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健康监测范文

生命健康监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4: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命健康监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命健康监测

篇1

>> 医院药师参与ADR监测探讨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探讨 数字环境保护监测探讨 电容性设备在线监测探讨 建筑施工变形监测探讨 固定源废气现场监测探讨 浅埋隧道施工监测探讨 污染源废气监测探讨 感知健康\智能医疗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讨 健康维护需要定期体检和监测 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和基于监测研究 定期体检:关注生命健康 谨防过期药威胁健康和生命 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健康数字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探讨 深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探讨 运行变压器的绝缘监测探讨 高危妊娠400例孕期管理与监测探讨 运营期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可信计算;大数据;健康感知;可穿戴;运动监测;睡眠监测;健康

DOI:10.3969/j.issn.1005-5517.2015.10.003

健康感知计算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周兴社:如图1国内外健康感知研究进展的比较可知,(1)在健康感知与计算系统论方面,国外尚没有形成整体性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国内有些院士基于人体系统观与均衡论,提出了人体健康的调节模型。(2)在健康数据的感知方式与深度方面,国内和国外差距较大,尤其在基于智能植入的健康感知等方面。(3)在多元信息数据的分析方法方面,国内刚刚开始,和国外相比较起步较晚,但是部分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特色。(4)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的构建方面,国外侧重于微观化,主要根据某一种疾病构建健康评估模型;国内则基于系统论,从人体健康系统的角度来评估健康并解读相关的症状。这方面和国外差别较大。

健康感知发展趋势

国内在西安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提出了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健康检测是可穿戴计算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深圳召开的全国性的可穿戴会议上,绝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服务健康。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的结合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在医院的检查相比,可穿戴长时间持续的动态监测能够获取丰富的健康数据;可穿戴设备的便捷性也使健康参数的采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间进行。不过,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相结合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挑战:第一,实现健康感知的持续性和普适性。目前一些设备缺乏普适性,需要解决感知的精确性和普适性之间的矛盾。第二,提升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可穿戴设备要从可以穿戴变成适合穿戴。第三,减少和消除可穿戴设备的负面效应,现在的企业界都没有过多地去研究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负面效应问题,要把可穿戴计算和健康感知进一步相结合,还需要研究很多问题。比如人体供血的综合建模方法、穿戴在哪个部位更加合适、便捷的智能人体交互方法、可穿戴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等。

第二个趋势是大数据与健康评估相结合,可穿戴设备和数字医疗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健康领域的大数据。比如苹果健康软件包等健康软件,收集移动手机用户的健康数据,数据集合非常庞大。和传统通过医院做简单的诊疗相比,利用大数据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揭示更多人体健康规律。健康大数据是关系复杂的多维数据,数据类别特别多,并且个体差异显著,而且还涉及到隐私问题。所以,进行大数据和健康状态评估,需要研究一些关键问题,比如适合健康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并非所有的大数据分析方法都适合健康大数据。还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健康评估演化模型,一个人的健康变化是个演化过程,怎样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健康评估演化,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个发展趋势是O2O模式与健康服务相结合。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获得成功的O2O模式也可以用于健康服务。O2O健康服务需要解决如何整合医院、社区、家庭、网络等分散的健康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健康数据、面向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老年人、小孩等不同人群)、创新新型的健康服务形态等挑战。O2O健康服务的关键点在于研究健康服务个性化的设计。健康云服务也存在优化空间,目前已有的一些健康云服务系统服务质量并不高。还需要研究健康服务的动态演化,根据人的不同健康状态进行动态演化,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和健康促进新模式。

健康感知.计算和服务“三结合”

健康感知是基础,健康计算是核心,健康服务是目的。人体健康调节模型包括感知和辨识调节。在这方面,西工大承担了一个重点基金一面向老年人健康的非干预性感知与持续计算研究。研究内容为非干预感知动静结合、昼夜互补、睡眠加步态。目前已经在持续计算、基于感知数据的关联分析和健康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成果。

生命健康监测探讨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王新安:今天大家思考人的健康问题,需要重新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人从何而来,将往何去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有很多解释,但仍未达成共识。第二个问题是人到底能活多久?健康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们能不能活200岁、300岁、800岁,百岁老人能不能像30岁小伙子一样健康,精神体力饱满地生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无论从动物细胞演进还是历史的考证等方面,都很难得到定论。比较严谨的说法(严谨的说法不等于认同)是按生长期成熟期的年龄的5到7倍推算,即100到140岁。如果按细胞成熟期过程(按动物),拿动物寿命和人类寿命类比,人类寿命可以达到145岁。从细胞分解的角度又可能得到不同的说法。传说中国历史上的彭祖(彭祖,姓W名铿。一作彭铿,陆终第三子,据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彭城县”条引《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寿七再六十七岁,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活到880岁,据记载,武当创始人张三丰活了200多岁,近代中国最长寿的李青云256岁。

篇2

论文摘要:采用教育部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4个心理量表,对昆明大学2007级1917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不同人口变量因素的学生心理状况存在差异。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2007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选、排查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采用教育部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4个心理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昆明大学2007级1917名新生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测试基本情况

(一)测试对象

昆明大学2007级全体新生。本测试发放问卷1 917份,有效问卷1 832份,有效率为95. 6% ,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 59士1. 18岁。其中经济系520人,旅游系428人,艺建系460人,电机系332人,社科系92人;男生953人,女生879人;汉族1362人,少数民族466人,民族缺失4人;独生子女470人,非独生子女1 350人,是否独生子女缺失4人;理工类632人,文史类1 036人,文体艺术类164人;来自大城市182人,来自中小城市256人,来自小城镇298人,来自农村1 096人,家庭所在地缺失10人。

(二)测试方法

测试工作是在昆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指导下,由经过培训的测试者主持,采取团体测试的方式,按照统一的程序组织。施测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在90分钟左右完成。问卷和答题卡均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三)测试时间

新生人学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内。

(四)关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说明

教育部制定的《中国大学生心理测评量表》,是我国首份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测评表,包括四种心理健康相关量表。

《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利用这一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可以用来筛查出那些可能需要给予特别心理关照的学生,该量表共85个项目,包括学习、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家庭和发展等领域常见的压力源,包括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用于测量心理困扰症状,可以作为主要筛查工具,用来发现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以便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量表共104个项目,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和精神病倾向十二个维度,要求被试对各个项目从(1)“没有”到(5)“总是”进行主观评价。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该量表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量表共有60个项目,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适应7个不同的维度来评定大学生的适应情况,要求被试对各个项目从(1)“不同意”到(5)“同意”进行主观评价。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该量表用于测量人格或性格特征。量表共68个项目,从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和随和7个维度来评估大学生在人格上的差异,要求被试对各个项目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进行主观评价。

(五)统计T具

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统it分析。

二、《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量表及总分的描述统计及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经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昆明大学新生在各分量表以及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

(-)各系、全校和全国常模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数比较

1.昆明大学和常模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数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昆明大学学生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昆明大学学生感受到来自学习、生活、社交,家庭和发展方面的压力均大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其中,来自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压力较大,来自家庭的压力相对全国常模来说比较大,应激事件所引起的压力主要在生活事件上,并且对事件的评价认为是负性事件的分值较高。

2.各系总分和全校以及常模总分的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2007级新生所体验到的压力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而其中旅游系总分最高,艺建系次之,其他三个系的筛选比率相差不大,只有不到8%的学生体验到了较大的压力。说明在过去的一年里旅游系承受了较大压力的学生多,来自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和家庭的问题对

这些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较大。

(三)标准分总分各分数段的频次分布

按照中国大学生常模的标准,我们也把样本被试按照总分标准分分成六个压力水平,各压力水平的T分数区间及被试人数分配见表2。从表中看出,昆明大学学生压力水平的T分数集中在41分以上,说明在过去的一年里受测者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来自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和家庭的问题对受测者产生的心理影响较大。

(四)本样本总分的总体分布状态

为了考察本样本被试总体的一个大致分布情况,我们考察了其分布状态,结果发现该样本被试的总体分布呈正偏态趋势。

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且表》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一表的描述统计以及与全国常模的比较,见表30

经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躯体化维度外,昆明大学新生在各分量表以及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 < o. 001),说明昆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各系、全校和全国常模在各分一表上的平均数比较

1.昆明大学和常模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数比较.见图30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躯体化维度,我校大学生在其余各维度,特别是在攻击、偏执、冲动、抑郁、自卑等纬度上的得分均比全国常模低,说明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我校学生在躯体化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这个结果说明我校学生普遍存在躯体方面的症状,自我感觉身体不适感居多。

2.各系总分和全校以及常模总分的比较,见图40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躯体化维度上,经济系的得分最高,说明经济系学生的躯体化症状最严重,而电机系学生的最轻;在焦虑维度上,五个系学生的得分都比较高,说明o7级新生的焦虑水平都比较高,而经济系学生和社科系学生的焦虑水平又更高;在抑郁维度上,艺建系学生和旅游系学生的抑郁水平最高;在自卑维度上,电机系学生的自卑感最低,其他四个系学生的自卑感没有太大差异;在社交退缩维度上,艺建系学生的得分最高,说明艺建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够主动;在攻击性维度上,社科系学生得分最低,可能与他们比较注重人文气息有关;在性心理障碍方面,我校学生的总体得分均不高,说明我校学生的性心理比较健康;在偏执维度上,经济系、旅游系和艺建系学生的得分较高,社科系和电机系学生得分较低;在强迫维度上,我校学生的总体水平都高,说明07级新生的强迫症状很明显;在依赖维度上,我校学生的总体得分也比较高,说明学生们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以后应该加强独立性方面的教育;在冲动维度上,旅游系学生的得分最高。总体来看,我校学生的精神病倾向不明显。

四、《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量表及总分的描述统计,见表4。

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好,特别是对人际关系和择业方面的适应均比较好。

(-)不同院系学生在各个分量表及总分的平均数,见图5。

不同系部之间,电机系学生的总体适应能力最好,经济系次之。但经济系学生在校园生活的适应以及满意度方面的得分比较低,说明在这两面的适应不够好;旅游系的学生对校园生活以及学习均不太适应,总体适应度也不好;艺建系学生的适应能力最差,在各方面的适应都不太好,特别是校园生活和学习适应;社科系学生总体适应还可以,但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最低。

(三)标准分总分各水平的频次分布

按照中国大学生常模的标准,我们也把本样本被试按照总分标准分分成四个适应水平,各适应水平的T分数区间及被试人数分配见表So

(四)本样本总分的总体分布状态

为了考察本样本被试总体的一个大致分布情况,我们考察了其分布状态,结果发现该样本被试的总体分布呈标准的正态分布,说明本样本被试总体适应能力的分布比较理想。

五、《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里表的描述统计,见表60

(二)被试在各个分量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人格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情况都比较好,说明我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比较好。其中,随和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说明我校学生总体与人为善,灵活热

清。在严谨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说明我校学生做事认真,遵守规矩和自我克制,同时有追求新异的倾向。在利他纬度上得分较低,说明我校学生注重成功和成就,同时也注重方式和手段的正当性。五个系之间学生的情况区别不大,只是社科系和经济系在严谨方面得分比其他系略高,社科系在爽直和重情两个维度最低,但在严谨和随和方面又是全校最高,说明社科系的学生与人交往平和、处事坚持原则。电机系学生在活跃方面得分比其它系略高,说明他们与人相处更平和、自然,但不够主动。

六、结论与建议

篇3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拱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桥梁建设理念逐步从“重建轻养”转向“全寿命管养”。桥梁的服役期几乎占据了桥梁整个生命期,关注桥梁服役期的状态,确保桥梁时刻处于良好的服役状态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对同类型桥梁具有借鉴意义。

2、桥梁概况

某钢筋混凝土拱桥全长493.14m。桥孔布置:9×20m+220m+4×20m,桥面宽度为:2×(净11+2×0.5m墙式护栏)。主孔为等截面悬链箱形无铰拱,截面为三室箱,拱轴系数m=1.543,净跨径L=220m,净矢高f=40m,矢跨比f/L=1/5.5,拱上建筑为13×17.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及双柱式排架立柱,柱间设横向联系,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为双柱式墩台,基础为钻孔灌注嵌岩桩。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设计洪水频率:1/300;地震烈度:6度区,按7度设防。全桥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桥型布置图

3、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3.1 健康监测系统定位

常见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布置主要可分为这几个等级,分别为:全面的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专项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等级一:全面的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参考国际标准,系统地针对桥梁进行了监测,传感器系统布设全面,测点较多,系统功能强、可靠性高,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成熟的传感器和设备,确保监测系统的先进性、耐久性,但费用相对较高。

等级二: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

采用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具有测点数量布设适中,系统可靠性较高,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传感器和设备,确保监测系统的先进性、耐久性,工程费用适中。

等级三:专项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该等级的健康监测系统其传感系统布设精简,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监测,测点布设较少,采用目前国内生产技术较好、性价比较高的传感器和设备,未来维护更换方便,不包含人工巡检系统,工程费用较低。

等级四:离线健康监测系统

第四等级系统多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或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选用,一般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到现场对桥梁的响应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对结构进行评估,提出养护管理建议等。

对于该大桥,桥梁结构形式复杂,结构重要性程度高,但等级一的健康监测系统成本过高,因此采用等级二: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形式是比较适合本桥的。以下就本桥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进行研究。

3.2 健康监测测试项目

基于二等健康监测系统,该桥监测内容及测点布设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监测项目和测点布设一览表(基本配置)

表2主要测点布设示意图

3.3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数据传输是桥梁监控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传输采用有线与无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现场组网采用有线连接;现场测试数据通过远程数传仪传至远程控制中心,整个网络传输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健康监测数据传输系统

3.4 健康监测软件界面设计

桥梁健康监测离不开监测软件的开发,健康监测的软件系统需具有:数据显示、数据查询、结构预警以及出具监测报表等功能。健康监测工作主界面如图3、图4所示。

图3健康监测系统基本设置界面图4 健康监测系统监测设置界面

4、结语

本文针对某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了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就健康监测的等级选择、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及数据传输和健康监测软件界面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健康监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篇4

1.1进化的人权

人权,又叫基本人权、自然权利、人类基本权利,人权就是人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人权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与发展成本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蛮荒时代,人类只要满足生命权、分配权就已经足够;到了农业世代,劳动权、自由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时代,仅仅只有生命权、分配权、劳动权和自由权已经不能保障一个人的正常生存,还得要有公平权、教育权、发展权、政治权等人权。

1.2基本人权

基本人权是最高级人权,是保障一个人基本生存的人权。基本人权之外的人权是由基本人权派生的,基本人权也是不断进化的。在当代,要保障一个人能生存下去,至少需要生命权、自由权、教育权、劳动权、人格权、健康权、生态权。(1)生命权。生命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如果无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命权,那么一切其他权利都是空中楼阁。(2)自由权。自由,是人权的灵魂。因此,人身自由、通信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自由等都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如果没有充分的自由权,生命权也将失去意义。(3)教育权。当代以及未来,劳动越来越复杂,没有教育一个人无法获得劳动技能,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来保障自己的生存。教育权是劳动权和发展权的基础。(4)劳动权。在当代,如果没有劳动权来保障就业的公平与公平地获取劳动报酬,那么劳动者就无法公平就业,无法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甚至不能公正公平地获得劳动机会,他的劳动成果或劳动机会就会被别人剥夺侵占。因此,只有劳动公平,即就业公平与获取劳动报酬的公平,尊重个人劳动,才能保障一个人的人格权、发展权。(5)人格权。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尊严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6)健康权。健康权是生命权的延伸。由于当前世界整个发展模式都是货币之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公众健康权益屡遭侵犯。没有健康权,也就谈不上生命权。在当前环境下,把健康权从生命权中突出独立出来,显得尤为重要。(7)生态权。生态权是健康权与财产权叠加之后的拓展。生态权得不到保护,就没有健康权、生命权和发展权。

1.3当代人权的基本内容

国际社会对人权的内容和分类存在很大的分歧,各种理论之间不仅有冲突也有重叠之处。当代主流观念,人权应该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教育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目前,被多数国家认同的人权立法内容主要有安全的权利、自由的权利、政治的权利、诉讼的权利、平等的权利、福利的权利、民族的权利。

2人权与生态法治

由于法律是最高社会规范,是其他社会规范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文件,是保障社会有序、维护社会公平的最根本措施。人是社会的基础,人权又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权利。因此,所有法制活动,首先要保障人权,任何社会活动不得侵犯人权(人权至上定律),也即人权至上。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要实现生态法治,首先要把生态法治提高到人权保护的高度,把保障公民健康权、公民生态权的理念作为生态法治的理论基础,融入生态法制建设中。

3进行罪因溯源是我国生态法治的关键

目前,我国生态法治的根本障碍是忽视了健康权、生态权,没有对生态违法进行罪因溯源:一是在司法实践上,对生态违法惩治力度偏小,犯罪成本小。二是没有溯源研发者,以致于在暴利的诱惑之下,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转换成犯罪技术方法。三是监管者缺位,为了GDP,对辖区内生态违法熟视无睹,甚至间接参与。四是在立法上违背罪刑相当原则。生态违法犯罪,比投毒罪的犯罪动机与行为更加恶劣,投毒者只是为了泄私愤向被害者投毒,而生态违法者是为牟取暴利向公众投毒;比投毒罪影响范围更广,投毒罪只涉及少数受害者,而生态违法的受害者涉及整个区域甚至全世界;比投毒罪危害程度大,危害持续时间长,投毒罪只影响事件发生的一段时间,而由于生态违法犯罪手段隐蔽,再加上监管者可能的袒护,发现困难,等发现时危害时间已经很长,危害程度已经十分严重,治理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长达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因此,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关键,是要将罪因溯源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生态立法与司法。

4建立全球安全网络

在立法、司法理论与技术上解决了生态法治障碍,还必须要有全球安全网络支撑生态法治,才能实现生态法制建设目标。全球安全网络的核心,是生命地球系统的建设。

4.1生命地球

生命地球的实质,就是把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当作一个生命体。人类只是其中一个分子,我们在生活、发展的同时,赋予其活力和智慧,增强其自稳性,维护地球健康。生命地球的实现途径就是要构建“和谐地球”和“安全地球”,目标是“幸福地球”。和谐地球的建设,首先要树立“民心物体”的理念,即“万民是我心,万物是我体”,众生平等,共享地球(宇宙)。“生态和谐”就是推行“按需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快乐生产,清洁生活,勤俭生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和谐”就是政府在保护人权同时,还要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心理和谐”就是营造自由与公平的环境,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素质;“安全地球”就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维护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个人安全。

4.2安全地球

安全地球,就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维护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个人安全。安全地球包括地球的安全监测、地球健康评估和预警、安全维护和系统溯源。

4.3安全监测

(1)立体地图。通过航天平台,应用数字地球、智能地球、GoogleEarth技术,建立精准立体数字地图系统,通过互联网。面向大众、用于一般定位和报警的普通精度立体地图,免费,高精度专业应用部分可以适当收费。(2)航空重点监测。对于一些突发事件,通过航空平台,采集高精度数据,与数字立体地图实行无缝链接。(3)地面实时监测。对于一些重点区域,通过视频进行实时监测,并与数字立体地图进行无缝链接。(4)地面专业调查。对于一些精度要求更高、需要更详细的地面调查或进行科学研究,由外业人员携带便携数字终端,开展专业调查。(5)用户终端。所有用户终端,都应该具有实时通信、广播信息接受、GPS定位、一键紧急报警并实时发出报警时所在地理信息等基本功能。专业应用:通过手持移动终端,现场采集数据和进行预处理,可应用于各种野外作业。溯源:通过终端,对溯源对象进行检测、追踪、定位与事件回溯。个人用户:普通应用。个人信息交流、广播信息接受、普通定位、紧急报警、个人健康检测等。

4.4健康评估和预警

通过对生态健康、社会健康、个人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智能评估软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发出安全隐患预警。

4.5安全维护

篇5

今年4月里一个宁静的夜晚,美国波士顿某车库里聚集着一群年龄在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多为男性。这些人中有健身爱好者、科技发明怪才,还有一些对自己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的慢性病患者。他们为了相同的兴趣和目标聚集在一起,在进行着为期一个月的自我试验,利用一种名为Zeo的“个人睡眠测试”设备,对他们的睡眠进行分析和测试,收集到的与睡眠有关的详细数据,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和执著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量化自我”和“自我健康跟踪”的一个缩影。对健康进行自我测试的理念已有十多年历史了,一些运动员利用一些自测仪器坚持跟踪自己的个人健康指标,~些患有偏头痛、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利用自测仪器关注个人的生活习惯及其对病症可能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

新颖的健康自测手段

如今,一些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高科技跟踪测量器使用起来更简便,测得的数据更全面、更严谨,越来越多的人体验着这些仪器在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例如,上述几位年轻人试验的一种叫做Zeo的测试器,可简单地通过绑在额头上的一条软带跟踪佩戴者的睡眠,软带上的织物感受器将佩戴者的脑电波信息传送到床头边的监控设备上,每晚睡眠的相关数据上传到电脑,用户可据此对睡眠产生影响的天气、光线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

桑尼・沙哈是一位长期失眠者,他也是这项睡眠研究的参与者之一。他发现在睡前几小时戴上一种橙色眼镜更容易入睡。有理论认为,橙色眼镜可阻挡蓝色的光线而在人类和动物身上的研究表明,蓝色光线会对生理节律产生影响。沙哈利用Zeo和另一种称为Fitbit的拇指大小的装置,记录了一个月来的睡眠状况,他发现睡前没戴那种特殊的眼镜,平均28分钟才能入睡,但睡前几小时戴上那种眼镜,平均只用4分钟就能入睡。

也有专家认为,沙哈知道自己在睡前戴没戴眼镜,而他能很快入睡,或许是一种心理作用,即“安慰剂效应”。他们认为,没有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橙色眼镜可以改善睡眠。但这种眼镜对于沙哈来说确实有效,相对于安眠药物来说,一个价值8美元的塑料眼镜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家名为百思(Basis)的自我健康跟踪仪公司开发研制了一种新款手表,它看起来、用起来都是手表,但却不是普通的手表,实际上它还是一种多功能的“监测器”,能够跟踪测量佩戴者的心率、体温、运动和出汗水平等生理指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配戴者一天的活动量和消耗的热量。百思公司的产品主管朱莉・威尔纳希望,生命体征实时反馈信息可激励人们多运动,并倾向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新开发的自测工具收集着与健康和行为相关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这款百思手表只是这些新工具中的一种。这些仪器是“量化自我”和“自我健康跟踪”健康新运动的一部分,反过来,这一新的健康潮流也促使了跟踪人们运动、营养,睡眠、情绪等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的各种跟踪器应运而生。

风靡全球的“自我健康跟踪测试”潮流

2011年6月,来自全球大约400名电脑程序员、设计师、工程师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士聚集在美国加州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召开了第一次“量化自我”年度会议。与会者展示了许多“自我健康跟踪测试”的新创意,包括各种健身显示器、收集和显示数据的应用程序等。绿鹅公司(Green Goose)展示的是一种跟踪监测人体运动的粘贴式传感器,这种布满各种感受器的廉价贴膜可黏附在牙刷、水壶或拴狗的皮带上,追踪人们从刷牙到遛狗等日常活动。还有的展示了智能手机用以监测健康状态的各种扩展功能以及用于监测食物热量卡路里摄入、睡眠、疲劳状态、心情指数等专为消费者定制的各种监测器。

在大厅人群中缓步而行的亚历克斯・吉尔曼是美国富士通实验室的一位研究员,他的肩上挎着一个包,许多缠结在一起的电线监测着他的身体各部分:一个测量血液氧含量的白色塑料耳夹,绕着手臂的血压计,还有绑在胸前的心率监测仪、心电图测量仪、温度计等,肩上背着的那个袋子里的仪器用来对所有这些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在不久的未来,如今用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的监测手段,都将转化为人们随身佩戴普遍使用的小巧测试工具,实时评估用户的健康水平。相对于每年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这种自测技术和工具可更及时更直观地显示人体的健康状况。

美国斯克里普斯转化医学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埃里克・托普尔说,佩戴式传感器可24小时对血压、心跳节律等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帮助人们改善头痛,疲劳等亚健康问题,这些可能算不上是真正的疾病,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轻微头痛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偏头痛是否与血压异常有关?”而量化自我理念及相应的新科技发明将是解答这类问题的最好途径。

未来理想的健身模式

我们对睡眠科学的了解,包括8小时睡眠的概念,大多数来自于优化控制研究,而通过实时监测测得数据形成的数据库资料,将有助于重新定义健康的睡眠行为。例如,Zeo实验项目发现,女性的快动眼睡眠(REM)少于男性,那么睡眠对衰老的影响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呢?

另外,个人数据共享将有利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是最早认识到这一好处的群体之一。例如,亚历山德拉・卡迈克尔是一位长期偏头痛患者,经过对饮食和生活中其他因素的跟踪调查之后,确定其头痛与饮食中的奶制品和麸质缺乏有关。为了帮助其他患有同样病症的人缓解和解除这种慢性疼痛,她创办了一个名为CureTogether的社交网站,网友们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信息,而网站则帮助人们决定首先尝试哪些治疗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颖自我监测手段的出现,“量化自我”和“自我健康跟踪”的健康理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人们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个性化医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许多新颖的自测仪器,患者可以自己记录身体的生理反应,随时了解生命体征的变化。

篇6

【关键词】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关爱职工,最大的关爱就是关爱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只有安全和健康得到保障,只有遏制重特大事故,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才能防范事故。据统计,我国实际发生职业病应在100万例以上,每年因职业病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00亿元。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一方面保护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发挥其“减损功能”和“本质增益功能”,间接地为社会创造财富。《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修订)强调,企业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如何为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做到“工作、健康、和谐”,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八个方面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进行了探讨。

1.档案的监督管理——建立并完事相关档案内容

1.1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名称及用量、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产量、职业性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及其汇总、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及维护档案等内容。

1.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含职业健康检查表、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相关资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还应包含个人剂量常规监测的方法、监测结果、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计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资料。

1.3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组织部门、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教师、试卷、考核成绩、学员签字等。

1.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应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年度配备计划、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名称、规格、型号、有效期、领用人签字等。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及评价的监督管理

2.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按危害因素来源分类。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2)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2.2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包括:类比法、经验法、检查表法、工程分析法和实测法五种。

2.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监督管理:1)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价。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是职业病诊断、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治理和劳动卫生学评价的依据。企业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每年至少一次。检测、评价结果需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2)监测结果及时公布。企业应在作业地点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噪声作业监测点应根据监测结果注明最长停留时间。各单位应在收到正式监测结果或评价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结果在监测结果公告牌上向职工公布。

3.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监督管理

企业应严格落实新改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卫生设计审查、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过程监管要求,确保作业场所的环境和劳动条件满足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做到三同时,通风、防尘、防毒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以预防、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应根据工艺特点、生产条件和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选择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防毒、防尘、防噪、防高温设施。

5.个体防护的监督管理

5.1按标准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企业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人体的影响途径以及现场生产条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水平以及个人的生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为劳动者配备适宜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5.2建立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制度:单位在发放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时应做相应的记录,包括发放时间,工种,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名称、数量,领用人或代领人签字等内容。

6.警示标识的监督管理

6.1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按要求设置警示标识: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GBZ158)使用指南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设定。警示标识可分为以下四类:1)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2)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3)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4)提示标识:提供相关的安全信息的图形。

6.2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设置在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上,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

7.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依法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结合实际及时、妥善处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人诊断,做好职业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人的权益。

8.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兴产业、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引进和广泛应用,强化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现实意义日益提升。职业卫生工作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只有企业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全面落实职业卫生的各项工作要求,严格监管,不断完善,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幸福”的最终追求。

参考文献

篇7

1资料来源

1.1资料来源

以上海市虹口区1991―2011年5~19岁户籍人群为监测对象。死因资料来自历年生命统计报表,人口基本信息由公安部门提供。所有死因资料通过历年死亡报告质量检查,资料来源完整可靠。

1.2研究方法

病伤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标准统一编码。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为标准化人口资料,统计分析指标包括死亡率、死因构成和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寿命率(P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

3讨论

3.1儿童青少年死亡率状况

死因监测和分析可以衡量区域卫生状况和疾病综合防治策略效果,进而实现循证策略[1]。本研究显示,1991―2011年虹口区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率为20.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3.45/10万,2011年上海市儿童、青少年标化死亡率为37.18/10万(与虹口区标准化人口一致);1991―2011年虹口区儿童、青少年死亡率低于上海市水平。20年间女性死亡率下降速度高于男性,男、女性死亡率比值是1.48。从不同性别、年龄组减寿年数显示,各性别年龄组SPYLL明显高于虹口区PYLL,这可能与虹口区计划生育工作做得较好有关。

3.2青少年死亡原因构成情况

20年中损伤中毒(7.39/10万)和肿瘤(5.80/10万)是构成5~19岁儿童、青少年病伤死亡的前2位主要死因,占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的65.74%。进一步评价损伤中毒、肿瘤对人群健康寿命影响,结果显示,损伤中毒PYLL是12 035人年,占死亡全部PYLL的36.29%,肿瘤为9 690人年,占死亡全部PYLL的29.22%,分别排在标化减寿率的前2位。表明了损伤中毒、肿瘤这两大疾病对儿童、青少年生命健康危害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应当成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从男、女性损伤中毒、肿瘤死亡率可见,男性损伤中毒、肿瘤死亡率分别是女性的1.89、1.47倍,可见损伤中毒、肿瘤对儿童、青少年生命健康的威胁男性大于女性。

3.3预防损伤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改变,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已被损伤中毒所代替,损伤中毒已成为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亡原因。虹口区5~19岁儿童、青少年首位死因即损伤中毒,同时也位居男女性首位死因。损伤中毒中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自杀(20.97%)、交通事故(15.05%)和意外中毒(13.98%),提示在进行损伤中毒干预措施中,尤其要完善儿童、青少年自杀预警机制、交通安全预防和生命保护健康教育,针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联合卫生、教育、公安等社会各部门,构建家庭、学校、医院和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2-4]。

本研究除了死亡率、死因构成和顺位等生命统计指标外,还结合使用PYLL、PYLL率、AYLL等健康测量指标,进一步评价疾病“早死”对人群寿命危害影响,全面地反映疾病负担特征和人群的健康状况。[HJ*3][HJ]

4参考文献

[1]费小兢.2005年吴中区居民主要死因减寿年数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6):453-455.

[2]杨功焕,黄正京,谭建,等.中国人主要卫生问题-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199-202.

[3]王声涌.死因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239-241.

篇8

关键词:工程结构;施工过程;结构健康监测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必要性

重大的工程结构,如桥梁、房屋等,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但是近些年来,工程的事故发生频率不断升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工程结构造成损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爆炸等人为性的破坏,都会对工程的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损害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对工程的结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怎样对工程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工作之一。

2.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综述

①概念综述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SHM)是指通过现场无损传感技术,对工程的结构响应等相关的结构系统的特性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检测出工程结构上的损伤或者退化程度。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需要对工程结构进行损伤识别和安全性能的评估,工程的结构损伤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突然性的损伤,另外一种是积累性的损伤。突然性的损伤是指地震、台风、洪水等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爆炸等突发性人为因素对工程造成的结构损伤,而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对结构的损伤,则是工程的积累性损伤。通过对损伤的识别,可以清楚工程结构是否有损伤发生的情况,确定损伤的类型、部位以及损伤的程度,并对工程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做出评估。安全性评估则是在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对工程结构当前的安全性能和等级做出相应的判断。

②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采用的是实时的监测技术,对工程结构进行在线监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传输的子系统、损伤识别和安全评估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传感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工程结构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传输的子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通常安装在待测的工程结构之中,对传感器转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且输送到结构监测的中心。由损伤识别系统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工程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工程结构进行安全预警,然后将分析得来的数据存储在数据管理的子系统中,对整个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管理。

3.道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应用分析

为保证道路桥梁安全运行、避免严重事故发生,对道路桥梁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应运而生,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已相对成熟。其通过对各个施工阶段变化过程的模拟,准确的得到各施工阶段的立模标高的变化值、预拱度及扣索的受力情况,以此来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桥梁结构健康状态的监测与评估,为桥梁在各种气候、交通条件下和桥梁运营状况异常时发出预警信号,为桥梁维护、维修与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及时采取措施达到防止桥梁坍塌、局部破坏,保障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实际施工中,监控组采取前进分析、倒退分析和误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主梁结构进行计算机实时分析和跟踪监控。前进分析:根据各项设计参数,模拟实际工况(施工顺序、体系转换、施工荷载、施工时间等),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主梁各施工阶段的挠度及内力(应力)进行计算,以此作为施工监控的基本依据。

倒退分析:以成型状态的结构内力和线形为初始状态,按照前进分析的逆过程,对结构进行模拟倒拆,分析每次卸除一个施工梁段(或体系转换)对剩余结构的内力和挠度的影响,由此得出的结构内力和变形便反映出相应的施工状态。

误差分析:实际施工中,由于设计参数误差、施工误差及其他不定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状态有可能偏离设计目标。因此,一方面,需要对实际施工中的各项参数(如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温度、实际截面几何参数及实际施工时间等)进行现场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映在计算模型中;另一方面,需要实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跟踪计算,提出消除或减少误差的措施。

4.隧道支护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构建

①隧道支护与围岩结构体系分析

隧道是非常特殊的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进行处理,对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非常有利。

对于隧道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得出了理想的支护体结构,其应该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要保证支护体能够和周围的围岩紧密的结合,这样能够将支护结构和围岩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进行施工;支护体在使用的时候要能够和围岩共同产生形变,而且这种形变要保证是有限的,支护体要能够对围岩的变形量进行控制,对围岩的承载能力进行充分的利用。因此,隧道施工中,支护体的结构采用了柔性支护结构,这样能够和围岩实现紧密联系,同时,也能给围岩提供必要的支护能力。

支护体钢构件通常是钢拱架和格栅拱架,钢拱架一般都是由槽钢或者是工字钢弯制而成,而格栅拱架通常是由螺纹钢筋弯曲焊接而成,这种钢结构虽刚度非常低,在施工中,对围岩的支撑效果也不明显,但是,其在施工中能够和混凝土紧密结合为一体,能够形成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提高支护结构的刚度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结构的施工作用。格栅拱架在施工中非常的方便,重量也非常轻,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也具有很多的优点。刚度较大的拱架能够在支撑效果方面非常明显,同时,也能避免出现围岩早期变形的问题。型钢结构拱架在施工中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其在制造过程中要面临很多的问题,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刚度较大,弯曲的过程比较困难,而且,重量方面也比较大,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因此,钢拱架一般都是应用在特殊地质结构中,避免出现围岩早期变形过大的问题,同时,在稳定性方面也能发挥很大的效果。

②隧道支护体的健康监测

以南京维三路过江通道工程为例,隧道施工中就涉及到隧道支护体、主体隧道的健康监测等方面内容,分别叙述如下。

a)隧道支护体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

本项目监测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现场监测。由就地安装的现场传感器和自动采集单元构成,结合目前先进的传感技术,利用先进有效的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数字化的信号采集和分析处理。通信与传输。在隧道里利用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结合网络等远程传输设备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对隧道结构的变形与受力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提供围岩沉降和变形信息,及时预见事故和险情。

b)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参数

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监测是从隧道结构中提取能反映结构特性的参数信号,如应力、应变、温度、变形、位移等信号,所以隧道结构安全监测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方面。监测位移,为了了解隧道断面的变形情况可以检测隧道的周边收敛、纵向位移及洞口地表沉降等位移情况,依此来判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c)支护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由于纬三路过江通道所处的地质复杂,隧道支护体结构健康监测不同于常用的应力监测,旨在监测支护体内部受力钢结构是否与设计位置一致、受力钢构件细部结构是否受到损害、施工完成后乃至运营期间,位于复杂地质结构处的结构体是否稳定无变形,即系统应包括三个子系统:支护体结构完整性检测、支护体结构损伤监测以及支护体拱顶变形沉降监测。为实现系统目标,三个子系统技术实现总体思路及要解决的技术关键分别是:支护的结构完整性检测子系统:拟利用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测时得到的隧道两侧的雷达波数据,通过杂波抑制处理和参数估计得到支护的完整性信息。该方面的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接收振动反射波的识别质量,形成易于操作、效果好的构造物定形定位技术。支护体结构损伤监测子系统:该系统目的是实现较为精确的支护体结构是否受到损伤监测值,为后续施工和防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支护体沉降变形监测子系统:该子系统目的是较传统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在测量精度、设备组成与安装上进行简化。技术关键是设备组装与分析集成技术。

结语

很多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在受到各种灾害时,其结构的可靠性会下降;即使没有经历大型灾害,很多结构因为经历了长时间的运行,受到环境侵蚀、材料老化、荷载效应等影响,其结构也会受到一定损伤,使抵抗自然灾害、正常荷载以及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一旦结构关键构件的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整个结构的突然毁坏,从而引发灾难性的突发事故。因此,及时监测结构的健康状况,对结构早期损伤进行维修,保证结构性能从而延长结构寿命,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所以,结构健康监测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李志强. 基于结构健康检测理论的构件损伤识别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篇9

本刊讯(记者 逯文娟)10月23日,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先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于北京展览馆举行新品会,赛默飞中国总裁兼全球环境和过程监测业务总裁迈世福先生出席新品会。迈世福先生就公司发展状况、创新能力及行业优势等问题发表讲话并与现场媒体进行互动。他说:“赛默飞将继续以帮助客户克服困难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不断创新,提供完整和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应对实验室分析、监测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从而让世界更清洁、更健康和更安全。”会现场,赛默飞色谱质谱等行业工程师也对新产品进行了技术与应用方面介绍。

本次赛默飞新品会以第十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会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3)为契机,推出了Orbitrap Fusion Tribrid质谱仪、TSQ Endura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等20余款全新产品,并配合现场演示、技术报告等同期活动,着重展示了赛默飞从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到成功应用的行业实力和领先地位,全方位呈现赛默飞在分析测试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安捷伦科技携系列新品和解决方案参展BCEIA 2013

本刊讯(记者 唐蕊)10月23日,第十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3)在北京拉开帷幕,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安捷伦科技如期参加此次展会。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化学分析事业部总裁Mike McMullen先生专程到访,并与安捷伦生命科学及化学分析事业部中国区高层经理一起,向各方汇报了安捷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安捷伦宣布了启动公司拆分重组的重要战略——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业务(LDA)将保留“安捷伦”名称,电子测量业务(EM)将组成新公司,名称待定。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和不断提升的客户需求,新安捷伦将持续专注和投入,稳固自身在化学分析行业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更加关注生命科学和诊断领域,以崭新面貌迎接富有挑战的未来。安捷伦也展示了众多的新产品及新应用,涵盖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生命科学以及诊断、基因组学等领域。

国际甜菊糖学会在华出席首届国际营养与健康大会

本刊讯(记者 孟雯)10月18日,2013第一届国际营养与健康大会在大连举行,国际甜菊糖学会(Global Stevia Institute)出席此次会议。国际甜菊糖学会咨询委员会主席、美国塔夫斯大学兼职营养学教授凯西?卡碧查博士发表主题演讲,强调甜菊糖能同时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与公共健康及环境保护所必需的可持续农业需求,为全球营养及健康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篇10

由责任护士按照路径图进行指导,并在每例患者实施完毕后在表格内打“√”,下一位执行者及时检查实施,防止遗漏。

1.1入院日:①监测评估:生命体征、自理能力、饮食限制、过敏药物。②护理措施:三级护理:协助辅助检查、滴用抗生素、散瞳眼药。③健康教育:①护士通过一对一的专人指导,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各项规章制度、设施的使用、管床医护人员情况,消除患者紧张陌生心理。②向患者交待术前检查:入院后需要进行眼部裂隙灯、眼底检查、三面镜、检眼镜、全视网膜光镜等检查以及心电图、胸片、眼压、验光、眼AB超等检查,必要时可能做眼底照像、VEP、OCT、FFA等检查;入院第2日清晨需空腹采血,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免疫常规等检查。③给予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指导:为防止脱离范围扩大,患者入院后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活动,采取使裂孔处于最低的卧位。④发放患者CNP版并给予讲解。⑤每日应用抗菌药物滴眼、散瞳等,向患者介绍散瞳查眼底时间,讲解药物名称、作用、目的。

1.2术前1日:①监测评估:泪道情况、结膜囊情况、全身状态。②护理措施:术前处置(泪道冲洗、剪睫毛、冲洗结膜囊)。③健康教育:①术前准备指导:做好个人卫生,如:修剪指甲、洗头、更换病服、女患者询问月经史;②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准备;③手术当日患者可以正常进食,但不宜过饱,以免术中呕吐,也不宜过多饮食,以免术中如厕。④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卧位,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睡眠。

1.3手术当日:术前:①监测评估:生命体征;术前准备完善;结膜囊情况及瞳孔状态。②护理措施:三级护理;冲洗结膜囊;滴用抗生素、散瞳眼药。③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指导包括手术过程患者意识清醒,患者基本不会感到疼痛,术中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转动眼球,以便局部麻醉,同时不要突然咳嗽、打喷嚏等。如感觉憋闷,医务人员会给予吸氧等措施,如不适加重,请及时告知医生。术后:①监测评估:生命体征;术眼敷料;有无不适主诉(眼痛、恶心、呕吐)。②护理措施:二级护理;患者安置;根据医嘱对症治疗。③健康教育:①手术后因术中牵拉眼肌,可能会有短暂的恶心感或呕吐,这是术后正常反应,如果患者感到难以忍受时,可给予对症治疗。②手术后若无恶心等不适症状,即可正常进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③术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减少眼球震动,以促进裂孔封闭。④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勿揉碰术眼。

1.4术后1~3d:①监测评估:生命体征、术眼敷料、饮食睡眠、大小便及眼压情况。②护理措施:二级护理,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涂眼药膏,更换敷料;根据医嘱对症治疗。③健康教育:①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②应进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③遵医嘱给予局部应用抗生素、激素及非甾体类滴(涂)眼等抗感染治疗,向患者介绍散瞳查眼底时间,讲解药物名称、作用、目的。④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局部清洁,2周内禁止流水洗脸及洗澡,以防止切口感染。

1.5出院日:①监测评估:自我护理能力。②护理措施:二级护理、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涂眼药膏,更换敷料;根据医嘱对症治疗;协助办理出院手续。③健康教育:①出院后注意事项: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局部清洁,2周内禁止流水洗脸及洗澡,以防止切口感染。②遵医嘱门诊复查,一般出院7~10天第一次复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决定下次复查的时间。③2周内继续常规使用抗生素、激素及非甾体类眼药水。

2结果

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人员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更全面地认识疾病,减少了住院费用,满意度调查达由2011年的94%提高至2012年的98%,平均住院日由2011年的7.6d缩短至2012年的6d。变异13例中,术后网膜复位不佳住院日延长退出路径10例,术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日延长退出路径1例;术后眼压高住院日延长退出路径2例,经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3小结

篇11

关键词:老年人,淮安市,体质,监测

1 前言

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或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即为“老年型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正在迅速形成。据统计资料,1982年,我国60 岁以上人口为7663.8万,占总人口8.2%,到1990年60岁以上人口已接近1亿,截止1995年底,60岁以上人口达到1.2亿,占总人口的9.8%,到2000年,已达到1.32亿,占总人口的10.5%,中国已经进入世界老年型国家的行列。据专家预测,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2020年将达到10.9%,2050年将上升到20.43%。

中国正在进入老年社会。中国的老龄化过程规模大、速度快,而且老年的平均预期带病期较平均预期健康期要长,在高龄老人中多伴随着各种慢性疾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欠佳。因此,关注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也是急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难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以及全国老年人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 全面了解淮安市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2005年淮安市体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对老年人的体质进行了监测。通过抽样监测,一方面获取了淮安市老年人男、女不同年龄段体质指标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另一方面,为了解和掌握淮安市老年人群体质的现状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男、女体质变化规律,为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严格按照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编制的《2005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 》的要求,分别从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和金湖县四个监测站,整群随机抽取了60-69岁老年人312名,他们按照性别和城乡共分成四个群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体质测定法

体质测定过程,是培训合格的测试人员在统一规定的器材上进行的。本研究的体质测定指标分别为: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皱厚度、肩胛皮皱厚度、腹部皮皱厚度、肺活量、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坐位体前屈、握力、闭眼单足立、选择反应时。

2.2.2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的监测数据全部是由2005年淮安市国民体质监测课题组提供的。本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常规的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

2.2.3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淮安市老年人身体形态现状及特点

监测结果如表一所示:淮安市老年人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67.43cm,女子的平均身高为156.20cm。城镇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身高都比农村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身高要高。

淮安市老年人男子的平均体重为70.03kg,女子的平均体重为60.43kg。城镇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体重都比农村老年人男子和女子的平均体重要大。

表一 淮安市老年人形态指标一览表

均值 指 标农村城镇合计

男女男女男女

身高(cm)166.28156.19168.57156.20167.43156.20

体重(kg)67.1358.8972.9361.9770.0360.43

胸围(cm)91.3290.3590.8292.2291.0791.29

腰围(cm)85.9484.9882.9985.1484.4785.06

臀围(cm)92.3491.5791.1495.5491.7493.56

上臂皮皱厚度(mm)13.4421.6518.3327.7715.8924.71

肩胛皮皱厚度(mm)15.1120.7719.7830.6317.4525.70

腹部皮皱厚度(mm)17.7026.2826.3437.9322.0232.11

篇12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预防; 抢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89-01

产妇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且近年来是我国、我省、我县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通过对2例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同行共同探讨。

1 临床资料 冯xx,女、24岁,G3P1疤痕子宫,宫内妊娠40周,单胎,中度贫血,于2011年12月6日入院。护理体检:T:36.5℃,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阴道无流血,胎膜未破,宫高34cm,腹围96cm,胎方位:左枕前,胎心140次/分,无不良生活习惯,两便正常,社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良好,对新生儿性别无要求,对疾病认识缺乏,对治疗方案能理解和配合,心理紧张,因为疤痕子宫,担心分娩不顺利。孕妇及家属卫生知识水平较低。入院后给产科常规护理,因为疤痕子宫,决定剖腹产,术前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和防止产后出血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交叉配血等。术中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且子宫下段广泛渗血,术中出血900ml,立即开通两条静脉输液防止休克发生,给予催产素20单位宫壁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500u分两次肌肉注射,输血300ml,输液2500ml等治疗护理后病情好转,观察2小时后病情稳定,送回病房继续观察。术后予1级护理,预防感染,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等全面的身心护理措施,病人住院8天,康复出院。

2 护理对策

2.1 组织管理

2.1.1 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制度 由院领导、科室领导、业务骨干组成抢救小组,做到每当有孕产妇需要抢救时,抢救小组成员能够马上召集到位,积极进行抢救。

2.1.2 加强业务培训 特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1.3 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药品的管理 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率达100%,有专人负责,有检查记录,用后及时补充、随时检查维修。

2.2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

2.2.1 产前监测 产前检查时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列入专项管理、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2.2.2 产时监测 (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入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2)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治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若有裂伤及时缝合。(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小时,如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面色,观察宫缩。特别要严密观察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篇13

摘 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VSD装置植入术治疗下肢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5例,回顾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5例创面经VSD技术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VSD技术在骨科应用护理重点:术前护理包括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备皮、备血及术前用药;术后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持续负压吸引及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及掌握引流瓶的处理,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情况,常见故障的排除,及对患者和家属有效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严重毁损伤 患者护理

Nursing of severe skin damage patients treat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Zhang Yanfen,Li Yan

Second Department of surgery of Ming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Ya'an City,Sichuan Province,625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of severe skin damage patients treat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Methods:The clinical datas and nursing efficacy of 5 cases with severe skin damage treat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Results:In the 5 patients treat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the wound healed well and there were no nursing complications.Conclusion:The nursing key of application of VSD technology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Preoperative nursing included assessment of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patients,psychological nursing,skin and blood preparation and preoperative medication;Nursing after operation included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and drainage tube patency,observing drainage and the master of processing of drainage bottle,observing the limb end blood supply,the exclusion of common faults and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Key word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Serious skin damage;Patient care

VSD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因其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吸引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能显著加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控制感染,已骨科处理皮肤软组织损伤或毁损伤对广泛使用,并得到充分肯定。2013年1-11月采用VSD装置植入术治疗下肢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5例,其中2例二次使用VSD,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4~61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例,地震伤1例,狗咬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96小时。受伤程度:5例患者均为单侧肢体(下肢)皮肤严重毁损伤,其中单纯皮肤及软组织毁损伤2例,合并有骨折3例。

治疗方法:清创:将坏死组织及腔隙中已失活的组织、渗液和异物彻底清除。覆盖VSD敷料:取与创面大小相似的VSD一块覆盖创面,使其充分与创面完全接触,将VSD边缘与皮肤间断缝合达到固定的目的。贴膜、连接负压源:用生物薄膜粘帖封闭整个创面,避免漏气,引流管自创口旁的薄膜下引出,接负压引流瓶。调节负压:将压力调整至0.02~0.06MPa,持续负压吸引。

结 果

接受VSD治疗的5例患者经过5~7天的负压吸引后,拆开薄膜,祛除VSD,观察创面见新鲜肉芽组织,游离植皮,其中2例愈合查患者再次使用VSD继续负压吸引7天,再植皮换药,创面愈合良好,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

护 理

术前护理:①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在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且对患者损伤部位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②做好心理护理:在术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有关VSD的知识,如果患者或家属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解答,努力消除他们的疑虑,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根据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备皮、备血及术前用药。

篇14

关键词:远程医疗;健康监护;体系结构;躯域传感器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

老年人口在社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多,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行动不便,尤其空巢老人的健康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1]。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为病人提供更为高效的医疗和监护服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监控系统[2]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了远程医疗监控系统的研究。

哈佛大学开展了“Code-Blue”项目[3],该项目提供紧急救助或灾难情况下的现场医疗监控。研究人员自行开发设计了便于携带的小型血氧仪、心电监护仪,并结合ZigBee通讯协议[4],将信号传输给医疗救助人员。Lin等人介绍了一套以PDA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移动病人监护系统[5],用PDA来持续采集病人的生理信号,PDA与远程控制中心通过无线连接。

1 体系结构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生理信号采集传感器节点、躯域传感器网络(Body Sensor Network,BSN)、健康监测服务终端、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四大部分。生理信号采集传感器节点实现人体多种生理信号的准确无创伤采集功能;BSN实现生理信号采集传感器节点与监测服务终端的自组网和无线传输;健康监测服务终端将采集到的各种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无线技术传送至远程医疗服务系统;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对数据作进一步的解析、保存,为医院、医生、患者提供服务。

(1)生理信号采集传感器节点实时监测人体生理信号,具体包括:心电信号、血氧饱和度(SPO2)、血脂、血压、人体体温、呼吸等生理信号的监测;并将采集后的结果无线发送给健康监测服务终端。

(2)躯域传感器网络是实现人体生理信号获取与处理的基本平台。生理信号采集传感器节点与健康监测服务终端组成一个BSN,健康监测服务终端是该BSN的汇聚节点,生理信号采集传感器节点通过一跳或多跳的自组织网络把数据发送到健康监测服务终端。

(3)健康监测服务终端主要实现用户与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的交互功能。目前有两种形式的服务终端:一是研发健康监测专用服务终端;另一种是利用用户已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服务终端。服务终端的功能具体包括:

存储并以图形方式显示采集到的各种生命体征数据;

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检测健康状况;

通过GPRS、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将监测数据传送至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实时下载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上最新诊断信息,查看历史诊断、和处方信息;

病人自感不适时可手动触发紧急事件按钮,通过远程医疗服务系统请求医生进行远程诊断。

(4)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是面向社区服务中心、医生、医院、家庭用户的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对用户健康数据实现存储、管理及分析功能,具体包括:

接收健康监测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为每个人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远程终端控制,医生通过该系统可以控制患者的终端,例如:启动生理参数测量、启动生理信号的传输、向特定用户推送处方及诊断结果等;

海量监测数据的挖掘,协助医生做出诊断;

对多类用户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

诊断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到病人用户的手机中,或者到健康监测服务终端。

2 面临的关键问题

虽然目前在远程医疗监护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进展,但也面临着如下关键问题:

抗干扰生理信号检测技术。生理信号的连续监测对掌握患者全面的身体情况尤为关键。虽然远程医疗的出现使连续监测成为可能,但由于家庭用户的生理信号检测容易受到运动等因素的干扰,目前,抗干扰的生理信号连续检测技术仍处在研发过程中。

生理信号智能诊断。智能诊断是远程医疗的难题之一,可采取在服务终端对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运行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较低的智能诊断算法,例如:异常阈值检测、心率计算、异常自动报警等;在远程医疗服务器上利用数据挖掘等方式对大规模健康监控数据实现复杂的智能诊断。

BSN关键问题研究。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环境多变,要求BSN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运动抗干扰能力、电磁辐射抗干扰能力、数据传输抗干扰能力等。另外节点间的时间同步,区分服务的网络拥塞控制也是BSN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结论

远程医疗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发展远程医疗技术,越来越被证明是大幅降低医疗和就医成本、改善医疗资源分布及提高医疗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设计了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体系结构,并提出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助于推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实施和研发。

参考文献:

[1]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3):29-36.

[2]周笑,李明,卜佳俊.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0,10(6):251-253.

[3]S.Patel,K.Lorincz,R.Hughes,N.Huggins,et al.Monitoring Motor Fluctu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Using Wearable Sensors [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November 2009,13(6):864-873.

[4]P.Baronti,P.Pillaia,et al.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 survey on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802.15.4 and ZigBee standards[J].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7,30(7):1655-1695.

[5]Y.Lin,I.Jan,P.Ko,et al.A wireless PDA-based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system for patient transport[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4,8(4):43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