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重点范文

体育教学重点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体育教学重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育教学重点

篇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小学生身心发育现状以及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要求(小学生肥胖现象日益严重、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下降、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着重分析了我国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希望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重点 身心发育 素质教育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探讨可以发现,当提及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时,大部分体育教师是比较盲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不清楚小学体育教学重点,下面就此问题做一下重点分析。

一、我国当前小学生身心发育现状及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一)小学生肥胖现象日益严重

据权威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超半数普通家庭每日人均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量也越来越高,远远超出了每日维持人体日常所需的脂肪以及蛋白质量,除部分被人体吸收外,多出部分由于无法被身体吸收利用而致使脂肪逐渐在体内堆积,形成肥胖。我国当前小学生大多来自典型的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集所有长辈的宠爱于一身,而大部分家长由于缺乏营养以及生活常识,一味将他们认为的好东西给自己的孩子吃,过多热量极高的食物不仅无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肥胖,使之成为孩子的身心负担。

(二)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下降

通过对各大权威数据网站关于小学生体质水平研究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不但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反而是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比对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及对当地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就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质水平下降的原因做了如下分析:1.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趣味性强的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小学生也随之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玩电子游戏,这也就意味着当前我国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2.上节提到过,当前大部分小学生来自四二一模式的独生子女家庭,几乎所有家长都是望子成龙,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课余时间,家长们往往不顾孩子的意愿自作主张的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以及辅导班,使孩子本就不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被剥夺。3.学校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以及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无法达到改善学生体质水平的作用。4.最后就是难以避免的先天以及遗传因素。

(三)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体育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其主旨。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过去几十年,体育教学走进了一个应对升学考试的误区,体育教学的初衷与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在学生升学考试成绩上所提高的分数,而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更加顺利。

二、综合以上几点确定小学体育教学重点

(一)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运动本身就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能否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效果,其重点在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说到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可能很多教师会觉得只要在体育课堂上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自然就会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完全正确的,除对体育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关键,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体育教师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并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每个阶段的学生,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当前所教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拿篮球运动来说,其对参与者的身高、体能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篮球学习显然是不合适的。2.体育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日复一日的持续学习与锻炼,若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体育教师太过于急功近利,则极易因运动时长与运动强度过大而对小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得不偿失。

(二)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体型增强学生自信心

上节提到过,当前小学生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部分学生容易因肥胖而产生自卑,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自信心建立的良好时机,体育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其中有氧运动是一项较为神奇的运动,若合理安排有氧运动时间与运动量,则可达到有效去脂的效果,不仅如此,对于体重过轻的学生在体重及体型方面也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可通过合理安排学生进行有氧运动促进学生良好体型形成的效果,帮助小学生恢复自信。

(三)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形成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及学者的肯定与认可,且体育教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更具灵活性,通过趣味性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效果非常明显,因此,体育教师可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分阶段的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为其今后取得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侍崇艳,刘峰.苏北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游戏运用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

篇2

摘 要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以及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育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综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着重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希望可以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重点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不难发现,就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大部分体育教师虽有一定的想法,但却都不够全面,下面本人就结合本校及周边小学的实际情况就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重点做以下深入的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育现状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不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

根据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教师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校体育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年来未有大的变化,而过去几十年学校体育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大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这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且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小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不足

上节提到过很大一部分学校多年来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而传统体育教学多以填压式教学为主,不容易被学生很好的理解并吸收,且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生大多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生活中习惯家长把所有事情代劳,而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这些平时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过锻炼的孩子在最初接触体育教学时难免会怕苦、怕累,继而想要逃避。

(三)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学校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学年限与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熟悉的教学流程,而这些教学模式或流程则是适用于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吸收率低,且容易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显然与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符。

(四)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不仅没有随之有相应的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生将越来越多的课余时间用于玩电子游戏,导致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2.大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孩子的课余时间自作主张的替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剥夺了孩子本就不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饮食,同时又因大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饮食观念,认为孩子有营养的东西吃的越多越好,容易使孩子摄入热量过高或引导孩子厌食,长期下去,极易导致孩子出现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极端状况出现。

二、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要求明确小学体育教学重点

(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项目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今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作为其教学重点之一。

(二)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

前面提到过,当前我国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且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实现提高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目的,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只有选择符合当前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更好的使其这一作用得到发挥,从根本上使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得以提高。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明确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向,要想使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那么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体育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当前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及兴趣爱好。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年龄及身心发育特点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使整体体育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大大提高。

(四)重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取得良好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第一节提到过,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素质教育也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及时正确引导,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开发,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欣元,董理峰,张倩,顾正东.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2] 常会丽.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现状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篇3

[关键词]体育课程宏观管理 体育课堂运行管理

一、体育课程的宏观管理

(一)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

1.确立体育课程教学项目。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首在于确立体育课程的教学项目,因为,这是一项从课程教学源头上、从根本教学性质上把握一切的工作,也是一项有效避免“滥开体育课”(如将中医、文娱等非体育课程内容作体育课程内容)或“以次充主”(如在体育课开课的比例中,让“轻微运动小价值型的项目”占据了较大比例,冲击了重运动高价值型项目)情况发生的工作。而要把握好这项工作,就必须重点把握如下基本原则:其一,奥运项目优先的原则;其二,传统体育教学科目优先的原则(体育教学大纲长期确定使用的项目);其三,运动量效果大的项目优先原则。特别是,必须把握“当代大学生最佳体育项目”优先的原则(所谓当代大学生最佳体育项目即是符合“是奥运项目;是市场体育项目和终身体育项目的项目;是同时具备竞技性与娱乐性”三个条件的项目,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游泳等项目)。

2.规范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层级排列

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必须要能有效避免逐期重复教学内容与时数的教学事件发生,必须要能具备逐级推高教学水平的实力与功能,因此,必须把握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层级排列。

如:篮球。第一学期:c级篮球技战术(投篮上篮攻防、运控球攻防、传控球攻防、持控球攻防、简单配合攻防);约20次40学时。

第二学期:B级篮球技战术;约20次40学时。

第三学期:A级篮球技战术;约20次40学时。

第四学期:超级篮球技战术;约20次40学时。

3.把握科学选材并合理地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

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必须要能避免“空上体育课”或把体育教学搞成了运动训练课的教学错误的发生,因此,我们还必须把握好科学选材与合理地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

如:篮球。第一次课:肩上投篮,上挑上篮;防守基本;第二次课:运球基本功,运球攻击,防守运球。

4.配备相适应的场地器材。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必须相应配备好场地器材,如:现代化篮球课:必须配备CUBA标准蓝球场馆,必须配备让学生充分运动的条件。因为,实践证明,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与好课堂氛围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课堂管理的效果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严格体育教师资质的管理

在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握体育教师资质的管理:第一,展示课程教师基本信息;第二,展示课程教师科研成果;第三,展示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为人理念;第四,展示课程教师竞技特长;第五;展示课程教师教学文件。

(三)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的管理

展开体育课程的宏观管理,还必须重视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的管理,而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的管理,则主要应当通过对其“基本模式”的审查、对其模式方法的不断更新换代的鉴定,从如下几点去进行:一是审查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的情况;二是审查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与程序的规范化、自动化;三是审查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现代化、多元化与不断更新。

二、体育课堂运行的具体管理

1.体育课堂程序结构模式设置。体育课堂程序结构模式,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中观雏形模式之一,是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运作功用的一环。是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凸具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特点的课堂程序结构模式。该模式的优劣,通常,在整体上决定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质量与效益。因此,体育课堂程序结构模式的设置,必须突出体现对传统体育教学课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从“通力贯彻大众竞技;改进教学程序与方法;充分考虑现代学生的个性与愿望;狠把教学质量关”几个大的方面去着重研究,特别是,必须在时间与结构内容安排上按“教学与组织练习;学生大众竞技活动或快乐体育活动;训练与教学检查与过关活动”各约1/3的比例格局去进行,并且,必须要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骨干的课堂组织与管理作用。而决不能一再不顾学生的“天性与兴趣”,始终视而不见高速发展的体育教学方式,继续沿袭高耗低效的那种“满堂灌”域“放羊式”的程序结构模式。

2.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体育教师与其他课的教师有着一点根本的不同,那就是,体育教师不但要善于教学,更必须要善于展开对课堂运行的动态管理。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突出的体育课堂驾驭与管理的能力。必须突出地具备“出好点子与用好人”的流畅运作能力。因此,关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监督与管理的重点,也在于此。

3.学生体育干部的选拔与运用。在体育课堂管理中,显然,仅靠体育教师一人其力量是很不够的,就像一个运动会仅靠一个总裁判长是很不够的一样,我们必须学会大力选拔与运用学生体育干部,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作用,发挥他们的巨大管理力量,最终实现高职体育教学‘教师总监;学生骨干群管互帮”的理想局面。

4.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课堂氛围建设

在体育课堂管理中,切不可忽视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与课堂氛围的建设工作,因为,实践证明,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与好课堂氛围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课堂管理的效果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课堂氛围建设,是高职体育课堂管理十分突出的重点。

三、结语

显然,高职体育教学管理的重点在于“体育课程的宏观管理和体育课堂运行的管理”,而其它仅是其次,只要我们能够依据本文所提出来的系列方案与方法去实践,就一定能够对规范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效益,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益,产生极高的指导意义与极强的实践功效。因此,高职有关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师,很有必要对本文所提出来的系列方案与方法,加以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

篇4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重庆理工大学2012级、2013级部分新生共三百人作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新生目前的体质健康状况

中学毕业后,经过医院体检,合格者才能升学。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生的身体应该是健康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我对重庆理工大学2012级、2013级部分新生进行了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复测,情况如下表。

重庆理工大学2012、2013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复测表

2.2原因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相当严重,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办学方向偏移。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体”。笔者对一年级新生调查发现,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的占16%,未上体育课的占62%,改为“放羊式”(自由课)的占22%。同时我们发现,有的学校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在课表上安排了体育课,但到了上体育课的时候,却被某些“重点科目”占用。

第二,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不大,中小学办学经费普遍偏低,特别是普通中小学,投入体育设施的建设及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经费预算是没有保障的。有的学校不仅没有很好地保养体育场所,反而将少得可怜的运动场地出租建房或挪作他用,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第三,体育教师地位低下,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中小学甚至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反映,在他们的课时报酬、住房、评职、晋级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不平等,以致影响体育教师的情绪,使得学校体育工作难以开展,学校主管部门不管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使得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不感兴趣,失去动力,对职业的前途没有信心,甚至改行。

第四,重视个别体育尖子,忽视群众体育。有很多重点中学领导,对学校高水平代表队训练十分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保运动队在不定期的各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往往这些领导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不太重视。

以上四点说明中学体育运动开展比较困难,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失常,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导致进高校的小部分学生的素质考试不及格,也给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进入高校后,为使学校体育和终生体育更好地衔接,许多高校都开设专项体育课(选项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某些运动项目上学习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方法,提高学生终身参加锻炼的技能和兴趣。但是实践证明,在专项体育课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不好,不适应,收不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一些学生身体素质太差,造成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体育教学作为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所以我认为大学一年级在开选修课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身体素质的系统练习。

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体育,除专业体育院校以外,都缺乏体育理论教育,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甚少,学生的体育意识淡漠,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应试”思想较严重。进校一年级的大学生应该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育,可以采用上理论课、理论电子教学、专题讲座、自学理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懂得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致盲目运动,学会科学锻炼。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要提高大学一年级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当务之急应加强身体素质教学。我认为大学一年级应该多进行身体素质的系统练习,制订全年教学计划。第一学期重点发展力量、耐力和速度,每次课用50%的比例训练和教学。可采用引体向上、俯卧撑、实心球、各种跳跃练习和杠铃等多种练习提高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练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着课时的增加而适当加大运动量。练习可采用游戏、比赛、接力、追逐等形式提高学生兴趣。课外也应该给学生制订一系列的训练计划,巩固课堂练习成果。在各种练习前,为使学生了解练习的目的应进行一定的理论讲解,提高锻炼的科学性。第二学期,在不断加强力量、速度、耐力练习的同时,采用体操、跨栏、拉压韧带、球类活动等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柔韧等素质。

3.2建议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场地器材设施,制定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的不同教学内容,把身体素质练习作为大学一年级体育课教学的重点,为二年级的体育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体育兴趣 高职院校 培养

体育教学是学生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潜在能力的重要课程,在高职学生素质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逐渐失去了兴趣,这里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问题,同时还包括教育体制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强化高职体育培养的目的性,就成为了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学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出发,简述了以职业素养和硬件建设为基础来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并详细的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1.高职体育教学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

1.1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高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能被体育项目或课程所吸引,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引发了对体育兴趣的缺失。高职体育教学中往往以身体能力或职业发展需要为前提制订相关的体育学习项目,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权力,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能否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和学生素质培养为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2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的缺失

体育教材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目标保持一致,既强调娱乐性又突出竞争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然而现今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缺乏体育兴趣的指引,课上的理论教学和活动教学都缺乏趣味性,造成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学习。同时,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情感引导也比较薄弱,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自身的感悟,这里包括:快乐感、成就感、竞争感、满足感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强化学生的求胜心态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竞赛才能够让学生对体育竞技产生兴趣,进而体验到满足感,促使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断的得到巩固和发展。

1.3体育课程的类型

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兴趣培养过程中,突显的是普通体育课程往往没有专项体育课程的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造成学生不能直接理解体育运动的实质,同时课上内容较多不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所以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类型是影响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专项体育课的设立势在必行,并且专项体育课程的开设必须坚持系统化和周期化,以此来使学生不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有效的促进体育兴趣的提升。

2.职业素养和硬件建设是提高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

2.1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体育课程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从自身出发,随时随地以自已的行为、心理、思想等品质来影响学生,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并针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以专项体育教学为重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系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并使学生喜欢教,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喜欢体育课程,达到兴趣培养的目的。

2.2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

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是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石,高职院校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必须加大投入,如果没有好的场地和器材,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运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体育硬件建设上一定要选用良好的器材,并且建设功能齐全的活动场地,为体育课程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同时利用多种现代设备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通过直观演示和原理分析来对体育运动进行讲解,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项体育活动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3.高职院校体育兴趣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注重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是重点,但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有关,理论教学一定要进行改革,以体育名人、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突出体育伴人成长的成功之路,强化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理论教学培养兴趣的目的。

3.2提高准备活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课上,教师应向学生讲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注意事项、难点、要求等,并让学生对活动的主体思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突出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在准备活动时加入趣味性练习,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对准备活动中的跑跳练习感觉厌烦,这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准备活动是对身体机能的一种调整,此时教师要从身体结构以及生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完成准备活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准备活动的兴趣。

3.3降低练习难度

体育课程中往往会存在运动量较大,动作较为复杂的项目,学生往往因为好奇,而进行模仿或练习,有时会产生一定的运动损伤,如果受伤情况较为严重,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感,如:跨栏,标枪、跳高等运动,这时教师应采取分解式教学法,让学生先做基础性动作,待身体关节得到完全放松后再逐步进行动作练习,动作练习也要分项分步进行,如:背弓练习、起跳练习、跨步练习等,并让学生多与器械进行接触,减少恐惧感增加亲近感。学生经过从零到整,从易到难,顺利地完成整套动作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调动起学习的欲望并随之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卢云岗.浅议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M].山西体育科技,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