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家长、教师都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因为大家的重视而受到好的效果。经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只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学生的阅读量没有成比例递增,反而增量在下降。原因在于
1、对阅读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很多的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阅读得重要性,但对“阅读”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主要是没有区分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类型,仅把阅读简单限定在课内阅读的范围,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仅仅阅读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认为只要把教材上有的都读懂了、读熟练了就高枕无忧了对课外阅读不屑一顾,甚至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读多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这种对阅读认识的误区和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减少了阅读量。
2、阅读时间和精力不够。由于年龄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内小学生精力都是有限的。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学校期间,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课后还有家庭作业,补习班、兴趣班等各类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在等着他们。甚至连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都被习题和训练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很难保障,更何况“享受”课外阅读,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读书。
3、不能自由选择书目。读书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阅读。但现有的小学生的阅读却变得几近功利,好像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带有功利性的读书使得孩子们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只有老师推荐的书才是好书,才有用,其他的书都是“闲书”,是被禁止的。岂不知,这种读书的不自由会败坏着孩子们的阅读胃口,消耗着他们的阅读热情。要么“厌食”不喜欢读书,要么读了“不消化”失去了读书的能力。
二、如何开展愉快的课外阅读
面对小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语文教师和家长都有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
1、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首先让家长消化对课外阅读的误解。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或者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与学习语文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孩子终身发展有重大积极作用。要完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让家长支持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在买书的费用上和阅读的时间上给予帮助。
其次,要学生认识课外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可利用一切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比如班会、文体课等给学生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好书推介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还可以通过名人故事激励学生好好读书,比如闹市读书,吃“墨水”等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知道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阅读中会有很大的收获。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变成一种必须,阅读是快乐的,就想现在很多孩子打游戏、看电视一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打游戏、看电视,不喜欢阅读呢?原因在于他没有在阅读中找到快乐。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教师甚至学校和社会的配合,要长期坚持。一是要保证每天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这个时间最好能固定下来,每天到这个时间就是阅读时间,小孩子会形成一种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习惯。二是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阅读的空间,给予阅读的环境,影响他们一起读书。比如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在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孩子因为读书收获了书中的美,还能收获大家对他的尊重,孩子自然会喜欢上读书的。
3、给予孩子阅读内容选择的自由。给与孩子阅读内容选择的自由很大成分是不用把阅读带有过多的功利性,不要把阅读和考试挂上关系,把阅读的目的性指向考试。带有功利性的阅读会在阅读书目、阅读的方式上限制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很多教师和家长给学生的阅读做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比如记录分析好字好词,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并要求背诵某些内容等,这些硬性规定是家长和老师想急于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措施,其实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他们会因为阅读的辛苦而厌恶阅读。阅读的成效不是读了几篇文章,背诵了几段经典语句就能体现的,要靠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之后出现了一种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收获。
我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学校的教学环境较差。学生们一般不愿意阅读课外书,认为那是学习负担。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为了让孩子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需要他们看课外书,但是从来不做推荐。原因是我也不知道哪些课外读物能推或是推了书名但没有做指导。这样,就导致了课外阅读课无法进行。
其实语文老师想要搞好课外阅读课并非简单的事。另外,搞不好课外阅读课把原因归于学生爱偷懒或是没有资源是大错特错的。而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并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课外书成为我们孩子喜欢的偶像呢?
一、什么是课外阅读指导课?这种课有哪些类型?
顾名思义,课外阅读指导课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展开课外阅读。它可分为课前读物推荐课,课后交流欣赏课,主题综合阅读指导课。那么每种课的内容由名字已经可以理解,而形式呢,不拘,只要能够达到目标,能够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我认为都可以。
二、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还是一句话,策略有之,形式不限
(1)课前读物推荐课: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品味情趣,引发阅读期待;感受影响,产生阅读向往。
(2)课后交流欣赏课:明确阅读主要任务,重视儿童阅读回应,丰富阅读表达方式,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3)综合性阅读指导:常规性班级读书会和专题性阅读指导课相结合。同时芮老师还强调低年级要做好阅读奠基工作,童谣、儿歌、画本、小故事、小小说都是很适合儿童阅读的。
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操作提示
(1)可以利用学生的资源,让孩子推荐他们爱看的书;
(2)灵活安排时间,指导适度;
(3)忌硬读硬写,增加学生的负担;
(4)忌应时应景,只图一时新鲜;
(5)切忌教条分析,有失灵活。
[关键词]小学;新课标;阅读
新课标提出: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目标:一二年级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但是农村的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根据许多家长的反应,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电视或玩耍。学生没有看书,除了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没有书,这些书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课外阅读,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课外、在家庭中完成的,离不开家庭教育,但实际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小语会会长——崔峦说:“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包括增强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意识,关注学生课外语文学习,指导学生课外语文学习,不断组织交流课外语文学习的成果。”
低年级正是养成习惯的好时候,要想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低年级抓起。
一、图书资源是课外阅读的前提
要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得让学生有书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也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放在图书角中,也可以让学生每人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放到图书角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了。
二、激发兴趣是课外阅读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这样。可以组织各种有关课外阅读的活动。如:
1、活动激情。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听故事,喜欢表演等特点,可以开展背儿歌、吟诵诗词、课文朗读、猜谜语、讲故事、编故事等比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使他们了解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2、简介导读。简要的向学生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但要简介概括,不可言尽。
3、评价促读。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不应用分数或等级来给予评价,而应用激励的评语,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我想读”、“我会读”、“我还要读”的境界。
三、养成习惯是课外阅读的效果
低段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随着课外阅读的铺开,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上读书,但不得要领,光有一股热情,兴趣难以长期维持,再加上语感差,朗读水平低,理解能力不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课外阅读开始产生畏惧。因此,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显得尤为重要。
1、校内指导——满园春色
学校“读书节”是一个教育契机,“书香班级”、“读书小状元”、“图书漂流”大阅读、“图书超市”、“读书知识问答”、“亲子共读”等活动,将有助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活动生趣。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故事会、朗诵会、赛诗会、词语接龙、知识竞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
设立评价机制,品尝阅读乐趣。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同时对尚未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阅读小能手”、“积累小能手”、“背诵小能手”、“小小智慧星”、“故事大王”等评价手段令孩子们无比自豪,小小奖状让孩子们尝足了课外阅读的甜果,从而享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及时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引入。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扬起了学生的继续阅读的风帆。
2、家长参与——红杏枝艳
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外书,更不可能一一辅导,家庭就成为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处所。家长的参与关系到学生能否提早进入并较好完成课外阅读的关键。父母喜爱读书看报。还喜欢和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的家庭,孩子必定在书香四溢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课外阅读积累丰富。为此笔者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老师设置“阅读记录表”,让家长填写小孩在家阅读表现情况,并写上简单评语。老师可以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真正能做到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心中有数。
“习惯塑造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今后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低年级的孩子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在书中找到乐趣,自觉的阅读课外书,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家长;指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对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除了在学校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孩子阅读以外,家长在家中也应该给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辅导。家长可以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课外阅读书籍,并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机会并调动他们积极阅读的兴趣。
一、选择健康的阅读书籍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课外阅读书籍,这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因为并不是每一本书籍都适合给孩子阅读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的程度为孩子挑选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优秀书籍。例如孩子学习的是西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在课本里有《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等课文,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其实还有其他大作家也都写过给孩子们的信,比如冰心就曾经写过《寄小读者》,可以激起孩子对这方面的兴趣,转而进行阅读。又如学到《惠崇春江晓景》、《清明》等古诗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其实在唐诗里还有很多描写四季的诗歌,除了写春季以外,还有描写秋季的《山行》和描写冬季《江雪》等,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唐诗中寻找还有哪些诗歌也是用来描写四季的。
这样的课外阅读选择的都是和课本紧密相关的健康读物,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够让孩子有针对性地读到好作品。
二、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
除了给孩子指点如何选择课外读物以外,家长还必须指导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好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书中的内容,而不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
家长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书籍,并将书籍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复述、讲故事等方法讲给家长听,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书籍,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家长还可以选择其中经典的故事,和孩子一起排演成短剧,并鼓励孩子在学校班会的时候组织小伙伴们一起表演。
除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外,家长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可以对书中的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提出讨论,启发孩子独立阅读并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阅读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之后,家长可以启发孩子思考里面的钟楼怪人究竟是美还是丑,进而引发孩子思索善恶美丑之间的辩证关系。
家长还可以通过指导孩子撰写读书笔记来培养孩子的归纳能力,帮助孩子养成在阅读时记录笔记的好习惯,以加强对书籍的记忆。例如在阅读《悲惨世界》等人物关系复杂的书籍时,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为书籍中的主人公画出关系图,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清书中的人物关系,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三、调动积极的阅读兴趣
对于阅读来说,激发兴趣比强迫孩子阅读的效果会更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例如对于那些崇拜英雄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他们讲述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岳飞、戚继光抗击顽寇的故事,用精彩的故事片段吸引住学生,而到了关键的时候则停住不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相关的书籍来阅读。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在介绍《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书籍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小问题,例如“灯为什么会亮”等,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
四、创造随时的阅读机会
阅读的好习惯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就能够养成的,家长要让孩子养成随时随地都阅读的好习惯,那就要随时随地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例如带着孩子玩玩具飞机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有一本童话书讲的是会开飞机和坦克的舒克和贝塔的故事,问孩子想不想阅读;在动物园游玩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这些动物的身上还有很多好玩的小故事,在《动物的故事》会详细说的。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自发阅读。
除了多鼓励孩子阅读外,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作用,要在家中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每天晚上都陪伴孩子安静地阅读书籍,并随时和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回答孩子的问题。
五、结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孩子养成积极阅读课外读物的好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必须要有极好的耐心,要发挥故事的魅力,用动人的故事引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在鼓励孩子阅读的同时也要辅导好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并经常和孩子讨论书籍中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并从读书中感受到亲子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邓世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体会与反思[J].新课程导学,2014,(19).
一、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必要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名言俗语,都无不强调多读书的好处。因此,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加深他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增加阅读兴趣。要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审美情趣得到陶冶。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现状分析
学生所必须积累的语言材料,相当大部分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得来的。然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也不高,导致了他们大多写作能力低下,这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当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家庭环境原因
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及文化底蕴相对较差,家长的阅读意识淡薄,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未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调查指出,有40%的农村家长认识上不到位,从来没有思考过学生的阅读情况;50%的家长行动上不支持,都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85%的家长影响力不够,因为绝大多数家长从事经商或体力劳动,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所以无法给学生以正确影响。
2.学校教育现状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根深蒂固,其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很少人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同时,目前有的教师虽然看到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也鼓励学生多看书,却缺少具体明确的指导目标。
在学校方面,学校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校的图书室大部分只是摆设,且书的质量也良莠不齐,这必然导致农村小学生知识面狭窄,难以激发他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3.学生阅读现状
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课外时间都用于纯粹的玩,他们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课外阅读习惯很差,阅读的方式方法也不够科学。学生课外阅读范围狭窄,未能开阔视野,没有积累所成,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作文水平差,词汇贫乏,知识面窄。
此外,农村学生的读书氛围也不浓。调查发现,在读书内容方面,随意读的占8.7%,读教师推荐的书籍的占10%,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读物的占86.7%。由此看出,学生读书的目的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大,读书氛围方面营造得不够浓,大部分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被调动起来。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促进学生发展,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1.创造良好条件,保障学生的阅读环境
应加强时间保障,让家长配合选择读物。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让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处在认知水平比较薄弱的阶段,教师和家长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兴趣。
3.在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
在阅读的方法上,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学生懂得了阅读方法,就能够顺利地进行阅读。如阅读一份报纸,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有重点的阅读。学生碰到不懂的字词,教师就引导他们借助工具书来阅读,并引导每个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随读随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历史名人成才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巧借课文激趣,有意识、有系统地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一、循序渐进,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养成优良的读书兴趣的关键
唐朝伟大诗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俄国伟大作家普希金也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这些都强调了多读书广受益的好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孩子从小喜欢读书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学生爱读书了,那是作为语文教师最骄傲的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都深刻的认识到课外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能够将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汇总、记忆直到运用,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常,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帮助十分重要。一是抓好兴趣培养。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的内驱动力。二是输送强有力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阅读,有滋有味地阅读。三是突出知识运用。学生能共通过阅读,从中吸取知识,形成有益于人生的养分,学生自然会多读书,认真的读书。
二、有效引导,围绕阅读方法培养,扎扎实实做好学生阅读指导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教师符合教给学生恰当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这是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我的作法是:
一是结合平时课内阅读教学传授读书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二是介绍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并告诉他们,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析。粗看一遍再细读,你是在大致了解了作者的思路、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带着自己明确的探求目的去读的。这好比旅游,面前摆着一张道路虽崎岖而标志十分清晰的地图,自己心中十分明确要在哪里粗粗领略,在哪里逗留观赏,在哪里去追本溯源,在哪里需稍事休息……这样的游览一定是时间节省而又极有兴致、极有收获的。还有一种游览是见山登山,遇水涉河,攀树才见叶绿,披草偶见落英。这种游览虽偶尔也有“曲径通幽”的瞬间欣喜,但不知错过了多少好景致、消磨了多少宝贵时间,白走了多少冤枉路。两种游览相比,前者去掉了多少盲目性与偶然性啊!
三是集体共读,实地演练。运用铺设个性化的平台的方式,重视个性化解读,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如:充分利用中午的午休时间,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交流阅读体会。在交流中,激励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见解,用书中的句子作为例证,张扬个性,辨清是非,而且还明白了会读书的人不仅读懂了书中的趣味,更能通过思考,读出自己身边的生活,读出自己。
三、发动家长,积极构建立体化阅读机制平台,形成帮助学生阅读的合力
学生课外阅读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语文老师,更重要的还取决家长。因此,开展课外阅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教学中,采用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有效手段,将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乃至书目等同家长广泛协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并发动家长亲子共读,和孩子交流读书感受。例如,采用《致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让家长明白,“阅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他像一块敲门砖,敲开了孩子通向世界的大门”,当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就拥有了面对未来世界的基本条件”。教育家长,不要抱怨孩子不爱读书,不会读书。要以正确的态度追根朔源,让家长明白,学生不喜欢读书可能在于你我没有悉心指导,没有循序诱导,指导家长朋友要躬下身,和孩子一起读书,从文章的思想性和词句的理解和孩子交流探讨多了,学生就一定会读起来,快乐起来。在具体的教学上,充分利用家长会,组织亲子共读的示范课,抛砖引玉,引导家长与孩子共读。在读书目录的选择上,注重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可以读科普书籍,做科普实验;可以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续编故事,仿写故事;可以用你来问我来答等形式。鼓励家长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以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并要求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四、搭建平台,全面展示阅读收获的方式,展示有效的总结阅读经验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80%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看课外书,觉得看课外书有很大的好处,并能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这些数据非常可喜地表明农村学生已具有了课外阅读的意识,但也不容乐观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看什么“课外书”,实属“多余”。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学校也没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甚至部分教师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少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连早自修看课外书都是违反纪律,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学习方法无用武之地。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比较窄。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大部分的家长、学生买的就是作文书,学习参考书,形成了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3)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差。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略浏览一遍即是阅读,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上,大多数学生虽因教师的要求做了读书笔记,但无非是摘了几个好词好句而已,根本没有其它能让自己开卷有益的笔记方法。
(4)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能够保证。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时间也无法保证,除了在学校中规定的读报课读几分钟外,学生其他时间大多花在玩耍上。在家中,家长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甚至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上还很守旧,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正业”而不予支持,而且现在电视普及,这些立体视听的趣味远远超过了平面阅读,又吸引大批的孩子,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这样,孩子的阅读时间根本无法保证。
2加强家校配合,营造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是一种在课外学生独立操纵情况下,靠一种自愿自觉的意念支配的一种阅读方式,它脱离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可见,课外阅读的进行就与家长的监督密不可分了。家长的监督也就成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的重要保证。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家长时紧时松的监管下进行的,甚至有的家长根本就不关心孩子的课外阅读,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孩子读与不读是教师的事。针对这普遍现象,首先要解放家长思想。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们明白,小学生毕竟年龄小,他们的课外学习自我约束力是十分差的。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那得有人对他们的所做适时地欣赏和监管,当然这就离不开家长这第一任老师了。只有有了家长得力的支持,我们的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才会得到有力的保障。其次学校要懂得阅读对培养人的意义,尽可能地开放图书馆,创设图书室。教师可利用开展“图书角”的方法为班级制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3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要联系一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分析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怎样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散思维。课外进行有计划地扩大范围的阅读,这样建立课内精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有机联系,既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又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可是在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中不难看出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运用所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的课外阅读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浏览,至于那其中的蕴涵初衷却很少去考虑与琢磨。阅读能力与效果也始终停留在一定的水平,难以提高。
4做好读物推荐,扩大阅读范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思考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阅读水平提高了才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精心选择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经典名著和儿童文学作品,要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有效的熏陶。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地投入阅读中,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以有效地完善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根据个人的差异选择课外书籍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差异,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读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阅读传奇和传记,而对于女孩子来说比较偏好于讲故事的书籍,而男孩子则喜欢与体育、科学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些特征来选择课外书籍,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由于学生之间所选取的阅读书籍都存在不同,如果教师想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就应该适当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相互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并且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阅读的书籍的大致内容,让感兴趣的学生去阅读。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阅读书籍所带来的好处,而且可以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启发。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完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国华.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1(17).
一、拓展书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从调查中得知,造成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原因之一是图书量少或有的孩子无书可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有效开展课外读书活动,首先必须让孩子有书可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开辟、拓展书源,为课外阅读保驾护航。第一,引导班级学生有序地向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使之形成良好的借阅习惯。开通学生课外阅读第一渠道。第二,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及时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使家长明白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受益无穷,动员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书,选择健康的书,并能力所能及地引导孩子读书。第三,要建立班级图书角。让捐与读的阅读漂流活动常态化。在我们班图书角里是没有书的,在哪里?时刻漂流在学生手里。一个星期漂流一次,再收上来继续漂流,真正实现图书资源共享,不流于形式。第四,利用寒暑假期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推荐名家名篇、名著。向学生发放图书目录,供家长陪同学生一起选购,为假期的阅读保证了书籍和阅读量。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学生有书可读,如果没有兴趣或者是兴趣减退,势必造成学生课外阅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半途而废”,不能很好地坚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好老师,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阅读趣味。指导学生在教室、卧房内张贴激人奋进的读书标语、名言警句等,营造读书氛围。此外教师还要发挥家庭的力量,有目的地指导有条件的家长,使孩子们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图书库、小书桌,把书放在孩子随时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低年级时鼓励家长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中年级时家长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活动,共读一本书,激发人们的读书的兴趣,共享阅读的快乐。
三、挤出时间,让孩子有空阅读
我们发现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旨在巩固的书面作业,可供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不多。因此,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就无法进行自由的课外阅读。为此,我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在作业布置上设计几种奖励卡。一种是全免卡,奖给上课认真当天课堂成绩优秀的同学;还有一种是单项减免卡,针对一方面掌握牢固而免做相对应一类的作业。这样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机会。能合理安排时间读书,合理利用时间读书,同时也能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冲突。
四、加强指导,让孩子学会阅读
1.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要长打算、短安排。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名人名篇名著,在教室黑板报上张贴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还可以从网上找出一些课外资料贴在读书角内,让学生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去选健康有意义的书。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列一个课外读书计划安排表。有了计划安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交流互动,榜样激励 此外,根据小学生都很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经常向他们介绍古今中外的历史伟人、科学家从小酷爱读书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课外阅读后,我充分利用黑板报这一阵地,开辟“好读书、读好书”栏目,把学生的深刻体会、优秀心得打印并张贴出来吸引大家欣赏。在阅读的同时,请学生评价:读书笔记中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是否真的优美、精彩?心得体会是否深刻?语句是否生动?内容是否有说服力?这样树立榜样的力量,激起同学向优秀学生学习的动力,由此不断提高全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另外评选班里的“读书小明星”也是很有效的措施。这样可以带动其他同学读书,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五、开展活动,让孩子表演阅读
当前社会对小学生的诱惑很多,要小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文阅读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听故事,喜欢表演等特点,我在学生当中开展一些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开展读书讲故事比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佳作欣赏会,小小作家作品展,人物评论会,诗文朗诵会,各种读书征文活动等,并设计一定的奖项,颁发一定的小纪念品。这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热情,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效率。
可是,据笔者了解,目前的中小学尤其是乡村中小学学生的阅读情况很不“景气”。原因何在呢?首先是学生缺少阅读的兴趣和需求,其次是学校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中学有个升学率压着,小学也有一年一度的全镇期末统考(毕业班全县统考,还有一个非毕业年级的抽考)。教师被中考或统考的指挥棒驱赶着,学生只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校不重视课外阅读,老师又何必自寻烦恼,只力求早点上完新课,腾出大量的时间进行“题海战术”,以便提高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好就“一白盖三丑”,抑或“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这种论调下,即使语文老师有要加强学生阅读的意识也不易做到,毕竟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第三就是家庭没有阅读的氛围。特别是大批的留守孩子,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完成作业后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外出打工的家长过年过节回来团聚,走亲访友,到处是喝酒猜拳高谈阔论声、稀里哗啦麻将声,有风声雨声就是没有读书声。挣回了钞票添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就是没有孩子阅读的书籍。没完没了的动画片、武打片占领了孩子大量的闲暇时光。
原国家总理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该怎样为民族的前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呢?就让我们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阅读之窗吧。
第一,启蒙孩子的阅读意识。让孩子爱上阅读,非一日之功。低年级学习汉语拼音、识字阶段,就要做好阅读启蒙教育。老师可以教孩子念朗朗上口的儿歌,把新学的汉字嵌入故事讲给学生听。孩子最具模仿力,当他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老师从书中看来的,会自然地爱上阅读。
第二,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启蒙了孩子的阅读意识,接着要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老师不妨带上童话故事书进入课堂,随时读上那么一段,有时卖个小关子让孩子猜猜下文,续编故事。还可以进一步奖励表现好的同学,将书借给他带回去看。同时鼓励孩子回家让爸爸妈妈给买课外书。渐渐地,学生的手里也有了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我鼓励他们相互交换阅读。有孩子找我交换,我欣然接受。我还引导他们做简单的读书笔记,记下好词佳句,每周定时进行阅读交流汇报,学生相互介绍自己阅读的图书内容及自己的感受。特别是每一个假期过后,总要来个阅读交流活动,以满足每个阅读者的交流欲望。
第三,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老师要更上一层楼,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结合课文的学习(如五年级上册课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等),再联系自身阅读的经历,引导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了解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这对语文学习尤其是习作水平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文中的主人公是大家的榜样,大家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同学――爱看课外书的同学大多语文成绩优秀,其他学科成绩也不赖。我经常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学生相互介绍各自近期阅读的内容。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听到了“淘气包马小跳”的活泼可爱,感受到了高尔基童年的辛酸,看到了鲁宾逊漂流到荒岛的坚强和《悲惨世界》里冉阿让的善良,还看到了沈石溪小说中动物的美好情感……有了展示的平台,孩子的阅读欲望被激发起来。听了同学的推介,大家往往开始了新一轮的“追看”,形成了良性循环。
【关键词】 幼儿 课外阅读 方法
教会阅读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立足点就是培养孩子"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成为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立,而且在性格上、意志上,乃至整个人格上都能够真正独立的人。"教会学法是一种高层次面向整体与未来的教育观。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随着知识的积累、年龄的增长,幼儿课外阅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幼儿的课外阅读,对其知识水平的提高,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要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并扎实加强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基于上述认识,工作以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孩子才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提升学生对文本学习的趣味。
要想孩子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首先得提升对文本的兴趣。苏教版幼儿教材,图文并茂,集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为一体。我们在教学时只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趣味性,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好读书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说"插图",编"故事",演"篇章"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提升文本学习的趣味,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2.创设自由的阅读时空,让学生快乐阅读。
每天下午上课前的15分钟,是我园校学生静心读书的好时光。孩子们在书海中尽情地畅游,一个个手捧书卷,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3.老师积极参与,共享快乐阅读。
(1)共同感悟。这学期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传》《木偶奇遇记》等,一起聊故事中的人物,一起赏精彩的片段,一起悟作品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从而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又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的阅读期待。
(2)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校"读书节"的相关活动。"我读书,我快乐"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美文诵读比赛,成长报比赛等。我自己也积极参加学校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备课、上课比赛。孩子在积极参与中投身活动,体会到阅读不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还可能获得阅读之外的尊重和快乐!
二、选择合适读物
孩子的情感、思维、想象力的发展都处在一种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因而对阅读教材的选择从深度、广度及趣味性方面都必须符合其心理发展特征。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才能既提高其阅读兴趣,又提高其知识水平。在教材选择方面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满乐趣的教材才能引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稳定、持久的学习动力。为此我们介绍了一些民族英雄故事、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山川名胜以及动物趣话等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感知,引起情绪上的体验与共鸣,进而产生情感那理性的升华。
2.注意教材的美育。孩子身心发展应该是健康、向上的,自然也应该是美的,因而教材的选择应该注意美的特点。为此我们在选择教材时注意了教材内容的思想美,人物精神的人格美,叙述描写的语言美,借以使儿童得到美的陶冶与健康发展。
3.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幼儿教育的要求,阅读教材的选择注意了"课内、课外"的相结合的原则,课内注意指导阅读方法,课外结合辅导,使课内学习成为课外发展的基础,课外阅读成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运用。
三、运用多种方法
【关键词】增加 农村初中学生 课外阅读量
在农村,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少,导致学生作文能力低,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与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发现信息”等课外阅读要求相差甚远。
那么,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因素有哪些呢?据调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想多读书但没合适的书可读
在农村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比较少,加上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手头的课外书无非是一些作文选。大量的农村初中生喜欢阅读却没有能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书籍,从而降低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大大小于同年龄段的城市孩子的阅读量。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受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只对漫画、卡通、游戏、电视等直观的图文感兴趣,不爱读原著,更谈不上认真做读书笔记了。因为学生不爱读原著,因此我曾试图地让学生通过看相关原著的电影来了解原著内容,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原著的电影他们也没兴趣看。有一次,我想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内容,我就试图给学生播放《海底两万里》的电影,但有兴趣看的学生并不多,很多学生无精打采,有些学生甚至伏台睡觉,后来我应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播放卡通片《七龙珠》,一放《七龙珠》,学生马上两眼发亮,个个神采奕奕。
三、有些学生不爱读名著,他们只喜欢看言情、武侠小说
有些学生也喜欢看课外书,但他们喜欢的课外书是从街上小摊买回来的那些武打、言情小说。
四、部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禁止学生看课外书
由于部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但不鼓励相反还阻止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他们认为看课外书会导致其他学科成绩的下滑,他们经常训斥学生或没收学生的课外书,这也是导致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家长不赞成学生阅读课外书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家长不赞成学生阅读课外书。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孩子考出好分数,考上好学校才是正道,对课本上的知识都没吃透,还要阅读课外书,实属“多余”, 他们经常训斥孩子或没收孩子的课外书。据调查,农村家长对孩子课外读物阅读的态度大致有以下几种:(1)明确表示不允许孩子看与学习无关的书;(2)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允许孩子看课外书。这就人为地限制了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加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拓宽学生课外阅读资源
1. 通过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利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购买一定量的图书,比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故事会》等,并在班内成立一个读书角,通过交流阅读这种做法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2. 鼓励学生多去学校图书馆借阅课外读物,尽量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
3. 将自己订阅的报纸借给学生看,拓宽学生的阅读资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把学生的兴趣从漫画、卡通、游戏、电视和武侠、言情小说转移到经典名著上来,要让学生喜欢经典名著胜过喜欢漫画、卡通、游戏、电视和武侠、言情小说。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在学生阅读名著时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如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写作背景的介绍,对作家语言的剖析,写作技法的点拨等,适当降低阅读的难度,弥补学生阅读知识的不足,舒缓名著给学生带来的阅读压力。另外,还可利用学生喜欢的漫画、卡通、游戏、电视等资源消除学生对名著的畏惧感,以增强名著的亲和力。
三、向学生灌输阅读原著的好处
告诉学生原著有很多经典的描写电视电影是没办法拍出来的,拍出来是没那种效果的。
四、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配合
和班主任、科任老师沟通,通过班主任的管理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在适当的时候阅读课外书。同时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来阅读,学会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要科学地处理好课堂和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问题。
五、要求家长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要求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要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六、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我的做法是:
1. 每节语文课拿出10分钟来让学生阅读课外书,每节课阅读10分钟,我相信初中三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会增加不少。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但增加了,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很多学生都渴望上语文课。
为了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每节课我再用10分钟让学生进行写作。这10分钟的写作我不作太多的要求,可以写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记看到的内容简介,也可以摘抄好词好句。这个10分钟的写作环节就是让学生尽量写,最终是否写完并不重要。三年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素材会积累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高不少,学生写作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反过来又改变了部分老师、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偏见,激发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进而扩大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家庭校园方法
、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犹如:一株刚刚破土的幼苗,非常渴望吮吸知识一的甘露,以让自己能够茁壮成长。这就必须:要拓宽课外阅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邀游,快乐成长。作为在农村学校从教的一名教师。我就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对策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抽丝剥茧――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只要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而农村学生由于以下原因导致阅读的兴趣不高。
1.年龄特点的制约。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确非易事。
2.学生课业负担重,导致根本没有阅读的时间。为了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小学生们整天围着教科书或教辅读物打转,整天钻在各种作业、练习题或试卷中,实际上用来课外阅读的时间就很少,要让他们主动积极去阅读。根本不可能。
3.阅读本身不易于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他们自己去领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本身就十分困难j比如让低年级学生去阅读历史故事、革命故事。他们就会很吃力,越吃力,就会越失去阅读的兴趣。
二、家庭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家庭是学生生长的摇篮。农村小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受家庭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课外阅读上存在着种种不足。
1.家庭经济条件差。许多家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持有阅读愿望的学生购买大量的课外书籍,因而就造成了他们的阅读量较少。
2.家长的意识落后,观念淡薄。农村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他们认为只要把老师教的书本学好就行了,读课外书简直是荒废学业,根本没有必要。
3.家长在课外阅读指导上力不从心。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在孩子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根本无从下手,更何况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更是无法指导。
三、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没有掌握科学方法
在课外阅读中,农村小学生没有恰当的阅读方法,因而阅读的质量也不高。
1.在选择阅读书籍上十分盲目。课外书籍浩如烟海,鱼龙混杂,非每一本书都对小学生有价值,而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强,他们的阅读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不仅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而且读书的效率也不高,容易吸收杂乱无章的东西。
2.没有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小学生的记性好,但忘性更大,更应该做笔记。但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根本没有几人做笔记,他们都是随手拿来看了就丢了。读后问之内容,当时知晓,但过后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3.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有些小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也积极地阅读课外书,但是他们只是凭个人兴趣,想读时才去读,不想读时就随意丢在一边,没有制定读书计划,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这样的阅读就会是虎头蛇尾,阅读的成效也不佳。
对症下药――实施良好对策
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现状,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让学生享受自由愉快的阅读乐趣。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寻求阅读的机会,从而增长知识。
1.启发学生阅读的萌芽
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最初,不要强求等生读什么书。当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后,他们就会很容易被书所吸引,产生读的愿望,而主动加入阅读的队伍中来,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设悬念,引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许多学生对书本不感兴趣,就在于他们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悬念,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一些问题,抓住学生迫切想知晓答案的心理,趁热打铁,为学生推荐读物,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读书寻求答案了。
3.树立榜样,鼓励先进,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以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与其在口头上大吹读书的好处,还不如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教师能旁征博引经典名著、好词佳句,随口道来,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由钦佩教师的博学多才而爱上老师。
(2)树立学生典范。随时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坚持大量阅读,并且个人的进步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同时还可以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讲自己的阅读体会,朗读美文,讲故事等,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都争当“小老师”。
二、优化校园阅读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优化校园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1.保证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读书,时间必须保障。教师每天应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农村学生早晨到时间较早,很多学生都会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到校,这时就可以让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每天中午(农村学生大部分在校吃午饭)可以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另外,还可以每周增设一节阅读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2.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建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这样相互竞读,借读,极易促进学生的阅读。但班级图书角资源毕竟有限,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应对学生全面开放,让学生把图书室、阅览室当成课外阅读的乐园、创新的天地和心灵驰骋的原野。
3.组织与阅读有关的竞赛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不少好词佳句,总想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来,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可以开展词语接龙、讲故事比赛、诗歌大朗诵、演讲比赛等。当他们的阅读布线得到肯定的展示,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去阅读。
三、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大多是在家庭里完成的。因而,家庭的阅读环境。家庭的经济文化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
1.针对经济条件差的,鼓励学生借书看、换书看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低,农村学生所拥有的课外书籍少之又少。面对着有强烈欲望却无书可读的学生,就仿佛看到了巧妇无米之炊的窘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向学校图书室或其他图书馆,向同学借书看。也可以在学生中建立“阅读伙伴”,这样不仅可以互相快捷地借阅对方的书籍,而且可以有效地进行读书交流。
2.开展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只有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学生的课外:阅读才有强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开家长:会或家访活动,向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转变家长服里只有分数的观念,转变家长眼里读书是老师教学生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各种竞赛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益处。
3.开展家长培训班,教会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方法,与家长共同商讨,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书目,共同阅读,或者与孩子比赛读书等,让家长成为指导孩子的最好老师。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
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宝库的金钥匙。面对浩瀚的知识,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吸取营养,扩大知识面呢?这就需要老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
1.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
农村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也不知什么书目适合自己,老师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提高学生鉴别美的能力,帮助他们选择书目。(1)根据年龄特点选择书目。低年级可以选择童话、儿歌、寓言等,中年级可以阅虞革命故事、儿童故事、科幻故事、儿童诗歌等,高年级可以选择历史故事、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读物。(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读物。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更容易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3)组织订阅少儿报刊,进行统一指导。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有很多,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不同的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法(即逐字逐句地研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培养思维能力)、略读法(即翻看读物时大致看一下序言、目录、开头、结尾,然后从头到尾粗略地看一遍,力求快速地明确主要内容。)、批读法(即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边勾画,或写上几句心得体会,随读随写。)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好读书笔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四学段,即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且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一课程标准跟以往的相比,显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仅规定了阅读的总量,还对分段阅读目标做了具体的量化规定,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做出了提示。
然而,不管是大城市学校的调查,还是城乡一级学校的调查,无论是外校的调查,还是本校的实际问卷、访谈等调查都显示:由于多种媒体的冲击,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等对学生的影响,课业的增多,初中生对课外阅读渐行渐远。调查中显示:学生阅读时间少,氛围差;阅读没有深度,目的呈功利性;阅读内容单一,阅读面狭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阅读作用无法体现,等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坚持长时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养成教育。这样,语文教学才会走出死角,才会让学生腹有诗书,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诱惑”学生读课外书,感受课外阅读的好处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篇课文是冰心的《忆读书》,文中冰心通过回忆自己年幼、年少、中年时的读书经历,给青少年朋友提出了“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希望。学习这篇文章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好时机。学生刚上初中,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教师讲的话、提的要求,他们都愿意接受,积极响应,都想着给教师留下好印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提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必读书目,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杂志等,要求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达到2000字以上,并能坚持做一些读书笔记。然后在每一节课前用3~5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些有关读书的故事,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犹太人家庭中引导孩子读书的故事:在每个犹太人家庭里,当孩子稍稍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其用意是犹太家长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要多读书。可见犹太人爱书如命。犹太人的聪明与他们多读书分不开。又如,中国孩子李路珂的读书故事:多年前,出生在一般家庭的15岁的李路珂考上清华大学,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用看待天才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的时候,她的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的孩子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是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课文)时,我在让孩子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介绍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教学故事:魏老师在中学教语文时,虽然肩上有学生升学的压力,但他总是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内就领着学生把课文学完了,剩下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的学习活动。他这种做法却能把普通校的“差班”教成考试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
以上的读书好处帮助学生解决了成绩与阅读关系的问题,也让学生放下了“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包袱。“诱惑”学生阅读,还可以阅读的好文字“相诱”,以阅读的有趣情节“相诱”,以成功人士的阅读经历“相诱”,达到让学生喜欢阅读,营造阅读氛围的目的。
二、营造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积极的阅读态度
初中生求知欲旺盛,精力也旺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关键是大部分学生常把课外阅读当做是一种消遣,为消磨时间而进行浅阅读;而有一部分教师、家长的阅读功利心太强,把课外阅读看做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如果一段时间不见效果,教师、家长往往不再坚持,这样的阅读就很难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不能体现阅读的力量。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积极、投入的阅读态度。
在教学中,笔者感到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也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首因效应”。如给学生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图书室),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要求他们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这节课让学生喜出望外,他们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课,选择好自己喜爱的书后,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做一份简单的手抄报展览出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互相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在点评他人的摘抄时,动口、动手又动脑。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仅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学有所获,而且原来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受到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意识。这对学生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理性能够使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独立会让他们的思想更自由。当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去阅读时,阅读的良好态度已初步形成,再引导他们选择适合的读物,有计划地阅读就可以水到渠成。
三、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做好阅读计划
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民间故事、寓言等,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童年》《昆虫记》《鲁滨孙漂流记》《哈利・波特》等具体书目进行阅读。在初二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特别是初二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主要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还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教学《山中避雨》时,就让学生看丰子恺的《缘缘堂》;教学《风筝》时,推荐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等等。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
为了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便于近距离赏析模仿,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科学》《国家地理》《军事武器》《意林》《小小说选刊》等。
向学生推荐了书目后,很有必要让学生做一份阅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不做计划,阅读就会随意,随意的态度就会造成阅读可能流于形式。让他们自己或是阅读小组制定好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小组定期向教师汇报阅读情况。教师也要勤于过问,了解在阅读中学生碰到的问题,指导他们作深层的阅读。
四、引导学生组成高效的阅读小组
初中生喜欢在活动中竞比,喜欢交流。阅读小组是一个学生竞比、交流的平台。竞比可以是组员之间,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所以,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小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人数在4~6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组员之间往往是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的情况,个性的互补可以发挥小集体的相互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提高。小组定时交流阅读过的书目、内容、感受等,达到互相介绍好书、阅读争论、共同认识提高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做过一个估算:初中生1个钟头可以阅读1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1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大约10万字的书,每天只读1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3年可以读54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8个星期算,每天读3个钟头,3年又可以读24本,总共78本,7800000字。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如果学生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可以保证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阅读课外书不少于2000字,做1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摘录自己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并让家长、同学监督、评赏。把这项工作当做阅读的“基本功”,进行长期的养成教育,日积月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引导、培养学生动笔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