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女性生命意识范文

女性生命意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女性生命意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女性生命意识

篇1

关键词:女性诗歌生命意识性意识黑夜意识

女性诗歌是指以女性诗人为创作主体并以女性生活为创作重心的诗歌,女性诗歌植根于女性的精神宇宙,通过女性的心理方式和语言方式表达女性的心理体验和生命状态,关注女性的命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生命意识在当代女性诗歌中表现得最刺目、最强烈、最先锋。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生命意识是构成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动物也可以有生存感觉,比如说疲劳、恐惧,而人却是唯一知道自己必死从而可以省察生命过程的高级动物,这种省察性的结果便是生命意识。它的指向是能够使人反思、体验,并且设计生存的样式、过程和终极目标。这样,人就不是一个由生到死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能由死到生的情感过程。

随着全球妇女解放运动的各种理想的相继实现,新时期女诗人不再去塑造特定的和超常的女性形象,而倾向于自我内心感受和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诗歌中涌现和强化着一种个体生命的潜能和实现这种潜能的欲望,一种个体对生命的自觉。这种生命意识的涌动和强化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变化,其发展使女性诗歌的生命意识得到了空前的苏醒和高扬。

生命意识在女性诗歌中集中体现为对性意识和血的意象描写。

性是生命意识的主要内容,性在人类种族繁衍、文化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代女性诗歌剧烈涌动着性意识,大胆触及女性性体验,女性用诗歌赞美自己的身体,表现正常的生命欲望。

黑夜作为女性特有的性意识的代表符号,其生活涵义的底蕴已被远远拓展了。当代女诗人翟永明1984年在组诗《女人》序言《黑夜的意识》中写道:“作为人类的一半,女人从诞生起就面临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一瞥必然带着自己的情绪和知觉--她是否竭尽全力地投射生命去创造一贯黑夜?事实上每一个女人都面对自己的深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到毁灭。这是最初的黑夜,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有着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人的世界。”黑夜的意义实际上包含了女性进入人类的本体生活--性生活的意义。诗歌中性意识的描写,常处于一种神秘如黑夜般的猛烈的语言狂欢状态。自翟永明创造性地向性领域突进后,一股黑色诗流迅速席卷诗坛。翟永明的组诗《女人》,伊蕾的组诗《情舞》《独身女人的房间》,唐亚平的组诗《黑色沙漠》,这些诗无不密集地闪现“黑色”这个不同寻常的意象。翟永明的《纹身》:

有一个男人合掌膜拜

青色图案安置她内部的丰收

她长期荒芜的地方没有重量

爱情冲涌喉头为她纹身

弄破她的皮肤就像

阳光弄残他的双眼

无根无蒂无非是两只手

将她的内体清算

无非是将真魂实魄

刺入她体内永远保存

把如此直接呈示,丝毫不加掩饰,简直触目惊心。这是在欣赏、玩弄爱,性和自己,是在祭奠有宗教般神圣而沉重的肉身之爱,抑或是在男性世界压迫之下的一种被异化而无比强烈的控诉与抗议!

伊蕾、唐亚平的诗歌直接呈现出女性的欲望与焦灼,充满水淋淋的感性诱惑,她们在“自白式”语言的狂欢中以自己的肉体与血液为代价向世界裸地展示了自己——

是谁伸出手来指出没有天空的道路

那只手瘦骨嶙峋

要把女性的浑圆捏成棱角

覆手为云翻手为雨——

要把阳光聚于五指

在女人的上烙下焦灼的指纹

在女人的洞穴里浇铸钟乳石

——唐亚平《黑色洞穴》

我披散长发飞扬黑夜的征服欲望

我的欲望是无边无际的漆黑

我长久抚摸那黑色的地方

看那里成为黑色的旋涡

并且以旋涡的力量诱惑太阳和月亮

要么放弃要么占有一切

我非要走进黑色沼泽

——唐亚平《黑色沼泽》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诗句呀!性意识如此毫无禁忌的展示,生命强烈骚动。这些诗句感彩和性意识色彩交织在一起,正如伊蕾所说:“我于是使语言直接切近我的灵魂和肉体,让语言撞击在我的灵与肉上面发出真实可靠的声音。”这种诗化的性意识以及用自身身体语言作为诗歌创作的方式,构成了当代女性诗歌的一大主流。

在当代女性诗学话语的建构中,另一个蕴涵深意且被广为使用的意象是“血”。血对女性而言,是一种自然的不由的躯体特征,但是在男性中心文化语境中,这一女性躯体特征却被赋予了各种不同意义。有时它被视为圣洁,因为它是处女的见证物,有时它被视为禁忌,因为它是女性原罪的表征。富于悲剧意味的是,无论是圣洁还是禁忌,血都同女性的不幸联系在一起。当被用来作为处女的见证物时,血迹不过是女人的一份有价财产,由父亲传给丈夫为生儿子所用,它是女人作为一种交换的无言象征。当被视为禁忌时,血成了女性的屈辱的来源,是女性不如男性的一种生理缺陷。所以西方一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甚至诅咒女性的这一躯体特征。不过,对于女性诗人而言,感受体验与描写这一躯体特征的方式则更为复杂与微妙。因为诗人面对的毕竟不是思想观念,而是活生生的躯体本身。在女性躯体本身的意义上,经血既带来自卑,同时也赋予女性自我创造力的确证,它的到来伴随者苦痛,但也隐含着女性走向成熟的神秘欢喜。这种复杂微妙的体验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诗人那里是表现得比较充分的:

你是我的母亲,我是你的血液在黎明流出的

血泊中你惊讶地看到你自己,你使我醒来

——翟永明《母亲》

一次诞生是一种偶然

如一个没有凶手的流血事件

我含着泪水

在襁褓的镜子里发现了自己的原形

——赵琼《我参与地狱的大合唱》

这两节写生产的诗不约而同地揭示了女性如何在血的流动中确证了自己,但“没有凶手的流血”又透露出女性在创痛的恐惧中无可奈何地悲哀:

我见到爱

第一眼飞溅出

猩红色思想的潜流

——童蔚《夜曲》

我摊开身体,蒙头大睡

血的沉沦无边无际

睡成一张白纸一张兽皮

——唐亚平《死之表演》

在柿子成熟之前我想到了生

在柿子成熟之后我想到了死

它们和柿子一起烂掉

在我口袋中一片血红

——伊蕾《三月的永生》

傍晚最后一道光刺伤我

躺在的土地上,躺着证明

有一天我的血液将与河流相混

——翟永明《证明》

这一类的诗句对血与女人的关系都有很深刻的体验和揭示,它们标志着当代中国女性诗人的血的自觉。这种自觉是意味深长的,一方面它为女性主义诗歌确立了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诗学话语,另一方面它把女性主义诗歌定格在创伤性的记忆与体验之中。

苏珊·格巴在分析迪尼森的短篇小说《空白之页》时指出:“女性身体所提供的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隐喻就是血,由此,创造这一文化形式也就被体验为一种痛苦的创伤。因为女性艺术家体验死而后生的时刻也正是她们以血做墨的时刻”。

篇2

人生剧变

郑驰生于1978年5月,爸爸郑精朋和妈妈罗云是重庆永川一家国有企业职工。

小时候,郑驰好动、顽皮,对什么都是三分钟热情,曾让父母很担心。她上小学时,美术老师马敏容发现了她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于是对她悉心指导。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郑驰一直没有放弃画画,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她应聘到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任教。

因为刚刚大学毕业,郑驰十分了解大学生心理,很快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有时候就连晚上她的寝室里也会坐满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向郑驰请教绘画上的问题,还和她一起探讨人生,有了烦心事也愿意向她倾诉。

当时的郑驰在绘画上依然一丝不苟,每天不管教学工作多繁重,也不管学生们在她寝室坐到多晚,把最后一个学生送走后,她都会支起画板,拿起画笔,开始每天必不可少的绘画。

郑驰画的画越来越多,她在成都蓝顶画家村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工作一帆风顺,事业蒸蒸日上,她还攻读了硕士学位,成为了年轻的讲师。这时,郑驰也迎来了爱情。

2008年底回重庆时,郑驰遇上了小学时的一位老师,老师了解到她还没对象,便对她说:“我儿子白大勇(化名)也还没对象,他是个电脑工程师,我看你们挺般配的。”小时候,郑驰曾和白大勇一起玩耍过,对他还有些印象。所以,她爽快地答应见见面。很快,她就和白大勇相爱了,并于2009年11月举行了婚礼。

可婚后仅一个多月,郑驰就遭遇了惨烈的车祸。

2010年1月3日晚,郑驰和白大勇每人驾驶一辆车从双流去成都,在高架桥上一个转弯处,看见前方有辆货车开来,郑驰猛打方向盘避让,汽车一下子冲到了高架桥下……白大勇驾驶另一辆车跟在妻子后面,被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傻了。

在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郑驰躺了整整18天,先后接受了胸椎手术和手部手术,医生断言她今后只能在床上和轮椅上度过。

郑驰的伤情渐渐稳定,她问丈夫:“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连坐都坐不起来?”

刚开始,白大勇只是沉默不语。

一天早上,郑驰醒来后几乎用尽全身力气还是不能让身体动弹,于是哭泣着恳求丈夫:“对我说实话吧,我的伤……”白大勇将医生的诊断书扔到了她面前,说:“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你这么个女人!”

郑驰惊呆了,不仅因为丈夫那句话,更因为诊断书上那段文字:两侧多发肋骨骨折,造成血胸、液气胸,双侧创伤性湿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右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手第一掌底部粉碎性骨折;4-5节骨折错位,造成胸部以下瘫痪……“胸部以下瘫痪?我不是一辈子……”郑驰说不下去了,眼泪大颗大颗地往外涌。白大勇冷冷地看着她说:“你哭有什么用?你要一辈子瘫痪,我不是要一辈子伺候你吗?”说完,白大勇离开了病房。

郑驰的母亲罗云见女婿这样说,很是气愤,追上他说:“驰驰伤成这样,你怎么还能这样对她?”白大勇依然一脸冷漠:“你要我怎么对她?这20多天不全是我在照顾她吗?”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罗云没想到,此后10多天白大勇很少再到医院,她打电话他也不接。

2010年2月3日,郑驰车祸一个月这天,她收到了白大勇的离婚协议书。

“驰驰,你不要签字,他不能在这时扔下你不管。”罗云一下子从女儿手中夺去白大勇的离婚协议书,要撕掉。郑驰阻止了,说:“妈,给我吧……他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再纠缠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经疼痛

突如其来的车祸让郑驰变成了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新婚丈夫又在这时候绝情离去,双重打击让她多次想到了死。

罗云和丈夫时刻不离地守着郑驰,他们就怕女儿做出傻事。

郑驰开始绝食。

罗云一次次用勺子将饭喂到女儿嘴边,女儿一次次将头移开,紧闭嘴唇,甚至不看妈妈。罗云明白女儿想做什么,哭着对她说:“驰驰,你从小懂事,现在难道就真要狠心扔下我和你爸爸?”说着,要给女儿下跪。

郑精朋及时扶住了妻子,对女儿说:“驰驰,看看你妈妈,她这一个多月苍老了多少……”郑驰睁开眼睛,看见妈妈满脸泪水,爸爸也老泪纵横,她也流泪了:“爸妈,女儿不孝,女儿不能照顾你们,可也不能再拖累你们呀!”“驰驰,妈妈的傻女儿,只要你活着,爸爸妈妈就算再苦再累也高兴呀!”

是呀,爸爸妈妈只有自己一个孩子,她不能让两位老人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为妈妈抹去泪水,她说:“妈,你别哭了,我一定好好活下去。”罗云怔怔地看着女儿,冲她使劲点头:“驰驰,我和你爸往后就做你的拐杖,你一定能重新站起来的。”

由于右手受伤严重,郑驰连画笔都拿不起来了。对于一个年轻画家来说,这样的现实甚至比身体的任何伤害都更让她难以接受。

罗云明白,只有让女儿感觉到活着还有意义和价值,她才能真正树立活下去的信心。而对于女儿来说,重新拿起画笔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于是,罗云每天都花几个小时为女儿按摩手指,她坚信这样的按摩能对女儿的手指恢复有所帮助。

果然,3个多月后,郑驰的右手手指渐渐可以活动了,尽管不如受伤前那样灵活,但当她的右手手指第一次有意识地活动了几下时,罗云听见了女儿欣喜若狂的声音:“妈,我的手指能动了!”

顽强自救

郑驰的手指能动了,她终于看到了重拾画笔的希望。

半年多来,知道郑驰因车祸受伤,她的许多高中和大学同学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安慰她,鼓励她,并用认购作品的方式在经济上支持她。这年夏天,成都美术界的朋友在新蓝顶当代艺术基地建成时,还为她物色好了一间新工作室。不仅如此,著名艺术家何多苓了解到郑驰的遭遇后,专门去家中看望她,并对她的作品进行了点评。

何多苓是郑驰仰望已久的艺术家,郑驰之前想都不敢想他会点评自己的作品,如今他却不仅点评了自己的作品,还专程来家里看望自己,郑驰受宠若惊之际,也觉得是因祸得福了,她对何多苓说:“何老师,我要是能重新拿起画笔,一定会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郑驰,你对自己要有信心,我相信你就算坐在轮椅上也一定能画出更多好作品。”何多苓握住郑驰的手说。

离开郑驰家,何多苓叮嘱同行的画友:“我们要多做点实事来帮助郑驰。”

于是,成都画友开始为郑驰筹备画展,何多苓担任策划人,召集了许多美术界的新人和郑驰一起办画展,还将自己的两幅“花卉”新作拿出来参加展览,为郑驰加油、助威……

消息传来,郑驰简直像做梦一样。

终于,郑驰明白了,这位艺术大师不希望看见她从此倒下,是想帮助她重新站起来。

“驰驰,周围有那么多老师和朋友在帮你,你可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时候,听见妈妈这样说,郑驰默默地点了点头。

画展开幕那天,郑驰坐在轮椅上被人推到了现场。这是郑驰受伤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尽管在轮椅上她也只能坐很短时间,但看见很多朋友和闻讯而来的市民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她心里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一定要继续画画……此后,郑驰每天在家里不停地锻炼,希望手指早日恢复力量。

2010年10月的一天,郑驰做完手指活动的练习后,坐在轮椅上对妈妈说:“帮我把画笔拿过来……”罗云大吃一惊:“驰驰,你要画画吗?”然后飞快地将画笔和画板递给女儿。罗云太激动了——近1年了,女儿终于又有了要画画的勇气!可对于郑驰来说,尽管过去拿起画笔是件很轻松的事,但她这时候要再次将画笔拿在手上,却十分艰难,她试了好几次,画笔都从她的手上掉了下去。

“驰驰,别着急,慢慢来。”罗云鼓励着女儿。

终于,在失败了很多次后,郑驰将画笔艰难地握在了手上,然后又在画纸上落下了第一笔……从此,郑驰开始每天画画,从最初每天画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到后来画两个小时、三个小时,郑驰在轮椅上坐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看见女儿天天如此认真画画,罗云常常双眼湿润,她又想女儿能歇歇该多好。

郑驰说:“这几个月躺在床上什么事也不能做,我都快闷死了。”

重拾画笔给了郑驰很大的信心和勇气,不久后,她又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我要回学校为学生们上课!”

罗云担心地摸了摸女儿的额头,说:“驰驰,你这样的身体,又坐着轮椅……”不等妈妈说完,郑驰就回答道:“我能坐在轮椅上画画,为什么就不能坐着轮椅去给学生们上课呢?”

浴火重生

自从有了这个想法,郑驰就开始为重返讲台做准备。

2011年2月,郑驰让父亲用轮椅将她推到了西南民族大学。同事们看到她都劝她说:“郑驰,你的伤还没全好,还是回家安心休养吧!”郑驰不想再回家做个废人,她对校长说:“校长,我的身体我知道,不会有问题的。”郑驰的坚持感动了很多人,学校领导研究后同意了她的复课要求。为了让郑驰坐在轮椅上更方便进入教室,学校特意将绘画课教室安排在了教学楼一楼。这样,郑驰去上课时只需要父亲或母亲将她推到学校,然后她就可以自己摇着轮椅进教室了。

3月的一天,郑驰第一次坐在轮椅上出现在绘画课教室,所有学生都鼓起掌来。晚上,她在日记中写道:“10多年了,我已习惯了和学生们待在一起的感觉。可车祸后,我根本没想到还有重返讲台的这一天。”

终于重返讲台了,但郑驰忍受的痛苦却不是外人所能了解的。

每周一和周二是郑驰的上课时间,需要连续几小时坐在轮椅上,她摇着轮椅在学生中不停地走动,不时为学生们指点,谁的画有了进步,谁的画还有不足。其间,郑驰还要不时用手按压双腿,因为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她的双腿会又麻又痛。但郑驰所要面临的最大困难还不是这个,而是大小便失禁。所以,每次上课前,郑驰只吃很少的食物,而且不喝水。因此每次上完课后,她都感觉精疲力竭,回到家倒在床上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有。

看见女儿如此辛苦,罗云心疼不已,要知道郑驰身上还有3个钢板没取出来!她劝女儿:“实在不行就不要硬撑……”但郑驰没有听从母亲的意见:“妈,让我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吧,和他们在一起我才会感到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郑驰咬牙坚持了下来,她的乐观和坚强深深影响着年轻学子们,成为了学生眼中的“最美女教师”。

郑驰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坚持画画,到2012年10月她已创作出了30多幅油画新作。车祸前郑驰喜欢创作大幅作品,坐在轮椅上的她只能画30cm×40cm和85cm×55cm的作品了。对此,何多苓认为,郑驰的作品画如人生,曾经是很大幅、很张扬,但车祸后却变得分外安静,蜗居于隅,面对小小画布,心手绵密编织着自己的梦境。“我们必须接受生活强加给我们的一切,面对小小的画布,我们可以回到童年,把走过的路重新走一回。”何多苓评价,看郑驰的画可以看到只属于她自己的路,曲折婉转,尽管有黑夜,但它属于梦;有乌云,但它低垂而不喧嚣……

2012年11月24日,“‘逐光者’郑驰和她的师友”当代艺术展在成都蓝顶美术馆开幕。随后,12月11日郑驰又携带《晴空》、《夜照亮了夜》和《花开半夏》等作品前往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新星星艺术节,并在艺术节上获得了关注度最高的新人奖。台湾著名艺人凌峰为郑驰颁奖后,还细心地从轮椅上抱起她,将她抱下了领奖台……

篇3

一项新研究表明,塑料制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双酚A会增加女孩的肥胖风险,女孩体内的双酚A水平越高,其肥胖的风险越高。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减少塑料包装食品的生产和消费。

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采集了上海市1326名中小学生的尿液样本。结合这些学生的体重等数据,他们发现,双酚A对9~12岁女孩的脂肪代谢影响明显,当这些女孩尿液中双酚A水平超出每升2微克,肥胖风险就会增加1倍;超出每升10微克,则肥胖风险增加5倍。但研究人员也表示,他们没有观察到双酚A对12岁以上的女孩和所有年龄段男孩的肥胖风险存在明显影响,这其中的具体原因他们还不清楚。

研究负责人指出,人们应该认识到双酚A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对消费者而言,应尽量减少食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对生产厂家而言,应使用不含双酚A的食品包装。

双酚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婴儿奶瓶、饮料瓶等塑料容器和包装中经常含有这种物质。目前包括中国等国家在内,为保护婴幼儿健康,已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补钙有助于延长女性寿命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不定期补钙的女性相比,定期补钙的女性在10年当中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2%。

在此之前,有研究认为,大量补钙会增加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但进行这项最新研究的加拿大研究人员明确建议,钙摄入量低的女性应该定期补钙。他们研究发现,日常补钙与女性死亡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关联,并在每天补充多达1000毫克钙剂(无论补钙产品是否含有维生素D)的女性身上看到了成效。

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补钙的女性相比,补钙的女性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2%。不过,从数据上看不出补钙对男性的健康有益。研究人员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多种补钙方式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补钙有助于更好地平衡血脂,降低高血压风险,改善骨代谢,并有益于肠道健康。而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用奶制品和鱼类来摄取更多的钙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大多数人如厕后洗手不合格

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95%的人在如厕后洗手时间不够,无法杀灭手部有害细菌。

研究人员在酒吧、餐馆和其他公共场所卫生间内暗中收集数据,共计观察3749人如厕后的洗手表现。结果显示,每10人中会有1人跳过如厕后洗手环节,大约1/3的人不使用肥皂。

研究显示,50%的食源性疾病“病从手起”。为保持手部卫生,洗手时应该使用肥皂,洗15~20秒。但是,人们如厕后平均洗手时间为6秒,仅仅5%的人洗满15秒或以上。

另外,男性对手部卫生的关注度远低于女性。15%的男性直接跳过洗手环节,只有一半使用肥皂;而78%的女性使用肥皂,7%的女性不洗手。

开放式办公环境更易让人生病

大开间、无隔断的开放式办公环境是现在最为流行的办公室布局方式。这种环境被一些人认为能提升工作效率。不过,近日一项研究指出,开放式办公环境让人更容易生病,工作效率偏低,请假天数更多。

美国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在开放式办公室中工作的员工比在独立空间中工作者请假多62%,工作效率也更低。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开放式办公室里病菌更容易传播;二是员工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易紧张和有压力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生病的几率;三是员工会缺乏隐私感,容易受到其他人交谈声音的干扰。

香港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噪音和温度是影响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交谈声、电话铃声被认为是最为恼人的噪音;年龄在45岁以上的员工受到噪音的影响最大。

维生素B族可延缓记忆减退

牛津大学研究发现,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预防脑组织萎缩,延缓记忆力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脑组织会有一定程度萎缩,正常情况下每年低于0.5%,但阿尔兹海默氏病患者每年“丢失”的脑组织超过1%。该研究为期2年,有271位轻度阿尔兹海默氏病(俗称认知障碍)或早期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参加。结果显示,服用B族维生素的患者大脑萎缩范围比对照组降低90%,认知障碍改善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美国的一位医学教授也表示,维生素B12对营养神经和红细胞很重要,适当补充有助改善记忆力。

专家提醒,该研究对象均为轻度认知或记忆力障碍者,不建议患者自行大量补充。

过多紫外线可致白发

人们常说“愁白了头”,美国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压力过大的确会令人早生华发,过多紫外线同样会令头发变白。

研究人员介绍,黑色素干细胞能产生黑色素,是皮肤和头发颜色的来源,能保护皮肤少受阳光侵害。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压力激素水平越高,从毛囊向皮肤“转移”的黑色素干细胞数量更多。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压力大的人皮肤色素沉着会更多,也解释了为何极端情况下,有人会“一夜白头”。

专业人士认为,遗传、酒精、吸烟以及生活环境等都会对头发变白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无法单靠美容产品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人们尽量避免导致头发变白的生活方式,以便让头发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年轻色泽。

少睡80分钟=1个汉堡+1袋薯条

美国一家健康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睡眠越少越容易发胖。

研究人员募集了17名志愿者,严格检测他们的睡眠时间、进食量和运动状况。前三晚,志愿者可以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平均时间为6.5个小时。之后他们被分为两组,9人可以在之后的8天内,保持正常睡眠习惯,而其余8人的睡眠时间则降低至5小时10分钟。在此过程中,食物无限量供应。

篇4

[关键词]《珍爱人生》;女性;自我救赎

《珍爱人生》改编自萨菲尔(Sapphire)的小说《推》(Push),由导演李·丹尼尔斯指导,并荣获第82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女配角奖。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纽约哈勒姆,又胖又丑的黑人女孩克拉丽丝·珍爱·琼斯和暴虐的母亲依靠救济金一起生活,目不识丁的她给自己取名珍爱(Precious)。年仅16岁的她有个智障女儿,同时还怀有两个月的身孕,孩子们的父亲就是她的亲生父亲。阿珍时常幻想着在艳丽的舞台上自己有迷人的舞姿,还有一个帅气的男友,而这些只存在于她的白日梦里,现实生活中她不但要忍受其他人的欺辱,还要想办法应付亲生母亲的挖苦和刁难。阿珍在这种生命意志遭受摧残、麻木混沌、没有希望的凄惨生活处境中消磨自己的青春和时光,直到她被学校退学并被介绍到非传统式一对一选修学校,在那里她认识了其他一些非裔问题少女以及一个让她们每天都写日记的老师布鲁·瑞恩小姐。在她们的帮助和感化下,阿珍慢慢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唤醒了沉睡的生命意志并开始构建自我主体意识,可是她却被母亲告知感染了艾滋病。在希望和不幸的夹缝里,阿珍将何去何从?阿珍该如何在人生逆境中找到自己,在生命意志遭受践踏的苦难生活中完成自我意识的救赎?

一、身心摧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叔本华曾说人类的存在是充满不幸和灾难的,因为人们常常遭受着疾病的侵袭和骚扰,人类为生存在痛苦中挣扎着、搏斗着。但是,对于美国黑人女性来说,生存着才是真正的痛苦和绝望。她们不仅要面临着生老病死疾病的折磨,更承受着生命力被滥用的悲惨境地。她们忍受着美国白人和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生命意志被滥用,身体被摧残,她们只是供男人泄欲的工具,美国黑人女性的历史就是一部血与泪的生命史。

美国黑人女性被置于双重边缘地位,她们处在“盲目跌撞、身体残损、迷乱痛苦、生命力被滥用的生活境遇”[1]。在权力规训和暴力的压迫下,她们的身体成为驯服的客体,被彻底物化,成为供男人使用的工具,她们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生存的希望。

《珍爱人生》的女主角阿珍就是这样一个生命意志被践踏的黑人女性。16岁的花季女孩,却一次又一次地成为父亲的对象。父母均无工作,母亲玛丽整天训斥、挖苦、嘲弄她;父亲卡尔是一个酒鬼,并且多次她。他们一家靠着政府的救济过生活。她高大、肥胖,走到哪里都是人们歧视、嘲弄的对象。在她3岁的时候,就遭到亲身父亲的,她的母亲不仅不去制止,拯救自己的女儿,反而嘲骂女儿抢走了自己的男人。阿珍不断地忍受着母亲的辱骂毒打,人格受到严重践踏,自尊被剥夺。她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异类,校长眼中的问题学生,母亲眼中的祸害分子,街上混混们讽刺的对象。阿珍惟一生活的勇气就是幻想。她幻想着自己成为封面人物、MTV的女主角;她幻想着自己被母亲爱;幻想着自己成为数学老师的心仪对象。在她出门前照镜子的时候,她幻想着自己是一位身材苗条、皮肤白皙的金发少女。对阿珍来说,她的身体不是自主的主体,而是被动无意识的客体,生活是人间地狱。阿珍唯有靠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来度过一次次的侮辱欺凌,在那些充满美好生活幻想的白日梦里,阿珍找到坚持生存下去的理由和勇气。在她无穷无尽的幻想中,阿珍找到了心灵的庇护和依靠。这些幻想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的阿珍饱受屈辱以及被损害的程度是何等之深。

同时,阿珍还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她和她的弱智女儿的救济金被母亲掌控。运气好的时候,她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一美元的零花钱,但对于身材硕大的她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何况她还要一人吃做两人用。所以,阿珍不得不用骗、抢的手段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妇女主义的代言人沃克认为:“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不仅有来自美国白人和黑人男性,更有来自女性自身。”[2]那些深受父权制思想毒害的女性会自觉地内化父权制要求并压制其他有进步、反抗思想的女性,充当压迫者同盟。阿珍的母亲即是这样的愚昧无知者,在她的女儿遭受非人折磨时,她不仅不去帮助女儿,反而利用这种家庭的关系为自己谋取生存的资本。她还逼迫阿珍承认自己有问题而不是遭到家庭。在这样的畸形的家庭环境中,阿珍的生命处于一种盲目、无信念的黑暗之中。身体不仅没有带给她希望和生存的勇气,反而成为一种累赘,成为家庭赖以生存的赚钱机器。在这样屈辱的生存境况下,本不应该承受的生命之重却让她苦不堪言。处于双重压迫之下的黑人女性在愚昧落后的传统文化规训下,自我处于缺失的状态,她们的身体在政治权力运作下,成为供男人泄欲的工具,沦为奴性的身体,失去了自由身体的基本权利。

同时,我们看到阿珍的母亲也是那个社会文化制度的受害者。她既无力去阻止自己的男人侵犯自己的,也无力去改变女性受压制迫害的命运。她看不清自己和女儿阿珍同为权力规训的牺牲品,反而怪罪自己的女儿抢走了自己的男人,并把所有的怨气撒在年幼的女儿身上,让她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这也说明黑人妇女解放之路仍充满荆棘,任重道远、羁绊重重。

美国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不仅是肉体上的,她们更被阻止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并不断地被压迫者们灌输着劣等性别的思想。他们抵制教育,并阻止其他人接受教育。阿珍的母亲一直辱骂阿珍把学校工作人员带进家门口,还一直贬低她,对阿珍因受到数学老师的表扬而内心自豪时大打出手。并称学校教育救不了,只会让她变得更蠢,对阿珍接受学校建议去非传统学校学习,阿珍的母亲异常愤怒:“学校帮不了,你给我好好混救济金就行……他们能教你什么?你什么也学不到。你最好不要听任何人的话……”

二、涅槃凤凰——重拾生命的希望

作为问题学生,阿珍被校长安排去当地的一所专为“问题家庭”的非裔少数族裔们的孩子开办的公益学校去学习知识和生存技巧,希望阿珍能在那里唤醒自我,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如果说阿珍的前半程的生活是黑暗的、麻木的,那么走进一对一式非传统学校则开启了她那扇久封的希望之门,帮助她走出阴霾,走进阳光。非传统学校的老师瑞恩使她从对生活的麻木和失望中看到了希望,顿悟人生的意义和重燃生命之火。在那里,阿珍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生活,第一次没有了嘲笑,没有了挖苦,她感觉自己就像一艘迷航的轮船找到了方向。她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进行认真的思考,她生活的信念开始复苏。她开始认真识字,进行语言实践,用日记记下生活的点滴和自己的感悟。日记成了唤起她生活态度的工具,成了她生命意志的工具,成了她对自己人生的把握和期盼。

一对一式非传统学校改变了阿珍,引导她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并帮助她完成从外表到灵魂的蜕变。

首先,阿珍开始了对自己外表的正确认识,勇于接受自己丑陋的外表。镜子中的她再也不是那个金发碧眼的白人美少女,她再也不用去在意别人的异样的眼光。阿珍从内心接纳自我预示着她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转变。她发现自己独特的美,自信、开朗,并因此获得了护士约翰的爱慕。“瑞恩小姐说我本身就很美,要是在过去,我不会相信,但是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觉得自己也很美。”承认自己的外表,是阿珍构建自我意识、完成自我救赎的首要一步。

其次,对男权权威话语提出质疑。来自对女性的压迫不仅表现为男性群体,更有被男权思想驯化的女性,突出表现为家长式权威话语,即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及兄长。阿珍对自我的认识和接纳仅仅只是她迈出自我意识建构的第一步,而对男权权威话语的质疑和否定则是她自我意识建构的重要一步。当阿珍抱着未满月的孩子被母亲赶出家门时,瑞恩小姐及时出手相助。在她家里,阿珍意外发现瑞恩小姐原来是一个同性恋。瑞恩小姐和她的恋人友好相处,志同道合的情景让阿珍意识到多年来母亲灌输的思想都是极其错误和偏见的。“妈妈说同性恋没有好人,可是妈妈,同性恋没有我,而你呢?同性恋里没有在课堂上因为我没学什么而取笑我,同性恋也没有像那些家伙在哈勒姆贩卖……”女性同性间的友谊、联合和帮助是抵制男性压迫女性的最好方法。阿珍对母亲的反问和质疑反映了她对男权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男权制下的异性恋提出了批评和反思。“在异性恋模式之下,男性压迫、压制女性,剥夺她们的人身自由和幸福。”[3]这种压制、排斥异己的制度只会让女人被驯化、奴化。相反,包容、友爱的女性情谊反而让阿珍找到了自我,唤醒了她沉睡的思维,并带给她生存的希望和勇气。阿珍在非传统学校里非裔问题少女们、黑人教师瑞恩和黑人护士约翰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主体意识的建构和自我的救赎,毫无疑问,他们均为黑人,说明唯有黑人们相互团结、友爱,才能拯救黑人自身,唯有正视自我,重视自我,才能有黑人的救赎和希望。

最后,接纳自己的生存处境,自力更生使她最终完成自我救赎。阿珍必须承认自己的困境,去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离开自己的母亲。反抗母亲使阿珍终于认清自身主体地位的存在。也正是在非传统学校,阿珍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麻木、愚昧和无知。在她遭到父亲的的时候,她不仅没有反抗,反而觉得很好,还相信父亲的承诺和她结婚,至此她才意识到这是大逆不道的关系。由此,她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习。她开始疯狂地读书,她要考上高中,进入大学,开始真正有意义的人生。阿珍平静地离开了父母的家,在瑞恩老师的帮助下,她得到社区的资助,找到了住处,半工半读并抚养孩子。然而,命运之神却再次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母亲突然到访,并告诉她父亲因为艾滋病死亡。这不啻为一个晴天霹雳,就在这一刻,阿珍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以前幻想的画面:她是一个受万人爱戴的大明星,绚丽夺目的舞台上她忘我地载歌载舞。这也反衬出阿珍内心的恐惧和绝望,她刚开始的希望和憧憬就这样被抹杀了。最终,在瑞恩小姐的帮助和鼓励下,阿珍终于战胜了自我,满怀信心地和两个孩子走在人生的征途上。由此,阿珍终于完成了自我生命的救赎。

三、结语

影片通过阿珍的故事告诉我们洗去身心的尘埃,冲破愚昧腐朽文化制度的藩篱和桎梏,步入阳光灿烂的明媚春天,重新开始新的人生才是黑人女性应该做的。对于女性来说,尤其是黑人女性来说,生活是艰难的,生活是痛苦的,唯有珍惜生命,珍爱自我,做一个自强、自立的现代女性才是出路。

[参考文献]

[1] 马春丽.《紫色》中的茜莉的身体救赎[J].外国文学研究,2012(02).

[2] 单萍.《紫颜色》与艾丽斯·沃克的女性意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4).

篇5

显然,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艺术创作之间的莫名关系为我们认识她二十多年来艺术探索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穷的滋养。由此,重新认识和探究蔡锦的艺术便给我们提示了许多的新的角度和可能性。

2012年7月,蔡锦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的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国内重要的艺术评论家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蔡锦艺术的认识,为我们重新解读和认识蔡锦的艺术扩大了广阔的思维半径。

—徐亮

高名潞: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个会,蔡锦创作20多年了,但是90年代初的时候,我那个时候不在,其实她的作品很早就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多批评家写了很好的文章评论蔡锦的作品,包括我们在座的一些批评家,每个人的角度其实都不一样,有的从全面角度把蔡锦创作阶段进行梳理,并且提出特点改变走过的路程,有的从某一个角度,比如说我发现不少人谈到她的作品的颜色,这种颜色所带来的一些启发象征意义,甚至涉及到社会的意义等等。还有的从人性的角度、女性的角度,心理角度等等,但是这些角度从来没有交集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所以今天是很难得的机会。画册第一次把蔡锦多年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也希望能够谈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女性形象,涉及到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些问题。

最后感谢陶咏白先生,是陶先生亲自安排召集大家来。

陶咏白:其实我过去对蔡锦不甚了解,看了她这次的展览后才真正有所了解。这个展览,记录了她这20多年来艺术探索的印迹。展览非常好,它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蔡锦的艺术。但是这展览已是最后两天了,很多人还不知道,很可惜。因为蔡锦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尤其是女性艺术中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具有女性主义艺术的经典性,是一个女性主义艺术发展中的范例。我是搞史的,为此我很着急,不能就这么闷闷的草草收场。前天来看展览的还有刘骁纯,我们觉得应该有个座谈会,请一些关注女性艺术发展的人士来谈谈。由此,帮蔡锦促成了今天的这个座谈会。

首先我得承认对蔡锦艺术的认识有个过程。我要检讨,我对蔡锦的画,有偏见 。因为98年的《世纪·女性》艺术展中,第一次看到她的“美人蕉”油画,我就很不喜欢,觉得画中美人蕉象肠子似的,有种血腥味,看了不舒服。有男评论家说,其中还隐含着性的潜意识,我就更反感,更有种抗拒心理。当时,我虽承认她的油画语言是独特的,是具有女性主义内质的,但无法喜欢。而看了她的这次个展,改变了我的看法,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她年轻时的油画语言的探索,很让我为她叫好。她那时就有一种艺术探索的“自觉”,在人物速写、线描,尤其是油画语言上就很有自江心己踏的潮|想布法面表油画现|出25了0×艺40术0cm上|的20个12性特色,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她就能这么果断、泼辣一意孤行地敢于去突破常规绘画的模式,进行新的构想作出新的创造,很了不起。可见她是个有头脑、有想法,内心很丰富的人。她是位值得我尊重和研究的画家。过去因我的偏见而忽略了对她的关注。这是我的错。下面谈三点看法:

一、作品中的生命意象:她的艺术,可以说是种“生命的意象”,按栗宪庭说法是“情结意象”。说是她因儿时对故乡安徽水乡,处处留有的潮湿的水迹等等的记忆伸发出了她的画,“美人蕉”是她找到了表达自我的出口。我说的“生命意象”是对于生命的生老病死、枯荣兴衰的种种感慨、感叹。她说过,那“枯萎的形和色,根、茎、叶还残存着呼吸,一瞬间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触。”这种多愁善感的对生命的感悟,很是让人动情。她是从“生命”开始“开悟”。从这个点出发。抓住这个主题开发出了形形的画面。目前,关于“意象”绘画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追求“写”的技法追求上,就是不重形似,用写意去写神。而蔡锦的画很具象,细抠细画,结构严谨,具体细节毫发逼真。她是从逼真的“形”的超自然的超现实的分解组合来表现一种内心的意念,一种对生命的感叹。

篇6

    论文论文摘要:作为一位女作家,铁凝对女性一直倾着无比的关爱,她的作品往往以对女性生命的关爱和深刻的忧患意识为主体精神,以女性的思方式展示女性矛盾与困境,揭示和反思女性的生命意义和生存状态,在女性还没得到彻底解放的今天,为了女性真正解放,探讨铁凝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九十年代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火热,女性文学成了文坛的一个热点,也是九十年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反观现实可以发现,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却依然没有改变。那么,在新的世纪,如何真正提高女性的地位,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是摆在女性作家和理论家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铁凝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女性的矛盾与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描写女性本真的生命状态

    铁凝善于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在《哦,香雪》里,作者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所带来的变化的描写,对纯情少女的本真生命状态进行了真实的再现,从而揭示出善良淳厚的香雪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剖孕妇和牛》中成功地塑造了对生活一直有着新的追求的孕妇。她在娘家时,向往着能够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平原;等嫁到了平原,度过了一段新鲜的生活之后,又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孕妇从城里回家时,坐在村口倒下的那块石碑上,看着那些美丽的字符,终于找到了生活的追求—认字。作品展示出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环境,使生活在农村的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她向往着知识,向往着新的生活。《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有个性单纯、直率而又略显成熟的中学生形象。作品中的安然善于独立思考,她要“一辈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生活,要用自己的分析能力,独立地去发现和认识世界,但“她对自我和现实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天真的状态”。作品从安然与传统和世俗观念的对立中,凸显了一个无拘无束但却充满着种种矛盾和困境的生命状态。在这里,作者采用力透纸背的语言从不同的视角,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女性本真的生命状态,展示了一个多层面的女性世界,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二、揭示女性种种现实生存困境

    铁凝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女性艰难的生活状态和坚韧的生命力,以女性的心理体察着女性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

    1、贫困的物质生存条件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

    人所生活的物质生活环境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矛盾导致了人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困境。在《秀色》中,铁凝为我们展示了人们因为缺水而产生的困境。为了走出困境,保证子孙后代的生活,秀色的人们开始努力,找来了打井队,第一次因为没有坚持到底,打井队放弃了。第二次,秀色的人们满怀希望的等待着,强烈的生存意识驱使秀色最美丽的姑娘张品要用自己的身体挽留打井队。李技术员是个正直的人,他被张品的行为震撼了,发誓打不出水来绝不走。铁凝在张品身上倾注了无比的韧性,这也是对处于物质生存困境中的人的抗争精神的肯定。

    2,落后的文化观念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

    在直面女性生存现状的作品《麦秸垛》中,铁凝通过对大芝娘和沈小凤的描写,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由此造成的爱情婚姻的悲剧。大芝娘是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的代表,但是缺乏明确的女性独立意识,把对男人的依附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撑。年轻的沈小凤,尽管受到过现代文明的教育,却也被传统观念束缚着。虽然她为陆野明献出了自己的身体,也没能得到他的真爱。她们的结局都带有传统思想观念所给予的束缚,她们被埋没在了传统观念的愚昧之中。

    3、人性的弱点使女性陷入生存困境

    在《永远有多远》中,塑造了一个仁义善良的女性形象白大省。小说讲述了白大省和几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她有着扭曲的择偶标准—“选择一个我爱他比他爱我更多的人”,在她的意识里,似乎自己就是为了给别人付出而活的。在白大省内心的深处,是渴望与异性建立密切关系并得到真爱的,但她却总是在爱情的梦想中受伤,尔后自我疗伤,继续向往新的生活,在小说的最后发出了发自内心的呐喊“永远有多远”,以发泄自己的矛盾和困惑。

    三、探索女性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女性永远是铁凝关注的主题”,铁凝想要展示的是人的本来面目,就像她所说的“文学始终承载着理解世界和人类的责任,对人类精神的深层关怀”。铁凝的作品展示出,女性生存的首要前提是找回女性自身,对性别的重新定位是为了恢复被男性世界所遮蔽和毁灭的那部分自我,只有明确了主体的指向,才能探讨其生存的意旨。

    1、女性的觉醒意识

    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觉醒,是通过身体的觉醒和欲望的萌动来实现的。《玫瑰门》中,铁凝以女性式思维和意识,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展示了三代女人—外婆司漪纹、舅妈竹西和外孙女苏眉的心路历程,讲述了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和走向自我解放的诉求,以及成长过程中极其微妙的思想、心理的变化发展和感悟。作者通过竹西对自己身体坦率的认同,向苏眉展示了女性的生命意识。女性身体的觉醒“标志了个体和群体安身立命的基础的重新设定”。

篇7

当蔡锦平静的像“织一件毛衣”一样的在画她的美人蕉的时候,她在享受着一种安适与愉悦。而观看者却从她的画中看到一种破坏的力量。一个个体在这个社会中存在,当这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其生命意志被过多的压抑之后,就会在他的内心积聚一种破坏的力量,这种破坏的力量一种是向外的,一种是向内的。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会将这种破坏的力量转化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在寻找充满暴力的花产生的心理根源的时候,我追溯到女性集体无意识,在很多的女艺术家那里,我发现了作为暴力的图式。也因此我设想那种摧毁的力量就蛰伏在女性意识深处,而其产生的根源是父权社会长期的压抑了她们生命意志的显现。当她们能够掌握一种表达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时候,潜意识中被压制的生命力量便会爆发出来。这就使我能够解释清楚何以如此多的女性艺术当中都具有这种极致的欲将世界摧毁的力量。

在蔡锦的一些接近抽象的画中,我看到了她将暴力演化到了一种极致,美人蕉的图像被她撕碎了,就像一个人的躯体在一瞬间崩裂和飞散了。美人蕉的世界在一瞬间崩溃了,瓦解了,消亡了。当一个生命倍感孤独,渺小,无意义的时候,他们就会倾向于放弃生命,以躲避无意义的袭扰。对于死亡的冲动是人与生俱来的,那是一种回到源出状态的冲动,婴儿只有在子宫中才是倍感安全的,而来到世界其实是他们无法适应的,人用一生的时间来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相比较男性,女性在这个世界上是会更多的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无意义,她们因为自我的消失而倍感无助。所以那个回到子宫,即死亡的欲念其实是更加强烈的。

破坏性与毁灭感,我在蔡锦的画中都读到了。或许是我在她的画中探讨我自己的潜意识。而且我也坚信,那不仅仅是蔡锦或者是我的潜意识,也是众多女性的共同无意识。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个体,人首先是被整体化了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不是自发的而是这个社会直接塑造的结果,正因如此,其实我们首先是存在于共性当中的,当我分析蔡锦的时候我也在分析我自己,我在分析我自己,其实也在分析众多的女性的普遍性心理机制。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女性意识;文化语境

波伏娃的《第二性》认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1]这一观点奠定了人的性别观念源自社会文化的理论基础。即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文化规范中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中,作家的性别意识也必然是与阶级、种族、历史、文化和与意识形态相联系。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语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女性意识自然而然地会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试以张洁的《方舟》、王安忆《岗上的世纪》、林白《一个人的战争》进行文本分析,以明晰新时期以来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

(一) 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追求

自建国以来直至结束的这段时期,可是说是一个“性别忘失”的年代。性别差异乃至人性都消解在无穷无尽的阶级斗争当中。“这一时期的文学,或女性文学,‘人的自觉’消解于政治大目标当中,更遑论‘女性的自觉’了。”[2]

新时期的文学是以呼唤人性为开端的。“当刘心武、王蒙等男性作家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时候,戴厚英、宗璞等女性作家也发出要写‘人情、人性、人道主义’的宣言。”[3]女性意识正是伴随着人性解放的春风悄然复苏的。

“女性的性别意识是女性意识的核心。女性作家只有先明确自己的性别意识,才能在作品中反映出女性的存在。”[4]女性作家在关注人本身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渗透着对女性作为人的认识与尊重。因而妇女解放问题渐渐地从人性解放问题中抽离出来,女性写作开始以两性关系为重心,反映妇女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与遭遇。

80年代初期张洁的《方舟》“真正揭开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序幕,戳穿了现实生活中‘男女平等’的神话。并通过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揭示,对男权文化进行了有力的批判”。[5]“你将格外不幸,因为你是女人”。《方舟》的卷首语一针见血的点明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中三位女主人公在经历了不幸的婚姻遭遇之后聚居在同一公寓。“这是一片未受污染的净土”。她们在此互相扶持、彼此抚慰,共同逃离男权社会的压迫,以女性的集体意识体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不属于她的丈夫,就属于所有人。”在她们好不容易挣脱出婚姻的罗网之后,“社会”这张巨网却丝毫不给她们喘息的机会,迎接她们的只有性骚扰、歧视以及无端的猜忌。

《方舟》的女性意识突出地表现在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追求与认同。小说中塑造了不同以往的三个性格刚强、个性独立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荆华是一个学识和思想都很突出的理论工作者;柳泉是一个精明能干、业务能力很强的英语翻译;梁倩是一个很有抱负的电影导演。她们不再是传统的“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而是有渴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新时代女性。

《方舟》作为80年代初期的经典女性文本通过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表达了对男权的抗争。

(二) 女性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张扬

女性文学有一个重要的内涵,那就是不能无视女性的性心理。王安忆曾经说过:“如果写人不写其性,是不能全面表现人的,也不能写到人的核心。如果你真是一个严肃的,有深度的作家,性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逃避的。”[6]因而王安忆在作品中勇敢地打开了女望的大门,将以往作品中常常被遮蔽的女性的欲望体验予以呈现。“王安忆的小说把张洁取消欲望的局限给弥补了,这一点非常重要。两性关系的根子正是根植于人望之中。”[7]

王安忆《岗上的世纪》以“性”为表现视角,对传统的男性性别秩序和性道德予以颠覆,展现出了女性前所未有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本能。

《岗上的世纪》是以知青下乡为背景的一部小说。主人公李小琴是以一个聪颖漂亮的女学生。她企图以自己的争取招工回城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而她用她的女性角色“本色出演”了一场角逐。男主人公杨旭国在她的一步步引诱下被迫进入了男性角色。在他们关系的建立、甚至的过程中,女主人公都处在主导的位置,这体现了女性前所未有的生命本能和主体意识。

小说的最后一章谱写出了一曲的美妙诗篇。当利益和交易这些成分从他们的关心中剔除之后,他们之间的成为涤荡灵魂的交融。“被压抑的生命原欲得以张扬与发泄,不仅不再丑陋鄙俗,反而获得了直达生命本质的真与美。”[8]女主人公在的过程中,不仅重新塑造了自我,也重塑了男性。“由此,不仅仅净化了人性本身,而且创造了人和生命本身。”[9]

在《岗上的世纪》中,“王安忆深入女性生活本体,展示女性体验,将人类的活动升华为人自身和卑微生活的超越,正面颂扬两性之爱,戳穿了男性自命的代言,让真实的女性生活走进文学书写,走进了人类历史”。[10]这无疑是女性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容置喙的一次重大飞跃。

(三) 女性身份的自觉与个性化写作

进入九十年代,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林白、陈染、徐晓斌等女作家开始以鲜明的的女性意识和自觉的的女性立场,描绘女性独特的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细腻地描写出女性的心理状态,从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来透视人物的外部的社会现实。

林白曾经说过:“我的写作是从一个女性个体生命的感觉,心灵出发,写个人对于世界的感受,寻找与世界的对立。”[11]林白的所有作品都是以“我”来讲述“我的故事”。她的代表作《一个人的战争》对女性的内心世界作了淋漓尽致地展示。小说以女性的身体为中心,描写一个5岁女孩成长到30岁所有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发育过程,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欲望经验。

小说的主人公多米在受到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后,她只能选择在性的自娱中来实现自我满足,继续“一个人的战争”。这不仅是对男性写作框定的突围,同时也是对女性写作的突破,意味着“女作家自觉的将女性性别视为一种精神立场,一种永不承诺秩序加给个体或群体强制角色的立场,一种反秩序的、反异化的、反神秘的立场。”[12]这种写作倾向意味着女性意识愈加走向纯粹化与个人化。

通过对新时期女性写作的三个典型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把握在新时期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先后经历了寻求女性价值、张扬女性的主体意识与生命意识到自觉的用女性身份的创作与个性化写作的嬗变过程。女性文学的不断丰富与女性意识的日趋发展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壮大持续输入着新鲜的血液。(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2]石彤础杜性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载《名作欣赏》2011年06期,第158页。

[3]陈瑶、徐劲松:《从新时期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发展》,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74页。

[4]蒋海霞:《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罗婷:《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从、到》,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86页。

[6]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 与性别》,转引自孙惠欣《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王光明、荒林《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载《文艺争鸣》1997年05期,第5页。

[8][9]同[3],第75页。

[10]王安忆:《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 ,转引同[6]。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女生;教育管理;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相关界定

无论是个体诉求还是社会发展所需,受教育者不仅要从教育中学会谋生的技能,更希望成为一个思想充实、丰盈的人。而生命教育正是以生命为基点,借助生命资源,唤醒、培养人们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命教育”一词在我国大陆首次提出,20年来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领域,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以高职高专女生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更是鲜见。

二、高职高专女生急需加强生命教育

高职高专学生人数现已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半壁江山。其中,女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师范类、医学类及艺术类院校,数量已远超男生。而近期进入公众视野的女生失联、裸贷、群殴、自杀等事件,也不乏高职高专院校女生的身影。如何对女生进行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教育管理,使她们不仅习得生存技能更拥有生命智慧已成为相关院校的重要议题。1.高职高专女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高职高专女生大多是高中学业成绩欠佳者,甚至还有小部分是中职女生,与普通本科女生相比,她们自信程度不高。高职高专女生不仅存在“感性、易受伤害、易受暗示、内心脆弱”等心理特点,而且在面对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学校环境和思想领域时,在自身生命价值的定位及实现途径上较为迷茫。另有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女生身上具有典型的弱势群体特征,如经济相对贫困、社会支持网薄弱、缺乏安全感、容易受到社会歧视,在升学、就业、升职等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无论是基于高职高专女生的生存现状还是对其未来生活未雨绸缪,都应对她们进行全面的生命教育指导。2.高职高专现行教育模式下女生更需要生命教育高职高专女生在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并不占优势,加之社会对女性就业歧视的现实,她们很难找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当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自身价值缺少积极肯定时,也就失去了进行生命探索的动力。此外,高职高专女生的自主时间较为宽裕,若缺失了生命价值实现对自我内心的引领,就易于滑向荒废时间、虚度人生的境地。尤其是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传统教育造成极大冲击,在高职高专女生思想引领上面临的新问题将更多、更复杂。

三、对高职高专女生加强生命教育的可行之道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在女生生命教育上应从女生群体发展规律出发,在其生命意识和生命智慧的培养上、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意义的途径选取上进行适时、有效的干预和引导,以期提升她们的生命幸福感。具体而言,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多形式、多渠道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有限和不可复制,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课程。首先,这一课程应作为高职高专女生的必修课并贯穿其整个大学阶段,并针对新生入学适应期、女性生命的独特性、求学的迷茫期、求职的受挫期等给予及时、相应的生命教育指导,让她们平稳地渡过迷茫,勇敢地面对挫折;其次,这一课程应是课堂讲授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应更加注重体验课程,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的方式让她们身临其境,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产房、女子监狱等与生命直接相关的场所,让她们的身心切实体味到生命的伟大与艰辛,更让她们在不断的心灵触动中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再次,在教师的选用上要慎之又慎,因为教师本人就是一个自然生命的呈现,其言谈举止、内心分享时刻承载着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观影响更为直接。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更倾向于选用一些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德高望重、资历较高的女性教师,她们的人生阅历就是对生命的最好注解;而在体验课程中,那些学历较高、新媒体掌握较好、能与学生即时产生思想共鸣的年轻女性教师更为适宜。2.多平台、多活动营造优雅、和谐的生命教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育人无声。女生生命教育要得到校园文化的支撑。首先,在学生活动中加入女性特色元素,营造关爱女生、尊重女生的文化氛围。例如,创建“女生俱乐部”“妇女法律保护救助室”,创办“优秀女性人生分享”“女生礼仪大赛”等活动,拓展其眼界,增强其自信,提升其自我主体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女生论坛等女生特有的网上教育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公众平台与其进行交流,对其日常成长中的困惑给予及时解答和疏导,主动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再次,要打造健康、优雅的公寓文化。公寓是大学生活动的核心场所,要充分利用公寓将生命教育与公寓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创设健康向上、清雅别致的公寓文化长廊,宣扬一些珍重生命、彰显生命价值诉求的现代女性人物事迹;设置单独的女生活动室,进行相关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3.及时理性解读热播影剧、适时适度引导追星行为影视作品中所宣扬的价值观念、生命态度及生活方式无形中渗透于观众尤其是高职高专女生的思想和生活中。对此,教育者应秉持变堵为疏、合理引导的理念开展工作。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优势,主动出击,对当下同学们热衷追捧的影视剧、明星进行理性解读和正面引导,使同学们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正能量影视进课堂。可将广受好评的影视、人物专访作品引入校园,同时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撰写观后感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充盈其内心,矫正其错误认知,让正确的生活方式、正能量的生命态度成为自觉。“真正的好教育离不开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担当人类固有价值的守护者,为“生命之火”熊熊燃烧加柴添薪。高职高专女生面临着社会角色定位、就业环境差异和生理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成长成才就是在不断接受挫折、品尝失意、容纳失败中认识生命、追逐生命、升华生命的过程,这也是生命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慧,马雪莉.生命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郭明净,张荣伟.近20年来我国大陆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4).

[3]郑红,刘享荣,王路遥.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与重塑[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篇10

摘要:本文以分析用女性独特思维方式为着点,探讨了女性画家、男性与女性画家,对于绘画相同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以比较、类比的方法来阐释中国女性绘画艺术。

关键词:中西女性画家绘画文化背景挣脱束缚

如今,作为一个从事绘画创作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包容她的痛与乐,作为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的手段。其中,绘画创作体现一切:自我感悟、生活状态、生命意义等。身为女性的我,始终活在女性的世界里,因此从来就不能抑制、也不会隐瞒自己对女性有着深切的关注与偏爱。在人类性别文化的不平等环境中,女性所背负的从身体到精神的苦处,我感同身受;浸染其中而成的各色陋习顽疾,我感同身受。然而,尽管如此,我仍然还是会看到女性的另一面,她们总是从各色文化影像中顽强地浮出,显示出与那永恒的自然同在的美丽与和谐,与那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显示出来人的智慧与能力。更为确切地说,是对生活的极度热情和认真让我陷入了女性绘画的思考。

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独特思维方式,一般而言,男性话语主要关注社会、文化等理性问题,女性话语则集中体现对生命意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身体、繁衍、体验、感觉的倾心和迷恋。正因为如此就势必要产生与男性绘画全然不同的女性绘画方式。自从古希腊把爱、美和艺术之神塑造成一个女性形象,艺术便与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林语堂曾经说:“在肤浅的表面下,她们比男人生活得更深层,更接近生活实际,我因此而尊重她们,她们享受生活,男人则谈论生活。”‘感觉是女人最高法院,聪明的男人知道她作出了最后的判决,就应该向她顶礼膜拜。”他的话也暗示了女性与男子相比较,自身所独有的品质。

在想象力方面,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而女性却更擅长不同于男性的独特思维方式――形象思维,表现为直接印象的鲜明性、生动性,因此她们的想象力也常带有形象性,因而她们的创造力也更多地倾向于人生方面。从生理和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艺术领域里,女性本应该能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虽然,遗憾的是中外艺术史上出现的却是相反的情况,女性没能发挥出这一优势,但这并非是女性本身的问题,而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文化状态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透过女性自己的眼睛来正视身体的真实,以应对传统顽固男性意识、男性霸权,对传统男性社会挑战和逆反,作为发展过程中局部范围内的一个阶段性策略还是勉强可以理解,而且为了挣脱束缚也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和强度,有点矫枉过正是情理之中的事,以此可以唤起女性整体的觉醒,引起男性的注意和社会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背景,才能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它,不能撇开时空条件去要求。值得庆幸的是,当代艺术界呈现一片开放姿态,不断成熟的女性艺术作品也脱掉了原有的阴柔气。女性已经不再满意自己在男性审美标准下的角色和地位,不再对作品机械地进行概念组合,开始逐渐确立一种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和自觉的理性意识,开始逐渐从性别差异中发现认识自己的价值。她们开始尝试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注入自己的理解和体味,在表现生活的同时,折射着自己的情感。如今,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比古代女子幸运多了,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绘画的认可态度较以前也宽容大度多了。

女性艺术家有别于男性艺术家,有人说,“真正的女性艺术总是以母性之爱作为基本元素的”。在许多的女性绘画中总能看到母性之爱和母性汁液流动的感觉。女性在她个人的情感体验中,最深刻、最强烈的也最引以为荣的莫过于为人母的体验。女性画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的母性意识,是具有它的必然性的。女性的感性思维比较发达,她们在创作中多半是倾诉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一旦由普通意义上的生理情感升华到艺术层次的审美情感,那么,艺术就成为她们宣泄情感的语言,她们将自己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强烈情感融于艺术形象中,并使之具有特殊内涵和形式语言。而体验过创造生命的女性画家,表现出来这点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自然也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大多女性艺术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过母爱的痕迹,如卡萨特,还有阎平、喻红等。在每个个体艺术家那里,语言方式总是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吻合,或者说对语言方式的选择与运用,就是对自己的发现与体现。作为女艺术家能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以自己的个性和心智来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密码,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女性空间,而没有一般人极力追寻的雍容华贵,没有世俗的脂俗气,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中西女性艺术家的区别很大,对中国当代女性绘画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西方女性主义艺术,这使中国的女性艺术家们在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有了丰富多样的、不同于以往传统艺术史的参照系统。虽然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妇女在社会文化历史和个人遭遇方面感同身受,所以很容易引起感情和认知的共鸣。90年代中期女性艺术的作品吸收较多的西方女性艺术的观念和样式,继而使她们迅速摆脱了传统艺术的习惯。

篇11

关键词:心灵蜕变;白音宝力格

一、对生活的苦难意识

“白音宝力格的成长是模糊的自觉”,对白音宝力格来说,人生的第一道苦难似乎是幼年丧母,少年的远离父亲。但白音宝力格的心里却缺乏对苦难的感知,在他的成长中,“在这片青春的可爱的原野上,已经是独挡一面的男子汉”, 拥有一匹黑骏马,不用他对我发号施令了”这便是他成长的梦想。没有对苦难的认识,就缺乏对苦难的应对能力。所以在黄毛希拉玷污自己心爱的姑娘后,”我勃然不怒了,可怕的痉挛阵阵袭来,我觉得眼前直冒金星”他几乎是本能地找希拉动刀拼命,但这并不是面对人生苦难的正确处理方式,此时的他,更应该保护受伤的索米娅,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与她一起承受这变故。但白音宝力格逃离了,“白音宝力格虽然在草原上长大,但是,他接受了现代文明的影响,具备了明显的社会现代意识”无法接受现实的他,选择背井离乡,离开伤心之地。

而七年后回归的白音宝力格已是另一番模样,他勇敢地回归草原,找寻曾经心爱的姑娘和他牵挂的额吉,接受心灵的铐问。当他最后得知额吉已不在人世,索米娅远嫁他方时,他一心追寻,心向往之的一切都变了摸样。而白音宝力格却坦然的接受了,甚至当他踏入索米娅的新家,他心里充满着对索米娅坚强,博爱的钦佩和愧疚,并由衷羡慕达瓦仓与孩子之间的天伦之乐,对达瓦仓的担当表示赞许。 受到苦难的洗礼,对生活有重新认识的白音宝力格在最后离开之际,我们已然看到当初冲动,懦弱的少年已成长为成熟坚韧的男人。

二、生命意识的蜕变

白音宝力格的生命意识突出表现出对索米娅腹中胎儿的态度与额吉和索米娅的冲突矛盾里。得知索米娅已怀上希拉的孩子,白音宝力格深陷痛苦,无法自拔,但理智中,他仍希望索米娅向他倾诉委屈后,两人重归于好,然而撞见索米娅为这个小生命做小衣服,小鞋,直接点燃白音宝力格逃离故乡的导火索,索米娅与额吉准备迎接小生命的表现深深刺痛了白音宝力格,在他看来索米娅腹中的胎儿正是他耻辱的印记,他的存在无时无刻不提醒白音宝力格,索米娅被玷污的事实。

而额吉却怀着对生命的崇敬之情,保护这个小生命,她坦然接受索米娅怀孕的事实,制止了冲动的白音宝力格,并觉得索米娅能生养是件好事。她用仁慈宽厚的母养了许多草原儿女,正如当初接纳白音宝力格,甚至对在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纲嘎哈拉也敞开了温暖的怀抱,“奶奶连腰带都顾不上系了,她颤巍巍地搂住马驹,用自己的被子揩干它的身体,然后把袍子解开,紧紧地把小马驹搂在怀里。她一下下亲着露在她袍襟外面的马驹的脑门儿…”索米娅更是如此,当白音宝力格回来与她发生争执时,“她分离的呐喊与抗争,甚至他挚爱的男人以不和他结婚威胁,也不能让他放弃这个小生命。女人天赋中的母爱超过了爱情,奶奶身上的生命意识在索米娅的内心延续并生根发芽” 。额吉和索米娅对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的信仰深深影响了白音宝力格,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生命意识的狭隘,回归的白音宝力格开始喜欢上这个曾经让他厌恶的小生命其其格,已完成蜕变的生命意识被其其格唤醒。九年后,我们终于看到白音宝力格可贵的生命意识,这种无关血缘的对生命的挚爱,不仅是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沉淀,也反映在了具备现代意识的白音宝力格身上,可见其民族精神的感染力。

三、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

受到现代文明熏陶的白音宝力格表现出了对落后原始文化的不适应,草原兽医所授予的原始办法无法满足他对专业知识的追求,而草原牧身上的古老愚思想更让他无法理解,尤其在索米娅被施暴后,额吉和索米娅对待希拉德宽容忍让,额吉阻止要去报仇的白音宝力格说:“怎么孩子难道为了这件事也值得去杀人么?”额吉的呵斥冻结了他的仇恨,也让他清晰的看到草原牧民麻木与落后。已在他与额吉,索米娅之间形成了鸿沟。他渴望追求“更简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德,也更富事I魅力的人生。”他舍弃了民族的传统,把草原抛在身后,步入了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

经受了城市的喧嚣,浮华,虚伪和冷漠的打击后,回归草原的白音宝力格对草原传统文明有了更加深刻和冷静的认识,他为草原上善良豁达坚韧的精神所崇拜,也看到草原文化的陈旧丑陋一面,多年前他不理解奶奶和索米娅的行为,此时他真正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崇敬,面对生活的苦难的坚韧。而面对索米娅的感情已超乎男女感情,到达钦佩,敬仰的高度。由此,白音宝力格获得了对原始文明的重新审视。

四、结语

张承言刻画额白音宝力格这一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额吉,索米娅草原女性形象,使他们的品质得到了集中展现,也细腻表现了白音宝力格自身的心灵蜕变,反映了草原传统文化熏陶感染人的强大力量的同时,也展现了原始文明的不同面。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107-02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组织系统,由于其人员结构的复杂性,生源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象牙塔内学子们的动态是整个社会的晴雨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人为的危机事件在高校校园的出现,从不同的角度威胁学子们的安危,也从不同角度彰显生命教育的缺失与迫切性。

一、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其含义是指学校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了解、体会和践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内涵,学会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可以避免自我伤害或自杀行为的发生,最终完成自我实现及关怀人类之目标。生命教育的主旨是在提升学子们生命意义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人的知、情、意、行。不仅交给学生们生存手段,而且告知学生们生命的目的、生存的意义。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强调对人及生命的尊重,使学子们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处理个体危机事件,珍视生命,过有意义的人生。

(一)提升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生命教育的开展对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在丰富高校学子们应急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危机意识。敲响生命教育的警钟。其终极目的是提高学子们科学预防及应对危机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大学生群体是连接社会与每个家庭之间的纽带,高校突发事件以及学子们个体危机事件的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出现,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既可以从理论建设角度开展,又可以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有助于丰富与发展我国的生命教育科学,防大于治。将生命教育的“教育和训练”理念贯穿教育体系,也是高等教育目前刻不容缓的内容。

二、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个体危机现状

突发事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灾害性事件,个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性事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这种种反应在心理学中称作心理应激。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行为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体本身的心理素质、人格特质、个性特点、对突发事件预演经验以及灾害经历、应激反应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措施方面知识掌握程度等。

(一)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危机预防与应对等方面的教育,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采取的措施往往是无效的。如某城市一宾馆发生火灾,有些外宾由于安全意识强,防范意识强,入住时就已关注其安全通道的方位,在危机时刻得以安全撤离,而其他宾客由于缺乏经验,慌乱中找不到安全通道,导致人员死伤;唐山地震时北京某高校学生跳楼被摔伤。黄海地震,上海大学生跳楼避难被摔伤。种种例子都说明危急时刻缺乏应急知识、没有生命教育的行动是盲动。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寓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于其中尤为重要。减少不必要的生命损耗,科学珍爱生命,构建合理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相比之下,经历过这方面教育的个体面对危机时的处理方式就很迅捷、完整。如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震,北川中学的惨烈,众所周知。时隔五年,该省雅安再次发生地震,在教师的有序组织下,创造零伤亡。我们不能事事都用经历过的直接经验增长知识与技能,这样付出的代价太惨重,而是要在间接经验的引领下,日常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增进预防与演练,使个体在面对危机时有备无患,减少损失与伤亡。

(二)大学生面对个体危机事件现状

2007年5月中旬,一周时间内,北京高校相继5名学生跳楼自杀;高校学子面对不如意、人生挫折,采取的行为是轻生,轻轻一跃就了断了“心结”,这种对生命的蔑视令人扼腕叹息。2008年11月中旬的某一天,上海商学院一女生由于使用“热得快”忘记断电,造成宿舍起火,室内4名女生面对逼近的火苗,惊慌失措,慌乱中采取跳楼方式逃生,导致4人全部身亡,而隔壁不远处就是小平台,4名学生平时并没有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居住环境,安全标志;不遵守校园安全规定在先,突发事件中慌乱逃生在后,致使年轻的生命瞬间消失,留下人们无尽的遗憾与思索。

三、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事件及个体危机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无论是自然突发事件还是社会突发事件抑或个体危机事件,都会对大学生个体心理产生影响:我们在四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自杀等事件中做了相应的很多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突发事件以及个体危机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表现在:个体面对突发自然与社会危机事件、遭遇目睹危机事件以及耳闻自杀事件时,对其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多维的。情绪表现为恐惧、悲痛、愤怒、焦虑、忧郁等;植物神经系统有些紊乱,出现心慌、气喘、头晕、头痛、失眠、肌肉抽搐、疲乏等状况[1];感知觉异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考与理解发生困难。

(二)突发事件及个体危机事件中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行为反应中出现一些下意识动作:举止僵硬、坐立不安、拒食或暴饮暴食。男性伴有酗酒、攻击等行为[2];女性强迫现象增多等自伤或精神崩溃、整体感情反应麻木等现象。上述心理与行为表现与反应中还受个体性别、经历、知识和能力、个性特点以及训练水平等因素影响。就性别而言,女性较男性更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面对突发事件时男性冷静、自制的比例高于女性,女性更易表现出退缩、依附和服从等心理与行为反应。心理素质好的个体十分镇定和自制;灾害知识越丰富,应对能力越强;受过训练的个体在突遇危机事件中更沉着、冷静,处理问题时更灵活不慌乱[3]。个体危机事件更多是源于恋爱处理不当或失恋,学业挫折、求职择业受挫,日常感受学习任务重,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抑郁情绪加重,导致不善于安排利用时间,远离家人生活不如意等事件。需要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开展个人或者团体危机干预,帮助其化解心理冲突、降低心理紧张,使失衡的心理达成平衡、走出危机,恢复正常生活,在危机中获得成长。

学子们在突发事件中调适自己的心理,保持内心的稳定状态以及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从生理、情绪、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化解不安、恐惧、混乱、紧张、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将努力逃避的心态转变为积极主动应对。

四、生命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策略

(一)开展生命教育,转变固有价值取向

从生命教育视阈看,人们的行为受世界观、价值观等因素支配,大学生突发事件中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往往与人的价值观冲突相关。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改变大学生的固有观念,建构新的以生命成长为价值取向的应对突发事件策略。

(二)分析问题实质,实施有效自我调控策略

分析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反应与行为方式,找出心理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通过传授、引导、重塑其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使其对突发事件具有防御性,并在面对突发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问题时,可以有效自我进行控制和调节,在生命教育视阈下彻底解决其心理危机问题。

(三)开展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生命观

开展生命教育,科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执著的信仰与理想的追求,对父母、社会的使命意识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与独立的人格。

遇到个体不能解决的危机事件时,懂得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将自己的危机传输给心理辅导人员,充分信任专业人士,便于危机干预工作者澄清问题和理解自己当下情绪,从生命教育视阈寻求心理危机的根源,而不是导致危机的表面的诱发事件。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以积极的措施构建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以及预防人为突发事件,以健康的心态以及生命教育视阈的理念应对突发事件,以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的集体力量共同战斗,众志成城,只有这样才能面对自然与社会危机时临危不乱,科学策略应对。从根源上预防个体危机事件的发生,贯彻危机干预的最终和最重要的目标,最终使公共危机损失最小化,个体危机走出困境,重建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谢念湘.心理咨询与治疗实务[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

出版社,2011:146-147.

篇13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依托于具体的教室、校园与村落等空间环境以及当中的观念体系、文化性格与各种习俗,融合了本土与外来的、传统与现代的各种价值取向。它与具体的地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场、实体场,而是一个倾向于社会场、心理场的综合场。

一、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特点

教师发展文化场是由多种要素在多种维度中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传统性、多元性与跨文化性的特点,影响着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内容、方向与路径。

1.整体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整体性特点指的是它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样的文化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相对独立性的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整合了空间、时间和价值观念的各个要素,跨越民族与地域,借助于现代化手段与途径,辐射到世界各地。

作为一个整体,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核心是观念体系。围绕这个核心,外层是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相应的活动方式,这样的文化场对教师发展产生影响是通过一定的场力而实现的。这个场力表现为一种精神氛围、一种风气,决定着社区的舆论、学校的校风和班级的班风、学风、教风,塑造着相应的教师文化,对女教师发展起着熏陶、示范、规范、调节的作用,女教师则以理解、掌握、内化、外化等形式学习和接受这些文化的期待与规范,并付诸教育、教学的具体行动当中。

2.动态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动态性特点指的是它的不断运动、前进或者退步的发展性与变化性特点。这样的文化场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自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运动与变化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其自身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来自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交往与沟通。

文化实际上是自然界的“人化”,人的活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化内在结构的多维性与开放性。变迁是文化永恒的主题,文化是一个没有固定边界的、开放的系统。文化自身具有的张力,使得它在与异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推动文化处在不断的运动与发展过程中。而文化场中各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则构成了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可以说,吸收外来成分以使自身获得新的生机,是整个文化发展史的通则。[1]文化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吐故纳新、摈弃糟粕、吸取养分的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动态性特点,使得女教师的内心世界在“平衡―失衡―平衡”的不断转换中获得发展。

3.传统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传统性指的是文化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性别观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性别观念是与特定的、传统的社会分工,当地人的生计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而民族村寨,多是处于边远山区,其地理位置距离中心地带偏远,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因此“地方性知识”根深蒂固,固有观念难以撼动。

这样的传统性特点,为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带来的规约和要求有时是苛刻的,她们首先要从属于家庭,从属于丈夫,如果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实际上,长久以来的性别刻板印象,极大地桎梏了人类的发展,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以及能力的提升,现实中的女性对自己的期望却远远不止这些,更多的女性要求独立以及参与社会性事务。女性对已有的角色表现出一种服从的提升,但也包含着一种抗争。

4.多元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多元性指的是文化场中各种因素与观念交织并存的状态。这样的文化场在空间上包括学校、课堂、家庭与社区等物质环境,在观念上包括本土与外来的、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等心理环境,在人物构成上包括本地人与外来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在人物活动中包括本地传统生活习俗和日常生计以及专业化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活动,在女教师角色上包括主流文化代言人以及本地传统文化承载者等多元身份……

当下,民族村寨女教师角色与身份的多元化,加之生活工作在多种文化交织的文化场中,使她们陷入文化困境:在工作中,在女性与男性不同的教育参与程度下,她们感受着中心与边缘的无奈;在家庭中,她们面对着家务与事业、主内与主外的犹豫;在村落院坝,她们经历着局内与局外的尴尬;在人类共同的文化场,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她们体验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5.跨文化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跨文化性指的是文化场中各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之间相互交往的跨界性与融合性。跨文化性,指的是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历史上,由于天然屏障及人为的文化壁垒,各种文化之间自我封闭,彼此互不往来。而当历史发展到今天,由于现代经济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过去文化间的封闭已被打破,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难题也促使各文化之间产生了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主观需要。所以,打破疆界、联合沟通,共同制定互补双赢的文化政策成了各国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及主观需要。

由此,同过去相比,当下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文化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单一文化场转变为了多元文化场,由过去的文化的多元并存转变为了各种文化跨界互动,由文化间的彼此封闭、冲突转变为了相互交流、理解、共生共荣,是一个由多种文化所共同生存、演变、发展的有机系统。文化场的跨文化性使得女教师面临着不同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的文化局面,一方面为她们观念的丰富与发展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也使她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选择困境。

二、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

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智能结构和文化性格的逐步合理提升与完善的过程,是外在环境与教师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文化的视角看,教师发展总是处于特定的文化场中的。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传统性、多元性与跨文化性,决定了女教师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连续的、多维的互动过程,即是一个跨文化场中的关键事件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文化体验与文化性格等内在因素的互动的过程,是一个社会文化期待与主观自我期待的互动的过程。其中的动力机制源于文化间的差异以及由于差异而导致的观念的冲突、复原力的因应与文化的自觉,更源于女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

如下图所示,左侧的“文化互动的激发”为教师发展文化场中教师发展的外力作用,右侧的观念的冲突、复原力的因应、文化自觉的维系与生命意识觉醒的引领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内外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于教师,推动着教师的发展。

文化互动的激发是指在跨文化场中的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观念的冲突是指新旧观念之间的差异、矛盾与对抗;复原力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适应力,当环境变动时这种潜能便会引导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做出调试;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图景的意识与理性思考;生命意识觉醒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命的体验,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因此,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动力来自文化场的外力作用以及由此所激发的教师自身的观念、复原力、文化自觉与生命意识觉醒的相互作用。

1.文化互动的激发

文化互动的激发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由于文化张力的作用,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必然导致在跨文化语境中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变迁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内部的矛盾运动,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一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或推动力,由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迁徙,或者与他文化接触而引起。正是由于冲突与变迁这文化永恒的主题,教师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场成为了教师发展的重要影响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人在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但同时文化又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文化张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文化又是“为人”的。文化经由社会生活实践及精神价值体系两条途径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决定着人的精神面貌及发展水平。文化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超越性和自在性的内在张力或矛盾,这种矛盾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个体和群体、个体与文化模式的矛盾。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精神会为人提供自由和创造性活动的空间和条件;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特定的文化模式的自在性和强制性又会成为个体发挥创造性的桎梏。[2]民族村寨女教师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推动或者挤压之下的一种样态。

2.观念的冲突

观念的冲突是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在文化碰撞与冲突中,只有那些与教师成长有密切联系的、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才能够触动并激起教师发展的潜能。关键人物是指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对教师产生重大影响的人,这些人往往决定着教师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并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作出选择。[3]

学校与课堂是民族村寨女教师教育生活的主要场所,她们的发展与这里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学校与课堂是传播主流文化的主要场所,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就是从这里进入到社区、进入到家庭的。新旧文化元素之间的冲突在这里表现得最为突出,它具体化为课堂上或校园中的关键事件或关键情境。民族村寨女教师一方面以传播主流文化为己任,但同时她又不可能超脱于所生存的文化环境,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留有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这一新一旧的接触所带来的观念的冲突以渗透、规约或者阻抗、催化的方式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这影响造成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观念的冲突,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行为体现出来。

3.复原力的因应

复原力的因应是牵引教师文化情感与体验的内在文化本能。复原力,英文resilient,也有译作韧性、心理弹性等,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4]研究认为,复原力是一种个体的能力、潜能或保质,透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因应过程,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5]复原力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心理特性,它来自先天的、个人早年的经验或者危机事件后的个人学习经验。因此,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复原力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能源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如我国的苗族长期辗转、迁徙于大山之间,逐渐积淀形成了顽强、坚韧的民族性格,作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代代相传,融入了每一代人的血液与心灵,成为世代遗传的文化基因。当遇到冲突、困惑或矛盾时,民族固有的复原力便会被激发而释放出能量,催动人克服困难、战胜逆境。

文化冲突对民族村寨女教师所激发起的复原力不仅与冲突的特点有关,同时也与教师原有的观念体系,与教师的文化体验、对教育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以及对自我的态度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之中都一定会被激发出巨大的复原力,同时,复原力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它也有着不同的层面,因而对人的发展的推动力也有大有小。Hunter认为,最低层面的韧性仅仅具有生存意义,人们通过暴力侵犯和情感压抑来保护自我;中间层面的韧性具有防御意义,个体拒绝与别人交往,以此抵制外界生活的不良刺激;最高层面的韧性才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他们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处于前两个层面的人在成年之后,往往会出现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甚至心理障碍。[4]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同处于一个文化环境之中,有的教师进步快,而有的教师进步慢,甚至有的教师会产生退步的现象。

4.文化自觉的维系

文化自觉是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理性程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文化上的体现。

民族村寨女教师的文化自觉对于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文化紧迫感与使命感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从文化学角度看,文化自在与文化自觉是个体文化意识发展的两个阶段,文化自在是无意识的、较低级的阶段,文化自觉是有意识的、较高级的阶段。因此,文化学视角中的教师发展也可据此划分为相应的两个状态,即教师发展的文化自在状态与教师发展的文化自觉状态。国际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向为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两大类型。外源型发展强调教师权益的保障、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等外部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内源型发展强调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强调教师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等内部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

5.生命意识觉醒的引领

生命意识的觉醒是民族村寨女教师获得发展的内在引领。生命意识的觉醒唤起并支撑着民族村寨女教师对自身生命的热爱以及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努力,这种积极地对生存方式的不断追问与反思,既是本能的,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因为对生命的价值的感悟以及对生与死的观念是深深根植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的。

我们在调查中经常可以看到,民族村寨中小有成就的女教师们往往都是本村女孩儿中第一个坚持发奋读书的女孩儿,她们对于改变现状、与命运抗争有着不懈的追求,她们的成功又往往成为了本村女孩儿们的榜样。一位苗族女教师告诉我,为了能够让她坚持上学,她的父亲将自己做“老家”的大木头――这一灵魂与来生的寄托卖掉给她交学费。这件事对她的心灵该是多么大的震撼啊!每当她开始动摇当山村教师的信念的时候,这件刻骨铭心的事都能唤起她的记忆而使她重又振作起来――继续留在村里坚持做下去。这当然有时代的痕迹,因为那时候女孩子的读书机会很少,但是却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个体对生命觉醒在人生发展、充分实现生命价值中的重要影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同样环境同样命运的教师,却有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发展轨迹以及不同的生存价值。

综上所述,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内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场对教师发展影响的意义在于它对女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预期、激励、阻止、调控;影响的内容包括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文化情感与发展动力;影响的途径是透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产生推动力或阻抗力,它的力量具体表现为对教师教育信念的牵引与对教师教育情感的激发;文化场中两种或多种文化冲突的结果决定着它对教师发展所产生力量的大小及方向;教师通过观念、情感上的拒斥或接受对新的文化元素采取顺应或认同、改造或创新而反作用于文化。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教育公平与女性观照: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女性参与研究”(07JA880026)、教育部“广西义务教育学校少数民族女性领导成长模式研究――基于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教外司欧便(2010)53号]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20.

[2]衣俊卿.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2,(5).

[3]叶澜,白益民,王,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09.

[4]肖楠.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5).

[5]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10).

篇14

[关键词] 《桃姐》;许鞍华; 生命意识;生存价值

2012年上半年,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作品《桃姐》一经问世,好评如潮,获奖无数,独领。这部影片最受评论界关注的是那段令人感动的主仆深情,在平淡的讲述中触动着观众最为纯粹的情感神经,为影坛吹来了清新自然的风。但是,在凸显情感主题的背后,影片也流露出导演强烈的、纯粹的生命意识。本文拟借助对电影主题的梳理,探析许鞍华电影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存在及价值。

所谓生命意识,是生命个体对于自身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体认和感悟。作为一种出于人的本能而又带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人类自省意识,它包括了本体论与人生观两个方面。从本体论层面来讲,体现在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包括与生俱来的想法和欲望,是对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从人生观层面来讲,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包括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下自我实现的各种需要,是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寻。正如宗白华先生指出的:“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家用以来表现生命,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1]无论对于文学作品,还是对于电影艺术来讲,生命意识都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桃姐》延续了导演许鞍华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以生活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发生在Roger(刘德华饰)和仆人桃姐(叶德娴饰)之间的故事。但是,在日常叙事的表层下,掩盖着深层的生命思索。尤其是电影不断浮现出的人生片段,使影片弥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片段一:桃姐的人生经历。电影一开篇,便是桃姐在菜场买菜、为主人操劳的场景。这是她的仆人角色所限定的。自13岁起,桃姐在梁家做工六十多年,服侍了梁家四代人。这六十年中,桃姐经历了人生的青年、中年、老年,为什么始终是孤身一人?她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变故?作为故事的背景资料,影片并没有明确回答,给观众留下了诸多困惑。无论怎样,在老人院里度完人生的最后历程,虽有Roger的真情陪伴,却也难解人生的孤单与寂寞。在桃姐的身上,难以言说的人生经历引发了观众的生命之思。

片段二:桃姐的生存心态。在和Roger的相处中,桃姐内心的卑微也是人生的一种真实状态。桃姐是个小人物,仆人的身份使她在生活中变得小心翼翼,身上常常透出一丝卑微的心态:Roger在厅中享用美食,而桃姐在厨房里吃剩饭,一个勤勤恳恳、谨守本分的仆人形象跃然而出;当听到Roger称呼自己“干妈”时,她脸上闪过一瞬间的拘谨,继而变成幸福;进入老人院时,她在柜子上抹一把后,嘴角微微一瘪,显示出对污秽的老人院的不习惯,但是在Roger面前却表现得非常坦然和开心。这些细节,都清晰显示平和、乐观的生活心态及其背后那一丝人生的凄凉!

片段三:无数人生的碎片。电影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剧中一些人物的人生点滴。除夕夜,老人院主任回到老人院陪老人们过年,当桃姐问主任家人在哪儿时,她轻叹一声却一言不发,其中定然有故事,但影片也只是点到为止。老人院里那个可爱的坚叔,经常借钱去找洗头妹,不仅为影片沉重的故事基调、阴郁的老人院氛围增添了轻松、幽默的元素,更有着对年华已逝、青春不在的人生喟叹。此外,还有那个身患重病而不得不被家人送进来的年轻女人,那个被儿子所遗弃却始终惦念着儿子的老人……一个个的片段都满含着人生的酸楚,诉说着人世的艰辛与不易!

因此,在《桃姐》这部电影中,导演许鞍华除了情感主题的表达外,还追求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主题表达,即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探寻。

这从影片对桃姐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清晰看出。从人生经历看,桃姐并不荣耀,也不顺利,但是,无论困境还是顺境,桃姐总是能够随遇而安,坦然接受,显示出一种淡然与坚强。Roger跟自己的好友聊天时感慨:没想到,桃姐来到我家已经这么久了。但是桃姐从来不觉得自己为梁家付出了多少,始终以一种平静、谦和的心态对待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尽管年龄大了,但她依然忠实地坚守着仆人的职责。当她病倒以后,不能再为这个家庭做事了,于是坚决地要求进到老人院。尽管对老人院的环境难以接受,但还是安稳地住了下来。Roger每一次来看望,她都是那样的开心,从不要求什么,反而总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就是面对那个多次借钱的坚叔,她也没有丝毫地责怪,反而是一种宽容和仁爱。尤其是影片中她和Roger互称“大帅哥”“大美女”的片段,俏皮的言语,幸福的笑容,更是饱含了对生活的乐观心态!所以,当结尾处展现桃姐逐渐老去的部分,影片的叙事节奏突然加快,且多用远景,少用近景。很明显,导演不想去渲染死亡的悲情,而是通过这种克制、含蓄的镜头语言,展示出一种人生的必然。这种艺术上的升华,留给观众无限的思索空间。在桃姐这一人物身上,凝聚着导演的人生理想,散发着健康自然的人格魅力和浑厚质朴、顽强坚韧的生命力。正是通过这一人物的塑造,影片传达出了一个极具哲理意味的生命主题: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喜与悲,生命便具有永恒的价值。

回顾许鞍华的自述,可以看到对生命的思考和探寻贯穿了这部电影制作的始终。许鞍华对《桃姐》的剧本一见钟情,其原因是:“因为我也老了。64岁,单身,开始担心孤独,怕老得太潦倒。”[2]可见,剧本吸引导演的原因便是源自对于老年人生活的关注,暗含着对于人生的思考。电影拍完后,许鞍华如此表述自己的内心:“拍完了《桃姐》,我真的泰然了,因为我想明白了,比如金钱、儿女这一类所谓防老的安全措施其实都是于事无补的,即便你有儿女,他们不一定可以照料你,即便你有很多钱,确实可以雇最好的护士来照顾你,但到头这还是雇佣关系,那感受未必就比孤老好,所以潦倒不可避免,是种自然,叶枯叶落,那就不需要担心了。”[2]这段内心自述清晰地显示出电影拍摄的过程其实正是许鞍华对于人生不断思考与体味的过程。由最初内心的焦灼到逐渐平息,伴随着电影拍摄的完成,许鞍华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著名电影大师伯格曼曾经说:“与其说电影像一个故事,不如说它像一种灵魂的状态,但是它充满了丰富的思想和画面。”[3]《桃姐》通过对于生命的思考,赋予电影作品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具有成为经典的潜质。

在香港影坛,许鞍华可以算是一个异数。这是因为她作品始终贯穿着对生命的关注,对人性的探寻,对生存的思索,浮现出较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她看来,人生的痛苦、悲伤、磨难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难以直面的生命旅程。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尤其需要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许鞍华把对人性理想与救赎的追寻寄托在电影创作中。从早期的《女人四十》,到后来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再到《桃姐》,可以看出其影片中生命意识逐渐浮现并不断深化的过程。

电影《女人四十》中,虽然影片重心尚在对家庭伦理的思考,但是已经体现出了较为丰富的生命意识。作为一部充满人生之痛的电影,主人公胡嫂人到中年,身处困境,仿佛一切都与其为敌:平庸的丈夫,不懂事的孩子,痴呆的公公,职场里的漂亮秘书。这一切使她困惑、无奈、充满挫败感。但她只是在婆婆离世时痛哭一场之后,便选择了坚强地面对,精打细算地生活,尽力照顾好家庭,坚守自己的工作职责,最终赢得了家庭的幸福,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胜利。胡嫂是导演塑造的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面对生活困境,宽容得能够藏污纳垢;即使被践踏侮辱,却不怨天尤人,呈现坚韧、豁达的生命力。她的慈爱包容、柔韧顽强体现出生命原发的本真与天然,散发出理想的人性光芒。

2008年拍出《天水围的日与夜》,摆脱了《女人四十》中尚存的对故事性的追求,将生命探寻的深度更加推进了一步。电影情节主要由贵姐母子碎片般的、零散的生活细节组成。影片展示的生活就是每天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如同贵姐餐桌上永远重复着青菜和鸡蛋两样菜一样,显得无比的单调和乏味。但这些平凡卑微的底层市民,却超越现实的困境和艰难,依然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整部影片有一种悲悯的温情,明确地告诉观众:对生活的态度远比生活本身更重要。影片隐含着一个带有着西绪弗斯悲剧的人生困境:一个生命自诞生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一个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和纷乱芜杂的现实生活构成的成长困境,他必须以一种原初的力量与困境抗争。这种抗争会使生命迸发出悲壮的美丽,生命的意义正在于这一不断抗争的过程。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贵姐以坦然的态度、乐观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进行了一种无语的抗争。这就是其人生的意义。许鞍华以影视的方式,对生命的悲剧精神进行审美观照,体现出对生命的一种悲悯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从《天水围的日与夜》至《桃姐》,许鞍华对生命主题的探寻更加专注。“《天水围的日与夜》对我而言,确实是一种尝试,试着把感情放得更加单纯、专注来面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我想这也是打动观众的原因。我发现,这好像真是自己所擅长的,《桃姐》不过就是想继续走走看而已。”[2]《桃姐》延续了《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探索道路,但是更加“单纯”“专注”。因为这一影片除了桃姐的人生经历外,还涵盖了太多意味丰富的人生片段,引导观众去思索、去领悟。老人院中一位老者去世后,她的女儿站在画面中间号啕大哭。但在画面的左侧,几位老人照常下着象棋、嗑着瓜子。这样的景象不能解读成人心冷漠,而是正如片中神父所言:“生有时,死有时。”影片中对待生死的坦然与笃定,使观众在看到桃姐的死去后并不会心生恐惧,反而感到豁然开朗。因此,影片的重心其实在于传达对生命的淡然态度。影片的英文名为“A Simply Life”,“Simply”这个词的意味正在于此。

“人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卡西尔有一个间接性的答案:“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4]对生命持之以恒的关注和审视,使得许鞍华在众多导演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质,成为香港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艺术学(演讲)[A].宗白华全集(第1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560.

[2] 李东然.《桃姐》,更专注,更单纯[J].三联生活周刊, 2012(07).

[3] [法] 约瑟夫·马蒂·英格玛·伯格曼.欲望的诗篇[M] .何丹,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