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学生夏季安全教育范文

中学生夏季安全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学生夏季安全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学生夏季安全教育

篇1

中小学生夏季安全教育第一课观后感

五(2)班 何绮芊

今天,我观看了南方电视台卫视频道的《中小学生夏季安全教育第一课》,看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这个节目主要介绍了中小学生在遇到溺水、地震、洪水、车祸等灾难时该如何避免和如何面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遇到溺水方面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防御。每年中小学生发生的溺水事故占到了全国溺水事故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在十个意外死亡的小学生中,就有七个是溺水身亡的,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每年夏天我们都能在电视上看到关于有人溺水身亡的新闻。但是,只要我们做好以下的几点就可以防止悲剧的发生:一、不要独自和小朋友一起游泳,需要去时,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二、不要到水况不明的地方游泳;三、遇到他人落水时不要盲目地下水自救,可以把救生圈、绳子、树枝等东西抛向落水者,并在岸上向过路的大人求救;四、在下水前要做好准备运动;五、不能在游泳的过程中做危险动作,例如跳水、嬉戏、等;六、当自己溺水的时候不要过度惊慌,保持镇定,尽量把眼睛和鼻子露出来,不要用力挣扎,因为越挣扎沉得越快、、、、、、

看了这个节目后,我懂得了在灾难来临时,该如何自救,如何面对,真是令我受益匪浅。只要和安全作伴,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2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博弈 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12-02

文化安全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与国家整个安全体系息息相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的基础,更是确保国家安全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就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发展过于粗放,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就成为了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从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防止文化异化现象的出现,整合政治文化,捍卫文化安全。

一、文化博弈视域中的安全意识的构建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意识

在如今的国际大环境下,全球化是一种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吞没。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只有做到保障自己的文化安全,对特定国家的文化保持自身体系完整性、风格的独特性和创新功能的强劲性,才能维持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就在所难免。只有那些拥有丰富的文化要素和健全的结构文化,才能在如今的文化大冲击下保持良好的文化生命力。也只有保持自己本国文化的内涵不被侵蚀,运行机制保持流畅,才能使本国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宏观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各自国家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地方,这也是文化风格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才构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使某些文化能够在众多的文化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人类的认可和弘扬。总之,要想在世界大文化背景下,本国传统文化不被湮没与消解,而被发扬光大,保持强大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创新意识是关键。我们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安全意识,不断警醒与加强防范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二)注重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安全

我们说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并非固守和僵化,而是抛弃封闭和落后保守,理性主动和开放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纵观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我们首先需要创新型知识理念。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源泉。发展文化创新,第一是树立平等理念,使每一个体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氛围中运用知识、创造财富、追求利益的平等;第二是培养有序的组织理念,通过高度的组织性、协调性为平等自由提供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使各项工作有序平衡发展;第三是完善制度理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由法律、契约、谈判、监督和管理等各种因素组成,这都需要强有力制度的保障。只有在传统文化的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从根本上发展和完善我们的平等、组织和制度理念,将文化内涵融会贯通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细节中,才能在全球化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并使我国的文化保持活力。

二、中国大学生文化教育与引导的基本对策

(一)强化大学生文化博弈能力,加强文化内涵建设

要让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文化博弈并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需要从国家文化繁荣、民族复兴的高度,加强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博弈的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其他国家的往来也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竞相绽放,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更是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所以,要求我们要维护文化,其关键是要走将本民族文化跻身于全球化中发展的战略。可以说,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这就要求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流。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使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得以加强,并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并不只是让其完全拒绝。因为一种文化只有在不丧失自身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发展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守护本民族文化经典之根基,不断开拓创新,主要任务是妥善处理好文化发展与政治、社会、经济之间的互利关系,使其能同步发展,相辅相成;要妥善处理文化教育信息化和文化产品管理开放的关系,尽快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核心技术。实现教育、开发与管理应用并举,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做大做强我国的文化信息产业,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与文化博弈能力,进而达到国家稳定发展的目的。

(三)求生存,谋发展,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主体构架

一个国家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的舞台,就要满足国家生存、安全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生存安全得到保障,发展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一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文化是演绎自身特色的重要工具,因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凝聚和整合民族和国家一切资源的根本力量,任何一种角度对文化的亵渎都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安危。因此,深入整合文化安全系统就成为关乎一个民族生存安全的一种战略性指标。要构建完善的文化安全系统,首要任务是延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实现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构建更多、更可靠的安全屏障。纵观社会的发展可以得到结论:构建完善的国家文化安全系统是基于国家文化安全对于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性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对大学生政治性思想素质进行文化价值定位

文化引领思想,思想养成(决定)品格,品格决定(铸就)人生。从文化培养入手,深入大学生细节教育,对大学生养成高尚的文化品质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行,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文化价值定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身体素质达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素质就决定着心理品格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各方面素质均衡培养,共同发展,才能使大学生自身素质健全,从而为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

大学,是要培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双优型综合人才。高等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工作重点。加大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引领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自身的素质,形成健全的文化品格。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迫切需求大量能够推动祖国繁荣发展的高级型人才,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助力。

(三)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机制

如何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机制,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长期性问题,需要从长远计划。因此,在开展中就必须形成完善的教育机制,才能保证综合素质教育正常进行。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健康明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公德心。高等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基地和传播媒介,更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因此,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及素质。

中华民族璀璨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一个全方面发展的民族,必须具有稳固的知识结构和细腻的文化内涵。正如我们所知: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而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本,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扎实精湛的文化知识是首要保障,教育是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的根本手段,在高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到:进一步深化学生文化内涵积累工作,积极开展知识讲座等一系列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水平功底,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安全困境与和平崛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67.

[2]刘建国.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理论学习,2006(3):40-43.

[3]将秀敏,林红霞.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解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6):26-28.

[4]赵英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冲击和挑战[J].兰州学刊,2010(6):

篇3

中学生暑期安全倡议书【1】 暑假即将来临,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希望各位朋友们随时留意一下,如果您发现有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私自在池塘、河边、水库等地方游泳、戏水、玩耍,请您一定要及时制止!公益救援关爱青少年儿童行动,从你我做起、从参与做起、从身边做起!

尊敬的成安县中小学学生家长朋友: 您好!关注暑期学生安全,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特别提请各位学生家长在暑期要认真履行监护人的教育和监管职责,请您特别在以下几件事情上加以提防和注意: 强化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汛期,极易引发溺水事故,请家长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同时,还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严禁乘坐无牌、无证车辆和超载车辆,防止各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不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食品;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加强防电、防火、防雷等安全教育。教育孩子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汛期要注意防雷电。 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健康、快乐的暑假!

中学生暑期安全倡议书【2】 暑假来临,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快乐的暑假,团区委向全区中小学生发出倡议:

一、远离水域,防止溺水。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是夏季影响学生生命安全的主要诱因之一。同学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时刻加强自我防范,严格遵守六不准要求(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切莫一时兴起涉水犯险。

二、遵守交规,安全出行。按照学校交通常识教育要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外出时,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随意横穿公路;乘车时,车未停稳不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车内不嬉戏打闹;不乘坐超员、非法营运、无牌证车辆。人人争做交通文明小标兵。

三、讲究卫生,安全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暴饮暴食,不食用三无食品,切忌食用发霉、发酸、变质或过期食物,不到流动、无证摊贩购买食物。每位同学都要把好自己身体健康的入口关。

四、文体活动,有益身心。多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多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体育场等安全场所活动。读几本中外名著,做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参加学生社团,学做饭菜回报父母等等。通过丰富的课余活动,培养兴趣,增长才智。

五、不良行为,坚决抵制。自觉遵守法规、纪律,在家里上网学习、娱乐时,不登录、不浏览未成年人不宜的网站,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危害。不进营业性网吧,不痴迷于网络。不参加非法集会,慎重选择夏令营活动。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希望你们能够有效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体魄、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拥有一个充实而安全的暑假生活。

篇4

1实训过程中,教师以身试教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实训初期,学生刚进行过安全教育工作,思想上比较重视,操作一般符合安全规范。但随着实训时间加长,安全意识下降,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要想让学生从掌握劳动安全知识到形成劳动安全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所以需要教师把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实训始终,并且教师应当以身试教,注意自身安全操作细节,在平时的试教演示中把安全保护意识一点一点的灌输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校的安全教育水平。

2事例教育,敲响安全警钟

用事实说话,以国内外重大焊接安全事例为教育素材,让学生牢记前车之鉴,使学生清楚只有现在掌握好安全知识,养成安全操作规范,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以后的生产工作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2010年11月上海大火事件,由于违规电焊工操作不当,没有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最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教育学生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给学生敲响安全警钟。

3加强实训场地学生管理,排查安全隐患

我校焊接实训场地正处在不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部分焊接设备服役时间较长,设备和电路陈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实训场地的电器设备都直接接入220V或380V电路中,如果对学生管理不佳,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很容易粗心大意造成触电伤害,这是实训场地最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加强实训场地学生管理,做好场地安全教育,确保人生安全。关于如何做好实训场地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针对学生安全知识薄弱,安全意识差的现状,应在实训场地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做好警示标志,如易触电和易跌伤等位置悬挂醒目标记。并划分焊接操作区和安全区。在焊接前教师应一一指明这些标志和区域。(2)由于教师人力有限,无法同时估计所有学生安全,应教育学生进行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意识,建立学生相互看护机制。形成学生相互提醒、相互监管的安全防护体系。(3)由于焊接资源有限,不能同时满足所有学生同时操作要求,应该加强闲置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非操作的学生应处在安全区域,不得相互打闹追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4)学校要定期做好设备的维护与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和设备。检查电路保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接地保护是否有效等。

4结语

篇5

根据城乡结合部位农村学校自身特点及当地的实际,我们在按教学计划认真上好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基础上,还要有针对性的增加一些相关教育内容。

1.劳动安全

教育作为农村中学生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参加一些农村田园生产劳动,在劳动过程和使用工具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教给学生一些劳动常识和正确使用生产工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有目的地利用学校劳动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劳动、会劳动以及安全使用工具等方面的教育,包括各种劳动工具如何携带等等。

2.食品安全

教育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吃方便面、麻辣烫、米线、辣卷、辣片和各式各样的小食品,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什么健康食品,况且农村的食品安全检查相对薄弱,农村的超市、小卖店和麻辣烫等小吃很多是质量不合格、不卫生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不去吃,教给学生正确掌握辨别食品安全的常识,让学生知道只有吃安全的食品,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3.交通安全

农村孩子对交通安全常识了解不够,交通安全的意识也比较差。虽然他们去城里的机会相对少些,然而中学生已不是太小的孩子,时常也会结伴或单独去往城里,这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讲解、观看视频和交通案例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交通知识,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并且有计划、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学会守规。

4.人身安全

农村的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每当盛夏来临庄稼长高,部分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很容易遇到坏人,所以要教育学生尽量结伴而行或由家长接送。此外,由于家距城区很近,很多家长都出去城里打工,早出晚归,有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单独在家,这就要教育学生单独在家时注意锁好门窗,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尽量不要自己在家点火,用电器,用煤气等,并且适当教给学生这些生活常用品的使用方法。

5.时节性内容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一些与生命安全有关的事情也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春秋季节的花粉过敏,易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春季风大也易发生火灾;夏季注意不要溺水,吃瓜果蔬菜注意卫生;冬季注意雪天路滑,并预防感冒;春节燃放鞭炮注意安全等等,这些都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努力拓宽安全教育形式生命安全教育

应根据内容特征、学校内外部环境特征、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开展。

1.开设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

严格按上级要求开设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不可偏废、不得取消,要按课程计划开足生命安全课,选择有经验、懂业务的骨干教师担任授课。

2.授课内容细致入微

无论是原课本内容还是根据实际增加的授课内容,教学时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防止粗线条勾勒。可以把安全知识按内容分成若干块儿,采取微型课形式集中讲解、各个击破、逐一落实。

3.开展生命与安全知识讲座

有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生命与安全知识讲座,使学生系统掌握某些专项的安全知识,如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知识讲座;如何正确判断各种危险环境;从生理学角度了解生命意义等知识讲座,教育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情、乐观的态度、正确地面对挫折;还有交通安全知识、食品健康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等讲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某些专业性较强的东西聘请相关专家指导讲座。

4.安全教育

不能怕麻烦要时刻记在心里、时刻盯在眼中、时刻挂在嘴上。开展最后一分钟安全教育活动,每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的最后一分钟,不管是什么课都要结合当时的实际进行安全教育,如雪天注意路滑、回家路上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饮食安全、别忘了学校强调过安全注意事项等等。

5.多看生命与安全教育资料

观看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图片展览、视频及科教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坚强与脆弱,让安全意识常驻于心。

三、掌握必备安全保护技能

只了解生命与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生命与安全保护技能,才能终生受益。而掌握生存技能最好的时期应当是学生阶段。

1.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活动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生命与安全知识技能的有效载体,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才更快、更好、更牢。

2.开展各种安全演练

学生通过消防安全演练,知道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如何根据火情采取有效措施、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通过防地震演练,学生掌握地震发生“先颠后晃”时,在农村平房里的人要马上有序地跑到外面开阔地去。在楼房内首先不是跑,而是躲,震时就近躲避,躲避到角落有墙壁支撑的地方,震后迅速撤离。通过开展防诱骗演练,提高学生警觉、辨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带领学生参观会场、商场等公共场所,教给学生怎样确定方位,看好安全通道等经验和常识。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