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华文化的价值范文

中华文化的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华文化的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华文化的价值

篇1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等独有的特质和优势。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和熔铸的优秀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和可操作性,要将其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应重视全面的社会治理,形成健康向上、崇德向善的正风正气;应重视家风教化,让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生动“落地”;应注重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和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和心理归宿。我们应挖掘好、保护好、弘扬好、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财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关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着重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重点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些论述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美德的当代价值,2015年11月26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与孔子研究研院专家学者座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发展作为繁荣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的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和积极价值,那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推移,时代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是否还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应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显著特点,从总体上科学地回答了“传统文 化有何当代价值”的问题。党的十以后,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的丰厚滋养。” 在曲阜考察时,他更是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在看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坚定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更重要的还必须坚持和发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中华优秀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伟大复兴的需要,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观点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提炼和概括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树立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促进人们形成振兴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力量。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富贵不能武不能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传统中国文化所展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刚直不阿,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仍是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需要得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美德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需要 1940年初,抗日英雄杨靖宇被日军包围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里,支撑着杨靖宇与日寇顽强战斗的力量就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以超越民族 宗教的界限。产生巨大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思想通^人们价值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繁荣。在2013年10月11日,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的历史大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民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在今天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即是优秀文化的精髓更是增强民族团结文化凝聚力量的源泉。

中华优秀美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邢二平是河南水利职业学院2012级的学生他因三次跳入黄河成功救起了3名落水人员,荣获河南省“感动中原”年度人物。因孝敬父母荣获鹤壁市尊老爱幼特别奖,并获得2015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邢二平的身上体现了中华优秀美德的积极作用。他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等品德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而且是因为他践行了这些中国传统美德才成就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行。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美德和成就 也会对社会今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更好的成长成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敬业、廉洁自律。

大学生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可以增强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且还可以促进我们道德意识合作意识的增强,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仅如此,良好的道德和修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弟子规》儒家文化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而儒学乃是中华文化中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方面,是构成中华文化的基础。儒学最大的功用就是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素质教育。近百年来,由于在社会的变革中,我们一度提出打倒“孔家店”,对儒学的戕害很大,儒学甚至成了迂腐、保守、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大到贪污腐化、生活堕落,小到言谈、举止不文明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亟须加强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很多仁人志士也认识到,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在大众中倡导“学儒”,让儒学作用于社会,将对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这几年出现的国学热原因就在于此。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正在迅速兴起。早在2004年,河南省漯河市的幼儿园就在孩子中开展了诵经活动,年龄最小的孩子才3岁,但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滚瓜烂熟;2007年4月,京城数百名小学生诵读经典迎接世界读书日;2008年,教育部下发通知,在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师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在洛阳市教育局的一份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中明文规定:学生在学校要保证每天10分钟的诵读时间,在家保证10到15分钟的诵读时间。《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增广贤文》、《治家格言》、《大学》、《论语》、《孟子》等成为必读篇目。这些现象说明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传统价值观回归社会人生的强烈渴求。

在儒家文化的这些经典当中,《弟子规》是儒学教育的基础。《弟子规》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全文360句,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以及附录,共九个部分。它虽然只有千余字,但它是用儒家文化提炼出来的做人规范,是儒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以孝为先

儒家认为,德行最根本的就是孝道,所有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一切善心都是从孝心开始的。整个儒家圣学,讲的都是孝,乃至儒释道三家的学问,一个孝字就可以概括。整部《弟子规》讲的也就是孝。

孝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规》开篇的“首孝悌”就强调了孝的地位和重要性。古人云: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人之所以能立于天地之间,是因为底下有根,根就是自己的父母。能想到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才能迁移到对社会、单位以及他人的感恩。有了这种感恩之心,个人的成就才能快速、才能扎实、才能长久。

对父母的关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走入社会我们也将会变成一个温良受欢迎的人。“出必告,反必面”,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论是离家在外还是回来,告知父母,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也是行孝的一种。孝养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在物质方面,要满足父母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衣食无忧,更关键的是能够让父母欢乐,养父母之心。“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养父母之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孝顺,而孝顺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不让父母操心。要修身养性,洁身自好,让父母因自己的德行而骄傲;要勤勉工作,报效社会,让父母因自己的成就而自豪。“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不仅用来指父母,作为一个企业,客户也可以说是你的“父母”,我们常常说“顾客就是上帝”,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长盛不衰。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你对待工作能够做到“应勿缓”和“行勿懒”,那就一定是个有进取之心的人,长期坚持,一定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受到领导的重视、同行的爱戴,一定能积累起好的人脉、人缘,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弟子规》从个人修为做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强调做人要从人性的原点――“孝”出发,首先修养身心,当德行充盈,在家就可以让家庭和谐,全家长幼有序,共享天伦;治理国家就能起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从而带领并影响自己的团队、国家,共同建设幸福家园,共谋和平安宁。相反,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孝心的人,更不会爱护别人和社会大众,这样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难以担当起社会的责任,说不定还会造成对社会更大的危害。

以信为本

“信”在儒家文化中为五常之一,即所谓“仁、义、礼、智、信”之信,也就是守信、诚实的意思。在《论语》中,信就是不欺诈。践言失约、谋事不忠、负人财物、缓急不周、知过不改等都不是“信”的行为。在中国蒙学教育中,“信”始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千字文》中说:“信使可覆。”意思是说和人约信,务必诚意,诺言一定要兑现。《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文化对于“信”的高度重视和“信”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国之基、交往之道。《弟子规》更是把诚信当做做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指标。“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儒家认为,在待人接物中,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以诚信作为基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可轻易许诺。凡是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随便应承,因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欺诈和信口雌黄,在儒家的观念里,是最不可容忍的大错。你可以能力不足,你可以不善言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但是只要你慎言慎行,诚实守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然而在当今,能坚守诚信并将其发扬的人已越来越少了。在金钱、物质、利益驱使下,一些人已无情地将诚信丢弃一旁,追逐名利,成为他们新的目标。由于缺乏社会信用体系,人与人之间已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三鹿奶粉”事件、肯德基的“秒杀门”事件等,让我们想到,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中也说道:“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如果一个人能诚实守信,就能打造出可靠的个人品格形象,就能用这种人格魅力吸引一大批有德有能的人合作共赢,小到幸福自己的人生,大到管理一个组织、单位甚至国家;如果一个企业能诚实守信,能对自己的员工负责,能对消费者负责,必然能打造良好的企业口碑,获得良好的声誉。如果全社会都能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容易得多了。

以爱为要

儒家所倡导的爱,通常表述为“仁”。《论语・颜渊》中讲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那么爱哪些人呢?在《国语・晋语》中说:“爱亲之谓仁。”孔子自己也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亲亲,仁也。”也就是说,“仁”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爱亲人是产生爱的基础。到了《弟子规》中,其所爱的对象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更是推己及人,成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种大爱。也就是说,儒家的爱是有层次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弟子规》中似乎也可以这么理解,先用“见人善,即思齐”,用“非圣书,屏勿视”的方式提高个人修养,从爱亲人开始,进而爱国家、爱整个天下。当爱推己及人,当朴素的爱亲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为爱他人、爱国家、爱世界时,爱的境界也就得到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变得更加博大。

“泛爱众”就是站在宇宙的高度俯瞰芸芸众生,对人类的生存和相互之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深深的慈悲。儒家文化认为,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心中有大爱。《弟子规》中还有这样的表述:“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共享一片蓝天,我们有着一样的血肉之躯,爱是我们共同的需要,爱中有我们共同的利益。我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说爱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益于我们自己。“行善最乐”、“施比受更有福”都是爱的至高境界。因为有个比喻说,爱就是杯子里的水,溢出来的那一部分才是真正的爱。爱让我们充满力量,爱让我们幸福充盈。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吝惜自己的才华,不吝惜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及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杯子里充盈的幸福,自然而然地流向朋友、亲人、社会大众。爱心也是可以相互传递和影响的,给予不但让我们自己得到快乐,还同时在和他人分享快乐的过程中得到爱的回馈。

当今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然而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相反却因为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而造成人人焦虑困惑、心灵难安。因为崇尚物欲、贪婪自私,让人类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浮躁和癫狂。因为缺乏对自然的爱,科学技术也就成为一些人掠夺大自然和人类同胞、聚敛物质财富的工具。大自然在人类的贪婪索取下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已危及大部分物种的存活,这也将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由于缺乏对他人的爱,在利益面前,人与人勾心斗角,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朋友分道,同事拆台。看看电视报纸,这样的闹剧惨剧天天都在上演。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的伦理共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那将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再严密的法律,也代替不了道德的力量,而只能是道德规范的延伸和补充。因而,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让儒家文化中好的做人的道理滋养现代人枯竭的心灵,对于当代社会制度的安排和秩序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一段文字,后来成了他墓碑上的铭文:“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康德的星空是自然的天道,康德的“道德律”就是我们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明明德”,是《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和“泛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是人类的超越自私自利的天地大爱。有了这些美德,我们的生命才会出现勃勃生机,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和谐,我们头顶的星空才能清明静美!

参考文献:

1.吴予敏:《从儒家文化到近性 评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读书》,1987年版。

2.曾华东、甘筱青:《儒家文化中“和”“同”思想及其发展》,《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版。

3.唐贤秋:《关于诚信若干问题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5年版。

4.陈根法:《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版。

5.钟茂森:《金融危机的省思和出路――大变局下找寻中国精神》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

1.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而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民族团结、仁爱包容、自强不息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传统,是丰富和充实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现其现代价值,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作为精神动力,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通过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对推进中国大学教育民族化、重塑中国现代大学精神以及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2.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英国学者泰勒在他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我国的学者一般都采用《辞海》对文化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总是处于流变与整合过程中。而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3.传统文化概念简析

所谓传统文化,它是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传统”从文化学角度i全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汇集了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以其历史悠久为世人所公认,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举世瞩目,除了儒、道、佛、法、墨等家学说之外,还包括天文、地理、农学、医学、文物、服饰、书法、绘画、风水等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结晶,而且是有着几千年生命的鲜活体系,它不仅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大影响。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也一定能发挥其强大的推动作用。

4.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4.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培养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如果我们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就等于剥离了民族精神所依赖的土壤,就会导致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失落、民族凝聚力的下降以及民族认同感的危机。在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令人鼓舞和振奋。

4.2有利干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道德精神

在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日益膨胀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显得是如此的单薄,以至于无法表现出强大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目标。人文精神的失落,无可争辩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迷失和乏力提供价值基础。“高等教育办学的思想各国虽有不同,但因为时代的要求,逐渐趋同。这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道德精神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教育。“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高等教育要以理性和价值判断为基础,这样才不至于犯荒唐的乃至灾难性的错误,这是高等教育对学术道德和社会道德的恪守。“社会是大学的根基,大学不能负于社会,也就不能抛弃社会公德的趋善精神”。当前,高校集中着一大批的优秀的学者和纯洁、善良的学生,他们以其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体现着人文道德精神。

5.结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离幵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丢掉了文化之魂,淡化了民族特色,并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无数代人的文化积淀,是无数先祖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不能仅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和形式上更不能停滞不前,而是应该吸收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多的融入传统文化因素,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查找不足,确定目标和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承担起历史重任,为继承、发展、创新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进而形成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大环境。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借鉴。 [科]

【参考文献】

[1]孙宏典,杜超.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56.

[2]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6.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突德大学研究.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储朝晖.论当代大学精神[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3:35.

篇4

[关键词]草原文化;蒙古族;“天人合一”观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82-02

一、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核心内容,从目前文化定位特征来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复合型文化。

内蒙古大草原是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草原文化通过与中原文化长期的碰撞、交流、吸收、融合,今天已经熔铸为以内蒙古为主要集聚地,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草原文化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积极地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中,遂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互交融辉映,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多元一体、丰富绚丽的文化体系。

草原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其特质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民族性和地域性

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草原文化是中华各区域文化中分布最广的区域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们创造的风格粗犷豪放、魅力无穷的草原文化,世代沉积、延传,不仅给中华文化增添了动力和活力,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人类文化史上涂抹了浓重的一笔。

(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草原上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先民们选择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游牧生产是严酷的,它是人们妥协于自然力的结果;但游牧生产又是理性的,它是顺应自然的选择;游牧生产还是人类自我牺牲精神的一种体现,它是古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①蒙古民族生活方式是古代游牧民族生态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结果。

(三)开放进取、充满活力的文化观

草原文化不仅是开放型文化,而且也是充满活力的文化。北方草原民族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方式。蒙古族的征服战争,虽然不可避免的带来血腥和灾难,但客观上也加速了腐朽王朝的灭亡,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世界文明的演进带来激情和活力。

(四)恪守诚信、崇拜英雄的伦理观

诚信是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草原上古老的民谚“宁可失良驹,切勿失诺言”广为流传。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大半个世界,英雄的形象刻在每个草原儿女的心中。因此,可以说,每个游牧民族的历史大都是战争史、英雄史。成吉思汗的一生是战争的一生,通过战争、征服而达到融合,客观上达到了以战止战、“致天下于太平”的目的。

草原文化的这些特质,表面上看是分割的,实质是有内在关联的。草原民族的特殊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产生“天人合一”这种世界观的前提和基础。如大草原上恶劣的天气,意外的或然性使人们产生了敬天意识和保护草原的意识。因为面对大自然的不确定性,需要人们相互合作,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和英雄的带领,共同抵御外在的侵害。草原文化的特质不仅鲜明而且相互关联。

二、草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观与草原文化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物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③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既可以充实自己个体内在的德性,又可以向外扩展到与自然相和谐一致。

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命题“天人合一”,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生态观,反映了古人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自觉地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法宝。

(二)草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蒙古族的思想理念中,历来崇尚“天人合一”和“回归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一个存在。把人的存在与自然发展变化相互联系、平衡运动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实践的一种经验总结,并最终把它内化为蒙古族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在他们全部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乌恩先生认为:“草原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浓郁的‘崇天’、‘敬天’思想。‘天’在草原文化中有双重含义,一是表示精神存在,是世界的本原;二是广义的自然。因而‘天’是一个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具有广泛文化含义的概念。”④自然是一种完美和谐的秩序,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万物和谐共存就是“天道”,尊重自然就是对“天道”的尊重,人是大千世界中的一部分,人类更应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蒙古族谚语“苍天就是牧民眼中的活佛,草原就是牧民心中的母亲”,体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所谓“春不合围,夏不搜群”、“天人和谐”的思想融入了草原民族意识形态的每一个方面。草原民族“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自然观,标志着草原文化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已经上升到自觉的高度。

草原民族在与自然、社会以及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一切事物的用途、作用与意义进行评价的原则,一系列的价值原则构成了草原文化的价值取向。草原文化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和谐共存的自然价值取向,注重实用的经济价值取向,崇拜英雄的人生价值取向,恪守诚信的道德价值取向,自然纯朴的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一部草原民族的社会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草原民族所传承的善待自然,崇尚自然的观念是“天人和谐”、“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集中体现。

(三)草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

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使之能够在知、行上得到统一,成为草原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结晶。这一点在草原民族领域也有广泛的体现。例如草原民族信奉的萨满教,也是以万物有灵、崇尚自然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宗教。在这种宗教看来,万物有灵,如果随意破坏,将是对神灵的不敬。这种宗教生态观实际上是草原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领域的反映。

这种宗教生态观抱着敬畏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护自然,包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也对保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草原文化“天人合一”观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互动的文化。它有开阔的视野、宽阔的胸襟、奔腾的热血、苍凉的韵律、悠远的心声、细腻的情怀。⑥内蒙古草原文化不仅是区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而且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草原文化给华夏文化带来了活力和魅力,我们应该善待草原,很好地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

人们在经历了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之后,回过头来寻找一条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蒙古民族创造和延续下来的以游牧文明为主要内容的“草原生态文明”。可以自豪地的说,蒙古民族创造流传下来草原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生态智慧”。草原文化由于以游牧文明为基础,天然的把“天人合一”理念贯彻到“行”的层次上,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因此,在当今全球草原荒漠化、沙漠化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下,中国蒙古族草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仍具有先进性,这种固有的先进生态理念更能彰显出新的价值和生命力。

草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不仅对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其理论启示和现实价值,“天人合一”的先进生态观在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也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代价值。要很好地传承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离不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自然观指导,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尤要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石。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草原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活力。

[注 释]

①李凤斌:《草原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页。

④乌恩:《草原文化显现四大价值观》,《内蒙古日报》, 2005年10月22日。

篇5

于丹:大家好。很高兴这次讲坛从这样一个有意味的话题开始。我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谈一谈我自己的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我们今天怎样完成中华文化价值的当代提炼。第二个观点,在提炼的基础上我们怎样在比较的文化视野中进行完全有效的传播。

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样一个感性的描述,已经越来越响了,但是,我们要走出去的是什么呢?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们总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然如此,可走到今天是不是有很多中国人也不太清楚,我们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和世界融合、去影响世界呢?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有一部分显然已经过时了。比如大家探讨儒家文化的时候,很多人都问我,《论语》中的那些内容,我们今天怎样去实践呢?我想应该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年“”之所以提出砸烂孔家店一定有当时的道理,那么,阻碍了中国民主科学进步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今天提出传统文化的复兴,重新激活中国文化中的生命基因,也一定有当下的道理。那么,我们要激活的在今天仍然保有活力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应该陷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认识迷信。

我认为,在今天我们需要激活的是儒家的修身养性、君子之道、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该打破的是那些立法礼教以及从宗法制度上延伸出来的政治体系。只有认清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让当下的命题真正成立。

说到国际交流,我想起一个例子。美国一所孔子学院的老师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给外国小孩讲孔融四岁能让梨,孩子们都不接受这个观点,他们都反驳我。我说,你有没有问问他们认为什么是公平?结果美国小孩说,小孩不应该吃小的,他也不应该垄断大的,应该把大的用刀切开,跟他哥哥一起平分,这才叫作公平。但中国人认为我们就应该把大的让给哥哥,我要怎么说服他?在这里应该反省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谁都觉得那个美国小孩的答案是公平的,孔融让梨一定坚持把这个大的让给别人,这是今天的思维吗?在今天中国独生子女的生活中不要说把大的让给别人了,他可能会把大的小的一起留下,如果他真能想起拿刀切开分给别人的话,这还算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呢。

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讲“论心不论迹”,要从自己的思维出发,去找到中华文化的命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完成中华文化价值的提炼和解读。

首先,提炼是以当下国际的坐标作为一种标准的。比如,哪个国家都会讲个人的成长,都会讲到人的坐标。中国人从何方来,向何方去,我们怎么看待自身。在今天人际之间出现很多摩擦、纠纷的时候,中国人最早给人界定的是该如何跟这个世界相配合、相吻合以及相融合,而不是那么多纠结对抗,这就是《周易》讲到君子人格的“四合”。什么是“四合”呢?即“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第一句话“与天地合其德”,我们看一看今天的人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中国人形容一个人人格坦荡磊落叫作顶天立地,就是说中国人一直是有天地概念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天德,指的是一种生命不断的自我更新与自我成长,这并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是与君子内心的道德自律一脉相承。有一个比喻说得好,一个生鸡蛋如果从外面把它打破,放点葱,炒一盘菜就是一盘食物;从内部打破,一个小鸡成长出来,那就是生命。周而复始,中国人就是这样保持生命的不断进步的。中国人的这种进步性在今天能不能去跟世界融合呢?再者,大地的道德是什么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说的真是中国大地的事情,因为我们总说中国地大物博,光是地大不算本事,物产博厚这才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土地上有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甚至还有盐碱地,中国的盐碱地也有它的收成,这就叫厚德载物。不同的地形地貌一样有生命的成长。一个人去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在一个团队之中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让自己生命呈现出一种从容博雅,这是中国人向大地所学的包容。向苍天学进取,向大地学包容,你的人格就与天地合其德。

第二句话“与日月合其明”,就是说,要做一个生命有光的人,带给别人光明,这是多么美好的状态。王阳明在临终的时候,学生问他有什么遗言,他只是磊落地说了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也许光明不是一个定量的词,能够囊括你一生成就的多少,但它是中国君子人格中不折不扣的一个定性的词,做一个光明的人,像日月一样。当然,光明的人不是一生连一个错误都不可以犯的,孔子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真君子犯错误如同日食和月食犯在明处,人人都可见到,不推卸自己。太阳不会因为一次日食而陨落,它照样在天上,君子一旦改正错误了,大家还是会仰望他,这就是跟日月合上光明的人格。

第三句话“与四时合其序”。春天蓬勃的时候,人就“沐春风而思飞扬”;果实压弯枝头,向大地回归的时候,人就会“凌秋云而思浩荡”。春花秋月穿过人的生命,人只有尊崇这个节序才会找到生命的秩序。

最后一句话“与鬼神合其吉凶”。人吃五谷杂粮,都有旦夕祸福,按照中国人的话说,人不能作到遭天谴。做很多鬼神不容的事情,那么报应是一定要来的。这是中国农民笃信的,但是不见得在发达的文明都市我们还有这样的信仰和自律。

对于《周易》上最早讲的这样一个人格体系,我们能不能在当下建立起来呢?如果中国人自己不能建立,我们就没有办法和西方完成对话。为什么要讲这样四句话,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从天上下来的。有次我演讲时,坐在露天大操场里,那儿有几千个孩子,大家特别热闹地告诉我说,老师,我们一起过感恩节。现在很多中国孩子了解感恩节,可是无论多么盛大的节日,例如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都是从天上下来的节日,这是人向神的致敬。而中国人所有的节日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因为中国人过的是节气,清明既是种果、种豆的节令,同时也是慎终追远的日子。所以中国人的节序是跟着土地走,如果不了解这个,我们怎么去完成对话呢?

其次,是在文化的比较中去完成对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而不能一厢情愿地把我们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塞给别人。大家都知道网上出现过关于松花蛋的讨论,很多中国人认为松花蛋是美味,但在西方人眼中却不见得。中国的美食很多,我们不见得非得让西方人接受那一口松花蛋。所以关键在于比较,在比较中进行有效沟通,这是很有必要的。

我在西方很多国家都跟他们探讨过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刚才说的天和地的概念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西方可以看到大量单体哥特式的建筑,在西欧、北欧尤其多,这和在一个教堂中个人向神灵的膜拜,优美而崇高的致敬,以及孤单的姿态都是相关的。在中国,从老百姓的四合院到皇帝家的紫禁城都是群体建筑,中国人是以群体的姿态回归到大地的秩序,所以你看从皇上到一个村里的老爷子都一定是住北边,要见太阳,没有见住西厢房的。从一个村子长子次子的排列,一直到皇帝王公大臣的排列,你会觉得房屋也是一种秩序。其实,大家可以好好走走故宫,我曾看过一本写故宫的很棒的书,叫作《王者的轴线》,它讲的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整个北京城这条中轴线以及在这个轴线上次第展开的这些城门。所以房子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它还是我们安顿的家园。对于房子的研究,往往发现一个民族的伦理。先生在上世纪40年《乡土中国》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在房价炒成今天这个高价位的时候,我们再来读这句话真的觉得房子多了,家园少了,因为我们更加不见天光,不接地气。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伦理信仰和生活秩序能不能在都市化进程中绵延下来,这是当代中国文化要研究的一个大命题。所以,我们在对话中要看出自己的归属在哪里。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会看到西方的芭蕾舞当中有很多大托举的动作,一个男演员托起女演员,四肢伸展,优美地延展向天空,他要摆脱大地的羁绊。你看中国的戏曲,从来没有这种挣向天空的动作,所有的线条不是直的,而是圆的,以圆形的合抱完成向大地的认同,无论武生出场,还是旦角的兰花指,睡觉时候的卧鱼,所有的动作其实都是合抱的、向下的。对于土地的认同感,在比较的时候就会了解它的规则,包括西方会有很多人质疑我们个人的精神是否得到尊重,你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集体无意识。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的诗词确实如此,当西方众多优美的诗歌在讴歌孤独骄傲的雄鹰的时候,中国的诗词中出现大量的群鸟,花花鸟鸟都是跟人相通的,中国人总是愿意做一群小鸟。

中国群鸟的传统从哲学源头上可以追溯到什么呢?就是中国人伦理中的信仰。中国的围棋中,两个罐里的黑白子没有身份,不像西洋的象棋,你会觉得车马象都有自己要走的规则,象必须要斜着走,这就是一个个体意识鲜明的角色感。但是,中国这两罐里的棋子到最后去数,它是一种平民无角色意识的群体胜利,因为最后比的是群体的格局。在格局的竞争上,中国人下围棋才会说“金角银边草肚皮”,先不要占中间的空白,而是让边角有自己更大的空间与气象,这就是中国的群体思维。从围棋的思维到群鸟的思维,这一切和西洋象棋的思维没有高下之分,但有传统的差异。

今天的中国文化以一种心平气和的姿态走向世界,既不征服,也不去说服,我们所求的是有效沟通之后的融合,让世界建立一种文明的新生态。只有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向外走,我们才会真正地去了解别人,也认真地批评自己。中国文化传统中生成很多值得自我反思的事情,比如说中国人有两个层级的空间概念,一个是自个儿的家,一个是国,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一体。一个人在家有伦理,有家邦,在国家里有与父子关系一样的君臣关系,这就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他愿意作为儿子尊重父亲,在国他愿意作为臣民尊重君王。但大家发现了吗,在这中间少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就是中国人没有公共空间。所以,你就能够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在公共空间里容易大喊大叫,因为中国人的公共空间往往都是赶集、庙会或者是农耕的庆典。中国人连看戏都是叫好,扔手巾,台下也是越热闹越好。所以,并不是我们传统中带来的一切都是值得传播的,但是,也不是我们今天说中国人怎么素质就不好,要看看他在历史上是没有公共空间的,在家国一体中恰恰他没有这种独立公民在公共空间中的经验与习惯。

篇6

摘 要 奥林匹克文化通过近百年的传播,现如今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魅力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而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全球性现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多元文化的兼容和尊重。

但是,奥林匹克多元文化的发展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历经百余年的时间,奥林匹克文化仍然是以西方文化为绝对主导。

本文首先提出了“让中国文化精神注入奥林匹克运动”的观点,同时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现代奥林匹克时代,中国等东方大国的奥运文化价值也必将越来越凸显。

然后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华奥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介绍入手,论证中国奥运文化价值在当今奥运时代必将日益凸显的论点。

关键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中华文化 中国奥运文化价值 北京奥运会

一、前言

世界性与民族性一直贯穿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中, 奥林匹克竞技体育运动在广泛吸收形式多样的民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性、被全世界普遍喜爱的体育运动。

中国奥运文化价值的凸显,不仅关系着全球化时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着非西方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意义重大。

二、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一)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奥林匹克文化也融入了这一发展趋势。无论是奥运会、世界杯,还是世锦赛等,每一次体育盛会都是全球瞩目、万众欢庆的盛典。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球村”概念早已深入中国民众的人心。

(二)本土化

20世纪以来,在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中,逐渐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区域体育合作新格局,如中、日、菲三国组织的远东运动会、巴尔干运动会、中美洲――加勒比地区运动会、东亚运动会、南亚运动会、阿拉伯运动会等。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少中国元素,与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文化。

三、北京奥运会――中华文化盛宴对世界的影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难忘的瞬间。在五环旗的辉映下,我们给了世界人民一次震撼、精彩并别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之旅。如奥运会会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如开幕式上万人击缶的壮观场景,如别具一格的点火方式等等。

(一)开幕式

这是特别值得一提的,开幕式把中国文化与奥运结合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巨型画轴慢慢展开的中国历史,向世人静静地讲述着这个屹立于东方的泱泱大国的千百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底蕴,从活字印刷、水墨画、烟火到武术表演,都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情调,令人心醉其中。并且,如今“中国风”一词已赫然成为十分流行的新兴词汇,被很多国人以及外国友人所喜爱和追崇。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奥运文化

重人伦、重道德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非常重视身心修养和伦理修养,“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注重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

这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尊重自然和社会法则,顺其自然,也是在奥林匹克精神中尤为重要的一点。

四、中国奥运文化价值的日益凸显

随着竞技体育逐渐商业化,奥林匹克文化在一些方面出现了偏差。而有儒家思想的中国奥运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腐败现象等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也是对奥林匹克主流文化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中华体育文化一直倡导的“和谐”的运动观念,相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竞争”观念,是一种崭新的运动方式和思维模式。而奥林匹克主流文化起源于西方文明,发源地是希腊。其拥有众多的港口,这种地理环境促使了希腊人以航海贸易为生,同时也使得他们养成了与自然斗争,与大海拼搏的观念。

在当今奥林匹克时代,中国奥运文化价值的日益凸显,对于西方那种带有冒险、刺激,甚至强烈对抗性竞争的体育思想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五、总结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广泛传播充实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其科学性、合理性、开放性,从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态度,推崇自主、自觉、敬业进取的价值观,富有经济理性、法治精神等,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缺乏的,融入这些,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具魅力。

我国要力争在世界文化的赛场上寻找到自己的跑道,更快地融入到国际体育文化的潮流之中。同时,“让中国文化精神注入奥林匹克运动”,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对中国奥运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融合和借鉴是国际奥林匹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奥运文化价值在当今奥运时代必将日益凸显,并发挥极其重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振梁.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价值与多文化世界[J].体育文化导刊.2002.2.

[2] 孙婕.王听.伊文海.马秀娟.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从道德思想和价值观方面解读.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文化.视野.2009.8(第17卷第8期).

[3] 詹晓燕.文化多元论视角下的奥林匹克文化发展[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5.

[4] 余静,蒋艳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奥林匹克文化多样性的研究视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9(第27卷第5期).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英语教学;传统文化传承;价值

1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1.1大学教育的使命就是传承传统文化

大学存在的原因和价值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而大学的精神就构成了大学文化的关键和内核。大学并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它还能够帮助学生点燃理性思维的光芒,为他们长远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大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个人,历史,社会的相互关系。而现代大学利用传承传统文化的契机,能够帮助整个民族找到长远发展的根基,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扎实的基础。中国大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对世界文化的传承,它还包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是需要一定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语言则与文化关系密切。英语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教学,它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但是,现在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非常有限,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存在着教育上的缺失。

1.2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将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下,人们往往会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区别,一方面导致教育的情况,内容和方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还决定了个体在教育环境里的受教育程度。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出各个国家的特色。所以如果学生对语言本身所处的文化背景没有必要的了解,即使他们能够听懂语言使用者所说的每一个词,也很难理解每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现在国内高校的英语教材表现的文化基本上都是西方文化,有些教材更是以西方教育模式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但是中国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在国内接受着中国特色的教育,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而美国学者曾经说过,个体生活的历史最先需要适应的就是他出生地本身的生活情况——自出生之日起,他就会受到自己身边环境和设备的影响,而每一个成年人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所塑造出的产物。而成年人又将参与到其所生长的文化生活中,文化生活的习惯,信仰与不可能将直接构成个体的习惯,信仰和不可能。根据这样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学生即使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依旧很难将英语说得很流利与其成长的环境与文化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1.3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学所用的材料都来自于生活。教师在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点、学习目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想要对学习意义进行建构,对知识本身所涵盖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就需要学生真正到知识相关的现实世界中进行感受和体验,以直接经验进行学习,主动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换言之,知识不能仅仅来自于聆听,它需要时间。这是由于科学学习并不是没有基础的,它实际上是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建构。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大脑中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利用生活体验,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建构了一系列相对朴素的概念。这些概念各有不同,一起建构起了学生的学习系统。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和生活关系密切的语言环境和情景,使抽象的语言知识更加的贴近生活,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充分的空间。如果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严重的脱节,那么他们很难产生内心体验,学生也很难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表达的意义。因此,英语语言教学应该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有所保证。

2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方法

2.1建构符合中国学生实际需要的英语教材,在教材中突显传统文化

事实上,国内的高校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很少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站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层面,这样的材料选择时不够全面的。这主要是由于语言本身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传输纽带,它能够将抽象的文化表现出来。其中人们的语言表现方法会受到和语言关系密切的社会习惯,生活方法,行为方法,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应该主动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在国内高校英语教材中缺少相应的内容,这就会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西方的知识,它只与西方国家的社会有关。这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被逐渐淡化。所以,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符合中国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已经成为了现在高校英语教育的关键。高校的英文教材里应该加入和中国文化,习俗有关的知识。同时,教材设计者还可以将一部分中国优秀文章翻译成英文,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更好的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2.2发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英语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主动的进行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有意识地将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传统节日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背后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其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传统节日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事实上,一些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个环节,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传统节日在中国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教师为了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们介绍了很多西方节日,比如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的知识,而在介绍的过程中内容也不够全面。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将西方节日的利弊都讲解清楚,避免学生盲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选择,真正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这里所说的“合适”实际上是指为学生提供既能满足专业知识需要又能提高文化水平的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保证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3小结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沉淀和精化,它是中华民族时代延续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未来长远发展的力量基础。本文通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的分析,探讨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途径。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当英语教学遭遇中国传统文化——论英语教学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4):199.

[2]田国力,朱燕.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及教学补救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07.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独特民族气质和民族文化的外在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影响着中国社会,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也是影响至深,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不仅在当时领先世界,时至今日也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 衣食住行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衣食住行是所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最基础的环节,可以说任何人的一天都是从柴米油盐开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衣食住行上时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一身身漂亮的旗袍,把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也让外国影评人惊叹中国旗袍的端庄靓丽。旗袍,作为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从民国时期,由宽松肥大变为窄瘦,并有长短袖之分。一般款式为紧贴腰式,直领开右大襟,两开衩,钉扣绊,长至膝下略掩足,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至今仍深受欢迎,并成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从满汉全席到民间小吃,传统文化在饮食上的影响力更是巨大,饺子、元宵、月饼、京八件、沙琪玛等更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电影《满汉全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中国饮食文化热潮,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来到中国品尝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以故宫和拙政园为代表的传统中式建筑,在雍容华贵中不失娴静优雅,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至今仍为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在出行方面,虽说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车马舟船,但是在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说,人们都喜欢在私家车中悬挂保佑吉祥的饰物,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出行方面的物化表现。

2 文化娱乐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娱乐是社会生活的另一个主要方面,也是社会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享誉世界,齐白石、张大千更是世界级艺术大师,在2013年12月2日的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中国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人们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喜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国粹京剧更是蜚声海内外,深受群众喜爱,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的精彩唱段余音绕梁,业余票友的精彩唱腔也是功力深厚,夏日的公园里、广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票友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你方唱罢我登场,尽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们带来的快乐。此外,杂技、下棋、抚琴、扭秧歌等其它文化娱乐活动也深受群众喜爱,经常在民间的街头巷尾出现,这些文化娱乐活动都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 体育活动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活动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十分丰富,武术、荡秋千、太极拳等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最为人们熟悉。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至秦汉形成流派,并有著作记载,在宋明时期达到巅峰。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荡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现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在公园、广场甚至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4 医疗保健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说到医疗保健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不讲到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人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现在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除了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这些隶属于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外,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逐步认可欢迎中医。可以说,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

5 人际交往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篇9

一、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还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列作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提升到“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中华传统经典作为语言文字的精华,时时诵读,咀嚼涵咏,随着时间的积累,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原本是中国传统经典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命的起源。“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即是维持生命的动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力的体现。人的精、气、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常常合在一起使用,代表着人的生命状态。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备受摧残,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品也逐渐淡出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品读经典、与先哲对话的孩子,也听不到诵读经典名句的琅琅书声。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文化断层的现象在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身上更为突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并非二元论,不能把二者强行分割两块,甚至放到对立的两极。传统就像是牛顿所说的“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会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但体现了这个文化体系本身的政治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改变着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一个充满历史想象的民族,在向世界叙述自己的传奇时,不但要让世界听懂,还要让世界与我们共吟唱。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1.搭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被教育者所重视。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诵读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诸如打造书香校园,创造家庭诵读氛围和社区古典文化环境等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场所,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加重中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课程。

首先,明确经典诵读教育的目标。一是激发诵读兴趣;二是增加文化涵养;三是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要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出“特色”,而有“特色”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需要不断挖掘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精华、精神养料、情感因素,以此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展形式要尽量扩大其外延,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避免诵读经典产生的枯燥感。

最后,优化评价方式。中学生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目的在于实现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文化、立人立志、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因此,评价中学生诵读经典的效果,不能单一地以诵读数量为唯一标准,而应该扩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反馈等方式来综合考量。

3.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育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命题“教育即生活”,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中华传统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不能孤立来谈,而是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让经典诵读教育成为一种立体、生动的教育活动。要做到立足课堂本身,用好语文教材;加强学科整合,打开诵读视野;挖掘网络资源,善用影视媒体等。

篇10

文化是设计的灵魂,设计的内核是文化的传承和超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产品设计强烈的审美性与文化性。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应当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注入新鲜元素,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出更加深远的意义。

(一)应用的方法。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一个观点:“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而且有一次,当着很多中外记者的面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汽车设计缺少中国元素。”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乔治•亚罗的话:在设计中要融入文化,要体现出文化的内涵,要将中华文化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一是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采取具体的方法,明确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确定产品概念;根据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内容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把握好消费者的审美趋向。二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产品设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应用新特点,基于产品功能特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做到既能相融又不失原来的本色,创造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性的产品。三是按照设计程序和步骤,提出一个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将中国传统文化系统地有步骤地融入方案当中,从而体现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感。

(二)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的关系。一方面,传统文化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和源泉,传统文化的不同,导致设计的不同。另一方面,产品设计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产品设计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体,反映了传统文化的面貌,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产品设计更具有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

2.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去伪存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虽然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企业打造高端品牌的制胜利器,能大大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并且我们要去发扬传统文化,但其有着独特的背景和意义,不能拘泥,不能一味地盲目继承,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去审视,既要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有益的一面使之与产品设计完美结合,又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扬长避短,结合企业历史、企业精神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产品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才能成为现实价值。

3.以不断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产品不断更新、层出不穷,由此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文化和意识已经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中。从根本上说,产品设计就是各种文化在具体设计中的凝结和物化。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要了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和文化背景,要吸纳和整合各种现代资源和理念,并考虑使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这样才能使它具有世界性,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在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使中国的品牌走出国门,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

二、结语

篇11

[关键词]刮痧 文化冲突 价值观

1、引言

在每一种文化中,总有弥布于其之中的普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称为“文化价值观”。中美文化“由于政治制度、道德伦理、历史传统、社会背景、观念习俗、地理环境等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差异性”。

人类的基本价值尺度,通常包括: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活动取向、人际关系取向等几个方面。

2、从人性现角度阐述影片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美国的建国之父是信奉“人之初、性本恶”的,于是有了三权分立,有了多如牛毛的繁规细则,让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犯法必究。

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相信人性基本是善的,如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的第一段就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以德育人,强调榜样或模范的引导力量。

影片中,虽然我们在表面上没有看出这方面的文化冲突,但是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得出正是由于中美对人性的不同解读才产生了整个“刮痧”诉讼事件。

3、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的对立

在“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所造成的。

西方医学接受“天人相分”思想,以解剖学为基础,力求“精确”与科学验证。

电影《刮痧》中,从表面上看,东西方医学的不同似乎是产生这一系列误会的根源。

4、从人际关系取向角度立阐述影片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美国文化的主线是个人本位;而中华文化的主线是人伦本位。“简而言之,个人本位就是突出个人,以个人为中心,言谈举止,办事风格,只要不妨害他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人伦本位可以说是群体本位,或换一种更现代的说法。就是集体主义,一个人说话办事,总是以不破坏群体关系为前提。一个人该做什么,往往受制于特定的群体类别和等级次序。”

4.1中美家庭关系价值取向不同

在美国家庭关系中,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是首位的,父母不能将没有自制能力的儿童单独留在家中,不能打骂儿童。

家庭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单位和载体。电影《刮痧》中,许大同说儿子是其生命的延续,并且版权归其所有,以及许父对许大同说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的一些方面。

中国家庭强调家族、血亲之爱。中国人常常说“虎毒不食子”,所以在面对儿童福利局指控他虐待儿子时,许大同觉得此项指控不可思议。他对妻子简宁说:“父亲爱儿子,天经地义,还用得着证据,发表声明?你不觉得荒唐吗?”。

孝顺父母是中国家庭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影片中,许大同为了父亲能够拿到绿卡而向法官承认是自己给儿子刮痧的。后来,为了不让父亲担心,许大同一直对父亲隐瞒一切。为了尽孝道,许大同替父背负罪名并对父亲隐瞒事实的行为与美国尊重事实的法律意识相悖。美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的“孝”的概念。

“养不教,父之过”,中国儿童教育以严格为主,有时需打骂管教,民间有“棒下出孝子”的说法。正如电影中许父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

4.2中美朋友关系价值取向不同

在美国这个动态的社会,朋友之间不愿意承担过多的义务,交友处事的顺序是法律、道理、人情。

中国社会相对稳定,人们一般不大愿意与陌生人接触和交往,交朋友讲究时间愈长愈好,承担的义务愈多愈好。理想的境界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影片中,许大同在面对第一次听证会时请的是昆兰这位知识产权法律师,仅仅因为昆兰是自己的朋友,信得过他。第二次听证会时,虽然第二任律师表现得体,但许大同并不信任这位家庭法律师,认为她任由对方律师“泼脏水”;当昆兰到法庭作证确实看到许大同打儿子后,许大同非常愤怒,认为昆兰出卖了自己,进而辞职,对昆兰说“道不同不相与谋”。中美不同的朋友观造成了这对朋友关系的决裂。

重人伦本位使得中国人做事爱面子,特别是不能让朋友丢了面子。影片中,丹尼斯打了保罗后又不愿向保罗道歉,许大同为此打了丹尼斯。后来许大同向昆兰解释说他打儿子是为了尊敬昆兰,给他面子。昆兰听后非常震惊,他不能理解这种“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

5、从价值优先选择角度阐述影片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在一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念。当某种价值取向与另外一种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首先需要做出价值优先选择。

5.1集体与个人之间的选择

美国人强调个人利益,对集体采取有限奉献的态度;而中国人认为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不能因小家误了大家”,强调对集体的完全奉献。影片中,在简宁分娩时,许大同由于公司开会而未能到场,这种选择在美国社会是无法接受和原谅的。

5.2妻子与未出生的儿子之间的选择

美国人强调人权。影片中,广慈医院的妇产科护士在法庭上提到,由于简宁难产,许大同明确地做出了“保大人”的选择,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人之常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护士则认为“他不给孩子生存的权利”。

5.3亲情与法律之间的抉择

送父回国时,许大同体会到父亲心情,他不顾美国法律将儿子从福利院中偷了出来,为的是让父亲在回国前见上孙子一面。在他心中,当时亲情已凌驾于法律之上,但这种行为与美国尊重法律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篇12

为明显,这样的情境设置受到了李安多元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也是影片走向世界迎合多重受众的需要。

关键词:李安;家庭三部曲;文化;冲撞;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李安是华语电影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带着中国电影,带着中国文化,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电影人积极参与电影的态度和驾驭的电影能力。李安多元文化背景使得他对中

西文化拥有得心应手的把控能力,他站在中西文化的节点上冷静客观的在电影中对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给予了自己的表达,而作品中所呈现的中西文化的冲撞和融合情境在跨文化传播中更觉明晰。

一、 李安多元文化背景下情感交织的体现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湾,他生长在传统中国家庭,传统中国文化深深侵染了李安。在他的《家庭三部曲》中他将广博的中国文化建构在以家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下,以父亲为情感依托和中轴将故事串联。

这是传统的以“父”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带给他的直观印象,父亲是家庭的中心,其权威是不可逾越的。这正是儒家文化中“家”是以“父―子”为轴心,以父性权威为核心的传统体现。李安受

到了父亲深深的影响,父亲士大夫的观念,荣誉感、责任感无形之中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一直希望李安能够读大学,但最后事与愿违,李安最后进入了台湾艺专学习话剧表演。

1978年李安来到美国,后来到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1984年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经过几年的美国生活经历,使得李安第一次接触与传统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文明所宣扬的自由民

主,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冲击着李安。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最鲜明的就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完全的变化,儿子不再对父亲惟命是从,而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进行

自由、平等的交流,这是中国文化中无法想象的。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实现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不是建立在纯粹个体意义上的,也不是建立在纯粹整体意义上的,而是建

立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范畴。[1]

李安的留美经历令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冲撞,令其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在家庭中地位的动摇。李安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西方文化的接受者,他对“父亲”以及“父权

”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以西方文化现代平等精神而言,父亲最为家庭成员之一,其父性的权威和“特权”应该被打破,父亲应该和其他家庭成员在一起,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

爱;另一方面,深受父亲影响的李安,又存在着深深的恋父情节,父亲在李安心中,永远是“家”的核心和代表。[2]李安自身经受众中西文化带来的冲击,这种亲身经历所带来的感受比他人更甚,所

以他将经历过以影像的方式展露在受众面前时更具有说服的张力。在其处女作《推手》中父亲是一名太极拳师,功力深厚,刚柔并济,彰显“推手”的魅力。作品以太极拳为中华文化符号,将其置身于

以美国为代表西方文化代的包围中,在无奈中彷徨挣扎。在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发生冲撞下,父亲为了保全儿子选择了离家出走,这是父亲不得已的妥协。最终经历了多重的磨合,在影片结尾处

洋媳妇艾玛向晓生求教太极拳法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和谐的画面,中西文化在冲撞后最终实现了彼此的融合,实现了包容下的共生。在影片《喜宴》中,李安将作为接受西方文化的留美同性恋儿子

高伟同与曾经做过师长家族伦理观念颇深的父亲塑造成不同文化的代表,伟同为了实现父母的家族愿望,不惜隐瞒事实,编造谎言,与薇薇进行假婚。影片名称为喜宴,主要是在伟同和薇薇的婚

礼上体现出来,但是影片中中国传统的大摆筵席,宴请宾客的喜宴模式似乎在蓝眼睛高鼻梁的西方文明中显得些许的格格不入。伟同他虽接触了西方自由、独力的文化模式,但是他依旧无法挣脱民族传

统文化的无形枷锁,最后以假婚的方式实现了妥协。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谎言囊括在父亲更大的谎言中,父亲最后得知儿子是同性恋,他选择了默许。父亲机场离别时的举手,显得意味深长,他

在这种妥协中实现了自己的传统家族得以延续,获得了一种放飞的解脱。

李安将父亲的形象在东西、新旧文化的冲击面前经历了一番维护、选择、妥协最终获得了人性自由的心路历程,这种情境的设置是李安自身经受中西文化交织后的内心情感的表达。他寄情于跨文化的传

播之间,在中西文化交织的节点上以家庭为文化冲突的发源地,折射出中西文化的无尽差异,最终在以“家”的包围中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二、 李安站在国际视角下满足受众多重需求的体现

李安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他更加了解中国受众和西方受众的观影需求,他站在国际视角下,不偏不倚的将中国元素与西方文化大胆的同步呈现。《推手》中父亲象征中国文化的太极,映衬着洋媳妇工业

革所带来产物――电脑;《喜宴》中父亲传统的传递香火的家庭伦理观念,映衬着西方现代文明下同性恋的自由开放。李安将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丰富化,实现中西合璧,在面向世界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会

与受众产生无尽的共鸣,观众会在电影中领略到不同文化的差异,这样的情境设置照顾到了不同文化的受众,从而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

李安能够站在好莱坞的视野高度从容的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并不是浅薄的因为在作品中夹杂着异域的面孔和流利的英语,更多是情感上的国际化与共通性。《饮食男女》是一部很单纯的家庭题材片,

影片以父亲的精湛厨艺和中国美食为文化符号,向受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它看似中西矛盾体现的不明显,但是三个女儿经受现代生活观念的影响想要冲破父亲代表的家庭的束缚,正是西方追求自由,

彰显个性的体现,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也凸显出了中西文化的博弈。李安他更加理解中国文化,同时又能包容西方文明,在两种情感中间他是中立的,所以他给我们所呈现的故事是能够满足于双方受众的

一种宏大的、开阔的文化态度。《喜宴》中对于同性恋的坦然,对于赛门形象塑造的洒脱是建立在一种无尽包容的人性态度之上。

中国文化倾向于日神文化,而欧美文化则偏向于酒神文化。日神文化是理性文化,比较强调礼仪、秩序、中和、适度,个性淹没在社会之中;而酒神文化强调张扬个性,比较热情外向,容易陷于偏激、

狂热、傲慢、烦躁之中。[3]《推手》中父亲练习太极的悠然自若与洋媳妇因为写不出作品而猛击键盘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安既敢于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却又善与吸纳西方现代性的文化观念和

艺术养分蜕变自身,别开新局。[4]李安娴熟的掌握着中西文化不同的话语方式和情感表达的尺度,电影适当的文化对抗和自然的相互融合迎合了跨文化传播浪潮下中西方受众的观影需求,从而使电影

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李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导演,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凝聚在“家”之中,这是多元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独特设置,也是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娜.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析李安电影《推手》和《喜宴》[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195

[2]墨娃,付会敏.阅读李安北[M].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13

[关键词]核心价值;和谐;仁爱;自然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3—0056—05

今天,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我们寻求文化多样化发展、谋求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除需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之外,还需建构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外可以确立中国自身的文化品格,构成与异域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基础,进而改变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机制,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建更为宽阔的交流平台;对内可以实现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认同,消解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从而确立一种全社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理念,以实现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着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它主导着人们普遍的文化认同倾向,所以,文化的价值观并非只是经典文献中的理论学说,而是绵延在普通百姓世俗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恒久的历史传承性。

(一)和谐,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中国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滥觞于尧舜时代。《尚书》就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先哲的目光遍及万邦,所向天下,反映着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协和”、“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对国家社稷安定繁荣的无限期望和对万邦归顺、诸侯称臣的和谐天下的向往。时至春秋初期,管仲明确提出“和合故能谐”的和谐观念。他认为只有协调、合作才能达到和顺、和睦、和谐,反之则会失度、失衡、失败。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思想家,管仲特别强调“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灾害横生。管仲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他的“察和之道”。他把君臣之间、上下之间,百姓之间的和睦相处看作是国家政令通畅、政治昌明的文化标志。在法律制度并没有建立的古代社会,《管子》中提出的和谐之道不仅具有引导国家政治的社会意义,而且这种推及家庭伦理倡导父母、夫妇“不失其常”、“中和慎敬”和谐思想,在客观上也为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价值观的实现敷设一条从个人到家庭,直至社会的基本架构。

在《管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观,人际之间和睦相处的伦理观,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观之后,道家哲学以“道生万物”为核心理念,对中国和谐文化的价值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延展。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阴阳两极对立基础上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一系列具辩证思想的基本命题,扩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将和谐从一般社会层面提升至哲学高度,赋予和谐理念更为普遍、深邃的哲学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讲人类社会,还是讲客观世界,都是建构在“中”“和”的基础之上。在儒家的自然哲学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只有“中”“和”一致,才能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天下(《礼记·中庸》)。在思维方式上,孔子一贯秉承“执两用中”之道,反对偏执、极端的思维方法,倡导在相互对立的两极状态中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间状态,以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并非以取消事物个性差异为前提的。实际上,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强调的正是在保持自我个性精神基础上的和谐与统一。《国语》中记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的也是不同事物之间只有在保持多样化前提下,才能生存发展。如果完全趋同,和谐就失去了相互协调、共存的基础。

中国古代哲人还特别善于把精深玄奥的哲学理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进行生动的阐释。如《左传》所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这看似讲的是最寻常不过的饮食烹饪,实际上是以烹饪为例,强调众多差异性事物的中和汇聚是和合的基本要义,进而明确了事物之间各自的差异性、个性是和谐共生、相互发展的基础。所以,和谐并非要取消原有事物的自身品格,而是在相互认同基础上中和、融会。东汉史学家苟悦《申鉴》也认为君子应当“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纳和言以平其政,履和行以平其德”。“和”在此讲的并不是二者相加之和,而是和谐、和顺、和美、和睦之和。这表明中国的和谐观念是古代哲人有感于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而作出的理性升华,是东方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群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亦表明,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并非局限在国家政治、艺术美学与伦理道德等形而上的观念层面,也体现在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本身便是多种观念形态的多元统一,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与生活智慧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真诚憧憬和不懈追求,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一笔精神财富,具有承传与弘扬的历史意义与恒久价值。

通观中国古代美学史,我们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一种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即以“和”为美。以“和”为美不仅涉及艺术的表现形态与艺术风格,还关涉文艺与自然、社会、政治、伦理等相互联系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中,李泽厚、刘纲纪曾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概括为高度强调“美与善”“情与理”、“人与自然”的统一,可以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精神主旨。但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强调的所谓“统一”,并非仅指对应物间的交融、汇合,而是始终强调在对立两极中持不偏不倚的中间取向。由此探寻下去,我们还会发现,以“和”为美的美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翕然相通。《周易》日:“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上经),其“大和”意指和谐的最高境界,正是古人对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由衷憧憬。荀子曾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亦云:“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循天之道第七十七)他们都把自然万物的生衰兴灭视为“和”的最终结果,认为“和”是整个宇宙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古代思想家心目中,“和”已成为一种具普遍意义的本体论命题,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按其本性来说就是和谐的,而最高意义上的美就在这种和谐之中”。在此基础上,古人还推导出一套立身行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提倡以中庸之道为核心内容的人生哲学,从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赋予“和”以主体的人格意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和”即成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内在尺度。《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又指通过音乐而达到的人际之间亲善友爱的人伦关系。孙家正曾以北京故宫的核心建筑为例,说明它们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大殿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本的价值观。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及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在文化精神上一脉相承,在思想方法上相互一致。和谐是以中国哲学观念为支柱、以普遍的社会心理认同为根基的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为儒家首倡。后来人们把“仁爱”的思想观念提升为世俗社会应当共守的一种人伦秩序。使“仁爱”思想从经典文献的字里行间走向民间世俗生活,“仁爱”的价值观即变成一种躬身践行的生活方式,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活动。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传统,来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对人们未来的社会实践具有引领与导向作用。所以,对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承传,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不能脱离人们具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仁者所以为人所仰慕,仁学所以被人所敬奉,首先在于仁学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爱人之学”。据考:“仁”是人字的复体,与任、妊同源。古时怀孕称“仁”。“仁”即引申为育人、养人、助人、爱人之意。阮元说:“仁之意,人之也”,就是说仁的本意即以人的方式待人。

“仁”的概念早在商周时代即已出现,《尚书》便有“克宽克仁,彰信兆民”的记载,说的是统治者如果能宽能仁,便能够昭信于万民;周代的政治哲学普遍认为“仁”与“和”是相辅相成。《礼记》指出“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经解第二十六)那时的人们把和、仁、信、义、德、贤看作是社会道德规范在生活不同层面的具体映现。事实上,中国古代倡导的社会和谐、人际和谐总是以“仁”为基础。所谓“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就是说为政、修身、修道均要以“仁”为根为本。然而,作为“天下之表”的“仁”与“天下之制”的“义”,以及柔如杞柳的人性,在诸侯纷争的岁月里怎么能够抵得住“争夺相杀”的刀枪剑戟,怎么能挡得住“驰骋疆场”的金戈铁马?所谓“终身之仁”和“数世之仁”(《礼记·表记第三十二》)只能是身处战乱中的人对伦理化良辰美景的无限憧憬。就连孔子也不得不惊呼“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孟子亦慨叹“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正因如此,“仁爱”的理想境界才令人们备加珍惜,分外向往,“仁爱”也就成为人类对现实世界进行文化救赎与道德重构的理想之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为孔子首倡。孔子认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他在《礼记》别阐述“爱人之仁”的重要地位与核心价值。他认为“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成其身”。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一直为后人所敬重与承传。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就把“仁者爱人”的观念提升为世俗社会中应当人人共守的伦理秩序和价值准则,使“仁爱”思想从经典文献的字里行间走向民间的现实生活,把“仁爱”的价值观变成了一种躬身践行的行为模式,能够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活动。此后,荀子也提出了“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的观点。在他看来,历史上的兵戈相见是由于“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所以,兵戈之战,常是“禁暴除害”之战。汉代董仲舒在承袭《礼记》中“仁以爱之,义以正之”(《礼记·乐记第十九》)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卷第八·仁义法第二十九)的思想,揭示出爱人与律己的内外关系,并把仁爱思想与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相互联结,升华出“仁者爱人,义者尊老”(卷第十三·五行相胜第五十八)的社会伦理观念。

统而观之,中国古代历史中,墨家提倡的“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社会历史观,董仲舒强调的“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的“圣人之善”(卷第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唐代韩愈提倡的“博爱之谓仁”,柳宗元推崇的“柔仁博爱之道”,宋代欧阳修标举的“大仁博爱”,苏轼盛誉的“博爱临民”,苏辙赞许的“温良博爱”,朱熹呼吁的“以博爱为仁”,包括近代维新派政治家谭嗣同提出的“仁以通为第一义”的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古的“仁爱”思想体系。尽管诸位论述的意旨并非完全一致,但就其思想价值取向而言,都表现出对“仁爱”思想的承传与信守,进而可能成为一种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延展中国文化版图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了体现在社会政治、历史哲学、艺术美学、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最终也呈现在世俗生活之中,即与人伦纲常及基本的生活规范与文化习俗密切相关。不论是儒家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还是道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从不同角度对仁爱思想进行生动表述。固然,“仁”在传统文化中包涵多重涵义,但“仁”最核心的价值意义乃在于“爱人”。

事实上,作为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孟子提倡的“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仅在于省刑罚,薄税敛,还在于力主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极大的热忱描述了五帝时代帝喾高辛的“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的盛景;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佳境;禹“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的政德;周初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的仁政。被司马迁称誉的“盛景”、“佳境”、“政德”,其实都是“仁政”的代称,“仁爱”之治是他们共同的政治美德。这种“仁政”的治国思想与西方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所崇尚的治国观念截然不同。显然,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仁爱”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世俗生活的现实要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美好憧憬,并体现在哲学、社会、政治、伦理、审美等不同精神领域中。它既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基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资源,成为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无形力量。

(三)在中国经典文献中。“自然”并非仅指客观自然界本身,而是指天地万物自在的生命状态和变化规律,是与“天地之道”、“天下之道”相对应的事物自身的内在属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皈依自然的思想。不仅指人类对自然界的敬奉,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自然规律的遵守与对自然状态的顺应。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自然”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的观念具内在逻辑联系。在中国古代,天意是超越任何法度之上的最高道德范畴,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而“天”又与“人”相通、相合,正所谓“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强调的自然,不仅指客观自然界本身,还包括“天地万物”运动的必然规律,是与“天地之道”相互联系的客观法则。中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并把对事物自身规律的把握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是否合理的标准。西汉董仲舒还提出“为仁者自然为美”观点,把仁爱视为美的自然呈现。基于对“道法自然”价值体系的尊崇,魏晋时期的思想家也提倡“崇尚自然”的哲学观念,珍重生命的个性价值。明代思想家李贽挣脱传统观念的桎梏,提出“以自然之为美”的观点,强调艺术创作要“发于情性,由乎自然”,使“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他的美学主张对明清美学和明清小说创作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延展与演变。

由此可见,崇尚和顺、自然之美,注重文艺作品表现的和谐、兼容、相济、自然而然,无疑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文化价值观在审美领域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蔑视雕琢、造做、堆砌的艺术,崇尚自然、流畅、完美的艺术。“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皈依自然,崇尚自然既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所以,在中国经典文献中,“自然”指的是天地万物自在的生命状态和变化规律,是与“天地之道”、“天下之道”相对应的一种事物的客观属性。所以,我们在追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时,应特别注意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皈依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敬奉,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自然之道”是顺应客观规律的自然宇宙观和文化价值观。

从道法自然、皈依自然到崇尚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在不断传承、通变、更新过程中日臻完善,体现出顺应事物自身规律和历史必然趋势的价值观念。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荟萃了历代朝野的精神与智慧,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其精湛部分代代传承,从而获得了恒久性与普适性的文化价值,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宝贵资源。

篇14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价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不仅可以为现代青少年教育提供传统道德资源的支撑,而且可以大大丰富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国内渗透力和国际影响力。本文结合史实,联系今天我国德育发展的实际,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以德为先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生命化德育理念、生态德育理念、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快乐德育思想、以德治国的理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一、以德为先的理念

迄今为止,人类在知识的创新和传承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着诸多深痛的教训。这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知识和德行关系的权衡和把握。按理说只要具备了合理的方法、采取适当的途径,一般人都是可以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的,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不胜枚举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例子一再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必须以德性的培养为前提。失缺了道德的力量,知识的学习不仅会无的放矢,而且还会走向异化的边缘。正如两千年前的孔子所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只有德性养成,才能习学知识;无德则知识无义。除却孔子思想中的历史局限性不说,孔子所提倡的“学文后于德性”的思想是对现代思想教育所笃倡的德育和智育关系的最早历史解读。

另外,对于“文德”与“武力”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精彩的论述,比如汉代刘向就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之所以把“文”和“德”结合起来论述,一则是为了阐释文武关系的方便,二则主要是为了突出德行对武力的驾驭作用。对于“德”与“才”的相互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极为深厚的。当然,先贤们强调“德为先”,并不是机械地把德看成是知识习得的一切了,也不是要把“德”与“智”、“武”、“才”截然分开,而是在强调德行在所有其他领域的重要性罢了。

二、人本德育理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此说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德行教育中最根本的教学方法,而且也在三言对偶中道出了“人性养成”的重要意义。人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理存在物,人性的锤炼绝对离不开人自身的本性存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本”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战国初期,齐国的管子就曾断言“人贵于万物”。管子本人就是在“人是万物之灵”的逻辑中阐述了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伦理经济思想的。

“人本”思想和教育结下密不可分的渊源,应该说始于孔子时代。据《学记》记载,人要想提升自己的修养层次,“其必由学”,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来提升人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教育不仅可以回归人的本性,而且可以使人脱离开动物的消极存在方式。因此,《学记》提出了“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思想。《学记》的这一思想并不是否认了人的生理性存在,而是强调了“教”的重要性。

“人本”思想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至近代晚期发展至鼎盛。这一则是封建统治几近灭亡,政治统治土崩瓦解,人性得以自由释放;二则是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精华得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辜鸿铭、梁漱溟、晏阳初、蔡和森等著名教育家都提出了“人性启蒙”这一思想。教育家更是奋笔疾呼:“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遵循了“以人为本”,我们的教育就会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视了“以人为本”,我们的教育就会衰落。“人本”思想应该成为21世纪中国德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生命化德育理念

“生命化德育”是指直面生命的社会价值,尊重生命的人本特性,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生命化德育”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在其现实性上,生命化德育具有道德说教性、文化滋润性、生命方向性和政治引导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它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引导和教育,让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生命抱以珍惜、尊重的态度,从而对社会及他人富有爱心,促进学生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全面而均衡的发展。生命化德育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如“自杀”、“消极堕落症”、“抑郁症”、“颓废思维”等问题而提出来的。其实,这一思想早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存在了。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意识到后世诸人所可能遇到的生命困惑,提出了他的“生命养成说”。孔子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孔子把立志、立人、成才、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看成是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从而为人生在每个十年的最大困惑指明了心理的预期和希望。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生命养成说”,又添加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生命心志说”。孟子的心志说,强调生命的顽强和坚韧,指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人生的大业。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心志说”是指向人的生命的,很明显孟子受到了春秋时期佛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人要经受长期的艰苦磨练,才能担当“大任”。这同佛家的“修炼说”异曲同工。

值得一提的是,《易经》中也有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探讨的论述。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积极进取的文化思维,一直以来成为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后经演化,“天地君子说”逐渐酿生成“德福制约说”。这一学说认为:““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也就是说,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享到人间的大福;靠德行之外的东西得来的福分,必然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德福制约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中有些人不劳而获、投机倒把、养尊处优、丧志所必然带来的灾害性后果,另一方面也道出了财富的增值原理,即“劳必有所得,闲必有所失”。联系今天市场经济的实际,这一思想还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

四、生态德育理念

生态德育是研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以及人自身的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时下教育主客体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冲突问题而提出来的。生态德育学是生态学和德育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其中的“生态”一词是移植了生物学生态概念的结果,因而生态德育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生态链合现象,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道德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解决德育领域的突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系统的生态德育思想,具体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天人观所体现的自然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中国古代特别讲究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指出“究天人之际”,方能“纳古今之事”。除缺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糟粕成分,诸多以天道合人事的思想不仅具有科学萌芽的价值,而且也多少解决了人类对自然的迷茫和恐慌问题。联系今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发现“天人观”为我们征服太空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哲学视角,“天人”之间已经不再是春秋郑国子产所哀叹的那样“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经到达了孔子所预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所关注的天人关系已经简约化为人与自然的共存样态。应该说,中国古代以自然导向的天人观为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佐料。只要合理使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就一定能为新时期德育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2.义利观所体现的公平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与“仁者爱人”所体现的普世爱思想相比,“义利观”主要解决的是利益的共享和分配问题。其实今天中国市场经济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也就在这儿。中国人之所以对“义利”特别重视,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贵贱和均贫富”思想。在今天的道德领域,我们也要效仿古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做法来识别人品。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小人,对于那些只顾蝇头小利而出卖朋友的人要尽量避而远之,也就是“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贫莫愁来富莫夸,那见贫长富久家”。就品性领域,古籍早就告诉我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识别人品的第一要务就是看是否追名逐利,是否品行不端。应该说,义利之辩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因就在于“义”和“利”的权衡关系着人的德行好坏问题,关系着人与人之间道德的和谐和互助问题,关系着分配领域的公正性导向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

3.和同观所体现的甄别人品的生态德育思想。与上面判断人品好坏的“义利”规则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观”也是与识别人品紧密联系的一个标准。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君子虽然表面上和你有意见分歧,但背后他不会和你有根本的路线分歧;小人虽然表面上同意你的看法,但背地里他会违背你的意志去做影响大局的事。对于今天的学生思想教育来说,重视学生的表面要求一定要与挖掘学生的内在诉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受教育者的真实动机和想法。

4.荣辱观所体现的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荣耻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人历来非常重视耻辱观的培养。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之耻,矣”,把知耻作为善恶的标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荣耻观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借鉴。事实上,“荣”和“辱”是一对孪生姐妹,只有经得起“耻辱”,才能“知耻而奋进”;只有低调处理好“荣誉”,才能为荣而奋发。那种不经历知耻的阶段而纯粹享受荣誉的思想是极其庸俗的和错误的。正如《礼记・中庸》所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荣誉必须首先在“隐”和“微”处下功夫,既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也不要在细小事情上违背道德,要敢于“慎独”,即在“程门立雪”的境界中享受“隐忍”的壮美。要学习越王勾践知耻精神,在艰难的环境里奋发图强。

5.身令观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身教示范,指出以身作则是进行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强调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通过自身的行动示范来影响、教导受教育者,从而给受教育者启迪作用,达到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只有教育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受教育者才会以此效仿,并以身垂范。“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内生态关系,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搞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6.上下观所体现的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除去“上下观”所映射的等级观念不说,中国古代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因材施教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因材施教的理念肇始于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则变。”也就是说,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亲缘关系、所受教育、思想品德都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只有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认识人、来教育人,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正确实施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上下观”所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理念,这种生态关系是内生态思想在德育领域的突出反映。

五、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行相合”的思想。比如荀子就曾说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行先知后”的思想。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思想家提出了“知为先”的思想,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为了防止民众的反叛,古代的统治者还以“知识”来约束被治者,指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以民众为被治者的“统治”思想,一旦汇进了知识的标准,就把百姓的“行动权”变相剥夺了。

“知为先”有时空洞,“行为先”又容易盲目。那么二者之间究竟关系如何呢?国学大师王维指出:“中国古代肇始的知行辩,从现代层面上讲是一种理实之辩。这种辩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事实上,知行之辩到了近代已经发展到极盛。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话可以说给这一辩论做了最好的注解。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也就是说“知”与“行”无所谓先后,只能说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才算是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知行相合的思想都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德育手段,应该大加提倡。

六、快乐德育思想

“忧吾忧以及人之忧,乐吾乐以及人之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有价值的欢乐教育素材。除去斯宾塞功利主义幸福观所追求的“快乐至上原则”的局限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快乐”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失却快乐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过分快乐的人生是庸俗低下的。什么样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孔子的苦乐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在孔子看来,快乐的标准主要不在物质的享受,精神性的享受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孔子一生贫穷,然著书立说,教授门徒,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是无与伦比的。

快乐德育是一种激发人精神力量的教育,它重在用快乐的方式,以幸福、愉快、舒服、爽快为主观感受标准,通过各种愉悦的活动,使人道德品质得以逐步升华的一种教育理念。快乐教育和理性德育二者之间不仅不会冲突,而且还会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快乐德育思想不仅包含感性体验角度的快乐,而且涵括以“乐”为教材教育学生的快乐。正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乐”艺所提供的音乐素材,这些素材不仅可以在诸如“韶乐”的音质体验中享受旋律的激荡和壮美,而且可以激发受众思想品行的快速升华。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当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当受教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当音乐的欣赏变成对施教者品行的效仿,当快乐变成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德性认同,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快乐。”

七、“德刑并辅”的治国理念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曾经探讨过德与法的辩证关系,然而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都没有得出可以恒久存在的结论。事实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互为前提,而不是相互背反的。有的人以孔子的话为证据来说明二者之间应该以德为先,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事实上,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德刑关系”并不是说治理国家只有依靠道德的修养就能完成。孔子强调德性,旨在说明道德教育可以节约治理成本,也就是说在所有约束社会的机制中,唯有道德机制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受益”,法治固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法治的治理成本是极为高昂的。尽管如此,孔子也没有否认刑罚的作用,认为统治者要“德刑并辅”。“德刑并辅”的理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较为辩证的法制教育思维,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修养,特别是法律修养,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当然这一思维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基本的价值取向。

――――――――

参考文献

[1] [英]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 肖前.哲学原理(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艾斐.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人民日报,2009-06-25.

[5] 冯刚.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6] 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