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

生命最初的起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命最初的起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命最初的起源

篇1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4〕135号《〈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前后发生的事实上的重婚关系是否按重婚罪处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篇2

绝对的信仰神创论者的人数,要比人们预想的多得多,但没有哪个理性的人会支持《圣经》中提到的创造论。一些宗教和其他团体,包括很少一些科学团体提出的“智慧设计”(ID)理论,宣称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的某些事件无法用纯自然的说法来解释。就其本质而言,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现代科学对于创世纪的解释没有《圣经》上的故事那么精彩,但绝对不缺乏神奇。根据科学解释,地球是在大约45亿年前,即大爆炸大约90亿年后,在一片大气和尘沙的旋风中与太阳及其他行星一起诞生的。5亿年后,我们的行星已经完全从它诞生的剧烈震动中恢复过来,在物质基础上已经可以孕育生命了。又过了不到5亿年时间,它真的孕育了生命。这个被称为宇宙最终的共同祖先(LUCA)的存在体,通过进化带来了所有已知的活的生命,包括各种微生物、植物、真菌、动物和人。

最初的有机组织也许是从滚烫,含硫、充满金属成分的岩浆水里的非生命物质中生成出来。这种难闻的混合物好像是被“添加”进了丰富的小有机分子,如氯基酸、糖、含氮碱基,以及其他典型的生物组成成分。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对空间、近太空物质,尤其是坠落到地球上的陨石的探索所得出的一个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许多生命的化学基本成分是在整个宇宙间自发形成的。有机化学反应,因为其被认为是有生命的有机组织的一个特点而得名,实际上是最广泛和平凡的化学反应,即碳的化学反应。

那么,“宇宙化学反应”到底是如何产生最初的活细胞的呢?这还是个谜,但这一进程也许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一个是“化学反应”,也就是生命的本质。在被称作催化剂的酶和从阳光、矿物质或由其他有机组织形成的养分中所获得的能量的帮助下,活的生命不断地从小的非有机组织和有机组织的基本成分中制造它们自己的成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生命的起源中,只是其途径、催化剂的作用以及能量的来源尚不为人所知。

科学家们对此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现在能说的只是这一化学进程必须是高度决定性的和可复制的,就是说,在主要的条件下是必定会发生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可复制性”。目前这主要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来完成的功能,也许最早是由DNA的近亲,也就是RNA(核糖核酸)来完成的。

一开始,复制只发生在RNA分子上。不久,根据由RNA所提供的模板RNA分子开始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上来,于是这种复制就通过RNA(最终是通过DNA)扩展到了蛋白质上。反过来,复制通过蛋白质和越来越复杂的物质扩展到了细胞和多分子的有机组织上。

复制允许同一个实体一代代永无止境地复制下去,这是基因延续的基础。另外,因为在进程的保真度上难以避免会发生错误,复制必然会带来变异(在复制的形式上),因此也带来了不同种族间为争夺可利用的资源而进行的竞争。其必然的结果,就像查尔斯・达尔文首先描述的,是对那些最适合生存,尤其是,在已有的条件下制造后代的物种的选择。这一进程在可复制性一出现后就被加进了化学反应中,首先是在分子上,随后是在越来越复杂的聚合物上,一直到今天。

复制会出现变种和变形,而自然选择会对它们作出甄别。根据我们所知道的情况,这些变种完全是偶然发生的,没有任何的意向性和预见性,因此就有许多人认为生命的历史是由偶然事件来控制的。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自然选择所提供选择的排列会足够延伸,从而允许出现一个最佳或接近最佳选择的可能性。

事实上,有很大的理由相信,最优化选择也许比人们普遍所预期的要更多地发生在起源和进化的过程中。这表明,只要是在与其在地球上诞生时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就很有可能产生与我们所知的相同的生命形式,由此也证明我们今天对地球外生命的兴趣是正确的。

篇3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一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 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二)新课讲解

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放雷地实验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蛆是苍蝇产在肉上的卵孵化出来的,这说明较大的动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提问: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见解。放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指出这是科学家对原始地球的猜想。科学家关于地球还有不少猜测,请同学看教材104页最后一自然段至105页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讲述原始地球的特点及变化。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接着放米勒实验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实验产生了构成生物的所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 氨基酸。

学生讨论归纳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讲授: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出 蛋白质、核酸。原始海洋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和相互作用,凝聚成具有原始界膜的小滴。小滴在原始海洋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化学进化,最终形成原始生命。提问: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进化到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原始生命,即生命的诞生,主要通过什么变化?所以,我们说生命是通过化学进化诞生的。

指出这过程是科学家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猜测有可能是对的。另外,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亿年前,而原始生命发生在35年前。

(三)小结

可对照板书由学生来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 生命的 历史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人类的探索

生物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产生,目前的生物只能通过繁殖产生。

(二)原始地球

1.高温、地壳薄、有原始大气,后来才有水。

2.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无氧气和臭氧层。

(三)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1.无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较大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界膜 原始生命

2.生命诞生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四)几个主要年份

46亿年前形成原始地球

38亿年前形成原始海洋

35亿年前 形成原始生命。

六、习题与解释

1.随堂练习

(1)第一个用实验证明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的人是( )

(A)米勒 (B)雷地 (C)巴斯德 (D)达尔文

(2)原始地球上的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生成小分子有机物直至产生生命物质所需的条件有( )

(A)高温 (B)闪电 (C)紫外线 (D)以上都是

(3)非生命物质演化为生命的场所是在( )

(A)原始海洋 (B)原始土壤

(C)原始大 (D)原始陆地

2.课后练习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 。

(5)米勒的实验及后来许多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来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实验用来证明

(6)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有 、 、 、

等气体,没有 、 和 。

(7)原始生命起源于 物质,原始生命在 形成的。是 进化的结果。

(8)科学家推测,地球形成于 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 后前,原始生命形成于 年前。

(9)你认为在现在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3.参考答案

(1)B (2)D (3)A (4)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 (5)天然蛋白质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基本上都能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方法合成 (6)甲烷 氢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氧气 臭氧 氮气功 (7)非生命 海洋 化学 (8)48 38 35

(9)答: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为再产生原始生命。因为,原始生命的形成条件已不存在,现在的大气成分不同于原始大气,其主要成分为氧气氮气等,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没有持续不断的雷电。另外,现在海洋成分也改变了。

小资料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篇4

[关键词] 色彩彩陶审美心理象征

启蒙哲学有一句箴言: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用这一点来验证以对中国这种“连续性文明”的研究是非常贴切的。(张光直先生称的连续性的文明指“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连续,地与天之间的连续,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张光直先生说:“要想把握住中国古代文明特征本质的话,考察的对象应该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从比较早期形态到较高级形态演变的一段历史。”[1]因此,要想研究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就应该追溯到史前时代。史前艺术品,包含着重要的巫术、宗教等精神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只从物质或实用的角度来理解它们,我们应该在这些器物和遗物身上寻找心理的表现形式,还要通过复原史前人类的行为操作来探求他们的观念,并在史前人类的观念整体中把握他们的审美心理。因此,史前艺术品应该被看作是史前人类精神逻辑的展现,是人类心理的典型物化形式。从这些有形的物化形式来研究人类无形的心理和精神,从他们感知和思维的形成中,窥测其心理状态,这正像西方人类学家把这一工作形容为“从本书的最后一章将整本书重构出来”一样。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曾在《艺术心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卜文中这样描述:“对艺术的本质,从心理的角度加以推理研究,大概起源于广泛流行的对超自然力量和艺术家灵感的原始信仰……那种符合神意的颂诗和符篆可以祓邪禳灾,符合神意的雕像、神庙和宗教礼仪则可以使神灵愉悦,显然神灵是有所偏袒的,正是在这些地方闪现出审美趣味……。”[2]他还指出,审美心理学:“把艺术作品放在更广阔的人类行为范围内进行研究。……理解这些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与艺术以外的其他人类经验的关系,以及他们与人类机体结构的关系。”[3]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文化遗迹,是史前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又是艺术的重要源头,同时它也是巫术思维的一个产物和史前色彩审美心理典型的物化形式。通过对彩陶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知史前原始人类从审美感知、审美感情到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的整体过程。远古祖先的精神风采和神韵都凝结在物化的彩陶中,它体现着长达几千年的先民的风范,并且经历了约3000年左右的由盛到衰的演变历程。对彩陶的研究,我们需要转变某些传统的、陈旧的学术观念和思维方式。通常认为,彩陶是一种实用的器具,是先民为了实用的目的而创造的。但有研究者认为,陶器(彩陶)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典型的用途是作为随葬品或葬具,生活中用量极少。因此,彩陶应该是“礼器”,是为了神圣的目的而创造图(1)彩陶大汶口文化出来的,因而不应仅仅视为日常实用器皿。[4]彩陶,即彩色陶器。它是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入窑烧制而成。如果说石器作为人类最初也是惟一的创造是审美心理的萌发,那么具有巫术倾向的彩陶的制造应是色彩审美心理典型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着色于自身”向“着色于物”或“绘形于物”的一个开始,可以说,色彩伴随着彩陶的始终。

彩陶的基本色彩有红色、黑色、白色及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过度性的间色,如赭色和黄色等(图1)。中国彩陶最先所使用的色彩是红色。考古研究发现,老官台文化彩陶纹饰就是红色宽带蚊。这种红色宽带纹在大亚湾

等早期彩陶中都被使用,成为最普遍的用色。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中、后期以黑彩为主,并与红色并用,形成红底黑花的强烈反差(图2)。彩陶作为“礼器”,是为神圣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它的用色不应是简单的为了装饰的需要,但从彩陶的用色我们可以探知,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明显脱离动物性被动色彩反应,出现为生命本能需要而选择和运用色彩。于是,黑、白、红、赭、黄、绿等颜色被由简到繁地运用于和生命相关的各种活动中。当然,原始人类首次发现和使用颜色究竟发生于何年何月,并不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人类现代色彩本质的起源处,我们主要认识人的原始色彩本能何以发生和发生的根据。下面我们就彩陶最初的用色红、黑、白等三色进行比较理性的逻辑分析:

红色著名文艺史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论及红色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认为的:大概原始人最初所用的红色,就是他亲手杀死的敌人或兽类的鲜血。而到了后来,则大概都采用红矿石装饰,因为红矿石是到处都有的。而且,格罗塞还认为,红色是一切民族都喜欢的色彩,只要留神小孩,就可以晓得人类对于红色的爱好至今还很少改变。在一个水彩画的颜料盒中,红色总是最先用空。歌德在他的《色彩学》中,对橙红的颜色在情感上能使人激发无比的力量这一点也大为赞叹,他说:“橙红色!这种颜色最能表示力气,无怪那些强有力的、健康的、的男人都特别喜爱此种颜色。野蛮人对这种颜色的爱好,是到处彰著的。”[5]因此,在非洲、亚洲、欧洲等相当大的地域,都曾经发现史前人类在墓葬中把红色的石矿粉撒在尸体的周围。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一万五千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的遗骨旁就撒放着红色的矿粉,据河北磁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结果考证,约八千年前原始人所制作的骨质和石质饰物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的,好像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红色是直接联系着动物性特征和血液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原始人在战争或狩猎中发现,人或动物失去了红色血液,就失去了生命。因此,红色的审美价值之大说明色彩与人的原始性本能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从人性本能的自发装饰基础上支持着审美感觉。

黑色和白色 黑色和白色也是原始色彩活动中最常见的色彩。蒙蒙混沌初开,黑白色彩纷呈。从人的视觉能力看,白色是阳光的颜色,它象征着光明、温暖、安全黑色则是夜晚的来临,它象征着神秘、死亡、恐怖。这应该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色彩的最初的心理感应。

现代解剖学研究发现,在人的眼睛结构中,存在着可以感受明暗和色彩的两种细胞。即柱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柱状细胞对暗光下的形体较敏感,而锥壮细胞则对于色彩的认识较敏感。在人类原始时期,经过数十万年的长期演变,人的眼睛在感受明暗的基础上逐渐向感受色彩进化,所以明暗是人的色彩感觉的中轴。色彩是在中轴上的延 展。人在宇宙的大范围中感应着明暗的作用,后来发现单色,处于本能,人对单色进行有意识的运用。并且随着人类视觉感官的不断进化,原始人产生色彩感觉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由于原始生命本能的内在需要,使原始人在自然界中发现并使用红、黑、白等几种单纯的颜色,然后又把这些颜色直接运用于与生命相关的地方。从此以后,人类离开了动物性被动色彩感应,由生命自发本能创立直接属于现代人色彩感知的起源。彩陶,就是最有力的见证。日本学者城一夫在《色彩史话》中这样说过:“色在具备物质的一种属性的同时,又具有作为共通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例如,红色是人类血的象征,也是生命的象征,这是从古至今各民族的共同观念。彩陶纹饰首先主要用红色,并在后来红色一直成为与其他颜色并用的重要色彩,虽然难以断定其全部原因,但这与红色本身的效力以及它使人所产生的联想性,肯定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次,彩陶对色彩的使用,除了美的需要以外,便是作为“共通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而存在,带有某种“民族的共同观念”。[6]

彩陶中所使用的色彩并不复杂,从“着色于自身”到“着色于物体”或“绘形于物体”,使颜色和物体同时产生了咒术功能,着色于自身所产生的咒术性效果同色彩一起移到了物体上。“只是到了后来,色彩所具有的咒术性逐渐消失,形体成了重要因素,色彩仅仅附属于器体,起到了单纯补充形体和象征的作用。‘人着色于物体,无声地传达了各种意识、感情和情绪,颜色变成了语言、思想和感情。”[7]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彩陶所用的红、白、黑、黄、赭等颜色,一直是中国人长期喜爱的色彩,我们从原始彩陶的用色,可以看到中国人对某些色彩喜爱的沿袭性。因此,彩陶的用色,我们恰好找到了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源头,它渗透着、凝结着中国人最初的色彩情感和审美心理。

当然,对于彩陶的颜色,我们还可以有多种推测,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颜料品种相对比较单一,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当时不同地域的人对色彩的偏好不同,以及色彩与心理情绪对应的不同有关。彩陶用色,不以鲜艳夺目取胜,而是以自然和谐为特点。这种自然和谐,也许与当时先民的精神状态相吻合,他们是一种无言的语言,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原始人类的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彩陶的色彩审美心理形成之后,中国人的色彩审美倾向似乎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形成五彩彰施的象征性色彩观,每一色彩都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古代绘画、宫殿建筑、建筑装饰、服装以及民间美术、戏曲艺术中等其二是形成尚黑的色彩观,人类的原始色彩本能得到升华,具体地说,尚黑的色彩审美心理在艺术形式中得以升华,即中国古代文人画以水墨的审美情趣,把原始色彩本能的黑色升华为可供观赏品位的墨色形式,形成独特的水墨绘画色彩表现。这两种色彩审美情感相互交织,又各自独立。对于这两种色彩审美倾向的形成,我们有必要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人类色彩的起源处去寻找答案。

篇5

冼鼎钧 译

关于宇宙的起源,冰岛文学家斯托里森在1220年左右编写的北欧神话集《新埃达》中已有所阐述。按这本神话集所说,最初是一无所有的。既没有地,也没有天,只有一个裂口,也没有草原。而在这混沌虚无的北方和南方,则是冰雪的区域尼夫尔翰和火的区域木斯皮尔翰。木斯皮尔翰的火融化了尼夫尔翰的一些冰。在融化的水滴里产生了一个巨人伊默。伊默吃什么呢?啊,看来还有一头母牛阿豪姆拉。可是母牛又吃什么呢?好吧,还要有点盐。故事就是这样继续下去。

我不想冒犯宗教感情,即便是北欧维京海盗的宗教感情。但是,我想这个故事实在不是一幅令人满意的宇宙起源的图景。且不说对那些无稽之谈的非议,只就故事本身,它所引起的问题就和它解答的问题一样多,而每个疑问的解答都要求初始条件的进一步复杂化。

追溯宇宙起源的这个念头是不可抗拒的。自从16至17世纪开始出现现代科学以来,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曾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宇宙起源问题。

可是,就在这刚刚过去的十年里,一切都改变了。一个早期宇宙理论已经被广泛接受,以致常常被天文学家称为“标准模型”。这个理论多少有点像有时被称为“大爆炸”的理论,但是它进一步对宇宙的内容作了明确得多的规定。

最初发生了一次爆炸。这不是习见于地球上发生在一个确定的点,然后向四周的空气传播开去的那种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始就充满整个空间的爆炸,爆炸中每一个粒子都离开其他每一个粒子飞奔。

在爆炸发生后的百分之一秒,即我们能多少有把握谈论的最早时刻,宇宙的温度大约是摄氏一千亿度(1011℃)。这比最热的恒星中心还要热,事实上,它是这么热,以致不可能聚集成任何普通的物质成分,即不可能聚集成分子、原子甚至原子核,能够在爆炸中相互飞速地分离的只是各种基本粒子,它们是现代高能核物理的主题。

在这里介绍一下早期宇宙里存在最多的几种粒子。一类大量存在的粒子是电子,就是在电线的电流中运动的那种带负电荷的粒子,它们组成了现在宇宙中所有原子和分子的外层部分。另外一种在早期宇宙里非常丰富的粒子是正电子,这是一种质量和电子完全相同,但却带着正电荷的粒子。在今天的宇宙里,正电子只有在高能实验室里找到,或者在某些放射性现象中找到,或者在宇宙线和超新星爆炸等剧烈天文现象里找到,然而,在早期宇宙里正电子的数目几乎完全和电子相等。除电子和正电子之外,还有数目大致相等的各种中微子。这种幽灵般的粒子既没有质量,也没有电荷。最后,宇宙里还充满了光。但是不必要把光和粒子分别处理。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光是由质量和电荷都为零的粒子――光子所组成的。每个光子携带着一定数量的能量和动量,大小取决于其波长。光子的数目和平均能量和电子、正电子或者中微子的数目大致相等。

这些粒子(电子、正电子、中微子、光子等)不断地从纯能量中产生出来,经历很短的寿命后又湮灭了。因此,它们的数目并不是预先注定的,而是由产生过程与湮灭过程的平衡确定的。从这个平衡我们可以推算出,这盆宇宙汤在温度为一千亿度时的密度是水的四十亿(4×109)倍。此外。宇宙汤内还掺有很少量的较重粒子:中子和质子――它们组成今天世界里的原子核(质子是带正电荷的;中子比质子稍微重一点,是电中性的),比例大致是每十亿个光子(或正电子、电子、中微子)对一个质子和中子。十亿个光子对一个核粒子这个比值是建立宇宙标准模型的关键性数值,必须由观测来得到。

随着爆炸继续下去,温度下降了,在约十分之一秒以后下降到摄氏三百亿(3×1010)度;约一秒以后降至一百亿度;十四秒后降至三十亿度。冷却到这个地步以后,电子和正电子湮灭的速度开始快于它们从光子和中微子重新产生出来的速度。这种物质湮灭过程所释放出的能量暂时延缓了宇宙的冷却速度,不过温度仍然在下降,在最初的三分钟终了时,下降到十亿度。这个温度已经足够低,能使中子和质子开始组合成复合的原子核。首先是由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组合成一个重氢(氘)核。由于这时的密度还足够大(稍微比水小一些),所以这些氘核可以迅速地组成最稳固的轻原子核,即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核。

最初三分钟终了时宇宙的组成主要是光、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核物质仍然只占很小一个份额,现在它们当中有百分之七十三是氢,有百分之二十七是氦,还有跟这些核物质同样稀少的电子,它们是经过电子-正电子湮灭期以后剩下的。所有这些物质继续飞驰分离着,一直在冷却下去和稀薄下去。又过了几十万年,温度终于冷却到足够低,可以让电子与氢核和氦核组成原子。这样组成的气体由于引力影响而形成气团,最后凝聚为今日宇宙里的星系和恒星。但无论如何,星辰得以开始它们的生命的组成物,正是在这最初三分钟所产生的。

上面简单叙述的标准模型仍然不是关于宇宙起源可以想得出的最令人满意的理论。就和《新埃达》一样,在阐述宇宙的开始时,或者在第一个百分之一秒左右,这个理论仍然存在着令人困惑的含混之处。再则,还有必要去确定起始条件,特别是光子对核粒子的初始比率――十亿比一,而这是令人不愉快的工作。我们宁愿在理论里有更大的逻辑必然的观念。

例如,另一个称为“稳恒态模型”的理论在哲学上就有更大的吸引力。这个模型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在这个模型里,宇宙永远都是和现在一样。当它膨胀时,在星系分离开的缝隙里,有新的物质产生。这个理论隐含了所有关于宇宙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问题的答案。答案是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如此它才能保持着永远不变。宇宙起源的问题被一笔勾销了。在这个理论里根本不存在早期宇宙。

那么我们怎么会得出“标准模型”的呢?它是怎样胜过诸如稳恒态模型等其他理论的呢?它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近代天体物理学基本上是客观的,人们对它达成了一致的看法,既非由于哲学偏爱的变迁,也非由于天体物理学巨匠们的影响,而是由于来自经验数据的压力。

在叙述了观察到的宇宙学现象之后,我将试图把个别的资料并在一起,以组成一幅早期宇宙物理条件的连贯的图画,这将更具体地把我们带回到最初的三分钟去。我们将会像看电影那样,按顺序地看到宇宙的膨胀、冷却和形成。我们还将试图看一下那个仍然笼罩着迷雾的时期(最初的百分之一秒)和在此之前的事情。

我们可以确信这个标准模型吗?它会不会由于新的发现而被推翻,而被别的宇宙起源说所超过?或者,甚至稳恒态模型会东山再起?也许会。我不能否认在我写到最初三分钟的事情时,似乎是充满信心,但心里并不是那么踏实。

但是,即使它最后被别的理论所取代了,标准模型终究在宇宙学历史里起过重要的作用。现在(虽然是在最近的十多年以来),把物理学及天体物理学的理论想法在标准模型中计算出其结果来进行检验,已经是正规的方法。标准模型已经常被用作论证天文观测计划的理论基础。这样,标准模型为理论工作者和观测者提供了基本的共同语言,使他们了解彼此在做些什么。如果有一天标准模型被一个更好的理论所取代的话,这个理论很可能是由于受到标准模型启发而进行的观察和计算所得到的。

篇6

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我们干什么事都想获得自由。自由的工作,自由的生活,自由的学习。而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追求的也还是自由。有诗为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什么大家这么迷恋自由呢?原因很简单:解脱了。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何时干就何时干!那自由起源自何时呢?人类文明之初,不对,生命之初,也不对,据我猜测就应该起源自宇宙起源大爆炸的瞬间,因为在那一刻,时间,空间,物质,历史诞生了,而有了这些载体,自由才应运而生了。在那之后,宇宙在加速膨胀至今仍未停歇,而最初的基本粒子也在自由自在的四处活动,碰撞,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产生更重的粒子直至产生组成今天地球上一切生命及物体、星球及一切的全部基本物质粒子。由此可见自由并非生命体专享,而生命也是一种物体,只不过是一种能做许多复杂运动的物体而已。

物质世界为了自由,运动“拼博”了140多亿年才产生了今天的光辉灿烂的宇宙,才产生了地球及在上面活动的不可思义的物体——生命。而生命中的姣姣者——人类,也是历经几百万年的奋斗演化才创造了今天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和高级的智力。一切的一切,都因自由而起,也因自由而终!这后半句有些人可能不太能理解,其实你想想,人类再聪明,时间再漫长,而物质的自由运动是无人可挡的,所有的星球,包括最后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也有衰老和毁灭的那一天,到那一天就算人类不死,也无立足之地了,所以说星球都终将灭亡,而人类最终也难逃劫难,庆幸的是这一切都是非常久远的以后的事了,我们这一代哪怕是下一万代都不会因此而发愁的。不过想想这一切,自由面前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自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然而然的顺由,人要自然而然的顺由自己发展,人是物质啊,而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质都会自然而然的顺由其本质规律发展的,这是无人可挡的,无论你多么春风得意也别妄下海口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想想吧,你全身上下大大小小哪一块不是由物质构成的啊,而有哪种物质不属于天即大自然呢,所以真的只能说无命不由天啊!认命吧,老老实实顺应天理,据本(依据本质)而为吧!只有这样,你才会少走弯路,少生报怨,尽快实现你的人生价值的!

有句话叫:“不自由,毋宁死!”,是的,想自由吗?先看看此文吧,先理解它吧!

篇7

关键词:希腊哲学;科学哲学;水原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31-01

古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之始,是人类认识史上伟大的思想宝库,对后来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恩格斯曾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希腊哲学中的一些科学因素对科学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若无苏格拉底的伦理哲学等哲学假说的研究,也不会有近现代的西方乃至世界的社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社会科学伟大成果。

哲学概念在古希腊的内在底蕴是思考希腊哲学中科学因素的理论参照和逻辑始点。由于哲学内涵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要以哲学在希腊的本义为依据而不应该涉及近现代意义上的哲学理念。希腊人最初将哲学称为“智慧”。后来苏格拉底为了与诡辩学者相区别,称自己是爱好智慧的人。因此爱好智慧、流传智慧便是哲学的意思。因而哲学是“智慧”及其追求过程的统一体。

有关智慧在古希腊的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我们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谁能懂得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可看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很明确;智慧是一种关于事物普遍规律的知识,智慧告诉人们的不仅是有关事物的一般“what”,更重要的是“why”。他又指出:“谁能更善于并更真切地教授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该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这些论述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可见哲学在古希腊有以下特征;1、哲学研究对象是有关事物深层的原理和原因的知识,而非表面的显现知识。2、哲学具体内容是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的体系,它根植于对自然、社会发展和规律进行的具体探索和认知过程中而决非。3、哲学思维方式是逻辑抽象的,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对概念和规律的提升与把握的过程及其成果。因此对“自然”、“宇宙”及其“本原”的终极追问和探讨贯穿于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兼具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任务。因此哲学在古希腊所代表的内涵就体现了其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包含了自然的真实性、普遍性、规律性在其中。

有关古希腊哲学起源的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宗教说、阶级说、概念说、水原说。但是国内外有关论著往往都把泰勒斯率先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哲学命题视为希腊哲学史上的第一人。罗素认为,“每本哲学教科书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学始于泰勒斯,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在哲学起源中有多少科学因素呢?须从哲学起源加以反推,自泰勒斯向前追溯,追寻一下作为潜在哲学形态下希腊人的认知成果及其发展轨迹。作为潜哲学形态的思想意识在希腊的形式有: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宗教神话。它们渐次进化,最终进入了哲学王国的门槛。科学技术是人类最基本需要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概括。科学技术及科学思维作为潜哲学形态的思想意识,从一开始就彰显了对古希腊哲学普遍性、客观性、规律性和精确性的思维气质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文学艺术是潜哲学时期另一主要形态,早期的人类在与自然与他人交往中,猎取了某种自然物的胜利而欢乐中,逐渐懂得了一种特殊需要表达和流露。这些生活情感经语言提炼和思维加工后便形成了最初的文学艺术,反映了他们原始而真实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包含着后者对自然法则关切的萌芽,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古希腊宗教神话的思想形式、表达方式和研究内容接近哲学,广泛涉及自然、人生和社会各个领域。在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神是整个希腊世界的折射与再演。古希腊哲学就是在神话之中发现它隐藏着的其它意义并推侧更深的逻辑规律。这影响了早期希腊哲学的思维意向的追寻。综上所述,早期希腊的科学思想、文学艺术和宗教神话作为哲学思维的潜在形态,潜在地规定了后来起源的自然哲学,是后者最为重要的思想基础。

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基于潜在哲学时期的思辨,通过经验归纳得出的:生命本身的维系对水的依赖,对生物之水状源的观察,水的三态转化和可塑性,以及水作为常见组分存在于多样物体中,泰勒斯得出结论――水是万物的本原。水原说首先对世界的本原问题做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回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而不是神所创造的。这是第一个与宗教蒙昧相对立的唯物论的世界现,表明人类智慧已祛除了神话迷雾,透露了人类理性思维的神圣之光。关于水是万物的根源,标志着人类认识从直观幻想朝观察思考过渡,开始了人类以科学分析与哲学概念认识世界的新纪元。

科学、常识或神话之间最重要区别是科学的探索性。该探索和批判的精神和谐一致地贯穿于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在新的推测和批判的过程中求得发展。希腊哲学充分体现了借助于思维内部的逻辑力量实现超越性和独创性发展。他们在经验观察和理论思维的结合中,注重对自然基本原理的研究,形成了以思维抽象和理性逻辑为表征的系统知识,这种探究模式又反过来助推了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求知自然总体原因的思维飞跃。

古希腊时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黎明时期。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最初的自然科学尚不可能独立地对自然界进行解剖研究,而是在哲学的母体内孕育萌生,借助于哲学的思维形式去思辨地、臆测地把握自然界。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在古希腊哲学中占有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

篇8

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热门范文   今天,我读了《物种起源》,这本书是达尔文写的。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着作。《物种起源》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品,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本书中详细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物种起源》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的观点是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点我非常同意他的想法。生物有进化,物种也有变化,本不是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进化学说,也不是达尔文创建的,在他以前已有着漫长的历史。不过达尔文加上他观察所得的新材料,总结和发展了进化学说,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彻底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建立了生物学的真正基础。在解释万物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接受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接受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该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很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我们还应该学习达尔文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热门范文

  我们在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可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在尝试着读这一本书,那些有意无意的争论我能从那里明白许多!

  首先: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这是这本书最为基础的一个问题。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样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在这本书里,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

  基于这一结论,我们能够明白,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理解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基于这一结论,我们能够明白,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理解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相信上帝是违背科学和理性吗

  达尔文得出了上帝是生命起源的结论,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一个不得已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常听说诸如"相信上帝是不科学的"或"科学已经否定了上帝"之类的话,但这些话本身不必须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酌的。正如达尔文一样,我们会思索、探讨最初的起源的问题,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人们往往会不得不以很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在解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诸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及达尔文等等,都相信上帝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不相信上帝的自由,但要用科学和理性来作为这些事的依据那里有似乎有些牵强吧!

  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热门范文

  在东方,一直流传着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西方,则相信上帝创世说,也同样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然而,达尔那部惊世骇俗的巨作:《物种起源》则扭转了一切。为世俗中迷茫的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物种起源》使那些远古的传说,在它的面前不攻自破。它摆脱了科学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了解放;它引领了时代潮流,使自然科学迅速崛起;它惠及了后世,更使我们明白了拼搏的重要。虽然在这条人们慢慢认知科学,了解科学的道路上,存在着诸多坎坷,但阳光总在风雨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物种起源》经得起岁月的推敲,经得起后人的考核。“生命只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的细胞的开端”,这多么令人难以置信,但世界就是如此奇妙,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粒小小的受精卵,则诞生了我们……读着《物种起源》如让思想插上智慧的翅膀,在科学的天空翱翔,亲身感受着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物种起源》使自然科学迅速崛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引领着这原本保守的时代,使它走在世界前列,李卜克内西对此做过生动比喻:“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个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物种起源》中的进化论引导着人们深入研究,为分子遗传学生物学开拓了道路。由此,进化论不愧被称为19世界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有了它的推动,自然科学迅速崛起,如虎添翼,科学领域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社会又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这无不显示着它的辉煌。读着《物种起源》感受着先人的智慧,科学的伟大,在它面前我就像沧海中的一粒粟,在这巨作的震撼下,望洋兴叹。

篇9

阜南一中高一(22)班 仝心

没有人知道历史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财富,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历史。对于那些平庸无奇的常人,他们口中所谓的“光辉历史”也不过是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已。没人知道历史的源头在哪里,但我们的确看到了:历史,是漫长的,是值得思考并伴有教育意义的。有些人真真实实的刻在的苍老的历史石碑上,或留芳千古,或遗臭万年……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学子,我们有资格向世人昭示我们自己的历史吗?

过去的属于过去,即使辉煌,也只是过眼烟云。没有人愿意抱着光辉璀璨的空壳过一辈子。今天会成为明天的历史,当下会变成未来的历史,而此刻也会成为下一秒的历史。但历史也是需要质量的,如果那些毫无意义的历史泛滥成灾,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没有,甚至是遭人鄙夷。

梦一般的,那么真实但又不可思议,我就踏上了高中漫长的征途。坐在一个从未到过的教室里,看着周围陌生而又有些熟悉的面孔。我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个只需父母疼,老师管的小学生、初中生了。想想三年是如此的漫长而又充满挑战;想想这三年后又要经历一场人生的暴风雨;想想现在眼前有如此多的未知数……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迷失在一个沙漠中,有,且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去;要么就和生命打一个赌,昂起斗志,杀出一条血路……这时的我,不要也不想成为一个平凡庸碌的人。我不想也不敢犹豫,时光是转瞬即逝的,我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错过。

没有人知道历史的起源在哪里。但是,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学子们,可以选择并尝试着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别具一格的,不平凡的历史。让我们找到历史的起源,让自己成为这历史的起源。虽然这过程很艰苦,但是,在我们累了,倦了,想放弃了的时候,请想一想我们肩上的职责,以及那最初的美好的梦想,我们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害怕。

篇10

一、自然发生说

这种假说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如中国古代的“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西方有关生命起源的实验是通过单细胞繁衍进化开始研究的,从单细胞的草履虫的滋生开始演变;然后是以细胞分裂为繁衍后代的方式到多细胞生物诞生变异逐步发展进化为动物的过程;证实了肉汤变腐里面存在微生物生命的一种进化,否定了肉汤变腐是自然发生说的论点。

二、生生论

生生论认为生物不能自然发生,只能由其亲代产生。此种看法没有回答“最早的生物从何而来”的问题。

三、宇宙胚种论(宇宙发生说)

这种假说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物来自别的星球或宇宙胚种,它们可以通过陨石或其他运载工具而到达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可以通过物理现象证明宇宙胚种论只是一种原始的臆想。宇宙间存在着高能量的放射线、紫外线、含有各种波段的放射性物质。含有生命体征的微生物孢子不用考虑如何穿越高压大气层,只是单单这些射线的辐射强度足可以杀死任何带有生命迹象的微生物。地球上见到的碳质陨石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机分子,虽然有科学证明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只能说明其陨石携带的是养分和可供生物繁衍的外界物质,和生命基本体征无关。地球上最早的胚种起源直接借助这些有机成分滋养,配合合适的温度气候才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一步一步进化而来,并非直接胚胎进化那么简便单一。

四、化学进化论

在广袤的地球上,在空气、水的作用下,无机物经过大气、阳光、水的作用从无机物发展成有机物;有机物繁衍成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繁衍成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形成带有生命体征的胚胎;胚胎进化成高级生物。这种看法比较符合科学事实。化学进化论最初由苏联学者奥巴林(1924)和英国学者霍尔丹(1929)提出,已为越来越多的科学事实所证实。化学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

1.由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原始地球的大气是无游离氧的还原性大气,包括H2、NH3、CH4、CO2、H2S、水蒸气等,它们在高温、紫外线、雷电、宇宙射线等原始地球条件的作用下,能合成氨基酸等组成生物体的有机小分子,这一过程已于1953年由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原始大气成分,在实验室中合成了有机物。米勒认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原始地球上由无机物分子进化成有机物分子是一种化学生成的基本反映。

2.由有机物单排列分子分裂成复杂的有机物分子群。可以推想,有机物合成以后,被雨水冲淋,而后汇集到原始海洋中的有机小分子(单体),经海浪的撞击,浓缩、蒸发、聚合等,彼此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聚合体)。1965年7月,我国生物学家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生物化学工作者王德宝等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些成果说明了,原始地球上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有机物单排列分子分裂成复杂的有机物分子群。

3.由有机物分子群,分子和分子之间的界膜之间高度的依附性和独立性,形成了独立的相互依附的生命体征,这种基本的生命体征再经过漫长的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向高级生命逐步进化。研究多分子体系有两种实验模型:一种是由奥巴林提出的团聚体形态。实验过程是阿拉伯胶水溶液和白明胶水溶液混合搅拌,形成的团聚体小水滴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核糖核酸、蛋白质、糖类、都可以相互溶解,混合形成团聚体。奥巴林由通过实验把含组蛋白、磷酸化酶、阿拉伯胶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浓缩团聚体。通过观察和分析形成的团聚体含量是葡萄糖-1、和被磷酸化的蛋白酶、和一定比例的合成淀粉。经过加热(或者发酵处理)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又重新分解到溶液中。由于这种模型能模拟出最简单的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另一种是微球体模型,由S·W·福克斯等提出。他们将各种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加热至170℃,数小时后就生成一些具有蛋白质特性的物质,称为类蛋白;将由酸性氨基酸组成的类蛋白放在稀盐冷却溶液中进行分解,我们就可以通过显微镜见到微型球体在浮动。微球体的存在形态是稳定的双层膜方式。在高渗溶液环境下产生收缩;在低渗溶液环境下产生膨胀。在一定温度和适应的环境下产生分裂和变异形成新的物质,进行分裂或者滋生性繁衍。这也说明了有机物单分子结构可以进化成有机多分子的过程只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篇11

摘要:为进一步对历史哲学进行归类整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思辨的历史哲学中的一类具有独特特征的历史观进行界定。分析认为:社会进化型史观是一种有着自己明确内涵和外延的历史哲学类型;它有自己的历史沿革,是一种独特的理论范式;它与社会进化主义等关系密切,但也绝不能混为一谈;它担负着升华出一种新型历史哲学的重任。

关键词:社会进化;历史观;历史哲学;历史决定论

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1010911

人类的社会历史观念随着人类科学知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由于当时人类认知水平的限制,最初的历史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不自觉地把人类历史当做一个过程来对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我肯定的信念也与日俱增,历史观在这种日益增长的信心和乐观主义中实现了由过程向发展的伟大变革,社会进化型史观就是在这种变革中应运而生的。因此,考察它的所以由来的知识根源并弄清它背后的思维逻辑,对于我们定义并进一步辨析这种类型的历史观至关重要。笔者拟对这一问题做尝试性探讨,并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一、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进化与

社会进化观念的思维逻辑在承认现有认知范式的前提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可以将许多知识认定为是确定无疑的。它们不仅是知识,还可以作为进一步推论的明确的或隐含的前提假设而不必疑其为非,用奥古斯特·孔德的术语来说就是,这些知识是可实证的,这些知识无疑可以包括下面将要提到的陈述:

宇宙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生长的过程,虽然科学家对宇宙的起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宇宙自上百亿年前诞生,时间和空间随之诞生(人类现有的认知范式就是以承认时间和空间为绝对前提的)。随着宇宙的生长、太阳系的形成,原始大气、原始海洋和最初的大陆随着地球的生长得以成形。

生命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生命到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各类物种先后在地球上出现。而人类在进化树上的位置是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不仅如此,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其体质本身的演变过程是类人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现代人。大脑作为人类体质进化的一部分也变得日益发达,文化和社会也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

历史学家基于以上的知识图景给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如果宇宙、生命乃至人类本身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那么文化或社会是不是同样进化着的呢?“哲学主要是通过理性思辨和直觉来思考进化问题,它往往更容易提出一些大胆的论点。文艺复兴之后进化主义的新生,首先在哲学家那里展现了出来。他们在两个方面推进着进化主义,一方面是对宇宙起源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对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历史领域所抱有的进步信念。”[1]

不仅如此,如果一个历史学家声称,一个理想的自然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在总体上必然会是“一种全面的线性的进步过程”,他总能列举出一大堆言之凿凿的“事实”证据,而且我们也应该承认,这些证据很难予以反驳。例如,“假如我们将1 000年前第二个千禧年开始时的人类福利同现在第三个千禧年开端的人类福利进行比较,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有了进步:大部分人的寿命延长了,婴儿的死亡率降低了,营养得到了提高,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穿衣和住房问题也有了改善,读书识字率提高了,天花已经被消灭。虽然肺结核依然具有杀伤力,可能甚至还会夺取很多人的生命,但得病率已经下降。生活的其他基本方面得到了改善”[2]。

由于部分或全部的历史“明显”地呈现或表象或事实的“进步趋向”,许多历史学家基于此形成的历史进步的思维倾向,也就变得容易让人理解了。基于进步“事实”的进步观念是历史理论本身的进化过程中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又反过来引导着人们在头脑中进一步“塑造着”历史进步的“事实”。

此外,当人们由衷地赞叹历史学家洞察古今的深远眼界时,却不知道他们是“历史近视症”威胁下的高危人群。实际上,历史学家身处的当下局势对他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历史事件及其过程对他们的影响。“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3]当下局势无情地压在历史学家的头顶上,人们往往看不见它。上升社会中到处洋溢着的乐观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历史学家的思想,正如天灾人祸的暗无边际经常会给历史学家的视界蒙上一层阴郁的色彩。当下局势就是这样悄悄地在历史学家的头脑深处潜伏下来,并与他们一起扮演了历史理论共同建设者的角色,它的分量可以从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斯宾格勒文明衰落观中窥见一斑。最直接的表象成了最不易为人们觉察的因素,答案很简单:它们最容易被忽略。

二、社会进化型史观:概念、特征、

篇12

“冥古代”之谜

大约45.3亿年前,“襁褓”中的地球刚在其环绕太阳的轨道上立隐脚跟就大祸临头了。一个大小相当于火星的天体对年轻的地球斜向施以一击。撞击所掀起的瓦砾碎片,被抛掷进地球轨道并形成了月球;撞击产生的能量则提供了足以将地球表面熔化的强热高温,一笔勾销了这个星球先前的地质记录。使人类对地球最初5亿年这个史称“冥古代”的最黑暗时期,几乎一无所知。

在西澳大利亚杰克山发现的锆石,是地球上年代最为久远的矿物。精确的测定表明它们生成于40多亿年以前。锆石的含氧量之高表明它们是在水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地球上的海洋在40多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尽管如此,它们仍无法昭示熔化的地球在冷却之际究竟发生了什么。

了解地球“冥古代”的途径之一,是对月球和火星进行矿物勘探。因为构成月球的正是那次大撞击所带来的岩石瓦砾。与地球不同的是,这两个星球都没有经历过重新熔化,所以在其表面找到真正属于“冥古代”的岩石的概率还是挺大的,科学家对此充满乐观。

水之谜

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8大行星是在超过45亿年以前,由同样环绕着太阳的气体尘埃云形成的。随着引力以太阳为中心对这一云团的牵扯,尘埃颗粒相互碰撞,彼此黏附,形体不断扩大,产生了幅员更为广阔的引力场。经过撞击和融合,由这些团块构筑起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太阳系家族。

其中地球与太阳之间保持的距离,提供了恰好使这个星球适应生命居住的热量和光照度,但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碳、氢、氧、磷、硫这些繁衍生物的元系无与伦比的交融,如果地球表面没有液态水,那么生命是不可能产生并获得进化的。但地球是如何获得水――这一生命之源的,仍然是个未知的大谜团。

既然离太阳那么近,当然够炎热的,不可能在地球形成之际就使水单纯地从气体云中得到冷凝,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水是在后来所谓的“月球大撞击晚期”,以寒冰彗星的形式,如雨点般从太阳系外层降落下来的。不过,目前尚无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一解释是正确的。

欧洲航天局将在近期内发射“赫歇尔太空望远镜”,利用大小相当于哈勃太空望远镜一倍半的镜面,深入窥探太空,并借助于红外探测器,让我们前所未有地一睹正在形成的新星体和尘埃云的风采,可能会对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一些线索。

生命起源之谜

生命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咱们暂且不谈生命搭载着流星从别的什么地方光顾地球这一遥远的可能性。我们假设它是在地球的“青春期”,从具备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场所中萌生的。

与早期地球相似的环境条件,至今依稀有迹可循。在海底热液喷口的周围,有微生物的大片结集,其中不乏代谢活动原始得令人咋舌的品类。它们无一依靠太阳获取能量。科学家认为支持那里的微生物生存的,正是由地热活动间歇喷泉似的抽取的滚烫的热水。那么,海底热液喷口是否就是生命的起点?或者说,它只是为生命提供了早期庇护呢?

令人不解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才使得无生命的化学物质通过汇聚而形成活生生的有机物?在这里我们又陷入了“鸡与蛋孰先孰后”的两难境地:DNA(脱氧核糖核酸)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蛋白质,而那些蛋白质的蓝图是由DNA提供的。那么,究竟先有什么呢?

不少地质学家将揭密的希望寄托于火星。由于那里没有板块活动造成沧桑巨变,还能找到可回溯到与地球上生命起源同时的沉积岩。与地球不同的是,这些岩石仍保留着对生命出现之前的化学现象的记录。

板块构造之谜

迄今为止,地球是据我们所知拥有板块构造的唯一星球。计算机模型试验表明,要使板块构造得以正常运行,星球就必须拥有恰如其分的形体。太小了,它的岩石圈就会变得过于厚重;太大了,它那强劲的引力场就会让所有的板块扎堆,僵硬地挤在一起。除此之外,构成星球的岩石既不能太灼热,也不能太冰冻,还不能太潮湿或太干燥。即使这些条件都一应俱全了,还有一个更至关重要的条件:岩石圈需要以某种方式呈开裂状,这样一个板块才会沉潜到另一个板块底下去。

最初的板块活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最初的开裂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都是未知的谜团。但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板块构造从此便起着塑造和重塑地球表面的作用;海洋翻腾了又平息,山脉高耸了又坍塌,大陆聚合了又离散。这个过程使水、碳和氮一再得到循环,为生命创造了美好而理想的环境;还为人类带来了众多石油、天然气和矿物储藏。

每隔5~7亿年,板块构造还会使各大陆汇合成一个超大陆。上一次的所谓“泛古陆”,就存在于2.5亿年之前。当这样的超大陆逐渐趋于解体时,进化就会进入一种超速状态,形成无数移居新栖息地的新物种。

气候稳定之谜

在太阳系中,并非从来就只有地球上有水。火星和金星在初始阶段似乎也有充沛的水源,但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失去了海洋。而地球的气候却始终处于一个狭小的、适于生物居住的范围内长达近40亿年。地球的气候为什么如此稳定?除了板块构造,另一关键因素就是二氧化碳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

火山向大气层喷发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使地球保持温暖;温暖有助于海水蒸发而形成雨;雨水含有二氧化碳,略呈酸性,将岩石中的矿物质溶解于水;溶解的含碳矿物质被冲入河流和大海;矿物质经过沉淀析出,形成含碳的新岩石;岩石最终潜没到地幔中,二氧化碳在那里得以释放;而被释放的二氧化碳又通过火山喷发重新返回大气层。

二氧化碳的这一循环给地球提供了一个极其有效的恒温器。当地球变暖时,雨水就会增多,带走了大气层中较多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冷却地球。当气候转冷时,雨水减少,使火山喷发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层得以积聚,增强了温室效应,给地球带来温暖。当然这一恒温器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过度使用化石燃料而给气候带来的变化,可能会延续数百万年之久。想一想金星或火星的“前车之鉴”,我们真的应该精心呵护好地球如此慷慨提供的恒温器。

地震预报之谜

由于大部分断层和火山是沿着板块边界出现的,所以,要预测地震和火山爆发将发生在世界的哪些地区是想当容易的。但遗憾的是,预报何时发生却很困难。

篇13

你们好吗?我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李x,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儿,上小学五年级。我一直相信你们存在于宇宙之中,你们也曾经来过我们的地球。可是你们住在哪个星球?离我们这儿有多少光年?你们那里的科学已经很发达了吗……我有很多的问题想问你们。但是还是先让我介绍一下我们的星球——地球吧。

地球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40亿多年了,而我们人类也已经有20万年的历史,如果你们驾驶着飞碟从宇宙来到地球,从远处会看见这是个椭圆形的蓝色星球。那是因为地球的表面有70%以上是海洋覆盖的,是地球的最低处,我们地球的生命最初就是起源于海洋的。地球上还有30%左右是陆地,共有七大洲,我们就生活在最大的亚洲中的中国。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是个美丽的星体,上面有蔚蓝色的广阔的大海、绿色的茂密的森林、金色的广袤的沙漠,白色的雄伟的冰川。地球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孕育了生命,从最初的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微生物、植物到动物,目前已经有不计其数的物种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母亲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最近几百年,我们人类的科技文化有了飞速的进步。我们正在不断地向太空探索。我很想知道,你们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也是个充满生命、生机勃勃的星体吗?你们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你们那里人类也分男女吗?是否也许多多国家?你们的飞行工具很先进吧?能够像光速那样快地飞行吗?你们那里有战争、疾病、瘟疫等灾难吗?是否也要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每天也吃几顿饭吧?你们那里使用什么语言,也能用英语或者中文与地球人交流吗?地球上的许多未解之谜是否和你们有关?百慕大三角、埃及的金字塔、玛雅文化、复活节巨型雕像你们能帮我们解释吗?你们那里1天多长时间,存在四维甚至更多维空间吗?你们能穿越时空、感知未来吗?你们那里的能源充足吗?等等,我想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一时都写不完。我真希望你们什么时候能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们能进行交流,我要带你们周游世界,也希望能到你们的星球上去做客。

地球上已经有60亿人,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地球上的资源在不断地减少和破坏,很难想象几千年之后,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我希望你们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传授给我们,使我们能够找到更清洁、无污染、能重复使用的能源;希望你们能够带领我们到广阔的天体里去探索、发现,找到更多适宜我们居住的星球;希望我们能成为宇宙天体中的知心友邻、美好地和平地相处,共同去创造新的更高的文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致以

我们最高的敬意!

你们的地球朋友李X

篇14

关键词: 生命的起源 教学 学法 教学过程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的第一节,从大的方面来看,第三章可以看做是整个中学生物学学习的部分。

由于本节课的主题“生命的起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只是存在着众多的假说,因此本节内容伸缩性比较大。课本上除介绍了传统的“化学起源学说”以外,还提到了“宇生说”的部分内容。

2.教法与学法的构思

2.1教法

2.1.1学生情况分析

心理分析:八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好奇心重,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能力分析:经过一年多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经适应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具备了一定的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知识分析:因为牵扯了一些有机化学知识,对此沪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74―75阅读材料提到的疯牛病病毒――朊病毒有关内容,应该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米勒试验中得到氨基酸就让人类看到了研究生命起源的曙光。

2.1.2本节课遵循的教学规律

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

2.1.3各种资源的利用和实施

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查找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2)课堂讨论:各组推举出一个代表在课堂发言,并且成员可以对其他小组的见解提出质疑。(3)课堂总结:可以根据课堂讨论结果选择自己认可的观点。

2.1.4教师的作用

课前学生搜集资料时协调各个小组搜集的内容,并帮助他们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在课堂上运用语言和技巧,在不同教学环节中起到转承作用,在各个小组发表见解以后给予简单点评,并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该点内容。

2.2学法:本课首先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分析综合搜集到的资料,形成集中观点。最后,指导学生在确立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分析评价其他观点,从而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3.教学过程的设计

3.1创设情境导课:生命是多么美好,多么神奇呀!可是你知道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它们又是如何诞生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

3.2过渡

针对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做好了准备,有了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的“百家讲坛”就正式为大家开放了,请各个小组的代表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当然,阐述完毕,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3.3学生活动

第一小组:神创论

内容:女娲造人,上帝造人。

疑点:女娲和上帝是谁创造的?他们又在何处?

教师点评:这些神话传说,是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所做的猜想,虽然它们在证据面前会不攻自破,但这里面也蕴含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第二小组:自然发生学说

内容:腐草化萤,腐肉生蛆。

疑点:巴斯德的鹅颈瓶试验,意大利医生F.Redi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苍蝇的实验。

教师点评:这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直到1861年法国的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试验,才彻底了这一学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能盲目地迷信权威,在科学面前,我们要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

第三小组:宇生说

内容:1969年9月28日,科学家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一颗炭质陨石中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6种是构成生物的蛋白质分子所必需的。

疑点:宇宙空间的物理条件,如紫外线等各种高能射线及温度等条件对生命都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有这些生命,在它们随着陨石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的过程中,也会因温度太高而被杀死。

教师点评:“宇生说”是近来比较有争议的学说之一,一些有机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际尘埃的表面产生,这些有机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陨石带到地球上,并在地球上演变为原始的生命。

第四小组:化学起源学说

内容:化学起源说将生命起源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疑点: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没有实验根据。

教师点评: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学说的前三个阶段都能在实验室里被证实,只有第四个阶段还有待大家进一步努力探究。

3.4教师展示视频资料,具体介绍化学起源学说内容和相关证据。然后让学生填写图表,巩固该点知识。

活动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四个学说,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好好学习,为揭开这个谜团作出自己的贡献。

3.5课堂知识检测

1.下列哪一项是原始大气中没有的( )

A.氨B.水C.氧气D.氢

2.在原始的地球表面,首先形成的生命的基础物质是()

A.小分子有机物B.大分子有机物

C.小分子无机物D.原始生命

3.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是营养物质B.许多生化反应是离不开水

C.水中有氧 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4.原始大气在 、 ,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4.教学体会

本节课引用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这种新型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位学生在准备该活动的过程中基本上已经掌握住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学说知识。教无定法,学生学到知识才是关键。通过检测,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永胜.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