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命的诠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你是一只小小鸟儿,一只小小鸟儿。累了,找不到怀抱让你休息。想要依靠,却找不到温暖的摇篮。你也想有人疼,有人爱。
这时,有谁会记得,阳光下,你的欢歌。还有谁会记得,你在枝头欢蹦乱跳的精灵活泼。没有谁会记得,你曾经带给他们多少欢乐。
更没有谁会记得,你让多少人获得力量去重生。
一滩血迹带走了你,你的身体早已在车轮下成了一堆肉泥。
有人说是,活着,你孤独地活。死了,却也要悄悄在去。不带走一丝尘埃,不留下一点痕迹。
可,那滩血迹那么红,红得让人心碎。
生与死的之间——生命呢?
生命在某些人眼里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豪华的别墅与轿车。
报纸上:洪涝,绝症,谋杀……满眼是痛苦挣扎着的生命。
我们太忙,信息时代我们只能学习,工作,研究……因为太忙,以至有些人便忘了生命。
生命是什么?
有人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愤世嫉俗。
有人说,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朋友的关心,是一切感情的组合体。
有人说,生命是夕阳衬落日,青松立峭壁,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是宝马快刀,金貂美酒,是孤月冷歌的漂泊。
我是个女孩,但自古女子的生命好象特别轻贱。我想,女子的生命是貂禅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字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都说是红颜薄命。
现代的女孩是幸运的,包括我,时代懂得尊重我们,欣赏我们。但是我们的生命却有的屈服于鲜艳的玫瑰和精巧的礼物下,同时又得感谢上帝造物的公平,有很多女孩富有才华,用生命诠释另一种美的意义,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自然 生命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一位重要的美国诗人,也是20世纪新英格兰优秀的田园诗人之一。他曾四度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弗罗斯特在其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新英格兰的乡村语言,偏爱简短、传统的抒情诗和叙事诗;这一点在《韶华易逝》中可窥一斑。
《韶华易逝》一诗仅有八行,简洁整齐,但是其寓意却不可谓不深远。从诗名来看,整首诗的喻题呼之欲出:感叹时光的短暂和不可留。金子的色泽指代的是宝贵的东西,因此“Nothing Gold Can Stay”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于生命的一种悲观诠释。纵观英国文学250多年的历史,嗟叹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短暂以及时光的飞逝的佳作随手可拾,而这些主题在《韶华易逝》这首诗里尤为凸显,让人无法移目。囫囵一看,这首诗似乎是几行用词相互矛盾的诗句组成,影影绰绰暗指季节的更替,其主题藏头露尾。然而,正是弗罗斯特对悖论、歧义以及意象的使用才是这首诗的精妙所在,这让诗句合为一体,密不可分。这首诗开篇映入眼帘的就是数行相互矛盾的句子:“绿色如金,…新叶如花。”绿色是春天的标志,生命的象征;然而当春天悄然来临之时,新英格兰的白桦和柳树绽放的却是淡淡的一抹金色。因此,绿色其实仅指代一种既定事实或者一个符号,而金色才是事实。“Gold”此处并非指珍贵永不腐坏的金属,而是一种颜色,“奈何金色难留”。在诗的第二节,出现了另一个悖论, “初芽如花”。诗人可能暗指新叶沐浴在早春的枝头,慢慢舒展,仿若娇羞的花朵。“然而绽放却难恒久”,“叶叶凋萎,片片散落”。这两句诗隐喻叶子终归是叶子,虽然它“如花般绽放”,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最初的状态。上面讨论的两个悖论---金色转绿,鲜花变绿叶,恰好呼应了诗的标题“韶华易逝”。“因为事物的表象总是很快转变,其绝美亦难留心头。亦绿亦金的叶子很快凋萎,寓意理想事物的转瞬即逝。”(Marcus,1991) 接下来,弗罗斯特援引了伊甸园亚当和夏娃被化身为蛇的撒旦引诱偷吃禁果的经典典故,因此“伊甸沦悲切”。因为当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时,他们失去了本真。诗的倒数第二行,“黎明沉为昼”,更加把“韶华易逝”这一主题彰显无遗。清晨第一抹阳光闪着耀眼的金色,因此一天之晨也被喻为最为“黄金”时间。自然,弗罗斯特说“黎明沉为昼”同时暗指“岁月不留金”。整首诗里都可以感觉到诗人对生命困于时光的悲伤与沮丧。诗里描绘了几个自然现象,均明显指向了一个关于生命的黑暗的事实:当时光不断流逝,生命则慢慢在消亡。。这个观点更加强烈地印证了弗罗斯特在他的作品中反复表达的一个关注:在这个冷漠的宇宙中,人类孤独地存在,如此的无助与困惑。他的这个关注点跟爱默生的不谋而合:“生于世而堕于世,即由于自然的进程而导致的生命的痛苦和颓萎就是我们所说的邪恶”。
然而,正像人气大V“留几手”在微博中所写的那样:“小时候我们都嘲笑、歧视、欺负过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因为我们对世界了解太少,对他人不够宽容。”周玮的成长相对于普通人,充满了更多的坎坷。儿时的一场怪病让他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从此背负上和别人“不一样”的标签。学校拒收,母亲的反复哀求,才让十岁的他成为一年级的旁听生。在学校,他没有朋友,常被同学欺负,甚至不敢上厕所。在节目中,很多观众都发现周玮写答案时动作特别慢,大家都以为他是在思考。可是周玮妈妈却解释道:“小学时,他算得太快会被同学打。他只好故意写慢。到现在这个习惯都改不了。”
五年级的时候,周玮被迫退学。然而上帝在为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帮母亲打理小卖部的他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他能自己推导等差数列,对自然数的高次幂运算、两位数、三位数以及四位数之间的相乘,高位数的开平方、开立方等都能迅速给出准确的答案。
这样的经历,让人将他和著名电影《雨人》关联起来,电影中的“雨人”也是个数学奇才,他看一眼打翻在地的牙签,便已数清有246根,开根号算术直接通过心算算出,但他因为自闭症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周玮仅凭家中的计算器便能演算高难度的数学题,这不得不让人惊叹这就是中国版的雨人。
周玮的母亲说儿子常遭受歧视,但家里人一直相信他不傻,参加这个节目,就是想证明一下。而对于周玮的经历和表现,节目评委李永波连叹“很悲哀和可惜,中国还有很多像周玮一样的天才,但是因为种种不公平被埋没。” 而表现十分激动的魏坤琳教授,当晚在微博上写道:“这个世界经常对新的天赋、新的创造不友好,到现在我终于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真正伟大的天才,但是每一个天才可能来自于任何卑微的个体。”
热议锐评:面对周玮,无论是为其经历感动的,还是质疑结果的,都无法否认,能同时掌握心算乘方计算、16位数开14次方根等计算技巧,很有难度,尤其是结合周玮的智力疾病看;都无法否认,周玮在台上呈现的人生履历,征服了被各种选秀娱乐轰炸得疲劳的眼睛。虽然将周玮动辄比作霍金,或许有失偏颇,但他还有那些和他一样的人,那些像钻石却被灰尘遮住光彩,或因不合常规而被歧视甚至忽视的人们,他们理应走到社会广场中来,受到尊重与关注。对我们来说,不妨就顺着周玮人生故事的“指引”,去关注曾被我们忽视的一群人,去翻新我们看待人和事的角度。(曾颖《新京报》)
消息传来,一时,数以万计的金华市民落下热泪。他们赶到他救人的桥头,让成千上万的花圈拥对江面。许多的花圈,署名均只有五个字――“金华一市民”。当天晚上,更多的市民来到桥头,为他烛光守灵。一只只燃烛,给江面泛起点点火光。
12月4日,金华市召开了他的追悼会。3万多群众自发地前往殡仪馆,向他的遗体告别。曾有一位金华电台的主持人,说他30多岁接触了太多的人间悲欢离合,自认为不太会被什么事情打动,可这次,他却流下了感动的泪。为纪念英雄,那位主持人特地半夜跑到英雄救人的桥头,创作了一首歌曲――《这一次》。一时,《这一次》回荡在金华的大街小巷。
连日来,在他牺牲的桥头,有一个放广告的大屏幕彩电,向万千金华市民播放着一曲曲哀歌。“沉痛悼念英雄孟祥斌”的字样在大彩屏上滚动播出。原来,这台“金华最大的彩电”――广告屏,属金华一家广告策划公司,停播一天广告,公司的损失就将达到几十万元。
他牺牲的消息传开,有网友还迅速建了一个专为祭奠他的网站。在不计其数的网友跟帖回复中,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你,我们看到了希望。”在追悼会现场,还有不计其数的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向英雄亲属募捐的行动。
他的骨灰就将被送回山东老家了。在他牺牲的城南桥上以及婺江之畔,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市民,他们再次来和英雄作最后的道别。等候的人群中,一位来自某物业公司的职员说,他要带着金华人民的一番情,跟随着英雄的英魂一同去山东。临行前,这位职员从英雄生前的部队包了一捧土,从英雄牺牲的婺江里装了一瓶水,还捎上了金华的特产佛手及金华的学子们连夜折叠的千纸鹤。
在回归山东启程的那一刹,他的妻子收到了无计其数从童靴到成年靴的红靴子。那些红靴子上没有留言,但他的妻子已明白,当初,在她丈夫牺牲的桥头,丈夫是带着三岁的女儿出来为她买靴子的。如今,父亲已去,这些不知名的金华市民完成了他未了的心愿。这些靴子,她的女儿将一辈子也穿不完。
2007年12月6日,随着一声列车悲戚的长鸣,他的骨灰在妻子、姐姐和部队官兵的护送下,回到了他的老家山东齐河。寒风中,齐河县数万居民自发来到车站广场和沿途县城,在一片痛哭声中迎接英雄回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纪宝成在推荐他的时候这样写道:“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这样的颁奖辞:“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他,就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2008年2月1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他的妻子叶庆华含泪而说,她一直觉得丈夫只是做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没想到社会却给予了他这么大的荣誉。
李家宝
著名画家黄永玉今年已经84岁了,长期以来,他注重健身养生,因此不仅创作丰收,身体也倍儿棒。
黄永玉12岁起投师学画,期间,从不忘记锻炼身体,从而练得一身好体格:即便年过古稀,他也不忘运动,经常倒立,还能在树干上支撑横身平起,甚至高兴起来在草地上玩抱膝地上翻滚的游戏。黄永玉如今80多岁了,家里还挂着沙袋,不时操练几下,他爱打猎,曾经弹无虚发。艺术是生命的寄托,生命是艺术的源泉,黄永玉就是这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充满朝气和活力。
在追求中超越,最终给生命一个最美的诠释。为此,黄永玉于2008年7月完成了一幅祝福奥运的油画创作,画布高3.5米,宽2.5米。他是爬上梯子进行创作的。画面上,华丽高贵的金色,烘托着中央挺立的五色大树,五条色带如丝绸般轻盈,从根部蜿蜒起伏飘然而升。画面上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环状,却让人感到奥运五环无处不在。另外,画上枝节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奇特的结构形成巨大树冠,可让人分明看到奥运建筑“鸟巢”框架的韵味。大树旁,复有翩翩而飞的彩鸟环绕,让整个华丽高贵的画面多了些许静谧与飘逸。
这就是黄永玉因奥运五环五色突发灵感而创作出的绝妙佳作。他为这幅画起了一个画名:“中国=MC2!”M为质量.C为光速,这是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公式。大师在这里借用之,寄寓自己,也是寄寓全国人民的愿望,祝福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其能量达到最高境界。
对于这一画名,人们认为,这既是体育的、也是文明的,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我们用它比喻养生,是不是也很适用呢?
富贵重累
戴逸如
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不在于富贵也。苟非其人,则高位厚货乃所以为重累耳!
――[东晋]葛洪
一个穷和尚,一个富和尚都要到远方去取经。穷和尚徒步取经回来了,富和尚的车、船还没有造好。
关键词:宗白华;宇宙生命意识;艺道合一;艺境
宗白华对中国现当代的美学的贡献是巨大,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难得的是他不仅在形而上的美学以及哲学方面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体悟,可以说宗先生所提出的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的主要范畴与精神,以及所达到的深度,至今无人真正能跨越,而且在诗歌上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他首先是以诗名蜚声于诗坛的。而且不仅以《流云小诗》的现代诗歌著称于世,还写过旧体律言诗。其中宗白华1914年17岁时,在游览名山大川以及王唯、孟浩然、谢x等山水诗歌的熏染,写了四首《过东山诗》。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作者1938年12月在重庆嘉陵江边所写的《柏溪晚归棹》。因为是它作者的文化价值观从极力崇拜西方文化以救亡图存,到留学欧洲后其学术理路发生转变,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侧重之后所写的,是作者通过中西比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有了深层体味之后所写的。而且是宗先生在其学术个性日趋彰显后,唯一地和专门地创作诗来诠释其美学与艺术理论,特别地它是其时空观、意境等的最好注脚。我们通过此诗,可以鉴出宗先生对中国传统诗性文化幽灵壮采的臻熟把握。
此作是作者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南京之后,随中央大学来到陪都重庆之际而写的。他怀着国破的忧郁与苦闷,把心中的所感所受倾泻出来,表现了当时的复杂心态。在此律诗后自注云:“《柏溪夏晚归棹》作于日寇投降之前年,柏溪,乃嘉陵江仁一村。”在这首小诗中,我们似乎领悟到宗白华作为“艺术家的最高最后的使命”,如何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保护和承继这“意境高超莹洁而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使它成为中国艺术复兴的发源地,只有这高华境界的启示,才能重振衰退的民族心灵”。这首抗战时写自己最为欣赏的一首五律《柏溪夏晚归棹》,一方面是以诗表达中国诗歌意境的阐释,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思想显然又回到东方,眷恋着难以遏止的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宇宙情调。
《柏溪夏晚归棹》
飙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
云罅一川冷,光泻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
作者撷取了太阳降落,月亮高挂的黄昏图景,把持船晚归所看见的西天图景给我们绘写出来,来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此诗完全可以绘画出来,是一幅黄昏西天图。
首联“飙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飙风,强劲的风,天际,从天上吹来,一个“来”字,动感相当强。强劲的风从天际吹来。满山的繁树茂草所流泻的绿色,十分凝重,在黄昏暮色的笼罩下绿压压,以致使无数山峰都昏暗下来。本联一个“来”。一个“压”,动感相当强,而且连在一起,推入感与力度感颇为饱满,另外,前“来”后“压”,相互照应,似乎有一种承接关系。
颔联“云罅漏夕晖,光写一川冷”,黄昏时分,云朵之间漏出西下太阳的丝丝余辉,这无情的辉光绘写着光与影的交响乐,使整个江川萧瑟阴冷。和首联一样,一个“漏”、一个“写”,推入感与力度感十分强烈,而且似乎也有一种承接关系。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两联均是作者的视野是从上到下,换言之,是从天到地,因而是在极力营造一个黄昏的天地镜像,极力彰显出一个刹那的宇宙生命境界,给我们勾勒出包括风、天、峰、云、光和川等自然景象浑然一片的宇宙全景图。以及在天地光影中物象的特征,而且极富有动势。这是一个阴暗、荒寒、凄清、冷漠的世界,但却是混动的、杂乱的,因而又极富凄冷底层孕育的激情与张力。这非常符合宗氏所推崇的生命之“舞”的境遇。
颈联“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如果说前两联主要是在蓄势,营造一种自然宇宙景象,那么,这两联则给其中增添了更为具有生命意识的成分。前句白鹭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感,而且“悠悠”,使整个画面摇曳起来,震颤起来,仿佛宇宙生命彰显出来,慢慢地跳荡起来、灵动起来,使整个自然宇宙更加丰富、充实而圆满。后句“淡淡”不仅是指颜色、形状、数量,而且指空问距离之淡远。“孤霞”孤单,“迥”更把整个宇宙撑开并拉向更加荒远的境地。因而前句是近景,后句是远景,而且淡、孤、迥更使远在天边的如闲云野鹤的晚霞飘游起来,使在太阳的余辉抹洒落在西天的瞬问图景动态化、消解化、淡化。归船中的人看着白鹭又有悠悠飞起,飘年飞到西天天际,与淡淡云霞孤单地消融在无尽的迥远的地方。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天人合一,归人的思绪与情感波光粼粼颤颤巍巍与天地合而为一,人出没于天地之间,整个天、地、人融而为一。天与地浑然一片的图景之中,鹭飞(实为人心之动),这实际构建出一个渊然而深湛、至动的灵境。这是一种具有东方品味的广大深逡宁静的宇宙情调的本然昭示。
尾联“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系缆,如果把整联贯通起来看,当为万象系缆,也可以说月亮系缆太阳之光生出自己的光辉来。月华,即月光。后句可以说万象在皎洁的月光中洗浴,留下清淡的影子,也可以说万象沐浴月光的轻盈柔曼的影子。如果说前面作者主要把笔墨放在落日余辉所开启的天地境域上,那么,此联主要放在月光笼罩的宇宙万象上,前者里面有阴冷、荒寒、不惬意,鱼龙混杂,而后者使之处于洁净、轻柔,前者还有杂念,后者清净如水,把一切归于平和。这种转换交织着光明与黑暗的游戏运作所形成的源发性构成境遇,在日月交替、天地轮回中宇宙生命做了一次向本真的无穷萌动与遁归。
此诗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心态是可以看出是具有深刻寓意的。作者被迫来到重庆,面对国破漂泊的境况,心巾十分苦闷与压抑,情感波动破大,有一种风吹雨打暮霭沉沉的飘零之感。因此,作者多用作者多用冷色调和劣势词汇,如“飙”“压”“暝”“罅”“漏”“冷”“白”“淡”“孤”、“迥”等,来构建日暮风急、山瞑、川冷、鹭白、云淡、霞孤、天迥的凄清荒寒的景象,是作者对时势的看法和当时心境的真切反映。而1938年正当抗日战火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有重大进展、充满胜利希望的时刻,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不能不再有所反映。对此,在最后一联,他用“系揽”“浴”“清影”等来表达这种心情。当然,作为一个本性恬然、淡泊、宁静的学者,他也只能把内心洋溢的情感波涛用最平静淡清之境展示出来,所以他选择了月华高照,万象浴清影的景象来传达这种喜悦的消息。总而言之,他具有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豁达、超脱、平和,把一切都消融在这种心境中,外在的纷纷扰扰都被消化在内心当中,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散步心境及审美人格的具体体 现,当然它还是要有所显现的,但只能以非大波大澜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他选择了月景加以展现。这实际就是毕生都恪守的超然入世的人生态度的诗性反映。
在《中国艺境之诞生》一文中,宗白华多处用到“宇宙创化”“宇宙意识”“宇宙情调”“宇宙灵气”“宇宙深境”等词眼,从深层心理的角度分析,他内心深处所持有的宇宙情怀在此诗中得到延伸,且一览无余。用中国诗人画家所拥有的“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的胸怀成为宗白华表达,对宇宙情有独钟的精神享受,宇宙意识已成为他精神太空永远抹不去的。诗人将自我的存在与宇宙的大生命合流,体验到一种难以言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直达超越时空的无限性和神秘性,而诗的意境又是那样的空灵动荡、深沉幽渺,令人神往,十分难得。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艺术意境不是平面的构成,而有层次递深特色,即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肩示:同时有着阔度、高度和深度三层,他具体形象地表述为:涵盖乾坤是阔,截断众流是高,随波逐浪是深。李白诗歌意境体现高与阔,王维诗歌意境则为深与阔,杜甫诗歌则涵括三者近于极致。此诗恰恰达到了最高灵境,同时做到了就是阔、高、深的综合结晶,是他对中国艺境的创造性诠释的最好的艺术化体现。
流云小诗曾经风靡一时,使得宗白华与谢冰心、徐志摩等齐名,被誉为“抒情小诗的殿军”。它展现出浓厚的中国式色彩。尤其是《柏溪夏晚归棹》,则是写于宗白华经过人生的复杂磨砺之后,他更加恪守对于中国艺术的内心挚爱,深感东方宇宙意识与宇宙情调的深途、高远与幽博,实质上这就是宇宙人生之奥秘,就是散发着东风神韵的灵境。
另外,此诗是在抗战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创作出的,带有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在艺境的悠远超脱下还显出巨大的现实底蕴,十分难能可贵。诗中“飙风”从遥远的天边肆意狂天吼,群峰顿然成暝,乌云遮天,夕阳仅能透过,只是将清冷的光线洒落于山河间,整个天地阴森森、冷凄凄。只有等待月光的照耀了,给世界与人间带来丝丝光明与暖意。读到此,让人体味到日本铁蹄之下中华大地的惨烈图景。宗先生优厚的现实关怀赫然显现,底下滚动的是宗先生热血沸腾、掷地有声的文化控诉与批判。在此之下,我们捕捉到此诗在空灵悠远之下意境还增添了雄浑阔大、酣畅淋漓的色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怀特海;过程哲学;生命哲学;生命的过程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超越性
中图分类号:B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1?0043?04
现代性问题的本质是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及存在价值的生命意义,西方式的现代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生命的迷茫和人生意义难以实现的困顿。“学者们认为,过程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它积极面对现代性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长,认为它们是密切相连的生命共同体;主张对理性的适度运用,这些都对我们认清现代化的本质,解决它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参考的途径。”[1](11)生命价值的实现根植于特定生活地域下所承当的使命,人一开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人的生命便充满了哲学意味,生命意义是实实在在,是在人类不断地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中国传统哲学就能解决心灵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安放问题,还必须借助其它先进国家、民族在现代化实践中积累的事实经验和哲学智慧,并且这些理论在引进中国时不会发生排异反应。美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机体哲学思想,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更接近于东方哲学,尤其接近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其对人的生命本质的阐释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下面就从生命的过程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超越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命的过程性
怀特海认为,世界是由有机体构成的,但它又不是一个静止的机体,而是一个活动的结构。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强调差异性、流变性与创造性。过程哲学的“共生与过程原理”阐明了事物的生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实在的本质是在过程中生成的,并从本体论上确定了生成、变化比存在本身更为重要。怀特海指出实际存在物的生成“存在着从状态到状态的生长;存在着整合与再整合的过程”[2](517),实际存在物是变动不居的,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因之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生命,都是由各种实际存在物的发展过程所构成的一条历史轨迹,这一过程承继的是过去,立足的是现在,面向的是未来,从而使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能动的流变过程,“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进化过程之中”。[2](30)
过程性的内涵体现在:
第一,永恒变化性。怀特海首先对西方“万物皆流”这一概念进行了否定,认为“是由人们非系统的、纯粹分析的直觉所制造的第一个含义不清的概 括”。[2](379)而各种事物的流变才是必须以之为中心编织哲学体系的一种终极概括,要把“万物皆流”这一术语改造为另一种替代术语“事物的流变”。其次,引出另一与之相反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着眼点是“种种事物的持久性”,阐述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流变”与“恒定”之争指出,在著名圣歌的前两行“与我一起坚守;黄昏迅速降临”才使这两个概念实现了完满的表达。最后,怀氏借助洛克的观点,创造出两种关于流变性的概念。“合生”——是具体存在物的构成中内在固有的流动性,是某种过程的名称,在这种过程中,许多事物构成宇宙,把“多”之中的每一项要素确定地整合为新的“一”;“转化”——“就事物的本性来说,
收稿日期:2012?08?16;修回日期:2012?11?26
作者简介:颜峰(1965?),女,湖南新邵人,中南大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罗方禄(1987?),男,湖南郴州人,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任何相对完整的现实世界所凭借的那种创造性,即新的合生所需要的材料叫做‘转化’”[2](385)。在那种具体的存在物之完成的基础上,该过程的凋谢用来把那种存在物构成为某种原初要素的流动性,这种原初要素处于其他具体存在物构成之中,而其他存在物是由过程的重复引起的。这与中国《周易》所讲的阴阳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思想相近,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之中,而这种永恒变化的过程是“合生”与“转化”共存的。譬如其总结道,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导致微观——个人生命意识的变化。 “每一种实际存在物本身只能被描述为一种有机过程。它在微观世界中重复着宏观世界中的宇宙。它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每一种状态都是其后继者向有关事物的完成继续前进的实在基础。”[2](392)“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由已经达到的现实向正在达到的现实的转变过程中,变化发展是事物的永恒态势,纯粹的静止状态和结果呈现都只是事物过程性存在和发展中的某一个时间片段。”[3](131)
第二,创造性。创造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根本上是解决生存、生活与生命的难题和困惑。创造性就是由那些表现终极事实之特征的共相构成的共相。它是这样一种终极性原理—根据这种原理,作为分离的宇宙而存在的多就可以变成一个实际机遇,而这种机遇则是作为联合的宇宙而存在的。它存在于事物的下列本性之中,即多进入了复杂的统一体。“‘创造性’是关于新颖(novelty)的原理。一个实际机遇就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它在由它统一起来的‘多’之中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存在物。”[4](5)“怀特海把人理解为创造性进展的过程,认为人有能力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内部的自我组织和加工处理,人的发展必须有生命自身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依靠生命自身的活动去发展自身素质。”[5](47)怀氏充分肯定自我创造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造中实现转化和生成,而作为鲜活的有意识的生命个体——人,正是在自我创造的生命过程中进化提升。
第三,自我感受性。怀氏认为实际场合是可分析的。这种分析揭示了把个体上异己的存在物转化为作为具体的一的某种复合物之组成部分的活动,并用“感受”一词对这种活动作发生学的描述。感受分为① 所感受到的实际场合;② 所感受到的永恒客体;③ 所感受到的各种感受;④ 它自身的主观强度形式。合生是实际场合的“实在的内在构成”,而“对实际存在物的这种形式构成的分析给出了感受过程中的三个阶段:① 反应状态;② 补充阶段;③ 满足。被满足的实际存在物体现某种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或否,满足就是要获得那种作为合生之目的因的隐秘理想。”[2](386) 怀氏把实际存在物当作一个过程,认为许多具有不完整性的主观统一性的活动都终结于某种被称为“满足”的那种完整的活动统一性中。他对“感受”这一概念极为重视,在多个章节都有阐释,创造出新的概念,错综复杂,甚至有点含糊不清。但其全面系统地论证、分析人之于实际存在物的感受,促进了人对生命过程性的理解。此外,怀氏经常使用 “享受”(enjoyment)这个包含于感受的概念,认为过程的所有单位(无论是在人的层次上还是在电子的层次上)都是以享受为特征的,都具有内在的价值。享受即为“我”是自在自为的体验,是个体对于客观外在的主观感受,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成为现实的就是成为享受的,缺乏享受乃是纯客体的标志。“它乃是多种存在中的一种存在的自我享受,以及一种基于多种成分而产生的存在的自我享受。”[2](387)对“享受”这一概念的强调也就区分了人之于一般实际存在物,体现了人独有的对周遭世界的流变过程及自我生命历程的感受能力。人作为万物中的一员,要在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连结中与其他事物共生,体验变化发展的生命历程,进而享受生命的本质。
二、生命的整体性
生命的整体性也即同一性,强调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对资本主义将人“物化”,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我身心关系割裂的整合。人是可持续系统性宇宙中的一部分,系统可以自立运作,并良性地不断发展到未来。这个系统是所有个体系统相互合作、彼此滋养的平衡环境。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探索、彼此适应、相互合作中实现自我的监督、反馈与成长。怀特海过程哲学对生命整体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
第一,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使我们接受“机体宇宙”的概念,而这一概念揭示了一系列事件的变化发展以及事物的“存在倾向”,即微粒子的“侍机状态”,宇宙再也不是相互隔离的“某些建筑材料”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相互联系的共生的网络,这个网络构成具有无限可能的倾向世界。怀氏认为世界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构成的整体,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生命、整个宇宙、个体身与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体。事件之间或现实实有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包涵形成综合的 统一体,即有机体。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物质实体(substance),存在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性质和关系构成的“机体”(organism),小至原子、分子,大到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有机体。
第二,强调生命的共在性。共在性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相互依赖,“共在”是一个涵盖各种各样特殊方式的全称性术语,通过这些方式,各种各样的存在物就可以在某一个实际机遇之中“共在”。这样一来,“共在”就以“创造性”、“多”、“一”、“同一性”,以及“多样性”这样一些概念为预设前提了。终极的形而上学原理是从分离向联合的进展,这种进展所创造的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而不是那些在分离状态下给定的存在物。这种新颖的存在物随即成为它发现的“多”所具有的共在性,而且,它也是它所离开的分离性的“多”之中的一;它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在它所综合起来的多种存在物之中卓而不群。多变成了一,并且由于一而有所增加。就各种存在物的本性而言,它们在变成联合的统一体的过程中都是分离性的“多”。[4](5)
第三,将“人”作为与自然界平等及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处的一部分。怀特海眼中的“人”是自然世界的组分,而不是来自自然界的另一部分,“它突破二元论和机械论哲学思维模式的限制,把人看作一个有机系统,认为人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创造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人并非是独立于自然界这一客体之外的纯粹的主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还是事实与价值的和谐统一。”[5](49)人是宇宙一部分的思想彻底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观点,号召人由“小我”走向“大我”,在追逐为满足生存需要的利益时,照顾自我与生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将以人类共同利益和生态平衡为旨归,做到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善。“道德观点与一般性观点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的善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对立,只有当个人是这样的以至于他的利益是一般的善,因而为了在更好的成份中以某种更大的利益重新找到它们时,才能被消除。”[6](13)个体只有在为实现共同体利益努力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三、生命的超越性
“超越”一词,一般有以下几点含义:一是指超感觉的、无形的东西,与感觉、直觉相对;二是指无限的东西,与有限相对;三是指在先,强调先验性,包括逻辑上在先和时间上在先。人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命存在,而且还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超越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是人对自身有限性、不完满性生存境况的一种克服与超越的渴望和欲求,是以实践为基础、朝向未来真善美的自由世界的永恒冲动和努力,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特有方式和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超越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具体即指:① 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② 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地创新、创造;③ 人将追逐意义作为生命的最终旨归。引导人进行自我超越的并非某种外在的诸如“上帝精神”的力量,而是人在漫长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对人生价值的主动探求愿望,人不单是客观的物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主观的精神存在。人的超越性奠基于生活的生成性和超越性。怀特海哲学范畴中的超越性主要体现于个体的“生成”功能,包括① 个体对宇宙的价值;② 个体对宇宙的利用与责任;③ 个体由此获得的新生。怀氏认为,任何事物自身都有两类属性:一方面是个体自身,另一方面是它的宇宙意义,认为任何现实体都存在心、物两极存在的问题,个体自身和宇宙意义与心物两极是相对应的,同时心物两极一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把握状态。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理解,两极的存在都没有实在意义,也决不可能将这两者孤立起来。任何一极都需要通过双方的相互依赖而存在,并且只有在相互联系时才能在对方那里实现自己。因此,生成的目的是在为存在找寻出路,以便在宇宙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超越自己是人相较于生物的特性,人从不满足周围的现实,始终渴望打破环绕在周围的现实,期望超越生命的每个当下。人是超越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开放、不断生成的,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的生命存在状态,不满足于生活在形而下的经验世界里,不困于器,即所谓“君子不器”,而力图为自己营造一个理想的生命样态,实现对自我生命现状的超越。
怀氏的生成观强调个体内在价值的生成和个体在与宇宙万物的整体联系互动中实现超越,正因为人具有这种内在生成性和超越性而具有永恒价值。“每一种实在的经验场合都是一个主体,场合的主体性随场合的存在而存在。实际存在物从主观性上永远消逝,在客观性上却是不朽的。消逝中的现实性得到了客观性,同时却失去了其主观的直接性。”[2](220)作为主体的人会因时间而消逝,但其创造的精神价值却将永恒,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这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道家哲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生不息观点贴近。
怀特海过程哲学为打通东西方哲学提供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被誉为与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最接近的哲学,是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我身心的深刻危机具有重要启示。
1. 强调生命的过程性,扩展了生命的宽度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陷入的现代性危机,荣格曾说,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分裂和生病的、着了魔的时代。在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下,现代人易执着于对“物”的追逐和对成功的崇拜,忽视对生命历程中酸甜苦辣的体验,人格出现分裂,着魔于外在而遗忘主体性内在生命享受。怀特海肯定人的主体创造性,认为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能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的价值。在现代性滋生的各种困扰面前,个体只有看到生命的过程性,为功利主义祛魅,扩展生命的宽度,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意义。
2. 强调生命的整体性,增进生命的维度
怀特海认为,在各种存在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结”。连结是一套相关统一体中的实际存在物所组成的链条,它由相互摄入所造成。所有实际存在物相互联系,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同时,个体也是一个整体,既享受人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也要正视人生消极的心理情感。这也就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引导人认识到生命的“两极性”,既要寻求积极的人生意义,也要直面人生的痛苦挫折。抱持这种观点为人处世即可增强生命的韧性,增进生命的维度 。
3. 强调生命的超越性,升华生命的高度
怀特海肯定了人具有的内在超越性、自主性、创造性及人之于宇宙的价值。超越性是人的本质追求,人既有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努力的本能,也有更高一层的精神需求,以超然的心态化解现实中的种种困扰。
参考文献:
刘同辉.近年来国内过程哲学研究综述[J]. 运城学院学报, 2006, (2): 11?14.
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M].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朱宏霜. 论德育的过程哲学与德育理念的过程性转向[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5): 131?133.
怀特海. 怀特海过程哲学观概要[J]. 世界哲学, 2003, (1): 2? 19.
杨芳. 怀特海过程哲学中的人学思想评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44?50.
费劳德, 王治河, 杨富斌. 马克思与怀特海: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J]. 求是学刊, 2004, 31(6): 12?19.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hiteheadian’s process philosophy
of human life’s essentialty
YAN Feng, LUO Fanglu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希望,如黑夜之光明,照亮前行。希望,如扑鼻花香,沁人心脾。希望,如温暖春雨,洗净人心。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了她生命就会就会枯萎。
小个子拿破仑是昔日的欧洲霸主,被誉为是“战争天才”,一生中光辉无数,高光时刻震彻欧洲大陆。昔日的欧洲霸主,在遭遇了历史上有名的滑铁卢失败后,便被新皇储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永久关押,不得释放。一天,他的世交好友送给他一幅象棋,为了让他度过岛上无聊的生活。拿到这一副象棋后,拿破仑便一个人自己下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传奇人物拿破仑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余生。许多年后,人们争先抢后的要购买那副象棋,被炒到了天价。当人们购买他之后,仔细观察那副象棋,发现一个国际象棋的下面有一个类似于抽屉的小东西,人们打开那个小抽屉一看,里边是一幅地图,是一副如何让拿破仑逃出圣赫勒拿的路线地图,人们一个个惊叹不已。
那么,事实是,拿破仑当时并没有发现这幅地图。一辈子峥嵘岁月的拿破仑居然败在了一个轻而易举的小机关上。可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拿破仑真的想到过逃跑吗?他来到岛上,应该从来没有想过逃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获救的希望。拿破仑一生最大的败笔,不是滑铁卢,而是这么一个小机关。拿破仑如果坚信自己有获救的希望的话,那么他可能会改变整个欧洲大陆,改变整个世界。
改变未来的笔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心怀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便是成功!
经历了2012年的重大变革之后,业内普遍认为,2013年将是核电产业除旧迎新、厚积薄发的一年。核电建设已经重启,在严峻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核电的重要性并不会下降,不过安全问题将更加重要。这些,让新能源产业2013年的前景令人期待。
2012年的核电重启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1年3月,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我国宣布暂停核电项目审批。2011年年末,在经过9个多月完成对全国41台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的综合安全检查之后,业内便开始对核电重启有所预期,因为无论国内国外,都明白发展核电是必然选择。
从2011年10月开始,不时有核电将要重启的消息见诸报端,然而事实上都是“有风无雨”。
2012年10月,国务院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意味着停摆了近20个月的中国核电项目终于全面重启。业内人士认为,两个规划的出台为未来5-10年中国核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中国将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并首次明确内陆地区不安排核电项目。据报道,重启之后我国首个获准开建的核电项目——山东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近日开工。
一、创设氛围,激发审美渴望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客观环境,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很多方法,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创造具有美感的艺术氛围,以及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具有美感的事物或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与获得美感的渴望。比如,在音乐教室的布置、乐器的摆放,以及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可以让学生大胆提建议,积极参与评价。等等。最终,在充满和谐、民主与温馨的背景情境下,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悬念,以此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产生新奇感,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审美渴望。
二、体验审美。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即音乐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有人说:“我们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能够结合身边事物,随时随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学生形成一定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和音乐想象。因此,选择音乐教学方法应从感性人手,兼采体验方式,以情感人,以美感人,注意并重视教育教学中的潜在效应。譬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首先得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创作背景、内涵,知道它是我国优秀古典音乐名曲之一,是民族传统乐曲中璀璨的明珠和瑰宝,在国内外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角色意境中:可通过表演,或对主题及发展旋律哼唱,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通过乐器演奏,引导学生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通过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宛如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山水画卷,会使我们感受到这样一幅美景:静谧的夜晚,月亮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远处渔舟微光荡漾,花影、树影轻轻摇曳,那优美、舒缓的旋律描绘出春天夜晚迷人的景色。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与延伸,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感受音乐。培养审美想象力
音乐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有借助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譬如,在欣赏舒曼《梦幻曲》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向学生娓娓道来:“在一个平静的湖边,微风轻抚湖面,水波荡漾,远方有音乐传来,它似乎在耳边,又似乎很遥远,像是一位老爷爷。同学们都依偎在他身边,他用和蔼的、缓慢的语调,给我们讲着他童年的故事……”此外,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想象自由,特别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旺盛的创造性想象,更是充满个性化和新异性,要充分加以保护和引导。
四、净化心灵,感悟音乐情感
善待自我,珍爱生命。我们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平安是福”所包含的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有些学生也曾用“平安、幸福、顺利”等吉祥词语对父母、亲朋好友表达良好的祝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是的,安全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享受生活和集体保持稳定的守护神。
学生安全是社会永恒的旗帜,它凝聚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欢笑。学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安全是一个重中之重的话题。走进校园,不少学生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打了起来,弄得两败俱伤,有的会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所引起的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挽回的事,而是终身悔恨。还有的同学因为好奇猛地一跳,趴在围墙往下看,如果有个同学一推或自己因为用力过猛掉下来,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些现象,不少是因为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暴露了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存在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关注学生安全,要从学生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做起。其实,大多数学生的日常活动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小到啃指甲、握笔姿势、说话音量等微不足道的事情,大到日常生活中骑车、走路,课间游戏……都与安全息息相关,稍不注意,就会铸成大错,酿成惨剧。安全是保护我们生命与健康的屏障。我们要把安全看作是吃饭、喝水一样,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无论我们在干什么,都要时刻想着保护自己。任何时候都要遵守纪律,牢记安全第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拥有了安全才能收获幸福,让安全伴你我他一路同行。
生态文明;生态危机;文明;生产观;文化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63-04
一、生态文明:破解生态危机的时代选择
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统计,1990至2005年15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同时,全球有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估计,到2020年,将约有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不仅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江、河、湖、海在污染中哭泣,森林、草地、耕地在沙漠化中呼号,生物资源在浩劫中走向灭绝,矿物、能源在滥采中走向枯竭;自20世纪末以来,洪涝、干旱、沙尘、酷热、奇寒、地震、蝗虫、赤潮、泥石流、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等灾害在地球上蜂涌出现。
所有这些无不表明: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愈来愈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危及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进而直接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只一有个地球,如果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生态安全,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其结果必然是使人类失去赖以立足的地方,导致全球性的毁灭。这给陶醉于征服自然巨大胜利之中的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不得不对这一时代性难题以及导致其产生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甚至支撑这一发展模式的人类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地反思。
所谓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包括生态秩序紊乱、生物演进退化、生态圈质量下降、生态范围萎缩等在内的一种自然生态的退化现象。生态危机并非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的危机,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的危机。它导因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具体表现是在人类创造辉煌经济文化奇迹的同时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是“竭泽而渔”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由此造成了人类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以及人们补偿自然资源消耗的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以致自然生态系统“透支”过多,“亏空”过大,产生了巨额生态赤字、环境欠债。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要想从根本上破解这是时代难题,首先就要从人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入手,消除这些消极的环境成果,而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主张人们将生态纳入发展的思维,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科技,按照生态化的原则组织生产,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在生态文明社会里,人类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在生产方式上它要求转变工业文明时代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特点,主张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并使这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使人类生产劳动向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上转化,向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面对当代环境危机及其导致的人的“生死之忧”,从文明重建的高度审视和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走生态文明之路,无疑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最终破解生态危机这一时代性难题,将自身从以往的发展悖论中解脱出来唯一出路。
二、生态文明:扬弃工业文明的全新阶段
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必然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需要永恒面对的矛盾,在连绵不断的文明演进历程中,人类不断地调整着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适应,从崇拜、顺应自然走向改造、征服自然。
在原始文明阶段,人力同自然力相比非常微弱。在人与自然的对抗中,自然是主宰者,人类在巨大和神秘的自然界面前,显得无知、不解、困惑,受制于未知的自然力的统治,任由其摆布。在这种状态下,人类活动很难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破坏,自然基本没有被触动,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可提供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生存,人类必须扩大对自然的索取,这一矛盾给人类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并帮助他们克服无数艰难和险阻,最终从自然荒野跨入农业文明的门槛。人类主动利用、改造和开发自然进而让自然更加符合自己的意愿。
从原始文明过渡到农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和原始文明人类依附于自然的被动状态相比,这时的人类驾驭自然、做自然主人的思想有所强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进程也有所加快,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但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限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始终依赖和顺应自然,遵循着自然韵律,人类依然相信有天神的存在,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作用,认为人仅仅是“神支配下的自然主人”。人类对自然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农田生态系统和经济林生态系统,尽管在这一领域也曾人为地导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导致诸如古巴比伦、哈巴拉、古希腊、玛雅等文明的衰落,但这种破坏在范围和数量上是有限的,从全球范围来看,也仅是局部现象,并没有也不可能构成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破坏。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生物型”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没有激化,人和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还是和谐的。
在人类社会不断的演化进程中,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适应,从崇拜、顺应自然走向改造、征服自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18世纪60年代,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打破了历时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照亮了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金光大道。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权取代了神权,人的理性取代了神的理性,这时自然不再令人敬畏,人类真正成了自然的主人,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农业文明时代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相比,工业文明采用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人类通过机器而延长了自己的手臂,机器为人类解决了力量不足的缺憾,使人类劳累和艰辛的工场手工业劳作得以解脱,更有能力伸向大自然去索取。于是,在短短的300多年内间,大自然的财富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不断地向人类滚滚而来。凭借着所生产的足以维持并满足几十亿人口生存的欲望的巨量物质财富,工业文明极大地稳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并借此最终战胜和彻底摧毁了古老的农业文明,使整个世界得到了迅速的改变。
在人类文明史上,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最终都会消亡,被新的文明所取代。文明演进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伴随着新的文明人类继续向前发展。历史上每一次文明的更替莫不如此。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之后,也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必然产生的更高程度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在文明形态、发展状态、道路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不仅如此,生态文明的提出,从现实维度来看,也归因于工业社会自身的缺陷和约束。工业文明否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因此在赋予人类极大的改造自然力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繁荣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人类战胜自然的欲望,进而引发人类为了眼前物质利益的享受,只考虑自已的生存,很少考虑“自然界的生存”,以征服者的姿态不断地掠夺、损害和破坏自然界,忽视对自身行为的调节的控制,不尊重自然规律,轻视、主宰、奴役、支配大自然的行为大量出现,最终激化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人类的生存面临以“问题群”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严重危机,不仅使经济的持续增长难以为继,也使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本身就是这些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及其发展模式,探寻一条新的文明模式和发展道路。没有文明的转型,人类就没有出路;只有促进和完成这种转变,人类才能自我拯救。工业文明的危机绝不意味人类文明已经走上了绝路,建设生态文明也不是要结束现代文明的历史,生态文明观是对以增长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观的扬弃。这不仅包括对工业文明时代所创造的辉煌的科技成就、科学思想、民主制度、不朽的艺术成就和空前的社会财富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同时也包括对工业文明时代关于人类要凌驾于自然之上、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的根本性改造。
三、生态文明:超越传统生产观的深刻革命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理解一方面把生产力范畴建立在人与自然绝对对立的基础上,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无视或忽视二者的统一;另一方面认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把自然生产力从生产力范畴中完全排除出去,只承认和肯定社会生产力,无视和否认自然生产力。并据此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改造的程度越深,则生产力水平越高,也就越能推动社会发展。
这种生产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的解读。这样的生产力是只考虑人类利益的“自私”的生产力,是对自然只有“索取”没有“奉献”的生产力,是只求“自然为人”不求“人为自然”的生产力。这种意义下的生产力在衡量标准上只能采取以劳动工具为尺度的技术标准,或以劳动生产率为尺度的经济标准,从劳动品质方面来理解生产力水平,却不可能着眼于“劳动”与“自然”的结合,也不可能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职能定位上也仅仅局限于通过对自然界的无限度开发,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进而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求。
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的。讲生产力必然要涉及客观存在的这两个方面。在对生产力的理解上,只讲社会生产力,不讲自然生产力,处理不好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内在辩证关系,无视自然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生产力的补偿而片面追求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人类在发展中只强调对自然的索取,却不注重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考虑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或者至多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而不考虑其生态效益。这样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可持续性,其结果只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终演变为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构成致命威胁的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成就。它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对传统生产观的重大革命,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崭新视角。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的不再是以传统GDP为核心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生活方式上,它反对过度消费倡导人类通过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而非以往对简单需求的满足和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四、生态文明:标志未来文化的核心理念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源泉,是最有活力的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丰厚土壤,是综合国力的基本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从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来看,未来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还将体现在人及其生产的物质产品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这一方向来看,未来人类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哲学认识将从以对立性为主体地位向以同一性占主体地位转变,未来人类的价值取向必然要从以人为核心转移到人、社会和生态谐调发展。未来人类的道德认识必然要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不仅要求对以往所形成的狭隘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丰富、扩大和深化社会生产的内容、范围和层次,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深入到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传统哲学之中,对支撑这一生产方式的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所形成的狭隘自然观,建立一种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地位和价值,而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一生态一自然”复合系统的全新“大自然观”,并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思想观念上培养和谐相处理念,在生产方式上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活方式上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使社会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下转第67页)
(上接第65页)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更是一场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于一身的人类文化价值和文化战略的深刻革命。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将超越工业文明时代那种认为保护环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肤浅的观点,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视为实现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重要方式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对物质产品的追求和消费将不仅以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为衡量标准,还要考虑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否符合生态保护,是否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文明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它引导人类在进行某一经济活动时,成为生态结构的调控者,对自然负有天然的道德、责任、义务,使人在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存境界、开拓新道德新境界,实现“量变中的部分质变”。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还把人与自然的伦理文化研究提高到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的崭新战略高度,并作为战略决策付诸实施,对解决当代全球问题,创建人、社会和生态环境共赢的生态文化体系和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级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树立和发展生态文化观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对长期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肆意挥霍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式进行彻底变革,从而将人类从以往的生存危机中拯救出来。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必将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引领人类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巨乃岐,刘冠军.生产力新论――大生产观初探[J].东方论坛,2003,(1).
作者简介: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两种权利的统称,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
生命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安全不被非法剥夺、危害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保护自己身体各器官、机能安全的权利。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生命健康权。
现保护生命健康权,是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许多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非法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公民可以行使自卫权和请求权。自卫权是指公民当自己的生命或者健康受到正在进行的危害或者即将发生的危险时,有权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卫,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请求权是指当公民的生命或者健康受到不法侵害时,其本人或其亲属有权要求加害者停止侵害,并请求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加害者的法律责任。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