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形势不景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采购成本;优化库存;物资调剂;修旧利废
进入2012年,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作为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物资供应管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鑫龙煤业在优化库存、优化采购环节、加强物资调剂与修旧利废、强化培训方面的一些做法,浅谈一下煤矿物资供应部门如何在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做好物资供应管理。
一、清仓盘库,优化库存管理
2012年6月份,鑫龙煤业组织下属各矿对现有库存物资进行全面盘点,将在库物资分成三类:一是正常的在用物资。二是本单位不再使用,但可调剂使用的物资。三是机型淘汰,不可调剂使用的待报废物资。
鑫龙煤业针对三类不同物资,制定了不同的年终考核指标:一是以清仓盘库为参考,压缩正常物资库存储备额,实行月度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确保正常物资储备维持在合理水平。二是对可调剂使用的物资制订了年度考核指标,在月度和季度检查中督促完成,目的在于促进各矿通过自身消耗和与兄弟矿井间物资调剂等途径对闲置物资进行利用,降低闲置积压物资资金占用。三是制定待报废物资年度考核目标,促进各矿对报废物资进行报废处理,优化库存结构。通过对库存物资进行考核,各矿对在库物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降低了闲置积压物资,优化了库存管理。
二、优化采购环节,降低采购费用
在采购环节,鑫龙煤业细化了过程控制,对采购物资实行计划梳理、招标前价格调研和对常用物资采购价格对标排序,降低采购费用。
1.计划梳理。2012年鑫龙煤业对采购计划进行了严格控制,按照“能缓购则缓购,能不采购则不采购”的原则加大了计划的审核力度,对计划实行从区队、科室、矿领导、供应处业务科室、集团机电副总多层把关。通过计划梳理,梳理掉数百万元物资不需采购,同时加强开展物资调剂和修旧利废工作,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降低了不必要的采购费用开支,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
2.价格调研。在招标前,鑫龙煤业供应部门业务科室人员对拟采购物资进行充分的价格调研,调研主要是采取厂家咨询、网络查询、兄弟单位间价格咨询和历史价格对比等方式,对拟采购物资的价格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所采购物资价格贴近当前市场价格,细化了采购过程控制,降低了采购费用。
3.常用物资价格对标排序。为指导各矿常用物资采购价格,鑫龙煤业对常用物资挑选了40—60种,要求各矿每月对上月采购的价格进行上报,同规格物资的采购价格在各矿间进行横向对比。同时将汇总表发到各矿,要求各矿将自身采购价格与兄弟单位价格对比分析,并作为各矿物资采购的参考,指导规范各矿常用物资采购,通过常用物资价格横向对比这一平台,鑫龙煤业规范了各矿常用物资的采购,有效降低了采购费用。
三、加强闲置积压物资物资调剂和修旧利废管理
近几年煤炭行业效益比较好,对物资采购一般实行粗放管理,不注重成本控制,物资能买新的不用旧的,浪费比较严重,一些简单维修就可再利用的物资被随意丢掉,个别矿的旧物资甚至堆积如山,风吹雨淋直至报废,浪费触目惊心。严峻的经济形势让煤炭企业认识到了开展物资调剂和修旧利废工作的重要性,鑫龙煤业在这两个方面做的工作比较扎实。
1.物资调剂方面。针对各矿闲置积压物资较多的情况,公司大力倡导物资调剂工作,相继制定下发了多项物资调剂指导文件和考核办法,凡是材料超过三个月、设备超过六个月的都要进行调剂,同时搭建了由供应处牵头组织的物资调剂平台,协调各矿的物资调剂工作,供应处每季度对调剂情况进行考核。闲置物资调剂工作,不限于在本矿内不同区队间的内部调剂使用,同时鼓励在兄弟矿之间、集团成员单位间进行外部调剂。2012年鑫龙煤业物资调剂额达到数百万元,有效减少了国有资源浪费,节约了采购资金,保障了闲置物资的最大价值和资金效益最大化。
2.修旧利废方面。在紧张经济形势下,鑫龙煤业更加注重修旧利废工作,从企业内部挖掘效益潜力。对修旧利废工作制定了工作目标,实行月度核实,季度考核通报,促进了修旧利废工作的扎实开展。2012年修旧利废金额数百万元,减少了新设备的采购和资金投入,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理效益。
四、加大培训力度
一根稻草
――中国速度舒缓全球滑坡
报告称,2007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各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工业生产增速普遍提高。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表现最为突出。
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中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快、自身出口结构升级等能力,以及通过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均可化解美国次级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良影响。
报告预期,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地缓解发达国家经济所出现的问题。但世界银行提醒中国,要警惕经济过热。
二种猜测
――油价回落通胀忧心
“由于创纪录的原油价格对全球原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今年国际油价可能缓慢回落。”
世行是在评估全球通胀时作出上述预测的。由于能源价格大幅飙升,2007年全球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胀。据世行估算,2007年发达国家平均消费价格涨幅为1.8%,发展中国家平均涨幅为5.9%。
报告指出,去年发达国家通胀压力处于可控状态,为各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情况差异较为显著。其中,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通胀压力有所上升,而东亚、南亚、拉美、中亚等地区的通胀水平虽有波动,但总体趋于平稳。
“从需求层面来看,高油价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世行发展预测组全球趋势小组负责人汉斯・蒂莫称,“在高收入国家,实际上原油需求已经不再增长。”高企的油价以及各国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将对全球原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不断增加原油开采投资将促进原油产量的提升。世行表示,从长期来看,油价有望逐步向每桶50美元左右水平回落。
尽管如此,蒂莫指出,原油市场非常不稳定,“任何外部震荡都可能导致巨大变动”。
三大风险
――全球经济恐将软着陆
美元走弱、美国经济衰退幽灵不散、金融市场动荡增多,这些都会给全球经济的这种软着陆前景带来阴影。这些风险会削减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和资本流入,降低他们境外美元投资的价值。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组和国际贸易局局长尤里・达杜什说:“总体来看,我们预期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会在未来两年温和放缓。然而,美国出现大幅放缓是一个实际的风险,可能会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中期前景。”
汉斯・蒂莫说:“从贸易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强劲有助于保持全球增速。由于美元贬值,美国的出口迅速扩大,有助于缩小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减少全球失衡。”
发展中国家近期的强劲增长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明显的有石油、金属、矿砂等。这使得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得益,从而造成一些较贫困国家需求增长强劲。然而,近期粮食涨价部分原因是由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粮食产量增加,伤害到城市贫民的实际收入。
四倍差距
――发展中国家技术扩散
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为副标题的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快速技术进步帮助提高了收入水平,使绝对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29%减少到2004年的18%。尽管成就斐然,但富国与穷国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发展中经济体采纳新技术的能力依然薄弱。”
世行高级经济学家安德鲁・伯恩斯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比发达国家快40%至60%。然而,发展中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他们采纳的技术含量只达到高收入国家所采纳的1/4。”
尤里・达杜什表示:“与高收入国家贸易和投资接触增多,移民团体往往起着推动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光靠开放还不够。要继续迎头赶上,各国还需要强化教育成就,加强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移民团体的联系。”
五年增长
――拉美抗风险能力渐强
世行预计,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2007年GDP增长率保持在5.1%,依然保持连续4年的较高增速。
报告预计,该地区2008年经济增速将会放缓至4.5%,其中,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的经济增速都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其他国家,如巴西等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同时墨西哥预期将会走出2007年的弱势,出现反弹。
报告指出,尽管美国次级贷危机范围扩大和美国经济的衰退对拉美以及加勒比海等地区的发展前景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可以看到,该地区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非常强,预计2007年经济增长依旧会保持强势。
巨额外汇储备、持续贸易顺差以及整体经济基础的强大,这些都使得该地区经济出现反弹。尽管在2006年,智利由于受货币紧缩的延迟效应、采矿业中断、能源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率有所下滑,但随后经济出现回升。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智利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7%。
六难保持
――欧洲中亚难抵“厄运”
报告指出,2007年欧洲及中亚GDP的增速达到6.7%,预计2008年将会下降至6.1%,2009年更会滑落至5.7%。本次减速不但会加大该地区金融市场危险性,同时也会直接间接地引发需求量外流。
此外,报告还分析指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特别是德国等欧元区国家的出口量在今年将会出现下滑。因此,对欧洲金融机构来说,欧洲及中亚地区面临的困境将继续延伸。
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土耳其这3个国家将会幸运地逃出经济减速的命运。由于阿尔巴尼亚的国内需求非常强盛,因此,预计2008年该国会经历一个高速度成长阶段。需求量增加了公众的投资热情,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能源短缺所带来的压力。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国内环境的改善给市场带来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也给需求量以另一个支撑点,这些因素都会使GDP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增长范围。
报告显示,尽管欧洲和中亚地区外部需求增加,同时国内需求也有相应提高,但预计到2009年,该地区经常项目赤字还会继续恶化。
七点要求
――点亮中东与非洲
报告预测,中东和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将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新亮点。
中东和北非地区GDP在2007年略有放缓,数值为4.9%,2008年借助高油价可能上升至5.4%。创纪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该地区、充裕的资本流动性,以及强有力的本土需求都支撑该地区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中东地区发展中国家前景光明,预计2008年和2009年GDP增长将达到5%。值得一提的是埃及,世行报告把埃及列为2007年度全球“最佳改革国”之一,名列178个国家的第26位,在中东仅次于阿联酋和以色列。
除中东外,非洲经济是全球瞩目的另一个焦点。报告显示,2007年,非洲有16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比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其中加纳、莫桑比克、塞内加尔、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和出口的多元化。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经济可行性
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相对于其他发电技术便捷之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1)相比其他发电技术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更加环保、高效、灵活。(2)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所需土地面积较小,并且一般其设备都是在用户侧安装,这就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3)由于其清洁的特性,在使用的同时不会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几点,现如今全球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
说回我国,我国目前也因为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所特有的发电方式灵活、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将其列为了传统电网的重要补充部分,从而替代一批效率低下、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发电方式。目前,在我国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针对DG(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并网和调度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之中,专门针对DG经济效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为此下面笔者将会针对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所可以带来的效益进行系统化分析。
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概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指的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从而带动整个燃气轮机及内燃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的工作。具体就是通过设备所产生的电力能源去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后将用户们通过用电器所产生出来的废气废热通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因此我们可以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集煤气、电力、供暖、降温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系统。并且燃气冷热电多联供系统在广泛意义上还有两层具体含义:一是比较方便快捷,人们所需的电能都是现场产生,现场供人们进行使用。二是冷热电联供,通过一种能源的输入,同时满足用户电、热、冷多种能量形式的需求,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2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经济可行性
2.1 应用范围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现如今其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一些大型城市新建筑、一些中小城镇当中的新房地产(2)政府所在的一些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技术开发区,(3)大中型公建项目:机场、铁路站、交通枢纽,(4)综合商业区或商务区,(5)单体或建筑群如医院、酒店、学校、写字楼、机关等。
2.2 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意义
2.2.1 节能方面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一种崭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它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配制以热能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机。夏季利用多余的蒸汽或热水来制冷,使热电厂在生产供应电能和热能的同时,也生产供给冷水,用于空调及工艺冷却,充分利用了一次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利用可高达80%以上。节约了低位热能,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夏季的热负荷,这对于燃机来说可增大机组的负荷率,使机组效率提高。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燃料消耗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电厂的建设规模、输配电线损及管道热损。
2.2.2 环保方面
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将带来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相比传统的燃煤发电形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减少50%以上的CO2、几乎100%的SO2和70%的NOX排放,几乎没有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同时,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靠近用户侧的布置特点,可进一步减少电能在输送、配置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能源终端利用效率。
2.3 DG的经济效益分析
分布式发电是指功率在几十千瓦到几十兆瓦范围内、分布在负荷附近的清洁环保发电设施,能够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分布式发电是区别于传统集中发电、远距离传输、大互联网络的发电形式。与集中式发电方式相比,分布式发电具有以下优势:(1)一般DG实行自发自用,电力就地消化,减少运输成本,降低集中输配网中的线路耗损。(2)污染物排放较少,部分DG实现零污染。
2.4 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
2.4.1 降低线损
传统集中输配电模式,由于存在线路电阻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线损,系统线损与输配线路长度与电阻等情况相关。DG分布在负荷端,不需要集中输配,可以有效降低线损。当负荷需求较大时,DG的运行能够减少系统线损,而当负荷需求较小时,运行DG反而会增加线损。
2.4.2 环境经济效益
DG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排污量减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上。DG的燃料多为天然气、轻质油或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过程中SO2、NO2、CO2、粉尘、废水废渣的排放将明显减少。DG的电压等级较低,产生的电磁场较低,其电磁污染比传统的集中式发电要小得多。排污量的减少将大大降低电力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环保支出,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
2.5 DG的经济效益模型
2.5.1 线损效益模型
假设集中负荷端和电源端之间的配电网长度为L,单位为km,线路单位长度电阻为r,单位为Ω/km。令流入集中负荷端的电流为IF,单位为A。假设DG接入点距集中电源端距离为K,DG注入系统的电流为ID,单位为A。集中电源与DG电源接入点之间单相线路流过的电流为IS,IS=IL-IDG。
2.5.2 环境效益模型
系统接入DG之后,会给系统带来环境效益。计算环境效益主要考虑三种排放污染物:氮氧化合物、SO2和CO2。计算污染物排放量需要考虑两部分内容:(1)由于DG接入系统中,取代其他污染较为严重的机组出力,从而减少这部分机组带来的环境污染。(2)以天然气为燃料的DG和生物质发电出力时会产生一部分污染物。
3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前景
虽然分布式能源在国内的发展尚未普及,但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发达城市已有分布式能源应用的成功案例。今年来,国家重视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给发展分布式能源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分布式能源对我国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也是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丁小川,周宇昊,王思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经济可行性评估方法研究[J].发电与空调,2015(01).
【关键词】转型经济;冲突管理;特点;成因;对策
1.前言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逐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向现代工商业国家转变。2012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排在全球第二位,仅落后于美国。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不可逆转地在进行着实质性的制度创新。
与其他国家经济转型不同,中国经济走自己的转型之路,采用了渐进式转型的途径,是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完成经济运行机制中用市场机制对原有的计划机制的置换任务。然而体制转型始终是一个充满风险、矛盾和冲突的过程,“渐进式”转型方式的问题在于整个经济转型的时间较长,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和规范,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障碍依然存在,在这种新旧体制长时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
经济转型在宏观层面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微观层面就会以新的冲突形式凸显出来。作为微观主体,中国企业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在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作模式、企业价值观等等方面悄然的进行着转变,新的社会背景必然产生出新的冲突,企业在原有体制下存在的矛盾冲突也随着产权结构复杂化、激励机制的多样化、保障体系的社会化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其内涵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冲突也就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类型。
分析和研究企业冲突管理,不是要试图消灭冲突,因为冲突始终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无法消除。更重要的是,冲突并非都是消极的、极具破坏性的,冲突与竞争往往相互转换,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管理实践证明,最佳绩效之获致,有赖于适度冲突之存在。因此,我们是要通过对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冲突呈现出的新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探索出冲突与竞争,冲突与发展以及冲突与和谐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冲突引导到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良性轨道上,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转型经济环境中企业冲突的分类及成因
2.1 转型期企业冲突类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利益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为争夺利益或资源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在转型经济过程中,由于企业产权结构复杂化、激励机制的多样化、保障体系的社会化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等,一些在原有体制下存在的矛盾冲突,也随着体制的变化,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冲突也就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类型。总体上可以将企业的冲突分为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
企业外部冲突产生的原因相对复杂,所研究的范畴涉及到国家社会制度,政策法规,政治、经济体制等宏观领域,许多问题和矛盾不是微观主体所能左右和驾驭的。因此本文仅就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冲突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探索出企业内部冲突管理的有效途径。
由于冲突发生的原因很多,冲突便以多种形式存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导致不同的冲突方式和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可以将企业的内部冲突做以下分类:
按照冲突的主体分类,主要包括:股东之间的冲突,董事会与经营层之间的冲突,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冲突,部门(或者分、子公司)之间的冲突,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冲突,个体之间的冲突。
按照冲突的诱因分类,主要包括:权力争夺,利益争夺,资源争夺,价值观差异和情感因素。
按照冲突的性质分类,主要包括:目标性冲突,认识性冲突,感情性冲突。
2.2 转型期企业冲突的成因
企业在社会经济不同发展时期内部冲突的层次和基本类型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其根源、内涵和形式却有所不同。
2.2.1 冲突源于新旧体制转换中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企业逐步市场化是我国转型经济的最具体的反映,股份制公司、集团企业的出现也是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原有的利益格局面临重新调整,新的资源配置机制在新的利益集团所引发的冲突是现代经济社会普遍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2.1.1 股东之间的冲突
企业股东之间的冲突存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积极方面的特点是股东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企业获取最佳绩效,实现良性发展。冲突的原因在于对企业发展模式、资源投放、风险控制等战略层面存在不同的认识。这种冲突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严谨性,促使决策者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降低决策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创新或变革。
消极方面主要集中在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上,利用控制权直接或间接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将公司的利益输送到自己手中,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2.2.1.2 董事会与经营层之间的冲突
在一项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中,据说几乎超过一半的董事成员对自己企业的经营层不尽满意。但在经营层一边,也时常感到上层带来的痛苦。在中国的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处于起步状态。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进行有效分离的情况下,就无法有效实施以总经理为核心经营作用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根本上说,企业的董事会与经营层的矛盾就是权利、利益和决策的冲突。
2.2.1.3 集团企业与下属公司的冲突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要素市场体系的建立初具规模,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就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单一型企业向集团型企业转换,对整个公司的运营实现顺利磨合,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冲突往往不可避免。其成因通常有三种:一是企业文化差异;二是权利博弈;三是绩效目标差异。
2.2.2 冲突源于市场经济体制初始运行的不完善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冲突不是新鲜事物,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一直存在着。冲突形成的原因很多,有收入分配问题、福利保障问题、需求差异问题、管理风格问题乃至个人情感问题等等。
一直以来,公平和效率都是困扰各级管理者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对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以及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些改革,实际上要剥夺许多人过去视为神圣、习以为常的铁饭碗、铁工资等既得利益,由此产生部分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不满;另一方面国家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同时肆意侵犯职工权利的行为又屡屡发生。这就造成了管理者与员工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激烈的冲突。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缓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企业机构精简、裁员、停产甚至破产,都成为一种成为正常的经济现象,这使得过去以企业或机构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失去了根基,而相应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却没有完善,加上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发育不良,这使得企业的劳动者失去了安全感,失去安全感的员工与企业管理者的矛盾就日益尖锐。
2.2.3 冲突源于传统体制下的积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加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部门之间的冲突往往源于各部门之间在业务流程上的相互依存,而企业的绩效管理和控制手段匮乏,造成部门职责不清,矛盾冲突不断。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部门之间乃至分、子公司之间的冲突肇因则主要体现在争取公司资源之支持以及对各自绩效目标的追逐上。
各部门(公司)为了完成考核目标,就使出浑身解数向总公司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支持,资源总是有限的,在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中各部门(公司)之间的利益矛盾随之产生,原本相互竞争的局面往往会演化成冲突,如果各部门(公司)之间在业务流程上依存度较高,其爆发的冲突可能会更加激烈,造成企业“内耗”,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运作。
2.2.4 冲突源于新旧体制摩擦引发的价值观差异
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意识和情感,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人生经历、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个体之间的冲突是企业冲突管理中最普遍也是最复杂的类型。
经济市场化必然使多元利益主体产生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念。由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个体冲突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新的冲突类型。这种因为新旧体制摩擦产生的价值观差异往往会在不同年龄段的员工之间引发冲突,进而影响团队目标的实现。
3.冲突管理理论运用
冲突管理的目的是要解决冲突,在对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冲突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冲突管理的理论来寻求一条解决转型经济时期企业内部冲突的有效途径。
3.1 冲突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一般情况下,冲突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内部、个人或群体之间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情感并引起对立或敌对的相互行动的一种形势。有三种基本类型的冲突:一是目标性冲突;二是认识性冲突;三是情感性冲突。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冲突的形式做进一步的细分。如下表:
3.2 处理冲突的理论方法
处理组织内的冲突一般可选择三种主要方法:结构法,对抗法,促进法。
(1)结构法。组织通常运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处理冲突,即运用职权控制、隔离法、以储备作缓冲、以联络员或调解部门作缓冲。
(2)对抗法。冲突管理中的对抗不是指包含敌对的相互行动,而是用来描述一种处理冲突的建设性方法。在这种意义上,对抗是冲突双方直接交锋、公开地交换有关问题的信息、力图消除双方分歧,从而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结果的过程。对抗法假设所有的部分都有所得,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3)促进法。认识性冲突能够帮助避免小团体思想,所以促进职能的认识性冲突可能是处理冲突的一种有效的实际方法。
4.化解冲突的途径和措施
冲突可能导致绩效之降低,亦可能导致绩效之提升。因此冲突管理的目标不是将冲突消灭掉,而是将冲突维持在适当水准,并将其产生的能量导入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轨道上去。
4.1 组织层面的冲突管理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当股东之间在企业战略定位、重大投资决策等问题上发生分歧时,通过沟通、谈判仍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候“硬件”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尽可能将冲突纳入制度的规范,可以回避和降低冲突。
(2)集团企业与分、子公司之间建立既得利益或潜在利益上之共识。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获得两个实质性效果:一是企业各个分支都会以某种形式对当前阶段新的利益制度予以确认和维护,以此形成企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二是集团权力不仅受到各个下属企业的有效制约,而且总部也从和谐的内部环境中获得了更大的决策合法性。无论是分权或集权,其目的只能统一到有助于企业发展这一点上。
(3)建立文化认同。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在对其进行价值观移植的时候必须建立文化认同。这里所谓的文化认同并不是要人为地制定出价值判断的统一标准与最终依据,而主要是提供一个规范性基础,通过有效地整合内在观念冲突来寻求企业文化价值观共识之基础。价值观移植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因素加以发扬,逐步摈弃消极文化,实现集团价值观的逐步统一。因此,价值观的移植切忌急功近利,强制注入。
(4)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不要认为建立了现代绩效管理体系就可以消灭存在于部门之间,分/子公司之间的冲突。完善的绩效体系是将各功能组织的冲突控制在“良性竞争”的轨道上,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股重要的促进力量。要避免冲突“出轨”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基础管理和各项配套制度,而在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
4.2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冲突管理
(1)推进企业民主建设,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一谈到“民主”,人们的脑海里往往联想到资本主义社会员工与老板激烈的争吵,罢工,游行等非理性的冲突方式。事实上将民主制度与罢工联系起来是对民主的误读,资本主义企业老板与员工激烈冲突的表象恰恰是其社会民主的发达与企业民主落后矛盾碰撞的结果。在企业推行民主建设,其目的是增进员工和管理者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在此基础上严格遵照绩效管理制度“按图索骥”对员工进行考评,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这样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不信任感,减少消极冲突的发生,同时员工与管理者在分配上的冲突也有可能转化为员工之间业务上的良性竞争。
(2)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只有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够得以认同。
4.3 个体之间的冲突管理
(1)沟通与尊重,防止认知性冲突向情感性冲突转化。
(2)成立工作团队,并将团队作为绩效考核主体。
(3)有效采用促进法。价值观多元化会导致个体之间认知性冲突,而认识性冲突能够帮助避免小团体思想,因此采用促进职能的认识性冲突是处理冲突的一种有效的实际方法。
总而言之,现代经济生活的总体特征是创新,而创新就是要打破从体制到思维的常规性和守成性。不管冲突类型如何,都要根据当事方的利害考量,来研拟并执行双赢或多赢的策略。在化解冲突过程中,管理制度化是根本途径,其次才是根据不同的冲突肇因采取合适的策略、注入正确的理念加上管理者良好的沟通协调技能。
参考文献:
[1]张仁德等著.新比较经济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
[2][美]埃冈·纽伯格,威廉·达费著.比较经济体制[M].商务印书馆,1984.
[3][美]阿兰·G·格鲁奇著.比较经济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美]维克拉夫·赫尔索夫斯基著.经济体制分析和比较[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5][美]约瑟夫·E·斯提格利茨著.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6][日]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7][比]热诺尔.罗兰著.转型与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徐显国著.冲突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中部地区经济运行递阶加权
一、问题提出
中部地区现在通常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个相邻省份,它地处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联南络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重要战略作用。中部崛起不仅是中部诸省的经济发展的内部问题,也是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中部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调查,摸清其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潜力,以及对其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价就显得更为迫切,这是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做好经济协调工作的基础。由此,本着科学发展观,本文在构建PREEST的系统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十五”期间整个中部地区及其六个省份的省域经济运行水平、运行能力和经济社会协调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以便为国家和地区制定合理的中部崛起战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二、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设计。借鉴相关成果,根据PREEST系统结构来构建指标体系:首先,按照递阶层次结构展开,将经济系统运行分为状态水平、发展潜力和系统协调三个维度;然后,将子系统的各个指标按照属性进行分组,组合成若干具有近似意义的指标组;最后,根据递阶层次结构分解的要求,对各个指标和指标组建立起逻辑联系,即上层次指标统属下层指标,而属于同层的各指标间以及不相邻两层指标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结合国家“十一五”社会经济规划控制目标的要求,在遵行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运行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等四个递阶层次结构构成,即考虑了横向对比的需要,更注意到与中部地区发展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形成了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评价,涵盖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区域内系统协调、内外开放等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准则层中包括经济运行水平、经济运行能力和经济发展协调度三部分,在领域层目标中由经济指示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支持水平、环境支持水平、经济推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管理调控能力、资源支撑能力、环境支撑能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治理力度、人口经济协调度、经济环境协调度、社会经济协调度。指标层由各个指标群所构成,共包含有79个具体指标。限于篇幅,这里省去了对指标群内各指标及指标体系下各指标所赋权的具体介绍。
2.评价方法。对原始数据无量纲化方法很多,这里采用极差标准化法:
三、评价结果
1.整个中部地区经济运行评价分析。按照递进和加权的方法和步骤,得到整个中部地区经济运行评价结果:
(1)从经济运行监测指标目标层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度不是均衡上升的,先由2001年的48.46增加到2003年的50.58,然后下降到2004年的49.55,到2005年又上升到52.81,所以从系统运行的角度看中部经济发展是一个反复的趋优过程。
(2)中部地区准则层三指标在考察期内都有一定的波动。从经济运行水平看,其数值呈现波动的增长态势,由2001年的46.47增长到2003年的47.23,2004年有所下降,到2005年又快速增长至53.05。反映出其经济运行水平具有上升的趋势,但运行很不平稳。从经济运行能力看,其数值变化则呈倒“U”型,即由2001年的58.55增加到2004年的最高点62.07,到2005年又跌至为58.00,反映出整个中部地区经济运行潜力后进性、以及保障能力建设还较薄弱的特点。从经济发展协调度看,指标值五年内变动很频繁,但变动幅度都不大,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度没有明显改善,有待进一步提高。
(3)从领域层看,15个指标变化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趋势与变化幅度各不相同。资源支持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社会管理调控能力、资源支撑能力、人口经济协调度及社会经济协调度等六指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中部地区人口、资源、经济的协调程度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科技创新能力变化幅度较小;经济运行水平、经济环境协调度、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值在考察期内都都有下降趋势,尤其是经济环境协调度自2002年之后持续下降,反映出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也随之恶化;科技发展水平、环境支持水平、经济推动能力等指标在考察期内只有小幅波动,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反映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仍处于资源利用和开发的不集约阶段,并且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中部六省经济运行评价分析。按照同样递进和合成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分别得到中部各省的经济运行评价的结果:
(1)从目标层看,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度在五年的发展态势不尽相同,且各省五年内其数值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五年间经济发展度指标平均值按照由高到低排列的次序依次为湖北(63.05)、湖南(51.45)、安徽(45.85)、河南(43.17)、山西(40.97)和江西(40.39),反映出湖北省经济发展相对发达,而山西和江西两省则相对落后。它们经济发展度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河南和山西省,但二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他四省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也比较接近。
(2)从准则层看,中部六省的经济运行水平、经济运行能力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变化情形各不相同。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的经济运行水平整体上是逐步上升,江西和山西两省在2001年~2004年间呈现上升态势,2005年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安徽经济运行水平五年内总体呈下降趋势。从五年的经济运行能力比较看,江西省的经济运行能力逐步上升,安徽省的经济运行能力持续下降;而山西、湖北、湖南和河南的经济运行能力变化则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安徽省经济运行能力五年内变化最强烈,变异系数超过0.2,而湖北省经济运行能力变化则比较稳定,变异系数只有0.069。从经济发展协调度比较看,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协调度变化都呈无规律的波动状态,通过计算其经济发展协调度发现湖北、河南两省经济发展协调度相对较高,而江西省最小,其平均值仅有40.44。
四、结论
在建立宏观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递阶加权的方法对整个中部地区及其六省份在“十五”期间的宏观经济运行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
1.对整个中部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度在近五年里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年上升幅度不大;准则层三指标在此五年内都呈波浪式变动,反映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稳定,并且改善的程度小;领域层15个指标值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变化趋势与方向各不相同,比较发现中部地区人口、资源、经济的协调程度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科技创新对经济推动能力较弱。
2.对中部各省的研究发现,湖北省经济发展度相对较高,而山西和江西两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准则层三指标各省有不同的变化规律:除安徽省经济运行水平持续下降外,其它五省整体逐步上升;江西省经济运行能力五年内持上升,安徽省持续下降,其它四省则呈无规律波动;湖北、河南两省经济发展协调度相对较高,而江西省最低。
参考文献:
[1]周绍森陈栋生:中部崛起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刘耀彬陈志: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5):28~32
[3]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16):20
[4]尹继东彭道宾:省域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1~65
[5]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对起步较早,目前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的改进与创新。
一、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
1.美国模式
美国的商业银行多建立了总部一级制的稽核组织,直接实施全辖稽核监督。许多银行的稽核部门只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再根据分行稽核业务的大小分地区派出若干稽核主任,与驻地分行没有任何经济、人事上的关系。首席审计官不对总裁负责,而是对董事会负责。以上种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英国模式
英国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共同作用。董事会合理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责任,准确全面地注意本行的风险以及知道如何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委员会作为银行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董事会提供经营管理情况的有关信息,保持同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内、外部审计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内部控制的适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业务部门行使检查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合理的流程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来源。以嘉诚集团为例,嘉诚集团是英国仅有的一家具有两百年历史的独立投资银行,它在英国投资银行界一直排名第一,并跻身于世界最佳投资银行之列。嘉诚集团将内部审计定位于管理、评价和服务职能,嘉城认为内部审计不只要看财务信息,也要看内部控制的部署实施,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不能凌驾于企业之上,内部审计的成果是建议性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益,显示审计的附加值。
二、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经验的启示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己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它继承了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的理念,代表了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其经验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极具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
1.构建合理的审计模式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总部,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窗口,因此,在内审机构的设置上是呈“倒金字塔”型,即在总行均设置了阵容强大的内审机构,而多数分支机构则没有设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一般归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有权对行长及全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检查,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的权力最大,独立性最强。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不受阻碍地接触银行的所有业务和辅助部门;内审部门一般都隶属于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的渠道通畅;董事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参谋智囊机构,审计委员会包括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非执行董事;审计业务领域的确定、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问题的确认及处理均由内审部门独立完成。另外,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发达国家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银行内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了庞大的内部审计队伍,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
2.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职责不仅仅是查处问题,而应通过审计达到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重点仍是银行业务合规性合法性,在制度执行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多,而就如何完善规章制度、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少。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应充分发挥审计咨询的作用,注重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的研究、分析,针对决策机制、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经营风险提出相应的审计咨询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决策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等制度建设。
3.运用先进审计技术保证审计效能
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网络,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借助内部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在内部审计各级部门之间、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内部审计信息,包括内部规章制度、外部审计法规等;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建议。审计方法上,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普遍采用通过评审内部控制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这一方法。在内控制度评审中,他们十分注重内控制度的落实。如银行岗位设置,若审计中发现该岗位只设一个人做某项工作而没有他人可替代,则认为这个岗位的安排是有问题的,舞弊的机会比较多,是银行内控的弱点。
4.严格审后检查及内审明示制度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审计-建议-再审计的循环式审计制度,每项审计或每个审计阶段结束以后,可通过内部网络将各个审计阶段的情况明示化。明示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内容;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影响力及影响面,并要求对影响力的大小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被审计单位落实情况,即什么人、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审后检查情况;对审计结果的评价。通过审后检查,能够督促被审计单位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审计明示,有利于其他单位进行对照检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并且,这种审计过程,都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完成,而且对风险程度的描述以数字化的量化分析判断为主,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被审计单位纠正其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使有限的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或经营管理行为。这样,既维护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又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峡谷型景区;游步道;游憩适宜性;重庆黑山谷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056-02
峡谷是指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地貌类型,也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峡谷旅游是指在峡谷内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峡谷型景区则是指以峡谷为主体景观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我国峡谷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分布广,具有峡谷景观资源多样性、景点沿峡谷纵深空间连续性、峡谷景观风貌资源独特性、峡谷生态系统脆弱性等特点。因此,针对峡谷景区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游憩适宜性规划设计,很有必要。
一、峡谷型景区游步道规划的基本特性
(一)峡谷型景区游步道规划的环境适宜性特性
其一,地形复杂,游步道在图中无法准确定位。
其二,景观资源丰富,通过游步道进行合理选择组合,有效串连和组织这些景观资源,并提供游人以不同的观赏角度与游憩体验,是游步道布局设计的主要难点与任务。
其三,峡谷在雨季,洪水暴涨暴落,部分景点的可达性具有间歇性特点,游步道布局规划设计受水位变化影响较大。
其四,受制于地形条件,游步道多为线性通道,易造成交通瓶颈卡口,不利于高峰客流疏导。
(二)峡谷型景区游步道规划的游憩适宜性特性
1.空间感知因素
根据游客空间感知节奏,设计合理的人性化体验过程,依据人体工程行为学原理,每300米左右需设置一个吸引点,通过游步道串联景观节点。
2.情感体验因素
根据游客情感体验节奏,每游览步行15分钟需设置一个兴奋点的规律,提升原有景观资源点,提升新的吸引力。搭配不同类型的步道,设置多样的游步道休憩环境,合理控制游客情感体验节奏的变化。
3.人体工程学因素
根据游客的游览行为、游客活动范围、通行的人流量,规划设计步游道的尺寸规格;通过合理设置游步道与景观视域范围所欣赏景观或建筑物间的距离给游客不同的体验效果。
二、重庆黑山谷景区项目概况
重庆黑山谷景区范围11.52平方公里,景区峡谷700米高差的复杂地形,孕育出特有的峡谷地质奇观、动植物奇观以及丰富的负氧离子含量,是科普探险、观光游览、避暑休闲的胜地。
重庆黑山谷景区的主要游览区域处于深切峡谷的谷底区域,现状道路交通系统对栈道的依赖较大,而栈道系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栈道系统变化较大,栈道质量差,游客更多的注意力在脚下,影响游览体验感;栈道系统的材质陈旧,与环境不协调,景观效果较差;现有交通通道与游览体验通道基本同一,造成较多的交通瓶颈,不利于高峰期客流的疏导。因此,为游客创造舒适、安全、合理的游览环境,科学合理的规划游步道是必要的。
三、规划理念
“珠链”这一主题理念贯穿整个规划,有效地组织起整个区域的构架,同时又为提供宜人的游览步行空间创造了条件。一个互相联结的景区体系及绿带、蓝带构成了持续的“链”,而可供步行、漂流、溜索的交通线交织其中,蜿蜒伸展,穿越峡谷。
四、规划设计
步行是游人进入重庆黑山谷景区后的主要交通方式。步游道的类型、线型、布局规划需要科学合理研究论证。
(一)主游道
1.步游主栈道
原有掬翠阁至索道下站之间的步行游览空间狭窄,步游道穿梭在谷底狭长空间,交通组织困难。全长2500米的游道系统,路面转换形式过多。规划提出行、游分离的高效交通组织形式,全程以宽1.6米防腐户外木质栈道为主,构建便捷安全的主游道。在不同地段,结合地形条件,辅以碎石路面步游道、浮桥、桥梁等次要及选择性游道,形成丰富的游路景观,并于景点项目处建设观景摄影平台,丰富步道的节点空间。
2.景观生态步道
原有卧龙岗至掬翠阁之间步行游览空间相对比较平缓,道路两边近距离范围内以竹林植被为主,步游道全程长2000米。规划游道以石栈道为主,用块石、碎石、条石等石材质交替进行路面铺装,丰富路面景观效果;局部陡崖地段结合地形修建宽1.6米的防腐木质栈道,全程游道纵向高差以随坡就势为主,局部结合台阶处理。步游道结合道路两边竹林植被营造曲径通幽的竹林小道景观,与鲤鱼河漂流游道一起营造若即若离的景观意境,并于显山露水的节点空间,通过亲水平台、观景平台的建设,丰富游道景观层次。
3.景观体验型桥梁
景区内原有游道沿着谷底巡回穿梭于河两岸,构筑了多样化的桥梁形态。规划在此基础上保留、改造、新建各种具有景观价值的桥梁,并与景区的步行系统和游憩结合在一起,使其继续发挥交通和游憩功能。
风雨桥:通过提炼古夜郎国的主体民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民族的风雨桥元素,同时融入两省交界文化,打造游憩体验风雨桥。于桥梁中央分别设置各具渝黔特色的电子门,让游客以声控、隐性按钮、钥匙等方式打开界门,从而体验脚踏另一个省市的兴奋。
吊桥:吊桥的景观趣味性效果较好,是中青年游客比较喜欢的项目。规划保留、改造部分原有吊桥为体验性项目。
景观小桥:景区山水叠瀑景观丰富,规划系列木构景观小桥,色彩质地自然,一侧护栏,视线通透;于景区次要游道区域水景区就地取材以石头修建亲水跳蹬。
(二)次要及选择性游道
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但融资缺口问题长久困扰着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究其原因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尝试从小微企业主体及其管理层的经济行为出发,认为针对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完善的特点,通过非财务信息与管理层行为信息的挖掘,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行为经济学
Abstract:Small micro enterprise is the most active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but financing gap has been plagued by thousands of MSME for a long time. This paper analyzes economic behavior of enterprise dominant and its management about the serious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banks and small micro enterprises. Based on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ining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ills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banks and MSME.
Key Words:information asymmetry, MSME,behavioral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2-0043-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由于其快速发展的独特条件以及在确保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转型期,资源型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国家政策依赖性强,竞争能力差,经营难以为继。因此,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小微企业无疑是经济发展的必选之路。
按照工信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针对不同行业,我国由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规模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①,我国目前中小微企业的数量超过1000万,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3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更是占到了95.8%。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达到50%,并创造了70%的创新成果,对城镇就业的贡献占总就业人口的80%。不言而喻,中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改善民生、科技创新等方面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
然而,相比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所能利用的金融资源却相当有限。近年来,融资问题始终是摆在中小微企业面前的一道坎。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要求金融机构积极配合,但是小型微型企业在争取银行融资的道路上依然步履维艰。
一、融资困难在于银企信息不对称
在2011年10月,国务院确定了九条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2012年2月,国务院就进一步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确定了一揽子政策。鉴于落实政策需要时间,目前看来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并没有明显缓解,小微企业在未来仍持续面临着自有资金不足、外源融资匮乏的局面。究其原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从经济学上讲,信息不对称会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体现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小微型企业的关系上,银行宁可贷款给收益率低但有安全保障的的大企业,也不敢以高利率贷给小企业。为此,小微企业索性会去选择高资金成本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而道德风险则是在有些企业获取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后,完全不顾及资金的使用风险和银行利益,采取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因此,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成为当前突破小微企业融资难瓶颈的关键。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以政府和银行为切入点,提出了完善信用披露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的要求,却鲜有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二、小微企业的经济行为分析
(一)小微企业的行为特点
顺应市场发展,开展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基础。在产品策略方面,小微企业拥有高频率产品转向优势,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显现。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从重工业转向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中小微企业以城市化需求为导向,在轻工、纺织、化肥、食品领域迅速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家出台了第三产业支持计划的相关政策后,服务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大量涌现。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深,中小微企业的投资方向更加宽广。目前,中小微企业在食品、造纸、印刷行业的产量占所有企业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达到80%,木材家具行业高达90%。在对外贸易领域,灵活转向的小微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小微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高频率的产品转向优势发挥了极高的竞争效率,也是其顺应市场发展,在竞争中突围的有力武器。
小微企业善于利用国家政策,比如税收政策、贷款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走向了辉煌的崛起,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与知名度。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自珠三角的倒闭潮,如今备受关注,将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推入了风口浪尖中。数据显示②,2011年中小企业的利润平均减少30%,订单量同比下滑30%,开工率跌落至只有70.92%,即便是优秀的中小企业,“吃老本”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不再,拥有廉价劳动力和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西部地区开工建厂成为趋势。国家政策也初步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随着中原经济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呼包银榆地区、兰西格地区、天山北坡地区、滇中地区、黔中地区、宁夏沿黄地区、藏中南地区、陕甘宁革命老区等中西部经济区的不断发展,税收政策、贷款政策的不断落实,势必会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小微企业诚信行为分析
假设企业的投资收益为R,银行贷款本金为A,企业偿还的利息为I,那么银行与企业的收益如下:银行选择贷款的情况下,企业若诚信收益为R-I,银行收益为I。企业若不诚信收益为R+I,银行收益为-A。因此,若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级,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选择不诚信会得到更高的收益。由于大规模国有企业有政府作为最终贷款人,即使产生坏账,也有政策保障。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若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与违约成本对企业的约束,那么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可能血本无归。
银行既然无法鉴别企业的诚信与否,在面对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的时候会依赖担保公司和抵押措施。这无疑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C,和违约成本D。此时如果银行选择贷款的情况下,企业若诚信收益为R-I-C,银行的收益为I。企业若不诚信收益为R+I-C-D,银行收益为-A+D。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面对的是与银行的无限次博弈。只要企业在违约后承担的融资成本C和违约成本D大于企业的收益R与违约所得利息之和,企业就会审慎对待融资,投资行为也会因此不断趋于规范合理。
(三)小微企业管理层行为分析
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不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出于公司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假设,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小微企业的家族化比例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探究管理层身心行为特征等非理性因素对于小微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显著意义。
第一,学历。在发展中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层,在知识面和视野宽度上会普遍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同时,学历也可以认为是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学历高的管理层通常要面对更高的违约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缺乏对管理层的了解时,可以利用管理层的学历水平对企业行为进行初步判断。
第二,自信度。小微企业的管理层通常会显示出很高的自信,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个体要进入管理层,需要显示出杰出的能力与信心,另一方面,也许是管理层工作的需要导致了个人不自觉的产生了自我归因的偏见。这一非理性的认识,会促使管理层倾向于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债务融资。
第三,经营目标。由于我国小微企业80%以上是家族企业,对于这些企业主来说,股东利益最大化不是唯一的目标。因此,为了家族的利益,这些企业不愿意上市,同时更愿意进行家族内的内源融资。这种保守的做法往往导致生产无法达到规模效应,进而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家族控制力减弱,此时想依靠外源融资来改善企业经营则会产生高昂的融资成本。
第四,风险偏好。中国自古就有“富贵险中求”的谚语,也就说明了并非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风险厌恶者,具有风险偏好特征的管理层会更倾向于外源融资,以弥补内源融资的不足。
综上所述,学历、自信度、经营目标、风险偏好作为小微企业管理层的身心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和决策行为。对于小微企业管理层身心特点信息的挖掘,有助于缓解金融机构面临的信息不对称。
三、经济行为的优化与利用
(一)管理层优化并释放经济行为信息
作为小微企业的管理层,究竟要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从自身出发解决融资约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管理层对于公司财务知识需要全面掌握。将企业的发展与融资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向银行陈述融资需求的时候,要对为什么融资,选择什么方式融资,如何控制融资风险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表述。只有这样,才容易得到银行方面的信任。在我国的小微企业中,许多管理层人员认为公司财务问题是财务人员来掌握的,作为管理者只需要做决策、拉关系。其实不然,如果管理层在银行面前单单表现出贷款意愿,却无法透彻地讲解贷款的用途与相关的风险,那么银行往往会认为其偏好风险,企业融资需求则难以得到满足。
第二,管理层需要控制自身的自信度。小微企业的管理层在介绍企业产品、公司前景的时候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的特点,认为只要资金到位,企业就会快速发展,主观意愿强烈从而对企业发展的评价有失偏颇。此时作为贷款方的银行便会提高警惕,增加在其他方面对小微企业及其管理层的考察。
第三,制定合理的融资计划和经营目标。现阶段小微企业的管理层通常以经营利润和销售规模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而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没有一个长期的提升企业价值的发展规划。许多小微企业在缺乏资金的时候才意识到融资的困境。此时由于资金链紧张,在回答银行的相关提问时,往往表现出对资金到位时间越快越好的愿望,这恰恰显示了企业融资规划差,缺乏经营战略规划。
第四,管理层需要科学决策,减少非理。由于管理层的身心特征和个人经验方面的原因,我国小微企业的管理层一般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和风险偏好。这种偏好虽能促使企业在市场中积极进取,但却增加了银行等贷款方的矛盾心理,一旦决策失误,资金的安全性就无法保障。为了培养更加紧密的银企关系,在企业进行关键性决策的时候应该保持与银行的密切沟通,并向专业的咨询公司请教,避免管理层作出过度冒险的非理决策。
第五,珍视企业信誉。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微企业的管理层越来越重视企业信誉的提高。讲诚信的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左右逢源,不仅能够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援,而且具备从生活圈和商业圈等社会关系网中再融资的能力。同时,要重视品牌营销,有效传播企业文化,树立品牌效应。试想如果企业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口碑,金融机构对于其品牌耳熟能详,就会大大降低从银行借贷的难度。
(二)银行对小微企业经济行为信息的利用
由于小微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与大型企业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对管理层的依赖性强,银行应利用小微企业管理层的行为特征来保证放贷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
第一,设计小微企业管理层调查问卷,银行在与小微企业业务往来之前,请其管理层人员先填写问卷,根据问卷数据对其身心特征进行分析,可在心理学经济学专家的帮助下分析得出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融资态度。如果出现自信度高,风险偏好强,以短期利益为经营目标等方面的信号,银行就要谨慎对待,从其他方面严格考察企业的贷款需求与资金投向。相应地,如果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该企业管理层风险偏好低,着重长远利益,对于投融资的规划具有长期性,则银行可以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企业的贷款需求。
第二,划拨专员专款受理小微企业融资要求。在原有的银行体制下,未能有效区分各类客户,金融机构对企业往往存在规模歧视,小微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信息约束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担保能力不足,从而使银行的客户经理难以把握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同时小规模企业的资金分散,营销成本高,基层客户经理对小微企业缺乏融资积极性,因此银行不区分企业规模,采用同一人员、同一流程、用统一尺度衡量所有企业,自然难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针对小微企业自身对贷款的需求特点,即财务信息不健全、担保不充足和贷款要求急迫等等,金融机构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关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从而更容易获取非财务信息。重视对于非财务信息的分析调查,使之有效缓解当前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最终建立起一套新的贷款分析技术,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小微企业突破融资瓶颈。
四、结语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具有极大的贡献度,而小微企业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银企间不对称信息为切入点,剖析了小微企业及其管理层的经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针对小型微型企业和银行的解决思路,希望对缓解融资难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注:
①根据工信部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在深圳的《珠三角小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1] 乔齐姆·高德伯格(JoachimGoldberg),鲁狄格·冯·尼采(RudigerVonNitzsch)[德]著,赵英军译.行为金融[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黄莲琴.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穆争社.企业融资与非对称信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一、对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外部性是阻碍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并且提出了外部效应内部化来克服其外部性,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经济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且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外部性的特征分析
外部性指的是由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它将能够给价格机制的有效配置带来阻碍作用,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产生差别。其中,外部性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相互性。经济力量的互相作用才能够导致外部性的产生,它是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行为。第二,非市场性。经济体之间互相作用的行为不能够通过市场性来体现,当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由于外部经济而遭到损失时,市场不会向其中造成损失的一方追究责任。第三,强制性。在生态环境破坏中的外部性是强加在受害者身上的,这种强制性不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来缓解。
(二)经济主体行为和行为成本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的外部理论中,对于经济主体行为和行为成本的分析十分必要。由于外部性渗透到人们的交互行为当中,而人们的交互行为又常常发生利益冲突,因此便产生了外部性。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通常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选择不同的行为,当一个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主体产生影响时,就产生了外部性。在这种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所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将不会由其一人承担,并且就算他不做任何行动也有可能需要承担成本或者收益,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动决定的,即一个人的成本可能是他人的收益,他人的成本也可能是这个人的收益。
(三)对外部性的解决思路分析
经济的外部性对市场机制具有不利影响,指的是个人或者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为而为他人带来了影响,但是又不需要为此而负责和给予补偿的情况。当不良的外部性存在时,进行市场配置是无效的。因此针对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采用制定相关制度的方式解决外部经济问题。这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提出的,他认为当拥有较小的经济成本,并且收入的情况不会对双方的决策产生影响时,只要将产权进行清楚的界定,那么对于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优化配置。
(2)利用条例手段解决外部经济问题。这将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外部性进行处理,其本质是利用政府制定出相应的条例来防治经济外部性的出现,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中,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条例规定个人或者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当排放超标时应给予处罚。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宣传,明确指出污染到什么程度时将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危害,使个人和企业都能够自觉的遵守政府的规定。
二、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正处于完善阶段,经济的发展给环境方面帶来较大的危害,同时也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制度,解决我国市场中的外部性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化进程中,市场经济外部性的典型表现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大量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大量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洪涝灾害频发,产生河流干枯的现象,甚至黄河都发生了几次断流,这都是生态保护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同时,由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向河流以及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林地方面,大量占用和过度开发使我国的土地面积骤减,土地资源十分短缺,阻碍了农业的快速发展。针对上述现象,我国应积极强化制度,去约束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并且采用激励的方式促使人们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林地、土地等资源都能够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二)切实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对制度主义分析方法的研究当中得出,如果一种制度制定的初始选择是正确的,那么就算是在日后实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偏差,也能够得到有效的纠正,这个政策仍然会按照最初的预定目标进行,但是如果政策的初始选择就发生了错误的话,那么在进行具体的实施之后,其自身原有的错误将会增加,使这种制度彻底的走向“死胡同”。因此,在制定防治经济外部性发生的政策时,应加强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相结合,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进行实时观察,看这种政策是否正在按照之前预想的方式进行,切实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对制度与政策的实施进行绩效评价,从而进一步的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性表现主要有依靠职位的便利以权谋私、利用各种方式投机取巧,以及不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内容,钻法律的空子等等,这些行为加剧了我国经济外部化的产生,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将各种行为都纳入到规范的制度和规则当中,并且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督,保证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结束语
针对西方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我国应积极接受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起到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应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以及必要的行政调解,采用先富带后富的方式避免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同时也要加强制度的制定和法制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高芳.西方经济学公债理论综述——兼评对我国现实的适用性及理论指导意义[N].平原大学学报,2016.
[2]马智胜,李兴平.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初探[J].企业经济,2015.
为更好地执行《北京市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京劳就发〔1995〕56号,以下简称《规定》),做好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工作,现就执行《规定》的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必须符合《规定》规定的严重困难标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二、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前,应向市、区、县劳动局报告情况。区、县属企业向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报告;中央在京企业、市属企业及其它类型企业一次性裁减人数在20人以下的,向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报告,裁减人数在21(含21人)人以上的,向市劳动局报告。
三、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向劳动局报告情况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1.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报告;
2.法院宣告企业进入法定整顿期的证明书或市、区、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资产盈亏情况评估后出具的资产证明书;
3.企业裁减人员方案;
4.工会或全体职工对裁减人员方案的意见;
5.《被裁减职工状况分析表》和《被裁减职工花名册》(样式略);
6.企业缴纳社会保险金的证明材料。
关键词: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158-02
从国内环境上来看,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面临着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面临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的内部压力。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世界各国纷纷要求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自2007年以来,我国就成为世界头号碳排放量大国,我们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碳减排的压力,经济发展的内外压力已经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传统的高碳发展模式很难再继续。怎样摆脱资源、环境以及碳排放的约束,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低碳经济
即使低碳经济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达到了国际共识,但是现在对于低碳概念的定义却还是没有确定的统一。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手段,在其转型的过程中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且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低碳经济受资源、技术水平、消费模式等多种因素和驱动力的影响。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已经发生很明显的变化的前提下而产生的,由于现在气候变暖给全世界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和制约,因此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响应,改变了传统的对资源十分依赖的经济模式,在碳排放量减少的情况下依旧形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不仅能够解决目前环境与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还有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转变产业模式,还要注意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注意提高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在符合现代化进程要求的情况下,注意降低碳的排放量,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首次提出,实际上就是全球正在进行的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革命”。为了响应这次“革命”,我国也在APEC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也将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大体方向。目前,我国已经明确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规划,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高度重视全球的气候变化,大力削减导致温室效应CO2等气体的排放量。与此同时,我国也颁布了很多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方案,制定了长期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大体框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与法律政策,初步建立了法治保障机制。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另外,《清洁生产促进法》也强调指出,高效清洁使用资源实现低碳发展,这些都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证和基础。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即使我国已经在低消耗、低排放的低碳发展的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低碳发展仍旧是一项传统的过程,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完全形成环保和低碳共同发展的协调性的统一,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改变。中国长期以来所走的经济路线是以粗放方式为主的发展方式,十分依赖资源和能源,虽然我国早就已经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依旧没有很大的转变。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出现为持续增长的趋势。经预算,我国在2003―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的情况下,对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分别可以增长3.2%和2.5%。因此,高碳能源依旧作为我国景观及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强大驱动力,对低碳能源和环境污染仍旧是一个强大的威胁。
2.高碳产业与贸易结构的不协调。目前,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状态,其中重工业所占的比重相当高,而低耗能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却十分低,由于部分企业的工艺装备还不够先进,出现了对资源利用率十分不高的严重现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大量引进外资,对国外一些现代化的技术还是十分依赖,没有形成自我生产、自我销售的产业模式,为了实现自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重工业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在开发这些产业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CO2等引起环境污染的气体也不断增多。此外,还接受了许多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项目,将节能减排的责任和义务转交给了中国,不可避免地加重了中国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量。同时,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旧处于一个低端的位置,很多出口商品仍为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密集型商品,但假若提高引进外资的环境质量,势必要减少其数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3.低下的技术水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以及低碳技术开发和储备不足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由“高碳”转向“低碳”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在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节能减排、资源深度开发的技术和设备上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先进的工艺技术手段也没有出现很大的发展,这样就导致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是无法在技术上提供保证,多个工业化企业在对CO2等污染性气体的处理、工业废气净化装置和固体废物处理方面的装置上面也没有高技能高水平的研究,且在对这些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上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多数的设备还是靠进口。在诸多种情况下,我国的市场技术还是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样不但导致在技术方面的花费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负担,也是制约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4.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减少了10%,但是由于我国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并没有改变,依然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F经济的增长,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仍旧是我国还未解决的问题。虽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有所降低,但是依旧没有完成我国最初制定的节能减排的环境目标。很多地方对重工业企业的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并没有有所降低,某些地域的政府依旧支持对重工业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地方性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环境的最大容量,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很多企业的思想依旧不到位,节能减排的难度也不断增加,要实现最终的目标,还需要付出很艰苦的努力。
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通货膨胀
我国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低通胀高增长”的理想态势。2006年11月份由于粮价上涨,CPI的数据显示通涨指标有上升的迹象。今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长3.2%,为近三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在几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态势下,适度通胀也有利于调整经济中一些矛盾和内外不平衡,但是6月份CPI4.4%的增长率显示出继续增长的趋势明显,7月份更是达到十年来的新高5.6%。
理论上来说,低通胀高增长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表现,高通胀高增长就是偏热的表现了。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就应对CPI预期上升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提前防范。
首先,近期猪肉和一些食品价格的上涨显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是否会成为引发通胀上升的扳机。
一般来说,如果价格上涨发生在收购环节,应该是直接向生产者传递供给不足的价格信号,这样就可以使生产者迅速把握市场的需求预期,在最短的生产周期内使供给得到调整,达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但是,如果价格上涨只是发生在不同的流通环节,就可能不仅仅是供给不足所致,而是有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了。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当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总量超出了总需求,就会出现价格水平上涨的现象。这种纯粹价格的上升可能并不完全是因为货币供给造成的,特别是在近期一直存在的“流动性过剩”困扰的形势下,我们不能不认真分析近期CPI上涨背后的原因。
如果是“流动性过剩”的影响,那么猪肉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将不是孤立的现象,钱多了可能会使价格上涨的情况逐渐蔓延到其他商品。这样会进一步推动CPI的上升,也推动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率就上升了。食品类市场竞争程度较高,不容易有价格操纵,所以食品类价格的上涨显示流通环节价格上涨的信号作用应该比较强烈。
其次,粮价上涨是否是自然灾害的短期影响。如果粮价上涨只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减产所致,粮价因素可能只是短期因素,不会造成通货膨胀预期上升。
但是有研究表明,2006年的粮价上升与国际粮价上涨有关。中国的粮食进口越来越大,国际粮价上涨直接影响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有许多原因,粮食供应大国(比如澳大利亚)由于自然灾害减产是其中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际粮食库存去年几乎接近1972~1973年的最低点,而国际粮价只是1974~1975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以后的三分之一。如果国际粮价再次发生20世纪70年代库存不足粮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内的粮价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恐怕就不能忽视了。而且由于粮食提取甲醇的再生能源的工业需求的增长,美国宣布要把其国内玉米(1676,5,0.30%)种植面积从7%增加到15%,这样会减少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而提高其他农作物的价格。对于这些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
另外,石油价格以及化肥价格的不断上涨,带来农业成本的不断上升,这些都有可能通过粮价上涨变成决定通货膨胀预期上涨的刚性因素。还有各种因素带来的工资上涨,也是通货膨胀预期提升的刚性因素。
因此,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关注,应该重点放在可能导致通胀预期提升的刚性因素的变化,这会影响对通胀上升趋势的判断,把握不准确会错过调整通胀的时机。同时要关注价格上升是否是“流动性过剩”的货币形态的表现,这会影响对通胀原因的分析,判断失误会使政策的针对性,进而使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大为降低。
为了防止经济运行中货币总量超过总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调整经济偏热的态势,要坚持对冲新增流动性,特别是要对冲新的资本流入。在必要时,可以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关注流动性增量的同时,要注意过去没有完全对冲所积淀的存量流动性。适当调整加息的频率,从总需求角度调整经济运行中过剩的货币总量,超前治理通货膨胀。
特别国债的发行,可以协助央行收回新增流动性。国家甚至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向一些改革中的银行和国有机构注资,这可以起到收回存量流动性的作用。对于低保人员进行适当补贴以降低社会对通胀上升的担心,也有稳定通胀预期的作用。应加强价格信号向生产者的传递,降低季节性因素和其他一些短期因素对通胀预期上升的影响。
对于国际粮价变化,我们是比较被动的。因为农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我们并没有土地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而且在农业产品市场方面,从成本和技术方面似乎都没有比较优势,所以,粮食进口增长是有一定根据的。在粮食生产方面,我们应有新思路,比如,是否可以采取能源战略的思路,实施像解决石油问题一样的策略。我们是否可以投资粮食生产大国的农业生产机构:是否能够购买外国的农场;是否可以租种别国的土地,比如菲律宾大量的私人土地都是荒芜的;是否可以同非洲进行农业劳务输出;是否可以直接进入粮食收购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等等。这些跨国行为最好是民间行为,要淡化政府色彩。
第二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资产价格膨胀
“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经济危机的特征。比如,日本的经济危机、亚洲经济危机,包括以纳斯达克大幅下跌开始的美国的“新经济”调整带来的几年的经济低迷等。近十几年来爆发的经济危机,都具有通货膨胀水平不高,但是资产价格膨胀的特征。国际经验证明,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过剩的货币资金更多流入高收益的资产市场,会在短期内不断推高资产价格,积累泡沫风险,甚至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当前,我国资产类市场的情况和大的经济环境,与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情况非常相似。
当时,日本推行外向型经济,产生了很大外贸顺差,跟美国人发生了很大的贸易摩擦。在外部压力下,日元升值、金融市场迅速全面开放。对内部来说,也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日本的支柱制造业发展需要某种调整,特别是其没有跟上信息高科技的发展,陶醉于自己的制造业特别是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里面。对于持续十几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人均GDP近3万美元,日本人充满信心,谁也不认为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日本长期增长的趋势受到巨大的影响。这些方面都与我们现在的情形非常相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特别警惕的原因。
在当时日元升值的预期下,资本
大量流入日本,推高所有资产价格。日本当时有“土地价格不降”的神话。日本京都、东京、大阪三大城市圈的房价上涨了280%。股票市场从一万点涨到两万七千点,最后涨到了四万点。到1990年初,日本政府觉得不行了,开始利率调整,最后一根稻草把泡沫压破了。当年股票市场就下跌了40%,地价下跌了46%,最后整个经济一蹶不振,走进“失去的十年”。
日本当年没有处理好资产类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没有意识到资产价格膨胀积累的巨大风险,犯了很大错误,最后导致了十几年的经济低迷,中国付不起这种代价。
我们现在也面对着与日本当年同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吸引大量外国资本流入来持有人民币资产,房地产价格和股市价格轮番上涨。资产价格膨胀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
对于近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多次调控房价但仍难以遇制上涨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注意。那种认为政府调控土地的政策不对,并笼统地提出应该扩大供给来抑制房价上涨的主张,有很大的误区。
房地产市场属于资产类市场,不是一般商品市场,资产类市场的供求均衡关系与一般消费品的供求均衡关系是不同的。
一般商品的需求受到各自的效用函数的限制。市场商品供给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充分满足效用最大化需求以后,市场就会达到供求均衡,价格就稳定在供求均衡的水平上。
对于住房市场,要区别两类不同的需求。一类需求是“居住需求”,属于实际需求,以一套基本住房为效用满足度,而且受收入和可支配能力约束,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价格高低直接影响是否“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个市场的价格是需要管理的。
另一类需求是“投资需求”,或者叫“赚钱需求”。这类需求属于非实际需求,不受一般效用满足度的约束。换句话说,这类需求是以价格差异为目标的。理论上来说,没有“供给”水平能与这种无限需求达到均衡,因而也就没有均衡价格。特别是这种无限需求,在流动性过剩困扰的银行信贷的支持下,用前期的房产循环抵押贷款的方式,是低成本投资,基本不承担风险,风险由银行承担。所以“赚钱需求不在意价格高,而在意价格不上涨,“赚钱需求”有推动价格不断上涨的强烈动机。银行不断向“赚钱需求”提供的信贷给了价格上涨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不断增加“赚钱需求”的房屋的“供给”,可能会把价格越推越高。在两类需求市场没有分开的情况下,“赚钱需求”市场的价格上升会把平均价格拉高。用增加供给来抑制“赚钱需求”市场的房价可能适得其反。
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首先要按照两类截然不同的需求划分成两个市场,即“居住需求”市场和“赚钱需求”市场。两个市场相对分割,具有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就不会产生相互直接的或者很大的影响。
在“居住需求”市场上,应该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屋的供给。政府应该主导整个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控制地价、房价的合理定价,严格把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购买和租住条件,保障公平。银行可以增加对“居住需求”的信贷,增加对“居住需求”的开发商的信贷。相信围绕“居住需求”的信贷业务应该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只要严格对“居住需求”住房的规则严格把握,银行的风险也会小一些。
在“赚钱需求”的市场中,政府不用直接干预价格,但是要严格控制四方面的事情。一是土地的合理配置和市场招标规则,“赚钱需求”市场上的土地不能给任何政策优惠,完全进行市场竞拍,出高价者胜出。二是要切实落实房屋“封顶”才能销售的规定。三是严格控制“赚钱需求”贷款,限制银行向炒作房地产赚钱的人贷款。四是完善税收体制,加强各类税收的管理。只要坚持这几个原则,无论“赚钱需求”市场的房地产价格多高,都是需求者自己的选择,风险也由开发商和需求者分担,而不仅仅是银行承担。
当前,不能以“银行的市场化运作”为理由而放任银行为“赚钱需求”进行贷款。日本当年泡沫破灭,引起银行业全面崩溃的巨额坏债,基本都是在价格泡沫形成过程中,银行信贷大量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所致。
现在有一个困惑,银行现在50%的信贷是对房地产的贷款,相信很大一部分是“赚钱需求”的滚动贷款。日本当年也有对银行向房地产贷款的限制,但是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当“土地价格不降”的神话破灭后,银行业深深陷入危机之中。
股市也是“赚钱需求”市场,目前市场也有靠增加“供给”调整股市的思路。在流动性过剩、资金非常充裕、投机氛围很大的市场环境中,“供给”的大幅增长可能会再次助推股市非理性上涨。弄得不好,会重演台湾股市与政府政策博弈的故事。政策需要保持冷静。
现在有些观点认为不能拿当前中国的情况与当时的日本相比。我觉得每个国家的情况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了一些非常相似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问题。在这个情况下,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特别有意义。近期应该特别关注股市、房市和其他资产类市场的价格膨胀带来的风险,防止以价格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第三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的货币表现是两个,传统的表现是通货膨胀,“近代”的表现是资产价格泡沫。
中国经济已经同时出现这两种现象的迹象,因此要特别关注流动性过剩问题。
首先,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个全球性问题,现在全球快速流动的资本主要是金融资本。这个现象由全球资产价格如黄金价格、房地产价格、股市价格都不约而同地大涨而充分表现出来。股市上涨更是全球性现象。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对金融资本在快速流动中创造更大的流动性有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直接与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有关。2006年有800亿美元左右的非贸易和非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使得全球金融资本以各种名目(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战略投资)、以各种身份(房地产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还有改头换面的对冲基金)涌进中国,使中国外汇积累不断上升的同时,通过结汇把全球过剩的流动性输入了中国,M2或者M1甚至两者同时增长,完成了国际流动性与中国流动性的接轨。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大,国际资本争先恐后地流入,使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变得更严重,资产价格泡沫积累的风险更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可能需要防止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双重风险。
对于中国目前存在的流动性过剩,从根本上来说,要从国内的结构调整上着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宏观上进行储蓄与投资的差异调整,减少政府储蓄和投资,国有企业利润向国家分红以减少企业储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减少居民为将来不确定性而进行的“审慎储蓄”,刺激居民当期消费。扩大内需,减少外需,降低贸易顺差,减少外汇顺差造成的新增流动性。
微观上进行出口企业的成本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环境成本、员工基本卫生医疗体制、退休金个人账户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工资等方面,应进行强制性的完善,在调整国际收支和减少流动性的同时,也把利益留在国内。
内容摘要:不确定性是厂商在生产中必然要面对的一种情况,它直接影响厂商的利润水平。而期货市场为厂商提供了避险的可能性,厂商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上的买卖组合来达到消除不确定性风险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通过微观经济学模型分析以及对现实情况下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介绍,说明期货市场在对抗不确定性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不确定性 期货市场 信息 套期保值
不确定性
在厂商生产过程中,除了既定的一些要素投入和市场环境,还存在许多难以准确估计的因素,称之为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来说,厂商面临着两种不确定性。第一是技术的不确定性,即厂商不能准确预测给定的投入要素所带来的产出水平。第二是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需求会随意改变,这也许是受偏好、消费者收入或相关商品的价格随机变化所影响。
这样的不确定性会给厂商带来额外的损失。因此风险厌恶厂商在面临技术或市场的不确定性时会试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减少他们收入的不确定性。他们会采取更灵活的生产方式,并且为决策的“错误”提前做好准备。例如,他们可以建立既可以燃油又可以烧煤的双重点火发电机,来预防燃油价格的不确定性;他们可以通过购买一些小型机器而不是一台大型机器,来分散工厂倒闭的风险;他们可以通过签订火灾保险合同来降低火灾风险;或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以一个确定的价格卖出一部分自己的商品,而不是在现货市场以一个不确定的价格卖出。
期货市场规避不确定性风险分析及应用
以期货市场为例,在这个市场上,个体买卖合约,约定在既定的日期和地点交易商品。合同先签订,而商品交易是发生在现实状态明了之后。合同不会受意外状况的影响,即无论现实状态如何,卖方都承诺交付商品。
(一)期货市场规避不确定性分析
假设期货合同中单位商品的价格是pf,合同中的买方有权在现实状态明了后在既定的日期从卖方取得商品。在这个日期,该商品现货市场公开,其现货价格为ps,这个价格和通常一样是由消费者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
在状态S下,厂商生产该商品的收入为:
ys=ps(fs(z)-xf)+pfxf-wz(1)
其中,fs(z)是在状态S下,投入水平为z时的产出;xf是在期货市场上以确定的价格pf卖出的商品数量,wz是投入要素的成本。厂商做出两个决策:投入z和期货合同xf。这些决策的一阶条件是:
对于投入z:Vz=Ev'(ys)[psfs'(z)-w]=0(2)
对于xf:Vxf=Ev'(ys)(pf-ps)=Ev'(ys)E[pf-ps]+Cov(v'(ys),pf-ps)
=Ev'(ys)(pf-p)-Cov(v'(ys),ps)=0(3)
由(2)知,厂商的投入决策似乎并不受期货市场的影响。但实际上厂商的投入和产出会通过期货市场对商品销售量的影响而做出变动。
下面先通过对(3)的分析来解释期货市场对厂商规避风险的作用。本文假设一个相对简单的情形:厂商会受到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影响,但不考虑产量(技术)不确定的影响,既厂商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产量。
考虑pf与p的关系,首先pf>p的情况很少会出现,因为买方一般不会以一个高于预期现货价格的价格去买入期货合约,故只考虑pf=p和pf
如果pf=p,即期货的均衡价格等于期望的现货价格,此时(3)的第一项为0,由于要满足一阶条件,因此Cov(v'(ys),ps)也为零。但是如果厂商是风险厌恶者,使Cov(v'(ys),ps)为0的唯一方法是ys始终不变(ps越高,表明ys=ps(fs(z)-xf)+pfxf-wz越大,由于风险厌恶厂商的效用二阶导数 v''
如果pf
(二)期货市场规避不确定性的应用
从上述数学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期货市场的存在减少了价格风险对厂商生产行为的效应。
期货市场的这种功能是由它的一些特点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信息的完备性。期货市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配备较为先进、辐射全球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会将全球相关市场的商品价格传递进来,又将系统内的信息传递出去,为供求双方获得了一个均等的获得信息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决策者们根据已有的信息及过去的经验、未来的判断,对于自己相关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这种预期可以说是理性预期,使决策者决策的可靠性增大。据此厂商可以根据所得的信息在期货市场上做出操作,以规避风险,主要的方法便是“套期保值”。它的基本作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即在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上述数学模型,本文主要讨论生产者的行为,同样只考虑厂商面临价格的不确定性。不论是向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的农民,还是向市场提供铜、锡、铅、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企业,作为社会商品的供应者,为了保证其已经生产出来准备提供给市场或尚在生产过程中将来要向市场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经济利润,以防止正式出售时价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损失,可采用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来减小价格风险,对生产者来说称为“卖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以卖主的身份售出数量相等的期货作为保值手段。
举例说明:某地豆油现货价格为5600元/吨。但信息显示,当年前4个月进口大豆和豆油持续大量到港,同时油菜籽产量可能比去年大幅提高。榨油厂担心豆油销售价格可能会出现下跌。为了规避后期现货价格下跌的风险,该厂决定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该厂当日在交易所以5650元/吨卖出200手7月豆油合约进行套期保值(1手=10吨)。不出所料,随着加工厂加快大豆压榨速度和油菜籽的大量上市,豆油价格开始下滑。6月15日,该厂在现货市场上以5400元/吨的价格抛售了2000吨豆油,亏损为(5400-5600)x2000=-40万。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542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手7月豆油合约平仓,盈利为(5650-5420)x200x10=46万,盈亏变化状况=期货盈亏变化+现货盈亏变化=46-40 =6万。
可见,虽然现货价格出现了下跌,油厂的销售价格降低,但由于该厂已经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油价下跌中受到了保护,规避了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结论
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各类主体的生产经营者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比如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其中最经常面临的便是价格的不确定性。
商品的生产经营者通常都是风险厌恶的。商品的生产商、加工商及出口商经销商面临着商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在持有商品期间,一旦市场价格下跌,商品的实际售价很可能远远低于预期售价,使经营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期货市场独有的规避价格风险的功能,为生产经营者回避或转移现货价格波动提供了避险工具,而且它执行的效率高、成本低,还有重要的信息保证,对现货市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为厂商能专心地经营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休•格拉韦尔,雷•里斯.微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有光,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格致出版社,2007
3.药建英.不确定性与期货市场.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3)
在科学技术驱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企业经济发展、实现经营目标和未来战略的重要保障。但是,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与执行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仍处于一个经济结构转型的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很多企业也面临着重组和破产的风险。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创新出新的符合当下经济形势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研究背景
2010年,我国财政部以及证监会共同颁布了企业内控制度配套指引条例,与之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起组成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该体系的建成也体现出了我国企业运行的具体情况,还标志着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了。为了能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贯彻执行到位,确保内控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其他主板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4年分期、分类、分批推进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2 新经济形势与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企业内部监管力度为管理目标,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从而形成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管理体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内市场经济的竞争逐渐变得白热化起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续下来,并完成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发展目标,必须要与时俱进,从市场发展特点和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经营状况出发,进一步去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必须积极地转变内控管理理念,认识到自身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不足,解决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问题、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
3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3.1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及评价仍需指?А⒓喽?
我国企业中现使用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仍偏向于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化、可操作性的规定,也没有形成完善而具体的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导体系,使得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时,经常缺乏具体可行的制度依据作为活动参考和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依据。很多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时,经常是生搬硬套别的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没有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经营状况来考虑,也没有将内部控制有效地融合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项新技术和时代性产品,其中的自我评价环节也是随着环境的转变而改变的。但是,很多公司在开展内控制度的自我评价时,只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基本原则和业务流程要求,并没有依据时代的改变而提出一套完善、科学的评价方法及体系,使得很多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环节存在失实,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
3.2缺少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环境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力的提升,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仍存不足。在很多企业中,仍有一部分的企业董事及高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予重视,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只是简单地满足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监管效果,董事会或者是监事会的权力仍凌驾在企业内部控制之上。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将原有的规范要求与原有的管理体系予以分割,出现了“两张皮”的内部控制现象。或者是与原有的管理制度产生了制度的重合,对同一事件实行多个管理标准,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多重管理、多个管理标准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企业的发展资源,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效率。还有部分企业的重要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水平仍较低,使得企业即便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的内控管理效果却并不良好。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开展内控管理体系时执行力度不够,内部控制的管理较侧重于制度的完善,忽视了后续的监督和信息化的及时运用,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执行效果并不佳。还有部分企业存在着内控评价范围不全面和重点内容不突出以及认定标准不恰当的问题,评价的随意性比较强,很容易受中国人情关系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二是缺乏内控专业人才。人才作为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专业水平、专业质量都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并且,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系统的企业管理活动,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对行业特点充分掌握,还需要对公司的整个运营情况及所需要面临的各种运营风险予以知悉。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方法及信息技术、财务报告等基本概念进行综合性的掌握。还有,从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来看,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瓶颈之一了,很多内控管理人员都是在“边建设边摸索”的状态下进行内控管理工作,使得企业的内控管理走了许多“弯路”。
3.3内控咨询、内控审计业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增强
企业内的部分咨询顾问以及审计师对企业的经营现状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企业一线业务的了解较少,其内控管理经验也比较匮乏。同时,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一套标准、规范以及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和审计管理方法,导致企业的咨询与审计工作存在不细致、业务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而审计机构的风险评估也比较流于形式,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的执业质量较低。
4 解决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有效对策
面对上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应当依据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依靠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来完善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基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管理原则,不断强化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创新?炔靠刂乒芾碇贫龋?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从当下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出发,提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4.1完善统一内部控制有关技术标准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现行的规范体系当中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对企业各部门使用的相关规定和文件进行仔细的梳理,对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协调之处进行协调处理,理清内控建设与其他风险管理手段之间的关系,并统一内控当中的信息披露内容,从而降低企业的执行成本及执行难度。为了使内控规范体系的执行效果更好,管理人应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以及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并对企业内的核心业务、典型业务的运作特点、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4.2从强化内控管理意识方面去构建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
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首先就必须要强化内控管理意识,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自觉形成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逐步营造出稳健、健康的内控管理环境,并成为企业内控管理文化。然后,针对目前信息导向的新经济形势,企业应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打造内控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企业信息的快速传播,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对内控重要性的大力宣传,才能确保企业全体员工都明确自身在内控管理中的职责,树立起先进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和深刻的内控主体意识,使全体员工都积极地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当中来,并形成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最终实现企业内控管理的终极目标――增强企业竞争力。最后,在打造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时,应该将内控管理与企业文化、员工培训进行有机融合,为企业发展培育优秀的内控专业储备人才,为企业内控的良好环境的建设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
4.3建立健全以内控评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企业管理人员在建立内部监督体系时,应该以内部控制评价为主要建设内容,同时整合内控管理机构的财务监督、法律合规、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并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并且,还应该将内控评价的结果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考评当中,建立起内控责任追究制度,进而发挥出内部控制中监督职能的最大作用。
4.4强化内控咨询及审计专业技术培训
企业如果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开展内控审计工作和秩序业务,首先应严格遵循内控制度的独立性要求,不能同时选择同一家企业来提供内控咨询和审计服务。中介机构应该在保证内控质量的前提下,克服短期行为,公平合理收费,坚决杜绝低价恶性竞争现象的发生。
咨询机构也应该积极地培养高质量的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搞好内部控制建设、内部评价以及整改工作。而审计机构则应该努力提高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严格依据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对财务报告内的重大缺陷进行详细的披露,以此避免报告使用者出现错误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