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4: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

篇1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策;动力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14-01

近来,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对经济发展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意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域局限性和有限性,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很难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结合其他手段才能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两难。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二、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策略

1.加强宏观调控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加强人才资源的培养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增加社会物质价值、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益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作为科技进步的首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发展优势的必要条件。必须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源或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提高单位人才资源的综合产出。要实现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抓住机遇,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当地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以市场为主导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落后,必须依靠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来支持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且要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也必须依靠政策来扶持。因此,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正确的,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罗素梅,刘健.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视角[J].统计与决策,2007(23).

[2]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03).

[3]董玉明,段浩.论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调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4]吴双.谈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09).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 沙河市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推动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生产发展综合体。沙河市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良好,既有资源基础,也有政策带动,交通、旅游、矿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依然需要面对县域经济、环境治理、资源保护三大问题。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可持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促进沙河市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沙河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交通运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成为了沙河市经济发展进程的号角,交通运输是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107国道成为沙河市振兴经济发展的一条纽带,国道沿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龙星化工、大光明实业、迎新玻璃集团为发展龙头,以玻璃、炭黑、紧固件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格局。沙河市于2006年投资2020万元建成了连接西部山区柴关、渡口、孔庄的“三川贯通”工程,该枢纽北联邢台县、南接武安市,全长约35公里。2010年竣工的纬三路延至邢峰线工程是沙河市2009年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全长21.7公里,投资规模达到2.06亿元,东起沙河市金百家工业园区,西至邢峰线公路,与107国道、黄褡线、邢台钢铁路连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金百家工业园区新驻入项目有12个,总投资达46亿元,大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园区内入驻企业增加到108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沙河市西倚太行山脉拥有140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自然景观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旅游资源丰富的独厚条件,位于沙河市西部山区的大秦王湖流域,拥有丰富的山林果木资源、天然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为人熟知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沙河市的生态制高点,也是沙河最具潜力的生态经济增长极之一,沙河市政府全力打造“大秦王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为提升沙河市的整体形象,实现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矿产资源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沙河市是河北省4个矿业大县(市)之一,是中国100个重点煤县(市)之一,目前已发现矿藏20多种,其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近年来,沙河市形成了以煤炭、建材、冶金为三大主体的矿业开发模式,矿业产值占到区域内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0%,前100名的纳税大户中有42个是矿山企业。

二、沙河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沙河市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但是县域经济发展却与城镇化进程拉开了差距,农业的基础地位得不到稳固的扎实、县域工业规模与环境尚未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培养依然不足。

区域内环境治理不容忽视。平原区的大沙河两岸因上游建坝的缘故,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植被稀疏,防护林体系呗破坏;工业化建设加快、工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区域污染严重;城市内部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不到位。

矿产资源只开采不保护。受到经济利益的诱导,“死啃资源”成为一些矿产企业的发展秘诀,生产形式单一、技术水平低下,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竭泽而渔”的企业生存发展模式阻碍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重点依靠资源的沙河区域经济带来了发展难题。

三、沙河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夯实农业基础。充分发挥沙河市区域的农业条件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区域内的农业结构,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产品作为支柱,最大限度的开发农业效益。发展山区农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和对农村的帮扶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

突出工业主导。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主导,抓龙头带产业,沙河市的迎新、恒利、大光明、兴达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要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重视人才作用。把人才工作纳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总体规划之中。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引进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深造,实施人才资源战略。配合奖励制度、培训制度,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待遇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

(二)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区域自然环境治理。由相关风向频率和污染洗漱可知,沙河市区域全年静风较多,当地主要风向为S和SSE,污染最大方位在SSE,最小为WNW,将西北部工业区中污染较大的企业迁往东南部工业区;恢复植被覆盖、扩大绿化面积,以速生丰产林和防护林为主,结合绿化屏障,开展育林工作。

区域社会环境治理。规划区域内城市道路系统,清理街道,美化区域环境;设置垃圾处理厂,回收处理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走循环型道路。实现矿业经济的额多元化发展,需要走循环型道路,即“以资源发展企业,以企业经济发展带动开采技术、保护技术的提高和矿山复垦”,将利用矿产资源得来的收益对矿山进行技术保护和改造,促进资源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进而调整矿产企业的经济结构,转变其粗犷的发展模式。

树立资源危机观念。“靠山吃山”的致富手段已经给经济发展来了巨大的威胁,树立资源危机观念,贯彻于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之中。对区域内矿产的开发加以节制,并对开采工作辅以科学的规划。

多元化发展新项目。转变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技术、信息、人才,开发高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环保效果良好的新项目。同时多元化发展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再利用率,避免了由于经济项目单一而带来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李远志.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出路[J].基层视角,2010,(5).

篇4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等。而破解之道,在于调整目前效率优先的发展政策,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这将是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趋势。

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在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重新审视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着眼于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指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因此,及时将效率优先的发展政策调整为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思路是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趋势。

一、效率与公平并重

毋庸置疑,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政策取向也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根据基尼系数来判断,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左右,远远超越警界线(见下表)。

中国1990~2011年基尼系数

如果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必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破坏国民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事实上,效率与公平并非完全对立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没有公平,效率难于持久保持;没有效率,公平也难于实现。高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及分配体制等都应该是合理、公平、公正的。同样,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其资源配置也定是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更为重要的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与前提。有效率,社会才能健康发展;有公平,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二、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

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战略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中国区域发展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各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环节,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逐渐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配合。通过非均衡的手段,最终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目的。破除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可以预见,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是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涵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以解决二元经济与二元社会为目的的有效体制与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是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积极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增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其重点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予以推进。同时,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积极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打造优势产业,为城乡一体化提业支撑。

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可预计的未来一段较长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经济的增长将很难维系。这就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以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资源、环境的持续供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仅为本代人还为后代人提供了可持续的供给,其数量和质量构成了区域经济活动规模的限度。这就要求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建立节约型社会。

环境是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能力,同时,环境又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为后果。人类社会对资源的索取和利用不能超越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将导致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将仍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为它不仅关乎西部地区的繁荣事宜,而且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产业配套能力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国家要在产业布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逐步改变西部地区现存的经济格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这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大提供了契机。因此,西部区域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围绕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步伐。

六、中部区域崛起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六省(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战略地位异常重要。但继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并涌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之后,中部地区却成了“被遗忘的区域”,以至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在未来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将会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聚焦点。

篇5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4努力提高金融资产增长的质量。允许不同形式的金融组织存在,适当增加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同时各主要银行之间应有能力在竞争同时共享部分资源。健全互助机制、合作机制和扶持机制,减少内耗浪费。

篇6

【摘要】本文从介绍供给侧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两个基本概念出发,说明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多方面论述供给侧改革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并由此提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区域经济发展 策略

一、前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成果显著,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疲软,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基于此形势下,我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即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应对当前经济状况,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概念

(一)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一般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应对2015年以来经济步入“新常态”而提出的改革措施。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劳动、土地、资本、科技创新力等要素资料作为驱动力,用改革的方式来实现最优要素配置,减少过剩产能供给,扩大和提高有效供给和高端供给,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助力,同时调整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更好的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供给侧改革,同时也是一种改革方式,也就是需要改革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规范政府作用,避免“有形的手”过分干预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地域实际的经济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促进一个区域经济的活跃发展不仅需要区域内部各要素共同作用,更需要加强与区域外部的沟通联系,通过协调内外部各方面因素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多样,规模不一。从国家层面来讲,有四个主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值得更多的关注,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西部地区。另一方面,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经济实力雄厚,自身特点鲜明,而中西部的“中原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圈”、“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也不容小觑。

三、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一)二者之间存在一致性

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区域经济发展,二者都要求我国政府在当前实际的经济形势下,有方针有策略的解决经济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给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二者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减政放权,加强政府制度创新,节省经济审批时间,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同联动发展。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在目标和方式上都有一致性,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

(二)二者之间存在对立性

如果在供给侧改革中不能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中的实际问题,或者不能“因地制宜”的“温和”的进行改革,危及到一个区域经济的稳定,就将对经济发展起到负作用,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经济影响。以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由于东北三省重工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单一,而且多为产能过剩产业,因此供给侧改革中需要革除产能过剩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造成老工业基地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给政府财政收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供给侧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能发展高耗能、低效率并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业,由此更突出了供给侧改革下需要以创新性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也能更好地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从而实现经济长期发展。

(二)供o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大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会危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要求各经济区域发挥自身经济优势,补齐“短板”,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三)供给侧改革与区域开放发展

在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背景下,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关注。“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更高平台,带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加深了我国的纵向开放程度。在供给侧改革中,提倡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极大的促进了对外开放深度,也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沟通,真正实现“倡议是中国的,机遇是世界的”。

五、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新策略

(一)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在针对发展差异较大的区域来说,供给侧改革的思想要求充分考虑区域特色,重点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并以此为龙头产业,带动整体区域发展。东部地区人才、技术、资金充足,更应该在改革中率先发展创新型产业,并加快信息、技术等要素向中西部辐射的步伐,积极践行“共同富裕”理念。中部地区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比较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应着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经济。西部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做好向西打开门户、逐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准备。

(二)加大对中西部科教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

供给侧改革要求创新、经济转型、结构优化等,最根本之处在于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发展以及文化熏陶。长期以来,我国的优秀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教育资源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创新发展。科教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倾斜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做到的。

(三)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少污染、高效率的绿色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以绿色发展为基调,有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全局。

参考文献:

篇7

(新化县洋溪镇政府,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文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8-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笛风(1985-),男,湖南新化人,在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常言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往往也会对一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区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区域文化通常包括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习俗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概述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生活于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或者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心态以及民族艺术的总和。[1] 一般来讲,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区域经济决定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来讲,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当今社会,区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例如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文化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区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费和需求来拉动和促进,无一例外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2.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二战之后,亚洲资源丰富的菲律宾、印度等国的经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欠缺资源的一些小国和区域的经济却获得了腾飞,像“亚洲四小龙”。不可否认,区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1. 文化价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例如“延安精神”“温州精神”“大庆精神”以及“南泥湾精神”等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有利于帮助人们把握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实现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 例如华北地区至今仍然深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的影响,“燕赵文化”以人为本、开拓进取、精忠报国以及团结向上等一些精神品质影响着该区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之相反,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区域文化的支撑,文化观念落后,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封建社会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区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性,区域文化犹如一种文化产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如当前许多地方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打造“古城游”“古镇游”,以此来吸引外资、吸引合作商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户。

3. 区域文化提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纽带,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贸易的窗口,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贸易发达,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因此思想文化观念开放,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进取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经济区先后崛起。与东南沿海不同,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往来较少,区域文化接纳能力弱,而且对外来文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僵化、排外的思维观念,于是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重视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又要在发展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强化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 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4,(5).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3.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各地资源争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如著名的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争夺战”充分显示了文化整合之间的混乱。一些省份为了艺术节的开展,大规模地修建场馆,花费高达几十个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3.2落后经济背后往往是落后的文化

(1)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明显。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区域文化的差别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经济落后的地区的人总是有一种保守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总以为小富则安。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保守的文化和不开放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3)儒家文化让人轻视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的氛围比较浓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侠文化分不开的。

4区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区域文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时空上传承和兼容性以及本质上的地域性和同化力还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征,才导致区域文化不仅具备当地的特色,而且还时刻在变化和发展,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对各种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原有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前所未有。这种文化模式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沿海地区能够很好地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于小农经济,它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主要表现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中庸和谐、安于现状、推崇道德,进取意识和冒险意识严重不足。儒家文化对于公有制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却起着抵制作用。这些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商业意识相对淡薄。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刘甘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1).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陷阱;应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虽然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是相对于资本、劳动力而言,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科技的进步和贸易的发展,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由此产生了“资源陷阱”。

一、区域经济发展“资源陷阱”的表现

在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资源陷阱”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资源流动作用机制和消费作用机制的变动。资源流动和消费作用使得资源部门过于繁荣,极易发生“反工业化”现象,如,制造业部门特殊要素的实际回报率降低,弱化制造业内部贸易平衡,制造业产出下降。资源繁荣造成实际货币升值,非资源产品生产企业的相对价格将会上升。其次,“挤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缺乏积累人力资本的内在动力,忽视公共教育支出,造成自然资源挤出人力资本的现象。第三,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往往会低自然资源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使得人们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不利于经济组织或政府进行体制创新。第四,资源产业一枝独大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容易导致外部不经济。在资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程度有别、各种各样的外部不经济问题,极大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资源陷阱”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资源型地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源陷阱”的阻碍。市场化经济使得加工区域和资源区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垂直分工,加工区域和资源区域在开发效益、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分工体系不但阻碍了资源区域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还阻碍了加工区域的后续开发与深度发展。在区际分工中,资源型区域处于不利地位,导致了其在贸易中面临着不利局面。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虽然受到分工和贸易的不利影响,但是在经济增长的目标压力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始终被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从属地位。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本积累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资源富足地区的政绩要求和功利目标,无形中给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阻力。

三、“资源陷阱”应对策略

(一)宏观经济角度应对

要走出“资源陷阱”,就应当摈弃资源优势思维,转变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适时改造、调整资源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经济转型。首先,转变区域经济发展观念。转变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改变“自然资源、开发资源、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单向、高强度资源开发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其次,制定、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政府在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规范、激励市场主体行为。例如,建立、完善资源价格机制和税收政策;科学控制资源开发产量;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和市场;建立区域资源发展稳定基金;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等。

(二)产业经济角度应对

要建立多产业支撑的经济发展体系,就应当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首先,“产业序动升级”。采取恰当的措施,有效地发挥各类比较优势,完善生产要素转移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为资源产业升级与非资源产业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多元叠合发展模式。为了避免骨牌效应、共振效应、崩塌效应等,防止出现“矿竭城衰”的悲剧,就不能过度依赖单一的资源产业,而需要监理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成长性、稳定性、效益性。第三,区域竞争优势的生成模式。资源型经济区域应当通过拓展、延伸现有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将已有的成本型优势、规模型优势、资源型优势向管理型优势、资本型优势转化,最终形成功能型优势、品牌型优势、功能型优势。第四,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鼓励、支持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鼓励服务业、制造业发展,是资源富足区域产业调整、升级,走出“资源陷阱”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资源陷阱”会改变资源流动作用机制和消费作用机制,“挤出”人力资本,区域发展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资源产业一枝独大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容易导致外部不经济。要摆脱“资源陷阱”,就必须从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两个方面出发,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

在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彼此相通的,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双方联系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虽然起到决定作用,但区域文化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滞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一个相对创新发达的区域文化往往是与繁盛的区域经济同在的,因此不能离开区域文化去谈区域经济,也不能在脱离区域经济的基础上促进区域文化的独立发展。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文化这个词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来说,文化不单单是一种文学艺术,更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是在社会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独特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界限。而文化的功能则是旨在教育人的方面,指导人们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观念。而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根本保障,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发展过程实现的前提条件。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文化是指在一定范围或者区域内,因为地理特征等因素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总和。区域文化的起源仍在于被一贯理解为民族意识、社会现象的文化阶层,区域文化的形成则是多方面相作用的结果,首先,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各个不同的区域中,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的地理文化特色特别明显。其次,历史政治因素对区域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原有区域文化的特征迁移,还有可能原来旧的区域文化,从而形成新的区域文化,这表现在实例中最明显的便是中国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大迁移。再次,工商业影响因素保障着区域文化的物质文化,比如一个工商活动发达的区域内经济发展容易形成一种独特的工商业文化传统,从而进行适当的扩散和推广,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全国发展下去。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1.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区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区域经济产生智力和精神上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价值观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在经济与价值观的需求中,文化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住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与文化观念的完美融合,并进行持续不断的协调的发展。纵观我国历史传统,可以看出很多历史传统文化对区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很多区域文化仍保留历史传统文化的色彩。在表现在实例中便是著名的“燕赵文化”,其文化精髓中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团结向上、忠勇报国等思想,这些思想和文化经过历史的冲刷经久不衰,长时间地保留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文化形式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完善起来的,因此,区域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为社会和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尤其是近年来,知识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知识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想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区域文化的创新精神有关。

2.区域文化影响区域间经济的融合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社会群体成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在原则上是超越一切个人和团体而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带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这种文化形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了其稳定性,在以后的区域发展中用独特的文化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甚至是行为、观念、道德等因素,长此以往,人们遵循这个约定的文化,以区域文化来标榜自己的行为,于是形成带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文化模式,并用来向外界展示自身独特的文化模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区域内人们认可了自身的区域文化之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界其他的区域文化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种抵触心理会对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阻碍各区域间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各区域间的正常发展。

3.区域文化之间的差别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根据我国社会历史情况,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是经济。贸易往来频繁的发达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相应的思想也比较开放,这些地理特点、文化特点以及创新意识都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形成自身的区域文化,而这个区域文化的形成更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相对的,中西部地区则落后很多,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自然资源贫乏,于是形成的区域文化接纳性较小,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充分的创新意识,甚至还对外来区域文化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能适当的开拓创新,拒绝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区域文化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这种封闭的区域文化也体现在西部及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形成自身相对排外的区域文化,其思维和价值观也较为落后。

4.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区域文化还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这种无形的资产能为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无形资产更像是文化产业,而它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适当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另外,区域文化还能作为吸引外资的一项重要手段用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表现在实例中最具典型的便是具有旅游资源的风景区,他们为了吸引游客,最终寻找投资方,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这些都是区域文化这个无形资产的魅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在世界文化产业比重中占据一定的可观比例,这些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此种经济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三、结束语

总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清晰地明确他们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能更加完善的协调两者的关系,实现区域文化和区域经的共同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在区域发展中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比重,加大区域文化的产业的发展,如此才能在提升区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经济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祥,李宗录.试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文地理,1995(12)

[2]朱洁婷.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以如皋市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3]黄朝流.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企业研究,2014(3)

[4]吴义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5]高文香.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

篇11

1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篇12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一核九带 产业升级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经济研究成了各界的热点话题。我国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优势被逐渐重视并在东部地区进行试点,针对区域特质实行倾斜性政策等优惠措施。

非均衡经济的市场经济体高速发展三十多年来,长江三角区域已经出现了土地、人力等资源紧张问题,工业增长速度停滞造成了经济效益下降。而新型的泛化长江三角区域把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通过“一核九带”模式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成功实现区域结构产业升级和优化组合,这对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区域经济的“核心与边缘”理论

我们把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城市密集区域称作核心区域,把相对落后的地区或者核心区域的前沿地区称为边缘区域,如果把核心和边缘区域整合起来发展,他们的空间结构会随着经济增长发生变化,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这是美国区域发展规划专家弗莱德曼(J.R.Fiendmann)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特点提出的“核心与边缘”理论,他认为区域核心城市和核心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个规律表现为:区域个体互不关联―进入相互联系状态―不均衡发展模式―区域系统后的相互联系和平衡发展。

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空间组合形态,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工业初期到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状态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下面以我国长江三角区域的发展变化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泛长江三角区域“一核九带”经济现状

长江三角区域是最早受益于国家优惠政策的区域,地处黄金海岸,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金吞吐量大,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的重点支柱。而泛化后的长江三角州经济区域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沪杭俑线发散型发展,呈现出多层次的经济格局和变化。根据泛长江三角区域的经济、土地及人口数据的比较分析(见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2005年~2010年期间,泛长江三角区域GDP一直呈增长形势,2010年区域GDP增长率为11.5%,达到了2005年的两倍以上,占全国总产值的24.4%,人均GDP高出全国水平1.4倍。

表1: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土地及人口一览表

数据来源: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统计年鉴

第二,江苏在三省一市中实现经济总量40903亿元,排名第一;按照城市排名上海第一,合肥排在第七。

第三,泛长江三角经济生产总值均高于全国各大区域,增速大多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核心区上海已基本处于经济发展后的回落阶段,以9.9%的增长率排在末尾。邻边城市宁波和杭州则处于后三位,相反处于核心外缘的合肥则出现最快速增长,紧随其后的是苏州、南京、无锡。

图1:2010泛长三角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

从三省一市各方经济增长比较(见图1)可见:2010年泛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速总体呈现放缓趋势。统一呈高位增长的是出口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出现平稳轻快的增长趋势;投资增速大于消费增速的是安徽、江苏;消费增速大于投资增速的是上海、浙江。

泛长江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征

泛长江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有很大关系。先天优势加上政府政策性辅助,就能使区域经济的格局变化和发展更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区域最初采用“T”型东西梯度模式,沿海沿江一带迅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也造成了和苏北和浙西南地区的差异。又由于长三角地区受资源和环境限制,国家又通过对江苏安徽进行东部规划,把他们作为中部区域承接东部的梯度,实现西部对发达区域的战略性输出和转移,各项技术和资金的注入,无疑为安徽和皖江部分城市的发展铺垫了优势和条件。

图2:2005、2010年泛长江三角区域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

长三角产业向安徽和苏北转移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其梯度模式不仅收获了经济效益,也完成了泛长三角的区域升级,从泛长三角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各种数据比较可以看到其区域经济结构演变特征(图2):

第一,2010年三省一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出现新突破。根据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因为差异性存在,泛长江三角区域的投资情况各有不同。核心城市上海在投资情况方面明显下滑,浙江地区增速略慢,边缘地区安徽则出现高速增长。

第二,通过2005年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比较得出:2010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为5317.6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倍多,浙江增长将近2倍,江苏23186.75 亿元出现2.7倍喜人增势,安徽以4.7倍的惊人速度位居全国同期最高水平增速。

表2:2010年泛长江三角区域投资结构

第三,2010年的非国有投资比重明显提升(表2),非国有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国有资产投资,其中浙江非国有资本投资占到65.9%的比例,而安徽更是占到67.2%。投资主体的变化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到良性发展。

第四,从三产业投资比较可以看出:在第一产业投资上,沪、苏、浙、皖投资比例百分比分别为0.3%、0.3%、0.5%、1.9%,可以说非常微弱,第三产业投资占最高比重。从三次增速上说,上海第一,浙江排在最末,安徽在二、三产业投资产业中比重再占最高。

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长三角之间因为客观及主观条件的差异性和资源配置不同,造成区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差异性的存在,使区域合作关系的互惠互利和联系作用变为可能。整个区域系统呈现梯度特征,以沪、浙、甬、杭为内核心,逐渐向边缘地区渗透的一个作用体系。核心城市通过对乡村城市的投资为其带来发展动力,作为经济统筹发展的要素,其还在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同时完成生产结构的自我升级,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发展地区和经济腹地;而皖江一带经济则在核心城市带动下得到提升,这种扩散式的合作和相互影响可以使泛三角区域的经济实力更加强大。

泛长江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在作用和反作用后产生演变。泛长江三角区域的城市空间体系以经济利益共同发展为目标,推动各空间区域相互合作,彼此产生影响。差异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呈现纷繁变化,这种变化构建了空间演变的各个阶段。现代城市腹地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成为区域生产核心,同时乡村又被中心城市向外推动着加深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样的作用与反作用必然使彼此的关系疏密有致,参差错落,在相互施加后作用发生显著的变化。

因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发展进程各一不足,相差甚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江三角区域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影响来看,主体城市影响着区域分布:1978年长江地区和杭州湾一带是受到城市影响最大主体,并呈现“之”字形状。其中合肥及徐州两地尤其明显;1990年开始,安徽沿江城市的发展迅速加剧长江三角地带影响区域的变化,“之”字形从“几”字形演变成“鳊鱼”形状。

安徽承接泛长三角区域核心向中部产业转移。我们可以从安徽中部区域和沿江城市来看其主体影响分布情况,1978年的合肥和芜湖等城市受到的影响还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到了1990年后,皖北皖南的快速发展引人瞩目,其点状分布开始细密起来,皖北和淮南区域已经呈现大幅度的块状,到了2000年的时候开始以三角形状合围,并和江浙地带紧密相连,并顺势在2010年基本呈现无缝对接,以一个大的团状出现。

泛长江三角区域以上海、杭州、浙江、宁波为核心三十多年来高速发展,其资源受限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不仅在土地和电力问题上受限,还存在其劳动力价格攀升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重重障碍。经济差异导致区域内部竞争恶劣,无法保证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加工制造业更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而雪上加霜,2010年很多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在40%徘徊。面对弊端和境况,迫切需要拓展产业升级和重组的空间,实现初级产业转移,加快高级产业结构升级,从核心向核心寻求机遇和发展。而安徽因为泛长三角区域格局的提升,又处于长三角经济腹地,它的经济将在今后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其优势如下:

安徽和东部地区相邻,临江近海、地跨江淮,地理位置可谓优越。它交通便利,是中部地区的铁路运输中心,处于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承接位置。安徽的煤炭储备丰富,其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是江浙沪一带的能源基地和粮食基地,其劳动力成本低廉可以让商务综合成本减少,具备竞争优势和合作优势。安徽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技产业,在原有建材和冶金等支柱产业支撑下,日益成为长三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机车制造业的创新基地。

“内核向外缘”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空间结构经过优化整合后形成新的经济体系,泛化后的长江三角区域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升级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构造和变化,但其演变和规律都符合历史的发展及人民的需求。整个泛长江三角经济跨越三省一市,在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条件下,若不把区域联动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战略意识,就很难实现经济一体化。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关键期,我们应本着立足全球的超前意识,把区域联动作为共同发展的战略基础条件,从国家利益和大局出发,为长远发展创造契机和沟通交流机会,这样才能让长江三角区域实现共赢共荣并获得国际经济竞争上的成功。地方政府更应该相互合作,以跨行政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着眼点,实现基础设施及环境和生态平衡层面的一体化发展。

泛化后的长三角区域,“化点为轴,立轴铺面”,可通过以江浙沪为核心的城市群带动周边二级城市的发展,并积极培养和加快皖江城市的开发,成功与相邻区域实现对接,和外缘区域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双赢和共同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理顺和优化城市结构层次的关系,完善网络体系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企业联动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经济的重新组合,通过发展开辟新的区域经济结构图式。一些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可推动产业结构提升,在生物工程和信息网络上实现从低中端到高端的进化。产业转移可以采取收购、技术转让,也可以采用兼并、控股等方式,低成本的战略方式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力提升。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地区之间的优势资源不断重新整合、再分工的优化组合过程。以区位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为主导的区域经济模式能更快获取市场份额,当区域优势产业和优惠经济政策挂钩,资源优化配置的改革方式就可以层层推进。泛长三角区域“一核九带”模式,立足上海发动长三角,实现皖江的开发和发展,也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做了很好的探索。

篇13

[关键词]创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2)反馈环Ⅱ。创业就业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投资过热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消费、投资三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的产生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就业者有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实际的消费行为。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影响。同时,就业人员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高消费倾向。

(3)反馈环Ⅲ。创业雏形企业企业集聚产业链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首先,创业产生大量的雏形企业。大量雏形企业在地理上接近,逐步形成企业聚集。其次,庄家的茁壮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资源要素系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土壤。大量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为企业家的诞生提供了后备资源,他们经过创业的历练以及不断再创业的一次次洗礼逐渐成长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最后,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集群成长的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4)反馈环Ⅳ。创业雏形企业企业聚集产业链产业集群—创业成本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与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的关系。由上一反馈环的分析看到创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而从这一反馈环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创业与持续性投入、持续性消费、区域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相辅相成的系统动力关系。因此,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围绕推动创业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创业;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加强崇尚创业的精神与文化宣传,促进创业;转变政府职能,为创业解决瓶颈问题;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平衡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80-01

1 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从解放初到1978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以在论十大关系中所阐发的观点为基准,坚持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首先是协作区,然后是许多省,只要有条件,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情况不同的工业体系。这样,在平衡布局原则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各区域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平衡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不仅形成了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且还产生了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

2 非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针对我国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现状推行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七五”期间,为了符合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根据地理同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我国从东到西依次划分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同时确定国家投资重点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发展战略,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波浪式”推进,以沿海带动内地进而实现全面的经济发展。我们把这种由先到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称之为不平衡发展模式。

3 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

平衡发展模式合理性表现为:(1)从我国建国初经济极端不平衡的实际出发,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改变了建国初期我国沿海与内地之间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格局,缩小了两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朝着平衡方向发展。(2)它符合生产力布局原则,根据各个区域自然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分布差异,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国民经济体系。(3)它把区划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比较合理的限度之内。

但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受计划体制的约束,表现出许多不足:(1)它忽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依靠计划调节来提高效率,事实证明是不理想的。既然效率不高,生产力水平上不去,物质财富匮乏,因此区域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是以低增长和低收入水平为代价的。中外实践证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缩小都应以相当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前提,而我国这一时期在如此低的生产力水平上,急于缩小发展与收入的差距,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表现为:(1)东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空前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以来,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且使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地区、民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民的重要地区。在沿海地区的示范效应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2)东中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较大的进展“七五”时期一度比较严重的工业结构趋同化问题在“八五”时期有较大改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高于0.9%的地区由1987年的26个减少到1991年的20个。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近年来,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也呈加速发展之势,1994年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上升,并使中西部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地区所有制结构。(3)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一沿边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己逐步转变成各地区经济实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

不平衡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首先,我国三大地区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同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其扩大速度之快令人担忧。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其次,东部地带与内陆地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诸多间题。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东部地区改革步伐较早,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市场机制运作异常活跃,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吸食”相对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内陆地区改革相对滞后,信息不灵市场阻隔,使得本来丰富的资源或“流失”或闲置,这样从全国范围看,经济资源配置没有实现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和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本应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开发和发展高精尖的产品和产业,但事实上有些地区仍然大量存在高物耗、高能耗、低加工的基建项目,而且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内地有些省区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不适当地搞资源转换战略,脱离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发展一些力所不及的深度加工和精加工项目,结果使得东、中、西三个地带产业分工不合理。最后,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差异必将导致东、中、西三地区社会发展的差别。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尽短的时间内缩短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却事与愿违,内陆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没有赶上东部地区反而是扩大了这种差距。在东部地区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到处都可以闻到现代化的气息,而我国的广大西北内陆地区仅就人们的吃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这样的状况下还何谈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指出的是,有人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现状,采用动态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这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倒V型理论完全相同,进而认为我国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是科学的选择。笔者认为,如果等到市场机制自动拉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那么我国国民心理将难以承受这种不平等的现实压力,必将对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况且“任何一种理论都仅仅是一种假说,而不能做为结论加以运用。”

4 结语

通过对二大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平衡发展模式是最为乐观的。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为选择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提出了现实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