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范文

经济学的相关问题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学的相关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的相关问题

篇1

【关键词】 规模报酬 成本函数的弹性 生产函数的弹性 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

1. 规模报酬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中在研究规模报酬时,通常分析的是当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幅度有多大。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分别意味着:

f(tx1,tx2)>tf(x1,x2)(t>1)

f(tx1,tx2)1)

f(tx1,tx2)=tf(x1,x2)(t>1)

这里关于规模报酬的设定与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品的递减规律并不矛盾,现实生活中各种要素的投入量存在着一个最佳配比,二者可能由于前者没有打破要素投入量的最佳配比而同时存在。

2. 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弹性与成本函数的弹性互为倒数,而成本函数与平均成本相关,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相关。我们可以以这两个弹性为桥梁,研究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之间的相关关系:

(1)平均成本与成本函数弹性的关系

同理可得平均成本递减和平均成本不变时的情况:

平均成本递增 EC/Q>1

平均成本不变 EC/Q=1

平均成本递减 EC/Q

(2)成本函数弹性和生产函数弹性的关系

Q=f(x1,x2) C(Q)=p1x1(Q)+p2x2(Q)

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的情况也同理可证

EQ/X>1 对莫报酬递增

EQ/X=1 规模报酬不变

EQ/X

(4) 对以上证明过程的总结:联合以上(1)(2)(3)的证明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平均成本递增 EC/Q>1 EQ/X

平均成本不变 EC/Q=1 EQ/X=1 规模报酬不变

平均成本递减 EC/Q1 规模报酬递增

3. 劣质品、正常商品、吉芬商品和普通商品的划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按照消费的收入弹性,可以将商品划分为劣等品、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和奢侈品统称为正常商品。按照消费的价格弹性,可以将商品划分为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

为了理解上述划分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入手。下面以价格上升为例,综合考虑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对商品进行分类:

按照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消费的价格弹性Ep衡量的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和,即总效应;而消费的收入弹性Ei衡量的仅仅是收入效应。

对于劣等品、正常商品、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划分存在着以下相关关系:

其中大的矩形表示所有的商品。可见正常商品与劣等品、普通商品与吉芬商品是对所有的商品的两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并且这两种划分方式之间存在着重叠。

参考文献:

[1] 《规模报酬变动的衡量指标》,周长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9期.

篇2

【摘要】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性,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时强调的是实用性,因而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型途径。截止2009年,全国已经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近190万人,占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5%,覆盖了全国的30个省,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现今,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不少独立学院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这些院校主要依托于母体学校设立特色专业吸引生源,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等热门专业;在招生上主要面向的是二本线以下,专科线以上的学生,目标定位在本科教育的末梢和专科教育的前端,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才能的应用性人才。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由于目标定位和普通高校、专科高职学校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首先,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独立学院学生高中基础知识的系统性较差,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部分科目有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其次,学生的个性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自我管理能力弱,自我要求较低,这与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是80年后或者90后的独生子女有关,这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较多的自我主张,团队合作意识弱;最后,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综合素质强,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入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好,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和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部分学生还接受过特长教育,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并在文艺表演方面的能力出众。

三、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独立学院开设的热门类专业之一。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上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强的特点,而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上则要求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兴趣。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通过文字理论、图形、数学模型等形式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进行抽象概括,对于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导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数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一直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科目。

四、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授西方经济学的要求

篇3

一、灵活应用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分析

1.通过提出问题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关联

现阶段,我国初中课堂一节课时间为45分钟,相对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将某一数学知识点完全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灵活掌握,时间相对来说较为紧迫,因此,教师为达到实际的教学目的,必然会加快教学进度,导致课堂教学速度较快。教师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放在首要位置,并重点进行讲解,以自身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教学实践内容,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不高,难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受数学学科自身性质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公式,如果单一地进行理论知识枯燥教学,将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难以提升初中数学知识教学效率,与当前的新课改理念相悖。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合理的融合,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满足当前教学需求,以下面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1)案例分析

例如,某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圆锥的体积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如果单一地对学生进行公式的讲解,学生对公式的各部分组成难以理解,记忆不够深刻,并且?y以理解各部分组成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应灵活进行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提出公式蕴含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圆锥体制作,利用当前现有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对公式进行验证,进而一步一步明确公式的实际意义。通过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探索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1]。

(2)实践与理论融合的作用

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与验证,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验证,通过自身的探索得出结论远远比直接学习结论记忆得更加深刻,并提升其自身的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满足当前新课改教学理念。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实践,可以促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保证教学的全面性,同时,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避免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开小差情况影响学习效率,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2.通过问题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实际上,初中数学知识与生活关联得较为密切,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应用问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生活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明确知识的本质,感受知识的魅力,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将现实生活中的房贷问题与数学计算相关联,要求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计算,并进行探讨,如,某人的贷款要求一年内还清与两年内还清方式不同,一年内其产生的利息在银行直接进行扣除,如果两年内还清,则利息需要自己进行缴纳,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出哪种方式最划算,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3.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现阶段,部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被动进行学习,导致其学习效率不高,学生一直处于枯燥的学习氛围中,未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灵活应用问题教学,为学生营造有趣的情境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进而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实际的教学效率,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求[2]。

二、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分析

1.灵活运用问题学习为学生设置合理的研讨情境

初中生较为活泼,习惯与他人交流沟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灵活运用问题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为学生设置合理的研讨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在探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合理的研讨情境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其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在研讨情境应用过程中,猜想与假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在初中数学科目中,由于大量的知识内容都需要以假设为前提进行验证,以此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这也是现阶段新课改中明确要求的内容,鼓励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灵活应用假设与猜想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例如,当前有许多的科学定理都是由假设而被提出的,并通过大量的计算进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首先是由牛顿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到而提出的假设猜想,并以猜想为基础,进行不断探索与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进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其创新意识,进而提升其综合能力[3]。

2.高效利用问题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应用问题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探究情境模式营造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情境,进而保证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以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能力为基础,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达到当前实际教学目的。探究式教学情境的建立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教授学生新知识时进行良好的疑问设置,并以疑问为基础,通过合理的铺垫,直接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初中数学中平方差的知识点时,首先为学生提出明确的案例,通过案例进行引导,并设置出合理的疑问,如,案例(x+3)(x-3)=x2-32,(x+5y)(x-5y)=x2-(5y)2,(2x+1)(2x-1)=(2x)2-12,??际上,单一的案例并不能直接体现出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内涵,但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探索的空间,通过观察公式的规律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探索能力,进行规律的总结,进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经过合理的探究可以发现明显的规律,在上述案例中,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符号恰巧相反,则可以直接进行转化,简化计算过程,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出自身的看法,对平方差公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进行总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的需求。

3.合理利用问题学习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冲突情境

相对来讲,构建完善的冲突情境,对于学生的思维影响较大,形成强烈的冲击,但实际上,这种冲击学生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可直接对学生固有的观念产生影响,促使其转变传统的观念,进而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激发出自身的探索意识。当学生探索出的答案与现有答案产生冲突时,会促使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讲解相关的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冲突情境,如,x2=6x时,可以将两边同时除以x进行合理的分解,最终得到x=6,同时,还可以进行另一种分解,将原有的x2=6x进行有效的转换,转换为x2-6x=0,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解,进而得出x(x-6)=0,得出两个答案,即x=0或x=6,通过上述两种不同的解法,学生会在心理上形成冲突,两种解答方式答案却不同,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主动进行探索学习,明确知识的本质内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满足当前新课改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实际的教学时,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评价,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升教学效率[4]。

4.灵活应用形象化实践构建完善的形象化问题情境

篇4

关键词: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7-02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精神实质,再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内容非常周全[1]。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路径之一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阐释和重构,重在释疑解惑,形成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其中心任务是揭示问题之间及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个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2]。以问题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对问题(《读本》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与教材内容对接,通过问题层次细化,建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层次细化所指向的是问题的层级关系,即预设一级问题,然后把问题细化为二级、三级层次;或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具体做法如下:

1.建构六个一级问题的逻辑体系:“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其中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领其余五个问题,也是其他问题必须回答的总问题。“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回答后面四个问题。后面四个问题是一个横向逻辑,共同为推动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

2.建构基于问题逻辑的二级问题体系,即在每个一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二级问题体系。如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下有三个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发展观探索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意义重大”等。

3.建构三级问题体系。如,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下面有四个三级问题:“传统发展观为什么面临挑战?”“发展为什么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为什么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要科学发展?”通过以上三级问题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体系,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二、建立问题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一个“问题场”中,问题之间总是存在某种联系,如何建立三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建构科学发展观问题体系的基础。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1.并列逻辑。所谓并列的逻辑关系,就是说在一个大的问题内部所细化的诸多问题之间是属于一种并列的逻辑关系,并不存在一个问题比另外一个更重要、更根本的问题,它们以同等的力量共同支持“元问题”。在建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里,存在某些的三级问题的并列关系。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一个二级问题,通过并列的逻辑关系细化为:“为什么要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不折腾’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并列逻辑关系的三级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细化为“民族团结为什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两个并列的三级问题。

2.递进逻辑。建立递进的逻辑关系的问题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根本。递进关系就是一个问题为下一问题做前提、基础或者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通过层层深化而不断建构问题体系。如“为什么人是发展的本质?”的问题在细化为三个问题过程中就采用递进的逻辑。即“‘以人为本’的‘人’为什么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为什么比‘以民为本’更具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为了谁,依靠谁’”等。

3.互补逻辑。问题之间的互补逻辑就是一个问题成为另外一个问题的补充。由于问题总是基于探求特定的未知领域的问题,因而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要求有相关的问题作为补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构问题体系。

4.因果逻辑。因果逻辑是问题之间产生一种因果联系,进言之,正是有了这个问题,才会导致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或者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果逻辑逐渐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问题的有效对接

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科学发展观内容与教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问题体系,还要通过在课堂内外采集和解答学生问题,把学生问题纳入问题体系,将学生问题与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对接起来,实现科学发展观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对接。在推进学生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对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类问题的对接,具体对接如下:

1.教材核心问题与热点问题的对接。黑格尔指出,“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和他的满足或打算。”[3] 大学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共同体的一员,具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对社会问题有着天然的接触和感触;另一方面是学校共同体成员,在这个共同体里,又追求着一种学院式知识,在知识的共同体“濡化”下成长。而前者更具有根本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必定会无意识地与社会现实所接触,又有意识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他们之间的张力很容易困惑许多学生。只有把教材核心问题与社会的热点问题对接起来,才能打通长期困惑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让学生在了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材的核心问题,在学习教材的核心问题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的热点问题。

2.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更多是基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做文章,而对理论本身的“说清楚、讲明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进“思政课”过程中,把一些理论说清楚,从而使思想上不造成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把问题领悟更加透彻,从而避免进“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加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相结合,更加能够推动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支持。

3.学生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对接。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学生的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而成才的需要就成为最主要的利益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学生的问题与学生成长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学生的问题,建构学生的问题体系,从而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加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成长需要。

四、构建科学发展观问题逻辑体系的意义

1.问题逻辑与学生理解。问题体系使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一目了然,有利于明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关节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习科学发展观到底要关注什么问题?应该关注哪些核心问题、热点问题等。

2.问题逻辑与创新思维训练。问题特别是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体系,本身蕴涵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问题和问题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指向未知。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促进了大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越来越深刻问题的进程,是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

3.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结合。在传统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里,更多地关注国家的需要、集体的需要。在一个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行为取向的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里,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的方向,具有选择自己方向的权力和主观能动性。康德指出,“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他人的纯然手段,要对他们来说同时是目的。”[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成长机会,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之间的张力保持在最佳的角度使学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增范,齐建英.《科学发展观读本》是一本好教材[EB/OL].henan.省略/ztzl/system/2008/10/21/010101917.shtml, 2011-01-25.

[2]周晓林.逻辑学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75.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2.

篇5

一、调查内容及数据统计

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课程设置、任课教师的构成、教学内容等。这些内容都是最基本的概况,见表1。

二、数据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80%左右的中小学图书馆对学生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在8所开设阅读指导课的中小学图书馆中,有3所学校纳入教学计划,占被调查学校的37.5%;备有教案的只有3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37.5%;由图书馆馆员任教的只有初级中学2人,仅占25%。

从教学内容来看,在已开设阅读指导课的8所学校中,绝大部分是偏重于对某种作品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只有3所初级中学向学生介绍本校图书馆以及利用图书馆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但没有一所学校的阅读指导课教学内容涉及工具书的使用方法、读书卫生知识等。

1.部分中小学不够重视,开设阅读指导课不够普遍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还有20%的中小学没有开设图书馆阅读指导课,这些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和升学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口头上,更谈不上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教学。在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学校中,只有30%左右的学校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备有教案,而且都集中在初级中学,说明即使在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学校中,重视程度差别也较大,使很大一部分中小学生无法得到阅读指导课的教育机会。

2.阅读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太窄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网络,学会选择图书文献,会读书,读好书,能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阅读指导课教学内容来看,绝大部分是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与指导,而且基本上集中在文史科目,只有少数学校利用不多的时间介绍本校图书馆。

3.图书馆馆员参与阅读指导课教学的比例太低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是中小学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和职责。从被调查学校阅读指导课教师的构成来看,图书馆馆员参与阅读指导课教学的馆员太少,仅占25%,75%以上是由语文教师担任。这样,就很容易使阅读指导课在教学内容上发生偏差,无法开展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读书卫生知识以及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等方面的指导。

图1 南京市第三届网络读书节活动

4.没有统一的教材

目前我市已有80%左右的学校开设阅读指导课,却没有一种统一的中小学阅读指导课教材。这样,很容易造成阅读指导课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和要求,也不便于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与督促。

三、对策及解决方案

1.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校领导要切实重视阅读指导工作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为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化服务,促使他们优化素质结构。很显然,中小学生除了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系统学习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应该通过大量阅读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能力。那么,对中小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就成为非常关键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应该看到,全市有80%左右的中小学已经开设了阅读指导课,还有部分学校将其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已有较好的基础。只要有关教育领导更加重视,加强领导和督促,采取有效措施,明确目标和要求,精心组织,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工作将会出现新局面,上新台阶。

领导重视的关键是校长重视。只有中小学的校长重视了,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工作才能落实。因此,中小学校长要彻底转变观念,使学校教学工作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抓紧、抓好并落实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工作。

2.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员的主体作用,与任课教师合作,提高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开设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师、教材建设等。针对南京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员的主体作用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强调利用图书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阅读指导课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的习惯,掌握利用相关检索工具、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重在读书方法指导,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因此,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必须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体作用,主要由他们承担教学任务,才能真正达到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教学目的。

(2)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要适应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教学需要,必须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首先,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素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馆员进行培养,鼓励馆员在职学习,为他们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更新知识,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优化馆员队伍结构,及时吸收和调配具有相应学历与专业水平的人员充实馆员队伍。

图2 2010年图书馆馆长研修班活动

(3)加强与学科教师合作,提高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学科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学科专业基础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情况熟悉,进行阅读指导课教学有许多优势。但是,绝不能用学科教师代替馆员教师。中小学图书馆员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科教师合作,向他们学习教学经验和学科专业知识,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阅读指导课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提高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3.将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正式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调查显示,只有30%的学校将其纳入正式教育计划,这说明中小学阅读指导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地位不高,也不稳定,无计划性、盲目性、随意性比较突出,更没有保障性。因此,中小学阅读指导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明确目的和要求,严格进行检查督促,从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能够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4.编制教学大纲,构建区域性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体系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要制订全国性的教学大纲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南京市可以组织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制订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大纲,对其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和教学对象等作出明确规定,提出统一要求,为编制全国性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大纲创造条件,做好准备。

5.加强课程建设,编制地方性阅读指导课教材

目前,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已经在80%的学校开展,不仅有一定的时间积累,也取得了不少经验,基础较好,可以集中一定的人力(专家、学者、有教学经验的馆员)编辑出版阅读指导课地方教材,指导、推动全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学。

教材编制应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三个阶段,即义务教育部分的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教材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如下:

小学阶段:教材内容主要是如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主要介绍本校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主要解决如何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文献资源,重在实践,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简单的检索技能等。教学时间为45课时/学年,设为考查科目。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

初中阶段: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系统、要求高一些。教材内容主要是图书情报学基础知识、现代化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和技能、专题阅读指导、网络阅读、读书方法、读书卫生常识、常用工具书的使用常识等。教学时间为45课时/学年,设为考试科目。教学对象为初一和初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