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产业的特征范文

信息产业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信息产业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信息产业的特征

篇1

一、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除了部分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外,大多数信息产业企业都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信息产业技术含量极高,在生产出最终产品之前,要求企业进行大量的设备投入和研究开发,还要承担很高的失败风险。但一旦产品研制成功,则复制每件产品的成本一般都相当低廉。

这种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带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厂商一旦打开销量,就可以收获到比传统产业高得多的利润率。例如,微软这家控制着桌面操作系统绝对多数市场份额的公司,甚至达到了92%的毛利润率。

在经济分析中,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零边际成本的现象可对应的分析工具是“自然垄断”分析(naturalmonopoly)但是,现有对自然垄断的经典分析并不能照搬到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中。

首先,如果市场扩张迅速的话,那么将给小公司带来战胜大公司成本优势的机会。在任何时候,即使大公司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如果市场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那么强弱排名就有可能发生急剧变化。例如,Wordstar和Wordperfect—度统治着文字处理软件市场,Visi-calc和Lotus曾经占据电子表格软件市场的大部分,但是随着微软Office套件的崛起,它们都遇到了市场的抛弃。其原因之一,就是迅速增长的市场容量使原来企业的相对高份额变成了低份额。因此,任何企业眼前的高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持久占有该份额。

其次,信息技术降低了许多市场有效运作的最小规模限制。例如,以往只有专家才能操作的印刷排版和版面设计,现在任何人只要借助一台标准配置的个人电脑就可以轻松胜任。这种“桌面出版”方式给广告和杂志业带来了许多新的进入者。甚至连芯片制造业也面临冲击:科研人员正在试验用普通喷墨打印机在金属薄膜上打印集成电路,如成功,则今后就不需要代价昂贵的芯片工厂,一般用户就可以从网上下载电路图并制造自己的“芯片”了。该技术有可能大大改变芯片业的规模经济性。

第三,信息产品的低边际成本给予厂商的营销战略更大的灵活性。由于多生产一份软件拷贝的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可以向用户免费发送试用版本;以低价向支付意愿低的群体(如学生)出售功能有限制的版本;以中等价格向一般消费者出售普通版本;以高价向企业用户出售专业版本。这种价格歧视实际上也是信息产业厂商经常使用的策略。在理论上,它可以使得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

二、网络效应

信息产品存在着互联的内在需要,因为人们生产和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只有一名用户的网络是毫无价值的。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每名用户承担的成本将持续下降,同时信息和经验交流的范围得到扩大,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根据Metcalfe法则,如果网络中有n个人,那么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X(n一1)=n2—n成正比。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或称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可以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两种。前者即上述的由互联需求带来的网络效应,而后者则与互补产品有关。例如,某个用户购买的DVD播放机对其他用户的DVD机的价值没有直接影响,然而拥有DVD机的人越多,娱乐业制造的DVD介质产品也会越多,结果所有用户都将从中获益。因此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看,该用户购买的DVD机将给其他用户带来额外价值。

与直接网络效应不同,间接网络效应是信息产业所特有的。当前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宽带网络和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3G无线能讯标准和为该标准设计的服务内容。在这两个例子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取决于在其上面运行的程序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规模更大的基础设施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开发运行于其上的服务内容。当前宽带网和新一代无线通讯标准发展速度都没有人们预料得那么快,其关键就在于要出现一个运行在上面有市场规模的基本应用偏好。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移动商务等等都是候选方案,不过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当某种产品的直接网络效应充分体现时,用户可以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规模经济被称为买方规模经济,它和前面所讨论的卖方规模经济相对应。在卖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加而降低,而在买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收入(用户获得的价值)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网络效应(买方规模经济)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正反馈。当某种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刚刚投入市场时,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由于要面对前述不利因素,所以用户群必定很小。初期的用户大多数是技术爱好者和高收入者等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此时市场容量的增长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然而,随着用户数的增多,上述障碍将被逐步消灭,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效益,利益示范中发现该产品是值得购买的。当用户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容量后,该产品将正式进入大众市场,开始超常发展阶段,可见,能否在早期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进入向上的正反馈,对于厂商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这一具有网络效应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

在上图中,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其高度为生产商的边际成本,也是厂商能够承受的价格下限。需求曲线为峰形曲线,它反映随着产品用户群规模的变化,新用户相应愿意承担的价格,即边际支付意愿。该曲线前半段的上升来自于网络外部性带来的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的上升;后半段曲线下降则是由于信息产品在上市之后竞争逐渐加剧,同时产品内含的技术逐渐过时,因此用户的边际支付意愿最终也将下降。

图中供给和需求曲线有两个交点A和B,它们代表了用户边际支付意愿等于厂商价格下限的情况,是稳定的。力让O点,即产品完全不被接受的情况,共有3个稳定点。除此之外的情况都是不稳定的,具体博奕结构如下。

1. 在O点到A点之间,用户的支付意愿小于必须支付的价格,可以说是吃亏的。此时吸引新用户加入相当困难,而老用户随时都有退出的可能。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厂商来说是风险最大的。

2. 在A点到B点之间,用户的支付意愿大于应付的价格,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购买中获得了额外收益。此时正反馈将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踊跃加入用户行列,厂商因此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3. 在B点之后,由于竞争的加剧,新产品的出现,用户的支付意愿重新降到价格线以下,购买产品又成为不合算的事。产品市场由此开始萎缩,进入衰退期。

图中A点所对应的用户规模就是前面提到的“临界点”。如果产品无法突破该临界点,那就只能退回到零供给、零需求的无市场交易点。

从该图我们还能发现下列问题。

第一,上述过程实际上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在某些行业(如传真机行业)产品的价格相当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降低。如上图中的虚线L,所示,临界点将变得越来越低。这样,即使初期用户数量增长并不显著,但是最终可能由于偶然的销售额波动,或者厂商的某次促销活动,用户规模终于超越了临界点。

第二,在AB之间区段,用户的支付意愿大于现行价格,这给厂商一个机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多利润。此时供给曲线上移到图1中的虚线L2位置。用户由于仍能够获得额外收益,所以会继续使用产品,而厂商的利润将获得提高。不过这一行为也存在着潜在风险,因为此时临界点也相应右移了,倘若价格升幅过猛,那么可能出现用户规模重新低于临界点的情况,这意味着正反馈有可能向反方向转变。

第三,当存在网络规模经济效应的时候,早期用户对产品的评价要比后期的用户低得多,因此卖方应该向他们提供更低(甚至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作为补偿这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渗透定价”。

第四,当市场规模突破临界点进入大众市场之后,正反馈效应将为厂商提供重要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吸引新用户的同时,客观上起到削弱竞争对手的作用。这是因为,用户总是尽量规避有风险失败的产品,而选择那些前景明朗、蒸蒸日上的供应商。这样竞争者就更难吸引到足够用户以步入正反馈。

三、高转移成本带来用户锁定

信息产业中的产品多数处于某个系统中,单件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用户在购买了某件产品之后,通常还要购买配套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产品的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此时,一旦用户向某种特定的系统中投入各种补充和耐用的资产时,就会产生锁定。这种情况在信息产业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锁定程度的大小与早期的投入,即转移成本有关。投入越多,则锁定程度越高。从长期来看,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老产品升级到新产品是必然趋势。但是何时升级,升级到哪一代产品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中。在老系统还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如果采用新系统带来的价值增量不能抵消转移成本,那么用户将会继续观望等待。

实际情况是,更新信息系统的转移成本通常是惊人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改变软件环境代价十分昂贵。一项研究表明,像SAP这样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安装成本是软件购买成本的11倍。其他的成本还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咨询、重新培训等等费用。

如此巨大的转移成本使得频繁改变产品供应商几乎成为不可能。一旦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因此推迟更新,那么既而购买的补充产品将使其“越陷越深”。这对于用户非常不利。他们可能下不了决心转到性能更优良,价格更便宜,但不兼容的新产品。

但是对于提品的厂商来说,消费者较高的转移成本却提供了获取长期利润的绝好机会。因此当存在高转移成本时,厂商对用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后者一旦被锁定,就成为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厂商甚至会不惜以成本价甚至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然后从互补品的销售中赚取利润。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购买一台相当不错的喷墨打印机只需要600多元,但是几个月后却发现更换一个墨盒要花200多元。实际情况是,并不是因为墨盒太贵,而是因为打印机太便宜了。而打印机之所以能卖得如此便宜,正是因为墨盒卖得贵。我们注意到,各品牌的打印机使用的墨盒都是不能通用的,所以用户将被迫建立起对各自品牌的忠诚。根据《商业周刊》的报道,惠普公司的打印机事业部在24亿美元销售额基础上获得了5亿美元的利润,而其他事业部在92亿美元销售基础上损失了1亿美元。其中墨盒销售的利润率更是达到了50%(Roman[2001])。锁定是信息产业中的常见战略,许多厂商在提品之前就充分考虑到如何实现对用户的锁定并在以后不断予以加强。

四、标准控制带来的合作伙伴锁定和竞争者抑制

前面提到,许多信息产品只有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这种相互配合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

纵向配合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信息产品通常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技术含量高,通常不能由单家生产商提供,必须由具有不同技术优势的厂商合作生产。为了让各种产品能够协同工作,就必须制定各产品间的接口标准。如果厂商的技术实力足够强大,对标准的控制足够稳固,那么他们有可能会向纵向的互补产品生产商发起挑战,将产品线延伸到数类信息产品,开展“纵向竞争”。

横向配合通常是可相互替代产品的生产商开放标准,建立联盟,进行合作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网络效应,或者相互提供专利,以推出可以上市的产品。当然,替代产品生产商也可以选择垄断,开展“横向竞争”,利用手中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来限制竞争者生产兼容产品,或者阻挠竞争者建立联盟,以确保自己在市场中的份额。

毫无疑问,如果由独家厂商控制标准,则该厂商可以借此抑制对手的竞争,从中获得垄断利润。那么厂商合作制定标准究竟是促进了竞争,使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还是抑制了竞争,帮助标准制定团体中的厂商抵御外部厂商的进攻呢?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首先考虑在不存在合作制定标准的情况下市场将如何演化。一种可能性是多种相互不兼容的产品在市场上并存,且势均力敌,这显然会使用户无所适从,造成效率的损失;另一种可能是在没有合作的情况下,市场中最后只存在一种统一的产品(即事实标准)在前一种情况下,标准的制定将消除市场的混乱状况,帮助各厂商的产品被用户接受;即使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最初建立了行业标准,仍将带来显著的效率提高,使各厂商从中受惠。原因在于,合作制定标准可以帮助防止竞争对手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合作可以防止在最终的事实标准出现前的标准大战;合作可以帮助实力较弱的厂商各自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标准大战将导致最终由一家实力最强的企业生产提供其独有的产品。

因此,合作制定标准可以避免在标准大战中自始至终的竞争,而把更激烈的竞争推迟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也就是说,合作标准可以削弱在近期的、某些领域内的竞争,同时加剧将来的、在其他领域内的竞争。然而,无论是由单一厂商垄断标准,还是由多家厂商合作制定标准,最终它总是被掌握在最有实力的企业手中。可以说,没有标准就没有信息产业,谁控制了标准,谁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了主动。

篇2

在我国,对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是一个逐渐调整、深化的过程。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信息化浪潮、“新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得我们认真思考对于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如何把握信息化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结合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处理、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升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系列问题涉及的内容都关乎新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和工业化道路,其中最难把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与信息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发挥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解决工业化中期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借助信息化走出一条超越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意味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与处在后工业社会的国家有根本区别,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性”特征;二是更应注重发挥信息产业对整个工业结构升级的体系性效应。所谓“阶段性”特征就是要从我国的现实基础出发,立足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眼于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出逐“阶段”升级的轨迹。这就需要对信息产业的当前地位与现实作用做出客观评价,发现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制定今后一段时间阶段性目标和政策的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扩张,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持续性和规模性的特征。近十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出口额年均增长分别为29%、27%、24%和30%;产业的长期高速增长使其规模总量快速增加,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逐渐体现出来,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和渗透作用逐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并不仅仅在于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更多的体现在对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对其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效应,这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对这一问题进行测度,并据此评价电子信息产业的体系性效应,目前还缺少必需的数据和分析工具(这也是一个国际上普遍面临的问题),但可从如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其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到2002年上半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三大类产品的产值比例为50:30:20,而1989年的相应比例为16:53:31,这一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投资类产品(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为主)占据了一半,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信息产品的应用加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而不是以往依靠电视机等家电产品来维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其二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到2001年,先后实施了12000个信息化项目,仅项目投入的资金达到200多亿元。2002年上半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总采购额达到154.9亿元,政府信息化对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是出现了其他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少有的现象,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观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轨迹,不难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加工组装环节我国表现出了比较强而明显的比较优势,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正在形成向我国一些地区集中的趋势;其二是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逐渐明显,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我国的进入和布局,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原创技术的局部突破(如TDCDMA标准)和一些创新型高技术公司的活跃与成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制造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和加工组装环节),以及正在逐步提升的面向生产和中低端产品的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特点,由此形成了我国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产业结构却出现高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独特现象。

上述的当前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二、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1、我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

198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排名世界第五位,1999年,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总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规模国际地位持续稳步提升,已步入电子信息产品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而且提升的趋势还在持续,很快可以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彩电、微波炉、视盘机、收录放机、电话机、扬声器、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产品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形成比较强的产业配套基础。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独到的优势初步确立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其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及其大出大进国际循环的格局初步形成。

如果我们将观察问题的视角放在加工制造优势的形成过程,也可以从中清楚地发现结构升级的明显步伐,产品结构由过去以家电类低端产品为主,调整到基础类、投资类产品的占有合理的比例,尤其在关键元器件——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据粗略预计,“十五”期间,全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投资可达100亿美元,相当于前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其中外资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

3、产业聚集已经出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的区域聚集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美国的硅谷、英国的苏格兰科技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法国的昂蒂布、芬兰的赫尔辛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都是集群式创新的成功典范。产业发展的区域聚集化是出于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要素流动、共享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重目的,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信息产业基地。在这些产业聚集区内,形成了主机企业和多级零部件供应企业分工高度细化的产业分工方式,尤其是形成了能够实现即时供应、交易成本较低的产业配套能力,使得区内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这些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使其具有很高的国际化程度,一些产业基地成为了某些电子信息产品的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就此意义而言,这些信息产业基地正逐步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重要的世界生产制造基地。

篇3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征;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综合评价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0-02

一、引言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美国奥巴马政府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强调可再生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政府颁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八个能源战略重点,并不断完善金融财政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侧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太阳能发电等;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1]。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了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其特点,以此为其他学者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

(一)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由于其战略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使其不仅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还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直接最终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性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从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生的或者获得再生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迁、新的需求或者其他经济的或社会的变化”[2]。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之后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还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共同发展,并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一概念强调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也有着战略性的地位。

(二)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即不寻常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研发方面较低的成功率,因此在技术、市场和战略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

1、技术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采用的技术代表着当前国际上科技发展前沿,这也就意味着技术可能正处于研究发展的某个阶段,是尚未完全成熟或未完全取得市场应用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研发能否成功、研发成功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市场化、商业化方面能否成功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产品在原始材料阶段到工程化与规模生产,在这其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相当大的跨越新技术。与现行技术系统之间的不一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技术。不确定性还包括设计是否优越、技术上能否超过已有产品的工艺、制造成本能否达到商业化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如何等。风险或不确定性一般被分为可度量的及不可度量的,可度量的成为狭义风险、不可度量的成为实际风险。在本文中,我们把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归为第二类风险。

2、市场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后续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阻碍或风险。市场的不确定性首先会表现出,某种新技术被研发出之后,由于在设计之初市场定位不准或此时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由于市场的不匹配性,导致其产品滞销进而带来高风险。其二,高新技术产品被研发出来后首要问题是激发潜在使用群,让这些潜在者最终成为使用者或客户。然而很多产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才能最终被更多使用者或客户认可,因而辨识早期使用者或客户通常是不容易的。第三,并不是产品技术越先进就能成为产品市场的主导者获取高额利润,一项新技术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除了技术的先进性外,还要受到消费者的更新成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以及市场规模和特征、企业的市场战略规划等,还可能会有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3、战略的不确定性。由于是新兴的产业,没有有章可循的战略发展模式,另外企业对竞争对手、市场、顾客等的特点缺乏相应了解,所以多数企业在发展初期还没有成熟的战略模式,通常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战略策略。

(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旦某项技术发明出来要投入生产,就会迅速、广泛的被他人所共享,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且,一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其他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辟道路。创新的人无法获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所有好处,私人进行科技创新的意愿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正外部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如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扶持。

(四)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结果。科学研究与发展(即R&D)投入巨大,能够迅速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创新应用的深度发展结果和产业化平台的展示,并且,其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创新性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战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发展的高度。因此,对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中,科研院所和大学等这些研发中坚力量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产学研、研究机构间的技术交流合作能力都十分重要,相对于其他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新技术的渴求则显示出更高要求,对知识创新及知识转移亦有更高要求。

(五)动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依据外部形势变化和内部经济条件环境的变更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等外部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既要突出其基本特征,又要根据传统第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先度,对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确定,就将成为引导外部资金投向、人才集聚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4]。

(六)关联性。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对其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且就业吸纳能力强,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5]。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一般新兴产业一样都具有创新、高成长、高盈利的特点。但不同的是一般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能依靠自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经济增长,对民生、环境的贡献有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战略性的作用而得到政府的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远的。

三、结束语

当前,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空前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不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政府都认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新机制。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本世纪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新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科学规划,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这条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主线、以经济社会进步为目的,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合理、积极、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广军.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2):1-9.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09):20-26.

[4]侯延刚.河北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1.

[5]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87-92.

篇4

【关键词】资本结构 资产结构 中小企业

一、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活动的结果,反映了资金来源的构成比例,它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和整体价值,而且直接影响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主体对企业的控制权,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而资产结构是企业投资活动的结果,反映了资金存在状态的比例关系,其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我国学者近几年分别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行了研究。其中张兆国等(2007)分别以2000~2004年沪深两市A股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数为44.55%,民营上市公司为47.89%,并得出民营上市公司业绩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结论。李盛林(2007)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平均比率为84.06%,并认为债权结构失衡、流动负债过多、财务风险过大。都云霞和刘亚勇(2008)实证分析了2002~2004年四川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其中2004年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48.14%,流动负债率平均值为89.17%,认为样本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流动负债比率过高。李婷(2008)对我国2004~2006年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进行了分行业研究,其中信息技术行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42.23%,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48.37%,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1.28%,认为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比重过低,投入过少。汤亚莉和刘桂宏(2007)分析了2003~2004年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其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66.74%,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比率为2.23%,认为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技术资产规模过小、资产的技术含量太低。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比例偏小,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比例过小,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不尽合理。十年磨一剑、破茧而出的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本文将对此作详细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分别于2009年10月30日、12月25日、2010年1月8日、1月2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前4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以其2008年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对资本结构、资产结构的特征进行分析,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样本选取:

1.本文以被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因此剔除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5家公司(代码分别为300005、300006、300015、300022、300027)。根据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目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均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

2.省略info.省略)所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会计信息,并经过手工整理得来,数据分析处理通过SPSS16.0软件完成。

(二)变量度量

1.资本结构度量

鉴于创业板公司流动负债比重较大,本文采用广义的资本结构观念,既考虑长期资本又考虑短期资本,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度量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考虑到债务资本内部的结构,本文将资产负债率进一步细化为流动负债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负债除以总负债)、非流动负债率(计算公式为非流动负债除以总负债)、商业信用比率(计算公式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之和除以总负债)和银行信用比率(计算公式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之和除以总负债)。其中,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相比,由于流动负债偿还期限短、风险大,因此对企业的约束力较大。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比,由于商业信用是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不需支付利息、债权人分散、金额小,而银行信用需要经过严格审批、有系列保护条款并且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处于卖方市场,因此商业信用对于企业的约束力小于银行信用。

2.资产结构度量

本文选用流动资产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除以总资产)、固定资产比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除以总资产)和无形资产比率(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再加上开发支出之和除以总资产)作为资产结构度量指标。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增长动力,但无形资产包含的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并不属于高科技,不是企业的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中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允许资本化但尚未开发完成的部分――开发支出代表着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技术,代表着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中无形资产价值的计算扣除了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并考虑了开发支出。

三、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表1是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我们从两方面分析:

(一)资本结构特征分析

资本结构方面,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37.44%,最小值只有7.85%,样本企业负债率较低。从债务期限看,流动负债比率平均值高达93.05%,非流动负债比率平均值只有6.95%,其中有18家企业没有非流动负债,有33家企业没有长期借款。从债务来源看,商业信用比率平均值为48.10%,银行信用比率平均值为27.21%。商业信用主要由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构成,只有15家企业有应付票据,银行信用主要由短期借款构成。由此可见,样本企业流动负债比率过高,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商业信用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由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规模、质量及银行成本等原因,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长期信任合作关系尚未建立,无法通过“关系型”方式获取借款,转而只能依赖商业信贷,而商业信贷也主要是民间的,更具有约束力、更能促进资金融通的商业汇票却很少使用,这也部分印证了Cosh和Hughes(张杰、尚长风,2006)提出的修正的小企业融资次序理论,即先“自己”钱(私人储蓄、企业未分配利润),然后短期借贷(亲人、朋友、银行),再长期借贷。从中也反映出样本企业的股东权益占总资产比率的平均值为62.56%,样本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落后和企业征信体系缺位造成外部债权市场融资的缺乏,而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由于新股发行是稀缺资源、不担心价高没人买因而偏好股权融资。同时,债务融资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能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实现控制权的有序转移,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机制,因此样本企业的控制权绝大部分掌握在股东手中,尤其是上市后,可能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结构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资产结构特征分析

资产结构方面,固定资产比率较低,平均值为17.01%,流动资产比率较高,平均值为70.15%,这与高新技术企业以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为主要业务的特征一致,它们主要通过产品差异获取利润,不同于以规模经济、扩大产能、低成本优势获取利润的制造业。样本企业的无形资产比率平均值仅为2.15%,部分原因是由于样本企业研发费用在2007年之前全部费用化,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在尚未开发成功之前计入开发支出。但从研发投入的绝对数和占营业收入的比率看,样本企业(代码300014的企业近3年的研发投入的数据缺省,剔除)2006年~2008年研发投入平均值分别为5 280 854.6元、8 694 978.02元、10 881 571.11元,呈逐年增加趋势;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率分别为6.17%、6.04%、5.68%,呈逐年减少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到企业销售额的5%~15%,在欧洲,这一数字更是高达8%~25%(绎明宇,2001),相比之下,样本企业的研发投入还需增加。

四、结论及展望

本文以创业板前4批上市的43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2008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特征。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优势,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可供抵押资产的规模小等原因使得银企双方没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资金主要来源于内源融资和以民间商业信用、短期借款为主的外源融资,由于资金不足及其期限短,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比重偏小、研发投入不高。通过上市,这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不仅可以获得长期资金,某种程度上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现状会有明显改善,信任合作关系就容易建立起来。通过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对控制权的分享,公司治理结构将更加合理。同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还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低效投资,加强研发投入,以无形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发挥高科技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兆国,何威风,梁志刚.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7(12):149~150.

[2]李盛林.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分析[J].财会通讯,2009(5):33~34.

[3]都云霞,刘亚勇.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08(2):79~81.

[4]李婷.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行业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3~24.

篇5

2012年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特殊时期,这是因为全球经济受到美国信用等级下调和国家债务风险的双重因素影响下,而且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是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的,但是根据IDC、Garter以及iSupli等市场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支出率增长了近5.7%。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其它生产领域的整体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通过调整市场结构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这样才能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可以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在本质上就是研发和生产电子设备、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以及仪表的工业,其生产范围涵盖了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表以及电子专用设备等,所以从产业链角度可以将电子信息产业划分为终端产品、电子中间产品、配件以及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主要包含通信、计算机及外设、软件、数字视听、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LED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产业链,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范围广、影响大,由于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受到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影响,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逐渐透露出产业全球化、产品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等特点,同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现阶段国际产业组织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同时也使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分布由梯次投资开始转向直接投资。再者,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始向电子信息产品的品牌、服务以及市场份额等方向转变,核心技术和品牌服务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在新时期势必要向全球化和产品区域化进行转变。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技术、品牌服务以及生产规模的低成本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而随着国内市场中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加,是否能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来强化生产成本控制,已成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是否可以获取市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1生产规模化加剧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而且受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化特征影响使其生产规模化会不断加剧,最终会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加入到传统制造业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可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可以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化方向发展,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在新时期可以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对实现传统制造的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2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无法脱离高新技术的支撑,而高新技术的更新速度与创新速度一直相对较快,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研发中所使用的技术种类也随之增加,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在研发中受到消费个性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新时期开始向着个性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子信息产业在新时期要不断向更细小、更精密化的集成电路发展。

2.3电子信息产品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世界各大电子产品制造商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开始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终端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便使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很多电子信息企业开始与计算机软件设计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电子硬件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较为落后,但是随着各生产领域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使这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联合运作模式正在不断建设中。

2.4产业界限化正在逐渐减弱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其在机械、汽车、能源、交通以及建筑等领域中的衍生电子信息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这使电子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界限化特征正在逐渐减弱,虽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但这些基本特征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其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电子信息产业在核心技术、市场需求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开始呈现新的趋势。

篇6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的升级,实质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在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洛阳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工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洛阳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尽管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在洛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处于基础性地位,但正如世界工业化发展所表明的规律,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由1978年的21.3%下降到2010年的8.4%。目前,第一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产业化层次低;区域优势不突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从产值上看,2010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仅比1978年高7.6个百分点,甚至比1990年和1999年还低,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洛阳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此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虽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54.4%上升到59.8%,上升了5.4个百分点,但其在洛阳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高于50%,在2008年甚至达到61.1%,近五年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超过60%。这意味着,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是洛阳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发展的好坏对洛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第二产业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从工业结构上看,洛阳市轻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比例分别为13%和87%。支柱产业依然是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为主的重工业。偏重型的工业结构使工业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基础性的产业占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重小。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明显占绝对多数,这些产业易受外部冲击,受周期性波动影响大,产能过剩的矛盾又经常发生。从高新技术产业来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尚未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的2.3%,而新乡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则占当地工业增加值9.8%,比洛阳高7.5个百分点。作为代表现代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航天工业、计算机工业、 电子工业等工业在我市有的刚刚起步,有的根本就没有。科技与创新基础上的巨大落差,使得传统产业改造步伐缓慢,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大大影响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成为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如何搭乘时代列车,促进洛阳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信息产业的独有特征和作用

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信息产业是新兴带头产业。信息产业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带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先导作用。由于信息资源已成为现代社会第一战略资源,促进和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信息产业自然就成为今天和未来社会发展中最大的战略产业。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正逐步取代钢铁、造船、汽车、石油等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的传统地位,成为当代社会的带头产业。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构成了新兴的产业群。无论是宇航卫星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开发、光纤通信还是新兴服务产业,都离不开具有核心地位和先导作用的信息产业作为其应用开发的突破口和带头部门。

(2)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据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具有高度的创新性。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几项重大突破(如半导体、卫星通讯、计算机、光导纤维等)都体现了其高强度的创新型。渗透性是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渗透性的基础是技术的通用性和开放性。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每一项信息技术产生之后,都存在着应用到更广泛社会经济领域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使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成为可能。

(3)信息产业是高增值型产业。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和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般企业,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的信息产业产值16年间共增长4.7倍。而同期,制造业中的非高科技产品的产值则是增长3.3倍。我国手工业、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现阶段约为1:1:100,也充分表明信息产业具有手工业和传统产业不可比的高效生产率和旺盛的生命力。信息产业的这种高增值性,使发达国家不惜耗费巨资进行垄断性开发。因此,在信息产业的竞争上,发达国家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迄今信息产业的生产和销售,仍大都集中在美国和西方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4)信息产业的倍增性。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成本却很低,这就决定了信息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边际成本、高产出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信息技术倍增性的特点使信息产业得以低成本扩张,迅速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加速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5)信息产业的关联性强。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有研究计算显示,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部门的感应度在我国37个国民经济部门中列第9位,说明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信息产业对洛阳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鉴于洛阳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信息产业自身的特征,我们可知,洛阳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其产业结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无限的动力: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变现为: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或者,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产业间相互渗透具有内在成长性,传统产业的边界被打破,促使产业边界重新划分,产业结构转换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已不再是单纯的产业优势地位的部门替代了。因为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产业部门日益细化、产业关联复杂化、部门间交易规模庞大且交易量大增为前提条件的,并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打破了各种产业边界,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新旧产业跨越固定化的产业边界的限制,通过技术、产品、市场和管制的创新和融合来改造衰退的产业结构,并成长为全新的产业。

(2)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产业不仅成为主导产业,而且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使其不断地优化升级。

首先信息技术向第一产业渗透,使传统的农业部门得到第二次新生。信息技术使业在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如运用计算机和电子传感装置组成自动监测和调控系统,能有效地预测植物病害、病虫害、气候等。借助计算机,可开展家畜育种、作物育种、动植物遗传、系谱追踪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生物遗传信息改善农业物种,使农业生物化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等等。

其次,信息技术改造了第二产业,使第二产业信息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信息技术使传统工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而需求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对其它产业的需求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信息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会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必然引导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洛阳市2010年电信业务量为例,其产值达到86.5亿元,比2007年增长16.2亿元,增长了23%,这必然引发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需求。第二,信息产业在其它产业的应用会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引起相关产业的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量减少了企业收集产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以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缩短销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速售前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

四、加快发展洛阳信息产业的政策建议

1.拓宽融资渠道,多方投入。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筹集信息化建设资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IT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增加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化示范工程等。

2.加强信息化法规体系建设,保障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依据实际情况,加快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形成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标准体系。在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信息市场规范、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依法打击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活动。

3.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加大信息化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国内、国外合作交流,重点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走在技术发展前沿、在各自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大力培养信息技术、网络通信、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等专业人才以及几种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普及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全民信息化意识,形成不同层次、学科设置齐全、结构合理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建立在职培训机制,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加强在职人员信息技术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义杰.产业融合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J].江苏社会科学,2010(1).

[2]刘厉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1).

[3]许彩红,何永达.信息业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2(10).

篇7

以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和重要推动力量,并成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1]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其渗透力和带动性强,发展速度快以及增长潜力大等特点,在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创新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该产业发展的内涵并系统归纳总结产业发展的推动理论,对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素进行组织,从而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明动力机制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其衡量指标

2.1相关概念界定

产业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产生的,是指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等)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2]。主要是从技术特性、产品特征和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角度来界定[3]。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是由原来的第二、三产业中有关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信及服务业等部分组成。电子信息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以及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进行加工处理、传递与服务的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集合体[4]。

2.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是一个需要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进行比较的量,既要反映产业数量指标变化,又要反映产业结构变化。衡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指标内容主要从产业运行状况和投入产出对比两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指标形式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既要有绝对指标,又要有相对指标;既要有时期指标,又要有时点指标;既要有静态指标,又要有动态指标,既要有单项指标,也要有综合指标。

3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理论(“技术-产业发展”理论)

关于产业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很少,长期以来的研究都把产业发展问题和经济增长问题联系在一起。亚当•斯密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生产函数的自变量,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的。随着以“需求决定论”为支撑点的凯恩斯理论的创建,才从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转向经济增长本身。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开端,需求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开始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3]。

3.1“技术-产业发展”理论

熊彼特研究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了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的大循环理论。他认为科学技术形成的创新———生产手段的新结合是一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其作用机制是技术革新波动引发投资波动,进而引起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休谟克拉在阐述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明确地认为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才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即“需求拉动”理论;而门施在阐述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时,则明确指出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推动经济的繁荣,即“技术推动”理论。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关系移植到技术和产业这一系统当中去,上述理论也是适用的。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说,主要方面还是技术主导并支撑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5]。产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具有内在逻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产业发展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而向前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动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特别是以技术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而引发的信息革命及其掀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大大推动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3.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制与途径

经济机制是指经济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实现形式、运作方式所起的作用[3]。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辅以政府调控和管理。因为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产业中去。电子信息产业是电子信息企业的集合。因此,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应以产业内部企业的发展为基础,以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合理的产业组织并构建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相关产业支撑系统等。

4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素组织

任何关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理论都自然提及研究对象发展所需的基本要素和要素关系,通过强化核心要素以及合理进行要素组织构建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推动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4.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依托产业发展理论及通过调查归纳、提炼出来的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有:人、技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创新、产品/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现有基础(产业发展的初值、原有产业结构对产业发展的惯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制约、相关产业支持、市场(需求)、外部竞争环境(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制度层面支持(战略指导思想、产业组织、政策支撑和制度特征和制度演进轨迹等)。其中,核心要素是技术因素。

4.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素组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素组织是如何把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机结合,确定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匹配、在结构上能否适应以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

篇8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集群;信息产业集群;经济增长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1.14.025

[中图分类号]F062.5;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1)14-0043-04

1引言

“十二五”规划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确实有效地实施一系列措施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加快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技术型转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信息产业以及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际电联2009年2月的报告称全球范围内信息产业约占GDP的7.5%,而在GDP增量中所占比例更高[1]。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及工业增加值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对全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43%上升到2008年的5%[2],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先地位,由此可见信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劲引擎。纵观国际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和我国台湾省等有一共同的特征:信息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大都呈“集群”方式集中布局,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带动区域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信息产业集群现象,我国学者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信息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信息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肖家祥、黎志成[3]通过实证来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徐秀红、靳文志[4]分析了天津信息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说明了发展信息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蓝庆新[5]对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轨迹的研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文嫮、曾刚[6]从全球和地方两个视角,探讨促进集群成功升级的内部与外部的动力机制。本文借助产业集群理论分析研究产业集群中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几个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信息产业集群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对促进就业的贡献,为政府制定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2产业集群与信息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具有集聚效应,它是指经济活动集聚在相近或同一个地点,结果由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集群中的单个企业或整个集群收益增加;或者由于成本的降低等其他因素导致整个集群或集群中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2.1信息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

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马歇尔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6],他认为外部经济包括3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马歇尔认为规模的外部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地理学理论继承了马歇尔的部分思想。他们把规模外部经济的三要素概括为:①劳动力储备;②专业供应商;③技术知识溢出。克鲁格曼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快速变化导致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衰退,而集聚经济则通过各种形式的垂直和水平生产活动外包来实现交易成本节约,由此得出,集聚经济具有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世界各国的信息产业都呈集群形式发展,这也是由信息产业的特征所决定的。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以技术知识为基础,尤其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同时信息产业又是一个混合型产业,如计算机制造、通信等行业又具备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对于后者同样需要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形成成本优势,同时其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扩散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信息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产业集群对脑力劳动者的资源储备也能形成一定的优势。

2.2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优势

产业集群具有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优势。在信息产业等高新产业集群内,同行业的生产厂商、供应商、重要客户、支持性产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以及相关行业聚集在一起,技术合作和技术扩散程度很高。知识与技术通过人员的广泛流动扩散到集群内的其他企业中去,并且可以使这些知识技术在集群内部的频繁交流中,迅速扩散到集群中的所有相关主体中。

产业集群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优势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衍生性。像北京的中关村、大连的高新园区等,这些地区信息产业中能够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企业,而这些新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衍生出来,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新的企业无论是创建人还是经营管理者和熟练工人都源于产业集群内部原有的各个企业,他们自身已经通过学习具备本产业发展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使得集群起到了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增加集群内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等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3信息产业集群的资源吸引与组织优势

信息产业集群的资源组织优势主要是由路径依赖引起的。所谓路径依赖,是指技术发展或制度变迁受到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按照新增长理论,由于偶然、机会历史事件、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产业最初在某些地区集聚形成一定比较优势,这样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各种要素将进一步向该地区集中,从而使这种集中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资源的吸引效应,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并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是不同的产业,扩大地区产业的规模。随着产业竞争力的增大,这种资源的吸引效应也会加大。这种路径依赖形成的“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能使企业快捷低价地获取所需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促进集群的发展。

信息产业集群之所以比一般地理意义上企业集聚现象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信息产业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8],而是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互相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所以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产业集群就应该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印度的人力资源在计算机软件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9]。印度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发展软件业,并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又不断地吸引各种资源。世界著名的IT业跨国公司不仅在印度建立分公司,而且还将研发部设在印度,因而把一些先进技术、知识也带到了印度。这样,一方面使印度的该行业的人才不断地学到新的知识,强化了其人才优势,产生放大效应;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这样又不断地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因此形成了人才优势、资源吸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即“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

所以信息产业集聚对于相关的经济实体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这也是为什么IT企业在选择其经营活动的空间地点时基本选择其产业集聚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都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像美国加利福尼亚的SantaClara,其面积只有加州的1%,人口只有加州的5%,而它的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生产却占整个加州的45%,半导体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占整个加州的23%,软件占整个加州的32%。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也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像我国的长三角地区,一条清晰的信息产业链已经形成。刘彬(2006)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集聚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见表1)。长三角地区基尼系数很大,工业的空间集中度较高,且高于全国信息产业的基尼系数水平。

资料来源:参见刘彬(2006)《长三角地区IT产业集聚度研究》,《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年14期P89-90。

3信息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1信息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由总体生产要素和生产率决定的,对于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还是一国生产率的提高[10],假设Y代表产量,L代表劳动量,K代表物质资本量,H代表人力资本量,N代表自然资源量,则:Y=AF(L,K,H,N)。

F()表示投入如何结合起来以生产产量的函数。A是一个反映可得到的生产技术的变量。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在各种生产资料因素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技术进步,A上升,这样可以用任何一个既定的投入组合生产出更多产量。

信息时代,除了信息技术的引进导致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设备效率和多要素生产率,即上述公式中的A上升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之外,而真正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必须依靠各行业信息化来实现,这也是有些文献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还体现在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前向和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是指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信息产业产品的需求,其他产业部门对信息产业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扩张,从而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后向关联性是指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强烈,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样,信息产业就能有效地通过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相互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以由于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和需求又直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可以证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是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3.2信息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关于数据的说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工业、消费类电子工业、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电子专用设备工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工业、真空电子器件工业、电子元件工业、电子专用材料工业和光学光电子工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在政府有意识推动下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建立高新园区,高新园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了主要集中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环渤海信息产业集群和中西部信息产业集群,在2006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地区企业共有77家,占电子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1%和95%,以电子百强企业为骨干的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比例均超过85%,产业的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表2为以上四大信息产业集群2002-2006年的相关数据,由于中国信息产业中制造业占据主要位置和数据收集的局限,这里只列出了四大信息产业集群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和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数据。

表2中四大信息产业集群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和2002-2006年均超过90%以上,而且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信息产业的集聚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充分说明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可以借助整个中国信息产业相关数据来研究。

3.2.2信息产业集群对GDP的直接贡献

信息产业不仅因其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对其自身的产出增长起直接的作用,而且还通过其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渗透力促进非信息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从而对非信息产业效率的提高产生联动作用,即所谓的“外溢作用”(SpilloverEffect),所以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巨大,信息产业具有多种外溢效益,正是这种外溢利益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品质,改善了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使经济活动更具有效率,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3.2.4四大信息产业集群对中国就业的贡献

信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了社会就业;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间接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表5是1998-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数状况。

下面用Eview软件建立就业人员人数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ln(Y)=10.72825+0.080951ln(X)

t值(168.1885)(7.566432)

p值(0.0000)(0.0001)

拟合系数R-squared=0.877396,DW=0.71257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57.25089,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65。说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就业人员人数增加0.08095个百分点,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从表5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数从1998年的26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74.8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人数的比重由1998年的0.37%上升到2007年的0.88%,除了直接在IT业就职的劳动力以外,信息产业还创造了间接和引导就业人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创造新的与信息技术职业有关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流程再造,信息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优化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由第二产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

信息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上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适应高技术的社会分工,促使部门和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了新的生产部门和新的劳动领域的形成,扩大了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从而增加了就业。我们要大力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扩大就业的高新技术,如计算机、通讯技术,这些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促进一个或几个行业的兴起,从而可以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4结论

4.1研究结论

信息产业以集群方式存在并发展,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中国也不例外。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根据信息产业本身的特点结合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信息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资源吸引与组织优势。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GDP的贡献2007年已达到5%,其对GDP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GDP增加12.35219亿元,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对我国劳动力就业具有相当大的效应,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就业人员人数增加0.08095个百分点,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4.2对策与建议

虽然我国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就业均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美国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滞缓,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大量减少,但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仍然占GDP的10%以上,信息技术产业的贡献率很高,信息产业对就业的贡献也很大,仅硅谷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域2007年就提供了1184061个就业岗位[12],年平均工资74302美元。

针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本文总结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1)像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科技园信息产业集群,除了在基础设施和风险投资方面做好工作外,最重要的是利用美籍华人建立硅谷和新竹的紧密联系,因此,我国要重视人才的作用,用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相关专业的留学归国人员,让他们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带回中国,同时还要大力发展IT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政府要创造良好合理的制度环境,使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同时,与其他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网络,构建信息产业集群网络系统。要积极引进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把引进外资与发展本土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相结合。

(3)信息产业是以科研、开发为先导的高投入、高风险型的新兴产业,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要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班加罗尔地区就聚集着各类金融机构,如印度工业信贷投资公司、印度工业发展银行、班加罗尔证券交易所等,这些金融机构充分满足了班加罗尔产业集群企业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

(4)现在发达国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复苏缓慢,势必影响到我国信息产业的出口额。一些依赖外包业务的企业应设法开发国内市场,同时,要发展中国IT服务业,在这方面,中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优势条件,首先,在信息产业规模上,中国比印度的大得多,在IT硬件制造方面已经领先于印度,中国国内企业和家庭IT数字化程度高,对各类应用软件和相关IT服务的需求增长迅猛。其次,中国IT人才的工资水平有比较优势,中国每年有大量的IT人才毕业走上工资岗位。最后,中国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将不断采购国产IT产品和服务,中国数亿个家庭对IT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规模巨大,为中国整个IT行业提供了持久的发展空间。

篇9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信息产业

在以传统工业化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然而,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却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新产业形态出现,我们称之为“产业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信息产业的管制方式,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以及产业融合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固有的模式,信息资源对传统载体的依赖大大减少,信息资源与传统产业融合而成的“内容产业”成为信息业的核心。在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三业”并存的局面,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产业渗透作用日益明显,信息产业内部的产业重组和高技术产业的产业交叉加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1.产业融合模型分析

以最为典型的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为例,电信业是通过有线、无线等介质,以电话机、电报等为终端设备提供点对点(point to point)的信息(声音和图形数据)传递。互联网是通过光缆、卫星传输等形成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以个人电脑为终端设备提供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服务的。多种类出版业以有形的方式复制信息,通过其有形的发行渠道和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和唱机等终端设备提供报纸、书籍、杂志,以及音像产品等。广播电视业是通过其地面无线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网、卫星传输和无线电接收机、电视机等终端设备提供单向声音与视频等信息服务。从其产出内容的同一性来讲,它们都是提供信息服务的,但从人们日常的信息需求角度讲,电信、互联网代表的是双向交流的互动式信息方式,多种类出版、广播电视代表的是单向的广播式信息方式。

2.信息产业融合的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围绕着IT,一场更为规模浩大的产业融合正在悄然展开。IT、电信、娱乐、传媒、金融等产业相互缠绕在一起。IT与IT、IT与电信、IT与内容服务、IT与电信与内容服务等不同的组合形式纷纷涌现出来。

对信息产业而言,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各自拥有的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逐渐走向统一,信息接收终端也在形式与功能上实现了统一,并且各个产业的信息传输机制逐渐都能够实现双向和单向并存的信息传输,在大容量信息内容需求的推动下,带宽的要求都逐渐由低向高转变,从而各产业间的技术、业务和市场范围出现了多方位的渗透、融合与交叉,产业间企业由原来无竞争走向竞争,并在竞争中谋求各种各样的合作,以期在新的市场、新的业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此期间,信息产业成了产业融合中的亮点,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基本上经历了以下阶段:

(1)与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最直接的条件。技术革新由于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使这些产业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技术路线,以及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由于这些产业技术的互联性和互换性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

(2)与其他产业的业务融合。技术融合并不一定意味着产业融合。技术融合出现以后,需要调整原有的产业发展战略,整合企业的物质、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在创新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业务,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正是因为数字技术实现了所有信息的标准传输形式,原有不同形式的信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都可以依靠0和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组合精确表达、迅速传递。这就使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多种类出版、电影等产业的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明显弱化。在信息服务产品数字化基础上,原有不同服务产品的提供方式及途径趋于同一,从而其业务边界产生了融合。

(3)与其他产业的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应以市场融合为导向。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创造出足够的需求,才能实现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的价值。在市场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应建立新型的竞争合作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推动下,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构成的横向市场结构形成新的价值链,重新塑造了交叉竞争、竞争合作的格局,从而改变了市场边界。过去界限清晰的产业区分时期所形成的传统价值链的合理性正在逐步消失。价值链的组成变得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往往是多个产业、多个产业的企业纵横交错地纠缠在一起。价值的创造,以及价值的传递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再是单向的运转而是相互流动形成一个比过去更为复杂的循环系统。

二、产业融合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发展的不足正日益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迅速提高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然而由于没有注意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导致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不足,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我国的信息产业起点比较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这使得我们在操作系统、芯片、集成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前所述,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没有技术的迅速发展,就根本谈不上技术融合,而没有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将很难发生,也就无法利用产业融合提高信息产业的效率,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因此,从产业融合理论的角度上看,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投资。国家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官学产研的技术网络,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2.重视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实现的必要前提。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采取兼并联合、战略联盟等手段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整合业务和市场能力。然而现实中企业之间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的成功率并不高,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合并的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重视企业联合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和知识的冲突,在战略扩张的同时注重企业的内部重组。我国的信息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竞争力还不强,应该鼓励企业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必然要求,在产业融合的领域进行竞争的企业必须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才能赢得市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业务和市场的融合,推动信息产业在新型合作关系基础上的健康发展。

3.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管制政策

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等产业之间的融合经常受到产业管制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只有在放松管制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企业之间互相介入,从而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国家在打破垄断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放松产业管制以促进产业融合。原来的产业管制集中在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不能交叉,产业融合后,不同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原来的产业管制失去意义。因此,要研究新的管制方式,使管制内容从严格的市场准入转向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等方面来。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重组管制机构对于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助于引导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篇10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创新体系 形成机理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机理不成熟,致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难以较好地打造产业链。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相关阐述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因此,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要找出其特征,并且加强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其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

其次,我国应该合理地分析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以便可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能力。

最后,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链条,以便可以更好地把握电子信息的发展方向。例如在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我国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对学生的教育,这样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并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同时在电子信息与教育事业的结合中,通过不断地开发学习软件,可以辅助学生的学习,从而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通过教育事业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可以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向着音乐和美术等领域发展,进而可以构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链条[1]。

二、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研究

2.1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其在同类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可以带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从而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高中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而电子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较好地使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2]。

2.2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

电子信息产业链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组成环节,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即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我国高中教师的教学中,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从而促进了多媒体事业的发展,进而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带动,致使我国教学软件开发、网络教学软件销售等行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最终使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由此可见,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的创新较好地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3]。

2.3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创新

产业集群是指将产业集合为经营整体,以合作的方式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具有区位优势,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对于电子信息小型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中,各个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可以更好地完善企业的发展。

2.4电子信息产业政策的创新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必须遵循国家的政策支持,只有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才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和政策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地降低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且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结语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其会受到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产业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限制,不利于产业的科学发展和进步。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探讨,我国可以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机理进行研究,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芸.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3(05):252-256.

篇11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实质就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这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但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步调不一致,某些产业部门首先突破,然后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渗透和诱发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应是那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较高的技术含量的产业;有利于产业技术装备更新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行业生产格局,并且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进程。

一、信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1]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质就是收集信息,生产和经营信息为职能的产业,其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它由许多新型的知识、技术、智力型企业组成。是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于劳动对象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种产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说其它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则信息技术则是人智力的扩展,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专业的高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也需要专业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

2.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例如,20世纪发明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都是以高度创新性为前提的。同时,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它融合于各个产业部门,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信息产业还催生了一些“边沿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3.信息产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信息产业是集资本、技术、知识于一身的产业,随着资本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例如,1997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并正在以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高产出,而且还促使规模经济的行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增值率就高。下表是1997年世界前8位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信息产业的研发费用较高,但是与其销售额相比,其所占的比重只有19.8%,所以信息产业是一种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

7.信息产业的风险性高。前面论述的信息产业的高收益性是建立在高风险性基础之上的,其风险性表现在: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产品需要巨额的资金,并且由于创造发明成功率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有可能是血本无归,正是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第二,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范围比较小,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制定较高的价格,这就无形中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范围。②产品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量。因为它们只适用于少数大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即使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因不符合特定需求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5.信息产业是具有高带动性的产业。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内部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等产业的发展。在部门外部则带动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高带动性,信息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产业,中等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6.信息产业的时效性高。我们知道,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速度空前;计算机的发明虽不到5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的机种也纷纷问世;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正促使电脑、电信、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规模融合,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二、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边缘、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推动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体系,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部门的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2.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改造原有的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改变生产模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来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首先,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而其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后的第一年就为公司节约2.7亿美元的运行成本。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据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说,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近年来,众多公司都在试图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来加速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最后,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而需求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对其它产业的需求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信息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会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必然引导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通信和信息服务市场为例,1993—1997年规模扩大了7倍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78.7%;近年来通信与信息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7%,1998年总产值超过5000亿;个人计算机市场平均每年增77%,软件业年均增长速度达37%,这些发展必然引发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需求。[3]第二,信息产业在其它产业的应用会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引起相关产业的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我们知道许多产品并不是因为其具有专用性而市场狭小,而是因为其生产成本高引发价格高,高价格必然引发较低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量减少了企业收集产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以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缩短销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速售前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对个人而言,网上商店的出现和安全的网络为他们提供快捷安全的购物环境,这已在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市场。

7.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发生转移。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信息技术又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所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从事其它劳动。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机器人的出现,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工业企业所需的劳动力会因信息技术的引入而不断减少。使劳动力从这些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中分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向其它新兴的产业和服务业转移,这就逐渐使产业重心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5.信息技术改变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人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增长速度。而那些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又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信息产业作为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它产出高、效率好、资源消耗少、污染少,它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这些后发的优势使信息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但是有一些产业因为其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为前提,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并用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很高,产品缺乏竞争能力。这些产业往往会因替代产业的出现或者由于政府政策的改变而走向衰落,成为夕阳产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各产业的比重发生变化,效率好、资源消耗少、对社会贡献大的产业所占的比重高,效率低、资源消费严重的产业则由于替代产业的出现而退出。这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体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具有带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它的发展直接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引擎”,为了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加以政策扶持,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资金扶持、提供优惠贷款、税收优惠,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研究和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其次,加大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科研投入,提高R&D经费的利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除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增加银行信贷尤其是大幅度增加银行信贷和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外,还可开辟其他渠道,包括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按适当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资金,从证券市场上筹措资金,以及设立必要的研究和开发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开发基金,以促进中小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最后,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外国的信息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技术先进。所以引进外国先进设备有利于我国信息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且在引进外国设备的同时要注重对产品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为先进、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信息产品的技术水平。并且对于提高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在服务其它产业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出发,理清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制定相关促进政策。如实施大企业优先发展战略、自有品牌战略、重点突破与系统创新战略等,而不是局部地考虑一个产业的发展问题。除了信息产业的内部整合外,还必须理顺其与其它产业间的竞争和互动关系,一方面有赖于自身的积累和成长,更重要的是通过为传统产业服务,改造传统产业而获得越来越高层次,越来越大范围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我国传统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由于缺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熟悉复合型技术的人才,传统产业新购进的许多信息设备和信息软件并未起到或只是部分起到作用。信息产业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尽快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国际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

3.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三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我国是个农业大国,20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1%,而其总产值仅占全部GDP的17.5%。这说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这对于我们工业化的进程是不利的,也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为此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通过信息化,使我国农业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来实现农产品的经营和营销。对于第二产业,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虽然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需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传统工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所以这种高产出是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扩展性,把信息技术尽可能应用于原有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创造中来,设备的改造、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最后,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发展服务业,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大慰.面对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亚均.知识经济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篇12

关键词:信息产业;三次产业;灰色关联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与渗透,在改造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带动了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国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而言,已经有一些学者对信息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方面的有益探索,但已有的实证研究中,还存在这数据选取不够准确,计量方式不尽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使得已有研究结果的参考价值受到了影响。本文期望在上述缺陷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提高实证研究的实际参考价值。

一、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模型及变量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由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提出,后来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系统分析中。与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数据样本量的大小、样本规律的要求相对较低,且计算量小,使用非常方面,且不会出现定量化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现象,因而为众多学者所青睐。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根据分析需要,本文使用GM(1,N)动态模型来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具体来说,在GM(1,N)模型中,信息产业([Y])是显示系统特征的数据序列,其中又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y1])、邮电业([y2])和软件产业([y3])三部分,分别以各自的产值或业务量作为变量。第一产业([x1])、扣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后的第二产业([x2])及扣除邮电业和软件业产值后的第三产业([x3])是表现相关因素序列的数据,分别以各产业的产值作为变量,在考察数据获取难度和精确性后,文章选取1990-2010年上述变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数据时间跨度较大,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关联程度及变化,文章将从1990-1999年、2000-2010年分别计算各自期间段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两个阶段的比较来观察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程度及变化。文章以1990-1999年的数据为例,展示计算过程。

(二)数据准备

由于我国统计年鉴对各产业产值的核算依然遵循的是三次产业分类法,因而,在现有的统计年鉴中,无法直接找到信息产业的数据。为了更好的分析信息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的关系,文章将现有国民经济统计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信业和软件业产值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数据,并从将其从传统三大产业的产值中扣除。即第一产业产值为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第二产业是在扣除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后的余额,第三产业产值为统计年鉴中第三产业产值扣除邮电通信业和软件业产值后的余额,信息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邮电通信业和软件业产值之和,具体数据见表1。

三、计算过程及结果

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步骤,首先确定需要分析的时间序列。

四、基本结论

通过软件计算出的结果,我们至少可以对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信息产业内部各产业都与传统三次产业存在着非常高的关联关系,这表现在所有的关联系数均高于0.55,且关联度最高达到了0.825。具体从信息产业内部各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系看,这一时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最高,特别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高,为0.825,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软件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仅次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也同样高于对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关联度。

其次,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信息产业内部各部门与传统三次产业的关联度依然很高,仍然都高于0.55的水平,但具体的关联系数还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这一时期,邮电通信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最高,其中与第三产业的关联程度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排在最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三次产业关联程度低于邮电通信业,但高于软件产业,依然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

第三,从20多年信息产业和三次产业总的发展来看,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的总体关联度都非常高,关联系数均高于0.7的水平,其中信息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总的来说,第三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关联度高于其他产业。除第一产业略低外,信息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可以极大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初步判断,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投入结构、产品结构等应该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确实很高。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积极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产业对传统三次产业的改造、促进与调整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湖北省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所占比重已越来越重要,与传统产业相比,信息产业逐渐显现出它的生机与活力。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信息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信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后劲。我国正把信息化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湖北省作为中部重要省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千亿产业的历史性跨越。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从“十五”末2005年的主营业务收入366亿元、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1531亿元、工业增加值445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33%和29%。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3%上升到2010年的7.3%,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湖北省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了解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各部门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湖北信息产业目前在经济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结合湖北省科教优势和产业实际,促进湖北省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部门划分及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统计标准,我国的信息产业分为为两个部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信息制造业)包括以下行业部门: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主要为其它部门提供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硬件设施,属于制造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简称信息服务业)包括以下行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主要为其他部门提供信息传输服务(如通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如数据处理、计算机维修服务)和软件服务。

本文以湖北省统计局公布的《湖北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对信息产业按我国标准划分,包括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通过对其两个部门的分析,来对这两个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作用进行对比。同时按国家统计局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划分不包括信息部门在内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来考察广义意义上的信息产业及其与第一、第二(不包括信息制造业)、第三(不包括信息服务业)产业的关系。根据湖北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得到包括广义“信息产业”的4部门投入产出表,如表1所示:

表1 2007年湖北省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单位:万元)

三、信息产业的依存度分析

依存度分析是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来分析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一种方法。其中,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反映部门之间的直接依存关系;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反映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依存关系。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两个指标来对信息产业的两个部门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的依存度进行分析。

1.直接消耗系数分析。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产品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各产品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可以反应产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四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直接消耗系数

从直接消耗系数可以看出,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技术制造业对信息制造业自身的直接依赖程度最强,其次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没有依赖;信息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直接依赖程度最强,其次是第二产业和信息制造业,对第一产业没有依赖。而对信息产业依赖程度最强的是信息产业本身和第三产业。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信息制造业对其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非常高,达到0.2477,这是由于信息制造业的行业分工高度细分,产业链中的环节比较多,而面向其他部门提品的数量比较少。而信息服务业对其自身的依赖度为0.0287,这与信息制造业截然不同。这说明信息服务业主要面向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很少与本行业内的部门产生联系。

2.完全消耗系数分析。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

表3 完全消耗系数

由完全消耗系数可以明显的看出,其他部门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都远高于其他产业,说明湖北省国民经济中,工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工业化进程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流。从信息产业和三次产业的关系来看,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完全消耗都是最多的,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目前湖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原因是发展信息产业最需要第二产业的设备制造的供给以及第三产业的消费。因此在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必须促进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在工业仍处于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湖北省,应继续贯彻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政策。在三次产业中,对信息产业依存度最高的是第三产业,表明湖北省第三产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信息产业直接依存度最低的是第一产业,这说明湖北省第一产业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四、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信息产业作为产业链中的一个部分,既是要素的供给者,又是市场的需求方。作为供给者,通过向其他产业提供要素的投入来确立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作为需求方,通过对其他产业产出的消费来显示其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因此,通过产业关联分析来更好地反映信息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准确说明信息产业的特征就显得很有价值。产业关联就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又有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之分。

1.直接的关联度分析。某部门与向其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为后向关联,与接受其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为前向关联。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前向关联指数:L■=(■x■)/x■ (i=1,2,…,n)

直接后相关联指数: L■=(■x■)/x■ (j=1,2,…,n)

表4 直接关联系数表

从表4看出:第一、二产业前向关联系数最大,表明与接受其产出的部门之间联系最大,一般来说是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相对而言,信息产业前向关联系数最小,与接受其产出的部门之间联系很小。说明信息产业目前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还起不到很关键的作用,但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其作用将越来越显著。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的后向关联系数最大,表明其与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联系最大,关键作用很明显。这意味着信息制造产业在提供投入的部门中间有很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信息制造业的直接前向关联系数和后向关联系数都大于信息服务业,说明湖北省目前的信息产业还是以信息制造业为主,还只是信息工业。

2.间接关联系数。间接关联主要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行考察,它们是投入产出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1)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Fj,表示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拉动波及程度。当Fj>l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Fj

F■=■(j=1,2,…,n)

(2)感应度系数Ei表示,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第i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第i部门为其他各部门(包括本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而需提供的全部投入量,即第i部门对各部门生产的供给推动程度。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Ei

表5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从上表可知:第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最高,说明第二产业对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最大。信息制造业次之,且略大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信息技术制造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其他每个产业部门将增加1.1429单位的最终产品。因此,可以认为信息制造业已经开始在湖北省国民经济中发挥很强的影响作用,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势头还将逐渐加强。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最低,为0.8166,即信息技术服务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其他每个产业部门将增加0.8166单位的最终产品。说明湖北省的信息服务业拉动作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但综合来看,信息产业对湖北省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已经显现出来。

在感应度系数方面,系数较大的部门明显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说明它们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两类信息产业甚至比第一产业还略低,这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对它的需求程度较弱。同时,信息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远小于1,其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当湖北省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信息技术制造业由此而受到的需求增加0.6977个单位,信息服务业受到的需求增加0.5239个单位,表明湖北省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

同时可以看到,湖北省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以及感应度系数都低于信息制造业,更加说明了目前信息制造业在湖北省国民经济的作用要大于信息服务业。又通过计算可得,合并的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是1.415357453,是四部门产业中影响力系数最高的;感应度系数是0.658583,仅仅略高于第一产业,说明目前湖北省的信息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强,但其他产业的增长对信息产业的影响不大。

五、最终需求对信息产业的生产诱发作用分析

1.生产诱发系数。生产诱发系数是用于计算产业部门的各最终需求项目对生产的诱导作用程度。生产诱发系数等于生产诱发额除以全部产业该项最终需求的合计,其含义是某项最终需求若增加1单位,则相应的产出总量将要增加多少单位。四部门的生产诱发系数如表6所示:

表6 生产诱发系数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各项最终使用部分对信息产业的生产诱发作用都最小,这与信息产业的总产出最低有关。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与传统的三大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相比还很弱小。也说明湖北省的信息产业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2.生产诱发依存度分析。在生产诱发额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各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依存度。用某项最终需求对某产业所引起的生产诱发额除以全部最终需求项目对该产业引起的生产诱发额总和即总产量来表示。生产诱发依存度是用来测量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对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大小,我们把生产对某项最终需求的依赖度大于50%的产业称为依赖型产业。四部门的生产诱发依存度如表7所示:

表7 生产诱发依存度

从上表可知: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是投资依赖型产业,说明湖北省信息产业近些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投资。近些年来,湖北省建成了以光电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中国光谷”,“十一五”时期,光谷经济规模保持了年均29%以上的增速,产业规模迈上3000亿元台阶。这种增速和各种投资的拉动是分不开的。

六、结论与建议

(1)湖北省现阶段,工业仍然是主导产业。信息产业虽对国民经济具有比较强的影响力,但由于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感应度不强,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发展对信息产业的需求较弱。但正因为如此,信息产业在湖北省国民经济中具有瓶颈产业的性质,因而应该得到优先发展。(2)湖北省广义意义上的信息产业以信息制造业为主,信息服务业为辅。湖北省拥有“中国光谷”这样的信息产业高新园区以及烽火科技等优秀的信息企业,但大都是进行信息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信息服务业尚处在一个不被重视,且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位置。所以在发展信息制造业的同时,更应注重发展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产业在湖北省的协调发展。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力度。发挥湖北科教资源优势,依托大院大所大企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组织策划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为进一步提升湖北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3)湖北省的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是投资依赖性产业。投资固然是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但太过依赖投资,也会出现产业结构失衡等种种问题。因此,湖北省信息产业应该更注重于本省内消费以及向省外的输出,使产业结构处于一个均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佚名.湖北电子信息产业概况[EB/OL].http:///mlhb/

tshb/touzi/lxhbtz/tztzhj/tzhj/201207/t20120712_384536.shtml.2012-07-12

[2]王幸欣.广东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3]杨公仆,干春晖.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经济计量分析与Excel应用[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5]汪浩.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5)

[6]董承章.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篇14

关键词: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 效率

一、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各国经济竞争的加剧,竞争的焦点也由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转向人才、技术、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要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已成为发展的重点。 并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的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的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的焦点电子信息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

疲软的基金会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握的关键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弱,导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很低。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规律,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关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从而开创了创新理论的先河。并于1912年提出“创新”一词时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 诺斯等人,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派的“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的变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由此创立制度创新经济学这样一门新学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理论”。wazl(1996)的研究表明,创新的区域集中与集群内技术等要素的溢出效应密切相关。Begrmna&Feser(1999)概述了集群的创新优势来源: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路径依赖。Mecua(1997)的实证研究显示,通过创新群内公司间的交互作用最有可能有效地产生创新。

三、电子信息产业的一般特征

1.知识密集和技术含量高

在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是科技知识和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主要生产要素是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中物质资源的成本在其值较低。

2.研发投入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高研发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它被认为是由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

3.产品更新快、竞争激烈

所谓的升级换代产品是一个新产品代替旧产品,如果新产品比旧产品好,新产品将会限制老产品销售或卖不出去,产生新老产品的升级。一般而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产品更快,如,根据洗涤剂行业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为5年。

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现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的区域共同发展,目前已形成,每个链接在相应的区域集聚发展网络的协调发展。但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立场是不一样的。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最近二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世界地图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在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在整个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在短短不到6%的就业和不到9%的总资产,就创造了营业收入的12%。尽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缺乏数据在系统中,学术界对该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仍然是有争议的。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方面,要实现集群战略,实现主导产业,上游和下游相关行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专业化分工,培养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开发一批技术、品牌、竞争的中国企业,扎根于当地和跨国公司,提高我们的立场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另一方面,实现分工的策略,既要在企业间实施分工的做法,也要在空间上认为因地制宜是整确的,每个链接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最适合当地发展,实现最优配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行动”而是的原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使工业和链接到分工的基础上广泛的密切合作。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机遇,在工业发展上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

2.强化合作,在产业发展上实施梯次战略;

3.充分重视市场的作用,利用本土化优势,重点发展销售、服务环节。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国外社会科学,2006,(1):34~39

[3]李国平,卢明华,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 -+ , 地理研究

[4]董云庭,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