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保护传统文化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虽然,如今各种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举办,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面上看来,好似正在走向一条越来越宽广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传承途径断裂的危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人口开始走出农村,奔赴城市,使得乡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流.从现实情况上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根植于农耕经济形势,乡村青年人口的大量转移,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环节遭受重大破坏.
(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挖掘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与当前现代体育在我国的地位对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然处于相对失落的地位,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远不及现代体育文化的认知要深、要远.从而造成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逐渐消亡.从全国范围看,专门设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管理管理的部门少之又少.
(3)与现代体育不同,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研究较为滞后,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遭受严重阻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乏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向导.同时,就算有一些专家学者在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上颇具成就,但是这些极具操作性的理论难以得到实践.这种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缺乏,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在引入教育系统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进而造成,在小学到大学这一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熏陶的最佳时期,学生的课堂上见不到一丝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子,而西方现代竞技体育几乎充斥整个体育课堂的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几乎全部交给了社会,而将最为有效和最重要的传承途径———学校教育,拒之门外,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断层.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必要性
首先,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旅途中,创造了涵盖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竞技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各个角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文化形态,在活跃民族生活、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华民族所创造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它涵盖了一个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操等.可见,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实际上就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其次,虽然在建国初,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经高度关注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并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因为体系繁杂,民族、体育、文化各领域的认识、理解、分类各不相同,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保护与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再加上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全球化严重威胁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更需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了.
3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与途径
3.1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学科体系建设
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来说,理论体系的缺乏是导致其自身发展受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学科体系建设就势在必行.具体而言,采用社会学、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能够满足不同个体对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知识需求,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潜能.此外,民族传统体育要想获得发展,其内容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思想和需要,适应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需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得到破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学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学科体系的建立,以及与其他学科体系的交叉可以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探索,从而论证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等理论基础,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从而获得新生.
3.2有组织的挖掘与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各级政府应联合学术界共同保护、继承与发展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遗失使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复原、保存与提炼.但是由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十分庞杂的文化体系,各体系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良莠不齐,对其进行整理、提炼就不仅需要研究者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且需要政府对此予以经济、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且这种投入在短期之内收效甚微,同时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在挖掘与整理的过程中,各种必要的、有效地技术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3.3提高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产生于民间的一种文化形式,如果离开了产生地区人民的支持,那么这种文化形式也就会随之枯竭.一般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都反映着产生地区大众的风俗习惯,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消失,必然会造成民族传统体育的消亡.因此,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必须保持其在人民群众中支持度,而这种支持度的加强,首先需要加强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只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间、在大众中的认知度得到不断提高,才能促使民众不断的、自觉地加入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中来,也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断地、自觉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只有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4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全民健身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独特的仪式和较强的娱乐性,这样才能吸引大众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中来.其中具有独特仪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大多是人们通过这些活动来表达自己对神灵、祖先、大自然信奉与崇拜,当然也有一部分是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的,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中医的理论,所以在增强人体健康,保持心情舒畅等方面具有自己特殊的效果.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的今天,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将其纳入全民健身体系之中,不仅是全民健身的需要,也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3.5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教育体系
现代社会将学校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与创新,以及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教育体系,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中来,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的积极开展.
3.6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
现代社会中,现代体育的冲击,全球化趋势的演进,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了开放与交流的要求,要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而只有通过这些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的同时,取得长足的发展.
3.7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发展道路
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强调个人价值的新思想观念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使传统文化面临着即将被人们遗弃的威胁。我国传统文化遗产非常多,而且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善的保护体系,每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名额有限,使我国不少文化遗产被其他国家所盗取或被人们渐渐遗忘。如:我国的端午节文化被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韩国的这项举措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经过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沉淀出的传统文化,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调了包,成为了韩国历史文化的结晶。对于一名初中生而言学习好传统文化是何其重要,肩上担负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是多么的艰巨。
如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是初中政治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政治教师要从社会的角度教育学生如何去保护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继承传统文化。组织学生搜集身边的传统文化,并在班内进行展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如:让学生搜集皮影戏的有关资料,让学生知道皮影戏的历史以及皮影戏表演时运用的原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那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文艺加深了解,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
初中政治文化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的呆板,要结合传统文化亲民的特点,在原有的教材内容中,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入新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丰富的知识宝藏,只要合理的传承和使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传统文化的渊源流传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对传统文化发展有利的优秀文化,剔除阻碍传统文化传承的不良文化,维护传统文化的原创性,杜绝传统文化的不合理运用。近几年翻拍成为影视界发展的主流,大量的古典名著成为导演们翻拍的焦点。这种不合理的翻拍热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故事情节随意进行了更改,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关键词]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五化”的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迁。 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我们看到现在的满族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趋于模糊,甚至有消退、弱化的迹象,一些文化特质、风俗习惯诸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确实已经基本不再具备其原有功能,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并不是说满族传统文化消失了。可以很肯定的说,满族传统文化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在“五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呈现出了历史化、时代化的特点。并且,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满族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地域性文化和资源性文化;所以说,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满族本身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而做出了选择,这是满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这种表现使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了中华大文化之中,这也应该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最终的归宿。
当然,满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它的发展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使满族传统文化能更好、更长久的流传。而时代已经为我们指出了这条可行之路就,即可持续发展。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新时期对文化的要求,强调文化发展的科学、合理,有规划、有组织,体现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如何让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作者仅提出几点建议。
一
满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深刻认识文化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到政府机关,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经济的发展格外重视。与此相对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是很不够的,至少与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扶持相比是远远不及的。正是由于这种忽视,造成了很多地区或领域文化的贫瘠,造成了较高经济收入与极低文化素养之间的强烈复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建设。事实上,文化虽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它还会反映、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决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进程。
文化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文化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科技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和的文化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满族在生活条件、经济水平上是比较差的,因此各级各类政府对于这些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在我们走访的满族聚居区中无论是自治县、满族乡还是村屯,都在向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但对于文化,他们就无从谈起。即使偶有将文化建设纳入规划的地区,也是只追求短期的,或者应付上级交办的差事,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文化工作的缺失,从而造成了项目的重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济致富措施缺少竞争力等问题。民族地区不仅有物质资源,更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这是民族地区建设的两大法宝,只重视一方面,必然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很难发展。注重经济和文化共同的全面协调看持续,才能符合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
二
继续坚持做好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也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就应该是民族文化工作的基础,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还是成绩不俗的:国家将文化遗产分为15类,满族文化遗产涵盖14类,其中以古建筑和民俗为主。据统计,满族文化遗产中,省级以上149处,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10处,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遍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且主要聚集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其中北京有47处、辽宁1处、吉林34处、河北27处。满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重视,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在满文古籍文档等方面,我国现存满文档案和图书千余种,以满族发祥地辽宁来说,在辽宁省图书馆和大连图书馆珍藏的满文古籍的数目就不少,其中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有18部,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有25项。另外,近些年,辽宁挖掘、整理、出版的满族文化方面的书籍就很多,如《兴京旗人档案史料》、《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大清全书》,以及即将出版的满族珍贵文献——《满文老档》等等,另外,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的满族家谱也是数量众多的。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上,辽宁的新宾、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搜集整理出版了满族民间故事集或者是满族民间歌谣集等,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等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或文艺团体根据民间故事和民间传统还编排了很多富有满族特色的歌舞等,传述着满族古老的历史。这些工作都是对满族文化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方式,很多遗藏于民间的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认识了解。
虽然我们在满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成绩显著,但若想要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这些还是不够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里。在这里,笔者仅强调两点。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不仅仅是针对满族传统文化,对于所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传统文化若想真正科学、持续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就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正逐步走向法治社会,而真正的法治社会其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一个准则,即法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如民族和民族之间,政府与民族之间等,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都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不过更多的是侧重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国家级法律还在研究制定中,尚未出台。一些省份如宁夏、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和广西等则相继出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保护条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在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中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需要从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而在国家立法之前,一些满族传统文化相对集中的省份如辽宁、北京、吉林、河北等是不是可以考虑仿效云南等先出台可行的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加强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之前实际上一直是由政府主要参与的,这种几乎全盘的“包揽”做法,一方面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化保护工作的局限,使文化保护的及时性减弱了。我们今后的工作侧重点之一就是要抢救、保护那些散落民间的传统文化,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动社会的力量才是我们今后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我们以云南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为例。他们就坚决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不仅动员所有的政府机关、文化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文化保护,还号召每一个云南人将保护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不仅各级人民政府将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民族事务、教育、旅游、规划、建设、新闻等部门与文化行政部门共同联手协调文化保护工作,形成一个文化保护的“工作圈”。 很多民族和文化艺术研究机构或者是个人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考察、收集与研究活动。很多市县级,甚至乡级文化艺术馆(站)都在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
对于满族文化保护来说,云南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动员基层力量,发挥基层优势,将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深入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传统文化的保护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三
坚持把文化产业化作为满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做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一点是要让传统文化能适应新时期的文化需求,何星亮曾经指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不断地吸收和现代化联系紧密的新元素。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一样,如果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如果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就很难传承下来。”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能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这个方法就是产业化。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都是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和正视,正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的,“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了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以产业化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地区普遍的做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可以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而满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份子必须要抓住这次时机,将满族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很多满族自治地方财政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化的收入,特别是有满族风情的文化产业化,如满族风情游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产业化手段越发显得落后,也越来越难创造经济效益,这不仅不利于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满族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必须有所突破的历史时刻,必须重新审视、打破瓶颈、敢于突破。基于此种现状和对未来的考量,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1.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建立满族风情旅游带。满族文化资源分布在很多省市和自治地方,将之有效整合才是使满族文化产业得以真正成型的首要任务,而使之最快速有效整合的途径首选旅游业。旅游业的行业特点最适合将一些分散的适宜旅游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如辽宁满族风情旅游,完全可以将沈阳与6个满族自治县结合起来,由相关政府部门出面统筹协调,以满族文化风俗为切入点,采取整体包装、突出重点,互推线路、联手经营的方式,形成以沈阳为中心,6个自治县各有侧重,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满族风情旅游带。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互相竞争导致的内部消耗,也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是省内,像东北三省辽吉黑之间也可以形成跨省互动,形成东北满族风情旅游带。关键是各地政府部门之间必须通力协作,以整体效益为考量,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将个体放在整体中谋发展。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做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才能将满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2.要建立并宣传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传统文化保护区早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已经在一些其他省市的民族地区开展起来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在特定的地域之内,保护民族文化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从而使其持续、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能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产业化,还能极大缓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传统文化流失的压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典型比如西江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千家苗寨”,都是取得一定效果的样板。沈阳沈北新区也初步建成了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全国人口第二多的少数民族,更是作为有着悠久而璀璨文化的民族,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立是非常之必要的。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避免的,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才能减少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目前辽宁省正拟建立满族特色村寨,这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保护区。政府出资,选择一些合适的村落将现有民居修缮为统一风格,并加入一些传统民俗器物,鼓励当地人首先去了解满族民俗文化,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首先,任何保护区都是产业化的一部分,因此也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充分的商业包装,以产业化形态推向市场,实现资源商品化,运作产业化,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应该是领路者而非主导者,政府如果过于干涉,只会加剧文化流失。其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手段宣传。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的重要性有很多例证,此处不再赘述。再有,满族文化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可完全翻版土家寨和苗寨建设,也不应该将之看成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文化保护区在我国都尚未完全成熟,何况满族文化保护区又是刚起步,因此不仅要有充分的重视,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它成长。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理念 传统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21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城市化的建设也逐渐的加快,但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却遭到了比较大的破坏,生态环境成了经济发展的垫脚石,这样的现象就不正常了,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所以我们要大力的加强公民的生态理念,加强对于公民的生态理念教育,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古人就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将生态理念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相结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1 我国传统的朴素生态理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养鱼活动的国家,最早的养鱼活动可以追溯到商代后期,一直到如今渔业还是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重要的部分。我国最早的关于养鱼的著作是《范蠡养鱼经》,这是一部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就已经提到了,要为鲤鱼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明清的时候,朴素的渔业思想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人们就已经认可桑基鱼塘这种养鱼方式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黄省曾的《鱼经》中有这样的描述:“池之傍树以芭蕉,则露滴而可以解汛;树楝木,则落子池中可以饱鱼;树葡萄架子於上,可以免鸟粪;种芙蓉四周,可以避水獭。”根据记载我们就知道在我国的渔业发展史上曾经有着很光辉的一面,在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的养殖思想都是无公害的,也是非常注重生态保护的。现在的养殖活动中为了经济上的效益,养殖的时候会使用各种的饲料,导致鱼类、禽类等身体中存在大量的激素,人类食用后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古代的思想有很多的文化精髓,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来讲都是非常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严重,食物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现代的社会中应该学习我国传统思想中,爱护环境,传承古朴文化的思想,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 传承传统文化对于生态发展的意义
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土地沙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地球变暖、森林资源锐减、物种灭绝、洪涝灾害、干旱灾难等等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21世纪生态环境的问题成了人类在本世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今天的地球生态环境已经是超负荷的运转了,如今的人类要认识到保护以及改善生态的环境的重要性,这不但关系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问题,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不但是各个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居民的责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环境保护思想,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和总结。
3 如何在对公民进行生态理念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
3.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构建生态文明的建设
首先,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放在第一位上。因为健康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经济增长,还有人类进步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国家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但是现在环境被污染,资源短缺,和我们所希望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会制约到经济的发展。当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的承载能力无法承载人们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就肯定会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失衡,所以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充分的认识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国家以及各个地方的相关单位要加大生态重要性的宣传,加大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并且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上来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3.2 建立起人们文化思想上的绿色生态消费观
政府要制定出相关的科学政策以及制度规范,以此来对公民的消费行为做出规范,增强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起绿色消费的方式。政府要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改善环境的质量,转变之前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要坚持走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的路线,注重对能源的保护。另外要推动生态文明的实践,在公民生活的环境中开展多彩的生态文明活动,生态文明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着手去做,从公民身边的小事上去做,让全体的公民在实践的活动中接受生态环境的教育,还可以把生态环境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多样的活动,让公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要积极的推进生态的文明建设。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地思想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可以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满教育中。
3.3 在审美的角度上开展生态教育,文化教育
欧阳修的《岳阳楼记》中描写的,看到洞庭湖美景后,宠辱皆忘,愉快心情,这正是人和自然有了同化的形象描绘。千百年以来的审美证明,大自然是和人类最相亲相爱的,最能使人沉醉迷恋的,大自然能够荡涤心灵。人们与大自然同化最高的境界就是人生审美的最高境界。所以,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应该是人类最为执着的审美。对人们的生态美育中加强对于这方面的教育,首先,培养人们生态的审美意识,把能够有效解决生态问题的实际工作有机的进行结合,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要克服形式主义,使得生态道德建设逐渐的向理想的境界迈进。
4 结语
提高公民的生态理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有利于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思想观念,对环境保护,生态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对公民进行生态理念教育的时候要充分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利用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促进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生态旅游[J].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2009(8).
[2] 李洋,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J].现代财经,2010(7).
"传统文化"是根据英文"Traditional and Folk Culture"翻译而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中使用的概念是"采用传统生活方式的本土和地方社区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也就是说传统知识是历经数个世纪,适应本土文化和环境,通过口头的方式,代代相传的文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使用的"传统文化"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记、名称或符号;未公开信息;和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界定的观点也不统一。诸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郑成思教授主张传统知识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和"地方传统医药"两大部分。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李顺德教授则认为传统知识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文娱、体育等诸多方面。
由上可知:无论是组织还是学者,对传统文化都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又都肯定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即在小区域内由集体创作、使用、保存且代代相传,属于传统或土著的文化。当然,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知识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当今还包括医疗、农业或者工业的方法等。
二、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与保护之意义
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正在面临现实的流失和淡漠。在我国,尤其令人心痛的是,以非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产业在我国许多地方发展缓慢,尚未发挥助飞地方经济的作用,却成为流失海外的娱乐产业或产品的高附加值。再如我国的民间文学《花木兰》被拍成美国卡通影片,"变脸"绝技流传海外,《西游记》故事被拍成日本影片,端午祭、走马灯分别被韩国、柬埔寨向联合国申报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不一而足。此外中草药方面还有日本仿我国的六神丸开发救心丸,韩国仿制我国的牛黄清心丸等等。大量的传统文化遗产海外流失,民间文学艺术被粗暴使用,传统科技被无偿使用,有甚者还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来限制我国的正当使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被纳入议题,足以见证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对我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持有者多数在少数民族手中或者地处偏远的民众手中,保护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护西部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之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社会资源与利益的均分配。第二,保护传统知识有助于增强西部本土居民的社会竞争力,为本土居民争取更好的生存条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更有助于本土居民自己保护传统文化。第三,保护传统文化有助于保留文化多样性。像我国这样民族众多的国家,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体,允许其在本民族的管辖范围内,对自己民族的文字语言和民族文化进行自治,使之能够不断地传承、延续。第四,保护传统文化可以防止非权利人的不当使用。正如前文所述,传统文化被大量的海外滥用,通过立法或者其他途径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其目的就是防止非权利人未经允许而加以利用,或者是在利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恶意扭曲。
三、传统文化保护之探讨
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维系、发展和合理利用,激励创作,保护文化多样性,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保护传统文化之目的,笔者将从立法保护、项目保护、传承保护、节会保护、四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立法保护
立法保护是传统文化保护最主要的积极措施,从当前国内立法实践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法规方面有1997年出台的《传统工艺美术条例》《云南省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当今国内部分学者主张将传统文化的保护纳入知识产权法体系,这一观点我是不予认可的。首先,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客体都是明确的,而传统文化的主体在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其次,立法的价值存在冲突。知识产权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创新,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传统文化的保护之目的在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使特定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宗教、伦理、道德等重要价值与特定的群体或者个人之间保持联系。所以,知识产权法很难再实践中保护传统文化。再者,勉强将传统文化保护纳入知识产权法体系,无法达到法律效果,这本身也是对知识产权法的损害。与之相反,鉴于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本土文化和环境,通过口头的方式,代代相传的文化。各省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予以保护更具有可行性。
(二)项目保护
项目保护重在确定传统文化遗产名录。对于那些有重大价值的项目,鼓励积极地申报世界或者国家级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同时,鉴于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加大对传统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建设文化馆、博物馆,便于对传统文化集中管理和保护。
(三)传承保护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为了使民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永世长存。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文化保护氛围,掀起保护民族文化潮流。例如通过民族文化保护走进校园、课堂等形式。其次,传统民族文化保护需要保持原貌,需要在本地区开设特色民族职业教育,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增强年轻一代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再次,全力挖掘尚存在的传统文化艺人并予以登记,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传承人予以资金支持或对做出贡献的艺人提供奖励。
(四)节会保护
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民族节日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像端午节、清明节等。近年来,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热衷于西方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而对端午节、清明节趋于冷淡,这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然而,通过节会上的活动可以使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得以传承和展示。渲染节日氛围,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束语
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这些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丁丽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开发传统文化产业的结合路径》,载吴汉东编《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年刊》(2007年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3】参见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13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4】参见《浅谈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方法》,资料来源:
省略/class03_detail.asp?id=1883,2011年01月12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