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范文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趋势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不断加速普及,在大数据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企业管理中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与投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实施和构建信息化体系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以及企业之间竞争压力的加剧,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化的决策功能,是目前众多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企业会计管理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会计信息化系统功能的多元性和实效性。

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作用

首先,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新时期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是企业顺应信息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管理层获取信息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会计信息化的突出功能是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同时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其次,企业会计信息化还具有集成性、渐进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增强企业信息处理能力,并实现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此外,会计信息化还具有同步性,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传输和利用并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化和动态化,进而推动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信息。

2对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

2.1对会计信息化缺乏重视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会计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职能认知十分模糊。此外,在计算机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更新的协调方面并不同步,同时缺乏对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而且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还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以上充分证明了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当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会计信息化的制度、标准和技术以及人才的保障上缺乏系统管理,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效率的下降,并无法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殊不知,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2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要确保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之间的协调。因此,财务部门要与其他业务部门保持软件管理信息的共享,进而促进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统一,这样才能够加快企业整体信息化的集成化进程。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只专注于财务软件的使用,同时出现与业务生产信息的脱节,进而使财务数据无法对接,最终将传输和反馈信息质量大打折扣。这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缺失,而且业务链的脱节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3安全和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的支持,随着目前财务信息借助互联网传递趋势的深入,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管理控制章程和制度存在不合理现象,进而造成会计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的状况时有发生,这将对企业信息的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财务流程缺乏系统的管理,也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3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的浅析

3.1会计信息化将向纵向延伸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应向管理型转变。不仅要加大日常业务的处理能力,还要提升预测和预警的功效。因此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化事前和事中的管控,进而优化企业生产和投资成本,确保生产效益的提升,同时推进“三流”一体化集成机制建设。此外,改变原有封闭型会计体制,逐渐向开放网络型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与财税部门、上级单位及银行的协调互联,并促使信息动态发展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对产、供、销环节进行完善,并在市场驱动下逐步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3.2功能模块多元化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驱动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创新,因此企业要紧紧把握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定位,并与其他职能部门有效连接,以保证获取实时准确的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要发挥其连接共享的职能,对于企业及市场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分析做到多元化的处理,这将有利于系统内信息资源的整合。此外,针对企业局域网和外部投资与债权的信息要做好健全的调配,确保会计信息系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企业与银行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有效实现资金的流动,这就需要会计信息系统能够针对企业内部实际经营和财务情况开展实效性的决策和分析,并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体系,同时为企业绩效考核和风险评估提供支撑与保障。

3.3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深入衔接

未来企业会计信息化将会为企业提供更大技术支持,因此,决策功能所占据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为了提升决策质量,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与企业其他资源系统有效衔接并整合,以形成资源管理一体化机制。这样便于会计信息反馈功能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高效运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深入衔接势在必行。同时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协调生产经营与信息集成、企业供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之,随着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会计构建信息化系统的趋势逐渐清晰,同时所面临的挑战随之增大。这就需要企业及时把握会计信息化发展走向,进而不断创新和优化现有会计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为企业预测和决策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与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1]罗银舫.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J].当代经济,2010(5):102-104.

[2]聂永刚,波.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153-154.

[3]何日胜.我国会计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4):244-247.

[4]檀建坡.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65-66.

[5]雷章华.浅谈如何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J].时代金融,2014(9):155.

[6]郝艺峰.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途径[J].青年记者,2014(14):76.

[7]赵黎明.试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提高[J].市场论坛,2011(4):57-58.

[8]潘建秀.浅谈民营企业会计规范化[J].经济师,2006(12):256.

[9]雷兵能.当前民营企业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会计,2002(2):50-51.

篇2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

会计信息化也称之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它是根据会计管理理论,将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同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会计业务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的融合,即实现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为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者及时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具有集成性、普遍性、动态性及渐进性等特征。集成性是指会计信息化能够将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与会计组织进行重整,实现财务信息与经营生产信息间的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间的系统集成,以及企业内外部信息集成等;普遍性指的是会计信息化涵盖了会计的所有领域,如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监督等,涉及会计工作的各各方面;动态性是说企业会计信息的采集过程是随时变化的,是动态的,而会计信息的处理同样是实时的,具有动态性;渐进性则是指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而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来完善。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1.企业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

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安于现状,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因此,为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应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明确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向,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做好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职权,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各项工作符合相关制度和规范。

2.会计软件环境受各种因素限制

不少企业由于经济条件不佳、组织内部软件系统建设滞后等原因,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软件的应用,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在会计软件选择上,缺乏统一要求,导致会计数据共享受限,不利于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通用会计软件的开发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软件的通用性,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采集和处理,逐步增强会计软件功能,完善会计电算化等相关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3.企业会计信息化与业务信息化等未能有机结合

从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不少企业的财务软件只是单一的在财会部门使用,未能全面、高效地实现财务与业务、生产信息系统的集成,这就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无法实现共享。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快企业整体信息化进程,在推广应用财务软件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对接,将财务信息系统的上线视为企业信息化整体进程中的一部分,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及时传输、反馈,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4.操作程序自动化易增加差错

与传统会计手工操作相比,会计信息化在数据处理和校验上具有自动化特征,但因此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一旦程序出现错,必然会造成会计信息采集、处理的错误,进而造成账务、报表等的错误,会计信息失真。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建立安全保密制度和会计信息监控、预警制度,每日定期监测财务软件的运行情况,监测财务软件运行的系统环境,是否存在计算机病毒,是否出现程序漏洞等等,杜绝个人存储介质在企业办公电脑上的使用,严厉禁止非财务人员及权限范围外的人员操作财务软件系统。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会计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的多元化

从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会计信息系统必然会承担起链接其他业务系统等的桥梁作用,在网络实现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功能模块,进而收集、汇总、分析市场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财务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中心,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各项功能,有效地整合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并根据需求对其进行调配。会计信息系统可增加对外部用户的阅读功能版块,从而未企业债权人、投资者等提供相关的企业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及时送达企业,增强双方的交流。此外,企业有必要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对账模版,实现企业已达账与银行入账情况的实时核对,进而实现信息共享。针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经营状况等的保密性特点,会计信息系统还可建立备份与保密模块,确保企业相关信息的安全性。

2.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与企业其他资源系统的有效衔接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度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亦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步实现由会计核算为主,转变为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在不断拓展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最终将实现其与企业其他资源系统的有效整合,形成一种综合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将企业、客户、供应商等市场要素信息予以系统化,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促使企业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资源的高效运作,确保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会计信息系统则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同步协调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集成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等,从而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篇3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新管理时代;网络时代;财务软件;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企业之间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主动权,信息流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构建一条能迅速感知所处的环境、察觉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需求的信息流。如何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发展的需要,开发新一代的财务软件,成为企业界与财务软件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财务软件、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一代财务软件———ERP软件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财务软件面临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与机技术相对落后的管理环境下诞生的传统财务软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目的主要是替代手工核算,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财务软件,仍然是这种较低水平的“甩账式”财务软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管理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时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的“混合管理”时代后,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全面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新管理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做出反应。如何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In tranet正在迅速着的各个领域,一个新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时代对企业的竞争环境、商业环境、商业规则、交易方式、经营管理模式都将带来巨大变革,商务将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要的生存方式和经营方式。在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代面前,传统财务软件的缺陷日益明显。

二、网络财务的概念及其优势与局限

为了适应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展的要求,国内会计界、会计实务界以及会计软件开发商都做出了积极反应,相继提出了“网络财务”的概念,一些会计软件开发商也开始研制和推出了网络财务软件。网络财务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能够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整合使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协同,不仅具备传统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能够支持远程联网处理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支持电子商务和网上理财服务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网络财务是财务软件发展历程上的重要突破,它与传统财务软件相比,既具有相对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局限。

(一)网络财务的优势

1、支持远程处理方式与提供集中管理服务。在In 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企业与供应链间的物理距离都变成鼠标距离,千山万水也在举手之间,利用网络财务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既可实现企业的事务远程联网处理,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询/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也可采用在线管理与集中管理模式,消除物理距离与时间差概念,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控,高效快速地收集业务数据,为整合企业财务资源,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促使企业实现决策化和业务智能化,并且可以保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一致性。

2、支持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与动态会计核算方式。在网络时代,企业对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性要求更高,网络财务软件能从根本上促进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以及企业与供应链间的协同。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进行,网络财务便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大大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企业主管和财务主管能够基于网络财务软件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并部署经营活动和做出财务安排,使财务数据更具有决策意义。

3、支持网上理财服务与提供网络化财会工作方式。网上理财服务是网络财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信息服务,也是网络财务应具备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以专营网站方式,在网上为其用户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而并不一定要求其用户购买软件,而是直接从网上获得授权和账号。正好能够为那些缺乏会计主体特性或生存期短的虚拟企业或不愿意购买财务软件的小型企业提供数字化的财务会计服务,引导企业的运作形态和方式的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同时,网络财务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带来了财会工作介质的改变,财务数据从传统的纸质页面数据、电算化初期的磁盘数据发展到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因此在财会工作上必须能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网络化方式。4、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方式和生存方式。网络财务作为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具,将能够提供从财务上整合实现电子商务的各项功能。即完成网上的销售、订购、采购、付款、会计处理以及交易资料的记录、传递、认证、汇总与作业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链间信息的交流和产销的整合。而电子商务涵盖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各种交易和事项的认定、计量、披露等会计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最终实现网上的商业贸易活动。

(二)网络财务的局限

1、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指导。财务软件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应该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财务软件基本上都是核算型财务软件,处理规范,流程单一,一直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财务软件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个纯技术的系统,其灵魂应当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只是实现手段和保证。在这一点上,网络财务未能跳出传统财务软件的框架,未从企业信息系统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财务软件。

2、缺乏的管理与决策支持的。从纵向看,信息系统可以分为数据处理系统(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层次。传统的财务软件主要是模拟手务流程,核算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加工,只能属于DPS层次。而新管理的企业财务系统不仅要能提供核算型财务信息,更要求能提供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准。这就要求财务软件要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DPS层次向MIS、DSS层次。近年来一些软件公司也相继推出了“管理型”、“决策支持型”财务软件,但它们仅仅是在核算型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财务比率的,或存货的进销存管理,或领导查询模块等等,与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决策支持相距甚远。而财务的概念同样也未包含管理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内容,基本上仍停留在核算型财务系统的框架之中。

3、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与调控的功能。从横向看,企业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物资供应、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一般都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根据其特定的需求而开发的封闭型系统,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较为困难。而管理时代的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求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这就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必须要融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统一、开放的企业信息系统,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网络财务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但它只从企业财务部门要求出发,面向核算和财务管理,由其承担整个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重任,调控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等其它子系统,显然难以胜任。

4、缺乏可靠的数据及其传输的安全保障。网络财务与传统财务软件同样面临数据的安全,而且更为突出。首先,网络财务所依托的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搭截侦听、口令字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这是技术上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的重大特点。其次,网络财务全面支持商务,电子商务涉及到许多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也是很容易受到不法攻击的地方。再次,网络财务的分布式操作使得网络攻击可以从多个地方进行;而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也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向外流失。另外,推行网络财务后,财务和业务实现了协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企业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管理监控,一旦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企业的整体运作。

三、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财务软件的全新发展

财务软件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应当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从企业整体出发来定位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在纵向上,它应不再局限于提供传统的核算型财务信息,而要向MIS、DSS层次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完备的信息支持。在横向上,它应当和企业内部其它子系统融合在一起,成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部分。这种“融合”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立足于整个企业的信息需求,统一规划和实施,必要时应根据新系统的要求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和组织结构重组,以适应新管理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ERP系统是财务软件纵向和横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管理系统,体现了当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它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ERP与MRPII相比,更注重与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等组件的开发配合,强调的是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竞争策略,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有力工具,也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经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网络和客户等。通过对供需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来加速企业的信息流程,提高企业反应速度,改善管理者决策质量。同时将企业内部划分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物资供应、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在先进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和无缝集成。在信息技术方面,ERP系统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最新成就。所以说,ERP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又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

ERP中的财务系统是集成的、面向管理和决策的财务系统,它已经实现了从对财务信息的事后反映到对财务管理和决策的实时支持、从封闭的单一财务管理到集成的全面企业管理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体现在:

1、它充分集成了企业内部的各模块,实现了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的无缝集成,有利于企业各项经营业务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地反馈,真正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化,实现了企业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便于顺利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2、它融合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经验,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与正确决策。比较成熟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际品牌有德国的SAP、美国的Oracle、J.D.Edward、SSA等公司,而国内主要是用友、金蝶、新中大等品牌ERP软件。

3、提供了更全面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业务操作层(基层)、管理层(中层)和战略决策层(高层)提供全方位服务。它除了提供传统的财务报表以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建模和分析模块,使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在线数据分析处理工具(OLAP),对财务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建模分析,获取客观真实、便于比较分析的信息,以利于正确决策。

4、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机制。首先建立科学严格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ERP系统的安全运行。如建立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系统操作、文档资料、?系统环境等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一整套制度,其次,在技术上对整个ERP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一般有安全网关(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隧道技术(VPN)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中加以应用。

可以说,ERP系统代表了国际上管理软件发展的潮流,财务软件发展并融入ERP系统已是大势所趋。而网络财务软件,应当被看成是企业管理软件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单一的财务管理向全面企业管理发展历程上的一个中间环节。当前,我国一些主要财务软件开发商为适应时展的趋势,从传统单一的财务软件向ERP系统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短期内要在我国全面推广实施ERP系统是不现实的,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网络财务软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在战略上,应紧跟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先进经验,开拓宽广思路,把握正确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易平网络财务:优化财务管理效能中华财会网2003.06.25

2、网络财务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论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中华财会网2003.11.11

3、吴全ERP———企业资源链条的再造《企业经营与管理》2002.08

4、刘纳新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篇4

[关键词]氧化物 冶金工艺 技术进展 发展趋势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F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57-1

0前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冶金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钢材是现代社会消耗量极大的材料,在冶炼方面的工艺也在不断优化,性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一般认为钢产品中的非金属物质是造成产品质量缺陷、限制其强度的重要因素。但是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杂质造成钢产品的缺陷时需要有一定条件,即尺寸超过50μm的大型夹杂物才会对多种钢产品的性能造成影响。现代冶金技术的发展,氧化冶金技术的逐步成熟,其能够充分利用钢材中尺寸较小,不超过几微米的杂质,在制造的过程中,将其作为各种异质性核心,包括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调整杂质的大小、形态、数量及其分布状态等,提高钢材的性能,为冶金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氧化物冶金新工艺

1.1JFEEWEI工艺

JFE EWEI工艺即是大线能量焊接热影响区性能优异(Excellent Quality in Large HeatInput Welded Joints)。该技术率先由日本的公司开发出来,其基本原理是控制焊接热影响区γ晶粒的长大,促进该晶体的晶内铁素体的生长并控制低碳当量的合金设计,改善焊接热影响区韧性下降的现象。

其应用范围较广,桥梁、造船、建筑等行业中使用的钢板一般强度较高、厚度大,且经过了能量焊接,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其热影响区的韧性。该工艺技术的主要包括:焊接热影响区粒内组织细化技术、在线超快加速冷却技术、焊接热影响区晶粒粗化抑制技术、焊接热影响区基体组织韧性改善技术等。

该工艺也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控制钛及氮的添加量、钛氮的比例及微合金化,能够有效提升焊接过程TiN的固溶温度,由1400℃以下上升至1450℃以上,且其在该温度条件下还能够细化弥散,有效的控制了焊接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粒的由于高温而出现的长大现象,使得焊接热影响区宽度为2.10mm的粗晶粒下降至0.3mm。

(2)在进行压力加工时,使用在线超快加速冷却技术,有效的减少了碳当量,使得焊接过程优化韧性具备了有利的条件,在将碳当量严格控制在最低值的情况下,提升厚钢板的强度。

(3)对于钢中的硼、氮、氧、硫、钙等元素的含量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再通过焊接冷却过程析出,硫元素夹杂物在焊接冷却时会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达到细化焊接热影响区组织的效果[1]。

1.2HTUFF工艺

Super High HAZ ToughnessTechnology with Fine Microstructure Impactedby Fine Particles简称为HTUFF,即是将晶粒细化后,获得微细的显微组织,及超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其适用范围较为广阔,包括适用于压力在490~590MPa之间的建筑、造船行业、海洋结构、管线用厚板钢等方面的大线能量焊接。

该工艺的主要原理是由于钢材中存在着超过1400℃还能够保持稳定的夹杂物晶粒,包括镁元素、钙元素的氧化物或者或者硫化物,利用该类物质将微细夹杂物扩散至于钢材内部,对焊接热影响区的γ晶粒产生钉扎效果,防止晶粒长大。实践证明充分应用该技术,可以开发出大型的集装箱船板,其具有大线能量焊接性能良好、屈服强度达到380MPa的优势。厚度为65mm的钢板,一般选择震动气电结合焊接法进行焊接。在390kJ/cm的线能量的条件下,其-20℃的夏比冲击能超过160J。利用该工艺制造的LPG船低温用钢板,将连铸在线控制技术和HTUFF技术相结合处理后,去抢速度高于处理前抗拉强度为490MPa低温用钢板,也提高了母材及焊接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应用于建筑行业的钢板,许多厚度均在50~60mm之间,该类钢材宜采用线能量达到900kJ/cm左右的电渣焊接方法,0摄氏度的平均夏比冲击能大于70J[2]。

2氧化冶金技术的新发展

氧化冶金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应用于生产机械结构中使用的高韧性热锻造非调质钢。一般情况下,汽车行业和产业机械行业中使用的零件均采用热锻造钢。钢材在经过锻造后,再进行淬火、回火等工艺提高其韧性,但这种钢添加钒元素、硫元素、氮元素以后,会出现以硫化锰为核心的细小晶内铁素体,即可获得韧性良好的非调质钢。如果在钒元素含量为0.13%、氮元素含量为0.021%的钢材中不加入钒元素,其中存在的原奥氏体晶粒产生的粗大铁素体组织及其包围的珠光体组织会产生大量的细小晶内铁素体[3]。

3工艺的发展趋势

氧化物冶金工艺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注意到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利用,也促进了钢中各种相变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夹杂物在各种相变过程中的性质及作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今后氧化物冶金不然会被归类为夹杂物冶金技术。而近年来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分为形核作用、钉扎作用、形核与钉扎结合、与热机械控制工艺互补等,各个发展的特点有所不同。形核作用的用途是探索新的夹杂物,明确决定夹杂物形核的条件等。钉扎作用是不断的探索各类夹杂物,并充分利用其性质,能够获得微细颗粒,其在高温也具有良好的钉扎作用。形核和钉扎相结合是指在同一个冶金工艺中,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微细颗粒,而实现高温下钉扎,冷却时形核目标。与热机械控制工艺互补是指在在同一工艺中过程,将氧化物冶金技术与热机械控制工艺综合利用,达到细化钢组织的目标。

4总结

氧化冶金工艺是一项新型的技术工艺,其充分的利用钢铁中非金属杂物,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使之能够作为钢材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提高钢材的性能及强度,改变了传统对于非金属杂物的观念。该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代钢材的利用方式,具有加大的发展潜质。本文仅简单的介绍了几项新工艺,在实践活动中还需要技术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优化工艺,使之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冶炼,提高钢材的性能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素华,潘秀兰,王艳红,梁慧智.氧化物冶金工艺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炼钢.2009(02):66-69.

篇5

一、新加坡信息化通关模式介绍

新加坡是亚洲主要海运航线焦点上的自由港,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点是实行自由贸易,实行开放的进口政策,进出口限制少,大约95%的货物可以自由进出。

新加坡注重“亲商”理念,通关手续和程序简单便捷,进口货物时,货物所有人或其人只需按照规定,填写并交验贸易发展局批准的进口申报书、原产地证明书、商业票据及提单等有关单证。须得到相关部门批准方可进口的商品必须凭批准通知或颁发的许可证办理通关手续,如《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国际贸易协定》(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de Fauna and Flora,简称ITES )中所涉及的野生动植物产品需经初级产品局(The Primary Production Department,简称PPD)批准后方能进口;对食用和非食用动物油的进口必须有出口国官方检疫证书等相关证明。

新加坡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一站式”信息化通关系统,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整合新加坡35个相关政府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税务、贸易发展局、企业发展局、农粮局等,所有与进出口(包括转口)贸易相关的申请、申报、审核、许可、管制等手续均通过贸易网(TradeNet)进行。该网根据政府各监管部门的功能和要求设计,24小时运行,自动接收、处理、批准和返还企业申报的电子数据,需要海关、检验检疫、贸易发展局等政府部门监管的货物自动向这些部门提出申请,通过系统进行审查核准,使企业通关互联网,在10秒钟内提交贸易许可证申请,95%的贸易许可证在一分钟内处理,得到批准与否的答复,完成全部申报手续。如获得各监管部门审批通过,可凭系统打印出通关准证,货物到达后由海关核对或扫描准证条形码,由系统确定是否需要查验。通过TradeNet系统使进口审批、通关查验等环节得以高效完成。研究表明,TradeNet使新加坡商贸界每年节省十亿美元的运作成本。

二、新加坡信息化模式对苏州工业园区检验检疫部门发展的启示

(一)借鉴新加坡信息化模式,加快实现“一站式”数据共享

借鉴新加坡信息化通关模式经验,苏州工业园区已于2010年11月推出全国首个加工贸易平台,目前已经实现商务部门、海关、国税对于加工贸易审批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简化企业相关申报及审批链中的重复录入。苏州工业园区检验检疫部门也积极加入,扩大园区信息化数据共享范围,更好为企业服务。如《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办法》及其收费标准第十条规定:“进料加工的出口货物品质检验费按收费标准的70%计收。”适用于货物总值中的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入境原料价值占出口成品50%以上的出口货物可享受此条收费优惠标准。如通过加工贸易平台实现多部门信息化数据共享,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保障货物申报的真实性,达到有效监管。最终使进出口企业真正做到通过公共数据中心在网上直接向检验检疫、海关、外汇等政府机关申请各种进出口手续,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真正实现 “一站式”服务。

(二)借鉴新加坡信息化模式,推进检政“亲商”服务

园区检验检疫部门借鉴新加坡“亲商”服务理念,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中首个开发了以报检服务窗口为原型的虚拟服务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检验检疫网上服务大厅”。该平台于2011年6月在互联网试运行,目前已实现报检引导服务、在线报检业务及原产地业务咨询服务、通知公告、法律服务等功能,随着网站不断完善上述对外窗口服务功能,将在互联网继续探索实现在线申报、加工贸易降费审批等服务功能,在内网设立报检服务窗口文明创建的内部管理模块,运用8S现场管理、岗位绩效管理等工具,打造一个检验检疫窗口标准化建设的信息化管理示范平台。

(三)借鉴新加坡信息化模式,探索检验检疫流程再造及优化

“流程再造”原意是指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

园区检验检疫部门运用这一原理,探索便捷通关模式:

1.运行半年的快速核放中心由检务、检验、检疫部门人员构成,信息化系统根据报检信息进行风险识别,通过风险分级管理,实现检验检疫流程再造,对低风险产品实施快速核放,对高风险产品实施重点监控。实现报检、签证、放行“一站式”快速服务,既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效率,又节省了企业来回奔波、等待审核的时间。

2.园区检验检疫部门依托综合保税区,将进一步完善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争取真正实现信息化围网监管。

3.探索“自由贸易园区”检验检疫监管政策研究。所谓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类似于世界海关组织的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所解释的“自由区”。上海浦东新区将建设国内首个自由贸易园区,园区检验检疫部门可先行探索研究相关检验检疫监管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元放,《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电子政务》2007(11)

2.张欣、陈志红,《香港、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及对上海发展的启示》,《上海管理科学》,2006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