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一切从题意出发
在答题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即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按照题目规定的要求和条件组织答案。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是:意识要以物质为基础,意识可以在大脑中反映一定的客观存在。了解这个观点以后,就要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里面,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让主客观真正做到历史环境下的完整统一。一切从题意出发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原理在做题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读材料、审设问。先确定主体,再明确题型,如意义类、因果类、体现类、措施类,注意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解题技巧。最后,还要理清知识与设问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是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还是运用什么知识解决材料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完整性、准确性,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原理和坚持一切从题意出发的解题技巧有机结合起来。
二、联系的观点与文科综合
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它既包括事物外部的联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人们一定要具体而深刻地分析出各类事物间的联系,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待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一方面促使形成各种不同的学科,每一种学科内部又出现了许多的分支,但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文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综合是指学科内的综合,它要求教学过程打破教材框、节、课的限制,对相关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以解决新的社会问题。如果看不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答案肯定是片面的,苍白无力的,自然拿不到高分。广义上的综合是指政、史、地三科间的综合。在今后的复习中,要着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三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如相互听课、评课、进行试卷分析等;二是教师在钻研本学科的同时,借阅其他两科的教材,提高自己对文综教材的驾驭能力;三是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复习文综的能力,学会系统优化法,消除对文综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矛盾的观点与对教材的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始终起到主导作用,是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锻炼的载体。讲好教材是高考复习最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讲好教材呢?唯物辩证的观点认为,矛盾是构成世界的必要因素,事物都是由矛盾统一的对立面构成的。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它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根据这一方法,我认为讲好教材一定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知识的“来龙”和“去脉”的关系。不仅要深刻理解某一知识的成因、含义、性质、作用等,还要掌握该知识运用的范围和对象。
二是正确处理走入教材和走出教材的关系。第一次复习夯实基础,第二次复习形成系统化知识网络,进入教材的目的是能走出教材,达到不依赖教材而正确解题。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立足整体,审时度势;才能根据试题信息,自如调动知识解决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教材和资料的关系。教材和资料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抓住重点,另一方面也要尝试统筹兼顾。毫无疑问,教材是教学的重点,夯实基础,吃透教材是应对高考千变万化的永恒主题,是备考过程中要牢牢牵住的“牛鼻子”。同时,一流的考试资料是高考复习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有利于拓展课本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
四、实践的观点与社会调查
关键词:中医辨证结合西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高血压病的一种,其发病率高,危险性大,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导致人体器官的衰竭,已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上,通常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认为是头风、头痛以及头晕等范围。采用中医治疗本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血液循坏,并能增强患者对降压药存在的敏感性[1]。目前,临床上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的运用中药、西药治疗本病,各具优缺点,而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很好的恢复患者的健康、控制患者的血压、治疗并发症及改善临床症状[2]。我院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了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月共收治的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60例,年龄为40~84岁,平均年龄为(65.35±4.7)岁。随机的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同时询问病史后,未发现患者出现继发性、恶性高血压以及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院采用单纯的西药对其进行常规的治疗。首先,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非洛地平缓释片,仅服用1次/d,并且一个疗程为3w,两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治疗的效果。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的方法。首先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才能选择适合的中药。风阳上扰型:头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或者劳累加莺,舌头红,苔黄,脉弦细数以及失眠多梦,常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淤血阻窍型:精神不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且心悸,舌有瘀斑,面唇紫暗,脉弦涩或者细涩,常用通血活窍汤加减。痰浊蒙蔽型:呕吐痰涎,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苔白腻,胸闷,脉弦滑,常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气血亏虚型:动则加剧,遇劳则发,心悸,失眠,舌头淡,苔薄白,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脉细弱,常以归脾汤加减。肝火上炎型:失眠多梦,头晕且痛,烦躁易怒,胸肋胀痛,目赤,口苦,舌头红,苔薄黄腻,脉弦数,常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以上汤药1剂/d,水煎服用,早晚各1次,并且1个疗程为2w,3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治疗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 Hg或者以上,则达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虽然未降到正常,但已下降21mm Hg或以上者,同时有正常的恢复趋势。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mm Hg,但是已经达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10mm Hg,但还是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30mm Hg者,且功能基本恢复[3]。无效:未达到以上这些标准者,而且,临床症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症状积分降低的幅度很小。采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压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χ±s)差表示,两组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61.11%,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比较 对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测量,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西医上认为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是由于长期血液的高度粘稠以及精神因素而使患者全身的小动脉收缩,从而引起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引发的血液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原发性高血压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使这些器官衰竭。同时,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患者缺镁、缺钙、酗酒以及肥胖等因素。然而,在中医上则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头风、头痛以及头晕等同一范畴的,和人体的肾脏及肝脏有不可分开的关系,患者的气血功能没有得到及时的调理、阴阳偏盛或偏虚都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直接原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上采用的是降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降压药对患者器官的损害,确保患者的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西药使患者的血压降低,有着可靠、迅速等特点,但是由于西药有许多品种,而且有很大的限制性,若要使血压得到有效的降低,必须要与多种药物结合,然而会使患者产生头痛、面红、心悸、高血钾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及器官的功能受到很大的损害。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得知,中医辨证结合西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能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健康。
通过本次临床治疗得出,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值得被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伟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中药,2013,20(16):133-134.
关键词:诗歌典故;生活化;哲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44
高中生学好《生活与哲学》非常重要,因为生活处处有哲学,学好了哲学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可以帮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过,理论性强且抽象的哲学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更谈不上运用,多数学生学习哲学只是被动的识记,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流行歌曲、故事典故、名言名句、古诗词、寓言、歇后语以及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就可以使原本抽象的哲学道理变得异常生活化、通俗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浅显易懂、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读懂哲学,进而能够领悟人生,从而能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也就能实现《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的德育目标。
一、借助流行歌曲帮助学生理解哲理,讲练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很多通俗歌曲体现了一定的哲学观点,如《爱拼才会赢》体现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春天的故事》体现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山不转水转》体现了要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苦乐年华》不仅体现了不同的人的立足点不同,还体现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等等。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借助流行歌曲辅助哲学的教学,肯定能唤醒人的听觉系统,引起关注,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原理。例如,在学习“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或是请学生演唱歌曲《酒干倘卖无》,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包含了“天、地、家、你、我”等以及反映出这些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可适时地给学生讲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指出歌词描述的父女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联系,说明一切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认识到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且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联系之中。
二、由故事典故引入,阐述哲学原理
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面对实际生活,面对实际问题,所做出的解答都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科学的解决方法,也最终能够圆满完成。在教学中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知识点时,我是先给学生讲一个“傻儿子”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秀才生了个傻儿子。一日,得知朋友要来拜访他,为了证明儿子不是傻子,他决定让儿子去显摆一下,还提前特意给儿子教了四个问答题:第一题,问:桃树怎么没了?答:让我砍掉卖了。第二题,问:牛怎么不见了?答:兵荒马乱的给弄丢了。第三题,问:钱怎么这么多?答:爹妈辛辛苦苦挣得。第四题,问:你怎么这样聪明?答: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交代完了,秀才满怀喜悦地让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也确实问了四个问题,不过问的内容却不是他父亲教给的,而傻儿子回答的却是一成不变:第一问,你的父亲怎么不在?儿子答:让我砍掉卖了!第二问,你母亲呢?儿子答:兵荒马乱的给弄丢了!第三问,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呢?儿子答:爹娘辛辛苦苦挣得!第四问,你怎么这样讲!儿子答: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学生听着会心一笑,想必业已理解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紧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傻儿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回答呢?原因显而易见,就是他根本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教师再跟学生讲清楚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质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来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三、名言名句体会哲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存有大量的名言警句。而这些名言警句对于学生理解体会抽象的哲学原理有着启发作用。例如,刘备讲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实际上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这句话的本意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好事小而不去做,也不能因为一件坏事小就去做。而恰巧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引起质变,当然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同样,一个人的堕落变质往往也是从做很小的坏事开始,慢慢地、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毁掉一生。故而,我们必须做到防微杜渐,把坏习惯、坏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能对生活中的那些所谓的“小错误、小缺点”不管不问。而同样的道理,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因此,我们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是微乎其微,只要是对别人或是社会的发展有益的事情,而千万不能因为事小而懒散不动。
四、用古诗辅助理解,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在讲授到事物的主要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两句诗。首先,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这两句诗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明白在面对庞杂无序的事情时,不能糊涂,首先必须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且集中力量去解决。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中的“重点论”的。最后,教师还要趁机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矛盾就是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他的,如过早地谈恋爱、迷恋网游等坏习惯都是不好的,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体现。
列举的以上种种都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而且应用上述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确实能够起到变难为易、由浅入深的作用。这样,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学习也很积极,有利于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最终的教学成绩与质量也肯定不会差,还能有效地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总之,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也并不遥远,哲学源自生活,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哲学课的教学中,恰当、巧妙地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如流行歌曲、故事典故、名言警句、古诗词等就可以使原本抽象的哲学道理化难为易化深为浅,促成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领悟高深的人生哲理,进而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这是我们所有高中政治教师值得一试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融合与应用。高中阶段政治课程教学,通过开展生活化模式可以更好的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政治内容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之中,高中政治教师结合生活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便于学生的知识理解。
一、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
多媒体网络技术走入了高中政治课堂,为高中生学习政治知识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也为教师展开生活化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遇到政治专业术语不理解时,就可以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查询或者通过搜索生活实例来理解,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由于高中政治内容丰富,包含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高中生虽然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但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可以满足高中生学习政治对教学设备的要求。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能极大地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高中政治课本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第二单元唯物论部分,这个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两个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性,世界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由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哲学接触的较少,因此在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论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搜集一些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采用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法,是在进行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具体场景和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实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想象源泉。高中生虽然社会阅历浅薄,但是生活经验却很丰富,生活化的情景可以拉近学生与抽象政治知识之间的距离。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案例分析法。
材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在发达国家逐渐盛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低,难以与发达国家相匹敌,对外贸易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产业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就业的集中产业,贸易保护主义使得这些产业的劳动者面临大量失业的严峻问题。美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中国大豆出口美国,曾受到美国贸易壁垒的堵截,造成了中国2万人的失业,但同时也带来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1.5万人的就业。
请结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美方进行的贸易保护是否科学?
从本题的材料看,此题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失业和就业问题,每位学生的家长或者亲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问题,但却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联系学生亲人的失业就业问题给学生分析这个素材,让学生对这个素材有更彻底的理解。最后通过教师的分析,逐步推出答案为: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正日趋紧密。
②联系是客观的。要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避免主观随意性。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是客观的。美方一意孤行,搞贸易保护也会伤及自身。因此,美方进行的贸易保护并不科学。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的补充和延续,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课外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在政治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更多地接触课堂外的生活。政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政治。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居委会、政府等机构参观,了解政府的职能和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居委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生通过调研居委会和政府,有利于学习必修二《政治生活》中的“我国的基层自治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两节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学习时,可以联想调研过程中的场景,结合教师的课堂讲解,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改革 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68
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的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思想层次最高的教学内容。下面,笔者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进行相关的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的调查分析
高中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由于理论性强、内容量大,一直以来被视为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难点。甚至有学生认为这部分的内容语言方式“假、大、空”,教学内容对于生活实际没有意义。因此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会认真去领会其中的真正涵义。而实际上,生活与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学生哲学思维的初始培育阶段。开展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理解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二、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具有语言模式固定、理论内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所以在学生看来,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就是对道德的宣讲,对生活方式的统一,以及大量的句式背诵。因此,要做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就要从改变学生的印象做起。
(一)立足现状,分析现状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在编排方面,具有过于浓厚的说教意味,如教学内容存在大量的哲学术语,其表达方式单调、枯燥。让学生感觉这样的教材语言不仅远离生活,甚至找不到重点。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兴趣方向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学生易懂的语言来讲解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
但同时也要看到,生活与哲学毕竟是对学生哲学思维与思辨能力的初始培养,用一味倾向于生活化的方式教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哲学素养。所以在帮助学生度过适应期后,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教材中的原理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二)重视知识衔接,打下理论基础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生活与哲学中的教材内容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强调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强调学生对哲学基本观点的吸收与运用。
基于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哲学基本观点作为教学总纲,在进行相关的哲学观点教学时,重视知识与原理间的衔接,让学生能在把握教材整体思路的情况下,有效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例如,学习英国休谟与德国康德两者在否认认识世界可能性上的哲学观点时,就要把教材中提到的一个不可知论作为重点进行讲解。这是因为教学时教师如果找到了各哲学观点的共通点时,学生顺藤摸瓜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三)多做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一般而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中,探究性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直观而真实地感受教学内容。而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内容由于学科特点,注定是一种思维上的探究过程,是一次大脑风暴的过程。教师在开展这类探究性活动时,应循序渐进,先通过简单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逻辑顺序,再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探究性内容,最后让学生真正领会哲学原理。当然也要考虑到,由于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内容非常多,不可能都顾及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教材的编写是面对一个地区甚至是全国所有学生,所以会具有统一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紧把握新课标要求,深入领会教学改革本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并引入大量的生活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习惯哲学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真正地体会到哲学思想,活学活用哲学原理。
[ 参 考 文 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