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调节范文

宏观经济调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调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宏观经济调节

篇1

作者厉以宁,1930年生,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国现阶段,在运用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中,利息率作用是不大的。这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与当前条件下利息率与投资,储蓄,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特点紧密相连。本文不准备讨论体制方面的原因,而专就利息率投资、储蓄、消费的关系作一些分析。

在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某些代表人物有关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中,假定投资有较大的利息弹性,而消费(连同储蓄)则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低的利息弹性。这些假定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整利息率对经济的调节,也往往以这些假定作为制定具体措施的出发点。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却很可能与此相反,即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低的利息弹性,而消费(连同储蓄)却有较大的利息弹性。如果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投资的利息弹性较低,那么银行提高对生产单位放款的利息率,就不大可能起到紧缩投资,从而使总需求减少的作用;或者,想要通过利息率的调整来调整投资额,就要使利息率有较大幅度的升降。利息率升降的幅度与投资调整的幅度是不相称的。如果消费(连同储蓄)有较大的利息弹性,那么银行想要通过利息率的调整来刺激总需求或压缩总需求的话,就可以通过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率的升降来做到这一点。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投资只有低利息弹性)和消费(连同储蓄)有较大利息弹性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

投资之所以缺乏利息弹性,无疑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假定企业并未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那么利息率的调整和企业的利息费用的变动不可能成为调节企业投资额的重要因素。但我在这里不准备就体制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我想要探讨的是体制以外的原因。比如说,如果实行体制改革以后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投资是否不再缺乏利息弹性或投资的利息弹性就会立即变得较大了呢?看来未必如此。这是因为,在一个可供信贷的资金总量有限,而企业又几乎普遍地迫切需要增加投资,以改造旧技术、旧设备,购买新技术、新设备的环境中,对企业来说,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取得银行的贷款。至于需要为这些贷款支付多少利息,以及由此而付出的利息费用是否会成为企业的过重的负担等等,则是次要的问题。假定企业认识到利息率的上升会使企业成本增大,从而会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的话,那么企业很可能主要采取这样的对策,即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降低生产资源伪消耗,改进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等等;但企业是不愿放弃可以取得信贷的机会,而减少投资的。这种情形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农村专业户等自负盈亏的单位对待银行贷款和利息率的态度上,则反映得比较明显。所以说,在我国现阶段,即使通过体制改革,使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投资仍然可能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较低的利息弹性。没有理由认为投资的利息弹性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当然,这是把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并不排斥这一现象的存在,即少数全民所有制企业会把利息率的变动当作企业投资决策中的首要,因素,或比较重视企业的利息费用的增减。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佯的看法:

第一,如果企业迫切需要增加投资,而投资资金的供给总量却是有限的,那么企业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资金的筹集,而不在于取得资金的代价。因此,投资将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低利息弹性。

第二,如果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潜力,而只要增加投资就能够使这种潜力发挥出来,使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由可能变为现实,那么企业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以后的实际收益,而不在于取得资金的代价,因为前者将大大超过后者。这种情况也会使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较低的利息弹性。

正由于上述情况在我国现阶段确实存在着,而且短期内不会消失,所以即使我们想通过利息率调整来调整社会的投资总量,那么效果也不会如某些同志原来预料的那样显著。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情况可能稍好一些,但仍不宜寄以较大的希望。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必注意发挥利息率调节投资的作用呢?不是这样。对不同类别的工商贷款实行差别利息率政策是必要的,加收逾期贷款利息和对挤占挪用银行贷款实行罚息的做法也会起一定的作用。但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而不在于调节社会的投资总量。这就是说,在我国现阶段,对生产单位的贷款的利息率调整,主要的作用表现于微观经济领域内,然后通过生产经营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面间接地影响宏观经济,而不是直接表现于宏观经济领域内对投资总量的调节,并通过对投资总量的调节而影响总需求。我认为,这是我国在利息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方面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对这一特点的认识是有政策意义的。

那么,我国的中央银行主要应当采取什么方式来影响投资总量的变动以控制投资总量呢?我的看法是:就现阶段而言,在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者只有低利息弹性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应把直接控制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率作为调节投资总量的主要金融手段。下一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上述有利于发挥利息率调整在影响投资总量变动方面的作用的条件的形成,也就是随着投资的利息弹性的逐渐增大,中央银行可以把直接控制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率和调整利息率二者并重,使它们共同成为控制投资总量的有效手段。再下一个阶段,投资的利息弹性更大一些了,我们才有可能把利息率调整作为控制投资总量的主要手段。在讨论中央银行对投资总量的影响及其措施时,应当考虑上述的阶段性。这一点正是从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中央银行用直接控制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率的方式来影响投资总量的变动,是现阶段可供选择的较好方式呢?这是因为,在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投资低利息弹性的情况下,对投资信贷额增长率的直接控制与利息率调整方式相比,不仅在影响投资总量的变动方面有它的优点,而且在影响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投资分配比例方面,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部分的分配比例的直接规定也将会优于差别利息率的政策。再以投资信贷额增长率的控制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比较,尽管前者涉及的是流量分析,后者涉及的是存量分析,后者可能是一个比前者更能广泛地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指标,但前者却明显地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第一,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部分定义比较清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而货币供应量及其增长部分在定义上还不是十分明确的,例如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货币的不同含义(M1,M2,M3……)还需要探讨;相应地,货币供应量的计算也比较复杂,因为这也涉及货币的不同含义问题,不宜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Ml,M2,M3……的解释和计算方法。

第二,由于这里所论述的是对投资总量的调节,也就是通过对投资总量的调节而对总需求进行调节,所以对投资信贷额增长率的控制要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更能收到这方面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场合下投资信贷额增长率的控制都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有效。关于这一点,下面在分析对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调节时,将会加以阐释。

让我们接着考察我国现阶段利息率与储蓄、消费之间的关系。

消费(连同储蓄)之所以有较大的利息弹性,是与我国现阶段消费和储蓄的特点有关的。我们不妨先对储蓄进行分析。要知道,假定居民的储蓄存款是准备用于养老、生活保障、子女未来受教育等方面的,那么这一部分储蓄存款对于利息率变动的反应是不敏感的。因为储蓄者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由于利息率的上升或下降而立即相应地改变自己储蓄的目的和变更储蓄存款的数量。另一方面,假定居民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消费结构已经定型,或者居民对生活需要的一些耐用消费品的持有量已经接近于饱和状态,而把手头的货币作为消费后的真正余额而存入银行,并不因利息率的变动而在消费与储蓄之间重新作出选择,那么这一部分储蓄存款也是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较低的利息弹性的。此外,还应当考虑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假定储蓄存款的持有人或现金的持有人对经济失去信心或对吸收储蓄存款的银行不再具有信任感,那么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利息率的变动也不可能使储蓄存款的持有人继续保持其储蓄存款,也不可能使现金持有人将手头的现金存入银行。尽管上述这些只是纯理论的考察,但对我国现阶段利息率与储蓄、消费之间关系的分析仍是有用的。

目前我国居民的储蓄,不论是来自劳动的收入,继承性的收入还是其他收入(利息、股息、房租收入等),其中确有一部分是准备用于养老,生活保障,子女未来受教育等方面的。利息率变动对这一部分储蓄存款调整的作用不会很大,对这一点,我们应当有所了解。但主要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这部分以外的储蓄存款的预定用途,在于居民的消费现状。正如上面已经指出的,作为消费后的真正余额的货币存入银行后可能不受利息率变动的影响或只有较低的利息弹性。那么,并非作为消费后的真正余额,而只不过是作为消费的暂时替代形式的储蓄存款,对于利息率的变动又将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这一部分储蓄存款显然会有较大的利息弹性。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突出。这是因为,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增长和居民平均收入的上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变动的过程中,居民的旧的消费习惯正在逐渐让位于新的消费习惯,而居民所爱好的,愿意购买的耐用消费品仍然供应不足,居民对这些耐用消费品的持有量远没有接近饱和。因此,作为储蓄存款的货币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消费后的真正余额,而只是一种对未能及时满足的消费的暂时的替代。对储蓄存款者来说,这种性质的储蓄存款就是一种暂时被延期的消费支出。即使我们也可以把准备用于养老、生活保障、子女受教育费用等方面的储蓄存款看成是一种延期的消费,但它们是正常的延期消费,而上述性质的延期的消费则是暂时的,只要利息率有所变动,这种储蓄存款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动。

暂时延期的消费或者转化为储蓄存款,或者变为现期消费,或者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居民手中。它们究竟以哪一种形式出现,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居民对经济的信心和对吸收储蓄存款的银行的信任程度。这种信心或信任程度将使居民决定是否把手头的现金转化为储蓄存款或变为商品,是否把储蓄存款变为商品或现金。这里所说的对经济的信心实际上包括了对价格的预期,对市场上商品供给数量的预期,对个人持久性收入的预期等。这里所说的对银行的信任程度,除了也包括对价格的预期而外,还包括对银行储蓄和利率政策的预期等。如果居民缺乏信心或信任程度不足,那么他们必然减少储蓄存款,甚至减少手头的现金,而增加对商品(包括暂时不需要的或并非称心如意的商品)的购买。

第二,市场上受消费者欢迎并且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相称的消费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包括商品化的住宅)供给数量的增长率。如果这些消费品的供给迅速增长,那么居民将在手头保存较大数额的现金,准备随时购买;反之,如果其增长率较小,居民则倾向于把手头的现金转化为储蓄存款,也就是把现期消费变为暂时延期的消费。但只要居民认为这些消费品供给数量是会持续增长的,而且认为它们的价格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那么居民手头的现金持有与储蓄存款二者之间的转化将依市场上消费品供给数量的增长情况而定。

第三,储蓄存款的利息率。储蓄存款利息率能否起到调节社会消费支出的作用,与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居民对经济失去信心,对银行缺乏信任,或市场上受消费者欢迎的消费品供给数量迅速增长,那么储蓄存款利息率在现金持有与储蓄存款之间的转化,现金持有与消费支出之间的转化中所起的作用就会减弱;反之,居民对经济有信心,对银行有信任,而市场上受消费者欢迎的消费品的供给数量虽然在持续增长,但增长率较小,那么居民仍会把手头的现金转化为储蓄存款,这时,储蓄存款利息率就能在这一转化中起到较明显的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储蓄存款和取款需要现金持有者和储蓄者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所以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下,储蓄存款利息率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吸收居民的储蓄存款。如果储蓄存款利息率低于这一水平,它就起不到这方面的作用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调节社会的消费支出方面,储蓄存款利息率的调整是可以起作用的。如果在储蓄存款方面实行差别利息率政策,那么这一作用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即使没有利息率的差别,只要在居民手头的现金持有额较大时提高储蓄存款利息率,仍然可以促使居民把手头的现金转化为储蓄存款,即把现期的消费转化为暂时延期的消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消费(连同储蓄)有较大的利息弹性。

关于利息率与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上面所谈到的,储蓄存款利息率的升降可以调节现期的社会消费支出。但这里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回答,这就是:通过储蓄存款利息率的调整而对消费支出的调节,不等于对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增长过快,是宏观经济不协调的显著标志。如果要改变这种情形,利息率的调整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呢?

要知道,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可以分解为居民的消费支出、居民的储蓄存款和居民手头的现金持有额三大部分。上面所谈的通过储蓄存款利息率的升降而进行的调节,是指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内部三个组成部分(即消费、储蓄存款,现金持有额)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调节。这种调节虽然是宏观经济调节的一个方面,但它不等于对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总和(即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调节。而对其总和的调节应当被认为更加重要,因为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基金失控,首先指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失控。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为既定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必要去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所以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利息率能否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如果能起作用的话,那么它将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

我的看法是: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利息率调整可以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确有一部分来自居民的储蓄存款利息收入。储蓄存款利息率的升降可以使居民的利息收入增减,从而可以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量。但利息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远有一部分来自居民的经营收入,例如个体工商户、专业户等的经营收入。其中有一些经营者从银行得到贷款,如果银行调整对他们的放款的利息率,可以影响他们的经营收入,从而也可以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量。不过,这方面的影响也有限。至于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相当大比重的工资和奖金收入、退休金和其它社会福利性的收入等,则很难认为与利息率的调整有直接的或明显的联系,因此也就难以运用调整利息率的方式来调节。

正如对社会的投资总量的调节既可采取财政手段,也可采取金融手段一样,对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调节同样可以采取财政与金融两种手段。就金融手段而言,前面在分析对投资总量的调节时已经提到,直接控制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率应是现阶段的主要手段,利息率的调整是次要的。只有随着投资的利息弹性的逐渐增长,利息率的调整才会变得日益重要。我认为,在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时,除了运用财政手段以外,就金融手段而言,现阶段的有效手段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虽然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也可以影响投资总量,但我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它对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影响。

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以国民产品的净增长率为依据。把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国民产品净增长直接联系在一起,并由后者来决定前者,可以使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有一个可靠的物质基础。尽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二者的增长并不十分一致,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滞后问题,但只要事前考虑到这种滞后性、并且不一定按照长期不变的固定比率来确定国民产品净增长基础上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而是根据国民产品的不同构成情况来确定国民产品净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之间的不同比率,那么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仍然是有根据的,而不是随意性的。

为了使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的增长不至于过度,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除了需要运用财政手段而外,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将发挥其作用。这就是说,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的增长必须以国民产品的净增长为先决条件,而且必须被严格限制在国民产品净增长水平以下。如果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的增长超出了这一预定的范围,那就意味着超出了货币供应量增长所容许的限界,从而国民经济中就会出现货币供应不足的情况。即使国民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不足并不直接影响发放职工工资和奖金的生产单位关于增加工资和奖金的决策,但就整个经济来说,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受到了限制,经济趋于紧缩,这就有可能防止消费基金的继续增长及其继续给予市场以压力。反之,如果不实行以国民产品净增长为基础的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那么一旦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的增长超出了上述国民产品净增长的限界,消费基金的失控将会加剧,由此造成的需求膨胀也必将引起通货膨胀。这正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这一调节方式的优点。

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到此为止。由于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是以国民产品净增长率为依据的,所以在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的增长超出国民产品净增长所容许的限界之后,货币供应不足将不可避免。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不足不仅会增加产品实现的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促使生产单位对生产、销售和成本进行调整和重新安排,至少可以防止经济中继续发生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超出国民产品净增长所容许的限界的现象。换言之,只要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只要企业之间的竞争真正给予企业以压力,那么每一个使本单位职工工资和奖金过度增长的企业都会感受到国民经济中货币供应不足条件下自己的相对不利的处境。而在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的环境中,企业却不易察觉这一点,或者,即使能察觉,它们也很有可能利用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的客观形势来摆脱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过度增长所带来的成本提高等等困难。

按照国民产品增长率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在居民叮支配收入总量的其他组成部分不变的前提下,工人工资和奖金收入的过度增长,就会因国民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不足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种收入过度增长的现象逐渐消失后,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以国民产品净增长为基础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也将使国民经济中货币供应不足的状态不再存在。利息率的变动是起不到这种作用的。

可以把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调节中的有效的金融手段归结如下:

第一,鉴于投资缺乏利息弹性或只有较低的利息弹性,应当把直接控制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率作为投资总量调节的主要金融手段。

第二,鉴于消费基金的失控主要来自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和奖金部分的增长超出了国民产品净增长所容许的限界,在金融方面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参照国民产品净增长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第三,鉴于消费(连同储蓄)有较大的利息弹性,可以采取调整储蓄存款利息率的方式来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各个部分(消费支出,储蓄存款、现金持有)之间的比例。这表明存款利息率的调整是可以起到某种作用的。但应该注意到,这仅仅指影响消费支出,储蓄存款,现金持有之间的比例而言。它还不可能直接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增长,从而也不可能直接影响消费基金总量的增长。这一点又表明了利息率在宏观调节方面的作用的局限性。

篇2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1 财政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财政是一国政府赖以生存的命脉,发展到今天,财政手段日趋完善,财政工具也日趋成熟,财政调控意识也趋于主动,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运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手段,或者二者交替使用,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具体有税收政策、收费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政策具备自动稳定经济功能,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影响经济运行,这种内在联系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中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这种财政政策工具经常被称作“内在稳定器”。所得税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是最典型的内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增加,符合所得税纳税规定的个人或公司企业也随之增加,就会使所得税总额自动增加;同时,由于经济繁荣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总需求的增加与经济的过分扩张。

2 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货币政策是一国央行根据客观调控目标,有目的地变更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政策。为使调控目标更确切,调控效果更显著,通常与财政政策结合使用,以匹配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需要,但发展到今天,货币政策执行彰显独立性,往往为特定的目标而实施。

笔者认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的是利率、汇率和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量,尤以利率和汇率为核心,三者具有密切联系,互动、互为影响,调控着一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除了国家调控大局的一般性目标外,货币政策还担负着一些特殊的金融管理目标,如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出现,稳定汇率,保证货币购买的稳定性等等。

如财政政策目标一样,为消除经济波动的四个周期,在货币政策上,对货币的供给量也要予以限制,以相机抉择,匹配经济周期需要。货币政策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在现代信用本位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以及二者的平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要使货币的供应不成为重大经济波动的根源并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根据社会总供求状况制订货币政策,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不能因为货币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经济的过度繁荣或长期衰退。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下,整个社会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状况,资源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社会经济发展停滞。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扩张性的,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在社会总需求过多情况下,宏观经济处于过热状态,生产迅速发展,投资剧增,市场供给不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物价上涨。这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应是紧缩性的,即缩减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促使经济适度而稳定增长,促使社会总供求平衡。此外,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构成不相适应的情况下,一些部门需求不足,商品相对过剩,生产停滞不前;而另一些部门则需求过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发展很快。其结果将是整体经济比例失调,畸形发展。此时货币政策应有紧有松,松紧结合,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的构成和流向,改变社会总需求构成与总供给构成不相适应的状况,促使总供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一国央行为顺利实现上述货币目标,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消除经济波动带来的危害,通常借助一些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主要有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三种。再贴现率作用: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时候,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这使商业银行因借贷成本提高而缩小准备金和放款规模,从而使价格得以稳定或者回落;反之,中央银行也可以降低再贴现率,而使商业银行以至工商企业增加借贷,增加总需求。公开市场业务作用:当整个市场价格水平上升,需要加以抑制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卖出证券,使得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下降,贷款规模缩小,从而使投资以及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得到控制或逆转。当经济呈现萧条迹象时,中央银行就买进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信贷规模扩大,从而使投资需求和收入水平上升。法定准备金比率作用:中央银行通过提高这个比率,使货币乘数变化,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除三大政策工具外,央行还可以采用选择性信贷控制工具,如证券市场放款和消费信贷。中央银行还可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实施“道义劝告”(或“窗口指导”),来影响它们的放款数量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同时,依照法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实施直接干预和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选择工具。

3 产业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改变产业部门的资源分配和各种产业中私人企业的某种经营活动而采取的政策。也就是说,它是促进某种产业的生产、投资、研究开发、现代化的产业改组而抑制其他产业的同类活动的政策。通常不作为应对经济波动的政策选择,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下,我国更应根据本国国情,本国的自然历史状况,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宏观经济运行政策。而一些学者干脆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当一国产业处于比其他国家产业落后状态,或者可能落后于其他国家时,为加强本国产业所采取的各种政策。总之,都是由一国政府制定的,主动干预一国经济运行的政策集合,具有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一样的指导作用,不可忽缺。

产业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产业结构政策:协调供需矛盾,三大产业结构合理,淘汰落后,支持先进,推进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高级化的趋势。(2)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发展均衡,区域发展均衡,避免“集聚效应”,关注国计民生,体现政策引导,要有合理化的趋势。(3)产业组织政策:合理资源配置,消除垄断,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可以使一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合理、社会资源在各产业、行业、企业、地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长期、稳定、良性发展。还可以通过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社会供给总量和结构都能满足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总量、结构的平衡。在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中,产业政策具有无与伦比的导向作用,可以调整商品供求结构,有助于实现市场上商品供求的平衡;可以通过差别利率等信贷倾斜政策对资金市场进行调节,有助于资金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促进区域市场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形成。这些作用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分属于财政部、央行、发改委结合、独立运用,构成了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经济波动,促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良性发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三者必须结合交替使用,才能突出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具体如何结合,如何分配,如何使用,有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中逐步完善,深层次研究。

篇3

总需求增长趋稳

从11月份的数据看,我国近期的总需求在高速增长中有趋稳的态势。首先,从投资角度来看,投资增长速度继续表现出高位回落态势。11月当月完成投资4152亿元,增长25.3%,与上月相比,增幅上升了2.7个百分点。当月新开工项目8821个,在上月大幅减少的基础上又减少2.6%,新开工项目增长势头得到控制。

2003年前7至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与2002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2.3%、30.7%、30.5%、30.2%、29.6%,投资增速出现明显的平稳下降趋势,社会各界对2003年以来对投资高速增长的关注与担忧有所减弱。与1至10月相比,全部投资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增速回落1.4百分个点、更新改造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但房地产开发略有加速,加快了1.2个百分点。从行业投资角度来看,冶金、纺织、煤炭投资增幅回落,其中,冶金行业投资增速回落了10个百分点,机械、电力和有色金属行业投资仍有小幅上升。投资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日趋合理化。

其次,从消费角度来看,11月消费需求增速与10月相比有所下降。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02.7亿元,比10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从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94.9亿元,比2002年同月增长10.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507.8亿元,增长7.6%。下半年农村消费品市场销售相对回暖,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与县及县以下零售额的增长幅度差有所缩小。

1至11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06.3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8.9%,高于2002年同期增长幅度0.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表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最后,进出口仍然保持快速增长。2003年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786.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2003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60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8%,全年进出口规模可望超过8000亿美元大关。

总供给增长瓶颈约束加剧

2003年以来,尽管国际经济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内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作用下,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在这一背景下,总供给表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投资信心上升,盈利大幅度增加,从宏观角度主要表现为工业的高速增长。

从工业角度来看,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6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7.9%,增速在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提高0.7个百分点,剔除春节因素的影响,达到2003年以来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速。

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生产增速明显提升,带动整个工业加速增长。1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75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5.5%,增速比上月加快2.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64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0.5%,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月减慢2.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19.6%,增速比上月减慢1个百分点。

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以及冶金四大行业仍是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11月份,上述四大"支柱"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9%,拉动当月工业增长约8.4个百分点。从上述行业主要产品看,电子计算机、微机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3倍和74.9%,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生产分别增长38.3-76%,移动电话机增长24.5%。汽车生产达到较高水平,当月产量41.96万辆,同比增长32.7%,其中轿车产量20.02万辆,同比增长71.6%。钢和钢材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当月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23.3%和28.3%,累计钢产量突破2亿吨,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

与工业高增长的同时一些供给瓶颈约束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能源瓶颈约束。

电力短缺,尽管2002年以来我国发电量以两位数增长,但是消费量增长更快,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出现了电力短缺现象。目前已有2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加之我国输电网络不统一,大区电网之间缺乏有效的调度能力,也加剧了电力短缺问题。由于电力建设受建设周期的制约,不可能很快满足需求,因此明年经济发展仍将面临电力瓶颈约束。

用煤告急。2003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达到了9年来最高,电力等高耗煤行业生产增长尤为迅猛。冶金、石化行业对煤炭的消费需求主要表现为对焦炭的需求。预计2003年焦炭产量将达到1.63亿吨,全年煤炭消费量将达到15.1亿吨,特别是受价格因素影响,电煤供应出现短缺,一些电厂储煤已出现告急,形成经济发展的短期隐忧。油品短缺。2003年下半年,尤其是进入11月份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柴油供应紧张的现象。

另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有所加剧,在工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农业和第三产业增长乏力。投资仍然主要在第二产业领域,农业和第三产业投资不足,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发展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物价上涨缺乏持续性动力

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重要能源、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引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升,特别是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的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消费品价格看,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2年同月上涨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3.9%。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比2002年同月上涨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8.1%,非食品价格上涨0.4%。

那么,近期的消费价格上涨能否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也即通货膨胀呢?第一,从总供求关系来看,不存在持续的需求拉上或成本推动的因素。尽管我国总需求与总供给增长比较快,但总体上保持着动态平衡,没有发生明显的供求缺口。以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短期内不存在发生需求拉上型或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一般性价格水平向下压力仍然存在;第三,世界经济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通货紧缩压力,世界市场价格总水平对我国价格总水平存在着外部约束;第四,本轮粮食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一方面在1998年至2002年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在前期大幅回落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8.8%,粮食价格已经降到了极低的水平,价格有上涨的内在市场机制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粮食减产也是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这属于短期因素,但是考虑到我国的粮食库存充足能够充分调剂粮食市场的需求,我们认为不会发生持续性的粮食价格上涨;第五,当前粮食价格上涨与工业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较弱,不可能发生强烈的传递和扩散效应,不可能发生以粮食价格上涨为先导,引致工业品价格上涨,进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性上涨的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说,短期内缺乏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持续性动力。

货币金融市场变化明显

11月份,我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并呈现出如下主要特点:当月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回落,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逐步显现。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64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7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2003年前3个季度GDP增幅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之和11.2个百分点,但货币供应量增长仍较快。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继续少增,贷款增加趋势继续减缓;企业存款增幅有所回落;居民储蓄持续快速增长;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货币市场利率明显回落;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统计表明,11月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继续快速增加,企业存款增幅有所回落, 居民储蓄继续快速增长。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1.86万亿元,其中本外币并表的企业存款11月末余额为7.50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比上月低1.1个百分点;居民储蓄余额为1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7.5%。1至11月份,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累计增加14980亿元,同比多增加2369亿元。

1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继续少增。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25亿元,同比少增514亿元,10、11两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同比少增620亿元,贷款增加额继续减缓,成为货币供应量增速趋缓的主要原因。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余额为1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比元月份高4.7个百分点。2003年前11个月,本外币并表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累计增加28679亿元,同比多增加12330亿元,已经超过2002年全年贷款9451亿元。

从以上情况看,前期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过高的势头到十一月份已经有所减缓,人民银行的有关政策调整和发出的一系列信号已经越过时滞期,正在逐步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实施的效应继续显现。

11月份金融市场变化明显。首先银行间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市场利率比上月明显回落。11月份当月,银行间市场累计成交1.30万亿元,比2002年同期多成交0.22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11月,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交易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在连续6个月上扬后出现明显下降。

其次股票市场变化出现活跃迹象。11月份股票市场明显走出“V”字形走势,市场人气明显回升,投资者信心得到提高。市场当中钢铁、汽车、电力、煤炭等行业的股票走势强劲,而且市场行情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当月股票成交金额2783.50亿元,与2002年同比放大50.72%,比上月放大74%,交易明显活跃。11月份股票市场筹资215.95亿元,为前十个月平均额75.02亿元的三倍,市场的活跃使融资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于随着政府对宏观经济敏感性的提高,政府如何适时、适度进行宏观调控?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过程中,宏观调控机制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健全的特点,宏观经济调控每次面临的问题都有其新的特点,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经济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政策。应该防止政府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免政府本身成为宏观经济的一个波动源。要做到这一点,政府要注意自身的信誉,政策的出台要考虑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政府引导和稳定预期的职能。

篇4

关键词:城市内涝;雨洪管理;景观规划

1我国当下城市内涝情势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尤其夏季降水强度较大时雨水无法及时排除,往往导致交通瘫痪,并且严重影响下游城市的行洪功能,另外涝灾也干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动植物生长造成极大危害。我们在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更应清楚地认识到关于城市水文,内涝灾害不是唯一的问题,还存在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将其看做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问题统筹解决,让人在城市中与自然最大化地和谐共存。

2城市内涝形成原因分析

2.1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降水与水循环

我国暴雨目前呈现愈发频繁地袭击大城市的趋势,联系到当前城市高速建设与扩张的现状,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交通尾气排放量、用电量等生活基础能源消耗增大,城市绿色植被分布愈发不均衡,建筑物的墙体和大面积玻璃幕墙使得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最终导致降水,往往导致大面积积水甚至城市区域性内涝。

城市建设中硬质化下垫面面积比例增大,使得雨水汇流条件产生变化。大部分硬质铺装为不透水铺装,从而雨水下渗过程受阻形成地表径流。城市下垫面被硬质化铺装覆盖后土地涵养水的能力大大降低,土地失去调节雨洪的能力,不能缓解雨涝问题;大量的水资源无法下渗补充日益减少的城市地下水。植被原有的对地表径流的阻滞作用被大大削弱,从而导致在硬质下垫面条件下汇水时间大大缩短,于是出现汇水峰量增高、峰值时间出现提前等,并且径流速度大会加剧其对地表的侵蚀。

2.3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的局限

我国市政建设存在工程质量较低,大量雨水、污水管道错接的现象,工程设计标准偏低,设计排水量小且易老化,使其无法正常排水。其安装成本和后期管网的清淤维护成本对城市建设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另外管网处理雨水会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浪费,无法补给地下水。当前的城市河道往往将原有的自然形式通过工程手段“裁弯取直”,并硬化、渠化河道,一方面生物生存的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河道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2.4对可调节雨洪的土地的侵占

城市建筑占用了大量滞水空间,土地对雨洪的调蓄能力降低,城市建设大量侵占河道、池塘、水田等湿地区域,导致湿地生态恶化;当下对湿地的侵占以及城市污水向河道排放,对河床的侵占往往使其断面压缩,加高泄洪道,使洪水调蓄系统萎缩,导致城市水系统弹性下降,河流动力过程改变和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系统受到冲击后反应和恢复的灵活度下降,对雨洪的调控力减弱。

3城市内涝的景观规划途径

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关键是将其视为解决城市水文的综合性问题,将雨水视为资源进行调蓄利用,将雨洪调蓄系统与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因此应进行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和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效部署。

3.1城市绿地格局的建立

具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城市中心增加绿地密度分布,建设中小型绿地为主可达最优降温效益。而这一结论在绿地布局方面与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影响的结论存在相似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城市绿地面积相同的条件下,绿地斑块数量越多,汇水时间越长,城市排水压力越小;面积和绿地斑块数量都相同时,绿地斑块破碎程度越大的排水压力小;绿地斑块结合度高、离散程度低的区域城市排水压力较小。

由此推论出在城市绿地景观布局中除了保证其面积,还应注重绿地的斑块数目,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破碎度,从而降低不透水铺装的连接度,且绿地斑块离散度不可过高,不宜分布在城市边缘,应在中心区保持一定的结合度。这样城市暴雨强度可以有所减缓,还可保证水资源的存蓄与利用。

3.2绿色基础设施与低影响开发

3.2.1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绿色基础设施”强调土地空间多种功能的相互联系性,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提倡将发展、基础建设、生态保护等理念融为一体。从微观角度讲,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其更强调以自然调蓄的方式解决雨洪问题。具体形式如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态草沟、人工湿地、下洼绿地等。以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解决雨洪问题,其根本是解决内涝问题并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同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与景观的观赏性。从更大尺度讲,应着手规划区域积水单元的建设,有效规划区域河道、坑塘等汇水节点,且绿色基础设施应形成开放空间网络,进而形成水生态的保护网络。

3.3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思路

低影响开发是对生态产生最低负面影响的设计策略,其理念核心为场地分散式设计与管理,主要内容为借助场地中景观要素来解决雨水问题,以其代替流域末端成本高昂的雨水收集装置。低影响开发设计过程连续且可重复,既适用于新场地的建造,也适用于建成场地的改造调整,该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主要方面:(1)视水文过程为一个整体,设计中应力求模拟自然过程。(2)对场地实行分散式控制以控制生态过程。(3)源头控制,在产生径流的地方控制、疏散、引导,减少污染物汇聚下游的风险。(4)整合非系统性结构,充分利用生物和化学过程,设计和保持自然系统。(5)利用多功能的景观、建筑与基础设施。具体技术手段大致包括生物滞留地、过滤带、干井、浅草沟、可渗透铺路材料、植物缓冲带等。

篇5

关键词:经济信息 宏观经济 管理 应用

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中,反映社会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普通社会活动的就是经济活动,而经济信息则是反映经济活动并为人类各种经济活动服务的信息,经济信息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而改变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管理目标,如何确立明确的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主要的,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发展方向,所以通过经济信息对市场做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然后依据这些数据和信息对宏观经济做出初步了解,以此才能更好地提高国民经济的社会生产力的更有利发展方向。

1、经济信息和宏观管理的概念

经济信息主要就是对经济过去的描述和对现在的分析,以及对于未来的预测,它对经济决策来说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因具有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经济数据的特点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经济信息除了上述作用外,对宏观经济管理还具有帮助企业完善自身经营管理和为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的作用,所以说,宏观经济管理中无论哪一步的的运行或是改进,都离不开经济信息带来的帮助。

1.1经济信息的概念

经济信息不仅仅只是包裹信息的一般理论,它还包括了对经济信息的特殊理论,所以说,不管是从经济信息的科学角度来讲,还是社会信息范畴来讲,它都有属于自身的解释和说法。从信息科学角度来讲,经济活动领域中的信息规律主要是从研究信息的生产、收集、传递和应用的理论与方法,以此来达到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发展目标,而从社会信息范畴来讲,经济信息是对经济运动有关对象的一种描述,而且还存在于经济活动中每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以此来说,经济信息管理的概念又可以分为广义的经济信息和狭义的经济信息。

1.2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宏观经济管理不仅仅是指国家总体的经济水平,还包括有各地区、城市、行业,以及县、区、乡镇的总体经济管理水平,而由于宏观经济管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下进行的,所以也就导致了一些政企职责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状态,企业的经营除了公司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与管理之外,国家政府对这些企业仍有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也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下宏观经济管理的主题依然还是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就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

2、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管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下进行的,所以当今的市场背景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带动国民经济,更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发展与信息化时代越来越迅速的今天,宏观经济管理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且对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也有着引导作用。

2.1维护市场秩序

经济基础是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铺垫,人们的收入水平就会普遍偏低,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国民经济水平的失衡,社会的发展也就很难平稳发展,社会秩序严重失调,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有利于保护国家利益,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有力的保障。市场调节的同时是需要有公平的竞争和规则的,而在实际的市场调节中监督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再加上市场市场调节的单一性,对于市场的完善是很不利的,而且还会对市场造成垄断,进而造成社会市场秩序混乱。所以,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要加大对市场的监督力度,严格要求按照法律执行监管,减少甚至杜绝市场秩序混乱的状况发生,最大可能的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好现有的市场秩序。

2.2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市场调节是宏观经济管理中最主要的模式之一,它主要是针对价格的调节而言的,调节的目标就是经济利益,调节的作用就是将现有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它的经济效益。市场调节的同时不仅有自身的优点和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由于市场经济调节带来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有的企业都朝着利润最大的行业发展,希望以此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实际中,有一些公共服务等社会必要的行业,这些行业他们自身带来的效益很小,但因为这些行业是社会必需的行业,也是人们离不开的公共设施,所以这些行业是不能够缺少的,市场经济调节的弱点就在于此,市场自身比较没有调节性和及时性,所以这些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来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3、经济信息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带来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宏观经济的管理离不开经济信息,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现代化经济信息的收集与运用还不够发达,所以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相关人员深入了解并能够及时解决。

3.1经济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宏观经济的决策能力也受到了一定限制,因为现如今一些企业对市场的了解不够彻底,对于生产的产品很容易就会造成供过于求、或是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和社会经济不够协调也有很大关系。对于这种情况,目前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利用经济信息带来的帮助,对市场经济结构作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最优调整和优化市场经济结构,让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得以最充分的利用。

3.2对经济信息建设不够完善

经济信息不是简单地只被当作参考信息使用,它本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所以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状况和经济信息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也就造成了对经济信息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于经济信息自身具有的信息收集、传递和利用方面认识还相对有欠缺,进而对信息的利用和开发力度也不够深入,这些都是因为经济信息建设不够完善带来的后果,也严重影响了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4、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4.1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通过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分析来看,经济信息不仅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还能够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对经济信息能够充分利用的发达国家往往更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合理的利用经济信息,而从经济信息中获得的资源也会为他们的国家带来更好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飞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他们本国的经济在腾飞的同时,正是通过经济信息的创造性和开发而实现本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信息不同与物质资源,它本身的创造性就是物质资源无法比拟的,而且经济信息的开发投资小、收益快的特点也是其他资源所不能及的,所以说,在我国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信息将会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5、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5.1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表达经济信息总体运行的内部联系和和体现特征的信息,要想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首先是要以计算机处理系统作为基础依据的,再者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信息源、信息接收、输入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组成的,所以这一系统的建立是允许有一定的独立性的,除此之外这一系统还应保证经济的可靠性和原则性,更为科学的把握经济信息,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以便于更好更快的推动宏观经济的管理。

5.2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

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经济信息,通过对经济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应用中可以发现,经济信息不但可以对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作出最直接的变化分析,而且还可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我国整体的国民经济条件出发来看,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切实可行,对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是从我国综合国情为出发点制定的,它的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对一部分宏观经济进行管理以使其达到制定的要求目标,政府所发挥的经济信息管理职能是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水平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以此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实际的应用中,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会涉及到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所以说,制定好实施战略、落实目标责任以及做好具体的实施工作,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6、结语

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的应用价值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在外,还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篇6

1.1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

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法律、制度的形式和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达到在结构和总量上调节和管理的目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条件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控制措施。

1.2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侧重于模型的建立和解释,而中国的学者则倾向于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对于经济管理的很多西方经验直接应用在我国经济调控会形成水土不服的问题,例如:亚当斯密力主应该用看不见的手在主导市场,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种观点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验证为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放弃对市场的干预会导致市场的无序、盲目地发展,最终会引发市场的灾难。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可以起到积极性的作用,政府将企业不愿意做、做不好、利润低的行业接管过来,有助于社会加速的发展,经过多年的验证,特别是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更加看到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的必要,以及政府对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切市场经济都不可能离开政府以更高层面上的调控作用,宏观经济管理的价值正在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也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创建和完善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2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短暂,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烙印,宏观上看我国经济的投资驱动为主特点十分明显,投资中政府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政府主导投资和行政干预的作用显著,至今我们还在提倡拉动内需。这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西方国家宏观经济体现为消费驱动,服务业主导,投资基本由私人和自由企业来进行,基本上是一种消费型的经济模式。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平均年GDP增长速度接近10%,而平均年通货膨胀率却只维持在3%以下,人民币币值稳健,市场经济一直稳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宏观经济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宏观经济管理的原因是市场经济本身缺陷和我国当前发展形式以及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所共同决定的。首先是市场经济失灵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企业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纷纷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大产量步伐,在竞争中彼此抢抓市场,盲目地生产,结果造成供大于求,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其次是我国目前处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调节也不健全,市场运行常常受市场之外不正常因素干扰,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必须要有宏观经济管理来保障经济平衡有序地运行。在这种复杂经济格局面前,价值规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必须依靠宏观经济管理。再次是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必须要强化宏观经济管理,在几十年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投资型的经济主导,消费疲软,需求不足,缺乏核心竞争产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普遍存在,等等。针对以上情况,如果失去了宏观经济的调控与管理,我国经济就会面临经济形势严峻,出现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大,无序竞争的局面。因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可以推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会继续沿用宏观经济管理的方法,确保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3结语

篇7

一、宏观调控及其客观必然性

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国家宏观调控就其本质和基本内容而言,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干预和引导,它以市场机制自身的存在充分发挥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为前提。宏观调控是补充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离开了市场经济本身,也就无所谓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性质。为了把握住这一基本性质,必须正确认识宏观调控的内在规定性及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指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主要运用间接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与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在这一概念中,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则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和客体;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是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运用间接手段进行引导和调节是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无一例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在我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1、从微观领域看,“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深刻原因。市场机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也就是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其主要表现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失业等社会问题;市场机制不能维护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小的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保护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给风险性投资带来一定的障碍;市场机制难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和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容易造成收入分配上的过分悬殊;市场机制不能克服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缺陷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是无法弥补的。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需要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2、从宏观领域看,市场经济本身还存在着“市场失衡”,从而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这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济不稳定,既可能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表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微观经济的不稳定,必须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表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要么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要么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造成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市场机制自身的内在缺陷的局限性,是导致经济失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是:

(1)市场调节具有微观性。市场调节是建立在各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追求之上的。而这些微观经济主体,一方面在市场活动中不可能事先就洞察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并根据这一全局来决策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它们都从自身微观经济利益出发来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宏观经济利益的要求,甚至可能与社会宏观资源配置合理性要求相违背。这样,市场调节难以实现宏观总量的平衡和总体结构的合理。

(2)市场调节具有暂时性。市场调节是通过市场各种要素(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实现的。集中表现是:供给与需求通过竞争形成一定的市场价格,在这里,供给与需求是动态的,价格也是动态的。市场在动态的价格下使供给与需求暂时趋于平衡的状态。由于市场各种要求都处于经常变化之中,这种平衡状态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市场调节只能一次性地,暂时地解决供求矛盾,而不能使这些矛盾得到比较长期的解决。

(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市场调节是在矛盾或问题发生之后进行的一种调节,这种调节具有滞后性,是“马后炮”式的调节,有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充分,因而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运行的无序和混乱,造成社会经济的频繁波动和资源浪费。如我国彩电、冰箱的生产,时而严重供不应求、时而又严重积压等,就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反映。

(4)市场调节具有分化性。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必然是优者获利多,劣者获利少,甚至亏损被淘汰。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会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甚至造成贫富悬殊乃至两极分化。正因为市场经济存在以上缺陷,不能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以必须实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

3、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这是因为:

(1)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要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各种市场信号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要形成总供给与总需要大致均衡的市场状态;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法规体系,等等。显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仅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这些条件是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而只会导致市场混乱,使社会经济运行走向无序。这就需要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推动这些条件的加快形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而不是违背某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目标,如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等。很明显,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自发地实现这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目标。所以,由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了。

4、宏观经济调控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它们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性和平衡性。而这种协调一致的配合仅靠市场无法实现,必须有站在全社会高度和从社会全局的利益出发的政府,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步走出国界而形成了国际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贸易和资本全球化的趋势。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分工更为复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对国内外经济的协调,促进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政府职能的弱化,政府在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面前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就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实施和评价宏观调控工作的主要依据,决定着宏观调控的内容和重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多元的,是由诸多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其具体内容如下:

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就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这一总目标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目标和经济结构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总量目标是在供需平衡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目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无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制订符合实际的总量增长计划,避免经济过冷或过热,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结构目标是在总量增长前提下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调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地区结构,克服地区间条块分割所造成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形成互补的地区结构,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基本平衡,是通过具体目标体现出来或得以实现的。有关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具体目标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明确规定,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1、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基础之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2、增加就业。

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因此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经济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会造成失业,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失业。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较为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促使经济平衡增长,避免大幅波动。而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价格的紊乱,影响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另外,长期的财政预算不平衡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导致币值不稳,应注意综合、协调、平衡采用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保持物价和币值稳定。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篇8

在行业内部将宏观经济管理看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管理与支持体系,是市场经济获得长期发展和持续成长的基础。在业界宏观经济管理被理解为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利用宏观的调控措施(银行利率、行业补贴、就业政策、法律规范等各种形式),以宏观的层面对市场进行运行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调节,进而实现市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法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工作。宏观经济管理既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以社会平衡发展为中心的控制工作,对于从宏观上约束、规范、促进市场经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宏观经济管理的演进历程

宏观经济管理发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核心的建设时期,在经济领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开始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分析,这是对战争的反省,同时也是对金融体系世界层面上的重要反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谈判过程中,西方国家看到了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价值,开始告别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说,最终形成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广泛认同,进而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在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避免了多次经济领域的世界性灾难,这使得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全面地认可,进而确定了宏观经济管理的价值和功能。在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世界看到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在主体经济领域人们对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取得了共识,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要想获得高效、稳定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全面的宏观经济管理,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开展和运行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与发展作用。

3宏观经济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对市场经济发展价值的措施与方法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够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的企业为了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利润,于是纷纷引进国外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并且加大产量和发展的步伐,以便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占领市场,盲目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结果,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提高,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4结语

篇9

通过建立相适应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假设、识别,进而运用eviews软件,基于ILS法对方程进行估计,为了估计的准确性,考虑到当期行为还要受到上一期的影响,进一步用2SLS法进行估计,得出相应模型估计方程。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 联立方程模型 ILS 2SLS eviews

一、引言

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是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宏观调控是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来达至经济计划的四个基本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总水平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中国在2005年以前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方案来进行宏观调控,当然政策的的实施往往与其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开始,中国一直以凯恩斯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为基础,因为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并且其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在于国家可以为了合理的干预经济,以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有效调控和管理经济的运行。

而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就是关于国民收入变动中的问题,同时任何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都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加以测度,测度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等。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研究一个国家的收入如何决定,要从分析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开始。本文就根据凯恩斯宏观调控原理,建立不存在进出口条件下的简化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型来研究国民收入对消费投资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与符号系统

1.模型假设

针对本问题,建立以下合理假设:假设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2.符号系统

三、联立方程模型与案例分析

1.模型建立

通过引言的描述,经理论分析,采用基于三部门的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模型,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通过消费者、企业、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总收入的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设理论模型如下:

(2)投资函数的识别性

由于投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结构相近,判断过程与消费函数完全一样,故投资函数的阶条件和秩条件的判断予以省略。结论是投资函数也为恰好识别。

综合上述各方程的判断结果,得出该模型为恰好识别。

3.案例分析

由于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均为恰好识别,因此,可用间接最小二乘估计法(ILS)估计参数。选取GDP、消费、投资,并用财政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替代变量。这些变量取自1978年――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历史数据。

四、主要结论以及意义

通过ILS估计得到的结果,可以得知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并且对消费的影响程度更大,每增加1单位的收入,将分别增加0.5776单位的消费和0.3940单位的投资,同时可以从方程中看出,当收入为零时,消费函数为正值,投资函数为负值,这意味着当收入为零时消费行为仍然存在,但投资行为可能不存在,或者投资收益为负,这一点与现实相符。

通过2SLS估计得到的结果,可以得知在考虑上一起消费和投资行为对本期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影响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减小,对投资的影响增大并且大于对消费的影响。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上一期消费与本期消费正相关,上一起投资与本期投资负相关。

从模型的角度看,通过模型的建立以及估计,将收入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定量化便于分析比较,对研究有一定的好处,更有利于客观的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和经济发展进行探索分析。

从政府的角度看,研究收入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有利于政府可以通过调节政府购买来调节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投资,也可以根据消费投资的现实状况对当下经济运行做出判断,进而制定一定的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363-399.

篇10

【关键词】经济发展;全球化;宏观经济管理;创新

0.引言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经济手段,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从总体上进行调控,已达到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巩固宏观经济管理在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实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1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又有刺激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行调整,可以将经济发展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速度之上。防治经济泡沫的出现,同时也可对有效避免经济发展的大幅度波动,即保障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也保障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推进经济发展实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此外传统经济模式中的缺陷还没有清楚,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等缺陷。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必须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有效调节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内,市场调节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因此,依赖于市场调节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国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加以调整和改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3实施宏观经济管理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然而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则需要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宏观经济管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的,一种是对公私财产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公私财产所占的比例进行管理。另一种是对私人之间财产进行有效的调配和控制,以抑制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的出现。

2.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的必要性

2.1是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趋势,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规则加以肯定,并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规则指导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实践,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全球化基本规则的指导下,实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的根本目标。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我国政府部门作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要对管理体制加以创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丰富管理理论,用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我国政府还要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保障各项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能有在管理人才的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确保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整体实力。

由上可见,我国应加强适应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各项手段。首先,应保护我国弱小型企业的发展;其次利用全球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挖掘我国产业的潜在优势;再次,充分利用国际反垄断法,防止某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过度集中而处于支配地位,以对我国经济造成威胁,并对国内的投资者与消费者带来损失,以此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可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2转变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由法律规定、对宏观经济执行机构负责、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因此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实际上就是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创新及相关工作岗位与人员的创新。职能部门的创新主要是对政府机构的责权与职能加以强化,以提高政府宏观管理的工作效率。以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责任就是监督市场的平稳运行,确保市场秩序的安全,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应加强政府职能的战略目标创新,提出“服务型”概念,改良公共决策体系、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由全能型政府顺利过渡到服务型政府;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重新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权限,每个部门、每个领导者与管理者都有统领全局的权力,对宏观经济管理全局负责,并通过责任制加强制约力度。另外,还要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政府各组织结构,做到机构的精简高效,适当设置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选聘时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避免由于管理层多、机构臃肿而造成的信息传递慢,影响管理效率,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3.结语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即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科学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该何去何从。如何充分发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管理作为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宏观经济管理要想充分的发挥其经济管理与调控价值,就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时的做出调整,与我国经济全面开放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白化萍.新时期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信息工作应对策略[J].金卡工程,2010(10).

[2]姚承晔.浅谈工程经济的价值集成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

[3]刘大勇.工程经济报价及其发展趋势[J].西铁科技,2005,(02).

篇11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全球化 宏观经济管理 创新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经济手段,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从总体上进行调控,已达到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巩固宏观经济管理在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实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 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1 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又有刺激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行调整,可以将经济发展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速度之上。防治经济泡沫的出现,同时也可对有效避免经济发展的大幅度波动,即保障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也保障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 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推进经济发展实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此外传统经济模式中的缺陷还没有清楚,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等缺陷。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必须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有效调节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内,市场调节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因此,依赖于市场调节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国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加以调整和改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3实施宏观经济管理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然而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则需要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宏观经济管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的,一种是对公私财产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公私财产所占的比例进行管理。另一种是对私人之间财产进行有效的调配和控制,以抑制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的出现。

2. 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的必要性

2.1 是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趋势,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规则加以肯定,并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规则指导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实践,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全球化基本规则的指导下,实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的根本目标。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我国政府部门作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要对管理体制加以创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丰富管理理论,用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我国政府还要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保障各项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能有在管理人才的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确保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整体实力。

由上可见,我国应加强适应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各项手段。首先,应保护我国弱小型企业的发展;其次利用全球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挖掘我国产业的潜在优势;再次,充分利用国际反垄断法,防止某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过度集中而处于支配地位,以对我国经济造成威胁,并对国内的投资者与消费者带来损失,以此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可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2 转变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由法律规定、对宏观经济执行机构负责、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因此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实际上就是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创新及相关工作岗位与人员的创新。职能部门的创新主要是对政府机构的责权与职能加以强化,以提高政府宏观管理的工作效率。以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责任就是监督市场的平稳运行,确保市场秩序的安全,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应加强政府职能的战略目标创新,提出“服务型”概念,改良公共决策体系、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由全能型政府顺利过渡到服务型政府;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重新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权限,每个部门、每个领导者与管理者都有统领全局的权力,对宏观经济管理全局负责,并通过责任制加强制约力度。另外,还要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政府各组织结构,做到机构的精简高效,适当设置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选聘时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避免由于管理层多、机构臃肿而造成的信息传递慢,影响管理效率,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总结

宏观经济管理作为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宏观经济管理要想充分的发挥其经济管理与调控价值,就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时的做出调整,与我国经济全面开放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篇13

一、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化生产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同部门间的交流愈发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生产流通业愈发频繁、便捷。在这样的生产发展背景下,依照一定比例进行社会劳动分配,是确保市场经济常规运作的基础。仅依赖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不足以满足市场调节需求,国家需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以促进各地区不同部门间的和谐发展。此外,就现阶段社会化生产而言,国家并不能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进行具体的指令性规定,社会生产普遍处于一种无政府管理状态,如完全放任各经营单位自主生产,就容易引发市场经济混乱,从而影响国民经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需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协调经济发展整体战略方向,从而确保经济发展的秩序性和稳定性。 

(二)对于健全市场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主,其在社会资源配置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可以发现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方位地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市场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重点维护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维持市场发展所需求的动力。但恶意竞争不但不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还会起到反向的促进作用,此时市场调节就无法解决。另外,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仍存在部分计划经济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客观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完善、健全市场体制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稳定的快速发展。 

(三)维护经济体制作用分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最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具备的经济管理职能也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国有企业经历多次改革之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进而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政府虽然不在直接管理国企经营事务,但仍以其他身份参与着国企的经营决策。因此,强化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维护经济体制。 

二、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实际措施分析 

(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创新分析 

针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进行创新,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整体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具体是指,政府期望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实现的国民经济发展预定目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具体创新操作如下:一是提高管理目标的选择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相应开展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侧重点不同。如经济发展过热,就需要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如经济衰退,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调控刺激经济增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维持经济发展总量平衡,其次就是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升级;二是强化宏观管理在居民消费中的创新。我国居民消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趋向稳定和成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宏观经济管理应发挥其作用,促进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三是优化进出口产品比例。进出口产品是促进经济交流的重点内容,政府应不断优化进出口环境,为进出口贸易奠定扎实的条件基础。 

(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具体是指政府完成经济管理目标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常见的管理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及传媒手段等。针对不同的经济管理需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才能切实发挥出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效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具体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法律管理。我国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经济管理,有助于国民经济的规范性发展;二是加强政府智能化管理建设。电子商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电子政府建设,为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具体是指国家依法成立,且履行相应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通常由政府组织领导。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针对宏观经济管理主体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需进行组织创新,即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具体包括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其次,针对此类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决策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宏观经济管理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创新调整,以满足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只有实现目标、手段、主体的全面创新,才能全方位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纪芹.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外资(下),2013(07) 

篇14

关键词: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制;宏观调控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experience should be to take the true, the QuCuQuJing false process, in bas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out of 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way. Study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government's economic management function, the bold absorption and borrowing the government effective intervention economic positive result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international developed countries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draw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Keywords: developed countrie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Mechanism; macro-control

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模式,还是中国的宏观调控模式,都不能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寻求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服务。因而,借鉴别国经验的过程应该是去伪取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之路。

1.美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

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现代市场调节体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经济环节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的干预为辅。

宏观调节经济的方式被严格地限制在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手段的范围内,没有任何机构起草、制定全国性的指导性计划和产业政策,绝大多数关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是通过市场进行的。

财政干预

财政政策是美国经济体系的“内在稳定器”。政府一方面通过财政收人政

策(税收政策)调节有效需求,利用增税或减税的方式紧缩经济活动或刺激投资和消费。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支出政策,即通过预算的增减或财政赤字的增减,扩大或抑制社会总需求。

货币调节

政府通过联邦储备银行,一是“抽紧银根”,即提高银行利率,减缩货币

供应量,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二是“放松银根”,即降低银行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两种方式交替使用,在经济萧条时期,放松银根,刺激总需求;在通货膨胀时期,抽紧银根,抑制总需求。美国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稳定物价、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的目的,但这两种政策需和谐统一,才可对经济有效地进行宏观调节,所以美国政府在不同发展时期,两种方式的具体运用形式是灵活机动的。

(3)经济立法

美国政府不直接干涉私人企业的经济活动,它是通过制定有关经济法规,对某些部门和某些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消除由垄断产生的封锁市场、排斥竞争、垄断价格、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英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

(1)反通货膨胀作为主要调控目标

80年代以来,始终把反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60年代至8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受两大问题困扰:一是通货膨胀;二是失业。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在处理这两大问题时,始终将反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使在对付经济萧条、促进经济复苏时也不再采用通货膨胀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

(2)中央银行作为主要调控载体

中央银行不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但在实施货币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贴现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发挥特殊的中介功能。

英国的银行体系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银行业务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不同的银行机构。如英国除有一般商业银行外,还有专门的清算银行和贴现银行,目前英国有8家贴现银行,主要业务是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英格兰银行不直接对一般商业银行发生借贷关系,而把贴现银行作为联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间的中介,这是英国银行体系的一大特色。

英国中央银行虽然在货币政策、利率调整上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但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货币市场,英格兰银行主要通过贴现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其次,在利率货币工具的运作上,英格兰银行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基础利率的调整权在财政大臣,但市场利率的变动则由市场货币量供求决定。英格兰银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最后贷款者”的角色来控制货币市场利率。

法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为法国经济的良性运转提供了保证。国家制定的宏观经济计划作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3.日本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

与美国相比,政府更强调其宏观指导经济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方向保障。

经济计划化。

日本政府有专门性机构负责制定中长期经济计划。它的计划有以下特点:

①指导性与权威性相结合。经济计划不具备法律效应和行政约束力,仅指明经济发展的走向,而不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但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政府实行按企业服从计划的程度给予奖惩等制度,使得计划一出笼,各企业就纷纷据此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和经营方针。

②民主性与合理性相一致。日本政府通过自下而上的“享议制度”和“官民合一,的审议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决策的合理性。

③连续性和针对性相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政府已制定出13个经济计划。每一个计划的问世都以前一个计划的实施情况为基础,并且随着市场机制的成熟程度和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计划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