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媒体技术创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进入全媒体时代
区别于以报纸、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将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时代称之为新媒体时代。但与智能移动终端流行的今天相比,其信息获取的方便性、及时性仍有差距,CC视频将之称为“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是传媒行业最新流行的词汇,严格地说它是各种媒体的集大成者或者说融合。”CC视频CEO张远表示。CC视频是一家云视频服务的提供商,专门为各种新媒体提供视频服务。
据张远介绍,全媒体有几个典型特点:第一是信息传播手段的融合,即把文字、语音、图像、视频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二是传播渠道的融合,既有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还有网络(包括今天所说的三网融合);第三是接收终端的的融合,除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印刷品外,内容还通过智能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展现。“这三方面融合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全媒体。”
“报业转型是大势所趋,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经营环境的聚变,单纯依靠平面媒体很难获得生存和发展。”《京华时报》总编辑李洪洋在演讲中表示。
“云报纸”是《京华时报》全媒体转型的一次尝试。据李洪洋介绍,云报纸是一个平台,它有两个终端,一个终端是传统的报纸,而另一个终端则是移动终端,如通过手机对报纸的内容进行拍照,手机上马上就会显示出相关的文章和视频内容。
新媒体插上“云”翅膀
新媒体是技术推动下的产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依附、互动、融合,发展到今天的全媒体,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而且随着媒体内容和产品的多媒体化,实现这一切对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一个关键技术是视频的应用。尤其是在诸如教育、新闻访谈等领域,视频已经被证明是最好的展现手段。不过,视频服务需要比较大的投入,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因此,对于一般小型传媒公司来说,云视频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新课改 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66-02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老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生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金色的( )”,指明填写合适的词。
预设:阳光 沙滩 草地 果园 麦浪
(2)教师在括号内填写“鱼钩”,强调“钩”和“钓”两字的字形区别。
(3)读课题。这个鱼钩记录着一段感人的故事,为了更好地学习故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的“过草地”。
(4)课件介绍背景:经过的草地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B接段,海拔在3 500 m以上,是一片大沼泽,水草盘根错节覆盖其上,行军时,稍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在引题时利用课件出示课题资源,进行形近字区别、词语搭配等训练,积累了语言。同时针对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情况,课件补充资料,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整合资源,拓展视野
分角色读课文后,(课件出示)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课件出示)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对照古文,(课件出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来自于成语(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来自于成语(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来自于成语( )。
3 注重实效,科学使用
A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童年夏夜的美妙。
课件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1)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童年的夏夜美妙在哪儿?用笔画一画,并在感触最深的词语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第一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品读,感悟景色美。)
第二处:(结合课文插图)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儿子和母亲的心情美。
②体会“搂”字的妙处。
(3)配乐读好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歌谣,感受歌谣的“美妙”。
②课件出示: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教师:为什么日子会过得如此清苦呢?(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注重实效,科学使用课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解疑化难,提升能力
教学中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形象的感官刺激,就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克服思维障碍,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笔者是这样用媒体突破重点和难点的。
(1)概括主要内容。
①秦王三次侮辱晏子,用简洁的话语说清楚经过及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出示)
②细读文章的开头,(课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原因是: ,再读文章的结尾,(课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最终结果是: 。
③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讲给同桌听,评一评谁讲得清楚、简洁。
(2)分角色读课文。
①文中有很多人物对话,我们以4人1组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角色有:晏子、秦王、其他、旁白。
②朗读对话,要准确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我们分3次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思考。(课件出示)联系上文“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我知道晏子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代表的是 ;联系“狗洞”,我能体会到晏子现在的心情是 。我认为晏子此时说话应该是 的语气。
学法总结。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语言的方法来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后两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组内交流。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结合一处语言说说读后的感受。
(课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课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我认为楚王此时说话应该是 的语气;晏子“严肃”,我认为晏子此时说话应该是 的语气。
学法总结。借助动作、表情、提示语来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是新学到的方法。
第三次对话:
组内交流。运用前两次学到的方法,结合一处语言说说读后的感受。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们要不断探索和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的潜力,使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俊卿.试论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 亚太教育,2015(14):110.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语文学科搭建创造平台,是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上山难的问题。课文是这样叙述的: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段话如果让学生“读”,再让学生“悟”,或者老师连比带划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但是如果使用FLASH制作,演示火车怎样推、怎样拉,化静为动,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掌握了,进而能够兴趣盎然地探索课文的其他内容。
2 整合资源,拓展视野
网络教学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任何别的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不仅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而且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优化学习资源。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笔者是这样用媒体扩大阅读面的。
A课件出示《草地夜行》片段,让学生快速阅读。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
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B读后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这个片段也是写过草地的,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与课文《金色的鱼钩》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课文是学习的例子,在课堂中用媒体插入同类型的课外读物片段,能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说内容,说感受,作比较,进一步巩固了所学。
3 注重实效,科学使用
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
例如:在教学《全神贯注》时,笔者注重实效,科学使用媒体。
A玲玲的画之所以能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获得一等奖,是因为有了爸爸的鼓励,正如爸爸说的(课件出示):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句话中的“糟”“肯”“脑”“筋”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呢?
课件温馨提示:见表1。
B写“糟”字。
(1)“糟”是________结构的生字,写的时候要做到________。
(2)我们发现“糟”字左边的“米”字旁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应该变成________________。“曹”字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
(3)在课后的田字格中工工整整地书写两遍。
C书写“肯”“脑”“筋”三个字。
(1)填(课件出示)(见表2)。
(2)写。
在课后的田字格中工整地书写。
D书写:楼、梯、狗。
(1)观察这三个字,它们都是________结构的生字,写的时候都要________。
(2)“木”字旁的第四笔是________,“犭”旁的第二笔是________。
(3)我能在课后的田字格中漂漂亮亮地书写这三个字。
写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教者用媒体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子格中的占位,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主动识字、写字的习惯。
4 解疑化难,提升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虽然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是毕竟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教学中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形象的感官刺激,就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克服思维障碍,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笔者是这样用媒体突出重点的。
比较三次试验过程,重点体会作者的精妙写法。
(1)科学家是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的呢?学生默渎课文,从中提取信息并填表(课件出示)。
第一天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科学家蒙住蝙蝠的眼睛。蝙蝠飞了几个钟头,一个铃铛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第二天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科学家塞住蝙蝠的耳朵。蝙蝠像没头苍蝇,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蝙蝠夜里飞行要靠耳朵。
第三天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科学家封住蝙蝠的嘴。蝙蝠像没头苍蝇,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蝙蝠夜里飞行要靠嘴。
(2)比照三次试验,学生发现在试验酌过程中有很多重复,如果让我介绍这三次试验,我会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件出示)
(3)发现作者写法上的高明之处。要认真读读第四、五自然段,跟作者学习如何写好三次试验。
(4)我和同伴、老师交流后知道:原来写好三次试验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件出示)用词简洁、详略得当。
(5)我要读好第四、五自然段,感受作者精妙的写法。
1.1重视教学实验过程
多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在近些年被逐渐的应用于学生教育,原因主要是它与先进技术结合,能够将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进行最直观的展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活动适当简化,而相应的教学效果却能得到明显的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技术设备所传达的知识文化能够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的动手动脑,从而将单一的教师说教拓展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学活动自然事半功倍。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的实验活动应该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类似的活动不仅能够让教师采用新模式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还能够让与之有关的教研调查得以实现。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之上的实验活动可以以多种形式展开,比如教研小组定期进行有主题的教学实验活动,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模式下的学习体验,所展示的学习成果还能够被用于下一次教学改革的参考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接受度与认可度作为主要的改进指标,及时询问并解决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多媒体教学创新,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创新能力得到最为直接的提升。
1.2强化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虽然在几年前就已被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但该项资源在教师的操作下却呈现着不同的效用与效果。它不应该成为教师投机取巧、放任学生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现代化教育虚假的外衣。严格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技术应该是集成度较高、要求智能化操控的教学工具,只有师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完美配合,才能够得出高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创新实践。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创新之前,教师有必要接受来自学校或者相关教育机构的系统培训,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之后再对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与帮助。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的教学软件为学生解释抽象难懂的定理和规律,也可以通过屏幕给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规律应用、知识拓展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比较自由的向教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诉说自己的困扰,从而做到课堂上思维与智慧的碰撞,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价值也能够因此而得到良好的体现。另外,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还能够催生该领域新一代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从而再次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此积极的正向循环链条能够保证多个领域实力和水平的螺旋上升。
1.3解放学生思想,鼓励大胆创新
如今,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强大支撑,教师又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创新,离不开学生本身的学习素养与热情。现阶段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头脑灵活,正处于自我提高与完善的关键环节,学生需要结合教师的帮助,不断地解放思想,卸下心理负担,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接触和尝试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想法与便捷灵活的新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勇敢的发问和质疑,以寻求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出于这一目的,学校也应该通过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为有能力的学生争取培养机会、提供研发基金,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鼓励与帮助。学生作为日常学习以及多种教学改良活动的主体,更应该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尊重,所以广大的学生需要勇敢的挣脱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所划定的条条框框,积极地寻求自我展示和自主创新的平台,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教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规划。
2结语
一、创设美术课堂新的教学模式
术科班一个班有50人左右,一个老师示范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站几圈,有些学生还要站在高高的凳子上才能远远看看老师的示范步骤。离得远,看不清,有些学生索性跟旁边的学生讲话或者自己玩起手机,这样听课的效率自然降低。还有学生反映,老师示范的那个角度听得明白,但到自己写生的时候,由于画画的角度改变了,画的时候忘了老师上课强调的步骤与方法。老师示范一次还不行,对于同样的问题,老师还要在一周内重复示范好几次,导致老师教的疲惫,学生学习效率却不高的现象。如何让术科的课堂高效起来?
一要解决看得清,让学生明白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二要同步练习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更直观理解并能在画面上表达出来。幸运的是,我校的教学设备与时俱进,为美术室配备了数字音像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一个可以容纳一百多个学生的美术功能室可以同时观看一个老师的示范。我示范石膏像的时候用DV拍摄,同步输入大屏幕。大屏幕显示出石膏头像(老师正在示范的角度)以及老师根据这个石膏头像投影出来的角度进行示范的画面,学生则拿着画板看着大屏幕上的石膏像跟着老师一起画。老师利用耳麦边示范边讲解要点。一百多个学生听得清楚也看得清楚。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美术术科的高效课堂建立在有限的时间单位里面让学生学到关键的内容,并能在画面上表现出来。比如我计划开展两周石膏头像的结构造型训练、三周的调子训练内容,在这几周内学生能达到形体造型准确、黑白灰关系适宜、虚实得当等要求,这就是高效的表现。大屏幕的显示具有直观性,方便老师强调对石膏头像的观察方式:抓大形进行归纳;明确石膏头像的绘画步骤。对于部分学生理解比较慢,往往前面示范完,后面他们就忘了怎么画,这时候,我调出DV录像的示范资料进行回放,避免老师做重复的示范工作,老师节省大量时间可以对学生个体进行具体辅导。石膏头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同一角度训练,把知识内容熟练了再进行不同角度训练,防止学生在学习中步入机械式模仿的歧途。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的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老师与学生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大大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美术课堂新的教学手段
利用学校专门建立的微课制作功能室,我先进行微教案设计与微练习设计,再制作微课件和微视频拍摄,形成微学习资料包并上传到微课程平台。微课课程是由教师基于学校资源、个人能力和特点以及学生兴趣和具体学习需要,以主题模块形式而开发的相对独立的小规模课程。在小型范围的学生存在着的同样问题,老师可以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指导。在石膏头像素描的课程学习中,我用微课制作软件来设计微课脚本,技术合成后输出教学视频短片,讲解学生存在的几个问题。我通过录屏软件,通过PPT、画图工具软件、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形式制作微课,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水平线与垂直线来定位与检查石膏像的形准问题;通过摄像机摄录的视频素材并经过后期的编辑制作成微课,来讲解石膏像中眼睛局部的表现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张一春教授认为:“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微课在实际的课堂应用中体现了效果,我分小组实施10至20分钟不等的微课课程,这样的微课既能让老师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也能花较少时间学到关键的内容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学生在短期的造型训练中能掌握形体造型的技巧并能把握结构的精髓,即能判断归纳出那些可以表达出来的部分,那些是不重要的表达部分等处理能力。“灌输”这一概念在教育中认为是贬义的,但我觉得在美术教育是需要的,要让学生知道一张作业画好的标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如何被引向成功。如石膏头像看上去很复杂,老师就要把看似复杂中有规律可循的东西提炼出来,灌输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很快的掌握到位。当然,灌输的同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因为学生拥有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和发现真理的经验,当某一天他或她不再研究学习这个领域的时候,他或她依然在任何一个新的领域做到最好。
三、创设美术课堂新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