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中劳动教学反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反思 提升

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学反思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等价值。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其一,是要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细致的回顾;其二,要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从更深的层次、更大的层面,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反思。

一、在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方面的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基本上四十五分钟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很难参与进来,只是被动的接受。长期下去,被动的教育模式形成了被动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逐渐淡化直至消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而非一个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效果极其不好。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全面、系统地学习新课程理念,仔细思考其中所渗透的先进理念,而后积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

二、在教学设计方面的反思

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引起各位教师的注意。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我们要对以往的教学设计或者别的教师对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反思。

三、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反思

现实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的反思大多数是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譬如,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是否恰当,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是否得当,以及对某一知识点讲解的是否到位。这样反思之后,用获得的收获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如果坚持下来,那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现在为许多教师所推崇,学生所欢迎的“探究式学习”的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这种“探究式学习”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

四、在自身教学行为方面的反思

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这种相互性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符合教师的规范,现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而平等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他是优等生,还是差生,我们应该一视同仁,将自己的爱无私地撒向他们,在课堂上与他们平等的对话、交往。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修炼自己的德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在提倡个性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允许学生个性的存在,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奇思妙想”、质疑不要回避、压制或者冷处理或者搪塞,甚至简单否定。殊不知,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抹杀了个性。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的思想。

五、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反思

教学方法对于整节课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学反思中应该有这一方面的内容。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固有的、守旧的方式方法,掌握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等。内容是不变的,但是方式方法可以多变。随着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知识面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都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要求。因此,要适应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手段多样性、过程自主性、目标发展性、形式新颖性前提下,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六、在教学反馈方面的反思

教学过程很重要,然而如何得知学生对课堂的讲解掌握的程度呢?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学反馈。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看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看他们的表情是否对哪方面的内容还有疑惑,还没有听懂。总之,我们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练习,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而全面分析、评估学生对于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传授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其一,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育人,传授方法,还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思考,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作为一门理论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方面要靠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课堂练习以及作业练习。相对于直接的课堂组织教学学习过程,作业练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它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总之,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总会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教学反思是一种教育教学常态下,教师应当具备的内在的自省、自纠、自励行为。因其涉及思想观念和方法论的方方面面,故而应当将其放在以学论教,以思促教的大氛围中加以实践和探索。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等诸多信息的获得,无不源自教师理智而有见地的教学反思活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改任务重、难度大,尤其应当强化教师教学反思行为,使之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提高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学习情感 培养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构建要素之一。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在学习活动中需要强烈的学习情感、良好的学习情态进行有效支持。情感在学生学习活动有效开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实践证明,情感因素的有效发挥和利用,能够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丰富、积极的学习情感,能够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认知过程、意志过程,能够使学生学习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的情感目标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之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激发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只有有效引导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深入参与学习活动。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对激发初中生学习情感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一、挖掘教材丰富情感因素,激发初中生主动学习情感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具有能动学习探知的内在特性,但初中生处在人生和情感发展的特殊时期,易受自身学习情感的影响,学习活动出现波动性、反复性。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它可分为增力功能与减力功能。如果学生保持良好心境、饱满热情,就能够积极行动,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则相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习情感培养,作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情感的重要条件,重视教材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工具等教学要素的有效运用,采用积极、鼓励性的教学语言,设置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情感和状态始终保持兴奋、良好,主动能动学习成为内在要求。

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增强学生主动探知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学习情感,利用其生活现实运用性,利用教学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蝴蝶、蜻蜓、风筝”等直观、动画画面,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进行主动探知。又如在“三角形全等判定”新知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要求学生判定“如果有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正确。学生在分析这个命题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主动探知的积极性一下子得到了有效激发,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知新知过程中。

二、积淀探析实践劳动成果,激发初中生探究学习情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坚定的学习信念作为思想保障。实践证明,学生探究学习情感缺乏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未能掌握正确的探究策略,内心“没底”,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和强化对初中生学习探知解答问题策略和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探知新知识、解答新问题,逐步积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劳动成果”,形成正确有效进行探知问题的有效方法,做到“胸有成竹”,增强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学习情感。

如在“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80°,AE平分∠BAD交BC于点E,CF∥AE交AE于点F,则∠1为多少度?”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增强初中生学习探知的积极情感,将解题策略传授作为重要前提,先让学生进行问题初步探知活动,学生探知后认为:“该问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这时,学生结合解题要求,认为该问题解题时需要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1的度数即可。”此时,教师对学生得出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学生得出解题方法,其过程如下:

解:AD∥BC,∠B=80°,∠BAD=180°-∠B=100°.

AE平分∠BAD,∠DAE=∠BAD=50°.

∠AEB=∠DAE=50°.

CF∥AE,∠1=∠AEB=50°.

通过对上述问题解答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亲身实践,逐步掌握了解答该类型问题的方法,增强了进行该类问题进行有效探究的“底气”,学习情感也随之增强,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肯定学生分析思考活动,激发初中生反思学习情感

篇3

初中思品民主课堂的构建必须以“民主”为指导思想,以“尊重”为前提,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自然、和谐、真实”为追求,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遵守、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让学生感到民主、平等、和谐,学生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和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

一、尊重学生心灵自由

在职业道德规范下,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一样关怀,一样爱护,永远怀有美好的期待和信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心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有思考的自由和发表见解的权利,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不要怕学生说错。课堂应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而不是只有教师声音的场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互动,引导学生面对教材、面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交流各自的观点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更重要的是要热情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观点或看法,努力使整个课堂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学术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另外,还要注意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在新课程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自己筛选、自己判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当然,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的讨论中迅速梳理成比较客观、全面的观点,然后将此观点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讨论与对话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教师的观点变为自己的观点,师生形成共识。

二、尝试人文管理模式

初中思品民主课堂要求学生学会真心地与老师、同学进行自然的交流、对话,在学习中有所思,在思考中有所得,充分展现其应有的自然状态,并将本性充分展现出来。但是讲民主并不意味着放弃课堂管理,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平等交流中相互尊重,并遵守一定的道德、纪律、规则、制度。也就是说,要保证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就更需要进行必要的课堂管理,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通过专业引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风格自如地驾驭课堂,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模范、粉丝,促使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规章,自觉地服从管理和安排;通过道德、法律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懂得“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的道理,在同老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则;还可以通过“新龟兔赛跑”故事、分组游戏、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明白在竞争中合作达到双赢的道理,从而在课堂学习中学会聆听、学会欣赏,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共同切磋、共同提高。总之,我们初中思品课教师在寻求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时,不妨尝试人文管理,以更好地构建民主课堂。

三、打造精品民主课堂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策划。为此必须做到:第一,准确地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第二,优化课程资源,实现教育目标;第三,进行学情分析,选择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课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将自己在合作和分享中获得的感悟,内化为道德认识并转化为道德行为。第一,通过学生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取长补短,共享资源,达到“双赢”;第二,通过创设模拟情境、现实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引导学生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实践、体验、感悟;第三,通过讨论会、记者招待会、辩论会、角色转换、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锻炼和提高合作、创新等能力。

课后:教师要重视反思教学。每节课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价值的反思、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环境的反思;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程度和行为来度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学生的作业、试卷以及平时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去反思自己的教。

四、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

尊重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包括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尊重老师,就要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服从老师的管理和安排;和老师一起学习、互动、交流时要积极主动,而且要遵守其中的规则;要善于聆听老师的话,学会用欣赏的眼光与老师沟通;既要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篇4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

1.小学数学基础差,以及初中数学难度的加深,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很多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对数学没有情感,自暴自弃,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从而逃避数学课程的学习。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解题时不善于总结、归纳、推广和延伸。大部分学困生只会对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机械记忆,缺乏应变能力,对于所学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凌乱,导致数学学习十分吃力,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3.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调查中发现,很多数学学困生尚未从机械识记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于思考与总结归纳,只一味地搞题海战,结果方法未掌握,能力未提高,最终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形成了数学学困生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4.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忽视了课堂中的导入过程,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脑后,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在自己喜欢的教学氛围下学习,给学生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探究过程,掌握知识死板且效率低下,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听课效率低,听课压力过大,进而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二、如何转化学困生

1.培养师生良好情感是转化的突破口

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这也是历史的遗留问题,我们只能想尽各种方法进行优化,达到整体的最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情感教育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不同层面的问题抛给学困生,让他们的内心也能得到满足,深知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师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将细腻的感情加以融入,这样学困生就得到了老师们很好的带动,学习成绩也会有一定的提高,为转化学困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习动机,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最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在脑海中形成最深刻的记忆,让学生可以通过一个知识点解决相关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力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他们的心理就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这样学生才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斗志,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教师充分的培养与调动。

3.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分层教学

首先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处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境地。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给学困生说话的机会。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给学困生练习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解题思路和方法,鼓励学困生大胆思维,开拓创新;对学困生练习、作业和测试出现的错误做好分类统计、分类辅导,共性问题要编成习题反复练习;建立“帮困小组”,安排2-3名优秀学生与一名学困生结成“帮困小组”,让学困生体验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1)培养学困生上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

学困生听课时要认真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学困生在上课时如果单纯听老师讲,就很容易疲劳,会身不由己地开起小差来了。所以,上课时要让他们忙起来,要让他们心、眼、耳、手并用。即心要专心;眼要看着板书,盯着老师;耳要听老师讲;手要随时记下重点、难点和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这样学困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2)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我调查过普通班学生数学作业完成的情况,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只有不到10%。而独立作业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觉灵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如果每位学生都能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尤为重要。为此,除了呼吁号召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我班还设置了相应的检查人员,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作业质量。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之后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而好多学生的弊病就在于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日积月累,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是导致学生不能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独立作业还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信息,指导教学。

(3)培养学困生及时总结,及时反思的习惯

篇5

关键词:初中科学;反思性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69-01

在科学课堂中构建“反思性实践”策略,成了每一个初中科学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教学案例反思研究

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研究是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践者,我们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对于教育教学有着许多真切的体验和生动的故事,如果做个有心人,用笔写下来便是一个个孕育理论生命的案例。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在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中“优秀”起来的。教学案例反思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教学反思案例成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

案例:原来遥控器不对着VCD也有用

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节时,为了自然地从光的直线传播过渡到光的反射,可以进行如下引入:

教师搬了一台VCD进教室,举起手中的遥控器。

师:它为什么能遥控VCD呢?

生:它是通过红外线来控制VCD工作的。

请一位同学上台,在离VCD5米处向同学们示范遥控器是如何对VCD进行控制的。

同学们发现遥控器在控制VCD时是正对VCD的。

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当遥控器不对准VCD,比如说朝相反方向按,它也能控制VCD吗?

一学生尝试几次并且成功了。

……

教师:科学家们发现,光在另一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现象,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经过反思分析,有许多科学教学内容总体上适合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用讲授的方法或者学生用自学的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学生会感觉枯燥,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挣脱“枯燥的单纯的书本内容讲解”的枷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情境,发展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实践、探索求新知的能力,让学习的内容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建立非人为、实质性、有机的联系,从而实现意义的建构。在传授知识中,渗透探究的思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它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科学教学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是对教学、教育研究工作和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必须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在写反思日记之前,下面这些问题可能会有所启发,这些问题代表着不同的教学要素,请你仔细回想:你在教学之前的计划或期望是什么?实际的教学情景又是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为什么存在差距?对你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作用?

案例: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师:当你提着细绳吊着的石块慢慢浸入烧杯的水中时,手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手会有一种变轻的了感觉,烧杯中的水面会上升。

师:我们的手为什么会有轻松的感觉?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1:……

生2:手有轻松的感觉是因为吊着的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水面上升是因为石块浸入水中后,占了一部分位置。

师:对,你们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师:你们可以利用台上的实验器材马上定性检验一下你们的猜想。

生:开始实验、讨论……

师:请你们把检验的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师:非常好!能否简要地介绍一下实验过程。

生:描述

师:同学们完成实验测量后,分析一下实验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1:……

生2:……

师:回答的很好!物体受到的浮力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

生:讨论、交流汇报

反思:

1.演示浮沉条件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但加深学生对浮沉条件的认识,须由学生自己实验探究。

2.实验的成败,取决于教师课前的准备。鸡蛋应选新鲜的,放在清水中要能下沉;如不新鲜,在清水中也不会下沉。带塞小瓶中的装沙量,课前要称好、核准。盐水的浓度要根据鸡蛋的新鲜程度决定,只要鸡蛋放入盐水中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就可以了,量筒里装的盐水多少也要合适,否则,注入清水,鸡蛋不会下沉。

这节探究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探究实验求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之间的规律。教师注重了学生探求未知知识的认知过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很自然地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避免了照搬结果,死记硬背。

反思性实践教学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设计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在教学后反思。它能帮助我们从压抑的、常规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我们教师如果掌握了反思的方法,就多了一份研究的自主,多了一份摆脱机械劳动的可能。

参考文献

[1]Karen F.Osterman,Robert B.Kottkamp.教育者的反思实践――通过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