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和金融管理范文

工商管理和金融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商管理和金融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商管理和金融管理

篇1

第一条  为加强对证券公司和基金融资业务的管理,切实防范融资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证券公司和基金开展融资业务应坚持“授权经营、规范操作、防范风险、注重效益”的原则。

各行办理对证券公司和基金的融资业务必须经上级行授权。未经上级行授权,各行一律不得开展此类业务。

第三条  对证券公司的融资业务包括同业拆借、债券现券买卖和债券回购。

对经批准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开展融资业务,必须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同业拆借、债券交易业务。

对未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开展融资业务,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银发[1997]245号)规定,办理与其总部的一天同业拆借业务,在交易前须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行备案。

第四条  对基金的融资业务包括债券现券买卖和债券回购。与基金进行债券交易,必须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办理。

第二章  融资对象

第五条  对证券公司融资,只能办理对法人证券公司的融资业务,不得与其分支机构开展融资业务。

证券公司应提供以下材料:

1.《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

2.《法人营业执照》;

3.成为银行间市场成员的,应提供市场准入的文件;

4.经具有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最近三年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

5.法人清算协议。

第六条  对证券公司同业拆借限定为:

(一)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证券公司;

(二)未获准入市,但与我行签有法人券商清算协议并在我行开立法人清算账户的证券公司。

第七条  对基金融资,只能办理对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的融资业务。

基金融资交易,通过基金管理公司完成,其债券结算通过托管银行完成。

第八条  债券交易的对手限定为经批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并签署债券回购主协议的证券公司和基金。

第三章  授权、授信管理

第九条  总行对融资业务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授权。总行授权是对分行授予办理融资业务的审批权,内容包括融资对象、融资方式、融资限额、融资期限等。在未得到总行特别授权的情况下,受权分行不得对二级分行进行此类业务的转授权。

第十条  依据《中国工商银行统一授信管理制度》规定,对证券公司和基金融资的授信管理实行“统一授信,总量控制,归口管理”的办法。

全行对单一法人证券公司和基金的授信业务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统一授信管理应完全在授权管理的制约范围内,不得因授信管理而弱化授权管理。

总行对单一授信客户确定的各项融资业务之和,不得超过总行对其确定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总行对证券公司和基金的授信,按业务类别归口管理。由资金营运部提出授信方案,报信贷审查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  总行只对法人证券公司和基金授信。

对全国性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由总行确定。

对规模较小(注册资本金小于2亿元)的地区性证券公司,经总行授权,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可由一级分行或直属分行确定并报总行备案。

遇证券公司注册资本金调整,或发生市场准入、退出等情况变化,在报请总行资金营运部门同意并经行长授权后,可相应调整授信额度。对基金的授信额度由总行确定调整。

对注册地与主要清算地不在一处,未加入全国银行间市场的证券公司,经总行授权,可由主要清算地分行确定授信额度。隔夜拆借业务仍需由注册地分行操作。

第十二条  对单一证券公司和基金融资业务的单笔业务审批权,总行在基本授权时一并下达分行。分行在总行确定的单笔融资业务审批权限和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内,对辖区内注册的证券公司、基金办理融资业务。

第十三条  对证券公司和基金融资业务授信,应事先建立风险分析和评估办法。通过设置具体评价要素(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负责人管理水平、盈利性、流动性、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状况、基金投资情况等),评估其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区别不同对象,分类确定授信额度。

第十四条  对证券公司进行的资金拆借,统一纳入全行同业拆借限额和同业拆借授权额度内考核。

第四章  风险控制与监测

第十五条  根据人民银行《证券公司进行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凡与我行开展拆借业务的证券公司,必须是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并达到证监会关于证券经营机构自营业务风险管理规定的有关标准。

第十六条  根据人民银行和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和基金核准的经营范围,市场准入和退出情况,由经办行负责对证券公司和基金的债权债务情况、财务经营状况和投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不能达到证券监管机构风险控制标准的证券公司,不得与之发生资金拆借业务。

经办行应对融出资金的安全性负责,做好风险管理,到期及时收回融出资金。

第十七条  与我行进行资金拆借和债券回购的证券公司,其拆入、拆出资金余额均不得超过实收资本金的80%;债券回购融出、融入资金余额亦不得超过实收资本金的80%.与我行进行债券回购的基金,其债券回购融出和融入的资金余额均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40%.第十八条  对于与我行签有法人券商清算协议并开立法人清算账户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与之建立稳定的融资关系。同时,建立稳定和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要求证券公司定期提供财务报表,重大事项及时通告。

第五章  业务操作与管理

第十九条  对证券公司的同业拆借,拆出、拆入资金最长期限不超过7天。对证券公司和基金的债券回购,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

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到期后均不得展期。对证券公司的拆出资金,在对同一对手的拆出余额尚未全部归还时,不得发生新的拆出业务;对同一对手上次拆出资金到期日至下次拆出资金起始日,必须有不少于48小时的间隔期。

第二十条  拆借资金和债券回购的利率,参照CHIBOR拆借和债券回购前5个交易日同期限品种的加权平均利率,并考虑自身筹资成本确定。

对逾期归还的拆借或回购资金,除按原利率计收逾期利息外,还应按日利率万分之三加收罚息。

第二十一条  债券交易的对手方必须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开立债券托管账户,并在结算时保证有真实、足额债券,严禁债券交易中的买空、卖空行为及其他违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与其注册地在辖区内的法人证券公司进行拆借业务时,必须签订《人民币资金拆借合同》。

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系统进行拆借业务,交易系统《成交通知单》与《人民币资金拆借合同》共同构成完整的拆借合同。为建立稳定的融资关系,分行也可与辖区内的法人证券公司签订《人民币资金拆借协议》,作为资金拆借的授信协议,期限一年,在每次通过交易系统成交时,再签订《人民币资金拆借合同》,每笔拆借交易系统《成交通知单》与《人民币资金拆借合同》构成完整合同。

与非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进行隔夜拆借,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签订并认真履行人民币资金拆借合同,在交易前报当地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备案。也可与辖区内的法人证券公司签订《人民币资金拆借协议》,作为资金拆借的授信协议,期限一年,在每笔拆借时,再签订《人民币资金拆借合同》。

在签订《人民币资金拆借合同》和《人民币资金拆借协议》时,可视情况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相应加入担保条款,或另行签订担保协议。

债券回购的完整合同为:交易系统《成交通知单》和债券回购主协议。

债券买卖的完整合同为交易系统《成交通知单》。

第二十三条  各级行要严格业务审批程序,坚持业务操作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相分离、资金清算与债券结算相分离的原则,严格执行业务操作、审核批准、会计核算“三分离”制度。

第二十四条  各行要加强对证券公司和基金融资业务的会计核算管理和台账管理,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严禁乱用会计科目。

向证券公司拆出资金,通过“119拆放金融性公司”科目核算;拆入资金通过“277金融性公司拆入”科目核算。

以债券回购方式向证券公司和基金融出资金,通过“175买入返售债券”科目核算;融入资金通过“297卖出回购债券”科目核算。对债券回购业务,要求同时在表外“661本行购买债券”科目进行登记。

债券现券买卖,根据交易券种,分别通过“171国家债券”、“172中央银行债券”、“174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科目进行核算。

第二十五条  对证券公司和基金的融资业务,本金和利息的支付必须通过转账方式进行资金清算,不得收付现金。债券交易结算必须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

第六章  内部监控

第二十六条  为加强总行对各一级分行、直属分行与证券公司和基金发生融资业务的动态监控,受权分行应于此类融资业务发生当日营业终了之前,通过中国工商银行同业拆借监控系统,将有关交易情况逐笔报总行备案。

第二十七条  为全面了解掌握证券公司和基金有关重大债权债务变动、涉及重大诉讼或仲裁、重大交易、公司收购或转让、法人变更等重要事项和信息,各行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二十八条  各行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金融监管机构有关证券交易和同业市场融资的规定,严禁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严禁银行工作人员参与证券违法活动。对严重违规的行为,要按国务院、人民银行和总行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总行原有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中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文发之日起执行。

篇2

【关键词】 踝关节融合术;踝关节炎;肱骨近端板;植骨;踝关节畸形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6.007

踝关节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踝关节骨性强硬的手术[1]。当踝关节强直时,无疼痛及明显畸形,仍可步行和完成各种劳动,融合后丧失的功能可由跗中关节部分代偿,故术后效果多较满意,容易被患者接受。踝关节融合术是终止病变、解除疼痛、纠正畸形并提供关节稳定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踝关节融合术创伤大,感染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多,如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采用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行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6~70岁,平均(43.5±2.4)岁;有严重关节功能障碍或顽固性疼痛的踝关节炎5例,距骨坏死1例,马蹄足畸形2例,神经损伤所致肌肉瘫痪的踝关节不稳2例。1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踝关节疼痛或畸形,外侧皮肤软组织条件均良好,无感染。

2 方 法

2.1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侧卧位(患足在上),大腿根部上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驱血上止血带。沿腓骨下段外缘向下作弧形切口,长约12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保护腓长短肌腱及腓肠神经,切开外踝关节囊,显露外踝并在外踝上约4 cm处切断腓骨;后翻距骨显露胫距关节,见关节软骨面磨损明显;彻底清除胫距、内踝的关节软骨面致渗血,并使胫距和内踝关节充分吻合,在各个关节面用2.0克氏针钻孔致关节面渗血以有利于术后关节面骨的愈合;将患足维持背伸90°功能位,用2根2.0克氏针从跟骨打入胫距关节以固定牢固;修补胫骨及距骨的外侧皮质使二者在一平面,沿截下的腓骨中部纵行劈开,将内侧较平整的一半贴附在胫距关节的外侧,使之相融合,在腓骨的外侧加肱骨近端锁定板并拧入长短、数量均合适的螺钉,使胫距关节固定牢固;把另一半腓骨的松质骨填塞关节面内,若不够,在胫骨上端约1.5 cm处取少量的松质骨或再取腓骨植骨;活动踝关节,见踝关节稳定性好剪断突出的克氏针(皮外保留1 cm左右的长度),1.5个月后拔出克氏针,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患肢1个月。

2.2 术中注意事项 固定胫距关节时始终保持背伸90°,若误差较大,日常行走时会出现足部疼痛;打磨关节面时注意厚度,以利于植骨,减小双下肢长度的误差;植骨不够时也可取髂骨进行植骨,松质骨利于术后关节面间的融合;术后观察踝关节融合的程度,必要时可延迟拔出克氏针。

2.3 疗效评定标准 依照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标准(AOFAS)进行评估[2]。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术后各个阶段的影像学资料。定期拍摄X线

片以了解踝关节融合的情况,并记录融合时间。

3 结 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1.7)个月。AOFAS评分术前平均(40.3±1.5)分,术后平均(73.6±2.1)分。术后2周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无渗出,予以拆线。术后1个月去除石膏,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影像学资料显示,

10例患者术后3~6个月植骨均融合。

4 讨 论

4.1 外固定架 外固定支架是最早用于踝关节融合的技术。20世纪50年代,苏联不断发展的Ilizarov技术在80年代传入了美国,使得Ilizarov支架用途更加广泛,其中包括应用于踝关节融合[3]。此后至今,Hoffman外固定架、Hybrid外固定架和Talar外固定架都被用于踝关节融合。Ilizarov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生物力学方面具有抗弯曲和扭转能力,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适用于存在感染、骨缺损或骨短缩的病例;缺点是适应症较少,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4.2 螺钉固定 传统的交叉骨螺钉固定技术在与胫骨长轴各成30°的方向由前向融合部位交叉置入2个螺钉,第3个螺钉由后侧打入,从而实现加压固定,对骨与软组织损伤小。但对于存在明显内外翻或跖屈畸形及骨缺损而需行植骨的骨折,则不适用。再则易出现螺钉的松动或断裂,影响植骨的愈合,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

4.3 髓内钉 Marc等[4]认为,髓内钉的优势在于它更加符合生物力学原理。逆行髓内钉可使踝关节融合更加稳定,最大程度地减少软组织的损伤,减少伤口不愈合及感染的风险。Eralp等[5]报道,运用髓内钉结合外固定的方法进行踝关节融合,减少了外固定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力,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采用髓内钉进行踝关节融合是以牺牲胫距及距下关节的活动度为前提的,因此对于距下关节正常及骨骺未闭的患者则不适用。

4.4 关节镜融合术 关节镜融合术一般采用松质骨加压螺钉经胫骨远端加压交叉固定胫距关节,减少关节之间的微动,防止骨不愈合的发生。Nielsen等[6]认为,关节镜下行踝关节融合术能够减少关节病残,缩短住院时间。其优点为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不会有危及肢体安全的合并症,骨愈合时间短;缺点为不能应用于有骨质缺损或骨质破坏及踝关节内外翻角度超过15°的患者。

综上所述,成功的踝关节融合术可使患者减轻疼痛,并获得有部分功能、能满足日常生活的踝关节[7-8]。踝关节融合术成功的最直接标准就是踝关节获得骨性融合,这需要术中良好可靠的固定[9-10]。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植骨融合效果,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5 参考文献

[1] Rockett MS,Ng A,Guimet M.Posttraumatic ankle arthrosis[J].Clin Podiatr Med Surg,2001,18(3):515-535.

[2] Kitaoka HB,Alexander IJ,Adelaar RS,et al.Clinical rating systems for the ankle hindfoot,midfoot,hallux and lesser toes[J].Foot Ankle Int,1994,15(7):349-353.

[3] El-Alfy B.Arthrodesis of the ankle joint by Ilizarov external fixator in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or poor bone stock[J].Foot Ankle Surg,2010,16(2):96-100.

[4] Marc M,Andre L,Beat H.Tibiotalocalcaneal fusion with retrograde 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ing[J].Tech Foot Ankle Surg,2007,6(1):62-68.

[5] Eralp L,Kocaoglu M,Yusof NM.Distal tibial reconstruction with use of a circular external fixator and an intramedullary nail.The combined technique[J].J Bone Joint Surg Am,2007,89(10):2218-2224.

[6] Nielsen KK,Linde F,Jensen NC.The outcome of arth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ankle arthrodesis:a comparative retrospective study on 107 patients[J].Foot Ankle Surg,2008,14(3):153-157.

[7] 王帅,张宏军,范克杰,等.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4):25-27.

[8] 张涛,庞桂根,马宝通,等.踝关节融合的治疗进

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8):1681-1683.

[9] 张博,王志为,任世祥,等.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4):56-60.

篇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法伐不断迈进,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性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这些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金融风险的常常会给现代企业,尤其是基础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带来较大的打击,这也就使得对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显现出了极大的必要性。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要从多角度着手,不仅要采取经济手段及工商管理手段,能够大大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下文中我们就来具体进行探讨。

 

一、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

 

导致金融风险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

 

首先,金融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导致金融市场主体存在违规操作,加之金融市场自律性较差,恶性竞争难以有效杜绝,从业人员道德风险控制力度不足,都将会大大增加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其次,金融市场受到国际经济形势不利变化的冲击,也将会导致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为金融风险的发生埋下隐患。再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快速崛起,使得金融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面对这一新的金融产物,在管理上没有充分的经验可以借鉴,使得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一些管理的薄弱环节甚至真空地带,这也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容易成为金融风险发生的原因。最后,许多企业由于缺乏金融风险意识,在制定相关决策时,不注重对金融风险因素的考量,也没有预先建立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面对一系列突发的金融风险,难以有效应对,很容易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利用工商管理手段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性

 

首先,从工商管理手段运用的目的来看,工商管理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其有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的规范性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手段,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合理调整。而金融风险危害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方面的不到位有关,通过工商管理手段的运用能够为企业应对和防范金融风险创造有利的环境基础。

 

其次,工商管理工作中的财务管理与企业金融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工作直接负责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是保证企业资金运行合理性,账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工作,财务管理手段的运用能够帮助企业把握资金运行的实际状况,并通过对各类财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企业可能面对的经济风险,这也就能够帮助企业更及时的发现金融风险的产生先兆,提前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最后,工商管理工作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会对企业金融活动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企业的人才开发、培养、人力资源分配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而企业要想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还需要具有专业眼光、敏锐直觉、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金融知识与工作经验丰富的综合型人才来予以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能与这一需求恰能够良好的契合,因而也能够在现代企业金融风险的防范中发挥出较为积极的作用。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手段,也能够为金融风险防范的目标提供有利的帮助,可以说利用工商管理手段防范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有利于金融风险防范的工商管理措施运用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要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首先要强化企业金融行为管理的相关制度基础,如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财务行为,避免营私舞弊、财务信息造假、不合理融资等违法违规财务行为的出现,强化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力度,以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为基础,结合外部环境,评估企业金融活动的风险系数,规避高风险的金融决策,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加强金融风险责任制的建设,根据金融风险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对企业内部相关组织机构进行责任划分,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专人专责,充分发挥责任的约束作用,减少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金融风险发生概率,也为金融风险损失产生后的责任追溯提供有力依据。加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做好对企业自身和外部金融市场环境的动态分析,把握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变化态势,构建科学的预警机制,预先发现金融风险隐患,配合金融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金融风险情况,预先制定应对方案,以保证金融风险发生后对损失的有效控制,避免对企业造成重创。

 

(二)加强内部管理,全面强化企业全员风险意识

 

运用工商管理手段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还需要着重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工作应立足当前形势,并从企业全员着手,强化对企业内所有成员的思想行为管理,制定严格的内部管控机制,作为日常工作开展的规范要求,尤其是具有一定管理权力的人员,更应对其权力运用进行监督,严防个别人员以权谋私,使企业陷入金融风险当中。此外,还要加强对企业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通过的培训教育,让企业所有成员明确金融风险爆发对于企业的危害性,并与员工个人利益联系起来,让企业所有员工都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金融风险,并从自身角度出发,严于律己,帮助企业防范金融风险。

 

(三)加强班底建设,打造强有力的管理人才队伍

 

企业一切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管理人才的投入。企业要想提高效益、壮大发展,就要加强工商管理班底建设。企业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也离不开专业可靠的管理队伍作为保障,因此,现代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掌握金融知识,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敏锐的洞察和准确的判断的综合型管理人才的引入,同时配合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强化培训,整体提升管理队伍的工作能力,行动效率,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管控措施和准确的分析判断,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及早发现、及时防控和有效止损,更好地维持企业运行的稳定性。

 

四、结语

 

本文首先针对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讨论了工商管理手段在金融风险防范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结合实际,对有利于金融风险防范的工商管理措施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企业应对和防范金融风险带来一定的启发,为保证我国企业金融活动安全性,以及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贡献力量。

篇4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 培养方案; 专业特色

目前,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是区别于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应该作为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各高等院校在专业和院系机构设置上也体现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有的院校单独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并归属于会计学院,有的院校则将财务管理专业归属于金融学院,有的只是在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下设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对财务管理专业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影响到本专业的特色教育,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认识模糊,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感觉前途迷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特色。

凌婕、徐文佳(2007)曾撰文指出,财务管理专业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应并入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一是从同一院校来看,历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故认为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其二是从三个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去向来看,就业结构相似,均有进入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具体岗位也有相同的;其三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会计学或金融学相似课程较多,专业定位有共性,培养的学生规格没有本质区别。

笔者认为,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比较牵强附会。首先,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分数的高低的确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度,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尽管财务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略低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但在大多数院校仍然属于较热门的专业,第一自愿录取率在90%以上,录取分数远高于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难道这些录取分数低的专业都没有独立设置的必要吗?这个结论显然有些荒唐。其次,从毕业生就业走向来看,仅凭就业机构的相似性就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无特色也是站不住脚的,每一个单位都需要吸纳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了上述三个专业外,同一单位还要吸纳其他许多专业的学生。当然,这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的确很相似,大多数是会计核算岗位和金融业务岗位,但如果按照财务管理因此可取消的逻辑思路,会计学或金融学也可以取消了,应该合三为一,因为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有做金融业务的,金融学毕业生也有做会计实务的。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是会计核算或金融业务岗位,几乎没有直接进入财务管理岗位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了会计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完全能胜任这两个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刚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可能一步迈入,只能从基础的会计实务做起,以后随着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财务管理才能逐步走上重要的财务管理岗位。就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该专业毕业生也不可能刚进入企业就当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相似的问题,笔者下面主要从各专业培养方案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比较详细地反映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生知识结构,是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料。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相似之处

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相似。各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具体课程及各课程的课时不完全相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上是相似的,通常都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六大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模块中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很相似。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程、体育课等,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和最基本技能的教学模块,是所有本科生都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三个专业在该模块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差异。

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意识和专业学习基础的教学模块,通过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之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金融学同属经济管理类学科,都需要掌握数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因此该模块课程设置上也大同小异。

科学人文素质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模块,该课程设置的课程门类多,包括培养法律意识、营销能力、理财能力、文化素养、文体艺术能力的各类课程数十种,不分专业在全校通开,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选修。

二、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比较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会计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审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的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会计专业问题。

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等单位从事金融管理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由此可见,三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是不同的。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规划和财务控制的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学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会计管理人才;金融学专业侧重于为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同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它们是构建人才主体知识结构,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块,在专业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各专业的教学特色也由此凸现。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呼应,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各有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如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理论、资产评估学等;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会计、审计知识为主,如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审计学、计算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金融学开设的专业课程以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知识为主,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国际结算、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从课程设置来看,财务管理专业也开设了不少会计学和金融学的课程,这是因为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由于资金运动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与各方面发生较复杂的财务关系,还会受到经济、法律、金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由此给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知识广博,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知识,还必须熟知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经济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会计学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基础,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的依据都是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效果也是通过一系列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不懂会计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金融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财环境知识,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都离不开金融市场,财务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金融学知识,熟悉资本市场,善于运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和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才能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把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最好。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不同

实践性教学模块是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而设置的。该模块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个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块设置的项目基本相同,均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模拟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项目。但各项目具体内容和方式是各有特色的,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选题和文章内容上,应侧重于各自专业领域的内容。而在各种类型的实习中,除了实习内容不同外,财务管理的实习方式也有别于其他专业。

模拟实习是模拟实际业务发生情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其中涉及的各种专业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模拟实习的内容来看,财务管理专业除了会计核算外,还应包括大量的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会计学专业以会计核算和审计为主;金融学专业则以证券投资操作和银行业务为主。

毕业实习一般是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相对而言,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会计专业学生一般可到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金融专业学生一般可到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习金融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并且可能涉及到企业的一些财务机密问题,不可能让实习生参与企业财务决策过程。因此,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只能找到会计核算的实习岗位,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在校期间的模拟实习来弥补该环节的缺陷,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案例教学,一种是ERP沙盘仿真实验。这两种方式都与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极为相近,实施得好完全能达到实地实习的效果。

案例教学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各种类型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案例,学生自己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相互间的案例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补充修正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锻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财务决策的能力。大量的案例教学还能使学生从失败案例中分析失败的根源,避免将来重蹈覆辙,并能从成功案例中学到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逐渐成熟起来。

ERP沙盘仿真实验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在ERP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利用ERP管理软件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实现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整个实验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

【参考文献】

篇5

一、财务管理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专业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培养在德、智、体、美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以及金融理财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这类人才还应该具有比较好的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公司和个人理财能力以及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的能力。此类人才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制造业企业、商业服务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从事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甚至是资产管理和规划业务,是适应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掌握经济管理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的广度上来说,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财务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本专业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创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挥个性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管理方面的财务专才,财务方面的管理通才”。

从本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所述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第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解决和处理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比如熟悉和懂得计算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操作知识,掌握统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熟悉与会计和金融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二,是基本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该要同时具备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比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需要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门外语,能高效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国际上关于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可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经济金融信息,并运用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课程体系区别不大

目前,很多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会计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财务管理属于新兴专业。所以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在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开设课程几乎一样,感觉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会计专业的建设相差无几。这也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学院在把自己培养成会计,不知道自己跟会计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干什么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财务管理的,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跟财务无关的课程呢,甚至觉得有些课程没有意义,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很冷淡,学习热情不高,最后造成论管理没管理的意识,论会计比不上会计专业的学生,竞争力非常低,最后社会评价该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不明晰,就业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多以考证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效仿以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模式,是以考证为主,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均与考证挂钩,尤其是新办的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采用考证导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觉性,最终通过考证考试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的提升学习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方式在独立院校可能会更为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利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提倡多元化教育的地方,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的操作能力。但以考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从而必然减少在其他非专业主干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素质能力拓展时间。学生只对英语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课程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态度就很散漫,并且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多以应试为目的,只在考试当时记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之后即忘,后续专业课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基础知识时又一脸茫然,实操动手能力非常差。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得明确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是什么,是否真的应该以考证为唯一或是为主来进行人才培养,还是应该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的不是培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而是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实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等,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实操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 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首先,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属来分析,会计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财务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本质区别,首先在学科划分上的等级不一样,其次学科研究的逻辑也不一样,会计更注重合规性研究,侧重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下的学科,一定是偏管理,财务管理则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那么这就使得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所差别,财务管理学生在熟悉会计记账的同时还要具备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区别开来,主要是从课程上纳入更多的管理类课程,且思维方式要更灵活一些,综合素质强一些。虽然说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在学好会计的同时不要形成会计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因为管理是做决策,做决策需要思考,而做好会计只需要能够懂得掌握会计准则,两者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类的课程覆盖面广,比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做决策有帮助,其实学这些课程的本身就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目标,管理本来是很实用的课程,它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如果能将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实用性的话,学生会渐渐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学生。

2.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财务会计岗位群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群,而这也是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群。其中的财务会计岗位群,一般是包括了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主管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而在财务管理岗位群,则是包括了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投资管理岗位、理财规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咨询、税务与筹划岗位等;

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审计助理员岗位,这是本专业的次重要的就业岗位群;

第三种,则是其他就业岗位群。比如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经济信息分析员、统计员以及公司财经文秘岗位等。

3.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来源于会计学专业而更应该高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实务应该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也要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因此,财务管理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基础课程后适当增加金融学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开设一些多方向性的专业领域课和管理类的课程。

其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并期望能实现英语学科和财务管理专业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下列技能: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掌握我国关于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

1. 学科基础课的开设:

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等;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市场法、合同法等。

2. 以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投资理财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个人理财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计量经济学等

方向2:财税管理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财政学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实务、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等

方向3:资产评估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投资学、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3. 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

目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与其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即理论跟技能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中建议:首先开设一系列的个人拓展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证券交易、工业沙盘、商业沙盘、经营之道电子沙盘等。其次建议筹建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的各种财务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案例,分别承担企业运行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快的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应用能力。

4. 适应国际化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又能够阅读浏览英文文章,使其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市场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平.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02).

篇6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性

首先,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对管理、技术类的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企业需要这一类型的人才来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一方面,是企业需要财务管理类的人才,一方面,是学习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纷纷改去做会计类的职业。这样的供求不对接,造成了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岗位配制上出现了混乱。这就需要我们对财务专业人才的定位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完财务管理专业后,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与综合性的良好专业能力及素养,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其次,专业建设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1]。学生在学校学习完,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开始入手对财务管理的定向培养。根据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职业来看,会计类专业是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从事的主要职位。而真正在学校学完财务管理后去从事其相关专业职位如:企业财务管理或者金融管理等职位的学生只占了其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这就说明了在建设财务管理这项专业时,并没有给它找到一个很好的定位,来体现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区分于其他专业的特色。

1.如何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人的才培养定位

了解市场。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要明白“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个问题。这首先要了解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整个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无论是作为学习财务管理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自己能够被市场接受才是他们学成之后的主要目标[2]。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获得市场的肯定,被其接受,这个专业的存在就会面临挑战。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因此,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人的才培养定位上首先就要切合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先要了解市场的需要以及对财务管理相关职业岗位的任务和具体工作程序作出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去定位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要“培养怎样的人才”的问题。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体系。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工商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税法、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统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项目评估、市场营销等、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3]。关于这些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考虑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之间的有机结合,课程体系应该要体现出层次并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组合搭配,实现每个课程的相互串联,相互作用的合理教学体系。

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够在最后熟练的进行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才是衡量一个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的最为重要的标准。在财务管理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经常的接触实际业务,明确自己通过学习了财务管理专业,在以后走向相关岗位后要做什么,从而可以更好的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去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规划,找准自身定位。在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上,教师可以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了解,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过财务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应在多变复杂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正确的决策能力,准确的定位自己的方向,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篇7

关键词: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教学基地 实践能力

一、引言

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并把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随后各高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科结构调整的需要,纷纷申请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高等教育财务管理专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0年,已有530多所院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20多万,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成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普通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究竟如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等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教学条件及教师素质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应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针、政策,提出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这些都成为理论与实务界的热门话题,许多国内专家学者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索。但国内目前专家学者大部分从某一个侧面探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且大部分是高校教师的所感所悟。还少有人对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从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三维信息直观可见的角度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本科人才培养问题。为此,本文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二、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有3个,即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高年级在校学生与近三年吸收财务管理专业的用人单位。根据3个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我们的调查目的,我们设计了3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即专任教师卷、学生卷与用人单位卷。3个调查问卷之间涉及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但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为了使问卷调查结果更具客观性、普遍性和可比性,调查问卷发放的区域范围覆盖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区域。对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普通高等学校的1000名专任教师,3000多名本科高年级学生与1000个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教师与学生所在院校包括理工、农林、医药、财经、政法、师范、语文、综合、民族及其他共十大类型院校,其中既有“211院校”,也有非“211院校”。其中,政法类(0.3%)、语文类(1.2%)、医药类(0.4%)、民族类(0.8%)、其他(1.3%)五类院校中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太少,不具有代表性,在以后的分析中就忽略不计了。被调查教师与学生所在学校的详细分布情况参见表(1)。被调查的用人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五大类,规模涵盖大、中、小型单位,具体用人单位分布情况参见表(2)。

( 二 )调查内容 教师问卷涉及到研究方向、有无交流经验、有无实践经验、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与课程结构、培养质量、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等十个方面共10道题,具体问卷见附录1;学生问卷共涉及个人情况、专业选择、职业意愿、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课程结构、教授授课、培养质量、个人情况评价、专业教育存在问题、深造愿望、希望就业单位性质等十多个方面共13道题目,具体问卷见附录2;用人单位问卷涉及单位分布、单位性质、单位规模、单位重视的质量、培养目标、毕业生质量评价及教育问题等15道题,具体问卷见附录3。

( 三 )调查方法 该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先参考了相关文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将已有研究成果重新讨论,加入新的开放式问题,然后广泛征求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本类专业教师、学生与部分用人单位的意见,编制形成选项,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闭合式问卷初稿。问卷在正式实施前先经专家审核、后经部分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试填写,在保证语言表述清晰无误的情况下定稿、实施。

( 四 )调查数据 本次问卷的调查规模较大,回收率较高。有982名专任教师,2898名本科高年级学生与926个用人单位寄回了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是:98.2%、96.6%、92.6%。我们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均进行了统一编码,然后聘请专人采用SAS9.2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最后再由专家组成员进行审核,保证将录入错误率降低至最低。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表中的百分比之和略大于或略小于100%是由剔除了部分无效问卷或者尾数四舍五入造成的。本报告所有图表所使用数据均来自本次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在文字部分的数据参考了2000年以来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以及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网站的相关资料。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分析 (1)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倾向于复合型人才。问卷调查显示,48.8%的专任教师、49.1%的本科学生和53.4%的用人单位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而33.5%的专任教师、37.3%的本科学生和16.1%的用人单位认为应该是高级专门人才。30.5%的用人单位选择了应用型人才而教师和学生分别为17.4%和13.5%。身处时代变革的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而言,已经意识到财务管理日益国际化的趋势早就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不仅能够从事传统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而且要熟悉生产经营和金融、保险、证券、期货等方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在企业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详细数据见表(3)。(2)课程结构基本合理。对于目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70.4%的专任教师认为基本合理,18.7%认为不太合理;65.7%的本科学生认为基本合理,19.8%认为不合理;用人单位认为基本合理的有52.2%,认为不太合理的有37.4%。但不同类型院校的专任教师和学生,以及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课程结构合理性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如财经类院校的教师及学生对课程结构合理性的评价远高于其他院校,事业单位要比其他用人单位的评价更高。表(3)表明,从整体来看,三方对本专业课程结构合理性的评价都相对较高,有76.0%的教师和77.1%的学生以及56.0%的用人单位认为本专业课程结构是合理的(包括“非常合理”和“基本合理”);认为本专业课程结构“不太合理”的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分别是18.7%、19.8%和37.4%;仅有5.2%的教师、2.9%的学生和6.4%的用人单位认为本专业课程结构“很不合理”见表(4)。(3)最重要的5门专业课程。为了解和把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各门专业课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要求被调查的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十四门课中选择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五门课。学生认为最重要的5门课程依次为:财务管理(87.6%)、税务与税制(79.1%)、财务会计(70.4%)、成本管理(61.9%)、会计电算化(56.1%)。而专任教师认为最重要的5门课程依次为:西方经济学(88.4%)、管理学(73.5%)、财务管理(63.9%)、财务会计(59.0%)、税务与税制(50.2%)。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5门课为:财务管理(80.5%)、财务会计(75.1%)、会计电算化(71.6%)、财务管理实务与案例(65.7%)、税务与税制(52.0%)。学生和专任教师对最重要的5门专业课程的认识存在很大不同,用人单位和学生的结果较为相似。统计结果表明,十四门课中教师更注重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选择比例较高;而学生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专业课实用性更强,重视的是类似“财务管理”、“税务与税制”和“财务会计”等专业课,而对经济学、管理学选择比例较低;用人单位与学生类似,也比较看重实务见表(5)。

( 二 )培养质量因素分析 (1)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专任教师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多为肯定性评价。其中43.4%的专任教师认为培养质量较高,28.7%的专任教师认为培养质量一般。但对于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的专任教师的评价也略有不同,如“211院校”专任教师选择培养质量较高的比例高达54.9%。而非“211院校”的比例只有33.7%。学生对自我培养质量的评价也为肯定性评价。其中,44.6%的学生认为培养质量较高,30.6%的学生认为培养质量一般。但对于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的评价也略有不同,如“211院校”的学生认为培养质量较高的比例高于平均值,为52.4%;而非“211院校”的比例仅为36.8%。用人单位对近年来招收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中性评价,有58.6%的用人单位评价质量一般,有33.7%的用人单位评价质量较高。(2)学生对本类专业任课老师的评价。详细考察了学生对本类专业任课老师在学术水平、知识结构、敬业精神、教书育人、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六个方面的评价状况,采用五点量表的形式,“5”代表“很好”,“4”代表“较好”,“3”代表“一般”,“2”代表“较差” ,“1”代表“很差”。有2834份问卷正确填写了该题。分析表明,学生本类专业任课老师知识结构的评价为4.23分,对是学术水平评分为4.20分,都略高于“较好”水平;评价最低的分别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分别为3.97分和3.94分,但也接近“较好”。从整体来看,学生对本类专业任课老师评价由高到低分别是知识结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见表(6)。(6)最被重视的质量因素。为了解和把握学生对各方面素质重要性的评价,我们要求被调查学生在“专业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14项中选择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五项。数据统计表明,十四项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专业知识”,有74.3%的学生选择了该项;其次是“综合素质”,有71.4%的学生选择了该项;“交际能力”,排在第三,有68.56%的学生选择了该项,其后是“学习能力”,62.9%的学生选择了这一项;被选择最少的是“计算机理论与应用水平”和“数学知识”,只有2.3%和0.6%。但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一些质量因素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对教师而言,他们认为综合素质(79.1%)、创新能力(52.0%)、学习能力(51.6%)、专业知识(51.4%)、社会责任感(41.5%)是最值得重视的五个质量因素。其他质量因素选项的重视度和比例依次为:合作精神(38.7%)、知识结构(37.7%)、数学知识(35.7%)、实际工作能力(25.5%)、交际能力(24.4%)、专业技能(22.3%)、理论素养(17.1%)、外语实际应用能力(11.8%)和计算机理论与应用水平(11.1%)。对用人单位而言,它们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85.3%)和实际工作能力(75.5%);其次是合作精神(65.2%)和专业知识(52.3%);最后是交际能力(50.2%)。而知识结构(6.7%)、理论素养(2.9%)和数学知识(1.8%)在用人单位看来略显不重要。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各方面素质重要性的评价具体数据见表(7)。

( 三 )教师和用人单位学生的评价 我们考察了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其自己在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状况。采用五点量表的形式,“5”代表“很好”,“4”代表“较好” ,“3”代表“一般” ,“2”代表“较差” ,“1”代表“很差”。教师和学生分别有972份和2863份问卷按照要求填写了该题。分析表明,学生对自己评价最高的是学习能力,达到了3.97分,也就是接近“较好”,而得分最低的是外语水平,只有3.29分,也就是略微高于“一般”。从整体来看,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还是中等偏上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专业知识处于最高为4.08,其次是知识结构为3.82,而最低的为综合素质和外语水平,分别为3.47和3.60,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最高的是综合素质3.84,处于一般中的较高水平,但还未达到较好。最低的为创新能力和知识结构,分别为3.56和3.37。整体而言,三方评价结果都处于一般水平见表(8)。

( 四 )学生、专任教师及用人单位对专业教育的评价 为了了解和把握学生对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我们要求被调查学生在“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质量不高、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经费不足、教学计划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数量过多、教学管理水平差、缺乏专业实习、忽视个性培养和缺乏案例教学”等十二项可能存在的问题中选择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五项。共有2884位学生和980位专任教师以及920个用人单位按照问卷要求填写了该题。数据统计表明,学生在十二项问题中选择频率最高的是“教学方法单一”,有91.4%的学生选择了该项,其次是“教学计划不合理”,有62.9%的学生选择了该项;“忽视个性培养”排在第三;而专任教师和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实习”和“教学经费不足”;而用人单位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经费不足和缺乏专业实习见表(9)。

( 五 )职业方向愿望 调查表明,被调查的57.1%的学生“愿意”把所学的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28.6%的学生“很愿意” 把所学的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两者合计为85.7%;选择“无所谓”和“不愿意”的学生都占13.9%。因此从整体来看,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认同的,愿意把所学的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详细数据见表(10)。在2898个填写了是否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中,有828个学生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占总体的28.6%;有2070个学生不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占总体的71.4%。我们考察了学生未来就业希望去的单位性质。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列出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自我创业和其他共八个选项,每个被调查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三项。有2898份问卷按照要求进行了正确填写。总体来看,希望去国有企业工作的学生最多,占被调查总数的85.7%;其次是政府部门,占被调查总数的71.4%;希望去三资企业的学生占被调查总数的40.2%;自我创业和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学生都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1.2%;希望去高等学校工作的比例最低,只有2.9%见表(11)。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本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培养目标转型存在困难。55.8%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8.6%的学生和39.1%的专任教师持相同意见。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学生和专任教师也完全认识到了这样的需求,那为什么这三方都一致认为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确?原因是虽然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正确的,但是实际教学中的培养还处在专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依据教育部的规定,培养的是高级专用人才,很少有学校去强调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转变。而这种目标的转变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师专业结构做出重大改变,如果没有学校的大力倡导,专任教师很难做出改变。(2)教学计划不合理。62.9%的学生和37.3%的专任教师和42.1%的用人单位认为,教学计划不合理是当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院校还是只注重单一课程的开设,而忽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许多课程的内容有重复之处,甚至与会计专业课程一致。对于多数院校而言,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是由教务部门管理的,而这些部门很少由专业知识全面的教师负责,而专任教师只关注自己教授的课程,很少关心整体课程体系,这就导致教学计划不合理的问题出现,从数据上来看,学生比教师更了解这一问题。(3)教学方法单一。91.4%的学生认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们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主要采用传统的言传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摘抄记忆为辅助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下,教学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思考,也没有质疑,有的只是死记硬背,所以死气沉沉、昏昏欲睡的课堂环境也就不足为奇。这种教学方法抹灭了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有的只是课程中的数量分析,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更像具备局部才能的专业型人才,而非企业所需的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但是专任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教学方法单一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6.7%、29.0%,并不像学生选择比例那么高;而教师和用人单位都对教学经费不足选择比例很高,这并非是独立事件。显然在教学手段单一和教学经费不足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这种联系对老师而言是想采取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等双向互动手段,但是在教学经费上不可能实现;对学生而言就是教师只采用传统的言传式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单从教师角度考虑,在上课时多加入一些提问、互动还是可能在不改变经费的前提下改善现状。但是对部分年长的教师而言,讲授许多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形成一种机械化模式,没有外部的压力,他们就倾向去维持原状;对年轻教师可能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效果也不是很理想。(4)案例教学相对缺乏,且效果有待提高。54.3%的学生、40.5%的专任教师和42.5%的用人单位认为,在当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案例教学。那为何学生、教师及用人单位都早已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却不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原因:一是案例教学课时比例不合理。与国外著名商学院相比,以哈佛商学院为例,90%的课程为案例教学;在学时方面,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仅占总学时的7%,其余都用于案例教学。而国内高校案例教学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务处在学时安排上所占学时比例很小,有的高校甚至没有案例教学,这样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适合本科生学习的案例与市面上出售的案例书有所不同,它首先应包括对相关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其次才是具体案例;而具体案例的选择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应该引入过于复杂的案例,过于复杂的案例不仅起不到教学作用还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案例的选择还应具有典型性,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案例需要教师相当大的精力去寻找,耗时也较长,是案例教学实施的重大困难。三是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想要很好的实施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案例的基本原理、内容结构、实际意义做少而精的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要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讨论,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何调动起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是个人单独发言还是分组发言,如何分配时间;真正的案例教学课是不存在正确答案的,学生的许多问题和想法是教师很难预测到的,上课时教师要马上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解答。这些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不仅要有很深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单位工作经验,这样高素质的教师相对于众多的学生而言,还是很欠缺的。而学生众多和教师质量不高这两大问题也在本次调研中加以证实,分别有14.3%的学生、38.5%的专任教师和18.8%的用人单位认为人才培养中存在学生数量过多问题;分别有11.4%的学生、34.8%的专任教师和47.6%的用人单位认为教师质量不高。(5)学生缺乏专业实习,动手能力较差。有67.3%的用人单位认为缺乏专业实习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40.9%的学生和55.6%的专任教师持相同观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单位实习上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是用人单位的财务工作一般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为财务工作对单位而言相对较为重要,需要很高的稳定性,而且还可能涉及到商业秘密等问题,所以财务工作本身的实习机会较少。其次是就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学校很少联合企业办学或推荐实习,这就要求学生个人去寻找单位实习,这对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困难。

(二)对策建议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确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培养目标。确定行之有效的培养目标是实施培养行为的前提。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总体上应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与经济发展的接轨,应该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从人才定位来看,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正在向大众化教育转移,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知识全面的复合人才,与此相应,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财务管理复合人才,而非传统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而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社会后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开展企业管理活动、具有会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管理和会计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调研、职业判断和发展潜能的财务管理高级人才。其次,从职业岗位定位来看,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定位应是本专业的学生能在工商、金融证券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社会后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能在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较为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总之,我们认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企业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工商、金融企业、单位从事内部经营和管理决策的工商管理学科复合型专门人才。(2)增加教学经费,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学校可以通过经费申请和联系企业家资助来增加教学经费,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设备和建立教学实验室,从而建立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堂整合的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以上设备和实验室都仅是“硬件部分”,“软件部分”还要求教师提高媒体课程的制作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和互动性,创建案例库和实验材料等。在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选编和设计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合适的案例梯度,紧密联系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案例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案例库日臻成熟完善。建立互动网络平台可以让师生在课外加强交流,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或者是对一些财经新闻加以讨论,各抒己见,同学之间可以分享知识,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修改教学计划,突显财务管理专业特点。由学校倡导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和体系。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讨论来建立四段式的教学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课四个阶段;同时建立包含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区别于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到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授课,以及加大案例教学课时,突显财务管理专业特点。(4)改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质量和加强教师考核。为了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过硬的师资是关键。学校要改善教师的学科、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各研究方向的优秀教师,使得完整的教学体系得以实施;鼓励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会计师等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提供教师去知名大学培训的机会,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素养而且可以汲取他们的授课方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强教学考核,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估不成为走形式的过场,而是成为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方向。(5)加强产学研结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需求日新月异,远比学术理论的发展变化快,这就要求财务管理教育必须面向企业实际需要,探索出一条能够快速与企业需求衔接的培养渠道。校内的教学内容多为高度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原理、方法,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实际对在校学生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能力,学校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基地,使实习基地在接纳能力、在业务范围、业务量以及业务的复杂程度上全方位地能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将适应上的问题和障碍在实习过程中加以解决,形成学校到企业的良好过度。为规范这种校企结合办学,双方应签署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的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聘请具有专业理论素养又同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专业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秀英:《课程体系的构建》,《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第6期。

[2]王艳茹:《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3]任翠玉:《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亟待加强》,《财会信报》2006年4月24日。

[4]车嘉丽:《基于管理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7期。

[5]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篇8

关键词:外汇保证金 风险管理 监管制度 宏观政策 微观政策

中图分类号:D9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89-0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黄金双挂钩”固定汇率制被颠覆,世界金融领域进入新的风险时代。此前,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处于可以被忽略的地位,此后,却成了影响各国经济活动甚至全球金融的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作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衍生品市场有了突破性的变革。外汇保证金交易(Foreign Exchange Margin)也被称作虚盘交易,是指外汇经纪商向投资者提供的一种具有杠杆性质的外汇交易业务。其主要特征是:投资者以获取外汇交易汇差为目的,实际投资一定数量资金,作为交易保证金后,便可按一定的杠杆倍数将保证金金额进行放大,从而使外汇交易的合同金额超出投资者实际投资的交易保证金金额。

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区分为交易所市场(Exchange Traded Derivatives,ETD,又称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 Market,OTC,又称柜台交易市场),外汇保证金交易属于后者。通过历年来交易所市场与OTC市场的比较,可以发现OTC市场的成交金额比交易所市场庞大的多。其原因主要有:其一,场外市场主体资格限制较少,风险管理完全分散,市场参与积极性高。其二,监管与制度环境宽松。在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工具和交易行为基本上是不受管制的。只是间接地受国家法律、规章、银行业监管以及市场监督的影响。同时,场外市场的主要做市机构在全球市场上灵活运转,但却只接受本国国内的审查和监督,这无疑也促进了该市场的发展。其三,参与者类型。商业银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它们天然地会选择与银行同业市场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同时,非透明和公开化的场外市场更能提供可能的高额回报。因此,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促使市场成交金额呈几何倍数放大。{1}然而,OTC交易的空前活跃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交易主体的巨大亏损,表明金融政策不应当建立在完全依赖市场自己管理自己的基础上。在金融政策方面完全依靠一只“看不见的手”从下到上进行微观经济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从上到下进行宏观经济的管理、风险控制和监管。

在风险管理方面,曾经由有限责任与破产保护两项制度将部分风险从借款人转移向贷款人,为19世纪工业革命获得广泛资金来源奠定了基础,对现代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种类日益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多为分散风险而设立,投资者对利益的追逐却极大地放大了风险,风险的控制离不开制度的设置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外汇保证金交易没有结算机构的担保,客户用于买卖外汇的入金不受任何监管机构保护。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破产法的规定,储蓄客户、股票客户或商品客户拥有清算理赔的优先权,因而承担了较低的风险。然而在保证金交易中,外汇现货客户既不是储蓄客户,也不是股票客户或商品客户,在破产时不被优先考虑,只能以无担保债权人的资格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从而承担了极高的风险。

在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经历了一个从1992年到1993年的“一哄而上”,到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证监会等4部委联合发出“一纸禁令”;从2006年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重新开闸”,到2008年不到两年时间“二度叫停”的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终于演变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资本市场普遍深幅下挫,商品市场超速回调,信用风险急剧提升。在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当时中国蒸蒸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不断爆发出零收益、负收益和展期等负面消息。外汇保证金交易合同的对手方主要是海外交易商,国内投资者大都缺乏专业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在较大的社会影响下,监管机构出现了剧烈反应。2008年6月国内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紧急叫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暂停银行经办该项业务的同时,银监会表示将继续根据审慎监管的原则,会同外汇管理等部门,进一步研究对此业务的风险监管,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研究推出新的统一规范管理的办法。

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已达近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一。为消化庞大外汇储备的不利影响,央行在外汇管制政策上作出了宽松调整。政府近年推行了“藏汇于民”、淡化取消强制结汇等政策,使国内居民的外汇存款也日益庞大。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渠道,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不可或缺。国家对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限制,实际上只是约束了国内商业银行主体,境外交易经纪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千余家代表处等分支机构仍然从事着外汇保证金“经纪业务”。银监会指出,参与境外机构的保证金交易属于地下金融的范畴,被视为违法,投资行为得不到法律保护,致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资金风险。进入2009年以来,在丰厚的服务利润驱动下,国内银行在银监会尚未开闸的情况下又在试探监管红线,不断开展实盘外汇交易业务。一个不存在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的金融市场体系是不够完善的,否认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合法性只是权宜之计,合理引导、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二、几个主要国家外汇保证金市场监管制度分析

(一)美国

美国采取了以风险管理金融为主要特征的金融模式,该模式以其强大的竞争力推动了全球金融模式的改变,并带动了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发展。美国将所有的金融衍生工具分为两类――“证券”和“商品”,根据衍生工具本身的属性来划分监管管辖权,分别归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以下简称CFTC)和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管辖。但是,由于外汇现货既不属于股票或期货也不属于商品,则出现了监管上的真空。1999年美国总统金融工作小组(PWC)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与商品交易法报告》认为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大多是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都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控制对手方的违约风险,因此不必再进行严格的监管。并且,该报告还认为放松监管可以促进金融创新,有利于确保美国在衍生品领域的竞争优势。美国国会采纳了该报告的意见,在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CFMA)中进一步将更多场外衍生品交易排除在CFTC的监管范围之外,确认所有合格的参与者在场外进行的衍生品交易都可以免受CFTC的监管。{2}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监管受到诸多质疑,美国国会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宣称,CFMA豁免对场外衍生品的监管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决定,次贷危机应促使政府加强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该市场的透明度。

2008年《再授权法案》首次赋予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权力,可以针对外汇交易商制定清晰的监管规则。从此美国在监管设计上,零售外汇行业被纳入到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监管之下。根据《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外汇交易商必须在CFTC注册,成为期货佣金商(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以下简称FCM)类别下的外汇交易商成员。然后,CFTC通过国家期货协会(US National Futures Association,期货行业自律组织,以下简称NFA)和实施监管,在期限内不符合资格或没有被核准的外汇业者将被勒令停止营业。

2008年美国《再授权法案》通过后,CFTC和NFA即将资金风险和经纪商破产风险防范作为外汇保证金政策研究重点。2009年以来,这两大机构不断调整政策,比如要求外汇经纪商必须具有2000万美元的调整净资本,如果提供的保证金杠杆超过100∶1,提供此项服务的外汇经纪商的净资本必须达到4000万美元。要求外汇经纪商拥有自己的交易平台,经常与国际外汇市场清算头寸的大型经纪商的净资本,必须超出7000万美元。2009年年底,CFTC提议了关于限制外汇保证金比例到10倍的新条例,通过降低杠杆比例降低投资者风险。

(二)英国

在1997年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前,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多元的、复杂的,多家监管机构根据法律和惯例,对金融业实施分业监管。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经营方式的改变,特别是1986年金融“大爆炸”后,金融业务融合趋势日益突出,分业监管的弊病日益显现。1997年始,英国以《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作为唯一的主管法律,建立了单一的金融市场法律体系,并成立了全国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以下简称FSA),同时承担了对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区别于美国,英国没有针对产品的监管制度,而是根据市场参与者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不同的风险保护和监管。2005年,为使英格兰银行与FSA之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合作机制,在英国中央银行前任行长默文・金的建议下,建立了“联合危机委员会”,进一步限缩了央行的职能,为最高效地处理市场危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由于英国在世界金融业中的地位,其监管体制的改革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

(三)德国

德国实行的全能银行制度是世界金融业务融合模式的主要代表,德国的综合银行在原则上可以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但长期以来金融业的监管却是分业监管体制。2001年初,德国推出了金融体制改革草案,内容之一为“改革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将原先的银行业监管局、保险监管局、证券监管局合而为一,成立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2002年BaFin的成立使德国的金融产品从现货、期货到衍生品都得到统一的市场监管。同时,在监管措施上,BaFin还体现了高度中央集权制的特点,交易所、券商、银行和经纪公司必须将每日的全部报单和交易资料(包括交易所内成交的和OTC场外交易的)报告给BaFin。BaFin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所有产品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德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体现了欧盟国家在新的金融市场一体化下政府监管加强的趋势。{3}因风险控制需要,德国限制保险公司和抵押贷款运用于OTC市场。

(四)日本

日本经历了从统一监管到分业监管再到统一监管的变革。1996年前,日本的财政和金融权集于大藏省(财政部);1996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开始改革,日本设置了三类期货交易所,即期货公司的交易所、证券公司的交易所、银行的交易所。在2006年6月之前,分别受《商品交易法》、《证券法》、《金融期货法》的规范,按不同产品由金融厅、经济产业省、农林水产省等部门分头监管。2006年6月7日,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了《金融商品交易法》,该法整合了各种金融商品,终结了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混乱的根本制度。此外,大多数国家没有对场外衍生品设定特殊的许可要求,日本则是一个例外,在日本,证券公司需要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许可。

历史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对包括外汇保证金产品在内的OTC市场主要采取分业监管模式。然而,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及场外衍生品的迅速发展和相对不定型的特点,使得分业监管渐显弊端,各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往往成为监管缺失的根源。目前,统一监管和混业监管渐成趋势。

三、我国外汇保证金市场监管现状与政策建议

美国次贷引发全球金融动荡余波未平,目前世界各国致力于加强金融监管。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尤其是外国经纪商渗入的领域,却出现了监管盲区。究其原因,除该产品法律属性未定之外(外汇保证金产品与我国现有法律规范所明确的证券、期货、外汇没有交集,因而无法适用《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期货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亦难以适用外汇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和有效是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夭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对金融业仍然采取“一行三会一局”,即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分业多元监管模式,监管标准不统一、存在监管空白和重叠,导致规避监管、监管套利等问题时有出现。尽管设有联席会议制度,但仅限于进行交流和沟通信息,并没有实际上的联合监管,在外汇保证金交易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权责不明、监管缺位难以避免。{4}

(一)宏观政策方面的建议

1.循序渐进构建我国综合化监管模式或基于分业监管体制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近年来,金融跨业经营管制逐渐松动,三大金融业法的修订也为金融业综合经营预留了空间,我国各金融业之间的业务渗透已经非常普遍。2000年8月,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千禧红”产品标志着银行保险的全面启动,此后,众多保险公司纷纷入股、参股银行。再如就银行业而言,许多银行参股或设立了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等,可见各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范围逐步扩大。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构建监管的制度与法律体系,不但要考虑当前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问题,也要考虑未来综合经营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监管体制问题,按照推动行业发展、有效防范风险和审慎监管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5}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统一监管或混业监管模式值得借鉴,通过完善统一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责任,改变目前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因法律缺失及责任不明所致的各监管部门互相推诿无人监管的现状。

2.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在统一监管模式下,可设立功能监管部门。功能监管是指依据金融业务的功能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监管各自不同的业务,而不是按金融机构的性质划分监管权限。在此框架下,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发挥的基本功能,而非金融机构名称。{6}比如新加坡以金融监管局为统一监管机构,下设银行监管部、复杂金融机构监管部、特殊风险监管部和审慎政策部,各自担当不同的功能,共同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多元化、金融活动参与者的复杂化,监管不可能细化到所有的业务流程,功能性监管的内涵应不断深化。由此,需要提高交易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交易机构的制度设计和自律性,完善微观制度和政策。

(二)微观政策方面的建议

1.净化和规范现有市场。在当前缺少制度规范,市场环境不适宜全面推出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阶段,应严厉打击地下交易,查处非法炒汇机构。同时,加强对广大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增强风险意识,拒绝非法炒汇活动。{7}境外外汇交易机构在我国的分支机构在经营范围上,仅限于外汇交易信息咨询,无权进行具体交易。工商管理部门对其经营活动应加强监督检查,对某些代表处聘用“经纪人”进行开户和交易的行为进行处罚,必要时,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非法经营罪的主体予以立案侦查。

2.明确限定交易机构准入门槛。在构建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在法律制度中授权监管机构对OTC交易机构的资本金要求、风险评估、实施程序等方面制定细则。并对经纪商进行严格评级,制定科学的评级标准和评级模型。在信息全面的基础上,对评级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限定不同级别的交易商提供交易的杠杆倍数。

3.提高机构风险管控能力和服务能力。首先,在外汇保证金交易过程中,机构应提供详细的风险预测、24小时汇市走势和完善的技术指标,提高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和风险评估和能力;其次,机构应该准确地识别和细分从事外汇保证金业务的投资者,对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进行评估,并在投资者正式交易之间为其提高模拟交易培训,提高投资者对交易风险的认识;再次,禁止外汇交易员从事此项业务,避免道德风险;最后,建立和完善投资者档案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等。

4.严格规范信息披露,执行定期报告和审计制度。很多金融衍生品相当专业和复杂,而且透明度不够,普通大众难以理解,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缺乏使得系统性风险不易察觉,除非进行特殊的信息披露,否则很难获取有关信息。外汇保证金交易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应严于一般上市企业,不仅要求披露自身(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而且对集团内其他关联公司的重要信息业应该一并披露,为市场对产品和交易评价提供充分的依据,以强化其内部约束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督,维护投资人的利益和正常的交易秩序。

5.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雷曼兄弟的倒闭引起的连锁反应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资本的国际化使得各国在金融领域紧密相关、互为依存。各国或地区为保护本国、本地区消费者利益,维护金融业的稳健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状况,对跨国金融集团实施了程度不同的监管。这种监管分为两部分:一是东道国对外国金融机构设立在其境内的分支机构的监管;二是母国对其金融机构海外分支机构的监管。这实际上都是基于各自国家进行的国家单独监管。{8}对于境外交易经纪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千余家代表处等分支机构,我国应在行使属地管辖权的基础上加大监管力度。

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公开承认,认为金融机构自己更有动力和能力控制风险,因此之前他自己有关监管当局可以适当放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同样,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规范有效的监管。

[本文系上海市教委2010年创新课题《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法律制度构建研究》(编号:10YZ232)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陈晗.金融衍生品:演进路径与监管措施[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97-98

{2}李扬等.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8―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92

{3}姜立文,刘长才.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异化与监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4}徐磊.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法律制度构建初探[J].法学杂志,2012(1)

{5}葛兆强,庞东.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金融与保险,2008(10)

{6}同{1},第421页.

{7}杨楠楠.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现状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篇9

即将升入大学的你,热爱数学的你,不妨来了解一下数学专业的点点滴滴,兴许这是你日后踏上成功之路的小序曲呢。

Part1

印象

以往,学数学给人的印象就是陈景润式的“一支笔,一张纸,搞科研”。想必每个高中生都希望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能和高中阶段完全不一样,不再有铺天盖地的习题,不再有漫无边际的考试。所以,很多同学都不愿意选择数学专业,因为他们觉得大学的四年里还要与枯燥的数学打交道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毕业了找不找得到工作还不一定呢,果真如此吗?听听在校学习数学专业的大学生怎么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一在读 张楠

我选择数学是因为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喜欢这门科目,所以在填写志愿时毅然选择了自己的兴趣。大学的数学内容很深奥,很有难度,但是通过一些定理的证明对思维的训练很有帮助。记得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赞美数学“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现实情况的确是这样的,很多学科在弄清楚原理之后最终都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所以我选择数学专业无怨无悔。

华中科技大学

大三在读 张洲云

我已经大三了,再熬一年半就要走上社会,可是我突然没了读书的兴趣和心情,我觉得我学的数学专业对于以后的工作没多大用处。我们系出去的大部分同学要么搞研究,要么当教师,这两种工作我都不喜欢。

张楠热爱数学是因为兴趣,张洲云厌恶数学则是担心就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学专业,找到让人为它笑、为它哭的原因,开始我们的“数学专业探寻之旅”。

Part2

介绍

一个从事银行业务而不懂数学的人,无非只能做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美国花旗银行副主席保尔・柯斯林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人才,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选

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

――google公司副总裁李开复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分为两大方向,即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很广,选择向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类发展都比较有优势;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未来发展则偏重于信息类的学科,由于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并且涉猎信息类领域,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本科毕业后多向IT行业发展。

听起来枯燥,其实这跟你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有人选择数学是为他今后的数学研究作准备,有人则更倾向于将数学知识作为工具,从事别的工作。要特别强调的是,数学系毕业生出国和读研的比例在理科专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来看下面两个同学是如何将数学专业的道路越走越宽的。

Part3

前景

1.深造

美国哈佛大学

研一在读姜薇

我本科毕业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可能有人会觉得学数学很累,很辛苦,但这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能在学数学的同时找到乐趣并发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就不会把它看做是枯燥的,而会觉得自己是在寻找数学的“美”。在美国读书的这几个月,我感觉收获很多,体验的是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学术氛围,这是一笔财富。

南开大学

研二在读吴新风

近些年,接连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倒闭、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国金融风暴等事件都在警告我们,如果不掌握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等现代化金融技术,就可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蒙受重大损失。我很庆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正在研究的就是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我的目标是考上精算师,有一天能在华尔街自由驰骋。

姜薇和吴新风对自己的深造计划规划得有条有理,而且各自找到了与数学专业相关的方向,这对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么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又如何呢?

2.就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年毕业生王岩

2007年,我毕业了,决定找个跟专业有点关系的工作,但是一直找不到。我真的很想不通,从小我们都被教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那些替孩子找家教最为热门的科目也是数学,那为什么我们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却感觉一无是处呢?我们整个班除了考研的,其他已经工作的同学几乎没有从事与数学有关的工作。

西北师范大学

2008年毕业生叶征

毕业后,我不愿意回家乡教初中数学,便去了一家公司应聘程序员。当时一共三个人竞争这个职位,面试时,我们的表现都差不多。最后招聘方给出了一个资金管理项目问题,要求每个人都在思考后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中比较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计算一个资金最小波动值的问题,题中给出的数据量相当大,对效率要求很高。对于整个程序的面向对象化的分析我们都没出问题,毕竟这些东西在学校里是很重视的,而且不是真正的难点。然而到了最关键的问题时他们卡壳了,我的一个竞争对手在冥思苦想后,找到了方案却讲不清楚具体技术细节,效率分析非常马虎。只有我,因为在学校就比较喜欢数学,因此当时很快就给出了方案,并且利用高数推导作出了很详细的效率分析和时空换算,并提出了引入汇编的方法。最后,我得到了这份工作。

面对数学专业的就业问题,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冷门专业”,不好就业,就像王岩面对就业问题感到迷茫,找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数学专业是炙手可热的专业,就业率远远超过其他专业。例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就以培养数学人才而闻名于世,每年培养的数学人才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外的众多企业也把数学专业出身的人才作为招聘的首选。这也是我国数学专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另外,像叶征这样,通过自己在数学方面的优势,成功转行的例子也不少。总体说来,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考虑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软件人才、IT业职员

就业分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如欲“转行”进入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等职业,则具备先天的优势。“在改进一个软件的速度、效率,需要新的思想和方法方面,数学高手的创新能力比一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要强。”某知名IT公司工程师如是说。一项针对IT行业230名成功人士的抽样调查表明,其中200名属于以数学专业或其相关专业为依托实现职业再选择的人。

商务人员

就业分析:金融数学家是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之一。保险公司中地位和收入最高的,可能就是精算师,这些人很多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纽约大学等著名学府,都设立了与金融数学相关的学位或专业证书教育。除了精算师以外,由于经济学也引入了数学建模,因此懂经济原理的数学人才也被用人单位广泛接纳,还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信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

教师

就业分析:据教育部预测,今后5年内,我国高中教师缺口达到116万人,其中对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师需求量最大。全国37个大中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分析表明,数学教师十分抢手。拓宽师资渠道,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已成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为报考综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美国近年来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奇缺。以休斯敦市为例,近年就从中国大连等城市招聘了一批数学教师,并帮助其全家居留美国。

Part4

排行榜

中国大学数学专业排行榜

数学与应用数学

1北京大学

2浙江大学

3南开大学

4清华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1北京大学

2浙江大学

3清华大学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以上列出的是本科阶段数学学科两个方向的排行榜,倘若你有出国深造的计划,可参考下面最新美国数学专业排行情况。

美国大学数学学科排行榜

1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2HarvardUniversity哈佛大学

3Princeton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4Stanford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5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6TheUniversityofChicago芝加哥大学

7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8NewYorkUniversity纽约大学

9 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10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篇10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香港;自由港;金融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11-21

作者简介:张伟(1973-),男,河南开封人,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国际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香港投融资管理;杨文硕(1979-),男,河北定兴人,上海大学监察处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金融法。

基金项目:上海国际集团博士后研究课题“香港投融资平台搭建及盈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962-121232。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区”)获批挂牌,国务院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以及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等多项任务和措施①。虽然总体方案有待中央和上海市后续出台细则具体落实,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因此,理清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路径,并比较其与香港自由港金融的异同,对于全面认识和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和我国金融改革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

(一)金融开放在自贸区总体方案中的定位

经过35年持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客观上需要继续通过个案方式试验更大尺度的开放政策,进而以推广经验的方式把改革向纵深领域进一步推进。作为贸易领域扩大开放先行先试的平台,上海自贸区承担着下述创新任务,即接轨国际规则,在贸易领域试行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管理和运行模式创新大幅度提升区内贸易便利化,通过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与贸易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开放。

上海自贸区是“以开放促改革”国家战略的新试点,金融开放是上海自贸区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总体方案首批明确了六大服务领域、共计18个行业扩大对外资开放的措施,包括在金融、电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表明中央相关顶层设计至少包含两大意图:第一,坚持以开放促改革,聚焦在国内贸易服务领域寻求下一阶段金融开放的突破口,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第二,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将超越局部的、地方化的点状突破,寻求能够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普遍性、制度性路径[1]。由此可见,总体方案赋予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对于全国性金融开放的先行使命,其金融发展经验未来存在多种推广空间:一是相关开放政策、措施在业务、行业、力度和制度化方面的扩展;二是自贸区自身地理面积的扩大和相关金融制度实施范围的扩大;三是成熟经验被移植到其它省市的新兴自贸区,乃至从区内做法上升为全国性政策和法律。

作为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金融开放的定位应与贸易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开放步调相一致,而非专门、单独进行金融开放,区内金融业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应立足于满足国际贸易和相关服务业的投融资需求。

第一,金融开放的配套性定位。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主题,贸易的转型升级在自贸区运作层面上是主体,而金融等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要为此发挥配套支撑作用。在国际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或将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这需要在区内探索设立关于能源产品、工业原料和农产品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以及拓展与国际贸易离岸业务相关的投融资服务创新。在国际航运方面,上海自贸区将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的联动优势,发展远洋运输、船舶管理等国际航运经济新产业,这就需要在区内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金融发展和运作模式。目前,我国在贸易结构、增值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并非贸易强国。以全面开放为杠杆,主动呼应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也是上海自贸区的另一战略任务,这就需要区内金融尽快与发达国家金融业接轨。

第二,金融开放的渐进性定位。由于重大开放政策尚无具体时间表、首批清单开放力度不大、实施细则未齐备等原因,上海自贸区现阶段金融开放的进程与事前市场的期待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由于金融开放举措的出台不是针对快速繁荣某一个地区,而是审慎执行国家通过扩大开放进一步完成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任务,上海自贸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金融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基础性探索,为在接轨国际规则的环境中管理现代金融积累操作性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制度创新成果,并服务于全国。由于金融开放具有影响区内经济秩序和巨大的溢出效应等特性,上海自贸区应更加注重以渐进性方式试验金融开放的效果[2]。上海自贸区的未来政策有望升级为2014年版、2015年版,不断推出新一轮的开放政策,其思路应继续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当区内贸易未来发展遇到金融服务“障碍”时,则以创新方式加以排除。这里的“障碍”既包括贸易流通不畅,也包括贸易动力不足;不仅指被动地阻碍,也可能是主动升级引领发展。这里的金融创新方式是指与贸易现代化轮换提升、不断升级的过程,这样将更加符合总体方案的初衷。

在上述多方开放和升级的力量助推下,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必将要承担培育贸易新型业态的服务职能,通过国际竞争机制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找准自身服务、管理、品牌的新定位,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和资源配置能力。

(二)金融开放的国家金融改革路径

从国家金融改革的大局而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不仅是区内服务业体系的支持系统,更是国家层面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突破口之一。从文本上看,金融开放列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清单之首,体现了其在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核心地位,其开放亮点主要在于: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试验区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外资资金设立相关金融服务平台,从事相关金融服务。上述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的局部开放试验,一方面旨在引入新的竞争者,促进区内金融市场充分竞争,促进金融产品价格市场化,提升区内金融服务业体系开放的效率;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也与国家层面的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全局战略息息相关。

在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与国家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之间的关联机理方面,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未来改革的主方向。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区域划分和金融抑制,单纯启动国内改革恐怕难以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我国只有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同时推进才能有效深化金融改革。上海自贸区推进金融开放践行了国家金融改革市场化的基本取向,并以具体的制度安排向各界明确了我国金融改革的制度化预期: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最大红利是体制改革,其核心是改革审批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机制放权;金融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其重心是高效率配置国内、国际产业资源和市场要素,中国金融体系也将在这些资源和要素配置均等化的过程中获得非泡沫的经济效益。

实际上,上述金融发展理念在除上海自贸区概念以外,在我国其它金融改革举措和政策上也有所体现,2013年中国全面性金融改革步伐已在多个领域悄然加速。从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货币存量;2013年9月6日,中断18年的国债期货交易重新启动;2013年9月11日,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将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以防范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风险;2013年9月16日,周小川行长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明确表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3];从2013年10月8日起,中国证监会开始实施并购重组,以提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效率。另外,我国全面金融改革与局部金融改革还始终保持着上下联动关系。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例,2013年7月国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下限管理后,央行了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要采取的措施,上海自贸区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率先实现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试点。因此,如果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置于国家新一轮的全面性金融改革布局之中,就不难发现其释放出的正是中国金融开放由局部向全面推进的提速信号,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局部与全面联动格局正在成形。

按照国家既定的路线图,全面金融开放涉及多方面内容,金融业最终的全面开放应该建立在实体经济发达和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顶层设计、体系调整、资源支持、市场监管等要素缺一不可。现阶段金融改革的任务是积极稳妥而非急躁冒进地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4]。目前,上海自贸区的改革试验包含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其核心在于重新定义金融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在起步阶段推进力度适中,市场之前预期的资本自由流动、本外币自由兑换等激进项目未能进入首批扩大开放的措施。首批5项开放措施仅仅是开端,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是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改革红利的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的演进路径比较分析

由于上海自贸区与香港自由港在金融制度安排和运行特征等方面有诸多相近、相通之处,而且上海与香港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和可比性,对比香港自由港金融对进一步理清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路径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体系和运行平台方面的比较

认清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所依附的经济体系的异同,对于理解两者的发展路径具有基础性意义。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所依托的经济体系的基础都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平台都是外向型开放平台。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金融发展不可逆转的基本方向。自19世纪中叶开埠以来,经过以华人、华商为主体的国际化经济力量,以及香港当局的百余年建设,香港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回归以来,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特殊制度安排,特别是在CEPA等经贸协议安排下,中国大陆与香港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的经济金融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两地之间的经济体制隔阂已经基本消除,中国内地新兴的自贸区在贸易定位方面也借鉴了香港自由港的运作机制[5]。

由于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各自所依托的经济体系存在着发展程度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地市场化的深度与广度上: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所依托的内地市场经济尚处于转型过程中,表现为中国大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渐进性和内部不均衡状态;香港自由港金融是根植于历经百余年建设的市场经济体系,体现出自由港城市(地区)市场经济的重商、避税取向和全岛自由化特色。虽然上海被公认为是中国内地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级区域之一,但是在国企、财税、土地和户籍等关系中国大陆金融市场化长足发展的基础性改革领域仍未实现制度化突破,甚至部分政策仍然呈现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保守特征。香港自由港的自由贸易制度、自由企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是贯彻得较为彻底的地区[3],其具体表现包括:一是除为履行国际法义务及维护香港安全,当局对进出口贸易不设置管制;二是除对烟、酒、甲醇(酒精及其制品)、碳氢油(汽油及柴油)、化妆品和若干不含酒精饮品等有限几类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及消费税(若为转口或加工后再出口的可退税)外,当局对其他一般商品的进出口均不设关税壁垒,只征收005%左右的从价税,以用于支付行政管理成本;三是除少数受管制的商品需进行事前申请,获批准后才能进出口外,当局对一般商品的进出口手续无审批要求,只需向海关部门递交报关表格文件;四是外来运输工具减免进港申请及海关手续,引水、关检和卫检手续简便,并免纳港口行政费用;五是除了涉及管制行业以及公共事业外,企业经营领域的准入放开均由投资经营者自由选择,政府不干涉其依法经营活动;六是开办企业注册手续简便,营运成本低,当局对营运企业免征资本增值税、股息税、利息税、销售税,仅征收16%左右的利得税[6]。

(二)政府管理和金融政策方面的比较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在政府管理取向上的共识。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延续性等原因,在宏观行政体制和具体部门管理等方面,两地政府管理职能在去干预化的程度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领域实施了准入前国民待遇、竞争中性原则、负面清单管理、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等一系列政府职能转变举措,除了负面清单明确规定禁止的,其他经营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对负面清单尚未涉及的领域,按照内外一致的国民待遇原则,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对于区内的经营主体及其活动,政府按照“竞争中性”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创新模式实施管理,促进二线监管模式与一线监管模式的衔接与过渡。由此可见,上海自贸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更侧重于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7]。经过百余年的积淀与提炼,香港当局已经形成了“积极不干预”管治风格,即尽量不采用直接的行政手段、政策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当出现市场失灵时主要是运用法律手段及其它间接手段,规范、维持经济的有序运行,主要有常规干预(指向经济命脉性质的经济活动)和临时性干预(指向紧急突发性质的经济事件和风险)两类。常规干预主要有三:一是对关键金融活动的常规干预,重点是有效地抑制金融投机和控制金融风险,集中在维护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监管发钞银行及其发钞行为、保障“存款机构三级制”等方面;二是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常规干预,直接措施主要集中在批地的数量、土地的定向开发管制等方面,重点是使香港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稀缺资源的潜能;三是对民生领域商品的进口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和预储制,管制个别不法商贩囤积居奇等。

此外,两者在金融市场化基本政策的具体目标上也不尽相同。虽然上海自贸区试图建立一个法治化、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金融小环境,但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金融法治体系,基于全国“可复制、可推广”基调,其开放政策并不追求建立过于个性化的区域模式(这对建立金融中心至关重要),这可能会限制其改革力度和地方特色。香港在建立自由港之初,即从英美法系引入普通法法律体系,并与当地华人文化传统相融合,经过长期市场检验而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金融法治框架,从而减少了各种政策变动风险和制度性成本。作为历史悠久的自由港,香港特别注重保持其区位差异性和国际竞争力,并为受贸易保护主义困扰的经济体提供开展金融交易与合作的便捷枢纽,现已成为高效吸纳全球金融要素的“成本洼地”。

三、结论与展望

尽管在顶层设计和具体路径上,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演进有一定相通性和竞争性,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彼此并无可替代性。对香港来说,上海自贸区的着力点在于贸易自由而非金融自由,这已将两者出现同质化竞争的可能性排除在最重要的发展路径之外。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金融开放会在运行一定时间后产生可观的外溢效应。假如上海自贸区未来成为人民币业务的全球中心所在地,将会对区外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产生重大加速作用。香港的自由港经济安排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产物,对于整体开放、特别是金融开放水平还比较有限的中国大陆而言,能否成功建成另一个“香港”(包括经济特区、保税区及自贸区等)未有定论,上海自贸区现阶段总体方案也未提出类似的任务目标。

从长期发展来看,当前亚太区域经济总量居全球前列,金融市场纵深开阔且需求巨大,金融业发展空间和潜力极大,当前东八区、东九区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如东京、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已初步形成多中心合作与竞争的格局。由于因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亚太金融市场呈现明显的多极化分隔特征,任何一个金融中心均无法垄断区域内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因此,上海自贸区金融将长期扮演激活中国经济体对外开放的境内离岸杠杆角色,而不是成为香港金融业的专门竞争者。上海自贸区金融的发展,从根本上要依靠自身灵活应变的服务能力、务实高效的公共管理和政策体系以及稳定有效的监管法治,当前摆在其面前的时代课题是沿着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既定方向,将地理优势转化成为金融区位优势,加快把握和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强化区内金融开放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以最小的改革成本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注释:

① 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8号)。方案文件包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其附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

参考文献:

[1] 曲凤杰.加快金融开放,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J].新金融,2012(1):27-30.

[2] 余官胜,朱文欢.我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相互促进关系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组的实证检验[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36-42.

[3] 周小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J].求是,2013(18):1-4.

[4]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自由贸易区背景下长兴岛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J].辽宁经济,2012(2):22-29.

[5] 陈利静.香港与内地服务贸易合作的CEPA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商贸,2012(17):255-256.

[6] 范宏云,孙光永.香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经验[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3): 56-59.

[7] 史凤林.“先行先试”法治化的理论基础[J].法制与社会,2012(2):15-16.

篇11

关键词:个人理财;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9-0065-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9.15

根据国际理财协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或家庭理财)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顾客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顾客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进行储蓄策划、投资策划、保险策划、税收策划、财产事业继承策划、经营策略等设计方案,并为顾客的具体实施细则提供合理的建议。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市场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很多大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的收益来源及利润增长点。据有关资料统计,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国外银行总收入30%以上,个别银行甚至达到全部收入的70%①。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7―2009年间,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平均利润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②。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其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内容上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如何更好地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实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加快个人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至关重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状况

据统计,截至2008年共有39家商业银行推出2404款个人理财产品,同比增加108%,银监会公布的全年理财产品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2007年有26家银行发行了1158款理财产品,全年销售额为4000亿元。而在2005年则仅有593款理财产品发行,全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仅为2000亿元。理财业务在银行全部业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以工商银行为例,其2008年的财务报表显示,当年的理财产品销售额达1185亿元,同比增长近1.6倍;理财业务佣金收入达到50.89亿元,同比增长310%,占其非利息业务收入的35.4%③。尽管如此,但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还是明显滞后。纵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其现状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规模小。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左右,个人理财收入的比率更低,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收入一般占经营收入的40%至50%④。

2.品种少。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有260多种,但在实际中运用的很少,其中个人理财品种更少。而国外有1000多种,并且个人理财产品多样化,例如素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美国银行业,其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包括:存款服务、个人信贷服务、支付服务、投资理财服务、保险服务、私人银行服务等。

3.层次低。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是转账、、代收代付、通存通兑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简单业务,难以像国外商业银行一样给客户提供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在内的真正让客户获得增值收益的综合性理财服务。

4.理财产品缺少创新性和品牌优势。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如工商银行开办的理财业务种类主要有保管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个人消费贷款、电子银行服务、银行卡、理财咨询等;建设银行有基金买卖、利得盈、“龙鼎金”黄金产品买卖等产品;此外,还有中国银行的汇聚宝、个人外汇期权、期权宝、代客境外理财、电子银行服务等等。这些产品中大多为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翻版”,产品缺少创新,缺乏按照中国市场客户需求特点设计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个人金融品牌,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一些国际综合性大银行1―2个月就会推出一款个性化的创新理财产品,其个人业务的利润不断扩大,主要靠的就是被客户认可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品牌。

5.理财专业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注册理财规划师人数的多少代表着该国理财规划业的发展程度。在美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理财顾问都有CFP任职资格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全球拥有CFP执照人数近10万人,其中美国占60%左右①。我国于2006年正式成为CFP组织成员国,对专业理财规划师的培养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此类人才几乎空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大多数只能指导客户填写存取单或者简单地教客户一些传统业务,并提出一些理财的原则性建议,但对证券投资、保险、税收筹划、养老等个人理财的核心业务往往自身都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更难以为客户提出权威性的理财规划和建议。总体上说,目前银行业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员工还未达到严格意义上的“个人理财规划师”的要求。

6.信息科技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机整合,其主要特点有两方面:第一,金融机构与目标客户实现沟通,达成交易的途径和手段呈多样化、综合化、立体化的特点;第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普遍应用,商业银行借助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服务。虽然我国有些商业银行也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但仍存在明显缺陷,并且由于个人理财经理的业务水平较低,基本上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借助数据库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进而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1.从体制方面来看,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制约了理财产品的多样化。目前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商业银行在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业务方面为客户只是提供,收益体现在手续费和佣金方面,不能获取直接经营利益。很多在国外合法存在的理财产品,我国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法规而不允许办理,只能在储蓄新产品上进行功能扩张,把存、贷款新产品组合起来。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涉及到保险、证券等业务时,只能以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机构出现,造成在深度和专业化上的先天不足,很难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

2.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商业银行经营水平不高。金融理财业务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新的市场机会的判断能力、与其他金融机构争取客户的能力以及提高行销策略效率的能力。作为提供理财产品与服务的商业银行,恰恰存在市场敏感度较低,对客户心理的分析能力、针对不同目标市场产品需求的生产研发能力不足,对客户新需求、市场新特点、经济新环境等缺乏适应性调整的有效机制与措施,不能很好地满足优质客户的全面需求。整个经营模式不能迅速感知市场并做出有效反应,折射出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3.从客户方面来看,客户普遍缺乏投资意识和理财意识。在财富方面,人们传统上比较低调,不愿意透露个人财产,这种传统怕“露富”心理影响理财行为的深入进行。作为理财师不能充分了解客户财务,也就无法提供全面的理财建议,只能局限在办理具体产品交易、提供信息、优先优惠服务等方面,使理财工作难以深入。在我国,相当多的客户对理财服务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部分客户认为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就是委托资产管理,关心回报率;有些客户认为银行理财师只提供建议,配不上大用处,在投资理财时完全相信自己;还有的客户理财积极性不高,其财富没有得到合理安排和充分打理,自己不会理财但又担心风险,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大量资金存放在银行储蓄、国债上。因此相当一部分理财需求仍处于潜在状态。

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验的借鉴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使其成为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新亮点,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经验与启示,我国要汲取养分为我所用,以此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1.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丰富理财业务内涵。目前在我国分业经营格局还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争取在现有体制下积极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空间,包括:第一,商业银行应与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开展广泛的跨行业业务联系,从现阶段互相进行业务发展到更密切的行业间业务交融,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可适当考虑与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更便利的产品营销模式;第二,商业银行要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提升服务层次,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居民的货币资产以储蓄为纽带,在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并从这些业务办理进程中得到综合效益[1]。

2.打造个人理财品牌,突出自身特色。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不断打造理财品牌,如花旗银行的“CitiGold花旗财富管理”、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等,都为其吸引了许多优质客户,稳定了银行的客户资源。品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更需要迎合客户心理的金融品牌,因为良好的品牌形象树立对于银行的经营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

3.细分目标市场,找准市场定位。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可看出,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首先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以确定理财产品所对应的目标客户群体,并且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程度的理财服务。以汇丰银行为例,其将目标客户定位在有钱却低调的富人,尽管有花旗等世界级大银行与之竞争,但由于定位准确,汇丰私人银行通过全方位的财务顾问服务,帮助客户增加财务的私密性,节省收益、利息和遗产的相关纳税支出,自由支配财产并减少投资与融资的成本。并且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客户信息管理制度在不同层面但始终清晰一致的努力之下,汇丰银行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4.提高技术手段,加强技术应用。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强高新技术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以技术创新促进理财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通讯更快捷、运行更安全的理财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努力提升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完善服务功能,使客户能感受先进电子化个人理财工具的快捷、舒适、方便。

5.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客户为基础的信息资料库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建立和运用客户信息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通过这一系统,银行可以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筛选优质客户,确定理财目标群体,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建议,实施理财服务,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6.实施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战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他们普遍对个人理财业务的从业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并组建一支具有高水平的理财团队。例如汇丰银行要求其财务策划经理拥有CFP资格,渣打银行则要求每位客户经理拥有伦敦证券学院的专业资格。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要想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形成特色和品牌,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实施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战略。

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体制的制约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能力不高。我国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国情,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努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低于30%,而国外银行占到70%以上①,这与我国的金融政策和监管有直接关系。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金融经营和监管方面的改革应进一步推向深入,先行试点实行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同时通过有效监管推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商业银行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法令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体系,按照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性监管,重点要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准入、销售环节和内部管理的监管,深入分析个人理财业务各类风险的关键之处,研究制定相关的风险评估标准及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商业银行做出风险提示,促进个人理财业务业务的规范健康开展。

2.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对现有银行制度进行清理整合,梳理规范业务和管理流程,对岗责体系进行明晰和细化,构建科学的基础管理平台,发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的作用。实现管理科学化,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运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明确理财人员职责,将理财人员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将理财业务纳入经营绩效考核,提高理财产品计价比重,逐步向全面产品计价过渡等考核方法的改进,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理财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加强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提高理财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作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应重点从两方面逐步推进:第一,要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培训课程应根据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来安排,可借鉴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开设投资工具运用和理财规划两大类课程,同时还要适当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培训使客户经理变成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通才”,且这种培训要形成制度,定期进行,不断更新客户经理的知识以更好地适应个人理财的需要;第二,建立我国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做理财专家需先取证,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Planner),CFP证书由“国际财务策划人员协会”推出,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理财顾问认证资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职业道德规范和继续教育体系,以规范个人理财师的职业道德、执业行为及提高其专业理财水平,打造真正的理财专家。

4.改善技术条件。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打造个人理财服务的技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汇兑清算系统、电子证券交易系统和金融管理系统,但已有的金融网络、金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距很远,离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也有距离。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更好地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设重点应放在三方面:一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银行业一方面应加快全国性金融网络的建设,协调各银行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应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网络;同时应积极建立国际间金融互联网。二是应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的集成。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是指金融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管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企业能籍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管理上的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有效地管理已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特别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定制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5.加快创新。由于创新的不足,当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不多且缺乏特色,而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如何满足客户多样化且日趋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应注重几点:一是要新。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或服务时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智慧、优势,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优。二是要适用。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如何才能适用,关键是产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而准确的市场定位又来自于对客户进行细分,即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这样的产品才适用,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三是产品要有一定的含金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仅停留在方便、快捷或微笑服务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这才是客户委托理财的主要目的。

6.理财产品应突出个性化和品牌效应。个人理财的核心理念即是它的个性化服务。因为个人在生命的不同周期阶段,理财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即使财务状况相似的人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根据居民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偏好、不同理财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是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本质推动力。在美国,商业银行会主动为客户提供差别化的理财服务,这种“开放式”的理财服务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将对客户的分析作为设计金融产品、提供理财服务的前提,通常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理财产品。银行对客户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投资顾问和客户满足为中心。美国的大银行基本上都实行这种业务模式,它们具有很强的资产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能满足机构客户和富裕个人客户的各种需求。在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模仿力极强,仅有创新还不够,商业银行还应在消费者和市场中创造富有特色的个人理财品牌形象,想方设法形成并保持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以不断开拓市场,吸引客户,变客户的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

7.培养优质的客户群。首先要加强对优质客户群的识别,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存在著名的“二八定律”,即银行80%的利润来自20%的优质客户。优质客户群既包括富豪阶层的高端客户,也包括具备一定资金实力、信用良好的中产家庭。国外银行历来都将面向中高端客户的优质客户群竞争作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重点,而国内银行基本上是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基本业务以外的一项增值服务,定位不甚明确。对于能给银行带来较大利润的高端客户关注不够,市场份额比较小,利润率低。美国美林公司的2006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人均资产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富豪共有345万人。中国的富人总数仅次于日本,居亚太区第二位;财富总值达到173万亿美元,占据亚太区财富总值的20%。这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私人银行”服务和“家庭办公室”等高端理财业务具有庞大的潜在优质客户群。其次要为优质客户群提供专业理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个人理财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投资者理财知识和能力的成长。美国联邦政府对消费者教育非常重视,1994年的《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案》正式将个人金融知识教育纳入课程安排。在法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家庭从小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而中国居民长期缺少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理财意识和理财知识的培养,大多数居民理财观念传统保守,专业理财知识相对匮乏,居民具有潜在理财需求,但对目前市场上各种新型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对诸如此类问题,显得反应迟钝,束手无策,甚至消极等待[2]。

参考文献:

[1]李晓红,王瑞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10):46.

[2]夏园.刍议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J].武汉金融,2009(5):32.

①②资料来源:蒋综利,吴晓健.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策略[J].大众商务,2010(2).

③④资料来源:夏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9(1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