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形势严峻范文

经济形势严峻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形势严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形势严峻

篇1

2008年,中国遇到了若干大事,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和奥运,这两件大悲大喜的事情,都触动了中国人的情感,同时也对中国企业的软投入有一种提前性的透支。这种透支必然在将来的发展中表现为紧缩。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中国企业对媒介的投入应该是趋紧的趋势。

另外,市场结构的变化,由于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本身的崛起,使整个市场面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新媒介对于传统媒介是一个竞争,但是新媒介自身愈演愈烈的竞争也是非常惨烈的。

因此在这样一种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我们如何能够保持媒介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机遇,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从节流的角度来说,很多媒介已经面对紧缩的经济形势做了若干节流的工作,如很多报纸开始减张,电视台或者其他制作单位制作相关节目的制作成本也在压缩。去年以来,报业由于纸张价格的飞涨也在出台各种各样提价的措施,提价按道理讲应该视为一种增收的措施,但是对于中国报业,尤其是综合性的报纸,由于报纸的价格一直是与成本倒挂的,相当多的报纸实际上在发行方面是要有大量的补贴,所以提价也只能是视为一种节流“止血”的措施。

笔者认为节流有很多的空间可做,但这种节流应该是以不影响媒介的影响力、竞争力为前提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落在开源上。如何寻找新的价值点才是媒体开创新格局的关键。

第一,关联与合竞

传媒竞争愈激烈,传媒合作的客观意愿就愈强烈。好的关联方式是可以产生效益、产生生产力的,下一轮的发展应该是在资源和功能的关联范畴之内,以互补和优化的关联模式来赢得效益。比如说对于现有资源的深度整合。我们都知道过去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每个媒介依靠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获得相应的回报,相应的市场地位。但是这样一个时代应该被合竞时代替代。合竞时代价值挖掘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是那些在通常意义上被视为是弱势的媒介、弱势的栏目、弱势的资源,通过一个强势媒介为整合者来加以盘活,这种整合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来自结构和组合的新效益。强势媒介(或栏目、资源)在市场当中的价值,除了单体的价值实现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带动周围其他资源、其他媒介、其他相关联的弱势个体的结构性的带动作用。就像一个火车头,如果单一个火车头从北京跑到上海,虽然跑得快,但却是一个很大的资源浪费,必须要带动起若干个车厢,形成一个链接,形成一个组合。这样一来,弱势的版面,弱势的时段,弱势的媒介就可以在套装当中得到价值的实现和提升。这是我们在媒介市场的资源挖掘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路。这个领域当中有大量的资源可以被挖掘出来。

第二,“三跨”与产业价值挖掘

所谓的三跨,是指媒介业的价值挖掘可以沿着三个维度进行: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由于现行制度的局限性,跨地区的发展,过去十年虽不乏尝试的案例,但是受到的限制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跨媒体和跨行业的发展,应该被视为现在可以尝试的基本方向。

跨媒体的发展,主要不是在传统媒体之间的跨界之间,而在于传统媒介向新媒介跨越的关联,这是一个有可操作性的领域,潜力和动能是非常强大的。如新华社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手机报,手机报的内容本来是新华社通稿的剩余资源。剩余资源在原有的产业逻辑中是很难再“卖”出很好的剩余价值的,但是由于它找到了一个新的落地介质,这个介质又有如此之大的用户规模,便焕发出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中国移动跟新华社目前合作办的手机报现有订户是4000万左右,以4000万为例,每个月3块钱的订费来说,营业额是1.2亿,纯利润应该是可以做到1亿。这样的一个获得如此之高价值回报的新产品,仅仅是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合作获得的。

跨行业的发展,是基于中国媒介从过去追求规模经济的发展模式向范围经济转型的需要。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平台期,继续简单地沿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不但不会产生正效益,而且很可能是产生负效益。因此,未来传媒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价值产出逻辑,不是靠追求规模经济,而是要转为对范围经济的开拓,盈利模式的创新。这样的一种创新,首先要有赖于传媒的价值链条、服务链条对于社会发展中人们的工作圈、消费圈、营销圈的嵌入。新媒体崛起之后有一个新词叫“嵌入性”,这应该是传统媒体该好好研究的一个新的运营范式。嵌入性就是我们不能成为局外的观察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应该加入到事件的运作链条中,嵌入人们的工作链、生活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成为汇集各种商业资源、社会资源的扭结、节点、平台。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扮演这样一个扭结和平台,我们的价值产生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办一张报纸你来读,或者是我提供有价值的版面你来登广告,就可能产生系列的服务模式,有多点产出的价值回报,这就是所谓的嵌入性。如果我们能够将自身的内容和服务有效地嵌入到社会发展逻辑当中去,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影响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更多的价值产出的可能性。如何嵌入社会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媒体人今天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这方面如果有任何创新模式呈现,应该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的收获。

媒介要成为聚合各种资源的平台,需要更加开放的媒介经营模式、合作模式,其实质就是需要有一种权利的让渡。如何让渡媒介过去全权掌握的传播权,这也是一个课题。这就是所谓的另外一个媒介发展中的关键词“可控性”――如果你想要人家跟你合作,就要把这种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跟合作方分享。如何分享这种权利?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

1.选择权分享。给合作方更多的选择空间,事实上会反过来提升你价值实现的可能性,提供资源整合的可能性。

2.参与权。有更多的社会表达、文化表达,如果能够通过你的平台比较畅达的表达各种社会利益群体不同的主张,不同情绪的时候,媒介成为整个社会,和全局的平衡者的时候,媒介在社会生活当中的作用和意义将会显著提升,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和商业资源的加盟。

3.媒介接近权。把部分的媒介的评价权、决策权、表达权交给合作方,交给服务方,交给用户。

这三个方面的权利让渡已经各有其成功的案例,比如说“超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规则上分享表达权的成功,“超女”形成了一个参与表达的话语和意志平台,使任何一个观众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取舍评价,释放了今天社会人表达不同的审美角度意愿,所以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篇2

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保障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去年9月份以来,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前高后低,波幅高达30%以上,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全面下滑,预计短期内很难明显反弹。这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非常不利。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需求减少是农产品价格下行的重要原因,全球农产品供给增加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能源价格暴跌也加大了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农产品价格剧烈震荡,大大增加了我国调控农产品供需平衡的难度。因此,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今年农业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今年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统筹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外向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省际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资性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今年中央1号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以强化生产功能为取向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土地一直兼有生产和保障的基本功能。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和农民就业渠道多样化,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有所弱化。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的情况下,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再度凸显。土地保障功能虽有利于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配置效率。从农村实际出发,未来一个时期基本的政策取向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矛盾,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在近期,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渐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二是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强化农村土地的生产功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农户为流转主体、农地用途不变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和支持农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土地配置效率。

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 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在产业限制逐步放开后,乡镇企业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乡镇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事实说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单一模式不利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篇3

【关键词】 煤炭企业;经济形势;应对策略;成本控制;安全生产

自去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国内煤炭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诸多煤炭企业面临煤炭滞销,煤价持续下跌,效益严重下滑,限产、停产等多重困难与挑战,企业经济运行受到严峻考验。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势,如何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生产经营化“危”为“机”,成为摆在煤炭企业面前的重要难题。虽然任务异常艰巨,企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因此,煤炭企业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困难面前比的是信心和勇气,“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虽然煤炭企业现在面临的形势比以往更复杂,困难比以往更多,生产经营形势更加严峻。但我们要在危机之中看到机遇与前进方向,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将“稳中求进”确定为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都为煤炭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把困难看得更清楚、更透彻一点,把可能遇到问题想得更复杂一点,考虑得更周全一点,把我们的应对措施制定的更完善,应对方案制定的更充分、更具体,坚定信心,科学研判,积极应对,就能够实现企业发展的平稳运行。

二、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近年来,煤炭企业总体管理水平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生产型、随意性、经验型、粗放式、被动式”的管理模式依然普遍存在,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管理水平仍亟待提高。如何进一步提升我们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呢?我们认为,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最佳选择。精细化管理实质是一个从“精”到“细”的发展升华过程。精者去其粗也,精心提炼、总结、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案;细者入其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将企业管理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随意性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由被动型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才能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才能使企业实现良好的效益目标。

三、加强成本控制,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实现降本增效

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要出效益,就要拼成本,哪个企业把成本压下去,这个企业就能活下来,谁压不下去,将来就无法生存。因此,煤炭企业要大力加强生产成本控制,树立全员成本管理理念,不仅搞经营管理的要有成本意识,搞技术的、抓安全的也要有成本意识,不仅管理干部要有成本意识,企业职工也要有成本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煤炭企业在管理上必须苦练内功,眼睛向内看,深挖成本潜力,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在成本管理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物料消耗的管理与控制。从加强物资计划编制做起,加强物资审批,实施物资采购、审批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投入上的大手大脚,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严格执行修旧利废、交旧领新、自制加工力度,提高材料物资的有效使用率,把材料管理提高到象抓安全一样的高度来对待,努力将煤炭企业成本的这个“龙头”降下来。

二是进一步加强薪酬管理。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工效管理,提高工时利用率,强化工资定额管理工作,坚持职工薪酬与劳动效率、企业效益双挂钩的薪金管理原则,实现职工报酬合理、稳步增长,杜绝人工成本无节制、无限制地的增长与升高。

三是优化供电管理。主要是科学合理安排生产、检修班次和作业时间,优化供电系统、提高功率因数、采用新的设备和工艺,充分考虑谷峰时段电价,做好“避风填谷”工作,实行吨煤电费承包,通过多种手段降服煤炭企业成本中的这只“电老虎”。

四是加强设备管理。要从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修保养入手,严格落实设备点检制,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和预防性维修等工作,保证设备完好和无故障运转,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修理费支出,同时,做好租赁设备计划编制,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时退租设备,减少租赁费支出,降低企业设备使用成本。

五是严格工程项目管理与审批。要遵循“收支平衡、总量控制、量入而出、留有余地”的原则,对生产、专项资金计划进行管理,各项工程、资金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杜绝无计划工程和超计划审批,优化工程设计,把控工程质量,压缩不必要的专项投资,特别是非生产性工程及设备购置,把紧工程成本这道门,减少资金、材料无效投入造成的浪费。

六是严格控制其它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特别是要严格控制精简各类会议、庆典,对公务用车、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等可控性费用实行目标控制,切切实实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

四、树立煤质意识,抓好煤质管理

针对煤炭销售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况,要始终把加强煤质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在企业干部职工中树立煤质意识,形成“人人讲煤质、人人重煤质”的良好氛围,要把煤质管理上升到“保煤质就是保饭碗”的高度,做到认识、责任、工作三到位。从加强采面煤质管理做起,合理布置巷道和调整采高,搞好回采巷道层位控制和采面回收率管理,严格执行煤矸分装分运,合理配装运输,建立并完善采掘、洗选、装运、检验、入仓等环节的煤质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煤质管理,确保实现煤炭质量稳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搞好增收节支,勤俭持企

煤炭企业生产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导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增收节支工作。一是要抓住增收节支的关键环节和部位,抓住主要矛盾,查找工作的关键管控环节,利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方案优化,在采煤工艺、优化工作面设计、巷道支护设计、掘进工艺、运输系统、通风及瓦斯治理等大的环节和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抓好增收节支的重心;二是“既要抓西瓜,也要捡芝麻”,从点滴做起,增收节支工作不仅要从大处着眼,还要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将勤俭节约自觉贯穿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要把增收节支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其成为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助推器。

篇4

[关键词]区域;梯度推移;非均衡集聚;粘性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9-0098-04

郭萍(1972—),女,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广东惠州516007)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梯度推移粘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cjl019)的阶段性成果。

冈纳•缪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会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理论被引入我国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中,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运用这个理论探讨开拓重心的空间转移,调整空间结构的途径。国内梯度推移理论的基本点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1]。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我国学者周起业认为,梯度推移是有序的,因为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的生产必须从第一梯度地区转移到第二梯度上某些条件较具备的地区,而不能超越转到劳动费和原料费等更低廉的第三、第四梯度地区,这是由地区的接收能力差异决定的[2]。当创新产品进入到发展阶段以后,生产虽已开始定型,技术密集度有所下降,而且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外部聚集经济可以转化为内部规模经济,零部件在公司范围内自给的程度可以得到提高,对外部协作的依赖也会相对减轻,但他们在布局上对技术、协作等多种生产发展的条件要求仍然相当严格。处在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拥有比较先进的科学文化、较强的科技队伍、比较优越的信息、交通、金融与外部协作条件,完全可以把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生产从创新发源地接受过来[3]。这些城市所控制的市场范围虽然小,但当创新产品进入发展阶段后,价格将会下降,需求频率因而可以增大,这就使得他们要求占有的市场也会相应缩小,以致一个二级城市的市场区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他们所需要的最小销售限界。而处在第三、第四梯度上的地区暂时还不具备这种接受能力。王小鲁和樊纲认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20年中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差距扩大非常明显。[4]

一、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

西部地区(低梯度地区)与东部地区(高梯度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而出现了经济上的差异,即东部地区总体经济水平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后,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具有扩大的趋势。

(一)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差异

为了便于比较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后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变化状况,以2000—2008这8年的人均gdp数据为例,见图1。

根据图1可知,从1997年至2006年,无论在我国东部、西部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人均gdp都是在增加的,但是在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策略之后,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幅仍然低于东部地区,并且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并且,东、西部地区人均gdp不仅仅在总量上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在增长率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2000年后这个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 gdp增长率的差异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出现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尤其在20世纪的90年代,差距扩大地非常明显,见表1。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年均增长率。20世纪80年代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的平均增长率约低1个百分点,而到2006年则扩大到2-3个百分点。

二、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存在的因素

根据上文的比较,可以发现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尽管梯度推移因素的存在,但是这种差距却有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一个区域梯度推移的系统内,尤其是我国这样充满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区域系统内部,就存在着诸多的延缓区域梯度推移进程的因素,从而形成区域梯度推移粘性。而导致梯度推移粘性的根源是生产要素的极化式聚集,具体表现为:劳动的非均衡集聚、资本的非均衡集聚和技术的非均衡集聚。

(一)资本的非均衡集聚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难以消化吸收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即便有东部资本流向西部,也只能获得较小的资金回报率,这样,不仅外资青睐于东部,东部资金主要用于东部,甚至中西部的部分资金也流向东部,中西部产业发展受到东部挤压,东部生产效率较高规模经济优势明显[4]。同时,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铁路路网单薄,密度分别只有东部地区的19%、22%;许多乡村还没有通上电,电话普及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影响外部资金的流入。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的调查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投资环境总体排名前四位(a+)分别是杭州、上海、广州和深圳,而中西部地区只有重庆(a)进入前十位。

(二)劳动的非均衡集聚

东南沿海沿江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能先发展起来,这实际上是地区差异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但是,我国缘于地理位置差异产生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是不可能根除的,因为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创造的财富多,那么这里就应该聚集大量的人口;内陆地区经济总量小,那么它的人口规模也要小,这样人均收入就可以实现平衡。这种平衡地区间收入差距意味着要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者为了获得发达地区的高收入,要转移到沿海发达地区来,这将是

从人才方面看,由于高梯度地区依靠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的流入,从而为给从业人员提供优厚的报酬、舒适的就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带来了可能,而事实亦是如此。不发达地区吸纳人才的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加之工业化难以“提速”,城市化缓慢,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往发达地区,如表2所示。2008年,西部比较发达的地区四川和陕西制造业职工的年均工资分别是9 345元及8 960元,较广东的18 224元低得多。至于科研人员,四川及陕西的年均工资分别是13 507元及12 796元,而广东则高达25 032元。这种工资差距直接会导致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年轻的科技人员流向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从1997年至2008年这12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84%,而且还有加速增长的趋势;而西部地区在同期的增长率却不到30%,并且增长的高峰期在1999和2000年,即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开端。同时,每年从外省毕业的西部地区生源的大学生中,回到西部地区的不到五分之一。在劳动力的素质方面,2008年西部地区每一万名就业人员中仅有105名科学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人员,上海达到587名,只及上海的1/5,因而人才的流失以及人才的短缺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动力源泉不足的决定性因素。在一些国家中由于人口的流失造成的经济凋零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由于旧有的工业的衰败、人口的大量移走,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整理

篇5

残疾大学生就业形势能力提升途径

一、残疾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今我国大学生存在缺乏对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锻炼,学生自身能力的下降导致我国近年来就业率的不断下降,有一部分学生的“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面对就业缺乏自身主动性,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缺乏相关的专业基础,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些都导致大学生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部分高校内的残疾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加严峻,残疾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具有双重压力。

二、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决定其就业的成败,因此积极探索和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件有利于残疾群体发展和大学生群体发展的重要举措。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同时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也是我国高校进步的表现。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出现就业率偏低的情况,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可以使招收残疾学生的高校更有信心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因此提高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于国家,于社会,于学校,于残疾人都具有益处的行动。

三、残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学校扩招导致我国学校出现供过于求的现状

自从我国实施扩招以来每年高校招生人数一直创历史新高,扩招的后果导致我国每年毕业的人数也将会增多,这样就会出现人才的饱和情况。残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其就业状况也受到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二)人岗匹配程度低致有岗无人能满足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培养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在很多专业性强的方面方向依然做的不到位,在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上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最终出现了每年有大量的人才涌进市场但是这些残疾大学生却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

(三)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眼高手低”的情况

很多残疾大学生对社会整体情况认识有限,加之其作为残疾人中的知识精英,与生活实际情况相比其对于岗位、工作环境、薪资水平期望较高,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立即实现就业。

(四)就业能力不足是目前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很多残疾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就业能力,而就业能力恰是企业招聘大学生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要想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核心。

四.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残疾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

1.学校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让残疾学生认清现如今的就业形势,降低残疾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帮助残疾学生改变“眼高手低”的心态。同时学校要积极引导残疾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正视当今就业形势,确定适合本身的就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鼓励残疾学生体验基层

学校要积极配合国家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到基层中去接受锻炼,树立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西部去的观念,在基层中不断历练自己,实现人生的升华。如有条件,残疾大学生也可以利用相应的机会走出去看一看,储备自身的经历和阅历。

(二)加强残疾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残疾大学生自身的“软实力”

1.扩宽残疾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渠道。残疾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校专业课知识之外可以通过参加学校活动扩宽综合知识面,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学习,做好知识与文化的储备。

2.发挥学校的实践平台作用,学校鼓励残疾学生主动争取班委、学生会的职位,在这些活动中历练不仅可以提高残疾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团体协作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完善社会实践教育。高校在实际行动中要切实体现出实践对于残疾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性,学校要积极建设实践活动基地,鼓励残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勤工俭学等活动。

(三)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硬实力”

1.改革教学课程,提高残疾学生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于残疾学生就业情况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以就业形势为参考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同时要引进职业人才作为指导老师,强化残疾学生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在开展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技能训练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学活,提高残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校企合作是提高残疾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校在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积极与对口企业签订协议,双方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残疾大学生在实习中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专业自豪感的提升。

3.鼓励残疾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提高自身动手能力

学校每学期通过举行竞赛的形式提高残疾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竞赛中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将会大有帮助。

五.结束语

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政府在残疾大学生就业中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要更多的给予关注与机会,学校要调整教育方针,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就业编辑部.2004年中国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7):4.

\[2\]住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