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走势范文

宏观经济走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27

宏观经济走势

篇1

2008年以来,大概是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最为剧烈,经济走向最难预测的年份了。不论是国际石油的暴涨到下跌,美元的疲软到走强,物价的攀升到企稳,股市的滑落到狂跌,等等,一系列的经济指标都让人捉摸不透,未来经济的发展态势也显得扑朔迷离。特别是近日来,国内股市的无量下跌,沪综指一路下滑,跌破2500、2300点大关,使得各方人士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越来越关心、越来越担心。

细心的人也许已经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较年初发生了较大转变,由原来的“二防”调整为目前的“一保一控”,也即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200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

分析一下2008年初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便可以看出“二防”政策出台的必然性。2007年,我国GDP增长高达11.9%,连续5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农业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夏粮连续5年实现增产。工业生产得到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年的CPI在食品价格带动下达到了4.8%,而且增势未减。面对这样的经济内热状态,中央将200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确定为“增长防过热、物价防通胀”的“二防”政策应该说是顺应时势的,从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状况看,也确实取得了预期效果。

7月中旬,中国2008上半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4%,经济增长较之2007年的11.9%回落了1.5个百分点,并且仍处于继续回落之中,“防止经济过热增长”的这一宏观调控效果已经充分显现。同时,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虽比年初确定的4.5%的目标高出很多,但没有超过8%,因此物价增幅总体也有所回落。

然而,我们若再仔细回顾一下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将会发现,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自然灾害一波接一波,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这些冲击使通胀水平仍继续攀升,同时又使经济放缓迹象明显。另一方面,不确定因素日渐增多的国际国内环境也使得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及物价上涨态势更加难以预料。

首先,从经济增长层面看,下半年,虽然灾后重建对投资增长将起到一定的加速作用,资源价格调整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求紧张等“瓶颈”制约,从而有利于工业生产增长。但是,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分析的,下半年诱使经济增长减速的因素却更为突出。

从国际经济背景看,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状况一如既往,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的影响超出预计,并正向实体经济扩散;欧美房地产业低迷不振,全球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将出现明显降温;主要国家调控政策重点将转向控制通货膨胀,紧缩性政策将进一步抑制世界经济增长。

从国内经济背景看,下半年,我国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有所下降,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逐步降温,这可能导致下半年消费实际增速的减缓。年初的出口降温将导致与出口有关的企业效益滑坡和需求降温,并将改变社会投资预期,企业的自发投资意愿下降。因此,客观的经济形势显示,年初宏观决策层所担心的经济增长过热的风险已基本消除,取而代之的将可能是经济增长的渐行渐落。

其次,从物价上涨层面看,一方面,由于美国大选在即,共和党政府为了赢得选票,重提“强势美元”的政策已使下半年的美元走势发生逆转,美元由疲软走向坚挺,从而导致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势头减弱,特别是世界石油价格由年初的几个月的急速上涨到目前已出现逐步回落;另一方面,国内夏粮丰收和世界粮食增产也为稳定粮食价格提供了基础条件,加之下半年社会总需求扩张势头放缓等因素,为抑制价格上涨创造了宏观环境。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为价格上涨推波助澜的因素同样十分明显。

从国际经济背景看,全球性通胀输入的压力仍将持续。今年5月和6月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CPI都在冲高,有些国家甚至达到了十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和粮食,今年的增长也都在30%以上,虽然近期的油价和粮价企稳回落,但长期来看,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然是进一步上扬的。受石油价格高企推动的谷物燃料化、新兴国家粮食需求上升以及许多国家对粮食出口实施管制的影响,使得油价和粮价这两个原来不相关的指标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尽管2008年世界粮食产量有望增长,但从长期趋势看,大部分谷物价格仍将保持在创纪录的高位。

从国内经济背景看,一是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有增无减。近几年,我国外贸顺差维持在较高水平,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今年上半年,尽管由于宏观政策对出口的主动限制,外贸顺差增长放缓,但大量外汇资金和热钱在年初的几个月内却在加速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美利差是热钱流入规模急剧扩大的直接原因之一。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促使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这些原因使得流动性过剩的局面难以有效缓解。这一结果导致价格水平仍在高位运行,全面性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有迹象表明,目前的物价上涨正由前一阶段的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转向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时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四川地区灾情的缓解,国家在地震期间实施的限制各类商品价格(尤其是建材等)上涨的政策措施也将会逐步解除;7月1日起国家开始执行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调的措施,而成品油和电力价格改革政策将会促使业已高企的PPI指数继续上涨。此外,目前,我国的生产价格涨幅仍在扩大,对CPI也形成了较大的传导压力。这些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而且还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

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大背景,中国宏观决策层将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了调整,也即下半年经济工作关键是要平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两大目标,以“稳定需求、控制物价、调整结构、防范风险”为重点,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目的是通过稳住通货膨胀预期,防范金融风险,以保持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健康和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应该说,这种审时度势的政策调整举措较之原先一成不变或僵化滞后的调整举措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体现了中央宏观决策层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方面不仅更有思路、更为及时,手段也更具灵活性了,而且更能沉着应对,指挥若定,调控的能力更强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宏观政策的转变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是经济的平稳发展,还是物价的趋向稳定,都是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只有将与人民群众相关的事务处理好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才可能真正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经济调整仍将继续

2008年9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集中了一系列8月份宏观数据。数据显示,下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也得到了明显控制,“一保一控”的政策效应正进一步显现。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5%以内。

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CPI涨幅一路走高,今年2月达到8.7%的顶峰,创1997年来新高。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见效,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逐步减弱,CPI同比涨幅从5月份开始逐月回落。

篇2

关键词 通货膨胀;奥运会;经济发展

时下,许多人都在讨论和关心的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是通货膨胀。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股市几度下跌,使得投资者和股民一度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再加上近一段时期食品、铁矿石、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人把这些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有人提出现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在此,我想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以及我对中国现今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

通货膨胀是由于社会中流通的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总和超过其对应的全部社会生产商品的总数,从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过程。对于通货膨胀应维持在何种程度(通货膨胀率)的理论已经有了许多。我认为通货膨胀有利有避,至于是利大于避还是避大于利不好说,这要看通货膨胀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对比关系。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其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产生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麽会出现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总是成不同比例增长。如果控制好这个比例协调发展的话,我想或许可以减缓经济周期的到来。

据新华社资料显示:今年虽然经历了诸多磨难像1月中旬到2月上旬,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袭击,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以及五.一二纹川地震和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但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10.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依然与近五年来平均高增长速度相当,高于过去30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水平。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的预测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0.7%左右,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出现回落,但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8年将达到170260亿元左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9.1%和24%左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同时又仍然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然明显高于GDP增速和消费增速,使得投资占GDP的份额上升。

上周全国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作客央视二台经济热点问题的讨论时说,08年前五个月统计出的的通货膨胀率为4.8%,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能超过4.8%,但增速会控制在0.5%以内。

尽管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会减缓,通货膨胀率会继续升高但两者对比而言前者的增速远远大于后者。况且今年全国会增加生猪及一些肉类的供应相信不久食品的价格会稳定下来,而且诸多资料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增速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这就说明中国的经济还是有利可图的。

再者,现阶段并未爆发全面通货膨胀只是部分东西受其供求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价格上涨。对他们适当的加以调整,并加强对煤碳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相信价格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它可能成为价格上涨原因的长期因素。所以我们在调整国内供求结构的同时应该适当关注一些国际因素。

其实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诸多的问题。从全球范围内来说,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以及全球油价飞速上涨的影响,美国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经济下滑的现象,因此而导致了全球房产价格爆跌和世界经济衰退的现象,今天美国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伦敦原油期货价格同时大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中的重要一员给中国经济发展带了机会。就国内来说,再有8天就要举行北京奥运会了,此次奥运会的开办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了这次奥运会,所有的奥运城市都加强了奥运场馆的建设和环境的美化。所有设施的建设都向着国际化、标准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这次奥运会不但带动了奥运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极大改善,还提升和带动了奥运城市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通过这次奥运会会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和中国的奥运城市并且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交流,也会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会吸引和带动大批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同时也将会带动大批国内游客到奥运城市的旅游。这将会带动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景点旅游区的建设从而提高整个中国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水平,可能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可观的收入。

奥运会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会产生拉动作用。据资料显示:在未来5年中,北京市将创记录地对城市基础建设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重点建设142个项目,以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其中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300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150亿元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因奥运而产生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将使北京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城市竞争力大幅提高。北京环境的巨大改善,尤其是空气质量,1135公顷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和13000亩的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将使北京亚北地区成为北京重点建设区域和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奥运村将成为北京住宅建设新的亮点和里程碑,4~5星级酒店得到巨大发展。

纵观前几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房价都在奥运期间大幅上涨,所以预计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将会以北京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城市进行一次较大的上调。就短期来看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增幅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房地产投资继续平稳增长,需求结构基本稳态发展,供给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供需不平衡矛盾继续存在。从长期来看,我觉得奥运会带动了奥运城市和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些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相信这些地区在未来几年内会增加对城市用房和各项设施包括旅游景点在内的建设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这些设施楼宇建设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奥运不但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会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各种理财产品也搭上了奥运的快车。许多银行在此前一两年里发行的多款奥运概念理财产品以及奥运纪念币(章),在发行时便受到百姓热捧。据四川信息网成都商报资料显示:2006年9月推出的第一组北京奥运会贵金属纪念币,其中,由2枚金币与4枚银币组成的金银套币发行时的价格为8316元,目前的市场价格已涨到1.7万元。而同时推出的普通纪念币的价格从发行初的28元上扬到目前的79元,涨势喜人。去年,央行发行第29届奥运会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第2组)各一套。普通纪念币一套3枚,发行量各1000万枚,其面额均为1元,目前已经大幅升至70元附近,涨势十分明显。还有像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都推出了与奥运有关的纪念品和理财工具收益率甚高。

随着奥运的到来股市行情也出现了好转,这也极大的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股市行情形其实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由于举办奥运会给中国部分实体经济带来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必然会促进带动中国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发展带有一定的长期性。这又势必会反映在股市行情上,从全球范围内来说,美国经济增速深受次贷危机和原油价格下降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开始出现下滑导致欧洲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发达国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新兴国家市场以期把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中国正式作为这发动机中的重要一员。因此这会吸引大批投资者前来势必会造成需求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证券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对未来房地产和旅游板块的行情充满信心。还有,随着奥运的临近各国运动员代表团、政府官员、旅客会纷纷来到中国会使得人民币兑换业务变的红火起来,不但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而且可以带动中国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业务和汇率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此外,奥运会还带动了中国食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带动了食品的供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尽管今年我国遭受的几次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伤害,但是我想这增加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相信通过灾后重建活动在四川以及其他严重受灾地区会诞生出新的面貌、新的气象。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克服灾难的勇气!可贵的是由于灾难而激发的全国人民的凝聚力正是祖国建设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大国崛起所需要的。这次中国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将会被全世界铭记和赞叹。这是一个经济政治大国所应具备的素质!同时此次奥运会也会促使中国人的素质得以提高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几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环境污染问题、就业难问题、还有就是中国股市具有的较大的投机性等问题很突出。所有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不注重协调发展,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压力大。甚至有些经济学家说道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危险时刻。客观的说这些问题确实很严重,但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发展史上也经历过。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永远都不会成熟的。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历过去了这段时期该轮到我们了,有些经济学家拿我们的发展不成熟的经济与西方成熟的经济对比说我们为发达国家贡献了财富却以破坏自己的环境为代价。其实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只是有快有慢,中国为赶超发达国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正是由于这个压力如此之大和经济速度的飞快增长使得产生这样一些问题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是在探索道路,我们应该去想办法克服而不应该只是抱怨和杞人忧天。我觉得中国的经济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信息制度还不够公开;不够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挖掘;政府和企业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够,不应该仅限于上下级关系和指导监督的关系;未从根本上转变各行业过分以短期利益为驱动点的观念;未转变一些企业以长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股票市场混乱投机性强;还有就是抓好中国的教育,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培养下一代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动手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企业发展;影响;对策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状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如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席卷全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导致部分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企业惨遭破产,可见,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部分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弊端。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政府如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放出更多的货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更加多样化、贷款渠道也会更加顺畅。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虽比不上计划经济政策那样明显,但政府进行的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都会给企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指向性影响,促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紧跟宏观经济走势 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一)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态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做好自己的企业,首先要成为宏观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分析家,同时保持自己企业的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要灵敏。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内宏观经济态势,依靠冷静而理性的分析,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降低企业风险。为此,企业重大决策应尽量集体进行,吸收有关人员的参与决策,这是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比如,青岛著名品牌海尔集团,改革开放以来,海尔总裁张瑞敏就敏锐的嗅到了多元经济的新气息,从单纯制作冰箱,逐渐扩展到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其他产业,大大扩展了其影响力。海尔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家电第一品牌,与历代经营管理者的与时俱进、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

(二)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当前宏观经济态势下,企业应注重联合重组,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美欧债务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调整和大重组的新动向。为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大势,突出强强联合,在联合重组中优化自身结构,走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态势,如黑龙江省的哈电集团就是在与国外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趟出了新路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现代企业还应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新时代宏观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现在和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依托于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推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比如,传统的医药化工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大,但在建国之初,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时的医药化工企业高度重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认识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再提倡牺牲环境式的经济发展,此时,具有前瞻性的很多医药化工企业积极顺应宏观经济走势,高度重视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污水污气的排放,比如通过对甲基多巴等产品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废污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医药化工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紧跟宏观经济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坐标定位,创新企业发展战略,自觉趋利避害,抓住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发展形势 调控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走向,对政府的调控政策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正确原则,会导致在判断宏观经济时出现分歧,从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充满随意性、盲目性,无法为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来说,相关部门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准确把握未来经济形势,促进个人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让政府部门经济调控更具有效性。

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来讲,一方面是仍然存在着中部、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慢于东部地区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发展成绩显著,并且农村公共设施、住房条件和人均收入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目前仍然难以跟随城市发展步伐。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期间存在着大量风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二)经济增长方式不优化

投资和出口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增加方式,所以并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转变。对出口的过分依赖,会造成国内出现消费不足的情况,投资过大,会提高货币供应量,让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1]因而投资和出口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必须对其进行宏观调控,运用有效措施刺激国内消费,最大限度扩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提高消费的比重。

(三)宏观调控政策较局限

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调控政策会干预市场,其自身稳定性不强。二是在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后,很多领域并未涉及。三是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只要政策出现偏差,会导致经济面临严峻问题,风险很大。例如,目前存在的通货膨胀、就业率低的问题。其中通货膨胀表现在劳动成本上升、物价上涨,就业率低表现在每年超过10%的大学生难以正常就业。

二、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一)将惠农政策落实到户

对于当前农业灾害频繁,导致粮食产量不高,价格上涨等问题,必须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各级政府要重视惠农政策,尽快将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如粮食补贴政策、农用机械购进补贴等。二是针对农业受灾地区,必须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可以适当增加受灾地区生产恢复资金。另外,在干旱地区要建设饮水、增雨工程,保障群众生活资金,帮助灾区平稳渡过难关。三是及时下发财政预算中的当期支农资金,提高农业生产资金配套能力。四是提升粮食最低收购价,科学合理调整粮食的储备,确保粮食能够正常供应。

(二)控制高耗能产业扩张

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现阶段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新的项目投资数量庞大。[2]针对这些现状,应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通过强化管理,提升投资效率。一是资金来源方面。对政府投资的新开工项目要进行严格限制,科学管理基础设施,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投资金额加以限制,从而实现高耗能项目数量的逐渐减少。二是金融信贷方面,针对产业过剩行业、高耗能产业和新开工项目,要对其审批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不断规范贷款条件。三是土地使用管理方面,各级政府要合理使用土地审批权,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

(三)保持灵活的货币政策

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后续政策力度,同时将退出机制的准备做好。这样既可以加强通货紧缩的预期,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还能够让币值更加稳定,避免存在中长期风险。目前,我国金融体制结构还有很多缺陷,银行贷款主要集中于政府项目、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需要得到资金支持的创业项目、中小企业却无法得到资金扶持。因此,要加强对我国金融体制结构的深化改革,花费更多精力去打通金融梗阻,让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得到满足,让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发挥。

(四)财政政策要减税富民

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来看,有着企业和人民税费水平过重的问题,通常表现在:在我国GDP中政府收入比重很高,部分税种税率有待进一步降低。除此之外,我国财政负债相对安全,在经济复苏时期,要实行减税富民的政策。简单来讲,就是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实现企业和人民税费的降低,从而刺激人民进行消费。这样一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充满活力,并获得快速的增长。

三、结语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依然有很多问题,在对其进行完善和调整时,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为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现阶段经济形势,科学判断宏观经济走向,以政府主导为前提,对现有问题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走上稳定长远的道路。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财政局)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Laying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study macroeconomic tren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PI index and our National macroeconomic by using the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above have a balanced relationship in the long term. And there is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PI index and our National macroeconomic trend, but the CPI index is the causation in the short term. Thus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that expand the CPI index, the right of the CPI index, take the right monetary policy and economic policy in our nation and so on.

关键词:CPI指数;宏观经济;协整分析;平稳性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

Key words: the CPI index;macroeconomics;Co-integration analysis;the stable analysis;granger cause and effect test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010-02

1CPI指数和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1.1 CPI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协整分析在分析中,经济增长变量采用“全国生产总值(GDP)” 来度量。1978-2008年,全国生产总值(GDP)和全国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ADF检验进行平稳性检验,并为消除经济变量中存在的异方差性引起的不利的影响,我们将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对lnGDP和lnCPI序列及它们的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变量lnGDP和lnCPI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表明lnGDP和lnCPI是一阶单整序列。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本文采用EG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首先用OLS法对原数列进行协整回归,发现存在自相关,对模型进行自相关处理后最终得到的协整方程为:LnC=1.419422+0.3924lnG+[ar(1)= 1.424909,ar(2)=-0.521498](1)

Dependent Variable: LNC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22/10 Time: 15:28

Sample(adjusted): 1980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29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100 iterations

Backcast: 1979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1)的拟合度较高,能以99.86%的概率保证程度来解释原始序列的波动,说明整个方程的拟和优度较好,F检验通过1%的显著性,证明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体解释力度很强,并且通过了自相关性检验和异方差检验,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据此,lnGDP和ln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如(1)所示。

1.2 我国CPI和GDP之间的误差修正机制本文采用EG两步法来建立模型,在模型(1)的基础上将残差项引入模型作为解释变量,并将长期关系模型中的各变量以一阶差分的形式表示,对短期动态关系进行逐个检验,比较其显著程度,最终确定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LnC=1.419422+0.392496lnG+1.424909DlnC-0.521498DlnG+0.989862MA(2)

拟合结果显示,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符号与长期均衡关系一致,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从系数估计值(-0.521498)来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52149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1.3 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对CPI和GDP的原数列及其差分序列进行VAR系统稳定性检验,根据AIC和SC越小越好的准则,经过1-6滞后阶数的比较最后确定原序列在5阶时VAR系统稳定,而其差分序列在6阶时VAR系统稳定,在此基础上分别对CPI指数和GDP的原数列及其差分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lnGDP与lnCPI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是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了我国的CPI指数,而在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CPI指数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

2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2.1 本文的结论通过对我国CPI与我国GDP、各个相关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①长期来看,我国CPI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我国GDP增长1%,我国CPI指数增长0.3924%;②短期来看,我国CPI指数对我国的GDP存在正向影响,本期CPI每增加1%,本期GDP则增加0.2743%。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趋势偏离的程度也较高,表明CPI指数对反映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上年度GDP与CPI指数之间的非均衡误差以(-0.544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③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在长期我国CPI指数和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相互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短期,经济增长是我国CPI的Granger原因而我国CPI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2.2 政策建议从以上分析得出,我国应在努力提升CPI指数的同时,防止CPI指数过快过高而引起通货膨胀现象。并且建立以CPI指数为中心的价格体系。笔者认为,我国应从扩大内需入手,避免国家应采取扩张化的货币政策而引起通货膨胀。并且通过货币政策即提高银行房屋贷款利率方法有效抑制“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

参考文献:

[1]陈岩.通货膨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孙红英.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CPI运行对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

[3]查文中.中国CPI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4]易宪容.浅析CPI指数与房价的关系[J].中国勘察设计,2007(11).

[5]邱明星.从当前CPI指数看央行货币政策走向[J].商场现代化,2007(11).

[6]Chen-Chin Chu.Futures prices and inflation information[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1991,7.

篇6

近几年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对医药商业企业来讲也是改革力度最大,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最多的时期,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的挑战,国外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药品分销市场与之竞争;另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引发了企业命运的变迁,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医药资本结构、体制、市场格局、营销模式、工、商、卫关系都在变局中寻求新的突破。

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重新选准在市场中的定位。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探索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善于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同时进行,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流通领域改革仍需提速

目前,我国的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流通领域改革仍需提速。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新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市场竞争转向直接争夺客户,争夺销售终端;产品竞争则转向品牌之争;企业正从各自为阵的单一领域竞争转向生产、流通、医院全方位的资源整合,逐步建立起新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善供应链之争。

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速改革的步伐,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以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化程度为目标,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在竞争中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按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推广批发企业实施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要抓好品种、网络、服务,增强市场控制力,扩大企业市场活动空间;要通过资本运营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加快医药商业企业的优胜劣汰步伐。

认清形势,把握机遇

21世纪,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人们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两网”建设,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契机。平稳增长依然是医药市场发展的主基调。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变化,确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要瞄准OTC市场、农村市场和社区卫生服务这一阵地,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以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变数增加,医药市场的诸多变数仍将使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药品招标采购、药品降价、GSP认证提速、药品分类管理等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将加剧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为此,企业必须在市场利润逐步萎缩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经营方式及经营理念的转变,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化,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抓紧调整、完善建制,促进服务,要抓好低成本策略的推进,在管理上开源节流,加强与厂家的战略联盟;抓好重点品牌品种的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抓好创新服务,逐步实现向服务性企业迈进;抓好物流运行管理,凭借配送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寻求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的突破。

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宏观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23-04

过去半年多来,由于我国政府应对全球危机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实,所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性变化。最近,高盛公司、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等一些海外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高盛公司将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从6%上调到了8.3%,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甚至将达到10.9%。但是,2009年前4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虽然已经触底,但整体回升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仍在低位运行。在国际经济依然低迷的背景下,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尚难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将可能经历锯齿型的发展。因此,有关宏观政策应作进一步调整。

一、经济运行的走势:V型还是锯齿型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和蔓延,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实现率先复苏充满了期待。关于中国经济运行的走势,人们在经历了L型、W型、V型等争论以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倾向认为可能是V型。理由是,从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应对外部金融危机的措施得力,成效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2009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1-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比2008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6.5和8.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9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7.5%。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1-4月为5.5%;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回升,已由2008年11月的38%上升到4月份的53.5%;用电量和发电量降幅减少,4月份全国用电量同比减少3.5%,而1-2月用电量下降的幅度是4.4%。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强,产业升级加快。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工业总体增速虽然较低,但恢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强,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等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四是金融运行情况良好,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社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改善。

但是,能否就此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V型轨道?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从2009年前4个月的情况看,经济基本面虽然似乎“触底”,但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运行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使得“反弹”动力不足,未来经济运行还难以乐观。

一是通货紧缩压力与流动性充裕并存。2009年2月份以来,CPI连续出现负增长,PPI负值还在继续加深,标志着中国全面通缩的压力还在加大。与此同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十分宽裕,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其中3月份M2同比增长高达21.3%。二是银行信贷超常扩张与企业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前4个月,中国银行业信贷投放达到了5.17万亿元,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年投放量,也超额完成了2009年年初制定的5万亿的目标。但是,当前企业的投资欲望并不强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严重不足,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相当一部分在银行体系内空转,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三是政府投资加大与财政收入下滑并存。一方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财政支出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利润不断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持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我国财政支出同比大增34.8%,而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财政收支矛盾开始显现。四是资产市场企稳与实体经济依旧低迷并存。尽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但实体经济仍然困难,库存压力很大,经营效益仍在下滑。比如,2009年4月我国发电量增速仍然维持负增长状态,并且降幅比3月份还大,这说明工业生产恢复并没有先前预期的那么乐观。再如,工业产成品存货绝对规模仍高达1.98万亿元,对工业生产和效益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再比如,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目前闲置的产能不仅包括需要淘汰的落后、低端产能,更包括为出口服务的先进、高端产能。由此可见,未来国内企业自主投资依然低迷。五是内需扩大面临较大压力。从经济内在规律和中国历次经济周期变化看,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存在大约一年的滞后关系。同时,工业增速放缓和消费回落的滞后期大约为4-6个月。若这些规律继续有效,那么对2009年的消费增长将构成较大压力,消费增速进一步下滑的概率很大。六是外需持续疲弱,贸易顺差明显下滑。目前,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疲弱的外需仍将是制约中国经济反弹的最大因素。

上述问题,都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未得到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其一,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出口需求,有赖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复苏,这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其二,内需的真正启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于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诸多深层次问题的逐步解决。其三,投资增长以及投资效率进入良性循环,还需要社会信心的全面恢复,需要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大举进入,显然这也需要时间。其四,中国经济经过了长达6年的高速增长后,积累了不少结构性矛盾,需要利用市场出清机制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这种调整包括产能调整和总需求结构调整,需要经历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市场出清过程,期间必然会出现利润下降、亏损面增加,以及企业的关闭、破产、并购与重组。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间投资是否有效启动;二是中小企业是否摆脱了生存和发展困境;三是潜在消费是否转变为现实消费;四是经济是否向好发展。从目前的情况观察,这四个方面目前还不太明显。由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运行在本次危机中可能不是V型轨迹,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W型,在很大程度上将可能经历一种波浪式的“锯齿”型发展轨迹。当然,我们期望能够通过适度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振荡的波峰与波谷不要太大,并尽可能缩短整个振荡周期。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与重点

在应对这场全球经济衰退中,我们看到了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和启动了财政政策。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隐藏着若干风险。其一,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能够拿出来的钱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需要靠银行贷款。在中央4万亿和地方政府20万亿的投资大单中,政府能够提供的只是给予企业的少量投资补贴,绝大多数依赖企业投资。而企业的投资又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笔者担心,近期这种投资和贷款的“突飞猛进”有可能使既有的市场化改革成果受到影响。

其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不能阻止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属于短期政策,它只能在短期内通过增加总需求,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但不能从根本上使经济从低谷走向复苏。这一点,日本1990年代的教训值得注意。笔者认为,如果整体经济的运行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经济很容易出现“二次衰退”。因为,在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作用下,因市场压力减轻,政府部门和企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将减弱,它们更多的选择是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调整结构。这样,一旦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递减,经济就会陷入“二次衰退”。

因此,我们应该在财政政策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投向,不断增强公共财政的民生和消费性质。消费比重过低、对外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过高,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扶持经济转型中的特殊作用。为此,财政开支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财政开支应该是民生型、福利型而不是生产型的;二是财政开支的方向应该是消费型而不是生产型的;三是财政开支的方向应该是促进社会和谐。基于以上原则,笔者建议:一是要从根本上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二是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各级政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财权,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由不同级次的政府分工合作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收益的外部性很强,可以由中央政府提供;农村的水利灌溉系统、农田改造、农村道路(省级公路、县级公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等准公共产品可以由地方政府和私人机构混合供给。

其次,应提升公共财政赤字比率,扩大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空间。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公共财政应该从传统的“综合平衡”理念,转变为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新思维,从以扩大财政收入维系财政收支平衡为目标,转到以全面支持国民经济长期建康、快速发展为核心。日本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辜朝明认为,为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在企业恢复借贷之前不应过多考虑财政赤字的问题。过分担忧财政赤字,反而会使复苏的过程充满反复。国内学者李稻葵也认为,当前实行赤字财政必要而且合理。

第三,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地方债券发行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目前地方债由财政部,也由财政部代为办理偿还手续。而且,只有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具备通过中央地方债券的资格,地级市、县级市都禁止发行地方债券。笔者认为,随着条件的逐步成熟,未来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权可以转移给省级地方政府。当然,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三、宽松的货币政策:绩效与代价

目前经济好转的迹象使得近期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必要性降低,但决策部门考虑到经济反弹的基础尚未稳固,立即出台针对信贷扩张力度较大的调控措施也不可能。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延续。

理论证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短期政策。而且,对于当前的衰退,其政策效应不如财政政策。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如果货币政策运用不当,那么,将加大未来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延长结构调整时间。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应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1)货币当局应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情况,灵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20%之内,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2)要围绕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振兴规划,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在信贷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3)加强窗口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4)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需求政策的调整:内需扩大与外需增长并举

反思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除了微观层面的银行家贪婪、监管者行为失当、中介机构欺诈等原因外,宏观层面的全球经济失衡(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和新兴经济体的顺差,以及美国与其它经济体消费、投资的不平衡)是重要的原因。因此,中国和严重的出口导向型亚洲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都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降低对外国需求的依赖。

从中国应对危机的策略选择方面看,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一思路。这些政策的积极效应目前开始有所显现,未来可能进一步显著。

从近期的情况看,消费保持了良好态势。2009年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内需的扩大,我们不应过于乐观。因为,中国人储蓄倾向浓郁的传统文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在危机时期。尤其是,由于缺少一个社会福利网,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短期内也难以提高。因此,在一个可预见的时间内,笔者对内需的扩大持谨慎态度。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外需的增长。那么,外需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引擎?

最新出口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疲弱的外需仍是制约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最大因素。2009年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2.6%,降幅比上月加深5.5个百分点。但据海关总署分析,按工作日平均计算,4月份出口环比增长6.9%,这是继上月后单月出口再次环比增长。尽管出口连续出现环比增长,并不意味着外需萎缩的情况出现逆转。值得关注的是: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额一半以上。4月份,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下降27.4%,这意味着未来3-6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形势仍不乐观。而机电产品又占出口的六成。4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2.2%,降幅比上月加深3.4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看,上半年出口同比降幅会在20%左右。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增加了中国稳定外需的困难。流感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也有可能对外贸造成不利影响。从最近各国公布的数据看,欧美经济难言好转。2009年5月4日,欧盟委员会预计欧盟27国和欧元区经济在2009年将萎缩4%。同时,把2009年欧盟经济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分别由1月份的增长0.5%和0.4%统一下调至萎缩0.1%。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其经济增长预期的进一步下调使得中国对欧盟出口更不容乐观。最近,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如2009年4月份制造业指数升至40.1,高于3月份的36.3;金融领域的数据有所缓和,固定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化,高收益证券交投有所回暖;整体建筑支出在3月份也出现了0.3%的增长。然而,美国经济增长目前依然没能摆脱美联储“直升机撒钱”效应的催化。欧美这两个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衰退的持续,不可避免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沉重的包袱。因此,外需的调整可能会持续数年而不仅仅是几个月,沿海省份尤其如此。外部需求的持续萎缩,日益加剧了中国外向型产业的困难。这些企业持续经营困难,不仅影响上下游企业生产与投资,而且由此造成就业人数减少、居民收入下降,进而对未来消费增长产生制约。因此,在需求政策上,短期内我们必须兼顾内需扩大与外需增长。从长期看,必须将内需培养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笔者建议:

一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从藏富于国转变为藏富于民。数据显示,从1998-2007年,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7.5%上升到24.2%,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从68.1%下降至57%。在外需不旺,需要大力启动内需的现实下,政府必须让利于民。如何让利于民?一个重要选择是收入分配机制向居民倾斜,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基于刺激消费这一目的,收入分配首先应该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从经济学理论来说,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人群,分配给穷人比分配给富人更能刺激消费,也更能增加一个国家的整体福利。

二是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提高抗御外部危机冲击的能力。在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的情况下,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近一段时间以来,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预计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地化解中外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1)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不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重点支持自主品牌产品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最终实现出口产品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保证我国出口产品平等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2)增加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性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要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资金、技术上予以一定支持,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渡过难关。(3)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战略性资源资产,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长期的资源供给保障。

五、产业政策的重塑: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

篇8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1)本国经济的运行规律;(2)世界经济的运动规律;(3)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4)来自国内或国外的供给冲击。排除无法预期的供给冲击的影响,本文将在分析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因素的基础上,对2012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衰退以及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强劲增长的政策选择。

    一、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

    一国的宏观经济走势首先取决于本国的经济运行周期情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上完成了三轮周期运动。经济运行周期的波峰年依次是1978年、1984年、1992年及2007年,GDP增长率分别达11.7%,15.2%,14.2%,14.2%。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67年。从波谷年来看,如果假设2009年是本轮周期的波谷年,那么经济运行也已经完成了3次周期运动,周期的波谷年分别是1981年、1990年、1999年、2009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5.2%,3.8%,7.6%,9.2%。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33年。可以说,无论从波峰年还是从波谷年来看,周期的平均长度都是9年~10年。

    不同经济制度条件下,经济的周期性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一般具有扩张期短(从波谷到波峰)而收缩期长(从波峰到波谷)的特点。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则具有扩张期长而收缩期短的特征,这是由两种经济体制中固有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不同力量和机制决定的。[1]例如,在前两轮周期中,扩张期分别为3年(1982-1984年)和2年(1991-1992年),而收缩期却分别长达6年(1985-1990年)和7年(1993-1999年),这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征。而在最近一轮的经济周期中,扩张期则长达8年(2000-2007年)。根据我国以前经济周期的波长规律,2009年就应当完成筑底。如果把2009年定义为本轮经济周期的波谷年,那么,本轮周期的收缩期只有2年的时间(2008-2009年)。显然,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①根据经济周期的市场制度特征,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应当进入新一轮的扩张期,排除未来发生突发重大事件的外部冲击和经济政策重大失误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未来的扩张期也应长达7年~8年之久。

    图1显示,在最近的一轮经济周期中,2007年是波峰年,2008年和2009年经济出现逆转,开始掉头向下运行,并进入了本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2010年,经济开始向上运行,当年实现了10.4%的经济增长率,但进入到2011年,经济又开始向下运行,全年的GDP增长率为9.2%,与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持平,2012年还有向下运行的可能,这显示出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并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担忧。

    

    图1 1978-2011年的中国经济运行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公告。

    由前述中国经济周期平均9年~10年的波长规律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扩张期长但收缩期短的特征来看,2009年就应当完成了筑底,那么2012年就不应当出现二次探底。然而,规律并不是绝对的,规律仅仅表示一种趋势。并且,经济运行周期的规律性不仅取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周期性运动,也受世界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等多种外生变量的影响和冲击。

    怎样看待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走势?如果以年度为单位,2008年和2009年是中国经济的收缩期,这不仅是经济总量失衡造成的,而且与结构失衡相关。在经济的周期运行过程中,经济收缩(包括经济衰退和萧条)实际上是经济体自身的一种修复与调整。只有经过充分的修复与调整,经济体才能进行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并在结构优化和更高增长质量的基础上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此外,在经济运行的萧条阶段,也正是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的最佳时期。这是因为,在经济繁荣期,由于几乎所有企业都有获利可能,赚钱效应使优胜劣汰的结构调整难以实现。结构调整不仅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此外,结构调整既包括了存量调整,同时也包括增量调整,这将意味着效率低下的企业倒闭破产,同时也将有大量效率较高的新企业诞生并进入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但是,在我国本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经济调整并不充分。这不仅表现为周期谷底的经济增长率过高,更重要的是实际的调整期只有5个季度(见图2),②产业结构未能实现优化和升级。这就为2011年和2012年经济运行可能出现再次探底埋下了伏笔。

    图2显示,2008年各季度GDP的增长率分别是11.3%,10.8%,9.7%和7.6%。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更进一步下跌到6.6%,为本轮经济周期的季度谷值。在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跌了5个季度后,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经济运行又呈现强劲回升的势头,GDP增长率分别为8.2%,9.7%和11.4%,2010年第一季度最高达到了12%。随后又持续走低,到2011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下降到9.1%和8.9%。至此,GDP增长率已经连续7个季度出现下降的态势。图2显示,从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走出了一个倒“V”字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经济走势?

    经济出现倒“V”字型的走势,首先是因为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在2008年末决定增加投资支出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经济下滑的态势,并实现了2009年第二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这4万亿元的投资在支出时间上过于集中,因此这一期间的经济增长具有“激素刺激型”的性质,难以具有持久性,当这4万亿元投资拉动经济的效应消失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再度回落也是必然的。客观地说,4万亿元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一方面遏制了经济持续下滑的态势,减轻了经济衰退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避免了更多的企业破产和更多的人员失业,另一方面,由于巨额投资集中在一年内支出并把下滑的经济迅速拉起,从而也造成了经济调整的不充分。

    其次,经济运行呈倒“V”字型走势 的另一个原因是始于2010年央行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我国,通货膨胀一般滞后于经济增长1年~2年。从2009年第二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在4万亿元投资的刺激下,经济加速增长,GDP增长率一度达到12%,这就对日后的CPI构成了巨大的压力。2009年,我国的CPI全年同比上涨-0.7%,是本轮经济周期的年度谷值。2010年价格指数开始上升,全年同比上涨3.3%。进入到2011年,价格指数开始加速上涨,四个季度的CPI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5.7%,6.4%和4.6%(见图2中的CPI曲线)。从月度数据看,2011年7月份最高,CPI同比上涨6.5%。由于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央行开始收紧货币信贷。从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央行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总共上调了12次,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由15.5%上调至21.5%,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由13.5%上调至18%。客观地说,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另一方面,也无疑抑制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自2010年第一季度后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同时也是经济运行出现倒“V”字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图2 中国GDP和CPI季度增长率(2008-2011年)

    资料来源:同图1。

    此外,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自2010年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扩张阶段,并不是意味着经济的扩张是直线上升的。事实上,无论是经济扩张,还是经济收缩,一般都是在波动中完成的。因此,在未来几年的经济扩张进程中,并不排除个别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因此,2011年及2012年经济增长出现下滑,亦属正常现象。

    综上所述,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以年度为依据,2012年的年均GDP增长率有可能低于2009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经济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但如果从季度GDP增长率来看,2012年则没有可能出现二次衰退,即GDP增长率下跌到6.6%或低于6.6%的可能,即不可能出现2008年到2009年第一季度那样的情况。③这不仅是由国内经济运行规律决定的,而且世界经济运行规律也不支持中国经济出现二次衰退。

    二、世界经济运行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已经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在此情况下,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不仅受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

    从1982年到2009年,世界经济已经完成了3个运行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年。如果以波谷年为依据,从1982年到1991年为第一个经济周期,谷底的GDP增长率均为0.8%。1991年到2001年为第二个经济周期,其中2001年的GDP增长率为1.5%。2001年到2009年为第三个经济周期,其中2009年的GDP增长率只有-0.6%。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GDP增长率达到了3%。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周期的波长规律来看,还是从经济运行的实践来看,2010年世界经济已走出衰退和萧条的阴影,步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期。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美国是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0年美国的GDP是14.6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6%。[2]显然,美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世界的经济运行。世界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基本上是同步的。这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周期的平均长度相同。世界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都是9年。第二,经济运行在波谷的年份一致。美国经济周期的波谷年为1982年、1991年、2001年和2009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9%,-0.2%,1.1%,-3.5%,与世界经济周期完全相同。第三,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的年份基本一致。2010年美国经济实现了3%的正增长,表明美国经济也已进入新一轮的经济扩张期。图3描述了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运行周期。

    

    图3 世界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周期(1978-2010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和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USA)。

    2011年,尽管因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和美国经济复苏迟缓延缓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但从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实践来看,世界经济在总体上进入扩张阶段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前所述,经济扩张一般都是在波动中完成而非直线上升的,并且,在经济扩张阶段的前期,经济复苏一般都比较缓慢,只有到了经济扩张阶段的后期即繁荣阶段,经济增长才会呈现出加速度的特征。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本轮经济周期中,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都是1978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不仅经济跌幅最深,而且GDP增长率均为负值。因此,始于2010年的世界经济复苏,将比1978年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复苏都更为艰难。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扩张态势,如果不出现突发重大事件的外部冲击,应当不会出现二次探底或二次衰退。从目前的经济走势来看,2011年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率均可能在2%左右。2012年尽管“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还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美国经济在2011年第四季度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2012年将延续2010年以来的经济复苏,并将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因而对世界经济增长将做出贡献。

    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中国的对外贸易传导的,并且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中国经济周期和世界经济周期决定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周期。其中,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的出口周期高度正相关。[3]既然未来几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扩张趋势,必然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正面影响。2012年欧债危机可能还会继续蔓延,但由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规模较大且相对封闭,因此通过金融渠道传导损害中国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不大。从贸易渠道的传导来看,由于受欧债危机困扰的几个国家并非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些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或者说是非实质性的。因此,总体而言,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应是正面的。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根据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来判断,还是根据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来判断,未来几年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在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退一步说,即使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中国经济仍具有保持强劲增长的可能,因为我国当前具有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条件和实力:这就是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广阔的国内市场足以化解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外贸出口的负面影响,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仅为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而且可以抵御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国际传导机制。

    三、保持适度经济增长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主旋律

    一国的宏观经济走势不仅取决于本国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取向和政策力度,在我国更是如此。2012年我国经济将如何运行,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有重大关系。科学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保持强劲而稳定的增长,避免大起大落的重要保障。要避免我国经济出现二次衰退,保持经济强劲稳定增长,重要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不出现重大失误。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当以一国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为客观依据。笔者曾经运用HP滤波和经验分析的方法证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最优适度区间为9%~10%,次优增长区间为8.5%~10.5%。[4]这就是说,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只要运行在最优适度区间内,就不仅可以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同时还可以避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出现大范围的失业。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低于9%的最优适度区间的下限,特别是低于次优适度增长区间的下限即8.5%的增长率时,在经济运行中就会出现较大的产出负缺口,这意味着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运行将会呈现所谓“冷”的状态。尤其是在经济出现“过冷”的状态下,产品滞销,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破产,并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农民工返乡,甚至还会伴随通货紧缩。1999年前后和2008-2009年所发生的那种情况就会重现。与之相反的情况是,当GDP增长率高于10%的最优适度增长区间上限,特别是经济增长率高于次优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即10.5%时,经济运行则会出现较大的产出正缺口,产出正缺口的出现意味着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与之相伴随的情况是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1992年和2007年前后所发生的经济“过热”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最优适度区间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能否把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最优适度增长区间?只要避免认识上的误区,确保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具有前瞻性并保持适当的力度,实现经济的最优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从我国近两年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2010年1月开始实施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当时过快的经济增长及之后的通货膨胀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是,当2011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已经下降到9.1%,并且第四季度已经跌破9%的增长速度时,特别是当众多中小企业已经陷入资金困境时,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应当淡出,至少政策紧缩的力度应当放松。尽管目前的通货膨胀率依然很高,但应当看到,CPI已经连续下降了5个月,从2011年7月份的6.5%,下降到2011年12月份的4.1%。另一方面,由于CPI是经济增长的滞后指数,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一路上升的价格水平实际上是对2009年第二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高速增长的滞后反应,不具有持续性。只要观察图2给出的CPI季度增长率曲线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此,即使现在终止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由于经济增长率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持续下降,作为滞后指数的CPI也将会继续回落,并将一直延续到2012年。因此,抑制通货膨胀已经不是当前最重要的调控目标。假如当前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的话,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有可能逼近次优适度区间的下限,届时,大批中小企业将会濒临倒闭破产的边缘,失业会明显增加,届时,经济增长率“保八”的呼声和政策将会再现,这显然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保增长、调结构应当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主旋律。

    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通常只是设定最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限,但却从来没有明确界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上限。例如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的1998年和2008年,政府都明确提出了要确保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并采取了相应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即使在2007年,当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高达14.2%时,仍然没有认为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只是把增长速度定义为“偏快”而已。这说明我国在经济适度增长区间的认识和界定上还存在着“盲区”,显然这是必须要改进的。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之所以只设定经济增长的最低下限而不明确设定经济增长的最高上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不能容忍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所带来的大批企业倒闭破产和大量劳动者失业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不稳定的压力和后果。同时,在我国现阶段,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还都存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的动机,部分领域仍然存在预算软约束的条件。相比之下,对于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通常具有较高的容忍限度,因为高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提高各级政府的业绩和财政收入,而且还可以扩大就业和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至于经济过高增长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环境污染,不仅不直接影响政府的政绩,而且人们也往往感受不到。即使感受到了,但由于大多数人仍然处在追求较高的收入水平而没有达到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对此往往采取容忍的态度。只有当过高的经济增长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才不得不紧缩经济,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实际上,经济无论是出现过冷还是出现过热,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和社会成本。因此,要在我国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政府不仅要确保最低经济增长速度,也要确保经济增长速度不越过最高边界,即保持经济增长在适度区间内。

    如果把2012年宏观调控的主旋律确定为保增长和调结构,有可能会引起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毋庸讳言,在经济扩张期,物价水平始终会有上涨的压力,但是,从短期的经济增长状况看,由于GDP增长率已经回落,物价水平作为经济增长的滞后指标,必然也会出现回落的趋势。图4显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呈现高度相关性,但物价水平的波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图4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公告。

    在图4中,横轴表示以年为单位的时间,纵轴表示的是用CPI代表的通货膨胀率和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率。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动轨迹。从图4不难看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高通货膨胀率发生的年份通常滞后于经济周期 的波峰年1年~4年;如果排除由于价格体制改革所引发的1988年的高通货膨胀,最高通货膨胀率发生的年份(1980年,1985年,1994年,2008年)也要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1978年,1984年,1992年,2007年)1年~2年。即使是2011年5.4%的高通货膨胀率,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2010年高经济增长率(10.4%)的滞后反映。与此不同的是,由于每轮经济周期的最低通货膨胀率滞后于波谷的期间比较短,通常只有一到两个季度,因此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最低通货膨胀率几乎与经济周期的波谷年同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尽管价格水平的变动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其波动的总趋势主要取决于经济波动的总趋势,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周期取决于经济运行周期。[5]同时,由于价格的变动具有黏性特征,因此通货膨胀总是与上一期而不是本期的产出水平相关。

    可见,从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来看,在2012年,伴随上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以及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继续回落,通货膨胀率将会继续自然回落。因此,对当前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紧”的货币政策应进行适当调整,适度放松紧缩货币政策的力度,不仅不会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

    但如果从较长的时间来看,由于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总体处于扩张阶段,价格水平也会相应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即进入了一个新的通货膨胀周期。即是说,在未来几年,价格指数将始终存在上升的压力。因此,防止经济过热和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仍然是未来几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同时,避免由于政策失误造成的人为的经济衰退,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我国经济运行周期的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来看,都不支持中国经济在2012年出现二次衰退(以季度经济增长率为基准)。只要宏观经济政策运用得当,中国经济总体上有可能继续运行在最优增长区间内,并在实现经济强劲稳定增长的同时,保持较低水平的通货膨胀率。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利用2012年上半年经济继续回落的有利时机,加速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篇9

中国白酒行业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

从1997到2004年间,中国白酒产业逐渐从中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过渡,很大一部分过剩产能被剥离出来,当前正处于黄金增长期。产品结构的变化,中低端产品的产能被剥离出去,实现了从中低档酒向高端酒过渡,相应的提价带来的效应使白酒产业规模在增长。

在烈性酒的消费上,全球消费最高的国家是英国,烈性酒在整个酒水消费中的比重占到了18%~25%,在大部分国家,比如日本,烈性酒在整体酒水消费中的比重占到了10%以上,与目前我们国家的白酒消费水平比较吻合,可以预计,中国白酒的消费量进入了一个平稳的阶段。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用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人口结构的变迁是引领白酒消费最重要的因素。白酒消费最主要的人群年龄在35~44岁之间,这个人口结构的比例在2005年到2015年之间会保持增长。以日本为例,在35~44岁之间的人群,人口比例在增长或保持较高水平的时候,对烈性酒的消费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当35~44岁这一人群,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的时候,烈性酒的消费量也在下滑。目前,我国35~44岁这一人群的人口结构最有利于白酒消费。从2015年之后,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调整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很可能会面临白酒消费的下滑,白酒的销售也会出现下降。目前的形势是消费量在平缓的增长,消费价格也在增长,带动着整个产业规模的增长。我们预期在未来的5~8年内,中国的白酒行业会继续增长,到2015年的时候会出现变化。

未来中国白酒产业是波动式增长

白酒产业最典型的一个特征是政务消费引领商务消费,商务消费再引领个人消费。政府GDP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长,随之也会带动白酒消费的增长。白酒消费量和白酒消费的规模跟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成正比关系。我们看到,随着GDP增长以及中国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长会带动白酒消费的继续增长。从未来看,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持续波动的状态。过去的3~4年中国经济都在持续高速增长,未来3~4年中国经济可能要经历迂回曲折的过程,处于波动状态。在波动的时候,就意味着白酒企业在经济的高峰期可以高额盈利,在整个经济的低谷期,也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波动,白酒产业在未来将呈现波动式的增长。

中国白酒产业是一个中等竞争强度的产业

中国白酒企业的数量在逐年递减。数据统计,1998年时,中国的白酒企业有1400多家,到现在只剩将近900多家,这个说明整个白酒产业在不断进行调整。调整的背后,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等知名白酒品牌在中高端市场销售额的快速增长。2006年的数据显示,这四家企业当年的销量只占当年白酒总销量的8.8%,收入和利润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5.4%和13.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白酒产业在不断增值,产业结构在增值的过程中,整个产业内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在上升,这进一步肯定了产业增长的大趋势。所以说,中国白酒产业是一个中等竞争强度的产业。

在一个中等竞争强度的产业里,白酒企业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产品的优化。茅台、五粮液和国外像轩尼诗这样的知名烈性酒品牌相比,差距还很大,产品的发展空间也很大。中国经济的增长会带动白酒产业需求和消费量的增长,高端白酒市场规模不容小视,高端酒的提升空间很大。另外一个就是白酒板块在股市的表现。自年初以来沪深两市指数反弹高达50%,食品饮料行业反弹幅度4铴,高端白酒板块只有30%。白酒板块在股市中的表现应该引起白酒企业的关注。

白酒企业三个方向

多元化

白酒企业最典型的特征是现金流充裕,负债率很低,这为多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产权利益的改革,要么多元化,要么成为多元化的一部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平台化

据我预测,白酒行业以后会诞生一两个像LV这样的大企业,实现对各个品牌的管理,以整体的协同效应产生巨大价值,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有人会说,白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很强的传统意识观念,不容易被整台,可美国有一个产业和白酒业很相似,但它就实现了平台化――这就是美国的乡村音乐。美国的乡村音乐也非常具有地域和文化的特征,可现在所有的乡村音乐运作都属于时代华纳。中国白酒产业也会诞生这样的大公司,整合资源,在同一平台下,各个品牌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共生共赢。

篇10

[关键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0-0033-03

一、中国经济回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回升的过程之所以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主要是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世界经济全面萧条对中国经济回升的影响。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进而金融危机,最终演化成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全面陷入萧条。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1.4%,世界银行为-2.9%,联合国为-2.6%,而且认为,全球贸易额2009年将下降11%,为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年降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为:美国-2.8%,日本-6%,欧元区-4.8%,英国-4.1%,韩国-4%。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200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同比下降10.1%。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全面负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构成了严重的影响。世界银行2009年3月10日发表的报告明确指出: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吞噬发展中国家的繁荣。随着世界贸易萎缩和信贷市场收缩,贫穷国家的情况将更加困难。在116个发展中经济体中,受到经济衰退影响的就有94个。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也被“紧急刹车”。连续5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急剧降为2009年第1季度的6.1%。世界各国经济因美国经济“故障”而出现了无一幸免的“空难”现象。世界经济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出口的持续恶化,中国的外贸出口200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21.8%,在7.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外贸的贡献为-2.9,而消费贡献为3.8,投资贡献为6.2,外贸严重拖累了中国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外贸不转为正增长,中国经济就很难真正复苏。

2,民营经济投资不足对中国经济回升的影响。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在中国整个GDP的份额中民营经济占65%左右;民营经济投资已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在40个工业部门中,有27个部门的比重已超过50%,部分行业超过70%;民营经济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也已接近20%。这标志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民间投资在我国总投资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事实表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说,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的政府投资,虽然对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实现经济复苏,这50%的力量肯定是力不从心的。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已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点。在经济下行期间,政府投资要冲锋在前,没有这一点肯定是不行的;但在企稳回升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就要接过“接力棒”,与政府投资共同拉动经济,才能实现“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发展目标。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增长达7.1%,但这其中86%要归功于政府投资的作用,民营经济投资严重不足。

3,产能严重过剩对中国经济回升的影响。世界经济的萧条,特别是国内消费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其严重性:一是政府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即使在投资拉动最直接的行业仍然存在着产能过剩,如二季度生产能力利用率。钢铁为73.1%、铝冶金为65.7%、铁合金为70.4%;二是从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看,风能、多晶硅等也已经出现了严重过剩。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产能将超过23万吨,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差钱”,市场实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

二、中国经济回升的趋势判断

2009年中国在世界萧条中实现8%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实现了8%的经济增长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复苏了呢?显然不能这样认为,因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经济从1998年到2002年进入了五年的通货紧缩,而这期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8%。中国经济要实现复苏。经济增长率应该至少达到10%左右,这意味着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中国经济要实现复苏应该说还很难。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将这次应对措施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调整方向。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异:

1,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投资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结果带动了汽车消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而此次财政政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向铁路、港口和机场,对消费的直接拉动效应不明显。

2,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适时地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货币化打开了民营经济投资的大门,使住房建设投资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成为走出通货紧缩的重要拉动力量。此次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至今对民营经济投资的启动还未取得明显的效果。

3,2001年中国“入世”,打开了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发展经济的大门,外贸出口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7%,甚至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是出口拉动主导型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出现的产能过剩得到了迅速的解决。此次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不可能再找到这样新的市场,特别是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世界市场的瓶颈制约更加严重。因此,如果没有应对政策的调整,中国经济为什么不会再现5年的调整期?

三、加快中国经济回升的政策调整

要保证中国经济进入平稳快速发展的轨道,就需要对现有的应对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主要包括:

1,投资政策的完善。在政府投资不可持续的情况下,促进民间投资的跟进,就成为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进入新阶段不可或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目前民营经济主要活跃在竞争性领域,而这些领域经过多年的扩张都已出现

相对过剩。显然,在过剩的领域中,仅仅依靠出台一系列政府优惠政策启动民间投资的空间已极其有限。这就需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既有体制的束缚,释放民间投资。为激活民间投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应采取以下新的举措:一是鼓励全民创业。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创业。这就需要改革那些束缚人们创业的一切不合理的陈旧观念和落后体制,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从而一方面使创业变得伟大,伟大到我们无论怎样评价它都不为过;另一方面又使创业简凡,平凡到每一个人,甚至是很弱势的人,都能够去尝试,直至获得成功。实际上,一个社会只有激发出每一个人的创业激情,才可能做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打破行业垄断,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2007年第七次民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两类企业共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5.4%。私营企业进入电、煤、气、水领域的占1.1%,金融业的只有O.1%,公共设施领域的约占O.4%,教育占0.3%,卫生占0.8%,文化体育占O.7%。这些部门恰恰又存在着严重的投资不足,即使今后我国财政重点转为民生财政,仅靠政府投资也很难满足这些部门的投资需求。因此,在这些部门中引入民间投资,不仅在短期内有助于启动大规模的民间投资,而且就长期而言将会使我国走上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之路。三是由于本轮启动民间投资的重点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因而不同于以往改革的重要举措还在于:改革不仅仅是打开这些领域的投资大门,而且还要出台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这是因为,这些部门的价格往往是政府规制价格,理顺价格就成为必要。同时,这些部门往往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税收体制、政府补贴制度等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否则,即使打开大门,民间投资也很难涌入。

在改善投资结构的同时,还要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这需要:一是通过投资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角度看,这次的基础设施投资还应扩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过低(文化、娱乐、旅游仅为1.9%)(1),而文化力恰恰是一国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知识经济和提升消费结构的新时代要求。二是通过投资改善消费环境。我国居民之所以倾向于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关键在于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严重不足。在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34.O%)、教育(11.5%)和医疗(10.6%)(2)。在30年的市场取向改革中,教育和医疗被过度市场化了,政府职能的严重缺位挤出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延缓了消费结构的正常升级。此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与1998年的政策相比,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加强了民生工程的投资,这对于放大居民消费和提升消费结构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今后的投资计划安排时,还应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

2,消费政策的完善。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及其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必须要有相应的消费能力将其消化,否则投资就将不可持续,经济增长就会昙花一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消费的持续增长,才是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此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长期以来消费也是最短的一个,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两者产出共占中国GDP的75%以上。因此,扩张消费也是我国改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张国内消费,主要是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着眼点不能放在居民收入的存量上。有人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20万亿元,只要赶出一部分储蓄,就可以迅速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全部储蓄中,高收入者占了大部分,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低,这部分储蓄是不可能被赶出来用于消费的。即使是这20万亿元储蓄是平均分配的,全国13.2亿人口平均也只有1.5万元。这1.5万元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要用于教育、购房、防病、防老等,这部分储蓄不但赶不出来,而且还要增加。

篇11

“九五”期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为健康的持续发展,这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分不开的。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着放慢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21年初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着放慢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再次受到了抑制,全年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的水平。

由于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减缓,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比 2年大幅下降,降幅将达2个百分点以上。在外需增长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21年中国继续实施的“扩大内需”为主的政策将对拉动全年经济增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内需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不足。21年,中国投资增长迅速,特别是由于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有投资增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5.8%,高于上年同期4.4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7个百分点,增长率大大超过上年;消费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增长将与上年基本持平,这是一个在2年较高基数上来之不易的较快增长。21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相当可观的,尤其在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下降、且下降幅度超过预期的外部环境中,更显得“一枝独秀”。可是,21年内需的超额增长并没能完全抵消外需增长的猛降,从而使全年的增速低于2年的水平。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6%,据预测,21年我国GDP将达到7.5%左右。

目前看来,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最近美国遭受的恐怖袭击事件将加深景气低迷,发达国家内部面临的结构性调整还需时日。国际经济波动所给予中国经济的影响,滞后期大约是半年。在外需不太稳定的情况下,21年宏观调控的着眼点还必须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从长期看,由于中国有12亿多人口,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坚持以内需为主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坚持以内需为主意味着一国的需求结构偏重于内需,并要有一个适当的外贸依存度。在人口众多、内需为主的大国,外贸依存度一般不会过高。经济最发达的大国如美国,外贸依存度为2.7%,日本为2.1%(2年,根据联合国LINK网站资料计算)。这一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44%左右,高于美国、日本等许多经济大国一倍多。不过考虑到汇率等因素,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有被高估的可能,且再考虑到中国加工贸易的较大规模,该数值似乎也还可能有合理的成分。但中国人口为12.6亿,大大超过美(2.73亿)、日(1.27亿)诸国,其依赖国内市场的份额理应更大。为适应我国这样一个人口特多、国内市场潜力特大的大国特点,实现以内需为主的长期方针,减缓国际经济波动所给予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必要慎重考虑适当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中的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重。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必须坚持对外贸发展的政策支持,但不可一味追求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从中长期看,今后为了稳住、不致升高太快太多或者适当降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宏观政策的着眼点应通过更积极地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的消费与投资来实现。

二、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连续几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显着的成效。1998年到2年,三年国债投资36亿元,据测算,国债投资对1998、1999、2三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21年国债规模15亿元,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不仅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促进出口和支持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消极方面,长期使用国债投资手段,一方面,会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作用,与改革的目标相抵触;政府投资一般效率也比较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债项目逐步倾向于低收益或无收益的项目,出现国债投资效用递减现象;政府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容易产生腐败。另一方面,国债承受能力总是有限的。但是,中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可能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我在21年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上说过,银行存贷差大,谈不上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最近,财政部长项怀诚也说,这种有“挤出效应”的观点在中国还没有证据支持。基本原因一是银行存贷款差规模一直很大,财政投资在资金上挤出不了民间投资,我国目前老百姓的储蓄存款已超过7腕亿元,21年1月末达到7.18万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万亿元,存贷差额3万亿元多,社会资金绰绰有余。民间投资不畅不足,不是由于财政挤出,而是由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二是财政投资的投向大多数为公路、供水、机场等基础设施,属于公,共支出领域,在项目方面也不会挤出民间投资。一般来说,在供大于求的总格局下,有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生产要素可供利用,而民间投资又不能有效吸收、消化这些闲置的经济资源时,政府支出规模包括投资规模的扩大,不但不会导致“挤出效应”,不会产生由于供应失衡而诱发的通货膨胀,而且还将对闲置资源的利用,促进和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引导社会资金的流量与流向等产生积极作用。

目前情况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消极作用主要反映在其他方面,而不在于挤出效应上,当然,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显现,民间投资的扩大以及闲置资源的消失,瓶颈的出现,这种挤出效应也会逐渐显露出来,而此时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问题也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判断是否需要以及是否能够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看三条:一是看国际经济形势何时能够好转,外需增长势头能否恢复,而这在当前看来是不确定的,目前世界经济放慢的趋势,有说是周期性的,有说是结构性的,加上“9·11”事件的影响,国际局势的动荡,对今后走势众说纷纭,难于肯定。二是看社会投资何时能够上去,而21年社会投资,1—3季度,集体与个人投资增长9.1%,低于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增长18.2%的水平,这也与外需不足情况下为外需配套的社会投资受到抑制有关。三是看财政指标离警戒线的距离,国际上常用财政赤字占GDP比率不超过3%、国债余额占GDP比率不超过 6%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目前中国的这两项指标离国际常用的警戒线都还有距离,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1.2%上升到2年的2.9%,接近欧盟规定的 3%警戒标准,仍在公认的警戒线内;从债务角度看,我国国债负担从1997年的7.3%上升到2年的14.6%,远远低于欧盟规定的6%的警戒线。

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淡出时间要推迟,至少21年还要继续实施。但在国债使用方向上要有所调整,要加大

企业设备和技术改造的使用比例,加大国债分配给地方使用的部分,加大对西部的投资。据国家经贸委的材料,国债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贴息项目,近3年共安排了265.4亿元,拉动投资281亿元,拉动银行配套贷款1721亿元,就是说1元的国债资金带动了1元的社会投资、6元的银行贷款。 诚然,我国能维持7-8%的增长速度也不算低了,问题在于这个速度在我国现时还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在中国,就业问题应主要靠结构调整来解决,要靠大力发展民间中小企业,靠发展服务行业,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而结构调整又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完成,因此现阶段增长速度还很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财政政策力度还应加大。在外部需求进一步下降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显得越发重要,据此,如果全球经济继续放慢的话,积极财政政策不仅不能淡出,力度还应有所加强。

此外,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还应多发挥作用。近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了比较好的相互作用。过去3年金融机构共贷款7亿元配套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国债投资项目的实施。目前情况表明,货币政策的补位作用有待加强,近期货币供应量减速,9月末狭义货币M1比2年同期增长12.3%,增幅比2年同期低8.5个百分点,比2年年底低3.7个百分点,比21年上半年低2.6个百分点。1-9月份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为37.12%,比年初低1.37个百分点,表明货币的流动性也在减弱。如果再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因素,进一步加快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显得十分必要。现在物价形势较稳,目前通胀压力不大。前三季度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6%,金融货币政策可适当放松,这个“闸”还可以运用,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支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防止经济出现进一步减慢趋势。不过货币政策的松动要相当谨慎,一是由于加入了WTO,要考虑金融风险的问题;二是要防止出现通货膨胀。

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淡出,不仅取决于财政自身的状况,还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的状况。如果不及早为货币政策作用的正常发挥创造必要的条件,当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时,有可能货币政策仍然发挥不了作用,陷入日本式的财政货币政策困境。为此,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关于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

前几年实施的政策,是以扩张性财政为主的需求方面的政策。我国经济学界最近有人提出,还应当采取供给方面的政策,主张今后更多地从供给方面着眼,实施一些可能的政策,把需求方面的政策与供给方面的政策结合起来,这个意见是值得注意的。

强调供给方面的政策,最先是英美供给学派经济学家的主张。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并不是象凯恩斯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主要取决于需求是否充足,而是取决于“供给方面”,即企业和企业家方面是否有活力。因而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也不应该是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去增加需求,而是向“供给”方面倾斜,使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投资的积极性。

所谓供给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运用税收杠杆降低税负、企业改制、强化竞争、大力扶持鼓励中小企业等刺激供给积极性的政策,旨在提高和发挥企业的活力。

篇12

关键词:适度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增长倍数;均衡目标增长率;政策涵义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5.017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5-043-03

一、我国经济均衡目标增长率的逻辑推导

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国内学者研究颇多。刘迎秋(2002)得出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20年前后我国经济发展将处于“次高增长阶段”的观点。陈佳贵和黄群慧(2009)得出2005年以后我国整体的工业化进程步入中期后半段的结论。刘迎秋(2009)指出未来10―15年我国经济发展将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后半段向工业现代化迅速过渡的国民经济较高增长阶段的结论。借助钱纳里标准模式,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向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过渡这一阶段。

确定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相适应的均衡目标增长率是关乎我国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郭庆旺和贾俊雪(2004)运用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得出1978―2002年我国年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估算为9.56%,并认为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波动的轴心。刘树成等(2005)运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菲利普斯曲线法也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估算,得出“未来5―8年的中期内,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把握在9%,适度增长区间可把握在8―10%的区间”的结论。沈利生(1999)借鉴克莱因使用的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分析法,通过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变通,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及其变动趋势做出估计,得出1999―2010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1%的结论。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高位运行且波动较小,一般不超过1个百分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8%,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偏冷、国民就业和福利蒙受较大损失;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10%,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热、通货膨胀率上升、资源供给紧张,国民福利也会遭受损害。因此,把9%作为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如10―15年)国民经济均衡目标增长率的轴心符合我国实际,把9%±1%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目标区间,±1%作为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正常波动范围。

二、与经济均衡目标增长相适应的适度通货膨胀区间

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市场交易过程反映的是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反映出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一旦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的矛盾就会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如果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实体经济交易活动总量和结构的需求,不仅无法实现实体经济的交易关系,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的供求关系本身也会发生断裂,或者表现为通货膨胀,或者表现为通货紧缩。

图①。通过对图1的观察,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在曲线BA段区间,曲线斜率较大,通货膨胀率变动较小,而此间经济增幅很大。这表明国民福利的改进程度大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国民损失,存在国民福利的帕累托改进。第二,在曲线的B点左侧和AC段区间,曲线斜率较小,通货膨胀率变动幅度大于经济增长率变动幅度,此间国民福利的改进小于国民福利的损失。第三,在C点之后,曲线斜率为负数,这表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国民福利会因此而损失越来越严重。从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改进的角度看,曲线AB区间所对应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和调控的重要目标区间。因为在该区间内,经济增长的通货膨胀代价最小、国民福利改进的程度最大。

由此,我们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来确定上图所示的适度通货膨胀率区间。一般度量通货膨胀率有3个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为了更加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充分反映同期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以及服务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来代表通货膨胀率,它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增长率与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增长率之差得出。为此,我们构建如下理论模型:

GDP-GDP-1=C+GDPD+GDPDe+(t) (1)

其中,GDP代表GDP增长率,GDP-1代表滞后1期的GDP,GDP-GDP-1表示通货膨胀变动导致的GDP增长率的波动,用GDP表示;GDPD代表同期通货膨胀率,GDPDe为同期内预期的GDPD;(t)为随机误差项,代表影响GDP增长率波动的其他因子。

在现实经济中,当期通货膨胀常常是前期通货膨胀的延续,民众对通货膨胀预期是很合理的。假定民众对通货膨胀预期是稳定的,那么本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常常是上期已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水平,即GDPDe=GDPD-1。由此,(1)式可以变换为:

GDP=C+GDPD+GDPD-1+(t)(2)

选取1978―2008年度数据为处理对象,为消除价格波动影响,以1978年为基期,对GDP进行指数平滑调整。所有数据来自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借助计量软件Eviews5.0,对1978―2008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做WLS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GDP=0.8198+0.1030GDPD-0.2561GDPD-1(3)

(18.9205)(5.6220) (-13.4455)

该模型各项回归结果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当总体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平稳,即GDP=GDP-1时,且无加速通货膨胀预期实现,即GDPD=GDPD-1时,通过公式(3)可以算出一个GDP平减指数阈值GDPD',大约为5.4%。这个值大致对应图1的A点。介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操作应当留有必要余地的原则,把6%作为我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期适度通货膨胀的控制上限,这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图1中B点所对应的通货膨胀率水平,即适度通货膨胀率的下限。常理上我们认为零通货膨胀率作为适度通货膨胀率的下限可能是合适的,但实际上零通货膨胀率在经济运行中并非合理。首先,零或过低的通货膨胀率难免引发通货紧缩;其次,零或过低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名义利率过低,使经济在衰退期的货币政策失灵;最后,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零或过低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经济衰退期劳动力需求的下降,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国外已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伯南克等(1999)通过总结德国、瑞士、瑞典、西班牙、英联邦、加拿大、奥地利、新西兰和伊朗等国家的实际经验,得出这些国家的一般通货膨胀率目标是1%―3%的结论。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构成、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因而适度通货膨胀率的下限应该与本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相关。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年通货膨胀率接近或明显低于2%的年份,我国经济运行波动幅度较大,有些年份甚至陷入经济衰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3%作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适度通货膨胀率的下限符合我国实际。

综合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3%―6%的适度通货膨胀率区间。也就是说,该区间是与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目标9%相适应的通货膨胀区间。

三、最优货币供给增长倍数与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离不开货币的稳定供给。学术界经常用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指标来分析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货币供给及其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但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货币供给及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就提出了“货币供给增长倍数”,这对研究货币供给及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对比关系十分重要。

“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是由费雪方程推导得出的:

M+V=P+Y (4)

对公式(4)两边取自然对数后对时间t求导:

m+v=p+y(5)

得出货币供给增长率是:

m=(p+y)-v (6)

“货币供给增长倍数”也就相应为:

mx/y=p/y+y/y-v/y (7)

式中,M为货币供给,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Y为产出;小写字母分别代表相应指标的增长率,下标x代表货币供给类别,mx/y就是“货币供给增长倍数”。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和M2三个层次:M0代表流通中的现金;M1是M0和活期存款之和;M2是M1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的总和。M1是狭义货币量,M2是广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

我们常用M1/M2来衡量货币供给的流动性。这对关于在不同经济增长率下选取哪一种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有着重要意义。M1/M2代表狭义货币供给相对于广义货币供给的比重。当M1/M2的比值趋于增大,即现实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在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比例上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这表明人们的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增强,经济有趋热的倾向;反之,当M1/M2的比值趋于减小,即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准货币比重上升,货币供给量的流动性减弱,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表明人们的消费和投资信心减弱,经济有趋冷的倾向。

借鉴刘迎秋(2009)的研究成果,我们能看出1978―2008年中国适度的货币供给增长倍数区间(见下表1):

从表1可知,要保证我国经济在未来稳定持续运行,即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的均衡目标增长率时,m1的最优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是1.892,可以得出最优供给增长率为17.0%;m2的最优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是2.177,可以得出m2的最优供给增长率为19.6%。

四、政策涵义

从适度通货膨胀率区间与经济稳定均衡增长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得出:只要经济增长率处于9%这一均衡稳定目标时,即宏观经济实现均衡稳定增长时,若同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低于或明显低于3%时,此时需要更多的借助政府宏观政策的实施,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来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若同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高于或明显高于6%时,此时需要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力度,使国民经济恢复到正常发展水平;若同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大体处于3%―6%时,就可以初步认定此间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良好,无需对宏观运行过程实施更多的外部干预,可通过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实现国民经济的更快增长和更大发展。

通过判断M1/M2比值的变化,对在经济景气循环中(即经济运行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选取哪一种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折射出M1和M2的宏观景气循环政策信号效应存在差异。大量经验表明,M1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大都是经济波动幅度趋于扩大和景气循环趋于高涨的年份。对应表1的情况,就是当GDP年均增长率为10.0%的情况。这时,应该选择逆向的宏观调控方式,即应更多的用M2的增长倍数来评估当期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高低和总量的多少。此时的货币政策从操作上讲就是要保证M2的增长率是当期GDP增长率的2.059倍。而M2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大都是经济波动幅度趋于收敛和景气循环趋于衰退或者经济景气循环仍未走出低谷的年份。对应表1的情况,就是当GDP年均增长率为8.0%的情况。同上,应该选择逆向的宏观调控方式,即应更多的用M1的增长倍数来评估当期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高低和总量的多少。此时的货币政策从操作上讲就是要保证M1的增长率是当期GDP增长率的2.004倍。

总体来讲,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从逻辑层面来讲,只有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与我国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相适应的适度通货膨胀率和最优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宏观政策的科学选择和有效实施,保证我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责任编辑:云馨)

参考文献:

[1] 刘迎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逻辑与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2009,(09):15-26.

[2] 刘迎秋.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 陈家贵等.中国工业化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05):31-39.

[5] 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J].经济研究,2005,(11):10-21.

[6] 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3-6.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论中国经济高速健康增长的货币支持边界[J].经济研究,1995,(01):11-19.

[8]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篇13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异动现象,很多相关学者都纷纷展开了研究,但从已有的研究中看,并没有对中国股市以及宏观经济走势的异动现象以及机理有清楚的解释。站在投资选择以及寻租理论的角度上看,能够将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异动的内在机理解释为:当股市的一些相关的制度宽松的时候,租息率就会较高,此时资金也会大量的流入到股市当中,共同推动股市的不断走高,但在这之中,流向产业领域之内的资金比例会逐渐地减少,最终导致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使得宏观经济进入到缓慢增长状态。本文针对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走势异动的观察与机理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宏观经济;中国股市;走势;机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38

实践表明,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异动现象,该现象的存在,给相应的股市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能够掌控股市,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纷纷采用宏观经济控制的手段,应用寻租等办法提升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调整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确保在股市以及宏观经济不断上升的趋势之下,投资者以及公司都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收益。

1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走势异动现实情况分析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外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予了相关的解释,在该解释当中认为,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股票市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大的环境当中,股票市场在其中不断地发展运行,同时,它也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在中国股市运行中,应该注意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趋势处于同一个发展水平上,基本上保持一致。股市实践表明,宏观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衰退、萧条等,都会给市场的周期性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尤其在“牛熊”周期变化方面,其影响更大,这也是周期变化的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众所周知,股市的周期由经济周期决定,在股市波动情况当中,能够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状况真正的反映出来,为此,在国民经济当中,股市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但事实上,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的走势现实情况并不与传统理论中的结论相一致,如果将近些年的股票指数和GDP走势情况结合起来看,自股市设立直至当前,中国的股票指数和GDP从总体上看,一直都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如果单从表面上看,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事实上,从1993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就已经开始下降,这种下降的现象直到2000年才有回升的趋势,但是股票市场却从1994年开始经历了大牛市,这种状况持续了7年的时间,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当中创造出新的高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在走势方面,在那段时间里基本上是相反的状况。

在国内,针对中国的股市以及宏观经济走势异动之间存在的关系、成因等,有相关学者已经展开了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发现,股市与宏观经济走势两者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异动态势。有相关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中国的股市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双重的体制两者都能够正常的运行,并认为影响股市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部门的思路、意图以及相关的要求。也有相关的研究人员经过调查得出,1991—1996年,中国股市以及经济周期运行情况很平稳,两者之间基本上都保持一致的发展态势。在此之后,针对中国股市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我国政策逐渐放松,政策的放松推动了中国股市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

2对投资选择和寻租理论的相应解释分析

2.1对投资选择以及资产配置方面的解释分析

证券市场主要是以股市为代表,在融资当中,它属于一个较为重要的融资渠道,同时,该渠道在投资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作用,被称为投资渠道。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当中,投资者展开证券投资以及产业投资等,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同的元素,对于投资者而言,它们的存在,是一种重要的资产配置的方式,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并应用相应的投资方式,预期投资风险,从而对投资资产进行一定的配置。但是,在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可用于投资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不同资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形势。我们也可以说,当增加证券投资分配资源的时候,产业投资以及储蓄分配资源便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为此,投资者在不同的投资领域当中展开不同程度的投资,希望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利润,并展开资产配置,在这之中,很多资产都会流入到预期资金收益率较高的一方。如果资金流入到股市之内,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不断上升,相反,就会导致股价不断地下降,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损失。

2.2寻租理论以及中国股市寻租特性分析

现阶段,作为经济学说中的重要分支学说,寻租理论已经在很多领域当中被广泛地应用。近年来,对“寻租”的解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直接生产性寻利活动”,寻租理论中,既包含了政府干预条件下的寻租活动的实施状况,也包含了一些寻求政府干预活动。如今,寻租关系以及制度变迁已经成为经济学探讨的较新的领域。有相关学者认为,由于寻租生产存在着一定的条件,那么在该条件之下,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进入以及市场竞争的制度等。一般情况下这都与政府干预的特权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实际上,在政治活动中寻租表现最为明显,如果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有所扩大,那么就会不断地推动寻租的可能性,同时,寻租的规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寻租活动自身具备着一定的非生产性质,使得社会资源出现无限浪费的现象,为此,如果要确保寻租限制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对政府的经济活动以及范围进行相应的限制。也有人认为,寻租之所以能够和政府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关键在于政府在供给或者是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2.3股市租源和寻租活动、寻租风险等分析

事实上,寻租的展开,无法创造出新的价值,它主要能够对价值进行再分配,这就决定了租源将会来源于生产、生活中,同时,在一定时期内,可被寻租的租源是有限的。在不同制度环境影响之下,租源也会存在着很多的不同点。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如果盈利不断下降,所对应的分红派息就会减少,那么此时,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就会极为有限,为此,股市租源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质:它的主要并且直接的渠道是投资者所用于循序的购股资金。以下为寻租活动主要的体现:①在合法且合理的前提下,借助新股、投机两种方法实现收益。②于二级市场中开展投机活动,当然这些活动中势必会存在借助虚假信息获取利润的问题。③当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后,很多小股东的债权也会被一定程度侵占,其利益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股市寻租会出现负数以及博弈性质的再分配情况,这样一来,其中一部分人必将能够获得相关的收益,而其他的人需要承担着寻租所带来的损失。事实上,寻租之所以会出现一定的风险,主要的原因在于与规定的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风险规定不符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其规定,与此同时,制度的不完善,漏洞的不断出现,寻租风险就会有所降低。

2.4对股市和宏观经济异动分析

对股市以及宏观经济异动的分析,主要是依据投资选择情况作为研究的基础。就中国目前的证券发展情况来看,股市不但是其构成部分,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主体,市场经济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租息率,而与投资经济形成对应关系的则为收益率,与前两点相比,和储蓄形成对应关系的就是所谓的利率。以上三个方面,就是目前中国投资的代表性渠道。而我们从以上渠道中也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投资人员而言,其可以根据对于收益率以及利率等方面的选择来进行资产的配置调整,一旦租息率超出了收益率,那么预期未来走势不断的提高,此时投资者就会加大证券市场的投资力度,提升投资比重,从而有效的缩减其他方面的投资比重。如果与之相反,租息率较低的时候,预期未来将逐渐的走低,那么投资者便会更多的转向产业投资以及储蓄方面。

从上述我们已经得知,影响租息率的一个主要的因素便是制度不够完善、缺失,因此,我国股市有关政策如果发生变动,对租息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政策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寻租风险相应降低,租息率相应提高,进而对投资者形成吸引,融入更多的资金,另外,此方法还可以扩充新的租源,使股价更快速的提高。随着股价的增高,寻租的规模也相应有所扩大,从而引发投机情况。如果相关政策变得严格起来,不但可以降低股市资金的流入量,同时也能够使租息率有所降低。

3结论

从分析中得出,当前中国股市以及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异动现象,并且我国当前对该异动现象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充分的解释。仅仅凭借国外的一些相关研究不断地发展我国国内的股市以及宏观经济,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某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实践表明,我国股市以及宏观经济走势在某一时间段里同时处于上升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市公司的发展,但是,在此之后,随着风险的不断出现,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走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此,相关学者在中国股市以及宏观经济走势方面还需要不断地研究,确保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问陶,黄建欢,段西军,等.对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走势异动的观察与机理解释[J].广西社会科学,2006(7).

[2]郑冲.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因素交互效应的视角[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3]王烜.中国股市波动特性、政策成因与政府有效干预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篇14

论文摘要:各方面的经济运行数据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都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势头出现了放缓和下行现象,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接着对当前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下行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同时分析了通货膨胀和未来的物价走势,最后分析预测了未来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及其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任务。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呈现出增长势头放缓、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突出。2010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为11.7%,2011年为10.4%,2012年上半年为8.2%,2012年1至5月份的外贸出口同比增长为8.7%,离全年增长10%的既定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为20.1%,和2011年最后4个月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房地产市场的成交总量有了一定的上升幅度,但总体上看在建房屋开工量和土地交易总量还没有走出低迷状态,股票证券市场出现大幅度下挫,上证指数在2200点持续徘徊,市场信心不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有限,显示出居民消费的无力和内需的乏力。

二、当前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总体呈现增长势头放缓和下行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投资增长速度下降

中国经济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前几年经济过热的时候也是因为投资过热。现在经济趋于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下行趋势,主要原因也是投资处于下行趋势。投资下行带动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相对也比较慢,也在放缓。现在一般为15%、16%,过去都是18%、19%这个幅度。

目前名义的投资增长速度26%,扣除10%左右的投资品价格指数,现在全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只有16%左右。15%左右的投资增长速度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投资增长速度能保持在15%到20%之间,那么在中国目前阶段来讲这是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但是问题是投资增长速度正在持续下降。现在沿海地区投资的增长速度确实比较低,上海的名义投资增长速度1%,如果扣除了价格指数就是负的。

(二)出口乏力对外贸易增长放缓

我国的外贸顺差从2005、2006年以来一直攀升,2010年达到最高,其中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的比重是11%,这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高的比重,美国的逆差通常是5%、6%,我们的顺差是11%。在这么高的水平上现在开始下降,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如果按照全年平均下降12%来算,去年我们是2,700亿的外贸顺差,那么今年仍有2,300亿左右的外贸顺差。仍然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外贸顺差减少,主要是因为出口增长速度放缓,进口增长速度提高。

(三)当今经济增长放缓是宏观调控作用的预料之中的结果

中国2009-2012年上半年以来的一切政策、一切调整就是为了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点。近几年GDP的增长速度一度接近12%,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把这个过热的趋势抑制住,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所以这两年一直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投资、出口,就想把这个增长速度放缓一点。因此现在的增长速度放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是宏观政策调控的目标。因此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很正常,否则就意味着过去采取的措施都是无用的。

以外贸为例,目前外贸出口确实在下降,但是这些年的所有外贸出口政策的调整就是想让外贸出口减少一点。从汇率变化情况来看,人民币现在累计升值21%,再加上我们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一点,加在一起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值将近30%,我们采取这样的升值措施使很多出口企业都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使得外贸出口放缓。从货币政策的调整来看,采取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同时还采取了各种办法减少外贸顺差的做法,降低出口退税、采取一些产业政策,限制“三高一资”,也是为了把外贸生产降下来,特别是降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些年这么大的外贸顺差,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现在是18,000亿美元,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年底将达到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国内央行需要不断发人民币,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还容易引起资产泡沫,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又采取各种措施回笼资金,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外贸顺差增速过快。所以采取那么多的措施贸易顺差的增速才减少到12%,应该说也是正常的。

三、未来宏观经济走势及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在面临放缓和下行压力的同时,其总体走向还是向好的因素多,总的经济面应该是向好的。和那些出现问题的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确实还不错。比如说越南,越南是连续7年财政赤字,去年财政赤字达到了GDP10%左右。而中国是财政顺差,财政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30%以上。中国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17%左右,没有像过去的出现的40、50%的情况。我国的贸易仍然是顺差,顺差仍然是太多,外汇储备仍然是大幅度的增长。给定这些基本面的数据,而且该调整的东西调整,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大事儿。

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注重具体操作细节的技巧性。这个滞后性可能导致最终各种政策的叠加和累计效果过大。因为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政府出台一个政策没有马上的反应,再出台一个政策。这个部门出台政策了,没什么效果,那个部门又出台一个政策,每个部门又追加了一个政策。所有政策加在一块最后起作用了,可能发现作用是不是过大了。所谓的叠加累计效应,有没有可能发生呢?有可能发生。至少对于某些部门和行业有可能发生。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