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科研创造;研究,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010-01
根据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大学的教学过程,应是以学习为主,学习与发现相结合,由学习向发现转化的过程。而组织大学生进入科研领域,进行科研训练,则是实现由学习向发现转化的直接途径。
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已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过程,并成为重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科研训练所要实现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创造精神,增强创造意识
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他们在体力、智力、思想等方面都已基本成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正处于学习知识和发展创造力的黄金时代,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科研训练的首要任务,便是通过大学生科研活动的亲身体验,破除对科研活动的神秘感,培养科研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的欲望,增强创造的意识,以至树立创造的理想及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
2.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科研活动同学习活动,虽然都是认识活动,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其所需要的素质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科研所需要的素质,有些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而有些则必须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和熟悉科研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思维品质与意志品质,以及与科研各个环节相适应的各种必备能力(如搜集文献资料、选题、课题设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撰写论文等方面的能力)。
3.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高等学校本科的科研训练在要求上不同于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造精神与研究能力,一般在研究成果上不能作过高的要求。但随着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创造力的发挥,及研究环境与条件的改善,其研究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并且确有部分大学生脱颖而出,作出了有价值的科技成果。有些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还专设了大学生科技成果奖以资鼓励。大学生在学习水平上有明显的差异,而在研究活动中差异则更加显著。因此,在科研训练中应区别对待,除坚持一般要求外,还应将拔尖人才的培养作为科研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加强与完善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大学生的科研训练,从严格意义讲,虽然属于科研准备的性质,但却有利于促进学习和发现的早期结合,起到学习活动与研究活动相互推动的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科研训练,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改善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水平;一方面又为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锻炼机会和条件,从而为未来从事研究活动打下初步的基础。其二,科研训练作为学习和发展相结合的直接途径纳入教学过程,有其深刻的教育思想背景。科研训练不是一种孤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他的实施与完善涉及培养目标与规格的修正,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学生学习独立性程度的变化,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指导方式的改变等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必要对高等学校教学的整体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三,促进大学生同社会的联系,并作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辅助力量,为推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由于我过高校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是极不平衡的,学生来源及学习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科研训练的具体要求上,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强求一律,但是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努力创造条件,在各校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科研训练水平,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冷余生,解飞厚.高等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5
[2]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
关键词:科研诚信教育;内涵;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09-03
科研诚信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掌握科研诚信教育是抓好科研诚信建设的中心环节。我国目前科研诚信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科研诚信建设应从诚信教育抓起。揭示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选择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深刻认识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是搞好科研诚信教育的前提。
一、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
科研即科学研究的简称。科学和研究是两个事物,科学,从知识的角度来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则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研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从现象到本质及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则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不能弄虚作假。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真实可信,没有假冒、没有篡改、没有伪造、没有剽窃。“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的高尚道德,是在科学研究中践履诚实守信规范的品行。科研诚信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有关科研诚信理论和规范,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的过程。
教育者是科研诚信教育的主动方面,不仅指人,也指教育机构。教师、专家、导师、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也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诚信规范,是国家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权威的规范科研行为的准则和法规,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的约束诚信的具体科研规章。教育手段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一切在教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技术、技巧、语言文字等都可作为科研诚信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教育理论的运用。一是教育概念的方法。通过科研诚信、诚信意识、诚信规范、诚信素质、诚信习惯、诚信行为等概念的教学和认知,在概念上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二是教育命题的方法。科研诚信的命题,是对科研诚信现象的抽象,是以判断的形式表达的科研诚信经验事实,通过提出科研诚信的命题,为学习和讨论定调,深入展开。三是教育系统的方法。科研诚信也是一个系统,涉及许昌因素,通过系统分析、辩证分析,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内化为对象的理性具体。受教育者科研诚信品质,包括诚信观念、诚信行为、诚信习惯。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内心体验、践行习惯、慎独自律的过程。
二、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技术路线,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外在方法,是科研诚信教育从规划到考核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概括起来有以下十个环节。
一是规划环节。学校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规划,作为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青年学生和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养,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健全人格。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规划建设,设置课程,选编教材,规划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手段,用规划来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划应包括科研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环境、考核形式、师资队伍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科研诚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养成教育。
二是讲授环节。科研诚信教育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有专人组织教学,聘请教师讲课,开设讲座,邀请有关专家讲演,建立教学制度,实现科研诚信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讲课、讲演、讲座,口头进行诚信教育。通过介绍科学家科研诚信典范事例,启发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批评学术不端行为,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危害性,提高学生对科研诚信问题的认识。
三是讨论环节。讨论是学生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诚信理解问题、诚信热点问题、诚信疑难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课堂全体讨论、分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很重要,组织者要提出讨论的主题,指出讨论的重点,提示讨论的思路,提出讨论的注意事项,防止讨论放任自流,要实现科研诚信讨论的有序化。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提高对科研诚信的认识,解决疑难问题。
四是实验环节。实验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情景环节。实验就是在思维中设想一种现实的科研诚信问题的情景,假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学术环境,会引起科研人员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和诚信行为。实验环节,实际上是科研诚信的预期教育、预防教育、预测教育。通过这种途径,让对象在意识中首先打了预防针,有了防卫能力,可以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诱惑,避免犯错误。
五是实习环节。实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案例实际研判和分析,进行案例警示教育,还可创新多种实习活动模式,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实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实践教育。通过实习途径,让对象在实际案情的自我研判、分析和教育中,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发展潜能,提高科研诚信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六是交流环节。交流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由传播环节。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座谈、个别谈话,不拘一格,畅所欲言。交流式进行诚信教育,可以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相互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也可以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规范的研究制定,共同遏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各种不端行为。
七是练习环节。练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养成环节。设计诚信作业和答卷,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检查,给予评价和指导。练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养成教育,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过思考、琢磨,逐步形成诚信意识,强化诚信观念,发展诚信品行。
八是读书指导环节。读书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学环节。布置阅读诚信教科书和有关科研诚信法规文件,让学生自学,并提出读书指导意见。通过这一环节,促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诚信知识,增强诚信意识,恪守诚信规范;发扬学术民主,倡导公正透明;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造活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九是互动环节。互动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角色互换环节。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互换角色,相互体验对方的教育心理要求。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受教育者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教育,从而改进接受方式;教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教育者如何进行教育才被自己接受,从而改进教育方式。互换环节是科研诚信的体验教育。双方互相体验诚信观念、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使科研诚信教育教学相长。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争做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
十是考核环节。考核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检测环节。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试题、课外论文、调查报告。考核环节是科研诚信的效应教育。这一环节有着双重作用,既是科研诚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又是科研诚信行为的拷问。
通过上述途径,培养学生“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的价值取向,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工作精神,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学术追求”,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科研诚信教育涉及道德、制度和法律。因为“科研诚信问题包含个人道德、制度和法律三个层面”,科研诚信教育要在这三个层面着力,才能取得良效。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是科研诚信教育在科技和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和作用,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研诚信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前阶,也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遵守的做人的基本准则”。科研诚信教育,能促使高校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弘扬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能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科研诚信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需要,为保障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障。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科研诚信问题愈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劳动、爱国奉献,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够,加上个人自律不严等因素的影响,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教育,对于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避免滥用学术权力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遏制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科研诚信理论和科研诚信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制定并逐步完善科研规范,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推进我国科研诚信基础教育上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BD/OL].[2009-8-26].
.
[2]赵晓珂,等.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研究[J].石油教育,2012,(4):52.
[3]马佰莲,等.近十年国内科研诚信研究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53.
[4]刘同辉.论诚信教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2,31(10):46.
作者简介:肖雪珍(1972-),女,湖南安化人,法学硕士,讲师,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要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珍贵标本;科研意义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105-05
举办一个陈列展览除了要有好的内容设计文本和标新立异的形式设计构思外,还必须有精美的展品,可以说展品是整个陈列展览的灵魂。从博物馆的理念来说,展品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通过对物(标本和文物)的展出和研究,诠释出物中所包含的科学内容以及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影响。“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的化石标本,展示了地球46亿年内海陆变迁、沧海桑田的巨变,揭示出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历程,让参观者感受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因此,展览的展品就是博物馆的内涵,将博物馆的内涵展示给观众,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任务。正是这种具体的实物(展品)和亲身体验,增进了公众对科学和技术的了解,其效果超过书刊、杂志、电视、网络和普通科学课程。“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约700余件标本中绝大多数是甘肃本地发现的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一、 海洋动物厅水生动物的价值
海洋动物厅展示的是地质年代中古生现的古生物化石标本,距今约6亿年至2.7亿年,期间经历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甘肃独到的地质条件生成了以上各纪地层,蕴藏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在6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海洋中存活最多的无脊椎动物是一种叫“三叶虫”的生物,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海底世界,有学者称该时期为“三叶虫时代”。“甘肃古生物化石展”陈列最珍贵的是王冠虫,王冠虫是三叶虫中的一个成员,为古生代时期重要的化石之一。它的头部边缘有一列突起的小瘤,状似王冠,故名。(图1)尾部中轴分节较两旁肋叶分节数目多,这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王冠虫属于古生代海洋动物,营底栖游移生活。由于它的这些特征比较少见,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短,但数量巨大,所以,王冠虫是研究地层时代的重要化石之一,并且具有指示岩层沉积相的作用,因此,有的地质部门把它称为“指相化石”。
海洋动物厅的另一类数量较多的化石标本是珊瑚,比如拖鞋珊瑚、六方珊瑚、通孔珊瑚、米契林珊瑚等。(图2)这些珊瑚是腔肠动物门中的一个纲,虫体由软体或硬体组成。软体外形如袋状,顶部中央有口,口的周围有许多触手。珊瑚口下有食道,直通腔肠。腔肠内有许多放射状的纵隔膜,将腔肠分隔成许多辐射状小室。珊瑚虫软体的底部和边缘,能分泌钙质骨骼,构成珊瑚硬体。这些硬体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珊瑚化石。它们的研究价值在于死亡以后形成的珊瑚礁,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礁体往往是非常理想的石油天然气储存层。举世瞩目的中东各国和波斯湾沿岸的大油田,就与珊瑚礁体有密切的关系。
古生代末期,生物演化发生了一次巨变,植物开始登陆,接踵而来的是淡水鱼类的大发展。在海洋动物展厅的结尾处陈列了发现于肃北马鬃山地区的大量鱼类化石,其中最具科学价值的是一种弓鲛类软骨鱼――东生甘肃鲨。在甘肃陆相地层发现的这一弓鲛类化石之所以被命名为东生甘肃鲨,是为了纪念已故的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这是我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软骨鱼类化石,同时也是全球二叠纪弓鲛类的首次报道。在现生的脊椎动物中,有颌脊椎动物的种类占99.7%以上,其中软骨鱼类不足2%;而软骨鱼类绝大部分却生存于海洋环境,只有极小数生存于淡水环境。二叠纪时期软骨鱼类所占比例大体与现代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软骨鱼类的骨骼是软骨性的,所以,牙齿、鳍棘和鳞片等膜质骨以外的其他化石极为稀少。因此,从甘肃肃北马鬃山晚二叠世陆相地层获得的弓鲛类软骨鱼实属难得。产自晚二叠世的东生甘肃鲨尽管为淡水鲨类,但它对今后古老的原始硬骨鱼类之一,弓鲛类乃至鲨类的绝灭、复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也为二叠纪海相、非海相弓鲛类的对比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
二、 恐龙厅陈展的几种动物化石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第二个展厅为恐龙厅,陈列的展品是发现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生代地层中的各类古生物化石。这一时代虽然脊椎动物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陆地上只要有水的地方,就生存有一种无脊椎动物――叶肢介,展览中陈列的是一块化石非常富集的标本。从外形看人们常把它与蚌壳化石相混,但它的个体比蚌壳小,也比蚌壳扁,壳也薄。(图3)这类不起眼的化石是指示石油层位置的标示。研究表明,生成石油的物质其实是一些微小生物,叶肢介就是其中之一。一般在含油地层中多加有油页岩,活着时叶肢介又适于这类环境,地层中出现叶肢介化石,虽然不能直接指示油层位置,但可用来确认这一标志层,为勘察石油层奠定了基础。
在恐龙厅方厅中央陈列着一具禽龙化石骨架,它保存的骨骼标本达到63%,这在恐龙化石中实属罕见。该化石是2002年由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自己组织队伍进行野外发掘、室内修复、组装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堪称“甘肃第一龙”。它身长7米、高3米、宽1.5米,属于中大型恐龙类。禽龙化石在甘肃境内的发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因为它可以把禽龙从西到东的迁徙很好地联系起来。从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再到中国甘肃、内蒙古和韩国,然后到日本,禽龙基本分布在一条狭长的地带之内,这一地带当时可能雨量充足、植物茂盛,属于热带地区,使禽龙演变为一类独特的恐龙。
在恐龙厅长厅中间陈列的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它的身长达22米、身高近4米,估计活着时体重可达40~50吨。它颈长9米,但头很小,脑子不足500克。化石埋藏在兰州红古区海石湾沿山一带的几条冲沟中。这具恐龙化石的研究价值早在1948年,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先生在《甘肃享堂脊椎动物化石简报》中认为:“在甘青一带之中生代地层中,迄今尚无爬行动物化石之发现,故此次所得材料(指在海石湾发现的恐龙等――作者注),不但表示此等地区之古生物的重要性,且可因此判断地层,有助野外勘查工作……总之,此乃十年以来,脊椎动物化石最重要之发现。”在此后有研究文章建议将海石湾发现的恐龙称之为“永登建设龙”,这一命名有两个理由:一是纪念化石发现地地名(当时海石湾隶属永登县辖),二是纪念我国为加快工业建设步伐而开展的石油普查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永登龙”并未被认可,我国以甘肃地名命名的亚洲最大恐龙与甘肃擦肩而过,成为永久的遗憾。从复原组装的海石湾马门溪龙骨架推测,其习性为水陆两栖生存,以水边植物为生,生活的地质年代是距今约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研究表明当时兰州地区北至河口一带,南至青海民和盆地,为大湖区,既有广泛水域的湖泊,也有零星分布的小面积河湖,同时,还有大片的沼泽地带,生长着茂密高大的常绿植物。与合川马门溪龙共生的化石动物有鳄鱼(苗氏孙氏鳄)、剑龙、龟类等,另外还发现了裸子植物化石碎片和恐龙足印等。
恐龙厅中最具科研价值的是一种被科学家命名为“甘肃鸟”的动物化石。(图4)198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刘智成、马凤珍等人,在玉门市昌马乡沈家湾村西北的下沟组中部灰黑色泥岩中,采获到一件罕见的早期鸟类左后下肢骨骼化石,带全部趾骨和爪,呈自然状态连在一起,时代为中生代的早白垩世。尽管标本并不完整,但它是中国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第一块鸟类化石。1984年,经该所侯连海鉴定研究后认为,甘肃这一早期鸟类一方面显示出与现代生活在岸边的水禽类具有部分相同的特征,另一方面还残存着某些原始构造。同时,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显示出早期鸟类进化阶段性的一个代表类型,因此,命名为甘肃鸟目、甘肃鸟科。从化石分析,甘肃鸟可能有如鱼鸟那样的牙齿和头型。与甘肃鸟共生的古生物化石还有鱼类、昆虫、叶肢介、龟、植物等。化石动物群反映出那时的玉门昌马地区属于广阔的湖岸沼泽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潮湿环境下生活的动植物生存。甘肃鸟标本一经公布,就引起世界古生物学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甘肃鸟的形态特征较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进步,而它们所处的时代又非常接近。因此,人们对始祖鸟的地位产生了疑问。1996年,菲多西亚在他的《鸟类的起源和进化》一书中,第一次依据骨骼化石标本复原出了甘肃鸟的生活复原图。2006年6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尤海鲁、张行等人撰写的《中国西北早白垩世两栖型今鸟类化石》一文,文章指出根据新采获的化石标本,甘肃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今鸟类化石,以甘肃鸟为主的鸟化石群是已知最早的以今鸟类为主导的鸟化石群,现生鸟类很可能起源于水栖生活环境。
三、 黄河古象厅最具科研价值的哺乳类化石
这个展厅陈列的展品是地质年代最后一个时期――新生现的化石标本。新生代,顾名思义是万水千山迅速发展、冰川广泛发育、生物群面貌焕然一新的时代。哺乳动物取代了爬行动物充当了历史新纪元的主要角色。
我们把比较重要的化石陈列在新生代景观箱内,完整的库班猪头骨化石即为其中之一。甘肃是我国猪类化石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并屡有重大发现。最知名的当属库班猪化石。库班猎属于偶蹄类猪科动物,最大特点是头骨巨大,而且额部长有一个相当大的角。在世界范围内,库班猪的踪迹首先是在甘肃发现的。1928年,国外古生物学者皮尔森对采自甘肃平番泉头沟(现属永登县下街村)的一些硕大的牙齿和肢骨化石进行了记述。皮尔森发现这些牙齿在形态上和欧洲早已发现的一种利齿猪化石十分接近,只是永登标本要大得多,而且有一些独有的特征。皮尔森给它定了一个新种名“巨利齿猪”(有文献中译为巨镰齿猪)。1937年,杨钟健根据永登咸水河发现的巨利齿猪等化石,确定该套地层为上中新统,第一次解决了长期以来认为我国北方中新统地层缺失的问题。1955年,前苏联的古生物学者将这类猪更名为“库班猪”。1999年,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在和政县买家集征集到一件极为完整的库班猪头骨化石,两枚上犬齿保存相当完整。头骨长度75.3厘米,最大宽度(眼眶部)40.5厘米。(图5)从头骨特征分析,它为一中年雄性库班猎。这块化石是现今国内外保存最完整的库班猪头骨化石之一,全世界不足10个,因而弥足珍贵,学术价值极高。在广河县境内也曾发现了大量库班猪牙齿、骨骼化石。与库班猪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还有啮齿类、半熊、嵌齿象、铲齿象、爪兽、犀牛、鹿、羊等。时代为新近纪的中中新世。
黄河古象厅陈列的象化石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庞杂。按时代先后顺序,最前面展出的是铲齿象化石。甘肃是我国发现铲齿象较早的省份之一。正式报道甘肃发现铲齿象是在1962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胡长康撰写论文,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发表。铲齿象是一类现已灭绝的古代象,它的下颌门齿短而宽,与特别长的呈铲斗状的下颌连在一起,形成一把铲子,故名铲齿象。甘肃除了秦安县外,在临夏地区(和政、广河、东乡等)也发现了铲齿象化石。目前最大的一件下颌骨就摆放在黄河古象厅里。下颌全长为172厘米,铲板(齿板)长39厘米、宽36厘米、高20厘米,后端上升枝高46厘米。该化石出产于广河县境内。铲齿象生存的地质年代为新近纪的中中新世(距今约1500万年),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动物之一。与其共生的还有半熊、安琪马、西班牙犀、土耳其羚、古麟等20余种动物,它们都是生活在比较湿润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被称为铲齿象动物群。铲齿象化石虽然在整个旧大陆到处都有发现,但最典型、最好的材料主要是在我国发现的。就出土化石材料的数量而言,甘肃临夏盆地的铲齿象化石位居全国之首。2003年9月开馆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保存有比较完整的铲齿象头骨和下颌约60余件,是我国最丰富的一批铲齿象化石材料。该馆拥有一套国内外独一无二的铲齿象个体发育系列头骨标本,其中包括10具不同年龄的完整的铲齿象头骨,它们从几个月大一直到60岁左右,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铲齿象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巨鬣狗化石标本可称为黄河古象厅内的“国宝级”化石。(图6)早在1903年,国外学者依据我国发现的一些单个牙齿,建立了鬣狗类的一个新种,特征为个体特别大。真正认识它并且改称巨鬣狗是在198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邱占祥院士,研究了在和政县新庄乡大深沟三趾马动物群地层中发现的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鬣狗头骨。这个头骨之大、构造之奇特是目前所有已知鬣狗中所未见的。但其上裂齿却和国外学者1903年所记述的几乎完全一样。因此,可以确认和政发现的材料正是这种体型巨大鬣狗的头骨。这一发现,不仅使我国学者有可能纠正国外学者原鉴定中的一些不确切之处,而且也使我们对这种鬣狗的性质有了真正的了解。它显然代表了鬣狗科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支系,具有独立的属的分类位置。邱占祥遂把原称“巨大鬣狗”改称“巨鬣狗”,以示其为鬣狗中的异类。这件巨鬣狗的头骨陈列在化石展厅中,体重可达210多公斤,这样大的食肉类动物在任何时代都不常见,在鬣狗类群中则是绝无仅有。巨鬣狗生活在新近纪晚中新世早期――距今约1200万至900万年以前的欧亚大陆及北非。那时的环境,随着气候逐渐变干变冷,植被也普遍从森林向草原转化。与开阔草原相适应的食草动物也逐渐向奔跑型方向演化,如是,尽管巨鬣狗的体型巨大,但还是善于奔跑,否则它就无法去追逐三趾马、犀牛、长颈鹿、古麟、羚羊等猎物。目前巨鬣狗化石仅发现于中国的西北部。
和政羊化石骨架是黄河古象厅新近增加的标本。它的原化石材料达到95%以上,实属罕见。和政羊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于2000年以在和政县境内发现的化石标本作为正型,首次在世界上记述的一个新属新种,被命名为步氏和政羊。和政羊虽然在个体大小和体态上与现生的羊很接近,但其头骨的构造以及角和颈部的形态却与现今仅生存于北美阿拉斯加地区的麝牛更接近,是麝牛类早期的祖先类型。它属于中等大小的一类麝牛。和政、广河(主要产地是阿力麻土)、东乡地区所发现的和政羊化石非常多。产出和政羊的地层岩性为灰黄色泥质粉砂岩。甘肃省博物馆、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收藏的和政羊化石标本既有幼年个体,又有成年、老年个体,表明它们是在突发事件中死亡的。到目前为止,和政羊化石仅在甘肃临夏地区发现,它是这里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全新动物。它也是临夏地区三趾马动物群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之一。这一动物群在总体面貌上和山西保德三趾马动物群很相似,其时代可能也很接近,大约为晚中新世的中期。
展厅中央陈列的就是这个厅的命名动物――黄河古象。1973年1月,合水县板桥公社田窑大队穆旗生产队的村民们在马莲河畔挖砂时首先发现了一对粗壮的古象门齿(象牙)。当年4月5日至5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庆阳地区文化馆、合水县文化馆分别派人组成发掘队进行了发掘。经过35个日日夜夜,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发掘任务。随后,在北京对这具古象化石进行了修复、装架。古象化石修复完毕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明镇等立即开始了紧张的研究工作。根据这头象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它的门齿和臼齿的特征,将它鉴定为剑齿象。这是剑齿象的一个新种,由于它发现于黄河边,因而研究人员就给它取名为“黄河剑齿象”,俗称黄河象。黄河古象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之一,就连长度20多厘米的舌骨也保留了下来,甚至在100多块脚趾骨上,直径只有3厘米的末端趾骨都完好无损。复原装架的黄河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米多,这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具古象化石。与黄河古象共生的动物还有鸵鸟、啮齿类、原脊象、骆驼、羚羊、真马和长鼻三趾马等。生态环境非常类似现代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稀树草原环境。推测这个动物群的时代为新近纪的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距今约250万年左右。
展厅后半部陈列的埃氏马,是以甘肃东乡龙担地区的发现命名的,正型标本的材料为完整头骨及下颌骨,成年雄性,年龄约12岁。补充材料有年龄约8岁的成年雄性、成年雌性的头骨、老年雄性的头骨等。埃氏马是欧亚大陆已知最大的真马。它的最大特征是头骨巨大,头基长平均为61.4厘米,与头骨相对应的下颌骨也非常长大,平均值为57.3厘米。面部和吻部相当长,从测量的眶前指数看,埃氏马的面部和吻部是真马中最长的,这一特征有助于体型巨大的它们在吃草时随时用眼睛保持对周围情况进行观察。此外,龙担埃氏马还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牙齿中的上臼齿原尖就比所有古马的都要长,这种马按其头骨比例推测它的掌骨相当短等。这些特征都具有重要的进化和生态意义。展厅陈列的是保存非常完整的埃氏马头骨,长57厘米、宽16厘米、高32.5厘米。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则保存了一件目前最长的头骨化石,达到72厘米。埃氏马的生存时代为第四纪的早更新世,距今约255万至216万年。共生的哺乳动物有小哺乳动物、灵长类、食肉类、奇蹄类、偶蹄类等20余种。这个动物群的构成与国内其他早更新世时期的动物群都不同,体型巨大的动物占有很大比例,食肉类动物占到半数以上,耐寒动物居多,动物群的生活环境为一个寒冷的高纤维硬草植被环境。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还有许多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化石标本,限于篇幅本文仅将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化石做一简要介绍,以期让读者对化石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
[1]张行.“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的内容设计和陈列特点[J].丝绸之路,2009,(18).
[2]张行.甘肃肃北首次发现二叠纪完整的弓鲛类软骨鱼[J].甘肃地质,2009,(3).
[3]黄河象研究小组.黄河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一、搭建平台、 培养人才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才,推进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人才队伍,是油田研究院的现实选择和历史使命。
第一,人才梯队建设“适度超前”。 “三种类型”人才要分类培养。重点培养专家型“英才”,突出培养创新型“奇才”,重视培养复合型“通才”,促进了人才队伍多元化发展。“三个梯队”人才要分层培训。优先培训领军人才,突出“补新”;重点培训青年骨干人才,突出“补专”;广泛培训一般人才,突出“补课”,强化了培训重点和针对性。“三支队伍”建设要同步开展。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操作技能三支队伍人才素质整体提升。
第二,岗位能力建设“面向全员”。要把达到胜任力作为基本要求,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细分工作任务,个人能力差异分析等措施,帮助员工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自主学习提高。要把提高学习力作为主要途径,强化个体学习力、团队学习力和学习创新力的引导提高,提高学习效率。要把增强创新力作为培养方向,帮助员工树立创新大局意识,建立创新思维模式,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培训体系建设“融入科研”。要学以致用,人才培训工作致力于“助推科技发展”,以科研工作为中心,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学研结合,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分析学研结合的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培训新举措,拓展渠道和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同时“缓解工学矛盾”。要学研双收,立足油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定位,出成果的同时也要出人才,实现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双丰收。
二、完善机制 使用人才
通过完善科技项目选人用人机制,为科研人才搭建起平等竞争和实践锻炼的舞台,让优秀科研人员在实践中、在岗位上实现价值、贡献价值。
第一,实行科技项目首席专家竞聘制。要以竞争上岗和择优使用为原则选拔科技项目首席专家,体现领军人才选拔的公开、公平、公正性,打通科研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创造机会,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调动他们引领科技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实行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科研项目要实行项目管理运作方式,赋予了项目首席专家对项目组成员选聘权、科研经费支配权和使用权、项目成员绩效奖金和项目成果奖金分配权、外协项目建议和管理权,外协研究成果验收审查权等权利,提高项目首席专家对项目成员和项目运行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第三,实行科研项目成员双向选择制。在定岗定能定责的基础上,实行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下的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尊重科研人员自主选择权利的同时,有效确立首席专家在科研活动中的领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水平,有利于建立高绩效科研团队,促进科研人才的有效使用和优化配置。
三、薪酬倾斜、激励人才
让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让他们拥有更高的回报,真正体现出“收入凭贡献,价值看业绩”,有效激发人才潜能。
第一,绩效奖金向科技项目经理倾斜。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肩负着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任,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压力大、责任大、贡献大”,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绩效奖金兑现系数。科技项目首席专家的绩效奖金可以超过他们的管理岗位领导。
第二,绩效奖金向科技研发岗位倾斜。突出勘探、开发科技创新的贡献,绩效奖金向科研单位和科研岗位倾斜,科研岗位绩效奖金明显高于机关管理岗位和基层操作技能岗位。
第三,绩效奖金向绩效优秀员工倾斜。严考核硬兑现,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兑现绩效奖金,未完成工作目标扣减绩效奖金。设立单项奖,对超额完成储量产量任务或创优创效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重点加大奖励。
四、优化环境、凝聚人才
激发科研人才的价值创造同样涉及以人为本,要努力营造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一,营造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制作和建立“专家风采”、“光荣榜”等宣传栏,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营造民主向上的学术环境。要倡导“民主、平等、客观、对事不对人”的学术风气,在技术讨论、学术交流中不设,不设权威、不讲年龄、不论资排辈,为年轻技术人员学习、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搭建舞台。
第三,营造温暖舒心的工作环境。要改善办公条件,建成大型工作站,构筑创新人才和团队成长的基地和平台。要以深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感召和凝聚人才,营造出 “拴心留人”的环境。要关心员工生活,使员工在温暖的环境下工作和成长。
论文摘要:科研院所转制后,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与挑战,生存与发展是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不畏艰难、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奉献精神,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灵魂,精心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土地上揭开了科研体制改革的序幕,凡技术开发类转制科研院所完成了工商注册,从事业型科研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从依赖财政拨款到完全自给自足。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体制改革,为转制科研院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转制科研院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生存和发展是当今转制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务。现在,全国各转制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的新路子,认真地研究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大多数的转制院所成立时间早,且人才济济、技术实力强、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辉煌的历史。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院所要与时俱进,要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结合起来,树立品牌形象,打造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创新的新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财富》杂志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些公司保持了长盛不衰。”现代企业文化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的饱和、产品的同质化、服务的攀比性,已经迫使竞争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迫使企业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及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使得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其成功的企业有很多。这里有老牌的北京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堂、还有新生的山东青岛海尔集团、广州的五羊本田摩托公司。显而易见,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并将这一企业文化理念去管理企业,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的作用如下:(1)能把握和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导向的作用;(2)能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形象,具有提升的作用;(3)能吸引和团结企业的员工,具有激励的作用;(4)能保持员工的稳定,增强员工的信心,具有稳定的作用;(5)能统一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意识,具有约束的作用;(6)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教化的作用。
二、建设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全国各省区各单位在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下大力气打造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万变之中,求这个“宗”,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个“宗”就是企业文化。有人说:“一个企业成功几年靠机遇,成功十几年靠权威和手段,成功几十年靠管理,成功上百年靠文化。”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论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人们已经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当今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中,从表面看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同时,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形成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型企业的雏形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但是转制科研院所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其思想观念如何转变,经营意识如何建立和提高。这些都是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科研院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彻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中走出来,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旧思想,旧观念(计划经济时期,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都由政府部门拨付和指定)。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要制定发展纲要和经营策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三是要立足自己的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逐步形成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链;四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科研院所以改革为契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借助文化的渗透力,建设自己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取本田精神,创世界一流”。从他们的企业精神不难看出,这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彰显了本企业的鲜明个性。因此,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应该秉承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精心构筑自己本企业的文化体系。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将事业型单位转变为科技型企业,由依赖型转变为自主创业型,这一重大的变革,标志着新型科技型企业的诞生。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不仅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者生存勇者上。面对机遇与挑战,科研院所必须冷静地分析和思考,认真地研究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价值观念还停留在“大锅饭”的氛围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很模糊的,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这些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是科研院所不可回避的,又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诚然,科研院所要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科研体制的改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打破“大锅饭”的旧观念,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不利因素。除此外,还要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号召力,渗透力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
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全国开发类科研机构有5000多家,职工总数约56万人。在这些科研院所中,大多数具有成立时间早,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殷、各类人才济济、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另外还有一支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坚强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院所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文化基础较好。因此,建设一个以企业文化为灵魂、以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形象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的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研院所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科研院所大多数是在建国初期成立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中,科学技术领域更是一片空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老一辈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难、不计个人得失,在一穷二白的国度里,建立了多行业多学科的科研体系,并逐步成长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科研队伍。他们的这种坚韧不拔、敢于开拓、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成就了科技界的事业基础,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并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人才优势
转制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整体上看,其文化结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都比较高,他们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对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激励他们的斗志和创新能力,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和单位的荣辱与兴衰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才能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好,确立一个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体系,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单位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三)科研院所有技术成果的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奋斗,科研院所不仅聚集了大批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且获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老一辈科学家和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克服种种的困难,开创了科学技术的崭新天地。在国防科学、机械制造、生物工程、医药化工、石油冶金、电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甩掉了科学技术落后的帽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享誉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今他又创立了“隆平高科”的品牌文化,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成果,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当前,转制科研院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是,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不畏艰难,勇于开拓、乐于奉献、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成果优势、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特点,将优势文化概念,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中,确立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燃.浅析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北京:中国外资,2008,(6).
[2]王孝清.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经济师,2008,(1).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阐述中医药科技查新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意义,结合查新工作实践,指出目前中医药科技查新检索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查新工作,保证查新质量,从审题、检索策略的制定及查新标准的规范入手,并考虑不同对象对科技查新的不同认识,对中医药科技查新的重要性、发展趋势及改进措施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加快服务于湖北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创新湖北建设。
关键词 :中医药;查新;检索;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7
科技查新是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并出具结论性报告,以期为评价科研课题立项、成果鉴定及专利申请等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2年成立了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并先后成立了多个分中心,承担着全国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的查新咨询工作,标志着我国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全面起步与日臻完善。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作为湖北省第一家综合性查新机构,在成立之时就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科技查新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作为服务于创新湖北的排头兵,承担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的查新检索业务也逐渐增多。
1 中医药科技查新的概念
中医药科技查新是依据科技部颁发的《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对中医药科研内容做出新颖性结论的中医药科技文献查证服务。重点是评审中医药项目的创新点所在及内容,再对其定性定量指标、技术层次、整体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判,从而为中医药科研工作的项目立项、成果鉴定、评估验收等新颖性提供客观文献依据。中医药科技查新对提高中医药科技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减少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科研项目,降低科技成果评审失准率,增强科技投资效益均具有积极意义,是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医药科技查新的意义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中医药科研课题中重复开展国外已有成果研究率为56%,而国内自身的重复率也高达66%,造成了国家科研资金及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加强科技查新咨询服务势在必行。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对维护科技评价的公正性、权威性、严肃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有效保证专项资金花在刀刃上,保障科研工作持续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2.1 提供中医药科研的方法思路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应积极追踪情报态势,借鉴已有的成果讯息,取其精华,关注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专题资料和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药科研呈现出与多学科紧密融合、互相渗透的趋势,以方剂学研究为例,一张复方可涉及分子结构的测定、有效成分的纯化分离等,这就需要借助有机化学、植物化学的学科知识,同理,其煎煮过程中引起的方药质量及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化,又需要生物制剂学、分析化学的介入。诸如此类的交通融汇,在中医药科研实施中极为普遍,因此,科研人员必须根据课题的进展情况,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其所涉领域进行跟踪查新,了解现状与动态趋势,以助于科研课题的顺利实施。
2.2 调节中医药科研的选题方向
中医药科研的长周期性以及“接力式”的研究特点,决定了科研人员在立题时就必须弄清自己拟研究课题的价值。然而,在传媒文献量激增的今天,出版内容交叉分散,且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研究人员根本无法全面掌握该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而单纯依靠自己所掌握的有限资料和工作经验来判断则有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进行科研选题前的情报查新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空白区间、经验思路及前景水平,从而借鉴吸收,学习创新,开阔思路、调节动态定向,使科研资料不断精炼升华。
2.3 提高中医药科研鉴定的严谨性
科研人员虽具有相当水平的中医药专业水准,但其所掌握的相关技术指标、动态进展内容总有其客观局限性,因此解答该课题在国内外是否有同类或类似研究、是否具有“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或“填补某项空白”就值得商榷。查新人员通过检索科技文献,进行严密而系统的分析对比后,方能对原成果进行正确而客观的评价。部分成果申请经检索发现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后会被否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
3 中医药科技查新中存在的问题
3.1 客户方面存在的问题
客户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①查新目的不明确,部分课题并未进行预试实验,未清晰表述其工艺设计、流程、技术等,委托内容未能突出查新的技术要点;②出于技术保密原则,对关键技术点的具体内容含糊或规避表达;③用户不够重视,委托人并未真正参与课题,对技术关键把握不准,无法与查新员进行有效沟通;④部分课题一味着意于“新”,在科研人员对国际医学研究的先进技术方法不甚理解参透的情况下,将其强行拼凑并占为己有,显得格格不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是中医药科研课题得以立项的前提,而“创新”又是其成立的基本依据和价值所在,客户查询委托内容不明确,以及高重复率、低创新力均会导致科研“撞车”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物质财富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3.2 查新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审题是否透彻
中医药科技查新广泛涉及医学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查新工作者首先要对该课题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并充分理解其主要涉及哪方面的研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①借助查新技术报告;②咨询申请查新人;③请教该专业的资深专家以了解前沿动态;④查阅相关工具书。
3.2.2 检索策略的制定是否恰当
因同一主题、概念可有多种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制定出恰当的检索策略,但在具体操作时,又会面临检出文献或太多、或太少的问题,因此还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检索策略,范围或“扩”或“缩”。另外,在中医药文献检索过程中,还应注意中医药课题的特殊性:①某些中草药除正名外另有常用的别名,如厚朴又称川朴、肉桂又称官桂、延胡索又称元胡等,我们在实际检索时应将其组配使用,即:(厚朴OR川朴)、(肉桂0R官桂)、(延胡索0R元胡)等;②中医证候的不同表达方式,如某课题中提及”心肝火旺”,我们在实际检索过程中还应将其扩展为“心火上炎”、“心阳亢盛”、“心火扰神”、“心火亢盛”等,方能查全查准。
中医药科技查新人员除具备专业中医药学知识和一定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外,还应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此外,在国际范围内的查新检索中,会触及相关的外文信息,这就需要查新人员同时具有一定的中医药专业外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数据库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中医药科技查新一般需进行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报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保健品专利数据库、中成药产品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以及美国专利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我国的科技体制、制度及学术习惯等原因,导致相当部分尚未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书籍、部分正在研究或刚结题的课题,以及部分硕士论文均不在被检范围之内,因此所检出数据是相对滞后和不完整的。
3.4 中医药查新的标准欠规范
各中医药科技查新机构的报告格式、数据库检索范围、结论阐述等方面均不尽相同,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因此,如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查新工作质量,已成为查新机构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查新报告的格式而言,各检索中心就有采用科技部格式、采用教育部格式,以及自行设计的区别;再具体到查新委托书所涉及查新项目的技术要点、数据资源等表达要求均不统一,由此造成了查新报告质量的参差不齐。
4 中医药科技查新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随着中医药事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化竞争,以及临床疾病谱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性疾病的突发,对中医药查新咨询机构及查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必须在运行机制、技术实力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4.1 加强与客户的交流,积极宣传
让客户充分认识正确填写《查新委托书》的重要性,应清晰表达出该委托课题的技术创新点,以积极配合查新工作。同时,在中医药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积极宣传医学查新咨询服务的作用,大力普及查新知识,使其理解国家开展查新工作的目的,提高利用信息咨询的意识,增强科研立项和成果申报中参与查新的自觉性。
4.2 提高查新人员的素质
查新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外语能力,积极参加情报学、情报学研究方法、索取信息方法、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内容及交叉学科的培训,及时储备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查新检索技能,归纳、提炼查新要点时要全面精炼,合理制定检索策略,适度扩大、缩小范围以筛选高符合度的文献,保证其与所委托课题的对比分析具有逻辑性、支撑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情报意识和情报学研究水平。
4.3 加强资源建设,改进检索手段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强各检索机构的信息交流,实现数据库的资源共享,建立中医药科学的数据共享系统和数字化查新咨询服务体系,以适应中医药科技查新咨询的快速发展。应特别注重对中医药相关学科及其产品开发的专利文献的检索分析,这对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避免专利侵权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4 建立中医药科技查新规范
根据中医药学的特色,加强中医药查新的标准化建设,明确查新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规范查新委托人及查新机构的权利义务、行为准则、法律责任,界定查新员、审核员和查新咨询专家应当具备的条件和职责,统一查新报告格式,提高查新质量。总之,要加快查新咨询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加强执行力度。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拓市场,拓展查新咨询工作的功能,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5
结语
近年来,中医药科技项目申报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给查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高挑战和新机遇。中医药科技查新可以减少低水平重复科研,降低成果鉴定评价失真率,促进科研课题的评审办法的改进,使其从“经验型”逐步过渡到“科学文献型”,是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湖北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湖北省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审时度势的开展好此类科技查新咨询活动,与之同时,目前中心正在开展的竞争情报服务及相对应的知识产权评议服务活动,正力求实实在在的解决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一伦.中医药科技查新与中医药科技查新委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4)
2 肖沪卫.科技查新: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 高丽.医药科技查新的目的及内容[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4(3)
关键词:色彩风景写生;研究方法;自然学科;针对性
一、地理学及地质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地理学及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地质景观的色彩写生。任何自然风景都构筑于一定的地质构造。除非面对大海,写生实践中就无法回避地质结构。这是必须要面对、要把握的内容,否则画面就会因刻画不够深入而缺乏说服力。以山地写生为例,就要运用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山地的地貌特征,以便使笔下的景物做到观之可辨其质、可晓其理而不是囫囵吞枣、泛泛地描个大概。如根据地质学的研究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福建武夷山等名山属于丹霞地貌,因地壳运动较缓而少有断层;因岩石质地疏松而多被风化成细小纹理(而非太行山系那样的大断层大纹路);因岩石中含铁量很大而多呈红褐色。以此分析为基础,色彩写生时则要考虑岩石刻画不能过于棱角分明,尤其在对其进行细节刻画时,转折处多做圆角处理,色调处理上要多考虑运用赭石、熟褐、土红、朱红等红褐色系。
二、水文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水文景观的色彩写生。江、河、湖、海、潭、涧、溪、瀑等水文景观也是色彩风景写生的重点研究对象。因成因不同,其形态差异也很大。运用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辨析和理解是必要的。尤其是全景式水域风景写生时,如不能从水文学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区分和理解就不能实现准确刻画。各种水文景观其构成及流势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况且,不同的水文景观大多被赋予了相应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意蕴,在具体刻画时是必须要区别对待的,必须在表现手法和造型刻画上有所区分。否则,大海的汹涌与湖泊的浩淼、渊潭的宁静与深涧的舒缓、山溪的轻灵与瀑布的喷涌是无法相区分的,其背后各自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意蕴更无法得以表现。如黄山人字瀑与黄果树瀑布相比较,虽都称之为瀑,实则差异很大。从水文学的研究角度讲,黄山人字瀑只是山间的溪流,是由山间石缝间的水汇集而成的。其季节性很强,平时就不宽阔,枯水期便更窄,也常断流。而黄果树瀑布则是上游无数条类似黄山人字瀑这样的山溪汇集而成,其水量很有保障,宽度也很大。考虑到这些,在刻画时就要注意不能把本是静静流淌的黄山人字瀑表现出汹涌奔腾的效果,否则在刻画失之准确的同时也对其黄山特有的幽静灵动意境失之表现。同理,在刻画黄果树瀑布时,即使在枯水期也要考虑其大落差、大宽度的客观构造,刻画时要以大取胜。否则,就会对其澎湃飞动、震耳欲聋的气势和西南第一瀑的人文意蕴失之表达。
三、植物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植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植物景观的色彩写生。如果只把植物当做画面远景处理则只需做符号化处理即可,植物学研究方法似无用武之地。但如植物作为画面近景做特写式的描绘,植物学研究方法就会大有用处。虽然没必要像植物标本记录那样使每个细节都严格遵守该植物的生理结构,但必须在整体形态上保持一致。如画面中明显出现植物枝杈叶子则刻画要更严格一些,要从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出发确保笔下艺术形象与真实情况保持相对的一致性。色彩风景写生不同于装饰工艺绘画可以为了画面构成及形式的需要而对于植物的生理构造进行主观变形。植物在风景作品中不但可增加画面的生机活力,还可对画面的地域性有明显的标识作用。如刻画江南风景,在民居瓦舍之旁安置棕榈修竹不但符合其地域特征还对其江南特有的文化特征起到了有效的表现。
四、气象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气象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对气象景观的色彩写生实践。大自然中的阴晴雨雪是色彩风景写生的表现重点之一。包括夜景在内的所有气象景观都处于一定的光照之下。“光”作为色彩风景写生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气象景观可以作为其最佳的形象载体。传统西方就产生过透纳等专门研究气象景观的画家,对色彩学有着重要贡献的印象派绘画对气象景观也多有佳作。气象景观往往转瞬即逝,仅凭直观的观察和记忆是远远不能满足刻画的需要的。对此,气象学的研究方法就会发挥巨大作用。可根据气象学的相应规律,对未能详细记忆的气象景观进行分析。由于分析的过程并不受时间局限,所以非常有助于写生实践。如云是色彩风景写生的表现重点之一,对其分析和理解离不开气象学的研究方法。由于时间、风速等因素的影响,云的形态可谓千变万化而且变化速度极快,即便是写生高手也很难在很短时间内将其尽收于笔端。于是,在不断提高造型技巧及绘画速度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气象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训练。云的形态的改变、流动的方向、颜色的变化、整合的趋势等变化都有规律可循。只要依据气象学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实现对眼前变化无常的云做到理性把握,在对其各种变化的过程及趋势做到了成竹在胸就可以从容刻画而不会手忙脚乱了。再者,气象学可以和水文学相结合,二者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有助于理解各种水域在不同气象变化下的不同状态。
以上就是色彩风景写生实践中运用较多的自然学科研究方法,只有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保障色彩风景写生艺术实践的顺利进行。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促进科研发展等重要职责。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学发展、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今年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招生人数的扩大,高职院校对教师的需求逐年上升,很多青年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中,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高职教师,成了高职科研发展的主力军,成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科研主观能动性,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践能力不足。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培养的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而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实践能力。虽然青年教师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活力,但是他们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就加入高职院校,专业实践经历少,动手能力欠缺,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比较普遍。
2.科研能力不足。由于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对于社会需求把握不足,因此在科研上表现为对新的学科问题把握不足,不能解决专业问题,科研创新能力就更低了。
3.单纯追求证书,为考证而考证。为了建设双师型人才教师队伍,不少高职院校都要求教师要有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但是青年教师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在普通高校学习时没有及时考取相应证书,工作后才开始准备考试,通过死记硬背获得证书,因而很容易忽略专业实际应用的问题,不会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二、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1.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闻名。若教师的科研水平低下,则学校相关专业发展欠缺活力,不能跟上社会时代的步伐,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与实际需求脱轨的。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当务之急。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教育地位,决定了高职院校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很多教师知道“授之以鱼”,却不知道如何“授之以渔”。只有加强科研能力,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科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课题,才能不断丰富、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保证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稳步发展。
3.高职院校链接产学的桥梁。产学研不分家,高校教育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应当具备产学研相应的能力。只有通过提高“研”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将“学”时碰到的问题解决好,应用在“产”中;才能将“产”时碰到的新情况,以理论成果体现在“学”上,以此保证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
1.在职提高学历或学位。高职院校应当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有条件的,可以为青年教师报销部分学费或以奖学金方式奖励,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在职读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邀请专家为教师讲学。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国际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通过聘请行业名家担任学术或专业建设顾问,使青年教师聆听名家指导,感受大家风范,改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3.将青年教师派往基地实践锻炼,适当安排访问、考察、研修。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习基地和专业的需要,选送部分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这样在锻炼中,青年教师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从实际操作中发现新课题,锻炼创新意识。对于和国内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高职院校,应当适当选送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做研修或考察。这样不仅可以开阔青年教师的眼界,更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良好途径。通过对比学习,知道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能促使青年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4.科研竞技评比。为强化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高职院校可以设立青年教师教科研专项基金,在政策上向青年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同时,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将评优结果作为年度岗位考核的依据,并与晋级、晋职挂钩。这样才能保证青年教师真正投入到科研中,而不仅仅是上课下课式的教学生活。
总之,青年教师的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应当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中提出的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只是几种方式中相对效果好、推广性强的方法,各个学校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投入到科研中,多管齐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职教育研究,2010,(02).
[2]王江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北京劳动保证职业学院学报,2011,5(03).
我们认为中医学的五大优势,即:病因学优势、理论优势、治疗优势、药物优势、经验优势是中医科研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理论的中医学,在很多时候已经穿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阴阳五行理论的应用几乎与阴阳先生的应用没有区别,或者难以划清二者的界线,这是目前困扰中医界的主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医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中医科研要不要涉及中医学这一基本理论核心?这一理论核心又将如何指中医学科研及其临床。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医学的科研和临床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否则中医学真的会陷入近乎“玄学”的境地,为此,本人提出,还原我们先人的生产。
生活场境,认识中医学的五大优势,由此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在中医学形成之前,我们的先人一定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观察、分析了各种自然和生命现象,形成大量的“经验”,同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理论假设,并用劳动和生命验证这些理论,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人体实验”,部分假设形成了相应的理论,这就是中医的科学精神之所在。阴阳五行就是其中的成果。它也是《临症中医视角》的灵魂,也将是医学科学,乃至现代科学的灵魂。“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阴阳应用永不会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永远是我们临床思维的准则,“五行”关于系统的五个属性的认识永远具有指导意义。以阴阳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以五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注重整体平衡、注重整体调节、因人施治,这样的理论在过去、当今和未来都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这就是医学的理论优势,把这样的理论应用于现代医学研究,这就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在病因学研究中,我们的先人无法明悉细菌及其属性,但是,他们以“瘴气”、“疬气”命名之,这些认识在现代医学科学条件下已经没有优势。但是,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认识到了饮食不当,如过度饮食、饮食失衡等对机体的影响,还认识到了过于安逸等生活方式对机体的影响,并积累相应的临床诊断和干预方法,所有这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关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所有致病因素,这与现代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正是目前中医学临床及科研的重要领域。一直基于劳动和实践的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方法,有些是上述中医学理论的直接演绎,有些则是没有经过理论的纯粹经验,形成了多样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中药、食疗、药膳、针灸、推拿、贴敷,等等,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规范其临床应用,明确其临床适应症和副作用,这又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在还原论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没有放在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之上,使得这样的研究缺乏了中医学的灵魂,也失去了中医科研的意义,这是需要纠正的。中医科研需要还原论,但不只是还原。中医学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药物应用经验是现代医学所不难比拟的,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当今医学所不及的,这些药物一是可以为现代药理研究提供初选依据,二是,我们要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对药物进行阴阳五行的基本分类,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先人的应用经验,进行大胆的临床应用研究。
健康网讯:
选题是科研的第一步,也是科研工作中战略性的决策。选题充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科学思维、学术水平、实验能力及其预期目的。选题是贯穿科研全过程的主线,各环节工作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运行。所以选题是科研的成败与成果大小的决定因素。
选题的原则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医学科研选题也应贯彻这一方针。为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增强人类体质和提高人口素质服务。在选择医学科研课题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需要性原则 选题的方向必须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尽量选择在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中有重要意义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医学基础研究、延缓衰老、提高生命的质量等科学技术课题都属于长远需要的课题。但从临床科研考虑,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大的疾病。 如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我国全死因人数的72.30%,也是死因顺位中的前四位;还有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也不容忽视。所以选题时,应当根据个人专长、工作基础与单位条件,既可选当前迫切需要的课题,也可选国家发展长远需要的课题。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线。缺乏创新性,就会失去科研立题的前提。若为理论课题,要求有新观点、新发现,得出新结论。若为应用课题,则要求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或是把原有技术应用于新领域。创新性是科研的灵魂。衡量课题的先进性,主要考核它的创新性如何。
选题的创新性来源于:①所选的课题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②以往虽有人对某一课题作过研究,但现在提出新问题、新试验依据及新的理论,促使该课题有新的发展、补充或修正;③国外已有人研究,但尚需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探索属于填补国内此领域的空白。由此可见,充分地复习有关专业文献,及时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这对保证选题的创新性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性原则 选题的科学性就是指选题的依据与设计理论是科学的。为保证选题依据的科学性必须做到:①选题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与客观规律相一致;②以事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题不能与已确认的基本科学规律和理论相矛盾;④充分反映出研究者思路的清晰度与深刻性。选题应尽可能具体、明确。
选题成败与否,主要取决于设计的科学性,其中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在专业设计时,被试因素、受试对象与效应指标的选择,应当尽量做到技术路线清楚,设计科学严谨,研究方案具体,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方法和设备先进。在统计学设计时,应当正确选用实验设计或调查设计类型。
(一)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首先是因为大学服务社会职能思想的出现。美国在1862年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以赠地的形式鼓励举办农业学院、培养专门人员,以便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ofWisconsin)明确表达了把服务社会作为基本职能的办学理念。正是服务社会这种办学理念,促使了人们更为关注教学科研的社会影响作用。到了1951年,斯坦福大学通过出租土地以及转让技术的方式建立了工业园区,形成了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源地。
由于服务社会理念的提出,科研已经不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期所追求的纯粹知识,而是理论性、应用性、技术性兼顾的知识。也正是凭借科学研究成果,现代大学改变了深居“象牙塔”而“与世隔绝”的形象,切实解决社会上的一些工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虽然教学工作也属于服务社会的范畴,但是较之于科学研究,其效果不甚明显,而且周期较长。当然,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甚至是脱离教学工作而“异军突起”,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具有了强大的功能和社会影响。
在19世纪电气化革命的基础上,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以计算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科学技术的功能日渐强大,其地位也日渐显赫。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也正是在“生产力思想”的驱动下,大学科学研究以服务社会为名取得了膨胀式发展。我们不能否定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以利益观念为主导势必会忽视其原本价值,产生“科研漂移”现象。
(二)“科研漂移”现象美国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科研漂移”的观点。他认为,“在科学事业不断强化和分化的背景下,一大批高知识专业相继出现,这些专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对资金、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各领域的专家们为尽快产出预期科研成果,对其所处的科研环境的要求也相继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各类研究活动开始向专门化的科研场所聚集,而与同时进行科学教育、学生科研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大学疏离开来。这一现象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中逐步显现,众多近代的科学研究逐渐离开大学的教学场所,而移至专门从事学术科研的科研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这种科研活动从大学的教学单位和中心课程框架中分离的现象被称为“科研漂移”。“科研漂移”现象的产生,必然导致大学科学研究对其人才培养职能疏远,甚至是积压教学而产生异化。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职能的强化证明了政府利益的需求对大学“科研漂移”的强大推动力。一战时研究型大学已开始参与联邦政府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型大学内出现了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在二战期间,美国更是在研究型大学内建立了各种专门的国家实验室,组织全国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集聚在国家实验室进行战时军事科研,如雷达、原子弹等先进武器和青霉素等重大医学成果均出自大学实验室。建制化的科学研究极大地满足了当时战争状态下国家对军事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为战后继续服务于社会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实力,加快了其走向科研体系核心的步伐。但是,伴随着政府科研资助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大学科学研究功利主义思想的膨胀,一些大学过分执著于科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国家实验室,而使科学研究脱离了教学过程,使得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日渐微弱。
二、功利性科学研究背离了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原则
在洪堡看来,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好奇心和方法,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完成自我发展。洪堡“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理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科研确实是在大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科研并非天然地促进“修养”。随着经验科学的发展,今天“大科学”时代的大学科研已经与“修养”和教育渐行渐远。科研不但越来越不具有教育价值,而且还在不断挤压教学在大学中的生存空间。
(一)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分化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的规模、结构、发展速度等。经济的分配趋向直接影响到教学和科研的地位和教师的取向。由于教学效果的长效性和内隐型,科研成果的高产性和速显性,科研工作更容易测量和评价,往往会出现教师向科研方面倾斜。而且,教师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存在冲突,在矛盾中往往倾向于取科研、舍教学。于是科研逐渐从教学的视野中淡出,走出校园,走入市场。这样,教学与科研的联系由于教师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的变化而变得松散。同时,由于能带来更多的利益,科研逐渐成为了大学教师努力追求的活动,成为了一种“主义”。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大学教师普遍对校园以外的世界和本学科学术的发展更感兴趣,而常常忽视自己校园的教育教学职责。
一些大学组织制度在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上也存在偏颇。国内有研究发现,大众化、功利性的大学评价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性质及其处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存在对“一流”目标的盲目追求,科研成果成为了评价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度量标准,许多高校都将科研成果作为自身追求的首要目标,将科研成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经济利益挂钩起来。而且将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于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和教学管理方式之中,体现于职称评定、绩效计算和福利分配之中。这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分化。
(二)科学研究与教学的融合社会不仅需要大学作为高深知识创造的中心,更需要大学通过对高深知识的探索培养出具备探索高深知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无论大学科学研究如何发展,都不能忽视对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从事大学科研工作,对于不能为育人服务的科学研究要坚决舍弃,更为关键的是要增强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在充分考虑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术价值和经济利益。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信息交流的便利,以及科学共同体的开放态度,使得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关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观念、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问题的探讨,更是几成显学。对于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为中心的交叉学科的认识论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论的理解构成了本文的主题,文中的讨论将在科学哲学和知识社会学的范围内进行。
一、交叉学科的本质及研究意义
在剖析交叉学科现象的本质之前,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交叉学科的定义。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交叉学科研究的倡导者路甬祥的说法:所谓交叉学科,就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1]。应该说明的是,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或融合并非简单机械地拼凑,而是依据学科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渗透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是各个学科间“有机的融合”。一般说来,学科交叉过程中的诸学科都是要纳入到特定的社会化的科学结构里的。现代科学结构包含了传统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学可分为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综合科学(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空间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建筑科学、灾害科学等及其衍生科学)、横断科学(如控制论、信息论、复杂性科学等)和在上述三类科学基础上形成的交叉科学。通常交叉学科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大体上可分为“大交叉”和“小交叉”两大类:前者指学科亲缘关系较远的学科之间的交叉,比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后者是指学科亲缘关系较近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如自然科学内部、技术科学内部或是人文科学内部、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归纳时切不可过于拘泥学科的性质。著名刊物《第欧根尼》中所选论文就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间的学科交叉,以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间的研究(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与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环境科学、交通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计量学等传统学科及相应的交叉学科)。具体说来,当代学术界的交叉学科群落既包括诸如文学哲学、文学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哲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城市美学、犯罪心理学、开放经济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文艺法学、知识管理学、虚拟人类学、国际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小交叉”研究的论文,也包括像经济物理学、时间经济学、视觉人类学、工程法学、社会工程学、科学社会学、工业设计、环境艺术、城市生态学、空间法学、媒体艺术、生态行政学、知识计量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运筹学、网络社会学、航天医学工程学、电子政务学、交通美学、古生物考古学、神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石油金融学、世界睡眠医学、药物经济学、技术管理学、社会统计学、环境社会学、市政工程学、生物信息学、水文社会史等具有“大交叉”特征的边缘研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和整合的今天,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因交叉学科或交叉学科群的衍生而导致的学科进化的趋势里,包含着深刻的科学意蕴和时代精神。从本质上说,学科交叉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规律性的问题。那就是世界万物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而这种事物的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动态性的“无序”或“涌现”现象。科学哲学家劳丹认为,科学或学科发展的“无序”性是普遍的、永恒的,有序是暂时的、个别的。“无序”的根源就在于科学研究“从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活动”[2]。换句话说,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单一学科的研究,而且更寄希望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者的共同努力和学术突破。学科的界限并不重要,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是否具有原创性和富有成果。因此,这就是科学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动力所在[3]。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学者所采用的研究路径。美国科学学专家夏皮尔提出的“域”理论模式对于我们理解交叉学科的性质很有助益。夏皮尔认为,三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科学研究的主要路向就是将特定的对象孤立起来加以考察。他把这种特定的、孤立的研究专题称之为“域”(domain)。这种“域”大体相当于学科研究的领域或跨学科的领域和研究课题。因而,所谓的科学发展就表现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增加减少或删除合并的变化上。领域的变化往往会引发学科交叉现象的产生。科学也由此被内在地划出大小不等的界限来[4]。科学史上的范式革命也常常产生在交叉学科丛生的科学领域里。这一点已得到了证实。通过对百余年来诺贝尔奖的分析发现,该奖普遍存在着学科交叉现象。如果以二级交叉、三级交叉为标准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奖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5]。这些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大都集中于量子力学、基因工程、超导物质与理论、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学等跨学科的领域及相关的基础学科中。可以说,未来的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也必须将发展交叉学科视为国家和一流大学发展的战略。时至今日,交叉学科研究的意义已无须赘言。
二、人文—社会认识论
众所周知,人类的认识历程是跟人类知识的发生与增长的过程相应的。从中国的先秦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古希腊哲学家(如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等)直至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家(康德、休谟、笛卡尔、培根、卢梭、孟德斯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都曾经为提出和完善古典认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20世纪以来,卡尔•波普尔、托马斯•库恩、保罗•费耶阿本德、汉斯•莱辛巴哈,以及狄尔泰、伽达默尔、舍勒、曼海姆、舒茨、卡尔纳普、德里达、巴恩斯、布鲁尔等人则为认识论做出了新的智力工作。应该说,他们的认识理论在试图解决现代知识增长问题和科学精确化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批判地考察上述认识论理论资源和成果将是有意义的,同时也对我们深化认识交叉学科的本质不无益处。所谓“人文—社会认识论”是指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认识论取向。它对解释和理解在人文学科与人文学科间、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间、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三组跨学科研究的认识过程及其本质,具有预设的认识论价值。这是一个笔者首次提出的将人文认识和狭义的社会认识融合或整合起来的一个新概念,比以往的“社会认识论”提法更接近于人文社会的事实,具有更突出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的二元合一特质。从学科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及知识点的分布来看,诸如文学批评、艺术理论、历史学、文化研究、元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都存在着不同于一般社会科学学科的特质。但是,长期以来或者不很认同人文学科的科学性,或者将其简单地归并于社会科学范围之内。实践表明,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有助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边缘研究。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在《人文科学认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文科学认识论”的概念,并指出人类和社会科学研究将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论所做的思考,直到现在对我们还很有启发意义。当然,以其发生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拓展其整个认识论的逻辑,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他反对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做出本质的区分,因为在他看来,一切社会现象都取决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过程。这种看法带有强烈的发生心理学的味道。为此,他将人文科学简单地分成四种类型:一是“正题法则科学”(即探索“规律”的科学,如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语言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等);二是“人文历史科学”(主要是以重现和理解时间长河中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史、生活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三是法律科学;四是哲学学科[6]。以人类学为例,它也必须遵循人文科学认识论。比如,人种学和认知人类学以及文化技术学都可以视为特定意义上的人类认知领域的学问[7]。尽管在一般人看来,属于比较认识论的范畴。人文科学还必须具有一种能把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关于理论的知识联系起来的主题意识,这一点不容忽视。毫无疑问,社会认识论的主题意识乃是指向社会认知过程的。它的核心议题是根据某些社会科学学科和社会认知科学而分析出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社会知识与经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认识论研究室主任伊利亚•卡萨文教授认为,现代社会认识论植根于康德、恩格斯、卡尔纳普等人的认识论思想,其知识要素是由社会客体、社会主体和社会认知条件三者所决定的。每一个因素都具有社会知识来源的作用。古典认识论突出了社会客体,将知识置于研究的重点。相反,对来自于主体的知识或者视为一种阻碍,或者视为主体的基础[8]。诚然,作为一种社会决定的现象的知识问题,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文化与人类学、传播与符号学、社会与制度等社会文化语境的社会认知模式中,都存在着强烈的人类社会本质的影响。其中,也包含了知识社会学和社会建构理论所关注的意涵。这一切在维特根斯坦、巴赫金、曼海姆、舍勒、米德、默顿、普里查曼、格尔茨、加芬克尔和卢曼等人的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都有全面的展现。
三、科学—技术认识论
这里的科学—技术认识论,是将科学哲学界的科学认识论和技术认识论融合或整合起来的结果。一方面,可以避免笔者不喜欢使用的“科技”一语;另一方面,则可以将技术纳入到科学的“大家庭”里,以及将科学视为一种技术的“物化”过程的科学基础。其实,从本质上来说,科学只有一个,就是“科学”。科学是科学,技术也是科学。我们发现,诺贝尔科学奖中有90%以上的奖项授予了基础理论方面的重大创新科学成就,而极少给予技术产品的发明人。比如,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之所以不断获奖就是因为它始终处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位置上,并在此基础上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数学和工程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多学科研究结果。学科交叉的绝对性和现代性,使学术研究呈现出“去单一化”的态势。交叉性、边缘性已成为科学难以拒绝的选择。“元科学”与交叉学科的融通,已变成学者的一种基本责任。纵观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哲学,我们很容易看到,它正是科学认识、技术认识变革的理论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变革的前提和基本路向。科学认识论,可以说是始于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归纳解释法和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怀疑主义的[9]。但归根结底,我们了解到的科学认识论的基础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一点几乎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和技术认识论的铁律。应该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是十分漫长的。近代科学技术兴起至今,已经历了至少五个世纪的时间。直到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和海德格尔等人为止,才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图景。根据波普尔的观点,科学知识表现为某种关于世界、世界的秩序、规律和规律的理论或描述。在他看来,只有理论知识才能发现真理,才能实现对世界(即客观物质世界、主观意识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3个世界)的具有真正价值的猜测。然而,理论知识永远不可能被证实或确认是真实的,尽管它可以接受严格的批判性检验。科学发现的逻辑就是,科学发现始终得到理论的指导,而理论却不是由于观察而得到的发现。说起来这似乎像是一个科学认识的怪圈,但事实上科学发现的过程的确是异常复杂的,对其本质的认识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与波普尔不同,库恩则认为,科学知识的作用是在一种总的观点即一种世界观的范围内形成一种观点,这种观点知道我们如何看待现实,各种理论可以接受或摒弃的标准是什么,或者什么时候可以认为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科学界的这种观点是由各种实例和各个学科间的矩阵形成的。前者是被科学界视为范式的解决各种问题的具体方法;后者则是“科学共同体”的“普世”基础或共同义务、信念和价值的观念[10]。按照库恩的思想,科学的变化过程基本上是革命的和不连续性的,会带来深远的认识论后果。由此,他将科学分成正常的科学和特殊的科学。交叉学科很类似于这种可以随心所欲地研究的特殊科学,它不需要受到更多的学科矩阵的约束。在科学认识论和技术认识论上,费耶阿本德和海德格尔分别强调“怎么都行的”科学经验主义及技术异化论。人类科学技术史表明,科学(基础科学)理论的提出和完善对技术发明及应用往往会产生基石的作用。没有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就谈不上普遍的技术进步。反之,如果一直缺乏技术上的支撑,也不会进一步为基础科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人工物”或技术实践上的验证。这是现代科学技术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的体现和互动规律。理论化知识和技术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避免科学进步的停滞不前,而且也可以促进新颖、创新的方法论的被采用,从而有助于实现破旧立新和建立科学技术新秩序的根本目标。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知识增长的方法论选择,其合理性也将隐藏于上述目标之中。
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萨顿:人本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二)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科研中的人本主义
[关键词] 医务人员科研诚信科技论文
一、医学科研诚信认知的概述
对医务人员来说,科研诚信就是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医学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人类知识产生的主要途径,医务研究人员知识的获取和交流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 CAI)将学术诚信定义为即使在逆境中仍坚持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这五项根本的价值观。[1]
二、科研诚信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对于医务科研人员,在对医学科研项目的目标、意图、方法及程序阐释要诚实;对科学研究要真实可信,有关交流必须合理而充分;对事实要能被证明,在处理数据时要透明。科研人员都有对人类、动物、环境或研究对象关爱的责任。在提供引用文献和介绍他人研究的贡献时必须表现出公平。 同时还要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同时通过科学研究,也在创造着生命奇迹。
三、科研诚信研究的意义及在科技论文中的体现
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医学创新水平和医务科研人员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传播记载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2]但在医学科技论文中也是科研不端行为存在的主要载体。
1.社会大环境的不良诱导,缺乏科研主观判断
科研不端行为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医务科研人员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圈中,该文化必然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科研活动中,医务科研人员价值观体现在对科学技术自身的认识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上。
近年来,有关学术造假,论文抄袭事件如井喷状纷纷报道出来。各种潜藏的名利诱惑也是导致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医务科研人员很难申请到课题,一旦申请到,总想让自己的课题有个“好结果”,但是不是所有的实验结果都会成功,也不是所有的结果都是意料之中。为了调职、调级等部分医务科研人员的“铤而走险”只是为可能的“成功”获取所需的名利。
2.科研诚信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广泛倡导宣传
作为医院科研行政人员,对科研论文的造假没有足够重视。对作者的自述不怀疑,对科研实验数据很相信,对论文的产出过程不过问,对论文的真实性、科学性不探究等。同时很少在医院内对医学科研人员进行频繁的宣传教育,使之没有达到科研的一定共识。主要是医院对院内科研人员的信任,坚信“科学本身就是建筑在诚信基础上的事业”,绝不会认为科研人员会造假,相信绝大多数医务科研人员会本着科学、诚实的态度撰写论文,从实验中得出的科学论点。正是由于这种信任,使得科研不端行为的放逐。
3.科研评价机制的不合理,缺乏有力平衡杠杆
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与其制度有很大的相关性。在申请学位、调职调级、晋升职称、成果评奖等事情上,论文的数量、的刊物级别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标。[3]为了能顺利调职调级、晋升职称,有的医务工作者就用不同的材料,同一个方法做相似的试验、得相近的结果结论,发表多篇文章。这是一种科研诚信的缺失也是对科研资源的一种浪费。大部分医务人员所想获取的不单单只是某种利益。一位医学专家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由于临床工作的突出表现,深得领导及患者的好评,工作总是没日没夜,但是由于没有时间写很多论文,论文数量太少,在职称任期考评中“不合格”。我们不得感叹,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对科研诚信产生了不利的导向作用。
四、对科研诚信自身的客观认识
医务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求真务实,不断追求创新,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履行职责。对临床某些诊疗技术或药物疗效的总结,选对选准科研方向,做好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实事求是,系统的进行某些技术或方法上的改良,建立净化的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