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

经济的快速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的快速发展

篇1

1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统筹处理好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的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农产品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2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南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3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工资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根据中央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在产业限制逐步放开后,乡镇企业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乡镇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事实说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单一模式不利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篇2

刘燕(1993.10-),女,江苏镇江人,本科,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管理学。

肖沛景(1995.08-),女,江苏无锡人,本科,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努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展开论述。首先,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几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策略:引导树立低碳理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关键词:我国;低碳经济;低碳理念;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

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人类必须要探寻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至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受到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很多努力。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

何谓低碳经济呢?目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2010)在《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陈诗一(2012)在《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中指出:“低碳经济为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既考虑发展又考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综合上述概念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影响下,所实施的一种低污染、低能耗的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策略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在各方面始终积极作出不断的努力。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树立低碳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必须要树立低碳理念,低碳理念的树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无法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有效的对低碳理念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更多的低碳知识,最终树立低碳理念。唯有人民群众普遍树立低碳理念之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建立低碳理念之后,我们还需要引导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低碳生活方式,诸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电、节气,要积极的购买低碳产品等。各地在建筑设计方面也应该积极提倡进行节能建设,通过安装节能控制装备等方式实施建筑节能等。

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并不合理,不适于发展低碳经济。我国要想发展低碳经济,让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持续下去,必须要尽快调整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可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出路。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必须要积极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应大力发展那些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在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应积极鼓励人们投资低碳产业,对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应积极引入节能和污染处理设备,尽可能的降低传统工作生产方式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拥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所实施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是粗放型、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要尽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含量的提高有效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均得以有效的证明。在未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有效的运用于生产当中,以科技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以及政策。例如,尽快与世界接轨,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碳排放制度。对于那些超出碳排放标准的企业必须要予以严厉的处罚,而对于那些严格控制碳排放的企业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企业,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也需要予以一定的照顾。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实施免税或减税政策。通过相关制度及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之路在未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要在很多方面继续作出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措施积极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以更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1.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2.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

[2] 陈诗一.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经济研究.2012(08)

篇3

关键词:产业承接;集中区;快速发展;路径;生态

1导言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完成并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通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便开始拉开帷幕。产业承接园区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国际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对于整个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规划建设的产业承接集中区是产业承接园区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承接园区的核心发展区域。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承接园区的发展进程,以至影响到整个示范区的总体发展目标能否按期实现。目前,安徽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方案在加强开发园区建设中着重强调要编制实施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建设总体规划和起步区详细规划,并且于今年5月份在芜(湖)马(鞍山)巢(湖)和安(庆)池(州)铜(陵)两处省直管产业承接集中区分别设立了省直建园区和市直建园区,但是当前关于加快这些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模式和路径还鲜有研究,没有合适的、快速的发展路径,势必会造成示范区的建设进程受阻,因此探析产业承接示范区快速发展的路子已经是刻不容缓。

2产业承接集中区基础条件分析

根据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征,充分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安徽省结合示范区规划确立以沿长江一线芜(湖)马(鞍山)巢(湖)和安(庆)池(州)铜(陵)六市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并分别确定了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省级直管集中区。通过充分的调研工作,根据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空间容量、拆迁成本、区位交通等因素,作为省直管集中区重点建设的8个园区在不久前也已经确定,芜马巢省直管集中区选址巢湖和县作为省直建园区,市直建园区分别位于芜湖三山区、马鞍山当涂县和巢湖无为县;安池铜省直管集中区选址池州梅龙园区作为省直建园区,市直建园区分别位于安庆环石门湖区域、池州市和枞阳县。

2.1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包括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省级直管集中区在内的皖江城市带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高速公路与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拥有多条干线铁路,高速铁路也在快速发展,干线航道、运河航道和港口等水运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处于安徽省内领先水平。截至2009年年底,皖江城市带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600公里,拥有合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形成了“四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与长三角的接口有六个,另有在建高速公路约500公里;拥有京沪、沿江、宣杭以及铜九等多条干线铁路;皖江城市带航道总里程为4440公里,占全省航道总里程的68%,2008年,皖江城市带各港口共完成港口吞吐量2.419亿吨,占全省港口总吞吐量的92%。随着快速客运铁路、城际铁路以及跨长江通道和疏港道路的建设,机场布局的建设与完善,产业承接集中区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在对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另外,两处集中区在园区道路、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为集中区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2.2经济基础分析

目前,产业承接集中区六市综合经济实力在规划的皖江城市带九个市(简称“皖江九市”,不包括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下同)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基础较好,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集中区内各个市的经济实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地区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见下表)

注:①增速是按照可比价格,相对于上一年即2008年计算而得到;②常住人口短期内视作没有变动。(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统计信息网整理计算得到。)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09年,产业承接集中区六市GDP总量占皖江九市的比重超过50%,达到52.9%,占安徽省的比重也达到34.7%。其中,GDP总量超过500亿的有芜湖、马鞍山、巢湖、安庆四市,覆盖整个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大部分地区;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来看,2009年,产业承接集中区六市GDP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其中,芜湖、池州两市达15%以上。六市GDP的平均增速为13.0%,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低于皖江九市3个百分点,这可能是由于受到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增速较快的影响;从人均GDP来看,皖江六市差别较大,人均GDP最高的马鞍山市达到51776元,分别是是皖江六市、皖江九市和安徽省人均GDP的2.4倍、1.3倍、3.2倍,而最低的巢湖市仅为12880元,低于全省水平,分别为皖江六市和皖江九市的59.7%、31.6%,而皖江六市人均GDP达21560元,占皖江九市52.9%,是全省的1.3倍;从人均GDP的增速上来看,皖江六市之间也呈现出较大的梯度,这可能与作为基数的经济规模大小有关,而皖江六市人均GDP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基本与全省水平持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产业承接集中区综合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在整个皖江城市带处于发展前列,完全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而且已经具有寻求得到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必须注意到产业承接集中区内各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因素,这可能也是在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逐步消除的自然过程。

2.3比较优势分析

2.3.1产业基础优势

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省直管集中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整,产业基础良好,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基地。近年来,在能源、机械制造、建材、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汽车电子、集成电子、通信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等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集中区内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奇瑞汽车、海螺水泥、安庆石化、铜陵有色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在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合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长三角地区相互依存的产业发展共生圈。以2008年为例,皖江城市带生产的产品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其中主要来自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集中区。可见,产业承接集中区在产业基础及其综合配套能力上具有较强的承接能力。

2.3.2生产要素优势

产业承接集中区内集聚了整个皖江城市带50%左右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集中区岸线资源丰富,一级和二级岸线总长接近300公里,占总岸线的近四成,尤其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分别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具备发展新型化工、石油化工业的环境资源,而这些也正是长三角地区急需转移的产业。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在400亿立方米以上,人均超过2000立方米/年。矿产资源丰富,马鞍山的铁矿总储量达16.35亿吨,占安徽省铁矿总储量的57.32%,铜陵的铜、金、银、硫铁矿和石灰石储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巢湖的矿藏品种也众多,磁铁矿、硫铁矿等储量也巨大。而且,集中区内农林和水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十分适宜产业集聚,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目前,集中区内常年在外务工人口较多,达百万人次,拥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同时,集中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平均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万人以上,能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2.3.3区位优势

产业承接集中区的沿江六市,位于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前沿地带,处于中国水陆空交通立体网络的节点,较为有利的位置和交通便于高梯度的产业快速高效地转移到到这些地区。目前,沿江六市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让整个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区位优势将会进一步的凸显。

3加快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径

3.1用先进的理念科学规划产业承接集中区

3.1.1统筹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与城镇化

城镇化率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规划指标之一,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的城镇化率要由2008年的46.4%提高到55%,并且要求逐步形成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实际上,城镇化与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建设是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使得第二、三产业不断地向城镇集聚,需要将大量的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镇转移,需要不断地扩大集中区的地域范围,从而会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得到扩大,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业承接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更加完善,生产力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更加先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从而将会进一步吸引高梯度的产业、周围的生产要素向集中区转移和扩散,形成产业集群,产业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如此相互促进、联动发展下去。因此,产业承接集中区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必须要注意到加快推进集中区城镇化进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摈弃那种只重视产业发展不重视城镇化进程的错误观念,要按照“把产业园区建成新城镇、新城区”的新理念来统筹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与城镇化。

3.1.2科学规划“两区八园”

随着芜马巢、安池铜两处省直管集中区8个重点建设园区的落定,产业承接集中区将开始重点建设这“两区八园”,它们将成为集中区内需要先行快速发展的区域,负有探索新型快速发展路径的重要任务。“两区八园”的建设应该按照规划在先的科学原则,首先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为园区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建议,各园区规划应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导向,结合其所具备的基础条件、产业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可以考虑将各个园区按产业承接功能进行分区,确立各区承接主导产业;再将每个园区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四个功能区。各区之间合理分工、避免重复、相互促进、形成特色,从而促进产业向各园区分流集中,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

3.2加快推进产业承接集中区“1+3”发展模式

所谓产业承接集中区“1+3”发展模式是指省直管集中区以区内的一个省直建园区为发展核心,加大投入,重点开发,先行快速发展;三个市直建园区为三根发展支柱,重点完善产业承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省直建园区进行产业分工合作以及要素流动,相互协作,相互促进,通过省直建园区的快速发展辐射带动市直建园区的加快发展,最终带动整个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集中于某一条件较好的产业园区,使其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增强承接能力,能够尽快地承接转移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集聚,进而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综合实力,再带动整个集中区的快速发展。

目前,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各个园区基本都处于发展的初期,而每年的财政投入有限。因此,当前应该将资金向拥有更好承接产业优势,有更快发展速度趋势的园区倾斜。和县园区、池州梅龙园区作为集中区的两处省直建园区,现有产业基础较好,有较大的产业承载能力、空间余量大、区位优越,由省市共建,且以省为主,省直管集中区负责人将负责省直建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全部工作,因而应该重点投入,加快建设,快速发展起来,再逐步带动其余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笔者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相互协调配合,加快推进“1+3”的发展模式,共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3.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产业承接集中区

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一般是“生产要素——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其主要特征是“高消耗、高排放、低循环、低效率”,这种模式在现行的产业发展过程暴露出种种弊端,它是以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为代价,其治理成本往往高于通过生产所取得的利润,得不偿失。产业承接集中区内各个园区的产业发展不能再按照这种模式,必须寻求创新,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产业园区。

生态产业要求按照“生产要素——产品——再生生产要素——再生产品”的过程来组织生产,生态产业园区内不同产业或企业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互动,形成多个产业或企业的生态产业链或生态网,物质和能量在其中逐级传递,形成循环,不向外界排除废物。同时,不同园区也可以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加强生产要素在各园区产业之间的流动性,逐步形成生态产业系统。因此,产业承接集中要得到快速的发展,需要大力建设生态产业承接集中区,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道路。

4结语

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在加快产业承接集中区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发展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快速发展的合适路径,从而谋求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Z].2010-1-20.

[2]范恒山.乘产业转移东风促皖江经济腾飞——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N].安徽日报,2010-3-11.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68-0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高度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成为掣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为了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中国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近几年,社会各界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在此,我们也充分认识到目前中国已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这种紧张局面,有利于中国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发展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旨在源头减少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量,坚持生产和资源节约并重,实现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源削减。在生产领域,减量化原则常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材、节约资源及节约土地,所生产产品的体积小型化和轻型化,并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及产品功能增大化,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在消费领域,减量化原则要求改变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推崇政府绿色采购、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使用一次性用品。

再使用原则,属于过程控制,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防止物品过早的成为废物。在生产领域,要求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来设计使用标准尺寸的零部件,以便于维修和升级替换,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消费领域,提倡消费者购买耐用的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强调通过强化服务等手段,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减少废弃。

再循环利用原则是循环经济运行应遵循的第三原则,属于终端控制,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其再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使其重新返回到生产和消费领域。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力争重点行业资源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力、较低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企业,对重点领域要建立完善资源合理利用的体系和机制,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城市。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进入2004年,发展循环经济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项国策,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不仅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各项实践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大量的企业已经加入到清洁生产的行列。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另外1万多人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5 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最好的国家。

2.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所谓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就是指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企业生产,建立企业间的经济循环利用关系,使得一个企业的“废料”变成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废气物和污染的排放,甚至“零排放”。2004年4月,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天津开发区落户。在获得一定的经验之后,这种实验将陆续在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进行。

3.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口号在中国提出的时间较早,并且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从20世纪90年代起,农业部在全国批准了两批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积极地探索,中国已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总结出了上百种生态农业模式。

4.区域层次上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经展开,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统一部署,做好了规划。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辽宁省和山东省。辽宁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中。按照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法律和经济政策体系,在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和产业等多个层面同时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力争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山东省从点(企业层面)、线(行业层面)、面(社会层面)多层次、全方位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实施“613工程”,即抓好煤炭、建材、发电、轻工、化工和冶金等6个重点行业,10个循环型企业,300个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的发展。

5.开始尝试排污权交易。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了。谁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谁就要为此付出相应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排污权”成为了一种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在政府对污染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可以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通过这种市场自动调节的方式,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就将逐渐被淘汰,注重环保和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2003年南京下关电场与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第一个二氧化硫排放权协议,后者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从前者手中购买了17 000吨的排放指标,合同时效期为三年。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宏观经济效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理念倡导、早期摸索以及局部实验示范阶段,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仍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主要问题还在于中国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截至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律。虽然现有的相关法律已经包含了循环经济的萌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等都有涉及。

三、推进中国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决条件,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1)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2)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做到有法必依。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执法必严。(3)加大环保产品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者及时曝光并给予相应的制裁,做到违法必究。

据悉,中国正在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并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4年年会上海宣言”指出,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政策引导与经济激励并行

环保产业在中国尚属新兴产业,所占市场比例很小,需要政府采取对策积极扶持发展。政府应大力宣传,多方筹集资金,增大对环保产业和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通过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培育有助于环保产业成长的市场条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向环保产业的方向转移。就目前中国相关政策的建设情况来看,在基本法出台之前,国务院在2005年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可以暂时作为指导中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其他还有一些相关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也较为有利。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农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对耕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同时要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农副产品要在“吃干榨净”之后回归大地,建立循环的生物链。对第二产业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依法淘汰那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没有市场、治理无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减轻工业污染负荷,缓解结构性污染问题。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智力和人力资源,极少造成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合理布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综合因素,从区域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布局,凡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监测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要给以经济处罚,并限期治理;对群众意见大,影响人民生活的,要实行关、停、并、转、迁,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推动、服务”的作用

1.指导。就是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抓好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通过指导循环经济试点规划的编制来发挥作用。环保部门要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有积极性的地区、企业、园区等,并组织专家队伍,结合当地的环境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编制本地区、本企业、本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产业链的发展纳入规划,形成可实施的项目。其次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介绍国内外循环经济动态等。

2.监督。环保部门作为一个执法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保障这些责任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3.推进。环保部门要继续稳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试点面除了现有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以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废弃物,包括废包装、废塑料、废旧家电、厨余垃圾、废旧汽车等重要的生活、工业废物,开展回收、拆解、循环利用、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示范试点。通过这些试点工作,推进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建设。

4.服务。各地环保部门应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和服务机构及社会各界的科研力量,开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

5.切实有效地加强企业行为的转变

首先,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使各种资源能够有效地被循环利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次,企业的其他行为,包括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理念、环境管理方式等也应有较大的转变:(1)企业在选择商品生产技术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选用生产原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应符合环保标准;(2)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时,应尽量降低商品包装或商品使用的残余物,以减少商品对环境的污染;(3)企业应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废物回收体制。

(六)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有: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食品(如无公害蔬菜、瓜果等);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不要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消费者应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将导致人类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消费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的调整和升级,形成绿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循环济的发展。在此笔者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制定一个明确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划分标准,这样既方便我们消费者正确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废弃物,增强环保意识;又能提高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了工作因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的二次污染。

(七)密切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在中国提出的时间较早,但现在仍处于早期探索和局部实验阶段,所以要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正确措施,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实践、公众参与的机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仍需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各级政府、各个企业、每个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国循环经济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汝雄,王建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环境保护,2000,(11):29-30.

[2]左铁镛.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N].经济日报,2005-12-16(5).

[3]肖利平,姚咏梅.循环经济――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引擎[J].中外企业文化,2005,(10):6-9.

[4]任勇,陈燕平,周国梅,冯东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137-142.

[5]王辉,郑祥民,刘飞.不同行为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努力途径[J]环境保护,2005,(1):54-60.

[6]雷育武.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J]环境保护,1993,(11):47-13.

篇5

关键词:贵州;经济发展;分析;思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14日

一、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特殊困难

贵州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的影响,省内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一直都存在特殊困难,与东部发达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相比落后了8年,与西部其他城市相比也落后4年,现在与全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既有发展的困难也有发展的优势,既有发展的局限性也有发展的极大空间。

(一)困难与优势

1、困难分析。目前贵州发展的主要困难在于:第一,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贵州省是内陆省份,独有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就了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自然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这里显得十分困难,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更是落后,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第二,工程性缺水严重。贵州省的水资源和水产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是却出现工程性缺水的难题,喀斯特熔岩性地貌特征决定了贵州独有的梯田农业的灌溉困难、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大量的石灰岩溶解,使得有的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也不能得到保证。第三,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第四次人口普查贵州省有3,79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有2,662.78万人,占总人口的70.1%,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孩子的上学条件还是十分有限的。一是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有的学校一个老师要上几门课程,有的学校根本无法吸引正规毕业的老师,因而无法得到正常的学习和教育;二是交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让农村的孩子求学难、上学难,坐吊索去读书、步行几小时去读书、饥寒交迫去读书的比比皆是,有的孩子不得不早早放弃读书,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第四,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贵州省的农业生产用地多就山势而定,梯田农业随地可见,这就使得贵州省不能像平原地区那样使用各种农机具,这里的农业生产基本全靠人工完成。贵州省的石漠化现象严重,植被不能及时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在当地人的乱砍、乱开、乱用下遭到破坏,而且是不可修复性的破坏。

2、优势分析。第一,贵州省拥有重要的区位条件,贵州东邻湖南;北邻重庆、四川;西邻云南;南邻广西。处在“近海、近江、近边”的大西南心脏地带,是大西南通向华南、东南亚、南亚的西南出海出境重要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历为“大西南之奥区”,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第二,贵州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多达110多种,其中4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排名中国前十名,22种矿产列第一至第三位,其中煤、磷、汞、铝土矿、锰、锑、金、重晶石、硫铁矿、水泥与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白云岩、砂岩、石灰岩等优势明显,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第三,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贵州省有“公园省”之称,省内处处是风光、处处是景区,特别是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为背景的旅游,如会址、瓮安猴场会址、安顺的屯堡文化、黔西南的千户苗寨、侗乡侗寨等景点,更是贵州独有的特色;第四,生物多样性良好,贵州省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3,800余种,包括药用植物、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特别是苗药等民族用药广泛,已发现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有535种,黔金丝猴、华南虎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的13%;另外,贵州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二)经济的局限与开发的潜力分析

第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差距大。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家庭式禽蓄养殖为主,小规模的个体经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很多地区没有支柱产业,农民思想僵化,难以形成多元化、现代化、产业化的结构模式。“三农”问题在贵州尤为突出,农民留在农村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基础地位薄弱,文化、教育落后,农产品市场不健全。农产品基本都以原始状态进入市场,且以家庭式贩卖为主,难以形成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产业,因而造成农民收入少的问题。2005年贵州省农民人年纯收入为1,887元,2006年为1,985元,2007年为2,374元,2008年为2,792元,2009年为3,005元,2010年为3,472元,省内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2005年是农民收入的7.64倍,2006年是8.47倍,2007年是8.70倍,2008年是8.81倍,2009年是9.39倍,2010年是9.06倍,可见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2010年我国人均月收入为4,134元,联全国公布的72个国家的人均月收入为9,327元(不包括非洲等世界最贫穷的地区),相比之下,贵州省的农民收入极低下。各年的恩格尔系数基本在50%以上,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十分低下,有的地区、有的家庭还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第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对贵州省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力度不够,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医疗、生活保障更是不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共3,474.6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174.78万人,占33.8%,乡村居民2,299.87万人,占66.2%。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7.31万人,参保职工190.2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93.5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52.48万人,工伤参保人数为162.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64.30万人。从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以来,贵州省农村的参保人数与城镇居民相比要少得多,200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403.23元,农村居民为71.79元,2006年城镇居民为329.77元,农村居民为76.76元,2007年城镇居民为354.52元,农村居民为79.31元,2008年城镇居民为471.59元,农村居民为96.58元,2009年城镇居民为535.43元,参加新农村医疗保险后为133.15元,2010年城镇居民为546.84元,农村居民为178.07元。相形之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力度还须加大。

二、促进贵州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新思路

(一)社会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想要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应先建立积极的社会管理体系。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社会日趋复杂,这样复杂的情况是我们前所未见的,必然需要一套能适应这些情况的机制。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整合现有的资源、治理和协调各方关系来应对这复杂的局面。积极的社会管理应该是以主动的变革和创新为手段,改善现状,建立更合理、更优异的社会目标,而不是为了维持现状而被动、消极地预防。现在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建立一套社会目标体系和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变化,以达到根本改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这样的体系和指标,比如现在经常讲的幸福指数,广东省早在别的地方还在规划怎么改革的时候就提出了“幸福广东”的目标,之后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口号,重庆提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等等。现在通常都在网络上公布各地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调查,这都是在建立适合这个社会的目标体系。但还不完善,我们的体系特别是指标应该更完整而且全面,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可以包括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生活保障、工资保障、经济补贴保障、生产安全保障、生产销售保障等各保障体系指标;包括建立合理的就业机制、创建优良的就业环境及机会,同时也要将就业者的基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纳入社会发展的体系和指标;包括创建优良的就学体系,特别是建立改善农村幼儿及适龄儿童就读难、远条件的各种指标;包括改善乡村教师、民办教师的生活、物质条件,形成能吸引高学历毕业生自愿主动到偏远地区服务的体系及指标,等等。

另外,我们还要树立一种社会的生态意识。所谓的社会生态,首先是能给更多的人提供生存的机会;其次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平等地遵守社会的生活秩序,建立一个有秩序、有原则、有目标的社会;再次能给人以安全感,建立人们公平正义的思想和理念。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是平等的。现在我们的社会正进入一种怪圈,即社会发展了,经济大幅增长了,但贫富差距却更大了,社会的犯罪率上升了,犯罪情节更严重了,人们的幸福感减弱了,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特别是穷人,想找一个能多赚点钱的工作更难了,背井离乡的人更多了,“空巢”问题越来越严重了等等,从而导致我们的社会更加消极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要改变这种消极的社会形态为一种积极的、进步的、有序的社会形态。

(二)建设有贵州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链。贵州省是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省份,2005年贵州省有森林公园50个,其中国家极森林公园19个,省级森林公园23个;2010年森林公园增加到70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省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公园面积达25.4万公顷。“公园省”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处处是公园,处处是风景是贵州的特点。但是,贵州省的旅游产业却极为薄弱。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势态与周边省、地区相比差距极大。论红色旅游,贵州省的发展不如井冈山、延安;论城市旅游,不如重庆、凤凰;论民族旅游,不如大理、丽江;论景区旅游,不如泰山、黄山,等等。但贵州省的旅游却能集红色旅游、城市旅游、民族旅游、景区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于一身,这就是贵州省的特色。2012年中央二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贵州省要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另外,还指出:“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黄果树、荔波、梵净山、雷公山等精品景区,培育‘爽爽贵阳’、‘梵天净土’、‘水墨金州’、‘凉都六盘水’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加强遵义、镇远、习水、青岩、西江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以纪念体系为重点的经典景区建设。”

现在贵州省面对着一个良好的很有潜力的旅游市场,即在国家的大力促进下,特别是“十一长假”、“过年长假”的出台以及增加的清明、中秋、端午等假期,其目的就是给人们创造更多出行的机会、刺激消费的机会。2005年到贵州省内各景区旅游的游客为3,127.08万人次,2006年有4,747.89万人次,2007年有6,262.89万人次,2008年有8,190.23万人次,2009年有10,439.95万人次,2010年有12,913.02万人次,五年间接待的游客增长了312.94%。2012年国庆长假七天内贵州省各景区就接待游客2,327万人次。市场上的需求已经产生,现在需要的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来供给。旅游供给涉及很多的产业和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酒店业、餐饮业、通讯业、安保业等行业,是一个产业链集合体,也是带动旅游区周边经济发展的中间力量。要发展旅游业就必须使产业链内的各个个体共同发展,其中一个环节落后或者失败将会导致整个产业链条的断裂。另外,我们必须创建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各条旅游路线,带动各地区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依托红色旅游,大力建设和挖掘民族旅游潜力,把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色发展起来,抓住现代人追求休闲、追求时尚、追求安逸的心理,加强城市建设,建设出具有贵州少数民族特色的城市旅游体系,将贵州真正在旅游中推销出去。

(三)农业、工业、旅游业共同发展。让工业、旅游业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农业为工业和旅游业创造机会和条件。贵州省的农业一直都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落后、自己自足、农村人口流动大及技术、思想封闭的特征,“三农”问题、“留守”问题在这里极为突出。贵州省是一个农业人口集中的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6.2%,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步伐。目前来看,贵州省的农业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农业生产环境和制度局限,难以形成生产规模。贵州省多以坡耕地、喀斯特地型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极小。据调查,贵州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亩,且土地质量差,不利于农业耕种。再加上中国农业的,将土地分配到各家各户,将农民家庭的生产经营完全分开。这种环境和分散经营的局面使得大型农机具在贵州省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农业生产全靠粗犷型刀耕火种的模式,想要扩大产量、扩大规模很难。第二,青壮劳动力外流。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流动已经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特色,特别是贵州的一些贫困地区,很多年轻人放弃读书的机会到外省谋求出路。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省在外的流动人口有744.44万人,占总人口的21.42%,2000~2010年十年间,贵州省常住人口增幅极小,大多数地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导致大量的儿童和老人留在家中,承担起农业体力劳动的重任。第三,农村知识结构低下,技术推广难。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还存在着求学难的问题,由于家庭经济问题,有的孩子不得不早早离开家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另外,由于生活条件恶劣,很多地方没有专科毕业的老师,这都是农村知识结构低下的原因。因此,技术推广、产品推广在这里难上加难。第四,农民思想僵化,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其实在农民手中有很多技术,这是他们的劳动结晶,但是在贵州省农民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技术公布于众,更不要说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所谓“独木不成林,独家不成市”,纵观我们看到的农村致富经,都离不开一个领头的人或企业将技术传播出去,带领周边的群众共同致富,“领头羊”给大家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得到实惠,扩大了家庭式生产的规模,建立属于自己的市场。贵州省内的农民之所以不愿意传播自己的技术,是因为受市场的狭隘、市场需求的局限。公布技术意味着扩大竞争、分割市场,这对家庭生产经营是不利的。第五,政府扶持不足,农民难以形成信任。农民思想僵化的原因之二就是政府扶持不足,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地方有政府扶持项目,但没有技术支撑,加上之后的销售环节脱节,产品滞销或产品价格太低,使农民收入减少或没有收入,从而造成对新项目失去信心。比如,1990年左右瓮安县政府引进烤烟种植项目,在乡下大量种植,但是种植技术和烘烤技术不足,烤烟质量达不到国家的收购标准,收购价格低糜,一亩烤烟的收入仅能达到1,000元左右,不足2,000元,几年后产量有所提高,收购价格更是有所下降,无法提高收入,当地农民失去了信心,从而放弃了种植。有的地方农民自己引进新技术,却得不到技术上的指导,政策上的支持,导致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失去信心。如独山葡萄园十年前引入嫁接提子技术,刚开始没有技术,没有政府支持和补助,期初两年投资10余万元引进技术,但三年没有挂果,果农损失惨重,后到外地学习技术并自己改进技术,近几年初见成效。如果我们的农民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哪会走那么多弯路。第六,贵州省有其特色产业,如茶叶、中草药材;民族特色产品,如苗药、地方特色蔬菜、瓜果及各地土地特产等。

要改变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弊端,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结构,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光靠农产品生产和家庭式销售模式的发展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新型农业、工业、旅游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链条。据新华网长沙《科学发展看湖南:新型工业化不等于农业“边缘化”》报道,2006年湖南省“将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以新型工业化理念办现代农业,带动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以新型工业化突出技术科学进步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特点,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提出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调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人力资源优化并举,实现了民间技能的集中和农业适度规模经济的目标,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012年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贵州省还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我们也应该建立适合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把各相关的产业、企业、农户、农场、甚至村落、乡、镇、县、市全布集合起来,树立起共同进步的理念,改变原来的“各自为营”的局面。同时,借助旅游发展的强劲态势将农业——工业——旅游业的产业链发展壮大,再以农户——农场(或合作社)——企业——市场的产供销关系为依托,解决“三农问题”。创建品牌的同时也保护品牌。我们现在说创建品牌很重要,但看看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创建了很多品牌,比如茶叶、农副产品,但是好景不长很多品牌前几年还能创造经济收益,过不了几年就从市场上消失了,比如20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安顺茶叶”现象,造假行为的结果是至今贵州人都用“茶叶”这个名词来替代假货、劣质货品的称呼,所以我们要树立创建品牌的意识,更要树立保护品牌的意识。当然,我们还需要积极的、大力的宏观支持、技术支持、各种行政手段的支持,最终的目的是解决贵州省内经济水平低下、收入水平低下、就业出路差、市场空间狭小的问题。

(四)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共同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切的保障,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1978年基本建设投资为8.81亿元,更新改造投资0.86亿元,2000年基本建设投资151.89亿元,更新改造投资93.57亿元,2010年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588.05亿元,更新改造投资为468.95亿元。1978年到2010年贵州省基本建设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16.4%,更新改造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7.0%。2000年到2010年基本建设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22.2%,更新改造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2%。可见,贵州省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视,已经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竞争力、扩大各产业市场、促进生产建设的有力保障。国务院下发西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各地区都借着这个春风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经济,在“以帮代扶”政策下,将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成帮扶对子,吸收内地投资,建设新型工业园区,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新型工业的发展。贵州省等很多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还推出了“生态移民工程”,将石漠化严重的或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地区的居民迁出生源地。贵州省预计到2020年完成200万户的迁移,总投资达1,600亿元。发展的同时保证安全、保证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的目标等等,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贵州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旅游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10月3日,贵州省兴义地区著名景区马岭河峡谷旅游缆车坠毁,造成14人死亡,24人受伤的重大事故。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就是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贵州省的特色产品走不出大山,这里的大好风景宣传不出去,都跟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有关,所以还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英勤.区域合作与分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

[2]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2011.4.

[3]周雪梨.国内红色旅游开发探析.赤峰学院学报,第28卷第7期下,2012.7.

[4]余凤龙,陆林.红公旅游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对策——兼论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的启示.旅游学刊,2005.4.

篇6

关键词:水利经济;建议及意见;经济快速;科学地发展

一、 水利经济的涵义

经济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其所包涵的范围很广泛,指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的奠基石。同时,经济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由国民经济衍生出相关部门经济。其中水利经济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利经济汇聚了国家水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及出现水灾防治过程中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等。是水利基础产业和水利基础设施两个孪生主体共同构成的行业经济。从实体门类角度出发,水利经济又是以水利工程为主体的经济。随着我国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水利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根本上转变了只注重投入而忽略了回收;只注重宏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微观水利经济管理单位的生存发展条件;单纯地认为水利是基础设施公益工程而不是以水利为基础产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认为水利是国家财政预算中支出项目而忽略了水利为国家财政创造一定收益等错误观点。

二、新时期水利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忽略水利经济的发展特点

一些水利经营项目在选择和开放的过程中,业主成为了水利企业的依托对象,水利企业过于注重当期利益,所建设发展的项目过于注重是否能够盈利,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忽略利润水利经济的发展特点,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企业之间无序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间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水利企业在主营业务中重复交叉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很多水利企业的规模较小且数量多,为了谋取生存,企业之间开始采取压低项目价格的方式开始恶性竞争,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本行业间市场竞争有序性,还会造成项目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

3、 治理结构不完善

由于很多水利企业是建立和发展在原有事业单位的基础之上,所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难以由事业单位管理的原有模式完全转变成企业管理模式,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同时,出资人不到位、产权模糊等现象较为严重,这样一来也会间接地造成一些管理方案无法实施。

4、 水利经管部门财政收入入不敷出

目前,我国的水利经管部门基本上处于赤字状态,财政收入方面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而一些相关部门没有针对这种情况作出一些工作上的调整,没有研究调查亏损原因,这样做不仅影响了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对于水利经济的良好循环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对于新时期促进水利经济快速、科学发展的一些建议

1、在思想上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健康发展

由于水利经济是资源经济的一种,包涵在市场经济之内,所以从思想上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水利企业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水利经济的重视和支持,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由于水利工程是水利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相关部门不但要重视水利建设更要重视防汛抗旱,水利经济的建设势在必行。

2、 运用统筹兼顾法

目前,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体制不健全,有的甚至根本就处于空白状态,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可以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可以减少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由于财务收入的不同而在建设和配合上所出现的问题。运用统筹兼顾法一方面可以依靠水利经济创造一定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分配财务收益,使水利经济科学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为了水利经济统筹兼顾的目标能够实现,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特点采取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进自身水利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及融资机制等形式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还可以为国家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水利经济快速、科学地发展。

3、 合理运用相关政策

针对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相关政策。由于在水利经济中,

不同部门的财务收入参差不齐,因此要针对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政策,对于各个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进行合理的评估研究,将各地各种各样的经济情况及受益对象不同的承受能力考虑在内,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加以不同的政策扶持。同时,将正常以分批次的形式落实下去,积极结合当地经济实际情况,根据经济发展程度逐步降低政府的财政补贴金额,对于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应当加强政府的财政补贴金额。

4、 加强人才的培养

水利企业应当加强人才的培养,积极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调整,重点在道德教育和技术水平两方面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水利企业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水平。企业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员,成立一支科研攻关小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人才的培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水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招纳一些人才,并加以重点培训,为企业尽一份力。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激励措施,使得人才能够安心工作,从而促进我国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

四、 结论

总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阻碍了我国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当着重研究目前我国水利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我国水利经济快速、科学地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水利局)

参考文献:

篇7

工业文明以来,那仿佛魔法一般呼吸出来的财富给近代人带来以往不可想象的物质享受,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喜悦,开始争先恐后地开发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资源。

未来15年,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模式,我国的资源能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4%,为世界所瞩目。但同样为世界瞩目的不仅仅是GDP,严重的环境污染、惊人的资源消耗、巨大的能源需求,都让人忧心忡忡。

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5年末,德国《明星》周刊以《污染严重的地方》为题报道了高能耗和高污染给我国带来的严重威胁:5年前,山西省下康村的1000名村民突然发现村里的水变咸了。水壶在烧完水后变成了红色。“我开始拉肚子,病再没好过,”陈女士说,“我和邻居谈起这事,他们抱怨自己也一样。”几个月后,她双腿瘫痪。和许多村民一样,这位农妇患脑血栓,半身不遂。27名村民已经因此死亡,其中有一名14岁的女孩。这个村庄如一座疗养院。在村里的土路上,几乎所有人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路。

其实,下康村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并不是绝无仅有,由粗放式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让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超过80%的垃圾和污水得不到任何处理。每年有40万中国人死于废气引发的疾病。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北京也位列其中,欧洲航天局通过卫星观测发现北京是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4月份的报告指出:“流经城市的河流90%处于严重污染状态;约3亿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合格的。”如今,我国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侵害,2/3的水源水质遭受污染或不能饮用,有些污染严重的河流到了农作物都无法用水灌溉的地步:严重的水污染状况致使中国的可耕地面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减少了一半左右。由于工业污染大量排放,目前中国几乎找不到几条干净的河流,找不到几个干净的湖泊.我们曾经沾沾自喜的“世界工厂”,如今却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垃圾场”。

相当多的城市空气有害健康,1/3的国土受到酸雨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仍在发展,90%以上的天然草原在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统计显示,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已经占到GDP的15%;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

惊人的资源消耗

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以2003年为例,我国GDP占世界GDP的3.9%,但石油、煤炭、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

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

总起来看,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消耗大、利用水平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效益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二是资源浪费惊人。我国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如公共场所长流水、常明灯现象、过度包装、浪费粮食现象、开发区等非农业用地侵占和浪费耕地、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再生资源的资源化水平低,大量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废弃物白白浪费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巨大的能源需求

我国能源消费量巨大,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一方面,我国的能源供应十分紧张。2004年以来,煤、电、油、运瓶颈制约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2004年有21个省市拉闸限电,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蜡烛、应急灯脱销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世界银行2002年报告分析,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国家的5.9倍、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和日本的11.5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本世纪头20年.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与此相适应,能源消费会进一步增长。据专家初步测算,在考虑大力节约能源、优化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也要达到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22.2亿吨。煤炭生产如果要达到22.2亿吨,需要精查储量1250多亿吨,而我国目前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仅为600亿吨;需要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0亿吨,这意味着今后要建设百万吨级的大型煤矿1000个;按我国现有的煤炭资源布局情况,还需再建7条大秦线以及相应的港口。

我们这几代中国人,从小就开始接受祖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教育。然而,我国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我国土地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l/2,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未来15年,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模式,资源能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先民就已经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依存关系。

但是,工业文明以来,因为仿佛魔法一般呼唤出来的财富给近代人带来以往不可想象的物质享受,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喜悦,开始争先恐后地开发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资源。

今天,面对势不可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中国必然的选择。

否则,我们何以面对我们智慧的先祖?

篇8

关键词:水利经济;水利建设;快速发展;措施

很多人知道,水利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属于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国家水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水利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水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应用,提高国家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提升国际综合实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水利经济发展的进程上,还存在着技术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文章主要对我国水利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怎样促进水利经济发展上,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 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水利经济属于国家经济发展中,一项不合或缺的内容,水利经济一共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水利基础产业以及水利基础设计,发展水利经济,不仅能够实现水利资源的有效配置,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

在十报告中,政府已经给出了水利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将水利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升日程。鉴于此,可以说,水利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由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对水利经济发展予以高度关注,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问题的解决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为水利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保障。

2 发展中的问题

在我国做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之后,水利经济的发展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中,水利经济建设取得一系列明显的成果,不管是在水利建设的规模上还是在水利设备的研发和使用方面,均有所成就,这些成就是被广大社会群众和相关部门所认可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水利经济建设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其中主要的问题如下所示 :

(一)水利企业数量较多,企业实力不强

很多人知道,国内水利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水利企业在最近的几年中,其数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其发展规模上,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小的,鉴于此,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以及项目的建设上,不能够有效的针对水利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除此之外,很多水利企业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别,发展局面呈现混乱的状态,尤其是无序竞争屡禁不止,促使各种社会资源在利用上不合理,这些问题均阻滞了水利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水利经济发展资金不足

从本质上分析,水利经济发展属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内容。因为国家经济发展在政策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促使树立经济发展制度上也存在着缺陷,尤其是国家在水利经济发展上,没有给出有效可行的财政政策支持。除此之外,因为国家在水利经济发展上的政策编制以及相关发展资金下发方面上,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此促使水利经济发展与当下实施的政策不相符合,再加上政府部门给予的发展资金迟迟得不到落实,因此给树立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困难。

(三)水利经济管理水平较低且人才缺乏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水利经济属于一项庞杂的工程,该工程在施工流程上,必然存在很多问题,其管理上也困难重重,需要具备一定管理知识的人员来进行监管,保证水利经济项目在建设上得到顺利开展。但是纵观当下某些企业内部,可以发现,水利企业人员在岗位职责上存在明显的混乱,每个部门中的责任和权利得不到落实,在问题上,每个部门无法积极承担责任,促使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进一步扩展。除此之外,当下水利企业部门中的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得不到更新,其管理模式依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与当下的经济发展状态相适应,并且其掌握的管理知识落后,其整体素质比较低下,这成为阻滞水利建设事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3 解决措施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水利建设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能够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空间,需要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本文所给出的建议主要如下所示:

(一)政府加强政策支持

因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其中水利经济发展属于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在水利经济的发展上,给出政策支持。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水利经济建设的投资力度,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经济,只要想实现有效的发展,均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假如发展上得不到有效的资金保障,其水利经济的发展便的不到开展,鉴于此,需要政府在财政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才能够为水利基础建设提供有效空间。第二,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扶持水利企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针对那些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水利企业或者有着一定发展潜力的树立企业,提供政策性支持,比如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等,对于发展规模较小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的措施来壮大企业的发展规模。

(二)加强对水利经济专门人才的培养

要想解决水利经济人才方面匮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水利经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可以通过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是引进国外优秀管理人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下的水利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鉴于此需要我们积极引入国外人力资源和其它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来为我国的水利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第二个方式是加大对国内水利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来对当下管理人员的知识进行更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改变其管理理念等。

(三)加强水利企业自身的管理与发展

水利经济的有效发展,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管理。鉴于此,水利企业需要站在自身的发展角度上,编制出与当下时期相适应的发展战略目标,来指导水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使用。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提高在水利管理方面的技术层次,进一步对每个部门中责任和权利予以落实,将责任和权利具体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构建起企业当代管理制度。

(四)强化水利经济财务管理制度

在灌区管理上,需要建立起更加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灌区的财务管理质量。当下,灌区水利经济财务管理制度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核算盈亏,统一对外"的理念来实施。以目标管理方式来管理水利单位,定额上交,超收分成。从短期来看,能够有利十统一调度、平衡收支,但是从长远的生产发展大局来看,还有待通过改革来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所以,要对(局)处各单位留成的收入部分,让他们自己来规范财务行为,对各单位的有效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规范资金的各种使用行为,贯彻党的十对水利建设提出的总体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解决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加强措施,创新思路和力一法,竭力推动水利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国权,黄朋燕.关于水利经济利一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9):115-116.

篇9

云计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泓翰

来源:《商情》2016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加强培育发展云计算技术,已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就如何通过发展云计算技术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与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云计算;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一、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二、云计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经济如何快速增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实现,一个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这些生产的要素;在一个就是投入这些要素所产出的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由于生产要素会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就需要依靠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我国经济升级转型

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引起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随着全球竞争力日益增大,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形势紧迫,全球之间的跨地区发展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潜能日益受到形势压迫,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营管理上提升效率。推动这经济效率的就是不断发展科技,随之孕育而生了云计算技术。云计算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云计算还可以不断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资源型”转向“智能集约型”转变。

篇10

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峨边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峨边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自1996年起,以企业转制为契机,通过整体转让、股份配售、破产重组等多种形式,以大股东控股为特色,加快国有、集体、二轻、乡镇企业转制,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国有、集体资产逐步退出企业,完成了“国退民进”的重要过渡,构建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为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新框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近几年来,峨边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促进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创新体制为切入点,全力优化环境,努力拓展领域,大力启动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引进各种民间资本达7亿元,民营企业迅速壮大,全县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民营经济成为了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

目前,峨边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3个特点:

1、民营经济总量增加。全县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据初步统计,2003年底,全县民营经济已达2647户,比1996年净增637户,其中:民营企业已达78户,比1996年净增39户,个体工商户2569户,比1996年净增608户。企业从业人数13560人,其中民营企业人数13152人,占企业总人数的96.99%。2003年,全县GDP实现71840万元,民营企业GDP实现28724万元,占全县GDP的39.98%。

2、民营经济质量提高。全县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建筑业、规模以上工业)2003年共实现销售收入近67220万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实现利润1800万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6.6倍、8倍和8.5倍,运营质量明显提高。全县财政收入总额为7888万元,企业上缴税金5205万元,占全县税收的65.98%,其中民营企业完成税收3895万元,占全县税收的49.38%,个体工商户纳税150万元,占全县税收的1.90%。

3、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纳入统计的17户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中有13户是民营企业,占全县的75.6%;民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4%;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的84.6%。近几年来,峨边民营企业产值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

二、影响峨边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峨边民营经济在规模数量上,经济总量上,产业结构上都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成为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纵向比,峨边民营经济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横向比,特别是与发达地区比,差距还很大。从全面建设峨边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来看,不论是从硬环境还是从软环境等诸多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受发展环境制约。思想解放不够,观念落后。有些干部对民企发展仍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愿亲商,不敢近商,不会扶商;政府还没有完全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民营经济应享有公平竞争的“国民待遇”没有彻底落实,社会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不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得不到实现,企业负担相对较重,潜在的成本高,审批程序繁琐,以及为投资者的生命财产权和收益权提供有效保障治安环境还不很完善,造成民间资本难以转化。

二是投资领域狭窄,投向单一,投资主体规模偏小,难以形成投资的支撑力量。目前,民间投资主体从数量上看集中于第三产业,市场份额过小,利润很难保证,甚至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过热,形成恶性竞争。多数投资主体规模小、能力有限,易造成投资分散、项目小型化,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项目难立项,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明显,立项审批程序繁琐,市场准入条件高,影响了民间投资增长。

三是投资回报率不高,投资主体缺乏进一步投资意愿。由于民间投资主体主要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风险意识较强,投资风险意识仍然高于效益意识,而要找到理想、适合、效益好的项目有一定困难,加之目前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诚信度不高,对经营的过程和最后取得的实效没有很好公开,因此使投资者缺乏信心,出于资金安全考虑不敢投资。在对投资回报存在顾虑的情况下,投资主体缺乏进一步投资的意愿。

四是融资渠道少,渠道不畅。民间资金量大、面广、分散,势单力薄,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还贷能力不易证明,在信用贷款制度尚未完善的时候获得银行贷款相当困难。金融机构对发展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药引”作用没有很好发挥,而投资稍大项目的业主主要靠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很少从民间直接融资,社会中介组织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造成民间资金难启动。

五是宏观及微观投资管理不规范。一方面是某些民营企业财会、业务、统计核算等基础性工作不完善,管理者投资的随意性强,缺乏相应的投资管理经验,对投资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知之较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违反建设程序;另一方面是政府对民间投资缺乏相应的导向和管理,在民营企业的注册登记、市场准入、行业管理,民间投资的审批、监督和税收等环节上还有待加强。

六是人员总体素质低,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相当一部分企业习惯传统的、经验的经营管理,任人为亲,裙带现象突出,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适应,有些还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技术落后,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少,落后的技术和设备比例高,传统产品老产品比重大,企业拥有知识产权少,品牌少,新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差,品种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小,几乎无高新技术产品和优势拳头产品,经济无特色。

三、改善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几点建议

(一)扩大市场准入,实行平等待遇,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

市场经济就是自主经济、竞争经济、法制经济,也是平等经济。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时代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平等对待民间资金和民营及个体私营企业,做到重商亲商。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开放的领域,都要以与国有资本和外资同等的条件和政策对民营资本开放。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参与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业;积极支持和推进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领域。放开注册资本限制条件,允许新设立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分步到位,限期补足。创办民营科技型、农产品加工型、扶贫型企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创办民营司制企业,其非关键条件一年内可完善的,可由工商部门核发为期一年的临时营业执照,实行预备期管理。

要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要对民营经济实行国民待遇,消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除国家和省规定须先办理经营许可证或资格审查以及专项审批外,其他部门和地区规定的一律不准再作为登记发证的前置条件。放宽注册资本限制条件。属于国家、省鼓励和允许的民间投资项目,一般不再审批,一律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领域,凡是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凡是外商投资可进入的领域,都允许民营经济进入。

(二)加强产业引导,实施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省委省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规定,民营企业被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外向型产业。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年至5年所得税。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整车鲜活农产品运输,3年内停收过路(包括高速公路)、过桥和过隧道费。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让给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以减免土地出让金;对取得土地使用权从事生态环境建设的,土地使用年限可延长到70年。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发展民营经济,盘活民间资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尽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定》精神,为峨边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又一个春天。

(三)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服务体系,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县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更好地树立服务政府的形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民间资金的盘活服好务。一是要组建专门的领导班子,成立办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实施、督促指导和服务引导。二是要制定完善的民间资金投资发展配套政策,创新发展机制,促进民间资金的投资迅速扩大。三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按照“同步审批、限时反馈、一次办结”的原则,实施审批办照的“互联审批制”,除法定的特殊情况外,办理时限原则上不超过5个工作日。四是对目前已经削减的各项行政收费项目必须落实,决不能再收费,继续清理、减少各种收费项目。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五是建立和完善涵盖民营经济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公开有关政策、法规,确保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知情权。

(四)搞好项目储备,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投资领域。

要吸引民间资金的投入,关键是要有好的发展项目。我们要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精选一批风险低,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吸引民间资金投入进来。目前,我县新上的水电站建设项目,几乎全部来自民间资金的投资,应该说是掀起了一个民间资金投资的。我们要继续在高耗能工业项目、绿色农业项目、旅游开发项目等方面进行项目储备,继续吸引民间资金投资进来。

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做强做大特色和规模。既要全面发动,又要从实际出发,选准主导产品,搞好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规模。县域经济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把重点放在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要结合城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培植壮大一批优势民营企业。要在盘活存量资产和引进增量资产上做文章,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五)优化法制环境,保障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

篇11

内容摘要:苏北沿海是革命老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不发达区域。苏北沿海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其成为全国沿海发展“洼地”。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为例,以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为背景,分别从非均衡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论三个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沿海开发战略 区域经济 战略 发展

苏北沿海是革命老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不发达区域。过去因为长江天堑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原因,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长期以来,江苏省主要把自己定位于沿江省份,而不是作为沿海省份来定位自身。在战略层面,江苏重视沿江开发,重大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岸线一字排开;把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苏南和苏中沿江的8市, 把苏北振兴的希望放在沿东陇海线战略的实施上。相对忽视了苏北沿海港口和城市的建设与开发,忽视了临海重大工业项目的布点和发展,致使苏北沿海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缓慢,这也是江苏省沿海成为全国沿海发展“洼地”的主要原因。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事关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07年4月21日“江苏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在盐城召开,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省级发展战略;2009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江苏省沿海三市之一,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由此站到了国家战略的新起点,开启了由“内陆经济”向“沿海经济”转型快速发展之路。

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分别从非均衡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论三个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途径。

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发展优势产业

非均衡增长理论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产业或地区的全面均衡增长是不现实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选择一些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区域通过这些部门或区域发展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了先集中后扩散的效应,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式。

盐城沿海地区的发展基础和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目前盐城沿海地区的区域投资优势也非最佳。作为一个沿海滩涂资源大市,盐城市沿海滩涂开发的水平和层次还比较低,沿海滩涂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与其资源总量不相称,滩涂资源开发的主导模式和滩涂经济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沿海滩涂开发的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沿海滩涂是今后盐城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而在全球的沿海沙滩中,仅中国大丰、东台、如东海域和英国莫克姆海湾有大规模淤长型辐射沙洲,其中位于盐城市的大丰、东台海域的优势更为显著,且每年以100米左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总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浅海辐射沙洲具有独特的风力发电资源优势,大部分沿海岸线和滩涂均可成为建设风电场的基地。特别是沿海辐射沙洲,具有优良的风能资源,其中东沙辐射沙洲是江苏沿海最大的沙洲,总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是目前难得的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区。

现实的资源禀赋和区域条件决定了盐城市沿海开发不能实施全面开花战略,而非均衡开发应是合理、科学的战略选择―即优先开发沿海滩涂,重点支持风电能源等产业。发展风电产业可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强大的绿色能源。长三角是我国五大经济增长极中经济实力最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然而它同时又是资源最缺乏的地区。能源的缺乏和日益恶化的环境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2005年长三角用电负荷最高时达8000多万千瓦。2006年底江苏电力装机容量达5000万千瓦,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两个率先”的实现,江苏的用电负荷还将大幅上升,然而环境瓶颈已不允许再像“十五”期间那样高速发展火电了,这就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及其风力发电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带动风电产业上下游发展,形成门类齐全的风电设备产业链,打造中国最大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园。还可通过其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带动区域内和邻近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将其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等也渗透到其他产业,提高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风电产业的发展还可降低区内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地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盐城地区经济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经济的转变,从而促进地区内经济合作、生产效率提高,大力加强对现有企业资源的整合,以政府为指导、以资本为纽带、以改革为动力,加强企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走集团式发展道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产业集群的优势体系,从而为盐城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传统产业

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被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盐城作为江苏省的沿海城市, 同时也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其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新兴的资本密集型进而为技术密型产业逐步积累必要的资金和技术, 从而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实现盐城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 继而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从而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传统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同样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盐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盐城地区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有就业容量大、技术要求低、市场需求广等特点, 符合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要素禀赋优势。因此, 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消化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 从而增加当地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盐城全市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同时又是江苏第二人口大市,2008年人口数达811.71万。所以充分发挥盐城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是盐城地区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的重要依据, 也是今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但是, 如果忽视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规律, 没有及时地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会随着国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饱和,而日益降低其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盐城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 积极实现传统产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一)发展和提高纺织业竞争力

纺织业是盐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发挥本地棉花、蚕茧资源优势,利用国内纺织产业转移契机,围绕原料、面料、终端产品等三个环节,提高原料、高档面料生产技术水平,突破印染后整理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品牌服装、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同时推动品牌建设。市场竞争既是产品、技术竞争,更是品牌竞争。所以要着力培育、积极提升的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份额大、品牌信誉好的名牌产品。改善纺织业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加快发展和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把盐城建设成为具有较强优势的现代纺织基地。

(二)着力发展粮油食品工业

盐城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农作物产量如粮食、油料、棉花等产量是全省最高的,此外,肉类、水产品等产量也是江苏省最高的(见表1)。依托盐城粮食、油料资源和临海区位优势,以乳制品、肉制品和油脂加工等为重点,积极提升粮油食品工业,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带动农业的作用。利用盐城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加快传统食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升级,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结合当地资源,积极发展优质面粉、稻米、食用油、果品、蔬菜及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这对确立盐城在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地位,促进盐城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

错位竞争战略与发展特色产业

错位竞争,是企业避开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而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国内外经验表明,错位竞争策略用得恰当,不仅可以“顺推”得势,而且可以“逆转”取势,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区域竞争中,选择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同样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逆转”取势的有效战略之一。

江苏沿海早在“六五”期间就进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2009年6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的产业基础和自然人文条件等,同中有异。三市都处在江苏沿海一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东部沿海的经济洼地。但连云港是国家确定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着力点所在。这确立了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和连云港的国家战略定位,将连云港确立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而南通因其前几年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其中船舶修造及配套产业、电子产业、纺织业、电力能源产业、建筑业已有相当的基础。而盐城的特点是空间大、后劲十足,沿海开发中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且有待开发。一旦形成生产力后,将成为江部沿海经济新增长中最具有持续发展力、空间最大、后劲最足的地区。未来10年到15年,盐城的发展将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非常重要一极。

三市要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沿海铁路、沿海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沿海集疏运体系;共商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着力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协作,形成科学合理的沿海生态链;在产业发展方面,既要相互合作,又要错位竞争。如港口,盐城的港口将主要围绕连云港港做组合港,做产业港、企业专用港等;连云港做核能,南通做液化天然气,盐城做风能等新能源;南通有川崎等造船大企业,做的是特色船、专用船等。旅游业,连云港发展滨海旅游区,盐城开发滩涂旅游区,而南通就做江海旅游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位高、吸引力强、效益好的旅游精品工程;通过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错位互补,建立沿海地区旅游统一大市场,形成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走廊。实现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错位发展,三市就形成了整体优势。因此在这一轮沿海开发中,盐城要重新思考定位,充分发挥盐城空间大、后劲足,在沿海开发中资源优势非常明显这些优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一) 建设生态旅游城

从湿地资源这个极为重要的市情出发,把盐城定位为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是盐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考虑,盐城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体现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从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看,盐城地处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内,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建成,盐城即将作为大都市圈的生态后花园。这个优势在大都市圈内独具一格,非常具有吸引力,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盐城的历史文化处处体现出湿地、水网、鱼米之乡的特色。盐城的“盐”字非常形象地概括了盐城的地域特色,盐滩、盐场、盐灶等很容易勾勒出一幅幅生态旅游的场景。而湿地生态景点开发将形成富有渔民文化特色的游览胜地。

(二)大力发展海洋产业

盐城海洋资源丰富,滩涂养殖和海水养殖发展较快但效益不高,需要积极调整渔业内部结构, 突出发展海水养殖和水产品深加工工业,开发高价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围绕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 积极发展滩涂种植业、滩涂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对沿海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 增加品种、发展特色、改善质量, 培植新型主导产业,构建区域特色。

(三)打造新能源基地

新能源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盐城市拥有广袤的滩涂,风电产业和光伏产业优势明显,因此盐城要重点培育发展为风电配套的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进行整合优化,加快建设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突破光热利用关键技术;主攻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争取在盐城建设风电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提升产业配套水平,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能源动力技术群。大力发展能源电力设备,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特色鲜明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对外通道优势,规划建设沿海物流产业,推进物流信息化。

(四)着力建设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盐城经济相对较弱,弱在工业。增强盐城地区经济实力,潜力也在工业。所以要在全力推进沿海经济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同时完善盐城汽车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轿车、中高档客车和专用车等整车产品,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促进汽车零部件配套本地化,重点扶持大企业如悦达集团、中大集团、森达集团、江动集团、飞驰集团等,使之成为重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依托盐城本地已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适应能力强、具有明显出口竞争优势的轮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园林机械等整机及配套产品。

积极发展纺织机械、医疗机械、建材机械、煤矿机械等整机产品。以盐城模具产业园为突破口,加快模具开发制造,提升发展水平。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精密轴承、液压件、气动元件、精密模具、低压电器和大型铸锻件等关键基础零部件,形成若干个基础零部件集聚区,提高产业经济集中度。同时依靠内生动力加紧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盐城市的区域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成长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9.11

2.徐琪.江苏沿海地区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7

3.戴朝晖.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定位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

4.范玮,王树华,孙克强.沿海开发与江苏经济发展[J].江苏纺织,2009.10

篇12

増长率为8.4%,硕士生招生数年平均増长率为9%而1999年以来,不论是报考人数、招生人数,还是在学人数都快速发展。年报考人数由1999年的31.9万増加到2006年的127.1万人;自1999年至2004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9.22万増长到3263万,増长率连续6年超过20%;研究生在学人数増长率连续5年超过25%(见表1)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之结构缺陷

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逐渐显露出自己的不足,在结构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在学位层次上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1990年我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之比为15.3到1999年,硕博学位授予数之比缩小到4.9:1(之后这一比例有所扩大,2003年扩大到6.5:1。说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相当精英教育的水平,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分野依旧笼统和模糊,硕士研究生的发展相对落后(见表2)。

(二)在学位类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科学学位轻专业学位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性学位的比重有所提高,但远远低于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类型少层次低。据统计,2003年我国授予专业博士学位216个,专业硕士学位17567个,共计17783个;授予科学博士学位17362个,科学硕士学位90747个,共计108109

个;二者之比分别为1:80151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基本停留在硕士层次,仅在医学、农学设置了3种专业博士学位,而1987年全美就有47种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英国有33个领域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悬殊极大。

(三)在培养方式上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我国在研宄生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不同的培养形式。前者已形成规范和较成熟的制度,后者尚未形成规范,也没有规模。据统计,1985-1997年,共有18142名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占同期获得硕士学位总人数的5.4%,共有463名在职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占同期获得博士学位总人数的1.4%。截止2000年,我国共培养各类研宄生约53万人,其中非全日制约占研宄生总量的10%;[3]2003年,我国研宄生教育中,非全日制研宄生教育所占的比例约为12%。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到1999年,美国非全日制研宄生占到研宄生总数的56.8%。在英国,19901991年非全日制研宄生分别占研宄生总数的50%、61.3%,到1999年,非全日制研宄生占研宄生总数的比例上升到66.6%。我国非全日制研宄生教育的发展空间很大。

(四)在学科专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与社会发展脱节

学科专业结构也叫科类结构,是指研宄生教育发展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它反映了社会分工,规定着研宄生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品种”和规格。目前我国研宄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主要由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2大学科门类组成,下设88个一级学科,382个二级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日益走向良性轨道,但仍然在一定程度存在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状况。

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1982-2003年,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分学科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学37%、理学229%、医学16.3%、经济学49%、农学42%、文学3.5%、法学3.1%、管理学2.8%、历史学2.2%、哲学1.5%、教育学1.3%、军事学0.4%。而硕士学位授予规模分学科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学41.4%、理学14.4%、医学11.3%、经济学7.7%、文学6.4%、法学5.4%、管理学4.1%、农学3.5%、教育学2.1%、历史学1.8%、哲学1.6%、军事学0.8%。(见图1图2)可见,无论是博士还是硕士层次中学位授予规模,处于后几位的都是农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学科,特别像农学、法学、军事学、教育学等专业,对我们这样的农业、教育和发展中的大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研宄生发展却相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五)在区域布局上学位点分布和研究生培养不平衡

经济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有研宄表明,美、英、日三国的研宄生教育与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密切相关。美国地区研宄生入学人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929日本地区的这一系数达到了0.976而英国四个地区甚至达到1的线性相关程度。[6]在我国根据七大区域的划分进行统计,发现我国研宄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性不高,相关系数只有0.63如华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1%但在学研宄生却占全国的23.6%;与此相反,华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6.4%,而其研宄生规模只占全国的7.8%见表3)。其中广东省2003年生产总值为13625.87亿元,约占全国10.05%,而2004年在学研宄生人数为37022人,仅占全国的4.5%。研宄生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趋势比较突出。

研宄生教育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学位授权点963个,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部比西部发达,华东和华北优势明显;相对于硕士224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762个。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的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更加区域分布如表4所示。

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学位授权点之和还远远小于东部地区。从研宄生教育规模上也可以看出差异。兹以2003年的数据为例,该年度东、中、西部地区在校研宄生分别为35.75万人、15.34万人、12.04万人。在校研宄生的绝对差距,东、中部是20.41万人,东、西部是23.71万人,中、西部是3.30万人,因此,东部和中西部的绝对差距很大。再从每万人口的在校研宄生规模这个相对指标来看,东、中、西部分别为7.83人、3.60人、3.28人。东部地区是中、西部地区的两倍以上。而且有迹象表明,这种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

二、克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缺陷的几点对策

(一)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虽然逐步缩小了与世界研宄生教育大国的差距,但研宄生教育的规模:于偏低水平。首先,绝对数偏少。簡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6793人,相当于同年美国(45876人)的14.8%日本(13921人)的48.8%,德国(24174人)的28.1%英国(10993人)的61.8%印度(9070人)的749%。2002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数达到14706人,但也只相当于同年美国(46500人)的31.6%德国(23043人)的63.8%与英国和印度基本持平。其次,人口中研究生比例偏低。按每千人口中在校研究生的比率,1983年美国为6.9人,法国为2.8人,英国为1.4人。181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为7.6人,英国为3.3人,日本为1人,而我国直到2000年每千人中的研究生数也仅有0.7人。即使经历了1999年以来的扩招,2005年在校生达到100万人,每千人在校研究生也不过0.8人。再次,在校学生中研究生数偏少。我国研究生教育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背景下,研究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依然偏低,若将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计算在内,则这个比例更低(2001年约为3.2%),与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见表5表6

因此,我们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应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在发展研究生教育时,要注意协调学位层次结

年间,我国博士生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増长速度整体上高于硕士生,在校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比例从1982年的47.2:1发展为1991年的6.1。1999年的3.3:12004年提高到40:L而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授予博士学位与授予硕士学位的人数之比一般都在1:10以下,即使在研究生教育规模长期居于世界第一的美国,其博士生教育也一直处于十分精尖的状态,博士和硕士学位之比在1:0左右。我国授予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比例为8:大大超过美国的28:和英国的1.9:硕士教育定位于相当精英教育的水平,与博士学位的分野依旧笼统和模糊,而与学士的差距拉得较大。因此,优化研究生教育学位层次结构关键是要继续理清博士和硕士的分野,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形成能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社会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人才资源层次结构。

(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专业学位教育规模小、类型少、层次低与日益増长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格多样化。有关研究表明,厂矿企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大约5%是研究型人才,而大约95%左右是从事生产设施、设计开发、经营销售和管理类人才。191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大批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的科研型人才,也需要大批面向实践第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即专业学位人才。二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上移,现有职员队伍素质不能满足需求。截止2003年底,我国有公务员队伍498.3万人,研究生只占1.34%1101据有关部门的预测,专业硕士学位的比例应逐步争取达到70%左右。1111所以,当务之急是扩大专业学位教育规模,増加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学科点,提高专业学位层次,促使这个起步较晚的学位类型得到稳步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硕士层次的主打学位,改变高层次人才科类分布不合理的局面。

同时,为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应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国外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美国1991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比例为20%1998年据美国综合排名前100所大学资料统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比例

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比例为61.3%(其中研究型为40.9%)1999年上升至66.6%。据研究,国际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占研究生总量规模的比例一般在20%至50%之间,按最低比例20%测算,我国至201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模将达到27万。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所占比例只有12%,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积极调整区域布局,加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〇X提出过一种比较典型的区域经济理论一増长极理论,即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单位(部门)称为増长极,一个不发达地区缺少増长极是很难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的,政府应当尽快帮助创建不同的増长极。其中,人力资源具备一定的极化特点与扩散效应,教育可直接为“人力资源増长极”服务,并通过产学研合作与文化渗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间接为“产业増长极”和“城市増长极”服务,反过来,区域经济増长可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篇13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后劲及持续键康发展问题上,还有一系列制约因素,阻碍着它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彻底消除以下障碍。

一、更新观念,消除思想认识障碍

民营经济的发展已得到了我国宪法认可。1999年宪法修正案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3月的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指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尽管如此,至今仍有不少人对发展民营经济心有余悸。一怕“以私挤公”,担心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公有制经济产生冲击,构成威协,会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怕“两极分化”,担心造成出现贫富悬殊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三怕“消极影响”,担心造成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滋生社会丑恶现象等。观念上的偏差往往带来行动上的梗阻。因此,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是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民营经济的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应该歧视和限制它。二是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长期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状况和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是过度而是还不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三是要正视民营经济的消极影响。有些假冒伪劣现象与民营经济有联系,有些社会丑恶现象与经营者有关,但这毕竟是少数、是支流,大多数经营者还是守法经营的。要是因噎废食,因私有制存在弊端而舍弃不用,就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丧失发展经济的宝贵时机,不利于我们实现富强大业。四是要一分为二地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有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有经济法制的市场监管,这些矛盾是可以化解的。五是要正确看待民营经济发展造成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可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主在增加自身财富的同时,也增加了原属闲置或过剩劳动力的部分农民、下岗工人等就业者的收入。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倾向,但国家能够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调节,使社会成员共享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制止财富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因此不必对此顾虑重重。

二、加强政府扶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民营经济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的方针,强调“各级政府要抓紧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进一步研究和制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办法。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改进服务和监管,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这就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为此,政府应加强扶持,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提供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政策宽松,企业便可以放开手脚大踏步发展。因此,政府应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1)放宽金融政策。政府有必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是国家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应拨出一定额度,主要用于私营企业贷款;二是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为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提供专项贷款和担保;三是允许民营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进行直接融资,一些符合条件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债券,包括上市筹集资金等。(2)财税政策适当倾斜。如清理、取消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的收费,将企业的税收负担稳定在合理的限度内,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对于新办的企业,可给予一定年限的税收减免,而对于成长前景较好的企业、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能显著增加就业的企业适当延长税收优惠政策年限;按照公平税赋、平等竞争的原则,对同行业的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均一视同仁,坚决废除各种不合理的歧视性政策。(3)放宽用地政策。政府的城建、土地等有关部门要将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用地列入城乡建设规划,让企业自主选择出让或租赁场地使用权方式,土地出让费和租金应给予照顾。此外,要逐步扩大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项目和产品外,凡国家放开的行业和商品,民营企业都可以生产和经营,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限制和实行垄断。

2.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我国民营企业从技术特征看,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采用高科技和大型现代化设备的企业为数极少。且限于实力,其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政府应以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生产率等为直接目的,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扶持。如帮助民营企业培训人才,提供必要的技术开发资金和技术开发设备,加强技术指导、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流等等。

3.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及时、准确的信息,对民营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开发新产品和向新领域转移,有巨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很弱。政府应通过自己的信息机构,利用庞大的信息网络定期向民营企业各种有关生产经营的国内外信息,使民营经济能够在较充分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制定经营决策,减少失误,提高决策水平,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4.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律服务。当前我国的民营经济立法还比较薄弱,除《私营企业条例》之外,并无正规的有关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出台。这样一方面使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又造成民营企业的许多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依照宪法修正案的原则,制定实施有关民营经济的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性文件。同时对与宪法修正案原则相抵触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文件及时予以废除、删改和修订,以健全行为规范,完善法制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财产、社会地位、市场准入、资本筹措等方面的制度保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加强自励,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消除依赖思想

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扶持固然重要,但民营企业自身的因素,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必须积极主动练好内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

1.要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我国民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一旦生产规模扩大、经营领域拓宽、技术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加剧,这种企业管理制度就显得难以适应。鉴于这种情况,民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民营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售后服务制度、财务制度、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制度等。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制度创新,加强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环境和内部机制;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度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篇14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高速公路管理对策

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干道,对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服务生产、流通的各个方面,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行业之一。形象的说,它是连通经济社会运行的“血脉系统”,而目前高速公路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如何让高速公路管理在“十二五”期间在高速公路产业上发挥其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确定其在市场的竞争力,这是广大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前提和客观基础。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抓住时机进行战略调适以市场的发展需要。

        1.高速公路超限运输概述

        所谓超限运输是指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各种机动车辆装载货物超过路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行为。由于超限运输不仅对公路路面及其桥梁设施造成损害,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公路完好畅通,加强超限运输整治是公路路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行政执法活动。

        2.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危害

        2.1 对路面的损害。超限运输对高速公路造成了严重损害,缩短了使用周期,加大了公路建养成本,影响高速公路效能的发挥和舒适性。

        2.2 掠夺性使用公路,缩短公路使用寿命。超限运输是对公路的掠夺性使用,急剧加速公路的破坏,大大缩短公路使用寿命。车辆的轴载质量是影响道路路面使用寿命的决定因素,而且超限车辆对路面损坏不是一个同比例增长的关系,而是成几何级数倍增。

        2.3 严重扰乱运输市场经济秩序。超限运输扰乱了运输市场的经济秩序。超限运输行为不仅损害广大运输经营业主的合法经营利益,更是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2.4 超限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由于大量的超限运输车辆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使车辆的制动和操作等安全性能迅速下降,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          2.5 超限运输造成公路规费的流失。养路费、通行费是按货车吨位数来收取。养路费、通行费仍未改变,车辆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必然影响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和对公路养护的投入。         2.6 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构成严峻威胁。超载车辆大多采取加装钢板弹簧等方法,使车货总量及轴载量大大超过了公路桥梁的设计荷载标准,从而导致了大部分桥梁涵洞出现拱圈开裂、桥墩变形等病状,引起桥梁结构灾难性的破坏

        3.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原因         3.1 利益驱动,非法改装。一些汽车修理厂、改装厂乃至于制造厂,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顾其行为是否合法,只要有钱赚,就大量地进行非法改装,在前面分析超限运输的表现时,足已说明了这一点。

        3.2 部门间管理未形成合力。由于涉及部门多,导致在“治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协调不畅、合作不力,甚至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治超”工作此严彼松,很多车主、货主正好利用了这一“漏洞”和机会,这也助长了一些地方的超限之风。

          3.3 社会上一些人员利用治超时机,打执法工作人员的时间差,把引导超限运输车辆通过超限运输检查站当成一种职业比如:“车托”“探子”的出现,利用“引路”等方法,派专人跟踪治超行动和指挥超限。依靠“联合作战”,在检测站周边形成“反治超”团伙,十几个人联结在一起,在检测站旁,几乎每日都有小轿车、摩托车进行探路。

        3.4 运力过剩,运量不足。近几年来,运输车辆数量增加,货运量相对不足,为抢占市场,运输业主只有降低运价,走进了不公平竞争的怪圈,加之收费项目繁多,不超越运输营运者就要亏本。

3.5 与现行政策有关。现行的养路费、通行费的征收额度与车辆核载吨位挂钩,超载就等于漏缴规费、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利润,这是众多车主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3.6 利益的驱使。目前,我国的运输市场由于恶性竞争导致运价体系极不合理,不超载挣钱就少,因此车主、货主养成了多拉超载、闯关逃逸的心态。

        4.管理高速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对策

        4.1 加强精神文明双目标责任管理。执法部门实施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双目标责任管理考核,规范执法部门的工作行为,坚决杜绝三乱,坚决克服“以罚代卸,只罚不卸”。

        4.2 加强长效管理。要把开展治理超限运输专项斗争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全国联动,全面查处。同时,要加快路政管理网络建设步伐,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功能,做好沿线重要道口、特殊路段的监督控制,对非法超限运输车辆进行堵截,使超限车辆无路可逃、无机可乘。

        4.3 联合、统一行动,综合治理,突出成效。治超工作一定要统一行动、联合行动,才有成效,否则事倍功半,也浪费和降低了治超综合执法资源,给超限车有可乘之机。

        4.4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路面治超网络,实现网络监控和信息共享。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治超工作更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数字信息化。治超网络整合了全社会的治超执法资源,使执法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了横向互动,信息共享,使治超机制运作长态化、日常化。

        4.5 加大超限运输源头管理。从检查站查获的超限运输车辆来看,大部分车辆为长途运输车辆,对这一部分车辆只能以罚款为主,辅以卸载、分载。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分加大对运输源头的管理。

          4.6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各地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在运输市场中推广集装箱化运输方式,规范公路货运车辆类型,加强汽车生产环节的控制管理,加大对汽车生产国标的管理,禁止生产违规超限车辆,禁止非法改装车辆。

  5.不断创新,提升管理效能

     高速公路管理本来就在一个多维竞争空间中生存 ,现在又面临着市场经济带来的严峻形势,这决定了运输管理部门坚持改革创新,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了管理水平。运输管理部门战略调适所需要的创新不仅包括管理模式的创新,还要承担技术的创新、流程的创新,创新产业化运营模式,完善规范化运作体系,搭建信息化运行平台,进一步做大规模、做精管理、做优效益。要编织“平安网”,安全监管要常态化,综治维稳要系统化,应急管理要高效化。服务与保障相结合,为实现战略定位打造一流品牌,优化收费窗口环境,要优化道路行车环境,优化服务区综合环境,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道路通行能力。另外还要做到一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大业主拉动,全力实现路网规划。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确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突破,实现高速路网规划。其次是大平台带动,全力提升资本效益。要挖掘收费潜力,深化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方式,确保建设资金全面到位。再次是大窗口联动,全力服务车主用户。要强化收费窗口服务、道路出行服务、配套管理服务,为车主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温馨的服务保障。

    6.强化运输管理队伍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道路运输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部分管理人员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现代型服务认识不够深入,认为使用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和使用高科技设备就是现代化服务,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有的员工对政策的理解不一,造成服务质量的差异等。由此,要全面提高全员的岗位技能水平。尤其是对管理前线的重点岗位诸如收费票证、收费稽查、收费软件、路政执法、养护管理等,加大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在岗教育和调整岗位后新岗位的培训。要加快建设学习型企业,激发员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展各种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