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4: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策;动力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14-01
近来,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对经济发展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意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域局限性和有限性,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很难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结合其他手段才能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两难。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二、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策略
1.加强宏观调控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加强人才资源的培养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增加社会物质价值、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益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作为科技进步的首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发展优势的必要条件。必须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源或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提高单位人才资源的综合产出。要实现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抓住机遇,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当地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以市场为主导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落后,必须依靠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来支持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且要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也必须依靠政策来扶持。因此,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正确的,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罗素梅,刘健.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视角[J].统计与决策,2007(23).
[2]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03).
[3]董玉明,段浩.论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调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4]吴双.谈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09).
【关键词】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 沙河市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推动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生产发展综合体。沙河市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良好,既有资源基础,也有政策带动,交通、旅游、矿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依然需要面对县域经济、环境治理、资源保护三大问题。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可持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促进沙河市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沙河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交通运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成为了沙河市经济发展进程的号角,交通运输是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107国道成为沙河市振兴经济发展的一条纽带,国道沿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龙星化工、大光明实业、迎新玻璃集团为发展龙头,以玻璃、炭黑、紧固件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格局。沙河市于2006年投资2020万元建成了连接西部山区柴关、渡口、孔庄的“三川贯通”工程,该枢纽北联邢台县、南接武安市,全长约35公里。2010年竣工的纬三路延至邢峰线工程是沙河市2009年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全长21.7公里,投资规模达到2.06亿元,东起沙河市金百家工业园区,西至邢峰线公路,与107国道、黄褡线、邢台钢铁路连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金百家工业园区新驻入项目有12个,总投资达46亿元,大部分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园区内入驻企业增加到108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沙河市西倚太行山脉拥有140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自然景观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旅游资源丰富的独厚条件,位于沙河市西部山区的大秦王湖流域,拥有丰富的山林果木资源、天然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为人熟知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沙河市的生态制高点,也是沙河最具潜力的生态经济增长极之一,沙河市政府全力打造“大秦王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为提升沙河市的整体形象,实现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矿产资源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沙河市是河北省4个矿业大县(市)之一,是中国100个重点煤县(市)之一,目前已发现矿藏20多种,其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近年来,沙河市形成了以煤炭、建材、冶金为三大主体的矿业开发模式,矿业产值占到区域内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0%,前100名的纳税大户中有42个是矿山企业。
二、沙河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沙河市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但是县域经济发展却与城镇化进程拉开了差距,农业的基础地位得不到稳固的扎实、县域工业规模与环境尚未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培养依然不足。
区域内环境治理不容忽视。平原区的大沙河两岸因上游建坝的缘故,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植被稀疏,防护林体系呗破坏;工业化建设加快、工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区域污染严重;城市内部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不到位。
矿产资源只开采不保护。受到经济利益的诱导,“死啃资源”成为一些矿产企业的发展秘诀,生产形式单一、技术水平低下,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竭泽而渔”的企业生存发展模式阻碍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重点依靠资源的沙河区域经济带来了发展难题。
三、沙河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夯实农业基础。充分发挥沙河市区域的农业条件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区域内的农业结构,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产品作为支柱,最大限度的开发农业效益。发展山区农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和对农村的帮扶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
突出工业主导。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主导,抓龙头带产业,沙河市的迎新、恒利、大光明、兴达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要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重视人才作用。把人才工作纳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总体规划之中。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引进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深造,实施人才资源战略。配合奖励制度、培训制度,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待遇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
(二)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区域自然环境治理。由相关风向频率和污染洗漱可知,沙河市区域全年静风较多,当地主要风向为S和SSE,污染最大方位在SSE,最小为WNW,将西北部工业区中污染较大的企业迁往东南部工业区;恢复植被覆盖、扩大绿化面积,以速生丰产林和防护林为主,结合绿化屏障,开展育林工作。
区域社会环境治理。规划区域内城市道路系统,清理街道,美化区域环境;设置垃圾处理厂,回收处理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走循环型道路。实现矿业经济的额多元化发展,需要走循环型道路,即“以资源发展企业,以企业经济发展带动开采技术、保护技术的提高和矿山复垦”,将利用矿产资源得来的收益对矿山进行技术保护和改造,促进资源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进而调整矿产企业的经济结构,转变其粗犷的发展模式。
树立资源危机观念。“靠山吃山”的致富手段已经给经济发展来了巨大的威胁,树立资源危机观念,贯彻于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之中。对区域内矿产的开发加以节制,并对开采工作辅以科学的规划。
多元化发展新项目。转变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技术、信息、人才,开发高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环保效果良好的新项目。同时多元化发展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再利用率,避免了由于经济项目单一而带来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李远志.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出路[J].基层视角,2010,(5).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等。而破解之道,在于调整目前效率优先的发展政策,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这将是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趋势。
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在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重新审视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着眼于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指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因此,及时将效率优先的发展政策调整为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思路是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趋势。
一、效率与公平并重
毋庸置疑,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政策取向也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根据基尼系数来判断,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左右,远远超越警界线(见下表)。
中国1990~2011年基尼系数
如果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必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破坏国民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事实上,效率与公平并非完全对立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没有公平,效率难于持久保持;没有效率,公平也难于实现。高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及分配体制等都应该是合理、公平、公正的。同样,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其资源配置也定是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更为重要的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与前提。有效率,社会才能健康发展;有公平,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二、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
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战略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中国区域发展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各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环节,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逐渐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配合。通过非均衡的手段,最终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目的。破除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可以预见,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是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涵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以解决二元经济与二元社会为目的的有效体制与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是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积极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增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其重点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予以推进。同时,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积极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打造优势产业,为城乡一体化提业支撑。
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可预计的未来一段较长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经济的增长将很难维系。这就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以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资源、环境的持续供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仅为本代人还为后代人提供了可持续的供给,其数量和质量构成了区域经济活动规模的限度。这就要求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建立节约型社会。
环境是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能力,同时,环境又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为后果。人类社会对资源的索取和利用不能超越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将导致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将仍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为它不仅关乎西部地区的繁荣事宜,而且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产业配套能力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国家要在产业布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逐步改变西部地区现存的经济格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这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大提供了契机。因此,西部区域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围绕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步伐。
六、中部区域崛起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六省(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战略地位异常重要。但继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并涌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之后,中部地区却成了“被遗忘的区域”,以至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在未来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将会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聚焦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4努力提高金融资产增长的质量。允许不同形式的金融组织存在,适当增加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同时各主要银行之间应有能力在竞争同时共享部分资源。健全互助机制、合作机制和扶持机制,减少内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