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政策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

政策风险分析及对策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政策风险分析及对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政策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1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对策

一、引言

从2008年11月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增长异常迅猛。从历史情况看,2011年和2012年政府融资平台直接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我国政府投融资债券发行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但是,这种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和融资模式的迅猛扩张也引发了对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投资拉动效率及信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忧和质疑。

表1:近年来我国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发行情况

年份发行支数(支)发行规模(亿元)企业

债券中期

票据短期

融资

券PPN

其它合计企业

债券中期

票据短期

融资券PPN

及其它合计2008年

之前65―44―109792.50―621.50―1,414.002008年24124049404.0030.00306.000740.002009年117222301621,734.00751.00336.0002,821.002010年119403401931,584.00666.00515.0002,765.002011年139623652421,776.00942.00416.10130.003,264.102012年39413065736624,681.001,750.10780.201,034.808,246.102013年2901211051366523,583.801,742.161,433.801,536.508,286.26合计11483763312142,06914,555.305,881.264,408.602,691.3027,536.46李丽昆,章颖薇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分析对策》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指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直接表现为地方政府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偿债风险,当债务融资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郭琳,陈春光在《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四大成因》里指出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是对风险的成因做出系统、合理的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刘立峰的《地方政府建设性债务的可持续性》指出债务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李娟娟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问题与对策》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动因,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发行城投债与地方政府债券、利用外资等。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当前,随着信贷的激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暗含的风险正逐渐显现,债务风险问题再次凸显出来。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偿付风险。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的作用是为地方政府融资,公司缺少突出的主营业务和充足的固定资产,通常以政府划拨的土地、股权作为资产,在融资中较多地依靠政府的财政进行担保,这则造成了地方融资平台的高负债率。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使用周期相对较长。中长期贷款的占比过高加大了银行贷款结构的不平衡,而“长贷短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尤为突出。

(三)政府性融资面临着现实的法律风险。目前地方政府平台项目贷款的担保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承诺、财政兜底的财政承诺模式,“打捆贷款”最具代表性。从法律规定上来看,“打捆贷款”的财政承诺方式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保证担保”,而我国《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很显然,“打捆贷款”不属于国家机关可以成为保证人的范畴。

三、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对策

(一)调整优化存量结构、实行总量控制。银行当前既不能放任该类贷款继续增加,聚集信用风险,也不能操之过急,快速压缩贷款规模,使项目烂尾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从地方政府投融资的现状看,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改革投融资体制,培植政府投资主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投资增长机制,运用多种融资手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其次是完善投融资政策,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使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领域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三)银行要积极掌握平台公司财务信息有效监控信贷风险。银行既不能因为把贷款投向政府融资平台能提高银行的经营利润,而降低现有的严格的贷款审查标准,也不能因惧怕风险望而却步。要针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贷款模式的贷款主体、担保方式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充分参与到项目评审当中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各种贷款方式予以深层次的理论剖析,有效地规避贷款风险。

四、结束语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能否健康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振兴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宏微观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和推动。因此,探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成因以及平台的规范化建设具有方法论和指导性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昆,章颖薇.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2,6062

[2] 尹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9):138140

[3] 郭琳.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8):3639

篇2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 风险分析 风险化解

如何才能实现地方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客观全面的剖析地方融资平台蕴含的风险的基础上,从平台本身、地方政府、银行这三个层面提出了规范平台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期望能够为正在开展的治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有风险分析

(一)平台本身存在风险

截至2011年9月末,全国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0468家,平台贷款余额9.1万亿元。已退出平台、纳入一般公司类贷款管理的(监测类平台)1974家,贷款余额2.9万亿元;仍按平台贷款管理的(监管类平台)8494家,贷款余额6.2万亿元。从财政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地方政府的过度举债,导致平台公司的实际资产负债率过高,地方财政收支紧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公益性项目需要财政资金维持其正常运营,但是财政收入又具有不稳定性。经营性项目,如路桥、地铁等,能有一定的现金流,但是该项目投资金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收益较低,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现金流难以预测,进而引发财政风险。

(二)地方政府原因存在风险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不仅有利于分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也有利于地方公共收支的透明化,还为广大社会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的投资渠道。以前,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独自发行债券,然而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个别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具备独自发债的能力。2011年10月20日,财政部网站《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已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工作。此番地方债的自主发行,被外界寄希望为地方债务市场化、公开化和地方财政透明化的契机,建立地方公共财政的开端。随着试点发债的范围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蕴含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三) 从商业银行层面分析

1、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商业银行一直认为将资金贷给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安全可靠,因为有政府作担保所以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在外部竞争激烈和内部考核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竞相争夺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额度,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导致信贷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2、银行对融资平台的信贷审核不严,有一些银行对项目资本金未认真核实、项目未完成立项审批前就随意放出巨额信贷资金,还有的甚至竞相争夺政府融资信贷额度,导致过度授信,很可能造成财政风险挟持金融风险的局面,加剧了日后不良贷款的发生,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二、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的融资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政府和金融机构联手应对潜在的风险,规范融资平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风险也是可以控制的。下面从平台公司、政府、银行三个层面提出应对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 平台公司层面

1、整合重组,推进“城司”向“特定目的公司”转变

现行的融资平台公司职能定位较广,城建的业务类型也相对混杂,公益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混营,使得政府难以把握对平台公司的财政支持力度。 推进“城司”向“特定目的公司”转变即对现行的混合型融资平台进行区分,进行资产剥离和重组,逐步形成专门承建公益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的三类平台。此举措可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是不同类型的平台可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经营性项目的平台交给市场主导,公益性项目平台交给政府主导,准经营性项目平台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二是明确不同类型的平台的还款来源和责任人。经营性项目平全依靠项目自身的经营收益偿还,公益性项目平台的还款依靠财政拨款,准经营性项目平台的还款主要是项目自身经营收益,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三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制定不同的风险监控系统。经营性项目平台可完全按照商业化的贷款评估原则进行,公益性项目平台要将政府的财政收入、负债情况纳入贷款评估范围。

2、构建平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切断平台公司与政府之间的“血缘”关系,将其作为独立的法人进行市场化运作,规定政府官员不得兼任其管理人员。平台公司应该与政府建立明晰的产权管理,使其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采用现代企业运作方式,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及其管理层的权责分工,提高公司办事效率。还要努力提高公司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未来收益预测,为金融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收益前景分析,消除其收回信贷资金的疑虑。

(二)地方政府层面

1、完善现行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对地方政府工作的评价不应只看投资规模、投资增速、融资额度等硬性指标,还要考虑政府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投资项目的运行状况,将行政效率、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民教育等纳入考核内容,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防止出现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盲目投资的冲动。

2、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偿还保障机制

地方政府应制定完备的还本付息计划,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并将全部的债务资金投资收益纳入该基金中,不得挪作他用。另外针对公益性项目,由于其投资收益不足以还本付息,所以应在每年年初制定预算时从地方经常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来弥补其资金缺口。

3、加强融资平台的联合监督机制

国库部门对预算内资金用于融资平台项目应加大柜面监督力度,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财政部门应禁止向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违规担保或还款承诺,制定合理的还本付息计划并进行日常监督。将融资平台的投资项目纳入人大监督体系,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各级财政部门还要定期对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摸清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量、结构和期限,并将该信息上报给银监局。

(三)银行层面

1、对现存的融资平台贷款“解包还原”和重新立据。

逐笔梳理贷款,摸清融资平台公司的现状及潜在风险,然后将“项目包”逐个打开,重新评审,对项目的合规性、现金流和可偿性进行重新评审。目前各贷款行正在开展此项工作。

2、严控新增贷款,分类审批

区域选择上,制定人均GDP、市级财政收入和近三年增长率等指标门槛。行业选择上,优先支持行业不良贷款率低、项目现金流有保证的交通运输领域,如公路、桥梁、铁路、机场、城市公交等领域。客户选择上,重点支持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项目运作规范、资产实力强、政府重视程度高的融资平台公司。在授信管理上,控制好授信总量,核定政府授信上限,避免过度授信。

3、加强信贷风险防范

进行详细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监督,对融资平台的还款来源进行合理分析。加强资金流向的监控贷款行在授信前有权在银监局查询当地政府的负债情况,防止地方政府过度融资行为。

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发展、改善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依然显著,这意味着地方融资平台将在一定时期内为地方政府提供重要的融资作用,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为此,各地融资平台公司、政府及监管部门、银行三个主体应从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方面着手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构建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系统。

参考文献:

[1]安国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与政府债务,中国金融.2010(7).

[2]白周葳.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其引导其健康发展的思考,时代金融.2011(6).

[3]曹红辉.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成因与治理,财政研究.2010(10).

[4]龚波华.如何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现代经济信息.2012(1).

[5]李冠青.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与管控,经济导刊.2010(8).

[6]刘艳华,洪功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现机制研究述评,财政研究.2011(6).

篇3

关键词:政府债务 风险评价 咸宁市

湖北省咸宁市位于长江中下游,面积9861平方公里,现辖一区四县一市,即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山县、通城县以及崇阳县,约有人口286万。咸宁市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起步较晚,经济实力较弱。

一、咸宁市财政状况分析

财政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近几年咸宁市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其中2007年由上一年的21.9%突增至67.9%,虽然收入在增长,但支出增长也很快,存在一定的财政缺口。衡量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一般采用债务负担率指标,即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以西方发达国家财政集中程度为30%,而债务负担率不超过60%为参照标准,进行一个等比例测算。2009年咸宁市财政集中程度(地方财政收入/GDP)为13.08%,则2009年债务负担率的警戒线应该以26.16%为限。从实际债务负担率看,2009年债务负担率为21.43%,说明债务规模偏大,应引起重视。

二、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一)评价步骤

地方政府债务由于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本身是不确定的和模糊的。由于这种模糊性,在进行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时,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1、确定模糊评判等级评价集V

将对地方政府债务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构成一个集合,即V={V1、V2、V3、V4、V5}={很安全,安全,一般,风险,高风险},并在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评语级中选出一个最佳评价结果。

2、建立因素集U

从众多能预测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指标中精选少量内容丰富且独立性强的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即U={U1,U2,...U3}。

3、进行因素模糊评价,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

即从因素集U中单独取出一个比率指标,通过专家评价法进行,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V的隶属程度。例如,某地U1=对刚性支出收入比,有15% 的专家认为很安全,20% 的专家认为安全,30%的专家认为一般,25%的专家认为危险,10% 的专家认为很危险,则对该地U1的评价可得到一个评价集R1=[0.15,0.20,0.30,0.25,0.10]。同理,对U2—Un指标也可分别得到一个评价集,依次设为R2、R3…由此可得一个模糊关系矩阵R。

4、确定权重集A

一般来说,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每个因素Ui应赋予一定的权重αi,且A={αi|+α2+...+αn=1}。权重集的确定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最终结果,本文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的权重数据。

5、综合评价

根据模糊关系矩阵R,可以得到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B = A·R。根据最大隶属原则,选取数值最大的B 对应的模糊评判等级评语集V 中的等级,即为某地方政府债务评价等级。即:

(二)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1、债务评价指标选取

具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指标有许多,本文结合咸宁的实际状况,选用以下评价指标加以分析: U1=债务负担率=当年债务余额/当年GDP,U2=债务率=当年债务余额/财政收入,U3=偿债率=当年国债的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U4=债务依存度=当年的债务收入/财政支出,U5=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这里以2009年财政统计数据为例:财政收入54.74亿元,财政支出102.46亿元,政府性债务89.67亿元,GDP为418.45亿元,税收收入12.15亿元。计算得出主要指标结果如下:U1=21.43%,U2=87.51%,U3=13.48%,U4=12.16%,U5=11.40%。

2、综合评价

(1)模糊关系矩阵R

收集相关专家意见得出:

R1=[0.10,0.20,0.10,0.25,0.35],

R2=[0.70,0.15,0.05,0.07,0.03],

R3=[0.10,0.20,0.50,0.15,0.05],

R4=[0.20,0.20,0.45,0.10,0.10],

R5=[0.05,0.25,0.45,0.20,0.05]。

(2)指标权重集A

根据理论分析,在此借鉴卿固等(2011)的权重指标数据,即A={0.243,0.180,0.151,0.203,0.223}。

(3)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计算可得 B= (0.21715,

0.20215,0.3005,0.1609,0.1193),其中0.3005 最大,与等级评语集V对应的评判术语为一般,可以看出咸宁市政府债务情况处于警戒安全以内,要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和监督措施,防止政府债务向风险级转变。

三、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因子分析

(一)财政收入来源不足,支出不合理

咸宁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不足既有体制原因,也跟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偏弱有关。咸宁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工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使得税收收入增加后继乏力。同时,非税收入潜力不强,所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以2009年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为例,咸宁市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比重较大,分别为15.35%、11.64%、15.54%、10.86%、16.49%;而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比重较小,只为1.03%、0.97%,支出结构不合理。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咸宁市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政府管理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税费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在将财权向上集中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无法实现预定任务情况下,举债成为必然选择。

(三)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制度不规范

从咸宁市近几年财政收支数据中看出,支出的实际结果普遍高于预算,有的超过10%,有的超过50%。同时没有形成财政公开制度,财政审计制度也存在着漏洞和缺陷,不能完全适应政府财政管理的需要。

(四)宏观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

为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自1998年以来,我国总体上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使得政府支出不断扩大,各地方政府也不同程度存在举债建设的情形。在政策调整方面,国家税费改革、如农业税的减免、九年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等等,都对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化解咸宁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能,严格管理制度

要彻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首先建立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监控。其次必须从财政体制方面入手,进一步核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上级和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最后,政府应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政收支绩效。

(二)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2005—2011年咸宁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是6.54%、6.73%、7.20%、7.39%、7.73%、7.52%、8.01%,虽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总体比重仍不到10%,因此在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同时壮大二三产业,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源头上增加财政收入。

(三)创新融资机制,建立适宜的融资体系

积极探索投融资新机制,加快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融资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可以以多种融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分散政府偿债压力。同时整合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资本运作。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防机制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机理复杂多样,因此必须从风险的形成和化解两方面进行预测和监控。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考核指标体系,并科学确认这部分债务的标准,以加强风险预测。另一方面,建立偿债基金并完善以资产运作为模式的偿还机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14):2—28

[2]卿固,赵淑惠,曹枥元.基于逐级多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模型——以D地方政府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2):117—126

[3]李茂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本源探究及防范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2(3):44—48

[4]孔德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评估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4):94—97

篇4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会计工作的信息化趋势,新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给会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审计风险则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审计风险在会计信息系统下的特征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审计风险 会计信息系统 特征分析 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志,对于单位财务信息的处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新会计模式的推广给会计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使得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增大。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不容易察觉,一旦风险发生后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单位管理中必须要注重的问题。而广大审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危害性,然后选择科学的审计方法获得审计结论。

一、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

1.误报风险

(1)会计信息系统里采用了计算机自动化处理技术,对原始信息数据编排处理后自行生成财务表格。尽管整个过程无需会计人员参与完成,但纸面信息变成了只有计算机才能识别的磁性介质上的代码,而会计人员在磁质代码的识别上还存在不足,这些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出现误报、错报等问题。(2)计算机是会计信息化控制的主要设备,单位的内部控制则调整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在这种会计环境下,当被审计单位内部缺乏科学的控制制度时,对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修改后完全察觉不出来,这些都会给管理者私自修改信息创造条件。并且系统会遭到“黑客”的入侵和“病毒”的侵袭,这些都使得审计重大错报风险增大。

2.检查风险

(1)检查工作的开展是为了避免虚假信息、错误信息的存在,其可以通过检查工作来实现各项数据的科学审计。面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模式,内部控制融汇于财务软件之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掌握足够的业务数据,对软件的控制能力综合检测处理。考虑到大部分审计人员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上还存在不足,若要想通过计算机对相应的数据信息审计检查,则常常会增加审计检查风险。(2)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软件的更新,使得历史文件提取的难度降低。而很多重要的账户检测必须要依赖于单位的历史数据,若软件版本不断更新升级则会阻碍原始数据的处理。既降低了审计效率,也使得审计检查风险不断增大。

二、减小审计风险的有效策略

1.制定标准,执行准则

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对潜在的风险状况及时防范处理,这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前提条件。计算机审计能够对单位信息进行有效地审查,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进行科学的监测评估,对单位资金、各种资产实施密切跟踪,这对于审计风险的评估是有帮助的,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多方审计。单位制定审计准则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上,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构建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准则,如: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这不仅满足了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也能给审计风险的评估创造条件。

2.定期检查,了解情况

作为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单位开展审计检查,掌握单位经过管理的实际状况。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内容包括:(1)熟悉被审单位采用的会计软件情况、业务操作处理流程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会计操作面临的风险隐患。(2)考核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者,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3)创建审计信息库,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创建庞大的信息库,这样可以方便单位调用资源。信息库中应涉及到单位各方面的信息,如:采购、销售、财务等等,从而了解被审单位的背景状况以及最新动态。利用信息库查阅资料,可降低审计部门的工作难度,将潜在的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

3.内部控制,优化审计

从目前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状况看,内部控制主要涉及到了:制度控制、程序控制等两大块,这些主要可采取加强内外部安全机制、权限密码、完善软件功能、改进数据录入、优化信息传输等措施粗合理,保证审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审计人员在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情况时,需注意检查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避免“假账真查”的问题的发生。通常可选择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后发现问题。或者抽查打印日记账和机内日记账,对被审单位的报表取数公式严格检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分析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属实。在检查时若发现各种问题,审计人员有权要求单位负责人配合处理,只有每一笔账务都检查到位才能降低审计风险。

4.选择软件,统一接口

会计软件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工具,单位在选择会计软件之后要保证数据结构的统一性。当前,单位要坚持采用会计管理及核算系统的标准数据接口规范,确保会计人员在使用时不会出现信息丢失等问题。标准数据接口规范是对所有正在使用的会计软件规定统一的数据输入输出格式,这样可以为审计人员的查询、审计工作提供方便,及时收集到单位相关的信息后进一步审计。制定标准数据接口规范能加快规范信息领域的各种数据信息,给税务部门的数据统计工作带来方便,为单位的日常经营工作提供指导。审计人员在操作中只需把会计软件中的输入文件调入审计软件即可,简单的操作流程可显著减少审计风险。作为财政部则应及时调整会计软件基本的功能规范,重视数据接口的标准的规定,这样可以增强各会计软件开发商对数据接口的革新优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信息系统是未来单位财务工作的新模式,在会计电算模式里,会计人员应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保证各项会计工作都能顺利进行。而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要注重单位各方面数据信息的收集,对审计风险严格控制,避免风险发生后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冯纯纯,胡彦斌.浅谈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商业会计.2009(06).

篇5

关键词:急诊;重症患者;急救;护理风险;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急诊危重症患者年龄不一,病情复杂多变,医务人员所承担责任重,风险高。随着患者与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由于护理安全引发纠纷随之增多,这不仅损害了护患关系和护士社会形象,更给护士身心造成损害。本人通过问卷调查110位急诊护士反馈结果分析存在因素,对护理风险提出一些防范对策,现报告以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集我市五家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110人。职称:护士15人,护师28人,主管护师35人,副主任护师10人,主任护师3人;文化程度:中专20人,大专75人,本科15人;年龄22~50岁,均为女性。

1.2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方面、物品设备方面、管理方面,发卷调查110份,收回11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中的百分率分析资料。

2结果

110位护士对存在护理风险因素反馈结果显示,主要表现为护士方面的有技术操作不熟练占81.8%,沟通不良77.2%;物品、设备方面主要是仪器障碍15.4%,管理方面主要人员配备不足18.1%。(详见下表)

110位护士反馈各自医院护理风险存在因素

3讨论

3.1护理风险原因分析

3.1.1操作不规范,专业技术不娴熟。在急救中,护士对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及仪器使用不熟练,经验不足或协调技术能力低,紧急情况医生不在场时不能采取及时正确急救措施,缺乏超前急救意识。抢救时被动配合,对专业缺乏理解,错误执行医嘱,对病情演变观察不到,未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缺乏技术安全知识,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

3.1.2忽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缺乏沟通当危重症患者就诊时,由于抢救时间紧迫,医务人员只注重抢救治疗,而忽视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没有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或交代不清,态度生硬,当患者在医务人员尽力抢救,但由于疾病复杂、多变、不可避免地发生恶变或死亡时,患者家属对此不理解,从而引发纠纷。

3.1.3操作前不履行告知同意签书制度护士在进行侵入性治疗时,如吸痰、洗胃、气管插管时,不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并未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签书而紧急进行操作,当患者由此出现难以预料后果时,家属由此引起不满。

3.1.4护理记录不及时、规范急诊患者抢救时需争分夺秒,执行很多口头医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但由于急救工作紧张、繁忙,护士疏忽或遗漏护理记录书写或记录时间和治疗时间不一致。

3.1.5急救物品、仪器准备不足在抢救时,发现药品不全或仪器突然不能正常运转,护士恐慌,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言语不够谨慎,不能及时给予妥善补救措施,使患者及家属失去对医务人员信任,当病人出现病情恶化或死亡时,就成为家属纠纷的原因。

3.1.6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特别是节、假日或中、晚繁忙时,当多位危重患者同时急救时,人员不足,需要调派二线或三线值班人员而延误抢救时机。

3.2对策

3.2.1加强急救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标培养护理人才,畅通各种学习进修渠道,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考核,使全体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术、电除颤、心肺复苏术、洗胃术等操作及呼吸机、洗胃机、除颤机等抢救仪器的使用。加强重症病人急救医护配合模拟演练,训练护士随机应急事件能力。实践证明:医护抢救中默契配合与协调[2],是抢救成功最关键。

3.2.2加强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基础,融洽的护患关系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护士应掌握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和艺术,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避免用刺激和冲突性语言,要实事求是,有科学依据的解释病情,既要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又要科学的剖析,给患者及家属以希望和支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认可。

3.2.3履行告知义务及完善签字手续护士在进行侵入性治疗护理时,如洗胃、气管插管术等操作前应告知病人及家属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

3.2.4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急救护理记录是检验和衡量护理质量地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举证的法律依据,护士对护理记录书写应及时、准确、客观、完整。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及时提醒医生补上,严格按要求记录,不能随意延长或减少观察次数和记录[3]。对病人到院时间、病情观察、用药、采取措施、效果等详细记录、时间准确。

3.2.5加强抢救仪器、物品、药品管理抢救仪器、药品、物品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要做到帐物相符,班班检查,随时保持应急状态[4]。每种仪器上都应具有简明操作流程及抢救仪器故障的应急预案,过期的药品、物品及时清理,保证抢救时用药安全。

3.2.6加强护理管理护士长是科室护理队伍的核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室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组织者、监督者[5]。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针对具体情况如节假日、中晚繁忙时段,合理安排增加人员,要做到新老搭配,充分发挥护士能力,杜绝护理隐患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时间分析与对策[J].中华

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2]张喜平.急诊临护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998~999

[3]张亚卓,周枫,赵文静,等.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

护士执业素质[J].中华护理杂志,2007.32(8):462

[4]韦春莉.内科抢救室急症患者特征分析及护理管理对

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