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要素范文

宏观经济要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4: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宏观经济要素

篇1

关键词:联立方程 经济增长 2SLS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消费占GDP的贡献率中通常占50%~60%左右,国外消费占GDP的贡献率一般高达70%~80%左右,美国、英国甚至高达85%以上。投资主要由企业及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组成,企业及个人投资仍然主要取决于销售,取决于消费。政府投资的适当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依靠财政收入的政府投资毕竟是有限的,政府投资和财政收入仍然与消费密切相关。可以看出,消费的地位是如此地重要,所以有必要对经济增长的消费结构进行统计分析。

吴巧云等(2007)在《利率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效果分析》一文中通过实证检验,指出利用利率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控效果不理想,并进一步建立模型分析发现,调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有:央行对利率的管制,导致利率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关系不确定;我国当前投资收益偏高,使投资主体对成本不敏感;行政控制力或货币政策对货款的直接作用,也使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杨江娜等(2007)在《我国贷款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指出,理论上贷款利率的高低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低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有刺激作用,高利率对固定资产活动有抑制作用,但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贷款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

本文在相关模型的构建上通过数据分析同样得出了实际贷款利率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从而重新构建模型,最后很好地说明了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

模型设定

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人均国民收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GDP是国际公认最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以及经济实力和增长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区域内一定时期经济生产过程的最终成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因此,本文用GDP来反映一国的经济增长,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研究GDP与消费、投资、净出口等之间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由于人们消费心里因素等原因,最终居民消费决定于上期的产出水平,同时它又是同期产出的一个部分,因此必定受它的影响,故应将总产出滞后项列为解释变量。同时,通常情况下税收水平会间接地影响居民的最终消费,因此,考虑到相关因素,最终建立消费方程为:

其中Ct为最终消费,Yt为总产出、用GDP表示, Tt为税收水平,β0、β1、β2、为对应系数。

投资发展水平取决于上一期的经济规模和利率影响,由于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滞后性,上一期的效应往往会传递给下一期,利率相当于资本的价格,直接影响着投资。据此,建立投资函数(虽然下文我们剔除了利率这个因素,但这里为了使得问题的周全,暂时可以实际贷款利率这个因素考虑进来,这不会对本文的分析造成影响):

式中相关系数解释同上面的消费函数。

税收水平决定于一国的经济规模,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税收快速增长,因而,建立税收函数:

式中相关系数解释同上面的消费函数。

净出口受经济体整体水平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因此最后确定的净出口方程为:

根据模型可识别的阶条件,构建的模型都是可以识别的,虽然阶条件只是模型识别的必要条件,但是在Andrew Harvey的《The Econometrics Analysis of Time Series》的第二版指出,阶条件通常已足以保证可识别性,虽然当心秩条件是重要的,但不去验证它,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综上所讨论,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为: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税收函数:

净出口函数:

收入恒等式:

其中: C:消费支出,,Y:收入,I:投资,T:税收,G:政府购买,r:实际存款利率,u:干扰项,NX:净出口。

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是C、I、T和Y,而前定变量是G(政府购买)、r、Yt-1 。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运用1990~200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实际存款利率的数据根据相关利率加权而得)。

样本数据是将现价数据换算成1978年可比价后的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用GDP缩减指数换算;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消费和税收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换算;由于1991年前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是没有的,所以固定资产投资用199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换算 (991=100),199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设为(1991=85)。处理后的样本数据如表1所示。由于利率已经是实际贷款利率了,所以本文没有对利率再进行处理,相关数据都保留了两位小数。

实证研究

运用Eviews 6.0对所构建的联立方程进行参数估计,用到的是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2SLS)方法。联立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不论是从参数的经济意义还是统计意义上出发,整体上除了投资方程中利率的系数不显著外,联立方程模型的构建都是合理的,进一步验证了利率对固定资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联立方程进一步构建成以下形式: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税收函数:

净出口函数:

收入恒等式:

投资方程剔除利率后的两阶段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不论是从参数的经济意义还是统计意义上出发,联立方程的构建是合乎人意的,各个方程的具体形式如下:

调整R^2=0.999DW=1.42

税收系数为0.45,表明税收增加1亿元,消费将增加0.45亿元,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税收的增加使得政府的消费支出大于居民的消费减缩,从而使得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正的效应。

调整R^2=0.937 DW=0.19

前一期的收入对当期的投资有较大的影响,原因在于上一期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构成了当期投资的基础,对当期的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调整R^2=0.953DW=0.28

该方程的各项系数均可以通过检验,说明国家可以通过调节税收反过来影响收入(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调整R^2=0.713DW=0.54

该方程的各项系数均可以通过检验,由此可见当期消费对净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当期消费每增加1元,会带来净出口增加0.24元。

为了进一步研究前定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估计出关于模型的简化式。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所以构建了政府购买和经济总量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结果为:

调整R^2=0.999DW=0.60

由于模型的简化式参数表述的是前定变量对内生变量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总和,因此可由简化式模型的参数找出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每当期政府消费每增加1元,会带来当期的产出增加0.57元。

结论

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投资和税收都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即经济的增长会带来消费、投资和税收的增加;政府的税收用于购买与个人因税收而减少消费相比,政府的购买规模大大超过了个人的消费抑制。前期的经济总量对当期投资的影响具有正的作用,因此要想未来投资具有更大的规模,必须在现阶段增加经济总量;与人们观念不同的是消费反而增加了净出口,说明消费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国内生产的,这使得国内的产业有条件扩大规模并间接地带动了净出口;在适当的程度上,应该加大政府的购买力,以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占风,袁知英.我国投资、消费、净出口与经济增长[J].统计研究,2009

2.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格利高里・曼昆.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张斌,杨越.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联立方程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2(6)

篇2

关键词:国际黄金价格;自回归模型;美元指数;岭回归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011-03

引言

回顾历史,黄金作为与现代信用货币对立的货币形态,其美元价格的涨落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元国际地位相对强弱。纵观国际金价长期变迁的历史,可将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0 年以前的稳定期、20 世纪70 年代的快速上升期、20世纪80年代至2001年的稳定缓慢下降期、2002 年以来的再次快速上涨期(见图1)。国外研究表明,金价与多数金融资产价格负相关。史密斯(2004)研究显示,金价与主要工业国家的股指负相关;卡派、米尔斯、伍德(2005)研究显示,金价与主要货币汇率之间反向变动;莱文(2004)等发现金价与美国CPI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国内学者有杨叶(2007)、宋蕊、刘月来(2008)认为金价和油价存在正向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两者都受美元汇率、通货膨胀和国际重大事件等因素影响;张莹、胥莉、陈宏民(2007)对金价和石油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检验,得出两者同向变动,并由石油价格向金价单向传导。以往文献研究主要侧重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考察逐步回归和岭回归方法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

一、国际主要宏观经济因素与国际黄金价格的关系分析

1.道琼斯工业指数(DQS)。当证券市场繁荣时,黄金投资与之相比有明显的不足。当股市泡沫破灭、虚拟经济走弱时,大量闲散资金和原来证券市场中的资金就极有可能转向黄金等实物投资。因此两者呈反向关系,但是这种反向关系也只应该在主要股票市场中得到反映,比如DQS。

2.美元货币发行量(M2)。美国总是在维护美元国际地位、稳定购买力与超发美元占用世界资源之间摇摆。次贷危机以后,美联储进行了两轮QE,向市场总计放出1.6万亿美元的资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超过经济基本面的承受能力。美元流动性过剩导致金价也加速上涨。

3.国际原油的价格(OP)。石油是重要的战略和经济资源,是衡量世界经济发展的指标。石油价格过高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投资者就会买入黄金进行保值,从而使得金价上涨。此外,石油价格波动也会影响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从而引发美元的涨跌,反过来对金价产生影响。

二、黄金价格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自回归模型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黄金期货周末收盘价为被解释变量,其滞后值为解释变量,采用 COMEX黄金期货价格,记为GP。时间选取2007年3月22日至2011年10月28日。根据ADF统计量可以判断序列是非平稳的,t值为0.05,p值为0.96。将GP序列取一阶差分,得到序列DGP。根据ADF统计量,序列DGP平稳,t值为-14.72,p值为0.00,且DGP是白噪声序列,其内部信息已被完全提取。对GP序列的分析,在自回归模型意义下已经结束。

(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1.国际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对国际金价影响的模型构建。

变量选择及多重共线性检验。黄金期货每周末的收盘价格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GP;解释变量分别为DQS、美元指数(USI)、M2、CPI、OP。各变量都采用月度数据,时间为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根据经济理论分析,共选择5个解释变量。但是模型包含过多解释变量易产生多重共线性。利用SPSS统计软件的特征值检验可得如下结果:

由表1的方差比来看,第4个特征根既能解释DQS的51%,也能解释CPI的39%。第6个特征根既能解释USI的90%,也可解释DQS的38%,并从条件指数来看,变量间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2.逐步回归方法。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模型得:GP=

-3017.524+0.412M2+0.062DQS+21.857CPI (1)

3.岭回归法。在SPSS统计软件Syntax语法窗口输入相应命令后,从结果可以看出,自变量X4岭回归系数比较稳定且绝对值很小,应该删除。我们再用y与其余4个自变量做岭回归。把岭参数步长改为0.01,范围减小到0.4,得图2,发现当岭参数k在0.10~0.15之间时,岭回归系数已经基本稳定,再参照复决定系数R2,当k=0.11时,R2=0.9057仍然很大,因此可以选择岭参数k=0.11。重新做岭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未标准化岭回归方程:GP=-2076.64+0.049DQS-3.69USI+

0.34M2+1.71OP (2)

标准化岭回归方程:GP=0.3443DQS-0.063USI+0.846M2+

0.127OP

三、计量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模型(1)和模型(2)有如下结果:运用不同回归方法,得到的解释变量会有所不同。逐步回归模型中,CPI、DQS、M2对模型有显著影响。而岭回归模型中,DQS、USI、M2、OP对模型有显著影响。可见,多重共线性问题,会对模型产生结构性变化。而且在逐步回归的模型中,模型没有考虑美元指数的影响;而在岭回归模型中,体现了美元指数的影响,且系数为负。结合实体经济各变量的联系来看,由于美元指数下跌会显示出美元疲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会大幅上升。因此,当美元指数下降时,很可能会带动国际金价的上升,所以美元指数前系数为负可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即采用岭回归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在岭回归方法中,还包括了石油价格这一重要因素。从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来看,每次石油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投资者会寻求避险工具,来减小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而黄金是投资者通常的选择。因此,岭回归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经济状况。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在逐步回归和岭回归两者相比较时,我们倾向于选择更加符合实际经济现象的岭回归结果作为最终的模型。采用标准化岭回归方程来具体分析,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影响最显著的变量是M2,M2每增加1%,会使国际金价增加0.846%。

参考文献:

[1] 刘曙光,胡再勇.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因素稳定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2).

[2] 张莹,胥莉.石油与黄金产业价格联动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7).

[3] 蒋立群.黄金价格波动的决定因素探讨[J].时代经贸,2007,(12):117-119.

[4] 周华林.黄金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42-46.

[5] 温博慧,陈杰.国内外黄金价格互动关系的分阶段实证研究——以中国上海和英国伦敦黄金市场为例[J].华北金融,2008,(11):10-13.

[6] 范思琦,孙黎,白岩.影响黄金价格因素及应对策略[J].黄金,2006,(12):8-11.

[7] Graham Smith,The Price of Gold and Stock Price Indic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EB/OL).http://.au/pdf/gold_

篇3

关键词: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规制;房地产;差异

一、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来进行的。经济政策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措施和规定。从其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而土地政策是为达到特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作为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03年首次提出,目前很多学者也认为土地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土资源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如卢为民(2008)在《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中从土地的生产要素理论、土地的资产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特殊体制背景下的特殊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提高我国土地调控有效性的路径[1]。尹锋(2007)在其论文《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中提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此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冷热的具体情况,适当微调年度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和企业取得土地的成本,以调控投资增长的规模,实现物价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2]。

但从另一个角度,土地作为一种基础而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供给量的有限决定了土地是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的价值主要由需求决定,而土地的需求又是一种“引致需求”,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来实现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引导,进而影响到对土地要素的利用,所以宏观经济调控决定了市场对土地生产要素的需求,而我们不可能通过土地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毕竟宏观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众多要素利用的市场行为博弈的结果,土地要素的利用只是其中一个。这两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宏观调控与土地政策的差异分析

1、内涵属性差异

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成员利益和增加社会福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现代社会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理论上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至均衡水平,但在经济达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萧条,意味着民众必须付出这段时期的总体社会福利下降的代价[3]。因此,政府在必要时可以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等)去调控经济总量及其运行,以减少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出现时滞而产生的高昂成本。因此宏观调控的内涵是调整宏观经济总量,但其作用的结果又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而正是这种直接对象与间接结果的传导才体现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也是宏观调控必须有坚实微观政策规制的原因。

而土地作为一种基础生产要素,土地政策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税收政策等。因此土地政策当属于微观市场的范畴,而对于微观市场进行调节或干预属于微观政府规制(Regulation)范畴。从规制的本意来看,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职能部门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而实施的矫正和改善“微观市场失灵”的活动,是政府对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进行的限制或制约。因此作为一种基本的微观制度安排,土地政策是对土地及其房地产业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直接的政府规定。

2、政策目标差异

宏观调控的结果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但宏观调控的对象却并不直接针对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否则宏观调控就等同于微观规制。作为微观市场调节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却是直接针对具体产业,如政府通过土地的收购、储备并有计划地投放市场,增强其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调节;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以抑制商品房价过快增长和控制相关产业用地需求。土地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就是通常的“地根”,且在土地投资之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其他投资,如工业用地后的厂房、机器设备投资,商住用地后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等投资,还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中的大量材料等。同时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因素,如地区发展差异、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农民被征土地补偿等问题。国家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公民权益,加大对廉租、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这些土地政策都可为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学也论及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稳定。因此两者的目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3、实施措施差异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条件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不足、负的外部效应等所导致的市场宏观失灵。故而在通常的论述中,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手段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且必须把握好政策的时机和力度,这体现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综合性和间接引导性的特点[4]。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由于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对稀缺土地资源的过分竞争(招、拍、挂形成“地王”频出)而导致的地价高涨、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开发商市场垄断、流动性充足而带来投资性需求剧增等原因所造成的市场微观失灵。故而微观土地政策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用途管制、供地计划、房地产价格规制、房地产税收调整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直接强制性的特点。

三、宏观调控下土地政策的制定建议

透过以上分析,作为微观规制的土地政策只能作为调节微观市场的工具之一,不能参与代替宏观调控政策。其根本原因表现在:①特有的土地出让制度为地方政府青睐“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而这种对“土地财政”过渡依赖,导致地方政府不断突破每年的用地计划,使得中央政府的土地政策难以落实;②对高GDP增长率的盲目崇拜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清,导致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率盲目崇拜,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鼓励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这样的过热投资定会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③土地政策的制定依靠突击治理和整顿,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其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往往是某个部门就能随时出台,这样不利于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若要土地政策切实产生作用,为宏观市场运行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微观制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明确土地政策目标定位

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其明确的目标,作为微观范畴的土地政策就是要协助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不是对冲或削弱宏观调控。在土地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主导,而土地政策对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只能是协助。比如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就指出,“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很明显,产业建设生产离不开土地,那么国家有调控政策,并且一些产业用地也已列入禁止供地目录,为什么这么多过剩行业仍能顺利建设投产?直到今年,国家还在调控钢铁、电解铝、焦炭等的产能。可以说明,这么多产能的扩张,土地是先行,而这个闸门如果地方政府能真正严格“把守”,这会对宏观调控是一个促进,反之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

2、把握好土地和房地产政策的力度

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应尽量少用行政手段和短期强硬手段来压制市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的必要干预,可以实现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看到政策的长期效果,尽可能让房地产市场本身发挥调节作用。2006年-2010年的很多政策中均有关于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等的论述,而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安居工程建设、住房用地供应、税收调整等措施,说明以前的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再如违法用地和囤积土地这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政府明白长期存在但却没能从根本上加以制止,国土资源部近期的严厉约谈才表明整改的力度,显得力度很大,而这却只会给市场造成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打压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焦点就在于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想在某个时点通过政策来强制一次性扭转,必定会造成宏观市场的非正常波动。

参考文献

[1] 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6.

[2] 尹锋.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9:10.

篇4

关键词:环境宏观经济学;IS-LM-EE模型;环境定向技术;商业周期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往往更多的强调在需求及膨胀等内容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环境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尽管在资本主义市场形势下环境对宏观经济并没有太多的影响,但当今社会世界经济形势已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宏观经济形势也暴露出了极大的缺陷,其必然也需根据市场经济形式的转变而做出创新,将环境所具备的影响纳入其理论中,这也是环境宏观经济学出现的原因。下文将就环境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展开相关研究。

一、环境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环境宏观经济学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HermanE.Daly提出。其认为经济在其增长过程中应受其所处整体大环境的限制。受市场形式的影响,往往在环境、资源等方面会出现滥用等现象,因此,要切实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能保证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适度性。通过总结来看,其在环境宏观经济学方面的思想主要表现在:

(一)研究任务的提出

在研究中Daly认为要完善对环境公关经济学的研究,首先就必须对研究的任务等进行明确,而这一任务就是要针对环境宏观经济学制定相应的经济制度。这一任务就好比是要在船上设置承重线来明确其载重的标准一般,经济制度的制定就是为环境宏观经济设置同样的限制,以此来预防环境宏观经济超过其速能承载的负荷。其也指出,就如同家庭等经济形式从属于整体的经济市场一般,环境宏观经济也从属于大的自然系统,且这二者也相互承担能量的投入与产出,而这也正是环境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主题的明确

关于环境宏观经济学的研究,Daly指出其所研究的内容更多的集中在规模等方面,而不是经济配置的相关问题。且在这一研究中其也对规模和配置等进行了划分,并同样以船的承重线进行比喻指出,当水位超过船的承重线之后无论船的质量有多好也难逃下沉的结局,同样,当经济的形式超过了在一定时期内环境所能接受的承载度,那么尽管经济形式使用如何优质的配置也难以继续发展。所以,针对环境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除了要制定相应的经济制度之外,还必须要在适度性的原则上研究其规模,以此来保证经济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三)重视相关的环境政策

以环境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主题来看,其对经济所明确的规模往往和传统经济学中所指出的公平与稳定等方面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因此,这也必然应成为环境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环境宏观经济学的规模适度可能与其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因此,但规模和配合问题处于同一系统中时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也就要求能在解决中采用相关的政策来作为工具。而Daly指出在这一问题中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来对人口的规模进行有效的控制,转变以往知识产量的观念而给予产率更多的重视。

二、环境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HermanE.Daly提出了环境宏观经济学之后,有很多经济学家也对其这一观念表示了认同,并在Daly的环境宏观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设想。如IS-LM-EE模型、环境定向技术、商业周期理论等等。

(一)IS-LM-EE模型

IS-LM-EE模型Heyes在21世纪初继HermanE.Daly所提出的环境宏观经济学之后所提出了一种模型形式,这也是对环境宏观经济学最具影响的一项研究。对于环境宏观经济学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能有效对其进行重新的评估,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其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理论的支撑。而之后的Lawn和Sim等也在IS-LM-EE模型上有所研究。首先,Heyes在IS-LM-EE模型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环境均衡曲线”的相关概念,为Daly的环境宏观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Lawn在Heyes的IS-LM-EE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扩展,融入净账户等相关的因素;最后,Sim同样对在Heyes的IS-LM-EE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扩展,但与Lawn之间不同的是其在模型中更强调产出方面的缺口问题。

(二)环境定向技术

环境定向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环境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利用其框架对技术、经济、环境这三要素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也是在环境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所出现的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环境定向技术方面的研究。而在这一研究中也可针对对象的不同来进行进步模型的划分:首先,节能技术。其在环境定向技术中具有典型性,能放宽在源消费基础上经济增长与其之间的限度;其次,环境定向技术的进步模型。这一概念由Acemoglu提出要求能融入劳动及资本等不同的要素;最后,开放经济下的进步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是对封闭的经济体进行扩张,让其能在开放的经济形式中实现进步模型的建立。

(三)商业周期的理论

在以往,商业周期的相关理论主要是对经济波动的现象进行研究,但其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对技术等进行研究,就往往存在一定的假设性。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恶化,因此,在商业周期的相关理论中也应当融入相关的环境政策内容。而在这一研究中所采用的环境政策主要包括:“不确定冲击”背景下的环境政策、“商业波动”背景下的环境政策、“确定及不确定”背景下的环境政策、“能源密集度模糊”背景下的环境政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学和环境之间往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而就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来看,其往往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而对相关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限制。而环境宏观经济学其提出了背景就在于环境在行为等方面的制约性,因而,要切实做好环境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就无法与环境等相脱离,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未来也将成为经济学研究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任力,梁晶晶.环境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2013(09).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学;影响;稳增长

1宏观经济学之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2014年底,“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顺利举办,论坛上就主要围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趋势及成因”展开讨论,深度思考了我国若想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中还谈到了社会经济深化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包容性、国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创新等等内容。众多学者专家也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型思维主题导向国家经济向前发展,满足经济新常态背景宏观经济学背景下宏观调之于我国市场经济增长趋势的有效干预。实际上,我国目前依然还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初级建设阶段,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尚且不深。所以在利用宏观经济学阐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前景的过程中,客观讲是取法完善的建设思路的,包括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也相对匮乏。在如此背景下,国家政府才开始积极思考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趋势与原因,学者与专家才会利用论坛契机讨论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它就希望依靠宏观调控帮助我国追赶发达国家,并针对我国所存在的公有经济理念加强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导影响作用,最终促进全中国社会的共同富裕[1]。

2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中就提到了宏观管理主要应该采取投资驱动,围绕工业主导,拉高政府投资份额比重。在这里,政府调控与干预对市场所产生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一点上我国是明显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举个例子,在美国联邦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他们就主要以消费作为主要驱动,围绕服务业主导展开投资份额分析,一般情况下投资份额主要在私人资本家领域展开。反观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快速,虽然在建设进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在近年来广泛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经验后已经有所突破,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为此,我国需要在宏观经济学指导下建立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架构,统一完善市场环境,充分适应国家地域空间差异较大较明显这一问题,也考虑到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分析宏观经济学相关内容的指导性与管理性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市场管理模式进行相互比较,必要时还应该建立静态模型,并时刻注意模型中所存在的弊端问题,结合弊端问题对其宏观调控方法进行分析。对于我国来说,在套用国外宏观经济静态模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过去国家经济过热的经验教训展开深度分析,客观判断宏观经济的优势内容,虽然说当前的说法无法统一且缺乏共同研究基础,但根据我国对投资、消费与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量等等因素的现状来看,还应该基于不同经济体对所有指标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举个例子,目前我国GDP的影响因素中有60%左右是通过国内外投资带动的,而消费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占据另外40%。不过在美国,该结果却恰恰相反,它的投资自由流动会受到政府干预及限制转化为私人投资,而私人投资则会被政府投资所替代。所以综上所述,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市场经济对GDP增长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诸多区别的,投资与消费两种经济拉动模式会共同影响经济发展,并将这种影响不断放大,最终造成质变区别。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投资企业、金融部门与各个行业都会因宏观经济而产生变化,这就是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另一种影响形式。举例来说,西江当今的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微妙关系,在宏观经济学指导下,像某些高耗能行业诸如基础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等等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投融资项目实施。在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宏观经济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性影响,规避企业自身所出现的资源配置扭曲局面,就必须思考基于消费领域有效控制自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微观经济结构,包括消费结构、消费倾向性等等,思考国民经济发展背景下宏观经济调控对企业内外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再者,我国社会企业也应该清晰认识到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包括行业内是可能存在诸多不合理的产业经济结构问题的,为此我国需要基于宏观政策取向将企业微观经济需求面转向供应面,基于长期制度性因素来优化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经济结构内容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要素驱动逐渐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化,利用宏观调控下的企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稳增长刺激企业技术进步,利用政策长期调配企业的专属管理政策,实现企业基于宏观经济学指导下的供给角度“经济结构持续调整”[2]。

3结束语

篇6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 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 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强调,生产生产着消费: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就必须重视供给侧管理。从实践来看,一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不仅可以用来衡量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可以作为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反映出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篇7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经济管理;调控作用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先后配套了超过4万亿元资金作为“需求刺激”的短期政策,在“保增长、稳增长”的短期政策目标下发挥了“扩大总需求”的宏观管理目标。但是在中长期来看,这种需求管理带来了个别行业国企“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大宗商品产能严重过剩和库存压力巨大等后遗症。

对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的出台主要是从两种层面进行调整:对于存量改革来讲,主要是为了实现去库存、去产能、去僵尸企业的政策目标;对于增量改革来讲则是为了实现对相对紧缺物资部门的投资、提高有效需求的有效供给。我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于宏观经济管理的调控作用至少可以从制度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社会就业、资本优化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供给学派”与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认知逻辑,即他们都把“创新”作为提高微观生产效率、供给产出的一种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生产要素。在熊彼特看来,企业生产或供给的创新来源于这样几个潜在的层面: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产品市场开发、新的原材料或劳动力、新的产业组织、新的制度或机制创新[1]等。当新制度主义产生以后,创新理论中的“制度创新”被拔高到一个全新的、系统的高度,被赋予了一种与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齐名的地位。

党的“十”以后,执政团队提出了“新常态”的理念,此后又在2015年底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这种改革思路带有明显的西方“供给学派”的特点,因此被一些学者贴上了“新供给经济学”的标签。但是我们认为,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新结构经济学”知识论的实践产物,是一种基于国情出发、同时又借鉴西方相关经济理念的产物。我们认为,我国此次进行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及其附属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换言之,这种结构性的改革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来讲,最为核心的不在于“供给”或“需求”单方面的调整,而是着眼于对经济结构的整合、调整,当然这种调整的最核心部分在于“制度创新”[2]。这种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各种资源中的基础性地位是这种制度创新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素价格扭曲的特征,这种要素的扭曲根本上是由“制度创设”这种人为的政策导致的,这种扭曲的政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集中有限的资源在一些较为关键的产业比如国防、航空航天、军工、重工业、大宗商品行业、金融等行业实现了做大做强,但是几十年的路径依赖和制度扭曲却带来了“供给”――“需求”结构的失衡,带来了突出的社会问题,比如房地产、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立场就是通过人为的政策引导这种制度创新来矫正几十年以来的要素市场扭曲,从而在配置市场资源上寻求一种帕累托次优。

其二,传统的基于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应该从制度上进行清算。与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相伴随的除了要素市场扭曲这种制度的产物以外,高投入、低产出式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的负外部性和负面经济溢出效应,比如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损耗问题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必报组成部分就是与“供给侧”相关的制度创新的问题,当然这种制度创新通过倒逼作用还带来了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二、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新结构主义经济学”运用的主流分析框架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它认为对经济增长的本质应当从“经济结构”入手来分析,因为“经济结构本身不断变迁就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3]。在这种新结构主义的视角下,我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最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就是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控作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供给侧的改革作为撬动整个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杠杆表明我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实现“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认识,确立起了“供给侧”是经济增长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认识。林毅夫教授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思路来讲,充分发挥自身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4]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最为根本的动力机制。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力求通过制度的引导和监管来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将现有的产业结构从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逐步朝着“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创新性产业结构发展。

其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宏观经济中供需结构的优化。学术界有学者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冠之以“经济学”之类的称谓,主要原因在于将这种供给侧改革拔高到了一种“宏观经济均衡”的新结构主义高度,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使供给侧的生产更加能够适应需求侧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均衡”作用。正如指出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动力机制方面,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远非够用,“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5]。

三、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就业的优化

我国开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短期来看还看不到会对社会就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在传统的“需求侧刺激”时期,凭借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带来社会就业率,但是这种依靠财政赤字、积极的货币政策带来的短期宏观经济利好却是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的。当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供给侧”周期后,中长期来看随着对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僵尸企业”等的治理进度加快,很大程度上会带来社会就业放缓、失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但是在一个长期的经济视角中,随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减轻,一个更为合理的劳动力价格生成机制、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将会形成。同时,随着政府对社会劳动力的培训、再就业的扶持、“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政策等的扶持,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优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资本投入的优化

在充分挖掘供给侧增长的潜力方面,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税负成本、管理成本和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向“有效供给”的产业、领域、创新等方面投资是实现供给侧改革成功的关键。

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反映在金融创新方面体现为金融价格的市场化,意味着传统金融价格扭曲的终结。利率市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股市注册制等将成为金融改革的新常态,金融价格将呈现出动态化的市场化配置现象,对于引导资本分流到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资本支持”的显著效应。

另一方面,在资金的存量和增量方面,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通过制度倒逼、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约束,将会迫使供给侧一端上的僵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资不抵债的企业等走向终结和被市场淘汰的境地;而对于那些成长前景好的新型企业和具有较强创新、成长潜力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来讲,资本的存量改革将使这些企业主体的创新能力更加强大,资本的杠杆率也会保持在一个更加合理的、符合市场逻辑的水平上。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68.

[2] 冯俏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J].金融经济,2016(2):13.

[3]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研究[J].现代产业经济,2013(3):19.

篇8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企业财务困境;财务风险

1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企业和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做好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2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运转都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变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众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工业增加值、通货膨胀率、通货紧缩率、贷款利率以及货币供给、原油价格、政府开支等变量。文章在选择宏观经济变量时,结合实证分析,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贷款利率两大变量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这个说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假设,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出现恶化和经济下行,这进而就导致GDP下降,居民的收入减少必然就导致其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就导致企业的销售额减少,在以上基础上,因为居民购买力下降而变得困难,银行的信贷业务也会受到冲击,就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造成了更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与企业的财务存在密切联系,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出现宏观环境恶化时,企业的财务困境更加严重,而宏观环境变好,企业的财务运转会更加顺利,企业财务困境出现的概率就较小。宏观经济中的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将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2.1贷款利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相同的市场经济条件基础上,即使是在企业运营状态良好的基础上,企业没有财务问题,而一旦银行的贷款利率升高,企业的借贷成本就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随之减少。而当企业面临财务问题时,企业因为财务问题难以偿还银行贷款以及一些其他的贷款项目时,企业的财务就会面临巨大的问题,遭受巨大的财务风险。由此得出,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当银行的贷款利率增高,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就加大;与此相反,当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就降低。

2.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假设一种其他市场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整个市场经济就表现得越繁荣,进而居民收入就越高,居民收入越高就加大了居民购买力。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的大背景下,企业的销售额将会被提升,然后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良好,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进而企业的外部资金流动也会加快和数量增加,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也会随之减少。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得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关,并且是负相关的关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越快,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亦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增长越慢,经济下行、增长回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中,笔者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两大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两大角度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实证的准确性,文章选取某一家上市公司为本次研究的实例,从该企业的年度数据报告得到数据支撑,对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选择和分析,分析该企业的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并进一步将此作为分析该企业财务预警的指标,从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财务变量,是指该企业的财务比率,具体包括企业的盈利、运营以及增长能力,还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量几大变量,该变量所代表的是企业自身的财务运营情况;非财务变量,企业的非财务变量指的是企业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M1年增长率以及加权平均年利率。通过对上文中的几大指数进行分析计算,就能够得到该上市公司的实际GDP增长率和一年期银行的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GDP增长率、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个经济因素是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某一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利率和实际GDP增长率作为宏观经济因素中的两大经济因素与企业财务风险密切相关。

4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市场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要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宏观经济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就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把握好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能够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上运营,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4.1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状况变化

想要成为优秀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强企业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如贷款利率的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如:当国家控制的银行贷款利率出现利率上调的变化时,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进行调整,对企业的贷款业务进行及时调整,指导开拓其他资金来源。如:债券的发行,并减少或暂停银行贷款额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对公司财务运营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财务困境的风险的目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重点,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关心国家经济增长情况,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增长率。当国家政策宽松和GDP增长率上升时,企业要积极分析市场实际的供需状况,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适时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加大技术要素和资金要素的生产要素投入,并协调好其他因素。把宏观经济因素作为经济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企业财务政策变化,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减小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4.2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危机

市场经济变化难以把握,如果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和变化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占据高地,并想要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生产经营高效率,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关键。企业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专业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以及宏观经济的各大变量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分析把握宏观经济中的因素变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始终注意并控制每个因素。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除了将宏观经济因素纳入预警机制外,还必须将市场实时状况调查以及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包纳在机制之中,并进一步根据数据模拟来帮助决策,有效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重视预警机制的分析结果,当预警机制中对某一项目的计算达到最大风险评估,企业管理者要重视项目的风险,并及时对企业的财务资金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资金安全。

4.3把握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

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企业财务实际状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反映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而,企业必须重视这些指标,认识到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并加强控制,控制好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点,减少因为关键性指标所造成的企业财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做好信用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及时回收资金,尽量避免因为忽视某一关键指标而造成的财务困境风险。除此之外,企业经营者要重视企业信用管理,及时对资金进行回收,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项目,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率。

篇9

关键词:系统论,农村金融系统,农村金融改革

Reform Thought of Rural Finance based on the System ory

Abstract:Rural Finance is a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rural finance in Chinachiefly aims to coordinate and integrate its constitution.Base on the analysesof its exis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weaknesses and the outlets of the Chineserural financial reform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ystem Theory,Rural Financial System ,Rural Financial Reform

1.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没有停顿。2003年6月中央政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文件]和2004年8月17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发[2004]66号),完善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中心的确立,把以农村信用社为重心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尽管如此,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诸如农村金融的总体格局怎么安排?农村信用社的方向是什么?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怎么设定?农业银行怎么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怎么规划?怎么整合县域金融?合作金融在中国金融产业中的地位怎样界定?民间金融怎么发展与规范?怎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等等,基于各种的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然而,就现有的研究而言,呈现下面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停留在农村金融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从农村信用社的研究出发来讨论农村金融问题,以农村信用社的模式选择替代了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曾康霖,2001;王自力,2002),更多的人似乎都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就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部,农村信用社问题解决了,金融支农问题也就解决了;二是尽管也提出要通盘考虑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一揽子规划农村金融体制构建(谢平,2001),并且也有了对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制度安排的综合考虑(曾康霖、蒙宇、刘楹,2003),但是并没有见到从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构建一揽子规划的深入探讨;更多的研究仅是就事论事,就农村信用社谈农村信用社、就农业银行谈农业银行、就农业发展银行谈农业发展银行,没有考虑各种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协调和整合;三是尽管也提出了要处理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要从需求出发探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何广文,2001;高帆,2002),但是将农村金融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展开的研究还不多见。农村金融准备的不足,导致农村金融改革系统协调能力低下,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活力缺乏,农村金融改革总是难以到位。有鉴于此,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系统论的理念引入农村金融问题研究之中,将农村金融改革置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之中,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

2.作为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

所谓系统,就是按一定目的、条件和环境,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互相作用的若干要素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宏观和微观方面,都是若干大小系统。基于这一系统论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农村经济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农村金融可以看作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的二级子系统)。

篇10

[关键词]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不确定性;信贷风险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增长速度放缓对经济下行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市场风险、货币政策与经济走势均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题,商业银行在不确定宏观经济环境下,将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一方面,银行的信贷水平难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准,贷款质量难以得到较高的评价,尤其是中长期贷款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中,信贷资金的安全问题备受考验;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态等等,都对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亟需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要避免在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受到诸多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现状

根据稳定运营原则与审核会计原则,商业银行会对风险资产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鉴定,并产生贷款的分类,作为衡量资产真实性与坏账准备金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银行信贷体系中,贷款风险的分类由资金监管者进行管理,采取科学化的方式判断贷款的风险级别,并对贷款的质量给予客观的评价。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中,针对不良贷款的分类情况,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94—1997年,在商业化改革时期,商业银行采取四级分想的内控效果。类似信用造假、员工监守自盗、内外部勾结转移资金等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预防金融风险,无法满足银监会监管的根本要求。通过观察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内部控制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形式主义盛行,缺乏权力的有效监督与管理,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针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在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内部评级方法、信贷风险评估技术以及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等方面都需要有所改善;信息沟通的缺乏,信息化的程度不足,严重信息披露失真等问题有待改善;监督机制还有待改善,各级内审部门的监督职能有待提升。

二、不确定宏观经济中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

(一)不确定性的风险

所谓不确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代表着不可度量的风险。而“风险”一词在信息经济学中,可以等同于“不确定性”概念。在金融领域,风险就是获得经济活动资金的同时,基于不确定性的情况,同时可能需要面对的经济损失。简单来说,在金融与经济领域,“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风险”,往往也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根据理性的判断与决策,人们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不确定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革新,市场经济社会生活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影响。以银行信贷业务为例,银行得到企业信息后,需要对照审核信息标准与流程发放贷款,而对于信贷的风险性,银行可以透过专业的人才采取专业的手段,做出预见性的评估。但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则很可能引发贷款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造成市场秩序的紊乱,引发金融风险。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还是从微观经济角度,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源,就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

(二)银行危机与信贷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贷业务的利润十分丰厚,但信贷风险也随之而来,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类别。时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三重发展危机,即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附加风险以及市场经济的自身运营风险。面对严峻的国际市场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构建自身的风险防御力,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色,构建科学化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在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路径中,我国金融业正在不断与国际接轨,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愈加明显。面对一系列的外部风险及内部风险,商业银行能否强化信贷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将直接关系到社会金融资本的利用率及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不确定宏观经济与金融风险传导机制

作为兼具企业与银行特质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不管是微观经济要素还是宏观政策要素,都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影响与冲击。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发展路径中,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一直在不断改变,包括经济增速不稳定、通货膨胀及国际金融影响等不确定性问题,也一直在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金融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市场发展的更多种可能。基于不确定宏观经济背景,过度负债与通货紧缩成为了金融风险的传导要素。市场经济的一路上升,不仅仅取决于内在要素,同时也需要外部条件的引导。目前,全球范围内,金本位制度依旧发挥着主要作用,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态,一旦某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萧条,就会造成金融风险的传导。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典型的案例,这场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

(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体制对于信贷风险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于产业升级转型的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其信贷风险与社会体制有着更紧密的关联。剖析我国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主要源自于银行内外两个层面。从内部情况而言,银行自身的体制不健全、产权主体地位缺失等情况,以及执行力不足与人力资源状况不佳等问题,都是引发信贷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从外部情况来说,我国宏观经济的变量波动,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波动,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数量,很可能瞬间引发信贷风险。与此同时,有待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也是导致信贷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不确定宏观经济环境下防范信贷风险的策略

(一)注重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信贷风险分析

通过对近些年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的观察发现,在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期,人们对于市场前景普遍看好,且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项目也有着足够信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采取扩大信贷规模与放宽政策等方式,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贷款。然而,在显著的顺周期性背景下,这种信贷标准的降低,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情况的发生,而政府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便会采取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增加利率的方式降低企业的投资需求,无形中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与此同时,在不确定宏观经济背景下,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全球经济周期也保持在较强的同步区域,这意味着各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均会影响到国内的经济与金融发展态势。伴随着我国近些年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市场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基于开放经济环境,商业银行不仅要注重国内的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信贷风险,同时更要提前预判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动态作用。

(二)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建立多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例如,建立以分级审批为核心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建立权责分明的信贷岗位责任制度,建立独立运作且相互制衡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建立信贷风险的电子化控制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信贷风险的管理,通过明确责权利的各项要素,并迎合时代的发展,采取电子化的技术制衡内部管理的各个部门,有效避免“人为风险”与“道德风险”,均有益于对信贷风险的控制。第二,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更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例如,营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健全法人结构,营造信贷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力度,推动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完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全面强化风险管理部门的定位,强化信贷风险的评估技术实力。第三,良好的执行离不开良好的监督。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构建独立的内部审核监督体系,理顺稽核体制,避免监守自盗的风险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提高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业信贷配置效率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配置而言,我国不确定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所以通过提高行业信贷配置效率,强化配置决策,将有利于规避信贷风险。首先,要从行业角度出发,对于贷款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商业银行要有全面性的了解,要洞悉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行业的全面性考核,辨别行业风险与企业基本风险。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宏观经济周期的规律性,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降低行业风险。其次,要根据国内外的宏观经济态势,正确做出风险预警,在借助现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下,深入分析企业的有限信息,深入分析信贷风险,选择成长型优、发展潜力大的行业或企业,作为优质信贷资源配置首选,通过优化配比降低风险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风险存在着波动性与联动性特征,商业银行在行业观察与企业观察过程中,要全面考量上下游企业的具体表现以及关联度较高的行业所存在的风险情况,避免风险的蔓延与传导,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行业信贷配置效率。

作者:李洁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坤,张丹丹.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8):68-70+46.

[2]邓奇.金融创新背景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J].华北金融,2014,(5):32-36.

[3]冯芙蓉,崔娜.汇率不完全传导、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9):66-69.

[4]梁诗杰.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防范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梁洪波,刘远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关系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81-84.

[6]王文峰,施慧洪.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4,(24):80-81.

篇11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大约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在经济活动中对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的探索,也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有关文献资料表明,经济学出现于奴隶社会产生以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的《经济论》一书问世,表明了西方开始出现了早期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部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管理问题的著作。色诺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经济学虽然出现于奴隶社会,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并未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并取得政治经济学这一科学名称,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代表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其用意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而且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但重商主义经济学还不能算做真正的现代经济学,因为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流通过程。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的,完成这一转变的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本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传统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开始发展起来的。但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由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建的。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正式创立。在这本著作里,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被后人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亚当•斯密写到: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古典经济学批判和否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研究和提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地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趋于激化,使古典经济发生了危机。

第二阶段:传统经济学阶段18世纪末,古典经济学宣告解体,形成了以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歇尔等为代表人物的传统经济学派。其标志是马歇尔在1890年所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自行调节而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增长。但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使传统经济学走入困境。

第三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书中,凯恩斯表示,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总是实现充分就业,相反,资本主义经济常常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他主张,要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有效刺激总需求。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帮助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困境,困此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但是,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滞涨”,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解释,也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又一次陷入困境。面对这种局面,西方经济学的众多流派纷纷出现,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货币学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学派等。新自由主义者强调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作用,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供给学派主张削减税率;理性预期学派则试图用信息的不完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波动。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表明,对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研究形成经济理论,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各种经济理论形成经济学。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即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据其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的英文为“Micro”,意思是“小”。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第一,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即家庭与企业。家庭是经济中产品的需求者(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经济中的产品的供给者(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家庭面临的问题是,在既定收入的约束下如何使自己的满足程度(效用)最大化。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在投入一定生产要素条件下,如何使利润最大化。既然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那么其研究方法就只能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单个经济变量包括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单个消费者的效用,单个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价格等。第二,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企业的行为都要受到价格的影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经济活动,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他内容都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经济学或价格理论。价格理论实际上就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第三,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经济资源的不同用途的选择。解决资源配置就是需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其原理如下: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具体商品需求、供给以及价格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活动。这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进行的。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家庭或个人)如何在有限收入条件下购买各种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需求方面决定了价格。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在有限投入条件下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从供给方面决定价格。第四,市场结构理论。研究厂商在不同结构市场上的行为特征与市场均衡。前述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一部分研究其他市场结构中均衡价格的决定的理论。第五,分配理论。研究社会产品按照何种原则在集团或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即研究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在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第六,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经济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福利的实现等具有一般性的问题。第七,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有比较严格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定条件很难同时满足,这是因为存在着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与信息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调节经济会受到影响,并不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被称为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可能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但是,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即政府失灵。除此之外,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还非常广泛,如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例如,像国企、私企、外企等根据市场要求组织生产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按什么价格出售等等每一环节,都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定义

“宏观”的英文为“Macro”,意思是“大”。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及其变化,最终说明经济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第一,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各个经济单位所组成的国民经济整体。如果把各个经济单位比喻为一棵棵树木,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国民经济整体就好像森林。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个经济运行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的方法,只能采取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一般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汇率、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等。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这些经济总量的决定、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说明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的运用。第二,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经济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个经济中心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解决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已经配置到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途径以及对一国经济总量的决定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总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基本指标。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中的其他问题,如物价水平、就业状况、经济周期问题等。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反映一国资源的闲置状况。通货膨胀是指一国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失业与能货膨胀是任何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找克服的途径。第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在短期内由衰退与繁荣交织而成的波动状况。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求实现较小波动的长期经济增长。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现实中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在开放经济下,商品与要素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从而将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开放经济理论分析国家间经济过程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提出调节经济的措施。第五,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在分析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在宏观经济理论指导下,由政府出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主要研究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政策的传导机制。例如,国民收入、财政、税收、失业通胀治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拉动内需等等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篇12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成果令世人瞩目。但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和出口依赖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发达经济体的金融机构和居民消费呈现“去杠杆化”趋势,全球贸易总量下降,中国严重依赖外需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受到抑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经济呈现出供给过剩,内需不足的失衡现象,如何解决宏观经济失衡的问题,逐渐成为经济学家热议的话题。由于研究目标的差异,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导致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缺乏对导致宏观经济失衡根源的进一步追溯。本文将从我国要素市场扭曲这一基本经济特征出发,研究劳动力、资本、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的绝对和相对扭曲与投资、消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VAR模型,考察要素价格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之间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宏观经济再平衡的总体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并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利用经济模型分析要素价格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研究假设;第三部分对实证研究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变量的定义进行说明;第四部分利用计量模型,估算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以及要素价格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实现宏观经济再平衡的总体思路。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善而导致的生产要素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非最优配置,即要素市场价格偏离其机会成本。要素价格扭曲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即生产要素价格偏离其边际生产力;另一种情形是要素价格的相对扭曲,即不同要素的价格之比偏离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出之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双轨制逐步取消,统一的、全国性的竞争性产品市场基本形成,产品市场价格扭曲逐渐消失。与之相反,我国要素市场的改革相对滞后,劳动力、资本、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分割普遍存在,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的行政控制,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生产要素是各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投入品,要素价格的扭曲不可避免地会通过成本效应溢出到宏观经济的各个部门,改变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行为,造成了高投资、高储蓄;储蓄—投资缺口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上升等宏观经济失衡现象。经济的失衡严重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福利增长不能与经济增长同步,经济增长偏离了民生这个最根本的目标。

(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过度投资

假设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仅仅使用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生产要素,企业的生产函数为:Y=F(L,K,E)。生产函数满足条件F′>0,F″<0。其中Y为产量,L、K、E分别为劳动力、资本、能源要素的投入量,劳动力、资本、能源的价格分别为ω、r、φ。企业的总成本为cost,企业目标是实现产量最大化,即maxP=F(L,K,E)s.t.ωL+rK+φEcost该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为:MPL=λω(1)MPK=λr(2)MPE=λφ(3)MPLω=MPKr=MPEφ(4)假如λ=1,(1)~(3)式意味着:如果市场机制是完善的,那么在均衡条件下,要素的价格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出。只要要素实际价格与边际产出不一致,要素市场就会出现扭曲。指标MPLω、MPKr、MPEφ能够分别反映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程度。(4)式说明:在均衡条件下,各种要素的边际产出与其价格之比应该相等。如果不同要素的边际产出与其价格之比不一致,那么企业能够通过调整不同要素的投入量,实现产出水平的增加。例如,假如资本的边际产出与其价格之比(资本价格扭曲度)高于其他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出与其价格之比(其他两种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企业就会倾向于增加资本使用量,出现投资过度的现象。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假设1。假设1:如果资本价格扭曲度高于劳动力和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企业就会倾向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导致宏观经济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

(二)要素价格扭曲与消费需求不足

假设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函数为:C=f(y),其中,y=ωL+rK。消费函数满足1>C′>0,C″<0,y是劳动者的收入。劳动者的收入来源于劳动者提供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当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价格存在扭曲时(即劳动力和资本的实际价格低于其边际产出),产出增长率将大于消费增长率,出现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现象,即FF>yy>CC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假设2。假设2:如果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实际价格低于其边际产出,国内经济将出现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现象。

(三)要素价格扭曲与总供给过剩

一方面,由于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高于劳动力、能源等其他要素价格扭曲度,企业会倾向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产出也将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增长,此外,劳动力、资本、能源等要素价格的低估增强了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刺进了国内可贸易部门投资水平的扩大和可贸易品产出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价格存在扭曲,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消费需求的增速将跟不上总供给增长的速度。在这种情形下,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难以吸收不断扩大的产出规模,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强,生产要素价格的进一步扭曲能够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刺激出口,弥补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由此可见,只要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发生变化,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就无法彻底变革,宏观经济失衡问题也无法解决。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假设3和假设4。假设3:如果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难以吸收不断增长的产出,要素价格将被固化在较低水平,难以实现市场化定价。假设4: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并存,会造成国内供给过剩,并形成巨大的溢出效应,使得国际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二、数据的处理方法与变量的定义

(一)数据的处理方法

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78—2010年,在进行实证研究时,需要使用各年度的总产出、劳动力、资本、能源的投入量及其价格等数据。其中总产出Y为各年的实际GDP(基年为1978年)。各项数据均来源于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物价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等。(1)劳动投入量L及劳动力的价格。劳动投入量L为各年度的就业总人数,劳动力价格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替代。为消除价格水平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用CPI指数进行平减(1978年CPI=100)。(2)资本投入量K及资本的价格。资本投入量K为各年度的物质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采用了张军等(2004)的相关数据与估算方法[1],即:Kt=Kt-1×(1-)σ+It。其中,Kt为t年度的物质资本存量;σ为经济折旧率;It为t年度的实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978年的物质资本存量采用了张军等(2004)的估算结果。资本价格用该年度6个月到1年期企业贷款基准利率的平均值替代。(3)能源投入量E及能源价格。能源投入量E为各年度的能源消费总量(以万吨标准煤作为计量单位)。能源价格以煤炭、石油、电力三种主要能源为基础,采取了以下方法计算各年度能源价格:PE=λcoal×Pcoal+λoil×Poil+λelectricity×Pelectricity其中,Pcoal、Poil、Pelectricity分别为各年度煤炭、石油、电力的平均价格。在已有的统计资料中,只有《中国物价年鉴2004》中有较为完整的2003年能源价格数据。因此,本文首先计算出2003年煤炭、石油、电力的平均价格,并将其换算成标准煤价格,然后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年度煤炭、石油、电力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推算出其他年份的煤炭、石油、电力平均价格。λcoal、λoil、λelectricity分别为各年度人均煤炭、石油、电力标准消费量的比重。为了消除总体价格水平对能源价格的影响,能源价格用通货膨胀率进行平减(1978年通货膨胀率=100)。

(二)变量的定义

为了进行实证研究,需要构建相关指标衡量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和宏观经济失衡程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变量的选取与计算方法。(1)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假设劳动、资本、能源的价格分别为ω、r、φ,这三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分别为MPL、MPK、MPE。劳动力、资本、能源价格的绝对扭曲度分别为DL、DK、DE,其中DL=MPLω,DK=MPKr,DE=MPEφ;资本相对劳动和能源价格的相对扭曲度分别为DKL、DKE,其中DKL=DKDL,DKE=DKDE。(2)过度投资。过高的投资率(尤其是依靠借贷等方式而实现的高投资)会造成资产泡沫急剧扩大,加大系统性债务风险。与此同时,产生于高投资率的产能,将使我国面临供给过剩与内需不足的矛盾。合理的投资增长率取决于经济增长率,本文采用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的差额(investment),作为衡量过度投资的经济指标。这一指标值变大,说明宏观经济中过度投资的程度增强。(3)消费需求不足。本文采用实际GDP增长率与实际最终消费增长率的差(consume)作为衡量消费需求不足的经济指标,这一指标值变大,说明消费需求不足的程度增强。(4)总供给过剩。假设消费、储蓄、税收、进口分别为C、S、T、M,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出口分别为I、G、X,且T=G。在封闭经济下,国内总供给=C+S+T,国内总需求=C+I+G。如果宏观经济是均衡的,则S=I;如果宏观经济内部存在产能过剩,则S>I,即存在储蓄投资缺口。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总供给=C+S+T+M,总需求=C+I+G+X,为了实现经济的平衡,必须保持S-I=X-M,即国际贸易顺差与储蓄投资缺口相等。由此可见,国际贸易顺差扩大是弥补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手段。本文将使用储蓄投资缺口(sigap,储蓄率减去投资率)作为衡量国内总供给过剩的经济指标,这一指标大于零,说明存在总供给过剩的现象,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总供给过剩的程度越强。

三、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一)我国要素价格绝对和相对扭曲程度的计算

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发现对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进行测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生产函数法[2];第二种是前沿技术分析法[3-4];第三种是影子价格测算法[5]。本文将采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在采用生产函数法估算要素价格扭曲度时,对生产函数形式的选择将大大影响估算结果的有效性。常用的生产函数有C-D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不变弹性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是最常用的生产函数,但是存在单位替代弹性的强假设,适用性不强,可能产生估计的偏误问题。CES生产函数虽然放松了单位要素替代弹性限制,但是这一函数是非线性函数,参数估计存在一定的困难。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投入和产出的对数二次形式,适用性较强。因此,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我国劳动力、资本和能源价格的扭曲程度。假设生产中仅投入劳动力L、资本K、能源E三种生产要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为:lnY=α+βLlnL+βKlnK+βElnE+βLKlnLlnK+βKElnKlnE+βLElnLlnE+βLLln2L+βKKln2K+βEEln2E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中,由于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比较显著,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会导致估计结果产生偏误。因此,本文用岭回归法对生产函数中的各系数进行估计,各系数的估计值如表2所示。利用生产函数中各系数的估计值计算出各年度劳动力、资本和能源的边际产出。将计算出的各年度劳动、资本和能源边际产出值绘制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资本的边际产出逐渐下降,劳力动的边际产出不断上升。与资本和劳动力相比,能源的边际产出较为稳定,1998年,能源的边际产出达到顶峰之后,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根据计算出的各要素各年度的边际产出值,可以计算出各种要素在每个年度的价格绝对扭曲程度。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本、能源价格绝对扭曲度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30余年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第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劳动的边际产出不断上升,但是职工工资也快速增长,在大部分年份,工资增速都明显快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增速;第二,资本价格扭曲度的下降主要源于资本边际产出的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的拉动,过度投资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不断下降,资本的边际产出与其实际价格之间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第三,1994年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基本取消以来,煤炭、石油、电力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开始进行结构性调整,能源价格偏低的状况有所改善。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速度加快,我国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的价格呈现出与国际能源价格变化趋同的走势,能源价格扭曲度下降。

从三种要素价格扭曲度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和能源价格扭曲度相对较高,劳动力价格扭曲度最低。第一,从1978年到1985年,资本扭曲度最高,劳动力扭曲度最低,但资本扭曲度下降速度较快;第二,从1986年到1998年,资本价格扭曲度继续下降,并低于能源价格扭曲度;第三从1999年至今,能源价格扭曲度下降速度加快,资本再一次成为价格扭曲程度最高的一种生产要素。图3显示了要素相对价格扭曲度的变化趋势。从图3可以看出,资本相对劳动和能源的价格扭曲程度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形态。1978年以来,资本相对劳动力价格的扭曲度(DKL)均大于1,1996年的DKL值最小,为1.63;资本相对能源价格的扭曲度(DKE)在1986年到1998年小于1,其他年份均大于1,1988年的DKE值最小,为0.58.

(二)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

设定VAR模型为:yt=m+a1yt-1+a2yt-2++ajyt-j+et(5)(5)式中,yt是由模型中所有内生变量构成的列向量,即yt=[yit,y2t,…,ykt]′,j是滞后阶数。1.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发现,表1中各变量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均符合1阶单位根过程(如表3所示),因此能够建立VAR模型,并对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进行检验。2.脉冲响应分析以下分别建立三个VAR模型来考察要素价格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之间的动态影响。

(1)要素价格扭曲与过度投资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假设1说明,如果资本价格扭曲度高于劳动力和能源价格扭曲度,企业就会倾向于过度投资。因此,在考察要素价格扭曲与过度投资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时,(5)式VAR模型中,内生变量应包括资本价格扭曲度(DK),资本对劳动力和能源价格的相对扭曲度(DKL、DKE),以及衡量过度投资的指标Investment。ADF检验证明这些时间序列变量均服从1阶单位根过程,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运用GIFR方法考察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冲击响应,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变量Investment对DKL、DKE的一个脉冲响应均为正,这一影响在第五期后逐渐减弱;Investment对DK的脉冲响应为负,这一响应在第五期后转为正。这说明资本相对劳动和能源的价格扭曲度上升一个单位,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正向冲击,而且这种正向冲击的持续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宏观经济中过度投资的程度上升。此外,DK、DKL对Investment的一个脉冲响应为负,这一效应在第五期后转为正,但累计响应仍为负;DKE对Investment的一个脉冲响应为正,但是持续时间较短,第三期后正、负响应交替出现。这说明企业过度投资程度(Investment)上升一个单位,会对资本价格绝对扭曲度和相对劳动力价格的扭曲程度产生负向冲击。这主要是由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一般而言,当宏观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过于旺盛,并产生了通货膨胀压力时,央行倾向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从而导致资本价格的绝对和相对价格扭曲度缩小。假设1得到了证明。

(2)要素价格扭曲与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假设2和假设3说明,如果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实际价格低于其边际产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将趋于下降,出现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现象。而且消费需求的不足将导致要素价格的进一步扭曲。因此,在考察要素价格扭曲与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时,(5)式VAR模型中,内生变量应包括资本价格扭曲度(DK),劳动价格扭曲度(DL),以及衡量消费需求不足的指标Consume。ADF检验证明这些时间序列变量均服从1阶单位根过程,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运用GIFR方法考察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冲击响应,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Consume对DL的一个脉冲响应为正,这一响应在第五期后逐渐减弱,Consume对DK的一个脉冲响应为负,这一响应在第四期后逐渐减弱。这说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上升一个单位,会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负向冲击,从而导致宏观经济中消费需求不足的程度上升。但是资本价格扭曲程度上升并未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居民收入中来源于资本要素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小,资本要素收入下降,不会明显地降低居民的消费需求。此外,Consume对DL、DK的冲击均为正,而且这一冲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强化,这表明宏观经济中消费需求不足程度(Consume)上升一个单位,会对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度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程度不断增强的正向冲击。假设2和假设3得到了证明。

(3)要素价格扭曲与总供给过剩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假设4说明,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并存,导致国内供给过剩。因此,在考察要素价格扭曲与总产出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时,(5)式VAR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应包括各类要素价格绝对扭曲度和相对扭曲度(DL、DK、DE、DKL、DKE)以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给过剩的指标sigap。ADF检验证明这些时间序列变量均服从1阶单位根过程,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运用GIFR方法考察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冲击响应,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DL、DK、DKL、DKE对sigap的冲击为正,而DE对sigap的冲击为负,这说明劳动、资本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以及资本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上升一个单位,会对总供给造成正向冲击,对消费需求造成负向冲击,导致宏观经济中总供给过剩程度增强。由此可见,由于资本价格扭曲程度相对较高,企业会倾向于用资本去替代其他生产要素,因此,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状况的改善,而且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扭曲,投资扩张带来的产能增加无法被国内的消费需求充分消化,而是需要依靠增加出口来弥补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假设4得到了证明。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估算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均低于各自的边际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但是价格扭曲程度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断下降。就相对价格扭曲度而言,资本相对劳动和能源的价格扭曲度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形态。其中,资本相对劳动价格的扭曲度(DKL)在各年度均大于1;资本相对能源价格的扭曲度(DKE)在1986年到1998年小于1,其他年份均大于1。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证明,劳动力、资本、能源三种要素价格的绝对和相对扭曲程度上升,会对企业投资、居民消费需求和总供给造成不同方向的冲击,并导致宏观经济出现过度投资、消费需求不足、总供给过剩的失衡现象。不仅如此,消费需求的相对不足还会导致要素价格的进一步扭曲。宏观经济失衡与要素价格扭曲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强化的动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难以彻底发生改变。要实现宏观经济再平衡,需依赖于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贸易部门的转型,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等非贸易部门的支持力度,加大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非贸易品的供给,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培育新的内需增长点。

(2)加大政府在民生工程上的支出。政府应缩减直接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转移支付,转而加大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社会保险等民生工程上的支出,引导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逐步由投资转向消费。

篇13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经济学讲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开讲解的方式,微观多置于宏观之前,这主要是沿袭了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流派的做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化解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主要关注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但是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同属于经济学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们编著在同一本书里,但是两者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较大差异,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假设分别是: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和完全信息,总体是承认市场的完善性,反对政府干预;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调节经济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内容看,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和两个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来进行论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居民、厂商、市场等个体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立足于经济体整体,把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研究对象的差异,导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由于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核心理论差异很大。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市场经济如何使得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增加社会福利,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为价格理论,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其它内容都是围绕价格理论展开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主张政府不要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问题,研究使现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较好地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内容也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这一核心理论展开,并指出市场不能完善地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进行政府的有效干预。

2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首先,两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得整个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研究资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内容缺一不可,缺失一个那么整个研究就会不完整,单一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观的很多内容必须依赖于对微观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不进行价值判断,只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描述。

3 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很多差异,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总的来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科学和教学体系中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两者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讲解其中一门课的时候,有意识地涉及另外一门课的相关内容,比如我们在讲解微观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时候,应该提及到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经济增长时要应用此函数。同样,我们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相关的微观内容进行引用和比较,对两者内在的逻辑性给予必要的阐释。

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统一性,因此很多微观创立的思想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贯穿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观经济学所创立的,但是在宏观的很多内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上,均衡思想被大量应用,这样在讲解时,最好能够把均衡思想在微观经济学的使用和在宏观经济的使用对比,联系起来讲解。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联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两者之间比较大的区别详细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观经济学先是提出了几条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对整个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为浓厚的演绎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时,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更偏向于归纳性的思考体系,这两种分析问题的差异在学习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篇14

关键词:宏观经济 管理 创新 分析

引言

由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越来越来激烈。而且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产业结构不断出现新的调整和变化,国内经济环境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面临新环境和新变化,要不断完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科学地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应对国际国内经济新变化,走在世界前列,提升综合国力。

一、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性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化大生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这也是世界经济的一种常态。社会化大生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与产品之间生产要素流通的愈来愈快,仅靠市场对经济四个环节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够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利益,实现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可以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对企业和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稳定的环境。

(二)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

虽然在宏观经济管理下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近些年来市场竞争激烈,恶性竞争不断出现,市场环境收到冲击,市场秩序出现紊乱、新科技产品充斥市场但相关管理标准和准入制度缺乏等一系列新的现象。市场在调节经济时往往是滞后和被动的。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进行创新行管理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强化管理力度以及舆论影响力。在传统的经济、法律以及政策手段上进行创新也会使宏观经济管理简便易行,为市场和社会所接受[2]。

二、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理念和对策

(一)创新性理念

1.目标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政府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理想目标,决定着管理的内容和工作方向,也是评价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依据。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也要随之变化。经济过热时以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经济下滑时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观察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目标首先是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然后再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另外,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年上升,居民消费行为渐趋成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加快,合理控制投资增长速度成为保持平衡的关键。

2.主客体创。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本质是政府组织机构。对管理主体创新就是对政府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创新。组织创新就是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改革政府职能和工作效率。主要在监管市场运行和维护市场秩序方面保持政企分开、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权责一致,明确部门分工和职能分配,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调整专业经济部门,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可适当发展社会中介组织[2]。还要尽量降低工作成本,以最少的部门和人员完成既定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及对市场新变化的敏感度,提高服务质量。

3.管理手段创。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采取的所有能够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手段,包括软件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硬件方法有各种传媒和网络等。对管理手段的创新决定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发挥的水平和管理能否收到成效。

(二)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

1.经济管理规范和准绳。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规范和准绳,任何创新性手段的使用都离不开法律的依据和约束,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强化法律地位是最重要的前提。但是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也可以适当的借助其他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需求。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2.管理手段创新。主要是利用网络和高科技产品,进行电子化政府建设,加快政府管理的网络化,建立政府网站并进行专业化管理,推进宏观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3]。将政府工作透明化和人性化,对宏观经济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和高效管理。

3.创新性对策--平衡积分卡。由于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中存在着诸如机构庞大、冗员、运行成本过高、盲目投资公共项目等问题。这些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也不乏存在,对宏观经济的协调和管理是一种阻碍。引入平衡积分卡制度,能够有效的进行政绩评估。而且平衡积分卡涉及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多方面的转变,它对管理组织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三、结语

宏观经济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能力和对经济调控能力的考验,是保证一国经济有效运行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飞速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国内经济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创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借助媒体和网络,建立“电子化政府”,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将政企分开,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毛伟.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研究[J].现代商业,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