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及要求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及要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及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及要求

篇1

一、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有发展意识的偏差,奉献精神不足。从总体上看,不少初中语文教师还存在着“发展意识”欠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初中仍然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教师待遇还比较低,面对当前社会物价飞涨的情况,很多教师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和教研上。有些语文教师甚至在课堂教学中敷衍了事,而下课后又强迫学生私下参加各种作文班、阅读班等补习班级,以弥补收入上的差距。加上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化心理中依然存在着封闭意识,认为初中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少、难点不多,所以缺少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的经验,也缺少自主合作的思想,发展意识较为薄弱。还有一部分教师有心想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创新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但是迫于大环境的不合作,导致了他们的教育科研基本能力比较薄弱,从而对初中语文新课改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2.没有树立课改后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教育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初中语文学科在工具性与艺术性上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能力。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很多都没有树立这一全面的初中语文教学观。当前的初中语文学科认为语文学科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语言学、语用学、文学学、写作学。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片面地强调基础知识、模式化写作、考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理解社会与人生、与人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没有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将会对初中语文中新课改的顺利推行带来阻碍。

3.缺少交流和学习,无法保证思想上的先进性。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常常会形成守内虚外的封闭性团队,这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师推进交流和学习,在思想上无法保持先进性。在这样一个封闭性团队里,初中语文教师就容易形成坐井观天、自足自满的不良心态。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语文知识高度普及化的时代,教师之间缺乏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就很难在教学研究上有所提高,更不要提互相之间的启发与竞争了,教学水平也就自然不会有整改与进步。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困难的对策

1.改变单一的教学内容,丰富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由于初中语文教育尤其是初三的课程内容与学生升高中的语文学习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不少语文教师往往以应付中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针对这样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入领会和理解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构成。新课改明确规定,初中语文教学是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组成的,这些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初中语文教师如果仅仅追求对单一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以中考成绩来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就势必会造成学生语文素质的低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改变单一的教学内容,丰富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适当在课堂上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并在课外丰富学生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2.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素质教育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改中明确表示:“当前社会,学生素质教育不是降低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要求,而是要求更高、更全,使学生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表示,无论是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材编写、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初中语文教师都要进行观念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唯考是图”的教学观念,进而转为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作为专注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的情况下,着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习惯,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误区;改善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格特征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呈现良性发展趋势,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正确认识存在的误区并采取有效的改善策略,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仍然坚持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流于形式,教学的效果自然难以尽如人意。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2.教学方式粗放,缺乏有效引导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语文知识的讲解,没有指导学生去感受语文教学的美感和韵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涵养更是无从谈起。同时,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教学策略不当,互动交流匮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仅局限在被动问答式的单向交流,缺乏有效的互动沟通,不但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而且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仍然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从而限制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改善策略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选择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活动,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力求每一节语文课堂都充满新意,使学生从中获取良好的课堂体验,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此外,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或者从网络中选取案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公平、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同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摆脱出来,真正去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此外,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多采用思维训练的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学会自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3.注重设计探究性问题,实施启发式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对语文教材和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注重设计探究性的问题,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自由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做好语文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梳理,以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苏轼《水调歌头》的时候,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而且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苏轼人格特点、写词时的心境和社会环境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这首词,也有利于学生分析同时期的诗词,实现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此外,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习,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坚持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注重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艳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7):136.

[2]刘淑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31.

[3]罗怀海.敬畏传统,远离浮躁:兼评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6-68.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意义 优化策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给现行的教育体制带来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变化的需求,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追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所以,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完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怎样的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呢?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各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严重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教师综合素质的影响,学生自主意识的薄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活生生的传统应试教育,这样的教学,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主要策略如下:

1.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初中语文教学要实现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刻不容缓。

首先,教师要善于打破格局,优化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都是固定的知识和内容,教师的教学立足于课本,却没有任何创新和延伸。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下,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打破固定的教学格局,通过不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信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严格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强化。

再次,教学内容的优化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往往都是立足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当以教师为基础,而应当以学生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个好、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2.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快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新时代,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缓慢,新课程改革实施这么久,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依然在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心和关爱后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参与性,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更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上,还是在古诗词的讲解上,教师都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3.形成多维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极为重要,它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向。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唯考试是从,不关注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有所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思想、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4.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语文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标准指引自己的教学。其次,在专业化水平上,教师应当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教学工作的改革奠定基础。

总之,语文是基础性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革和创新,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成学.解析对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学案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3,(7).

篇4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初中语文 教学效率 主体性

前言

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在教学改革不断进行的过程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课本内容,更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对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1 信息化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分析

1.1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对其有着正确的理解,而为了应付考试,也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其教学效率不高[1]。而信息化技术可以利用其自有的优势来充分发挥出辅助教学的作用,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2 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非常被动,思维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2]。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从传统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1 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手段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以往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而且学习兴趣也不高,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造成直接的影响[3]。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避免将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教学科目。例如,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文字、语言、声音、画面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整合,并利用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初中语文最美的姿态展现给学生,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唤起学生对初中语文的探知欲望也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也能够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2 利用信息化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目的,而且,传统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也将给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极大的影响[4]。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能够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运用丰富的信息化技术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课件的形式表达,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配比,同时,还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持,并及时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更新,这样才能确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对学生展开教学,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3 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学生的自学环节

以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自学,通过自己探索和学习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益处。然而,在对学生自学的调查中却发现,学生自学的语文知识中存在很多重复的知识,而且,其中也含有一定的糟粕,这不仅会耽误到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之下,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自由的汲取知识、提升内涵,而且,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袤的学习空间,并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来提供相应的知识,充分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有效的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优化。另外,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特点,来确定学习步调和学习的目的,可以将其简单的比喻成“自助餐”,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而影响到自学的效率,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语文教学的认知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培养,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信息化技术也将成为未来教学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刚. 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谈教师角色的转变[J]. 教育探索. 2013(02)

[2]熊敏娟,周伟,胡文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化[J]. 卫生职业教育. 2014(07)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和重要性

1.是更好地实现中学德育目标、促进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从中学阶段德育的目标来看,有许多方面与语言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相符合,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有着十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初中语言教育过程中,根据中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言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将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学德育目标,促进中学德育工作开展。

2.是完善中学德育内容、充实中学德育手段的需要

中学阶段德育的内容,在初中语言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同时,语言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也对中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另外,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实现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中学德育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初中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中学德育手段。

3.是解决当前初中语文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

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

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中学不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就难以意识到初中语文教学对中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不注意发挥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初中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对教材的德育内容挖掘的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功底不够扎实,上课方式、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

这些都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加强初中语文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解决。

二、加强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策略

1.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利用语文课堂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水平

首先,要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培训,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其次,要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培训,通过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等手段,鼓励语文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沟通、促进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最后,要从整体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水平,鼓励教师自学,或者参加培训班、进修班等,从整体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2.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

3.在学生的学法上加强引导,获取德育教育“活水”

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其方法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成分,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去感受德育魅力,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学法,鼓励学生从德育的角度去置疑问难,竭力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品德内涵和源泉,从而整合自身与文本以及作者与文本及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学习文本中所折射出的文本中的人物以及编者、作者的思想品德,从学法上去感受其德育内涵,使学生自然进入一片充满美好的语文氛围和思想品德的“活水圣地”之中,且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自身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素养自然形成。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

教师要正确引导、说服教育学生,用先进人物和实例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可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参观学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革命前辈讲革命传统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思想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5.开展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课堂应注重“活动教学”,语文活动是一个由认知到实践,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就随之而提高。从语文活动的目的任务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本身就融入了思想品德内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在健康有益的语文活动中得以实现。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手抄报,演课本剧等。语文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篇6

关键词 生存教育理念 初中 语文教学

今天,强者生存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环境下,初中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磨练顽强的生存意识,才能使自己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语文教学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传播生存教育理念是时代必然要求。

1 生存教育概述

生存教育是指通过开展一些与社会生存和生命保护相关的社会实践和教育活动,向受教育者传授生存知识及经验,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能力及生存态度,培养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存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自由地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初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不仅关系着民族素质,而且关系着国家的未来。生存教育又是初中教育的基础。初中生存教育具有过渡性、全民性、基础性和全面性等特点,生存教育大概可分为生存意识教育、生存知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生存意识教育包括求生意识和危机意识,生存知识教育包括健康知识、生活常识、安全知识以及文化知识的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则包括交往能力、健康心理、良好体质、自我保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思考创新能力等。在初中阶段,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有计划、目的地培养初中生的求生意识和危机意识,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体质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

2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存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语文是传播人文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具有渗透生存教育理念的优势。然而,国内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存教育理念的渗透和实践存在一些问题。

2.1初中语文教师方面

知识素养有待丰富。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才能提供生存教育理念指导,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有丰厚的社会生活常识。单纯地向学生传输课内理论知识没有办法培养初中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道德素养有待完善。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生存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学生的榜样,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生存教育理念的渗透。

教学能力有待提升。较高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果的必备能力。教师之友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将生存教育理念传授给学生,这样在不影响教学紧肤的前提下,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2.2初中语文教学方面

首先,教学过程要实现自主化。教学的主体不应该只有教师,而是应该将学生并入其中,带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促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这样及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教学过程要实现合作化。现在是一个合作的时代,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营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围,个体和群体关系已成为影响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因素,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合作化,可以促使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所需生存能力。

3 生存教育理念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分析

3.1促进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初中生因为还没有树立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生活阅历贫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初中语文教育专业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素养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专业的教育水平及习惯能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在模仿和关注中提高自身修养,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个人习惯,同时还可以为以后的生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专业的知识水平是教育、指导学生的基础,语文教师只有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较好地将生存教育理念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3.2形成社会、家庭和学生的生存教育合力

社会、家庭和学生在初中生的生存教育中都有一定的作用,三方合力配合可以更加有效合力地进行生存教育。生存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良好的社会宣传教育、温馨的家庭教育和先进的学校教学理念熏陶下合力形成生存教育,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生存教育理念的渗透和实施。

3.3开展生存主体的课内外活动

课内教学是语文教学主要的形式,而课外的教学活动则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存在,其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生存教育理念的实践中,课内外教学活动的相结合能够较好地提高生存教育理念的实践。一般而言,初中生都喜欢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所以经常组织以生存为主体的课内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生存意识。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这对初中语文教学生存教育理念实践大有裨益。

4 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生存教育理念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它的实施能保障初中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较强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相信在生存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生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作用分析

1.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教学的速率和教学的内容,认为只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足够多的内容就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事实恰恰相反,只注重速率而不注重情感的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既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又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开发,既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低年级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明显高于高年级,且在年级的高度与对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之间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即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越来越低,反之,则越来越高。

其次,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抱着“上课与不上课差别不大”的态度,认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总体成绩的提升并无太大作用,而诸如数学、化学、物理等课程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

再次,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采用自己看书的方式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而非由教师讲授,他们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对于自身的学习十分困难,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相距甚远。

2.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学生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感情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对情感教育的了解,将其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使其乐于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

第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拓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促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通过自我发现与探索,主动完成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第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法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进而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1.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采用教师为主导方、学生为被动方的教学方式,以背诵、抄写加深学习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机械性的学习,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因此,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引入了“情感教育”,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非研究的最终目的,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前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应用策略:

(1)转变教学思路,强调学生在情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无论是何种教育方式,都应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使学生从原有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式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从而通过自身的探索实现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中,一旦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地选择者,就会在情感上得到强烈的刺激,促进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思考,进而在情感上拥有较强的满足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积极教育法,即鼓励式教育,使学生在表扬和鼓励的环境下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2)从教学内容入手,渗透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最主要的教学资料即为语文教材。教材是诸多语文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将教学经验中的精华部分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的一部集智慧与心血与一体,融知识与情感为一身的教学资料。语文教材中不仅包含丰富的教学知识,更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因素,是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完美融合。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都选用古今中外的精髓名篇,并且大都是注明作者用以抒感的经典作品,可谓是“内心情感的结晶”。如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作者鲁迅在书中有着细腻的情感描写,所呈现出来的并非是冷淡、枯燥、无情、乏味的文字符号,而是打动人心、极易产生共鸣的细致描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彼此之间分享心得体会。通过教学中的教学资料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课堂教学并非以向学生传授教学大纲内容为唯一教学目的,与传授教学大纲内容同样重要的还有为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而在此过程中,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可用当前发达的网络环境、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出合理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如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资料即为语文教材。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材中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找出课堂教学相关的图片、生活现象、具体案例等,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间的距离。如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红楼梦》的对话艺术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一段有关《红楼梦》的视频片段(可以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亦或是黛玉葬花的片段等等),使抽象的形象以及舞台效果真实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其引入作品的特殊氛围之中,使其感受到作品的内在情感。

(4)改革作业方式,延续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都相当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的条件下,充分开展情感教育教学活动,是当前情感教育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延续情感教育。如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西游记”鉴赏一节,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作品片段重现”的课后作业,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以录像的形式上交作业,对于条件相对欠缺的学生,可以选择以录音的形式上交作业,这样,也可以实现对作业形式的丰富。

三、结论

初中语文教学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变教学思路,强调学生在情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从教学内容入手,渗透情感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改革作业方式,延续情感教育”四方面提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还有的初中语文教师甚至就是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将知识点一个一个地灌输给学生,缺乏灵活的课堂讲解,学生难以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自然大大下降,长此以往,学生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倦和反感的情绪。

2.教学形式粗放,缺乏有效引导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过于粗放,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也是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在教学当中,教师过于注重考试要求和内容,完全按照考试的要求去进行教学计划和安排,而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在考试中能达到高分而学习。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初中师生来说相距甚远。此外,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引导,使得学生难以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语文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3.交流形式单一,创新思维不足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形式过于单一,体现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互动非常少,这也让教学陷入一种沉闷、死气的氛围中。学生在学习中占据被动的地位,有的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存在漏洞的,但是学生根本不会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是正确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启发,创新能力也无法有效提高。

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要不断提高。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多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进行训练和提升,转变教学观念,学会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尽快掌握和熟练操作多媒体技术,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也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当是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是一种指导者的角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来研究课堂内容,使自己的个人思想和才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自己综合素养的提高。

3.创设情境教学,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创新,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情景问题设置,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探究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打破常规,开辟课外实践和举办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

4.分层教学,促进整体发展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故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在处理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的差异性。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目的,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其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意志品质的教育也要区别对待。对于优等生和中等生,可以让他们做一定难度的能力提升任务,以保持他们对语文的学习激情;而“学困生”则以基础为主,做一些比较简单且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任务,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多鼓励学生敢于实践,敢于尝试,从基础做起,在实践过程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当评价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逐渐拥有敢于学习、勇于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才能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刘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05-206.

3.申春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87.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89-01

情感是人们的心理反映现象于客观事物,较为常见的便是喜怒哀乐好恶爱恨等。情感教育则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且依据于教学目标任务,以使学生情感得到较为积极的变化,且基于此,使得新的且高级的情感得以产生与形成的过程。

一、使学生兴趣得以有效地激发

情感教育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便是使学生兴趣得以有效地激发。俗语道: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时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产生对初中语文极为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对情感因素之于初中语文教材进行真正地领会,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对教材进行学习、运用、 欣赏以及研究。且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使学生较为清醒的认识自我,且完成自我重塑的过程,使其学习的兴趣得到更为充分地激发。 于初中语文教学时,主要任务之于教师便是不断创设新的环境以及清洁,且以此举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地激发,教师需要扮演引路人以及指导者的角色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亲身感受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加深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理解。如此一来,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引导,是学生更加热爱初中的语文教学活动,切使其自身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使自己的知识、经历以及情感得到有效地丰富,使自身能力以及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二、对学生情感进行合理引导

客观要求情感教育的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便是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合理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便曾说到:没有情感便没有教育,但于情感教育中更加重要的是方法以及分寸。初中的语文教师,需要对个人的理论修养以及知识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情感因素以及基础有效地进行培养,且将情感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实现最终的落实。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入手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培养的多渠道以及全方位。如此一来,教师的热情才会产生共鸣于学生,且极为深远的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据研究表明,较大的吸引力以及感召力普遍存在于情感教育中。喜欢抑或是崇拜教师的行为较为普遍的存在于初中学生之中,且基于此,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兴趣于其所崇拜教师所教的课程进,换句话而言,学生会通过加强对课程的学习,以讨好所喜欢的教师。从中不难看出,教师能够实现情感教育的运用,于初中教学的过程之中,以实现对学生的进一步激发、感化以及引导。从而间接性地实现对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的不断调动。进而使学生主动且较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良好教学氛围的创造

必然要求之于情感教育的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便是良好教学氛围的创造。第斯多惠,这位德国教育学家便曾说过:教学的本质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应该是激励、唤醒以及鼓舞。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之中,面对的学生具有些许情感知觉以及体会。由此可见,教师需对多种且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充分地采用,从而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实现良好教学环境及氛围的创造,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充分地激发,以实现情感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只有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的环境与氛围,才可以解放学生于原本较为枯燥且乏味的学习之中,将学生学习的被动逐渐向主动进行转化,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现实实际中,教师通过例如多媒体等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便在无形中为学生实现了较为积极的学习环境及氛围的创造,对学生融入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使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得到实现。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爱好与兴趣之于课外阅读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达到有机结合学生阅读情感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将丰富的想象力带给学生,使其自身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进而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运用且发展情感教育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总结

情感教育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环节,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相关部门需要足够地重视且关注情感教育。语文教师要需要对积极、健康、完善等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较多的关注,以使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且将多种教学手段以及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不断地激发,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守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解析[J].卷宗,2015,(11):243.

篇10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设计 求知欲望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成绩成为教育工作者、学生与家长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某些教师与家长为了达到目的,一味追求快速提高学生,反而使得初中语文课堂的效率明显降低。某些学生被动进行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较为低下,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设计,不仅要立足真实,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呼唤理性,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设计方法是当代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强大动力。

一、语文教学的真实与理性分析

语文教学需要真实与理性,立足真实,呼唤理性。真实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谓语文教学中的真实,就是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考虑真实的课本教学内容、真实的语文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真实语文学习水平。所谓语文教学中的理性,是对教学方法的一种规范,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期待。理性的语文教学,需要理性的教学设计与理性的教学活动,利用理性的手段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立足真实,呼唤理性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规范与宗旨。

二、设计真实理性的课堂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立足真实,呼唤理性,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设计的有效性,必须重视课堂导入。一节语文课堂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导入的优劣至关重要。成功的开头,会带动整节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堂导入的高效性,对于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某些教师为了赶课堂教学进度,腾出时间引导学生做练习,忽略课堂导入活动。教师基本上会一上来就让学生读课文,讲一些汉语语法知识。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中,学生习惯于此,但也麻木于此,跟着教师的脚步开展初中语文学习,这样课堂的有效性可想而知。因此,当代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眼球。

比如在讲授《繁星》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与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自述一些相关的事物为学生抛砖引玉,比如:“苍穹背后有一个浩瀚的宇宙,白天的天空与夜晚的天空是不尽相同的。白天的天空中有太阳和云朵,晚上的天空中有月亮和星星,每一种事物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同学们喜爱哪一个呢?”学生就自己喜爱的事物发表不同的言论,对那些说自己喜爱星星的学生,要让其阐述一下喜欢星星的理由,引导其他学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星星上。之后,教师可以引入《繁星》这篇文章,让学生实现自然与理性的过渡。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还能明确学习内容。

三、设计真实理性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能力

立足真实,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呼唤理性,需要教师利用语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一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希望学生同样有所提高。但是,学生是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有着不同的思维结构,对初中语文学习具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位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都实现学习目标。分层教学法对于有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打造有促进作用,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分层教学法有效地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比如在讲授《童年的朋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大意,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让学生以童年的朋友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在具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督促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

四、设计真实理性的教学活动,启迪学习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呼唤理性,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有促进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习的重点应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不是让学生作为观众在下面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方法,才能触类旁通,自主进行未知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讲授《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本节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与自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寻找与整理,学习资源的形式不限制,图片、视频与文字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地进行交流,每一小组需要提供一份完整的学习资料。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开展充分的自主学习,在小组之内可以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教师、同学进行充分互动,有利于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能力水平,学习使用汉语,其次是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水平,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发扬光大。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强初中语文课堂设计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方法,促进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11

山区初中 语文教学 现状 对策

不可否认,近年来在教育公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山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山区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山区教育的软硬件都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在教学环境方面,还是在教学理念层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语文这种文科领域,山区语文教育的差距更为明显。鉴于此,本文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对此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促进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山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呈现出差距拉大的趋势,尤其是在文科领域,山区教育的差距更为明显,目前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理念滞后

教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理念的滞后一直是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瓶颈之一。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没有被广大的山区初中语文教学者所接受,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效果的难如人意。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桎梏下,山区初中语文教学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基本上都围绕高考进行展开。这种教学理念大大制约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向出现了偏差。

2.教学方式单一

山区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以讲授为主,采取的依然是一言堂式的教学,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程式化、模式化的课堂教学组织与安排根本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复述,而学生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课本知识。学习兴趣的缺失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目前山区初中语文教师的年龄普遍较大,学历层次也偏低,这导致教学模式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山区初中生学习特点。

3.教学环境恶劣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学设备来进行,但是山区初中语文教学在此方面却并不具有优势。山区初中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普及并成为教学活动开展所不可或缺的辅助条件背景下,山区初中教学的多媒体设备还没有具备,教学环境的恶劣导致教学效果的难如人意。与此同时,教学环境的恶劣还表现在家庭方面,山区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好,很多初中生还得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4.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山区初中语文教学又一突出现状,山区条件较为恶劣,不仅仅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师资力量,更是难以留住人才。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老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尤其是在语文这种文科领域,主观效果非常强,师资力量的薄弱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山区初中语文教学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对策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着手,具体分析如下:

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目前山区语文教学应试教育理念亟待破解,应试教育本身是与语文教学的本质相违背的,应试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山区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阻碍,同时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制约。新的时代背景下,山区语文教学改革应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应从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客观上要求加强对山区初中语文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更新以及改变教师固有的难以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理念,进而确保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2.教学方式多元化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是改变目前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路径之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带来学生语文兴趣的提高,相反还极有可能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本质目的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是指应将讨论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入语文教学课堂,通过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3.改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目前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不佳的现状,一方面,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大量的投入购买初中语文教学所必须的装备,如多媒体设备,在讲述到类似于《春》以及《济南的冬天》此类文章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展现文中所描述的美景,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感官刺激更能够提升学生的专注程度。另一方面,教学环境的改善依赖于家庭的配合,毕竟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学生家庭应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虽然山区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也应尽可能的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强化师资力量

老师在山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相比信息发达地区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原因在于在山区这样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内,信息来源较为匮乏,而老师作为一个信息相对丰富的教学者对于学生相对稚嫩的思想影响力更大。鉴于此,强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必然选择。强化山区初中语文师资力量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注重引进人才,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语文教师,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通过完善的激励措施吸引人才投入山区教育;另一方面,应强化对山区现职语文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从而给改变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的前提下,改变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强有力支持。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综合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着手,各个方面的改进应相互协调,互为促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公任.山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1,(3).

[2]潘世流.贫困山区中学语文教学走向创新的四大观念转变[J].河池师专学报,2003,(23).

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开放式教学

初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初中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初中学生健康情操,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不断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不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主要问题

在初中学习阶段,语文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非常主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应试成绩。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规划,不是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不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而是仅仅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当前,虽然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日益引发人们的重视,但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成绩和考试仍然是重要的指标。很多初中教师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过分的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学生的成绩为衡量标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考试大纲为目标和规划来进行语文教学,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忽略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些片面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显然难以真正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也影响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明显的“成绩歧视”,教师将多余的精力或者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班级的前几名身上,力图通过“开小灶”来拔高这些所谓尖子生的成绩,旨在通过优生率、高分率来“对抗”同年级的其他班级。这种“有教有类”的教学方式,容易打击成绩不高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班级的均衡发展。

2.过分以教师为主导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主导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计划性,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板书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传递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未能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难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也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水平。在新课改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饱受诟病,在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被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制,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盲目地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虽然能够确保教学的计划性,但不利于综合性地提升初中学生的全面素养。此外,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思维也会受到影响,难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课外阅读量较少对教学存在认知不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更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初中语文成绩,而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但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将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主要的杠杆,旨在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来提升初中学生的成绩,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在这种错误的认识的主导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很少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很少安排学生进行语文的课外事件实践,直接导致初中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不足,初中语文知识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在当前初中教学中,语文教学发挥着非常基础性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良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1.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等一体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来。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放在语文成绩上,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素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来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真正寓教于乐。其次,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的正确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优等生,教师要着重提升他们的语文技能和语文知识延伸能力,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加强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步入优等生的行列,而对于后进生,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关心与爱护,充分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准确的找到学习差的原因,克服困难迎头而上。教师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积极的开展课外阅读,通过优质的课外阅读量来丰富初中学生的语文词汇,进而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主导性的教学模式,淡化教师的角色,积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元化地进行语文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提问,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以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性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素质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走出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教学。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安排,适时的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还包括通过一些多媒体等教学方式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如开展报纸阅览,当然还包括参观图书馆、教育基地等。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是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的重要学科,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既不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3

【摘 要】初中语文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适应学生多层次发展和学习需求,亟待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将该种教学方法引入初中语文课堂,以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本文基于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适用性,从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对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直采用“一刀切”方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考虑不足,忽略学生多层次发展需求,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创新教学方法是其中最突出的任务。为适应新课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适用性

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强调多角度、开拓性的教学[1]。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是小学语文到高中语文的过渡段,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单纯的听、说、读、写向知R扩充、情感熏陶等方面转变,要完成这样的重大任务,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人格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指导,培养的学生文学素质、文字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的。从学生全面发挥角度看,多元化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需求是相适应的,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感知、理解等方面的引导,满足学生多层次发展需求,真正实现新课改目标。

二、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方式

思维决定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思维可以衍生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思维方式单一,将增加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积极的开拓创新,拓展思维、开拓视野,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如,讲《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教师一方面结合唐雎与秦王的故事教学,另一方面延伸至“蔺相如使秦”等外交故事,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强权政治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实现《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还能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及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但是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后,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及创造力,多元化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发展[3]。在这样要求下,教师课前必须编写多元化教学方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如,讲《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多元化教学方式设计。第一,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查询与课程相关的资料,材料准备齐全,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文章的故事、背景、人物等有全面了解;第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描述语言等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第三,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文章背景,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际关系、金钱关系等进行深刻认识;第四,鼓励学生从现代人角度看待于勒兄长一家人前后态度及其转变,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人格。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对学生实施多元方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学习语文知识,理解其中蕴藏的深层次内涵。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多元化教学手段是实现多元化教学的必备条件,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利于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满足学生多层次发展需求。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发展,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如多媒体课件、微课、慕课等,为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适合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水平。如,讲《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展示的直接性、直观性及形象性。设计多媒体课件前,教师要收集与之相关的图片、影像等资料,如电视剧《水浒传》等,利用影视材料完全展示“智取生辰纲”全过程,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认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层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语文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实施多元化教学,多角度、多维度的引导学生发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23.

篇14

情感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开展情感教育就应该抓住任何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从根本上完善学生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笔者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新课改的推进,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转变,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坚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注重培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良好的个人品质。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情感教育。

一、何谓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当下,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内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重在向每位学生传递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师如何通过情感教育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对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之后,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情感教育呢,如何让学生在“爱”与“关怀”下学习语文呢?笔者以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导入情感内容,启迪学生智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分析并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内容,能够达到熏陶学生性情的效果。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通过挖掘文章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真性情,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强调情感体验。这些针对性的情感题材,旨在培育学生健康的情感,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在锻炼学生情感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2.尊重信任学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及自信心,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呵护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语文教师更应平等对待他们,并积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帮助他们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引起其对学习的反感心理,从而能够根治其学习落后的情况。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重新拾起对学习的信心,这样方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教师在鼓励、帮助那些困难学生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好地展示语文情感教学的效果。

3.创设教学情境,深化语文情感教育

现代教学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搭配合理的背景,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到现代教学之中,并日益发挥着更重要的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寻找更符合学生感官体会的声音、图片等,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实体感,进而更加真实地体会其中所隐含的真实情感。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丰富了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还能促进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情感体验之间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效用。

4.以情育情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给予其一定形式的支持鼓励,增强其对自身的认同感,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缺陷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开导,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及学习动态,以情育情,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在与学生的交流之中,展示出对学生的信任与认同,可以有效地提高情感教学的质量,促进其情感的升华。

5.创新教学方法,巩固语文课堂学习

转变教学方法,突破传统形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积极性及学习兴趣普遍较低的状况。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切合教学实际更新、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注重寻找师生之间的心灵契合点,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进而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能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之中,注重把握每位学生身上所特有的发光点,以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

6.探索实践内容,培养师生真挚情感

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实践性,决定着语文教学有着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及口语的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应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参加课外时间活动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体察、有重点地观察、描写自然,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及创造性思维,真正体会事物的本质之所在;其次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潜在思维方向,针对题材有层次性地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在情感体验中糅合一定的思维逻辑。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抓住每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细节,促使学生有效地拓展知识面,真正实现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发展。

三、结束语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教材中所隐含的情感因素的挖掘,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设各种形式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把握好教学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真实情感,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新课标要求。

【参考文献】

【1】黄会英.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

【2】李卫超.中学音乐情感教学的实验与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