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学期德育教育范文

新学期德育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学期德育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学期德育教育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1、从学校德育管理薄弱环节入手,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班级管理。

2、细——管理细化,即制定各项评比检查有据可依,有过程,有激励,有总结,有提高。

3、严——严格管理,即严格执行学校德育各项管理规定,管理者认真履行职责,依章办事。

4、新——独特新颖,以“弘扬传统美德,传承抗联精神”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校德育建设的新发展。

5、活——思路开通,即学校班级德育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新形式下的德育理论及德育管理方法,认真学习校内外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的优秀经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会合各方的教育力量形成有卓有实效的工作局面。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要加强理论学习,鼓励班主任阅览有关优秀理论书刊,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先进的经验,派优秀的班主任外出学习,学习回来后向全校班任做汇报,以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健全班主任的培训学习制度,开好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明确学习目标,不断充实学习内容;经常将班主任工作中的新信息传递给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多学习、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融入自己的工作中,改革班主任工作小结的写法,注重实效,提高理性思考的成份,让他们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3、班主任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德育实践课,让德育实践课起到真正应该起的作用。

4、对《班主任工作手册》进行改革,要求班主任对每周的班级工作预先作好安排,分解、落实学校各月份的教育要点,使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篇2

2013-2114学年度第一学期结束,学校要求老师们总结教育教学工作,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时间仓促,写的比较粗糙。

一、教师要学会守望

转眼又是一年,生命之树又增加了一圈年轮。在九中走过了两年半的“小班型”班主任历程。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学生,又陆续有几名农民工子女离开了,略有些失落的心情中,也有更多的安慰--毕竟,这群孩子整体进步了,他们不仅长高了,长壮了,而且脸上更多了阳光,肩上更多了担当,心里更多了责任。

在这两年半的风雨兼程中,我认为我学会的最珍贵的一个词是:守望!

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学会守望。

有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就是守护着,并期待着。具体说,就是永不放弃责任,并且永远充满希望。

守望,就是对教育规律的真正尊重。--因为其前提是,真正尊重了人成长的规律。

教育培养学生有可能比养花、养鱼更容易吗?绝不可能。

比如说,开了一次班会,其收效就会如何如何?一次或者几次谈话之后,某个问题学生就会改变了多少多少?这种立竿见影似的神奇效果,你信不信?反正我早已不信。

我对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这样理解的:教育有效,但是需要足够的条件,这些条件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教育有效,但是需要时间的磨洗,就像吹尽黄沙始见金。

所以,做好“守望”的准备吧。你别企望一蹴而就,也不要妄想揠苗助长。拿出足够的信心,再拿出足够的耐心,会有“守得云开见日出”的惊喜等着你去感动,去流泪。

没有“山重水复”的曲折,何来“柳暗花明”的美丽?

守望,猜开来是“守”和“望”两个字。我觉得,我们要学会处理“守”与“望”的关系。

如果只有“守”,不会“望”那就是不得要领的看守,没有前途的“死守”。

只剩下“望”,放弃了“守”,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望”,甚至“绝望”。

我所理解的,并实践着的“守望”,就是:

第一,哪怕你不知道我在看着你,事实上,你永远在我的视野中;

第二,你知道我没有紧紧拽着你,但你相信,我时刻不会放弃你。

就拿间操的集体长跑来说吧,我觉得没必要紧跟着他们,况且我的体力也不允许自己跟他们拼。他们跑他们的,我自己跑我自己的。你们跑三圈,我或许只跑两圈,你们能赶上我,超越我,偶尔的擦肩而过,就是一个师生交流的瞬间。--这或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守望”吧。

这个过程中,我在观察他们,掌握他们的状况,发现问题,能够适时适当地指导他们即可。

最自豪的事情是这次“冬季阳光阳光长跑比赛”,我班取得了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一名(全班总共才有11名女生),总名次第一名。

我想,这就是守望的结果吧。

另外,我还有一个小的心得:就是在实施个别教育行为时,尤其要注意“姿态”--自己面对他们时的每一个动作,特别是手势、眼神。

正如有人说: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学生会厌恶、反抗。他们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二、教师要能够专注

教学上,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应该务正业,专注于学科的专业化成长、专业化发展。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可能很多语文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多年来,我们是一直把自己的注意力、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化成长之路上的。

必须发展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自己才能够足够强大地站立于三尺讲台。

1、要有学习能力。

不要再执迷“一桶水”理论,要寻找作为语文教师的“源头活水”。朱熹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早就告诉我们成长的要义--读书,学习。

要让专业知识准确、清晰、系统。

有这样一句话,读了之后,我有胆战心惊之感,也愿与大家分享:“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

各位语文老师,我们在专业发展上是不是在自我堕落,或者处于自我堕落的边缘?或者是内心不甘堕落,又无奈于特别“现实”的现实生活。

2、要有自我发展能力。

要主动发展,才能持之以恒;唯有恒字当头,才能可持续发展,不断成长。

3、要有批判能力。

所谓的批判能力,就是独立地分析思考判断能力。

比如:什么是散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说法正确吗?

篇3

中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一体化。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使课堂教学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下面谈笔者的一些理解,与大家交流。

一、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素质

英语教师要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

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己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可以改进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适用多种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虽然经过一些英语学习,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拼写,有的不会读,有的读不正确,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摸清这个规律 ,为了扫除语音降碍,我总是在开学初抽出时间复习音标、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

对于新单词识记,让学生根据音节有停顿地边读单词边写(不是边拼字边写)如population-po-pu-la-tion expensive-ex-pen-sive.还要求学生眼、耳.口、脑、手协同活动,做到眼睛看着单词,口里读着单词,耳朵听着单词,心里想着单词,手指写着单词,从而提高识记效率。指导学生采用单词部分注音法,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力,例如sweep,只在字母ee下面注音[i:], farthest,只在字母ar下面注音[a:].学生只要记住注音的字母,单词会读就一定会写.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听音辨音游戏,以锻炼其辨音能力.

中学生对单词往往感到难度很大.很难过单词关.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惫识地补充一些构词法知识,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词汇f.如,许多名词,sun, wind, rain, cloud等词加后级Y就变成形容词,许多动词+er就变成名词。又如,通过学习friendly这个单词,请学生体会二therly,brotherly. comradely等词的含义.通过学习interest, interesting, interested这些同根词,不仅要求学生注愈不同词性的词的不同种用法,而且着重讲述相同词性词的不同用法,以增加信息t,提高记忆效率。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己研究学习的兴趣,尝试利用这些规律进行有效的探知,从而在学习新知识时,巩固了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增强学习英语的气氛,徽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愈识。如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笔者先说一句陈述句,然后问学生hat did I say?引导学生说出“You said that""""然后又问What did Iask you?引导学生说出“You asked us what"""?”然后又让学生互相提问,教师再引导学困生复述一遗,从而增加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机会。

三、认真研究教材,确定学习重点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要向课堂教学要质t.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首先要熟悉该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耍熟悉初一、初二已经学过的教学重点.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初一、初二学过的重要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在上课时做到以新带旧、以旧促新,把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与本学期要学的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学习、记忆.如,在第三册中出现look up(查阅)这个词组,我就复习look at. look for, look out of, look inside,look around等词组.出现not"""but"""(不仅…而且…)这个句型,并分析了它们的异同。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并使之加深巩固,在这些旧知识的墓础上学习新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获得知识,不仅靠课堂,还耍靠课后的 总结 和归纳,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出一些思考问超,指导他们课前预习,从而提商预习效果,减轻上课的心理负担,养成预习习惯。其次,要指导他们作好课堂笔记,便于课后自己复习。经常枪查他们复习的情况,使他们养成复习的习惯.帮助他们将学过的语法、词汇、语言点进行归纳、对比、分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 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设计为学生服务的课件,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情景演示及训练方式。课件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生理感官,多角度启发学生的心理意念,达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理想境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要适度,不可滥用。有些老师为追求时髦,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而舍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殊不知,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各有知的优势,二者不可互相代替。

篇4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将其定义为“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即将生物多样性理解为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三个概念层次。结合多年来学者们的见解,生物多样性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某个群体内不同的个体所携带的各种遗传基因总和呈现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即繁殖和进化的最基本单元在某一个区域内的具有丰富性和均匀程度多样;(3)生态系统多样性,涵盖生物圈之内现存的各种生态系统在不同环境背景中发生的各种不同的生物生态进程,体现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指把“创新”的概念具体应用在大学教育中,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教育理论,遵循创新活动规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活动。[2]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观念等方面,是创新活动产生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感知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实践力等方面,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的水平、产出和质量。大学生创新教育就是通过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材料,建立一种新型教育理论与模式,将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为基本目标,并构建如图所示的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目标体系[3]。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创新教育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虽然创新意识强烈并力求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但其创新教育的机制和平台建设并不完善,如一些院校一味的将办学重点放在学校自身办学层次的上升和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缺乏制度、经费和人员的保障[4];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未能重复体现本专业创新教育的要求,实验实践课程开设不够,未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平台;一些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学科优势等都相对落后,创新教育氛围不浓,教师缺乏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有效支撑和动力。概言之,高校在创新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2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大学生创新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弱,忽视自身创新认知能力的培养,因而呈现出创新思维能力欠缺的显著特征[5]。许多大学生由于习惯于老师对书本知识的讲授学习,缺乏创造性和问题式的学习,从而无法形成网状知识脉络体系。教育中缺乏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等种种不利因素,造成大学生30对创新实践过程和结果缺乏预见性,不善于将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束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难将“创新火花”转换成创新实践。

四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启示意义

创新教育生态就是把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移植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领域。虽然二者的研究对象迥然不同,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相似。大学生创新教育应遵循生态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也具有生物多样性理论的一般特点。本文试图将大学生创新教育映射为生物多样性理论的研究范畴(图1),并以此指导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1构建高校创新教育的机制平台,丰富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引用生态学理论,我们将高校学生创新教育体系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反映了高校创新教育整个系统的多样性。科学构建高校学生创新教育的机制平台,是维护和丰富高校创新教育这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体系。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创建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基础和有力保障。高校要真正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从制度、经费、人员和场地等各方面提供保障,努力成为适合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的温床。构建高校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平台,应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这一要素,在设定课程类型、分布课程内容、安排开课时间和设置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全面体现各专业自身创新教育的要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蓝图和模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创新教育中融入专业性是必然要求。理工科学生要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比例,做实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力建设实验创新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夯实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丰富课程设置类型也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如电子商务专业注重以学科竞赛作为载体来实现创新目标[6],让大学生在现实的专业比赛中锻炼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2营造学生班级的创新育人环境,丰富创新教育的物种多样性。班级创新教育环境的差异性类似于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班级创新教育环境处于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核心位置,也是学校整体创新教育环境的直接体现和重要影响要素。积极营造学生班级的创新教育环境,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抓好大学生创新教育至关重要。首先,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熏陶。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应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老师应当积极主动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不断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实现[7]。其次,学生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是营造班级优良创新教育育人环境的教育者和服务者。辅导员要注重多开展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特色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班级的创新教育土壤。在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充分利用同时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优势,渗入创新教育思想,努力发挥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动员组织、研究规律、培养能力的积极作用。3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丰富创新教育的遗传多样性。创新能力的遗传多样性主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集中体现,也是班级创新教育和学校创新教育水平多样性的最重要来源和具体体现。努力提高学生个体创新能力是培育班级创新教育环境和搭建学校创新教育平台的最终落脚点。大学生要认识到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要主动认识到学生个体才是创新教育工程实施的主体;要积极自觉参与到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中,主动接受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教育思想和意识,重视创新知识的积累,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参与各种创新活动,扎实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注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建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不断进行创造性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教育有效开展。

作者:杨惠麟 周铁军 胡忠红 田建湘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鹏,王丽,娟蒋平.大学生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8(9):46-49.

[2][5]刘焕彬.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10):141-143

[3]王娜.大学生创新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7(2):117-118.

[4]陶毅.理论生态学[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学记》;教育观;启迪心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1-0062-03

一、“禁于未发”说

《学记》中的“禁于未发之谓预”,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备而来地预知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认知方向,且使学生有意识地防止错误。反之,如果是“发然后禁”,让许多不良倾向成为事实后,再去教育、禁止,“则扞格而不胜”,即使有好的方法或不厌其劳,往往事倍功半或积重难返。预防还包括防微杜渐,当已经出现了不良倾向时,教师要凭借较高的敏感度和处事能力,不使之扩大与发展,最好防患于未然。

二、“当其可之”说

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当其可”的最佳时机,在学生接受能力达到最强的时段,因势利导地实施教育。故《学记》说“当其可之谓时”。这个“时”的掌握,一般在内容的深浅难易的递进之时,或知识面的迁移之际。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可” 的程度,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处,及时抓住“时”点。如学生对新知识难于理解时,教师可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用学过的知识给予点拨,使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融会贯通。再如,一旦学生遇到知难而退或产生疲沓情绪时,教师不可批评了事,而是保留学生的问题,然后引导分析原先的思路到底出现了什么纰漏,鼓励学生另辟奇“径”,则完全有可能从“山穷水尽疑无路”中走出困顿,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当然,这个“时”既包括教学方面,也有教育方面。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就如《学记》所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往往费力而不讨巧。

三、循序渐进说

《学记》有“学不躐(超越)等也”、“不陵(超出)节而施”等论述,我们可以用“循序渐进”来概括,这里的“循序渐进”,涵盖了系统性教学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学记》定一到九年的学制,并做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具体要求。对教学,强调“不陵节而施”,并以之为“教之所由兴”的原因之一。文章用了三个生动的比喻:“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就是说明,优秀铸工的孩子,也得从补缀小碎皮开始;优秀弓匠的孩子,要先从编织柔软的柳条为箕入手;用来学拉车的小马,要放在车后跟着走。这个教学原则要求教育工作者遵循知识体系,按照学生智力发展水平,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由基础到综合地增长知识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记》又有“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的论述,说明当出现教不明白时,还不如暂时放一放,以后等学生有了基础再教。在这方面孔子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教学实践,《论语》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如果忽视了这些“序”,违反了认知规律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就是“陵节”,就会“杂施而不孙(顺)”,必然导致“坏乱而不修”的结果。

四、“相观而善”说

《学记》有“相观而善之谓摩”。所谓“摩”,即“观摩”。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群体互动的教育作用,有疑惑就有心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相互学到讲授以外的更多知识。只有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才能在进德修业上不断提高。这就是《学记》中的“相观而善”。如果没有这种相互切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理所当然会发生。当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相观而善”之益的,交友更需明智,“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必要的前提,否则,“燕朋(酒肉朋友)逆其师,燕辟(邪僻,行为乖张)废其学”,使自己违背了老师的期待,废弃了自己的理想,最终误入歧途。《学记》中的这些思想也是对孔子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思想的发展。据《论语·季氏》载,孔子曾说过:“友直、友谅(守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谄媚逢迎),友善柔(假装和善),友便佞(花言巧语),损矣。”《学记》对这个问题的辩证之处在于,首先肯定交好友的重要作用,加以肯定和提倡。但不是以偏概全,或因噎废食。这不能不说是《学记》的又一难能可贵之处。

五、长善救失说

所谓“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学记》对“长善救失”的论述,是积极辩证的。它认为由于学生“心性”不同,在学习上表现出四种不同类型的缺点,“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多”即贪多而不化,“寡”即少学而寡闻,“易”即以为容易而不深思,“止”即畏难而止。这些现象在当今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但关键是解决的方法。《学记》对此提出了积极的教学思路:“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知其心”。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其二为“救其失”。“救其失”的目地在于扬其长,避其短。清代学者王夫之在《礼记章句》卷十八中解释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这就说明“四失”的另一面是“博长”、“精专”、“锐取”和“扎实”的学风。所以教师要辩证地看待事物正反对立面,要善于做引导工作,使贪多者重视理解,融会贯通;对少学者鼓励其博学进取,增长见识;促易学者深入探究,夯实学养,对畏学者要多多勉励,强其自信。如此扬长避短,方可“长善救失”。

六、因材施教说

因材施教源于孔子的教育实践,主要解决教学中整体需求与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论语》中有记载,孔子教学是根据弟子禀赋的差异,而赋予不同的目标,即便是同样的问题,每个弟子得到的答案有时也是迥异的。这表明,当前我们的教育,既要学计划,又要兼顾个体的资质、性格和才能。《学记》认为学生是有差异的,即“心之莫同也”。要在教学上获得收获,就要“知其心”、“尽其材”,还要“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难易”是指知识的深浅,“美恶”是指资质的优劣。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于有针对性地使用启发教学。如把因材施教运用在回答学生的提问上,《学记》中也有形象的比喻:“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说明高明的教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来选择教学方法,如果不根据“叩之大小”,而是以统一的答案作答,势必“教人不尽其材”,这是《学记》中最不赞同的。

七、善喻启迪说

《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可以说是启发诱导的意思,可见《学记》认为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启迪心智。并进一步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可见把启发性教学提到很高的位置。《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活动。《学记》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牵拉;是策励而不是强迫;是启发而不是替代。如果做到这样三点,则“道而弗牵则和(融洽),强而弗抑则易(容易),开而弗达则思(思考)。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了启发诱导,这样师生才和悦相亲;鼓励了学生自己好学,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至于“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引导学生打开了思路,才能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的学风。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学记》在阐发教学上,真正是遵循了《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主张,即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就不要启发他;不是到了他“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就不要引导他如何表达。“愤”就是学生对问题正在殚精竭虑,急于找到解决方法而不能时的窘迫心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适度地予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的意义。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经历“愤”,教师才能“启”。《学记》认为学生思考才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才是重点。这个“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分析后选择的教学法,是能够迁移的,能触类旁通的、能自我发散的知识点,而“三”是学生思考后得出的结果。

八、教学相长说

《学记》揭示了教与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著名论断。文章先用生动的比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然后进一步得出总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明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通过“教”的体验,才明白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困顿(“教然后知困”)。找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困顿,才能鞭策自己,这就是“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因此,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中的两个侧面,教师一半在教,一半在提高;学生一半靠学习,一半靠领会。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提升教学能力,遵循教育原则和方法,纯熟教学技巧,“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学记》把这样的教学体验概括为“学(教)学半”。它准确地表述了教学相长的科学规律,至今,对于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理论的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学记》中所阐述的这些理论至今仍在被我们认真学习、实践和研究。“禁于未发”理论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盲点、弱点,以便最有效的防范。“当其可之”理论强调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特点,以及知识的深浅程度和内在联系。“循序渐进”理论秉承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思想,注重教育的系统性和人认识上的规律性,让学生的学习呈以旧带新、循序渐进的过程。“相观而善”理论是鼓励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要互助共学,取长补短。“长善救失”理论分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正反两个方面,相信学生的上进心是主流,教师要善于发扬优点,摒弃缺点。“因材施教”理论的特点是考虑学生的生理发展过程,遵循他们的认识规律,给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善喻启迪”理论是教学上的总体指导方针,即教育的本质就是启迪人的心智,强制灌输只能适得其反。

Xuej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n Mental Intelligence Enlightenment

SONG Bo

(Shanghai Institute of Civil Aviation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2, China)

篇6

2013年初,临泽县被教育部确定为甘肃省唯一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地区,开展多种网络条件下的“教”与“学”的规模化应用探索。

试点工作实施以来,临泽县以硬件建设和更新为支撑,以空间普及和应用为重点,以资源推介和使用为依托,以网络教研和联盟为补充,深入推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与学应用,不断探索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方位支持和保障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促进了全县“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全面实现。

创新工作机制 夯实硬件基础

“实现‘三通’目标,硬件是基础。”临泽县教体局局长单兴银这样认为。

为加快全县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步伐,临泽县建立“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的创新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夯实“三通”硬件基础。

试点工作实施以来,临泽县已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宽带网络改造”和“终端设备更新”,为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教”与“学”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对此深有感触的是临泽县蓼泉镇双泉小学教学点的教师张莉萍。双泉小学地处临泽县蓼泉镇最西面,与市内的高台县接壤,属临泽相对比较偏远的学校。试点工作实施前,对于和双泉小学一样的村教学点教师来说,能和城里学校一样使用交互液晶一体机上课还只是一个梦想。2014 年秋,县上为该校配备了交互液晶一体机,这让制作的课件曾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奖的张莉萍一下子觉得有了用武之地。“其实交互液晶一体机并没有我先前想象的那么难。相反使用熟练了以后,课堂教学变的更有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浓了……”。说这话时,她一脸喜悦。

据临泽县教体局电教中心主任王伏忠介绍,目前,全县中学、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教学点光纤接入带宽分别达到200M、100M、50M和20M,班均出口宽带均达到4M以上,全部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县中小学及教学点交互式“班班通”教学终端覆盖率达100%,规模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录播教室和校园电视台,专任教师全部配齐了笔记本电脑, 实现了“人手一机”。全县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到了100%。

借助“校校通”和“班班通”的绝对优势,平台提供的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已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中小学。特别是村教学点学校在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提高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交互液晶一体机助“教”助“学”,开好了写字、拼音、音乐、美术等课程,弥补了教学点专业师资不足的短板,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全覆盖,满足了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

深化空间应用 改变教学方式

“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会在第一时间推送到我的个人空间,现在备课、上课非常方便”,临泽县第三中学教师宋其彪说。如今他已经习惯了每天登录平台备课上课,在个人空间上传教育资源,发表教育感悟,撰写教学反思,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工作之余,他还常浏览访问其它教师的空间,他说互相的交流学习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迪和提高。而类似的情景在临泽县各中小学早已成为常态。

为充分调动师生利用平台、使用空间、管理空间的积极性,临泽县在全县中小学建立“双推双学”制度,开展“五类优秀网络空间”评选活动,将试点工作列入全县“三重”工作,并将完成情况纳入中小学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着力推动全县各中小学全面深度融合应用。

据王伏忠介绍,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全县1545名中小学教师以及三年级以上268个教学班的11550学生中,教师空间开通率、班级空间开通率和学生空间开通率均达到了100%,家长空间开通率达80%以上,特别是学生空间和家长空间开通率进一步提高。

在五三小学五(1)班的班级空间里,有各科教师推送上传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推送到全班学生的学生空间,供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解决疑难时自主学习使用。该班倪好同学告诉记者,登录个人空间通过观看讲解通俗易懂的微课,她很快就能搞清楚自己不懂的知识点。

临泽县城关小学教师张瑾,每天在工作的空隙里,都会打开电脑登录平台,和孩子们相约在城关小学六(2)班的班级空间里,关注班情,班务动态,和孩子们交流一天学习的感悟。“班级空间里那每一个欢喜跳跃的字符,都让我心中充满了安慰与幸福,因为在这里,没有老师和学生,有的只是亲密的朋友……”张瑾说。她最喜欢的就是“班级文章”这一栏,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上传到这里,方便了同学之间写作方法的互相交流,还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平时,她还会拿起手机抓拍孩子们在校园的点点滴滴,或是教室里看书,或是楼道内谈心,或是操场上嬉戏……张瑾说,这些美好的瞬间分享到“班级相册”里,将会成为校园生活的美好的回忆,更是学生成长的珍贵财富。

目前,资源平台上各类空间的应用,正悄然改变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与此同时,空间应用还让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备课授课、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同伴交往、家校沟通等变得方便快捷,省时高效。

用好平台资源 助力高效课堂

滨河小学李佩吉老师的个人空间动态显示,她正使用着“语境点读”、“敏特英语”、“优学360”等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学应用。这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师生空间推送的教学应用,这些教学应用给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了交互、自主以及个性化的环境,为建设高效课堂注入了活力。

为进一步深化资源应用,临泽县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推荐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通知》,广泛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应用模块和优质资源的介绍,引导师生精心选择使用同步课程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专题教育资源等,及时向师生推荐使用优学360、易题库、高效课堂等教学应用资源,着力推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目前,全县先后组织开展县级和校本二级培训40多场次,参训教师达1800多人,基本覆盖了所有专任教师,平台资源应用的覆盖面达到了100%。

同时,临泽县还积极推广平台特色资源应用。在广泛考察了解了国内各种主流多媒体教学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在全县推广使用“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畅言教学通”软件。如今,系统能听会说的电子课本、到书到课的优质资源及快捷交互的学科工具早已成为了助力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据王伏忠介绍,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国共评选表彰的部级“优课”12212节。这些“优课”资源(包括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和相关教学资源)覆盖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将为教师个人课前备课、课中上课和课后评价等高效课堂建设的各个环节提供示范、参考和借鉴。同时汇聚的“名师”及“优课”资源也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常态教研、参加教学比武等活动提供了丰富、生动、高效、优质的资源素材。临泽县积极推广学习部级“优课”案例,组织广大中小学师生听课评课,开展在线学习,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和“学”深度融合的不同方法和多种模式,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应用,形成了“人人用资源、课课有案例”的教学应用环境。

篇7

昨天,三百多名上届九年级学生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为他们付出无数心血的老师,但我们没有伤感,有的是欣喜和骄傲,因为他们都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一级学校。正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我们不会伤感,因为我们又迎来了两百三十九名七年级新同学。迎来了新的希望、新的骄傲。

谨让我代表所有老师和各位老同学,向七年级的新朋友道一声:你们好!欢迎你们!

新的学期,我没带什么特别的礼物,但有三句话,我想送给大家。

目标比智力更重要——

我常听到家长夸自己的孩子,说他特别聪明,就是学习不太用功。听得多了,我就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其实你们都很聪明,没有多少人的智商是特别差的。可为什么许多聪明的孩子却对学习没有兴趣,反而是那些看起来天赋平平的同学变得越来越优秀,关健在于你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从跨进中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我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是博览群书、妙笔生花的才子,还是将来在某一领域有独特专长的人才。

就算你没想过这些大的目标,至少你也应该给自己定了个近期发展目标,比如这次单元考试我一定要超过谁。我准备中考时考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以前很多老师都要求同学在课桌上贴上学习目标卡,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只有那些游戏玩得比谁都好、功课做得比谁都差的学生才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一个目标。当然,有的同学一开始还是有目标的,但是玩这玩那,玩的东西多了,他就把自己的目标忘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所以,哪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聪明,我往往不以为然。因为许多孩子就是葬送在自己的聪明上,那些被游戏玩得死去活来的、那些被网吧葬送了青春乃至一生幸福的,哪一个不聪明?

不要说你聪明,要说你有志向,有目标,有追求!

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好习惯会成就一个人,而坏习惯可能毁掉一个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同学们的好习惯。昨天,我上楼梯时听到一个同学满口脏话,我当场制止了他。因为这种不文明的习惯不指出来,不改正,也许会伴随他一生,他长大后,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粗鲁野蛮的人。试想,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他的社会地位又有多高,生活能有多幸福呢?

昨天吃晚餐时,我要求同学们不要把饭端出餐厅,话还没说完,有个七年级男生就大声学我的话,我当场就批评了他不懂礼貌。即使是你的同学在说话时,你也不应该随便插话,那就更不要说老师和长辈了。否则,旁人会觉得你没有教养。

暑假里,我常常遇到一些同学和我打招呼,一句简单的“老师好”,常常引来周围无数羡慕的目光,不是羡慕我,而是羡慕这些同学受到了这么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这么高的素质。

礼貌是一种好习惯,讲卫生是一种好习惯,勤奋是一种好习惯,感激和宽容他人也是一种好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你受用一生。

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珍爱生命”这样的话同学们听得太多了,也说得太多了。哪一天班主任没有强调安全,哪一周学校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不是我们说得太多,而是同学们做得太少。仍有人爬到栏杆上晾衣服,仍有人集合时在楼梯上拥挤。上学期放假时学校和班主任刚刚强调了不准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游泳,放假那天下午,七年级的一名男生就因偷偷游泳溺水身亡。

请同学们牢记老师的安全教育,关注身边的不安全行为,注意身边的安全隐患。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作业环节;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09-01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本文主要从明确意义、严格要求、激励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做作业的重要性,以使学生从做作业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我们基础教育走在国家发展教育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正确轨道上。

一、我们教师要明确小学生作业的意义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做作业的目的?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做作业而去做作业,而是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培养自身的一些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素质,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好基础。

一般在开学初,我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交流这个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大家明白,做好作业:一是可以及时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住知识,否则知识就会忘得很快,久而久之,也可能我们真的就两手空空,把所学的知识大部分都忘掉了,那我们又怎么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呢?二是要想作业全部正确,得满分,这就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认真计算 ,认真检查,认真去做,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这种做事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具有这种素质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同学们在交流中也说到:如果一些科技人员缺乏这种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可能就会导致计算上出现错误,哪怕是一点点小的错误,我们的人造卫星就不能发射成功,这将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比如一名医生,如果他缺乏这种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有可能因为他的不认真,不负责而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给许多家庭带来不幸等。由此,只有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良好的素质,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在明确了做作业的意义后,在对做作业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同学们就很愿意去做,并且愿意自觉地、较高质量地去完成。

二、对小学生作业严格要求

对学生而言,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严格要求是完全必要的。这种严格要求完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在作业方面我努力从以下两方面来体现这种充满爱意的严格要求:

首先,教师要“严之有理”。比如,我对学生作业本的使用要求就非常严格,特别是书写格式,要求写上日期、作业出处,要求画上边线,左边写题号,右边写题,像等号、分数线一律要求用直尺画,所有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要规范。这样做,不仅作业看起来既清楚又美观,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如果有错误,学生会很快找到作业本上的题目在书上具体而准确的位置,从而有利于查找错误原因。开学初,我还要求学生在交作业的同时一同交草稿纸。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是通过草算,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二是便于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原因,也便于了解错误原因,这样学生在改错题时会有的放矢,不至于无从下手。三是草稿也要力争书写整齐,这样大大降低了计算的错误率,还养成了学生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当我把这样做的目的告诉学生后,他们都很愿意这么做。现在班上大部分学生认真验算的习惯已经形成。如,在测验的时候,他们都能很清楚、很整齐地在试卷右边的草稿部分进行验算,确实大大降低了错误率。

其次,教师要“严之有度”。我认为严格要求不等于什么都“一刀切”。由于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智力发育也不同,往往提出要求后,总有学生做不到位,这是正常现象。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我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一步到位,他们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第一步:我只要求作业格式书写正确就可以了;第二步:则要求其在书写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正确率;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而要求书写得整齐一些,美观一些。这样,把要求分成几步,把握好度,使好的习惯逐步养成,学生容易接受,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师要践行激励与评价机制

我们教师,要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在作业环节对小学生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又要灵活的变通,我在工作中主要践行如下举措:

1、从正确率方面进行评价 。作业全部正确可以得1个“100”分,“100”这个成绩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价,是对其作业正确率的一个充分肯定。

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新教学;探究

2013年 4月21~25日,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第七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在研讨会上老师借助生动有趣的视频、图片和师生互动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英语,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了学习活动,帮助孩子们直观重点,掌握知识,发散思维。为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这个创新就是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教学内容,运用实物、形体语言、多媒体、表演等多种活动和手段,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真实的情境中采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的场景和语言环境,以及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实施英语创新教学的方法做一下探索。供参考。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肢体语言教学

我们知道人类的肢体语言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点。为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运用得当,便能把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含义给清晰地表达出来,它甚至比有声语言更能说明问题,因此,教师要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英语教学。因为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现场表演,所以操作简单直观、形象易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对英语单词和课文的教学时,由于枯燥难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情绪,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可帮助学生对单词的正确记忆,也符合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爱玩的特性。肢体语言虽是无声的,但它却能起到恰到好处地补充、配合,甚至一些夸张的动作,都能使单词变得更形象,授课更有趣。而小学生比较好动,模仿力又极强,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模仿起来,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单词记住了。在教学牛津英语“chicken”这个单词时,笔者先是用两个手臂模仿小鸡扇动翅膀的动作,并配合小鸡“唧唧”的叫声,直观地给学生增加了这个单词的词意印象,很多学生都模仿我,跟着我一起做小鸡扇动翅膀的动作,嘴里一遍一遍的念着“chicken”这个单词,很快学生们都能记住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和词意;在教学“goodbye”这个单词时,可以用再见的手势很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轻松明白这个单词应用何处,课堂结束时,当我宣布下课时,同学们都用英语对我说“goodbye”,很显然,同学们不仅记住了这个单词,还能学以致用。实践表明:肢体语言运用得体,就能够帮助教师把词语的确切意义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给英语课堂教学增加了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肢体语言表现法,应该永远成为我们英语生态课堂的常态。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现实生活进行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具体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课程的理解把握和开发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能否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小学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力和展示自己学习、运用语言能力的机会。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到要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生在课堂里会接触到一些日常用语,这些日常用语不拘一格,有的跟平时学过的句型词汇有偏差,如果教师在这里一味地套格式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对于这些日常英语,就应拿到适当的场合加以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我常常创设生活情境,用生活教学的理念来构建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游戏教学

篇10

1.引言

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规范教育的起始点,加之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本,怎样保证小学语文的教育水平是当前相关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创建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基于此,应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提上日程,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创教育新局面,展开教学新途径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重心所在。

2.创新小学语文教育途径的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推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其中也包含了教育事业。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时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课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育重心应转移到素质教育中,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果沿用老旧的教育观念,会发生教育水平较低和教育方法落后的尴尬局面,使得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得到实施[1]。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另辟蹊径,开拓创新,以新思路战胜旧观念,新方法代替老路子,做到真真正正的实现对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改革,把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层次上来。

3.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状况分析

随着小学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创新,语文教学在发生了很大改变的同时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依然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师资队伍水平欠缺、课堂教学无法有效带动学生积极学习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鉴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对教师引导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的能力要求是较高的,这些不足需要及时认识并抓紧解决[2]。

4.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创新途径

4.1 创建有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有了充分的兴趣爱好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就相当于帮助学生好好学习,如果老师能清楚意识到这一点,让课堂教学充分乐趣,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语文是一项十分开心的事儿,就好像游戏一般让他们乐此不疲。教师可以利用导入的方式来丰富语文课堂,例如在教授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图片或者视频片段来导入到课堂当中,小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营造的场景中深刻的了解到课文中的内容。在这种轻松且新颖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4.2 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的综合能力。想要有效、有序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超强的教材分析和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基础教材的认知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所以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备课和授课阶段,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剖析,延长教材的知识内容,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和安排,对学生进行合理授课。利用流畅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渲染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教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课堂中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对学生进行授课,通过教学视频、学生表演、课后练习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这一课的认识。

4.3 大力采取引导与启发模式开展教学。小学时期的学生犹如一个新生儿刚接触世界一样,对小学时期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采用创新的方式与手段吸引和带动学生学习,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思多想,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引导,使学生进行深人思考,并不断加深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坐井观天》这一课时,要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然后进行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学视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画面感,并且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4.4 创建情境教学氛围开展语文教学。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有趣优质的学习场景,从而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可以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之后通过自己的表达或同学合作表达知识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主思考创造积极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的创设背景,利用现有的生活理论常识,通过多媒体、演绎推理等途径,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常态化。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堂课时,要求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如问题太阳到底是什么时候大,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调动了课堂氛围,扩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去创建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

篇11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的推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刻体会到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实施新教材的教学,是不符合新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是误人误国,贻害无穷。为此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进行创新教育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一是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更新了教学理念才能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真正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天地。二是按照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是让学生课前根据阅读提示去预习课文,自觉、自主地进行分析、探究、理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把时间教给学生,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读课文、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再次引导学生大胆发言,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好处。

二、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创新教学是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发现能力、突破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学科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是发挥语言文字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发挥本学科的思维功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三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去构建语文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新体系、新内涵。

2、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营造创新氛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行精讲,把课堂余下的时间教给学生,给学生创设创新机会;三是在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提倡师生关系融洽,进行平等地互动交流,进而实现高效合作课堂;四是新时期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多位家长的呵护,接受新生事物有特别强,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其中争强好胜就是多数小学生都具备的个性特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维护好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发展。一是教师要换位思考,对学生“错误行为”要搞清楚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不要一味的进行批评,而是要进行激励性评价。因为学生年龄还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是个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求知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难免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承认并且改正错误,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正是学生们需要的一种创新态度,为此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要适当地给一些鼓励与支持。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且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这样具有片面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时,应及时给予判断,教师应对学生正确的意见与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二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人生具有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便能有意识、努力去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小学生心灵中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课业的加重,好奇心逐渐淡化,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坚持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具有这颗好奇心,作为老师,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好奇表现应给予肯定,如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应加以鼓励和培养。

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探究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探究性奠定基础。因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是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就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动选择、自我分辨、去粗取精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我国的教育领域,在新课改全面深化落实以后,呈现了全新的教学状况,整体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学语文是我国的基础教学学科之一,它的主要教育功能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且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一定的规范和约束。现如今,小学语文也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不再受欢迎,转而被全新的教学方法所替代。但是,在运用全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水平。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探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在新课改的落实中,我国的小学语文已然全面地运用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并且也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整体的教学质量应该可以得到实时的改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并没有切实的根据,主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盲目地将其他学校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照搬了过来,而没有考虑到这些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因而,许多教学方法虽然本身十分先进,加以有效地应用也可以迅速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益。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法的思路和方向,并没有完全迎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而导致它的教学并不合理,也就难以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益。其次,很多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以“提问教学”为例,往往都是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运用提问教学进行趣味问题的提问,学生这一期间的学习热情被完全激发,而在这之后,教师仅仅给了学生几分钟的自主讨论时间,接着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了讲解,又回到了以往的教学中。因而,可以看出,许多教师所开展的语文新型教学模式是十分形式化的,实际的教学效用并不大。最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本身是一门乏味枯燥的教学科目,虽然教师对其进行了改革,但依旧保留了浓厚的教学性质,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并不高。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读写结合,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没有太大的联系,教师会偶尔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集中在阅读教学上。这种现象使得写与说之间出现了完全的分离,所能够产生的教W效用十分低。而且,新时期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虽然科学,但是依旧未曾改变读写分离的局面,使得教学效益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同时,加大对读写结合教学的探讨。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最为直接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还能综合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比如,在学习《假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展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以“假如”为主题,进行一定字数的小练笔。由于学生刚刚学习完这篇课文,对于课文内容的印象相当深刻,并且也产生了较多的学习感悟,有太多的思想想要表达出来,而通过小练笔这一写作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空间,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开展趣味教学活动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以他们的兴趣为基础,开展趣味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使用极其广泛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小学初中阶段,教学活动几乎成为每门学科必备的教学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发现他们平时的活动乐趣,并将其中的活动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比如,在学习《三个儿子》的时候,由于这篇课文属于趣味的故事性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并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将课文立体化地展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印象,还能切实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的基础教学科目之一,小学语文一直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的时期,小学语文也应当积极优化自身的教育体制,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同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权利,帮助学生全面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教育教学 改革 发展

进入新时期,一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在全国迅速展开,本文借此初步探讨了其必要性与可行性策略,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只有发展和改革才能不断地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才能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教材内容过于繁杂,与社会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吃力;(2)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硬,教育教学能力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3)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其中“应试教育”的成分太多。因此,要改变现状,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

传统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走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付各种考试的‘英才选拔’和‘差生淘汰’的路线,”[1]虽然也从局部进行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整体优化,但是这些都是以高分和升学为最终目的的,不可能满足未来教育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2]走一条以大众教育教学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路线。

二、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1.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21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教育必然会发展为社会化、终身化。因此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适当开设家教、社会交际、健体、休息、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活知识的课程”,[3]让学生不断扩展和充实知识,把课内和课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改革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我国基本上采用班级授课制,它对于加强人际交往,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它不利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因此,要创设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以班级授课为主、其他授课形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并把长期稳定、紧密结合的班级和短暂、临时、松散的班级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年级和班级界限,组织课内外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从而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了解与协作。

3.重视因材施教,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另外,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分层分类布置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作业,实行弹性作业,并改变单一书面作业方式,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内容,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课业负担。

4.推行考试改革,实行全面评价

改革现有的应试考试制度,实行评价内容、方式和标准的多样化。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效益评价,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取消升级考试和留级制。

三、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现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们的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如何考试和升学,侧重于选拔精英,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压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根据当前与未来教育的需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推动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高翔.21世纪小学教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探微[J].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7月.

[2]葛学功.小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发展改革[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年6月.

篇1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 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优点和积极品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为重点。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用一种欣赏的、开放性的、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动机和力量。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过去不等于他们的未来,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成绩的差异不应是评价他们的标准,品行才是评价他们最为重要的前提。学生成绩差是过去的历史,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他成为一个爱学习,并不断为之努力的好学生。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过程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一切,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

 

首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却有其他的优点。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它的光芒加以扩大,让他充满自信,使他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我班里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不爱学习,经常打架。通过对他平常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很讲义气,很懂事的孩子。有一次,每个寝室要选一名寝室长,我就推荐了他。结果,在学校每天对寝室的内务检查中,他的寝室一直都是满分。我在班里表扬并要求其他寝室长都要向他学习。可能他从未受过老师的表扬,我发现他第一次脸红了。从此,我有意无意地把班级里有些事情安排给他做,他总是负责任地做好每件事。他渐渐地融入这个班集体里,不再打架闹事,并且开始认真学习了,因为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从此,他对我充满感激和信任,把我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与信赖,能够焕发他们的热情、提高信心、增强自觉、激发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欣赏学生,挖掘学生的亮点。

 

其次,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积极心理学首先要求师生之间要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些积极关系的特征包括:相互信任、尊重、关心、时间投入、陪伴、体贴、安全、善良、鼓励、有趣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意识、态度和交往方式,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正向行为的积极发展。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微笑、几句鼓励、几次表扬就能建立的,它需要计划、时间、努力、技巧,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坚持。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应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今年刚刚带完高三的我又被学校安排带了这届高三,我当时担心学生不能适应这段磨合期。我在教学上是个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很重视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接这两个班时,我发现他们没有背单词的习惯,所以我初次给他们听写的分数简直让我崩溃,交作业也是拖拖拉拉。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让他们英语的学习井井有条起来,所以先培养习惯。但我知道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我,他们才会跟着我走。我尽快地做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记录每个孩子每天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对进步的孩子给予表扬,对孩子做错的题耐心地给予讲解,并且鼓励孩子们多问题,课堂上积极参与。渐渐地学生看到了我对他们的付出,他们对我更加尊重,在英语学习上非常地努力。教师要善于赞赏与激励,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赞赏是自我期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三,教育过程运用积极语言。

 

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相信每个孩子,包括成绩最差的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受肯定、被欣赏的心理需求。教师运用积极语言本身就表现出关爱的语气、赞许的态度、尊重的表情、信任的眼神,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实话实说》中的崔永元小时候酷爱数学,但有一次因为上课思想开小差被新来的数学老师严厉批评。从此,他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他说: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我请求各位老师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以育人为终极目标,以语言为主要工具的教师,理当用心学习、研究如何说话,说什么话。

 

对学校教育来讲,学校要以广大普通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研究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让校园充满乐观与积极的氛围。育人者当育己,心育者当自勉,老师应成为学生心理积极暗示的楷模。

 

积极心理学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我们都知道,心情的好坏可以影响着我们做事情的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直接影响教育能否取得真正成功的因素并不是知识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专业领域的创新,而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快乐生活的心态。基于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一切从积极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其活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