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文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治理研究综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

篇1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一、引言

传统的“股东导向”发展模式强调企业的经济属性,因此长期以来公司治理问题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在两权分离的框架下,确保管理层对股东负责。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股权结构趋向分散,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频发;大股东通过敌意收购、合并重组来谋取自身利益。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和各相关方自身意识的增强促使企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社会属性日益突显。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更多地融入社会责任理念,谋求可持续发展。曹素璋(2004)认为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对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这既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也是用来约束企业经济活动的内部管理系统。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实现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也逐步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现实的约束,特别是外部政府、机构监管部门的引导与推动,使社会责任思想渗透到企业内部,主流的公司治理结构理念受到了冲击。2006年深交所率先出台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明确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维护各方利益的具体举措,并倡导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2008年国资委推出《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从政府的角度率先在国有中央企业中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结合在一起,力求通过公司治理的手段来推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现有的相关文献,总结出我国学者针对二者相结合及彼此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二、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在不同企业参与者当中分配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一整套制度性安排(张维迎,2005)。这种制度安排以物质资本的可抵押特征和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承担特征为基础,强调股东的单边治理。但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型社会过渡到知识型社会, 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受到人力资本的冲击。特别是在那些新兴产业中,以管理层和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已不仅仅充当受雇佣的角色,“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并存,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逐渐发展成为协同共生的关系。如何在公司治理框架之内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权益,保障各方的利益不受企业经营活动的侵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理论研究及公司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公司治理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产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承受市场与社会当中各方影响的组织,而不是只谋求股东主导与操纵的载体,来自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企业都应予以关注。公司治理与公司决策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满足利益各方的不同需求,并达到在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而不只是专注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成为普遍认同的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治理模式,目前在股权创新方面部分企业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基于所有权方面的管理层持股、职工持股都是当前典型的表现形式。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我国多数学者比较认同 Carroll(1979)提出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级金字塔”框架,至下而上分别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但由于该理论是从抽象的道德视角出发研究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欠缺付诸于实践的可操作性内容,很容易被主流经济理论边缘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不谋而合,站在利益相关者视角看社会责任就是企业与各关联方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致力于公司治理层面,为社会责任思想植入微观企业开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它指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付诸实践的方向,明确了具体的对象与范围,有效地将抽象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转化为具体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总之,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切实方法,为其标准量化及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制定了SA 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是世界上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首部道德标准和第三方认证体系,主要针对困扰全球企业的劳工问题及管理体系进行了定量化规定,并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规范了企业的道德行为,要求在企业各个环节体现社会责任感。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我国率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实操标准指数“每股社会贡献值”,为广大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量化依据。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社会责任微观践行的手段,履行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结构宏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社会责任要切实地落实到企业各个环节就无法绕过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内在的制度安排,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载体为二者的融通结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高汉祥、郑济孝(2010)认为在二者结合的框架下,公司治理结构突破了专注于规划企业层面责权利安排的局限,进而着眼于更宽泛的社会关系视角下考虑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安排,并通过相应的组织机制与结构设计确保这些举措得以顺利实施;反过来企业社会责任也深入落实并细化到企业个体层面,通过内部制度安排与组织机构完善确保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

虽然证监会、沪深两市及部分部委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央企、相关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理论界从公司治理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却难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标。仅从研究性文献的数量来看,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以“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两个关键词为主题的文献寥寥不到五十篇,优秀博硕士论文不过十几篇,而且多半集中出现在最近的十几年中,这一方面反映出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纳入统一的研究范畴在我国尚属崭新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说明主流经济管理理论尚未将二者的结合与联系作为关注的重点。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从二者融合与实现途径;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公司治理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分析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与实现途径

虽然切入点不尽相同,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融通结合的发展趋向在理论界是被广泛接受的。王长义(2007)着眼于历史的研究视角得出结论,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产生的基础都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现代公司制的出现,二者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衍化成一种彼此促进与相互呼应的关系,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张兆国等(2008)从制度层面分析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关键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要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协同共管,实现制度管理的创新,指出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应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在公司外部治理方面要提高社会责任的法治化程度,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制定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等。高汉祥、郑济孝(2010)从同源、责任、分流及融合4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二者关系的沿革与发展,指出现代企业的出现是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共同的理论起点,责任层面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发展的内部基点,并深入剖析了二者由于侧重点不同在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分流现象的原因,总结当前社会环境的变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外部机遇,“责任”作为这一共有的内核为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和清晰的逻辑性。谭利、李亚楠(2010)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支撑,论述了企业为何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强调通过转变公司治理目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手段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设想并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选择,股权分散化、完善董事会决策机制、提高监事会地位及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是实现共同治理的有效途径。史亚东(2010)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治理结构相互呼应,根据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各方利益相关者通过谈判而形成的,并通过Nash-Zethuen讨价还价模型进行了解释,总结出治理结构的内生性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也具有对应内生性,所以其内容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但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实施。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单纯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着眼于公司治理层面的探索并不多见。为数不多的文献其思路模式如出一辙:首先采用指数法构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然后针对公司治理的组成因素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度进行检验。李斌(2010)以内部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董事会为突破口,将交易成本与冲突成本两类分析模式联系起来,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价值,同时运用指数法,在沪市筛选出423家上市公司的2008年年报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董事会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董事会结构和规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两职合一的组织结构具有负相关性,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发挥出积极的一面,但二者的作用均不明显;董事会薪酬构成则未体现出预期的关联性。于晓谦、程浩(2010)选取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158家石化塑胶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样本公司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分类赋值,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构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经验检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薪酬激励和领导权结构方面的因素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身份以及经理人薪酬激励设计完善的上市公司更倾向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而对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两职是否合一的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反应。

(三)基于公司治理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分析的难点在于社会责任的计量问题,理论界比较认可“社会责任会计方法”,该方法就是利用部分或者全部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的信息来进行量化研究。2008年上交所推出的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指标“每股社会贡献值”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基于公司治理层面的分析大多采用该方法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再设计来量化企业社会责任,但其表现出的衡量标准缺乏统一性,公司间数据可比性差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宋建波、李爱华(2010)选取沪深两市79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2007年度财务报告分析得出我国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总体水平较低、公司间差强人意的结论,并根据社会贡献率从股本结构和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来检验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通过加强公司高管力量,扩大监事会规模能够减少上市公司违背社会责任的行为;减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降低大股东彼此之间的关联度可以促进公司实现利益相关者管理。谢文武、许晓(2010)以我国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沪市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当中选取45家家族控股公司作为样本,考察公司社会责任对治理因素的反应,结果显示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受到治理结构和治理环境的影响,治理结构和治理环境越完善,则社会责任表现越好。持股比例与之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董事会、监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的比重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并不明显。陈智、徐广成(2011)基于利益相关者各方权益构建衡量社会责任的综合指标体系,选取沪深两市502家上市公司2001―2005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检验治理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法人股性质、独立董事规模和经理人薪酬激励因素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而董事会结构与规模表现出显著的反向相关性;外部治理方面的市场培育程度和法律完善程度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显著正相关,政府干预程度显著负相关。姚飞、王晶晶(2013)选取2010年469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公司内部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度,企业社会责任观测指标采用更为科学、全面的润灵环球评级指数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社会责任会计方法,结果发现董事会结构与规模、股权结构、高管薪酬等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

四、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展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公司所有权结构趋于分散的模式仅仅适用于英美等资本市场成熟国家的大公司,而基于所有权集中的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更具广泛性。因此,公司治理研究的重心逐渐从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问题,转移到中小股东与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韩亮亮、李凯(2008)认为在股权相对集中的国家,公司并不是由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控制,而主要是受来自相对隐蔽的终极股东的支配,终极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持股、交叉持股等潜移默化的控制方式操纵上市公司,因而终极股东与其他股东的利益冲突成为股权相对集中条件下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由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终极股东手中,其通过转移价格、关联交易等隐性方式的所谓“隧道行为”肆无忌惮地掠夺公司财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果不剖析终极股东的特征及其拥有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情况,自然也就无法实现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共同治理”、“协同治理”等当前理论界比较流行的举措是在尚未突破“股权至上”经营逻辑的条件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改良,仅适用于股权相对分散的国家。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国家,企业所有权高度集中,管理层持股、职工持股等形式更多的是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体现,是大股东确保自身利益的手段,经理层、职工身份的转变不足以影响现有的股权结构。因此,在我国“共同治理”、“协同治理”等治理方式还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大股东履行社会责任的条件下,将我国资本市场表现出的股权相对集中的特性融入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基于公司治理的责权利分配机制、决策机制、管理制度设计等方面将是当前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Z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高汉祥,郑济孝.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源、分流与融合[J].会计研究,2010,(6).

篇2

关键词:社会管理组织;综述;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48-02

1 对研究对象的定名

近年来,国内对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的研究正方兴未艾,但就这一类组织的定名在国内都无法统一――笔者收录近年来发表的30篇CSSCI论文中定名为NGO的有20篇,其余的界定为NPO;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是这领域内最瞩目的一支研究队伍,但其所内的学者们经历了数年的研究过程,对这类组织的定名由NGO,再逐步趋向“基于社会结构的定义”,即NPO。我国官方的界定在改革开放前统称为“人民团体”,开放后到1998年统称为“社会团体”,1998年至今又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类型(范丽珠,2003)。

可见,我国官方和学界的定名差别有着巨大鸿沟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更引起反思的是,国内学人的界定基本上是在西方话语体系内来展开的,有着明显的“学术消费主义” (邓正来,2002)的倾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社会管理格局”,鉴于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求,本研究拟采用“社会管理组织”来定位所探讨的这一类组织。

2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的研究情况

2.1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其发展

中国NGO不同的发展道路,清华NGO研究所的研究结论给出了三条路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同时进行合作的国家法团主义模式。(王名,贾西津,2002)而也有国人从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角度同样探讨了三条道路的选择,无奈是新瓶装旧酒。(马青艳,周庆华,2005)

文献分析表明,学者们探讨的对象皆是既定而具体的某个(类)社会管理组织,或是具体的非营利部门,多为一个社会的微观层面,所进行的战略研究成果就势必因其局限性与狭隘性而难以提供有效的借鉴――我国就连“非营利部门”是否存在尚存争议,更何况针对具体的某个(类)社会管理组织就妄谈一般性的战略管理?而且,对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的战略研究遵循着分析―规划―制定(形成)―实施―评估等静态与线性的模式来进行;或只是关注了局部而静态的战略分析过程;即便是运用RBV的分析视角(Miller, 2002),探究组织战略与所依环境中各种力量的关系与互动,依然是将思维简单的停留在了环境呈现为一般性的变化与动荡的静态点上,而未思考到当环境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复杂到瞬息万变时,互动行为的因果关系犬牙交错,充满了非线性与不确定性,那么运用如此静态的战略研究模式就无异于作茧自缚了。

直接运用西方学者分析西方情境中的社会管理组织的战略管理模式来探讨我国的具体某个(类)社会管理组织纯属生吞活剥,即使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迁来探究整个非营利部门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纯粹的西方话语体系内来进行,仍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

2.2 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探究其发展

2.2.1 宏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探究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寻根溯源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文献分析显示当前学界的探讨充斥了西方的舶来词:三分部门,公民社会,法团主义,等等。因此,以下从最有代表性的公民社会与法团主义两方面来分析学界对社会管理组织的探讨。

(1)公民社会的话语。

国内学界涌现出大批“公民社会”的拥趸,在探究社会管理组织的问题时莫不以其为预设前提。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保持着批判精神,如“对公民社会理念慎用,否则会导致“非组织化”乱局”(郭丽华,尤京文,2003)。当然,更有学者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深入的批判与借鉴这一话语,以警示后辈学人。因此,轻言中国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遵循公民社会的多元化模式无疑会贻笑大方,而是否要传承“国家与社会对立”的多元发展模式,或是借鉴国家与社会对立与统一中的平衡模式,目前学界和实践领域都还在探索着。

(2)法团主义的话语。

在西方猛烈批判“公民社会”的炮火中担任主炮手的非“法团主义”莫属,又因其特性能较容易地在中国找到对接,如现行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中呈现为一种典型的国家主导、与社会合作的国家法团主义体制,故此话语在国内呼声甚高。

学者们将法团主义应用于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的分析确实为不错的尝试,但是,现行大量话语,诸如公民社会,法团主义,第三部门都未能尽显NGO所处的中国特殊历史、政治背景下的情况”,如目前国家法团主义应用的一些先驱(e.g. 国家法团主义的上海个案) 和社会法团主义应用的一些的先驱(e.g. 温州商会)在我国社会中都是同时态共存的。学者并未探明其中的复杂形势,就难以非线性与动态的思维来把握其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故难以做出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展望。

2.2.2 中观:三分部门间关系

“三分部门”也属于西方话语体系,且与“公民社会”的话语密切相关。但是,其是否适合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组织的探讨尚存争议(郭丽华,尤京文,2003)。现有文献显示遵循三分部门话语体系安排为预设前提的研究相当普遍,故本综述先依据此“三分部门”的预设来进行分析。

目前国内学界对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中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动态和前瞻性的关注甚少。除此之外,学界却是普遍地热衷于“良性互动论”的阐析和应用――当然,有全盘接收,一概而论的;也有轻描淡写,点到即止的。但学者们鲜有质疑“良性互动”本身问题:(1) 何谓“良性”? 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历史来看,社会管理组织何时不与政府保持良性关系?(2)如何“互动”?法庭裁决;权力斗争;利益谈判?――这只是西方情境下开出的药方,是否能本土化还不确定。或是成为合作伙伴?但,如何平等?如何可能平等?笔者并非持悲观态度,而是希望在借鉴应用之前要质疑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在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因素使得社会管理组织无法真正自治,而同时政府的矛盾行为必然引发貌合神离的治理,短期内难以构建起平等的治理伙伴关系。(3)只关注了良性互动是否是单一而静态的视角?若是诸如冲突等非良性互动又焉知非各自发展的动力?

当然,质疑并不是意味着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的关系只遵循目前委托,替代,即政府的职能延伸的保守路径,虽依据现实,但却是线性和静态的思考行为。还有学者将两者间关系划分为合作、冲突、分立,就明显局限于框架性的思考了:目前最明显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就未考虑在内,而且发展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关系可能是合作中有冲突,分立中有合作,要泾渭分明地一概而论实不足信。

3 结语

定位于方法论上的创新――自组织理论视阈下的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由上述文献分析发现,我国的社会管理组织发展因为处于“共时态挤压”的困局,所以形势相当复杂。单纯用静态的战略管理模式来探究其发展趋势,或是在纯粹的西方话语体系内寻找发展的出路都未免难酬壮志。故此,笔者认为需要在方法论上进行创新,才能改变把握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的诸多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局。

最后,笔者尝试由上述综述情况得出以下几个可供研究的命题,此即是本研究综述之意义所在:

对我国的社会管理组织进行分类:区域――三分天下(发达、较发达、落后地区);城乡;社会活动领域。这三个分类就构成了空间上的三维划分,划分之后针对其中极端的类型运用自组织理论进行探讨;或是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社会管理组织与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地方政府互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或是取其一)。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郭丽华,尤京文.关于研究非政府组织的方法论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2):17-22.

篇3

>> 油气会计规范和研究报告综述 消费者搜集和发送网络信息研究综述 网络社区研究综述 网络编码研究综述 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网络语言研究综述 《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研究综述 2000年以来学术规范研究综述 课堂规范教学研究综述 网络用语的特点及规范化综述 企业网络研究综述 网络语言研究现状综述 网络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网络研究综述 网络广告研究综述 网络民主研究现状综述 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综述 网络成瘾机制研究综述 电影产业网络研究综述 网络监督亟待规范和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张楚.网络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齐爱民,刘颖.网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李艳.网络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7]刘.网络法律热点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10.

[8]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420.

[9]王智源,周丽.网规对于电子商务产业的经济性影响分析[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0]徐家力.网规的性质及其存在必要性初探[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1]米玉莲,杜佳.构建网络交易规范体系促进可信交易环境建设[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2]张华,王鑫.网络团购平台的责任、风险及规制[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317.

[13]姚志伟.网络若干基本问题初探[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180.

[14]高富平.自治规范视野下的网规――网络法治的必由之路[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33.

[15]张江莉.互联网市场的竞争规则[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195.

[16]赵文银.云计算时代的网规[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17]宋葙茹,王丽.两败俱伤的网规[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289.

[18]刘嘉玉.网规――软法存在的必要性[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117.

[19]聂东明.网规与法律衔接之初探[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74.

[20]毛俊华,王歆妙.浅析第三方治理与互联网规的发展[C]//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2012.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3]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

篇4

跨国企业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研究——基于“海尔模式”的新启示

煤矿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研究

货币紧缩背景下的集团资金管理研究

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新探

并购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研究

宝钢金属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践

紧跟会计发展前沿做好会计管理工作——“湖北省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等知识培训班暨全省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侧记

论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完善

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浅析

论会计诚信的缺失与重构

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点探讨

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优化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问题研究

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应用研究

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管理风险及对策探讨

浅析标准成本控制法下的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医院科研经费核算管理

“准利润中心”核算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中国农业银行汉川市支行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北美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亚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大洋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非洲和南美洲

政治关联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外部治理环境的视角

国际资本市场对境外发行人会计准则适用及信息披露的监管经验与借鉴

国有营运机构财务监管模式初探

浅议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对策与技巧

试论新会计准则条件下改进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组织会计理论相关观点及影响综述

西方会计道德危机的治理及启示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会计准则

EVA在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育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相关问题的思考

执法权何以“创收”?

构建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是关键——“小金库”治理工作专题报道之四

论“小金库”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对构建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探讨

根治“小金库”的几点对策

构筑“小金库”治理工作防线的思考

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的措施

天津市六项措施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

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贵州省“小金库”治理工作纪实

四重检查并举做好“小金库”重点检查工作——大连市“小金库”重点检查纪实

抓住八个环节确保“小金库”治理重点检查效果

论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监督管理机制

交流干部要做事不“做客”

科学有序推进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的综合财政监管

努力实现专员办“有为、有位、有威”——访财政部驻湖南专员办副监察专员周伟华

专员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研究

新时期对财政监督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财政监督工作

篇5

>>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治理 参与式反贫困: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方向*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选择的机理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政策 中国城市贫困原因综述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试析中国城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空间治理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估及其时空变异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市贫困类型的划分与识别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政策分析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中国城市雨水治理历程及研究现状 中国城市水资源现状及治理措施 当前中国城市基层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概论 中国城市治理评估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型 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王朝明.中国新贫困问题:城市贫困的新特征及社会影响[EB/OL].新华文摘:网络版,,2005,(24).

[5] 梁汉媚,方创琳.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与脱贫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11,(6):60-62.

[6]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30.

[7]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

篇6

1.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2.用户参与对信息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多重中介方法

3.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架与构建流程

4.论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之启示

6.制度压力、信息安全合法化与组织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7.“棱镜”折射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及其战略思考

8.再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9.“云计算”时代的法律意义及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10.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

11.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与Web数据挖掘技术的整合研究

1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13.处罚对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影响研究——威慑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整合视角

14.论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

15.国民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6.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保障策略研究

17.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

18.信息安全学科体系结构研究

19.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0.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演进与启示

21.美国政府采购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22.“5432战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3.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信息安全的强化与冲击分析

2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25.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

26.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工作现状与特点分析

27.国家信息安全协同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28.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29.构建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必要性研究

30.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研究进展

31.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管理评估体系研究

32.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

33.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空间、战略、权利、能力——第五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会议综述

34.三网融合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35.云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分析

3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37.浅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38.云计算时代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思考

39.“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40.故障树分析法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4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分析方法浅谈

42.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43.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研究述评

44.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立体防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45.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机遇和挑战

46.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47.基于管理因素的企业信息安全事故分析

48.借鉴国际经验 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立法

49.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0.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的国际规则制定  

51.国外依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措施比较与启示

52.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53.云计算信息安全分析与实践

54.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

55.欧盟信息安全法律框架之解读

56.组织信息安全文化的角色与建构研究

5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的重构

58.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

59.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运作机制和策略分析

60.信息安全人因风险研究进展综述

61.信息安全:意义、挑战与策略

62.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新趋势

63.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64.信息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

65.企业群体间信息安全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66.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及其对电力系统生存性的影响

67.中文版信息安全自我效能量表的修订与校验

68.智慧城市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分析及立法建议

69.基于决策树的智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70.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

71.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72.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73.国内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脉络初探——基于1980-2010年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74.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探析

75.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76.试论信息安全与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77.IEC 62443工控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标准综述

78.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综述及其对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借鉴意义

79.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80.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分析与形成

81.车联网环境下车载电控系统信息安全综述

82.组织控制与信息安全制度遵守:面子倾向的调节效应

83.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84.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立法探讨

85.神经网络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研究

8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对比研究

87.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综述

88.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综述

89.信息安全产业与信息安全经济分析

90.信息安全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91.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架构及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92.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研究

93.电力信息安全的监控与分析

94.从复杂网络视角评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若干展望

95.情报素养:信息安全理论的核心要素

96.信息安全的发展综述研究

97.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立法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98.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思考

篇7

组织中的权威:东西方比较

美国慈善事业的文化基因

两种世界秩序观的历史遭遇及未来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西方社会企业发展

登革热疫情与广东省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大数据驱动的透明政府:前景与边界

巴罗命题及其在台湾转型中的验证

蒋硕杰经济思想与台湾经济崛起

残疾人庇护性就业模式发展的困境

广州市流动商贩综合治理研究报告

行进中的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全球防扩散治理机制:功效及其限度

美国的香港政策:理想主义抑或现实主义

地方政府自主性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政治

基于S市“居站分设”实践的反思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类型与影响因素述评

比较公共行政新探:研究趋势与未来议程

当代阶级阶层研究:西方谱系与中国图景

中美智库比较分析:独立性、“旋转门”与发展环境

增长与赤字:中国社保支出补助的政治经济逻辑

聆听国家治理研究的学术足音:王绍光教授访谈录

致力提供优质的城市管理与服务:对话危伟汉先生

全球化链条中的农业突围:在地农业发展的台湾经验

发展型模式:构建广州市发展型社会救助政策的途径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中西方公共福利负担建构

三种联邦制的重新省视:社会政策和政府间决策

公共领导力提升——中国MPA教育培养方向的新探索

从金融地理到普惠金融——金融排斥研究的一个综述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研究——以H省X县为例

双重管制下节能政策影响央企下属企业的作用机制研究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治理与中国居民幸福感研究

西方文明的容器——《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书评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社会福利观解析——评《自由秩序原理》

市场形成的相关思考——兼评《市场的社会逻辑》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目标再定位的思考与实践

面向网络问政的政府社交媒体运作机制创新研究

环境类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归因分析

从传统治理到大数据治理——阅读《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直面中国城市化道路——阅读《城市化的中国道路》

制度行政可执行问题分析——以龙滩水电站移民工作为例

犯罪与政治信任——基于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层次分析

制度建设中的运动式治理——对运动式治理的再思考

基于生命周期的征地补偿公共治理——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

政商关系的缔结、固化与瓦解:乌坎土地抗争中的地方政府自主性与社会力量

媒体信息再现的社会不信任差异研究:以台湾社会发展的系统结构为例

人均收入、女性社会地位与生育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篇8

>>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效应研究 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演化路径与治理机制研究 飞地经济 推动环黄海经济圈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研究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经济研究 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西部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地缘优势型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江苏沿江跨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交通走廊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基于比较优势的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加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研究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①的制度化问题研究 边界效应转化下的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610.

[6]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9,(4).

[7]麻宝斌,李辉.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动因、策略及其实现[J].行政管理改革,2010,(9).

[8]“飞地”之谜[EB/OL].,20130809.

[11]韩文秀,刘国强,王志军,祝丹涛.创新推广飞地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广东、江苏探索异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调研(下)[N].中国经济时报,20110713.

[12]刘嘉麟,张培发.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一年起好步”[N].南方日报,20111223.

[13]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网站[EB/OL].http:///zjyq/yqgk/201306/t20130625_220324.htm,20130815.

[14]江苏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网站[EB/OL].http:///ParkProfile/,20131010.

[15]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网站[EB/OL].http:///class.asp?Classid=3,20131014.

[16]邵锋.“飞地经济”:区域经济合作新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18.

[17]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网站[EB/OL].http:///page.php?Sid=1&Tid=3&Fid=2,20131015.

[18]刘力,白渭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广东“双转移”的政策协同效应[J].经济地理,2010,(11).

[19]叶必丰,何渊,李煜兴.行政协议: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0]杨龙,郑春勇.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的权能定位[J].学术界,2011,(10).

[21]王小鲁,樊纲,李飞跃.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1年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篇9

大学管理去行政化的文化藩篱与实践导向

去行政化后高校领导的应然角色——伯恩鲍姆大学领导观分析

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传承取向及其育人理念——兼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训之立意

关于大学校训本质的探讨

基于环境影响模型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政策分析——以清华生科院方案与北大方案为比较对象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绩效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探讨

台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

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合法性探析

回溯与前瞻:大学教师角色的再思考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研究——基于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对比

信息动态

新时期大学生典型教育的再认识和有效引导

高校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关系研究——以江苏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为例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传承大学精神强化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综述

怎样做一个尽职尽责的校长

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启示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纲要》解读及大学"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

从"天才"到"庸才"——高考制度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功利化大学德育观的批判与超越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与高校关系的法治化——基于西北政法大学申博事件的思考

悉尼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及其启示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思路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加拿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权力博弈

高校行政工作非常态任务合作博弈分析

注重高校教师工作特点优化绩效评价体系

从人类生命周期视角看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路径

信息动态

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途径思考

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现状研究

构建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大学管理应为大学的科研职能服务——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研读

致良知论——阳明心学思想初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实高校办学自的回顾与反思

论高等院校组织非智力因素建设

高校教学资源在多校区办学中的优化策略

上海本科院校校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分析

论点摘编

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由来与变迁

对大学排行榜争议的辨析

构建中国特色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探索

我国大学两类组织的协调与优化

序列论与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师资政策体制特征评析

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探析——基于职业满意度的调查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学术原则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解读

礼义积伪重己役物——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国外高校学生贷款资格审查的借鉴与启示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构建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

篇10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公司违法违规、经营失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以期规范企业行为。理论界更是掀起了研究内部控制的热潮,研究范围有了很大扩展,研究的切入点也很多。文章拟从公司治理角度对内部控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一、引言

美国2001年的“安然事件”无疑让世界震惊,人们开始从更高层次思考如何加强内部控制。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从法律的层面界定了公司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尽管此后有关的争议也不少,但是这也使得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不断丰富。

二、国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综述

(一)相关概念回顾

1.公司治理概念

古典经济学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认为只需依靠市场的无形之手就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无需研究企业内部的结构。然而随着科斯(193?)著作《企业的性质》的发表,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人们开始打开企业黑箱,深人其内部进行研究。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就是其表现之一。

国外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大部分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进行的。科克伦(Phlip L. Cochran)和沃特克(StevenL,. Wartick)(1994)认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厉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谁从公司决策的行动中受益;谁应该从公司决策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会出现。”他们认为,公司治理中包含的问题是回答公司治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一种方式。英国柯林·梅耶(Myer) (1995)将公司治理解释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他的投资者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经理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2.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1973年至1976年对水门(Water-gate)事件的调查使得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开始注意到内部控制问题。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就是著名的“COSO报告”,它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2004年9月,COSO委员会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纳人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回顾

英国是很早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典范。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英国公司治理研究的高峰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会计造假和公司经营失败的出现,各种专门委员会也纷纷成立,以期规范经济秩序。其中比较有名的报告有: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2)、拉特曼报告(Rutterman Re-port,1994)、格林伯利报告(Creenbury Report,1995)和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1998)。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1999),堪称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牌。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是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议董事们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声明进行复核等等。该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它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把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有效的内部控制视为公司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将内部控制的范围进行了拓展,扩展到了企业的风险评估和反映、财务管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资产安全以及使舞弊风险最小化等方面.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为内部控制的操作提供了指引,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同时公司员工有义务将内部控制作为实现其责任目标的组成部分。

就美国而言,从1994年的COSO委员会报告可以看出,已经把内部控制提高到了公司治理的层次了,二者逐步开始结合起来。而后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更是将内部控制融人了公司治理层面,治理层对内部控制全面负责。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标志着对于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监管。该法案最核心的一个条款是404条款,强调治理层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负责,并在年度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注册会计师对此出具审计报告。

三、国内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综述

(一)相关概念回顾

1.公司治理概念

吴敬琏(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林毅夫(1997)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他还指出,人们通常所关注或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李维安((2000)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张维迎(1999)的观点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与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并认为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 2.内部控制概念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基本规范认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这些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都是把内部控制局限于审计会计领域,着重于为审计提供服务,这样孤立的研究使得内部控制研究难有重大突破。从2000年以后,我国又掀起了内部控制的研究热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们开始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内部控制,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也开始出现。

1.规范研究综述

昊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提出了在保证内部控制质量方面,管理层应该向注册会计师出具管理当局声明书,而且要向社会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张炎兴(2001)认为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控制观。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会计决策有用观。德日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会计受托责任观。刘明辉、张宜霞(2002)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主张打破传统内部控制的狭隘性,拓宽内部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企业的资源管理控制。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对内部控制的含义进行了拓展。程新生(2003)从会计控制的角度认为,只有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朱荣恩、应唯、袁敏((2003)认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必须选择适当的控制标准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获取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需要签署一份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书面申明。程新生(2004)认为是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内部控制的演进,并首次提出将内部控制纳人公司治理层次进行考虑。杨有红、胡燕(2004)认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具有思想的同源性,都是基于委托理论,但是二者的委托层次不同,同时存在交叉的领域,所以主张将二者进行对接。李连华(2005)认为应该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地链接,建立二者的共时结构,这才是提高内部控制的根本途径。

2.实证研究综述

程晓陵、王怀明((2008)用实证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公司在财务报告质量上显著优于其他公司;董事会实际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显著降低财务报告质量;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的U型关系;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和对法律法规遵循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监事会两会会议频率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没有显著影响。

吴益兵、廖义刚、林波(2009)重点从股权结构方面定量考察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作者选取了控股股东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等解释变量,运用Logisti。方法实证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高,企业股权过于集中将弱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改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在内部控制变量设计方面,李享((2009)在《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一文中指出,内部控制变量主要设计为二元哑变量和多元离散型变量。如果内部控制变量用作回归模型的因变量,则相应地采用二项logit(或probity回归或多项logit(或probit)回归(multinomial logit model )。这对于我们从实证方面研究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篇11

(一)战略治理会计的定义

战略治理会计以治理会计为手段,以取得整体竞争上风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阅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夸大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目与非数目信息并重,制订、执行和考评企业的战略及战术,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远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的、多元化的信息而形成的治理会计与战略治理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二)战略治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战略规划治理。战略治理会计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所在行业的特点对各种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做出及时反应,并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2.战略本钱治理。战略治理会计在本钱治理上应考虑产品生产各个阶段发生的本钱,并且夸大在进行本钱治理时要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3.经营投资决策治理。战略治理会计应以战略的眼光为企业战略治理提供全局的、长远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4.全面预算治理。预算的编制必须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根据战略目标所确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制定当期计划。

5.人力资源治理。战略治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使企业能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风险治理。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带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越大,报酬越高,但当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战略治理会计为了有效治理风险,专门采用预警分析技术,对影响企业经营的上风和劣势进行科学分析,猜测其趋势变化,做到有备无患。

7.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从战略治理会计的角度看,业绩评价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良好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能有效地引导治理者的行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米切尔于1997年,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给商、消费者、政府部分、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则以为只有在企业中投资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本文所涉及的是上述第一类定义的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差别分析

利益相关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由于他们在企业内外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的效用目标必然不同,下面对利益相关各方对企业的利益要求进行了分析。

1.股东。股东作为企业的出资人,期看获取投资回报和资本的增值,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主要关注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剩余收益最大化、剩余风险最小化、公司能够持续经营等题目。

2.雇员。根据他们在企业中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可以分为经理职员和一般雇员。经理职员希看企业的业绩进步,从而体现出他们在企业中的价值。一般雇员则希看他们的工资报酬能够增加。

3.债权人。债权人和公司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主要关注债权资本的风险性、保证借出资本能够定期收回本金和投资收益。

4.供给商。供给商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供给者,他们主要关注公司的销售收进最大化,假如存在贸易赊欠,还要关注能否定期收回货款。

5.消费者。公司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而消费者主要关注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偏好。

6.社区居民。公司的经营对所在社区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他们主要关注公司的经营能否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是否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以及是否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7.政府。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就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态度上,调控不同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政府主要关注税收的最大化、企业经营的正当性等题目。

三、战略治理会计的发展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研究战略治理会计,也就是研究采用何种会计方法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从企业环境角度分析

环境对企业发生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战略治理会计必须根据企业特点及其所在的行业特点,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研究与判定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提供相关信息,并对可供采取的治理措施提出建议,使企业战略建立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而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二)从企业价值链角度分析

战略治理会计可以根据企业的价值链,分析每一价值活动所涉及到的相关利益者,并采取特定的方法使他们获得最大利益。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主要的活动。辅助活动并不直接表现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它们为企业提供了物资的、技术的和人力的基础。

(三)从企业竞争对手角度分析

战略治理会计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了解目标市场提供相似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经营具有相互替换性的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在市场上试图改变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的企业,他们的产品的本钱和销售价格。分析产品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评估竞争对手的上风与劣势,为制定本企业产品价格战略导向提供充分的信息,使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得以保持或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

(四)从企业决策角度分析

企业治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关键在于决策,而经营决策的立足点在于能否实现对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企业治理者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制定短期的经营策略和长期的投资决策。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的主客观条件出发,制定正确的计划和科学的决策是搞好企业内部治理,实现企业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在企业高治理者做出决策的过程中,战略治理会计可以对企业会计部分所把握的大量会计信息进行计量、加工,并对现实经济、技术条件下的被选方案的预期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向企业决策者提供意见,从而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

篇12

要害词:战略治理;发展;趋势

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楚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治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治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治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治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治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熟悉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治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败。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非凡关注,在战略治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治理的范式来看,战略治理的均衡与可猜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治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治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拟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治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治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治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治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治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治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治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治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治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治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治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非凡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重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治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治理的环境依靠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治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治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治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治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治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治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治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猜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治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治理·新治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篇13

关键词:期望效用理论 前景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 风险 回报

企业风险对效益的影响是战略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年来,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与前景理论在分析风险回报关系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

一、风险与回报关系研究综述

( 一 )期望效用理论的风险与回报关系研究综述 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是由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期望效用值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各种决策选项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人们作出决策时是根据主观期望效用值的高低来进行的。通过了解概率和一系列决策选项的效用,就可以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一个“合理”的或内在一致的选择。期望效用理论成为处理不确定条件下理性人(rational actor)风险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1)期望效用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理性人假设是期望效用理论的假设前提。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大多数文献在研究中都是假设决策者是风险规避的,认为大多数企业厌恶风险,一般不会做出风险大的决定,除非有高的期望回报作为补偿,即对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只有在期望回报也高的情况下,决策者才愿意投资。由此认为风险和回报必然是正相关关系。如Conrad和Plot kin(1968)选取1950-1965年间美国59个行业的783家公司,以行业影响为变量,得出风险回报之间是正相关的;Cootner和Holland(1970)对1946-1960年间美国39个行业的315家公司,以行业影响和时间为变量,得出不论是公司还是行业水平,风险回报之间都是正相关,而且对于行业水平来说,每一年都有效。(2)期望效用理论的评价。期望效用理论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模型,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期望效用理论与现实决策不符,风险回报关系也并不总是正相关的。正是由于期望效用理论存在的缺陷及其受到的质疑,激发了研究者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回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二 )前景理论的风险与回报关系研究综述 1979年卡尼曼和沃特斯基(Kahneman and Tversky)提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通常小心翼翼,不愿冒险;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通常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根据前景理论,风险和回报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函数关系,大多数的个人既风险规避又风险爱好,这与回报的波动有关。当回报高与目标时,个人会规避风险;当回报低于目标时,个人会寻求风险。同期望效用理论一样,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其行为倾向也是可以预测的。(1)前景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前景理论为解释人们在风险决策中的奇异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从研究角度看存在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研究个人风险态度和风险行为的前景理论能否适用于组织。对于这一问题,Bowman(1980)在研究问题企业(Troubled Firm)的风险倾向时即予以注意,他发现此前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文献已提出理性行动者(Rational-Actor)模型,并提出组织行为与个人行为相似的命题。Bazerman(1984)则通过对情景与组织行为关联性的考察,证明前景理论可以用于对组织行为的研究。Fisherbu和Kochenberger(1979)、Kahneman和Tversky(1979)在分析风险选择的时候已经强调了参考点(或目标水平、标准)的重要性。Kahneman和Tversky (1979)指出风险的态度不是由结果决定的,而是与一些参照点(即目标水平)有关。以上研究强调了目标水平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确定目标水平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则。因此,应用前景理论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确定目标水平。Payne和Crum(1980)描绘了一个在目标回报水平和参考点之间近似的类比,但是对于每一种情况来说,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规则来界定是否是正确的目标水平。由于目标水平是企业的战略水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回到战略管理理论和财务分析理论中去,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应用对其进行确定。Porter(1985)认为,当不能准确确定竞争对手时,将行业平均获利水平作为企业的目标或制定战略的参照是适当的,并各以通过和该水平的比较来判断企业是否取得了竞争优势。在财务分析理论中,Lev(1974)指出公司使他们的效益与行业平均适应,他强调把公司财务水平与预定的目标相适应,这种预定目标通常是基于行业平均的。Lev还对美国900多家大公司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了假设:公司周期性的使他们的财务比率与行业平均比率相适应。Frecka和Lee(1983)用其他数据研究公司财务比率,结果支持了Lev的假设。现实中,很多企业也是把行业平均水平看作经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不过,在对企业风险倾向的研究中,为了考察企业的风险回报关系,需要进行列联表分析,此时继续使用平均回报作为目标水平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自Bowman开始人们更倾向用行业回报的中位数来代表目标水平。曾进(2008)在确定目标水平时,对样本观察期内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均值进行排序并确定中位数,以该中位数作为目标水平。通过前景理论知道,风险与回报是非线性函数关系。Cyert和March(1963)试图描绘组织决策的方式,理论集中在内部的组织决策准则和程序,他们对以组织效益和期望水平作为决策的决定因素给予很大关注,指出组织通过多种维度来测试效益,这些维度包括产量、库存、销售额、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强调任何效益维度的关注程度是由高层管理的优先项目和以前经验来引导的。Mao(1970)指出高管界定风险是以是否没有达到目标水平为标准的。当效益处于一个稳定或稳定上升的情形时,大多数公司部会采取风险行为,如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广告等。Neumann,Bobel,Haid (1979)对1965-1973西德334家股票行业的公司,以公司规模为变量,得出在整个样本中风险回报之间正相关。但是样本分成大、小公司两组时,分别是正相关和负相关。但是Bowman(1980)选取了行业内公司进行经验研究,发现大部分公司的风险与回报是负相关的,他将这个研究称为风险悖论。Singh(1986)用前景理论作为研究框架调查组织效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由低于可接受水平的效益所引起的风险和回报是负相关的。March和Shapira(1987)指出当想到风险的时候,被调查的高管中80%只考虑消极的结果。Fiegenbaum和Thomas(1988)用会计数据检验前景理论,以回报的中位数作为目标水平,把公司分成两组:高于目标水平组和低于目标水平组,证实了前景理论的预期,在行业内部亦如此。曾进(2010)应用前景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倾向进行研究,发现:业绩低于目标水平的企业,风险-回报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业绩高于目标水平的企业,风险-回报没有相关关系。这一发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的问题企业同样更倾向冒险;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倾向不完全符合前景理论的预期;我国企业较欧美企业具有更强的冒险倾向。微观经济分析松弛是一种资源浪费,所以松弛水平高,回报差。Cyert 和 March(1963)认为尽管松弛对未来回报的直接影响不确定,但是在一些组织决策中,低回报能产生高风险,并且高回报与高松弛并存。这些发现表明回报对风险既有直接关系又有间接关系,直接关系是当回报可观时,风险就会降低,反之亦然;间接关系是高松弛对应着高回报和高风险。Kent D. Miller和 Michael J. Leiblein(1996)基于风险与未来回报以及回报对未来风险的关系建立模型,得出风险和未来回报之间是正相关,并且回报对风险是负向关,对所有时期来说是一致和显著的。支持了下滑的风险和未来效益之间正相关关系和效益对下滑的风险是负相关关系。实际上,当在研究中应用可替代方法时,风险回报的负相关关系就会显现。这些方法涉及到行业性质、时间、公司规模、多样化战略和风险态度。如与采用1960年以后的数据相比,采用1970年以后的数据风险-回报负相关关系更为普遍。Bettis和Hall(1982)、Bettis和Mahajan(1985)基于多样化战略和风险的研究揭示了风险-回报的负相关关系。Fiegenbaum和Thomas(1988)研究表明,分别以行业水平和公司水平作为目标水平时,在目标水平之下的公司,回报越低,风险越大;在目标水平之上的公司,回报越低,风险越小。(2)前景理论的评价。前景理论在解释风险回报负相关关系时认为,目标水平的存在导致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风险时作出了不同于期望效用理论下的选择,即倾向风险寻求。但这一结果未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如Bowman(1980)研究发现大部分公司的风险与回报是负相关的。1982年他对这种风险回报负相关进行了解释:问题企业(Troubled Firm)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然而通过对公司年报的分析,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由此可见,仅仅依据前景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复杂的风险决策和风险回报问题。

( 三 )公司治理理论的风险与回报关系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也强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多方面利害相关者的利益。由此可以,管理层的风险态度、风险决策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回报关系不仅受到行为科学的影响,还会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1)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风险回报关系的文献还较少。Amihud Y.和Lev B.(1981)通过研究发现,在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模式下,由于管理者和股东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管理层有可能会出于赌徒心理拿企业去冒险,或者放弃能够给企业带来正的净现值(NPV)的投资项目而给股东带来损失或机会成本,从而导致企业面临高风险和低回报。Palmer 和Wiseman(1999) 进行实证研究,发行股权对经理人的冒险行为有正向的影响,监督机制不同的企业,其管理层的风险倾向也具有显著的差异;John、Litov 和Yeung (2008)对公司治理与管理层冒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良好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的成长正相关,原因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而导致的过度避险,进而促使企业承担更具风险同时也更富有价值的投资项目;而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企业往往被大股东所控制,利益相关者也会由于趋向保守而向企业施加负面的影响。曾进(2009)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风险回报问题,发现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的风险具有负向的影响,对企业的回报具有正向的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风险-回报的表现。(2)公司治理理论的评价。公司治理理论更多从企业管理者所处的环境出发,分析其做出的风险决策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回报问题。与前景理论相比,对情景的考虑更加全面。因此,公司治理理论较完美的解释了问题企业中的风险回报负相关关系。

二、结论与启示

国外对风险与回报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一理论到多种理论、从表象到深入实质的过程,形成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使企业高效益、高质量的长期运行。这对我国在风险回报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应有所启发。通过风险回报的理论研究有利于风险管理者设计总体风险管理战略,建立详细的风险管理方法体系,寻求更好的方法来了解和控制风险,监督风险管理的应用和效力,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转。但我国目前关于风险回报的研究还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前景理论的,虽然这些研究者都是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变量的选择、模型的建立、样本的选择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上有所改进,但是缺乏对理论的创新和综合运用,制约了研究结论的适用性。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还表现出较强烈的风险寻求倾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避免“高风险-低回报”。同时,随着对风险回报研究的重视,企业风险管理者的角色也应引起关注。风险管理者的角色不是让风险从企业中消失,而是促进风险管理的发展,寻求更好的方法来了解控制风险,监督风险管理的应用和效力,协调向董事会的风险管理活动报告,在风险和风险管理之间起导管作用,从而使得企业高效益、高质量的长期运行。

*本文受新疆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曾进、刘勇:《我国上市公司风险-回报的相关关系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3期。

[2]曾进:《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倾向研究》,《预测》2010年第4期。

[3]余明江、谭小梅:《行为财务理论:综述与启示》,《新疆财经》2004年第4期。

[4]Jitendra V. Singh Source,Performance, Slack,and Risk Taking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6 .

[5]Bowman, E. H. a risk-return paradox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0 .

[6]Bowman, E. H. Risk seeking by troubled firm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2 .

[7]Fisher, N., & Hall, G. R. Risk and corporate rates of retur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9 .

[8]March, J. G., & Simon, H. A. Organiz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8.

[9]Padgett, J. F. Bounded rationality in budgetary research.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80.

[10]Shepherd, W. G.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1979.

[11]Bettis, R. A., & Hall, W. K.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ccounting-determined risk, and accounting- determined retur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2 .

[12]Fiegenbaum, A., & Thomas, H. Attitudes toward risk and the risk-return paradox: Prospect theory explan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

[13]Kahneman, D., &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s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1979.

[14]Lev, B.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perating leverage and risk.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74.

[15]Singh, J. V. Performance, slack, and risk taking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6.

[16]Bettis, R. A., & Mahajan, V. Risk/return performance of diversified firms. Management Science, 1985.

[17]Cyert, R. M., & March, J. G.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3.

[18]Kahneman, D., & Tversky, D.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s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1979.

[19]Crum, R., Laughhunn, D. J., & Payne, J. W. Risk preferenc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apital budgeting. In F. G. J. Derkindren & R. L. Crum (Eds.), Financing issues in corporate project selectionBoston, Mass.: Martinus Nyhoff. 1980 .

[20]Markowitz, H. Portfolio selec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2.

[21.Mao, J. C. T. Survey of capital budg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Finance, 1970.

[22]Kahneman, D., &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1979.

[23]Armour, H. 0. AND D. J. TEEC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 Test of the Multidivisional Hypothesi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8 .

[24]MARCH, J. G. AND Z. SHAPIRA "Managerial Perspectives on Risk and Risk Taking," Management Science, 1987.

[25]Stephen Ward. Exploring the Role of the Corporate Risk Manager .Risk Management, 2001 .

[26]Frecka, T. J., & Lee, C. F. Generalized financial ratio adjustment proce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3.

[27]Porter M 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M.. Free Press, New York, 1985.

[28]Kent D. Miller and Michael J. Leiblein, Corporate Risk-Return Relations: Returns Variability versus Downside Risk.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96 .

[29]BazermanMH.The relevance of Kahneman and Tversky’s concept of framing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4 .

[30]Conrad, G. R., & Plotkin, I. H. Risk return: U.S. industry patter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68 .

[31]Friedman, M., & Savage, L. J. The utility analysis of choices involving risk.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8 .

篇14

       专题笔谈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党的十精神解读 袁秉达

        (8)三位一体:理解十理论创新的钥匙 程伟礼

        (13)时代呼唤良法之治 李平

        (16)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研究 李小玲

        (20)十报告外交战略新思路解析 李海龙

        现代流通

        (25)线上线下的冲突与融合 周勇

        (30)病毒营销对品牌资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马进军 王绿茵

        (35)顾客让渡价值分析:基于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陈阳琴

        区域经济

        (39)苏州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转型的主旋律 毛群英

        (46)安徽省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 王亮 雷勋平

        专题综述

        (51)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研究方法综述 蒋琴儿

        案例研究

        (56)高等院校收入分配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基于z学院的调查 姜英来 江锦祥

        (60)“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的法律问题研究 姚泓冰 冯晓青

        商业文化

        (64)从宋代四川纸币发行及其命运看当今人民币超发的危机 魏华仙

        (71)美国商业伦理教育的困境及其对中国商学院的启示 吴红梅

        对策研究

        (76)第三方支付平台cnp交易风险防范 陈锐 余秀荣

        (79)美国商业判断规则:基于风险偏好和高管信义义务利益冲突的分析 胡晨晨

        (87)公司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以我国国有企业2010年的经验为据 刘儒晒

        (93)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争议及制度重建 王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