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感受生命范文

感受生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4: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感受生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感受生命

篇1

“蓉儿,起床了!”“嗯,哦……”蓉儿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当她发觉映入眼帘的仍是一片黑暗时,心情不禁沉重了几分。“唉!我总是做同一个梦,这次已经不知是第几次了。”蓉儿失望地自言自语着。两年来的黑暗生活,她已经习惯了,虽然也学会了些简单的自理,但她本来就迷糊的个性,使她增添了不少麻烦。比如说现在“咦,拖鞋呢?怎么不见了!”蓉儿伸出脚丫,轻轻地触碰地面寻找着。“吱”一声响,蓉儿感觉到门开了,或许是瞎子的听觉比较灵敏,从那沉稳的脚步声中,蓉儿已经断定是哥哥来了,在蓉儿的心目中,是没有人可以像哥哥那样走得稳,哥哥就像一座山,一座保护她,让她依靠的山。“怎么,又在找拖鞋呀。”峰捡起被蓉儿踢到床脚的鞋子,温柔地帮她穿上。蓉儿感动地说:“有个哥哥真好!”峰笑了,溺宠地揉了揉她的头发说:“你哦!快点儿吧,今天我准备带你去看画展。”“我,看画展?”蓉儿惊讶极了。“对,就是去看画展。你呀,这两年来老呆在家里,这怎么行呢?”“可是我的眼睛已……”“不,蓉儿!”峰搂住她的双肩“你的眼睛是毁了,但你还有一颗心呀。”“心?”蓉儿不解地重复着,她不知道这又和心扯了什么关系,眼睛瞎了,即使有心,但这也不可能看见画呀。而且,蓉儿害怕出去后,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没有谁能接受她,而自己就会像被全世界孤立了,那有多么可怕呀!峰看穿了她的心思“蓉儿,如果再让你回到两年前,你还会救那个险些丧生车轮下的小男孩吗?”“会的!”“即使这会使你双目失明?”“当然,虽然我的眼睛瞎了,但必竟换回了一条人命。活着,是多么美好呀!”“不错,活着最美好了,但并不包括你这样隔绝了世界,把心房锁闭消沉地过日子呀!你失去了双眼,但你还有我呀!用你的心,去感觉画中的真谛,感受阳光,感受生命吧!”“用心,感受阳光,感受生命?”蓉儿的思绪一片混乱……

那天,两年来的第一次,蓉儿紧握住峰牵着她的手,踏出了新生命的第一步。她发觉,人群中溢满了欢乐的气息,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可怕。她听着峰为她细述着每一幅画的内容,感受到了作者或忧或喜,或平静或澎湃的心情。当阳光柔柔地亲抚着她肌肤的一瞬间,蓉儿惊喜地发现:她仍能看到这个世界。她的心,是雪亮的。

活着,多美好呀!

篇2

12岁的我们,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大概没有人会去认真地考虑生与死这个残酷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书中的主人公――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哈里,也就是在出门的时候,随口对家人说了一句气话:“你们走着瞧!我这次算是恨上你们了,我再也不回来了!”那是一句无心的、赌气的话,结果真成了永别,死神派卡车把他撞死了。

哈里去了另一个世界,可是他还有心愿未了,他试图回到活着的世界。在精灵阿瑟的帮助下,他回到了他的学校、家庭,重新回到了爸爸妈妈、姐姐和朋友们的身边。他用他仅存的力气和意念向姐姐表达了歉意,向爸爸妈妈表达爱意,向他不舍的朋友们告别……那是一段艰难而温馨的旅程。最后,他在那轮夕阳的召唤下,了无牵挂地走向“天蓝色的彼岸”,成为另一个生命的一部分,重回广阔的天空。

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哈里与家人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感动了,他是多么不愿意死,多么不愿离开自己的亲人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的生命如夏秋两季的过渡一般,如此短暂而脆弱。有人说,人生如灯火,生命不复返。你永远不会知道属于你的那盏灯什么时候会灭。“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哈里看着别人快乐时自己也感到快乐,但也不得不承受心中的那一份无奈。他怀念风的感觉,那是“幽灵”的体会,活着的人也许根本不会感受到这自然的提示――“你还活着,你有感觉”。也许你有无尽的感激之情想对亲人倾诉,有深深的爱要向他们述说,有许多的歉意要向他们表达。可是你一旦离开了这个世界,就什么都来不及了,所有关于你的一切都会消失,而你留给亲人朋友们的只有无尽的悲痛和惋惜。

可是,这就是人生,一切都不可能重新来过。想起一本科幻小说主人公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正因为凡人的寿命短,所以才显得更珍贵美丽。”所有人最大的不同大概正是对生与死的态度。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而实际上对死亡的恐惧并非软弱,只是人之常情。死亡到底是什么呢?是终结?是虚无?还是永远的离别?当哈里平静地走向夕阳下天蓝色的生命海洋时,我想他的心中已经没有黑暗和恐惧了,他的心被爱填满。所以,死绝不是终结和虚无,那轮温暖的夕阳带给我们的是光明与希望,哈里永远活在那些爱他和他爱着的人的心里。

合上书,我的眼前一直晃动着那轮绚丽的夕阳。那余晖既不明亮又不刺眼,散发着对生命的渴望和爱的温暖。“绝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吧,请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珍爱家人、感恩老师、同学和朋友,给他们灿烂的笑容和温暖的问候吧!只要你我的心中有那份爱的牵挂,那轮夕阳就一定会在心中永恒,永远不会西沉!

《天蓝色的彼岸》推荐理由:

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人性寓言”,《天蓝色的彼岸》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书。单纯、清新、温暖的文字,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现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让人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爱……它是送给心灵最好的礼物,只有亲自读一读才能有真切的体会。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高铭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认知方式,所谓的疯子只是世界观与他人不同。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访谈录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天才和疯子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篇3

一天,我在水里抓住一条鱼。只要我用手稍微一握,但他挣扎着,极力地在我手抖动。我感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在我中跃动。我非常可怜这条鱼,于是,我把它放生了。

有一次,我还没起床。我突然听到公鸡的听声,我马上起来。原来是近那家养鸡的其中一只公鸡的叫声。公鸡这种“一叫千门万户开”的精神令我震惊。一只小公鸡的声音居然如此洪亮。

我不光从这些感受到生命,我从极力鼓动双翅的蝴蝶、茁壮生夭的小草、拼命挣扎的小蜜蜂等生物感受生命的存在。

篇4

心理老师:

您好!

我真不想学了,整天感受到的是压力,总是睡不着觉,一想到即将到来的中考,想到父母的期盼和他们的心情,我就会胸发闷,手发抖,有时都喘不过气来。父母对分数非常敏感,成绩稍有点儿变动,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发生质的变化。温柔体贴的父母刹那间变成严厉苛刻的魔鬼。我怕听到父母的声音,怕看到他们的脸。在学校,老师说:“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你在想什么?你还要继续努力!”心理老师,我不知道为什么提高学习成绩如此困难,我何时才能让家长放心,老师满意,自己如意啊!老师,您说我是不是特别笨?

无助的女孩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述大。近来,到我这里咨询的学生大多数说压力大,心情焦躁,失眠,手心出汗、头疼、情绪暴躁等。诸如此类的心理问题在初三学生、家长、老师中已普遍存在。社会存在竞争,必然会对人产生压力感。假如你对压力缺乏客观认识,缺乏应对措施和技巧,缺乏接纳的心态,那么当你感受到压力存在时,你有可能会出现沮丧、绝望、痛苦和无奈。其实初三学生、家长、老师面临中考的压力是十分正常的,所以让我们感受压力与生命共舞,它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分析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家长的压力来自社会、孩子;孩子的压力来自于社会、学校、家长;老师的压力来自社会、家长。所以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处于压力之中。产生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因压力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年龄的特点这四个方面。

1.成绩进退,考学担忧,导致学生的心理紧张

学生都极其渴望考上重点高中,不仅能荣耀家庭,回报父母,更是对自己考上理想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毕竟有很强的竞争性,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愿以偿的,这就必然引起考生对学习成绩的担忧,从中导致他们内心不安、紧张、焦虑、失眠,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诱发心理疲劳,心理免疫能力下降,产生消极的心态,表现在行为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旷课、打架、上网、自虐、不写作业、与老师顶撞、逃学等。

2. 题海战术,紧张的学习,促成学生的心理疲劳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适度为好。适度的练习是必要的,它是将知识转为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老师为了抢时间,提高自己班的成绩,让学生大量做题,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只能靠拼体力脑力来应付。当学生长期辛劳,成绩还是得不到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陷入自我否定、消极、冷漠、悲观、恐惧和焦虑之中,甚至拒绝学习。

3.老师、家长的过高期望,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偏远的地方,家长是农牧民,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有些是文盲,经济条件不够好,他们也盼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一方面解决家境困难,另一方面孩子将来也有一个好的前途,摆脱务农之苦。同时,家长也盼望能实现他们所没能实现的愿望,通常对子女的要求过高。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从而促使老师在有意或无意中与家长一道对学生施加压力。在社会就业的大环境,通往“罗马”之道似乎不是条条大路,而是只有考上大学这座独木桥,这些都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年龄的特点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的发展,在理智 、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青春期的孩子热情但容易冲动,情绪有极大的波动性,非常在意自己在同龄人心目中的地位。在学校这个大的氛围中,学习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尤其是男生,他们学习表现优秀可以吸引众多女生的信赖,青春期也称“性的萌动期”。这一切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学习的压力。

二、提高面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尔曾说:“压力如同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我们可以从认知调整,能力训练,情绪优化,接纳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为自己所用。

1.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细化目标,增强自信心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明确个人阶段性目标,每进步一点,及时表扬,心理学叫“阳性强化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性是“趋利避害”的,积极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是可以不断取得进步的,体验到积极努力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2.学会时间管理,保持充沛精力

在团体辅导中,我给学生做“时间馅饼”“一分钟的价值”等类似的游戏。让学生理清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将如何调整,同时让学生体会、感悟到时间的宝贵和时间的价值,增强自己合理利用时间的信心,感受到时间对于自己来说是很充沛的,减少了因时间紧迫而带来的压力。

在平时课间休息时,可以去打篮球、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踢足球、上网等,做到一张一弛,保持轻松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完成繁重的学习,消除身心的疲劳。

教学生放松训练,比如“一 四 二”呼吸法,可以缓解疲劳,消除紧张,放松心情;“八”字操调整“左右脑”平衡,提高学习效能。

3.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强化训练,题海战术,固然能取得一定的复习效果,但随着各科作业的增多,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在教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所以只有晚上回宿舍写,如果灯熄了,就打着手电筒写,长时间会使眼睛疲劳、睡眠不足,结果造成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下降。因此我们应运用科学方法:理清书本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精选精练,查漏补缺。

4.培养个人完善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一年才回一次家,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比与家长相处的时间长,融洽师生、同学的关系,对个人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个人也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这样会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相反,忽视人际间的沟通,容易使学生遇到困难而情绪低落、无助、孤独。因此在中考阶段,更要关心班级活动,进行情感训练,培养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心态。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种技巧,即三级光明思维――“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皆是恩典。”当我们处在消极的状态时,就大声击掌,边击掌边说这句话:“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皆是恩典。”三级光明思维会帮助你走出迷雾,踏上成长的征途,迈向积极幸福的人生旅途。

5.加强亲子沟通,建设和谐家庭氛围

中考复习阶段,孩子与家长都会存在心理压力,为了能更有效地实现孩子的目标和家庭的期盼。我们彼此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家长在内心深处要百分百地相信孩子,无论他考得怎样,都无条件地接纳,传递一份信任就足够了。

三、感受压力与生命共舞

赛勒说:“没有压力,就等于死亡。”压力不可避免地要伴随我们走完人生。面对压力,激发无限潜力,因为压力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增添更多光彩。中考不仅是学生智力、毅力、体力、心理素质的大较量,同时也是对我们家长、老师的挑战。感谢这份压力的到来,唤醒我们的潜能,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实现自我成长的机会。

(稿件编号:110106006)

篇5

老师带头,说:“这节课玩吧!”于是给我们每个人发了张纸条,上书: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飞逝多少,就撕去多少。

于是过去的时间在我的手上和现在的时间一同被撕下,丢到谁也看不见的地方。

幼年——懵懵懂懂,毫不留情地撕下;童年——五光十色,有些不舍,可毕竟是过去式了,撕去又何妨?青年——过一点撕一点,愣住——-剩下的“生命线”肯定不够火苗燃放一秒的。

我只有那短短的一截生命了!可笑的游戏啊,你竟然让我看到了时间的流逝!那张纸条,毫无灵性的纸条竟然让我想笑,想哭泣!哼哼~,比死亡时钟还悲哀的游戏。

篇6

中国德育:丁局长,您好!在《常州市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中指出,该行动计划是基于常州市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价值追求而制定的,能否谈一下常州市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丁伟明:感谢您对常州德育工作的关注,我市德育工作的价值追求是以学生为本,牢固确立儿童立场。学生是具有活力的生命体,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教育的主体。德育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怦然心动”,然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重形式、轻实效,重外在、轻内化,重灌输、轻参与,恰恰把学生排斥在德育之外,把学生完全当作德育的客体。因此,以学生为本是德育出发点和落脚点。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人,而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前提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内心敞亮、个性鲜明、求真求实的人。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公平、人道的社会价值诉求。公民社会是未来国家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人本意识、公平意识的个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能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中,体验到社会公平与人道,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进而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中国德育:在走访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听到很多“生命教育”的声音,请问常州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生命教育?

丁伟明:从根本上讲,实施生命教育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需要。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却忽视了这一根本任务,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当作考试的工具。实施生命教育正是为了摒弃教育功利主义,使教育正本清源。同时,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竞争压力不断加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临严峻挑战,对学生生命的关爱被提上教育日程,由此,我们于2005年率先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工作。

为了让常州市的生命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我们实施了生命教育本地化的方案,致力于打造生命教育活动品牌。

一是生命教育周活动。自2007年起,我们将每年三月第二周定为全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周”。每年的“生命教育周”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例如,2011年以“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教育”为主题,开展《知心姐姐》公益报告会、67个菜单式生命教育系列公益讲座、禁毒教育宣传展;2012年以“生命成长,责任担当”为主题,开展生命教育课堂观摩活动、十四岁青春仪式观摩等活动。“生命教育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

二是“青春巡礼”仪式教育活动。十四、十八岁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我们设计了以十四岁青春仪式和十八岁成人仪式为代表的“青春巡礼”仪式教育活动。“青春巡礼”活动旨在提高青少年自我成长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健康地步入成人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是生命成长体验营活动。每年暑期我们都会组织“七彩夏日,快乐成长”大型生命成长体验营,通过内容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的生命质量在快乐中得到提升。2007年我们开展了持续一个星期的体验营活动,围绕“阳光体育”“国防拓展”“与运动相伴,让健康同行”等主题展开,全市有一千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同时,我们还在全市开展“生命探索、生命挑战、生命互助、生命活力”等内容的布点式夏令营,几十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拓展训练、行军拉练、野外生存训练、文艺展示、趣味体育等活动。

四是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起,常州市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感动中国年度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开展“感动校园,感动你我”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感动校园,感动你我”征文活动、“风采学子”“感动校园之星”“感动校园故事”等评选表彰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阳光、人性的美好,让学生更加关注生命、关注校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尊重生命历程、学会真诚回报。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美德少年”“杰出学生”海选活动。2011年起开展的“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海选活动,吸引了全市四百多所学校、一万多名班主任、四十多万名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在活动中加深了沟通与理解,共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中国德育:我们注意到《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近年来,常州市也非常重视公民教育,请问常州市是如何推进公民教育的?

丁伟明:我市公民教育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推进,首先我们会选取实验学校进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实验学校的范围和数量,使公民教育逐步走向深入,逐步向全市中小学校辐射。2005年7月,经申报,我市成为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的试点城市。同年9月,我市确定了17所实验学校,共有42个班级、45名项目老师、2200 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篇7

自然——遵循规律

不要欺骗水果

易水寒

有位朋友,在冬天从不吃西瓜。他不是没钱,而是敬畏天时。他说,老天爷让你夏天吃西瓜,秋天吃苹果,冬天吃橘子,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你非要对着干——冬天吃西瓜,秋天吃香瓜。这就违背了天时,老天爷就会不高兴。老天爷不高兴了会怎么样——你自己想想吧!

他说得很好。他是从天时角度讲的。我想,从尊重水果的角度讲,我们也不该这么做。水果一定要在适合它的季节才钻出土壤,人类拔苗助长,利用所谓的科学手段欺骗水果来到世界上,水果能高兴吗?当然不高兴。所以,错时而生的水果能好吃吗?虽然它也具有水果的外表,却并无内心。

之所以这么说,前提是水果也有生命,也有思想。台湾生态作家刘克襄认为:如果是作为贡品的水果,跟水果讲清楚,它会保存很久而不腐烂。买香蕉则要买挂起来的那种,这才是尊重香蕉,因为香蕉只有挂起来的时候才像在母亲的怀抱里。切芋头的时候,你先警告它一下再动手,手就不会痒……

刘克襄说,有的水果店放周杰伦与蔡依林的音乐,如果他开水果店,他会放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给水果听。因为他相信,这样的水果吃起来会更美。

想想看,心思如此细腻的水果,如果你欺骗了它,后果一定很严重。

反季节的水果都是被欺骗的生灵,我们可以做个合理想象——寒冷的冬天,你在蔬菜大棚里种下一颗西瓜籽,然后浇水施肥,西瓜籽被唤醒了,感觉到土地在轻轻拍打自己,水滴在滋润自己,阳光在自己。哦,春天来了,自己该舒展开梦想的翅膀尽情翱翔了……

终于有一天,西瓜长大,成熟了,被摘下瓜秧。它睁眼一看,妈呀,根本不对呀!那不是阳光,是灯光;那不是泉水,是自来水;那不是春风,是电暖风;那不是自然空气,而是被封闭在大棚里,靠排风管与外界交换的可怜的气息;最最可怕的是,外面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酷暑,而是寒冬,此刻正大雪纷飞……

我被欺骗了!

看看人类脸上那因“丰收”而喜悦的笑,西瓜目瞪口呆,痛不欲生。可惜,它已回不到过去了。

很快,西瓜被卖掉,然后被切开,送到餐桌上。一颗暴怒的、无望的西瓜,它不可能蹦起来反抗,但它痛苦的因子一定会扩散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

此时,食客咀嚼的,不是西瓜生命中的蜜,不是它本应有的甜,而是它的悲伤和泪水。

(选自《青年博览》2012年第1期)

灵犀一点

俗语说自然万物皆有灵性,我们听来难以理解,本文作者这样人性化地、艺术地解读了水果反季而生的痛苦,让我们仿佛真切地倾听到了水果的心声。

自然——人生启迪

鱼化石

艾 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选自《艾青诗选》2000年8月)

赏析

这是一首蕴涵丰富的哲理诗。诗人主要写了鱼的生命之舞、鱼生命毁灭的悲剧、鱼化石的形态以及诗人从鱼化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哲理——“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抒发了“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的胸襟。鱼化石象征着社会上的许多人以生命作代价换来的教训,给人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对人类具有极强的警策作用。

阅读思考

1.请你说说鱼化石的象征意义。

2.鱼化石的生命历程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课堂延伸

多角度品析意境

谢云波

意境是诗人(词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一首好的诗词作品主要体现在意境美。《沁园春 雪》突出的美就是意境的雄浑壮美。

感受《沁园春 雪》雄浑壮美的意境,可分三步逐步深入:

一、抓住关键字词,初感意境。

这首词中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以“望”字领起,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出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诗人将眼前景象和浮想联翩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意境壮美而雄浑。

温馨提示: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诗词往往会有一些关键字词作为诗眼来透露主旨。阅读诗词,同学们可通过朗读,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选出关键词,抓住诗眼,并联系生活

趣味链接

发现与感悟

合适的距离

听专家说,如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再近1%,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火焰山”;如果再远3%,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广寒宫”。而现在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仰望那些孤寂荒芜的星球,真是庆幸我们拥有多姿多彩的天气、舒适宜人的温度,庆幸我们与太阳之间有着合适的距离——所以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眼里朦胧心中透彻

有位老先生对我说,前些天他和小孩子出游看远山。当时雾气弥漫,孩子抱怨:“真倒霉,啥都看不清。”老先生却想:“不同的分辨率呈现不同的意境,晴天看的是工笔,雾天看的是泼墨,都是上苍为你定制的风景。”

能把一些事情看清楚,需要视力;能把一些事情看模糊,需要眼光。眼里朦胧,却往往心中透彻。

关于云层的感悟

永远要记住,在某一个高度之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是去抗拒问题,他们努力试图消灭云层。而正确的做法是突破问题,去发现使你上升到云层之上的最佳途径。冲破云层后,你将看到蔚蓝的天空、辉煌的人生。

篇8

森林养生,

依托气、光、声和水热

森林是人类健康的摇篮。从养生功效来说,森林养生资源包括气、光、水热和音四大环境要素。

第一,气环境。森林里有充足的氧气以及对人体有益的植物精气、负离子。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的长期研究,空气洁净度和空气杀菌素是评价森林有助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

第二,光环境。森林中,由于树叶对阳光的过滤,紫外线微弱,红外线适度,光线柔和,使人体产生舒适感。

第三,水热环境。湿度和温度共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据研究,森林环境中的空气温度约为20.1℃,而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温度约为26℃。森林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为75.1%,而城市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为59.3%。

第四,声环境。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林带是高效的隔音墙,能够隔离高频的车辆噪声,声波能量被林带吸收20%-26%,声强降低20-25分贝。科学研究表明,人寿命的长短、健康状况好坏与居住地森林植被条件成正相关,居住地森林植被条件越好,人就越健康长寿。

出现了森林康养、

森林疗养和森林医院

人类对森林的认识历经资源利用、审美欣赏和渴望回归的过程,最初是原始崇拜、资源获取与简单利用,逐步向审美自然、体验文化、感知生命、医疗保健等综合认知方向发展,产生了回归自然的渴求,同时对森林养生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发展。

国外森林养生起步较早,经历了以德国为代表的雏形期、以日韩为代表的发展期、全世界蓬勃发展期这3个阶段,至今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在中国,森林养生和森林公园、森林旅游的发展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以森林观光为主要旅游形式,这为森林养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一些地方开始规划建立森林浴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休养需求,但整体规模有限,模式较为单一。2000年以后,国家部委、各地林业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开展了森林康养、森林疗养、森林医院等有益探索。当前森林养生获得了普遍重视。

森林养生,中国最有潜力

根据世界养生协会统计,2013年全球养生旅游总收入占全球旅游产业总收入的15.4%。目前,中国已跻身世界养生旅游消费大国前十位,旅游人次名列全球前五位,是全球养生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全球前20个养生旅游大国占了全球养生旅游消费的85%,美国、德国、法、日本和奥地利五国依旧是全球养生旅游消费的巨头,但这五国的市场份额呈现逐渐下滑趋势,而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市场排名爬升迅速。

从旅游消费来看,中国2013年旅游(包括国内游和出境游)总消费为5653亿美元,养生旅游消费为122.781亿美元,占比2.2%,与全球15.4%占比相差超过13%,可见中国未来养生旅游的发展存有很大空间。目前,中国养生旅游消费占据世界前十位,位列亚太地区第三,紧跟日本和印度。从旅游人数来看,中国2013年接待养生旅游人数名列全球前五位,亚太地区第二,仅次日本。

森林养生是撬动整个健康全产业链的杠杆,不仅迎合现代人消除亚健康、预防疾病、崇尚自然的要求,更是将森林旅游、休闲运动与健康长寿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形成内容丰富、功能突出、效应明显的新产业模式。

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森林养生

国际养生受众的需求可从身体、心智、情绪、精神4个层面进行划分。国际养生受众需求是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的,从生理需求的关注身体健康,到社会需求的情绪和心智健康,最高层次希望实现自我实现价值,追求自我成长和精神成长。根据国际养生受众需求取向,可将森林养生产品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调查,中国受众是全世界最重视养生消费的群体,73%的中国受众选择产品时愿意为健康因素支付更多的费用,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2%。总的来说,中国养生受众主要居住在一线城市,女性积极性远高于男性,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5%)希望体验素食,大多数受众选择与家人在一起,最希望的养生方式是中医诊断和理疗方式,养生运动(跑步和生态步行、禅修、农事、冥想、瑜伽)是最受欢迎的体验活动项目。

篇9

我所扮演的尚云霄是一位革命先驱,大革命时期的先进知识妇女代表。她积极投身革命,为革命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她通情达理,面对丈夫的名义上的妻子紫英,宽容大度,并且鼓励紫英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一切以大局为重,知道丈夫会死,还是忍痛面对接下来的事情;她爱自己的孩子,临终前给女儿做好三双鞋,虽然只是三双鞋,但其中却包含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她是新时代的女性,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她那种冲破封建思想,追求新生活,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

尚云霄,首先教会我的是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她受到最新的革命教育,主张女子追求自己的自由,坚决反对一夫二妻,认为男女平等。其次,她教会了我勇敢地去坚守自己的梦想。她热爱革命事业,从她决定加入革命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誓死捍卫革命的尊严,哪怕是丈夫离去,哪怕是丢下自己的孩子,都要保护革命事业。因为她知道,这是她一生的事业,因为她知道,牺牲自己的幸福,可以拯救千千万万人的幸福。她的这种精神着实让我敬佩,也让我今后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最后,她对于爱情的态度,我也非常的欣赏和佩服。她爱自己的丈夫,与丈夫情投意合,面对家中安排的名义妻子,她也没有表示不满,而是给予丈夫理解与支持。

我非常感谢《紫英》这部现代京剧给了我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和精彩。我是一个喜欢不断挑战自己的人,喜欢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在剧中后半段,我要扮演一位即将离开自己孩子的母亲,这对于还没有为人母的我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不过,我也很高兴。这让我能够进一步发掘我自身的潜能。所以,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私底下我反复琢磨剧本,生活中也随时注意母子之间的点滴细节,于是对照着镜子练习表情、模仿动作等等。通过努力,我终于成功出演了这个角色并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与肯定。

篇10

第一组 感受新生

对象:3岁以上的孩子和家长。

目标:从不同角度观察大自然,努力发现新事物。

准备:选定一块面积不太大的地方,以免孩子走得太累或游戏不够集中。

玩法:

・走走找找。和孩子一起周游选定的这块地方,尽量寻找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孩子找一种,家长找一种,轮流进行,好像一个小竞赛,看谁找得多。先走一大圈,走快一点,暖暖身。

・看看说说。挑选孩子喜爱的几种动植物,仔细观察:春天到了,它有什么变化?比如一棵树,它长出嫩芽了吗?经过冬天,枯黄的老叶掉下来了吗?它身上有苔藓或昆虫吗?它的枝头上有小鸟筑的巢吗……可以由父母提问,然后和孩子一起找答案;也可以轮流找,看谁找到的多。

・换个角度。父母把孩子抱起来,从高处看,观察对象会变得不一样吗?看到什么新东西?趴下来,从很低的角度看,能看到什么新东西吗?再翻过身,仰面躺下,从这个角度往上看,又有什么新发现?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观察角度?

・摸摸闻闻。运用手指、手掌,甚至整个身体,与观察对象“亲密接触”,与其对孩子说“去感觉一下这棵树”,不如告诉他“用脸颊去轻轻蹭蹭树皮”,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问问他,张开双臂,可以合抱大树吗?如果不能,爸爸妈妈就加入进来!再轮到鼻子上场,闻闻树的味道,不仅花有香气,树叶、树干等也有特殊的清香,让孩子形容一下自己的感觉。此外,别忘了用耳朵听一听哦。

Tips:

・如果时间比较短,就只选一种植物或动物,观察透彻即可;如果时间比较多,就选不同类型的几种观察对象,互相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较。春天来到时,不同物种会有不同的变化。

・玩好之后,在回家的路上,让孩子想想:今天看到的东西里面,有哪些是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其实每时每刻,我们身边的动植物都充满了变化,不仅仅是在春天,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现新东西。

第二组 生命之网

对象:4岁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

目标:感受自然万物之间的关联性,它们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准备:将一块草坪作为游戏场地,找许多条绳子,每条长度不小于50厘米。

玩法:

・编织生命之网。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每个人轮流述说“自己代表什么”,代表的动植物之间需要有一定关系。比如妈妈说:“我的左手代表草坪旁边的那棵树。”然后孩子说:“我的左手代表草坪。”然后就取出一条绳子,将妈妈的左手和孩子的左手绑在一起。每个人最多可以代表2种东西,直到最后,大家都被绳子连起来,就像一张网。

・保持动态平衡。连好以后,把网拉紧。先一个个来,比如代表树的妈妈的左手先动,“春天到了,树伸了伸懒腰,抖掉了身上的黄叶。”这时与她连在一起的人都会感受到一些力量,甚至要跟着她动一动,以便保持平衡。然后妈妈可以继续说:“黄叶落在草坪上。”这时就轮到代表草坪的孩子的左手动起来。如此传递下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动起来。

・一个都不能少。假设其中某一种生物突然被毁灭,比如还是代表树的妈妈说:“我被伐木工人砍掉了。”然后她像被砍倒的树一样倒下来(最好能真躺在地上,至少要蹲下身来)。这时整张网会感受到巨大的拉扯力量,要花很大力气调整,才能再度保持平衡。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度假设,如果保持平衡太困难,就恢复最初的状况,重新假设。

Tips:

・绳子不要系得太紧、拉得太紧,以免伤到孩子。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添加一些孩子可能想不到的东西,比如空气、水、阳光、石头等等,它们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三组 秘密花园

对象:5岁以上的孩子和家长。

目标:构造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了解自然平衡的规律。

准备:一大张白纸、铅笔和彩笔。

玩法:

・我的花园。给孩子一大张白纸,代表大地,假设它有200平方米,孩子可以在这块处女地上,用植物、动物、山石、流水,造出自己的梦想花园。让孩子天马行空、自由地幻想。

・地形图。列出花园的组成部分,勾画它的地形图,用线条、图形和色彩,去填满手中的白纸。

・食物链。画完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他的花园能否年复一年地维持下去?例如,看看他是否选择了典型的食物链:植物、食草动物和分解者(如蚂蚁、细菌)。如果有缺少,请爸爸妈妈提醒孩子补上缺少的类型。

・四季变化。让孩子想象并描绘这座花园一年四季的面貌与变化。

・我的故事。让孩子说说,自己在这座花园里能做些什么、起到什么作用?当然,玩的部分也要纳入进去,这是绝对必须、非常重要的。想象在那里可能发生的有趣故事。

Tips:

・孩子了解“200平方米”是什么概念吗?如果不了解,有什么形象化的方法能让他对这块面积产生概念?家长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吧!

篇11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感受生命的真谛,欢迎大家分享。

走进《昆虫记》,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多彩,书本语言的形象优美,作者探究事物时的不懈努力……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更是引我思考,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更是让我收获颇多。故此,我想谈一谈对“生命”的理解。

法布尔认为,浩瀚的星空比不上树丛中蟋蟀演唱的小夜曲;宏大无比的宇宙比不上渺小的蟋蟀所带来的生命的颤动。为什么?他说生命是我们的灵魂,而那宇宙星空是孤寂的没有生命的,就没有灵魂。所以即使是同蟋蟀一样小的或是更小的事物,它们有生命,那它们就有充盈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只是一具躯壳,而有美妙灵魂的它们是鲜活的事物,自然比星空更加璀璨。

于法布尔来说,生命是无上珍贵的灵魂;于我来说,生命只是一颗平凡的种子,却会开出炫目的鲜花。谁会想过,出生的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漂亮的蝴蝶,生在石缝里的松树竟也能存活生长,一个平凡的人也能获得成功。其实,无论是动物,植物乃至人类,刚出生时,都是一颗小种子。可渐渐的,种子开始抽芽,生长,慢慢孕育出漂亮的花骨朵,在经过时光的冲刷,开放出独一无二的生命的花。每个人都有开花的机会,生命的种子充满无限可能。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些许“恶魔”,亲生摧残他人生命的花朵。

近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不已的事。一位女士在乘飞机时,希望狗狗能好受些,选择了飞机托运。可无良商家为了赚钱,将空运私自改为陆运,狗狗在密不透风的大巴车车厢里被活活闷死,主人伤心欲绝,从此人犬分隔两地,再不能相见。这件事里的商家为了多赚些钱,就丝毫不顾生命的脆弱,用极不负责的态度和轻视生命的行事方法,使狗狗惨死。或许狗狗死亡的最后一刻,都在希望有人能救它出去可没有。没有人知道,狗狗去世时是如何的绝望。更没有人知道,女主人看见死去的狗狗时,该是何等的伤心,何样的悲痛。每一条生命都一样重要,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你或许将他们看得很轻,可在他人眼中,他们是千金难换的珍贵。所以,尊重他们,不恶意伤害他们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那我们要为了生命而不吃不喝吗?当然不。为了生活,我们杀猪宰羊,捕鱼网虾,这错了吗?没有。为了吃喝而杀伐是不可避免的,生物循环也是自然界的规则。但我们必须对生命心存善意。猎人不杀哺乳期的母羊,是他的善;渔民不捕幼鱼,是他的善;农民不杀一生劳碌的老黄牛,是他的善。凡此种种,皆为对生命的善意。有了这一点一滴的小善,生命必会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命的鲜花而更加美丽多彩。

篇12

之所以说这是一节有心流动的课,是因为这节课自始至终饱含温情,散发着智慧,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课从“苏州出美女”,是“古代出状元”“现代出科学家和院士最多的地方”开启,既体现了授课教师对地方历史与文化的了解与亲近,又渗透了社交礼仪教育。深藏其中的,是授课教师宽厚的人文情怀和超越学科教学的育人理念。随后,教师请学生“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老师,说说老师“哪一处地方长得最有特点”。这样的切入极其智慧,它既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多数初中生私底下都会谈论老师的外貌,又有效地利用了借班上课背景下的现有资源――教师以自己为资源,“矮化”自己,让学生说一说老师身上哪一处地方长得最有特点,瞬间拉近了师生关系,课堂由此变得自由、轻松、安全,进而充满温情。

再看本节课的本体选择:向老师的肚子、脖子、眼睛和柳条。“肚子、脖子、眼睛”乃课堂之生成,而“柳条”则是教师预先设定。柳条,春天江南常见之物。这样的选择是留心生活,从生活中来,从最为常见之物开始,为着更温情、更诗意的生活而教,而学。

这堂课上,向老师说的话不多,他更多地是在充当组织者和学习者角色。作为组织者,他引出教学主题,提供语料(所有的例句均引自《围城》),借此激发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充分利用学生现场生成的比喻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归纳、总结、运用比喻写作规则,进行喻体选择陌生化、比喻写作圆润化和多感官博喻连珠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品读、思考、领悟、写作、表达、倾听与沉思的过程中感受语言学习的快乐与惊喜。作为学习者,他和学生一道写比喻句,描写班里一位女生的眼神。由此,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经历学习之旅、体验智慧生长和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这堂课上,向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安静地思考与写作:喻体选择陌生化环节,他留出了3分钟;比喻写作圆润化环节,他给了学生5分钟;多感官博喻连珠环节,他更是留出了8分钟,层层推进。不仅如此,向老师还邀请学生分享交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分享、表达时,向老师认真倾听、及时回应,既风趣幽默,又温和敏锐。

向浩老师的这堂课,照亮的不只是一个课堂,还有所有在场者,包括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精神世界。它通过对一个教学内容的深度探究,让参与者体验和感受到“知(knowing)”的原初快乐和作为人的生命的惊起,也让在场的观察者看到和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惊起!我相信,凡是体验过“知”的原初快乐和感受过生命惊起的人,其生命将变得更加厚重,他也格外珍视这种精神愉悦。并且,长时间体验这种“知”的原初快乐的人,他的内心将更加安静、从容、淡定;他的生活,也更平凡而富足。

篇13

每天当我们随着日出日落,步入喧嚣红尘或是心灵的纯真空间时,总会伴着生活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忧伤,快慰与愤懑去触摸世界,去感悟思想,去感受那种来自我们自己生命本质的清香。

也许我们可以怀疑一切,但不应该怀疑自己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应该是什么?我想也许应该是有着茉莉的清香,有着百合的清雅,有着莲花的洁身自好,当然也不否认,也许在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质里还存在渴望拥有象牡丹般艳丽的雍容华丽,象桂花般沁人心脾的浓香,尽管这种渴望常常会在生命散发本质清香的一霎,会如昙花一现般的短暂,但这毕竟也是一种来自生命的味道。

“看轻功名利禄,看淡得失荣辱,笑对痴迷众生,我自遗世独立”,这种生命的孤傲和矜持,这种艳冠群芳的自赏,有时真的需要来自生命本质的清香去适时清濯片刻,吟唱着生命本质的赞歌,告诉自己,散发生命本质的清香,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付出和每天的忙碌,还需有做人的豁达、宽容、放松、以及收获全然付出后的那种平凡人的喜悦。善诗他人,善待自己,尽心而为,尽力而行,这才是来自生命本质绽放的清香,在自己倾情一刻的瞬间,让生命的真诚和热烈同在;在难过和不公时,让生命学会不去抗拒应有的自我保护,试着放轻松,让自己保持优雅与镇定,用责任指引生命,用快乐感激生命,在付出与索取的来往中,让生命没有缺憾!

篇14

希望生命待你们都好

“昨天回家很晚,看到女儿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不高兴的女孩。她觉得我应该早点同来多陪陪她。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最多的就是重新活过。重新再过幼儿园,重新上小学,重新学习笔顺,现在我发现自己以前很多笔顺是写错的,孩子给了我一个重新感受生命的机会。”

射手座、喜欢跑来跑去的李敏,有一个很喜欢的岗位就是做妈妈,因为做妈妈从来不会觉得闷。

写自己喜欢写的小说,闲暇时候就给自己的宝贝“赏心悦目姐妹花”讲自己写的小说,这样的日子很散淡,也让李敏很满足。当幼稚园放假、先生李进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李敏就会带两个女儿去北京度假。

“电影当然希望笑中有泪,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笑过之后还是笑。”李敏的口头禅就是:“希望生命待你们都好。”如果生命是一个人,命运是一个女神的话,李敏希望命运女神能给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带来好运。

但是,命运女神并非总是眷顾她。年轻时得过脑垂体瘤。曾经她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做母亲。而怀孕的时候,伴随着初为人母的喜悦,李敏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子宫里竟然也有一个瘤。这个瘤有22厘米的直径,就像一个足球那么大。“或许是怀孕的时候你的荷尔蒙告诉子宫要生长,可偏偏又有一个瘤是和你的孩子一起生长的,我的孩子生长很快,这个瘤也长得也快。医生当时说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个危险就要手术,手术就要先打胎。”

虽然心里很难过,李敏依然坚持着不在先生面前哭。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先生时,她知道先生的压力很大,男人是那种心里不管有多苦,也绝不会拿出来告诉别人的。那个时候,先生只是让李敏自己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

抉择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可是,她曾经通过超声波仪器听到过孩子的心跳,那个时候她就觉得自己已经与这个小生命紧紧连在一起了。所以,她想,即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绝不放弃这个孩子。这是她做女人最后的勇气。

所幸,宝宝出生了,很健康很可爱。3个月以后,李敏回医院再做了手术。“因为如果同时做手术,会流血很厉害,这个瘤很大,中间没有血液供应已经死掉了,但外面有血液供应就黏住其他的器官了,又要割开,这相当于3个月开了三刀。”那个时候,李敏的心情跌到了谷底。被麻醉,要在肚子上割开个口子,她感觉“就像会掉进一个井里一样,我很害怕。”幸运的是,“先生就在床边牵着我的手,当时麻醉的时候,他一个晚上都牵着我的手,他给我的这种感觉不是其他人可以代替的。我真的相信,这种感觉一生中只有一次。”

这个时候,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她的先生。李敏喜欢先生的乐观,或许是因为都是“同病相怜”,她的先生在23岁时曾经得过癌,“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捡回来的,所以他很珍惜生命,对人生的看法是很乐观的。很多人说大病一场就可以领会一些东西。我有时候不开心,就看看先生,看着他在床上睡得很香甜的样子,仿佛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于是我心情也就会随之豁然开朗,我就会想,每个人的身边都应该有一个乐观的朋友。”

也许,走过去了,曾经的那些以为走不过去的事情、跨越不了的障碍,真的都像云烟一样。于是,李敏知道,要泰然面对一切,要勇敢迎接一切。

她也同样以自己的乐观来影响着孩子们。现在,每当孩子没有信心的时候,她会告诉她们:“小孩子都是爸爸2亿个通过竞争来到这是世界上的,能到终点的就是最优秀的。其实你们都是最棒的,全都是冠军!”

经过那次“生命的历险”。李敏感叹:“生命的到来真就是个奇迹。”

女儿是我创作的原动力

“妈妈,真的有圣诞老人吗?”“妈妈,小孩子是怎么来的?”或许每个妈妈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几米有一本书叫《布瓜的世界》,里面讲了一个小故事:猪妈妈无奈地对小猪说:你再问我“为什么”,我就打你屁股!小猪依然很无辜地问妈妈:“为什么呀?”

生活中,乖巧可爱的女儿们,也会一脸的困惑、带着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来问她。就比如:英文老鼠MOUSE,它的复数是MICE,为什么不是MOUSES呢?房子HOUSE的复数是HOUSES,为什么不是HICE呢?

这些“为什么”,听起来简单稚趣,但其实真的并不好回答。李敏说,没有做妈妈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沟通。做了妈妈以后才慢慢学会了和小孩子沟通。“比如光合作用,如果我们用的方法对的话,是可以和小孩子来解释的。小孩子经常会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我会告诉他们,就好像花一样,也有花粉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男人的花粉和女人的花粉结合,就有了生命。我们就是这样来的。”

李敏经常为女儿买故事书,讲故事给她们听,其实在国外,很多家庭也喜欢围在一起朗读故事,感觉温馨亲密,她也很享受这份滋味,而读书会正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现代很多娱乐活动扼杀了我们很多想象力,而孩子的直觉是最纯真、最可贵的,我渴望透过文字,把一些道理渗入字里行间,让孩子得到更大的启发空间。”

不知道为什么,中文的少儿文学没有西方那么蓬勃。中国五千年历史,却没有人一心一意真地给小朋友写一本书。作为妈妈,感觉很难给孩子找书看。

在她看来,现在的中文少儿文学创作正走入_个怪圈:“就像吃东西,好吃的总无益,有益却又常不好吃。”抱着给孩子炒出一碟“好吃又有益的好菜”的念头,李敏将充满娱乐性于参与感的魔幻历奇故事与丰富的生活知识融合在一起。这也是李敏的《神秘谷》创作的最初动力。这些故事都是一些经典的回顾:比如但丁的《神曲》,对小孩子来说很难很神秘,但让他们亲历其中去里面去找一个巫师,他们就会跃跃欲试;另外书中还有数独,孩子们要进入一个迷宫就要先把这个数独做出来。

“别人说有entermation(娱乐知识化),我想做infotainment(知识娱乐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看似抽离的故事时空中,穿插出现各种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国际历史事件、地理位置等,再在书后面附上的词汇表中详细解释。“给小朋友们写书,最难的是想用一些比较深的词,又怕他们不喜欢、不明白。但是后来发现其实很简单,只要解释清楚就好了。比如为了配合2008年在香港举行的奥运马术项目,书中词汇部分有很多关于马儿的内容,让孩子们在一个很有趣味的氛围中了解马术运动。”

写作就像进行一场战役,虽然兴奋,但却常常让人身心俱疲,有段时间李敏感觉自己好像撑不住了,尤其是女儿一个3岁一I"5岁的时候。“她们对世界充满好奇,

有很多的问题。而我就觉得有好多东西都存在脑袋里,没时间写,灵感被困出不来,特别难受,就像打印机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却没有纸了。”

这个时候,支持她坚持下去的,也是先生。每当她跟先生说“我累了,不想做了”,先生就平淡地来一句“那么你去那边休息好了”。不知道是不是这反而激起了不服输的李敏的斗志,让她从每个瓶颈中都挣扎着站起来,将写作进行到底。

孩子让我们去换个角度面对世界

“生孩子就像是邀请一个人来这个世界上玩,有的时候看到她们在家里很快乐,我觉得带她们来是对的。就好像我是孩子们的人生向导,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好希望她们满载而归,她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做了母亲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体里面能蓄积着那么多的能量。“夜里两三点钟,孩子要喝奶,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冲。但是先生要喝咖啡的话,你可能就会说你自己冲好了,困死了。妈妈的力量是很大的,比如体能啊,过马路的时候我可以抱着两个孩子。”那个时候,李敏觉得“妈妈”这个词好伟大,简直就像超人一样。

因为有了两个女儿,有的时候李敏要等她们睡觉之后八九点开会,有时候开到三四点、或者是第二天清晨都有。或者是等女儿睡觉之后再写作,但不是坐下来就可以写。需要很长的时间。“女儿一醒来就会找我,每天睡不了多长时间,起床的时候很痛苦。”

不太认识李敏的人觉得她很温文尔雅,但认识她的人会认为她有时候其实很疯狂。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什么事都要尽力去做,比如和女儿的关系――要么我不生她出来,生她出来就要让她快乐。

孩子可以改变一个人,那种感觉,甚至是在重新活一回。对李敏来说,孩子带给她更多对社会对责任的思索。比如环保的问题,如果没有孩子的话很多人觉得50年后我就不在了,关注环保也没有用。但是有孩子的人就想,50年后,我们的孩子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给他们留一个美好的环境。有孩子的人希望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即使道德的标准也会比没有孩子的高一些,因为他们会担心不好的现象会影响孩子。“看电影的时候,每出来一个人孩子都会问我他是好的还是坏的。孩子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我们没有办法和他们说灰色地带。”

让李敏惊奇的是,孩子的世界中有很多很奇妙的逻辑。“比如有的时候看新闻,孩子也会和我们一起看,看到美国大选,她们是奥巴马的支持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奥巴马的音比较好发,就像动画片里人的名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