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范文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

篇1

>>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其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新路径:教学学术 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及其要素构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及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使命、要素与逻辑走向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初探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商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构成与养成路径 试析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建构原则与实践模式 以教育模式改革助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 医药类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模式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特色之路的探索 试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郑玉清.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J].职教论坛,2015(5):30-33.

[3]王苏琪.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40-142.

[4]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0.

[5]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7-100.

[6]孙卫东,宋砚清.高职开展中外会作办学的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职教论坛,2014(4):43-46.

篇2

【关键词】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就业质量;对策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在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这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衡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认真总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不断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教育作用于人的素质提高这一功能,与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统一起来,与改善民生,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有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方向。

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内因是其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在参与生产分工中,作用得到合理配置,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发展各要素中最先进,最充沛和最灵活的资源组成部分,在市场调节就业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因此,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的质量本身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一方面,劳动环境、劳动报酬和各项劳动者权益要得到保障,劳动者居住、就医、求学和其它生活环境要不断得以改善,这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不可缺少的外在因素。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业难仍然是总量过大的矛盾,也是全球性的问题,这其中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困难人员、退休军人是这个总量的中弱势,但群体庞大,是我国就业压力的重点所在。要解决这个难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固然重要,但从内因上解决就业观念问题,提高就业素质问题更不可忽视。招工难问题则凸显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现代产业发展中许多岗位没人干的表象下,是大批劳动者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缺乏,最后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路,并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总量性的矛盾。面对劳动力市场两难命题,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作为?高质量就业目标如何在各类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接轨并体现出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挑战。

二、思考与对策

结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工作实际,以及区域内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情况,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即职业和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标定位,应从单纯的立德树人宏观层面,细化并落实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追求高质量就业上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着宏观特征。十报告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任务揽括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从人的成长规律看,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而每个学生接受更高一层教育阶段时,都应有一个细化并可落地的具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之后,如何将教育功能一头联结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联结素质提高民生改善,是各类专业院校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必须深思的。在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只能在服务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为各类产业提供科技和技能人才支撑,才能为就业提供空间,消除总量压力。研究和跟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发展状况,与各类专业中最先进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这些企业得到实训提高,才能迈开高质量就业的大步。不仅如此,追求高质量就业目标,还要在扎实开展技能实践和创业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体系,探索教育与社会、专业与行业、教室与职场的无缝接轨机制,保证职业和技工院校的毕业生都能在最先进的现代产业中锻炼提高,并最终服务于最优质的企业,真正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启动和深化一项改革,即一体化教学改革。理实分离是中国历代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诟病。教育不了解职场,不了解学生;生产不了解教育者在教什么,课程体系是什么。因此,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成为就业难的主体。随后中国教育也提出了理实一体化要求,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但是在缺少有力的保障机制和清晰的培养模式情况下,理实一体化仍然是概念化的口号,学生的实践实训和动手能力提高难以落地。在当前,以面向生产、面向职场,让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发展,把人的职业化作为目标的理念指导下,启动和深化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非常迫切。教育要走向职场,分析研究专业发展规律;课改要深入职场,研究每项典型工作任务的组成和规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课堂要衔接职场,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主持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领路人。目前,国家人社部在全国百所技工院校中选择了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北京和广州的部分院校已取得成功经验。杭州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域,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其它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应加快一体化课改这一职教理念的宣传落实,加强试点院校改革的规划,从专业研究团队、教学基础设施和场地建设,校企双制的互动机制以及一体化师资力量的培训等方面加快步伐。唯有如此,推动高质量就业才能保持底气,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三)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就业服务体系要全面纳入政府促进就业的大框架进行,学校必须主动衔接,并要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服务和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是就业的组成部分,更是扩大就业的源头活水。从就业竞争的总体格局看,全世界80%的劳动者是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我国劳动年龄段从业人数也大多集聚在民企制造业、各种生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大中企业从业人数只占劳动力总量的少数。因此,职业和技工院校不能单纯以就业率为质量目标,在创业驱动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处在创业起点上,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应有创业立身的发展理念。在学生跨出校门走向职场之前,对他们实施好创业教育十分重要。要开展市场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市场规律和本质;要开展法律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职场规则和本质;要开展经营管理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模式;要开展产业和服务标准教育,使学生了解顾客如何成为上帝。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推荐和分析创业项目,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办报告会和成长历程教育,汇集和宣讲区域内创业促进政策等等,也应成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愿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人员越多,高质量就业目标才有新的内涵;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才有活力。

(四)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深化一系列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落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综合工程,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只是其中的基础环节,但是与职业能力建设各项政策相关互进;没有政策引领,或者政策落实不平衡,势必阻碍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发展。当前应在以下四个政策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中下功夫:一是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体系。尽管目前国家级层面有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等3000多人,却严重偏少,落到地方的评选更少。要让职工愿学崇学职业技能,还必须在养老金待遇对高技能人才全面倾斜上加大力度,在建立行业技能工资指导线上有创新办法,在鼓励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中把技能人才指标列入刚性项目上有进一步突破,在劳动监察督促企业按规定提取并使用好培训费上下功夫。二是职工终身教育促进体系。企业转型升级是永恒的课题,职工的观念、技术和技能必须跟上升级的节奏,就业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要通过技能准入制度,国有企业技能骨干的调训制度,企业升级考核中列入职工学分制度,企业与技工院校共同建立职业技能研修计划等办法,创新职工终生学习制度体系。在当前要切实提高就业者岗前培训、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的质量,要完善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利用院校资源,做好培训工作。三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公平促进体系。技工院校不能享受教育部门的文凭由来已久,这种门户之见在当代中国存在实为奇观;大学生实训、就业和创业政策出自人社部门,但技工院校却享受不到,也是以文凭作为群体界定产生的。此外,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天地之别的招生政策等很不公平,急待协调解决。四是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目前,人社部1000多个工种标准在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过程中奠定了基础性、主体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反映出工种数量偏少,与发达国家几千个工种标准相比缺口较大;一些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被市场认可,而行业资格证书却是管用的;此外,职业技能资格与专业技术资格的转化全面脱节。管理层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力量不够加强,理念不够大胆,这种“资质碎片化”格局将越来越突出。下一步,应在坚持市场主导前提下,做好兼容并蓄、吸收应用工作,让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协调起来,行业认可与国家认可协调起来,国内认可与国际接轨协调起来。

三、 结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使职业和技工院校真正成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基本素质的砥柱,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职业和技工院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理顺各方关系,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基础工作,使技工教育真正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发源地和加油站。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

篇3

[关键词]高品质产品 市场 创新 质量要求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074-01

一、高品质产品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接影响国民收入的水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现在正向多元化刚想发展,而高品质产品市场,正是这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所谓高品质产品,即产品的高质量要求。而在我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在许多行业与企业中甚至排在了利润、设计、营销之后。以尽可能高的频率将产品(试用品)投入市场,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在后续升级版本的产品中予以改进,已经成为很多成功企业的熟练操作模式。一些企业会认为说,极低的价格出售,极新的创意设计,怎么可能有很高的质量。这就必然使一些用户会问,谁还关心质量?这就是高质量产品市场所面临的困境。

质量究竟对一个产品来说意味着什么?美国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詹姆斯L.亚当斯说过,无论是近年来致力于重整制造业的美国,还是致力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中国,都必须审视质量的重要性,改变更快,更大,更便宜的消费品等商品从制造到销售再到消费的链条,让产品更具品质,唯有此才能保证不降低美国消费者生活质量、继续满足和提高中国消费者的体验需要的前提下,避免世界能源和环境崩溃。

二、高品质产品的市场调查以及分析

市场调查是调查研究数据支持的重要方法,对于高质量产品的调查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市场调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按选择调查对象来划分,有全面普查、重点调查、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等;第二类是根据调查对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来划分,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在这众多调查方法中,根据现有能力和实际情况,同时为了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随机抽样法和访问法。

针对被调查人群的作息时间不同,我们选择了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了随机调查与访问。分别是晨练时间的公园,早高峰时间的车站,晚间的市场,及周末的商场。根据被调查人群的年龄,将被调查人群分为四组。分别是30岁以下年龄段;30―45岁年龄段;45―60年龄段;及60岁以上年龄段。根据调查结果统计,30岁以下年龄段,有29%的人在选购商品时会优先选择高质量产品;有54%的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高质量产品与低价位产品的性价比;也有17%的人会选择价位低的产品。在30―45岁年龄段,有41%的人会优先考虑购买高质量产品,33%的人会在二者之间徘徊,而26%的人会选择购买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在45―60年龄段,有22%的人会选择购买高质量产品,53%的人会在对比之后再做选择,而25%的人会选择价位低廉的商品;在60岁以上年龄段,有18%的人选择购买高质量产品,39%的人会犹豫购买哪种,43%的人则表示会选择价位最低的。

由此可见,在我国高品质商品不是没有市场,要想扩大高品质商品的市场,产品需要在性能、成本和价格等要素之间作出平衡。要让产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便利,追求尽可能高的适合度,要追求工艺的精良化。高品质产品应在满足消费者使用要求基础上带给其情绪上的愉悦,更要确定产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出类拔萃的高品质产品,才能让高品质产品彻底走入社会生活,才能进一步扩大高品质产品的市场。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从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到了产品质量的竞争,大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各种有代表性的实验室、产品检测中心相继成立,为提高中国产品的高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品质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现代化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给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了同步推进的机会,并且我国已经跨越了经济起飞的基础时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竞争格局仍是将品牌,品质和渠道,我国的高品质产品必须要加速品牌的成长与壮大。

目前,我国高品质产品将有五大发展趋势。一、对用户体验和产品人性化的关注。二、注重高品质产品的创新以及专利的申请,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规范。三、是强调对产品细节的关注,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从细节反应消费品味,反应对产品内涵的理解。四、企业更注重品质与品牌,而不是利润。真正好品牌的内涵便是品质、耐用、持续性发展的结晶;品质才是企业的生命。

四、是环保节能与安全。

从目前趋势看,高品质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企业要不断增强自主创造力、高端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生产高质量产品,成为深受世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和品牌,提高中国高质量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转变。

篇4

就业

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

【观点】

观点一:“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观点二: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观点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

一问 更高质量=找份好工作?

记者:就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表述备受社会关注。人们想知道,“更高质量的就业”意味着什么?

信长星: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对就业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总体要求,报告关于就业工作的相关论述和具体要求都是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展开的。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究竟是什么样?如何理解其内涵?

信长星:可以这样理解,十报告中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记者:提起“更高质量的就业”,有人认为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对此,您怎么看?

信长星:党的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这样一个就业总方针下,针对整个就业工作的总要求。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要去“推动实现”。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发展,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十报告同时还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常言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树立合理的择业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让劳动者人尽其才。

二问 质量和数量,哪个该先抓?

记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还面临哪些难题和挑战?

信长星: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方面还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劳动者利益诉求发生新的变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

记者: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就业数量的增长,每年会确定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如今,在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的前提下谋求“更高质量的就业”,该如何处理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

信长星: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偏废,应当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并重,让“量”与“质”协同发展。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过去、现在和将来,解决好就业问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前提,还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

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失业率较高,大量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就谈不上提升就业质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那么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我们要推进就业“量”与“质”的共同发展,互促共进,良性互动。

三问 就业上台阶,有啥好办法?

记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动?

信长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

从就业工作的角度讲,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千方百计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

第三,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面向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劳动者实现更稳定的就业。同时,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篇5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促使区域经济竞争态势异常凸显;而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又在于经济生产领域中的技术人才。而技术人才的智能素质又受制于教育,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更直接受制于高等教育,因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天然的联系。由此,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也转向了人本主义、转向了对个体主体人的关注,大力提倡主体性教育。在此呼声之下,构建系统性的主体性的地方高等教育是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多元智能人才需求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主体性教育策略

一、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之属性要求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和层次,重点强调的是针对性和技能能力的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它以追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所以,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好技能型人才,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才能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急需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的新方式,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为之服务。

(一)地方高等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形成互动发展模式

地方高等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服务区域经济,因为只有坚持以服务促发展,以奉献求支持,才能赢得最佳发展环境,获得最大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应立足当地、辐射周边、服务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成,发挥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科研推广、培训等综合优势,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输送高智能技术、高品位成果。为此,从事高等教育的全体教职工要通力合作多视角全方位审视本教育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努力营造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共识。

(二)要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智能的技术型人才

高等教育的宗旨就是服务,教育对象的就业就是导向,提升产品输出质量,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是其价值企求。教育对象的就业就是人才市场所需专业及对就业者素质与能力的检测。高等教育一定要具有区域特色市场,要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来构建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如“订单式”。要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实行超前计划适度培养“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在需求。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这有助于高等教育的“产品的销售”(即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充分就业),学生的良好发展及高质量的就业率就能提高地方高等学校的声望,吸引更多W生就学以之推动学校的发展。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急需转变其发展方式的关键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提供的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开发自身的教育资源潜能。只有高等教育自身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所提供的高质量的智力与技术支撑的。从教育学原理可知:经济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可以说,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经济的发展有关,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又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因为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时间、物力和财力。其次,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的扩展上,更深刻的是表现在对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一系列教育内部系统加以改造的要求上,它们两者是共生共赢的关系命运共同体。

三、主体性教育策略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地方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不是未来的“技术工具”,而是鲜活的个人,是社会各个领域里技术设计和创造的潜在智慧者,加强主体性教育,强化教育对象主体能力的生成使之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贡献出技术能力,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因素。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其中包含有:在价值层面上,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在人文关怀层面上,就是受教育者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有一定的主体性,需进一步提高与培养。在教育过程层面上,就是要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主体性强的人。主体性教育策略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方面来说,侧重的是教育过程,要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高教育的服务能力。

总而言之,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的。对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高等教育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反过来又有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它们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是目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职。

参考文献:

[1]刘永瑞.经济教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职业指导 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承诺。党的十报告对促进就业工作的论述中,最关键的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呢?职业指导在其中具有何种作用和重要性呢?笔者从更高质量就业的涵义着手,分析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职业指导在推动更高质量就业中具有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它有什么标准?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是先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一个社会整体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失业,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体而言,就业质量也不能说是好的。我们过去一提起就业,更多强调的是就业数量。从全国到各省、各市县,各高校,每年都要求完成一定的就业率目标任务,现实都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抱怨声。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滋生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

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就业的匹配程度方面理解,更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更优配置,劳动者不仅得到工作的机会,而且从事的是自己喜欢或者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从而使其工作效率更高,产出更多。

从整体来看,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基本包括5个方面: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从个体来看,更高质量的就业包括:体面的职业、稳定的岗位、较高的薪酬、良好的发展前景、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从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途径来看,这正是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所谓职业指导,就是指根据社会职业需求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合适的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从职业指导涵义来看,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身现状,以及对方的需求情况,实现人职合理的匹配。职业指导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求职者提高职业能力、明确就业目标,以实现求职者就业,并就业稳定,帮助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分析岗位用人需求,制定招聘方案,提高招聘成功率,以实现用人单位招揽到合适的员工。职业指导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分析

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内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经济相对脆弱,发展前景不太明确,存在下行风险。根据2013年7月世界银行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2013年全球增长仍将处在略高于3%的疲弱水平。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各国为维护竞争优势,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变缓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发展速度变缓,“产能过剩”产生的升级转型,对原有的用人需求发生改变,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的增加,整体用人需求下降。

(三)就业人口总量压力大

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是,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然在增加,2020年将达到8.31亿峰值,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等,就业总量压力巨大。其中高校毕业生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2014年增加到727万,未来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

(四)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大规模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用人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行业都出现大批失业人群。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于2013年第二季度对全国104年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市场中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与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2年同期相比,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人员有所减少。

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不时也有报道显示各地出现“用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劳动者能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劳动力市场中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就业短期化现象突出。在全国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重占到70.3%,大学以上学历仅为12.9%,统计全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每年达1200万个,而2013年教育部数据,全国高校毕业生接近700万人,网络上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引发的思考不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以及选择满意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缺乏职业技能、信息不对称、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政策和形势认识不清、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没有建立起来等问题。

三、职业指导在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

(一)职业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求职中合理定位自己

许多毕业生自身比较迷茫,面向社会时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眼高手低,挑三拣四,不知所措的状态,对于选择何种职业,从事什么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职业指导主要是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它可以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质,将自己的人生资源与社会进行整合,将自己的职业梦想与现实进行整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后择业就业的过程中,面对繁杂的人才市场和社会环境,能够清楚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得到稳定就业。

(二)职业指导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一些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职业的认识不清,凭感觉或自己所学的专业盲目选择职业,没有对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甚至不了解职业的技能要求、职业的前景和未来发展,导致求职后频繁跳槽,难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职业指导通过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探索,分析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提升毕业生对职业的了解;根据职业需求,通过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职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和用人技能素质要求,以便在入职之前加强素质能力训练,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帮助毕业生从事职业实践活动,不断修正职业选择,可以提升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和适用能力。

(三)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稳定就业

尽管整体国家提供就业岗位有限,每年1200万左右,但是很大一部分求职者并不是岗位少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对用人单位了解不充分,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权宜之计,致使就业后发现专业不对口、选择岗位和企业与自身期望不符等,又辞职,跳槽率高,就业短期化。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每年应届毕业生700万左右,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率达9成,而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院校”是33%,其中跳槽(主动离职)率占到88%。

为了让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明确的认识,在职业报告时做出正确决策,在就业时少走弯路,提高就业质量及稳定就业率,必须应对毕业生加强职业指导。

(四)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职业发展

成功就业并非一次性就业,一个人一生可能从事多种职业,可以说,职业贯穿整个人生,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许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人职是否匹配的重要性。往往会以就业形势严峻为由,抓住一个就业机会,就稀里糊涂地就业,茫然就业、甚至错误就业。

深入开展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求职者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清晰地完成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人职匹配,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人尽其才。如我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及职业指导和咨询工作,8年来,共有毕业生8000多名受益,2013年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70.12分、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62.95分、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76.85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平均分为96.67分。

(五)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在招聘人员时,提供了大量岗位需求,都招不到合适的人,不少单位在与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之后不久,求职者提出辞职离岗。特别是就业毕业生群体,据查职业研究系统数据显示,毕业生主动跳槽的高达88%,这无疑给用人单位增加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浪费。职业指导通过对企业招工用人开展指导,运用劳动力供需信息资源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空缺岗位进行合理匹配,提高企业招工用人的效果;促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机构与企业的互动对接,共同培养技能性人才,推动人力资源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求职者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身心要受到很多考验,这个时候,对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可以帮助求职者,明确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保证求职者的高质量就业,并且在促进求职者在提高职业修养的基础上,将个人和职业完善匹配融合,从而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同时,职业指导也有助于企业、人尽其才,合理有效地选人用人,促进企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新京报,2013-5-16.

[2]吴冬梅,张立付.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科技信息,2014,(3):74-75.

[3]关春燕.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中国电力教授,2012,(32):130-131.

[4]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3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2013-7-4.

[5]世界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网.2013-7-9.

篇7

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动因

当前,国家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作为承担服务国家这个战略任务,促进人全面发展重大使命的职业教育,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十精神,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提高全民接受教育年限为主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成适应需求、外部对接、内部衔接、多元立交的具备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提出发展现代教育,基于三方面的需求:

(一)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求尽快把经济增长从依靠人力资源数量转到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上,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绿色经济引发的技术变革、职业变革,对职业教育和人才需求产生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使人的终身发展,也对职业教育形式、途径、内容、范围提出新的挑战; 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应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于职业院校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合作育人的机制,实施多元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职业院校内涵发展,培养适应地区产业需求的优质人才,以满足老百姓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让更多人接受职业教育后能高质量就业。但传统的职业教育由于诸多原因,跟不上学生或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职业院校片面强调适应用人单位需求,采用“制器”形式,训练学生从事某一岗位所需技能,忽视适应多种岗位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教育主体――人的发展性需求,学生很难高质量就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相脱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老百姓,更希望子女提升学历,以便提升择业的竞争能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高职衔接渠道,才能开启学生继续学习提高的通道,以更好应对与解决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服务人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满足职业教育自身持续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应有自身发展规律和完整的体系。但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开放性,相对封闭,是整个教育体系中较薄弱的环节。职业教育要科学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方式,通过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强化内涵,提高质量,深度构建产教整合、校企合作机制,统筹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多样性。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时期,为此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应对变化,适应需求,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二、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方向,迫切要求我们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各类人才继续发展的通道,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1.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不清,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培养目标立足于适应目前职业教育岗位的职业人,重视单一技能教育,滞后于职业岗位变革和新兴职业的产生。

2.职业教育仍相对封闭,与各类教育沟通不畅,职业培训薄弱,非学历教育不够重视,灵活性、开放性不强,较为死板。

3.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衔接不通,各层次职业院校的学校教育等于终结性教育,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能力。

4.教育行政管理的理念、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政出多门,职教的国家标准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协调,职教的科研支撑十分薄弱。

5.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缺少制度支撑,企业参与办学的内在动力不足,国家制度缺失。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二)现代职业教育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且综合性较强的教育体系,它既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它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包括广泛的教育体系,多元化、综合性、素质化是其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以发展眼光看待教育,要将时展的新变化融入职业教育之中。所以,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体现在职业教育必须与现代社会、现代职业、现代人的内涵共生和交织。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职业教育既要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职业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全面发展、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的职业人,要打破单一工作定向的教育观念,要将“制器”式的单一技术技能训练变为塑造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要全方位着眼现代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人文化、宽基础化的教学计划,实行技能教育与人才教育结合,培养现代职业人,以适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求。

(三)现代职业教育特点

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是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面向社会,面向人人,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并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开放型教育。

它的主要特点是:

1.适应性。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与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呈现区域性特点。要面向社会,适应生产,实行灵活学制;要采用多样化办学模式,灵活调整学校专业结构;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与经济、科技发展要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代职业人。

2.层次性。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呈现明显层次性,各层次教育能正确定位科学布局,以课程衔接为重点,实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信息技术应用、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能统筹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系统性。

3.协调性。按照终身教育理念,构造学习型社会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协调沟通,坚持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实施同一层次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之间课程互设、学分互认、学生互转的机制,职业院校的专业资源能向社会开放,为各类学校提供职教课程和技能培训。职业教育与社区开放大学建立联动机制,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级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才培养多样性。

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

职业教育关系未来职业人才的培养,关系未来中国现代职业的振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确立既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又服务于人的就业需求或职业发展需求的观念,坚持育人为本,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价值追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全体学生成长成才。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坚持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注重传统的学校教育,实施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重视学校后的教育与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互衔接,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式,应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转变;由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沟通不畅向促进各层次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协调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及教育部门办学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转变。

(二)全面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系统思考、整体谋划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各层次的布局结构。要以课程衔接为重点,专业衔接为接口,实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布局、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行业指导、校企深度融合等十个方面的衔接,按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明确中、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建立多形式中高职衔接制度,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要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及专业研究生学位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的布局,使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布局与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沟通,探索同一层次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之间课程互设、学分互认、学生互转的机制,构建人才成长多元立交桥。要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功能,建立社区学院式开放大学,构建社区与职业教育联动机制,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加快完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深度构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

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着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政府要有计划组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系列对话活动,完善政、产、学、研的对话协作机制,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或意见,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推进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办学,实施校企合作制度化。要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结构调整、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鼓励行业、企业与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院校要加强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以骨干专业为主体,组建有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整合校企资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无缝对接,进行集约化办学,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解决学生就业为导向,这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职业院校必须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研市场现状,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层次,防止千校一面。要面向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紧抓住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改革注重岗位单一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把通识能力、科学教育和职业技能融为一体,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做中教、做中学,理实一体,实行学思结合、知行一致、因材施教,提高育人的时效性,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要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加强学校的现代化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管理精细化,向管理要质量,以增强职业院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五)健全发展的保障机制,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在全社会确立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传承必须重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识,政府要切实落实自己的责任,凝聚行业企业的资源,形成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合力。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和各种标准的建设,以制度规范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应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政府要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投款标准,引导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加大对职业院校投入力度,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职业院校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监管,管好用好老百姓的每一分钱,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能力和培养能力。要进一步落实好中职生免学费政策,要逐步提高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高职奖助学金覆盖面,让阳光政策惠及每一位学生。要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强化职业教育的研究,增强教科研工作服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抓住关键,加快建设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再创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R].天津: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2013

[2]欧阳育良.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篇8

在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资本全球化流动,国际分工细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拥有统一市场规则的“世界经济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已经或正在形成,其行为标准将成为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入该经济领域的潜在规则。会计作为国际经济交流的公共语言、资本流动的媒介具有普遍适用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的热点问题,差异化的会计准则会造成国际投资者对财务报表信息理解上的系统性偏差,过分强调“本国特色”有可能被国际资本市场拒之门外,多套不同会计游戏规则并存局面将慢慢减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简称IFRS)是一个质量更高的财务报告体系。IFRS基金会卽973年成立以后,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主要目标是,本着公众利益,在清晰阐述原则基础上,制定一套髙质量的、可理解的、可强制执行实施的且全球认可的财务报告准则。就整个社会而言,接受和应用一套统一的、髙质量的核心准则是未来的趋势。随着IFRS基金会影响力和IFRS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会计标准的趋同步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主动选择IFRS。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包括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在内的117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推出了与IFRS趋同的路线图。

然而,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着不同国家会计文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多样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并不会导致实践上的协调与趋同,不同的道德判断也阻碍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不同国家所提供的会计公共服务设施机构,会计专业地位的不同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的不同也会阻碍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的推进。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怎样将IFRS打造成“黄金准则”,这些已经成为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建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离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

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行为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博弈结果。高质量会计准则建立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适应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适应各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些因素也成为阻挠高质量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原因。

1.融合各国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是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会计特征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Cohen(1992)认为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可接受行为的不一致性;Patel(2002)从文化维度理论角度,提出了由不一致性的可接受行为引起的文化影响限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任何会计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基于特定环境的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运行体系所决定,文化或价值观念

与现实的矛盾最终影响到会计5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人类如果忽略文化软实力间的和谐々:补,就将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付出臣大代价。虽然会汁国际化就是一种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协调和分配全球会计资源的最佳r.ft之--,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有个传统沿袭问题,文化传统等因素是导致高质蛾会计标准难以施行的成本。然而,世界b存在多种文化意识,虽然形式各异,但仍然存在猗协同性,这种普世、共性的价值趋向,是适用T-全人类的价值观,可以来自西方,也可以来自东方。

2. 协调各国经济利益

在会计全球趋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利益关系集闭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发展是一个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份“社会契约”,会计准则之争已演变为资本之争、经济利益之争。这种“经济后果'利益争夺将导致资本的跨国流动,_会在会计标准制定费用、会计人员培训费用、政府管制难度加大等方面产生巨大成本。因此,各国均尽可能对国际会计协调施加影响,以缩小会计标准变迁的幅度。变革准则制定模式必须对现实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权衡,而社会公众接受程度是变革准则制定模式适当与否的关键。

3.平衡各国政治地位

根据寻租理论,打造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一个政治过程,有关利益集团可能阻扰和破坏会计改革,以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各国都愿意把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聚集到本国之中,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r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r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Sd的问题。有人认为,缺乏政府之间的合作,趋同和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改变都将是一个政治性的意图,无论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因此,各国围绕着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的IFRS将更多地体现强势集团的利益。IASB应本着“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的原则,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中心,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实质性转变。

4. 兼顾各国法律制度

会计准则具有准法律性质,是调节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会计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且阻碍经济一体化冃标的实现。高质量会计标准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会计规范的全球统一化。我们认为,高质最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国现有法规有宥间接的影响,会计标准本身的围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各国应排除不利于经济合作的法律方闸的障碍,使会计标准高质量的问题具有法律的强制性。IASB必须在各国财务报表法律框架中进行综合,将各国公切财务报告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使各国得以受益。

5. 拥有全世界所接受的组织机构

髙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非竞争性的,而是一个共同协怍的过程。我们认为,制度与组织的关系是互动的,各国均应为改进IFRS提供了支持,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学的、兼顾各利益群体的组织结构尤为重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性”或“全球化”还需要大量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实际管制权力的国际组织的参与和认可,还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支持和配合。

三、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需要中国元橐

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正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重新解读、运用、升华。在“统一”过程中,国际会计界将更加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以便使IFRS成为“最好中的最好”。我们认为,在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增加中国元素。

1.中国元素的内涵与影响

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实际影响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有悠久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元素博大精深。什么是中国元素?我们认为,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凝结着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沉淀,都属于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状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即包容多种文化共同存在:中国元素的功能具有强大的平衡、协调能力,追求的是和,通过和达到统一(合),儒家的“大同”学说,追求的就是世界大同冲国元素的内容不仅包含有传统因子,更广泛容纳了现代先进和科学成分。在文化这个问题上,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所谓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中国从公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从20世纪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中国”时代。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元素对全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在新世纪的国际话语平台上,中国重塑了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进人“文化中国形象”的时代,即注重在国际事务中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将文化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联系起来,进而将文化中国的命运和整个世界的最新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元素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高质量会计准则需要埔添中国元素

文化冲突、经济后果、政治寻租是影响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形成的阻碍,平衡、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推动髙质量全球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中国元素的内涵不仅仅是中庸、包容,更重要的是创新,如科学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理念、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元素的外延不仅仅适用中国,而应该为人类、为世界共享,中国应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髙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宗旨是为了“公众利益”,儒家“大同”思想的根本就是“天下为公”。中国会计发展路径并不没有否定中国元素,相反,把中国元素当作一种开放性的全球优势来吸纳融合。IASB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主体合并,并在关联方等准则的修订中吸收了中国的意见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IASB寻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先进、自觉的中国文化已成为国际会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影响元素,IFRS可以影响我们,我们也可以影响IFRS。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具有庞大的会计实体,IFRS基金会及IASB不可能忽视一个经济大国的呼声,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会计文化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FRS的“国际性”水平。

3.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会计

国际社会中的会计文化演化,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过程。准则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准则,最终达到“公认”的境界。髙质量会计准则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是各国会计标准互动的结果,而不是单方向的接纳。文化冲突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矛盾双方融合成一对新范式。作为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世袭便具有国际化的属性,中国会计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中国会计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的速度和程度,远远出乎世界的意料。DavidTweedie认为,中国内地参照国际趋同原则制定的会计准则,其效果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当。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时,当代中国会计人必须在人类文化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前进的中国元素力量,能够在参与世界知识体系建构中持续推出新的会计文化。陈毓圭(2005)认为应认识国际协调与国际趋同的根本区别,认为中国应成为国际趋同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实践者,而不是旁观者,不应刻意强调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应转变观念,努力成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领跑者。中国应该釆取各项有效措施,除了在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配合和促进外,还要将最具“特色”中国元素融入高质量会计准则建设当中,传播中国会计文化的精髓,用优秀的文化影响高质量IFRS的形成和发展。在会计全球化的理论播撒和旅行中,中国不应该成为饥不择食的拿来者和纳受者,而是有选择地继续拿来的同时,主动在会计理论交流和会计国际化互动中进行“文化输出”,形成双向的“理论旅行”。

篇9

1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人力资源开发(HRD),是指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团体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总体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升组织或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主体,在不同的社会形态、背景、文化要素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应注意开发的针对性;第二,激活性。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手段使其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开发潜力,如果不能在其最佳年龄予以开发,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第四,资本积累性。人力资源是人的体力、智力、知识、能力、经验、技术等的综合体,是不断通过自我学习和外界的教育、培训积累的结果。这就为开发人力资源以实现其不断的资本积累和增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方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在于:第一,通过开发活动提高人的智力、能力、知识、经验、技术等才能;第二,通过开发活动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人才资源及其市场建构只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契合、相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各个组成要素应当满足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要求,任何一个需求得不到满足或不适配,都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仍有待加强,人力资源及市场建构,劳动力素质仍然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1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升,区域分布不平衡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文盲率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了2.64个百分点;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但是所占比重相对还是很低。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还是有待提高。从区域人力资源以及人才建设情况来看,各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源分布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作为支撑,但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不高;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资福利等吸引了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但十分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人才,导致近年来“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从中可以看出,各区域人力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各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各有不同。

2.1.2人力资源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结构不契合人力资源的结构由素质、知识、能力、技术、经验等要素组成。人力资源的规划和调整只有与所在区域经济产业、部门结构相协调,才能对区域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目前,人力资源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结构并不契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向第三产业倾斜,区域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求人力资源结构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落后,导致结构性不契合。因此,人力资源及其市场建构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2.2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一定区域内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情况,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性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区域经济根据资源分配情况可以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发展层次。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能否得到真正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尤其是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2.1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中心任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各种资源积累、叠加、优化、组合的结果,人力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它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实践证明,物质资源的匮乏,并不能从根本上阻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源的短缺,再充足的物质资源也是徒劳。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推动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信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源泉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源泉。第一,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提高人才能力和活力的重要环节。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是就是为了提升人的知识、技术、经验、能力等,尤其是不断提升人的整体才能和竞争能力,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让其更主动和积极的投身到工作中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只有这样,区域经济的发展才有一定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和后盾。第二,人力资源开发是优化区域人才结构的根本保障。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人才资源开发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区域产业结构的规划和调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力资源的调整和优化,也就是区域经济机构的优化升级,必须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来完成。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关键,也是重要保障。因此,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合理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3如何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如此之高,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及能力建设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笔者认为,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强化人才资源开发意识,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当前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欠缺人力资源开发意识。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从组织外部引进高质量的人才,忽略了对组织内部已有人力资源知识、能力、技术、经验等的进一步挖掘和提高。因此,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通过对本区域、本企业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调整和优化本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通过再教育、培训等来提高区域内部人力资源所潜在的能力,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本区域内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2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从总体上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拥有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当前来看,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需求,这些人才也十分缺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国家及各区域就应该及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还应当优化人力资源的产业结构,使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配。

3.3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增强人才聚集能力东南沿海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于工资、待遇、机遇等吸引了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中西部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及中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增强自身人才聚集的能力。第一,改善中西部人才就业环境,增加人才就业机会,适当提高工资待遇;第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出人才来家乡就业、创业。第三,加大对区域内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加大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及专业化人才。

4结语

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 内涵建设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作用是让学生学会从事相应技术专业的本领,从而在社会上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职业教育对于繁荣社会经济、促进充分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它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的主方向之一。

1.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目前职业院校的发展正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建设。面对新阶段的新任务,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健全,学校先进办学模式欠缺,特别是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定位与职业岗位衔接不紧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不强。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难以适应由单一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接受良好职业教育成为民众的强烈期盼,符合国家的现实需求,为此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反映了当前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当前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效益。我们要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建立一支思想过硬、综合业务素质强的领导集体;二是落实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市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三是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目标,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规范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五是以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结合本地区和本区域的实际,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六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全面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执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实现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提高质量是我国各级各类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高等职业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作为职业院校来说,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主要从院校教育本身和社会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教育本身主要包括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社会满意度主要看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胜任本职工作岗位要求,成为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是考核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促进就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我们要树立“社会评价质量”的教育理念,由学校、行业或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考核方案,完善院、系两级督导组织,建立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督导评价、社会评价多方独立并行的质量评价系统,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照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制定一整套教学管理和质量反馈预警制度;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全面完善由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反馈机制。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把提高质量作为资金、项目和设备配置的基本依据。要制定符合职业教育质量要求的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要在专业、课程、教材、校企合作、教师队伍、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实习实训、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3.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正全方位启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立足于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贯通。试点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中高职3+2(3+3)分段培养,即中职学生在中职校学习3年,通过注册,进入高职院校相应专业学习2年或3年;二是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即中职学生在中职校学习3年,通过以专业技能和中职教育学业水平为主的测试,进入本科院校对应专业学习4年;三是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即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选拔方式由对口院校共同制定),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对应专业学习2年;四是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以本科院校招生计划在本二批次联合招生,培养4年制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在若干年的学习期间,由对口衔接的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系统化培养人才。

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类教育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规范布局,确保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而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要把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处理好专业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关系,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突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政产学研市五位一体的教育方针,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技能专业人才。所以说,职业教育的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优良素质的技术应用或高技能型人才。

要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对接产业为着力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实际、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辐射带动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强化职业道德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保证各类技能人才能“下得去,留得住”,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在岗位能力培养针对性要强,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创新人才模式,确保技能人才上手快、用得上。要教给学生较强的业务知识,为其提供继续发展的拓展空间。社会各行业或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和专业技术发展水平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目标。从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构建与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文化素质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适应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各级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要考虑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因此在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实训、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人才培养模式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以培养各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方案体系,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重,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把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劳动实践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要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中职、高职、学科型本科教育比较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甘成君.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职业,2010(8)

[2]王炎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职业时空,2009(10)

篇11

在本项目模块中,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在于要求旅游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在保持和增进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使外来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口号,而且是一个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向传统的旅游方式、价值观念和科学方法发出挑战的一场生态革命。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会三者间的利益关系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开篇序言中也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1995年4月,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它领域的发展相协调,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在此宏观背景下,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形成了两方面的理论:发展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发展中心论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发展的一条途径;而生态中心论认为,人类发展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目标优先于经济利益目标。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理解,强化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3.可持续旅游内涵特征

(1)公平性

旅游公平发展包括旅游发展的当代人公平,世代间公平和旅游资源分配使用的公平。当代人公平是指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带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消除贫困,减缓两极分化现象;世代公平是指在满足当代旅游发展需求的同时,不能减低后代人满足旅游需要的能力,保证不破坏后代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公平使用资源是指各国享有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受其他国家干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指出“各国拥有按着本国人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的,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此外,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公平使用资源思想还渗透着分管共享的思想,全球的自然美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可供全球共同享受,并通过旅游方式取得共享的机会。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头管好旅游资源,为世界人民提供享受机会。

(2)持续性

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应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生态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使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因为旅游业发展对不可更新旅游资源的消耗是绝对的,且随着旅游开发利用的程度增强而生命周期呈缩短趋势,为了使后代人公平享用这些资源,必须对旅游的发展提出速度和规模的界限,这正是可持续发展与以往任何发展思想明显的区别所在,反对为谋取短期利益掠夺式开发旅游资源。

(3)共同性

由于各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它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精神则是共同遵从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既尊重所有各方的特色与利益,又要在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方面采取国际统一行动,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反对狭隘的政治观、区域发展观和缺乏共同性的民族观,它更接近于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体现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各国的旅游

业都能按“共同性原则”发展,那么,人类的旅游事业能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可持续旅游的目标,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已经达成五点共识,即:

(l)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理解;

(2)在发展中维持公平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本书编者认为可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实现以下目标:

(1)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使人的行为规范和实践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保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减缓不可更新资源的衰竭速度,提高增长的质量,避免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问题。

(3)旅游以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基础,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改善和提高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防止因贫困而对旅游资源掠夺式开发的悲剧发生。

(4)改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吸引更多的游人。

篇12

——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周年成长回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网”城市,近年来,我市乘着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着有力支撑,勾勒出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动能。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2019年9月30日,作为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鹤公司)在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这一机遇中应运而生。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云中鹤公司踏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节拍,依托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专注探索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之道,成为鹤壁东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风劲正当时。一年来,云中鹤公司以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服务新体验,以技术集成打造城市最大公约设施,以生态孵化打造产业共同体;在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中贡献着强而有力的力量。

(小标)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走进鹤壁东区,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智慧书吧、智能灯杆、智慧公交站……处处散发着数字经济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智能要素积聚之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正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日渐彰显,我市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在鹤壁东区,众多企业正托举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引擎,云中鹤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置身于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中,作为一家成立一年的“新”公司,云中鹤公司深刻地理解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不单单是引进几家龙头企业的问题,更重要在于能否形成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各生态链企业分工合作、延链补链,进而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最大能效,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如何立足鹤壁,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是云中鹤公司一年来的重要课题,而云中鹤全体员工,用一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在运营模式方面,云中鹤公司坚持“政府指导、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搭台, 社会唱戏”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以开放数据和释放需求为源头活水,拉动更多更多资源汇聚多元化创新力量,发挥数字经济的行业平台作用,鼓励人才引入,加强技术交流,引入专家把脉,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打造“数据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上,云中鹤公司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市直相关单位的指导下,依托京东云强大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扎根本地,培育产业生态上,云中鹤公司协助政府部门高效汇聚多方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服务,进而激发不同交易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打通数据壁垒,降低数据“跑路”成本,大幅提升数据间的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交易从“商业化”向“社会化”、从“分散化”向“平台化”、从“无序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对接交换,促进产生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数字生活新生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智慧社会建设;同时还将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和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

云中鹤公司总经理邱爱军介绍,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模式、生态体系等方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正日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年来,云中鹤公司经过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研讨,细化了公司重点发展任务,完善了建设内容设计。同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投资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机制;深化、细化重点发展任务建设方案,统一管理形成工作专栏;补足完善联动机制,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据供应链”;利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提升大数据安全及敏感信息管控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正逐步凸显,激荡起阵阵新浪潮。

(小标)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贡献“云”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而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衡量数字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建设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好不好、老百姓幸不幸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智慧城市不单纯是城市的信息化,更应该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8月20日,《鹤壁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我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注重公众体验,实现服务普惠便捷;提升产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强集约共建,夯实城市基础支撑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我市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更为我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共性标准,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级建设方提供了详实详尽的指导说明,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在云中鹤公司副总经理朱鹏伟看来,《方案》紧盯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发展目标,顺应“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以“数据驱动、服务导向、智能应用”为核心理念,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惠民服务、产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入集成应用为手段,对建成“一端”智享生活、“一体”连接政企、“一台”汇集数据、“一心”统筹城市运行、“云网融合”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成“感知敏捷、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生态协同、产业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9月29日,云中鹤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中成功中标。这意味着云中鹤公司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信用、教育、公安、应急、医疗、交通、环保、消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共计15个项目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东作为云中鹤公司的投资方,其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唯一性的核心专利技术。而且京东已经将智慧城市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云中鹤公司。”邱爱军介绍,云中鹤公司已实现与我市相关委办局沟通对接,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鹤壁市京东云计算中心由云中鹤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管理;云中鹤公司将依托京东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本地化服务,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业务管理和后续服务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鹤壁新型智慧城市1234” (一个中枢平台、两大功能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大创新应用)的整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城市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建设范围涉及思路、策略、方法、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和领域。”云中鹤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超迪介绍,规划建设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是智慧城市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建设的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管理机制、技术路径、建设周期等原因,现实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集约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重要要求。云中鹤在市委、市政府和京东集团的支持下,将秉持集约化原则,致力打造高效和谐的智慧鹤壁,并形成完善的技术、产品和运营体系,为云中鹤的发展奠定基础。

“云中鹤公司将严格落实《方案》内的工作部署要求,理顺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思路和操作规程,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圆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李超迪说,本着建设参与方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循规律、练内功,进一步深化、细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一体化”建设原则,实现鹤壁智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升级,丰富覆盖维度和建设内涵,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显着增强、城市影响力显着增强、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生态承载力显着增强、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的城市发展目标。

日前,云中鹤公司接到市发改委邀请,将于今年12月代表鹤壁市参加2020年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公司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已初步打开。”邱爱军说,他们将通过智慧鹤壁项目的实施,实现产品打磨、技术封装、生态培育、团队打造,使云中鹤具备完整实施智慧城市的资源、能力和案例。

近期可为、远景可期。云中鹤公司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朝气,勇当先锋的志气,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行稳致远。

轴一:在途项目轴

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筹备,云中鹤在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审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多个领域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蓝图。

智慧公安领域,建立鹤壁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密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结构布局,利用现有或新建物联感知设施、设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有效汇聚互联网数据、政府政务数据和城市物联网数据,通过对治安数据的全量全要素采集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改变目前治安管理数据零散、信息化程度低、态势研判预警手段不足等现状。构建形成“主动发现、智能推送、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立体化、信息化“平安鹤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智慧教育领域,建立鹤壁市智慧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应用模式,形成教育行业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平台,完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做好教育基础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推进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安校园等诸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已有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

篇13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推动事物发展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当此之时,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这样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跨越两大关口:第一个关口是非常规的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关口是常规性、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具体到XX来说,跨越这两大关口更加迫切——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发展优势和后劲亟待增强,特别是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优强企业较少;创新引领作用不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聚力加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县域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脱贫攻坚任务尤为艰巨;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偏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再加上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外部挑战与自身深层次问题交织,如果不能抓住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加强协同攻坚,就会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补了东墙短西墙”的困境,跨越关口或许就成了“驰于空想”“骛于虚声”。

既要“筑屏障”,也要“填洼地”,更要“辟蹊径”。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结合XX实际,县委围绕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突出问题,完成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路径设置,即围绕加快建设四川三产融合示范县和深度参与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绵阳南向东出战略支点总目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区域发展“两个短板”。

(一)全面发力、突出重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致富,先修路”,以交通代表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XX高质量超常规发展格局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既事关XX发展的环境,也关系到长远发展后劲;既是保证发展的基石,也是拉动投资增长的途径。基础设施对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各个产业的发展就缺乏支撑和载体,各种资源就难以体现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而且是驱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从目前来看,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仍然是制约XX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规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把一个地方看做一个躯体,那么交通网、能源网、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网络就像它的神经、血管一样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功能配套健全,遍布每个角落,时刻高效运转,只有这样躯体的整体机能才能正常发挥。对于XX来说,基础设施的布局合理与运转正常,至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迟缓,就会降低发展的效率,增大运行成本,降低XX的竞争力。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必将有力支撑XX经济社会高质量超常规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重点工作方面,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的安排部署,坚持近中远布局、点线面统筹,下气力抓好对XX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项目,以通达条件改善助推城市开发和产业突破。要以S209线(XX段)改建工程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交通“项目年”建设,全力推动三金路、三百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开工启动。要加紧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交通枢纽项目,加快绵遂内、成金三、绵遂渝铁路和通用机场的项目审批、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实施,尽快补齐铁路、航空交通缺失短板。要全力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道路绿化、厕所、停车位、客运招呼站点以及公路养护站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可持续协调发展,方便农村群众出行以及农产品流通。

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交通规划布局,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以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通用航空为补充,以势如破竹之势全力构建XX沟通内外、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同时也要统筹推进信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有效支撑XX发展、更好服务“11331”发展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从根本上改变XX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

(二)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一个个乡镇的发展犹如一块块砖石,共同垒起县域经济发展的摩天大楼。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突破口与发展潜力也在乡镇,乡镇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全县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县乡镇发展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多数乡镇公共基础设施不全或等级偏低,没有或少有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商业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二是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不少乡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地域文化,注重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塑造,造成特色褪失。部分地区仍存在规划执行不到位、规划执法难、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等问题,导致城镇开发粗放甚至无序,质量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多数乡镇公共设施陈旧、道路损毁严重、雨天排水不畅、绿化覆盖率低,虽然即将建设垃圾压缩处理中转站,但是中转能力多数仅能满足场镇需要,虽然48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但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仍然较为滞后。三是城镇产业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多数乡镇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甚至没有、拉动力不足,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很多仅扮演着当地农副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易场所的角色。部分城镇尽管有不少产业,但是相当程度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与城市相比,多数乡镇经济发展受外在条件影响较大,发展基础并不牢固。总之,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历史文化、产业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县各乡镇在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等方面差异较大。加之财力有限,导致多数乡镇无力提供和改善公共服务,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而言,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收入仅够维持机关正常运转,无法承担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

篇14

所谓的过程就是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多种元素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整合,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顺序进行。按照这种说明,产品的质量便是涉及到每一个部分的系统。企业的生产必须按照一定标准的规则体系和工作流程并加以调控,否则企业就无法有效、科学地工作。所以,基础管理对当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体系的落实便是重中之重。基础制度的重点在与合理、科学、贴近实际,而不在于数量,所以在定制条款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企业的整体目标,还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制定制度就不能随意变动,因此要拥有绝对的稳定性和权威。而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明确保持产品质量的根本就是完善机制,并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则标准办事。因此各企业部分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本职位的条款规定,即该岗位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完成、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都应知道的一清二楚,因此企业的运作离不开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监控机制是通过企业生产活动总结归纳出的,并能真实的反应出员工与企业间关系的本质、员工之间应遵守的标准和要求。此外机制不仅应是能够实现的还应是与时俱进的。它不仅能制约员工的各种行为还能调动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使之认识到要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企业工作生产的原则就是产品质量的标准,企业的生存直接受到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尤其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代经济社会中,保证合理适当的质量准则,对企业来说迫在眉睫。一旦产品的质量标准较低,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准则较高,则超过工作人员技术、设备水平的直接能力,从而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构造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顺应了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现在的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所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会出现不同的波动,这也提醒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更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企业一直工作在高水平的基点上。新的发展就要调整评估体系,倘若产品没有经过企业阶段性的评估,那么就无法预测企业变革或产品质量改善的发展趋势。再则如果不能满足某一个标准,就不能及时地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必然面临着失败的下场,因为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3改善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完善的工资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完成质量管理的宏伟目标,体现出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有效地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自身的利益直接与企业的利益相联系,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融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要促使每个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所在职位的职能以及自身所要肩负的责任,认识到产品质量、获得的利润与个人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产品质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员工只有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并将自己置身于工作中,才能帮助公司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因此,借助完善的工资制度,在企业内外形成了统一的目标,相同的责任和风险,并为公司的利益而共同奋斗。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