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保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环保与环境的区别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环保与环境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环保与环境的区别

篇1

欧松板是一种建材材料,是用人们常说的“边角料”为原材料,如小径材、间伐材以及木芯等,经过多重工序制作而成的一种定向结构板材。它具有受人欢迎的别致外表,还有着极强的稳定性以及防潮性,最重要的是还属于绿色环保材料,能满足人们日常安心使用。

欧松板的外表有着粗犷的花纹,非常的有个性,一般被人用于工业风的设计以及装修,是当代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因为它可以起到非常有趣的点缀作用,看似普通,却隐隐带有一丝大气与内敛,给人一种别致的品味。

另外,欧松板的品质也是极好的,它拥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各种环境下都不容易变形与开裂,能够使用很久。最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其他木材类的家具,它所制作成的家具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属性,可以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使用也不会发霉变质。而且它本身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这意味着它可以随意“捏造”,能加工制作成各种形状,各种形态的物件。

至于人们非常关注的环保性能,它也是有的,品质好的欧松板,在制作时使用的是高级环保胶粘剂,符合欧洲对于甲醛排放量的标准,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建材。

欧松板好还是多层实木板好

1、如果是木工做的,还是欧松板做的比多层板刨性更好,板更结实更硬。如果是定制的,选择多层板更经济。如果做木工活,需要封边。建议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使用这种板。如果定制,封边工艺比木工现场封边好。

2、欧松板比较适合衣柜或者多层板。首先,欧松板结构非常致密,物理性能强,硬度高,与胶合板、多层板、细木工板相比,欧松板线膨胀系数小,稳定性好,材料均匀。欧松班在德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消防测试。

欧松板和多层实木板的区别

1、制作工艺上区别

欧洲松木板是一种定向结构板,它是通过去油工艺将木材中的油脂完全去除,然后干燥,最后涂上环保胶,通过定向铺装和高温热压工艺加工而成。多层实木板材由多块薄板纵横交错铺设,经热压加工成型,并在板材表面添加原木纹理的单板制成,相比之下工艺要求更高。

2、环保性上区别

篇2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危害,开始着手解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涉及全体人类的共同福祉,与每个国家都利害相关;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的需求和利益又不同,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上会引发较大的矛盾。为了平衡这些矛盾,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颁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中公约第四条提出了一条原则,成为了后来《京都议定书》等实施的基础,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所谓“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实际上是在讲解决共同环境问题时具体的责任分担问题。所有人都会在环境治理中得利,因此所有人都应该为此做出努力,限制自己的行为。可是谁应当更多地、带头承担责任呢?必须要制定一条能够体现根本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发达国家较早实现工业化,据统计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上世纪50年代之后的50年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虽然像中国等快速工业化国家当前排放量很大,但应当适当照顾其发展的需求。因此,先排放者要比后排放者以及尚未大量排放者承担更多责任、受到更多限制,这就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所体现的公平原则。

可以说,没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这一公平原则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全球气候治理的合作和政策发展。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具体体现了这一原则,得到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落实。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激烈争论,就是为了捍卫“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这一原则。最终会议颁布的《哥本哈根协议》仍然体现了这一原则。

那么从国际气候治理和国外类似环保政策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在空气治理方面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呢?

首先是应该明确建立体现广泛社会共识的公平原则,作为各地方和行业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例如,如果科学确认汽车的尾气排放是空气雾霾的重要诱因,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合理限制小汽车的使用,那么在具体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让使用小汽车多、使用时间长、排放量大的人群承担更多的责任,给没有小汽车、之前并没有造成污染的人合理的引导,并尊重其提高生活质量、购买使用代步工具的个人发展空间。国内环境政策制定和全球气候治理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全球环境治理没有一个“全球政府”来强制实施,必须通过公平原则才能凝聚各国共识。而国内政策制定具有强制力,实施不当则更容易积压社会矛盾,损害政策的合法性,出现大量“主动违法”和钻政策漏洞的现象,还会扭曲人们对环保政策效果的过高预期,最终反过来冲击环保政策的长期效果和发展。

篇3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技术; 建筑设计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green building, making the whole peopl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een buildings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rchitects should be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design theory.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8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关键词。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讲,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建设活动,使城市生态景观快速发生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和外部环境进行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越来越多的建筑学专家呼吁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目前社会上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十分模糊,特别是建筑产品本身方面又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这样造成社会上“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绿色社区”等概念漫天飞。而实际上绿色社区绝不是多种点花,多种点草,或挨着绿化带、公园、水域,用了某种新材料就是“绿色”的。这些只是普通住宅的升级版,虽然能给住户带来生活品质提高,但距离真正的绿色还有差距。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推进,社会实践的逐步跟进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追踪报道,在短时间内成为建筑领域的热点。现在就我对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区别做一个简单的理解。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

一、绿色建筑的三大标准

1、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是“绿色”的。例如采用新型轻质保温复合型墙板,杜绝了粘土砖,保护了土地资源,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2、设计和建造的住宅产品是“绿色”的。在设计方面,做到安心设计和舒心设计,保持住宅抗震性、耐火性、防水性、防犯性、电气及燃气设施安全性、高龄群体方便性、环境的健康性等性能让社区居民安心;保证住宅的隔热保温性、日照及通风性、防噪降噪性、环境和谐性等性能让人舒心。

3、住宅的建筑过程和使用全过程是“绿色”的。在住宅的建造过程中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减少人工因素的影响,使住宅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二、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五大区别

1、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同时也使室内环境品质(即空气质量,温度、湿度舒适感,自然光照明,隔噪音等等)大大提高。

2、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避免了传统建筑 “千城一面”的建筑形式。如陕西当地的部分教授、专家对部分窑洞重新进行了改造,改善了通风条件,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充分发挥了窑洞本身的节能效果,造就了冬暖夏凉的自然环境,可以称之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

3、传统建筑就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或盲目迎合市场,这往往是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背道而驰的;而绿色建筑则被看作一种全面资源节约型的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的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的消耗,产生最小的直接环境负荷。

4、传统建筑尽管采取节能设计,但综合能耗仍居高不下。绿色建筑因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而极大地减少了能耗,甚至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可能达到“零能耗”和“零排放”的建筑。

5、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它不仅讲究建材的绿色环保和本地化,以减少长途运输所引起的能耗和污染,而且它还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材生产到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回用等全过程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的废弃,以循环经济的思路,实现从被动地减少对自然的干扰转到主动创造环境丰富性,减少对资源需求上来。

三、绿色楼盘建筑应具备四大特征

1、“省”。目前房地产建设速度很快,但是否节能却很少考虑,从而造成了资源能源消耗很大。要做成“节能住宅”,应符合“四节一保”的标准,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

2、“好”。目前很多楼盘都注重外表,在外立面,造型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相对而言对楼盘的内在品质做得不够,我们应该强调“由内而外”的美,从老百姓的居住角度考虑,从楼盘的品质上多下功夫。

3、“长”,就是长寿。我们提倡“百年建筑、精品住宅”,不仅讲究建筑结构的寿命,更要讲功能寿命,在规划设计中长远考虑,努力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4、“全”,即功能要全。要有必要的交通环境和配套设施,不仅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满足购物、医疗、教育、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

建筑设计师在绿色建筑推广和应用中,承担了依法设计、学术引领和影响社会的责任。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在技术选择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首先,设计成果来源于自然。项目在规划选址,总图设计阶段应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理条件,日照、通风、地形、气候等等条件与技术方法的适宜性;并应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和发展空间。其次,建筑设计的本质应在于它对区域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反映。最后,全寿命周期设计,应从全球环境与资源出发,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构筑一个依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生机勃勃,人们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意义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解。然而,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不能简单机械地把绿色建筑当做是技术的堆砌品。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土建立绿色建筑,选择可行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因地制宜,积极适应建筑立地的环境条件。让全民都有绿色建筑的意识,让他们知道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根本区别。

参考文献

[1]王建声,苏晓慧,魏保立;关于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市场化的思考 [J]工程建设,2007.01

[2]陈晓红,李惠强,李华;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几点思考 [J]工业建筑,2006.04

篇4

【关键词】废旧材料 创意美术 创新教育 环保

近年来,“创新”成为一个热点词汇,我国正朝着2020年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努力。创新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而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区别于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放在“创意”二字上,即在以幼儿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整合多种美术表达形式来个性化地创造艺术形象,陶冶情感,发展自我探索能力的美术活动,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

细看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包装盒造型各异、质地不同、色彩丰富,这些东西弃之则废,用之则宝。选择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尝试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关心环保,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园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的要求。

一、培养幼儿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习收旧利废,关心环保

教师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精美的美术作品让幼儿欣赏,幼儿惊讶这些随手扔掉的“垃圾”居然能变成这么精美的美术作品,纷纷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浓厚兴趣,教师适时地鼓励幼儿:你们也做得到,激发幼儿尝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在家长的帮助下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在收集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哪些废旧材料是无毒无害的,将收集来的废旧材料进行清洗、消毒,用日光暴晒,最后再带到幼儿园来,分类放在纸箱里,以备需要时自由选择使用。

二、在班级设立“梦工厂”,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

在班上我设立了一个创意美工角,并冠名为“梦工厂”,告诉幼儿:你梦想这个废旧材料变成什么什么就可以在“梦工厂”里实现。幼儿可以充分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制作方法,让幼儿有充分想象创造作品的空间。

区别于其他的美工角,“梦工厂”里除了常见的彩笔、橡皮泥、手工纸、剪刀…… 这些常见的美工工具外,还有一纸箱一纸箱的废旧材料:如宝宝们的薯片罐、饮料瓶、蛋糕盒、从工地上捡来的较短的PPC水管等,经过一番巧心思,在老师的引导下,这些废旧材料就成了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美术创意的好材料。

只要有时间,幼儿就可以自由地进入“梦工厂”, 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纸箱里的废旧材料,去思考、去想象、去动手,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无限的创作热情。他们或一个人、或两人合作、或一小组,自由、高兴、愉快地创作着,他们在愉快的玩耍、摆弄的过程中提高了创意美术的能力。

三、教师适时退位,在一旁作引导者、支持者

当幼儿进入“梦工厂”进行创意美术活动时,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此时教师要适时退位,支持、帮助为主,参与指导为辅,在一旁作引导者、支持者。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会碰到困难,使他们无所适从,不是每一次教师运用类似“大胆一些”“想怎样做就怎样做”等鼓励的话语,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并积极的引导幼儿应对。“强调自主发展并不等于自由放纵”,创意美术强调教师要退位观察、适时介入,帮助指导,找到孩子发生困难的症结,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四、在班级设立 “梦享家”展示幼儿作品,分享创作的成就感

幼儿完成作品时是无比的激动,看似不起眼的作品却是孩子想象和创作的成果,怎样保护好幼儿作品并让更多的人分享?于是我在班级设立“梦享家”,阶段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幼儿的创意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我引导幼儿乐于欣赏、学会欣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从中学习并激发起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同时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和家长介绍自己的创意美术作品。当家长和教师了解了幼儿,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并对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时,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分享到创作的快乐和体会,有效激发了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并提升了幼儿创造的自信心。

篇5

【关键词】污染场地;修复;环境监理;工程监理

土地是人类生活及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用土地较少,城市土地资源尤其紧缺。目前,工业企业关停或搬迁产生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场地,不仅不利于土地开发再利用,产生的环境风险及危害还会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长远的影响。因此,对污染场地开展修复治理或风险管控,已成为社会发展、改善城市人群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近些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已逐渐意识到污染场地问题的严重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技术等推动污染场地治理工作,为其它城市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各地污染场地情况不一,导致修复治理工作难度和复杂度升级,而部分施工队伍的修复技术水平、环保专业能力等无法确保修复工程及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落实,因此,修复工程引入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等方式进行过程监督和管理,严格把控修复工程每一环节,从而提高修复工程质量和进度,推进修复工程顺利完成,使土地重新具有开发利用价

1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特点

紧迫性,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受污染的土壤不仅无法开发利用,且隐藏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已对生态环境及人居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风险隐患,亟需开展修复工作。多样性,受污染的土壤由于污染成因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因子均不相同,呈现多样性和复合型特点,如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复合性污染等。专业性,由于污染场地的污染类型及修复技术难易程度不同,且修复时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修复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程,不仅需要专业的修复设备及施工人员,还需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专业的监理人员。

2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在场地修复项目的区别及联系

在进行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之前,明确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在场地修复过程中确定各自职责范围,更加高效开展现场工作。

2.1区别

工程监理工作对象是修复工程本身及与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相关的事项,其监理内容主要是围绕工程施工建设而开展,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技术、工程进度、施工款项等,总体而言是“质量、进度、投资管控”。工程监理应实地监督管理,了解施工款项的流向使其被科学合理化的使用,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同时应严格检查施工设施建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了解搭建的脚支架、用电是否安全,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另外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管,使其在规定期限内按时竣工,有利于控制整个工程的预算管理。环境监理工作对象是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受工程影响的外部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环境监理依据项目环保技术文件,监督施工过程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及生态保护等措施的落实,并采取环境监测等手段来校验落实效果,实现修复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通过解决修复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不断提高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的质量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修复工程又是环保工程,修复效果是通过效果评估验收的重要条件,修复施工内容同样是日常监理重点,因此,环境监理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环保专业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

2.2联系

首先,两个监理方都是由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专业咨询单位,都需要签订监理合同、确定项目总监、成立项目监理小组、制定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作原则;其次,两方监理工作依据主要为项目修复技术文件,例如修复技术方案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监理目标是一致的;再次,就监理的工作时段而言,两者都需要从项目开工时介入,至修复项目整体施工结束;最后,现场监理期间,两者应加强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对共性问题共同讨论及监督,使其达成一致意见,促进修复工程有序开展。

3工程监理的工作重点

工程监理是指工程监理机构受到修复项目主办单位的委托,根据相关工程监理法律法规、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安全质量标准、采购材料文件及签订合同,在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成本、工程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确保工程安全竣工。污染场地需要进行修复的重要原因是严重影响了土壤及水资源质量等,工程监理在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监理的重点和核心,其中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施工材料质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都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工程监理对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关注施工前期各项临建设施的建设质量、施工进度、修复工程量等,例如开挖及修复大棚搭建、临时码头及硬化地面建设,修复期间重点关注修复机械及施工材料的配备情况、污染修复区放线、淸挖修复后基坑复核、污染土壤外运进度及过磅计量等。

4环境监理的工作重点

环境监理的工作定义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修复项目主办单位的委托,根据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项目修复技术方案、施工方案、环评文件及批复等要求,对修复过程实施专业化的环境咨询服务,协助及指导修复单位落实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或降低修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环境监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开展:

4.1施工前期阶段

施工前期阶段主要涉及工程设计资料审核及前期临建设施建设。首先,应尽量提前介入项目设计阶段,深入研究项目技术报告及环评文件,以此为依据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环保专项设计方案,判断拟采取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防治措施是否全面和可行,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施工计划、环境目标、监理重点,并制定环境监理工作实施细则。其次,正式修复施工前,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审核确认的施工方案,完成各项临建设施及环保设施建设,例如:硬化地面、密闭大棚、废水及废气治理设施等建设,确保具备下一步修复施工的开工条件。

4.2修复施工阶段

在修复施工阶段,环境监理既要关注施工内容和修复效果,还要重点关注二次污染防治落实情况。首先,严格监督施工单位采取的修复技术、施工范围、使用药剂等是否与修复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一致,例如:基坑开挖范围及深度、修复设备配备情况、药剂种类及添加比例等,对于发生的变更要督促其履行变更手续再行实施。其次,修复施工过程伴随着二次污染的产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是环境监理的重中之重。废气方面,应尤其注意修复过程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修复区域建设密闭大棚以减少有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并配备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有组织达标排放,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控制手段。同时,还应关注施工扬尘,裸土区域应及时覆盖;日常巡视期间对异味逸散较为明显的区域应配备气味抑制剂进行喷洒。废水方面,应监督各类废水是否设置有效的收集系统和废水处理装置,对于露天的临时堆场及施工区域应注重初期雨水的收集,防止受污染的雨水对非修复区域产生二次污染,如发现原有埋地污水池并存有污水,应及时报告并专题进行处理。噪声方面,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应检查是否配备消音降噪设备,周围是否建立噪音隔离带,并严格规定施工时间,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固废方面,各类修复施工产生的次生危废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落实处置去向,并对危险废物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对于修复期间清挖出的不明物质或易燃易爆物质,因及时上报并专题进行处理。

5修复场地监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

5.1监理工作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及要求,保障修复后的场地达到预期修复效果,国家生态环境部陆续了一系列污染场地调查、修复及效果评估工作管理文件、环保标准及技术导则,但作为修复阶段重要监督管理手段的监理工作却还没有从国家层面确认其工作定位并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因此,环境监理及工程监理在开展场地修复项目中仍面临以下诸多问题:①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在修复项目中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工作规范等未有统一要求,容易导致现场监理工作产生各干各的、互不沟通、处理问题无法产生统一意见等情况影响修复工程质量及效果。②两者监理工作存在交叉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部分项目容易存在相互替代的包含式工作模式,强化了主导一方的监理工作却又弱化了另一方的专业要求,无法发挥各自所长做好监督管理。③修复项目监理人员队伍仍较为薄弱,缺乏专业性。

5.2完善意见或建议

(1)逐渐完善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制度。在法律层面确立相关监理工作的合法性,使监理工作有法可依,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同时设立专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从事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培养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进一步保障工程质量。(2)加强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合作。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监理对象及监理内容等均不相同,因此在修复时应该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但是两者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应该协调两者之间的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监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工程监理过程中涉及环境问题,双方需要制定科学的监理方案,使修复工程顺利竣工。(3)环境监理提前介入。污染场地不同于一般的建设修复项目,应该将环境监理工作从修复工程开始之前提前至污染场地实地调查中,因为污染场地在废弃之前是一些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在工厂拆迁之前,让环境监理机构介入管理工作,在遗留的生产设备、管道、废构筑物等进行合理的安置、拆除的过程中进行相关专业指导,降低拆迁及后续修复的环境风险。

篇6

一、生态服装的三种主要类型与动态展示

(一)生态纺织品类服装

生态纺织品服装是指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制成的并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2011年,中国品牌“左岸”成功入选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的法国Who'sNext时装展。“左岸”依靠自身秉承的生态理念,以低碳环保作为品牌设计文化,在多个申请参展的中国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在本次展览中唯一的中国品牌。“左岸”本次参展的服装有蛇纹男西服、玉米纤维制成的海洋纹T恤、回收矿泉水瓶再生的纤维面料时装以及天然彩棉环保服装。这些服装以特殊“面料和其中的生态概念,赢得了众多买家的青睐。Who'sNext作为国际时尚界的“下季流行趋势的实验室”不仅为“左岸”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也预示着在未来,生态纺织品将成为新时尚风标,迎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服装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二)蔬菜类服装

1997年,在CCTV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表演,带给观众一场以劳动为主题的服装秀。虽然在模特步伐和演出形式上与服装秀有很大的区别,但却表现了劳动的美。演出中,采用了辣椒作为服装和头饰的装饰品,是利用蔬菜元素制作服装的一种。现在,设计师直接将莲藕、金针菇、木耳等蔬菜直接进行有规律的拼接。依托蔬菜自然形成的纹路和色彩,形成了独特又美丽的蔬菜服装。2011年,明星高圆圆出席亚洲善待动物组织的“素由心生”公益广告,拍摄时穿着了生菜叶和卷心菜叶拼贴而成的抹胸拖地长裙,佩戴红辣椒项链、樱桃番茄手链。借此呼吁关爱和善待动物。虽然不是所有的蔬菜服装都可以穿着上身,但都可以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那么,设计师辛苦制作的蔬菜服装就不单单具备艺术价值,对生态理念的宣传,才是这些作品最重要的艺术内涵。

(三)纸质类服装

如果蔬菜会因为本身的形态而影响创作,那么,随意变换的纸张,便可以轻松实现设计师的创意设计。用纸作为服装制作的原料已并不稀奇,制作初衷也与提倡低碳生活密切相关。2012年的美国丹佛,第八次举办纸质时装秀,期间50多个设计团队展示了风格多样和色彩斑斓的纸质服装作品。通过这次服装秀,可以看到在纸质服装制作工艺上的进步。包括纸张的选择、造型设计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设计师在追求高质量纸质服装的同时,对纸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择更轻的纸质达到设计效果,减少作品重量,是纸质服装设计的重要一方面。;另外,纸质服装在造型上也有所突破。按照纸材质的区别、大胆的色彩和设计师的裁剪,飘逸、活泼、柔美等各种感觉的纸质服装应运而生。纸质服装作为生态服装的一种,通过服装秀进行展示,能够使观众欣赏到服装的同时,对生态理念也是一种宣传。

除此之外,哥伦比亚的卡利市曾举办过一场生态时装秀,本次秀场以天然材料和活植物制作的服装搭配彩绘吸引观众眼球。原生态的服装表演与传统服装展示相区别,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到动态展示,是本次服装秀的一大特点。

二、生态理念与服装动态展示的相互影响

因服装而联系起来的两个领域,通过生态理念和服装动态展示的相结合,促进了双方面的发展。

(一)生态理念成为服装动态展示的新鲜元素

现代服装动态展示,不仅仅是服装流行趋势的,从秀场布置、灯光音乐选择至整体编排,每一处的细节都是动态展示中重要的内容。从细微处发现创意,是许多时装秀编排上的技巧。将生态理念加入到服装动态展示中,除了是服装品牌在服装生产上的创新,更多的可以为时装秀本身增加亮点。以生态理念为主题的服装动态展示,在推出生态纺织品的同时,也可以在灯光使用上实行“绿色照明计划”,降低能源消耗,或者在秀场布置时,使用环保建材,尽量减少废弃物品的产生。使观众欣赏到整体的绿色时装秀,才可以算作真正意义上生态理念的下的服装动态展示。

(二)服装动态展示是生态理念重要的宣传平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时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时装周作为下一季的流行指南,除了现场的动态展示,更多依靠媒体、杂志、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加入了生态理念的服装动态展示,在介绍生态服装的同时,也是对生态理念的宣传。时尚的气息已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随时随地人们都可以接收到最新的潮流资讯。服装动态展示中的生态理念,随着不同媒介的传播,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具有绿色生态的纺织品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也提醒着公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篇7

[关键词]环境税 税种 体制

中国学术界早就开始了关于环境税的讨论。虽然环境税目前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从国际、国内的综合环境分析,环境税开征已是必然趋势,且时间不会遥远。

一、碳税

碳税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的一种税。环境税,泛指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而征收的相关税中,或者与环保相关的税收。能源税,泛指对各种能源征收的相关税收,包括所得税、资源税等。三者比较,环境税最宽范,即碳税可以是环境税当中的一个税目。因此,碳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税种,包括能耗税、消费税等,通过对这些税费的改革,来达到减排二氧化碳的目的;也可以将碳税列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也可以单独搞一个碳税。但是把所有的与能源相关的税收全部归纳为碳税,即中国单独搞一个碳税,是一种理想中的模式。这样对中国的资源保护、对节能减排能发挥更大作用。

二、环境税与排污费的区别

环境税和环境税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国早就有环境税收政策。如:以消费税名义出台的“燃油附加税”就可以看做是一种环境税,因为它起到的作用就是增加使用者的成本;再有,增值税中的一些减免条款,实际上也体现了环保的理念。这些环境税收,可以称为“融入型”的环境税。而单独设立一个环境税,则仅仅是整个环境税收中的一个“独立型”的税收政策。所以,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我国已经有了环境税。现在有些专家提出的环境税,实际上专指设立一个新的环境税税种。

现在提出的环境税概念,是专门辟出一个新的税种。要在短期内全面推行费改税有一系列技术障碍。首先排污收费的费率难以直接转换为税收的税率。在我国,各地征收排污费使用的费率是不一样的。征收的费率不仅与环保部门的征收能力有关,还与地方政府的关注度、企业的认识、以及环保部门的监测能力直接相关。环保监测能力强的,政府投入多的,可能就收得好一些。而税收的征收能力主要取决于税收部门的能力建设,两者难以直接转换。

另外,从理论上看,税收与政府性收费最大的区别是,税收强调“中性”原则,收费更加强调“调控”,收费的资金基本用于形成专项资金,而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作为预算分配。如果费改税,会丧失排污费目前作为国家调控环保资金的作用。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排污费还承载了更多的职能,特别是已经被用做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未来将要推广的排污权交易或碳交易中,排污费制度都是重要的制度基础。一些专家认为,是否用环境税取代排污费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环境税应是新税源而非新财源

环境税是对消耗能源、占用环境资源和污染环境等行为进行的征税,纳税主体主要是各类企业。而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税基的确定。相比其他较易量化的指标,对污染物种类及排放标准的测算显然难度更大,所需技术水平也更高,对纳税企业、环保及税收部门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均构成一定要求。

其次,税率的确定。一个根本的原则是,环境税的立税是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而不是税收增长,它可以成为一个新税源,但绝不能成为新财源。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尺度:税率过低难以显示调节效应,也难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过高又会造成生产抑制,甚至会导致破坏环境的秘密违法行为。

从实践经验看,各国对环境税设立与征收并没有统一标准和模式,因此,中国特色也应该是中国环境税的应有之义。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彻底转变尚需时日,人们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也远非一日之功,在这个意义上,环境税固然该征,但也需慎征。准备要充分,太过草率和太过激进都难免会事倍功半。

四、国外环境税体系分析

就制度建构而言,有学者将环境税法律体系区分为独立型环境税体系和融入型环境税体系。独立的环境税由一般环境税、污染产品消费税和污染税组成;融入型的环境税则是利用消费税和资源税等传统税种的“绿化”而成。

目前鲜有国家完全建立起了独立型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一种综合的方式,对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的进行绿化,并配合新税种的开征来逐步建立起环境税收体系。所谓“税制绿化是指通过取消和调整对环境有负面效益的税收政策和补贴,开征新的环境税,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采取这种方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发展时间短,仍处于动态发展阶段,对环境税收制度的实效性研究还不足;另一方面,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建立还须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税收体系的总体平衡问题。环境税收法律体系的构建是长期的过程,直接建立起独立的环境税收法律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讨论上,否则,再完美的制度构建也将流于形式。

五、环境税的环保意义

税收政策来促进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鼓励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这主要通过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列支、技术转让费的税收减免、对引进高新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调节实施。

鼓励对环保的投资。主要通过对环保投资退税、允许环保设施加速折旧等税收措施来调节实施。

鼓励环保产品的生产、使用,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征税时通过适用低税率对环保产品予以照顾,对废物回收利用也往往予以免税优待。

鼓励环保行为。如美国为鼓励私人造林,规定在税收方面予以优惠:私人造林只征收土地税,而不征收青山林木税,私人造林的耗费可以抵缴所得税。

对污染产品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征收重税,这包括消费税、能源税中有利于环保条款等。

参考文献:

[1]左少君.如何完善环境税费制度[N].中国税务报,2001.

篇8

主要做法

把好入口关,构建“绿色信贷”准入机制。近年来,阳泉市农村金融机构提高“绿色信贷”准入门槛,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生产能力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积极与环保等部门沟通合作,收集企业环保信息,将其作为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明令禁止、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项目和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在2007年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工商企业新增贷款6.39亿元中,“两高”行业实现了“零投放”。

把好存量关,加强对“两高”行业贷款的持续监测。阳泉市农村金融机构严格按照“限制新增、优化结构、逐步压缩”的原则,对存量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继续支持、逐步压缩和坚决回收的政策;合理疏导存量贷款,有效控制风险。仅2007年就对涉贷的16户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耐火、煤炭等企业实施了信贷退出,清理收回贷款2970万元。

把好优化关,切实改进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环评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项目,积极增加“绿色信贷”投入,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如在阳泉市“百项工程”、“蓝天碧水工程”建设中,金融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加大了对治理环境过程中失地农民、失业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使他们享受到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实惠。

主要成效

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阳泉市于2003年被列入全国113个空气环境质量重点监控城市。为了摘掉监控城市的“黑帽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治污减排”“节能降耗”的口号,先后拆除了燃煤倒烟窑、矾石竖窑等一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设施。2006年底,阳泉市退出了全国污染城市“黑三甲”行列。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加大了“绿色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符合环保要求的隧道窑和梭式窑耐火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使阳泉市二级以上天数从2003年的56天增加到2007年的319天,综合污染指数从2003年的6.54下降到2007年的2.86。

“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严格对高污染、高耗能的钢铁、水泥、耐火、煤炭、电力等企业实施信贷退出,下大力清收贷款。如郊区联社在2006年针对国家出台对小发电厂的限制,对不达环保规定要求的某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5000万元贷款及时进行了清收,有效降低了“两高”行业贷款风险。

以“绿色信贷”换绿色发展,实现银企效益双赢。2007年,农村信用社全年新增符合环保要求的农村工商企业贷款32601万元,利息收入达到5100万元,企业实现总产值282.87亿元,上缴税金12.53亿元,成为阳泉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遇到的困难

贷款集中度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多倾向于投放煤炭、耐火等垄断行业,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业结构、客户结构趋同,行业风险和系统风险不断积聚。

技术改造力度加大,信贷风险逐步显现。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产业政策的调整,部分重点治理企业为达到预期节能减排目标,加大了技改资金投入,短期内还款能力减弱,难以按时归还贷款,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存在较大风险。

利用关联企业贷款,用于“两高”项目。调查发现,部分“两高”企业为达到融资目的,利用农村金融机构对企业客户及关联企业信贷管理的漏洞,通过关联企业以个人名义取得贷款,挪用于“两高”项目,给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发展“绿色信贷”

助推节能减排

充分利用信贷手段,助推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支持节能减排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有效增强助推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发展“绿色信贷”工作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信贷环保要求,为促进地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作用。

准确把握“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环保原则。对辖内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污染防治工程建设以及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项目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对资信好的节能减排企业可核定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按照信贷、结算管理规定,及时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篇9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赴萧山传化大地了解中国物流情况的发展,赴杭州东明山了解生态环境、赴良诸博物馆了解中国古文化以及走进社区了解市民的生活等。

环保-----这个全世界为之关注的话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xx总书记在党的“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关的生态和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然而,什么是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全国政协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的一个重要议题。有这样一组令人痛惜的数字: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30%的生态警戒线。xx年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的340个城市中,严重污染的91个,占27%。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08%。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7万多平方公里。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类滥用改变自然的力量,无节制地挥霍着自然资源。水土流失、山洪暴发、土地沙化和环境污染种种严重生态危机频繁凸现,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沉重惩罚。无数的自然灾害告诉我们:如果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无节制地破坏环境,必然会丧失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使发展最终失去意义。具体到一个地区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作为大学生又该为环境保护做些怎样切实有效的贡献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实践小组于7月28日赴杭州东明山举行了以“走进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辅导员高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举行了一次登山活动。但是这次出发.我们带着问题,一起登上了杭州东明山。第一次亲临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洗礼,感受城市公园和野生公园的区别。那里是没有废气污染,没有噪音污染的大自然。越近山腰,空气越新鲜,于是,同学们的兴致也越来越高。但是后来,一场阵雨不得不让我们取消了越近山顶的念头,只能被迫选择返回山脚。男生们把雨伞腾出来给女生,女生们也你让我,我让你,一种同学间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的集体精神在这里取得了良好的体现。

这次登山活动不仅让全体成员全面深入地了解到什么是环境保护,彻底改变了过去认为“保护环境卫生”、“抵制一次性塑料用品,防止白色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达到了”等就是环境保护的片面认识和错误思想,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和完善了同学的环保知识,到了让同学们真正“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宣传环保”、真正“走进环保”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登山活动体现出同学间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同学间虚心学习,加深沟通,增进了解,也学到了不少诸如待人接物的交际用语和处理应急事件的社会经验与组织活动能力。

篇10

1、生态奢侈品(EGO-Iuxury)的来源及发展趋势

1.1生态奢侈品(Eco-luxury)产生的来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是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更是时代变革的最好证明。相应的奢侈品行业选择在这一时期举行了两个活动。其中一个是2009年3月在印度德里召开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可持续奢侈品大会”(International Herald TrbunesSustainable Luxury Conference),另一个是同年5月在巴黎举办的“首届可持续奢侈品展”(First SustainabIe Luxury Fair),讨论奢侈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环保型消费转变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世界奢侈品行业对环保理念的认同更能引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从而生态奢侈品的概念也油然而生了。

ECO一是Ecological的缩写,表示“环境、生态的”意思,奢侈品是一个舶来概念,是英文中的Luxu ry,表示“奢侈、华贵”的意思。从表面上看,似乎奢侈品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关系是水火不容的,毕竟众所周知的,奢侈品是建立在无节制的私利的基础上的,怎能够跟环保节约扯上任何关系?要解释这一点,可以从奢侈品品牌的价值观及消费者需求谈起。奢侈品是以其品牌的历史传承、个性及时尚来区别于竞争对手,并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而消费群体又建立在社会富裕阶层的权贵精英人士,可持续发展这种具备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价值观更易被这一群体接受,相应地,推广品牌效应的力度比普通宣传更强大,也更有成效高端消费者的价值观决定了奢侈品所提供相应的诉求,环保理念便成为了奢侈品的重要发展趋势。奢侈品中更新最快的时尚奢侈品充分说明了“洗绿”运动正在被大众所接受,更从根本上解释了,当今环境问题与社会责任为何成为奢侈品行业做出果断决策的推动力。

1.2生态奢侈品(ECO-luxu ry)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些奢侈品品牌在“洗绿”道路上做出的真心努力比如意大利知名服装品牌Armani他们每卖出一件衣服,就捐资给非洲儿童,用于购买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法国著名奢侈品LV在环保举措上,宣称宁可推迟新货上架的时间,也要采用轮船运输来代替空运以减少污染;年轻奢侈品GUESS也以GUESS GREEN命名的环保牛仔和连卷标都用再造纸及大豆制的油墨印制等等。他们从环境保护到慈善事业、从人权到性别平等、从饮食保健到疾病预防、从艺术到体育,奢侈品似乎正用心回馈社会。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奢侈品设计案例也不胜枚举。他们不仅是在宣传环保的理念,也是在推销一种环保的生活态度。

中,就曾有过数次因“绿”而扬名的成功创意。比如,早在1947年就推出过“竹节包”(BambooBag),便用高温加工塑造了竹节手柄,而包的外形则依照马鞍侧面轮廓的形状,以及其它具有马术风情的元素进行设计。至今为止、此款设计仍是该品牌最经典的款式。与以往奢侈品因材料匮乏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初衷截然相反的是,Gucci眼下的环保行为,除了社会责任的因素外,还还原了奢侈品物以稀为贵的核心价值观。

2007年3月,由英国设计师Anyandma rch为一家环保组织设计的环保布袋“l’m not a plastic bag”出现在公众面前它的提手是以纯棉粗绳织成、接缝处以麻绳多层围绕,袋身则是米白色未经漂染的纯棉材质,设计的目的是敦促人们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本一款以“环保、时尚、仅售5英镑”的限量版手袋被众多明星携带亮相后,价格飚升到人民币近4000元,令人瞠目结舌。这款包的出现,几乎让所有的时尚杂志刊物都做了关于环保袋的时尚专题。从标志性的“我不是一个塑料包”到各大奢侈品牌的环保手袋展示,多米诺效应—直延续至今,仍然被追捧。当然,并不能说时尚圈支持环保就是潮流趋势,更多的是让人们在追寻时尚的标准下来追寻环保,对高端消费者来说是种高尚的奢侈。

“洗绿”运动也向家居饰品行业延伸,2008年春季,“The One”朴琢环真纸制家饰品系列由比利时设计师Domingos Totora操刀运用废弃纸制成了花瓶、托盘等家饰作品,以纯手工保留旧纸的色泽,呈现出古老质朴的触感。这种采用回收再利用的牛皮纸和香蕉纤维等绿色材料的搭配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赋予旧物新的生命,更以NT$12,000-79,000台币的价格出售。以低成本的原材料加上精细的纯手工艺加工制作,名副其实的成就了这款生态奢侈品。

生态奢侈品不仅仅在服饰及家饰品牌上得以突显,在运动休闲品牌中也完全被推广,著名的运动品牌Nike为革新品牌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在2010年推出首款弱化“运动”概念,强调“现代生活方式”的运动鞋Nike Sportswear这三款运动鞋是为女性设计的,以过期杂志为材质打造出全新的环保运动鞋款,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以确保耐用度,以及提升其舒适度和耐水性能。价格也以1 000-2000美元限量版销售。

这些奢侈品行业对绿色奢华生活方式的呈现,让奢侈品在绿色道路上成功的站稳了脚步,为自身的公益形象博取了更大利益。也从本质上解决了奢侈品无节制的消耗珍稀资源而造成环境恶化的问题。

2、传统奢侈品与生态奢侈品的区别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是价值与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传统奢侈品亦是如此,它是人们消费结构中最高级别的消费品,能够使消费者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的感受,而其价格也是非常昂贵,只属于少数富豪人群的奢侈品。而生态奢侈品的出现,让奢侈品有了更新一层的定义。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传统奢侈品与生态奢侈品的区别:

(1.)在材料选择上:传统奢侈品选用稀缺贵重材料,来突出其材质的肌理效果,这些材料一般是没有替代品的。如利用一些动物皮毛做的奢侈品;生态奢侈品则选用环保材料,特别是富有当地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以及可降解的,可循环利用且减少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如能进行生物降解的材料:树脂、有机棉、鱼皮、矿物质等等。

(2.)在制作工艺上:传统奢侈品是定制化加工,人工成本高,由老工匠手工制作,工序复杂精细,制作时间较长;而生态奢侈品恢复了传统手工艺制作,可进行小批量生产,且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突出环保创新工艺。

(3.)在形式风格上:繁复精致而雍容华贵是传统奢侈品风格的主要体现;生态奢侈品除了它的简约精致、带有原始质感之外,更注重其本身的地域特色及文化传承。

(4.)在价值理念上:传统奢侈品代表着身份权贵的象征,产品外在的价值及品牌档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生态奢侈品是既能得到社会认同又能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倡导一种绿色高尚的生活品质。价格是普通消费品的数倍,但又不像传统奢侈品那么高不可攀,其内在价值感远胜于金钱的堆砌。

(5.)在消费群体上:传统奢侈品和生态奢侈品都是社会高端消费者权贵精英人士的消费品。不同之处是,传统奢侈品的消费者是价格消费,个人享乐主义并渴望得到地位及社会认同;而生态奢侈品的消费者更多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及历史使命感而理性消费的人群。

(6.)在思想情感上:传统奢侈品的消费者在购买时几乎不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而生态奢侈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能够激发消费者内在的心理诉求,怀着信仰和责任的态度消费。

从以上各个方面分析,显然可以得出生态奢侈品为什么能成为当前各大奢侈品品牌重点发展的方向。也可以归纳出生态奢侈品与传统奢侈品之间截然不同的地方。所示:生态奢侈品作为一种新兴趋势,在传统奢侈品范畴内融入环保的理念,使其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与高端消费群期望自我价值实现的特性形成文化认同。在选择材料的环保,制作、包装、运输、使用、清洁、回收、降解等等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这种对传统手工艺的回归和小批量化生产,既使得产品符合环保的时尚精神,又使得奢侈品作为高端商品的依据更加充分,从而赋予奢侈(Luxury)一种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3、生态奢侈品设计在品牌中的核心价值

低廉的成本加上奢侈品的品牌效应,让原本便宜的产品也变得及其昂贵。为了标榜自己有颗绿色的心,生态奢侈品的发展与其企业卓越的管理及设计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Freitag背包,来自瑞士的知名环保袋包品牌,是于1 990年最早推出环保袋包的企业。由苏黎世的平面设计师兄弟马库斯和丹尼尔-弗莱塔格所设计的。背包的面料十分特别,布面是废旧的卡车防水布,布面的滚边是自行车的废旧内胆,背带直接用上了汽车的废旧安全带。就这样,卡车防水布,自行车车胎内胆及汽车安全带这三样材料设计出了时尚的环保包。而且经过他们悉心裁剪,原本卡车上的普通防水布变得富有平面构成的美感,其独一无二的花样及颜色,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这件低调的背包价格却不低调,基本款约合人民币1500元。这样一件低调的设计品发展成在世界被广泛销售的生态奢侈品,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不仅是设计师敏锐的洞察力,还包括从产品设计到品牌策划的一系列措施中,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

(1.)由于当地气候问题,卡车防水布经常隔5-8年会替换一次,而回收的防水布被员工裁剪成标准的工作尺寸,剩余的残缺布料会再次送到回收中心;

(2.)工厂有专门收集雨水的储存库,而清洗防水布的水则是用过滤后的雨水处理的;

(3.)设计师裁剪每块布料中具有图案化的元素,使每件背包都独一无二;

(4.)防水布残余用来制成垃圾袋并要求员工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5.)员工上下班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6.)企业内部办公空间则是用厂房内废弃掉的金属加工件等残余构建起来的;

(7.)商场的展示空间则利用了17个生锈的集装箱搭建而成,展示场地极具个性。

在一些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的“洗绿”运动中,产品绿化的仅仅是一小部分,以借此来大势宣扬自己有社会责任感。而Freitag品牌不同的是整个企业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及企业文化都被“绿化”得十分完美。每个环节都做到了环保举措,以实际行动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及态度。

篇11

1乡村生活废物污染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污染处理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逐渐对乡村环保科技进行投入,但我国乡村而积大、人员多,相对的环保科技投入就显得过于涣散。当前乡村环境保护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境保护的技能系统和办理办法,不契合乡村实践,出资大,能耗高,运转办理杂乱,技术流程长,未形成合适我国乡村特色的合适处理技能系统或形式。乡村生活废物处理与处置而临规模小,处理本钱高,人员办理缺少,搜集、运送系统尚待树立,小规模的燃烧处理和填埋处置一时难以达到现行标准的情况。

1.2乡村生活废物处理进程存在的疑问

1.2.1乡村生活废物处理缺少资金投入

当前我国乡村经济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仍较低,大有些乡村生活废物处理没有专门的办理资金,上级财务部分也没有给予专门的财务扶持。乡村废物搜集、处理设备建造和运营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关于落后的乡村区域短时间内将无法按城市废物处理形式进行一致搜集处理。二是缺少资金扶持方针,镇、村级经济承受才能弱。

1.2.2乡村生活废物基础设备建造滞后

通常乡村的转运站都设在镇区中间或居民区旁边,没有对转运站的布点选址作归纳计划剖析,然后形成有些搜集点运送间隔远、运送费用高;转运站周围缺少防护办法或离居民区间隔太近,然后形成转运站作业所发生的臭气、噪声、废水及尘埃等疑问,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大有些乡村的日子废物搜集运送通常选用拖拉机或农用车的敞开式运送力一式,运送进程简单形成废物的散落、废水滴漏和发生臭气等二次污染疑问。

1.2.3科学研讨广度、深度不行,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关于乡村日子废物污染防治的科学研讨既要从搜集处理的关键环节进行技能、力一法、技术和设备等力一而的研讨,也要关于不一样区域的特色从环境监督管理力一而加强研讨。没有完成研讨成果转化,还需要与国内外有关部分进行深入的技能合作和沟通,联合展开有关乡村生活废物污染防治的技能研讨,经过掌握国际动态,推动我国乡村的日子废物污染防治技能作业。

2乡村生活废物污染防治处理原则

2.1在各级政府的注重程度增加,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发展

这些年,我国的乡村环境健康疑问已逐渐导致大家的注重,政府也加大了乡村环境保护的注重和投入。可是,我国的乡村环境归纳整治的起点较晚,办理单薄,基础设备,环保法律法规系统不完善,乡村环境卫生情况依然非常严重。因而,在各级政府的注重程度增加,乡村环境,完善政策法规,支撑和引导乡村废物处理系统建设。

2.2筹措资金,加大投入

在乡村区域的废物处置系统归于乡村公共商品的范畴,对乡村公共商品的供应,我国的变革税收准则,县和乡镇政府的权利比产权,该疑问的不足乡村公共物品供应变得愈加显着。2003年,我国乡村施行税费变革,即撤销乡镇和村庄储藏,添加税收率,农业税和农业税收附加为主的乡村税制和公益事业集资的“一事一议”制。2006年全国废农业税,革除国家农(牧)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撤销,一同,国家施行粮食直补,良种补助,农机具置办补助“的补助准则。因而,我国的乡村废物处理的资金来源应当多样化,多方筹措,保证资金投入。

2.3加强环境保护的宣扬和教育工作

因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对付出志愿有着积极的效果,因而咱们应当加强乡村的宣扬和教学作业,经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宣扬栏等乡村居民易于承受的环保宣扬方法使宣扬常识渗透到农人的平常日子中。在乡村学校里大力遍及环保常识、环保理念,教学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认识,表现中小学学生作为乡村环境保护的宣扬队和主力军的效果,经过他们来影响摆布乡邻,全面进步乡村的全体环保认识。

2.4加强源头分类、灵活选用收运方法

关于间隔废物搜集点较近的住户鼓舞他们自觉地将自家发生的废物进行简便分类并投放到指定搜集点。关于间隔较远的住户,应先将自家发生的废物进行简便分类,一同在每家或几家住户门前树立小型废物箱,由拖拉机、三轮车等源头搜集车辆一致搜集并运送于每村的废物搜集点。将废物搜集点设在灵敏口标缓冲区外,然后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废物搜集备选点应定在交通条件较好,利于废物搜集车进入的路途上。关于有废物紧缩车的区域可选用与其配套的可移动式大型废物箱作为废物搜集点容器,条件较差的区域可选用防渗式露天废物池,应联系地域气候区别设计不一样的废物搜集点,如终年大风区域应对废物搜集点进行防风处理避免废物污染周边环境,多雨区域应加固防渗办法避免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2.5完善乡村生活废物处理基础设备建造

积极探索合适不一样区域特征的城乡统筹环境基础设备建造的路途,进步乡村环保技能装备水平。在城乡联系部和近郊区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区域,可思考和城市一同一致计划、一致处理的准则,归入县(市)处置系统进行一致处置。推动城乡废物一体化搜集处置系统建造,加速镇(乡)废物中转设备,乡镇或区域生活废物无害化会集处理设备建造,积极展开现有日子废物处理设备的无害化改造或封场,保证会集搜集的乡村日子废物得到无害化处置。偏远乡村主张分类搜集、就地处理,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分类搜集,一同加强乡村有机废物资本化基础设备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废物处理设备建造。

2.6量体裁衣展开乡村生活废物处理形式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按照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的综合防治原则,根据洁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确定乡村生活废物污染管理应从源头控制,施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末端资源化的原则。从源头上削减生活废物的产生,以降低和减轻污染物末端治理的压力,提高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水平。乡村生活废物污染防治应立足于乡村实践,允分思考不一样区域的乡村社会经济展开水平、自然条件及环境承载力等区别,遵从城乡统筹、量体裁衣的准则,统筹城乡生活废物污染防治基础设备建造,完成乡村日子废物污染处理及资本化基础设备城乡共建同享、村村共建同享,推动乡村日子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2.7源头分类会集式处理形式

篇12

[关键词]绿化税制;环保税收制度:“污染转嫁”

一、国外“绿化”税制的启示

开征环保税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的,他主张应根据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对污染者征税,以税收弥补因污染造成的资源损失和治理环境污染。这种观点为西欧国家普遍接受,曾先后掀起了推进环保税收发展的“两次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针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其具体操作是采用押金制度和许可证制度来进行预防控制,然后根据排污量和污染程度进行征税;第二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美各国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来维护生态环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环保税收政策又有了新的发展,从对废气、废水、垃圾、噪音、农业污染征税发展到全面“绿化”税制,从零散的、个别的环保税种开征,发展到逐步形成环保税收体系。除征收各种环保税外,还对原有的税种进行调整,使之具有环保功能,从而实现全面“绿化税制”的目标。绿化税制的核心是“绿化”税制体系,即将环境考核整合于税制体系的设计中。税制绿化包括三个方面互补的内容:

1.取消原有税制中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定。以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补贴政策为例,其许多与环境相关的经济部门都接受政府的巨额补贴,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能源、运输。农业及制造业等领域尤为严重。oecd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每年达3500亿美元(约占oecd国家gdp的2%)。补贴鼓励农业过量生产,从而导致农药、杀虫剂的过量使用及土地板结、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果。在7个oecd国家中,每年对煤的补贴为103亿美元,能源部门的补贴造成使用者偏好使用黑色能源而非绿色能源。美国政府提供灌溉水的成本中,只有25%是由使用者负担的,由此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更是显而易见。纠正这类补贴,会促使人们的行为转向有利于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方面。

2.修正原有赋税,采取新的有利于环保的税收措施。过去许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都产生了不良的环境效果。例如,对湿地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免税优惠政策导致湿地的破坏、森林的滥砍滥伐;在交通运输部门,税赋的环境扭曲效应更为明显,公司车辆的优惠税率及通勤费用被允许税前扣除,鼓励了私家车辆的使用,造成了交通污染和拥挤;而柴油燃烧的低税率(许多国家的柴油税率仅为汽油税率的一半),更加剧了交通污染和拥挤。修正这些赋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产品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税率,对污染较严重的产品或活动课以重税,改变其相对价格,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如许多oecd国家已采用燃料差别税率、汽车销售差别税率以及年度汽车牌照差别税率,以鼓励生产和使用低污染的车辆和燃料。

3.调整原有税种,开征新的环境税,使环保功能更加突出。oecd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对在制造、消费或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涉及稀缺资源使用的产品和活动开征环境税(又称生态税)。这样,可以提高这类产品和活动的成本和相对价格,减少不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不少国家还对油、肥料、杀虫剂、不可回收容器、含汞及镉的电池、化学原料及包装材料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课税。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税用来逐一处理特定的环境问题。例如,法国自1985年起开征硫税,并于1990年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h2s、nox及hc的排放课税;芬兰和英国1996年开始征收垃圾场税;比利时于1993年制定“生态税法”后,开始实行生态税制,将生态税应用于各种产品;荷兰已经开征了一系列环境税,包括污染相关产品、地下水的抽取、废弃物的排放等。

国外“绿化”税制的作法为我国构建环保税收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着“准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政府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为环保工作提供了专项资金。但排污收费制度立法层次低、不规范、没有足额征收,效果不够理想。从政策选择上看,开征环保税,取消排污收费应是必要的、可行的。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具有环保功能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它们在环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发达国家出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提高产业层次的双重需要,把资源消耗等污染重的产业作为夕阳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结构不甚合理,其中50%集中在一般加工业,并以重污染密集型企业为主。为正确处理好环境和引资的关系,我国在税收手段上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现有环保税税种中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足:(1)资源税存在的问题。首先,性质定位不当。它仅被视为一种级差调节手段,严重限制了资源税应有的保护环境的作用。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该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无关。其次,征收范围过窄。仅限于矿产品和盐,极不利于保护所有的资源,也造成资源后续产品比价的不合理。(2)消费税暴露的缺陷。在消费税所包括的11个税目中,有8种产品的消费均直接影响环境状况,在统一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这些产品另征一道消费税即可起到限制污染的作用。征收消费税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增加财政收入。另外,消费税没有把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列入税收范围,如电池、塑料等。(3)城市维护建设税作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税收,其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尽管每年征收的该项税额仅占年税收收入的4%左右,但由于该税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对改善城市大气和水的环境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一项绿色税收,但它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现行税制中有关环保政策与环保需要不相适应。当前我国环保措施已基本形成了体系,将环保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在现行的消费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若干税种中都体现了保护环境的政策精神,这些税收政策与政府采取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保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制中也有不利于环保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在:(1)在税率设计或调整时考虑污染程度不够。如,对大气污染较重的汽油、柴油消费税只设一档税率,未按油质的高低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规定税率;汽车汽缸容量越大排污量越多,而我国对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的消费税率不是按汽缸容量大小来设计的;护肤护发品的消费税率由17%降为8%,显然不利于环境保护。这些税收政策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税收对控制污染行为的作用。(2)现行税制考虑环境保护因素而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现行环保优惠政策之间还存在摩擦和不协调,需要相互衔接和进一步配套。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3)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环境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保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税收的作用日益突出。设计和完善环保税收制度,必须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体现出良好的调控效果。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借鉴国外“绿化”税制的经验,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树立全新的治税观念。环保税应是区别于其他税种的综合性税种,环保功能是其显著特征。税收对经济增长各要素进行调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尤其是环境保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计和完善环保税收制度时,还要考虑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使之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为了减少税收对经济的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环保税收也应坚持中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环境功能的有效发挥。

篇13

[关键词]绿化税制;环保税收制度:“污染转嫁”

一、国外“绿化”税制的启示

开征环保税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的,他主张应根据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对污染者征税,以税收弥补因污染造成的资源损失和治理环境污染。这种观点为西欧国家普遍接受,曾先后掀起了推进环保税收发展的“两次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针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其具体操作是采用押金制度和许可证制度来进行预防控制,然后根据排污量和污染程度进行征税;第二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美各国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来维护生态环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环保税收政策又有了新的发展,从对废气、废水、垃圾、噪音、农业污染征税发展到全面“绿化”税制,从零散的、个别的环保税种开征,发展到逐步形成环保税收体系。除征收各种环保税外,还对原有的税种进行调整,使之具有环保功能,从而实现全面“绿化税制”的目标。绿化税制的核心是“绿化”税制体系,即将环境考核整合于税制体系的设计中。税制绿化包括三个方面互补的内容:

1.取消原有税制中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定。以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补贴政策为例,其许多与环境相关的经济部门都接受政府的巨额补贴,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能源、运输。农业及制造业等领域尤为严重。oecd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每年达3500亿美元(约占oecd国家gdp的2%)。补贴鼓励农业过量生产,从而导致农药、杀虫剂的过量使用及土地板结、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果。在7个oecd国家中,每年对煤的补贴为103亿美元,能源部门的补贴造成使用者偏好使用黑色能源而非绿色能源。美国政府提供灌溉水的成本中,只有25%是由使用者负担的,由此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更是显而易见。纠正这类补贴,会促使人们的行为转向有利于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方面。

2.修正原有赋税,采取新的有利于环保的税收措施。过去许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都产生了不良的环境效果。例如,对湿地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免税优惠政策导致湿地的破坏、森林的滥砍滥伐;在交通运输部门,税赋的环境扭曲效应更为明显,公司车辆的优惠税率及通勤费用被允许税前扣除,鼓励了私家车辆的使用,造成了交通污染和拥挤;而柴油燃烧的低税率(许多国家的柴油税率仅为汽油税率的一半),更加剧了交通污染和拥挤。修正这些赋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产品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税率,对污染较严重的产品或活动课以重税,改变其相对价格,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如许多oecd国家已采用燃料差别税率、汽车销售差别税率以及年度汽车牌照差别税率,以鼓励生产和使用低污染的车辆和燃料。

3.调整原有税种,开征新的环境税,使环保功能更加突出。oecd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对在制造、消费或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涉及稀缺资源使用的产品和活动开征环境税(又称生态税)。这样,可以提高这类产品和活动的成本和相对价格,减少不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不少国家还对油、肥料、杀虫剂、不可回收容器、含汞及镉的电池、化学原料及包装材料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课税。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税用来逐一处理特定的环境问题。例如,法国自1985年起开征硫税,并于1990年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h2s、nox及hc的排放课税;芬兰和英国1996年开始征收垃圾场税;比利时于1993年制定“生态税法”后,开始实行生态税制,将生态税应用于各种产品;荷兰已经开征了一系列环境税,包括污染相关产品、地下水的抽取、废弃物的排放等。

国外“绿化”税制的作法为我国构建环保税收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着“准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政府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为环保工作提供了专项资金。但排污收费制度立法层次低、不规范、没有足额征收,效果不够理想。从政策选择上看,开征环保税,取消排污收费应是必要的、可行的。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具有环保功能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它们在环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发达国家出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提高产业层次的双重需要,把资源消耗等污染重的产业作为夕阳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结构不甚合理,其中50%集中在一般加工业,并以重污染密集型企业为主。为正确处理好环境和引资的关系,我国在税收手段上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现有环保税税种中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足:(1)资源税存在的问题。首先,性质定位不当。它仅被视为一种级差调节手段,严重限制了资源税应有的保护环境的作用。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该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无关。其次,征收范围过窄。仅限于矿产品和盐,极不利于保护所有的资源,也造成资源后续产品比价的不合理。(2)消费税暴露的缺陷。在消费税所包括的11个税目中,有8种产品的消费均直接影响环境状况,在统一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这些产品另征一道消费税即可起到限制污染的作用。征收消费税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增加财政收入。另外,消费税没有把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列入税收范围,如电池、塑料等。(3)城市维护建设税作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税收,其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尽管每年征收的该项税额仅占年税收收入的4%左右,但由于该税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对改善城市大气和水的环境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一项绿色税收,但它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现行税制中有关环保政策与环保需要不相适应。当前我国环保措施已基本形成了体系,将环保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在现行的消费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若干税种中都体现了保护环境的政策精神,这些税收政策与政府采取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保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制中也有不利于环保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在:(1)在税率设计或调整时考虑污染程度不够。如,对大气污染较重的汽油、柴油消费税只设一档税率,未按油质的高低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规定税率;汽车汽缸容量越大排污量越多,而我国对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的消费税率不是按汽缸容量大小来设计的;护肤护发品的消费税率由17%降为8%,显然不利于环境保护。这些税收政策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税收对控制污染行为的作用。(2)现行税制考虑环境保护因素而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现行环保优惠政策之间还存在摩擦和不协调,需要相互衔接和进一步配套。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3)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环境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保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税收的作用日益突出。设计和完善环保税收制度,必须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体现出良好的调控效果。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借鉴国外“绿化”税制的经验,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树立全新的治税观念。环保税应是区别于其他税种的综合性税种,环保功能是其显著特征。税收对经济增长各要素进行调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尤其是环境保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计和完善环保税收制度时,还要考虑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使之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为了减少税收对经济的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环保税收也应坚持中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环境功能的有效发挥。

篇14

关键词:绿色会计; 绿色成本; 绿色收入; 绿色会计收益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12-02

1 绿色会计的概念

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来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2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2.1 会计核算目标范围

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注重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社会效益和自身的非经济利益。传统会计没有将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核算体系,没有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环境事项,没有提供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会计主体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没有计量环境资源的消耗成本。而绿色会计则两者兼具,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真实地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

2.2 会计核算成本

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只核算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部分自然资源成本,而绿色会计则在核算物质成本、人力成本的基础上加大了对环境成本和自然成本的核算,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综合效益。

2.3 会计效益

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只注重现实经济,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绿色会计则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赢”。

3 绿色会计的内容

3.1 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

绿色会计核算的对象――自然环境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它能够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是具有直接间接价值的,如水资源、土地等。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视为一种资产,就有必要将环境质量纳入会计核算的资产方。这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首先,对自然资源成本(如水、森林、原煤、原油等)进行合理的核算;其次,国家应当对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本的价格进行合理确定。对环境保护支出进行合理的核算,包括“三废”的处理、分析、控制、补救和再循环,以及减少自然资源损失、美化社会环境的各项支出,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空气净化等的支出。

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区别于传统会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由于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考虑到目前的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核算对象的主要内容是: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保护支出(如应付租入环保固定资产的租金)。绿色收入包括自然资源收入、环境污染收入和环境保护收入(如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绿色会计收益包括资源环境收益和绿色会计利润等。

3.2 绿色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绿色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是将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经过辨认确定其数量价格,加以正式记录并入会计报表的过程。在计量中,最困难的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计量。其总框架如下:

现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总用户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

自然资产价值=总用户价值+存在价值

其中,间接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又是自然资产价值中最难计量的内容,需要借助于价格替代、支付意愿、接受意愿等方法来计量。主要有以下方法:

(1)机会成本法。

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当于对多种互斥方案的选择,资源有限性决定了选择一种形式就要放弃其他形式,放弃方案中的最大经济效益为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适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

(2)资产价值法。

环境条件的差别可以通过地价或宅价反映,据此推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常用回归分析法计算、测定环境条件对地价的贡献度,该贡献度可视为环境资源价值。该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绿色效益的计量。

(3)人力资本法。

专门用于评估计量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该法将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失分为医疗费、丧葬费等直接经济损失和护理费等间接经济损失。适用于对人身危害重大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计量。

(4)恢复费用法。

环境资源被破坏,改善的效益较难评价,可以估计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最低费用,就是恢复费用法。适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治理费用的计量。

(5)防护费用法。

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失。适用于出现了噪音污染,需要安装消音或隔音装置。

(6)调查评价法。

咨询专家或环境利用者,当环境物品的供给数量或质量发生变化时,人们愿意支付或接受补偿的金额,按调查结果,评价环境资源损失价值或保护措施效益。可运用于评价如洪水对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3.3 进行绿色会计的帐户设置

资产类:应纳入递延资产、土地资源、社会环境福利工程支出等。负债类:应纳入应付环保税金、应付环保费用等。所有者权益类:应纳入资源资本(区别国家、企业、个人等)、资源资本增值等。费用类:应纳入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环境机会成本等。例如:为了环保而购入的原材料计入“存货”,为环保而投入的设施支出及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增添的环保支出等与未来的经济利益有关,因此应将其资本化,列入“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项目中,同时,若因环境污染或破坏造成了资产的减值,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环境有关的税金如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等,可能与“应交税费”有关,涉及到环境污染的或有事项,计入“预计负债”科目。同时,在负债项目中可以设置“应付环保费”科目,并可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排污:指向大气、水体排入有害物体或超标热量、嗓音。某产品的污染成本=产量*排污收费的标准单价,此种污染成本是变动成本,在核算了直接材料和人工费用后纳入直接污染这个成本项目。即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污染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当产品产量与排污量不成正比,污染量小,不易确定排污主体,或排污费属于产品固定成本时,才可以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2)使用排污品:如使用油会恶化水质,使用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除购买这些商品的售价外,应追加排污费,直接计入这些排污物品的采购成本。即借记原材料(或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科目。

(3)不可回收包装物:由于包装物中化学物质多不易分解,又没有加以回收,导致固体废旧物数量增多。某种包装物批量污染费=数量(或重量、体积)*单位收费标准。应借记产品销售费用――未收回包装物污染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包装物污染费科目。

(4)人口排污费:每人每天排放污染物(排污水、悬浮固体、可氧化有机物等)有一个平均值。对于企事业单位,各个会计期间的人口数量不是一个定数,要按照不同会计期间分别计算,某期间人口排污费=该期间人数*单位收费标准*时间,这种期间费用的核算会促使企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益。应借记管理费用――人口排污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人口排污费科目。

(5)废弃物:指生产中所产生且排出、抛弃的各种固态、非固态(如下水道污泥)和其他液态物质。可分为工商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等两类。借记经营费用――废弃物收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废弃物收费科目。

(6)生活废弃物:主要是垃圾倾倒,对其收费可以促使人们回收和利用城市垃圾,由于此项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而不进入成本,应计入交费单位的管理费用中,即借记管理费用――垃圾倾倒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费――垃圾倾倒费科目。

3.4 绿色会计的披露模式

绿色会计通过提供有效的绿色信息,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需要。其重点在于进行环境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会计披露,另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还可揭示环保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同时反映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等内容。

企业的环境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信息,即企业经济活动和事项中产生影响的环境信息或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环境信息。这部分环境信息都能以货币量化,大部分可以在现有的财务会计的假设、原则下进行确认、计量,完全可以包括在现行的年度会计报告中。

二是关于环境绩效信息的绿色会计报告,主要是一些非货币量化的关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如企业执行国家环境法规的情况,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多大的污染,采取了什么措施,对环境保护做出了哪些贡献等。为了更好的反映企业绿色会计的全部信息,也便于阅读者的阅读,企业应将环境信息集中在一张会计报表中,作为现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附表。

参考文献

[1]林琳.浅谈绿色会计[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2]张思纯.绿色会计计量初探[J].会计之友,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