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传统文化的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的理解

篇1

一、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与中国文化的映射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除了能像绘画那样还原物象的原有色彩外,还能传递感情、表达情绪。色彩不但可以表现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空转换,创造情绪意境,烘托影片气氛,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无论是电影《红高粱》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将红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红高粱》开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和黄色所构置的画面,影片中,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红色的花轿在黄土飞扬中颠簸起伏,其中“颠轿”一场戏很经典,红色花轿与环境的土黄色形成一种反差色,红色布匹与染房的和谐、不同颜色的服装与沙漠对应所产生的不同的含义、回忆的色彩斑斓与现实的暗淡无光……就像一幅色彩画,整体大色调中细节处处都有不经意的对比,都体现出张艺谋对色彩把握的整体性构想。

红色本就是中国文化中最常使用的色彩,红色在中国人的意向中除了喜庆色彩之外,还象征着胜利、红红火火,象征着强烈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象征着人物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情感特征。此外,以红色为基调,还可以利用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唤起民众的共鸣。

除了红色之外,在之后推出的电影中,张艺谋还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使用了灰色。此部电影摒弃了传统的中国红,而是在灰色调和十三钗们色彩斑斓的变化中,显示出影片中战争的残酷、人物内心的丰富色彩、价值观的转变和个人价值的升华,映射出了中国文化中对色彩的渲染和运用。

这些色彩的渲染和运用无一不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也象征着中国电影文化的进步,从最初最传统的单一红色的渲染到多种色彩对比的出现,中国电影业也从最初的展现中国农耕文化一方面,开始从更深层次挖掘中国文化,试图更理性、更深层次地唤醒国人对自身文化甚至历史的正视和探究。

二、电影主题从乡土文化向城市文化的发展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传统中庸思想的禁锢和孔孟思想的深入,也使得大众甚至导演的视觉往往都落在中国的乡土文化中。因此,中国传统电影的视角也往往从乡村开始,农民形象深入人心,张艺谋早年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无一不是乡土电影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质之一。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人物往往比较复杂,具有多面性”乡村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脸谱化,使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但是乡村电影的内容往往会让西方文化认为中国文化中只有刻板、落后、愚昧甚至专制的中国乡土形象,因此后续的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城市。

电影《金陵十三钗》则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了中国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在非常时期,中国人对自己、对民族及对国家的理解和成长。中国的电影不再局限于对乡村生活的表述,而从国家、民族的视角映射中国的民族文化,映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三、电影中所折射的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与成长

无论中外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总是围绕两个对立面展开的:第一类是受歧视的女性。男人与女人从出现起,就被置于不平等的地位。长久以来,男人的价值总是高于女人,到处被赋予积极的意义,他们总是优秀的和受赞美的对象;而女性则处处劣于男性,所起的都是消极作用,她们不但魅力被否定,而且总是跟恶毒与放荡联系在一起。第二类是受到颂扬的女性。女性相夫教子的天职和为家庭自我牺牲的精神越来越多地受到赞美。

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个人觉醒和成长。从最初的电影红高粱,导演张艺谋遵从原作者莫言的思想,还原了他描绘的女性世界,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女性在那个年代的压抑和顽强。《红高粱》中展现了九儿形象鲜明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努力向上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她具有鲜明的独立意识和勇敢反抗世俗的精神。影片中的九儿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她试图走出男人为自己划分的家庭世界,和男人一起抗击日寇,这个过程表现出了女性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了她的勇敢和前卫,颠覆了封建礼法的观念。同样是抗击日寇,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从女学生对风尘女子的好奇、怀疑到怀念尊重,到风尘女子对女学生的不在意轻视到彼此之间的互助成长,让他们从世俗的视角中,从对传统的遵从和背叛中,共同成长,从社会的视角从民族的视角,体现中国女性的成长、觉醒和塑造新的女性形象。

四、电影中的伦理道德观与社会价值观

篇2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经营人性”,只有在“人”的意义上,才能够对行政管理的良性、持久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管理,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

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品课堂 重温经典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Leverag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Make Moral Classroom Shine

QIAN Hui

(Suzhou Industrial Park Loufeng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in more of our inexhaustible teaching resources, leveraging traditional culture make products shine is worth pursuing and exploration of our classroom teacher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 classroom; revisit classic

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的经典的思品教学材料。这些材料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也或是在思想深度上面都极具教学价值。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思品课上重温经典,借力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可以让思品课堂熠熠生辉大放异彩。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在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1 深挖源头、活水自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彰显正能量的内容更是数不胜数。诗、词、歌赋、对联、传说则更是其中的奇葩。它们语言优美、文字精炼、思想深刻、发人深省。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里寻觅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佐资料。大致可以有以下的分类。

1.1 励志劝学类

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取得优良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初期,往往因延续于假日的休闲娱乐之中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此时思品课堂则可不急于讲新课,结合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可教育学生发愤读书可以有所成就。

如: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家之一的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母亲用芦苇类的植物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他渐渐长大了,但家里没有书可读,前往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着进行抄写。还没抄录完毕,就可以背诵这本书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致力读书。最终成为了文坛的大师。学生听完故事,精神振奋。“学习改变了欧阳修的命运,同学们你们想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吗、想改变你们的命运吗?你们应该怎么办?”我适时提问。学生们异口同声“想,读书!”再一起分享几句名言古训,为学生的座右铭。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1.2 修身养性类

拿破仑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影响到学生整个三年初中的学习生涯对学生的将来也会产生深远的意义。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要从一言一行做起。结合我校德育课题的善小活动,以刘备的名言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朱子治家格言》“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善于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面对一些学生在生活方面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举动,教育学生节俭节约。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1.3 齐家治国类

孝亲友爱方面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其中孝亲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如:《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了。还有“缇萦救父”“谢柱打虎救母”以及《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儿子,忤逆还生忤逆凶”。描写友情的古诗句,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爱国爱乡方面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万 千 仞 岳 上摩 天。遗 民泪 尽 胡 尘 里,南 望 王 师 又 一年。”这些诗句无一不向后人传递着祖先们崇高的爱国之情。

自然环保方面的。我们国家坚持的基本战略之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能在古代典籍中找到踪影。如《增广贤文》“但就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亭栽西凤竹,池养化龙鱼。”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

2 环环相扣、珠联璧合

2.1 预习环节感悟神韵

结合教材内容,笔者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搜集传统文化中与珍惜时间相关的资料,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学生们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搜集了很多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等古代大家们的名言名句。

2.2 授课环节手到擒来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请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劳动。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们头脑中便有了思考,他们将这些惜时的名言进行解释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再结合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知道他们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真正做到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从点滴小事做起,今日事今日毕。最后以明朝文嘉的《今日歌》送给大家共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复今日歌,努力请从今日始”。

2.3 实践环节熏陶升华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教育 教育管理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63-01

大学中的学困生依然是教育和管理的重点。虽然通过多种措施的应用,学困生的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质量得到了改善,但是其依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结合传统文化对大学中的学困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是近些年来所提出的新的应用措施,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培养,真正改善学困生的教育管理质量。因此,探究更好的应用传统文化进行学困生教育管理的措施,让学困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1 传统文化对“学困生”的促进作用

1.1 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致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古代与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见一斑。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大学的历史、语文和技术课本上,加入了许多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及国外悠久历史时,能够被其中的传统文化魅力所深深折服,在学习生动、有趣、有故事意义的历史时,产生更强的代入感。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学习投入更大的热情,从而让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

1.2 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人文素养有所提高

让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化对每个科目的认识,而诸如语文、历史、数学等等而这些科目都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我们当前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对于高素养高水平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用人单位不再单单追求“高成绩”和“高分数”人才,而是更加追求多方面,具有综合性的人才,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工作能力之外的人文素养。学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丰富,还可以更加快速的为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提供有力的基础,培养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高人文素养的社会需求型人才。

因此,在“学困生”的教育上需要注入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现有的高度,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真正让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2 结合传统文化优化大学学困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2.1 和课文内容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应用到大学学困生教育管理中同样受用。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最终成绩,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育大学“学困生”时,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育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运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升。比如,笔者在进行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教学时,会将杨贵妃、李林甫、安禄山的人物关系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作为小故事给同学进行解说,并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展示相关人物的视频、图片,或者制作成为ppt进行播放,让同学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们进一步探索其内容的兴致得到激发。只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学习的热情才会更高。

2.2 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

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单独存在,其必须与时代接轨,将时下的热点问题予以深入其中。否则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就是落后的、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在进行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将其与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予以结合,让学困生能够在其影响下既感受到魍澄幕的巨大力量,也感受到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巨大影响。比如,笔者给学生们传授《论语》的相关内涵时候,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论语》对于当前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笔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文章讲述的方式,而是将我们当前社会中的诚信问题与之相结合,并运用视频素材将当前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展现,让学生们思索我们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这反映了《论语》中的何种思想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折射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也让学困生的学习予以深化.

2.3 传统文化在学生生活中的渗透

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则是让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学困生生活中的指南针,让学生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蔓延逐渐感受到其所具有的巨大能量,真正通过传统文化获得正确的生活观、世界观、人生观。因此,教师要注重让传统文化走下讲台,通过更加有趣味、有意义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生活中。首先,教师要具有传统文化的生活观念,注重在生活中发现具有传统文化的事件,并将其予以“伸展”,通过“一滴水”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阳光”的存在。其次,教师要注重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内涵。第三,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生活予以深入观察,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传统文化深入的学生的脑海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地作用。

3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将其融入到大学教育中,帮助学困生优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取代的。教师还要对其予以深入研究,结合传统文化改善学困生的教育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1] 杨凯伶. 大学英语学困生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2011,02:183-186.

[2] 张启钱,王小青,谈静艳. 我国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学习困难”定义回归解读的视角[J]. 高等理科教育,2011,02:77-82.

[3] 包艳,金越.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34-138.

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传统节日;现代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科学的方式适度的给学生渗透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和节日故事,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体现出历史教学的现代价值观。下面就对此内容进行阐述。

一、促使民间文化回归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主要是将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全部的传递给学生,并将其中一部分具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精细化传授,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其实民间文化的演变主要是将民族文化内容嵌入到特定的时间亦或是空间框架中。由于各地风土人情不同,教师就应将这些内容设计成问题,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真实目的是为学生架构起一座现实与书本的桥梁,让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本与书本世界融会贯通。学生基于此才能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所在,也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

如,中国人每年都要过的春季,其来源是当地有怪兽,人们为抵御怪兽用火药恐吓怪兽,使怪兽退却,之后人们开始在每年的这个时刻放鞭炮庆祝一年的收获。关于春节很多学生的体会不够深刻,部分学生甚至将春节等同于放假,原因是物质生活的提升,使学生很难体会到物质缺乏年代所有人对“年”的盼望感。九年级教学中有提及到二战的很多内容,包括在战争中百姓遭受的困苦,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全民物质生活匮乏,所以百姓对新年的盼望则更多,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面能够有新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小孩则希望新年有新衣服和新糖果,这一阶段人们对新年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希望通过新年预祝来年有新的生活。教师将这些实质性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后,能提升学生对年的认知,也能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年”对于每一代人的不同记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新年的感悟从固定的课本内容转移到现实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资贫乏年代人们对生活的渴求,让学生珍惜现有的生活。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架起一座沟通书本与现实的桥梁。

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更好地保护现有的民间文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民间文化传承环境。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域而言,学生不仅要学习汉语内容更要重视本民族学生的语言内容学习。中国的民间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绚丽多彩中能成为文化百花园内的一支花朵,部分节气是华夏子孙长期劳动生产与生活方式。教学中,教师先要从民间实例的角度探寻问题,掌握教材中的际内容,通过适度调整,让学生找到契合的兴趣点,这也能更好的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民族文化的创新。

如,原来少数民族有泼水的习惯,主要是农耕时代水是灌溉农作物的源泉,若没有水就没有来年的丰收,所以通过泼水的形式也是体现出人们对水感激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力可以调用不同地域的水资源进行跨地域灌溉,政府也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域的农业扶植,为少数民族兄弟修筑堤坝,含蓄水源,所以水不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为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汉人兄弟的帮助,部分少数民族还是使用着传统的泼水仪式,邀请汉族同胞一起沐浴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今年的丰收也预祝来年能风调雨顺。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的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先认识不同节日的寓意,并剔除传统节日中的消极部分,通过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在优良传统集成的前提下,让其中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三、包容教育的民间文化表达

历史教学主要是在“教”和“学”之间,构建社会环境中人与环境间的认识,发展学生社会人格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随着新历史发展时期的要求,历史课程教学要秉承时代性,通过全球化视野的培养,让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全面体现出历史教学的意义。历史教学的开展,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历史遗产,不但也能提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人生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利用和开发好各项资源,对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吸引海内外各国游客的参观,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新的认识和了解。故此能够获悉,文化的作用不亚于科技,历史作为一本丰富的人生教科书,是构教育素养的重要部分。

结语

传承中华文化是新课改的特色之一,它不但能让教育、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消失,也能让学生多元化的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在文化探寻中形成新的认知。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一方面能拓展学生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下,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学生受到节日文化传承的影响,能强化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参考文献】

篇6

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兴趣而获得认识”。为此,我校改变了以往的方法,在研究和实践时,突破了以往的把个别节日融入个别学科或根据节日开展活动的做法,不仅仅把传统节日文化贯穿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而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并设置以传统节日为线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以体验为主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施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从而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层次化、系列化的“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完全融入到学校的全方位德育中,并初步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挖掘传统节日中德育的元素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几千年来,这些民俗通过口传手教的方式世代传承,成为民俗文化之根。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元素,例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所包含的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重家庭的美德,端午节所蕴含的重国家、重社会的责任担当,重阳节所提倡的敬长辈的优良传统,清明节所蕴含的缅怀先人、弘扬传统、感恩思源的情怀。尽管我们在研究中不可能把全部的节日纳入其中,但是我校选择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较多元素的节日进行学习和教育。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有高度认同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们包含着中国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以体验为主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为我校逐步探索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明确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小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开展活动的意义能否理解,是整个实践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并把问卷推广到学生家庭和社区,了解学生家庭对传统节日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过节的方式等,从而掌握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学校收集整理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类传统节日的资料,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从节日由来、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等方面将传统节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根据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给予其最初步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和家长有了参与、学习的愿望,也对课题的开展有了正确的认识。

三、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多样化的活动

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我校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学校充分发挥语文、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结合教材中所阐述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例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结合图画、手抄报,通过欣赏会、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表现传统节日的人文教育元素。在端午节组织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端午节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节的装束、吟诵端午节的诗歌、用小品表演端午节的由来。音乐课教师让学生欣赏春节的贺年歌曲,特别是有着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春节体验。美术课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再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物品保湿方法对通草画进行保存,还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的传统工艺表现出来,不仅让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我校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分层次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在体验“喜庆春节”活动中,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了成果收集的不同方式:一、二年级学生收集喜欢的“利是封”,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照片;三、四年级学生收集关于春节的年俗,并用相机拍下与家人参与年俗的照片(如:包油角、年二十八洗邋遢、逛花街、走亲戚、正月十五赏花灯等);五、六年级学生设计有特色的“利是封”,写春联,写以“开心过大年”为主题的日记(并配上自己画的画或自己拍的照片,图文并茂)。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春节,创设充满童趣、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结合其心理特征,给予不同年级的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提示,让他们找准体验春节的切入点,把抽象符号引导到具体可行的日常活动中,使他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鲜活的体验和更深刻的感悟。

我校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在活动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了解,不断体会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教育的收效最大化,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

四、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魅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对洋节日那么热衷,而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其实外来的很多节日很注重参与精神,例如:万圣节将基督教用南瓜灯和杰克灯驱逐鬼神的传统延续下来,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圣诞节的圣诞礼物和各种装饰带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与遐想,这些不可否认是值得借鉴的。所以我们重在通过体验去开展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经验,每一种体验都会在生活的经历中产生,是对以往的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经验,因此我们的教育主旨是让学生学会体验。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节日习俗,做“春节小状元”,还让学生抄写春联和拍摄反映春节活动的照片进行分享,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中国情,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元宵,介绍元宵的来源和品种,拍摄制作元宵过程的电子教程,亲手尝试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还有做灯笼、猜灯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在端午节,让学生通过包粽子、陆上龙舟、端午“变变变”等活动体会独特的民间风俗及历史人文文化。在中秋节,通过让学生做月饼、赏月,使学生不仅仅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更感受古人过中秋的喜悦。重阳节开展的敬老活动,更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主动收集节日资料,主动进行学习。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五、校本课程是实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累,校本教材从最初步的提纲到零散的内容,再到不断修改逐步完善,形成文字的校本课程,这中间积累的是我一点一滴的活动记录。校本课程《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又培育了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历史,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树起民俗文化之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篇7

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二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是不容易交集的,甚至是对立、对峙、不可融合的。因为自电视节目产生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对它的印象都是大众的、流行的、时尚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则是小众的、冷僻的、艰涩的、书斋气的甚至是过时的。这些刻板印象的导引,使得以往的电视节目中鲜有传统文化的呈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走本土化之路的道路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日渐增强,人们开始打破这种对电视节目和传统文化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以传统文化为资源的电视文化节目,得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广度和热度快速崛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电视文化节目的收视狂潮。

仅从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荧屏上出现的那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文化节目来看: 2011年湖南卫视就率先发力,打造了一档以解读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电视文化节目《非常靠谱》,在趣味互动之中为观众解读姓名深意,追溯家谱文化。但当时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并未形成可观的体量,也未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持续关注。而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定位的各类文化节目真正成规模地在电视荧屏上陆续出现的时间节点应该是从 2013年开始的。首当其冲的是 2013年7月,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旨在“体现汉字之美”的电视文化节目《汉字英雄》,从此打开了电视文化节目创作的新思路与新局面;紧接着同年 8月,中央电视台也制作播出了同类题材的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两档以“汉字”为题材的文化节目所引发的收视热潮以及激荡起的全民文化热议,使得之后一段时间里,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这块电视文化节目取材的富矿,并持续发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电视文化节目热潮。这些文化节目在题材上广泛涉猎了汉字、成语、谜语、诗词、姓氏、典故、书信、礼仪、习俗、戏曲、民歌、民乐以及特定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系统等传统文化样本,可谓网罗广阔,定位精深。直到 2017开春之际,电视媒体再次凭借“诗词”和“书信”的文化魅力重新引燃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

对此,一方面我们为电视文化类节目找到传统文化这一富矿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资源可能被过度开采感到担忧。电视文化节目应以怎样的姿态、方法与方式来挖掘、再现、表现传统文化?本文的核心命题就此提出:电视怎样应对传统文化?围绕这一命题,本文提出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留存、体验、创造。

一、留存: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探索与表达

所谓留存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N广普式的打捞寻迹、多层级的凝练提纯以及艺术化的精美再现。留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就警醒我们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遴选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样本,使其更加真实、自然、美好地呈现于电视荧屏之上。对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与本真性的追求,实是要谨防我们在留存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有意无意的内容歪曲、形象毁坏甚至是价值颠覆,使得传统文化丧失本真而变得面目全非。中华传统文化体量巨大,内涵丰厚,不仅包含了文学性的语言、文字及各种类型的文体创造,还有艺术性的书画、音乐、舞蹈、武术、曲艺等丰富内容,更有着人伦德行、世风规约、价值观念等源远深邃的思想性文本。如此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历经千载仍得以传承留驻并不断扩容增义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世人都会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视中,持续地从历史中搜寻到能够对接当下、启迪当下、激发当下的文化文本,并以此为基准创生新的文化样貌与机体,从而完善和焕新文化的图谱。因此,留存文化的实践路径中我们要层层推进地对传统文化样本进行鉴别、甄选和诠释。

(一)精心发掘

对传统文化的精心发掘是十分需要洞察力的。然而面对如葳蕤大树般繁茂的文化文本时,我们往往困于从何处着眼入手。其实,我们可以明确出三个传统文化发掘的基本定向:其一,从经典中采撷。经典之所以能被誉为经典,必定是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后仍旧能够被人们接受、认可甚至是追捧。它体现的是“美”的穿透力,从文人诗词歌赋到名仕琴棋书画,无不体现着“美”的通融与包孕。其二,在传统中探寻。传统并非意味着刻板与严肃,反而是一种灵动与亲善的存在。传统包含着经典的文化艺术品类,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在对思想道德、风俗典范的规约上。它蕴涵的是“善”的感染力,从美誉传说到佳节风气,皆在传递着“善”的温暖与感念。其三,到生活中体察。“传统文化”之“传统”与现代生活并不是断然割裂的存在。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既能观察到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融合,也会身临那些不断新生的文化样态之中。它显现的是“真”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具体可感的社会生活中,以文化为主线去发现真切的情绪,探寻真诚的情感,见证真挚的情怀。以发掘民歌为例,这种凭借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依靠从传统文化的富矿中去找寻成体量的民歌曲目,又倚赖寻迹经典中的记载来填补对它的认知,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它与歌者的踪影来完善对它的感悟。

(二)精细过滤

对传统文化的精细过滤是非常考验判断力的。在对传统文化文本经过了精心发掘的基础之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其去粗取精,过滤提纯以及推陈出新。首先是去粗取精,传统文化源于历史也行于历史,而历史的局限性也就必然会带来传统文化泥沙俱下的客观存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样本有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而判断的标准即为它是否与我们当下的行为规范相贴近,是否与我们当代的价值观念相符合。陈旧的、落后的、封建的、迷信的文化糟粕皆应排除在电视文化节目的选题之外,这不单单是为了净化电视生态,更是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是过滤提纯,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更加精细和精准的归纳总结,凝练提升。把相对松散和抽象的传统文化样本进行精炼概括,留取其中最闪光、最动人、最出彩的部分。最后就是推陈出新,这其实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精简之后的再次增容,意在结合当下现实而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大力发挥和完善。从简明化到 “点”的传统文化内核出发,接着以 “点”连“线”的关联化到当下生活的相关议题当中去,终以“线”铺“面”地将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的再锻造,从新建构一套引领潮流、典范当下的文化体系和精神图谱,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激活与革新。

(三)精美呈现

对传统文化的精美呈现是极其需要调动想象力的,这也是电视应对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它不仅需要电视人的智慧和才情,更需要其打开丰富的文化想象。类型和性质迥异的各种不同文化文本,如何在体量有限的电视节目中以最舒展的姿态进行表达和呈现,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打量和精准对位的。电视对“精美”的追求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气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努力地对趣味性的精巧节目设置进行不断探索的各种尝试。如果过于偏重文化的知识性、艺术性传达,趣味性、娱乐性就会略显短缺,节目就会缺少更大范围调动全民关注和参与文化实践的能力。 2013年至今的历次电视文化节目热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轻娱乐化表达。从表一汇总的文化节目信息来看,这些富含娱乐性的电视文化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求知”属性的知识竞赛类,以《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求美”属性的演绎竞艺类,以《咱们穿越吧》为代表的“求真”属性的体验竞技类。一个“竞”字,其实包含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戏剧性在内的诸多精彩的节目表现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精美呈现。

二、体验: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意涵的认知与感悟

所谓体验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临场式的观摩体察、多元化的亲历体味以及友好性的分享传播。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肤浅的、表层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带着情感和温度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切身感受和深入体会才会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在体验的探寻中,实质上是一种人在文化面前的参与与回归。在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深度发掘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一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精神之旅,以此来逐步深入到对传统文化意涵的体认、领悟与探索之中。相比对文化的“发掘”,这里的“体验”更注重人与文化接触过程中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要谨防创作者对文化文本的二度文化阅读甚至多手文化寻览。电视人必须走出“闭门造车”的文化创作桎梏,这就需要创作者们走近文化的源头去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认知,丰富第一手的文化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体验到文化真正魅力与意涵的同时,将电视文化节目的文化地基夯实打牢,由此做出来的文化节目才会更有底气,更具风度。

(一)亲临触摸

文化并不都是抽象的,它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存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之初,特别需要我们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原本,去与文化进行直接的静观对望。无论是观摩一幅古朴的画卷,聆听一首明快的民谣,品味一盏清冽的茗茶,还是打探一段非凡的传奇等,这些对传统文化的零距离“触感”都可以引起我们对文化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这种以手、眼、耳、鼻、口等感官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即时感性认知,也是激发电视文艺创作创新灵感的不竭源泉。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节目当中,每一封跨越古今的书信被诵读的背后,都是节目创作者们从各路渠道收集的成千上万封历史信件中经过反复研读、判别而最终甄选出来的。更有文化学者在节目中担任“拆信人 ”的角色设置来为观众畅聊解读每一封信件背后的传奇故事与历史脉络。同样是文字信息,如果通过对信件原件的笔迹、墨迹、修痕、纸张等的直接览阅,就会得到丰沛的“触感”,那么在嘉宾诵读和解说的时候就会更加合情合景,入境入心。

(二)亲身感受

如果说对传统文化的亲临触摸,是我们对文化文本深入了解的输入过程,那么亲身感受则是我们在吸收文化经验之后对其进行输出过程中的真挚发挥和演绎。文化的体验者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以情动人,也就是将自己对文化的丰沛的感触借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给观者、闻者。这方面,在电视已播出的部分文化节目中是有诸多节目样本可供参考的:《艺术人生》的动情访谈、《百家讲坛》的真情讲座、《文化正午》的深情评论、《开讲了》的激情演讲、《朗读者》的温情诵读、《传承者》的热情表演等等,都在电视节目与文化结合的探索中树立起了各种典范模式。一个“情”字,不仅将肺腑之情的文化感念进行了抒发,同时还囊括了专业性、艺术性和美学性等在内的各种内容延伸。相信观众们在屏外之端亦能够捕获来自传统文化的震撼心灵的魅力。

(三)亲切参与

电视文化节目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永远都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通过收看文化节目,而受到心灵的陶冶、精神的洗礼,并持续关注和参与到现实的文化实践当中去。那么亲切参与,其实就是我们在将文化感受输出的过程之中,充分与观众分享和交流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互动其中,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真正的全民关注与参与。亲切,强调的则是观众参与文化节目收视过程中的友好体验。比如在文化体验的环节设置上,文化节目就可以置换文化体验主体。将学者、艺人、传承人、主持人等角色的文化体验过程让位给普通大众进行体验,让观众、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进节目,走近文化,并用镜头纪录他们的惊奇与动容。这种置换必定会更加贴合观的收视期待,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产生经验共鸣和情感共鸣。《朗读者》首期节目里的六位朗读人当中就邀请了两位普通素人来诵读书信,他们用平凡的文字来解读自己有意义、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和传奇故事,令观众领略到了普通人平凡中的不凡而倍受鼓舞和感动。

三、创造: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拓展与再造

所谓创造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化定位立意、时尚化的重塑改造以及开拓化的融合创新。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持续地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文化”之“化”除了润物无声的“感化”“教化”“净化”,更有与时俱进的“优化”“变化”“进化”之义。文化总是在伴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地更新和扩容,以适应和满足当下日常生活对文化的需求与期愿。这就需要我们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要时刻保持对文化文本的当下定位、立意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判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使文化的创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在创造文化的理念设计中,有三个关键词是要准确把握的:即日常化、现代化和开放化。

(一)日常化处理

文化对当下日常的关照总是文化最广泛意义上的价值所在。对传统文化的日常化处理有三个层面的释义:其一,是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是源于自古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积淀、传承和创新。历经几千年的诸多文化文本可谓浩浩汤汤,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必定是能够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并对日常生活有着启迪性和引领性作用的。因此我们应当秉持电视文化节目关照当下日常生活的宗旨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表达。其二,是雅为俗用。电视文化节目要谨防文化的高谈阔论。电视是服务大众的艺术样态,因此对文化的表达要从精英视野走向大众范畴,着力将陌生化的、小众化的高雅转化为日常化的、大众化的通俗认知。其三,是殊为常用。一些传统文化文本有着特殊的面貌和形式,对日常生活来说也是较为陌生化的存在。如原生态的歌唱形式,虽有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野性美感但并不都是悦耳动听的,我们若用现代化的摇滚、古典、流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将会使其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再次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当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近几年来每逢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时段,文化类的电视节目都会小成规模的集中呈现,聚力播出。应当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种借力传统节日的节目播出策略,确实能够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掀起不小的文化热潮,从而提振传统文化的传播度与接受度。但想要达到持续性的文化传播效果,还是需要以特殊性的节日节点来带动和活跃日常化的文化局面。

(二)现代化展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认同。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判断,没有流行外衣的文化内核是很难被广泛关注、认知和接受的。所以,电视文化节目在塑造传统文化文本的时候要借用最时尚的、最摩登的方式进行演绎,使其成为当下有机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同样有可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央视猴年春晚上,歌手谭维维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就是杂糅了传统的戏曲形式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形式摇滚进行了生动的演绎,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同时也点燃了观众们对传统曲艺剧种的关注与兴趣,不失为一次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展示的成功案例。北京卫视 2015年底推出的一档传统文化竞演类节目《传承者》中,有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曲艺文化被搬上了电视舞台。在被重新编排和设计的同时,一些传统曲艺表演会被伴以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搭配动感流行的背景音乐,为观众带来了同样震撼的文化体验。这些节目案例足以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艺术形式的适宜结合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三)开放化对接

开放意味着广纳并存,这也是文化的一种自信的、包容性的姿态。追求文化的开放化,一是要将传统文化设定为一种多元的存在状态,让单一文化文本与其他多元的文化样态进行碰触、对接与融合,以产生新的文化样态、现象与景观。比如电视文化节目在内容创作上可把城市文化、青春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亚文化等文化样态做相互之间深度的对接、碰撞、与糅合,这将会出现一种崭新的文化释读视角,以透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独特的文化气质,同时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新也是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文化引领姿态和倡议方式。二是传统文化的表达要力求开放和多元。如被誉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除了文化节目中竞技性的背诵、默写、释义,还可以对接其他的文化艺术形式拓展出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比如吟唱、戏剧化表演甚至是舞蹈演绎。只要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创新尝试,不断施展创意,就会有创造文化的新机遇和新领域。

篇8

【关键词】 中元节;文化情怀;心理治疗一、各地中元节的文化情怀

这是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同时也是全球化的时代,网络正在把地球变为一个村落。如果深入分析这种情况我们会意识到一个严肃的问题:文化的全球化正在把文化同一化,或者说强势文化正在或者遮蔽弱势文化。固然文化本没有高低和先进落后之分,但经济实力的强弱正把每个国家的文化借助经济实力进行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国家的文化安全,防止本国文化被他国文化同化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因为,文化的独特性如果遭到破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就会遭受断裂之危。是的,我们坚持文化相对主义立场,尊敬他国文化的同时也尊敬和保护本国文化,这非常重要,它将给予我们宽广的眼光和视域,培育我们宽容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情怀。中元节最早源自什么朝代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七月十五节俗早在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以前便有其滥觞。中国传统的七月十五习俗内容主要表现为祭祀,是为秋尝。七月十五的祭祀又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时间、方位和地点。时间一般放在夜晚。七月立秋之日在十五前后,此时农作物开始收成,迎接秋收的日子。”[1]

每到农历7月15日,许多地方的中国百姓都会去坟头扫墓、烧纸祭奠,然后在家里还要设立仪式,在房屋的显要位置摆放碗筷和最好的饭菜酒水、时令新鲜水果款待另一个世界的先人们。在他们眼中,这一天的亡灵都要请回家吃个团圆饭,感受家的温暖,表达亲人对先人们的怀念。而这天家里的子女们都要回到家中一起祭奠先人。那些已婚的子女尤其要赶回来。山东莱芜一带这一天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和过节一样。到了黄昏家家都要放鞭炮送亡灵回去。在这一天,迎接自家先人的同时,为了防止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的侵扰,有些人家还要在自家门前烧些纸用来送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讲究的人家还要在大门口的门槛处横一根棍子,那棍子叫拦门棍,为得是驱除野鬼来家。这里看出了中国人的朴素和仁义。既给野鬼们钱,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同时又做了防备,防止野鬼对活人生活的影响。在这一天,家家餐桌上摆出的名字你可以看出先人的辈分和在家族中的地位,有些牌位是叔叔辈或者伯父或者和父亲相关的亲人的名字。一问才知,家族中有先人没有子息,为了让他也享受到家族的快乐,也要请他们来家,而且那位先人生前因为没有子息还因此过继了这家中的某一个子女,这样就将香火延续了。毕竟都是一个祖先,毕竟还都流着同一家族的血统。从中元节的祖先祭拜中,我们也看出了,家族血脉的流传在中国农村依然十分重要。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1、7、10月之15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的地方中元节是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与道教相抗衡,佛教确定7月15日是盂兰盆节。佛教提倡慈悲为善。古印度雨季的三个月里,佛教仪规禁止僧尼外出,说是外出容易伤害草木虫蚁,要求僧尼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期称为安居期。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根据中国的季节变化,规定安居期为4月16日至7月15日。后来又依据经书产生了“目连救母”的佛教传说故事。盂兰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意为倒悬,形容亡人之苦。盆是汉语,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兰盆即指这样的佛教活动,可以解脱先亡人的倒悬之苦。可以说中元节中国佛教借助儒家传统的“孝亲”礼俗,将7月15日演化成了宏扬佛法的“孝亲节”。不仅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受到了官方民间的普遍欢迎,因而对7月15日的民俗活动影响也最大。

五台山佛教界,在7月15日要照例举办盂兰盆会,念经超度亡灵。周围一些信教群众要到寺庙摆供、响炮、祈祷,为祖宗赎罪,祝亡人解脱。在民间,家家要上坟祭奠祖宗。晋南地区习惯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祭奠祖宗的食品喜用包子。如果先人亡故满三年者,儿女们要在这一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称换孝。晋北地区上坟祭奠祖宗,喜用馍馍,面粉制作,圆形,中间点一个红点。摆完供,烧完纸,回家时要从地里挽几棵谷子和麻,用绿色纸条缠绕,立置窗前,供奉面人一尊。节后移置房顶,根朝里,谷穗露在外面,称为拣麻谷。民间流行的说法是保佑五谷丰登。然而供奉面人的仪规,分析起来,似乎是早期人殉习俗的遗迹。

7月15日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数放河灯了。民家习惯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间点上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商行等单位,则习惯做一只五彩水底纸船,称为大法船。传说可将一切亡灵,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禅杖,象征目犍连。也有的做成观世音菩萨。入夜,将纸船与纸灯置放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依据灯的漂浮状况,来判断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生投胎了。如果灯漂得很远或靠岸,被认为亡魂已经到达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总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

中元节7月15日,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7月15日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作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7月15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二、7月15日祭家堂仪式的心灵治疗

7月15日是莱芜颜庄镇当地仅次春节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天,当地人要在清晨8点前请家堂俗称先人们进家,请进家的都是五代宗亲。这一天,妇女们在厨房忙碌做饭做菜,男人们张罗着摆设。一般是在进门的大堂正中位置摆方桌,然后是时令鲜果,有酒有茶,同时用红纸折叠出一个个牌位,写上名号,一字排开。在7月15日前几天,是各地要帐的好时候,谁也不愿意在7月15日还欠着人的债。到了7月15日这天,也没要帐的了,家家要过节,要帐到别人家也不吉利。所以,这又成了躲帐的最理直气壮的理由。

过去拜家堂是家族间磕头,现在还时兴磕头,但不同家族姓氏的人也来磕头。一般情况下,7月15日各家顾各家,如果要串门一定得到主家磕头表示尊敬。一般这一天,家家大门都有拦门棍,是要将野鬼或者外鬼拦在门外,取个吉利。

带我们到农户家的村干部是莱芜颜庄庆和村的,一进了村民家就在牌位前磕了三下,主家也很乐意,马上热情地招呼我们进来。在敬供的牌位上从左到右一字排开这样的内容:

先高祖讳

思诚妣

刘张氏之位

先高祖讳

思瑞妣

展吴氏之位

先曾祖讳

桂妣

杨氏之位

先曾祖讳

桐妣

刘李氏之位

先祖讳

鸿勋妣

吕氏之位

先考讳

汉振妣

陈氏之位

四叔父讳

汉达妣

刘氏之位

作为祭奠五代宗亲的牌位应该是五个,在这家农户里多出了两个。经过现场访问,才明白,原来在先高祖辈,大伯家没有生养男丁,故由亲侄子供养。而到了先考这辈,族中亲四叔家中也无男丁,故也由侄子家供养。小小的一个供养中,其实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对血亲家族的体认,对家族繁衍的需要。他们的供养中,充分体现出男丁在家族传序中的重要性。其实每年为先人们准备的这样一场隆重的迎接仪式恰好是对家族血统的回忆和记忆,光荣和梦想似乎就在这样的仪式中得到承传。同时在这天,家中的男丁几乎都要赶回,目的是共同祭拜祖先。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儒家的“孝”在民间的继承和发扬。联系中国民间中元节文化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一种目的是为了追荐祖先,另一个目的是超度孤魂。其中“目连救母”的故事更将中国孝道文化推向了极致。而莱芜中元节祭祖几乎也没有脱离这样的主题。

民间俗信认为,整个7月是鬼月,阎王于每年农历7月初一,打开鬼门,放鬼出来,到阴间觅食,宗亲人们的供祭。7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两大鬼节的差别是由阴阳五行观念造成的:清明时节的三月,水气也就是阴气进入‘死’的阶段,如同动物的休眠,鬼活动的活跃期结束,故传这时时收鬼,给祖先的冥币要及时送去,一旦休眠或紧闭家门,就收不到;为此要为已作古的亲人修治坟墓,也正因这个缘故,要祭祀左邻右舍,以求阴间和睦相处。”[2]“七月是阴气转入‘生’之阶段,出门活动,故而叫鬼门开,路边点火河里放灯提供鞋子,为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同时经历了三个月的限制,饥肠辘辘,为鬼进食成为要事,所以不必上坟,只要请祖先来家饱餐,收取冥币。”[2]民俗文化的加入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了中元节习俗的内在的文化含义。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国民俗的应用正显示出中国百姓对生命规律的尊重和认可,而这样的认可也正是百姓的人道关怀所致。在他们看来,鬼也是有情感需要的,鬼也需要休息和游乐,因此每年给他们几次这样的机会,完成他们和活人的交通。给他们足够的钱花,每年给他们和活人心灵交流的机会,每年也让活人们在思念中完成情感的寄托和升华。孝道文化是一方面,其实从文化接受的角度分析,人们在一年三度的鬼节信仰中,主要完成的是心理疗伤。尤其是中元节,通过放河灯,通过烧纸,通过祭祖的方式,人们在隆重的祭奠中,在浪漫的河灯中,在亲人的聚会中释放内心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生活的寄托,希望亡灵和祖先的护佑,同时在祭拜中将敬畏天地的心思充分地得以体现。

一个民间节日从唐代延续到现在,没有强大的魅力是无法代代相传至今的。其中除了中国人特别尊崇的孝道文化的影响外,其实更为重要的就是心理治疗的作用。信仰的治疗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和退让,同时也是对人心理的抚慰。在喃喃低语的祈祷和祭奠中,生者完成了自己的倾诉,完成了对死者的追念,也完成了精神的抚慰。“抬头三尺有神灵”的中国民间,对家族祖先的崇拜,即是寻找保护神取悦神灵的表现而且是最直接的表现。

三、继承和保护的必要性

“现在看来,七月十五已经完全蜕变为一个家族文化的节日。这种节日,敬奉祖先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借着请家堂的时机对子孙进行孝道、家风的教育,同时也以节日的传承来延续家族结构。”[3]其实,7月15的家族文化功力性质已经非常明显。从家族血脉的延续到家族的教育,到通过孝道传习家教这都是节日的功能。而这曾经被批为封建迷信的传统节日其实在城市化进程中正在逐渐淡化,文中涉及到的更多是还没有收到商品化冲击的边缘的一些区域。正因为如此,抢救和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中元节传统集中了中华美德,而且其对民众生活的安抚和情感需求有很大的满足,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不该退出历史舞台,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目前该节日存在的问题是:城市人已经不过这个节日,节日本来具有的丰富的活动和仪式也在逐渐消失,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也在被人们疏忽。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将很快发现:这样一个流传很久的有丰富内容和文化含义的节日在我们这个时代被遗忘了。所以,抢救,主要是抢救传统中的那些必须存在的仪式那些必要的传统活动,抢救围绕此节的一些各地有特色的民俗生活。保护,主要是保护这节日的“原初性”,少一些现代人为的篡改和扭曲。因为目前非遗保护最怕的就是一对某个项目进行保护,当地就把非遗市场化商业化了,非遗的根受到破坏,我们将找不到看不到传统的本来面貌,这将是最大的悲哀。

在中元节作为保护项目开始之际,保持文化的本来面目,是我们应该一直警醒的。

参考文献:

[1]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篇9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义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濱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L±>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篇10

关键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功能转换;改造措施

Abstract:Lead new features into the ol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w demands of social reality, but also change the current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n people will find the hope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new demands. Mod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Pingjiang 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in suzhou is a successful attempt .This article will put forward the renov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replacement in Pingjiang 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as an example to study about the principles and forms of function replacement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new Buildings. In the end recommend practical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2-52(4)

“拆迁”、“新建”常被认为是解决历史街区普遍存在的居住质量偏低、城市道路不畅等城市弊病的惟一途径。但随着对传统建筑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开始尝试改变“拆――建”模式,期望以另一种视角来审视我们已经熟悉的传统建筑,以便发现尚可利用的价值,从而让这些建筑继续服务于社会。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利用,正是这一构想的尝试和努力。

1传统建筑的价值

传统建筑特殊的构造体现了过去的技术,建筑的兴衰演变在其上刻下了历史烙印。保持着小桥流水、江南风情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其实是在为今人讲述着它的过去,承载着苏州悠久的历史,体现着古城的特色。

平江历史街区有自身的特点。它除了用做展示、陈列或旅游景点之外,还可以恢复原有的居住功能或者利用传统建筑精致的造型、装饰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置换为特色餐饮、服务行业。由于街区的卓越区位,原有价值得到提升。而精心的整修设计可将原有风貌保留,街区的历史文脉大幅度地得到展示。

2传统建筑的现状

苏州平江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部,其范围东至外城河,西至临顿路,北至白塔东路,南至干将东路,总用地面积116.5公顷。包括古城21、22、23、28、29、30号6个街坊。这一区域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0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64处苏州市控制保护古建筑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含了城河、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遗存所构成的街区历史风貌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城市特色与价值,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依据了《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6-2010)》。2004年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为此作了《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将平江路以及与之联系的周边河街定为核心保护区,总用地47.4公顷。核心保护区之外设为建设控制区,以确保核心保护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总用地面积69.1公顷[1]。

这一地段中传统的木构建筑占到了总量的80%以上,尚有少量民国时期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砖混结构公房。

3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原则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苏州的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的境域,而不能将其改造为旅游景区或巨型的陈列博物场馆,因此街区中传统建筑优化整治需要依据《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古城整体可持续的发展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利用形式,以保护好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即在依法保护好街区内现存的空间格局、街道水系、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的前提下,激活和复兴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应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能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建筑,在体现街区真实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以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基于对历史风貌与空间格局的保护原则,街区内的传统建筑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予以优化、整治。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应该进行定期的修葺和长效的管理,若有毁损,则应依据《文物法》有关“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的原则,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部分控制保护建筑及其他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遵循文保建筑的方法,而更多的则需整治优化。

首先是以动迁或置换的方法分流建筑中过多的居住人口;其次是拆除原建筑中的杂乱搭建物,以尽可能地恢复建筑原有的面貌;第三是根据新的用途引入必要的设施,以改善和优化使用功能。对于使用功能有较大调整的,也可以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但需要考虑与周边建筑乃至整个街区风貌的协调。而那些质量极差且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或临时及违章搭建则应考虑予以拆除,以扩大庭院空间和公共空间。

4传统建筑的利用形式

根据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现状,其利用形式应予以区别对待。

4.1文物建筑的利用

各级文物建筑因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应该成为世人了解过去,探究或欣赏其技术和艺术的场所。从苏州的城市特点以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来看,散布在街区内的10处各级文物建筑可以也应该成为公众的参观、游憩场所而加以利用。目前耦园、全晋会馆已向公众开放,而其余几处大多已修葺,虽然有的归属问题还待解决,但逐步对现在的使用单位予以土地置换,使之成为面向大众的陈设、展示场馆,已经为相关主管部门所认可。

4.2控保建筑的利用

控保建筑数量较多,所以并不宜于将他们全部辟为展示、陈列场馆。由于它们不象文物建筑那样具有显著的历史、艺术或科技价值,但其存在对于整个街区乃至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的延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于它们的再利用可以在不破坏甚至是不改变原有形象的前提下予以改造,经过功能置换,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功能置换的尝试已有人开始实践,前面提到的仓库、厂房、里弄的置换改造应该说就是此类成功的实例。苏州传统木构建筑虽然不同于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但也同样有效地采用这样的方式。

钮家巷方宅是利用旧有建筑改造成旅店的实例[2]。这是一座旧式中型邸宅,属于传统的居住类建筑。由香港西北拓展有限公司承租,将其用作旅馆即“平江客栈”(图1)。从新旧功能的关系看,旅馆与住宅虽然存在着功能空间的差异,但两者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居住”。依据承租者的理念,希望让远道来的游客在对空间形式、建筑风格以至室内陈设的接触中体验苏州地区的居住传统,感受到与普通宾馆、酒店不同的文化气息。因此这样的功能置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

另一改造的典范是平江路29号联萼坊内的一处具有时代气质的“概念书店”(图2)。该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庭院民居,中部天井连接前后两进主要建筑,形成庭院深深的静谧氛围,加上建筑内留下的斑驳墙体、古色古香的家具,是个适宜读书写作的绝佳地方。概念书店经营项目广泛,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一面“未来墙”,顾客只需要将写好的信件放入墙上与日期对应的格子里,店主人就会在指定日期寄出这些信件。古老的建筑,未来的信件,正是寓意着时空的对话,别有一番风味。

控保建筑大多规模较大,如果将建筑组群修复后整体推向市场,往往会因面积过大而不能适应今天的家庭,而总价过高也会使人望而却步。整修后的“葑湄草堂”推出后经过了较长的时间才找到买家,也说明了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的传统建筑其市场面较为狭小。相对而言,对于数百平方米的传统建筑却经常有人寻价,因此在不影响控保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可逆性的分割,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在我国古代,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建筑大多采用“前堂后室”的布置,前后之间往往界限明确,以区别内外[3]。利用这样的布局特点,可以将前面的厅堂部分可用作餐饮、公共活动类的场所,因其临近街道,使用会较为方便。而后部的每一进楼厅改造为一套住宅,出入口布置在备弄之侧;底层设为客堂、起居室,两厢可安置厨房、厕所;楼层为卧室、书房。这样的居宅建筑面积大约为200平方米左右,前面有独立的天井,基本可以达到城市“别墅”的水平,也与传统的生活起居习惯相吻合。

4.3普通“老房子”的利用

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拥有64处控保建筑,为数较多的是普通民居。其中大多为传统的木构建筑,也有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还有60-70年代构筑的“公房”。从历史的“原真性”来说,这些建筑应有选择地予以保留。因为每一历史阶段的建筑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社会时尚的具体物化形式,所谓历史文化街区就应该尽可能全面地保存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反映街区的历史演进。如果仅仅依据人们一时的审美标准,将一些特定时期的建筑进行拆除,就可能在未来研究这一时期建筑时,无法找到实证材料,所以采用适当方法加以修葺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未被列入控制保护的传统木构建筑构架较为简朴,规模通常也都较小,沿河或临街的建筑往往只是单幢楼房或平房;稍大的则在两侧加厢房,并前面加墙、门,围合成三合院,或前面加墙门间形成四合院;更大的也仅限于三到四进楼房。在此类建筑中,沿河或临街的原来就被用于各类商铺,因而可将其修葺,恢复原先的功能,以形成临街的各类店面。那些庭院式住宅可按上述控保建筑那样,以一进改造为一户的方式予以修复分隔,使之与今天的家庭结构、今天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布置紧凑,独立性较强[4]。在当时主要供小型家庭的居住用,如今仍可用于住宅。由于今天家庭结构变得更小,房间的数量就显得更为富裕,所以这样的建筑似更适宜于中小型公司、机构、团体的办公楼。

至于那些“公房”,保存的目的在于不让这一时期的建筑实例彻底湮没,因而需要进行慎重的甄别,且留存不宜过多,因为要使其满足今天的需求,内部结构须作较大的调整。

5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与优化

近年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疏散过多的居住人口;2、拆除建筑组群内部杂乱的搭建;3、整修已多年未予修葺的各类建筑;4、引入便于使用的生活设施;5、逐步进行建筑的功能置换。

人口过多是当今旧街区传统民居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过去的住宅通常只是为一家一户而建,但在晚清的数十年中大量的住户被安置进入,为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自行搭建以扩充使用面积。由于建筑的使用者众多,但日常的养护维修却无人问津,这就使建筑迅速破败。而建筑空间的混杂又影响了必要的市政管线的通达,使建筑内部无法使用今天已经十分普遍的各种生活设施,所以疏散过多的使用人口应该是建筑整治的关键。虽然疏散属于置换,而非拆迁,但应该也完全可以遵循现今的动迁政策。经过疏散,那些杂乱的搭建物的作用已经消失,可以进行彻底的清除。

旧有建筑的修葺需要依据“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原则。目前传统建筑的修复存在着动辄落架,大量更换构件的倾向,这除了一些施工单位不熟悉古建修复工程的施工做法外,主要还是由于他们希望以提高工程量来达到获利的目的,结果是造成了传统建筑修复成本的居高不下。其实传统的古建维修讲究尽可能多地利用原构件,在原有构件存在开裂、朽烂时,在不影响承载的前提下,采用挖补、墩接等方法,让老构件继续发挥作用,即便是有些构件已经完全不能使用时,也可以用于需替换的小构件以做到物尽其用。所以,传统建筑的修葺需要考察施工队伍的素质,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5]。

对于传统建筑因功能的置换而需要进行空间的分隔、附属建筑物的添加,同样需要本着以不伤害原有建筑结构、风貌的原则进行,而且需要考虑具有可恢复性。因为当这幢建筑在功能再次变更时,有可能方便地去除添加恢复原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或功能的转化,各种新的生活设施需要不断地进入每一幢建筑。为保证生活质量,改造后的传统建筑中能发挥它们的作用,需要对建筑中各种管线进行合理的安排。与传统建筑相邻的小巷建筑内部的备弄其实是置各种管线的理想场所。由于疏散了过多的居住人口,传统建筑变得规整,将公共管线排布于备弄,可以方便地通往各家各户。如果建筑内部布置合理,那么管线的分布也不至于十分复杂。

传统建筑再利用中,最为棘手的可能要数防火问题,因为木结构易燃,而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其实在传统建筑中古人对于防火已有考虑,如备弄、前后建筑间的高墙、相邻建筑间的封火山墙等等。众多建筑能留存至今,这些建筑上的处理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备弄、高墙等依然具有防止火情蔓延的作用,当然为进一步防范可以将城市消防用水系统延伸到传统建筑集中的小巷、甚至备弄之中。在建筑内部梁架的隐蔽处设置喷淋装置。通往各处的电线,外加金属套管。另外在一定的范围内安放手提灭火器。有了这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就不一定要拘泥于消防通道(主要指建筑外部道路系统)、防火涂料等的限制。

此外停车场地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有些人以为车辆不能停在家门口,甚至居宅内就不能体现生活质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如今即使在一些所谓“高档居住小区”大多采用集中式的停车库,而非一家一户都有自备车库,所以解决停车问题可以采取在一定的街区范围内建设内部的地下停车场的方法。将停车场建于地下可以不妨碍整体的历史风貌,集中停放也便于管理,而让这里的居民,外来的访客适当的步行,也会增进健康[6]。

自平江历史保护街区确立以来,这一老苏州“缩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造,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健全的保护改建模式,旅游开发也已经逐步成体系。街区内无论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控制保护建筑,或是一般民房都能各得其用。从整体来看,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保护与改造的典范。近几年,平江历史保护街区在延续过去的保护开发策略外,更加注重街区内原住民、留住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市政、交通等各个方面解决居民实际问题,避免平江历史街区的开发给普通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通过这一方式留住居民,使得平江历史街区成为真正“有人气的”生活化的“活”的历史街区[7]。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Z].同济大学,2004.

[2]雍振华.旧建筑功能转换设计方法与问题探讨――钮家巷方宅改造设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6-27.

[3]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5-76.

[4]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27.

[5]阮仪三,林林.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理想空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86-94.

篇11

中国开始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层面上的工作时间并不长,其保护方式和发展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的保护只是保护单体建筑,控制保护建筑的保护范围。针对现状,我们从2008年开始在十八梯历史风貌街区与法石历史街区两个项目中进行新尝试,从整体角度出发,在实体保护的同时保护历史街区中的空间氛围和空间意象。

旧城保护规划中的现状问题

旧城保护规划的“保”与“建”

目前,旧城保护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缺乏三维性的空间形态控制要求;缺乏对历史街区内部与新建筑形式的具体指导;缺乏对整体历史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的研究与文化信息传承的指导。同时,历史街区(风貌片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彼此分离,文保规划、开发规划分属两种规划类型,监管机构不同,制定单位的资质要求不同,委托进行的群体也不同。“保”的工作组只确定“禁止”的空间,但对“建”的方面缺乏具体指导。

现状文保规划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保”通常确定以后的功能,比如指定作为展览馆、艺术中心等功能,但城市功能的指定往往没有相应的支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难以实施;二是对于“建”的空间、形式、内容基本没有限定,虽然对清理后的空间虽给出了相应的建筑指导建议,但文保性说明不足,缺少涉及商业旅游开发活动的范围可实施性指导。这样,除了保护什么是清楚的,如何保护以及如何开发的关键性内容,或者缺失,或者由于缺乏研究背景,而仅仅成为主观性的意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项目在发展上往往成为争论的焦点。

旧城保护规划的“整体”与“局部”

对比欧洲历史城市保护而言,中国历史街区保护内容中对于保护实体的单体范围比较明确,但是在其非实体层面中,公共空间、道路体系、空间尺度等系列对于整体风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要素以及最终的整体文化气质的保护不足,对于历史城市的大量文化信息和其城市形态、功能背景、实际需求既不有效利用,也不明确引导。

每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对于每个历史街区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我们应该保护什么,通过一种怎样的方式来保护才能达到最佳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内容。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宽窄巷子在中心城市传统特征性商业街区的营造方面非常成功,但在旧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很难说是成功的。作为传统旗人居住区域,它的空间结构异体性强烈,街巷居住性气质突出,两侧以闭合院落为基本单元,基本没有成都传统居住区内具有典型性的混合商业功能,是一个优美的居住街区,和北京相当多的传统老街区

的气质一脉相承――正是其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载体。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建筑物的表面装饰、公共空间的细节处理、院落的重新组织都以“夜店”为参照进行塑造。现代材料深入介入传统建筑的个体中,相当部分的建筑与院落空间的结构被打破重整,中国民居典型的单元模式、建筑关系、院落空间被打破以形成商业流动空间的塑造。最遗憾的是,作为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其核心性的价值――成都传统民居的一种特定空间模型及其特有的文化、气质信息损失了。

欧洲城市保护经验借鉴

在欧洲城市建设中,这些矛盾利用城市景观规划进行解决。在德国的文保类型中没有“历史文化街区”,只有文保建筑,这些文保建筑不分级别,统一保护。通常这一类型规划位于城市历史核心区域或文化类型区域,依据其城市风貌的整体特征性界定范围,涵盖面积往往不超过2平方公里,在其基础上制定城市景观规划。其核心内容为概括其传统城市空间与功能结构、城市历史建筑、历史性公共空间、天际线、视廊等系列特征,形成新建筑与新公共空间形态引导图则,从而为“新”建筑指定设计与工作框架。

这一规划为“保”与“建”形成了桥梁,在文保单体的基础上,将城市文化意象的特征扩大到整体城市历史脉络结构、空间意象等更大的信息体系中进行归纳总结。城市意象的信息的源泉被得以扩大化,从而增强了传承的基础。以此为背景,借助城市景观规划事实上对城市的历史城市结构、公共空间体系、建筑语言特征进行了整体研究,在法规上形成了保护的法定框架与发展思路,建筑语言则一般以推荐性建筑设计导则给予指导。

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新尝试

2008年以来,我们试图在中国进行传统历史街区改造与发展的新尝试,包括十八梯历史风貌街区与法石历史街区中形成具有历史街区文保规划、城市功能策划、空间形态城市设计为三重载体的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认同。这一类型项目的基础是历史性街区,其中历史建筑的总量较低,难以划入历史文化街区,质量较低的传统建筑与加建建筑,敏感性相对较低。而这些区域的发展又有较好的城市设计的发展空间,发展任务较为明朗。在此基础上一个联合性的城市设计明显具有兼顾各方需求的可能性。

范例一:法石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及环境设计

宋元至今,法石街区为泉州的重要港口。宋元时期航运、造船业就相当发达。石头街在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道,两侧波斯行商鳞次栉比,是泉州著名的历史商业街区。街区内有码头、妈祖庙、马可波罗巷等众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性遗迹,是泉州市海丝文化的重要见证地;在地段内集中了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和石头街、洗马桥等多处景点。区域内现存的现代典型建筑风格与核心历史时期已有明显差异。其鲜明的建筑风格更多地来自于滨海渔村的特征,多为闽南传统大厝与西洋楼式建筑,材质以石头建筑为主,属于典型的滨海闽南民居。但该部分可保留的各类历史建筑总量共计130栋(包括部分坍塌可重建),文保建筑12栋,仅占该区域总体建筑量7%,因此未能列入历史街

区保护工作中。

如何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承的空间载体和发展需求。同时考虑未来旅游需求。作为泉州市闽南文化的展示区域,我们认为法石街区应成为集文化旅游、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有着优良环境和显著文化特征的综合性街区。整体保护中以宋元时期重要文物遗址为核心,以石头街为法石片区传统历史风貌及当地特色旅游商业的主要文化承载轴,延续法石历史街区的清代至近现代街巷格局,纵向结合现状插入绿化轴线和文化轴线。保护和修复现有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国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统民居;在规划中严格保护承载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空间元素,如戏台、绿地、洗衣空间、祠堂、码头空间,各级社区交往空间中各种公共建筑和服务业、商业设施。

在传统街区之外,法石街区整体属于风貌协调区,实现包括高品质低密度住宅在内的系列多样的同时,其风貌形态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以各种方式结合传统建筑典型元素,用现代建筑语言加以阐释。这对于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来说,风貌协调区的建筑必须同时具有高建筑品质与高地方识别性。

街区中段多座厂房拆迁后的空白区域,成为城市设计风格尺度突破较大的区域。这一位置集中性地进行了系列文化、旅游、休闲、商业

篇12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本研究将从文化内容方面尝试予以解读。

一、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传》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充分体现了“立人之道”。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人格培养、人际和谐等,诊释了仁与义的含义。编者还把立人的篇章作为各册书的开篇,凸显了“立人之道”的重要意义《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开篇《以生命相赠》意境深远。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进人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生活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对这种挑战成为最关键的环节。《以生命相赠》讲述了越战期间越南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姑娘被炸伤,生命垂危,急需鲜血。一个小男孩克服死亡的恐惧,勇敢地献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该篇以“为了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爱莫大焉!”结尾,实为点睛之笔。英语中有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盛宴”。这个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在特别的背景之下,这个作品震撼人心是可贵的友情,是人性善良的光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仁与义”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对人性及人际关系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启发大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建构人性,注重亲子关系,把家庭价值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作为“立人教育”的根本内容。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被视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孔子通过‘仁’开始塑造、形成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阎。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义与爱紧密相关。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的《善良之心永世相依》描写的是父子情,虽然父亲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课文中朴实而真诚的叙事表达了爱的主题,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用大爱做小事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遗憾的是作者在父亲去世后才感受到这种大爱的境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是爸爸帮我保持平衡”。年少无知时的作者无从理解父亲的爱,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残疾外表下的“气质神韵”皆缘于善良之心,缘于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审视自己。觉悟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过程,也是作者学会爱的过程。这位身有残疾的平凡父亲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勇气及其刚毅和高尚的品格,给读者留下的是要有大爱才能有大德的思考。编者把“爱”与“善良之心”即“仁”联系在一起,引发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深人地思考“爱”的内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每册都有情感、沟通的话题,如“不只是文字”(第一册)、“沟通问题”(第二册)、“社会问题,’(第三册)、“文字的力量”(第四册)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注修身,强调塑造人的情感心理。选取《羞怯的痛苦》《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作为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开篇,把情商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这两篇文章分别以羞怯、幽默为话题,对羞怯的不利影响、幽默的益处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能让大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来看待生命。学会理解他人,既保留自身的独特,又能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努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与人交往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气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个性”是“君子”形象,能够“不同”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就是要协调“不同”,“和”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西方文化与此一致,既崇尚开放、张扬的个性,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主体间性”。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个性不同的团队里,更须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以载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很多选文都体现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周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自强?那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给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忠告,比如:“把过去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锁进记忆的角落里不再去想,才有可能自信和乐观”(第二单元主题“记忆与遗忘”);学习外语“在读、写、说、听思想传统的交流技能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项技能:文化意识”(第三单元主题“没有言语的交流”);“把上大学看成一个美妙的实验,要学会改变自己”(第四单元主题“新的开端”);“倘若你在思想上给未来抹上惊恐的颜色,你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第七单元主题“生活的选择”)。这些文章选编在第一册,有助于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新的面貌步人人生的新阶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与理性的头脑。在多元价值并存、人们热衷于追求富与成功的今天,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反映的精神实质及其折射出的文化价值取向。学完第一册第九单元《快乐的圣诞节》一文,学生可能会在热衷于过“洋节”、过多地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停下来,理性地思考圣诞节这个神圣的宗教日子所承载的非商业性的文化价值,正如文中所说:“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它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第二册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呈现的金钱哲学“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同样发人深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伊莱亚斯》故事则引发学生思考幸福和金钱的关系。类似的选文还有第二册第九单元《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作为社会高消费的成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消费。对于沉酒于电脑游戏、忽视学习的学生来说,第四册第八单元《如何从容使用时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时间就是金钱,应该节省,应该理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这种时间意识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当下各类媒体追捧正使球星、歌星、影星、畅销书作家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春偶像,第四册第五单元同时选取《运动员应是行为榜样》和《运动员不应是行为榜样》,使学生慎行、明辨和思考,在大学学习中大学生既要注重个人成长,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册第七单元《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及其评论《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同时出现在课内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相同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换一个角度思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告诉学生要认真规划未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比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择业规划”所选三篇文章对大学生择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指出没有人能预见自己的未来,理智比机遇和命运更重要。要打造未来的事业,“有些事是你现在就能做的”;第四册第四单元《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指出具有创造性是“通向光明前程的关键”;第四册第六单元《风险与你》使读者对风险这个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第二册第三单元《生而成功》“任何事都不可能由别人来教你,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靠自己去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的宝贵经历。要在四年后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会成长,比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不仅关注学生修身与自我发展,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突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宋、明时代更进一步阐发了这种天人互动的观念,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很多选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休戚相共、血脉相连的一体。人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使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并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第三册以《新生之旅》为题讲述“旅游的快乐”这一主题,认为旅行会改变生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理清头绪,来尝试新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进而指出人的成长要通过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改造,将来的很多旅行将会具有自我改造的意义;经常旅行,以便不断进步。这些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诊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编者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更让他们相信天地之美的力量:“美能启真、美能储善”,同时又与作者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追求仁者、智者的生活,塑造情感,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庄子·齐物论》论述宇宙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选取了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让学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反思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物的玩耍》讲到“动物能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怎样协调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怎样和自己群体中的其他动物相互交往”;第三册第六单元《人和动物的好斗性》则开篇就指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作者描写了竞争的残酷、人类战争的罪恶,流露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忧思之余,作者对人类的明天寄予希望,指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将人类的敌意和好斗性通过建设性活动和非暴力的竞争发挥出来。人类肯定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观点似乎颓废、悲观而又消极,但掩卷深思,可以感受到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重生命。

“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人类关注自然也是关注自身的未来和发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未来农耕》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现实,学会改变对农业、食品和整个地球的看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第一册第六单元《神秘的世界》又使学生懂得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追求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第四册第九单元《科学技术)太快了吗?》

篇13

教学背景:

在疫情期间,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学习,学生的学习内容既有北京市云平台空中课堂提供的由全市名师录制的语文课本的课文讲授,也有各种平台推送的语文知识的微课程。学生只能在固定的空间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线上学习的核心,学生面对的学习资源很丰富,但是为了逐步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学生在居家期间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更多的是了解现阶段那些新鲜的、带着浓浓的当今时代意义的内容。同时,我在思考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考虑到如何让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因此,本次课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内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既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的《二十四节气》,帮助学生积累,也有我给学生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小知识,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还选择了3月5日惊蛰这天给孩子们推送这节课,着重给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与魅力。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实现了学生的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传统文化的美。

教学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以及简单的节气知识;

2.熟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3.通过重点学习“惊蛰”这一节气,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与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并了解简单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从时间、习俗等方面重点学习“惊蛰”节气。

教学难点:

通过学十四节气知识,感受背后蕴含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学会发现和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PPT、录屏软件、格式工厂、《惊蛰——挖雷笋》绘本视频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几号呀?今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能猜到是什么日子吗?

谁能来告诉大家你的猜测?

同学们的猜测有很多,五花八门,但我还没听到正确答案哟!老师来告诉大家,没错,今天是3月5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惊蛰,那么惊蛰到底是什么呢?

要想了解惊蛰这个有点奇怪的名字,同学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那么,请你们大声朗读老师给大家找到的这段文字,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朗读诗歌,了解节气知识

(一)简介节气知识

1.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同学们现在一定很想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老师就给大家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请你大声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我们要想记住这么多的节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聪明的古人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还创作了《二十四节气歌》,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读起来朗朗上口,赶快来读一读吧!

1.学生各种形式读诗歌: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简单介绍各种节气的特点。

3.引导学生找到诗歌中每一句包含的对应节气。

4.再次朗读,尝试背诵。

(三)小结

古人通过二十四节气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

三、师生共读绘本,认识节气——惊蛰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惊蛰这一节气,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发现!

(一)师生合作,分角色阅读绘本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阅读《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惊蛰·挖雷笋》,在惊蛰这天跟随贝儿和爷爷一起去天目山赶春,看看惊蛰这天会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1.分角色朗读绘本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这本绘本,我来读爷爷说的话,女生读贝儿说的话,旁白由男生来读,边读请你们边思考:关于惊蛰,你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

绘本我们一起读完了,谁能来说说你都知道了惊蛰这一节气的哪些知识呢?

预设:

(学生分享,教师用图片、动画等补充介绍惊蛰节气。)

(1)惊蛰的标志性特点: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教师补充介绍: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2)惊蛰的习俗:

①祭白虎

教师补充介绍: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②吃春雷,挖雷笋,吃春笋。

雷笋,学名雷竹笋,又名雷公笋、早园笋。当第一声春雷响起时,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的滋润,漫山遍野的雷笋开始破土而出,因此得名“雷笋”。

教师补充介绍:经过立春、雨水、惊蛰,到了春分的节气,听见春雷隆隆,雷笋简直长疯了,它们纷纷从地下窜出来。种植雷笋的农民很辛苦的,笋的时节一天都不得歇,即便下雨,也是雨衣披上就出门挖笋去了。它们长得太快,一天不挖可能就老了,失去了最鲜美的味道。

③北京在惊蛰这天吃春饼和合菜

教师补充介绍:在惊蛰这天,老北京人除了吃春饼和合菜,还会吃盘龙糕,相传经过冬眠的龙,在惊蛰那天也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按照老北京习俗,惊蛰这天讲究吃懒龙,因为惊蛰过后,大家要为新的一年奔波了,传说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北京人除了在惊蛰这天吃盘龙糕和懒龙,因惊蛰期间,北京通常冷暖交替,气温波动大,人身体的适应力难以跟上,易受风寒湿气的侵袭,所以人们还会吃些辛温、甘润的食物,养肝补脾,进行春补。

听老师介绍到惊蛰这天饮食的习俗,你是不是特别馋呀,我看好多东西都要留口水了,今天你可以去尝尝惊蛰这天要吃的美食。

四、朗读古诗,感受春的气息

惊蛰这天的到来,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万物生机盎然。

春天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到来之时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成都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有一首古诗特别推荐给同学们,那就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请大家跟随音频一起来唱诵这首诗吧!(课件出示诗歌,播放昕融唱诵的《春夜喜雨》的音频。)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篇14

关键词:徽州 古村落 空间布局 风水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ancient village development in Huizhou,and then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village from village location,water system,entrance,roads and building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geographic and cultur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and ideas for protecting and studying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other non-traditional villages.

Keywords: feng shui space layout of ancient villages in Huizhou

一、徽州古村落发展的历史背景

徽州自秦置郡县,距今已有2300余年。先秦时期的徽州处于山越时代,这时期形成的村落属于原始定居型村落,在历经中国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之后,徽州村落从定居型村落转变为迁徙型村落。从南宋到明中叶的300多年是徽州社会经济文化稳定发展的时期,也是徽州古村落稳定发展时期,农耕社会、习尚知书是这一时期徽州古村落的基本特征。明中叶至清中叶徽州社会经济文化达到勃兴鼎盛的时期。清康熙年间歙人程且硕《春帆纪程》描述了歙县村落盛况,“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廓,殊足观也。”据此可见当时徽州村落的辉煌。清中叶以后,徽州古村落逐渐走向衰落,一些昔日辉煌的古村落历经时期战争的破坏便一蹶不振[1]。

二、中国古代村落的传统地理文化特征

2.1古代村落建设的文化观

人类自出现以来,选择居住环境时的趋利避害之心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的兴起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即“风水学”理论的诞生。谈到“风水”,国内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风水”就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布局、某些技术的运用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生前居住环境和身后墓葬环境的选择和处理”[2]。“风水”是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风水”甚至被誉为“环境科学”,渗透到风俗习尚与民俗之中。因此应该客观的看待“风水学”,发扬其积极的成分来指导城镇的规划建设。

2.2古代村落选址原则的风水观

古代村落的选址建设是传统风水思想运用的典型代表。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黄土高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以及发展至今的宜宾古城就是这种风水思想运用的典型实例(图1、2)。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风水学”中所谓的“合口”形局。

古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以山水元素的具备为最佳,所强调的就是“关巧相通”之理。所谓 “关”指穴位,“巧”指水口,择居之时就是要检查山势与水口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其实质就是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通常称为“枕山环水面屏或背水面街”。古人讲究居住环境的封闭,“顺局宽旷,则取塘以聚气”,“引沟渠环绕村落而取吉气”[3]。

古人择址以水口为上等之地。水口一般多选择在山脉的转折处或者两山夹峙、清流左环右绕的地方,并修建一些公共性的建筑物,常见的有桥台、楼塔等,辅以树亭堤塘,以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在文化性要求比较高的聚居点处常建有“文昌阁”、“奎星楼”、“文峰塔”、“祠堂”、“风水塔”、“观音庙”等建筑(图3)。如泉州就有三大水口,以三塔层层引入,构成了城市极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三塔构成泉州市的门户(图4)。平原地区的水口常在去水中央立洲或土墩,在其上建阁或庙,由于中国历来有敬祖先的习惯,因而宗祠一般都建在村中此类最佳地段。

三、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结构特点

徽州古村落处处透出了一种朴素的生态观,这种观念体现了徽州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土地的珍惜。村民通过改造水道和借助山势的手段,把建筑、水系、山体、道路等各种造景要素统一协调起来,塑造出徽州特有的古民居建筑群。

3.1总体环境

徽州古村落的建造大多依山傍水、枕山面水或依山跨水,“相其阴阳向背,察其山川形势”,总结出了“藏风聚气”、“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等山地、丘陵地区村落选址的最佳模式。现代景观学中对此类模式有十分详细的描述(图5),图中显示村落位于山坡南向,首先能够得到充分的日照,迎接夏季东南向的凉风,同时背面的山体不仅可以阻挡西北的冬季寒风,而且可以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南向的水环境可以提供方便的用水条件,还可以为人的生活、动植物的驯养、农田灌溉以及消防用水提供充足水源。

徽州传统乡村聚落还具有仿生学的布局形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比如宏村的“牛”型结构,九曲十八弯的水圳形似“牛肠”,月沼状如“牛胃”。溪水经过滤后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南有“牛肚”之称的南湖。围绕水系而建的140余幢水榭民居,鳞次栉比,构成了村落的重点¬――“牛身”。村中的雷冈山构成“牛头”,村前两棵大树为“牛角”,村西跨溪而过的四座桥为“牛腿”,完整的体现了“牛”形村落的结构形态。

3.2水系的分类

1.水口

徽州村落将水口视为财源茂盛、人丁兴旺的象征。为了满足村民“保瑞避邪”的心理需求,水口的建造成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村落水口往往是依山势、水势自然建成。一般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村庄的界限,二是起到隐蔽防御的作用。村落水口一般建在离村1~2公里处,为村中流水的出口,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村内的拦水坝使留出村的水蓄积在村口然后缓缓流走,这无形就抬高了村内的地下水位,使村中井水丰沛、植物茂盛。由于水口出口与村落的通行路口方向一致,水口就成为了村落的门户,于是人们对水口刻意营造,在这里建筑桥、台、楼、阁、塔、庙,种植大量树木,留住财气、扼住关口,使村内中的居民生活在一种相对封闭的安全感中。

2.水塘与水圳

水塘和水圳也是徽州古村落水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塘多位于村庄核心地点,靠近祠堂等公共建筑,一般呈方形或圆形,基本是活水,是村庄重要的景观节点。水塘具有消防、排洪、调节气温、净化水体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村民共享的交流空间。水圳是村落引水的基本手段,一般宽10~30厘米,由地势略高处沿着街道或者巷道顺流而下。它既是引水水道又是路边明沟,穿村而过形成“家家门前有清泉”的村落特色。村民利用水圳进行日常的洗衣淘米,夏季还成为村民纳凉的天然空调。

3.3入口处理

徽州村落的入口除了设置水口以外,还通常设有牌坊、古树等标志性元素,通过水系、构筑物、植物共同界定村庄的入口边界。入口通常设置在交通便捷和景观特色突出的地段,并借牌坊、亭子等特殊元素塑造村庄肃穆、淡雅之色。村口空间由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及构筑物构成,空间尺度适宜。村落的风水轴线也是贯穿入口广场和村庄的功能轴线,它控制着入口空间以及村内公共设施整体布局的秩序。通常沿着主轴线布局一系列吸引游客的文化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沿与主轴线相交的其他辅轴线方向设置方便村民进出村落的道路。两类空间轴线共同构筑了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图6)。

3.4道路系统

徽州古村落道路的走向和尺度一般顺应地形,随地形变换,形态各异。村落路网走向基本结合水圳形成系统,路网密度较高,这不仅为村民步行提供了多方向的选择,而且也体现了村庄内部空间的多样化。村落街道尺度宜人,道路宽度以0.6~2米为主,有的道路仅能容一人通过。村落道路的另一个特点是道路与水流走向和建筑的布局保持了良好的关系。道路与水圳始终保持并列走向,二者结合展示了村庄内部线型空间的结构特点。街道宽度、坡度的差异以及与周边不同高度建筑的配合,从视觉上展现了村庄内部多变的空间形态。

3.5建筑布局

徽州民居建筑空间布局体现了“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思想,受楚、吴越、两淮、建安、桐城、徽商几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格局和建筑艺术。建筑色彩的黑白、明暗对比使村庄整体与背景山体和水体相互融合,产生一种浑然一体的原生态景观。

古代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低层楼房。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且一屋多进,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图7)。天井的数量不等,少则2~3个,多则达到36个。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围绕天井构成的普通民居大多为三开间,较大点的住宅亦有五开间,这类结构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院内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

四、结语

徽州古村落的建设构思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地理学思想。从总体布局到住宅单体,“风水”思想成为主导建设的核心指南。挖掘中国传统地理文化中的科学部分对当代中国建筑规划强调充分结合传统特色文化的手法能够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徽州古村落的建设是中国古村落建设思想运用的典型代表,对现代村镇的规划建设依然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通过解析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结构,挖掘传统地理文化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为各种类型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借鉴参考。

注释

1)吴丽霞.风雅徽州[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2)程建军.藏风得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于稀贤.法天象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与风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陆林,凌善金,等.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4(5).

2.张倩.徽州民居空间艺术初探.室内设计[J].2004(2).

3.刘彦顺.水口:徽州民居的择址观念[J].文史知识,2000(6).

4.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5.阮仪三,等.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1).

6.彭一刚.传统村镇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