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核心范文

语文教学的核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教学的核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文教学的核心

篇1

什么是语感呢?杨成章老师说:“语感是对言语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包括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语感不限于对言语的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言语感受能力。”李珊林老师说:“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李海林老师说:“语言的意义有表层和里层的,语言的使用重点在于它的里层意义(隐含意义),故也可以说,语感则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由此可见,没有语感又何来正确的听说读写能力,何来正确的使用语言。

一、语感的本质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感是对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的感受。语言的隐含意义是语境赋予的,语感则包含了对语境的感受。在语段中,每一个语句总是根据使用者的表达目的与语境构成一种接合关系。句子的隐含意义实际上就是语境义,或者说是语句与语境的关系的意义 ,所以说语感就是对某一种语句与语境的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

语感是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言语行为主体——语言的使用者。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意义最终是在对它的使用上。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的内心。可以说语感是人的心灵的交流和感应。

语感是对语言意义与隐含意义关系的感知。语表意义对隐含意义,一般既有一种隐蔽作用又有一种启示作用,实际上是说甲,其语表却偏偏是说乙,可是甲乙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语感首先来自对它的语表意义的感知,在此基础上转化、生产和发展,更来自对它的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二、培养语感的途径与方法

语感获得的途径是什么呢?语感学习的有效条件有哪些呢?应该如何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悟性思维呢?这些问题,许多著名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和研究。

李海林老师曾谈到,语感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是语感实践,一是语感分析。

李珊林老师所提的“听听——读读——抄抄——背背——讲讲——写写”的方法体现了语感实践的含义和重要性。学生亲自接触使用语言材料(实践),语言的隐含意义以各种语言方式反复出现在学生大脑中,对他的各种感官进行反复的言语刺激,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并逐渐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便形成了语感能力。

当然,任何能力的形成,从认识发展来说,都要从感性到理性,语感的形成也一样。我们说语感实践是形成语感的一条途径,这是针对它的感性来说的,但在语感实践的同时,也应有语感分析。此“分析”非常说的教师灌输、讲析“语感”,非关于语文知识文章义理内容的分析,而是语感本身的分析。在言语实践到语感形成之间,也隐藏着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并不是直接从感性到感性,这一过程中也有一种规律性在暗示实践主体。通过分析归纳,产生理性认识,这就需要语感分析,有了这一分析,也就更利于语感的形成。

1.联系生活经验获取语感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不能成为信号的信号,因而也就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

2.要多读多写多体会

语感之所以要依靠实践,最根本的是由于语感不是遗传的生理成熟的结果,而是在后天言语交际中获得的,言语经验的习得是语感的唯一源泉。

言语实践最根本的是多读、多写、多体会。多读、多写这也许容易做到。古代教育的“读——写”再“读——写”这种机械的重复做到了这点,当今的语文教学也可以做到这点,但很容易忽略在多读、多写的基础上去多体会,应多进行“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等智力操作,这样就能避免机械性、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获得更好的效果。当代语文学习重视语文知识的掌握,甚至变成语言课教学,但对多读多写多体会有所忽视,效果并不理想,应当加以纠正。

3.专门进行语感练习

语感需要练习。多读、多写、多体会也是语感练习,但还要进行专门的语感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语感作业。例如,辨析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的感彩分角色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调、语意以及言语情味的练习,欣赏课文丽词佳句以及优美段落的练习,评析课文语言特色的练习,写语感随笔等。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积累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52

1 积累语言是口头表达的需要

小学语文的各册的每组教材的《语文园地》中都按排了口语交际活动。而每次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都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我们乡镇小学的学生,很多同学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往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准备、启发、鼓动,花正常教学课时两三倍的时间才能勉强的开展下来,但效果都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贫乏,往往都是三两句话就把交际的内容说完了,而这俩三句话中有些还是不得要领,没有切中要害的话,更谈不上说得形象生动具体,有声有色。有的同学是根本不说,开不了口。每每出现这种情况是学生满脸通红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师也是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师认为这是很简单的事,就是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认识告诉给同学们就行了,怎么这样的难。这些都是源于语言的贫乏,如果语言的积累够了,丰富了,生动了,各方面的语言素材都有来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如何克服这种情况呢?平时一定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不能说半句话,虽然说半句话有时候大家都听得懂,但它对于学生积累语言是不利的,说半句话会让人养成不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看问题,看事情,越是说半句话,越是思维狭小,越是不能积累语言,不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对说半句话的学生要坚决纠正他们说半句话的坏习惯,鼓励他们把话说完整,把自己积累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长期坚持下去,积累的语言才会越来越多,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说生动,说形象。

2 积累语言是倾听的需要

听别人说是语言能力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常常听见老师在办公室埋怨:怎么老师说什么学生都听不懂?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讲很久都听不懂,让他们自己查字典、动手、讨论也不得要领,还是不懂,真是很气人。其实这气人的事是自己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平时没有积累到这方面的语言,也就没有积累到这方面的知识,列如:把下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当中就有两个词语:反问句和陈述句。这两个词既是语言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学生连反问句是什么,陈述句是什么都搞不清楚,那他怎么听得懂老师的话呢?又怎么能完成这样的作业呢?这个只是积累语言中的极端的例子。如果连基本的语言都没有积累到,你怎么去听别人讲,别人讲什么都听不懂,或者能听懂一些,或者别人换个说话就又听不懂。学习中是这样,生活中也是这样。这些都是积累语言不够的原因造成的,如何克服呢?笔者想老师平时在讲很基本的东西时,用语言把它表达的时候,就要用准确地精炼地语言表达给学生,让学生正确地积累语言,同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时该给学生某方面一个正确的概念时,笔者认为:不给学生讲是某某概念,某某名称,该说一定要说,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是相当惊人的,是我们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对单个词的理解,因为这是组成词组和句子的材料。如果这个理解都不准确,那听别人说话时肯定听不懂或似懂非懂。平时还要注意对一些优美句子和精彩段的积累。

3 积累语言是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积累语言的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积累语言到一定程度,自己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各学科体系的语言,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自己能够自立式地探究式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他就能运用这些已经积累了的语言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接触更多的语言,积累更多的语言,让积累语言的过程就像一个滚雪球的过程。如能够这样有效地运动起来,那积累语言的效益是无可估量的,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和境界。这样老师教育起来也就十分地轻松,也就能够更好地推行: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他们自己动手自己积累,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这样积累的效果很好,就像数学中的几何级数的增加一样,积累语言的速度和能量就会出现惊人的效果。

4 积累语言是学生书面表达的需要

积累语言是学生书面表达的需要,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知道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他明明感受到是什么?但就是表达不出来,就是源于他没有积累到与这方面相关的语言,比如说难受。内心如何地难受?难受到什么程度?他不能用准确无误的语言把内心地难受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因为他没有积累到描写这方面的语言。因此,知道自己难受,但却不能够很形象、很生动、很具体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难受,就如我们读了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大家都知道时间如流水一样一趟而过;如眼前的烟云一般眨眼不在了;时间的宝贵……但是我们很多人写不出像朱自清那样地对时间宝贵易逝得描述。这是因为,对时间这事物没有这方面的语言积累或积累不够,而朱自清确用他自身积累的语言,让人心惊胆颤地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和易逝,不得不让人叹服他积累和驾御语言的能力。

篇3

一、加强基础字词的掌握

针对近几年来常见的语文教改中的“加法思维”,张庆先生提出了颇有卓见的“减法思维”。“加法思维”在于不断给语文教学累加上许多新的负载,诸如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等,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减法思维”则强调: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最普遍的评价是:语文基础不好。什么是语文基础不好?翻开初中生的作文本,看看那些张牙舞爪、蚯行蚁爬的字迹,瞧瞧里面那些颠三倒四、让人瞠目结舌的错别字,读读那些令人啼笑皆非、摇掉脑袋的病句,窥一斑而知全豹,现在学生对基础字词的掌握距离课标要求甚远,也就是说没有过关。语文课堂上,拿起书本,面对早已学过的字词,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人少,许多学生站起来结结巴巴,将课文读得支离破碎。面对老师的提问,不讲究对错,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心中意思的少,站起来急得抓耳挠腮或低头不语的多。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础能力,早已经被众多名目新颖的教改潮流所淹没。不可讳言,造成目前这种境况的,正是这些年来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工具性所产生的弊病。面对教改的风云变幻,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盲目跟风。语文教师的精力有限,当我们分散精力兢兢业业地钻研每一个新概念、新精神之前,请先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字词基础。头绪越杂,任务越重,语文的学习目标就越不明确。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基础教育时运用“减法思维”,使之头绪简化、目标集中,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放在核心地位,其余的各项功能都应该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现。

二、加强经典诗文的背诵

大多数人都认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甚至很多学生和老师都将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当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武器。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在此,我想补充的是:如果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进行合理的背诵,可以让阅读变得更有目的性,更集中专心,而不会流于形式成为和尚念经,想用之时记不清。可以说,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一般都低一些。不管是传统语文教学还是现代语文教学,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读”,尤其提倡是“大声地读”。“读”是培养语感和领悟能力至关重要的途径,而“大声地读”,至少有三个好处:其一,心眼口耳都会用到,“舌窍动心自然明”,这里说的“动心”,实际是可以有效地开发右脑,提高理解力与记忆力。大声读书虽然没有默读速度快,但是对大脑皮层的刺激量要比默读大得多。其二,比默读更能体会文章的规矩,就像从古至今的读书人,读妙诗美文要朗朗上口一样,为的是品味,为的是领悟,为的是记忆,为的是创新。其三,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我非常推崇这句话:“要提高作文水平,第一招,就是要敢于放开声音响亮地读。”当然,我不赞同“死记硬背”,但是更不赞同“不记不背”。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笔下生涩,词汇贫乏,文理不通,除了没有掌握好语文的基础知识外,其主要原因在于读得太少,背得太少,头脑里没有储备足够的好词汇。应适当地、有选择地进行背诵,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乃至语文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散文中优美的语句可以背,现代诗歌中新奇的修辞可以背,名人名言、好词好句更是可以铭记于心,要在加大阅读量的同时背经典、背热点、背焦点。只有将众家优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才可以做到出口成章,文如泉涌。

三、加强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发探究欲望,还能激活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还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现在的课堂,很多教师都有这种感觉:学生上课举手发言不积极,课堂讨论气氛不热烈,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因此,我们要注意五个提问技巧:设计合适的问题;把握合理的时机;讲究科学的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给以中肯的评价。对于学生,我们的角色是多样的,既是思维的启发引导者,又是共同学习的伙伴,还是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者,所以,我们所采取的提问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作为语言分析者,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的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是作为学习道路上的同行者,有时也应该将问题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学课堂的组织者,有时需要提一些傻瓜问题,将显而易见的答案摊在眼前,说上句,让他们接下句,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每一种提问方式目的不同,也就不应该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如果提问能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状态,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如果课堂提问才会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才会成为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预习习惯的养成

篇4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仁义礼智 求实入世 重义轻利 居间中庸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铸就了矛盾而复杂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思想。客观公正而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思想的内涵,审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观念,对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现代人主流认识的重新确立,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儒家确立的一条审美标准,意为天地间最美的东西就是和谐,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是君子的和谐之美。《周传》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审美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奏天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行为对自然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天的相互和谐统一。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都把“人”看做是天地自然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人作为“天地之心”的说法多见于著作和名言名句当中。《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合一”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和谐”是中国先哲对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原则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仁义礼智”的情感观

“仁义礼智”是中华文明美丽的情感目标。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同情、羞耻、推让、是非的心理倾向,这四种心理倾向一开始是处在萌芽状态的“善端”,它有可能发展为“仁义礼智”的情感品质。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引导人扩充其固有的善端,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使汩汩泉水,汇集成滔滔江河。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善端得到扩充,就为推行仁政奠定了思想感情基础,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连侍奉父母都不能做到。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与生俱来的善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保护它、发展它,使其成长为战胜邪恶的情感力量。

三、求实入世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思想中则注重现实的人生,宗教色彩淡薄,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中的“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反映的就是中国社会上最习见的几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作为关系准则,这些关系和准则都是典型的“入世”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人们懂得“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道理,因此儒家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从自我做起,从实际做起,“重实际而黜玄想”。所以在中国社会,既有安贫乐道、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又有“自扫门前雪”的实用主义生活态度。

四、“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各个学派的义利价值境界是不同的,但“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发展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价值境界取向。“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墨子认为义和利是统一的,一定的道德行为会给人带来利益。墨子说:“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认为只有合义的行为才能给人带来得益。但韩非子看重功利,“正直之道可以利义”(《韩非子·奸劫杀君》),他认为人与人首先是利害关系,有共同利益才能合作。“重义轻利”论则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孟子把义与利严格区分开来,认为道义的价值高于一切物质利益。后来,董仲舒提出“身之养莫重于义”的观点,认为有道德是人贵于物的根本,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宋朱熹认为“仁义根于人心,利心生于物。”(《四书章句集注》)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儒家重视道德境界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价值境界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生命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上的操守和义节更重要。如若二者发生矛盾,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根本价值认识上,明显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五、居间中庸的品行观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人的行为和品质上的“中庸”的性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力提倡“中庸之道”。孔子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同时将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层面,倡导以仁义为先,讲孝道,循忠义,同时注重修身养性与人际关系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后的儒家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专门编写了《中庸》一书。《中庸》中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中点,在这个适中限度内就能达到和谐的境地;一个社会也是一样的,若要想达到和谐、安定,就必须把人的欲望、行为都保持在适当限度内。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积极宣传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传统影响很大。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思想境界。它主要是要通过折中调和的方法,达到一种平衡,以期实现最合理的状态。中庸的观点在认识论上,反映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回避矛盾、否认斗争的形而上学倾向,遇事就讲“君子中庸”,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庸性质,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心理定势、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综合性特点,表明中国传统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同时又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要使传统思想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多汲取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从传统思想中寻找资源,以期实现观念的创新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9.

篇5

一、语感和语识

李海林认为,语文是语言运用(此处的语言运用,既是指语言运用的过程,又指语言运用的结果),而语言的运用就是言语,因

此,语文就是言语。他以及大多数研究语感问题的专家,都认为语感是一种心理活动,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他们给语感下了许多定义,李海林将之归纳为两种类型:感受论和直觉论。他认为,感受论的局限在于,“感受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住了语感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或者错把语感的一些表现形态当做语感的本质所在”。直觉论的局限在于,“它与感受论一样,是一种外部描述,而不是一种内部规律的揭示”。他对语感概念的界定为: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他对语感的研究,和直觉论一样,仅停留在直觉层面上来探讨,窄化了语感的内涵。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类:有意识和无意识。关于无意识,刘大为研究认为,根据主体对于无意识的觉察程度可以将无意识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直觉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所谓直觉意识,他认为,是指“我们在进行意识活动时只停留在知道、意会或者自明的状态中,我们进行的就是直觉意识”。直觉意识指的是主体知道直觉的内容是什么,但是不能或者不能清楚地说出来,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下意识,他认为,“对下意识我们不能直接觉察,不知道也不能意会意识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外显的行为动作表明了意识仍然在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并对我们的身体发出了指令。”所谓潜意识,他认为,“我们完全察觉不到它的存在,无论是直接的自明意会,还是借助间接地外部动作。对之我们只能根据种种因果关系运用一定方法进行推论,假设在我们丝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意识仍在进行它的活动。”据此,他把语感界定为语言的无意识。这个概念的不足之处在于“语感”之

“语”应该是“言语”而不是“语言”,因此语感可以界定为:言语的无意识。

既然人的心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语感是言语的无意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言语意识就是语识。语感与语识,在言语心理内

部是对立和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言语经过大量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就会被排除到意识之外,进入无意识的层面,此时,语识就变为了语感。同样,言语如果在无意识层面长时间得不到强化,有可能又会重新进入意识层面,此时,语感就变为语识。

有人认为语识就是人的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这是不确切

的。语识是一种心理,而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是一种知识。语识有时候会借助于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但是语识并不是语言知识

或者言语知识。李海林认为,语言知识是一种陈述性知识,言语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都属于知识的范畴。言语要借助知识,但并不是知识。

二、语文能力包括语感和语识

关于什么是语文能力,李海林在他的著作《言语教学论》中只破不立,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他指出:“语文能力的内涵和结构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开展语文能力的

研究。”“所谓语文能力,简洁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或者说,就是言语能力。”上文已经得出结论,言语心理分为语感和语识,而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因此,言语心理就是言语能力,语文能力就是语感和语识。但是在语文能力中,语感和语识的地位是不同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三、语感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中心

关于语感地位问题的探讨,首先必须明确三个概念,分别是语文、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李海林认为,语文、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关系为“语文是语言运用;语文学科是以语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知识体系;语文教学是以语文学为学科基础的一门课程”。在这三个里面,要探讨的是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问题。

在经过一番论证之后,李海林认为:“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实现

语用目的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语用目的的‘附带的效果’,开发学生智力是实现语用目的的心理前提,提高什么能力已经内

在地包含在语用能力的内涵之中。逻辑的结论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唯一表

达,除此之外既不需要其他目的的补充,也没有第二种表达。”“语用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语用能力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表述为语感目的。”因此,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

四、语文教学的功能是言语训练

从语文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语感的确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是,判断一个课程的核心,不能从它的目的角度来看,而应该从它的功能角度来看。目的是主体对满足需要的一种憧憬、预测和设

想,而功能是一种行为模式,通过此行为,某物实现了它的目的。如果语文教学从功能上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谈它的目的也

就完全失去了意义。所以,探讨语文教学的核心,首先必须从它的功能角度来分析。

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设置语文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语文课的功能是训练。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任何一种后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需要训练。例如学骑车、开车,掌握一门技能,都需要经过训练。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同样,它的提高也需要经过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虽然两人用了不同的词语,叶先生用“训练”,吕先生用“培养”,但是他们都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功能。

五、语文教学的中心是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训练

语文学习,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自然状态下的语文学习,即从语感到语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习得;一类是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学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学得。语识转化为语感,首先必须要在一定的语感基础上,还需要借助语言知识或言语知识,通过训练,这种转化才有可能实现。在语文学习中,第一种类型居于中心地位,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后一种类型居于中心地位,否则,设置语文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学术界强调语感在语文教学目的中的地位,但不能因此而否

认语文教学的功能及其所存在的价值。片面强调无意识状态下的习得,忽略或者否定意识状态下的学得,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语文教学存在的价值。可以承认,语文能力的提高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实现。古人语文能力的养成,大致就是在自然状态下以无意识的形式进行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话中间就蕴含了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现在的时代和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1)学生除了要学习语文之外,还要学习其他学科,因此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对所有的言语作品进行熟读、精读。(2)在古代,语文学习是文人仕子们走向仕途的必由之路,而现在,语文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手段,没有必要再进行那种“苦吟”性的活动。在现代社会,采用那种无意识状态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来促进语感生成,时间上不允许,形势上没必要,操作上不可能。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语文学习的低效率。现代教育,设置语文教学,其目的就是改变以往低效率的自然状态下的语文学习,通过训练,加快语识向语感的转化。语识向语感的转化,要在一定语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1)语感是言语的无意识,语识是言语的意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语文能力是语感和语识,语感是语文教学目的的核心。(3)探讨语文教学的核心,不应该从语文教学的目的角度去分析,而应该从语文教学的功能角度

去分析。(4)语文教学的功能的核心就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5)语文教学的中心是将语识在现有语感的帮助下,借助语言知识和言

语知识,变成语感的训练。简单来说,就是语识转变成语感的训练。

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一直没有消失,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问题并不是出在训练本身,而是出在训练的不科学之上。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倡语文教学要“科学化”和“现代化”,但如何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地安排训练,是每一位研究语文教学和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应该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刘大为.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3(1).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人类逐渐步入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变革传统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1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这里所提到的整合指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是以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教学辅助工具,并逐渐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它不仅仅是策略和内容上是简单的交叉、渗透、组合和综合,它更是一种方法。其中包含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学会使用信息工具以及信息手段来分析和处理有效信息,为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做准备。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作用

2.1实现了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将信息以图片、文字、声音、视觉、动态、色彩等效果为一体来进行表现,突出其综合表现力强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学习印象。

2.2丰富了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使用音频、视频、PPT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音频播放让学生感知文章所散发的气息,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通过视觉效果了解文章大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能够让学生多元化的接触所学内容,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2.3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有效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不仅包括课本所学内容还可以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详情、文章写作背景等,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4节省了教学时间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文章的一些内容还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讲解能力有限更不如视频效果来得直接。文章当中许多细节描写可以通过视频观赏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系统训练体系,主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相关知识,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希望,在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最佳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的进行整合,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下面是本文提出的相关方法:

3.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根据课文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凭借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当然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规律,合理制作教学课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有效率。

3.2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和学生间的交流

在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灌输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的工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重视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重点时,可以利用校园及身边资源作为例子进行讲解,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反思

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已经较为普遍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4.1应当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要加强网络技术的运用。互联网具有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地域无限性的特点,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工具。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在课堂上快速的找到所学内容的拓展,降低教师教学难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完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当代网络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于网络论坛、QQ、邮箱等,专门针对小学堂语文教学方面的技术还未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当完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软件,同技术手段相结合,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5总结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要求。结合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的整合,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雪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10):12-14

篇7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着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其特性特别适合于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为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然成为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时空,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发展的新舞台,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审时度势,选择和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母语教学规律的新理念和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正确定位

1.它是可以用来优化的工具

经过多媒体快捷奇妙的组合和网络超越时空的连接,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别出心裁的搭配,学生的各种感官别刺激而兴奋不已,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大了课堂容量,延续了课外学习。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节奏有可能使学生去到很远的地方,但不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体验许多种生活;这是多媒体和网络则可以有声有色、循环往复地将学生带人到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些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用来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是毫无意义的,但是面对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去重现历史的轨迹;而这时多媒体和网络则可以给我们演示出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过程或任何已然片断,让学生间接地而逼真地去认识、思考文本所要展示的人生状态和人生哲理。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是以往的仅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学条件是不可比拟的。当然作为工具免不了有一定的局限,它能够优化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能优化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我们也不能指望它能如此。

2.它是服务而不是取代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又需要使学生在积累过程之中受到思想、精神、人格、信念、审美等方面的渐染和熏陶。多媒体和网络给学生积累文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使这些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人文素质,一定要有一个声情并茂的或“无声胜有声”的“悟”的过程,这是现代信息技术永远代替不了的;因为它终究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代替不了人的心灵交流和情感体验。所以看一节语文课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好不好,主要不是看这节课的课件多么具有动感、具有色彩,多么热闹,而是看它所用的声像等媒体是否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文本,是不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联想、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果只求一种简单的直观性、可视性和廉价的活跃气氛,只能是糟蹋具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内涵的文本,只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勿入感官化、低俗化的境地。因此,明确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明确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明确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可为和不可为的方面,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极有意义。

3.它本身在成为一种“文化”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多地汇聚了人类已成定论的精粹文化,同时它并不拒绝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各种新鲜文化。由于多媒体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节奏、交往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生活变化已成为一种新颖的文化而被语文学科所吸纳,却又影响着语文教学。从浅层方面来看,许多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汇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开来,如硬件、软件、E-mail、QQ、网友等;从深层方面来看,语汇本身就是人们的思想言行的反映,且又不断的强化了人们的创新意识,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更大发展,如言论阵地、信息传递速度、人们的交往途径的大大改变,创造了大批新的信息资源、文化资源,造就了新一代的教育对象和学习主体,这些全新的网络文化自然而然地渗进了具有时代敏感性的语文教学之中。这种特殊的利用和参与关系,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更为便利。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

1.在观念上要改变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要转变:教师角色由教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以教师为中心到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真正想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转变。

2.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

在教学方法上以单纯的讲授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又符合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模式上要创新

提供了时间基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模式的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制作电子化的小组展示作品、在网上交流探讨、让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和整理、分析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发展层次,使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适当应用

1.利用计算机编写语文课件,进行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件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苦事”也就变成了“乐事”了。如何让“苦事”变成“乐事”呢?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计算及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因为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来说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下,计算机作为指导者,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各种信息,有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让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境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

2.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网络来弥补不足,网络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课余,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利用可搜索网站进行网上观看。

3.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通过人机交互自主独立学习,掌握学习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资源共享。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合作学习,如学生可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探究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玩味美词佳句,通过讨论,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创新能力等。教师利用网络组织诱导,点拨深化。如学生就文章结构提纲的编写相互补充,共同完成,网上探究,资源共享。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身体健康已经不是现代人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作为十三四岁的初中生,除了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之外,同时心理也渐渐地经历着一场青春期裂变。能否从这场青春期裂变中顺利走出来,预示着学生是否能正常地步入人生的轨道。否则,人生之路有可能就此改变。所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作为一名教学十多年的初中语文老师,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而健康的心理正是构建这种生命发展的核心。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尤其是它的人文性和社会性,恰恰符合这一核心思想。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语文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语文教学资源中包含很多心理健康因素。所以,能否巧妙地挖掘出这些因素并进行拓展渗透,是在语文学科中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语文课本中包含大量优美的文章,学生在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心灵深处时不时会被文章中的人物、情节、情感或哲理所震撼,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有的文章甚至有着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如《生命 生命》教育孩子们学会珍惜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旨在教会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散步》《冬夜的灯光》告诉学生人间处处有真情……在欣赏分析这些文章时,学生的思想不知不觉已经被感染。

因此,我在遵循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

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和完善,有条件的学校开始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但短时间内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心理教师的现状仍然无法改变。而语文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则具有较大的优势,应该承担起“兼职”心理老师的责任,适当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这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和生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

为呢?

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美文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鲁教版的语文课本都有几部名著推荐,我经常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读,并借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如我利用名著《爱的教育》中的文章,引导学生相互关爱,互相理解,相互帮助。通过《昆虫记》培养学生热爱动物,进而延伸到热爱一切生命,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情感。通过《傅雷家书》让学生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进而发愤图强,积极拼搏。

心理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作用,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每次考试前,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紧张情绪,这个时候我会适时加以疏导,通过听配乐诗朗诵或优美的演讲来释放压力。考试结束后,总会有一些考得较好的学生沾沾自喜,我会通过一些文章让学生冷静下来,让他们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在短暂的喧嚣奔腾后迅速归于平静,重新回到脚踏实地的学习中去。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挫败心理,我利用让学生写小作文的机会,使他们反思自己的不足,让他们懂得,一次考得不好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要有恒心、有毅力,贵在坚持,早晚都会成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苦恼,我利用语文作业中的日记,让他们在写作中倾诉内心的苦闷,并通过评语开导学生走出烦恼,快乐前行。

心理教育的关键,就是发现学生心中的症结。心结打开了,心门也就会随之打开。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心理的“黑洞”。这个“黑洞”覆盖了学生应有的光明和温暖的一面,只能让人感受到其冷漠和黑暗的一面。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的家庭情况总体比较复杂,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庭条件困难……这些学生往往孤僻,少言寡Z。有的内心灰暗;有的则表现为另一个极端,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差,多数老师因此厌弃这些学生。我便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多关注这些学生。没想到,不少学生从此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变得懂事听话了,甚至还经常送给我他们亲手制作的礼物。我被震撼了,这些经常被忽视甚至挨批的学生得到老师一点点关爱理解竟然会如此感激,其实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孩子的问题大多是家长造成的,而家长往往只会去埋怨孩子。在这些孩子面前,父母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任何一个孩子尤其是问题孩子的内心,其实都有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关键是有没有人去发现,去关怀他,让他从“黑洞”中走出来。

学生往往只需要一点阳光就可以灿烂,老师们,不要吝惜我们的笑容,请用我们的表扬和鼓励,用我们的真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去了解他们,让他们面带微笑,让他们在语文的文学世界里遨游,心理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

本人结合我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人为本,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途径。

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经过研究学生不论在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方面,还是在阅读、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

1、识字教学方面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字型多,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课件)自由选择学习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2、阅读教学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点”来,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学习任务”,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阅读教学不能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而定。在教学古诗文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诗句,之后学生独立探究、互相协作,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广阔空间自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学生展开的想象翅膀,填补了诗中的空白,有利于领略诗人对思想感情的含蓄表达,正确理解其意。

二、转变理念,总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实验新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得到了一些体会:

1、转变了教学理念。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2、改变了学习工具。

通过整合,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教学内容,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为学生播放了制作的课件,看着生动活泼的动画,学生很快进入了一个美好、有趣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有关桂林山水风光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美丽的桂林山水。”“我看到了雄伟的漓江的水。”……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风景优美的桂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篇10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能够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于一体,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化,解决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教师可以呈现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和汉字重点笔顺、笔画的写法,而距离学生较为久远的语文知识,则可以通过视频,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样的直观展示,降低了学习难度,突破了学习难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虽然有的语文课堂有了信息技术的介入,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原因在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整合,教师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没有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深度融合,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所说,“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可见,浅层次的整合难以使课堂教学发生质的改变,也无法真正有效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当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浅层次的整合是不同的,那么,何为深度融合呢?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观念与做法的本质与内涵是,在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如图1),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效率高效化,进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文素养。当然,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

既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育信息化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路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既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标志,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是:一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既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推动语文学科教学创新,形成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依据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点,并通过这样的融合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网络环境下的“电子书包”,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一)运用“电子书包”,进行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

首先要准备资源。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学习程序、学习资源和反馈信息等嵌入预先设计好的“电子书包”(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可以不用提供)。“电子书包”里的“资源包”有“自主学习单(如图2)”“电子书”以及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导引资料等。

其次是自主学习。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中的“电子书”“自主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交互功能,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查阅他人已完成的“自主学习单”,了解他人关注的重难点、易错点和兴趣点,共享学习成果。

(二)利用大数据的统计功能,确定学习难点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困惑,“电子书包”会将学生所填写的内容进行数据统计,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柱状图呈现出来。比如,“电子书包”会根据每个学生认为最难读的字词或最难写的字词,自动生成数据排序,教师再结合数据排序进行统计,找出全班W生普遍感到最难读的字词或最难写的字词。比如,学生认为排名第一的最难读的字是“散发”的“散”,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做到“以学定教”。“电子书包”的反馈系统还可以将学生普遍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呈现出来,如“妻”是学生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据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好该字。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字词,还会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比如:为什么文中有的段落在段前有引号,段落的结尾处却没有引号?文中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等等。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而面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及时将问题通过“电子书包”推送到大屏幕上,“电子书包”反馈系统会根据提问人数的多少,自动生成柱状图或提问率,教师依据“学情”,抓住提问率高、大多数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共性问题――为什么“给”永远比“拿”愉快,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从疑难问题中筛选出最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共性和个性需求,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统计功能,确定学习难点和最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实现“以学定教”和高效课堂。

(三)利用“电子书包”的交互功能,实现迁移运用

学生带着共同筛选出来的最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后将学习结果输入“电子书包”的批注框,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此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查阅资料,或者通过“电子书包”的求助功能,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

利用“电子书包”的交互功能,学生可以实现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在交流环节,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看到他人填写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借鉴他人的做法,进行选择性学习。

在合作探究、分享成果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题,尤其是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深层次问题,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提炼文章要点的技巧等。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儿子表面“给”父亲高尔基的是物质层面的“栽种的鲜花”,实际上送给他的是什么?从而领会隐藏在“鲜花”背后的精神层面的“快乐、幸福、儿子对父亲的陪伴,以及对父亲的牵挂和爱”的深刻内涵。那么,如何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表面上给儿子的是“一封信”,实际上送给他的却是精神层面的“在字里行间所流淌的关爱儿子的真情,以及给儿子做人的哲理和美好精神的引领”,进而体会“给”比“拿”的愉快,突出父子之爱(如图3)。

通过探究以上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感,同时还可以总结归纳得出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即由句子的符号意义到文本意义、社会意义的由表及里的理解方法,以及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探究解惑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拓展迁移,要求学生“给父亲写一封回信”或要求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阅读与父子情深相关的文章。

这样的教学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可以总结为“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如图4)。

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力图改变课堂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指引下,通过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而实现的,这样的深度融合,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关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反思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知识存在、创造、传播、获取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给语文教W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合的视野出发,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学习者的中心环境,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自主―探究”为标志的教与学的活动,即教师要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将自己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导学者”、借助大数据的“诊学者”、探究体验的“合作者”、隐于“云端”的“助学者”,进而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路径,构建数字化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还应表现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测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征,运用信息技术评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了助学、助教、助评、助管等作用,除了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开发课程资源,还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篇11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98-01

课改《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浪潮之中,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未必然。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构建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一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其特征特别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然成为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时空,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发展的新舞台,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审时度势,选择和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母语教学规律的新理念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匹敌的。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的需求,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与时俱进。下面是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计算机进行编写语文课件,进行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苦事”也就变成了“乐事”了。如何让“苦事” 变成 “乐事”呢?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兴影响,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下,计算机作为指导者,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有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同学展示。多媒体让课堂化无声为由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境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境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

二 、将远程教育引入课堂,体高课堂效率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学要利用远程教育来弥补不足,这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课余,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利用搜索网站进行网上观看,如在学生通过有关网页能对鲁迅的各方面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中学课本中名家名作占很大比例,像鲁迅的作品,语文课文中所讲到的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从未有过亲身体验,通过互联网引入既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理解,如讲《挑山工》生活在平原的孩子们很难理解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远程教育查阅相关图片,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及其工作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 远程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学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热键”随时可以在计算机上观察他所学要的动画,图像或查询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字词,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述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渐次学习课文的不同部分内容,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通过人机交流,自主独立学习,掌握学习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教学价值;反思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多重的价值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的深入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开发文本的多重价值,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然而考察语文教学现状,由于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的缺失,使语文教学陷入两重极端境地:一是只重感悟、重体验的纯“内容分析式”的泥潭,二是只重知识的传授、语言习得的“技能训练式”的沼泽。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而是“教学生学语文”,“教学生考语文”,教学只是让学生获得一些象征价值和实用价值,只看到教学的工具理性和实用价值,缺失了人文及生命本身的价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为目标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艰难抉择。因此,把握小学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拓展语文教学价值,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终极追求。

所谓小学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想与信念,是指教师对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价值追问,是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心理接受与价值认同,并成为在语文教学中的自觉追求和自觉实践。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支配着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对教学价值的理性追求。

一、人文价值的引领与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地,是师生对话、交流与思想碰撞的舞台,是教师热情参与、尽情投入,展现其无限生命活力的场所。语文课程以其独有的人文学科特性,必然在课堂中高扬人文理性的光芒。真正精致的文本都经过千锤百炼,推敲琢磨,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一不是凝聚着生命情致的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的使命首先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民族精神的传承。纵观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很多内容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民族情结的展现。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讲述

的是一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实际上是映射着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那朵朵冷艳、缕缕幽

芳的梅花,引发多少深情的遐想,多少刻骨铭心的回忆。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在外祖父的眼里,这梅花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铿锵有力的言语里,分明折射着老一代爱国华侨的一份深深的爱国情、思乡意。梅花就像外祖父,梅花又喻祖国,外祖父就融在了梅花魂里,与祖国的感情融在了一起……《梅花魂》总共1134个字,却感人至深,掩卷沉思,那一份挚爱之情,喷涌而出,浓重深沉却殷殷切切,读着令人百转回肠。在教学中这份灵魂的内涵应当作为文本教学的主旨,这份民族情结和深深的家乡的情愫应当引领文本教学的核心,从而唤醒民族的自豪感。

其次,语文教学的核心使命是对人生命灵魂的唤醒。语文课程所承担的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奠定人生的精神根底的功能和任务。新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触摸春天》从安静的黑暗的世界里体味着生命的奇迹,在《永生的眼睛》里体味的是生命的给予和生命的延续,在杏林子的《生命生命》里,体味的是生命的不屈与顽强,冯骥才笔下《花的勇气》里体味的是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生命的勇气。同样,通过《一夜的工作》感受与品味伟人总理高尚的人格魅力,激活的是对伟人敬佩与景仰,引发的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冲动,正是对生命成长的激引,培养着一种正气和浩然的精神境界。《与象共舞》不仅仅指和大象跳舞,更多应当让学生体味舞的是信任,舞的是亲密无间,舞的是和谐的生活,激活的是生命灵魂里的律动及美好和谐的向往。一句话,语文的学习就是对生命灵魂的一次次唤醒,是对真的渴望,是对善的追求,是对美的向往,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

语文教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文价值的引领与渗透,如果说一方面是开拓具有人文精神的教材,那么另一方面就是指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教学过程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杨叔子先生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 陶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充满深深地人文情怀的。在课堂上,是师生平等对话,思想交流的空间,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与自己共同追求真知、发现真理的过程。我国的传统医学讲求精、气、神――我认为,语文教学也要给学生精、气、神――即语文承载着文化的使命、民族的精神传承和生命的内涵。因此,教师首先是一盏灯,是一盏学生理想的灯,指引着生命的成长方向;其次是一盒火柴,是一盒点燃学生的火柴,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诉求;最后教师应是一支火把,当学生陷入黑暗与迷茫的时候,照亮学生前行的勇气和希望……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理想、点燃和指引。语文课程的教学尤其如此!

二、语言价值的求索与探寻

新课程理念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对人文价值的引领与渗透是语文课程的灵魂,整合与驾驭着课堂的核心主旨,这并没有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过多关注文本情境的创设,着力于文本意蕴的开掘、文本情感的体味和文本思想的深度感悟,对文本中的原汁原味的“语文现象”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真正的语文随着文本情感的体会而消逝殆尽,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文价值的求索与探寻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宜切实关注文本中的“语文现象”,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转换教学视角,实现语言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弥合,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浸润,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支点,追寻语言发展与生命发展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必然方向。

在语言价值的追求中,首先是文知的求索。所谓文知的求索是指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 《博弈圣经》中对知识的定义是:人们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的求索是语文学习基础的内容之一。以童话教学为例,其知识就十分丰富: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大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两类。知识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家如安徒生、格林和著名的作品内容等等都是知识的范畴,在童话的学习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掌握与理解。另以《桥》为例相关的语文知识有:知道文本的作者;会认6个生字;会读写14个生字词语;知道文本用了多处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等等。

其次是文法的探寻,主要饱含两个方面,一是遣词造句之工;二是布局谋篇之巧。遣词造句之工的主要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重在对词法、句法等语言现象进行揣摩与品味。《索溪峪的“野”》题目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索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峪――其意为山谷。“野”用上了双引号,有着特殊的含意,即索溪峪的自然率真,索溪峪的天然之美,野性之美,索溪峪的反璞归真之美。索溪峪的“野”其修辞上来看,可作拟人,把索溪峪看作一个孩童一般,亲切可爱。在《画家与牧童》教学第一段时,教师分以下几步去感受语言形式的奥妙:一是让学生充分朗读,然后反馈你根据这一段话来介绍画家;二是引导学生体会关联词“一……就”中,感受画家的画技高超;三是让学生根据这段文字用上“一……就”来赞扬画家。这样的教学紧紧围绕着语言的核心,让学生在文字中读、说、感知与理解,并与语文现象的关注联系在一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强烈的语文意识和课堂感觉。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要更多关注构词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的比较等语言形式。布局谋篇之巧主要是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关注,即文本的营构的方式及不同文体的艺术表现技艺与方法。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的秘妙》中以《长城》为例所列的四个方面,都是布局谋篇的范畴,需要教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文本秘妙:一是结构,从整体上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写法;二是章法,按起承转合的套路谋篇布局;三是风格,全文不曾出现一个叹号,感情凝重、内敛;四是顺序,写见闻,由远到近,写联想,由现实到历史的方法。

在语言价值追寻中,最后还要注重文意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文意的表达。特别是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着力体现高年级的学习特点,多自学,多自我感悟,多表达书写,强化进行摘记和写旁注的训练,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文意的表达。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积累感悟的过程,是一个“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加强课外阅读,设立课外阅读记录本,专门记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的记录,可以摘录,也可以自已写,贵在长期积累,语文能力也就潜滋暗长了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设立语言积累本子,主是名人名言,名人名诗名句,易错字全集,语文趣事,诗人人生简介,趣味成语,还可以语文方面的剪贴等。另外,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仿写训练,结合生活,进行习作的训练,让习作成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经过大量的书写表达,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长期的熏陶中自然得以生长。

三、方法价值的领悟与拓展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语文学习亦是如此。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得也正是这样的道理。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其精髓是教学主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具有生命意义的语文课堂里,学习方法的感悟与拓展无疑也是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之一。

首先,对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要注重举一反三、由扶到放。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以段篇为例,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概括段意的方法等;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这种学习方法的形成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训练与领悟,并举一反三,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如《生命生命》一文时对三个事例进行小标题的概括训练,基本过程是这样的:一是读第一个事例,请同学们概括小标题。学生反馈是飞蛾扑火、求生的飞蛾。二是让学生比较两种概括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飞蛾扑火与求生的飞蛾并不一样是结构,前面是什么怎么样,后一种是怎样的什么。三是概括两种不同的方法之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概括第二事例的小标题,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于是概括出瓜苗生长与不屈的瓜苗,以此延伸,概括第三事例的小标题,可谓水到渠成,体现着深刻的方法价值观。

其二,对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要注重触类旁通、拓展升华。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越来越觉得要遵循不同文体的学习特点。所谓文体就是指文章构成体制及其规格与样式。语文教学活动就是对各类文体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品悟,感受人文价值,学习语言要素的过程。在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文体学习方法的把握,从而触类旁通,拓展升华,提高学习语文的品质。在小学语文教中文体也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也有小小说、诗歌及少量的文言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实现触类旁通非常必要。记叙文重在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整体结构,理解与掌握文本的主旨;说明文则注重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把握语言的简洁性与准确性;文言文在于把握文言的韵味幽长的特点,重在诵读与品味,着力于理解语言的深刻内涵。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都应语文教学过程中给予渗透,逐步形成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达到“教亦不教”之境。

从课程意义上讲,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和交融,看重的是阅读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需要作为教者的教师要走近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的确如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语言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教学的前提是“眼中有人”,语文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并以方法价值的拓展为过程,以语言价值的开掘为载体,共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语言与人文的修养。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教育研究[J].1989年第七期

[3]、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M].南京.2000.

[4]、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版

篇13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核心能力;整合方法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就业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革,很多新的工作岗位要求更加严格,这就需要应聘者有更高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许多地方就提出了开发劳动者核心能力的目标。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将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效整合,才能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动力。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多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些中职院校中,教师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执教理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培养出具备更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我国的经济体制一直在改进,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也一直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应及时改善和创新原有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2.完善原有的教学体系理念

中职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主,但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违背了这一理念,这些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跟普通高校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一样,并没有突出学习技能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职院校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结合学生们未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实际需求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进行课外实践训练,不断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技能

中职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拥有较强实践能力以及拥有过硬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核心内容和要点,尽可能融入一些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操作性、活动性的教学中理解课文,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如在《风景谈》一文的教学中,此文是茅盾先生描写延安解放区军民火热生活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优秀散文。因此教师以三个实践性课堂活动为主来讲解这篇文章。①课前要求学生以“延安知多少”为主题找寻资料,一方面补充了学生缺乏的历史知识,还可以为更好地理解文章思想打基础。②要求学生读文章,对课文的整体意思以及重点部分有所认识后,将学生分成6个组,分别对文章描述的六处风景通过想象画成素描,并要求他们为自己的画起一个与题意相关的名字。③进行拓展训练。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出现的一些成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找到的成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讲一段比较有意思的话或者是根据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

4.强化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常进入到中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都不好,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较低,这就导致他们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他们的语言听说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要想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专业知识出发,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全面普及普通话的运用,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应该用普通话和别人沟通、交流;其次,在别人讲话的过程中,不随意打断,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观察别人的讲话方式,在实际的学习课堂上,应该认真专注听讲,这样才能提高其语文学习成绩和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听说训练,并且这些听说训练要涵盖学生的专业知识,这样他们在听说训练的时候才能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提升听说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可以促使职业教育更加理性地发展,而将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效整合,可以转变以往中职院校重视专业课堂的局面,促进中职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建琼.论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11(03):63―65.

篇14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师就要解读学科优势,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小目标,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从理想转变为现实。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养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人们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错误。在人们看来,语文知识最好学,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可事实上,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既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可以传递人类的精神文明。再如,语文知识需要学生锤炼语言技能。因此,学生要能够通过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活动积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便处理语言信息,并积极地反馈。当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将习惯养成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展现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欣赏到文字之美,让学生生成积极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有助于传播文化智慧,帮助学生拥有综合素养[2]。由此可见,在解读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内容时,“应试”内容只是选择之一。文化元素、情感元素、思想元素、生活元素都应该融入其中。

二、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时,笔者建议,要将听、说、读、写四项最基本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充满了活力,他们的潜能正等待教师的挖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通过与教师的能力整合,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自然化、本色化。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将语文素材资源以舞台剧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将更多的学习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与作者对话,与课文中的角色对话,将自己的视角与专家的视角整合,使人物演绎更为丰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地反馈,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如中职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词句积累、读读背背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就将二者整合,让学生借助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完成资源的收集,再将他们认定的好词、好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然后,通过记忆竞赛的方式,将死记硬背转变为一种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竞赛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迫于压力完成记忆背诵,而是成为了最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不满足于他人展示的内容,不满足于教材展示的内容,会动用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被我国的文化所感染,被时尚文化所触动,进而形成文化素养、学习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