拟性质和可能的房地产引发的泡沫经济的风险。这种从市场经济功能视角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正确解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传统经济理论难以有效解释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异象”,只有在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了解;才会对虚拟经济的理论出发点是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价值系统而非物质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研究必将极大地丰富虚拟经济的理论。
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房地产虚拟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指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提高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服务。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事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财富分配效应可能加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激化。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房地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国的G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在此情形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不正常的发展,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业衰退,还会对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认识房地产虚拟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金融安全、投资决策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AlanGreenspa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beforeasymposiumsponsoredbythe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inJacksonHole[R].Wyoming,August27,1999.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9~42.
[3]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D].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5]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杰,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2).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泡沫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9-0007-02
进入21世纪以来,当前虚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但是虚拟资产的迅速扩张导致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朝着独立自主的方向运动。
1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特征
1.1虚拟经济的定义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就虚拟经济的概念以及其涵盖的范畴,不仅国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国内学术界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由心理和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它的运行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1.2虚拟经济的特征
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1.2.1虚拟性从本质上说,虚拟经济具有虚拟性。虚拟经济中交易的商品是以股票债券为代表的有价证券,这些虚拟资产本身没有价值,这是与实物资产有本质区别的。实物资产本身有生产成本,在市场经济中,大体上按平均成本定价,遵循价值规律。虚拟资产只是一种所有权证书,以未来预期收益为基础定价的,因而相对实体经济中一般商品实实在在的价值而言,虚拟资产的价值是虚拟的。
1.2.2高流动性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
1.2.3不稳定性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1.2.4高风险性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不遵循一定之规,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等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协调机制,外部冲击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状态的恢复与变化机制。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达到协调发展状态,那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来实现。如果实体经济内部发展失衡,则必然会出现结构性供求失衡,在消费者选择的作用下,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上升、投资收益率提高,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投资收益率降低。在利益机制作用下,生产者将增加供不应求产品的投资,扩大供应,同时减少对供过于求产品的投资,缩小供应,直至供求恢复均衡为止。如果虚拟经济内部发展失衡,则将导致虚拟经济产品的供求失衡,各类资产风险与收益的均衡状态被打破,投资者将改变投资组合,增加对风险低、收益率高的虚拟经济产品的投资,减少对风险高、收益率低的虚拟经济产品的投资,并引致两类产品的价格发生反向变动。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社会将增加价格上升产品的供给,直到各种虚拟经济产品的供求达到新的均衡为止。
3 金融危机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虚拟经济提高整体经济效率的重要一点在于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政府人为构造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来促进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这种发展是外生而表层的,因而获得的增长通常是短期的“量”的增长,缺乏深厚的持续增长的基础,使金融发展的效率降低。2008国际金融风暴根源,看起来似乎是美国的次贷狂风引发的一场国际性经济衰退,实质上展露了许多所谓国际化概念对它国经济隐形入侵的霸道及国际性迷茫跟风,并彰显了世界金融秩序理应重构和到了国际金融世界急需赋予由世界经济强国齐抓共管责权的必要时刻。比如在2008年,全球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到实体经济的5倍,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将进一步膨胀。但虚拟经济的发展在给世界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又由于其虚拟性和高风险性,致使世界金融业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没有一些经营虚拟经济的相关银行、保险公司纷纷倒闭,国内2009年民间投资市场约日趋没落,这样也直接导致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下降。比如2008年的“十一黄金周”,销售下跌两至三成。根据北京市的调查,深圳市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1256家企业中,资金链趋紧的256家,倒闭重组的一家。对于存在的行业危机,企业必须重视和采取措施规避。同时在积极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金融风险意识,积极预防虚拟经济膨胀演变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产生表面源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金融冲击是其导火线,但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才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发展,会为泡沫的到来埋下伏笔。
3.1完善监管体系
从实践来看,发展虚拟经济,规避金融风险,首先必须完善虚拟经济的监管体系。由于虚拟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蕴涵着内在的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网络化电子化手段加强,使得金融交易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多变性,特别当金融扩张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时,以资金融通和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资本运动使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增加,若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建立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同时要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管理,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和投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3.2发展金融衍生市场
发展金融衍生市场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日益频繁,这种融资方式要求开辟衍生市场为资本流动和避险增值提供场所和机制,并拓宽国际资本融资渠道。金融衍生市场的创立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和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实际是虚拟经济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经济制度的支撑,又需要金融市场的完善。在金融深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把发展基础性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统筹考虑,既把衍生市场作为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又将其视为改革的手段;另一方面,又要把开放金融市场和发展衍生市场统筹考虑,使它既是开放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成为开放经济风险的预警器。
总之,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它可能带来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发挥它灵活机动的特点,促进资源跨时间和空间的有效配置,规避它过分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带来的危机,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6).
[2] 杨凤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现代虚拟资本的特征[J].当代经济研究,2006,(5).
[3] 王春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
[4] 谢永添.关于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科学,2004,(2).
[5] 王悦.西方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理论回顾[J].求索,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