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范文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小企业经济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小企业经济现状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路径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进入的壁垒和成本降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实现可观效益,成为中小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税收筹划通过帮助企业进行税务规划,在合法的范围内减少税收支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轻企业负担。因此,税收筹划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战略延伸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意义

(一)税收筹划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税负较重,利润空间较小,如何有效地提高市场收益成为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企业合理地应用税收筹划,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合法的税务规划,降低额外税额,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实现经济效益,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容应对市场竞争。

(二)税收筹划帮助企业提高纳税意识税收筹划帮助企业在合法范围内降低税额,增加利润,使得中小企业的税负压力减轻。企业无需再像之前那样缴纳高额税款后,面对辛苦经营却只获得微薄收益或者难以维持企业生存走向破产的惨状,中小企业不会再畏惧或回避税收问题,而是会按期如实上缴税费,尽到纳税企业的纳税责任,提高纳税意识。

(三)税收筹划帮助企业优化战略部署通过税收筹划,企业可以节省下来一定金额的税款。企业可以将这部分资金重新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资金的再利用,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优化战略部署,实现企业的战略延伸,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税收筹划帮助国家完成税收工作中小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少缴税、不缴多余税,这会促进企业积极配合国家财政,企业完成纳税申报工作。税负达到中小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企业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就会减少,这也有利于国家如期完成税收工作。

二、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现状

(一)中小企业缺乏税收筹划的市场环境税收筹划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对于从未接触过税收筹划工作的企业管理层甚至不知道税务可以进行合法规划,帮助企业减少多余的税负。国家在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约束时,也应加强对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意识的培养,例如定期邀请税收筹划方面的专家召开有关税收筹划的讲座,下派专业人士到中小企业指导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税收筹划意识培养,加大有关税收筹划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税收筹划的好处优势,鼓励更多的企业应用税收筹划以求得企业长远发展。

(二)中小企业缺乏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难题主要在于企业缺乏与税收筹划相关的专业性人才。相较于中小企业而言,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加倾向于就职于事务所、税务局等部门机构,中小企业的自身条件难以吸引税收筹划的专业性人才,造成人才匮乏的局面。缺少专业人才,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就难以开展,不能及时搭上国家政策的顺风车,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我国目前税收制度不够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一方面依赖于企业内部的税收筹划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依赖于我国税收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等。但是过高的收费也使得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国家应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降低机构的收费门槛,健全税收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我国的税务工作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是一个成熟、成型的业务模式,会存在因违规操作而导致筹划失败的风险。

(四)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基础薄弱中小企业成功进行税收筹划的工作前提要求较高,一是企业要有了解掌握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或管理层具有丰富的税收筹划经验,二是企业的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管理制度较为健全,三是企业税收筹划要有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这三个条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简单,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企业缺乏相关人才,管理层缺少相关经验,内部结构简单,管理不规范,难以获得准确数据作为保障。这些问题,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运营基础较为薄弱。

(五)企业管理层缺少税收筹划意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不具备税收筹划意识,不理解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作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掌控企业运营、加强成本管控、增加市场收益是其部门职责,能够运用税收筹划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在如实、如期缴费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税负金额,增加企业利润,将资金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但是就现状而言,企业管理层很少具备税收筹划意识,中小企业税收工作遇到难题。

三、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路径分析

(一)积极营造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运行环境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营造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运行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筹划应用环境。市场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适度对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加以支持,中小企业也应当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譬如,政府可以聘请相关的事务所专家、高校教授为中小企业开展关于税收筹划的系列讲座,扩大税收筹划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度,让企业充分意识到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派遣部分专业人士去中小企业进行工作指导,例如税收筹划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合理地进行税务规划,具体应该怎么做。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大有关税收筹划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充分了解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的优势,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税收筹划中来。

(二)加大对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自身条件很难吸引到专业人士加入企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面对这样的不利情形,中小企业应加大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到相关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学习其他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模式。同时,企业应选拔优秀的内部人员接受机构的专业培训,学习税收筹划原理、方法与具体应用,掌握税收筹划技能,帮助企业完成税收筹划工作。其次,企业可以邀请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士来企业进行实地指导,组织企业相关成员跟随学习,了解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与专业素质。

(三)加强税收筹划的工作基础为加强税收筹划的工作基础,中小企业应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确保其与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相符合,不存在不匹配的现象,特别针对财务核算方面的管理,要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与其他各部门展开合作,保障税收筹划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其次,企业还应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督促企业员工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税收筹划做好保障工作。

(四)积极培养企业管理层税收筹划意识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仍有一些企业存在“家族式”管理,这类企业管理思想较为传统落后,企业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当下市场竞争形势,不符合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企业应积极培养管理层的税收筹划意识,接受新思想与新理念,鼓励企业管理层参加系列讲座,了解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组织管理层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会进行税收筹划企业的发展态势与成功转型,大力倡导企业管理层参与到税收筹划中去,帮助企业摆脱税负困境,实现可观收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立脚、赢得一席之地。

(五)完善我国税收制度与体系不成熟、不完善的税收制度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企业在缺乏专业人才或面对复杂问题时会选择向税收机构求助。然而机构高额的收费却违背了政府给予中小企业优惠政策的初衷。因此,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建立完整的税收体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让税收有法可依,而非任性为之。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清理税收筹划障碍。

(六)充分利用税收优惠相关的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为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此时,中小企业应当抓住机会,充分利用国家这些政策为企业带来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或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国家给予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组织企业财会人员进行学习,充分了解并掌握政策的相关资料,并整理好相关资料去主管税务部门进行备案,尽量减少额外的税负支出。充分利用税种及地区差异,减少税负,节约资金流出,增加企业利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篇2

(淮安市计量测试所,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这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应势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目前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进步、增强行业竞争性带来了巨大活力。但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很多企业选择进行负债经营。但由于负债经营可能带来一定的企业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明确负债经营的现状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现状及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77-02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周小淋(1973-),女,江苏省淮安人,财务负责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绩效评价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纳税筹划。

一、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在我国当今的社会经济状况下,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庭抗礼,各占半边江山。由于中小企业的大多并不能够倚靠自身财力进行企业的设立及后期运作,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为自己赚的利润。负债经营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外部条件来筹集企业经营生产所需资金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中借入资金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从银行获取借款、也可以是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形式,因此可以认为利用外部资金从事的经营属于负债经营。但由于负债经营本质上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一旦无法定期偿还债务,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经营风险、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甚至破产。对于中小企业如何防范因负债经营带来的巨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自有资本量较少、企业偿还债务能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便造成中小企业必须有效监控企业负债经营情况,减小企业因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利用财务杠杆为企业带来较好的资金回报。

二、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

(一)部分中小企业对于负债经营认识较为局限

负债经营通过财务杠杆的方式为企业带来收益,同时这并不影响企业原控制者对企业的控制权利。因此,当前众多经营者都试图通过借款的方式进行企业经营。但是高回报必然意味着高风险。当前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希望通过借款来维持企业负债经营现状,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而这种只关注到负债经营带来的好处,而并未关注到负债经营带来的严重风险的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多有发生。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时,一味摊大企业业务,造成资金流短缺,需要大额向外界借款的情况多有发生,而这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营风险容易在企业资金流断裂时造成连锁反应,最终造成企业负债累累,破产为终。但某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过于关注风险,而造成忽略了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而过分关注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最终造成企业因资金短缺又不愿意进行负债经营而错失发展时机,最终碌碌无为。例如,X公司主要从事道路施工建设,该公司从建立至今多使用外部资金进行企业运作。该企业管理者想要拓展企业业务,于是便向银行借款1000万。拓展的业务由于工期远超预期,最终造成无法按时向银行还款,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

(二)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低下

当前众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占据市场、拓展事业,而自有资金又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所有需求,因此只能通过负债经营而达到企业的发展目的。而当企业的负债经营率不断攀升,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便逐步加大,这必然导致企业未来借款的利率也要上升。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高利率给企业的生产利润率带来了巨大考验。而当前众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虽然希望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但是由于自身无法对负债进行有效管理,无法对风险进行及时把控,最终造成企业借款经营后处于被动局面,自身利润率水平等于甚至低于企业的借款利率。这种现实必然造成部分中小企业处于亏本经营状态,最终企业负债累累,难以维系。例如,SH公司主要从事服装加工代工,该企业于2012年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取1000万元购买设备,银行利率为10.2%。由于服装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巨大压缩,造成企业利润率仅为12%左右,因此企业的利润率过低造成企业难以维系自身日常经营管理开销,最终出现亏本经营的状态。

(三)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

当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较低,因此必然造成筹资渠道较少的现状。但是这一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凸显的更为严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产较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等方式进行股权融资。而由于借款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从私人手中获取较大额度的资金借款也基本不可能,因此众多中小企业只能选择从银行获取贷款的方式进行负债经营的筹资。而这也造成企业所需付出的借款利息较高,且借款灵活性欠缺。这必然导致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加大,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进行大规模发展有不利影响。根据现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小企业的负债经营资金来源有87%来自于银行借款,只有13%来源于其他途径借款。中小企业如果不加强自身借款途径拓展能力,当银行政策变动不再提供借款时,必然会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灾难。

三、优化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现状的举措

(一)提高中小企业对于负债经营的认识

想要优化我国中小企业有关负债经营的现状,首先需要从企业内部意识形态下手,逐步提高中小企业对于负债经营的认识。想要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对于负债经营的认识,首先需要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层经营理念的灌输与引导。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数并不是科班出身管理人才,在管理理念方面多是通过实践出真知的方式进行。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参加管理课程培训班的方式获取较为先进的管理知识,或者企业通过高薪聘请专业管理人才从事企业内部负债经营管理,以达到提高企业内部对于负债经营管理认识的目的。专业人才的加盟除了需要对企业内部负债经营管理事务进行管理外,还需要逐步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流程系统,对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可得性、财务信息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为企业未来借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提升中小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能力

想要优化我国中小企业有关负债经营的现状,除了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对于负债经营的认识之外,还需要通过切实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的方式,增强企业防范企业面临潜在风险的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能力首先需要企业逐步建立较为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对于不同指标进行及时有效分析以达到监控风险的目的。其次,需要加强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其风险管理意识,对于超过企业承受范围内的负债经营行为进行及时阻止。并且对于借款利率和企业生产利润率进行有效评估比较,防止企业即使资金链条完整,但因为企业负债经营成本过高造成的长期亏本现象的发生。企业只有在提高内部财务管理能力之后才能做到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可得性、有效性。

(三)企业需要不断扩宽筹资渠道

想要优化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需要加强企业筹资渠道的建设,以提高企业汲取资金的能力,最终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当前我国负债经营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借款,这种方式的借款存在灵活度较低、利率较高等问题。中小企业首先可以通过企业诚信建设以降低债权人的风险,这不单对债权人有利,也对债务人身份的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效果。债务人只有在保证债权人权利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未来可以再次借到款。其次,中小企业除了可以通过银行借款的方式获取资金,还可以通过发展良好关系的公司进行借款。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和众多合作企业处好关系,保持公正、诚信等基本品德。

四、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采用负债经营的方式是现实的选择,因为负债经营可以扩张企业规模、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同时由于负债经营的高风险性,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的方式防范潜在风险,以促进企业平稳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福江,张涛,吴梦颖.中小企业负债率和负债成本“双高”特

性研究[J].西南金融. 2013(08).

[2] 邱道欣.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开发研究.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支撑体系;中小型企业

在我国当前国情下,结合我省现状,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省资源紧张,降低污染的重要战略决策。循环经济坚持以人为本,有效的改善环境,使企业转向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龙江,改变传统观念经济。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小型企业资源分配少,资金缺乏,人力资源不足以及小企业没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方向,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收到了阻碍。因此,文章通过研究黑龙江中小型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来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广服务支撑体系,实现在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发展背景

我省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林业资源,湿地资源。全省13个市(地)中有7个资源型城市。因此,我省是煤炭大省,石油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初期,粗放式经济发展使得我省大量开采矿物,砍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投入到生产中,“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严重浪费资源,无可持续性,因为地域资源优势,我省形成以国有经济、大企业、重工业为主的独特的经济格局。一直以工业为主导,第一和第三产业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失衡,工业发展十分依赖资源环境,不断的开发资源,破坏了资源环境。需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废旧物资再生利用(再使用),减少环境废弃物的排放和废物利用(再循环)。分别在源头,循环过程,和终端的废物提取,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

2.循环经济建设成果

近几年,我省将发展循环经济列入发展计划,将全省节约能源条例列入立法程序。目前,我省已在石化、煤炭、电力、建材、冶金、森工、医药、造纸等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大部分企业的能耗和排污都有效的得到了控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初具规模。即便如此,生态环境形势依旧不乐观,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依旧严重。需抓紧建设工业城市附近的污水废弃排放控制,解决集中供热问题,减少废气排放,改善污染处理模式。

3.黑龙江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与能力

中小型企业虽然在经济领域无法与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相比,也没有丰富全面的经济链。但是中小企业仍具备其独自的特点。经济产品单一、基础薄弱、规模小、资历少等均是其短板。企业可以利用其规模小,经济单一等特点,转变为单一的专业的经济产品,新颖的模式和提升服务等立足于经济市场。正因为企业规模小且灵活性高,便于循环经济的推广。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承担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在于控制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将单一经济产品做专业,通过推广产业的副产品获得额外经济效益。通过副产品提升的经济效益,可以稳定公司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建立更加稳定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模式。不可盲目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谨慎对待市场变化,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中应该学会识别经济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经济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时,还要注意对经济风险的规避,而市场的价格变动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规避经济风险提供保障。

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紧跟政府政策的推行,因为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计划经济循环发展,政府的指导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合作,尤其是企业管理方式,为企业传统经济转变为循环经济提供动力。

在大趋势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挤压下,为了构建适合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就需要确切分析企业发展的困难所在,利用自身灵活的优势,合理分配资源使用,发展高效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这对于实现清洁生产有着巨大作用,从细节到全面完成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构建。

二、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理念与理论

1.支撑体系理念的理解

支撑体系在物理知识中即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所施加的基础性或决定性的作用力。而发展且应用到经济领域时,发展经济需要依靠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观念等。这个体系中必须存在稳定的因素,既可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又可以稳定循环经济发展势头,体系中各部分相互起到辅助和抑制的作用,完成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中小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如财力、资源、经济重心、科技和政策等都是架构循环体系的相关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相关因素,研究架构中小企业经济建立循环性的支撑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及节约能源,促进企业经济的长期有效的经济发展体系。

2.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的生产环境。因此,循环经济要有先进全面的政策制度来引导企业经济发展方向,并监督管理经济建设进程,维护环境生态和社会利益;发展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经济发展需协调自然环境以达到“投入少、产量高、污染小”的目标;利益原则统一,循环经济基于自然生态的发展,因此它具有将生产和消费的能源转化为能源的回收,不仅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以满足生产,社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统一的高效率;因此,在建设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措施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将会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三、黑龙江中小企业发展经济的观念与特点

1.黑龙江省经济观念

2014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增速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增速近7%,曾经负担的国企过多、社保过重、产业老化、部分资源枯竭、区域偏僻等历史遗留问题,传统观念是经济模式僵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经济决定经济发展,而政府在此时更应加大改革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开放的,循环经济模式,顺应党的十提出的中国经济升级任务,建立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中小型企业转变模式,改变观念,建设生态绿色经济,培养企业环保意识,将市场作为主导,构建和谐的自然与经济的协调经济。

2.黑龙江中小型企业经济特点

由于国家和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此,黑龙江省的在全省的经济市场中中小型企业的比例增加许多。在2012年的数据中,全省非公经济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81.2亿元、3208.3亿元、3036.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4%、15.0%、13.3%。中小型企业的比重增加使得企业生产改革进程加快成为必需,根据企业发展角度的分析,企业应注重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重点来建设经济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改革,中小型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不仅能稳步提高经济效率,还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在经济市场中稳定经济位置。

四、构建黑龙江中小型企业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1.黑龙江政府对中小企业经济的支撑政策

(1)政府通过地方性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循环发展;

(2)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3)政府监督企业发展进程,进行考察;

(4)推广宣传新理念教育,技术手段创新。

2.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政府引导体系建立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中小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转变为政策指导,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发展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投资模式。循环经济的建设应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控制资源的最低消耗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尊重自然,回馈自然的循环方式,依据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以保证人类社会正常发展为前提,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五、结语

本文从黑龙江地域资源的特性和所在企业性质为角度,分析中小型企业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背景,说明支撑体系的概念。随着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比例逐渐增加,为增加产业利益,需要学习先进技术手段,加强观念教育,更要由政府引导与实施政策,帮助中小型企业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可以帮助我省改善资源利用率,建设友好的生态经济,解决根本经济增长桎梏,促进我省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莹.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1(07).

[2]张婧.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11).

篇4

一、经济下行时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型企业占总企业的99%,对GDP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但占有的金融资源却不足20%。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借款融资、民间融资、融资租赁、存货融资等渠道。银行借款融资虽正规,但碍于手续过于繁复,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民间融资,但居于当前民间信用危机的状况,民间融资工作开展并不顺畅。融资租赁虽具有融资效率高、风险小等对于中小企业有利的特性,但资本金门槛过高,将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而存货融资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虽然可以提高资金的灵活性,但只能短暂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可见,当前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很受局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二、经济下行时期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1、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其自身的本质有很大关系。首先,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中难以变现的固定资产占多数,使资金流动性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中小企业需进行大量融资才能得以生存;其次,中小企业可提供的优秀可抵押固定资产很少,使金融机构碍于过高的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而放弃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道路上寸步难行;最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很多家族式企业任人唯亲,没有形成系统明确的经营管理模式,内部控制不严格,业主在经营决策方面的知识薄弱,使其盲目融资,不能很好地处理银企关系。

2、财务制度不完善。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有些中小型企业甚至没有设立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财务做账不规范,企业内部外部两套账,很多企业为了尽快得到银行贷款而粉饰报表,而银行对于业主的道德品质、企业形象、员工素质这些“软信息”无从了解,导致银行在会计信息的占有源上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加大了银行的财务风险,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效率。

3、产业发展方向定位不明确。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市场定位没有明确的概念,企业发展方向很模糊,一方面盲目寻求“时髦”产业,只追求短期利益,盲目地依靠融资去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生存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于自身已有的产品存在定位不足的问题,无法针对市场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企业管理者却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销售量和盈利能力下降,当现有资金运转不开时,不进行对各个环节的系统分析就贸然融资,导致企业进入“没钱就借”的恶性循环。

(二)外部环境因素

1、政府未能提供公平的金融政策和融资平台。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市场地位还是信息获取等方面较大企业来说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针对这种恶劣的外部环境,政府却未实施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优惠政策。而且,现今的政府职能体系中专门为中小企业发展而设立的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没有建立一个专属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实施的政策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效果更是杯水车薪,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2、融资的高成本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首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达20%,甚至更高,而大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却仅仅只有6%,两者相差14个百分点;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只相差5个百分点,这才是正常的差异水平;其次,金融机构在审核企业信息时,企业的信息不透明度越高,投资者在投资时所要求企业支付的风险补偿就越高,所以中小企业就要支付比大企业更多的融资成本,而能支付得起高额融资成本的中小企业仅仅是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高新科技企业。根据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最后,债券市场竞争不充分,大企业过度套利同样使中小企业在融资道路上寸步难行。

3、外界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认识误区。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其信用问题并不乐观。由于我国的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违约成本过低,许多中小企业破产后纷纷“跑路”,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信用值,导致融资困难。以河北融投担保集团为例,它的业务是为企业做担保,经过筛选后给予提供担保的客户,仍有不少企业出现了信用问题。然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一般低于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最容易把中小企业排除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之外。

三、经济下行时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优化资本结构,提升产品价值。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不合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5%,而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高达43%,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会直接影响再融资能力,企业会承受更高的财务风险。所以,要明确界定产权,防止企业内部资金流失或被架空,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强化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观念。

(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公平的融资平台。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主要以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多数银行存在对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差别对待的问题。因此,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成为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方式。首先,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渐让民间资本成为金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金融机构,像社区银行、小额信贷机构等等,同时政府也要逐渐“接纳”中小金融机构,将中小金融机构纳入统一的政府监管体系中去,在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给予中小金融机构一定的自由,以便于中小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专业化的服务。

篇5

摘 要 当今社会的通货膨胀问题越发严重,在经过两年的投资膨胀之后,今明两年中国将面对更大的麻烦。如何正确的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把握经济走向、选择投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泡沫 次贷危机 热钱 中小企业前途

一、黄金和鸡蛋

近年来,黄金的价格总体上一直呈上涨的趋势。十年前黄金的价格是80元/克左右,现在是310-320元/克,翻了4倍。

而2000年的时候,鸡蛋的价格是2.5元/斤左右,现在是4.1-4.2元/斤,上涨不到一倍。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1.黄金是不可再生资源,世界上未开采的黄金资源越来越少;

2.科学技术的提升,为鸡的大量养殖提供了技术基础;

3.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高端消费已经进入大多数家庭。

在如今的这种经济形势下,如果黄金的价格继续持续上涨,而基础物资不能同步上涨,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贫富的分化,社会矛盾将越来越激烈,这将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二、中国经济现状

1.经济泡沫

凯恩斯定理:繁荣必然意味着高就业率。高失业率就意味着经济萧条,意味着经济呈现巨大泡沫。

中国经济体系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物价与国际不接轨,多种经济要素不能自由流通。使中国经济迄今维持不破。但是,正是在这种半封闭的经济状态下,所有内涵经济风险都将通过银行的不良贷款以及物价的不断攀高而最终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

2.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企业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它决定了大部分企业生存的根本。政府部门实行了适度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由于中国的金融政策处于可控状态,所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会对中国的金融造成太大的影响。不过国内很多与美国相关的外资企业,可能会因此而资金链断裂,导致国内一些依附于或附属于这些公司的企业陷入困境。

3.热钱

热钱:只为最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要抑制这种投机性资金的流动,必须要有预期的心理存在,让升值的货币大幅度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

三、中小企业的前途

我国中小企业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将何去何从。

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外需锐减、订单减少有所不同,今年很多中小企业订单不少,但面临缺资金、缺电、缺工等要素制约,成本上升致使利润下降。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出口企业)都面临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再次被压缩,处于“不生产等死、生产找死”的尴尬处境之中。如果目前的汇率升值延续,原材料与劳动力价格上升无法缓解,很多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持续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最近又是电荒提前到来,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电价上涨,对小企业来说,那就是雪上加霜。

有人说:“2011、2012将是中小企业的倒闭年”。

事实证明,今年以来,确实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尤其是从事服装加工的那些企业。

从事服装加工的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依附于大的企业而存活的。一旦大企业的生产链出现了问题,它也就无暇顾及到中小企业的存亡。日本地震,不仅仅对日本是一个灾难,对中国的服装领域也是一个大灾难。在以前,很多中小企业所维持生产的客户单都是来自于日本,而这次日本地震,直接影响了中国这些中小企业的生命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很多的企业正处于半停产状态。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前途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入手:

(1)合作:多个企业合并或者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所生产产品流通量不是很大时,可以多个企业分配生产一批产品。

(2)挖掘新的生路:经营这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框里,不能专注于某一个地方,这种时候就必须去找新的生路。

(3)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出台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放宽贷款,鼓励生产,促进国内消费,增加国内各种产品需求量。

(4)国家加大科研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以科技带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符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它拥有投资成本底、生产效率高、利润空间大等优点。

篇6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而资金短缺却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是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于突破的“瓶颈”。

从广义上说,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渐提升。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经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万余家,与工业经济总量相比,企业数占90%,产值占60%,利税占40%,提供就业机会占75%。而正是这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新鲜血液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资金短缺,无法做大做强的困境。

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中国各界所认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中国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融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效益不稳定、信誉度不高等不利因素,往往很难从银行里获得贷款。这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资金瓶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这种融资难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有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末,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仅为10%左右。而即便是在2009年我国政府大力刺激经济发展,信贷规模急剧膨胀。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达到7.36万亿元的情况下,占我国企业总量99%的中小企业依然受困于融资难题。2009年头3个月,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但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中小企业仍然被大量信贷投放所冷落。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1.企业自身因素

一是我国中小企业多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整体素质偏低,不具备规模优势,经营风险大,并且诚信意识淡薄。二是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导致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决策具有个人色彩。三是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抵押资产,影响其间接融资。

2.金融体系因素

一是我国进入体制改革不深入,现有的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国有银行业务趋同,市场趋同,不能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需求,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取金融资金。三是我国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机构和担保机构。

3.金融环境因素

一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内需相对不足、出口不断萎缩对大多数中小企业产生了致命的威胁。二是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不但缺乏相应的专门法律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对大企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比较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无法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途径

(一)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性,充分实现信息公开,解决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中小企业需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使得企业经营信息公开、决策科学透明的经营管理机制。基于现阶段以银行贷款为融资主渠道的现实,而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可行性分析时重要一环是财务分析,中小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财务制度,编制各种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以便于对企业经营能力及潜力进行分析的完善的报表。

(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有关部门纷纷加快相关的建设步伐,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管理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信贷征信系统是社会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系统目前正在使用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用日益明显,已被银行系统接受、采纳,并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个人贷款信贷登记系统还未建立起来,使一些个人利用房贷、车贷骗取银行资金屡屡得手。二是各地区、各系统的标准应统一。技术标准越统一,信用信息通用性越强,则征信系统的信息容量越大,社会征信的成本就越低,征信发挥的功能就越强。

(三)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制

目前,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担保机构市场定位问题。目前担保公司一般将业务定位于大型企业的大额担保业务,这样风险小、成本低。还有一部分担保公司定位于为个人贷款业务提供担保,此类贷款稳定,风险分散,收益较高。恰恰忽略了中小企业这一市场。二是风险控制问题。一方面目前的担保机构基金来源少,尚未健全完善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且贷款倍数较高;另一方面,对担保机构又缺乏统一、有效的业务监管,因而防范风险的任务相当艰巨。三是担保基金与银行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担保基金提出与银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银行的经营则必须首先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这一分歧在实践中也一定程度地阻碍了担保基金业务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一些政策性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公司,或给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公司一定补贴,鼓励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行为。

(四)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建立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这可以结合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在中小企业分布较多的县及以下经济区域范围内建立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股等形式进行改造,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中小商业银行。

2.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3.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基于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这一现实,这需要我们更多的从国外吸收成功的经验,研究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协调与解决,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应以政府倡导为主,有各种形式资金进入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形成风险管理体制健全、投资经营决策科学民主、内控制度健全完善的投资基金。它应该主要以成长型、科技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有发展前景的竞争性中小企业作为投资对象,通过提供发展所需资金及经营管理咨询等服务的形式介入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还要探讨风险基金的退出机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退出一个企业而转向另一个中小企业,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良性循环和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这方面,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篇7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对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是主要以科技为生产力要素的组织。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资产规模、经济效益以及从业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和技术性收入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后进入再发展的困难期,同时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也锻炼了相当一批职业经理人,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性

1、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明显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都属于家庭企业,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在任用人员方面首先不是才能的高低而是考虑血缘关系的远近,他们认为,只有家庭的人忠诚度才会更高,才能重用。,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式的管理体制会让本企业以外的优秀科技管理人才难以进入。而人力资源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本,特别是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的思维,使得部分企业决策不科学甚至出现失误;同时技术人员配置不合理,特别是一些相对重要的岗位被家庭的人员所占领,这无形中影响了优秀的科技人力资源进入公司。

2、引入职业经理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瓶颈

从发展角度看,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敏锐的观察到了市场上的商机并且具备一定的科技基础,使得企业把握了一定的技术和商机,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但当科技进一步发展,家族化管理必须向职业化管理转变,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职业化的管理班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应对国际国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但根据实际调查,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队伍成功概率较低,笔者在调研很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之中都遇到了这些问题.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及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理人在职的平均年限为1.73年,他们中的20%~30%在1年内辞职;有40%~60%的人在1年以上2年以内离开公司;只有15%~30%的人能在一家公司干到2年以上。而欧美企业经理人的平均“寿命”是5.8年,另外,由于科技行业有着知识更新、更新换代快,经济效益好、风险大,具有挑战性的特点。中小科技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平均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是年轻气盛、有创新性,不拘一格,不易与原有企业合谐相处。由此看来,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有条件的,他们的生存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环境。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这些条件与职业环境还远未成熟。

1、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互信机制亟需建立

在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经常由于企业老板对引入的职业经理人缺乏信任,使得新进入的职业经理人缺乏实际应有的权力,重大事件决策还仍然是由老板决策,职业经理人只能是起到智囊和具体操作的作用,再加上大部分家族成员和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经常抵触职业经理人等致使经理人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不信任以及管理理念、价值追求不同使双方很难达成共识。其实,与西方相比,我们的职业经理整体表现并不“职业”,他们的不足是全方位的,这种不足愈发加重了他们的生存压力以及对资本意志的屈服。导致其职业行为的扭曲,例如,在职消费,培植党羽,侵吞老板资产等。因此,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主要矛盾。

2、企业文化和经理人价值观念的差异

企业文化是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作为一个企业大家庭,应当有共同的事业追求目标,大家为之而拼搏奋斗;应当有共同的是非标准,大家用它来评判周围的人和事;应当有共同的做事原则,大家用它来指导每一天的工作,而新进入的职业经理人其自身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原有文化相矛盾,而两者的相互融合和包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这必然使得企业的运营风险增加。在多数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原有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经营宗旨等存在差异。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企业管理一般相对落后,制度不规范或只停留在表面,而对技术管理相对熟悉,对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缺乏系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吸引和留住职业经理人,据调查,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立者管理理念的冲突是导致职业经理人流失的主要原因。

3、对科技型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不能满足

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主要为知识型人才,他们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通过对60家河北省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因素的调查显示,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工作报酬与奖励、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公司的前途、有挑战性的工作、保障和稳定的工作。因此,如何衡量并有效激励引进的职业经理人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现实的状况是: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重视技术投入,而基础管理不够,绩效的衡量就成了感性判断或者滞后,因此,判断经理人绩效工作就造成了很大的随意性。

4、经理人与企业的短期行为造成供需错位

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入经理人之后就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在权力下放充分的企业中就会发生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从理性的假设出发,经理人的行为必然是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为在季度或年末的考核中有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经理人会选择一些见效较快的项目来投入企业的资源,而企业技术的提高或管理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经理往往会选择是短期能见到效益的项目,但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理人而言,收入并不是特别高,其经济上也不宽余,这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们在离职后更需要有新的岗位,以保障其家庭生活等的正常支出(这与大企业职业经理人高收入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因此,当经理人在企业里工作一段时期后,要么企业无法提供满意的平台,无法找到工作的激情和成就感;要么是个人能力问题,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职位需求,以致离企业而去;企业和经理人间短期行为造成的合作,直接导致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理人的短寿现象。

三、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健康发展的对策

1、取得双方价值观上的统一。

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观基本上就是老板的价值观,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时,企业要着重考察对方是否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只有以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为基础,才能建立可靠的运营管理思想和逻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一般都习惯在自己所管辖的部门内安插亲信;许多的职业经理人,只要有机会,都会想到用介绍、打招呼、有些甚至干脆绕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那种“核实身份式”的初试,直接通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自己的亲信办理入职手续;而就老板而言,对新上任的管理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想言而不便言”。这样的结果是当企业与经理人们合作一段时间不欢而散时,跟着他一起跳台的小团体也会跟随其后,给企业造成较大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企业老板,应与新上任的管理者沟通,加强互信,并引导人力资源部门严格把关,在新任人员进行换血时,执行严格的人事回避制度,避免出现管理层的集体短寿现象。老板要真正对职业经理人负责,尤其要尊重其利益和价值,与其一起分享企业的未来。

2、要用制度平衡信任与约束

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需要使用外部人才,因此老板要充分信任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不要制约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而是放手让职业经理人在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但是,大多企业最放心不下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尤其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会因为过分强调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了规则,甚至蔑视规则。一个不按规则运营的企业是很难保障新进职业经理人权益的。因此企业不仅要充分信任职业经理人,还要通过完善制度给以足够的权力和激励约束,例如:健全聘任合同、实施绩效管理、制定退出机制等。企业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订适合本企业运营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建设、员工心理和素质测评、绩效考核制度等标准,帮助员工提升各种知识技能,帮助员工实现个人成长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进而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决策、合理分工和有效控制。

3、要建设有利于职业经理人生长的企业环境

在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新引进的经理人工作开展不顺利,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出现了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工作期限不超过18个月的现象。认真反思这一现象,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没能创建一个的职业化的氛围。要给新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一段磨合期,任何经理人的工作都需要团队的支持.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成效是需要通过团队来体现,这就需要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中的多数人有一个熟悉,包容,理解,配合,支持到默契的阶段.这是因为,任何一家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都会有一批跟随老板多年,熟悉企业情况的老臣。他们既拖住了企业的未来却又维持了企业的现状。有一家相当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8年引进了7个总经理,都不成功。有老板原因,也有老臣的抵制。因此,创建适合外来人生存的环境,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从内部培养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部引进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尽快融入企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样非常重要。

4、建立结构型激励机制

科技型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一般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注重精神激励,追求高层次的满足: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专业兴趣,具有挑战精神,流动意愿强;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绩效不宜刚性测评等特点。可以参照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严格按照企业制订的规章制度运行,奖罚分明;建立企业监事会,并发挥其内部监督职能;实行长短期的福利计划、运用股票期权及管理层收购方式、建立以年薪制为基础的长期激励机制、EVA管理系统(EVA即增加值,是经济利润或称剩余收益的最著名表述,其公式如下:经济增加值=税后利润-占用资本×资本成本系数),把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在同一目标下结合起来,使职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另外,精神激励如成就感、社会地位和卓越声誉等,这也是激励职业经理人不可忽视的力量。

5、建立开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要想成为卓越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培养富有特色的创新文化。给予职业经理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其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一个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中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管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的提高和市场营销,而忽略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开放的企业文化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为可贵,具有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态度的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会有超越物质之上的精神满足,能够激励他们发挥其潜能,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新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后,要形成企业创新文化、创新制度构建的保障机制。新文化、新制度的建设难免会会使部分人的原有利益受影响,这必须在老板的大力支持下确保原有利益受损者不出现太大问题,例如不带走企业重要资源。同时也要做好安抚工作,特别是对企业初创时期的功臣们的安抚。(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雅平.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J].人才,2007.第3期

篇8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以其多样化产品赢得了广泛市场。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愈加凸显,能够获得的金融服务已无法满足生存发展的需求。探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时解决问题,提高金融服务竞争力,争取早日实现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业银行

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一)中小企业股权融资

在企业设立初期,内源自有资金融资一般是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源融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外源融资方式都适合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想要通过股权融资可能性很小。主板市场的进入需要非常高的门槛,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企业资金受到限制,发行股票并不现实。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股权融资在一定程度有所改变,但是能够发行股票的中小企业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非常好,主要集中在基础类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中小企业分散股权融资

中小企业也尝试让企业入股的方式和外部自然人的方式进行融资。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扩充企业的资金,但是会使得企业的股权分散。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 从而避免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为了自身利益得到保障,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愿意分散股权,稀释股东权益。因此这种融资方式也难以发展。

(三)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发行债券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资金成本较低,风险可控,具有财务杠杆作用,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但是一般发行债券的公司均为大型国有公司,他们生产规模较大,具有名牌产品和强烈的政治色彩。由于限制条件严格,筹资风险高,发行债券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前期繁琐漫长的审批手续,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要求,因此发行债券融资也变得不现实。

(四)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

民间借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沿海地区更加明显。沿海发达地区经常使用民间借贷的方式,向个人或者团体组织信贷资金。民间借贷虽然很方便,但是成本高,风险大,若是不能按期还款,将要面临严峻的局面。民间借贷不具备理性,承担损失的能力更低,融资方式的单一不规范,随意性、主观性强,对资金的借入方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中小企业向民间借贷稳定性差,也难以获得大额资金,因此不是最佳选择。

(五)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信贷

中小企业商业贷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从金融政策上来看,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诸如要求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向中小企业倾斜的信贷政策等,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筹资和贷款仍然受到了束缚和影响。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情况来看,其稳健性原则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存在矛盾,银行出于高回报率目的,一般仅向信誉良好、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小、借期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借贷行为频繁等特征,银行单一的贷款方式显然不能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

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竞争力

(一)重新定位中小企业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对象主要是力量强势的大集团公司,对中小企业关注度不够。在国家政府不断的扶持下,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已经成为不可撼动的力量。中小企业有着自身不可忽视的优点。首先,对市场把握灵敏准确。中小企业更加贴近市场,对市场的需求有着强烈的触觉,能够在第一时间改变自己的生产模式,趋利避害,迎合市场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强大,应对风险能力强。其次,中小企业管理者管理意识强,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价格优势。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细微的动态都会及时做出反应,优化生产过程,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大型企业往往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生产成本高,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价格优势。

(二)建立健全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往往是针对大型企业的,更加注重大企业的净资产、生产规模、还债能力、现金流、盈利水平等指标。而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受限,销售利润小,很难获取较高信用等级。商业银行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标准信用等级和内部评级,制定了符合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体系,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和纳税情况,对于信誉良好,经营健康的中小企业给予较高等级的信用评价,方便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

(三)增加产品营销组合种类和形式

1.对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实行贷款限额、备用贷款承诺、循环贷款等融资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贷款程序和高昂费用负担。

2.票据贴现方式可以避免企业担保环节,采用信用证、承兑汇票进行付款,适用于时间短、金额小、要求紧急的情况。

3.银行现在允许中小企业以自然人名义贷款。中小企业大股东可以以个人名义,抵押名下的房产等,向银行申请贷款。中小企业的大股东往往代表着企业实际生产销售能力,银行根据股东的信用、学历、声望、负债能力等给予自然人贷款。

(四)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商业银行对取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加大监管力度,明确资金用途,跟踪资金使用项目,实时掌控经营动态。风险来临之前,及时预警,建立预警机制,帮助中小企业规避风险。同时,还要严格掌控中小企业资金动态,防止中小企业经营破产或逃款现象发生,以免造成巨大损失。

三、总结

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其地位不可忽略。金融服务机构一定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时制定策略,帮助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中小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孟楠.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径———刍议商业银行主导整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J].江西社会科学,2013,(4):66-67.

[2]段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满意度因素分析———基于民生银行中小企业样本客户的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34-46.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策略

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的问题,也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下面,我们结合现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的理财观念不强

我们通过财务管理主要是解决企业资金、成本、资产与权益结构、现金流量、财务风险控制、项目投资预测等问题,企业财务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非常重要,但是,一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其重要性缺乏认识,理财观念淡薄。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财务管理机制和专门的人员,有的企业即便配备了财务人员,实际上也就是负责财务和纳税报表。企业决策信息主要依据业务人员偶遇式的市场信息收集,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没有规范的规则,企业中的财务人员不参加或者很少参与信息的收集,因此,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对具体项目没有科学地进行规划。

(二)营运资金没有进行科学管理

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根据未来一定时期生产、销售等具体计划,制定流动资金收支计划,对流动资金进行科学管理,但是,从现状来看,有很多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还从在着很多问题:对现金管理不够严格,造成大量资金闲置,或者生产销售上的资金不足;有的企业认为手头的现金越多越好,造成资金闲置,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为了扩大生产,过量购置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占用大量资金,使企业现金短缺,财务管理非常困难;盲目采购,未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位,存货的周转非常缓慢;没有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收集渠道,对市场行情缺乏深入的分析,对市场前景没有清醒的认识,生产滞后于市场的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及时销售出去,产生大量库存,积压大量资金;在投资方面缺乏必要的分析,没有专门的人才进行采访,常常出现投资失误,或者盲目投资。

(三)财务管理监控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突出特点是人员较少,而且素质比较低,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专门的人才,财务机构在设置上也不够合理。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都是将财务工作交给自己的家人或者其他比较信任的人员来管理,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有时候会计与财务工作都是由一个人来承担的,这样一来,很难从制度方面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管,财务工作的自由性比较大,容易造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二、改善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搞好外部环境,确保中小企业良好运转

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我国的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抵御市场方面的一些风险,中小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不能抵御市场风险,或者在资金方面的承担能力比较低,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好融资,只有金融机构的支持,但是,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资信比较低,很难如愿得到急需资金。因此,我家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中小企业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得到保障。金融部门也应该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出台相关政策,保障针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应问题。

2.成立有针对性的担保机构

我们可以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由一定范围内的企业联合成立,这个机构的宗旨是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不同于现在社会上的金融担保机构,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在企业凭借自身力量不能够解决的金融问题,可以由这个机构出面,进行担保,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也可以有这个机构负责,小范围地进行融资,以支持企业发展为目的,有政府主导,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在必要的时候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3.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的规划、调研体系,为创业期的中小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避免盲目投资,同时,加大投资环境治理力度,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扫除障碍。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迅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树立正确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核心,我们应该在搞好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资金的管理,因此,中小企业要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内部管理和人员培训,必要的时候可以有计划地选派财务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以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指导工作实践,以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2.正确进行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的资金十分有限,因此,要慎重投资,科学做出决策。这就要求在投资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把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对内投资也要十分慎重,对新产品试制、人力资源的投资是必要的,但是要考虑到投资的可行性。

3.实现内部盘活,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困境

在内部资金盘活方面,要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有计划地利用好富余资金,强化存货管理,建立合理的库存储备,建立和完善应收帐体系,严格产品购销协议的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王小凤.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广东审计,2009,03.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途径

1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

1.1权益资本与负债资金的总量比例不合理

在理论上,企业的资金按照其性质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投资人投人企业的资本金及经营中形成的积累,它反映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又称权益资金。借入资金是企业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其他企业等吸收的资金,又称负债资金。权益资金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企业初始运营的资金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承担债务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权益资金过少,负债资金过多,资本结构不合理,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同时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对企业的生存带来威胁。

虽然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在开办之际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权益资本比例越来越小,负债资金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干1999年调查,我国中小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5%,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高达43%,2003年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36%,高于大型企业的54.82%。如此之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筹资风险和财务危机。

1.2权益资本与负债资金本身的结构失调

权益资本内部非正式股权和上市股票筹资的比重非常低,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负债资金内部看,企业负债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比例几乎为零。而且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银行贷款中,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越来越短。2006年某省统计局对该省中小企业长期贷款情况及其满足程度的调查资料,显示有53.09%的企业取得了1—3年的长期贷款,46.90%的企业根本没有长期贷款,即使有该项贷款的中小企业也仅有4.91%的企业满足需要,53.27%的企业不能满足需要。中小企业中有3年以上长期贷款的更少,63.52%的企业没有3年以上长期贷款,这说明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难,取得银行长期贷款更难。权益资本和负债资金内部的结构失调,使中小企业筹资严重缺乏弹性。

2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途径

2.1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素质,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明确界定产权,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同时要强化经营者素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内部凝聚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建立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提取公积金、公益金,扩大自有资本规模,提高自有资本充足率。

2.2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力度.不断扩大中小企业触资规模

1)制定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改革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尽快制定和完善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办法。建立灵活的贷款责任制,改进信贷业务流程,公开信贷政策,简化业务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要通过改革目前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等途径,最大限度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2)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尽快成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有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机构能满足其日益需要的资金需求,以弥补大型金融机构对其融资支持的不足。因此,积极组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一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乃当务之急,它必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此外,国家还应出台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

积极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直接融资应该成为中小企业扩大资本规模,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途径。完善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壮大“二板市场”。目前我国的“二板市场”存在着进人门槛高、管理不够规范和规模偏小等特点,发展十分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需求。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加快“二板市场”的发展,扩大其市场规模。二是加大发行中小企业债券的力度。要改革现有的债券发行和监管模式,积极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通过放宽限制、简化程序、严格评估、规范管理等方式来实现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

2.3大力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1)推进中小企业资产重组

企业的资产重组尤其是内部的资产重组有利于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充实企业的资本金,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因此,国家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内部资产重组,同时,对企业外部的资产重组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使资本流向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

2)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也是完善资本市场,充实中小企业资本金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国家应该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当然,在公司开办之初,政府可给予一部分的资金支持,以减少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待公司运行规范成熟后,政府资金可逐步退出。目前我国日益膨胀的民间资本为设立投资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而设立该公司也进一步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篇11

一、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对化工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以来,对于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实际上在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很难持续进行,经过对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我们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化工企业和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不足。对于企业来说,有些企业领导者加强安全标准化工作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的检查,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并不是从思想上自发的重视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建设质量和进度不高;对于一些安全监管部门,一些基层安全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国家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限制,所在,在实际中安全监管部门并没有把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2.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当前,部分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安全事故给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引起了很多化工企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只是停留在安全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无关,没有做到化工企业各部门共同加强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这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不到位给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安全标准化的咨询工作有待规范。在实际中有些安全标准化咨询单位对安全标准化工作内涵和要求没有确切的理解,为化工企业提供的安全标准化咨询工作不够,不能有效的帮助化工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这不利于提升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二、对策建议

针对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化工企业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化工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将会很难持续进行,也不利于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降低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率的发生。可见,提出解决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1.从思想上引导化工企业和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视。这需要化工企业领导者和安全监管部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参与到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去,而不是带有任务性性质去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足够重视。

2.化工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这需要化工企业对安全的管理要贯穿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加强企业各个部门对化工企业安全的协调管理,提升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水平。

3.加强对安全标准化咨询单位的培训,规范安全标准化的咨询工作。安全标准化咨询单位要对安全标准化内涵和要求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对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咨询服务,提升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质量。

三、结论

篇12

>> 资源观战略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战略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多元化竞争战略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核心竞争力培育 浅析我国中小寿险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 我国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剖析 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现状及成因探析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竞争战略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 我国出口型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低成本竞争战略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我国企业竞争战略的新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和. 后改制时代:中小出版社遭遇发展之困[N]. 中华读书报,2011-09-28(6).

[4] 曹胜利,谭学余.对改制后中小出版社发展道路的思考[J]. 出版发行研究,2011(10).

[5] [6]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7] [英]约翰・格里逊,凯万・斯科尔斯.战略管理(6版)[M]. 王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篇13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核心竞争力培养

1、概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和发展方向,在这个构架中各种资本类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将我国经济的整体经济秩序融合在一个相对较为平衡的状态下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行业由于受到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影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其在短时间内壮大起来,但是这仅仅是行业带来的表象,并不代表企业自身的状况得到了多大空间的发展,物流行业目前就存在着“行业发展很强势,企业发展遇瓶颈”的典型问题。

2、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

所谓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综合能力,小到内部的常态化管理,大到资金保有量和经营能力等,针对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而言,虽然目前有的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品牌化的企业竞争力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许多中小型企业一直在忙于应付应接不暇的订单而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目前出现了物流专业人才匮乏、运营成本过大、电子信息化程度低、研发力度严重匮乏等问题。

3、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3.1建立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物流企业的各岗位都需要有大量的操作工来完成,特别是在“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上这些大量的服务人员维系了整个物流企业的整体营运,这就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就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门槛很低”,其实现代化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要突破发展的瓶颈向外扩张和发展到过程中,专业的物流人才是相当重要的,其一,专业信息分析员会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物流企业的信息员接触和分析的是区域性的经济状况和政府或企业对区域经济环境做出的规划,这有利于物流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方向和确定战略性投资计划;其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员有助于员工发挥最大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会对各岗位的员工进行绩效综合考核,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会推荐更为合适的岗位,对于工作懈怠的员工及时提出警告,这样能让员工在适当的岗位上将工作效率发挥到最大化;其三,专业科研人员会降低员工工作强度,企业员工在日常的分拣、运输工作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但是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其中部分工作内容的电子信息化强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和体力消耗,对于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是十分有利的。

3.2健全成本预算和核算体系。物流企业成本预算体系和核算体系,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企业是否能保持稳健的状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物流企业的成本预算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和运输成本两个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兴盛物流企业在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很顺利,这个期间的成本预算也相对较为简单,一切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前提进行,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形成规模化产业之后,如果物流企业再不加强对成本预算的管控的话,势必会造成企业资金链管理出现缺失,轻则对企业阶段性发展造成影响,重则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严重到经营性损失。2013年“电商节”前后出现的物流企业盲目性扩张就是最为典型的成本预算管理失误出现的问题。基于此,物流企业,特别是现在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成本的预算工作和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将成本的管控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首先在决策层指定高级管理人员主抓成本预算问题,将成本预算管控列为决策层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其次让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成本预算和核算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这里的财务管理人员是指具备经济师资格的财经人员,和企业的基础会计是有本质区别的;最后要将量化的成本细化到每个环节和工作岗位,从源头进行成本节约型管理,并将其与职工的利益挂钩,营造一种全员节约的氛围。

3.3建设全电子办公环境体系。现代化的企业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软硬件设备作为辅助工具,物流企业要想在核心竞争力上有所突破,建设全电子办公环境体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虽然说常态化的日常工作中基础操作员的工作多以体力劳动为主,但是如果将其中的某些环节利用电子技术,特别是依托互联网和无线信号技术将办公环境电子化,那么对于企业的用户而言能轻松的掌握物流产品的相关动态,对于与企业的可持续合作是有利的,对于潜在用户而言,口碑的传播更有利于这些潜在客户的拓展,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将“无纸化办公”和“物流流程透明化”对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完善自身团队建设等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一是降低了企业内部因为“流转”带来的时间延迟,提高了整体物流效率;二是将所有工作都根据量化标准进行电子管理,降低了整体的经营成本;三是降低了因为意外而出现物流商品受损概率,将所有环节都电子化,对于个别容易对物流商品产生意外的环节纳入电子化管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概率和风险,也对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这样突出高效率,当然对于加强同业之间的竞争力是一个最为现实的保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外部环境和经济影响等客观因素导致了在发展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随着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完善,势必会将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平台,不仅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更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左元斌.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核心竞争力培育[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4期:38-41;

[2]任颖洁、丁建国.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与出路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 第23期:12-13;

篇14

[关键词]中小企业 核心竞争力 意义 现状

核心竞争力一词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由于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一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而这种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 其次,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也就是说它不像材料、机器设备那样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还具有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

一、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中小企业的重要现实意义

1.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进驻到国内市场,各种高品质的外国商品不断地吸引着国内消费者的眼球,由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日趋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发展速度惊人,但这些主要是依靠于我国政府的各项关税壁垒的设置等宏观调控手段。伴随着入世后各项关税壁垒的降低及取消,有着良好信誉及优良产品的国外企业无疑将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不可小觑的威胁,我国中小企业如不能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2.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逐渐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发展,企业依靠竞争来获取自己的市场地位与份额。所以,为了适应我国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内市场走向规范化道路,不管是国有企业或是中小企业都必须靠加强不易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面临严峻市场挑战的时候处于不败之地。

3.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多,在这些企业当中,一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逐步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内中小企业,依靠模仿等手段,快速地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不久便失去市场活力遭到市场的淘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可持续发展性差。而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具备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这样一种能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企业可以获得一种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帮助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

1.我国中小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把握不清

大部分的国内中小企业都无法真正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普遍将企业的研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所有内部能力全部认作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但是事实上核心竞争能力并不等同于企业的一般能力,而是一种独特的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区别的能力。另外,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将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认作为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但是却忽略了并非所有资源都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只有在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我国中小企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水平比较低下的模仿,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现在,技术创新层面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由几方面原因构成: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严重缺乏,从而严重制约其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而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其融资渠道不通畅。当下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其不良资产负债率,纷纷选择融资给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于严重缺乏资金的国内中小企业,贷款审查却越来越严格。另外,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也是造成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匮乏的原因之一。二是中小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不够及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信息资源方面不具备优势,是制约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另一因素。三是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即使能够招聘到一些优秀人才,也只是将中小企业作为跳板,当获得足够的经验及实力后纷纷跳槽。

3.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缺少战略规划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要有关于企业发展的长远的战略性规划,由此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而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短期行为相当严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不下去而纷纷倒闭,究其主要原因即是他们根本没有或者缺乏战略性管理及规划,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战略规划,真正将其实施执行的也是少之又少。

参考文献:

[1] 毛箭,郑辉昌. 浅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