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范文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篇1

关键词:原真性实践教学;测量生命体征教学;中职护生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 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 护理提供依据[1]。生命体征的测量是对患者病情观察的基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 ,是《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护生重点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因此护理专业学生掌握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极为重要。

1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室W习生命体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体温测量前未将体温表甩到35°C以下,放置腋温表后,未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测量脉搏时,未在桡动脉上方,测量时间不准确;测量呼吸时,没有将手放至患者诊脉部位做诊脉状,测量时没有真正测出呼吸,随便编造数字;测量血压时,忘记驱净袖带内的空气,缠袖带时太松,位置偏低;听诊器的胸件没有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向袖带充气时,将水银柱打的太高等,以致于到临床实习后临床带教老师反馈回来的问题是学生对生命体征的掌握不到位,甚者不会测量[2]。

通过调查对此问题的原因分析:①学生未能体会生命体征对患者的重要性;②学生认为测量生命体征比较简单,没有充分重视,练习时只是看而不动手操作;③学生练习时,过度依赖周围同学的指导,练习效果较差;④没有严格遵循操作步骤,敷衍了事;⑤忽略操作前的核对、评估和操作后的用物处置等,只做中间的操作步骤,没有完整练习操作的意识;⑥学生认为生命体征的测量不如打针输液有技术含量,所以不愿意进行操作[3]。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原真性实践教学是把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4]。

2 原真性实践教学的应用

"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具有深远影响的著名文献《威尼斯》,主要用于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文,其意为:真实性、可靠性、确实性。目前,"原真性"作为术语,所涉及的领域已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遗产,更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然而随着21世纪对中职教育的兴起与重视,它也逐步进入中职教育实践教学中。

"原真性"实践教学依据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以课程培养目标所设计的知识体系为基准,通过护理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校院评价体系构建、效果评估等手段,探索性研究在校院合作下有计划地选择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践项目移至临床一线教学的一种教学环节。

原真性实践教学具有三个层次核心:教学环境真实、设置情景相符、临床问题引入贴切。我们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将理论与实训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学边做,使真实的护理过程变为教学过程变,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零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护理工作,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同时形成职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护理人才。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是《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护生重点掌握的一门操作技术。在原真性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提前让学生熟悉病例,带教老师床头示范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不同的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的方式和时间各异,如手臂受伤或过于消瘦的患者不适宜测量腋温;呼吸异常的患者要测组1 min;呼吸过于微弱的患者可以用棉絮放在患者鼻孔处;绌脉患者由2名护士进行测量;脉搏过于微弱及脉搏异常的要测足1 min等,同学们通过实例现场学习,错误的测量方法以及错误的数据会耽误患者的治疗,甚至错过最佳的 治疗期,通过临床实例让同学们重视生命体征的测量。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的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学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

其次带教老师现场讲解、提问,鼓励护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养成遇到问题多思考的习惯,培养护生观察患者变化及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原真性实践教学,在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实习护生从中学到的不止是正确的评估方法和操作方法,还有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临床思维能力。

生命体征的测量采取原真性临床实践教学让护生在教学过程中置身于真实的案例、环境及情境中。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解释、补充和延伸,更进一步提高护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在学习和运用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护理操作。可以达到提高护生病情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我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原真性实践教学还可以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护理技能操作都适用,因为原真性实践教学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平.两组学生对"生命体征"测量结果的差别[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20.

[2]Phyllis Brown Whitehead.Studying the Effects of the End-of-Life Nursing Education Consortium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J].Journal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nursing,2010,12(3):184-193.

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护理;英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护理英语是中职涉及外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主要是为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职业场景中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因此,该课程不仅具有护理专业的特色,同时还具有英语语言的特色。但是,当前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以及教学内容难以掌握等问题,导致中职护理英语的教学效果不高,影响了中职护理学生对英语的掌握。为了改变当前中职护理英语教学现状,提高中职护理英语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展开教学活动,进而达到教学目标[1]。项目教学法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掌握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寻找一种有效地学习途径,并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展示,最后有学生自己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并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真正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项目的设置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项目主体应该与实际相联系,因此,项目教学课堂应该变成学生日后真实工作环境的一个模拟场景,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任务以及突发状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及其实用性,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项目作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该项目的制定、实施、展示以及评价环节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手脑并用的进行实践性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过程中,“测量生命体征”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该项技能。接下来,笔者就举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测量生命体征”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名称、形式及其目标

本次项目的名称为“测量生命体征”,采用情景短剧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要实现的项目目标共包括三个,分别为语言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项目目标中,语言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掌握与生命体征相关的英语术语、缩写形式以及常用句型,比如vital signs、BP(blood pressure)、Your Bp is 135/85mmHg;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在护理场景下英语的听、说以及读等能力,并对学生测量生命体征的操作进行规范指导;情感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感受护理英语学习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护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测量生命体征”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应用过程

1、“测量生命体征”项目的设置

在设置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先对该项目的职场运用价值、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测量生命体征涉及内容相对较多,但该项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需要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内容较多但表达方式较为固定,因而只要学生进行努力学习便能够掌握。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职护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进行表演,因而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测量生命体征”内容的学习,并采用情景短剧的形式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展现。

2、“测量生命体征”项目计划的制定

项目计划的制定是该目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完整有序的项目计划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该项目的分组、项目的进度以及项目的要求等方面。在制定“测量生命体征”项目计划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具体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讨论后决定。

3、“测量生命体征”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过程是该项目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的重要环节。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分组并分配组员的职责

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人数应该在5~7人左右,该项目的角色主要包括了导演、医生、护士、患者以及旁白等,根据每个人的长处及其优势,分配相应的角色,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所长。

3.2 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分配每一小组的成员收集“测量生命体征”方面相关的资料。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测量生命体征”方面相关的专业术语、词汇以及短语等,了解护理人员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过程中可能会使用的护理英语语言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了解生命体征的相关内容、使用仪器以及规范的操作方法等。

3.3 编写并修改剧本

学生利用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情景剧剧本的编写,编写之后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讨论,再对其进行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先前收集的信息不断进行整合与创新,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护理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3.4 排练已编好的剧本

各个小组利用已经编好的剧本进行排练,排练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剧本的语言再次进行精炼,不断规范自己的操作动作,提高护理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

在以上整个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参与到该项目的实施,仅仅作为一个引导者,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向,为学生编写剧本提供相应的建议,必要时指导学生英语语言的表达。

4、“测量生命体征”项目的展示及其评价

课堂上各个小组对本组编排的情景剧逐一进行表演,待各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对其表演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了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与教师总结评价,其中,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能够使学生对他人与自己进行客观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时应该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护理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其专业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护理英语;问题;作用;实例

护理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中职涉外护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它既体现护理专业特色,又具有英语语言特点,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在护理职业场景中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教学内容不易掌握等原因,中职护理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为改变现状、提高护理英语教学质量,目前很多中职卫校英语教师尝试把项目教学法运用到护理英语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

1 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主导课堂

受护理英语课时少、难度大、内容多,传统教学理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师生间缺乏双向交流等现象在目前中职护理英语课堂普遍存在,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地辛苦,学生学地费劲,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1.2 学习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

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中职护理英语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专业词汇和句子,学生学到的是零散的、与临床实践脱节的“聋哑式”英语,在护理职业场景下运用英语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无法体验学习护理英语的实用性,也就谈不上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了。另外,一部分同学

认为自己没有出国意向,以后工作中接触外国人机会很少,护理知识可在专业课中学到,不必辛苦学习护理英语,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束缚了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主动性。

1.3 学用脱节,知识难以掌握

学生在学习护理英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是:上课认真听,课后花大量时间复习、背单词和句型,但就是记不住,即便记住了却很快遗忘,待运用时基本上只剩下几个支离破碎的单词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用脱节是最主要原因。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和转化知识的过程多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复习---运用”,这一过程中学和用被孤立成两个不同环节,学生缺乏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式学习,那么知识难以掌握是必然的。

2 项目教学法运用于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谓项目就是生产一件具体而有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从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内涵中不难看出实施项目教学法对解决中职护理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2.1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把自己所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寻找途径,得到一个结果,并展示和自我评价,这样就把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教学过程真正的成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最大限度的融入课堂,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

2.2 真实教学情境,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

项目教学过程中项目的设置一般都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项目主题也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项目教学课堂被真正设计成学生日后真实工作情境,也可以说学生提前经历了日后工作中的各种场景、各项任务和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学生能真切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3 体验式学习,让知识掌握更牢固

项目教学是把学科理论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从项目的制定、实施、展示到评价,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过程,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加深对课程要求知识的构建和运用,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种在“做中学、学中做” 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记忆深刻,知识一旦学会,将更加牢固。

3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测量生命体征”是临床护士最基本、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之一,也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之一。它虽简单、常见,但在护理场景下用英语表达生命体征的内容、测量仪器、正确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表述等等对中职生来说还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在学习 “生命体征”主题单元时作者主要运用了项目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阶段性项目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测量生命体征

项目活动形式:情景短剧表演

项目目标:语言目标---- 学生掌握与生命体征有关的英语术语、缩写、短语、惯用句型等,如vital signs, T.P.R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ate,and respiration), BP (blood pressure), thermometer, BP set; Take one tablet three times a day after meals. Your Bp is 135/85mmHg.等等。能力目标---- 通过项目培养学生在护理职业场景下的英语听、说、读、写运用和转化能力,规范测量生命体征的实际操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情感目标---- 体验学习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项目完成时间:每组准备2周,展示5--10分钟

项目操作过程:

第一步 项目设置 设置一个阶段性教学项目应考虑该项目的职场运用价值、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临床护士的日常工作,因而也是中职护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它涉及内容多但可操作性强,语言知识含量大但表述相对固定,对中职生虽有难度但经努力学习也能很好掌握,又考虑到中职生较活跃、善于表演,经师生共同商讨确定了“测量生命体征”教学项目,展示形式是情景短剧表演。

第二步 项目计划的制定 一个完整有序的计划是项目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分组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要求和评价等。制定项目计划过程中教师只起提纲挈领作用,具体细节则由部分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讨论后制定。

第三步 项目的实施 这一步是项目教学的主体,是项目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学生大部分护理英语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掌握都在这环节完成。首先,分组和组员职责分配。每组5-7人,包括导演、医生、护士、患者、旁白等,人员分配和职责分配均遵循发挥所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然后,查阅和收集资料。各组成员通过查阅护理英语教材、护理专业课教材、互联网,观看教学视频,走访教师和学长等方式收集有关“测量生命体征”的资料,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相关专业术语、词汇、短语、常用句型,以及护患间在测量生命体征时的惯用表达等护理英语语言知识,还会学习生命体征的内容、测量仪器、测量部位、规范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接下来,反复编写和修改剧本。这是对前面所获取知识的整合和创新,学生的护理英语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提升。最后,多次排练。排练过程中各组员不断精化自己的语言,调整和规范自己的操作动作,使语言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参与具体活动,只是为学生收集资料提供方向、剧本编写提供建议,必要时提供一定的英语语言支持,跟进项目进度等。

第四步 项目的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逐一进行短剧作品表演,对各组表演采用小组互评和老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各项评价,逐渐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教师评价尽量突出每组闪光点,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另外,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重视过程,既要有能力评价也要有态度评价。

项目教学小结:从项目设置到项目评价的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知识的讲授, 而是项目的组织者、协调者、学习的支持者、方向的引导者。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学会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分工合作,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和付出的艰辛,更体会到护理英语的有用性,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另外,此次项目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做中学、学中做”的机会,学生护理英语运用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参考文献

[1]郝中超.运用项目教学法实施编程语言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曾红.项目教学法促进中职英语与专业的有效结合[J]. 中国校外教育・A, 2010 (7)

[3]张桂香.中职英语与专业整合背景下的项目教学[J]. 时代教育,2013(14)

[4]何宁.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江苏教育研究,2014(6)

篇4

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尤其对于那些合并肝硬化、多发肝癌病灶、肝功能不良、全身状态差的患者,这种非手术疗法更具有重要价值[1]。它是在超声的监视引导下,将微波天线送入穿刺预定的肝脏肿瘤部位,根据肿瘤的大小设定功率与时间组合,作用时间一般需要3-10分钟。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相互摩擦生热。当温度达到60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形凝固,坏死的肿瘤组织被患者机体吸收。同时坏死的肿瘤组织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我科于2016年开展了微波消融治疗技术,为11例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疗效确切,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在31-78岁,平均56岁。肝癌合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1例;肝功能A级3例,B级8例,肿瘤多发患者2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2例。B超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患者5例,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患者6例。肿瘤大小在1-3cm,手术时间15-20分钟,术中均未留置引流管,平均住院2-3天。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协助医生、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及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肝功能储备、肝脏

弹性情况,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对手术的耐受力;核磁和CT检查了解病变部位、肿瘤大小及数目。其中4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均进行了肺功能检测、心脏超声检查,防止术中及术后出现意外。术前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练习咳嗽、咳痰的方法。常规禁食、水8小时,根据手术术式,行腹腔镜的患者予以术前清洁灌肠、留置尿管和胃管。

2.1.2 心理护理 在术前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其讲解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安全性

和优越性,使其认识到该项治疗是一种疗效可靠、微创、不良反应小的先进治疗方法。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案例,使其增强信心,消除疑虑及恐惧心理,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

2.2 术后观察与护理

2.1.1 一般护理 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低流量氧气吸入6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等情况,同时予以禁食、补液、抗炎、止血、护肝治疗。患者清醒后即可拔出胃管和尿管,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活动。雾化吸入,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进行咳嗽、咳痰。术后6小时患者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的或半流食流食。术后24小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2.2.2 出血 本组11例肝癌患者均合并有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不良、凝血时间延长的情况,术中消融针对肝组织的损伤以及肿瘤消融后破裂均可导致腹腔出血[2],因此,出血是病情观察的重点之一。术后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护理人员要倾听患者主诉,加强巡视,及时观察手术穿刺部位有无血性渗出、敷料有无渗血等情况。生命体征平稳后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本组11例患者无出血并发症发生。

2.2.3 疼痛 肿瘤组织消融坏死后由于肝脏组织炎症、水肿,造成肝脏被膜张力增加引起右上腹胀痛不适;手术穿刺、切口部位也可导致患者主诉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主诉、疼痛部位,对疼痛予以正确评估,及时通知医生查看患者排除胆汁渗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予以止痛药物处理。本组患者术后主诉疼痛级别为轻-中度疼痛。

2.2.4 发热 肝癌病灶经消融治疗后,机体吸收坏死组织可以导致体温升升高,加重肝脏

代谢负担,影响病情的恢复 。术后每日测量4次体温,连续测量3天,及时监测体温变化。本组1例患者术后第一日体温升高,最高在38.5℃,通知医生,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嘱患者多饮水,大汗时及时更换病号服、被服,随时保持清洁干燥。术后第2日体温降至37.5℃,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向患者讲解发热的原因,患者表示理解。

2.2.5 肝功能监测 微波消融治疗虽然针对肿瘤组织,但消融形成的热灼伤会对病灶及周

边肝组织造成破坏,引起肝细胞损伤和细胞内酶释放[3],引起肝功能一过性的升高。遵医嘱应用保肝药物治疗,及时留取血液标本,了解病情变化。

3.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包括指导患者注意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按时服药和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钱国军,微波凝固消融治疗肝癌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30):114-118

篇5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手术前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2-02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常表现剧烈腹痛、黑便、便血等症,临床常给予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顺利开展手术,及促进患者早期康复[1]。为此本文将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8.6±2.3)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和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复合溃疡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护理 患者入院后,采取头足抬高20°,以保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供血,预防器官缺氧,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腔呕吐物及分泌物,避免误吸造成窒息。

1.2.1.2 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心率、瞳孔、神志等,若患者主诉头晕、心悸、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暴躁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休克迹象,若有休克表征应及早发现判断,通知并协助医生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病情恶化。

1.2.1.3 出血量观察 严密观察并测量患者出血量,若出血量>5ml时,大便试验检查呈阳性;>60ml者有大便呈黑色;>300ml者有黑便或呕血症状;500-1000ml者表现脉搏加快、心悸等循环代偿症状;>1000ml者表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1.2.1.4 实验室监测 加强患者实验室监测护理,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电解质等,其中监测血红蛋白浓度,可判断出血程度,一般早期出血,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改善,待后期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开始下降,因此需持续性动态监测。

1.2.1.5 心理护理 患者因见呕血、黑便往往产生恐惧、紧张等负性心理,同时也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担心。为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并通过简单易懂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正视自身疾病,并让其认识到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以此解除患者的思想包袱,消除恐惧不安心理,并讲解手术配合要点,争取患者的配合。

1.2.1.6 术前其他准备 为患者采血配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输血输液,并做好备皮、置胃管和尿管等,为及早开展手术治疗做好前提准备。

1.2.2 术后护理

1.2.2.1 护理 待患者术毕送至病房后,及时了解麻醉剂手术方式,并妥善固定引流管、氧气管、输液管等管道,对全麻患者去枕保持患者平卧6h,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预防舌下坠,待血压平稳后方可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以利于减轻切口张力,促进呼吸通畅,预防膈下脓肿。

1.2.2.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隔30min监测一次血压、脉搏、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若出血量较多或术前有休克的患者,应每隔15min测量一次,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每1h监测一次。监测期间,预防静脉通道弯折、脱落,及早恢复血容量,并详细记录24h出入量。监测体温时,一般在37-38.5℃,无腹部症状,可给予物理降温。

1.2.2.3 胃肠减压护理 ①严密观察胃管24h引流的色、质、量,术后多为陈旧性血液,待术后24h后转为草绿色胃液;②持续胃肠减压,促进减少胃内积气、积液,促进吻合口吻合,降低腹胀、吻合口梗阻并发症发生;③预防胃管堵塞,若堵塞查明原因,并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疏通胃管管道。

1.2.2.4 饮食护理 术后早期给予静脉补液,待术后72h胃肠恢复蠕动后,给予少量饮水,待无不良反应后,给予牛奶、蛋汤等流食,每次100ml,4-8次/d,并减少输液量。待给流食无呕吐、腹胀后,逐渐过渡到米粥、面条等半流食,2-3周后无异常,可给予易消化的普食,切忌生冷刺激饮食。

2 结 果

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治愈27例(96.43%),死亡1例(3.57%),死因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3例,分别为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梗阻1例。

3 讨 论

对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控制溃疡出血,为进一步提高手术预后质量,术前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实验室监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之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手术治疗;术后在加强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的同时,应做好胃肠减压、饮食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以此提高手术治疗质量[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愈27例(96.43%),死亡1例(3.57%),术后并发症3例,占11.11%。结果提示,加强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保障手术预后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篇6

具有以下情况可判断为中暑。

病史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生活。

临床表现①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可发展至多脏器功能衰竭。②热痉挛: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强体力劳动后。大量出汗、口渴,大量饮水而盐量补充不足。四肢阵发性强制性痉挛,最多见于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及呃逆。体温多正常。③热衰竭:发生在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全身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可有脱水征象:心动过速、低血压、直立型晕厥。呼吸增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

简要抢救流程

见图1。

具体操作措施

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以脱离高温环境

操作步骤①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就近转移至阴凉、通风处:②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③解开衣扣,除去潮湿衣物;④可用扇子、电扇等降温。

重要提示①除去衣物时要适当,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向患者家属交代,取得理解和配合;②除去女患者衣物时要有其家属或女性医务人员在场;③采用电扇降温时切忌对准患者猛烈吹风。

态度要求抢救中暑患者首先要使其脱离高温环境,观察附近有阴凉、通风而且干净的地方。用最方便的方式,将患者安置平卧或半平卧。如在野外可将患者安置在树荫下或用遮阳物品阻挡阳光直射。医护人员应守护在患者身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指征。采取散热方法可根据当地条件,目的是使患者降温。在搬运和散热过程中,勿损伤患者,应体现出对患者的关怀和亲切感。及时通报患者家属并向其解释病情,有利于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以补充液体

操作步骤①根据现场条件,患者口服清洁凉水、凉开水或凉饮料;②有条件时在水或凉饮料中适当加入少量食盐;③记录补给的液体种类和补液量;④观察效果。

重要提示①补充凉开水、凉饮料的量要适当,以口涡缓解,症状消失为目标;②凉开水、凉饮料的温度要适当,不可过低,以免损伤口腔黏膜;③经口服补液后病情不缓解,应及时静脉补液治疗;④意识障碍者不可口服补液。

态度要求补充清凉含盐饮料以补充液体对于中暑患者及其重要。工作人员可就地寻找凉开水或凉饮料,甚至干净的泉水、河水等。有条件时加入适量的食盐。应安慰和鼓励患者,尽力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惊慌,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取得理解和配合。应该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急躁和焦虑心情,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热情。在帮助患者时,不要怕脏、怕累,让患者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真挚感情。在帮助患者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时注意补充的量和速度,防止“灌注”患者,避免呛咳。

吸氧以改善热射病患者组织供氧和维持生命

操作步骤患者脱离了高温环境后,如为热射病,病情严重,可给患者吸氧。①准备物品;②向患者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一侧通畅鼻孔,并清洁;④连接鼻导管;⑤调节氧流量1-5L/分;⑥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重要提示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②急性肺水肿在湿化瓶内可改装20%-30%酒精,起消泡作用;③停止用氧时,须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④注意防火。

态度要求热射病病情严重,吸氧有助于改善机体缺氧。通常卫生院急救包中应备随时可用的氧气袋,以免紧急情况下使用,如现场未备氧气,应将患者转运至卫生院后迅速给氧。用氧气并氧气袋或制氧机吸氧。应用前进行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吸氧的有效性,使用氧气应注意防火。

监测生命体征以利判断病情

操作步骤

监测生命体征: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楚、烦躁、淡漠、昏迷状态;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伴有周围循环衰竭,为热射病表现。②测量体温: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伴有周围循环衰竭,为热射病表现;热痉挛时体温多正常。热衰竭时体温可轻度升高。③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钟,脉搏增快伴血压降低为周围循环衰竭表现;④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钟,中暑患者呼吸往往增快,特别是伴体温升高者;⑤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降低

判断病情(有无心肺复苏术的指征):①意识丧失;②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停止;④瞳孔散大。

重要提示①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必须立即心肺复苏;②血压

态度要求中暑是一种常见病,热射病时患者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应及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据此判断病情危重程度。观察生命体征必须仔细认真。测量体温时应准确,嘱患者正确的测量方法。高热患者应及时降温处理。监测血压、脉搏,及时判断是否存在循环衰竭。注意尿量变化,警惕肾功能衰竭。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理解和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患者病情出现危险如心跳呼吸停止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给予及时心肺复苏处理。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降温以防止器官进一步损害

操作步骤

体外降温: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适当脱去衣物,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对于无循环衰竭的患者,可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30%水中传导散热降温。对于循环衰竭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试皮肤或同时应用电风扇、空气调节器等降温。

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可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条件具备也可用20℃或9℃无菌生理盐水行腹膜透析。

药物降温: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25~50mg加入500ml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1-2小时,用药过程中进行血压监测。紧急情况下可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25mg加入5%葡萄糖100~200ml中,在10-20分钟内静滴完毕。

重要提示①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应在1小时内将体温降至38.5℃左右。②无明显体温升高者不采用体内降温及药物降温。③热射病患者应立即降温。④药物降温不作为首选,如必须采用药物降温,应注意进行血压、神志、呼吸监测。低血压者酌情补液并给予阿拉明、多巴胺等药物;昏迷伴呼吸抑制者应及时开放气道,并慎重选择药物降温的方法。⑤体温降至38.5℃时,停止降温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回升,应再次行降温措施。

态度要求降温操作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和给以配合的方法。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操作时应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药物降温时应认真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腹腔透析应当具备相应条件和技术。应当首先采取较易实施的体外降温。降温治疗中,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当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应当沉着镇静,及时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处理。对于女性患者应进行必要的遮蔽。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学术信息

老人服氨茶碱需减量

篇7

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湖北省通城县 4374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体征,提出观察指标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到2014 年1 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20 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20 例患均有腹痛、头晕等症状,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呕血和便血性质和量;观察组实施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之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该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呕血、失血性质,并且给予患者优质和科学的护理,以提高预后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观察;护理干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空肠上端以及胆道病变等引起急性出血,起病急,危害大[1]。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头晕目眩以及心悸、胸闷等[2]。该疾病属于严重的消化道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将对患者生命构成直接的威胁[3]。因此,患者入院后应该严密监测患者情况,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患者主要观察内容,实施科学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就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3 年1 月至2014年1 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20 例,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观察组中男性38 例,女性22 例,年龄32-58 岁,平均年龄(48.5±3.0)岁;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 例,年龄30-60 岁,平均年龄(52.2±4.0)岁。患者均不同程度呕血、便血,伴有休克症状,无肠道粘黏、胰腺炎症及禁忌症等患者。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患者入院后经过临床诊治后,护理人员给予一定的安慰,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①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存在明显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等,测量患者血压和呼吸情况,测量患者体温等;②治疗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立即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缓解患者病情;③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疾病会造成患者心理恐慌,护理人员应该用亲切的言语,耐心的解答患者的问题,通过握手和帮助给患者安全感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包括:

呕血、便血,是否心率和心律失常以及观察尿量和是否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等。针对患者情况,接受上述护理后,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 )表示,对比进行t 检验,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患者均伴有呕血、便血、心率和心律失常,尿量排除少,肾血等情况,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如表1。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统计120 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观察患者呕血和便血性质及量。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伴有黑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上伴有呕血和便血现象,如果出血量大,未经过胃酸充分混合直接呕出,就会呈现黑便,甚至是暗红或鲜红。其次,还应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该疾病的患者存在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就会出现头晕和心悸以及四肢乏力等症状。此外,患者排尿量也非常重要的指标。尿量是反映患者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情况,观察患者的尿量,24h 记录患者的进出量。上述都是重要的观察指标。而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我院护理人员也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很多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从容的应对患者各种消极情绪,从正面引导患者,解除患者紧张和焦虑的心理,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指标很多,入院后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观察结果,及时给予患者护理,缓解患者心理问题,提供药物护理和饮食以及症状护理等内容,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提高治愈率,降低疾病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 尉淑红, 韩凯, 纪付华等.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9):300.

篇8

>> 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测量中互感的消除 生物阻抗测量系统的改良 AMI病人的急诊监护 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 浅谈休克病人的监护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护理人文关怀在胸心外科监护室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pH变送器的阻抗要求及测量方法 用于人体皮肤阻抗测量的激励源设计 接地网接地阻抗的测量与实测应用 高阻抗微弱信号测量的保护电路设计 老年危重病人的监护 心电监护病人的护理体会 音响中的阻抗与匹配 监护仪在1248例骨科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胸外伤病人的护理 经腹超声监护在高危宫腔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经小骨窗开颅术后在ICU中的监护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实施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ADI;病人监护仪;呼吸测量;ADAS1000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3.12.003

呼吸系统通过呼吸为我们的血液提供充足的氧气。身体中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生长并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当我们呼吸时,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作为细胞呼吸副产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呼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过程,一般不费力气,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后者使隔膜和肺部周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这种收缩和舒张产生有节律的呼吸率和模式。放松呼吸是恒常现象,偶尔会打哈欠或叹息。安眠时,仅吸气肌肉工作,呼气通常是一个被动过程,即吸气舒张后肺部反弹[1] 。

正常呼吸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年龄、健康程度和压力水平等,一般具有恒定的速率和容量。新生儿的呼吸率每分钟约30至60次,成人的正常呼吸率约为每分钟12至20次,可能因压力、疾病和活动水平提高而增多。通过呼吸技术或冥想可实现更加放松的状态,使呼吸率降低至每分钟仅3到5次。

在医院环境中,通过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和意识水平的生理观察,医生和护士可以及时获得与病人健康相关的信息。在这些参数中,呼吸率是一项重要的生命体征,它提供有关病人不适或呼吸问题方面的重要信息,但有时候未得到充分利用[3-4]。异常呼吸率(超过表1所示值)、呼吸节律变化或比较吃力的呼吸,可能意味着某种生理不稳定,可帮助确定病人是否存在CHF(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问题[5]。

确定病人呼吸率的关键是测量胸腔的电阻抗,它会随着每次吸气和呼气而变化。病人吸气时,胸阻抗增大,呼气时则减小。一个设计用于检测此阻抗变化(基于呼吸阻抗描记)的电路可提供高频差分电流,然后通过一对电极将此电流驱动至病人侧。呼吸引起的阻抗变化产生相应的电压变化,可在同一对电极(2线呼吸测量)或不同的一对电极(4线呼吸测量)上测量此电压变化。

实现最佳呼吸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决于病人位置。例如,如果病人正在睡觉或躺着,呼吸通常处于腹部区域,因此导联II或III可提供最佳2线测量。如果病人处于竖直位置,则导联I电极对可提供更好的信号。此外,压力常常使我们仅用上胸部呼吸,针对比较镇静的病人,导联II或III可能依然是合适的选择。一个设计用于复用不同电极对的呼吸电路可确保实现充分覆盖,从而捕捉最佳呼吸测量。

驱动电路

典型配置由驱动和测量电路组成。驱动部分可以是DDS或DAC,在编程设置的频率下将两个不同相位交流耦合电流提供给一对电极。电流通过串联电阻和电容传递至病人。交流耦合可将病人与直流电隔离开,缓解向病人施加共模电压的相关顾虑。

交流耦合电容的值决定电流幅度。电容值越大,则驱动电流越大,因而电压差也越大,信噪比越高。图2显示了呼吸驱动和测量电路的典型信号链。

医疗标准规定了可安全注入病人的最大容许电流,DC至1 kHz为50μA rms。频率每提高一倍,容许电流也加倍,直至提高到100 kHz时的1 mA,然后持平。

驱动频率通常高于20 kHz,当频率从较低值提高到100 kHz时,皮肤至电极阻抗降低大约100倍。

100 kHz以上的频率对于呼吸驱动而言不常见,此时杂散电容难以控制,手术设备等干扰也会造成问题。

载波电极间的阻抗等于以下阻抗之和:电缆电阻(包括每个电极的除颤保护电阻,RCABLE通常为1k至10k欧姆,某些电缆更大)、电极与皮肤的接触阻抗(50至700欧姆),以及电极间身体大块组织的阻抗(RTHORACIC约为100至500欧姆)。存在上述大静态阻抗的情况下,测量电路必须解析呼吸过程中出现的小于1欧姆的身体阻抗变化(R典型值是0.2至5欧姆峰峰值)。图4显示了分布在至病人路径上的各部分阻抗。

测量电路

此电路的测量部分由高通滤波、放大、抗混叠、模数转换和数字域中的同步解调组成,如图2所示。采集的信号为驱动频率的调幅载波和呼吸频率的浅调制包络。

图5所示为信号在时域中的样子。载波调制很小,对相关噪声源有严格的限制,因此需要产生尽可能大的信号。载波的幅度和呼吸包络取决于驱动电路产生的电压、静态和动态呼吸胸阻抗的值,以及驱动电路输出端之间的总电阻。

测量分辨率受可用信噪比的限制。如上所述,呼吸期间胸腔的电阻抗会发生变化,在高达10k欧姆(驱动和返回路径的电缆总阻抗)的基线上,变化值约为0.2欧姆。对于一个300 mV信号,它产生大约2μV的变化,因此必须使用极高分辨率ADC或过采样。

电极与皮肤接触,形成一个简单的电池,每个电极可能具有高达300 mV的半电池电位。高通滤波器滤除直流信号成分,并提供更大交流增益。经过抗混叠后,ADC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信号乘以信号发生器的I和Q相,结果经过低通滤波,获得与信号发生器同相和正交的信号成分的幅度。由于呼吸频率很低,因此这些低通滤波器可以具有数十Hz的截止频率。I-Q信号可转换为幅度相位格式,或由主处理器直接用于进一步滤波、呼吸率计算和分析。

ADI公司的ADAS1000可应对呼吸测量电路设计相关的许多挑战。此芯片主要是一个多通道ECG前端,此外还提供一个兼具驱动和测量功能的完整呼吸电路。ADAS1000提供一个灵活的呼吸配置,驱动和测量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上切换(导联I、II和III),确保可以检测到尽可能最佳的呼吸信号。它还支持分离呼吸“驱动”和“接收”路径的选项,如图6所示,以提供比ECG电缆所能实现的更大的驱动。

这对运动期间的呼吸测量很有用,可以驱动一组电极,而测量另一组电极。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如下配置:将载波注入到(例如)导联I,而在另一组电极上进行测量(4线配置)。

需要更高分辨率(

篇9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对策 体会

资料及方法

2001~2004年收治出血量>1000ml产妇64例,其中初产妇43例,经产妇21例;未行产前检查5例,院外以产后出血转入我科9例;年龄22~38岁,平均28.8岁。分娩方式:剖宫产38例,顺产26例;出血量1000~2000ml 56例,2000~3000ml 6例,3000~4000ml 1例,>4000ml 1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8例(75%),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6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子宫破裂1例。

产前应定期检查,加强健康教育,教会孕妇自我监测的技能,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

产时监护:第1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变化,及时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用产程图描述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第2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及科学接生,特别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阴道出血量,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量。第3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地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准确收集测量产后出血量,检查宫底和阴道流血情况,如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全身情况。

产后出血的抢救:迅速有效补充血容量,马上建立静脉通路,尽可能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流量4~6L/分,并观察吸氧效果。徒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内积血压出,达到止血目的。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一旦发生休克,应积极进行抢救,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量,精确测量出血量并作好记录[1]。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结 果

64例均治愈,其中61例迅速止血,2例缩短了病程,1例子宫切除。

讨 论

及时了解病人的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的重点,为治疗和抢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指标。做好产前检查、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的意义。要及时发现产后出血,认真查找原因,确保抢救成功[2]。

重视产前保健,提高分娩质量(严密观察及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宫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心理。离开产房前要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以防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给产妇营养丰富的饮食,纠正贫血,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鼓励母亲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 何仲,主编.妇产科护理学专科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

篇10

检查意识

可大声呼喊病人、拍打病人脸颊或拧病人手足等观察反应。意识清楚的,可以回答问题,答话切题。确定病人是否昏迷,简单的鉴别方法是用棉花丝轻轻触碰病人眼睛角膜。正常人或轻症病人会立即出现眨眼动作,而昏迷,特别是深昏迷病人毫无反应。当病人失去意识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对于昏迷病人,要观察双眼瞳孔。正常人两侧瞳孔是一样大、一样圆的,遇到光线照射会迅速缩小(瞳孔对光反应)。当病人脑部受到严重伤害,两侧的瞳孔可能不一般大,缩小或散大;当用电筒光线突然照射瞳孔时,瞳孔不缩小或缩小反应迟钝。外伤或昏迷病人瞳孔散大、固定,往往说明病情危重。

检查呼吸

人体通过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实现内、外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维持生命。人的呼吸器官(包括上呼吸道、支气管、肺、胸膜)以及纵隔、心脏、血液、神经等系统生病或中毒后,会使患者感到气不足或呼吸费力,表现为呼吸频率(次数)、深度和节律改变。严重时患者端坐位,用力呼吸,嘴唇发绀。如病人出现呼吸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找病因,及时治疗。

观察呼吸,主要看胸、腹部有无起伏。有起伏说明有呼吸,没有起伏说明呼吸很微弱或已经停止。也可将手掌心或耳朵贴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感觉有无气流进出。或者用一丝纱线(或一小片棉花、餐巾纸、草叶等)放在病人鼻腔或口腔前,观察是否被气流吹动。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8次。垂危病人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病人生命垂危时,呼吸变得缓慢、不规则,直至停止。对呼吸已经停止者,须马上施行人工呼吸。

检查脉搏

从出生到死亡,人的心脏一直在跳动。心跳是重要的生命体征。没有心跳,说明人已经死亡或接近死亡。观察心跳,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触及病人手腕桡侧(掌侧大拇指一边)的动脉。如有搏动,说明心跳存在。如果不清楚,可触摸病人颈动脉,也可以用耳朵贴在病人心前区听有无心脏搏动,还可以观察病人颈部动脉是否有搏动。凡是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都可以用来诊脉。每次测脉搏时间不能少于30秒,心脏病患者要测1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如发现病人心跳停止、脉搏消失,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

测量血压

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它是指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施加的压力。当心脏收缩,血液射到主动脉内,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当心脏舒张,动脉内最低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如某人的收缩压为17.3千帕(1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10.7千帕(80毫米汞柱),则其脉压为6.67千帕(50毫米汞柱)。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突然降低,常常是出血过多或病情恶化。测量血压还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统状况。

测血压常用血压计有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气压表式血压计3种,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目前水银柱式血压计较为常用,测量部位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或下肢动脉处。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均为成年女性,20~30岁6例,31~40岁24例,41岁以上7例。

1.2 手术方法 目前多采用硅凝胶假体植入胸大肌后或乳腺与胸大肌之间。根据患者松弛程度及个人要求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常见的手术切口有腋窝横皱襞切口、腋窝前皱襞切口、乳晕下切口及下皱襞切口[1]。

2 术后护理

2.1 监测生命体征 隆乳术可采用全身麻醉、高位硬膜外麻醉及局部麻醉等,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 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连测4次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每4 h 1次,假体植入人体后,多数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症状,由于假体植入体内,皮肤必须适应新的大小,有紧绷感,肺扩张受阻,加之手术剥离腔隙疼痛,患者不敢用力呼吸,因此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护士应于术前告知患者术后会出现上述症状,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后指导患者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烦躁,取舒适卧位,平稳而规律的进行有效呼吸,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5 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2 引流管护理 术后沿左右剥离腔隙内各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负压管接2.66 kPa(20 mm Hg)负压球[1]或空针,护理时注意维持固定有效的负压,经常巡视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若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每日更换负压球或空针并用标签注明更换时间粘贴于负压球或空针上,及时倾倒引流管内引流液,操作时戴无菌手套,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切口及引流管接头处。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3 d拔除。

2.3 护理 全麻术后未完全清醒及高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4~6 h至完全清醒,预防呕吐时误吸,局麻或全麻6 h后完全清醒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此卧位可降低胸部张力,有助于缓解术区疼痛及憋气症状。

2.4 疼痛护理 隆乳术后24 h内疼痛为最常见且较主要的症状,主要是因为假体植入胸大肌后,皮肤向外扩张,张力大于术前,加之消失后剥离腔隙带来的疼痛,使患者较难忍受。因此,护士应在术前给患者做好充分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及原因,使其有充分思想准备,术后护士应立于患者床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倾听患者主诉,并安慰患者,疼痛难忍时可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如布桂嗪0.1 g肌内注射。

2.5 心理护理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隆乳手术的患者多数要求为其保护隐私,甚至不会告知自己的家人。因此,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来做手术,加之术后担心手术效果及知识缺乏,使患者呈现焦虑、孤独的精神状态。护士应经常陪伴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并给予生活护理,使其患者摆脱孤独的心理状态。

2.6 康复指导 术后上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6个月,防止假体上移,术后1个月内避免上肢剧烈运动,术后6~7 d拆线后开始做按摩, 2次/d,每次20 min,坚持做6个月~1年,防止假体纤维囊形成。

篇12

具有以下情况者可判断为氰化物中毒

有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氰化物史,现场或家中、环境中有氰化物的存在。最常见的是吃苦杏仁和木薯引起中毒,小儿误食苦杏仁10~20粒,成人约40-60粒即可引起中毒;成人生食木薯400 g左右即可引起中毒,食至500 g左右即可致命。氰化物种类甚多,常见及毒性高的无机氰化物有氰化氢(氢氰酸)、氰化钾、氰化钠、溴化氰等。有机氰化物f腈类)有乙腈、丙腈、丙烯腈等。某些植物如桃、杏、枇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及木薯等都含有氰苷,进食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氢氰酸。

吸入高浓度的氰化物或一次口服致死量(>100 mg)的氰化钾或氰化钠,可在数秒内突然出现强直性痉挛,呼吸困难、昏迷,约2-3分钟呼吸停止,死亡。

急性中毒可分为四期 ①刺激期: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动作不协调、大便紧迫感等。②呼吸困难期: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有恐慌感、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口唇及指甲无发绀现象、皮肤黏膜呈鲜红色。③痉挛期: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严重者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冷汗、二便失禁、血压下降、昏迷。④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浅慢、二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循环中枢因麻痹而死亡。最为明显的是呼出气有苦杏仁味,皮肤黏膜和静脉呈鲜红色。

抢救流程

氰化物中毒的抢救流程见图1。脱离中毒现场及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以决定是否行心肺复苏

操作步骤 脱离中毒现场:经皮肤或吸人中毒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通风处,脱去污染的衣物,以防止中毒加重。

氰化物中毒可导致呼吸停止,随即心跳停止。现场要首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态度要求 脱离中毒现场时应注意保护好患者,防止不必要的损伤,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处。脱去衣物时要适当,注意保护隐私,对于女性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遮拦。吸入高浓度的氰化氢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的氰化钠(钾),可迅速致死,一旦出现心肺复苏的指征,要果断采取行动,立即行心肺复苏。要向患者家属讲清楚患者目前的情况及预后,征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同意和配合。要根据现场条件和病情状况,规范操作。操作时,要专心致志,切忌慌乱,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损伤。在与家属交代病情时,要客观地说明过程。

重点提示 发现患者后首先要确定是否有呼吸、心脏骤停。

吸氧以改善缺氧状态

操作步骤 氧疗具体方法较多,包括鼻导管法、开放面罩法及经气管导管法等,下面重点介绍鼻导管吸氧的具体方法。①准备物品;②向患者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鼻腔,并清洁;④连接鼻导管;⑤调节氧流量;⑥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态度要求 氰化物中毒存在缺氧,应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及时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吸氧的重要性,迅速将准备好的氧气安装好,进行吸氧,向患者说明需要配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时观察情况,保持通畅给氧,当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时,要立刻采取措施给予解决。操作时,要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要严密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并认真填写记录。

重点提示 注意保持有效吸氧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利进一步治疗

操作步骤 生命体征监测,重点观察呼吸及脉搏、血压的变化。①观察呼吸:记录次数份;②测量脉搏:记录次数份;③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④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状态;⑤测量体温:明确体温高低;⑥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态度要求 氰化物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极易出现呼吸停止,应认真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及心跳变化。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意义。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清除毒物以防止毒物进一步吸收

操作步骤 对于皮肤及眼中毒患者应立即进行冲洗,可选用大量清水,最好是流动水进行冲洗,如有条件可加入5%硫代硫酸钠进行冲洗;口服中毒者进行洗胃处理,洗胃液选用5%硫代硫酸钠或O,2%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溶液。

态度要求 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除毒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理解和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予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脱离中毒现场,并转移至通风、安全之处,切忌动作粗暴,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催吐时注意勿伤及口腔组织;洗胃时,下胃管要轻柔,鼓励患者配合,安慰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配合;灌液时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应防止窒息;当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观察结果及救治措施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应用解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以治疗患者操作步骤

应用解毒药物 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放在手帕中压碎,给患者吸入15~30秒,间隔2~3分钟再吸入1支,直至静脉注射亚硝酸钠为止;②立即用3%亚硝酸钠10~15 m1,加入25%葡萄糖液20 ml,静脉缓慢注射,≥10分钟。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休克先兆,应立即停止使用本药。

对症支持治疗 ①建立静脉通路;②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ATP)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功能恢复;③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提高应激能力,防止肺水肿;④抽搐时可使用地西泮10~20mg肌内注射。

态度要求 应用解毒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名称、剂量,使用的用法、用量。使用之前仔细核对,防止差错事故。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用量,但不可盲目增加或减少用量。不能确定时同事协商或联系上级医院取得帮助。对症处理时要按病情需要出发,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向家属及意识清楚的患者讲明应用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要安抚情绪,尽量消除患者的恐惧,以取得患者极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心肺复苏以抢救患者生命

操作步骤 行心肺复苏术。

态度要求 这是一项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措施,要因地制宜、果断采取行动。要向患者家属讲清楚预后,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和配合。要根据当地条件和病情状况,尽可能规范操作。操作时,要专心致志,严格按照程序操作。虽然情况危急,但仍然要有条不紊,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周围组织器官损伤。在与家属交代病情时,要客观地说明过程,不应该夸大危险后果,也不应回避问题。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积极纠正并发症,并给予积极处理。必须了解是否具备复苏条件,应注意及时呼救并联系“120”或上级医院求得支援。医务人员平时应加强心肺复苏的训练。

观察患者症状、生命体征以确认治愈

操作步骤 观察患者直至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从而确认患者达到治愈:①患者呼吸困难、头晕、心悸、四肢无力、口唇麻木等症状消失。

检查生命体征稳定,重点观察呼吸、脉搏、血压。①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②血压正常90~140/60~90 mmHg;③脉搏正常60~100次/分;④意识清楚、无烦躁或昏迷;⑤体温恢复正常36~37℃;⑥尿量正常>30 ml/小时。

及时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及处理措施。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有明显不适,再到医院就诊或请医生专访。

态度要求 生命体征监测时应仔细认真,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配合。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及时记录检查及监测结果。对达到治愈的患者,要建立联系,告知患者回家休息的注意事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帮助患者转院以获得进一步处理

篇13

关键词:妇产科 手术 腹部切口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5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71-02

实行剖宫产的产妇需要在手术后卧床更长的时间,以有效恢复[1],但是,正是由于产妇需要卧床较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其在卧床期间容易出现腹部感染的现象,从而对其正常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困扰,不利于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2],从而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生威胁。因此,对于此种情况,临床护理要事先对可能造成产妇出现腹部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对产妇腹部伤口的有效护理,从而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现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对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用的132例产妇中,年龄跨度为20~52岁,平均年龄29.6岁。其中第一次产子的产妇有80例,非初次产妇有52例。产妇的孕期在30~42周之间,平均为36周。有52例产妇未做产检,60例产妇进行过系统的产检,20例进行了正常的产检。由于产妇的身体素质、年龄、营养状况均无太大差异,不对该研究造成大的影响,因而病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6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在产妇进行完剖宫产后,2h内要监测子宫的收缩情况以及阴道的出血量,并且要每隔30min测量一次产妇的血压、心跳、呼吸、脉搏、血氧饱[2]等生命体征。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15min测一次。在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的同时要密切关注产妇是否有头晕、胸闷、眼花等情况发生。在术后的6h后,若血压趋于平稳,可将血压、呼吸、脉搏的测量改为每小时1~2次。在手术之后的1天后,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改为2~4h一次,3天后的测量改为一天2~3次。产妇要根据血压的变化来规范药物的使用,一旦发现血压变化,要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对药量进行调节。当心率大于110次每分钟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并且迅速、准确的判断是否有心脏衰竭的可能。

1.2.2 腹部伤口护理。要每天定时观察腹部伤口是否有渗血的情况,并且观察其局部是否有压痛、肿红的现象,一旦伤口发生渗血的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及时镇痛。并且疼痛容易造成患者的精神紧张,因而要及时缓解其疼痛感,以减少产妇术后的焦虑情绪。

1.2.3 饮食护理。在术后要给予产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的营养饮食,对于盐量无要求,但是全身水肿的患者要减少盐的摄入。产妇应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的过量所引起的胃部急剧扩张,导致胃供血的剧增,从而导致腹部伤口开裂的情况,进而引起腹部的感染等。

1.2.4 镇痛泵护理。医院的镇痛泵主要是由氟哌啶醇、布比卡因、丁卡因、吗啡加生理盐水组成的,由麻醉师配制而成。患者在术后需要接上硬膜外麻留置管进行治疗。在镇痛泵使用期间,要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红肿、渗液的情况,并且要观察患者的接头处是否出现脱落的症状。如果出现脱落情况,护士应在无菌操作下接上硬膜外麻留置管,再叫麻醉师及时的进行处理,镇痛泵的使用并不影响患者的睡眠,也不影响其下床进行活动,患者一般在48h后需要拔管,这样有助于镇痛效果的实现以及产妇的睡眠,这对于产妇术后的恢复以及哺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切口疼痛。会影响乳汁分泌和喂乳动作。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107)d,对照组为(6±1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妇在手术后应该在更加严密的仪器的监测下,更加精确、及时的药物的治疗下,更加敬业、专业的医务工作者的帮助下以及家人的细心呵护下慢慢恢复[3]。因此,安静舒适的环境,严密监测下的心跳、脉搏、血压的变动情况,输液的药量大小,准确记录的出血量,腹部渗血与否的观察,良好健康的饮食还有家人的配合与支持才是产妇早日康复的保障。该项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专门的、针对性的产妇术后镇痛泵护理,可以大大降低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使产妇在医院得到更好的医治。

参考文献

[1] 段涛,丰有吉,狄文.子宫下段剖腹产加术后镇痛泵的护理体会[J].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11):501―506

篇14

【关键词】 超声引导;囊肿;穿刺;术中护理;体会

目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肾囊肿是临床医生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患者治疗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手术治疗,填补了肝肾囊肿微创治疗的空白。加强术中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可以防止术中不良反应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还可以连续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2007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对肝肾囊肿患者进行穿刺治疗,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术中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肝脏囊肿116例,男63例,女53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2岁;肾脏囊肿238例,男125例,女113例;年龄17~7岁,平均年龄58岁。354例患者穿刺治疗前均行彩超检查确诊,囊肿大小约3.3cm×4.1cm~4.0cm×9.2cm。

1.2 方法 嘱患者取合适卧位,采用超声仪扫查肝、肾脏以确定穿刺囊肿的位置及与周边组织的境界关系,消毒局部皮肤,铺盖无菌巾。换用消毒好的穿刺探头,在超声引导下将(18~19G)PTC针刺入囊肿预定的位置[1],拔出针芯,抽尽囊液后,向囊肿内注入适量的消痔灵注射液硬化5min后抽出,再次注入适量的消痔灵注射液留置[2],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2 护理

2.1 术前评估 术前调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各项检查、化验是否完善,检查患者术野皮肤的完整性,询问并嘱咐患者排二便,测量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并作记录。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并向他(她)们介绍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治疗的安全性及重要性,使其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配合医师完成治疗。

2.2 术中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和面色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在生命体征观察单上,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2.2 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变化 当穿刺针刺入脏器的囊肿内,少数患者会出现不敢呼吸或憋气现象,此时护士应一旁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频率、深度(缓慢呼吸),并嘱咐患者不要说话、咳嗽、打喷嚏,避免穿刺针误伤周围神经组织和脏器。

2.2.3 疼痛和局部肿胀的护理 询问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疼痛、肿胀感,一般患者的疼痛感比较轻微均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对不能耐受的患者应了解疼痛发生的时间、范围及性质,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

2.2.4 吸氧护理 持续低流量(2L/min)鼻球给氧,给氧前先试管道是否通畅,观察患者两侧鼻孔,选择合适的鼻孔塞入鼻球并用胶布固定,给氧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

2.2.5 局部皮肤护理 术程中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颜色,有无红、肿及出血情况发生,防止因操作不当误划伤局部皮肤或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术毕穿刺创口覆盖无菌敷料。告诉患者术日不可洗澡,如果局部有瘙痒感,应通知医生,切不可用手抓挠,防止穿刺点感染。

2.2.6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主诉,安慰、关怀病人,适当的向患者讲述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治疗的方法、护理措施的意义,告诉患者不要紧张、放松情绪,避免局部血管过度收缩或扩张。使他(她)们很好的配合医护工作,完成治疗。术毕嘱患者取舒适卧位,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30min后,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无明显不适主诉,遂由经治医师用轮椅或平车推回病房[3]。

3 结果及护理体会

(1)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治疗是一种既安全简便,又收费合理的治疗方法,且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容易接受,为临床医生开辟了肝肾囊肿微创治疗法的新途径。(2)本组354例患者通过跟踪随访(3个月、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3)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治疗改变了传统的外科单一手术法,加强术中护理可以实时不间断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4)加强术中护理可以为患者住院期间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增进护患关系,促进健康,缩短了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烦,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5)肝肾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病,随着超声医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介入超声的发展[4],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的微创治疗已被临床医生首肯。同时加强术中护理可以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推进不同疾病治疗领域中护理服务更快更好、更深入的发展。(6)指导患者定期门诊复查(3个月、6个月~1年),观察治疗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先存,左鲁生,田瑞霞,等.超声引导下注射消痔灵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 (12):24-26.

2 朱先存,左鲁生,李艳梅,等.改良法注射消痔灵治疗脏器大囊肿的临床研究.实用全科医学,2007,1(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