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形势范文

宏观经济形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形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宏观经济形势

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进行,经济增长速度也正朝着预期方向行进。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受其影响也出现相应变化。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着复苏态势,总体上看,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3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相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经济格局的变化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加我国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多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从区域宏观经济来看,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欧洲金融体系崩溃和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很小。欧债危机使整个欧洲将陷入停滞,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将明显下降,并严重危害世界经济的复苏。虽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虽然立场存在明显差异,但最终均达成有效的短期救助方案;而从中长期看,随着欧元区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制度调整,债务危机将会逐步得以解决。美国经济不景气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另外,今年以来由于经受自然灾害的日本经济处于恢复期,需要大量进口,使我国对日本的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形势好转,进口将有所下降。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处于短期回调状态,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各类要素组合仍比较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工业化、城市化都在快速增长;投资需求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比较旺盛。与此同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地价将上升,资源环境使用成本也将上升,而且人口老龄化将更加明显,这些因素将导致我们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型发展。我国经济总的形势是好的,且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农业投资机会多,供给仍然不足,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笔者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形势。

首先是经济增长形势,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长周期”。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企业自主投资较强,制造业增长较快也将推动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企业设备升级等投资需求势头不减,国内较高的储蓄率对拉动内需仍有很大空间,我国经济将长期处在一个增长通道中。但是,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3年世界经济极具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金融动荡已致外需明显下降,国内高通胀下的投资拉动模式难以为继,加之土地可开发数量减少,土地财政拉动经济的空间缩小,也使内需增长有限,经济增速呈现逐渐回落趋势。

其次,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虽然国家已经启动刺激内需计划,但截至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过度依赖投资,不仅影响消费,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闲置,加大金融风险的隐患;依赖出口,国际贸易长期失衡,不仅具有较大的风险,也导致贸易磨擦加剧。

再次,曾经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其供求关系已发生较大变化,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使得过去那种依赖出口快速增长的外需拉动模式不可持续,凭借要素投入的快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凭借低水平竞争和产能过度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另外,通胀方面,首先,通货膨胀压力减缓。经济回落降低通胀压力、输入性通胀逆转以及国内食品价格进入回落周期促使我国通胀回落。PPI也快速回落。但是,在全球货币宽松的情况下,通胀预期短期难以轻易改变;当前经济内在扩张压力依然存在;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舆论炒作等都可能成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因素。

三、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但是,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以下重点对几个方面进行预测。

首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不断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工业化率将由现在的50%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5.7%上升到60%左右。工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其次,预计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与2013年一样,随后的拖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为房地产投资及其相关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在地产相关产业链,政策相对紧缩的大环境,以及财政收入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将继续下滑。预计今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在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的投资组合中,制造业相对增速最高。

再次,预计今后宏观调控政策从整体政策框架和总基调上,不会有太大改变,可能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物价稳定和消费需求的关系努力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方向,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可能会更加关注正确处理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关系, 有效防止经济风险。此外,继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使其有所成效。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下,世界经济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当前依然比较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只要我们采取正确宏观调控手段,运用合适的金融调控政策,就能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大丰市供电公司党群工作部)

参考文献

[1]高艳秋.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控分析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机制;利润;成本;收入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7-0020-07

对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来说,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显然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特别是我国政府在衰退发生之前,甚至在衰退已经发生之时,还在不断加强紧缩政策的力度;但相对于其他各国对本国经济前景日益悲观的认识来说,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却又是最乐观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所谓的良好的基本经济面,但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向并不是由这些所谓的基本经济面决定的,而是由承担生产组织任务的企业行为决定。然而,企业行为是由效益决定的,即由相对价格关系或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关系决定,或者说是由微观机制决定。这说明,要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向,必须从微观机制着手。

一、当前经济形势判断

实际上,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看,这次出乎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预料之外的经济衰退在两年前就有可能发生。

根据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经济周期计算,我国的这次衰退应在2006年底前后发生。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时间约为9年,如以衰退谷底为起点(见图1),我国前两次经济周期的时间分别是1981-1990年和1990-1998年。从这种现象看,从1998(或1999年)开始的本次经济周期,约在2006年前后发生衰退,而在2007年达到谷底。所以,从正常的周期关系看,当前我国的衰退实际上比正常期间延迟了两年左右。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周期的平均长度并不能说明每次周期就一定会遵循同样的运行过程。实际上,经济运行对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之所以说本次衰退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发生在两年前,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显示了这种迹象。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微观机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因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由追逐利润的企业行为支配的,所以,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方向决定着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

对利润的考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考察所有企业或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的相对变化。在劳动生产率等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如产出品价格与投人品价格之间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在同方向的变化中,产出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是快于还是慢于投入品价格的变化等。如果产出品的价格上升速度慢于投人品和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那么利润就会减少。只有在产出品价格上升速度快于投人品与要素价格的上升时,利润和利润率才会上升。

从这种关系看,我国经济从2003年以来就出现了日益明显的紧缩现象。如从2003年到2008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0.1%、2.8%、0.8%、1.0%、3.8%、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品的价格分别上升2.2%、5.6%、1.6%、1.5%、3.9%、4.4%(本年以2008年零售商品中的建筑材料及五金电器的价格指数代替);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升2.3%、6.1%、4.9%、3.0%、3.1%、6.9%;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4.8%、11.4%、8.3%、6.0%、4.4%、10.5%;劳动力价格则分别比上年上升12.4%、14.9%、17.1%、17.6%、21.5%、21.4%,1这是各种价格上升中最快的;对于地租与利息价格的上升,这些年同样是非常快的。可见,在各种价格变化中,最终产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是最慢的,6年间平均增长速度是1.8%;而中间品价格增长较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4.4%;上游和基础性产品价格的增长更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7.6%;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则是最快的,如劳动力价格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7.5%。在这种相对价格关系中,必然得出绝大部分企业的效益(利润率)是很差的,且是不断下降的。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在2005年前后就出现大批的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的状况。正如郎咸平所说,2006-2007年我国的股市泡沫主要就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停业,从而将资本转移到资本市场的结果。

对于统计资料显示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2006-2007年效益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实际上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非均衡变化,也就是上游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变得短缺或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结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预示着宏观经济即将发生转折。由于这些产品的可替代程度较低,产业的调整时间又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供给状况,因此会像瓶颈那样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从宏观经济看,虽然这些产业的产出也构成社会总产出的一部分,但却又是中下游产业的投入品。它们的短缺和高价格,不仅会从数量上强性约束其他部门的增长,而且会导致后者成本的不断上升,从动力机制上抑制它们。上游和垄断性行业在高利润作用下,虽然也会进行扩张性的投资,但受资源约束和投资所需时间长等因素的限制,这种扩张力量是远远抵消不了中下游行业的衰退力量,导致宏观经济在它们之间的非均衡的此消彼长中衰退。所以,当上游产业、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部门出现高利润时,也就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即将发生转折或衰退的时候。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垄断性产业、中上游产业,股票流通市值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也是国有企业。当它们的效益大幅度上升之时,也就是广大的中下游产业陷入困境,进而宏观经济行将衰退之时。

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向都是由其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生产组织者时,经济扩张;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背离生产组织者时,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由企业支配的经济,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利润,当平均利润率提高时,经济扩张;当平均利润率下降时,经济衰退。同时,在利润分配中,当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中下游产业资本时,经济扩张;当利益分配重心向上游、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产业资本倾斜时,经济衰退。正是这种利益关系,决定了经济高涨的后果一定是经济衰退。因为,在经济高涨阶段,基本要素、上游和基础性产品变得短缺,价格快速上升,由此使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在最终产品需求方面,则因消费倾向下降(收

入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相对减少(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而降低产品出口的相对竞争力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收敛作用等而相对不足,使企业收入相对下降。在这种成本与收益的非均衡性变化中,利润率必然会不断下降。当企业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宏观经济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如果没有外力的强烈冲击,在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在两年前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衰退。

这种强烈的外部因素是存在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海外的强劲需求与各级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畸形扩张。这种需求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例如,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以美元计算)保持了27%、252%、17.2%的增长速度,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774.8亿美元、2622亿美元、295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分别保持了23.9%、24.8%、(2008年1-6月)263%的增长速度,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更是分别达到25%、32.3%、(2008年1-6月)33.5%的增长速度。同时,因资产价格大幅度上升产生的财富效应,使得消费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如2006-2008年,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4%、16.8%、(2008年1-6月)21.4%,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强力作用下,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

然而,正如“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一样,强大的外部冲击,虽然延缓了衰退的到来,但也加大了经济系统内部的抑制力量。如近两年来,基本要素的价格、上游产品、基础性产品和进口性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以极快的速度上升,而扣除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及食品外,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升则非常缓慢,只是因最终需求的存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效益日益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一旦需求减少,大部分企业必然会在收入减少与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萎缩。

最要命的是,企业除了遭受经济系统内在抑制机制的作用外,还遭受到了来自政府方面的强有力抑制。例如,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强大抑制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高涨时期,不合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严重抑制经济活力的紧缩政策,如新的《劳动合同法》、持续性的货币紧缩政策等,更是加强了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外部力量一旦发生转折,宏观经济就会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急剧衰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几乎为零(同比增长6.8%),企业效益更是大幅度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各种基础性产品如运输、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严重过剩。这都显示我国本次经济衰退的力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笔者曾多次分析过,在经济高涨阶段,是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因为,这时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

“繁荣”的过后是“危机”或“衰退”,即使不实行紧缩政策,经济也很快要走向衰退。实行紧缩政策,无异于落井下石。所以,繁荣阶段是绝对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实际上,繁荣时期的任何调节都是无效的。不过,如果一定要调节,那么扩张政策比紧缩政策要稍好一点。

二、宏观经济趋势分析

相对于政府和理论界大部分人的乐观来说,笔者对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势持谨慎态度。因为,宏观经济是一个具有巨大惯性的运动体,在它的惯性力量衰竭之前,要改变其运行轨迹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周期关系看,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只是刚刚迈上衰退之路,衰退的力量不仅没有减弱之势,反而在继续加强,如消费在明显萎缩,出口则急剧下降,自发性投资也在减少等。同时,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衰退还在快速地相互传导,这说明经济系统内的各种反制力量还抵消不了衰退力量。最近公布的各项数据也都反映了这一点。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必然要持续一段时间。更主要的是,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也就是由企业效益或平均利润率决定的。从现有情况看,整体企业的总成本与总收益都在向着不利于平均利润率的方向运动。

(一)收入趋势分析

企业效益是通过利润的大小或利润率的高低来体现的。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只有收入的增加快于成本的增加,或者收入的减少慢于成本的减少时,利润才会增加;如果相反,则一切反之。这里,首先分析企业收入情况。

对整体企业来说,收入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些需求可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等四个组成部分。

1 消费支出预期

那些对我国经济形势持乐观认识的人,大多数是建立在对我国消费支出有巨大潜力的乐观预期上。因为我国现有的消费率很低,或者说有很高的储蓄率,中外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又大,所以,我国有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乐观是缺乏依据的。

从形式上看,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是有巨大消费潜力的象征,但实质体现的则是我国的制度结构和分配结构存在严重的弊端。从制度结构看,我国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甚至抱有恐惧感,以至有钱不能也不敢消费。虽然政府目前正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远水难解近渴。从分配关系看,我国的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反映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接近0.5,属收入分配很不平等的国家,储蓄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占人口绝对比重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拥有的储蓄却很少,以致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如广大的农民群体等,虽有强烈的消费意愿,但却缺乏消费的能力。当前启动的各种工业消费品下乡,希望通过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来为城市经济解困的措施,注定会以失望收场。如果成功,则必然会以农村经济的持续凋敝为代价。因为对这些(相对高级)消费品的购买,将会挤占农民用于维持再生产的资金,减少他们对生产的投入。所以,这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持续的伤害。要扩大农村消费,必须首先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在当前困境下,应该是城市反哺农村,而不是最贫困的农村来援助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的弊端,导致消费需求不振。这是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痼疾。如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9.5%,居民消费率则由48.2%下降到36.2%。这种趋势近两年还在持续(2008年可能接近33%)。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这种情况必将更加突出。为应对严重过剩的局面,许多企业进行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降价促销,由此提前释放了相当部分的消费需求。同时,政府又出台许多鼓励消费支出的政策,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2009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15.2%,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0.2%。这种情况说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指望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

经济增长的做法,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实际上,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在衰退阶段往往会下降。如危机以来,美国、西欧等国家的居民储蓄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倾向,政府刺激经济的相当部分支出变成了居民的新增储蓄。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除菲律宾的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外,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消费倾向都明显下降。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薄弱,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所以,衰退阶段的消费支出也必然会更加疲软。

2 投资需求

这里将政府直接投资作为政府支出对待,因而仅分析市场自主性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强劲的投资支出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当前经济困难之时,投资是否能够充当引领经济、避免衰退的主要力量呢?答案是否定的。

市场经济中的投资需求是由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的。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企业效益的大幅度下降,必然会严重阻碍投资的增长。从统计资料看,2008年中期以来,虽然投资保持了稳定状态,且在各方面有明显萎缩之时,2009年1-2月投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6.3%,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靠政府投资的增长。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了35.6%,中央项目投资更是增长了40.3%,扣除这部分投资后,由市场调节的投资增速明显下降。二是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这也就是说,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投资速度的稳定应该看作是前期经济过热时大量新增项目投资的延续。随着市场前景的日益暗淡,企业继续投资的愿望与能力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内源性的投资必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如前几年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两大热点――房地产泡沫和中上游资源价格的畸高现象都已消失,导致这两方面的投资呈现快速下降态势。2009年1-2月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已从上年同期的32.9%下降到1%,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其理由是,前些年的过度投资形成了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如我国空置的商品房数量是年需求量的数倍,过剩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l亿吨等,这种现象在绝大多数行业都普遍存在。在这些过剩产能被消化之前,新增投资是不会明显增加的。2可见,投资的回升将会明显落后于其他的有效需求。

3 净出口

出口曾是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在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持续的出口增长来吸纳过剩的生产能力,其后果是造成我国极其严重的对外依赖。如2007年我国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64%(2008年因人民币升值等原因而降到5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6%,与此对应的则是巨额的外汇储备。这种状况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不正常的,反映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出口需求显然是令人沮丧的。如2008年11月我国的进出口形势发生重大逆转,出口增速由10月的增长17.6%逆转为下降2.2%后,在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出口增速竟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如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1-4月出口分别下降17.5%、25.7%、20.9%、22.6%;外贸顺差也大幅萎缩,2月份贸易顺差只有48.41亿美元,只及1月份391亿美元的8.7%。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出口引擎已经熄灭。

不过,比之依赖出口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和韩国等来说,我国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要轻得多。这些国家2009年1-2月的出口下降幅度都超过40%,远高过我国的27.2%。主要原因是,两者间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产品层次存在差异,即前者出口的是价格与收入弹性较大的、相对高档和奢侈的产品,而我国出口的是弹性较小的、低档的必需品,由此前者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要更明显。这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零售额明显下降之时,出售大众普遍消费品的大型超市的销售额却仍在上升一样。可以乐见的是,如果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同时不出现严重的贸易保护,那么不排除中国出口有发生逆转的可能――会替达国家的高价商品。这种情况也给人们一种警示,盲目地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政府支出

在各项有效需求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政府支出。如自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以来,政府就采取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180度弯地改变了货币政策,而且启动了两年4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计划。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对许多产品的消费需求实行财政补贴等,由此使2009年的财政赤字达到创记录的9500亿元,实际结果甚至还会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的下降可能会超过预期)。所以,在各项支出中,政府支出应该是增长最大的部分。

顺便指出的一点是,当前各界对政府4万亿投资的作用可能抱有过高的期望。实际上,相对于原有的投资规模(17.2万亿)和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来说,该投资额是不大的,并且还是分两年进行。其中,政府的财政投资仅仅只有1.18万亿,其余的还得依赖各方面的投入。在各方面需求呈快速萎缩之势,指望这点投资来扭转经济运行的态势,真有“山羊拉大车”之感。从受益者的结构看,结论会更加悲观。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投资将落人大型国有企业等垄断利益集团,所以会极大地降低其乘数效应和就业效应。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政府较强的调控能力是我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优势,但却不能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在(微观)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政府既缺乏对宏观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能力,也缺乏正确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能力,甚至往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如数次所谓经济过热的降温调节(1986-1989年的控制经济过热调节、1996-1998年的“软着陆”调节、2007-2008年的紧缩调节等),都导致我国经济持续数年而政府束手无策的衰退。本次调节政策的转换之快,即使思维最活跃的人也会目瞪口呆。近两年政府对股市调节的结果,更是反映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一些政策,如所谓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很可能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无穷后患。因为,其内容主要是“官进民退”、垄断取代竞争、破坏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规则等,实际上是这些行业中的垄断集团在特殊时期瓜分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不仅起不到扩大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中外历史证明,所有的产业政策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从以上各项需求的综合内容看,今后数年内,我国有效需求,或者说企业总收入的增长将非常缓慢。

(二)成本趋势分析

在收入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如果要宏观经济的运

行态势发生转折,就只能希望成本的快速下降了。

从宏观角度看,整个社会企业的总成本由基本三要素的支出――资本折旧、税收和进口要素支出等部分组成。在这些成本中,对企业整体来说,有些是外生性的,如税收;有些是内生的;有些则具有外生与内生的两重性,如资本折旧和进口要素的支出等。

劳动工资支出是整个成本构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次经济周期以来,在各种价格中,劳动工资的上升是最快的(2000-2008年算术平均增长率是15.3%)。尤其是2008年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以来,更是以年均18%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这是侵蚀企业利润最主要的力量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就业形势的恶化,企业的劳动支出压力会有所减轻。如失业会使企业节省部分劳动支出,同时也会减轻工资上升的压力等。3但要看到的是,工资水平本身有易上难下的刚性特点,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限制了工资水平下降的空间。所以,工资成本的减少虽会减轻,但像产品价格那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则是很难的。

利息支出的大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总量和利率水平。对企业来说,借贷资本量往往变化不大。因为,大部分资本属于过去投资形成的存量资本,变化的主要是季节性的流动资本,它们占总资本的比例较小。所以,衰退阶段因此减少的利息支出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变化是不大的。总体而言,衰退以来,中央银行已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因而企业的这方面负担已得到明显减轻。但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利益的分配却是极不均衡的,也就是大部分降息的好处被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广大中小企业获得的利益则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后者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间借贷资本的利率在经济衰退期间则往往是最高的(风险最大)。所以,对那些仍在营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利息支出的下降是有限的。

在衰退阶段,虽然企业对土地及其附属物需求的减少,地租有所下降,但对那些持续经营的厂商来说,租约的期限往往较长,由此决定了地租下降的空间有限。

资本折旧,对企业来说属于长期固定费用,且折旧率由“税法”决定,因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只有对那些破产重组的企业来说,因资产大幅贬值,这方面的支出才可能明显下降。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如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每年可减少税收负担数千亿。

进口要素,其中包括技术、设备、人员和原材料等各种投入品。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它们的价格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幅度更是明显,如石油价格已下降2/3以上。最可喜的是,自2008年9月以来,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出口商品价格。2009年1月份更是出现了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如2009年1月份进口价格下跌10.6%,出口价格则上涨23%。从世界经济形势看,进口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的低迷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说明,世界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将由近几年的初级产品生产国转向制成品生产国。

从以上各项成本的形势看,在经济萎缩的作用下,各项成本都会下降,但进口成本、税收与利息支出的下降会更明显。在整个生产成本下降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可喜的现象。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尤其是在加工工业中,最终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最慢,中间品次之,上游产品最快。如在2009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而最终端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0.4%(同比。下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下降则达到5.7%,其中,加工工业下降3%,原材料工业下降8.4%,采掘工业的下降则达到17.4%。而前几年,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价格的变化速度是完全相反的,即采掘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升最快,中间品次之,最终产品最慢。这种变化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开始逐渐向中下流产业倾斜。这是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开始衰竭,扩张力量逐渐加强的标志。

(三)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

从上面收入与成本的分析中知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整体将面临收入减少与成本下降的局面。由于前者是降低利润的,后者则是增加利润的,因此,企业利润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也就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

从当前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看,在今后两年时间内,企业收入的下降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收入减少产生的乘数效应会更直接,而成本方面则受到存量资本和工资刚性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同样的速度下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者间会出现非均衡性的变化。受收入与成本之间这种非均衡变化的作用,平均利润率会继续下降,由此会促使宏观经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衰退。这种机制是造成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将要持续数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衰退的持续,经济系统中的扩张力量会逐渐加强。当衰退到一定程度,消费倾向会重新上升,政府的净支出也会大幅度上升,由此会扭转收入减少的力度;而成本的下降力度则会随着衰退的持续而加强。所以,在衰退中,抑制与扩张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到一定程度时,扩张的力量就会超过衰退的力量,由此推动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反转。对我国来说,这个时间将出现在2011年左右。因为,只有利润回升,同时利润的重心向中下游产业倾斜,企业才有扩大生产和投资的动力和能力,由此带动宏观经济的扩张,而利润的明显回升,只有在两年后才会见到。所以,宏观经济起码要到2011年才会出现明显的反转。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是企业,企业是追逐利润的,只有利润回升并达到一定程度,宏观经济才能真正反转。这说明,要促使宏观经济早日回升,就必须在增加企业利润方面着力。

虽然对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存有疑问,但在帮助企业脱困,提高利润方面,政府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就短期来说,在成本方面,主要是降低企业税负,加速资本折旧力度,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担保力度,适当放松《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约束,限制基础性产品的价格(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损失为代价),以降低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在长期方面,应该完善经济环境、破除垄断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在收入方面,短期主要是加大政府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大幅度增加民生工程的支出,发放非替代性的消费券等;在长期方面,应努力消除各方面的二元化现象,缩小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消费上的后顾之忧,并将收入分配重心由政府和垄断集团等向民众转移。

应特别指出的是,各界都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面比较健康,因而会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复苏。笔者认为,这种乐观的依据是不牢靠的。一个内需乏力而严重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先于外部环境的好转而全面复苏的。虽然我国实施了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但面对急剧下降的出口和明显萎缩的消费与民间投资等,其作用是有限的,难以扭转经济运行的趋势。更主要的是,我国还是世界经济规则的接受者,不仅不能像美欧等发达国家那样对外转嫁危机,而且要分担它们危机的部分损失(目前情况是美国“吃药”,全球“买单”)。所以,从各方面看,那些认为我国基本面好于欧美发达国家并率先复苏的乐观认识,都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为此,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充分准备。

①本文的各种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包括“统计年鉴”、月度资料和季度数据等)和海关网站的“统计数据”。

②这种情况说明,政府对房地产不救市,而直接进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建设投资的思路是对的。这种投资可以直接带来产出和就业的增加,而前者则只是救了开发商,但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

③假设经济体系封闭,工资是劳动者的唯一收入,且消费倾向小于1,那么就整体而言,企业不仅不可能从就业者身上获得利润,而且一定会出现亏损。因为,企业的付出大于收入。只有从失业者身上,企业才可能获得利润(失业者的消费支出构成企业收入,而成本为零)。参考文献:

[1]杨文进,警惕经济衰退的征兆――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5,[6]。

[2]杨文进,从周期关系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其趋势j,统计研究,2004,(8)。

[3]杨文进,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3

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前景低迷之际,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2012年,中国经济面对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形势更复杂,宏观调控政策走向难以判断。而2012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不只是关系到明年,也关系整个“十二五”时期。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

“由危机应对模式

转向常规模式”

《决策》:即将过去的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都很复杂多变,我们如何来总结201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张立群:如果对2011年做一个概括,我认为是宏观经济转型调整的关键年,应该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2011年,基本完成了由危机应对模式向常规模式的转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尽管现在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政府投资增速明显降低。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率比上年增长的数据看,2009年是42%,2010年降低到18%,2011年1-9月份降低到8.5%。这就是说,政府投资在整个投资增长中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这对于减少财政赤字压力,逐步稳定国债的规模,特别稳定地方债务的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2010年到今年,已经十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五次加息,这样的政策意味着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稳健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

第三,房地产市场政策进行了调整。2009年一度鼓励买房,采取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但是针对房价的快速上涨,针对房地产泡沫发展的趋势,政策转向控制不合理的买房需求,这样的调整也收到了明显成效。

今年10月份,城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85%。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减轻,货币增长量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泡沫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下降的苗头,CPI同比涨幅从今年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调。

《决策》:今年以来,GDP增速逐季回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张立群:在政府力量撤出,而市场力量开始发挥主要作用的时候,整个经济成长的动力减缓,这个减缓导致的增长速度的微调。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是9.7%,第二季度9.5%,第三季度9.1%。在三个季度之间,微调都不超过1个百分点,代表这个微调是平稳的。

经济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市场的力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到8.5%,它占到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全部投资的增速,到10月末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应该说并没有很大的下降,这就得益于社会的投资。制造业投资33.3%,房地产投资超过30%,投资的增长没有出现大幅下调。

由政府力量向市场力量转变当中,出现了经济增速的回调。从需求角度来看,国内投资增长还在25%左右,消费实际增长率略有提高,看到这样一种需求方面的变化,可以作出判断,未来这种经济增速的回调仍然还是比较平稳的。

“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

《决策》:2012年是为新一轮增长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明年的经济形势将会如何?

张立群:在2011年经济平稳回落基础上,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增速继续降低。

首先,在出口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潜在威胁较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这些对我国出口将形成较大不利影响。国内出口企业自身困难也比较多,很多企业存在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的情况。因此,2011年出口增长预计在18%左右,2012年预计降低到15%左右。

其次,投资增速也会降低,由2011年的23%左右降低到18%左右。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较大回落,由2011年的30%左右降低到15%左右。此外,随着宏观经济政策从危机应对向常规状态的调整,政府投资将回归正常增长水平。而制造业投资受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较大,如果前两项投资一降、一平,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长将略低于平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不过,消费增长率将有所提高。受住房、汽车需求降温的影响,2011年消费增幅出现明显降低,从汽车市场变化规律来看,预计2012年汽车销量将有一定恢复,对消费增长将形成积极支持。买房需求预计不会较2011年明显恢复,受其影响,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等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不会明显恢复。综合这些因素,预计2012年消费实际增长率为13%左右,较2011年提高2个百分点。

《决策》:面对经济增速的不断减速,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

张立群:我的观点是,对经济增长的下降要正确对待,不能以总量去谋求经济增长,因为这个代价太大。我们现在财政赤字的水平仍然在1万亿元左右,2008年的时候是1千亿元人民币。这中间出现的很多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理清,如国债的规模、地方债的规模。从投资效率来看,后面的压力都是相当大的。

货币政策方面,尽管现在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放宽的话,通货膨胀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到今年10月末,M2余额达到81万亿人民币,是名义GDP的2.8倍以上,2008年只是1.54倍,相当于社会流通总规模来看,目前货币存量明显偏大。货币政策走向宽松,那么通货膨胀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房地产方面,如果调控转向,再次鼓励买房,我想房价强烈反弹的这种风险也是非常大的。基于这样一些分析,我认为不能再以总量政策扩张提高经济增长率。要适应经济增速的适度降低,通过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加快巩固新的增长基础,谋求更长时期、更为健康、更少代价的经济发展。

“由控制通胀转向

巩固经济增长”

《决策》:自今年10月份以来,物价涨幅出现明显回落,明年宏观调控重点是否会转向?

张立群:在经济增长转型和政策调整背景下,稳定物价的因素不断增加,物价涨幅总体趋降。2012年宏观调控的重点,预计将由控制通胀转向巩固经济增长的基础。

从预测看,随着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不断显现,导致价格上涨的货币因素逐步稳定。货币供给和贷款增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近期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有所缓和,但方向没有改变,预计2011年内货币政策力度不会明显放松。2012年仍会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增量及货币供给量增速不会较2011年明显改变,将对稳定价格涨幅形成基础性支持。

买房需求趋稳。2011年采取的限购等措施,在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受政策控制和预期改变影响,预计2012年买房需求总体平稳;受预期改变的影响,部分城市买房需求可能出现较强烈收缩。

从供给来看,粮食连续8年稳产增产,生猪存栏量明显增加,棉花增产,农产品供给基础进一步改善;商品住宅上市数量持续增加,保障房建设步伐加快,供给明显增加;服装、家电、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工业消费品供给充足;重要生产资料供给水平较高,钢铁、建材、生产设备供给充足,能源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对物价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从成本方面看,随着要素资源价格持续上涨,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资金、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很多行业对冲了成本提高的影响,支持了价格稳定。

从输入性通胀压力看,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方案通过后,美元会进一步扩发,但制约美国政府开支增长的因素也在增强,总体上美元快速扩张的势头趋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计也将趋稳。

综合看,支持物价稳定的因素正在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物价涨幅总体趋降,CPI涨幅在3%左右。

“尽快消除制度瓶颈制约”

《决策》:2012年经济发展将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张立群:在价格涨幅降低和需求增速降低的背景下,2012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困难加大,就业压力加大和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

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市场需求不足、订单不足预计将成为约束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多种因素困扰下,预计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将难以维持,倒闭企业的数量可能有所增加。如果中小企业出现较多倒闭现象,则就业压力必然加大。

《决策》:针对这些风险和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张立群:针对2012年经济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注意增强宏观调控措施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特别要协调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关系。

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改善融资环境,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资源要素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新的基础。因此要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应注意到,调结构转方式必须依靠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必须加快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要紧密结合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顶层设计,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只要措施得当有力,我国经济一定会继续向好,新一轮经济增长基础会加快形成。

《决策》:从地方上来说,2012年应重点做好哪些应对措施?

张立群:要加快消除制度瓶颈的制约,包括户籍制度,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工作重点真正转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同时,也要做好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把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地高质量完成。

还有就是产业结构方面,我们要抓住一个重要机遇。产业结构调整现在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无论是劳动密集型的还是资本密集型的,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设备更新非常普遍。有色金属、水泥、轻纺、棉纺等生产设备,都在更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要把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出来,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与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结合在一起,为整个工业提供更高水平的设备,这是非常重要的机遇。

篇4

综合各方面分析,预计2015年四季度GDP增长6.9%,消费物价增长1.5%。2015年全年经济增长6.9%,消费物价增长1.4%左右。预计2016年经济增速下滑探底企稳,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实现6.7%左右增幅,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长10.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左右。出口同比增长1.6%左右,进口同比下降-0.8%左右。PPI全年同比下降1.8%左右,较2015年下降幅度减小,CPI全年增长1.3%左右,略低于今年。M2同比增速在12.8%左右,信贷同比增长14.3%。

全球经济形势总体判断:

今年深度调整 明年缓慢复苏

2015年,全球经济呈现深度调整。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总体复苏态势不稳,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势头明显,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仍未摆脱经济困境;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呈现明显的分化格局,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印度经济仍保持在7%的经济增速,但俄罗斯、巴西两国经济陷入衰退,南非经济增速也陷入低谷。

全球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导致了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如期宣布提高联邦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这意味着美联储结束了长达7年的零利率政策,长达半年的首次加息预期终于兑现。针对美联储加息,越南、挪威、印尼、菲律宾均按兵不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林等石油出口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一致的墨西哥和汇率盯美元的香港均以加息应对。

2015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给原材料进口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带来了下行压力,传导到消费者价格CPI领域,导致消费物价低迷。根据IMF的预测,发达国家通货紧缩压力明显,预计2015年发达国家CPI增速为0.3%,新兴市场国家CPI增速为5.6%。预计2016年发达国家CPI上涨1.2%,而新兴市场国家CPI上涨5.1%。

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以及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造成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欧美发达国家的趋势明显,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持续贬值,俄罗斯、巴西等国的通胀率居高不下。

受需求疲软、汇率波动以及全球产业链条与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全球贸易出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上半年七国集团(G7)和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了10.9%。

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缓慢复苏,但是面临的下行风险在增加。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差异化导致货币政策的分化,美元在首次加息后进入缓慢加息通道,英国央行预计将迎来10年来首次加息,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仍有扩大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由此带来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外汇市场的乱局还将继续困扰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在新兴市场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国际资本外流引发了政治与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

结构性通缩应受重视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减速,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改革深化,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增长平稳减速

成功实现软着陆

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面临需求放缓、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压力。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分别同比增长7.0%、7.0%和6.9%,预计四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长6.9%,全年增长6.9%,比去年下跌0.4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增长成功实现软着陆。

1、工业和服务业走势分化,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低增速,但服务业增速加快。前三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其中工业同比增长5.9%,较去年同期减缓 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8.4%,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2%,比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11月份制造业同比增长7.2%,已从底部初现回升态势。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扩张态势,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4%,比第二产业占比高10.9个百分点。

2015年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部分指标出现回暖迹象,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国有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二是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连续四月出现同比下降,降幅逐渐加大。三是钢铁、煤炭和有色行业继续亏损。

2、消费增速放缓,四季度略有回升。

1-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同比增长10.6%,较去年同期放缓了 1.4个百分点。消费在三大需求中相对稳定,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四季度投资小幅回升,房地产投资仍负增长。

投资增速下滑幅度较大。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与1-10份增幅持平,较去年同期放缓了 5.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1.3%,较去年同期放缓了10.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11月同比增长8.4%,较去年同期放缓 5.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1-11份同比增长11.0%,较去年同期放缓6.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1-11月同比增长18.0%,较去年同期放缓2.8个百分点。从当月增速来看,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升,房地产投资仍是负增长。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从9月份的低点6.8%回升至10.8%,但房地产投资连续四个月负增长,11月份跌幅扩大至5.1%。

4、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增加,出口市场份额上升。

1-11月我国累计实现出口同比下降3%;进口同比下降15.1%; 1-11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391亿美元,同比增长61.8%。贸易顺差增加的原因是

进口的大幅减少,而非出口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需求衰退型顺差特征。 从中国进出口占世界贸易的份额来看,2014年中国出口占比平均值为12.9%,2015年1-8月中国出口占比平均值上升至14.5%,这表明中国出口份额并未下降。同期进口占比平均值分别为8.5%和8.7%,基本平稳,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对世界贸易需求并未产生相对的紧缩作用。

生产部门物价低迷

成功避免消费领域通货紧缩

2015年面临较大物价下行压力,成功避免消费领域的通货紧缩。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长1.4%,PPI 同比下降5.2%。

虽然以CPI指标来衡量,暂时还不能判定中国已经陷入全面通货紧缩状态,但是因中国消费占GDP比重低,投资和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仅仅以CPI来衡量物价变化并不全面。

PPI连续3年多负增长,对投资和生产部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紧缩作用。抛开判定通缩的概念和标准之争,结合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我们认为当前结构性通缩比较严重,有可能进一步蔓延恶化,对此仍应给予重视。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创新创业提供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已告别高增长、高投资、高投入时代,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创新创业提供新动力。

一是消费、投资结构优化。

经济下行过程中,居民收入快于GDP增长、就业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消费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前三季度累计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去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二是二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1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1%,比全部投资增速高5.8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出现转型,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2.6%,比全部服务业投资快11.4个百分点。

三是居民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2%,实际增长7.7%,分别高于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2.6和0.8个百分点;累计新增就业达到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9.5%,实际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4%,实际增长6.8%。

四是创新创业提供增长新动力。

高技术产业、网上商品零售、快递业务、手机上网流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智能电视等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商务便利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1-10月份,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2%,好于同期整体工业企业利润形势。

灵活运用货币金融政策

成功抵御金融风险

经济增长减速,股市、房地产、债市、汇市等潜在金融风险隐患增大,但中央政府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政策,成功抵御了金融风险。

一是稳定股市。

受多重因素影响,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波动。今年8月中旬股市暴跌后,推出各种救市措施,股市恢复了稳定增长。截至2015年12月25日,上证综指较年初上涨12.16%,涨幅高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高于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二是稳定房市。

为应对房地产销售压力,2015年中央出台了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房地产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加,涨幅有所扩大。11月份全国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33个和40个,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扩大;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由降转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

三是稳定汇市。

2015年人民币面临较大贬值压力,资本流出压力加大。自2014年下半年后,中国外汇储备开始转入下降通道,并延续至今。为减缓资本外流压力,8月11日实施汇率改革,人民币在可控制范围内对美元贬值。截至2015年12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8月10日贬值4.3%。

四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有序推进。

3月26日,央行公告简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流程;4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6月2日,央行《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并正式实施;7月21日,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8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市场化决定机制出台;9月15日,央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9月30日,央行开放境外机构参与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10月23日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利率管制完全放开;11月20日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初步成型;11月30日,人民币成功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推进。

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促进经济增长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积极转变调控思路,创新方法手段,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供给侧完善宏观调控措施和手段,切实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

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作用。

中央财政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一般预算支出进度,继续大力推进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收费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支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投入力度;优化水利专项资金支出结构等;支持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中央财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注重创新投入方

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二是稳步发行地方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中央财政今年落实稳步发行地方债的工作,并适度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同时,中央财政还在今年发行了专项支持投资项目的债券。发行6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增加7000亿元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额度,用于支持2015年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项目及在建项目建设。下达3.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主要用于偿还2015年到期债务。

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增长新动力显现

增速下滑探底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总体上看,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但随着增长新动力的不断显现,有望探底企稳。

五大发展理念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指引

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五大理念的指引下,政府将在区域、产业、 国企、财税、金融、民生等领域推出一批力度大、接地气的改革方案。

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仍是稳中求进

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总的定调仍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就是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创造新供给和新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由于房地产投资仍难以显着回升,明年国内需求仍面临较大下降压力,而全球多数经济体复苏缓慢也制约外需,加上金融行业在今年高基数影响下也会放缓,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适当小幅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可能更为合理。这意味着经济工作目标虽然可能小幅下调,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点底线是6.5%,2016年增长目标可能设置为6.7%。

五大任务指明周期性调整的工作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前四大任务直指经济下行阶段周期性调整的艰巨任务。去产能是指传统产业尤其是重资产、周期性行业的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对应去房地产库存;去杠杆对应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控制金融风险;降成本主要通过降低税费和调整能源价格实现,补短板主要是补齐民生、产品、产业方面的短板,强化扶贫、产品和产业升级、农业等领域工作。去产能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但短期可能使得过剩行业投资继续大幅放缓,并导致企业融资需求继续大幅收缩。

加快产能出清可能带来失业增加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使得经济面临较大的通缩风险。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会议强调“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这意味着过剩产能去化会相对循序渐进地进行,供给侧将是缓慢的产能出清。

财政政策加力发挥托底作用

为维持相对较高经济增长,政府稳增长力度或加大,尤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一是“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这可能意味着财政支出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力度超出想象的可能性较低。二是“实行减税政策”,而减税属于供给侧改革的措施,着重于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三是“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弥补财政减收。2015年共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预计明年财政赤字规模增加至2万亿左右,赤字率可能达到2.76%,赤字净增量增加3800亿元左右。上述减税增支措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总体来看财政手段仍是托底经济的政策,经济真正意义上走出低谷不是靠中央财政加杠杆,而是靠企业加杠杆,中国要重回企业加杠杆仍需先完成过剩行业和地方政府去杠杆过程。

货币政策仍将在稳健的基调下保持适度宽松

一是社会总需求仍然偏弱,需要在需求侧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二是配合供给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的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三是配合结构性财政政策,为各项财政专项债券、地方政府债务、国债发行提供有利的利率环境,同时降低存量债务的压力。四是美联储加息后为应对资本外流,人民币温和贬值。预计2016年一次降息,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4%左右。

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综合前述分析,2015年四季度工业生产、投资小幅回升,消费增长基本平稳。2016年宏观经济走势仍受去产能、去泡沫和清理债务等因素影响,企业库存可能见底回升;物价方面须防止去产能力度过大导致消费物价负增长形成通缩;房地产销售出现有回暖迹象,房地产去库存任重道远,能否带动房地产投资回升仍有待观察;总体上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极大挑战,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财政支出仍需加大力度。

假设2016年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不至于产生系统性风险,基准预测基于以下基准假设:(1)美元波动。因美国经济复苏走在发达国家前列,美元汇率波动与美国经济与欧洲、日本和其他地区经济复苏的相对速度密切相关,但美元过于强势也不利于美国经济发展,我们假设美元指数在90到100之间波动。(2)美国加息。未来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能慢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加息周期。假设2016年加息两次0.25%。(3)油价维持相对低位。原油价格回落至40美元/桶左右,我们假设2016年纽约原油价格维持在45美元/桶左右。(4)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和联邦储备银行行长12月份的点阵图预测报告,假设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2.4%,根据IMF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值,假设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分别增1.6%和1.0%。

国内政策变量基于以下假设:(1)一次降息,三次降低准备金。未来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情况、金融市场条件和国际经济环境,降息空间较小,仍有可能继续降准。假设2016年降息一次,降准三次。(2)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保持在6.73元/美元左右。(3)财政赤字规模增加至2万亿元左右,赤字率可能达到2.76%,赤字净增量增加3800亿元左右。

篇5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3

一、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一)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形成,但结构不平衡

全球经济复苏的方向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从图1来看,世界经济,包括各主要经济体都告别了2009年的经济谷底,经济增长率逐步回升。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结构不平衡。从图1来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复苏程度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美国的复苏进程缓慢,失业率仍然维持在9%以上的高位(见图2);欧元区整体的复苏态势并不平稳,边缘区域债务危机不断,复苏程度偏低;日本在遭遇这一次大地震和大海啸之后,复苏进程是否会被打断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本轮的经济复苏是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强劲增长所主导的,但是发达经济体相对缓慢、低效的复苏进程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缺乏坚实的基础。

(二)大宗商品趋势性上涨,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陡升。

从图3可见,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各类大宗商品基本上从2009年2月触底以来持续攀升,黄金价格和铜价均创出历史新高,基本形成了趋势性上涨的态势。这一趋势在未来可能继续保持,原因是:首先,美国高失业率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美联储在2011年可能仍将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弱势美元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从而间接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构成重要的支撑因素;其次,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基本形成,尤其是新兴经济强劲的经济复苏,导致需求稳定回升,从而进一步推动商品市场行情的看涨;第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面、近两年偏多的自然灾害等限制了大宗商品供给的增长。

而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国内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导致对大宗商品需求持续扩张,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步扩散到国内下游产业,通胀压力快速上升,如图4所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CPI增长率自2009年触底之后迅速反弹,目前处于6%左右的相对高位,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通胀率也在危机之后持续攀升,处于5%左右的高位。而发达国家因为国内经济复苏力度偏弱,通胀压力目前并没有完全显现,如图4所示,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处于2%以下,但是,大宗商品价格如果持续上涨,可能会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比如美国最近的CPI增长率已经突破2%。

(三)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可能影响

这次突如其来的日本大地震势必将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而具体的影响程度可能要取决于核电危机的解决情况。如果日本能够较为顺利的解决当前核危机,我们认为,这一次地震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并不会很大。本次地震影响最大的东北地区并不是日本主要制造业和出口产业的分布区域,这不同于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即使后者,重灾区生产能力的复苏也只用了半年。因此,这次地震可能在短期内因为生产线破坏、电力不足等原因造成实体经济的停滞,也因为核辐射等问题引发各种心理危机,不利于实体经济恢复。但是在中长期内,因为震后重建等投入将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为本国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尽管地震初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是,我们认为,日本大量救市资金的投入和能源、食品等重要商品短缺的相互作用,将进一步拉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并导致在日本出现通胀水平提高的情况。此外,本次地震爆发的核泄露危机引发人们对核电站的质疑,从而在新能源发展水平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形下,传统能源产品的需求可能进一步扩张,从而在近期内对石油、煤炭的价格上升起到推动作用。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已经形成,但是复苏的基础依然薄弱。从世界经济危机史来看,在每一次重大经济危机之后,往往会崛起新的战略性产业主导全球经济的增长,而这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复苏似乎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发达国家不能进一步增强其复苏力度,那么,在高企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下,形成滞胀的风险较大,而这对率先复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二、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

(一)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后,迅速实现V型反转,如图5所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快速有力的经济回升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撑。具体而言,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根据图6,固定资产投资在危机期间的增速很高,依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回升的主导力量,但在2010年逐步下滑并趋于平稳;消费和出口的增速则于2009年底逐步回升,并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近期的表现和出于中长期内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考虑,保持相对高速的经济增长的前景是比较明朗的。实际上,现在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是1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是重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出口拉动的模式,实现国内消费与投资、出口并重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为了实现这种转型的目标,牺牲一点经济增长率也是可行的,经济增长率只要保持在7~8%即可,因为,从已有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就业问题就凸显的阀值大约在经济增长率6%。

(二)中国的通胀问题

通货膨胀问题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最为关注的焦点。

第一,中国的通胀水平较高,但还处于可控水平。从图7来看,8大类商品中,除了衣着、交通和通讯两大类商品之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上涨,而且所有商品的同比价格指数均处于上升趋势,因此,本轮通胀呈现出物价普遍上涨的局面。相对而言,食品和居住的上涨幅度最为明显,这两类商品往往是生活成本的主要构成,从而导致居民对本轮通胀的更为敏感。而且,作为CPI的先行指标,依然高企的PPI意味着较高的通胀水平在短期内仍将延续。从通胀幅度来看,CPI整体水平并没有超过前期2008的高点,亦低于1990年代中期的通胀水平;中国目前的通胀水平虽然高于发达国家,但是,根据图8,仍低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可控水平。

第二,中国当前的通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造成通货膨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类: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中国的通胀三种因素兼而有之,且相互强化。

首先,就需求拉动而言,面临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2009年实行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图9所示,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M1发行量的同比增速很高,即使在2010年明显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需求扩张政策在拉动经济的同时,也给物价水平的上涨提供了拉力。

其次,成本推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容小觑,这也是本轮通胀区别于以往通胀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中国 “民工荒”现象非常突出,中国各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从而推进工资成本上升;普遍的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上升明显,这将进一步推动工资成本的上升;根据图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在2009年12月终结价格下滑的过程,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上述生产成本的上升将传导到消费产品价格上,引起一般物价的上涨。

第三,国际输入型通胀问题需要重视。国际输入型通胀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资本流动渠道,国际热钱涌入加上我国的贸易顺差,导致大量外汇流入。从图9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同比增速尽管在2010年中期开始有所下降,但仍基本上保持16%以上的增速。外汇储备额的不断上升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量不断上扬,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恶化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另一个是商品流通渠道,这主要是来自于国际能源、资源、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如图3所示),特别是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在我国需求拉动下,价格飙升,将通过进口渠道推动国内相关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涨价,从而加剧成本推进型的通胀。

根据上述分析,如何治理通胀成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焦点。自2010年以来,央行频繁提升存款准备率,到最近一次的调整,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0%;自2010年10月份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续加息4次,每次幅度为0.25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央行的货币政策从非常宽松的形态回归到常态格局,亦表现出央行治理本轮通胀的决心。

不过,中国本轮通胀的成因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单纯的央行货币紧缩政策未必能够起作用,尤其是对于成本推进型和国际输入型的通胀问题。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供给层面造成的,那么货币政策层面的紧缩,利率的提升和信贷额度的缩减,都将增加企业的负担,反而会进一步恶化供给。一旦国际经济复苏进程曲折,那么,中国进入滞胀的风险也不是没有的。

三、中国应对之策

从当前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复苏的态势已经形成,但是基础依然薄弱,所以,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经济回升幅度较大,但是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如果为了治理通货膨胀而采取货币、财政双紧政策,并不可取,要综合使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政策。

(一)需求管理政策

在需求管理政策方面,在目前的情况下,财政不宜实行紧缩政策。财政支出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影响我国的就业。虽然接连出现民工荒,但当前的民工荒主要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即熟练工和高级技工的短缺,另外也是长期低工资水平造成的,因此,在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的背景下,就业问题依然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从2008年底、2009年初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率一旦低于7%,失业问题就凸显。因此,考虑到中国经济“刹车容易启动难”的特点,以及当前的通胀仍处于可控水平,特别是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态势的复杂性,我们仍应该采取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

同时,虽然不能绝对得把将物价现象等于货币现象,但是,对于当前仍为缓解的通胀问题而言,结束2009年以来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是很有必要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行“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并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0%,也接连四次加息。与发达市场经济体不同,我国利率是管制的,没有市场化,因此货币供给和利率调整之间没有明确的内生关系。单纯提高利率,并不能减少货币供给,而只会导致企业减少投资,形成负向的供给冲击;同时,利率的提升将引发逆向激励,导致企业和个人将多余的货币会流向高风险的资产市场,追求高回报率的投机利润;而且我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继续提升可能会进一步吸引国际热钱涌入,在当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反而导致国内货币供应上升。因此,利率工具可能不是当前货币紧缩政策首选。对于量化工具而言,目前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M1、金融机构信贷的同比增长率目前已经回落到2004-2010年间的平均水平之下。在偏紧货币政策下,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往往是中小企业,而他们恰恰是解决中国主要就业问题的群体,失业可能会引发比通胀更为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所以,为了避免实体经济受到损害和稳定就业的需要,货币政策的紧缩空间也并不大。

(二)供给管理政策

扩张性的供给管理政策可能是应对当前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式的最佳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尤其是对于治理成本推进型的通胀和避免滞胀的出现。与需求管理政策比较而言,供给管理的政策工具更为灵活,通过在产业、区域、人群层面的细化,可以对宏观经济进行精细化管理。

首先,考虑实施减税政策。实际上,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率基本上高于GDP增长率,政府税收占GDP 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当前企业人力、原料、能源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形下,通过减税来抵消成本上升对企业增加的负担,增加总供给。其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这包括行政、金融、劳动力等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通过改进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企业融资交易成本、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第三,考虑建立各主要大宗商品和农产品的商业化储备,以应对通胀预期,打击恶性价格炒作。第四,积极制定各项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升级和改造,推动自主创新,实现生产率的提高,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第五,考虑适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升值,这将有助于降低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虽然,人民币上升也会对企业出口形成负向冲击,但是通过利弊权衡,小步升值更为有利。最后,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特别是我国对外依赖程度偏高的资源部门,保障国内能源、原材料供应安全,同时也能消化当前巨额外汇储备,从而降低货币供给扩张压力。上述政策都将使得中国的总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在增加供给的同时抑制通胀,避免滞胀。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每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都是由重要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终结的,中国要抓住这一机遇,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承担起主导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Stiuation and Prospects2011,2010.

[2]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 厉以宁.厉以宁论文选(2008-2010)[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

[4] 苏剑.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1(1).

篇6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对策建议分析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篇7

今年以来,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了抑制,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第一,投资快速增长。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比2001-2007年平均增速高出近10个百分点。

第二,消费增长平稳。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6个百分点。考虑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因此,剔除价格的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率仍高于2008年各月的实际增长水平。在国家“家电下乡”等扩大农村消费政策有力推动下,农村消费增速已连续4个月快于城市消费增长。

第三,工业运行呈现低位趋稳态势。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其中3、4两个月增速分别为8.3%和7.3%,均高于去年后两个月和今年1-2月增长水平。

此外,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PMI指数连续3个月超过了经济扩张和收缩分界线,汽车消费和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迹象。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基本遏制了快速下滑的态势。但能否就此判断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进入持续上升通道呢?在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上,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要注意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如此循环往复,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奥地利经济研究所近期对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1977年“西班牙经济危机”、1992年“日本经济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四次对全球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和有较大影响的经济事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危机造成工业生产力下滑的时间平均持续2年,工业产值跌幅为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经历了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三次冲击。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幅度回落(GDP增长下降1.5个百分点),1999年经济增长延续下滑态势(GDP增长下降0.2个百分点),2000年、2001年经济开始稳步复苏,到2002年回复到9.1%的较高增长水平。尽管对我国经济复苏时间存在诸多争论,但一个共同的判断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亚洲金融危机,因此,我国经济实质性复苏还面临很大困难。

另一方面,要注意支撑经济进入合理增长区间的动力是否可持续。从当前的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需增长强劲,外需持续走低。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最近几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左右(按照支出法测算的外需贡献率存在方法论上的缺陷。例如,无法衡量大进大出和小进小出对经济活动的不同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因此,在我国经济的回暖历程中,进出口的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持续下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4.7%。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1.8%,进口同比下降28%。5月份当月,我国出口下降26.4%,与4月份相比,同比降幅加深3.8个百分点。

从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看。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贸易额下降更为明显。1-4月,我国与欧盟贸易额下降21%;与美国贸易额下降16.2%;与日本贸易额下降23.8%。但我国与东盟、韩国、台湾地区、印度、俄罗斯、巴西贸易额分别下降了27.1%、28.1%、40%、30.4%、41.6%和25.4%。可以看出,全球经济衰退已严重影响到国际贸易,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很严峻。

新出口订单指数通常可以用做反应出口形势变化的一个先行指标,4月份的数据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1%,继续保持了上升态势,并接近扩张的临界点。根据2006-2009年数据,计算得到的出口增长率与新出口表定单指数的相关系数表明,二者时间变化的时滞效应约为3个月。按照这样的判断,下半年我国出口进一步下滑的空间不大。

二是中央投资强劲,地方配套困难。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的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短期保增长、长期扩内需和调结构的预期政策目标,关键在于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激励措施。目前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的投资规划基本可以迅速贯彻和实施。这样,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预期政策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落实地方和社会投资配套机制。

审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4万亿投资计划在具体落实中,中央投资资金到位率94.01%,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只有47.98%。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可能导致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或者已开工的项目进展缓慢,使新增投资项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财政”遇到了困难。随着经济下滑,房地产市场萎靡导致的土地转让收入下降,使得地方财政难以足额落实配套资金。

目前我国的地方和社会缺乏有效的市场化配套投融资机制。现行《预算法》等法律限制地方政府实行赤字融资、发行债券、市场借贷,因此地方政府只能依靠规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和税收返还等预算外资金以及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基金等方式配套投资。如果没有配套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和确保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到位,那么,中央投资一方面可能不足以引导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等预期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能还会威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和可持续性,以及在长期内抑制居民消费能力。

三是国有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尚未有效激活。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2009年1-5月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0.6%,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高7.7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政府投资起着先导作用,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民间投资能否有效激活。没有民间投资的配合,国家促内需、调结构的目标也不容易达到。民间投资多集中在批零贸易餐饮、建筑、房地产等一般竞争性行业。近期的数据显示,民间投资意愿不足的局面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以房地产投资为例,2009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只有6.8%。民间投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资金不足,大量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很突出,而另一方面,一些行业门槛仍然太高,民间投资很难涉足。

二、宏观调控的方向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

连续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拉动和政策刺激效应的格局越来越明显,由此形成的产能过剩、投资和消费比例不平衡以及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保增长仍然是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最重要内容,但要避免急于求成,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宏观调控更要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在积极推进和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做好政策储备,从容应对国际和国内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一,调整投资结构,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投资适度地快速增长。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增加民间投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性的公共投资,并充分利用好财政的公共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整。政府积极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才能改变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扩大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改变拉动内需单纯依靠增加投资的方式,实现投资消费双拉动,并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偏高消费偏低这一结构失衡的深层次矛盾。

篇8

(一)、宏观经济运行走势将好于上年

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仍将处于与1999年相同的发展阶段上。从发展趋势上看与1999年没有大的区别,几个结构性矛盾将略有缓和。发展思路没有大的调整,或虽有思路调整,具体措施一时难以到位,人们可以感到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变化,但实质变化尚不显著,可能在“十五”末期,局面能有根本改观。而2000年经济运行的态势,人们可能感觉比去年更为艰难,而实际走势却可好于去年。

一、城市化将是经济发展运行中一股给人以信心的新的现实推动力。

当前,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在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指标走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扩大,这是解决第一层次矛盾即国民经济主要矛盾的动力。1999年城市工业品剩余积压减少缓慢和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水平低的局面将延续到2000年以后。市场的压力动力都在加大,要求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从扩大内需出发,为缓解城乡收入消费差距的矛盾,人们也不得不把加速城市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况且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已经从规律上认识到城市化的本质意义,正在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是把城市化作为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一个过程来考虑的。抓住人口城市化这个主要矛盾,其他几个层次的矛盾将随之解决。因此估计2000年一些地区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因而将释放出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当能量,推动gdp增长加速。去年gdp增长7.1%,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过1999年。

二、区域结构调整将有新的气象 内需将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区域同构带来的内需不足,市场狭小,已引起国人足够重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产品剩余居高不下,但企业效益下滑之势在1999年下半年已有改观,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市场销售相对平稳,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这说明市场自调节的力量迫使区域、产业、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经受了痛苦的磨练,市场观念更加成熟,为2000年经济的发展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总结“九五”经验,积极制订“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中长期规划。这项跨世纪的发展规划工程,将使各级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引起发展观的革命,从而使2000年的年度计划将会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各级政府在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计划、规划、战略过程中将增加区际分工,互补共荣的自觉性,将比“八五”、“九五”时期更注意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更注意经济运行的质量,自觉地使短期行为服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将大大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各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素空间配置将更为合理。因此,预计2000年的国内市场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销售将有明显增加,内需将逐步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会比1999年顺利。这将抵消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利用外资减少等负面作用,使gdp增长势头好于1999年。

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度加快,去年三条补贴线的提高,将在2000年产生明显作用,成为调整居民心理预期,扩大内需的推动力。

抓住城市化就抓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而提高三条补助线,加速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就是降低城市化的门槛,就是加速劳动力商品化,货币资本化的催化剂。因而2000年中国城乡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速度将有加快的态势。利息税的出台、遗产税的酝酿、国有资产运营方式的深化改革都将有利于预算内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和合理的使用,必将增加公民对政府社会保障功能的信赖,消费、投资的心理和社会环境都将好于1999年。

四、2000年将是中国由政治型、计划型农业向效益型、市场型农业真正转变的第一年,农业种植结构、经营结构的调整将是2000年农村经济的主旋律。

20多年来农民的农业纯收入增长的70%靠提高农产品价格,靠粮食生产以外的多种经营,粮食生产并没有真正纳入市场经济体系,计划种植、计划收购仍然占有统治地位。粮食生产能力在整个国民经济改革发展、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有了巨大提高,而经济效益提高甚微,致使农民和政府财政为此两败俱伤。1998年、1999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加重、粮食积压、财政损失加重的严酷现实,迫使我们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提到日程上来。这将给农业生产方式带来新的生机,新的变革。2000年从春耕开始,农业的结构调整将出现新的气象。以效益为中心,就是以市场为中心,虽然风险增加,为此要付出一定代价,但一个农民、政府双盈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诞生必将在总量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财政的损失。农业体制实质性的变革必将加快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使农业企业化的进程。自2000年始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建立在更加坚实、协调的农业基础之上,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将有所缓解,发展和运行的势头将好于近两年。

篇9

关键词:国际环境;经济形势;经济展望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3-0026-05

一、国际环境

(一)全球经济增长步入下行通道

美国次贷危机是此次全球经济衰退的导火索,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冲击力度不断加大,全球经济下滑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在加速恶化,主要经济体的零售陆续陷入负增长。为了摆脱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避免流动性过度收缩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已进入降息周期,美国、日本、欧元区、印度、中国、韩国等国均已大幅降息,随着通货紧缩的逐步显现,将有更多的国家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或将长期步入低利率时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1月份的报告,经济危机已导致发达经济体正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下滑。在IMF对全球经济展望中,一是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急剧减速到0.5%,远低于前几年的强劲增长,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增速;发达经济体2009年经济增速将收缩2%。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分别收缩1.6、2.0、2.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2009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其中中国、印度分别增长6.7、5.1个百分点。二是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010年逐步复苏,增长率将回升至3%。但是前景不确定,复苏的时间和步伐也将取决于强有力政策的实施;发达经济体2010年经济增速将增长1.1%,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分别增长1.6、0.2、0.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2010年经济增速将上升至6.9%,其中中国、印度分别增长8.0、6.5个百分点。

(二)国际能源价格暴涨暴跌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是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2008年国际原油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波动范围之大前所未有,纽约、伦敦的石油期货价格在7月份双双突破每桶147美元的“天价”,此轮油价上涨是自1972年以来世界油价第三次显著上涨,从2002年一直延续到2008年7月,持续上涨了近6年时间。然而,受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影响,油价在触顶后快速回落,导致12月份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40美元/桶以下。这对于需要大量进口国际能源的美国和中国等经济体来说,油价的高位回落将有利于经济复苏,而对于依赖出口原油的俄罗斯等国家来说,则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延缓程度。

(三)全球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全球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欧美国际大公司陆续出台竞相裁员计划,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将会加速全球经济衰退步伐。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宣称2009年将新增加近5000万个失业者,全球总失业人数将达到2.3亿人。约占全球总劳动人口的7.1%。以美国、加拿大和欧元区为例,一是美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普遍下降,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多数行业纷纷宣布裁员。美国2008年12月份失业率上至7.2%,创下1993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并且未来几个月内失业率将触及8%甚至更高水平。二是加拿大2008年12月的失业率增至6.6%,连续第二个月超过市场预期,这也使得加拿大失业率水平创下2006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三是欧元区2008年12月份失业率由11月份修正后的7.9%上升至8.0%,创两年新高,在欧盟成员国中西班牙失业率最高,达到14.4%;拉脱维亚次高,达到10.4%;德国2009年1月失业率也上升至7.8%。

二、2008年我国经济持续升温态势已扭转

受全球经济走弱、国内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众多因素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严峻考验,2008年成为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由升转降的趋势转折年,上半年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下半年经济下行态势明显,结束了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趋冷。2008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分别增长10.6%、10.1%、9.0%、6.8%,自2007年二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显示我国经济增速正在加速下滑。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回落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一)国内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惯性作用,宏观经济形势急转而下并没有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8年出现大幅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

(二)市场销售增速创1996年以来新高

2008年我国城乡消费依旧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创出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

(三)外贸总额下滑以及贸易顺差创新高

2008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结束了自2002年以来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08年全年出口额达14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进口额达1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954.6亿美元。前三季度,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进出口贸易整体上趋于平稳和理性,均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内外需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导致第四季度外贸增速从高位快速回落,下滑速度远超出市场普遍预期,11月份进、出口总值出现自2002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四)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总水平出现大逆转

2008年全年CPI增幅5.9%,创1996年以来新高,涨

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受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胀、春节引发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国际粮油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等因素共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2月份达到8.7%,创12年新高,并在2-4月份连续三个月超过8%高位。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在消费信心下滑、财富缩水和食品价格回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从5月份快速回落,12月份降至1.2%。200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年增幅6.9%,涨幅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走势也演绎了同消费价格指数类似的峰回路转,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下,在8月份创出12年新高10.1%;随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促使PPI增速连续四个月大幅下滑,12月同比下降1.1%。

(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回落

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看,双双都比2007年明显回落,尤其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较2007年回落3.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也回落1.5个百分点。

(六)信贷投放集中在两头

从信贷投放来看,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年初和年尾两个阶段,2008年四个季度的信贷投放量都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四季度最多,达到1.43万亿元;一季度次之,规模为1.33万亿元。2008年11-12月份新增信贷大幅增加,两月新增信贷超过1.2万亿元,主要原因是在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下。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落实,金融机构加大了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投放以刺激经济。

(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出现回落

2008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从高位回落,M1增速由年初的20.72%回落至9.06%,M2增速由年初的18.94%回落至17.82%。2008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47.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加快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6.6万亿元,增长9.1%,回落12.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2.7%,加快0.6个百分点。全年货币净投放3,84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541亿元。

三、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全球经济危机尚未见底,我国外需萎缩、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社会就业压力急剧扩大,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还将延续2008年放缓势头。整体上看,2009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呈现回落态势,且短期内难以调头,预计2009年宏观经济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外贸持续低迷、全年投资增速将出现前低后高走势,城乡消费两旺的形势难以持续,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加剧。2009年政府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以“增收、减负、调结构”为宏观调控方向,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外贸持续减速将导致贸易顺差步入下行通道

在外贸方面,虽然国家多次出台出口退税政策以支持出口企业,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趋势还没有明显改观迹象,出口退税政策在缓解出口下滑中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预计2009年我国出口仍将延续目前快速下滑趋势,向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将会出现明显回落;国内需求受经济放缓影响将导致国内进口继续减速;受进口总额回落幅度将低于出口总额回落幅度影响,贸易顺差将会步入下行通道。

(二)固定资产投资前低后高

在投资方面,在国内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原材料价格下跌,以及政策时滞效应影响下,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趋势还是难以改变。2008年年末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以保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将是2009年国内保增长的实际落脚点,随着2009年投资项目的逐渐展开和经济刺激效果的逐步显现,预计2009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将会有所回升,并在年底维持一个较高水平。

(三)城乡消费两旺形势难以持续

在国内消费方面,受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影响,一是内外需求快速下降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面临较大回落压力;二是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对消费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财富缩减会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水平随之下滑,预计城乡消费两旺的形势将难以持续,在2009年上半年消费景气下滑程度会愈加明显,尤其是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可能比市场预期更严重;在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延续回落态势,第四季度将会缓慢复苏。

(四)通货紧缩日益加剧

在物价方面,2008年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保持较高水平,整体经济和需求下降将会导致物价快速回落;另外,我国需要进口大量的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我国物价走势也存在一定影响,这势必增加了2009年我国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预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呈持续回落态势,从2008年2月份开始将会连续几个月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但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09年下半年反弹,那么2009年下半年我国可能摆脱通货紧缩状况。

四、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判断

按照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2009年我国从2月份开始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同时外贸、消费和投资的放缓将导致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无论是从防止通货紧缩还是刺激经济增长的立场出发,政府都应该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

(一)进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受全球经济趋缓、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将维持2008年的趋缓势头。2009年信贷能否得到持续扩张,直接关系到流动性和货币供应能否得到有效增长,为了增强市场信心、改变银企双方对经济情景的预期以及扩大全社会对信贷的潜在需求,建议央行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加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力度,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应加大降息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力度,建议在一季度末一次性降息54个基点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2个百分点。在汇率政策方面,应适当减缓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升值时间过急,都会对相当一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时,考虑到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节奏将会加快,央行应增强应对多种可能冲击的灵活性和调控力度。

(二)继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继续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加大对出口企业、三农、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一是在保持出口税收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继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和增加出口退税产品种类;二是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初步建议将收入所得税起征点提高30-50%,从而间接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和最终拉动消费;三是加大对社保、医疗等体制改革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四是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和增加政府转移性支出规模,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和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三)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导致大量中小企业裁员和倒闭,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建议相关部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今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是加大对就业有较大影响的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多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进入;二是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建立创业扶持基金,逐步引导创投基金支持自主创业,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和加强对困难企业进行就业补贴等。

篇10

2011年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速由2010年四季度的9.8%分别降至9.7%和9.5%,上半年整体增速为9.6%,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一)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主要经济体呈缓慢复苏格局

2011年下半年,受总体宽松的货币环境、积压许久有待释放的消费投资需求和新兴经济体稳健增长等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加快,但复苏步伐仍将较缓慢。

一是主要经济体复苏态势进一步明朗。2011年一季度,主要经济体中,除美国、韩国GDP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下降外,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主要经济体GDP增速普遍回升。

二是欧洲债务危机出现重燃势头。2011年上半年,评级机构连续调降希腊、葡萄牙等国的债信评级,欧债危机隐忧重现。但为了维护欧洲经济复苏和全球金融稳定,IMF和欧盟自2010年5月即开始向希腊提供总规模为110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截至2011年7月已分5批拨付了173亿欧元,且还计划在今年9月出台对希腊的新一轮救助计划。在各方的联合援助下,下半年欧洲出现债务违约和重组的可能性不大。

三是发达国家债务负担过重。2010年末,美国、日本和欧盟的赤字率分别达8.9%、10%和6.4%,大幅超过3%警戒线。为恢复市场信心,美国和欧洲各国相继紧缩财政,在私人部门需求未完全恢复、政府支出又有所降低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将面临挑战。

四是美国大力度量化宽松政策仍将延续。虽然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促进美国经济继续复苏,但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如美元贬值、全球通胀压力加大、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较多新兴市场国家和欧洲央行紧缩银根,反过来减缓了经济复苏进程。未来一段时期,美国仍将采取多种措施保持宽松流动性,以此推动经济增长,上述负面影响仍将继续。

(二)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转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

2011年上半年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转向:第一次转向是在2011年一季度,由于新兴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在新兴市场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今年2月新兴经济体股票基金市场流出资金达创纪录的190亿美元,超过危机爆发后的单月最高流出规模,债券基金市场资本流入规模也较上年大幅下降;第二次转向是在2011年二季度,4月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疲弱、欧债危机重燃,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和利率水平与发达市场的差距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因此重新流回新兴市场。在欧债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预计2011年下半年新兴市场将继续面临国际资本快进快出、本币升值和资产泡沫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也将随之提高。

(三)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国内经济增速继续温和放缓

下半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等政策导向作用下,全年GDP增长仍有望保持在9.5%左右的水平。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外需增长乏力,贸易顺差将会继续收窄。一是发达国家复苏进程存在较大不稳定因素,新兴市场国家在政策紧缩后也存在放缓趋势。二是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给国内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在“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指导下,预计下半年贸易顺差将继续收窄,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会降低。从内生增长动力来看,内需继续得到支撑,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投资方面,在货币紧缩、财政刺激退出及房地产调控等负面因素,以及高铁和水利投资力度加大、保障房计划逐步落实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加快等正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下半年投资增速放缓幅度将较为有限。消费方面,随着通胀预期逐步减弱、居民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者信心反弹以及部分消费品消费刚性较强,消费增速将趋于稳定。

(四)通货膨胀压力犹存,宏观调控紧缩力度可能加大,但幅度有限

虽然上半年我国通胀压力不容忽视,但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我国出现严重通胀的可能性较小,全年可能呈“前高后低”的态势,预计下半年存在进一步加大紧缩力度的可能,但大幅加息可能性较小。一是近期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有所放缓,新兴经济体为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继续实施紧缩措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调,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弱。二是我国经济增长稳中趋降、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足、猪粮比较为合理、农副产品供给基本稳定,物价大幅上涨的内在动力不足。三是2010年以来,已经5次加息、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对回收市场流动性成效明显,因流动性过剩推高通胀的压力持续减轻。四是非食品价格在CPI上涨中的贡献逐步加大,在减库存效应的带动下,PPI涨幅放缓对非食品CPI的抑制作用将逐渐释放,有利于减轻整体CPI上行压力。

(五)政策调控力度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渐趋调整

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尚不明显,预计下半年调控力度可能加大,促使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一是已有调控政策将严格执行。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严格落实以限购、限贷、限外为主的调控政策,已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要严格执行。二是限购令范围扩大。7月初,政府明确指出,在一些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实施限购令,预计下半年,部委和地方的细化调控政策将陆续出台,使限购令扩大到三线城市。三是保障房建设速度加快。上半年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保障房建设一度进展缓慢。对此,中央政府已明确允许地方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部发行地方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房建设。预计下半年保障房融资难的瓶颈将有所缓解,开工建设速度有望加快。四是地方政府调控力度加大。当前,在地方融资平台还款高压下,地方政府在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层面有放松态势,个别城市开始放松限购令。最近“新国5条”的出台,及时遏制了部分地方政府企图放松调控的苗头,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性。

篇11

【内容提要】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主要是:投资增长偏快,货币供应量偏高,对外贸易顺差偏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政策配套,努力实现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总体最优。在宏观调控中,应注意把短期问题的解决与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局面。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结果。分析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宏观经济工作的经验,可以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绩、确保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基础。

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良好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稳较快,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国内外需求比较旺盛,经济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GDP在连续3年增长10%左右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增长率又达到了10.9%。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都保持着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价增长了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现价增长了29.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23.4%,为全年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创造了条件。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逐步落实,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夏粮获得丰收,全年农业生产有望继续取得好成绩,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生产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1,748亿元,同比增长17.0%;实现利润62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8.31,比去年同期提高13.87点。

国家财政税收形势较好。前5个月财政增收超过5000亿元,增长率高达22.8%,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已经完成过半,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

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但价格总体水平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属于相当温和的水平。投资品价格上涨幅度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也为中长期保持总体价格水平稳定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主要是:投资增长偏快,货币供应量偏高,对外贸易顺差偏大,房价上涨过快,以及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等。它们有的是长期以来已经存在但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有的是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新出现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解决。

与消费需求增长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仍然偏高,投资增长仍然存在反弹压力。2006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3%,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近4个百分点。从投资的月度增长数据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一定的增速反弹态势。2005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产能过剩,其直接原因是2003年部分行业特别是上游产业部门的过度投资。产能过剩会造成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减少,亏损增加;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可能增加银行坏账,加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就业压力。然而,2006年以来,产能过剩问题似乎并没有出现严重后果,表面上看,工业快速增长,企业利润也有较大幅度上升。这是因为,目前过快增长的投资吸收了一些原来过剩的产能,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产能过剩问题。但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的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扭转,不仅不利于保持“合理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这一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任务的实现,而且可能引致新一轮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与生产增长速度相比,货币信贷增长速度仍然偏高。目前货币总量增长较快,2006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9.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超过央行设定的预期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加造成信贷的过快增加,截止到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为1.78万亿元,同比多增了7939亿元,而央行全年的信贷投放指标仅为2.5万亿元,前5个月就达到了全年计划的71%。

M1和M2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仍延续背离的趋势。M1和M2增长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存款结构的变化,构成M2主体的银行存款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构成M1主体的活期存款增长率。此外,基础货币增长率的逐渐回升,也成为M2增长率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贸易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国内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加大了货币供给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尽管个人、企业、商业银行持汇额度和头寸均有所放开,但市场主体多倾向于短期结汇。“双顺差”不断转变为外汇储备,中央银行需要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量投放人民币资金,扩大了人民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增长又通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机制转化为货币信贷的增长。2005年“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格局,在今年一季度转变为“宽货币、宽信贷”。

“双顺差”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不平衡压力加大。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为25.2%,仍高于进口增速3.9个百分点,顺差达614亿美元,同比增长54.9%。贸易顺差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对外贸易不平衡。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在于:国际经济形势较好,国内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出口愿望强烈。前些年投资累计形成的加工生产能力现在逐步释放,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而我国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大,较少受国内限制因素的制约,只要存在外部需求,加工贸易出口就可快速增长。此外,出口退税政策等也刺激了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而近两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一直处于高价位,特别是近期国际油价再度暴涨,致使进口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口需求。过大的贸易顺差,一方面造成贸易摩擦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需求某种程度的不足。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也加大了经济增长的风险。造成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特殊地位,因而短期内迅速调整、实现贸易平衡的难度很大。从长期来看,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实现贸易平衡。

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现阶段,房地产业中存在的房价上涨过快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住房需求,而且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由于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基本来自金融机构,买房者的资金大部分也来自按揭贷款,在房价上涨过程中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就可能引发房地产危机和金融危机。当前的房地产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化过度以及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严重不足。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应被视为“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承担住房保障的责任。帮助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是调控房地产价格水平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此外,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也很突出,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篇12

关键词:宏观经济;人民币升值;金融风险;合理的调控目标

中图分类号:F124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主要数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做分析与判断。一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关于金融形势;三是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四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通常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由四个方面反映,即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确实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应该说,2013年在面临外部经济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了宏观经济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一、经济形势分析

2013年中国经济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比较显著:一是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二是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三是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四是内需有所不足。

(一)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

相对来说,我国整个工业、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而房建市场交易比较活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消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2013年全年上涨2.6%,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因此,结构上体现的一些运行状况特点,带来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问题的一些争论,这种争论年终前后较多。中国现在增长率是否偏低?当然,和以往的增长率相比,显然偏低。但现在整个经济处于一个换挡期,不太可能维持过去接近10%左右的高速增长。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当前形势,参考意义已经不是太大。但是,根据近两年经济形势的变化,笔者仍坚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在8%或更高一些的水平。2013年7.7%的经济增长,包括2012年这两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还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受需求扩张步伐不足够快的影响,还略微有一些偏低。这也反映在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不是很大。如,消费价格全年上涨2%以上,工业品生产价格和供应价格,实际上就是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这两个价格全年还是延续了2012年一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这更多反映的是对于工业品、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还不够旺盛。

(二)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1995年我国开始有工业品的生产价格和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历史上曾出现三次下降的情况。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已是第四次下降。这对于判断我国是否出现总需求不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因为此处有一个重要的、明显的对比。我国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将近两年时间的两种主要产品价格指数均处于下降的情况。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欧洲形势在同期两个价格指数都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更多的可能需要从国内去找原因,主要原因是对于实体经济方面的需求不足。当然,还有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方面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判断是比较重要的依据,是判断国内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新增就业人数增多

从就业方面来看,我国整个就业指标统计不是全口径的。如登记失业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等,均不是全口径指标。因此,从数据上看,2013年较早地超额完成了新增就业人数的年度目标。但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就业形势,这还要看就业指标背后所反映的情况。就业形势的好转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增长态势很好。一些经济学家依据我国现在的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的指标说明现在经济增长情况与经济增长的指标是相对应的。但是,笔者认为,近两年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原因如下。一是我国近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年龄阶段,实际新增就业人口弥补了原来到龄的退休人员工作岗位。二是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有关。过去都是工业部门增长最快,服务部门增长慢于GDP增长,这两年服务业增长往往快于GDP增长。可以说,增长结构变化对于就业形势的好转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内需有所不足

内需还有所不足与我国贸易顺差变化有关系。近两年,整个经济都是在8%以下的区间运行,但是2012年和2013年每年贸易顺差增长几百亿美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长700多亿美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400亿~500亿美元的规模。现在全球经济还十分不景气,我国出口也面临比较严重的困难。顺差明显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贸易顺差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这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逢经济处于周期性谷底的时候外贸顺差增加的规律相符。因此,2013年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国内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实现7.7%的增长,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大,就业形势按照统计指标来看,还有所好转,成绩是来之不易。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经济增速下滑,一是与产业增长率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即使是增长率下滑,但笔者认为仍应该维持在8%甚至略高一些。7.7%的经济增长率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这主要和需求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2013年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方面的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全年股市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出现了几次起伏,年初上涨,年中下滑,三季度又出现一波上涨,四季度出现一波下滑。2013年总体上呈现一个小幅下降的情况。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所计算的人民币有效汇率,2013年12月份和2012年12月相比较,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年期间升值了7%以上。变化幅度较大。2013年年内两次出现的“钱荒”现象不仅和金融市场波动有关系,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小幅波动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013年年初,公众更多地还在在讨论中国流动性泛滥问题。2012年底,中国货币与美国货币相比较,中国M2规模是美国的1.5倍。但是,2013年中期,中国出现了“钱荒”现象。经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措施后,有几个月出现了缓解情况,但是年底又一次出现了“钱荒”现象。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在这种形势下货币供应是宽松还是紧张?

(一)钱荒与货币供应是否充足的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与一些金融机构认为,现在整个货币供应增长态势包括信贷投放量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和信贷投放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货币供应紧张而导致“钱荒”的现象。但是,有一些情况仍可反映目前投资规模和信贷情况并不充足,至少在某些时段上不充足。比如,过去通常会依据一个经验公式,在GDP的名义增长率上略加几个点考虑货币化进程。因此,将GDP名义增长率再加上2~3个百分点与货币M2的增长率做比较,如果差不多相等,一般即可以满足整个经济运行的需要。2013年名义GDP增长率是10%或略微多一些,加上三个百分点,即全年M2是13.6%。从经验角度来看,不应该造成货币供应紧张而屡屡出现“钱荒”的现象。

(二)M2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导致经验估算发生偏差

笔者认为,以上述经验来判断我国整个金融形势发生了变化,认为M2达到13.6%的增长表明货币供应量宽松并能够满足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存在问题。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开始将住房准备金、公积金、一些微存款金融机构和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M2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将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的M2代入上述原有的经验公式中,不能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6月由于“钱荒”的出现,由于同业存款的下降,使得当时的M2的增长率有15.8%降到12%左右,在报告里显示同业存款下降是造成M2增速下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三)同业存款变化是M2波动的主要因素

近两年,同业存款的增长对M2的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资产信贷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到,从2011年底至今,中小金融机构同业资金量从三万多亿增加到七万多亿,约翻了一番。这部分增长的数据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成为带动M2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经验估算,目前同业存款增长对M2的影响至少达到2%。如果将中国人民银行13.6%左右的M2增长率减去2%,实际上M2的增长率在11%左右。从这个角度分析,货币供应量并不宽松,甚至有一些紧张。

在整个货币供应略为紧张的情况下,企业的贷款需求相对旺盛,造成从中小银行贷款资金量增大。近年来,中小型银行资产运用增长快,但自身吸收存款的能力很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吸收资金,否则无法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如存贷比)。因此,吸收资金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吸收同业存款将其存款规模扩大,才能放贷,使得同业资金的需求比过去旺盛很多,而同业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大银行。大银行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说增加并不明显,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资金供求非常紧张,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遇到一些短期因素,“钱荒”现象就出现了。

2013年中发生钱荒时,金融结构变化剧烈。2013年1~5月我国全国性的中小型银行新增存款是2.2万多亿,比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规模大;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增长也很快,而且在结构上变化也很明显。中小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有价证券,甚至比贷款数量都大,比2012年同期增长超过2倍。另外,中小银行股权投资增加了7000多亿元,也是2012年全期的5倍。来源方与资金运用方同时发生变化,使整个金融机构由大银行向中小银行转移,而同业存款是最重要的转移渠道。

近两年,“工(中国工商银行)、农(中国农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建(中国建设银行)、交(中国交通银行)”加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六大银行给其他银行提供的同业资金,实际上增加并不多。但是,中小银行同业资金来源由3万亿增加到7万亿,资金源主要是过去的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等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与信托机构等等。将这些资金通过同业市场聚拢后,从事贷款和投资等。这样,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整个同业市场资金供应量增加不大,处于紧绷的状态。

(四)资金拆借减少导致中小银行资金短缺

2013年下半年的情况比上半年有了好转。虽然增长势头不及上半年快,但是,存、贷、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等各方面向中小银行转移的趋势仍在延续,全年来看,全国性中小银行吸收存款超过3.7万亿元,6家大银行4.8万亿元。全国性中小银行新增贷款2.8万亿,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贷款4万亿元。2013年两次“钱荒”的出现,第一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银行要上交半年度税收和外部监管加强,且有一些虚假的外汇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到国内。为了防止外资以虚假贸易的形式流入,加强了外汇贷款监管。使原来作为一个资金重要牵头方的大型商业银行减少了资金拆借。2013年6月拆借成交量不足正常月的40%,不足3万亿元。7月份之后有所恢复,达到4万亿元左右,但仍没有恢复到以往正常状况。以往的拆借资金量约为8万亿元/月。此时,整个货币市场需求很旺盛,供给不足,造成拆借利率、回购利率比利率水平高的状况,年底再一次出现了飙升。

(五)其他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除结构性变化是2013年金融市场趋势性的主要因素之外,国际因素、国内资金供求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由于上半年存在虚假贸易数据,由于外贸顺差、外汇占款渠道增加资金少,而中国人民银行未能及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造成资金明显短缺。2013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观察到货币市场上资金短缺、利率明显上升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增加了货币市场的供给,缓解钱荒状态。到目前为止,应该说虽然情况比2013年6月底和2013年年底有所缓解,但是一周的拆借利率或者更长期的拆借利率,以及回购利率等等一些指标,实际上与往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仍高,紧张状况仍未完全缓解。

三、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3年经济运行趋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于判断未来走势提供参考。一是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二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三是投资规模下降将影响经济增长;四是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五是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六是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

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美国、日本经济增长加快,欧洲从衰退转为复苏。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教授认为,目前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状况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多地方类似。印度尼西亚原来就长期存在资本收支和贸易收支逆差现象。而前两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整体不好,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使资金进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等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但是现在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并且开始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信贷资金开始撤出。因此,原来靠吸引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的做法较难维持,整个国际收支情况开始恶化,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股市和汇市上。股市还未完全止住下降的势头,汇率市场从2013年初至今均有波动。2013年9月份有一轮回升,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贬值,且贬值的幅度很大。贸易逆差的情况整体没有扭转,资本流入开始减少,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汇率和股市继续下跌的话,信心越来越脆弱,情况是很危险的。新兴经济体对于我国经济有比较大的影响。我国近年对东盟的出口增长较快,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龙头,其经济恶化将对201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这是从外部环境来看造成2014年中国经济不确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之下,人民币汇率还将有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将经历较长时间约半年至一年的滞后期,影响到2014年中国的出口。因此,2014年上半年甚至下半年,尽管我国的出口受发达国家需求递增的影响而可能有所增加,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需求增加。因此,虽然国外需求形势可能有所好转,但是对整个出口形势来说,改善的幅度并不大。

(三)投资规模下降

影响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投资。2014年投资有可能略有下降。一是观察现有的在建规模。从刚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底在建项目规模比2012年同期约增长16%左右,新建项目投资规模比2012年同期增长14%左右。这两个规模都比现在投资增长的规模要慢,投资增长为16.8%。在建项目规模小,后续的投资增长潜力就小。当然,这并不绝对。因为现在大概在建的规模是年度投资完成规模的2倍左右,如果资金供应好,短期内有可能维持较快的增长。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贷款收得比较紧,且到目前为止,虽然贷款相对2012年四季度情况好,但是好转的情况并不太明显。如,房贷的投放仍比较紧张。

1.贷款收紧影响投资增长

贷款收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尤其对于投资的增长会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从2013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整个贷款增长不到10%,比所有投资性来源增长慢(所有资金来源投资增长20%左右),贷款增长放慢,还将逐渐影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大多数企业自筹资金也是通过贷款转化的。因此,贷款增长放放慢对未来总的投资增长会产生影响。

2.利率上升致使贷款收紧

对投资增速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信贷的收紧,因为信贷收紧产生的影响就是利率的上升。据调研,很多地方企业贷款的利率超过10%,大企业可能利率偏低一些:7%~8%。高利率致使盈利预期如果并非十分好的项目,推迟投资甚至取消投资。因此,对未来的投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2014年投资增长应该将慢于2014年的投资增长。

(四)消费增长保持平衡

消费的增长将大体保持平稳。首先,消费在三大需求中是最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近期也没有比较明显的刺激政策出台。2013年曾出台一些对消费有短期影响的措施,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产生与2012年基数对比的情况。消费的增长大体保持平稳,许会略微有所加快。综合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形势变化情况,2014年整个经济增长的情况与2013年差不多,大概全年还是在7.5%左右的增长。总体来看可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可能保持大体平稳的情况,与2013年四季度7.7%左右的增速相近。

(五)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通胀的压力仍然不大,而且有可能通胀的压力还有所减轻,这整个信贷收紧是直接关联的,与整个需求扩张的步伐不够快有直接关系。短时期内CPI的涨幅有可能略微下降。1月份和2月份有可能不发生变化。工业品降幅收窄,而且环比折年度也在收窄,这对工业部门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从工业品购进情况来看,环比由下降转换为轻微的上涨,但还不足以扭转工业品购进价格下降的态势。整个的形势还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即便有短期的回升,力度也不强,对国内有影响,但扭转不了国内整体下降的态势。

(六)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金融部门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目前整个金融体系运行中出现了期限错配的问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往往用短期资金做长期的投资,使得长短期的利率出现倒挂。本来正常的情况下长期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利率的规律被打乱了。目前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如,2013年我国两次出现“钱荒”,每次出现“钱荒”的时候都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不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警觉。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6次倒置的情况,几乎每次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很多国家的历史都可验证。欧债危机国家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国家都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目前只能找到1997年以来的数据,在1997年、1998年经济减速时,也出现了长短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在2013年两次出现“钱荒”,两次出现长短期利率倒置的不正常情况,这揭示着金融系统蕴藏着期限错配等一些金融风险,值得警惕。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政策建议

对未来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取向有如下建议。一是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三是适当放慢人民币增值步伐;四是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一)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一是现在经济增长的态势需求略微不足,进入四季度之后,尤其是更近的12月份和1月的情况来看,好像经济略微又出现了回落的态势,说明需求不足的态势还在延续,而且略微加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微调政策,把需求扩张步伐保持在较为适度的水平上,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2013年以来国内很多人一直主张应该增强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认为下降至7%左右也是可以容忍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

2014年财税政策上还是应该适度加大政策力度,一方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另一方面应当适当加大赤字规模。一方面是支持结构性减税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对于经济运行、对于扩大需求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的货币政策略微偏紧,应该把握好力度。目前的情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更好地把握好力度和结构变化对货币运行的影响。在考虑结构变化的同时,应该将外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较为稳定,避免对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

2013年整个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偏快。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一些我国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国家,其货币在贬值,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仍在升值。汇率的升值步伐太快将使很多传统产品的优势丧失过快。因此,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应该那么快。笔者根据人民币汇率、各国汇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水平之间的经验关系做过相应的研究,认为实际人民币现在升值的已经有一些略高。因此,建议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略微可以放慢一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双向波动,出现一定时间的贬值的态势。

(四)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对于国际上的“热钱”还是要继续保持加大审查力度。2013年一季度,一些外资通过虚假贸易的渠道进入国内,相关机构采取措施后,规模减少。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存在。2013年整个贸易数据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有的月度出现了负增长,有的月度出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相邻月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应当出现如此大的波动。这表明,监管措施严格一些,资金就不进入,监管措施放松一些又可能进入。虚假贸易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致使贸易数据忽上忽下。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贸易波动,而是国际“热钱”的流入流出导致的波动。对于“热钱”流入流出还是应当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包括必要的时候采取对于资金的流出入征收一些税费的措施。

(五)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

2014年调控目标的合理区间应该在7%~8%之间,如果更接近8%的话可能更为合理。现在有很多省市区都在下调经济预期的调控目标。我们国家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而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对换挡期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那个时候很多地区制定了“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认为处于一个高增长期,增长潜力比较高,所以当时各地制定的目标都还是比较高的。而现在对于换挡期的认识更加明确之后,已经认识到原来制定的增长目标过高,因此,很多地方纷纷将增长目标下调了,这是一个更为符合实际做法,符合目前我国增速换挡期、经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当然,各个省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个别省市区没有下调增长目标,甚至不排除有个别省相对2013年还要略微上调增长目标,这都是根据本省的经济情况而进行的。比如,有的产业增长比较快,有新投产的大的项目等。

参考文献:

[1](美)索洛(R.M.Solow),等.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 胡汝根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2](美)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光.中国经济态势、问题与发展方向探究[J].中国市场,2013(47).

篇13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展望;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5-0039-06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国2014年全年GDP增长率在7.4%,略低于7.5%的经济增长目标,延续了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下滑趋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略显疲态,经济增长正处于一个换挡换动力的调整时期。一是经济增速连续跌破下限。进入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第2季度GDP增速跌至7.4%,跌破7.5%的年初政府工作目标,第3、4季度则继续下滑至7.3%,基本打破了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区间,全年经济增速创24年新低。二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尽显疲态。近些年我国出口保持低位增长的态势下,2014年2月出口出现了-18%下滑,之后继续维持低位震荡,全年进出口增长2.3%,其中出口增长4.9%,进口下降0.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30%已经回落到15.7%,其中,扣除土地购置款的房地产投资2014年11月份以来已经进入负增长,消费虽然取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但是消费需求也保持着一个逐年下滑的态势,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回落到10.9%。三是物价水平持续走低。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2014年9月CPI跌破2%,目前已连续4个月运行在2%的下方,11月和12月分别为1.4%、1.5%,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四是经济发展预期有所恶化。2014年7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51.7%的高位回落到12月的50.1%,已经靠近经济强弱的分界点50%。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指数从3月份就一路下滑,从3月的62.7跌至12月的48.7。①宏观经济在2014年增速回落的过程中同时表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需求结构出现新变化,消费拉动力增强;投资结构改善,民间投资开始发力。二是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呈现服务化态势;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提升,“中低速增长、高就业”格局初现。三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关系更趋协调。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未来几年是新常态统领中国经济工作的关键年份,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年份,未来几年将面临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等全方位的转型切换。但是转型切换的过程充满风险,一方面是中国经济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力量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新的常态的经济驱动力还没有强大起来,再加上美元升值、全球贸易政策变动等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增强,总体看,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

一、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

一是发展速度换档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城镇化红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1978~2007年均增长率高达9.8%,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瞬间急速下滑,从2007年14.2%的高峰滑落至2013年的7.7%和2014年的7.4%,2008~2014年比1978~2007年年均经济增速低1个百分点。顺应经济增速的下滑,中央政府做出了“增长速度换档期”的判断。增长速度换档切换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反应,但是在切换的过程中也存在换档的风险,这一阶段经济增长容易陷入停滞,近期我国增长速度连续跌破7.5%的下限,出现继续探底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滑,突破7.5%~8%的区间波动,这一风险值得警惕。

二是发展动力置换的风险。从旧的发展方式向新常态过渡,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但转换过程如果发生动力断档,那将会给经济造成断崖式下跌的风险。当前依靠要素投入为核心的增长动力在弱化,新的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还没有培育起来;依赖投资、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减弱,新的以消费为主的推动力还在上升;旧的支柱产业在衰退,新的战略性产业虽然蓬勃发展但其主导性、牵引力还没有充分发挥;旧的经济增长点在多年发挥作用后在削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小荷才露尖尖角。发展动力一旦青黄不接,经济可能出现失速风险。

三是发展体制转轨的风险。不可否认,过去多年来,在赶超型的经济模式中国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推动经济增长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投资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系统,配之以开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赶超。我国也很早就意识到这套体制的缺陷,开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过度依赖高投资和进出口的问题更加突出,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在经济“新常态”要求下,发展驱动力要从投资、出口转移到创新上来,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经济体制转型势在必行。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动力程度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程度,这种体制转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波动很可能使经济发展出现断层,从而影响发展速度,而未来几年恰恰是这样一个关键时点。

二、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六大挑战

一是宏观调控效用递减。2014年我国面对经济持续下滑,通过微刺激来稳定经济增长,避免了大水漫灌。但是连续刺激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那就是边际刺激效应递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统计,近几年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2003年到2007年,人民币贷款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提高0.73个百分点;2008到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提高0.47个百分点。基于投资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计算社会融资对资本形成的作用,2002年1元社会融资贡献的资本形成为2.27元,2008年下降到1.98元,2014年进一步下降为1.68元。这意味着通过增加社会融资来扩大投资的边际成本在增加,随着增量资产产出率的上升,等量投资的GDP贡献率在下降。这些都增加了我国经济刺激的难度。

二是金融“融而不通”带来的融资约束。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血脉如果不通,实体经济也很难有好的表现。近年来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融而不通、结构异化、脱实入虚、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等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金融总量增速下滑。货币增速连续下滑,2014年M2同比增长12.2%,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年初13%的目标。M1的增长速度更低,2014年仅增长3.2%。M2和M1增速之差已经扩大到9个百分点,意味着货币流动性下降,表明人们消费信心降低,投资信心趋弱。贷款同比增速是2005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下降4.8%。货币发挥作用具有时滞,2014年连续出现的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低增长将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从M2与GDP之比来测算,2002~2008年货币流通速度一直保持在0.61~0.67的水平,09年以来则连续下降,2014年已经下降到0.52,这意味着未来创造同样的GDP需要更多的货币来实现。第三,融资成本高居不下。根据统计,2014年我国贷款基准利率为6%,在11月22日贷款基准利率才下调至5.6%,远远高于美国的3.25%、欧元区的2.43%、日本的1.246%和英国的0.5%,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根据调研,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平均在15%左右,甚至20%。第四,货币金融资源配置出现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金融与工业经济的背离,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大企业融资便利,国有企业融资便利与非国有企业融资难。我们一直在鼓励金融资源更多向中小企业与创新型企业配置,但是目前金融体制下金融资源却更多向大型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领域配置。2014年上半年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债券市场上,国有企业和城投平台发行债券合计占比高达87.63%,而民营企业仅占5.47%。金融体系存在的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强的融资约束。

三是房地产行业新常态化后的低增长。房地产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受刚性收入约束和库存销售双重压力,导致房地产投资很难出现20%以上的高增长,受市场力量的自身调节,未来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进入低速增长区间,行业竞争倒逼市场出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市场力量主导的自我调整。截至2014年11月,商品住宅施工面积50.49亿平米,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72亿平米,两者合计56.21亿平米,而过去5年年均商品房销售面积9.8亿平米,即使未来没有新开工建设,消化这56亿平米的供应就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随着保障房建设加快,住房登记制度实施、房产税等将挤出部分存量房,这都增加了潜在供应。从需求面看,我国人口拐点正在出现,20~49岁的购房人口总量2015年将达到高峰,随后进入下降通道,城镇化速度也有所减缓,2014年城镇化率已经放缓到1.04%,国内民众对房产的投资性需求将减弱。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地产的投资意愿也有所下降。2001~2013年13年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5%,其中住宅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19%。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11月同比增长11.9%)、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1~11月同比下降14.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1~11月同步下降8.2%)、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1~11月同比增长0.6%)以及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94.3)等指标全面回落,预计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回落,房地产投资将从超高速增长逐步降落到中低速增长区间,房地产行业高强度、大面积、高速度的市场规模扩张历史将结束,疯涨、泡沫、暴利的投资时代要逐步回到理性、常态、均衡的状态,适度、中低速、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新常态,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显现,楼市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其低水平增长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四是全球价格下行通道中的通缩将给经济造成不良影响。从国际上看,现在主要经济体基本处于低通胀环境,有些经济体正在滑向通缩。美国2014年12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月率创下3年来最大跌幅,欧元区PPI已经从2013年7月持续17个月负增长,11月CPI下滑至0.3%。而在原油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欧元区通胀仍然有继续走低的可能。日本的物价虽然在安倍经济学的推动下走出通缩,但目前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通胀水平, 2014年11月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2.7%,但如果扣除4月份上调消费税的影响,其CPI仅有0.7%。全球低通胀环境通过国际贸易影响到中国的价格水平。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来看,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连带铜、铝、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于大宗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中国来讲,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使得中上游部门的通缩愈演愈烈,201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9%,12月份同比下降3.3%,价格下跌将传导到下游消费品领域。以下几个因素会对价格走势形成负面影响,增加通缩风险。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输入性通缩风险,2014年下半年以来石油价格暴跌将通过中上游部门向下游部门传导,这种传导效应将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二是PPI连续负增长传导到消费品价格领域导致CPI继续走低;三是在美元升值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价格稳定导致人民币贸易指数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带来输入性价格下跌风险。在我国债务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通缩将使债务人处于一个更加艰难的环境,要防止生产和价格、通缩和债务的恶性循环。

五是就业出现阶段性萎缩。充分就业是各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也把就业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下限联系起来,提出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持续下滑,但是就业展现出很好的态势,从2009~2014年,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在1 000万人以上,但有数据表明就业市场上的岗位需求实际上是在下降的。从2012年以来,各年度第3季度的招聘人数在持续下降,2012年为461万,2013年448万,2014年为420万。2014年度相对招聘指数(报告期需求人数/往年同期需求人数的平均值×100)为101,处于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特别是2012年以来持续下降,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增长趋势在减弱。由于制造业升级和工业4.0等的冲击,未来制造业可能会转移出大量的就业人口,这部分人口可能会对我国就业形成巨大的压力。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将从原来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吸纳第一产业对外转移就业人口转变为第三产业单独吸纳第一、第二产业对外转移就业人口,压力之大值得关注。

六是企业“三座大山”的压力持续发酵。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如果活力不显,经济也难有起色。当前国内企业由于产能过剩、成本过高、债务过重的三重压力。首先,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当前经济面对的突出矛盾。发改委披露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随着经济增速逐阶下滑,产能利用率预计也会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针对当前需求,2014年我们有20%以上的产能过剩。其次,成本过高则在近几年一直威胁企业的利润。2014年1~10月,规模以上企业成本从年初85.18元每百元增加到86.02元每百元,这将意味着大多数企业认为未来6个月的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会上升。产能过剩导致企业价格竞争,收入减少;成本过高导致企业支出增加;一增一减之间企业利润减少,盈利能力下降,投资收益率也随之下降。第三,债务过重也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债务过重一方面表现在企业负债水平高,企业债务规模迅速扩大,杠杆率就会快速上升,据统计2012年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为106%, 2013年进一步增至109.6%,这一数值远高于德国的49%、美国的72%、日本的99%,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和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经济增速下滑,导致2012~2014年企业的杠杆率再度上升②。债务过重另一方面表现为债务成本高,从调研中发现,由于过高的融资成本,国内有很多民营企业陷入了债务黑洞和债务链条,形成了新时期的三角债。

三、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

面临宏观经济的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笔者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稳增长的压力将更大。同时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提出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面临考验。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笔者认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其政策要点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短期内通过稳增长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打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长期内围绕促进发展这一根本推进重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一)服务改革这一主题稳定经济增长

当前不仅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稳增长,更要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待稳增长,稳增长要致力于为重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当前经济增长跌破底线的风险越来越大,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防止经济跌破底线和陷入通缩。

一是实施灵活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近些年我国一直秉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政策操作实践来看,每年在稳健的总基调下有所差异。我们建议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采用更加灵活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除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例如降息降准外,加快采用创新型工具,如抵押补充贷款(PSL)、常设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调节货币的流动性。当前市场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以下几个担心,一是担心激起通货膨胀;二是担心货币继续流向房地产、地方政府基建等领域,撑大房地产泡沫,增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此央行采取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缓解这两大担忧,一是通过短期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有助于改变市场预期和银行风险偏好。二是2014年12月我国外汇占款减少1 184亿元,创7年最大降幅,保持货币市场适度宽松,有利于降低短期资金成本高企和资金利率的波动性。总理在达沃斯表示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建议央行适当增加反周期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常规的货币政策仍然有空间的情况下,注重预调、微调,更好的实行定向调控。

二是实施更加积极有力度的财政政策。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激发企业活力。营业税改增值税自2013年在全国推广以来,2014年铁路运输、邮政电信业纳入, 2015年,营改增将改革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在企业困难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可以适时启动结构性减税,增加受益主体,以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利润,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时期。其次,扩大公共支出,初步构建福利社会基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通过减少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盈余,每增加1%的财政支出,并平均用于教育、健康和养老,将使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1.2%。我国政府应实施更加积极、有力度的财政政策,将以公共支出的适度增加促进引导合理消费的制度建设。一是加大对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方向的政府性投入;二是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出,织好社会政策的托底网。第三,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推进公私合营(PPP)平台。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9年,欧盟近1 400个项目是通过PPP实现的,价值2 600亿欧元。我国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未来地方财政资金能够用于基础设施的部分不会有太大的增加,依据PPP模式,以政府出资和公共资源为依托,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更多的公私合作平台项目,使民间资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在市场原则下互利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还可以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第四,适度利用地方债,有序化解债务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有序加以化解”。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如何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是财税改革的重点,要进一步健全债务扎口管理机制,严控新增债务。将继续扩大自发自还试点省份范围,启动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定价机制,强化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市场化约束,维护投资者权益和市场信心。

(二)围绕发展这一根本推进重大改革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应尽快推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各项改革,推进更好发挥各类企业积极性的改革,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各项经济增长要素相关的改革,使各项要素、各个主体能够释放新的活力来推动我国在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仍能保持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一是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降低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抓住现在低通胀的时机,尽快推进水、电、气、油等价格改革,把凡是能由市场定价的都交给市场;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消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的各项地方规定,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内大市场。

二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当前对地方财政的改革将使地方政府渐次退出经济建设领域,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主力军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此必须通过改革培育一个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结构合理的企业体系。通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制定中央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分类施策,提高企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降低各种准入门槛,减少对企业的不当干预。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

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好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要稳步推进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改革,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创造良好条件;推进金融机构改革,适当增加金融机构主体,促进金融机构间的有效竞争,以竞争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创新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鼓励企业更多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要在金融领域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要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服务薄弱领域的金融覆盖,发展普惠金融。要为中国资本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创造条件,为此要加快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对外投资便利性,建立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是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又是工商业发展落地的载体,还是部分人群的资产,也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要按照土地不同的角色和职能进行分类设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建立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通过市场配置土地使用权,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降低经济发展中的土地成本。探索试点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增加农民财产。

五是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首要的是形成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主体是人才,要完善职务发明、技术入股等相关规定,让创新人才在创新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创新的主力军是企业,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创新得到最大化利益;完善财税、金融、贸易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其次是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创新真正面对市场,面对经济发展主战场。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能放则放,能推向市场的就推向市场。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来形成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公开透明的技术交易市场,让技术走向市场,同时也让市场来引导技术创新。

(三)抓住企业这一关键激发其发展动力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当前国内大量企业因产能过剩、成本过高、债务过重而喘不过气来,很多企业既没有生产动力,更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帮助企业消减三座大山的压力,激发企业活力乃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甚至为未来保存增长活力的当务之急。

一是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消化企业产能。过剩产能的消化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市场需求的扩大来消化。从市场需求看,一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开发国际市场需求,就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链而言,目前仅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缺口就达到8万亿美元,通过建立可行的融资方案,这些潜在需求可以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为我国相关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深挖国内市场潜能,减少区域市场壁垒,通过打造无障碍的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来消化企业过剩产能。

二是依法推进企业破产清算,消融企业债务链条。根据我们在地方的调研,很多债务链的形成并扩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破产的企业没有破产,导致其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的存在拖垮了债务企业,也拖垮了债权企业,不如迅速破产清算掉,这样债务企业的企业家也能轻装上阵,重新出发,而债权企业也能够拿回部分债权资金,结算自己的债务。

三是以“少取”、“减负”激发企业活力。在此关头,笔者认为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从现实来看,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基本思路是 “多予少取”。多予,意指给资金、给项目、给行业准入、给补贴;少取则是实施结构性减税,减少企业负担。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中央提出“新常态”的判断后,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我国在设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将进一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换之以弹性目标和发展区间进行管理,采取预调、微调等宏观调控手段予以应对。面对经济增速下滑,中央将坚持不进行大规模刺激,而是采取预调、微调等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予以应对。这种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率,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从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

②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杠杆率研究课题组.《中国经济杠杆率水平评估及潜在风险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 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4).

[2] 中国人民银行杠杆率研究课题组.中国经济杠杆率水平评估及潜在风险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5).

[3]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新阶段[J].宏观经济管理,2015(1).

篇14

2011年一季度,GDP实现96311亿元,同比增长9.7%,较去年四季度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1%。从环比看,2011年一季度环比增长2.1%,较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未来一个时期,“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逐步开工上马、经济内生动力不断恢复等因素对经济增长将形成支撑,但考虑到前期贷款规模控制、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紧缩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再加上国内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GDP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二、库存调整等多重因素导致工业增速出现反弹

(一)重工业驱动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4.4%,比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重工业是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反弹的主要力量,3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15.6%,高于同期轻工业2.8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增速反弹的原因主要有:通胀预期强化,CPI、PPI均高位运行,引发部分企业加大库存储备的力度;去年为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部分地区采取了拉闸限电等措施,限制了部分产能,今年由于约束有所释放,前期被限制的产能有所恢复,推动工业增速出现反弹;投资需求仍然保持一定增速,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对于相关工业增加值形成一定推动作用。

(二)未来一个时期工业增速将呈现平稳略降态势

未来一个时期工业生产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条件下,贷款规模收缩作用逐步显现,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抑制。二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11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生产形成较强的约束。但与此同时,目前通胀预期引发的库存调整仍然会继续带动一段时间的工业生产,随着补库存结束,可能会导致工业增速有所下滑。综合考虑正负两方面因素,未来工业生产增速将平稳略降的态势。

三、消费增速出现放缓,但收入增长将支持未来消费增长

(一)月度走势呈现反弹迹象,各类消费涨跌出现分化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实现累计零售总额42922亿元,同比增长16.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4%,比2月份加快5.8个百分点。与住房相关的消费呈现上涨态势,3月份建筑装潢材料、家用电器零售增速分别由上年同期的21.0%、24.8%上涨至33%、26.0%。另外,化妆、金银珠宝、通讯器材、石油及制品零售增速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回升,食品、服装、日用品、体育娱乐、汽车等消费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

(二)收入增长为消费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647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3元,同比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87元,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3%。居民收入保持较高增长,为消费增长提供一定支撑。预计未来一个时期消费增速将呈现稳中回升的态势。

四、新开工项目继续减少,投资增速将呈现稳中回落

(一)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房地产投资仍处于高位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65亿元,同比增长25.0%,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但与1993―2010年历史同期增速24.27%大体相当。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34.1%,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3%。考虑到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不减,且前期政策紧缩的效果会陆续显现,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会继续下滑。但另一方面,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然处于相对高位。

(二)受政策紧缩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增速有所下滑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合计同比增速为19.2%,较上年同期下滑19.5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同比增长-4.3%、国内贷款到位资金同比增长7.7%、利用外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1.7%、自筹资金到位同比增长26.2%、其他资金到位同比增长14.6%,分别较前期(1―2月份)回落8.9、6.8、9.4、2.3和3.8个百分点。这说明政策紧缩效果正在发挥作用。

(三)新开工项目继续保持负增长,投资增速将稳中回落

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增速继2月份出现负增长后继续保持-12.7%的负增长水平。其主要原因包括,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政府性投资力量有所减弱,“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尚未有序启动;货币紧缩力度继续加大,截止到目前,本轮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行已经连续10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创出历史新高20.5%,并且连续4次加息,对投资形成一定的抑制。预计未来一个时期,调控政策效应陆续显现,房地产投资增速会出现实质性下滑,民间投资缺乏投资热点,再加上节能减排等因素的限制,投资增速将呈现出一定下滑迹象。然而,随着“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有序启动上马,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五、内需叠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致使季度贸易出现逆差

(一)进出口高速增长,一季度呈现贸易逆差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007亿美元,增长32.6%。进出口相抵,逆差10亿美元。其中,2月份实现贸易逆差74.5亿美元,是造成一季度贸易逆差的主要月份。

(二)未来进出口增速将维持高位,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从出口来看,一方面,经过国内企业大规模进口补充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之后,出口开始陆续放大,决定了我国以后各月份出口将实现更快速的增长,日本地震灾后重建逐步展开也将支持我国出口增长;另一方面,针对近期以来有色金属等高载能行业的出口增长较快的问题,国家将调整相关出口退税政策,这将不利于出口规模的增长。从进口来看,国内经济持续平稳运行,能够保持进口一定的增长水平,且考虑到大宗产品进口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进口名义增速仍将保持高位。

六、多种因素叠加促使物价上涨,未来通胀水平仍处在高位

(一)多重因素引发物价上涨超预期,未来仍将在高位运行

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从月度数据看,CPI涨幅呈现升高趋势,3月份CPI实现同比增长5.4%,较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从构成上来看,CPI涨价范围扩大,3月份CPI八类构成项全部实现正增长。物价上涨超出预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外汇占款和储备快速增加,表明热钱继续流入中国,加之前期国内贷款和货币供应增长超预期,导致国内流动性依然充裕;第二,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致使房屋租贷价格快速上涨;第三,劳动力成本攀升;第四,一季度翘尾因素贡献3.2个百分点,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综合而言,未来几个月CPI仍将进一步上行,但动力将会削弱。

(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PPI大幅上涨

一季度PPI上涨7.1%,创一年来新高。3月PPI同比上涨7.3%,较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未来PPI同比涨幅将继续高位运行。第一,投资需求,尤其是以保障房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房地产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将拉动对能源和原材料等商品的需求,推升PPI;第二,中东北非局势致使国际原油和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对工业生产者价格形成传导;第三,2月和4月,国家两次提高成品油价格,对生产者价格将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因此,综合来看,PPI涨幅将继续保持高位。

七、管理通胀预期仍是首要任务,政策紧缩力度总体没有放松

(一)货币供应量总体增速放缓,月度增速有所反弹

2011年3月末,M2同比增长16.6%,比上月末高0.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5.0%,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14.8%。人民币贷款余额49.4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794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出1727亿元。

(二)物价上涨压力凸显,政策展现抗通胀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