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兽药市场分析范文

兽药市场分析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兽药市场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药品 营销策略 OTC

【中图分类号】R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16-01

OTC即是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生开药方,就可以在药房买到的药品。目前,国际上用OTC(Over The Counter)来表示非处方药,与OTC相对的就是RX即处方药。在国外,OTC药品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渠道,但在国内还处于开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疗改革的提出与实施,2000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与国际OTC接轨提出了医药分类管理。自此我国的药品消费市场发生了大的变化,其中以OTC药品的变化最为明显。OTC药品可以在药店或者非医疗单位销售,这一趋势给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商机也带来了挑战。

一 OTC药品营销面临的挑战

根据有关机构对我国OTC市场的调查研究表示,中国的OTC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我国的OTC年增长率为30%左右,1996年达到13亿美元,2000年达到30亿美元,也就是说,到这时为止达到了法国在1995年的水平,根据调查,专家预测到2010年,可以达到美国在1995年的水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市场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性跨国公司都做好了准备,要来分享中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OTC市场。跨国公司的参与,强占了我国的药品市场,给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带来挑战与危机。同时我国又进行了入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随着全民医保的普及,一些消费者可以通过社区卫生院免费领取药物,因此降低了零售药店的营业额,对OTC药品营销提出挑战。另外,我国大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缺乏自己的品牌药,基本上都是仿制,随着OTC药品走向市场,患者对药品有了选择权,为了安全,一般比较重视药品的品牌与功效,这对OTC市场营销提出挑战。

二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 OTC药品营销策略要在产品方面下功夫

药品消费相对其他消费品来说属于理性消费,它是用来治病的,消费者使用OTC药品时比较看重产品的功效,只要是功效好,消费者就信赖这个产品。药品营销界对OTC药品的营销有这样的观点,说OTC药品市场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自身因素,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产品占有一半的因素,另外是对产品的策划和策划后的执行。所以OTC药品营销策略要从产品自身开始,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要不断地开发研制新成品,医学的探索永远没有止境,要不断地研制新的医药材料,这些都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同时在研制新药品的时候,也不能忽视老产品,要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对老产品提出在结构、材料、制作等方面的改进。一些药品生产公司运用新的研究成果对老产品进行加工,从而使老产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药物配方,如果能利用现代技术再进行加工,那么在功效方面肯定会有大的提高。比如,天士力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就是在以前的片剂和胶囊的基础上改进的,功效也大大提高,有的时候可以用作急性药品来使用。

(二)OTC药品营销策略要关注品牌

在当前的药品市场中,同一功效的药品可供选择的种类比较多,这是因为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的限制较少,并且OTC药品生产需要的技术含量不高,所以药品花样比较多,如何能让消费者在众多的同类药品中选择自己的药品,是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营销人员一直考虑的问题,那就是要树立药品品牌。品牌的知名度成了消费者购买此类药品的关键,同时也是药品生产者追求的效果。消费者购买品牌时,最先考虑的就是这个牌子有没有听说过,OTC药品可选择性比较大,所以要使药品的品牌进入到消费者的脑子中,这样才有可能去购买。因为消费者每天都会从电视、街头巷尾看到很多广告,要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品牌是不容易的,要在这个方面下功夫。消费者对一个OTC品牌的品质和功效是很看重的,如果这类产品令消费者满意,这个消费者会成为此类产品的最有力的宣传人。有了消费者的信赖,就有了忠诚的消费者,也就有了竞争的资本。药品生产者要确立一个标准,药品营销不是在卖药品,而是在卖信任,如果消费者与你的药品之间建立了信赖关系,企业就会有稳定的利润来源。当然这牵涉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要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强度,就要注重产品品质和品质形象。其中品质形象很重要,是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印象和看法,有时候你的产品品质做得挺好,但是不一定会得到好的品质形象,因为消费者不是专业人士,分辨不出产品的好坏,有着自己的一套评价药品质量高低的标准。

(三) OTC药品营销策略要运用宣传广告

现在OTC药品营销已经和一般的消费品没有什么区别,作为生产药品的企业也要运用各种市场营销手段来促销,其中宣传广告是重要手段。OTC药品营销的广告媒介首先要选择电视,OTC药品用于治疗普通疾病,面对的是消费者,波及的面比较广,在我国只有电视的覆盖率最高。并且电视广告的可视性比较强,表现力和艺术性比较高,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些公益广告、产品广告等还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另外OTC还可以利用销售现场来作为广告媒介。OTC药品主要是在药店进行销售,消费者到药店购买药品,会听咨询师的建议。所以在药店方面聘请专业人士作为咨询师,另外在药店内还要进行广告,提供药品信息,引导消费者选择。同时要正确进行广告定位,突出药品特性,以获得竞争优势。在琳琅满目的药品种类供选择的情况下,药品广告必须找准切入点,突出自身优势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塑造自身与众不同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还要重视把医生等专业人士吸纳到展示广告行列,他们对OTC药品市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消费者对于医生或者药剂师等专业人士的建议是比较看重的,如果广告中有医生等人的参与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药剂师进入广告行列会大大增强效果,因为药剂师是配药的,他们最明白药品的成分与功效,OTC大部分药品都是经过他们销售的。

篇2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28-02

血压是机体各组织器官运行的影响因素之一,血压异常可引起严重的脑、心、肾损害。抗高血压用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的作用影响血压的调节。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抗高血压药市场的竞争亦愈渐强烈。为研究抗高血压药在药品零售市场的现状及趋势,笔者以广州时普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对2005~2006年成都市零售市场抗高血压药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销售趋势及市场竞争概况,以期为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经营、销售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广州时普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系统”收集的成都市药品零售市场2005~2006年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通用名、规格、零售价、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生产厂家等信息。该数据是成都市市场的总体数据,是通过分层抽样、加权平均的方法放大后得到的。

1.2 方法

按抗高血压药的类别、药品通用名,统计2005~2006年抗高血压药的市场份额排名,观察抗高血压药零售市场的强势品种。

本文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类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统计

2005~2006年成都市各类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CCB在成都市抗高血压零售市场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与其一同上升的还有ARB类抗高血压药,ARB较2005年同期上升了0.06个百分点。

2.2 年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抗高血压药统计

2005~2006年成都市年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抗血压药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成都市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药品超过总体市场的80%。其中硝苯地平连续两年位居第1位。非洛地平市场不断扩张,2006年较2005年同期上升5.76个百分点。酒石酸美托洛尔下滑了一位,下跌1.59个百分点。苯磺酸氨氯地平、复方降压平,伊贝沙坦、吲哒帕胺、福辛普利钠在统计排序上都有上升,但只有苯磺酸氨氯地平市场份额略涨,其它抗高血压的市场份额均在下降。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上升,高血压发病率日渐增高,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用药,抗高血压药在药品零售市场上呈快速增长的势态,预计随着生活水平及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将继续上升。从2006年成都市抗高血压药的市场增长率来看,化学药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CCB类抗高血压药的降压效果已经取得临床肯定,2006年零售市场不断做大。以硝苯地平、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代表的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细胞外Ca2+内流而引起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不减少心输出量,不引起性低血压和水钠潴留,特别是缓、控释制剂,血药浓度稳定、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受到患者的喜爱。这三种钙离子拮抗剂的2006年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排名也有所上升。HOT-CHINA研究证实中国人使用CCB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单药治疗高血压达标率为44.25%,联合用药为83.40%。而国际HOT研究单药治疗达标率为43%,联合用药为75%[1]。因此,CCB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具有市场潜力的抗高血压药是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近年来发展很快。2005年在重点城市的样本医院里,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7个品种的用药为1.63亿元。这几个品种均已进入2004年《国家医保目录》,作为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高血压二线用药[2]。成都市零售市场销售的该类药主要是:氯沙坦钾、伊贝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其中伊贝沙坦降压效果最好,能有效控制患者清晨后高血压的高峰期血压,从而降低心脏系统的疾病。尽管该类抗高血压的市场份额不大,但作为新型抗高血压药,具有不良反应小、降压效果明显的优点,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CCB占成都市抗高血压药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ARB作为新一代的抗高血压药,抗压作用明显,已日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其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孙宁玲.全面干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01-08.

[2]蔡德山.沙坦类:抗高血压药市场领航员[N].医药经济报,2006-12-13.

篇3

1 概述

属于消化系统药物范畴的止吐药在肿瘤辅助治疗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止吐药物市场也水涨船高,不断扩容。2002年全球止吐药物经营额已超过15亿美元。

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药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的止吐药主要是皮质类固醇类、甲氧氯普胺等,这些药物一般是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副作用,但甲氧氯普胺有明显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而使其临床使用受到限制。5-HT受体拮抗药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强效的镇吐作用,一经问世,就被广泛用于癌症化疗、放疗及麻醉、术后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目前5-HT受体拮抗药已经完全主宰整个止吐药市场,已上市的品种达到8个(见表1)。

2 国内医院用药市场规模及主要品种

近年来国内止吐药医院用药市场不断增长,2006年从IMS全国医院用药统计看已达到了8.4亿元左右,2007年上半年为4.93亿元,估计全年能达到10亿元左右,其中以5-HT受体拮抗剂为绝对主力,占99.6%以上的份额,增长幅度见表2。

从IMS全国医院用药数据来看,目前主要使用的止吐药是5种司琼类药物即5-羟色胺拮抗剂止吐药,其排名及增长情况见表3 和表4。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6年以前,昂丹司琼一直高踞龙头老大的地位,直到2006年上半年开始被格拉司琼反超,而其他3个司琼类药物的不断增长也使得前两者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从表4可以看出格拉司琼增长趋缓,昂丹司琼开始出现负增长,而托烷司琼的增长迅猛,雷莫司琼也开始后来居上。

从剂型上分析,由于止吐药大多为院内使用,医生在用药选择上,倾向于使用起效快的注射剂型,水针和粉针剂型的使用金额占据了99%以上的市场份额。虽然临床上仍以注射液为主,但2007年上半年同比其市场份额在下降,而粉针剂的用量增加较多,同比2006上半年相对市场份额增长了58%。

3 主要品种分析

从IMS国内医院用药统计可见,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止吐药主要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是市场领先的品种,虽然份额在逐年下滑,但两者仍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根据16城市医院用药排名,2006年昂丹司琼居第63位,格拉司琼居第106位,托烷司琼居第123位,2007年上半年昂丹司琼退至第96位,托烷司琼升至第101位,格拉司琼降到第141位,可见托烷司琼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

由于此类化疗止吐药销售价格高,利润空间大,近年来这类药物的申报生产企业较多。昂丹司琼已有100多个生产批文,格拉司琼有150多个生产批文,托烷司琼有60多个生产批文,阿扎司琼有30多个生产批文,雷莫司琼有50多个生产批文,且后3个品种还有几十个受理号正在审评之中。近期托烷司琼、雷莫司琼获得生产批准的数量增加较快,会对市场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国内数十家企业正在申报止吐新药帕洛诺司琼。目前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已进入200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

3.1 昂丹司琼

昂丹司琼(Ondansetron,曾经称为恩丹西酮)由GSK公司研制开发,1990年在英国首次上市,商品名Zofran,1992年12月获FDA批准后,相继在多国销售。昂丹司琼有止吐药“金标准”之称,经试验分析,单用昂丹司琼对预防非顺铂引起的呕吐疗效较好,而且对延迟性呕吐也有很好的疗效。

昂丹司琼在国内上市较早,1991年开始进口制剂,供国内抗肿瘤专科医院用于临床,商品名“枢复宁”,主要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1997年国内企业开始生产,至今国内已有100多个批准文号。昂丹司琼在国内化疗止吐药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从单品种的销售看,2005年以前昂丹司琼始终占据着销售额头名的位置,但是从2007年上半年销售额看同比已经出现负增长,销售名次也已落在格拉司琼之后,这一方面是由于其销售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也有其他品种的竞争因素。

IMS全国医院用药数据显示,昂丹司琼进入统计的销售厂家有27家。市场集中度较高,前10位厂家占据了90%以上的医院用药份额,其中山东齐鲁一家占了本品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54.29%),比第二位的宁波天衡制药厂高出42个百分点。昂丹司琼目前基本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原研厂家GSK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所剩无几。

3.2 格拉司琼

格拉司琼(Granisetron)也是GSK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5-HT受体拮抗剂,1991年在南非首次上市,1993年12月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随后在欧美多国上市。2000年罗氏公司接手格拉司琼后,将商品名定为“凯特瑞”(Kytril),经过临床研究,罗氏公司又申请了新的适应证,2002年8月已获美国FDA的批准,注射剂用于手术后恶心和呕吐的治疗。该品在手术前或手术期间作为预防恶心用药,在术后作为治疗呕吐用药。

我国卫生部1995年批准天津中美史克公司生产格拉司琼,1997年批准宁波市天衡制药厂生产格拉司琼原料药、注射剂和片剂。格拉司琼进入国内市场稍晚,但国产品开发较快,具有生产资格的厂家较多,市场竞争激烈,现有150多个批准文号,主要剂型有:静脉滴注剂、口服片剂和胶囊。是国内目前销量排名第一的5-HT受体拮抗剂止吐药。

IMS全国医院用药数据显示,格拉司琼进入医院用药统计的厂家共有41家,格拉司琼的市场相对分散,竞争更为激烈,厂家之间的份额差距不是很大,前10位厂家占据了67%的份额。新入厂家的增加使得市场份额不断被瓜分,居第一位的罗氏公司的市场份额已从2004年的20.7%下跌到2007年的10.66%,国产品则以北京四环科宝制药厂表现最好,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步增长,2007年已经达到9.12%,宁波天衡制药厂(8.60%)和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8.15%)紧随其后。

3.3 托烷司琼

托烷司琼(Tropisetron)为吲哚甲酸衍生物,具有高度5-HT受体拮抗剂作用,该药由诺华公司开发,1992年在荷兰上市,商品名“欧必亭”。我国政府1994年3月授权对其给予行政保护,2001年9月22日已到期,目前由北京诺华公司经销胶囊剂、注射剂。2002年10月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公司开发成功,获得原料药、片剂、注射剂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商品名“舒欧亭”。目前国内有60多个批准文号。

IMS全国医院用药显示,本品的竞争厂家还不多,而且国产托烷司琼(如北京四环药业的“舒欧亭”和四川西南药业的“赛格恩”)的上市,使得原来被进口药一统天下的局面迅速改观,目前西南药业已经占了7成的市场份额,北京四环药业增长也很快,已经有21%的份额。而诺华制药只剩下2.56%的市场份额。

3.4 阿扎司琼

阿扎司琼(Azasetron)是对甲氧氯普胺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后得到的甲酰胺衍生物,是具有强效、高度选择性的5-HT受体拮抗剂,由日本三菱制药公司研发,许可给日本烟草产业公司销售,于1994年在日本首次上市,商品名Serotone。本品能强烈抑制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抗癌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轻微。

2001年国产阿扎司琼获准生产,分别是上海医工院与南京制药厂开发的“邦悦”,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延安万象药业开发的“坦斯克”,此后其他厂家的产品也陆续上市,目前已有30多个批准文号。

IMS全国医院用药显示,本品的市场销售额稳步上升,2007年上半年约占IMS全国医院止吐用药10%的市场份额。目前医院市场上共有10家厂家在销售本品,排名第一位的是浙江万马药业,但在其他国产品的竞争下,它的市场份额已逐年下降,2004年为52.69%,到2007年上半年只有24.60%。南京制药厂始终稳居第二,江苏正大天晴药业则后来居上,超过浙江耀江药业坐上第三位的宝座。

3.5 雷莫司琼

雷莫司琼(Ramosetron)由日本山之内公司研发,是结构改造后的创新产品。国内1999年开始进口日本山之内公司的盐酸雷莫司琼注射液,商品名为“奈西雅”。2004年末深圳市清华源兴药业有限公司首先获得原料和注射剂批件,目前雷莫司琼已有50个批准文号。

IMS全国医院用药数据显示,雷莫司琼2004年以前完全是进口药的天下,2005年开始有深圳清华源兴进入市场,到2007年上半年为止,IMS全国医院用药数据显示有13家厂家销售雷莫司琼,众多国产药已经占据了大约80%的市场了。深圳市清华源兴药业产品虽然是最早进入市场的国产药,但市场开发并不成功,销售额未见明显增长,其市场份额也逐步被其他国内厂家蚕食,目前仅剩不到1%的市场份额。而吉林新星药业的产品则一上市就占据了第二的位子,市场份额达到了14.38%,山东潍坊制药厂(14.38%)则在2007年上半年已超过了华北制药集团(13.07%),坐上了老三的位子。

4 止吐药市场前景分析

在5-HT受体拮抗剂止吐药物中,目前已有5个品种进入国内市场,从国内医院市场看,化疗、手术期的止吐用药结构已与国外相近,在5-羟色胺阻滞剂选择上,片剂、胶囊制剂份额较少,注射剂和粉针占99%以上份额,其中格拉司琼和昂丹司琼销售额较高。

从IMS全国医院的用药统计看,2007年样本医院止吐药用药金额约为10亿元,年增长率较前几年相比已减缓。虽然近两年有大量企业进入化疗止吐药市场,但是销售金额的增长没有与进入市场的企业数成正比,后进入市场的企业并没有取得较好的市场销售金额。

从上述分析可见,国内化疗止吐药市场的增长空间已经减小,生产企业日益增多竞争剧烈;后上市品种(特别是非医保品种)在上市数年后仍没有获得突破性的销售增长,在用药金额中占据极小比例。可见此类市场用药惯性大,竞争相对集中(主要在大医院销售),新品种要进入市场取得好成绩相当不容易,加之同品种竞争激烈,虽然利润空间较大,但企业在选择项目开发市场时要进行全面分析。

止吐药市场显示出数量增长较金额增长快的趋势,表明本类药物的总体价格在不断走低。例如昂丹司琼在几年前200多元一支,现在的价格已经降到了40~70元一支。其他产品也都有着同样的表现,这跟仿制药大量入市拉低价格有直接关系。目前仿制药的价格多为同成分原研药的一半。随着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进入医保目录,此类产品从自主定价到政府定价,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利润空间也在压缩。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止吐药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也被纳入了医保目录。但是,过多生产厂家的涉足使得该市场严重同质化。

篇4

一、品牌关注格局

前十五品牌关注度降至九成以下

10月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以20.6%的关注比例仍处于领跑者地位。苹果关注比例超一成,为12.8%,位居亚军。联想、诺基亚关注比例分别为 6.9%、6.6%,分居第三、四位,关注比例差距较小。华为以5.7%的关注比例排在第五位。其他上榜品牌关注比例均在5%以下。整体来看,本月最受关 注的前十五家品牌累计关注度较以往下降明显,首次降至90%以下。

(图) 2013年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第一阵营前五品牌排名稳定

与9月相比,10月智能手机市场最受关注的十五家品牌中,前五品牌排名均保持稳定,其中三星、苹果、诺基亚、华为关注比例相较于9月均小幅下降,只有联想与上月持平。第二阵营变动明显,HTC、酷派品牌排名均上升一个位次。索尼移动、魅族下滑。

表 2013年9-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对比

排名 2013年9月 2013年10月 品牌 关注比例 品牌 关注比例 1 三星 21.1% 三星 20.6% 2 苹果 14.0% 苹果 12.8% 3 联想 6.9% 联想 6.9% 4 诺基亚 6.7% 诺基亚 6.6% 5 华为 6.3% 华为 5.7% 6 索尼移动 5.4% HTC 4.7% 7 HTC 4.8% 索尼移动 4.6% 8 小米 4.7% 小米 4.3% 9 魅族 4.6% 酷派 3.9% 10 酷派 3.7% 魅族 3.8% 11 OPPO 3.3% OPPO 3.5% 12 中兴 3.1% 中兴 3.1% 13 vivo 2.7% LG 2.8% 14 LG 2.6% vivo 2.5% 15 摩托罗拉 2.3% 摩托罗拉 1.9% —— 其他 7.8% 其他 12.3%

二、产品关注格局

(一) 产品关注型号

苹果iPhone 5S(16GB)夺冠,并遥遥领先

10月苹果iPhone 5S(16GB)上市第二个月,用户关注度依旧呈强势的上升势头,本月凭借4.6%的关注比例夺冠,并遥遥领先于其他上榜产品。

从产品数量来看,本月苹果共有四款机型上榜,与三星齐平。前三甲产品中,除苹果iPhone 5S(16GB)居首位外,第二、第三的位置均被三星手机收入囊中。

国产机型本月上榜数量为四款,小幅下降

从阵营来看,本月国产手机阵营共有四款机型上榜,魅族MX3 (无NFC/16GB/普通版)排名第四,在国产机型中居首。此外,魅族还有一款机型魅族 MX2(16GB)上榜,排在第十四位。小米、OPPO均有一款机型榜上有名。

四核机型居主流地位,占据七席

从上榜机型的参数来看,采用四核心处理器的机型占据主流地位,共占据七席,另外,双核机型占据六席。本月一款双四核机型上榜。从主摄像头像素来看,本月搭载千万像素以上的机型数量有所上升,达到五款。

(图) 2013年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产品关注排名

表 2013年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受关注的十五款产品及主要参数

排名  产品名称 上市时间 主屏尺寸(英寸) 操作系统 摄像头像素(万) 9yeu 30报价 1 苹果 iPhone 5S(16GB) 2013年 4 iOS 7.0 800 ¥5,600 2 三星 GALAXY Note 3(N9006/单卡/16GB) 2013年 5.7 Android OS 4.3 1300 ¥4,500 3 三星 GALAXY S4(I9500/16GB/单卡版) 2013年 5 Android OS 4.2 1300 ¥3,950 4 魅族 MX3(无NFC/16GB/普通版) 2013年 5.1 Flyme 3.0 800 ¥2,499 5 苹果 iPhone 5C(16GB) 2013年 4 iOS 7.0 800 ¥3,600 6 苹果 iPhone 5(16GB) 2012年 4 iOS 6.0 800 ¥4,700 7 苹果 iPhone 4S(16GB) 2011.10 3.5 iOS 5.0 800 ¥3,800 8 索尼 L39h(Xperia Z1) 2013年 5 Android OS 4.2 2070 ¥4,450 9 诺基亚 Lumia 1020(EOS/32GB) 2013年 4.5 Windows phone 8 4100 ¥4,600 10 诺基亚 920 2012年 4.5 Windows phone8 870 ¥2,600 11 三星 GALAXY Note II(N7100/16GB) 2012.10 5.5 Android OS 4.1 800 ¥4,699 12 小米 红米手机(移动版/4GB) 2013年 4.7 MIUI V5 800 ¥799 13 OPPO N1(16GB/移动版) 2013年 5.9 Color OS 1300 ¥3,498 14 魅族 MX2(16GB) 2012.12 4.4 Flyme 2.0 800 ¥1,699 15 三星 GALAXY SIII(I9300/联通版) 2012年5 4.8 Android OS 4.0 800 ¥2,850 (二) 不同价格段结构

2000元以下机型关注度累计涨2.1%

从价格关注格局来看,本月2000元以下智能手机关注度集体上涨,累计涨2.1个百分点,其中千元以下机型关注度涨1.2%。此外,3001-4000元 价格段机型关注度也较上月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涨2.1%,5000元以上高端机型关注度微涨0.1%。其他价格段机型关注度则均出现下降。

(图) 2013年9-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同价位产品关注对比

(三) 不同核心数产品分析

四核机型关注度突破50%

ZDC监测数据显示,10月智能手机市场上四核机型在售数量达到376款,较上月增长30款,其关注度也水涨船高,达到50.5%,首次突破五成,成为用户关注的主流。双核、单核、八核机型关注度均较上月出现不同幅度下滑。

(图) 2013年9-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同核心数产品关注对比

(四) 不同操作系统产品分析

Android系统机型关注度为78.9%

从操作系统来看,本月Android系统机型关注度尽管仍在80%以下,但与上月相比,出现0.9%的上涨。苹果iOS机型关注度也较上月小幅下滑。 Windows Phone系统机型本月有诺基亚新机,但关注度并未获得显著提升。Symbian及BlackBerry系统机型关注度均已降至0.5%以下。

(图) 2013年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同操作系统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五) 摄像头结构分析

1200万及以上像素机型关注度逼近三成

从摄像头像素来看,本月搭载1200万及以上像素的机型关注度大涨3.6个百分点,达到27.8%,逼近三成。800万/810万及500万像素机型关注度则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整体来看,800万/810万像素机型仍为用户关注的主流。

(图) 2013年9-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同摄像头像素产品关注对比

(六) 不同屏幕尺寸产品分析

5.0英寸以上机型关注度超两成

从屏幕尺寸来看,本月采用5.0英寸以上超大屏幕的机型关注度获得大幅上涨,达到21.0%,涨近4个百分点。其他屏幕尺寸机型关注度则均为下降势头。其中4.6-5.0英寸仍最受用户关注,关注比例在三成以上。

(图) 2013年9-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同屏幕尺寸产品关注对比三、案例分析:

(一) 诺基亚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诺基亚关注比例仍呈阶梯状下滑态势

ZDC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智能手机市场上,诺基亚关注比例呈明显的阶梯状走势,1-3月,其关注比例均在8%以上,4-8月则降至8%以下,在7.8%左右波动。9-10月其关注度进一步下滑,降至7%以下。

ZDC认为,尽管诺基亚在新品布局方面的速度已经跟上来了,但产品营销、相关应用等环节也要跟上步伐,如此才能看到回归的迹象。

(图) 2013年1-10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品牌排名及关注走势

(二) 诺基亚产品结构分析

诺基亚在售机型以千元以下机型为主

从诺基亚目前的产品结构来看,Symbian系统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其机型依旧有部分在售,。在当下诺基亚29款在售机型中,WP系统占据18款, 为主流。从关注情况来看,诺基亚虽然千元以下机型占比超四成,但用户关注度却不足两成,ZDC认为这与Symbian系统已经过时有直接关系。而诺基亚 4000元以上新机尽管占比仅为14.3%,但却获得28.4%的关注比例,用户关注集中。

篇5

【关键词】寿险 预定利率 市场化

一、研究背景

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运行管理与利率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传统寿险产品,大多是在降息乃至负利率时代设计出炉的,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上限规定为2.5%。当加息周期的来临之际,这些险种的现金回报率与银行存款相比将全无优势,从而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随着金融和保险业的发展,其负面影响逐渐显露。预定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寿险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所面临的风险

(一)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加剧寿险公司的定价风险,导致“利差损”。

当产品定价出售后,不管市场利率如何变动,保单规定的预定利率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利率下调不改变公司所承诺的保障,而保费收入不能增加,必然会影响公司的收益,当利率变动较大时,会使公司财务出现亏损。利率的下调将导致寿险公司的负债规模在相当程度上的扩张,如果寿险公司没有充足的资产,则寿险公司会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情节严重者会被接管,导致宣布破产。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市场经营秩序的混乱。

目前我国的寿险市场上,市场主体繁多,保险企业竞争激烈,并时常出现非理性竞争行为。预定利率市场化无疑给了寿险企业更多的定价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可能会低价销售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大企业也可能凭借雄厚的资本趁机压低价格销售产品以达到打击中小竞争对手、达到垄断的目的。所以预定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可能造成保险产品定价上的恶性竞争,进而破坏整个保险市场的秩序。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对寿险公司的监管变得较为困难。

对寿险的监管肯定离不开对保险价格的监控,而保险价格的计算是运用长期的复利贴现等方式来进行的,其过程十分复杂。如果寿险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完全挂钩联动,市场利率频繁变动,就会使寿险产品的价格或保额的计算变得极为复杂,这显然将不利于对寿险产品的监控和管理。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加速行业转型步伐。

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储蓄性寿险产品时,往往将其与银行储蓄进行比较。传统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没有放开前,银行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传统寿险产品的相对价值,提高或降低投保人购买寿险产品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投保人的行为。在保险预定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时,寿险产品比银行储蓄更有吸引力;在保险预定利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时,则反之。预定利率的市场化,使保险产品的定价更灵活,更具市场竞争力,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严格的预定利率监管使寿险公司不能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及时调整预定利率、调整寿险产品价格,保险资源不能通过市场手段达到有效资源配置。由于对预定利率采取一刀切管制,为了保证定价的安全性,监管部门只能不顾寿险公司参差不齐的经营能力,采用较低的管制标准。在这种低预定利率、高保费的保护下,一些经营不善、机制僵化的公司也能够持续经营,而经营良好、机制灵活的寿险公司却不能发挥其资产投资、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优势,适当提高预定利率、降低价格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寿险商品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抑制,寿险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和市场主体地位受到束缚。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产品保障,完善保险供给,充分发挥保险经纪补偿职能。

经济补偿是保险业的基本职能,是区别于其它行业的独特优势,我国低保障、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决定了保险风险缺口巨大,只要价格合理,市场就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消费者对价格都非常敏感,而传统寿险产品的定价对消费者却缺乏吸引力。

四、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行性分析

(一)预定利率市场化不会产生新的利差损。

时至今日,中国保险行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系统、科学的监管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备,投资渠道日益拓宽、投资专业化水平的日益提升使得保险公司获利能力大大增强。因此,新的利差损虽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前车之鉴,但整个行业重蹈覆辙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对于日益提升的存款利率,传统寿险2.5%的预定利率上限已无任何比较优势而言,如选择在升息通道过程中一定程度开放预定利率上限将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但不会产生利差损风险,反倒更利于行业的结构调整,通过让利于民来提升保障性产品的覆盖率。

(二)扩大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寿险公司应合理匹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提高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以规避利率风险。从此原理出发,寿险公司在设计具有较高预定利率的寿险产品时,都要有相应高的固定利率投资工具来与之相对应,从而使寿险公司在资产和负债在收益水平上、时间上和数额上协调匹配。

(三)在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大背景下,实施预定利率市场化已具备条件。

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备,尤其是偿付能力监管已为实施利率市场化创造了前提条件。无论从行业的成熟度和理性经营的角度,还是从投资渠道和投资能力的角度,利率市场化也已具备条件。尤其是从投资渠道来看,在保监会的大力推动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日趋多样化,投资能力显著增强。

(四)建立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

以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预定利率一旦确定,便始终不变,从而导致了产品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长期背离。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注重研究建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当银行存款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可以自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产品价格也可以随行就市。这样,寿险公司就可以有效地化解和规避利差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良温.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J].中国保险研究,2011,04

[2]夏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12,0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