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专业知识竞赛范文

专业知识竞赛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专业知识竞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专业知识竞赛

篇1

关键词:工科专业知识竞赛;运行机制;管理模式

一、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提高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有效构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以各类专业知识竞赛为契机,引导高等院校发展方向,大力支持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在各学科领域掀起了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的,如“全国数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大学生节能汽车设计大赛”、“建筑模型竞赛”等赛事。国内各高校也意识到专业知识竞赛在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都非常重视积极参与各类专业知识竞赛。本文以专业知识竞赛为契机,针对专业知识竞赛与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效结合开展了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专业知识竞赛和教学、科技活动能有效结合,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专业知识竞赛组织运行模式存在问题

通过全国性各类学科竞赛如火如荼举行,我国某些高等院校对竞赛的组织和运行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较早的高校依托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资源组建竞赛团队和竞赛小组,有的高校借鉴企业的组织运作模式,以复杂机械产品为对象,组建各总成部门和竞赛小组。但纵观目前高校的竞赛组织模式,其机制都是不完善的,部分高校组织模式和团队建设非常简单,濒临赛事才采用临时组建和抽调相关专业教师指导临时选拔参赛学员参加竞赛,竞赛活动结束后即遣散。这种临时“拉壮丁”的模式运作虽然简单,但效果却极差,众所周知,团队建设在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种临时的依靠个人自由意识组合在一起的团队,是没有核心价值和凝聚力的,参与专业知识竞赛的后期影响力和积极作用没有得到长久持续发挥。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知识竞赛组织模式的缺陷,有必要探讨一种较为完善、全面地、可操行性很强的组织模式,在完善机制的框架下运行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和专业知识竞赛。

三、专业知识竞赛组织模式

专业知识竞赛分为国家级竞赛、省部级竞赛及校级专业知识竞赛,国家级学科竞赛往往具有竞赛题目大,难度大、工作量大、知识点考核全面的特点,但参与人数有限。校级专业知识竞赛题目小、难度较低、考核范围窄等特点,但参与学生众多。省部级竞赛题目介于两者之间,针对专业知识竞赛的不同特点,组建一支功能完善、机构健全、执行效率高的的团队将是各项赛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保障各级别专业知识竞赛顺利开展,必须营造一个综合而系统的活动创新氛围,建立合理的监督保障体系,并提供必要的条件。项目组提出对于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竞赛,借鉴采用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在组织机构上设立两大部:竞赛项目管理部和竞赛专业技术部。竞赛项目管理部包括财务管理、涉外宣传、专家指导工作组及竞赛小组建设等事宜。竞赛专业技术部包括创新实践竞赛平台、项目管理、项目分析等工作,该组织机构以技术部为核心和依托,组织管理部作为辅助,保障各类赛事的正常发展,在专业竞赛领导团队内,设置一名总负责人,统筹安排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合分工。该团队还设置专家指导小组,对活动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引导团队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校级专业知识竞赛,针对校级专业知识竞赛参与学生众多,竞赛题目小、难度偏低、竞赛呈常态化等特点,借鉴采用校内科技活动模式与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模式。针对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结构单一的特点,采用竞赛活动与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相互渗透,通过制定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大型设计类题目的方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样既可以利用竞赛活动巩固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又可以合理利用教学师资资源开展竞赛活动,避免了因竞赛项目过多而降低竞赛质量,顺利达到竞赛常态化的目的。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可开展的典型竞赛有:计算机程序设计性大型题目与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课结合;机械产品测绘、机械制图设计性大型题目与机械制图实验课结合,车辆拆装大赛与车辆构造实习课结合,实现特定功能的电子设计大型题目与电子技术实验课结合。由于专业课程具有一定深度和各学科知识交叉的特点,因此针对专业课程举办的专业知识竞赛题目,往往都是知识跨度大、综合性较强的竞赛活动,大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综合利用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这种竞赛活动适于在高年级举行。专业课程竞赛题目因其竞赛题目难度大、涉及学科知识点多,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针对这种竞赛活动,适宜和大学生科技活动月结合进行。对于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与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的竞赛活动的项目管理制是相似的。以下对组织模式中涉及的各部门间关系进行阐述。

1.竞赛项目管理部。在该组织形式中,竞赛项目管理部是竞赛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组织管理部门中经费申请和财务管理主要负责项目经费申请、各项竞赛活动项目费用的收入与支出管理。成功举办竞赛活动,宣传工作必须先行,通过宣传,使工程竞赛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竞赛氛围,优化学科竞赛的环境平台。涉外宣传主要工作有三点:(1)负责对外积极宣传竞赛活动主旨、活动特色,制作各类竞赛海报,校园广播播放竞赛倡议。(2)通过宣传,积极争取社会企业参与竞赛活动,赞助竞赛活动,负责在竞赛活动中与企业的接洽活动,与赞助企业交流活动的策划工作。(3)与项目分析、管理组协调工作,制作竞赛过程的简报工作。专家指导工作小组是指导和监督竞赛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的保障,竞赛活动项目总负责人阶段性向专家指导小组汇报竞赛活动情况,根据汇报情况作出正确指导。

2.专业技术部。(1)竞赛平台构建。技术部是组织机构中的核心,其他机构设置都是围绕该核心服务,技术部中的竞赛平台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专业技术部的主体。竞赛平台的建立方式较多,笔者认为最可行的方式是依托高校各实验室为中心,构建创新实践竞赛平台,各创新实践竞赛平台相对独立、协同合作。针对竞赛活动主题可自由组合,最大限度发挥创新实践平台作用。以我校机械类专业为例,可依托我院已有实验室资源,组建机械动态仿真设计平台、机械创新设计平台、节能汽车平台和智能汽车创新平台、内燃机节油平台、电子控制设计平台、工程实训中心平台、机械CAD/CAE优化设计平台等等。学院教研室的专职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特长和兴趣申请进入相应的平台,这样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又构建了学科竞赛指导队伍,为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竞赛小组组建。为了实现高校专业知识竞赛活动的常态化,对竞赛小组组建方式必须进行创新,避免传统的面临赛事才临时遴选选拔学生,组建竞赛团队。创新的组队形式可按照学生兴趣爱好自愿参与各学科竞赛小组,如低年级组建、“计算机竞赛小组”、“挑战杯竞赛小组”、“英语竞赛小组”、“计算机程序竞赛小组”、“电子设计竞赛小组”、“机械制图竞赛小组”等社团,高年级组建“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小组”、“汽车节能竞赛小组”、“方程式赛车竞赛小组”、“三维设计竞赛小组”、“新能源汽车竞赛小组”等,这些社团建设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某些竞赛小组还可与相关的竞赛平台对接。(3)项目分析、管理。在专业技术中,除了主题的竞赛平台构建外,还有项目分析和项目管理,这两个内容主要是希望使竞赛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最大化,在竞赛中,引入成本分析、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等学科知识,让竞赛内容尽量模拟企业的产品设计过程和运作模式,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各部门协调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3.建立有效奖惩考核制度。任何组织模式的建立,要高度重视奖惩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它是推动各机构高效、有序运作的必要条件,具体到专业知识竞赛,由于要将该竞赛活动普及化和常态化,因此长效的奖惩考核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并设立竞赛专项经费用于组织竞赛和保障,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对指导学生在赛事中获奖的老师将给予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量的奖励,年度考评上计算工作成果,学生获奖后,根据获奖等级给予学生素质学分和综合测评加分并且设置奖金奖励指导教师和获奖学生。评选出优秀创新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设计之星、大学生科技之星、优秀组织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等,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构建一套大学生专业知识竞赛活动评价体系。通过完善的奖惩考核制度,防止工作松散、失职、懈怠等消极工作情绪,大力推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竞赛的开展。

4.发挥竞赛平台作用,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国家级和省部级竞赛一般都是知识综合度大、技术性密集的赛事,尤其像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汽车竞赛和方程式汽车大赛,这些赛事的特点是技术密集度高,涉及学科知识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延展性,有必要将每年参与创新设计的资料建立起文献数据库,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资料和设计案例,制定培训内容,形成培训机制。缩短新成员吸收、消化上一届创新成果的时间,在前期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的启迪下,让新的成员尽快成长,创新设计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四、模式运行实践

该组织模式提出,在我院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别选择了四个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作为试点,通过该模式方式运作,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竞赛:2012年6月,我院结合机械制图课程,在机械制图实验课中设置了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从机械产品测绘、机械结构制图为一体进行竞赛活动,2012年11月,车辆工程专业结合汽车构造实习课程开展了发动机拆装大赛。高年级段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于2012年5月,结合一年一度大学生科技月活动,开展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节油赛车设计”、“电子设计大赛”专业知识竞赛,在2012年3月,毕业设计选题上,结合“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根据毕业设计结果看,同组学生通过协同合作,自主完成了方程式赛车设计工作,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党传升,刘喜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3):113-120.

[2]陈开岩,闫燕.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5):162-163.

[3]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12(2):141-144.

[4]庄华洁,周金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4,(6):108-109.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活动,增添专业学习的乐趣,充分做到劳逸结合,经济贸易系特此举办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竞赛,此次比赛所选题目,灵活生动,涉及面非常广泛,是对参赛选手们知识面的考验。

二、活动主题

“专业竞技,谁与争锋”

三、参赛人员

18级国贸1.2班、19级国贸(跨境电商方向)1.2班级,20级跨境电商班均可参加。设计每个班级选派出2个专业队(A.B队)参赛,每队由三名选手组成。共有10个专业队,总参赛人数为30名。

四、比赛规则

1、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按年级进行比赛。18.19级每个班的2队同时参加本年级的初赛,在本年级参赛的4个队中取1个优胜队参加决赛,其他3队获得团体优秀奖。20级参赛的2个队中取1个优胜队参加决赛,其他1队获得团体优秀奖。决赛在初赛中的 3个优胜队中角逐,比赛决出团体1等奖1队,团体2等奖2队。

2、每场比赛每对基础分值设定为100分,实行积分制,比赛分成必答环节和抢答环节。必答环节,每组选手需共同回答5道题,每回答正确1题得10分,回答错误不得分。抢答环节10道题。每组选手需共同抢答,答对1题得10分,答错扣10分。每场比赛按照最后总分排序。

五、每场人员设置:

1、主持人(两名):

教师1名,学生1名

2、记分员(1名):

经济贸易系学生会成员

六、比赛时间、地点:

初赛2020年12月 日 班教室

决赛2020年12月 日 班教室

七、活动经费预算

1.选手个人证书30本-------10元*30=300元

2.团体比赛奖状10张 -------5*10=50元

3.奖品

1等奖3人,笔记本30元*3=90元

2等奖6人,笔记本20元*6=120元

优秀奖21人,笔记本10元*21=210元

总计:770元

篇3

为了促进我系良好的学风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团体精神,11临床二系团总支特意主办此次面向11临床二大班的学科竞赛。二、活动概况:

1.活动主题: 学科竞赛 关于这一学期所学的相关课程知识: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具体范围:由各科老师确定,开学到5月26日所学内容)

2.活动对象:

11临床二系同学,二大班每个同学都要参与。

3.活动地点: 体育馆4楼

4.活动时间:5月26日晚上7:00—9:00

5.主办单位:11临床二系团总支

6.承办单位:11临床二系团总支学习部

7.活动嘉宾:辅导员(1名)、10级师兄师姐(各班班代)(6名)(确定名单、外联部邀请)

8.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以班级为单位,一个班级为一个队伍)

9.活动内容:(1)竞赛形式:主要是以选择题竞答为主,(目的是浓厚学习氛围,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团队合作精神)。各班选出 4 名参赛代表,其他同学为亲友团。

(2)评分细则:合分员现场合分,主持人当场公布竞赛结果,按分数高低评定。

三、活动安排

(一)前期工作:1、活动场地申请

2、申请经费(经费明细见附表1)

3、购买相关奖品(生活部负责)

4、各班同学选出参赛代表各4名(各小班班长负责)

5、比赛题目准备:学科知识竞赛的相关题目

6、宣传:

12 -4A海报张贴(宣传部负责)、微博实时转发、博客、Q群、二大班宣传(学习部宣传以ppt形式,ppt由科研部负责)

7.请各参赛队伍尽量统一服装:穿班服,确定自己队伍的介绍,以便比赛当天主持人介绍队伍时展现出来;

8.主持人2名:男女各一名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彩排)

2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参加学科竞赛的选手(需要提前报名确认)、现场秩序维持人、主持人及现场工作人员(安排记分员、监时员)

物质准备:现场需要的相关道具、布置会场用具、水等等

题型:问题形式:(选择题:单选题 & 不定项选择题,各科综合)

(一)A、必答题:此题不可以求助为单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涉及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共24题。每题分值均为5分——必答题答对者得5分,答错者不扣分。每队有1分钟时间答题,必答题答对得5分,答错不扣分。

B、抢答题(30分钟):为单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涉及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知识。抢答题答对得5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共24题,每题答题时间为15秒。主持人念完问题和选项后,各队伍按桌上的抢答器?进行抢答,若在主持人读题时抢答,此队失去抢答机会;若获得抢答机会但在15秒内不能作答则其他队伍可继续抢答该题目,若该队获得抢答机会但在15秒内不能作答,此题作废。在主持人说“请抢答”之前按抢答器将扣除该队5分且失去此题的抢答权,其他队伍重新抢答。第二次出现此种情况亦扣除违规队5分且该题作废,主持人公布答案后进入下一题。

C、追分环节、观众互动(15分钟)10道题:有趣常识题,题目由学习部负责 答错或不答均要扣分

锦囊:打电话、亲友团、四去二

(二)1.答题过程中若有观众提前说出答案,此题作废。由候备的题目中随机抽取一道补充作废的题目。

2.比赛题目情况:

(1)题目所涉及的学科: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

(2)题目难度:适中,以临床专业的期末考试难度相当。所有内容均出自书本,不会超出书本的范围。

(3)具体各类型题目类型:

1)必答题:涉及各学科,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各15道。

2)抢答题:涉及各学科,2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10题为单选题。

3)追分题:涉及各学科、生活常识题、趣味题等。

(三)当天比赛流程:

第一环节:7:00—7:15:

(一)主持人致辞(10分钟)

(主持人随着音乐进入舞台致开场白)主持人致词、介绍到场嘉宾,介绍参赛班级队伍及简单说明此次活动意义,介绍各环节规则,各班团体做一个ppt介绍本团体,由主持人介绍,根据PPT效果打分。

篇4

【关键词】高职 技能竞赛 探索

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技能大赛形成对职教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起到了以点带面、又好又快发展的效果。从加强“软实力”建设方面来看,高职院校参加和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有利于激发师生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促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一、构建高职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教育定位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即是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无疑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着积极意义,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可靠途径。

二、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技能竞赛开展现状

尽管国务院要求“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但多数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技能竞赛因受各方面限制无法正常开展或开展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实训设备不够完善

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特殊性使“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较大,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也存在不小的困难,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缺少,在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时显得“力不从心”,不得已放弃了许多竞赛项目,同时,文科类实训更多需要与社会实践相接轨,模拟性、仿真性实训由于实训情境真实性弱化而根本无法达到训练的目的,对许多高职院校来说,在校内建设文科类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是一个投资不小但收效甚微的“鸡肋”,因而,在经管类专业实训项目建设上积极性大大减弱,但从专业技能竞赛开展来看,“双师型”师资及实习实训设备是开展技能竞赛的必备条件,因此,“双师型”师资力量的不足和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不够,严重影响了技能竞赛的有效开展。

(二)经管类专业开展的技能竞赛项目不成熟

这种现象是经管类专业自身特点决定的。经管类专业的偏文性,使专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进行准确量化,导致设置竞赛项目困难,理工类专业偏工偏理,专业性强,技术性明显,因此,在设置技能竞赛项目时比较容易,再加上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以工业经济为支撑,技术型的能工巧匠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需求,直接导致上至高层,下至各个院校,均比较偏向于理工类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以重庆市开展的高职院校专业技能竞赛就可看出,理工类专业技能竞赛较多,专业性较强,而文科类的专业技能竞赛起步晚,开展次数不多,许多文科类专业技能竞赛均未成型,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比如导游大赛、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国际贸易技能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等,远未形成传统竞赛项目和成熟竞赛思路。

三、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技能竞赛实施探索

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至于其重要性、必要性,笔者在此也无须赘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科类人才将重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经济学早也证明了这个观点,当一个社会经济极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时,从事一线劳动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少,文科类专业将成为许多学生的重要选择,这几年高职学生志愿填报的迹象也证明了此点,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文科类专业建设仍然不可忽视。为此,笔者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所做的技能竞赛探索在此分享。

(一)围绕学校重点专业和地区举办专业竞赛导向设置项目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宗旨,决定了高职院校开办哪些专业不是一厢情愿想当然,而是必须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人才需要,因此,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是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学校自身实际相吻合的,而不是自成系统,以自我为中心。专业技能竞赛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师资、实训建设,促进学习风气提高,因此,只有把竞赛与重点专业建设结合起来,促进重点专业发展,树立品牌专业,才能有效提高声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二)紧密结合企业、社会实际需要策划项目

高职院校的开放性决定了校企结合是必然趋势,技能竞赛的开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在策划竞赛项目时,一定要与企业相结合,比如,我院在进行营销策划大赛时,就紧密结合企业,指导老师与组织者对重庆永川周边企业进行调研,编制问卷,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企业对营销人才能力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从而确定竞赛目的,围绕竞赛目的策划竞赛开展环节,要求参赛学生报名时必须报参赛企业,与企业一起完成营销策划方案,使策划方案实实在在可行而不是凭空虚构,用数据说话而不是臆想,既使学生真正了解了企业,又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煅炼。

(三)精选项目,由院系主办、协会协办、企业赞助开展项目

文科类专业在知识和技能共性度上相对较高,因此,在设置项目时就要求精,不能遍地开花,避免雷同而缺少项目优势,精选项目,控制项目数量,通常一学期举办2-3个项目,全年3-4个项目为宜。

四、经管类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建议

(一)切实深化校企合作,密切联系生产实际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在合作深度上却一直存在争论,2011年国家教育部职教9号文、11号文分别再次强调校企要进行产学研合作,为争论划上句号,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存在于学生的实习实训层面,还应该深入到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开展课题研究的深度,因此,高职院校在举行技能大赛时要与对应企业紧密结合,大赛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各个环节要充分吸收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和指导,不仅以企业名称冠名,更要以企业真实环境和实际情况为竞赛背景开展竞赛。

(二)积极改进竞赛激励机制

很多院校对比赛的激励基本是以奖代酬,即个人的荣誉、奖金奖品归获奖者所有,另外按获奖等级再给予校级精神和物质奖励。教师教练在备赛的过程中,不管加班加点多长时间,如果学生《或本人)没有得奖,那就徒劳无功。只要是比赛,获奖者永远只有少数,这种激励制度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五、保障措施

(一)师资保障

教师指导是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重要保障,不仅有助于提升竞赛质量,而且有利于实现竞赛目标。一方面,积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在学生技能竞赛过程中跟进指导,按照竞赛管理规定,将专业教师课外指导工作折算成工作量,以增强专业教师指导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二)经费保障

经费是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物质保障。高职院校的实训实习经费是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经费来源之一,这样有利于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学生活动经费也是专业技能竞赛的重要经费来源。在进行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也可以积极争取企业赞助经费,在竞赛中适当争取商业广告支持经费,以保证竞赛经费的获得。

(三)激励保障

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胜出,不仅可以获得竞赛主办方的奖励,而且可以在学校获得素质拓展积分,这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证明。

六、结论

技能竞赛对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起到进一步推进作用,真正把职业技能大赛做好,才能引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管的目的。竞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过竞赛来检验学校的教学成果、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利,李绍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篇5

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 210444)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新性要求,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让每位同学的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文章对专业竞赛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总结了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对艺术类院校有效开展专业竞赛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专业竞赛;辅导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44-03

一、专业竞赛的重要性与意义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对于本科院校的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可以说所有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如何建立、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而开展的。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参与社会设计实践项目的机会是相对缺乏的。一方面,学生在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无法单独承担具体的设计任务,他们也很难获得需求方的信任;另一方面,难校、教师的层面为学生提供的设计实践项目是十分有限的,绝大多数同学在大学四年没有实际案例的设计经历和经验。

在“实弹”演练受限的情况之下,要用一种更加贴近“实战”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竞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不二选择。专业竞赛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过程。国内外有不同类型的专业赛事,有以实际项目为题的竞赛,有偏向理念、概念和创造性的设计竞赛等多种类型。专业竞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课堂专业学习转化为设计能力的实践试炼;二是通过参加竞赛与全国同类院校专业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各大院校大学生设的计水平与发展趋势,寻找自信与差距;三是竞赛获奖对于学校与师生而言都是最好的宣传与教学水平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全国性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性比赛,专业竞赛对于学校声誉、教师水平、学生能力都是很好的试金石;四是通过专业竞赛可以建立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与深入交流,培养了师生情感、促成了团队的形成,这为以后取得更多其他成果产生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专业竞赛的意义

1.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由教育行政部门、各行业、企业及高校或校企、校校联合主办的设计类专业竞赛,内容紧扣当前各大设计类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体现专业基础知识与设计综合能力的结合。某一专业基本内容与多专业内容的结合,有助于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相辅相成。专业竞赛还可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提升实验实践教学效果,也可以反向检验我们的各项实验室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水平与层次,找到自身的特色、优势以及缺陷和不足。因此,通过设计专业竞赛,学院教师科研、教学和实验指导水平会在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2.有助于实现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学院的品牌形象。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参与设计专业竞赛,通过训练与竞赛,分析判断、团结协作、适应和应变等能力将会显著地提高,且会受益终身。把学生设计竞赛的能力训练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能凸显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办学思路和育人思想。通过建立学科竞赛长效保障机制,将促进我院学生获得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大奖,我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学院的师生会更加自信,更富有活力,对外展示出自身的亮丽风采。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即是创新的能力,专业竞赛的作品包括一般包括设计方案的平立剖面图、效果图、动画、模型或实物等,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都能够不同体现在专业竞赛的作品中。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生源的质量和社会各界对高校的评价,进而影响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在专业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更容易被推荐到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这就形成了“专业竞赛-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学生就业-增强知名度-促进招生-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专业竞赛要获得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学校制度激励、基本的实验条件、师生共同努力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而结下的果实。下文将对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进行具体解读。

三、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

专业竞赛要获得好的成绩与效果,必须对辅导模式进行深入思考。既要发挥全体专业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又要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专业竞赛辅导模式的构建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的思维、规范的操作、实践的强化、评价的客观。明确的目标是指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系统的思维要求我们将专业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规范的操作是指要有一个明确的辅导思路和框架来引导专业竞赛的有效开展,实践的强化则是强调专业竞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评价的客观要求我们本着专业的精神、公正的学术态度来对待专业竞赛。专业竞赛可以通过与课程教学、横纵向项目、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暑期专业实践等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有机相容、高效运转、多重效益的局面。

1.课程与比赛相结合。课程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有几个前提条件:(1)提前做好各专业比赛信息的搜集、整理、分类、遴选工作,让任课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之前便明确知道有哪些课程可以与哪些专业竞赛挂钩。(2)课程在时间安排、教学内容上与专业比赛的内容、时间相匹配。(3)在课程教学计划进度中有机融合并合理安排竞赛辅导时间;既是课程作业辅导也是竞赛辅导。(4)竞赛方案作为课程作业的考核依据。专业竞赛不是目的,获奖不是目的,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才是本质。每年不同的专业竞赛都会由各行业、企业、高校的专业人士和团队推出新的设计赛题,这些新的选题本身就充分反映了设计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设计人才各方面能力新的要求,以及社会新的问题和焦点从设计的视角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依托专业竞赛可以达到让课程教学与时俱进、综合练兵的效果。

2.项目与比赛相结合。这里的项目既包括学校、教师的各类社会委托项目、校企合作项目,也包括教师的科研项目等。2012年3月,笔者接受了“中国第八届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园欧洲园的设计任务,便召集了4位专业相对出色的学生与相关老师组成一个设计团队,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设计工作。尽管学生对于这类项目没有任何经验,也找不到设计的方向和头绪,更不能指望学生能做出优秀的方案。但通过教师的指А⑾嗷ゼ涞奶致郏学生在这个设计过程中,从头到尾地亲自参与了,便明白了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应该如何着手一步步推进,需要综合考虑哪些方面的要素,这对于他们以后从事设计工作,无疑具有着示范作用。另外,学生在CAD制图、SU建模、3Dmax建模、后期图形处理等方面,按照老师指导的要求协助完成了部分图纸,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运用能力,客观上也减轻了老师制图的工作量。经过3个月的努力和多轮的方案讨论,最终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并被采纳付诸实践。回到专业比赛,我们这个设计方案也获得了2013年第二届中国建筑与艺术“青年设计师奖”专业组的入围奖。同时,笔者还依托这个设计项目,成功申报了题为《第八届花博会展园设计与展后利用研究》的常州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立项(编号:YN1244),并发表了《第八届中国花博会欧洲园林美学的当代阐释――以欧洲园的设计为例》的论文。

3.毕业设计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人类社会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迥异的。对于高校的本科教育中的毕业设计而言,选题十分重要。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关注社会问题,从自身学科专业的角度进行思考。(2)关注社会效益,毕业设计所研究、设计的内容是否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3)关注理论前沿,毕业设计一定要具有探讨性、实验性,甚至有一定的理想色彩都是可以被允许和鼓励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在给学生指定或审核毕业设计选题的时候,必须审慎思考以上三点,不能耽于窠臼毫无新意、了无意义。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每一届毕业生的优秀毕业作品,都会在下一学期由教师挑选出来由辅导老师重新整理、修改,参加各类别的专业竞赛。

4.课题研究与专业竞赛相结合。高校对教师教学、科研的考核很多时候让教师感到疲惫和力不从心。实际上,教学对科研大有助益,科研也让教学受益匪浅,教学与科研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相辅相成、互相彰益的。教师的有些研究课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子课题,在研究课题子课题与专业竞赛耦合度较高的比赛中,辅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成果也可以为教师科研课题的一个基础部分。

5.暑期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暑假对于老师而言是学术假”。通过浏览国内各大高校的网站和自身的切身体会,暑假有很多师生仍然坚守在实验室、资料室、档案馆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教师由于平时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等要占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完整的时间静下心来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充分地利用好暑假这段时间来补充学习。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经验来看,暑期的实践可以跟专业竞赛很好地结合起来。2015年暑假,艺术与设计学院积极推动师生进行暑期专业实践,在专业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对特定的课题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不断完善、充实,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即可以将方案去参加相应的专业竞赛,同时,调研报告也可以作为师生进一步撰写学术论文的重要基础。明确了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之后,怎么才能保证它高效地运转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对专业竞赛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四、专业竞赛的运行机制

专业竞赛的有序、常态运行,需要在运行机制上深入研究,以各学科、专业不同的特点和背景为依据,制定出各自专业合理的专业竞赛运行机制。一般来说,可以从制度、经费、实验场地、图书资料、辅导的师资配备等方面入手,提供一个健全有效的硬、软件系统,才能保障专业竞赛的顺利开展。

1.制度保障。学校、学院、专业系需要建立一脉相承的关于专业竞赛的相关制度与规定。自下而上由各专业系提供主要参赛的名称,由二级学院统一筛选,甄别、挑选出各专业中代表性强、影响力大、认可度高的部分比赛,每个专业可以选10―15个比赛并按照级别排列;自上而下由学校提出宏观的构架,学院进行具体细化,专业系具体实施。彻底改变纯粹自发、游击式的专业竞赛辅导模式,建立、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竞赛运行机制。

2.辅导团队。由各专业系主任为具体负责人,根据教师专业所长,建立相应的专业竞赛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共同辅导。课程设计与专业竞赛挂钩的比赛,由任课教师为主导,其他导师团队成员共同参与。

3.激励机制。完善的师生激励机制是学科竞赛得以持续有效推进的重要动力。对于教师辅导专业竞赛获奖,尤其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比赛,在科研奖励、科研分值计算或物质奖励上,应该有实质性、明确的激励措施。对于学生获奖,在优秀学生、奖学金、各类先进与评优方面都要赋予更大权重。对于专业系各任课教师的考核,应将专业竞赛作为一个方面予以考虑,并详细规定每年应该完成的竞赛次数或获奖次数的指标,获奖的超额部分有一定的认可、奖励措施。

4.软硬件设施的保障。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设备和资源,辅导老师根据比赛的辅导安排,负责协调好机房、资料室、图书馆、专业教室等资源的充分利用,保障比赛所需要的硬件条件。

篇6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0;F230-4

[注:本文系广东省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高职财经教指委〔2013〕2号)、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4〕205号、编号:201401336)“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民办)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目前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总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按每门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实训,此实训的特点进是行单项实训教学,一般是将其融合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结合每门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是按课程体系相关内容组织综合模拟实训;第三层次是校外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顶岗实习中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尽管目前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已经落实了以上三个层次,然而实践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根据笔者调查,会计类毕业生就业时主要遇到以下问题:一是不了解会计核算程序,到了会计岗位,工作无从下手;缺乏动手能力,连填写凭证、装订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基本工作都无法胜任。二是不熟悉财务软件,尽管大部分学生考取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时,都接触过会计算化,然而财务软件种类较多,学生很难适应。三是缺乏分析问题和职业判断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会举一反三。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实践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财务会计工作虽然是属于常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一些财务会计制度,税法、经济法等内容会经常发生变化,会计实训虽然已经模拟了企业财务岗位的结构,但是实训的题目都比较陈旧,实践教材内容不能反映最新情况,学生在校没有学到最新知识,到了企业不能适应岗位。另一方面,有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特别是在单课程的实训中,理论讲解占据了实训课时,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都设置了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课时,但一般都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几个案例讲解和练习,院校甚至没有监督实践教学是否执行。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计划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完整的职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师资力量薄弱,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

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懂实践。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教师精通理论却缺乏动手能力,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参加教学工作后,因各项教学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者院校没有安排实践课程教学培训。教师本身缺乏实践技能,更加无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技能。

4、实践的真实环境欠缺,无法锻炼学生职业能力

财务会计工作是动态的,而在校模拟实训内容都是人为预先设定的,并且只能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无法让学生感受企业真实的环境,学生无法体会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联系的重要性,也无法锻炼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校外顶岗实习虽然把学生送到企业中去,但是能提供会计类岗位的企业却很少,极少安排专业性工作或者有专业人员来指导。

二、建立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和实践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新兴的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传统的实践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的航向标,成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点,所以,建立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1、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完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注重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的举行职业技能竞赛一般按照R蹈谖坏谋曜祭唇行赛项设计和评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能充分贴近行业岗位标准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如华立职院每年举行的“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适应珠三角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不断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详见图1)

图1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图

2、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由于教育及信息化相关部门每年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变化,及时调整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华立职院每年依据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会计信息化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及标准。

3、职业技能竞赛有助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教学观念对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担任与职业技能竞赛有关课程的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竞赛项目、内容、标准,并直接作为竞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这对教师有了职业技能和教学观念改变的要求,势必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技能水平。为了适应实践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指导水平,华立职院与“德永信”企业共同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利用暑假时间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挂职锻炼,更新会计专业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安排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和校内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开展会计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需要有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包括财经类软件,如网中网财会实训平台一套、用友U8平台、金蝶K/3系统,还有需要功能齐全的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室,如手工会计模M中心、会计信息化实训室、财会实训教学平台实训室等,此外也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目前华立职院已经与“德永信”公司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并与一些知名的财务软件公司、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产学研合作协议,校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新模式。

四、结论

综合所述,广泛而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有效地促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实践教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具有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提高学院自身的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袁中文.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财会教育,2013.03.15

[2]王静.基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0.02下期

[3]阳艳美.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视角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03

[作者简介]

1、何玉冰,1982-,女,广东增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设计竞赛 实践教学

自我国一些院校相继开办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培养问题,一直就在探讨中,并提出了许多计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方案。在《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设计实践应着眼于市场,要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今后的就业与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很快进入职业轨道[1]。《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措施》中提出,我们必须在以往教学模式基础上调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行业岗位[2]。由此可见,目前各类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都很重视。

教育部、财政部曾联合发文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明确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设内容中。

1.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竞赛现状

虽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较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因其起步较晚,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上;专业、理论“各自为政”;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快速上手等[3]。因此寻求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当前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课题。

近些年来,更种各样的设计竞赛层出不穷,从本省的“大学生电子电脑作品大赛”到全国的“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从“时报金犊广告大赛”到“靳埭强国际大学生海报设计大赛”等,形式多样的设计大赛对全国高校师生的影响可谓非同凡响,各大高校师生都积极踊跃地参加到比赛中来。这些赛事扩大了参与院校与学生的影响,提高了院校声誉,促进了艺术设计领域间的交流与发展,也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与学习的平台。很多院校也把通过参与各级竞赛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参与设计竞赛不仅仅是对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专业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准确把握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将设计竞赛引入课堂的目的及意义

2.1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是一门涉猎面广、实践性强的专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仅是未来的设计师,还要培养具有策划、创意、制作等多方面能力的设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适应这种要求。设计专业的课程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课程,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了解新工艺[4]。更重要的是要把专业设计竞赛引入教学课堂,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场所或基地。加强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物质条件。

2.2 将设计竞赛引入课堂的意义

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艺术类设计作品的优劣与否必须经过社会的检验与大众的评定,而不是由设计者和授课老师认定的。各级各类设计大赛的的举办正给各个院校师生提供了相互交流与检验的平台,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其征集设计项目多样,有文化类广告,有公益类广告、还有商业类广告,尤其是商业类广告的征集,更是详尽地提供企业、公司、产品的各方面信息,其实施过程与社会项目的实施相一致,师生参与大赛,无疑等于亲自参与了特定的社会项目,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完成课题的能力,彻底打破了以往艺术设计课堂教学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适时将设计竞赛内容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以大赛主题作为实践项目进行讨论与设计,比虚拟课题更具实用性,发现的问题更切合实际,解决问题更具针对性。教师在实践指导时能及时发现设计构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予以纠正,使学生充分感受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使设计的成果更具实际效应。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增强实战能力,积累丰富经验,在进入社会后才能快速融入工作岗位。

在大赛指导过程中,赛事的规模层次、作品的评审标准等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竞赛活动。各高校组织参与设计竞赛也培养和锻炼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参与设计竞赛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改革力度,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创造了有利条件。

3.设计竞赛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3.1 设计竞赛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以江西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平面广告设计》课为例,共计96学时,周学时6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60学时。36学时作为课堂理论讲述环节,60学时为实践环节,其中20时为课堂训练,如文字设计训练、文案写作训练、版面编排练习等,40时为命题设计。在36学时的理论教学环节中,除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述外,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届大赛优秀获奖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并在此基础上集中大家智慧,针对主题提出多个可行性设计方案,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60课时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可适时引入竞赛内容,对征集的特定项目命题进行分析讨论。例如在讲到公益广告的内容时,既可以大赛获奖的同主题的公益广告为实例,分析比较同一主题下不同设计者分别是从哪几个角度、哪些表现形式进行设计与表现的,优劣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创新点在哪,如果学生设计的话,可从哪些方面入手,以此启发学生大胆提出新设想,共同对方案进行讨论,产生优秀的创意可以将其制成成品,既满足了作业要求,又可以参加比赛检验成果。以江西省省内的设计大赛为例,每年五月份江西省教育厅定期主办的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作品赛,该举办时间固定,作品征集类别较广,主要有平面设计(公益广告、商业广告、文化类广告等)、动漫设计等,在时间上可以与教学进程相适应。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以竞赛命题为实践主题,做到真题真做,通过竞赛结果来检验设计作品优劣与否,做到以社会公众需求来衡量作品的成败。

总之,面对今天风起云涌的设计竞赛大潮,要找出一种适用于课堂教学、符合市场需求、学生易于接受、操作性更强的以竞赛为机制的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将成为我们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席彬.关于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09期.

[2] 曹庆.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措施[J].美术大观.2007年第8期.

[3] 张晓宇,朱明伦.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08年总250期.

[4] 魏坤.以专业竞赛促进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刍议[J].艺术教育.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张晓宇(1977-),女,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及理论研究。

篇8

【关键词】竞赛式教学法 高职 计算机专业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45-02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保守,给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空间比较少,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竞赛式教学法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强调教和学两者相互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以动态网页设计课堂教学为例,探讨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竞赛式教学法概述

竞赛式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竞赛式教学法以学生发展为主,改变知识的单向传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竞争与合作,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在竞赛中获胜,学生往往会在赛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甚至加强团队内的交流、沟通与协作,以便在竞赛中能相互启发、配合默契。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竞赛中,获胜的因素多种多样,竞争者可以变更竞赛的内容,通过比知识、比技巧、比思维能力、比协作效果,甚至比意志等获得符合竞赛规则的高分。

二、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堂分组,合作学习。对于一门技术类的课程,特别是像动态网页设计这样需要编程的相对枯燥的课程来说,课堂上进行分组教学,小组内组成团队进行合作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上该门课之前,调取本班学生以往学期的各科成绩,进行分析对比,按照互补的原则分好组,一般每组4~6人,并将分组名单发给学习委员,分好组后就要求一直按照小组的座位表来就座。

(二)接到任务后组内成员进行合作。在上课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每个学生要积极发挥作用。当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小组内的学生开始团结合作,互相切磋,一起完成任务;或者先做出来的学生要帮助带动不会做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小组内有个别成员思想开小差,或者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其他成员要起到监督的作用,提醒这些成员打起精神,认真听讲。每个小组在接到“数据库注册和登录”的任务后,就要开始进行分工合作。可由1~2人共同完成注册登录的页面设计,这项任务可由网页美工较好的成员完成;1~2人完成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的表格设计,这项任务交由对数据库系统需求分析能力较强的成员完成;1~2人完成注册和登录的数据库后台的编码,这项任务要求成员有很强的编程功底,熟练掌握SQL查询语句、插入语句,熟悉数据库的操作代码。组内成员的分工既独立又有联系。

(三)竞赛和激励相辅相成。这个方法针对枯燥的课程起到的效果比较大。课堂中采取个人评比和小组评比两种评比方式。评比的内容根据任务分为三项:一是注册登录页面的设计美工效果,二是数据库表格的设计,三是后台数据库代码的编写。对于每项任务,谁先做出来的,这个学生就是本次课堂比赛的第一名,可以评选出前五名或者前十名,这样三项子任务都评比出前五名或者前十名。教师要做好记录汇总,用Excel电子表格做一个课堂评比记录表,随时记下课堂评比的情况,而且要通过教学软件屏广显示给学生看,要表扬获得名次的学生,这将起到激励的作用。评完个人后开始评小组。看看哪个小组是整体第一名(全部做出来的)、第二名、第三名。这也要和个人评比记录在一起。这就促进小组内的成员更加团结,互帮互助和监督的作用发挥得越大。教师要起到随堂跟踪和督促的作用,查看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学生有问题要随时点拨。教师参与其中达到的效果更好。

(四)进行总结分析。竞赛结束后,落后的小组和个人也不要气馁,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好好准备,争取下次获得名次;对于比赛成功的小组和个人,教师要教育他们戒骄戒躁,应学会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与他人一起分享。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每组成员合作分工的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每组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还可以请优秀的小组或者个人上讲台演讲,叙述成功的原因,让其他同学学习,大家共同提高。特别是针对落后的小组和个人,教师要重点指导,如果该组落后的次数太多,要考虑采取一帮一的原则,即安排优秀的小组辅助落后小组,进行一对一的帮助行动。

(五)引入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引入素质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可能相对缺乏勇气和自信,此时,教师可采用请他们到讲台回答问题、参加情景表演等方式对其进行锻炼,并鼓励他们。台下的学生也应积极配合,适时地给予台上的同学鼓励和掌声。在竞赛过程中,先完成的学生能自告奋勇地帮助小组内还未完成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在课堂中,教师应适时地引入生活小插曲,关心爱护学生,适时地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这样不仅使学生接受了道德上的熏陶,而且在情感上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此外,竞赛结束后,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及时调整心理,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成功而骄傲。

(六)进行合理的考核和评价。一要考核学生在竞赛式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二要考核学生在与同学的沟通交际、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提高的情况。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考核,可以通过每次任务完成情况来考核,教师每次应做好课堂考核记录,即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数据库开发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沟通交际、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考核,可以根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将上述两方面的成绩进行汇总,然后给出一个综合评估的最终成绩。

三、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竞赛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竞赛式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竞赛形式应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依据。尽管竞赛式教学活泼有趣、新颖别致,深受学生欢迎,但它毕竟不是使学生放松娱乐的游戏,而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竞赛的设计和组织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课前应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步骤、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避免课堂的混乱无序。

(二)采用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公平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奋勇争先的竞争意识。评分制度可采用加分和倒扣分两种形式。当题目难度较大或富有挑战性,全体学生无人应战时,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教师可适当大幅度地提高加分值,设立鼓励奖和特别奖。当学生回答正确、精彩时,可适当考虑加上奖励性的分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斗志,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促进他们在课外学习时更加勤奋钻研。如果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有了进步,可酌情加分。学生有独特而新鲜见解的,翻倍奖励。如果出现抄袭或者错误的情况,则倒扣分,让学生吸取教训。课堂上的比分有可能因加分和倒扣分而产生逆转,使课堂上任何过程和结果都极具不确定性,课堂上有更多的刺激性和不可预见性,也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三)分组应体现均衡性。作为教学形式的竞赛,其本意并不在于输赢,而在于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乐于实践、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如果因为分组不当,使竞争的双方实力不均衡,而失去可比性,反而会挫伤一部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竞赛起到与初衷相反的效果。因此,分组应体现均衡性。

(四)合理设置竞赛题目。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合理设置竞赛题目。题目的难易、数量的多少,应有阶梯性,以便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竞赛题目按难度设置,基础题数量可以多一些,让那些胆子较小、基础较薄弱、能力相对较小的学生来做;中层题让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来做;提高题则让那些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成绩优秀的学生来抢答,更能凸显尖子生的个人能力。不同层次题型的设置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欲求,体现自我价值,又能大大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竞赛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动力,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中愿意学,能学到东西,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能学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是可取的。教师应不断地发掘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不断开拓,积累经验,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张家琼,桂平.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0(4)

[2]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诊断与矫正[J].教育探索,2010(1)

[3]王锡耀.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

[4]杨丽娟,娄辉.借鉴美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高职课堂教学方法的浅析[J].教育论丛,2010(1)

篇9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技能竞赛;专业实践;综合素质;提升

专业技能竞赛是当今许多大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之一,师范生专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教素质。如何将它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得更有成效,从而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师范生基本功的不足与专业技能竞赛的内容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教师职业,从目前在校的一些师范生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仅如此,他们作为一个准教师,许多人做教师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1)口头表达能力差,普通话很不标准;(2)书法水平差,不论是粉笔字、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离一个教师的要求相差太远,板书没有章法;(3)尽管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但课件与教学切合得不够紧,有的课件内容与教学无多大关系;(4)说课和模拟讲课容易紧张怯场,其心理素质和对课堂教学的掌控有待提高。

当前的师范院校学生之所以在教师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这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实习实训与实践锻炼。目前,许多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给学生提供锻炼各种师范生技能的机会很有限。各种技能竞赛本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受经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得太少。有的学校甚至对学生实习也不重视,放任学生“自主”实习,有的不到教育岗位实习。

全国许多省份开展了师范生技能竞赛。一些设有师范专业的职业院校,也纷纷参加这类比赛。如在2010年举办的浙江省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和3个优胜奖。有的省份(如湖北)在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竞赛时,高职高专单独设组,不分学科类别。为了参加省里比赛,各个学校自己经常性地举行师范生技能比赛,而且将此作为一个传统项目保留下来,定期举行师范生技能竞赛。

江西省教育厅师范处2008年举办了江西省首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基本功比赛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写字、二是演讲、三是课件制作。纵观其他省份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书写、普通话、课件制作和说课、讲课上。

二、专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少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对师范生来说,在正式上讲台之前锻炼一下从教的基本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书写比赛对提高板书水平的作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书法水平不断下降。据调查,书法水平在师范生中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书法和板书普遍要好一些。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内部,书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有的从小练字书法较好,有的缺少练习书法较差。从整体来看,硬笔字明显又要比软笔字好,学生的毛笔字普遍较差。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现在对板书的重视程度很不够,许多刚毕业的师范生的板书非常差。一些学生到中小学教育实习,他们在板书时不但字很差,黑板上所写内容安排得也杂乱无章,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板书设计”。从这一点来看,举行板书比赛也是提高师范生从教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可惜现在这方面的比赛开展得不够广泛,作为师范生技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提高师范生书法水平的办法之一,是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比赛可分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具体一点说主要是“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通过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板书比赛,可使广大的学生在书法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演讲、辩论比赛对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促进

普通话过关是对一个教师的起码要求,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此有明确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普通话测试水平要达到二甲以上,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作为一个教师,除了普通话要标准,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不少师范院校在平时便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而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进行的,大多是演讲比赛或辩论赛。

演讲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江西省的师范生技能赛,其中就有演讲这一项,第一届比赛的演讲主题是“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在练习和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什么不足,可以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加以指导,以克服自身的不足。如演讲时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演讲时的语速、语调以及节奏的把握等等,都可以在指导老师的点拨之下得到校正。同时,演讲比赛还可以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演讲比赛通常要写演讲稿,为了演讲得更精彩往往还要反复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的书面表达(写作)能力会相应得到提高。

除了演讲比赛,还可以举行辩论赛。围绕一个辩论主题,将参赛者分为正反两大阵营,然后进行辩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辩论赛。自从著名的“狮城舌战”后,这种方式大受人们欢迎。参与辩论的辩手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课件制作对教材把握能力的检验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工具。教师从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智能水平与学习现状,依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以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的方式来调配课程资源,按教学环节与流程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位老师基本的教学技能。作为将来要走向教学岗位的学生,自然也应重视这项技能,在实训过程中熟练掌握它。常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和flash等等。这些制作工具,都可以在每门学科中运用的。每个软件都有优点与不足,其关键处在于体现学科教学特性与适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多媒体的运用恰当与否,是对课件制作者把握教材能力的一种检验。通过课件制作比赛,可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要通过课件制作比赛,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体,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第一要切合课文的题旨情境。例如,有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欧化”(现代气息太浓)的金边相框中播放衣衫褴褛的战士在草地跋涉的场面,这是不妥当的;第二要准确地表现出课文或语句的意思来。例如,有一个《沁园春·长沙》的课件给“百舸争流,鱼翔浅底”制作了一幻灯片,画了几只帆船在航行,水中有几尾鱼不时跃出水面。这没有准确地表现出“鱼翔浅底”的意境来。“翔”是形容鱼在清澈的水里自由游动,绝不是跃出水面。这样的画面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对诗句的形象理解,反而会导致学生误解。

(四)说课、讲课对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目前,许多省份办理教师资格证时,都有“说课”这一环节。而一些中小学招聘教师所进行的考试,也都要过“说课”这一关。2010年笔者曾担任过本校附中招聘语文教师的评委,当时就有“说课”这一关。从应聘者说课的情况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比起没有经验的硕士生来,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显然要强得多。由此可见,多“说(课)”、多“讲(课)”对师范生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即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其实就是要谈谈你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通过说课,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情况。例如,说课人是否把握重点难点、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作为师范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说课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客串讲课在当今的教学中经常会被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借以提高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实训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不可能在课堂中占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做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通过讲课比赛来促进学生课后自练,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如西南大学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中就有讲课比赛。

现在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建立了微格教室,创建微格教室是十分必要的。在微格教室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按自己的构想去进行讲课,然后再反笔观看自己讲课的录像,找到自己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许多学生到外面的学校实习,开始总是会胆怯,紧张时说话的节奏太快。在微格教室多训练几次,多参加有关说课、讲课的比赛,有利于提高他们教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对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首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问题。过去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只开设《教材教法》方面的课程。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过去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现在有的更名为《语文教育学》,实际上讲得大多是理论性的东西,比较抽象。为了弥补学生在从教实践方面的不足,我系曾开设了《普通话教程》、《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后来修改教学计划,又将上述两门课取消,新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课。《教师职业技能》课包括普通话、书法和课件制作等方面内容,每周三节共54课时。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但课时是否太少,普通话、书法、课件制作各占18课时是否合理,还有应当放在第几个学期开更科学,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反映这门课的课时偏少,有必要将《普通话教程》和《演讲与口才》作为选修课加以恢复。

其次,竞赛内容的再拓展问题。就竞赛内容来说,还要体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如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只进行书法、课件方面的训练是不够的,中文系毕业生将来当语文老师,要教学生作文,有的还要指导学校文学社,写作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写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所以我们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参加江西省写作学会举办的“大学生写作比赛”。除了比赛内容的拓展,赛后的拓展也很重要。如课件比赛,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要重视把课件建立在网络上。赛后可模仿网络聊天室进行设计,如利用网络聊天室的“大厅”和“独立窗口”进行研讨,发表意见。“大厅”供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独立窗口”供学生讨论有关问题,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同时打开浏览窗口,调用网上资源供自己研究讨论用。或在课件中设置供网络笔谈的特殊交流版块,如供表达的写作板,供别人发表意见的意见板等。

篇10

关键词:技能竞赛;常规教学;高职艺术专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艺术类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艺术类学科的教学质量水平也逐步受到广泛的关注。学科的教学水平除了在学生毕业后市场的检验,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各种技能竞赛也能检验其教学水平。职业技能竞赛技能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专业活动,既促进教学的改革和提高,又给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1 高职艺术专业教学融入技能竞赛的意义

1.1 促进教学的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宗旨就是贴近市场提高技能,其出题方向也与市场操作及需求一致。积极参与艺术类技能竞赛,可以了解相关行业的动向,同时可以改革教学,使专业教学更符合市场需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职业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对常规教学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竞赛中找到自身的差距,明确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第三,对模块化教学,尤其是实践技能教学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融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和素质提高于一体,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于社会和市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2 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

技能竞赛的参与,不仅有利于专业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首先,对于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赛前专业培训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深入更贴近专业市场的专业知识,赛时激烈的赛制可以让学生展示自身专业水平并锻炼心理素质,赛后的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对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自身能力有更多的思考。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在多方面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竞争力。其次,对于教师,通过分析研究技能竞赛,对行业动态会有最快最新的了解。根据了解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赛前辅导的同时,也能让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将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在一些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德国、韩国、瑞士等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水平和影响力也较大,多数知名院校的教师本身就是行业专家或所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评委。

2 高职艺术专业技能竞赛的分类与选择

2.1 高职艺术专业技能竞赛的分类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市场行业岗位能力的实际需求开展组织竞赛,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当前,技能竞赛所涵括的专业领域广,种类繁多。

按纵向等级分,技能竞赛可以分为国际级别、国家级别、省级、地市级别和学校级别。国际级别往往是国家顶级水平的技术人员参与的;国家一类竞赛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二类竞赛由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当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是国家级别的。各级别之间相互关联,如组织一场国家级别的大赛一般都先由地市级进行初赛、再到省级进行推选进行复赛,最后推选到全国比赛。按横向内容分,以艺术设计相应专业为例,技能竞赛可以分为单项类与综合类的比赛。如单一类有标志设计、手绘效果图设计、Photoshop、Flash、字体设计、卡通形象设计等内容;综合模块是在基础模块的基础上进行组合提升的综合训练,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影视动画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大赛、家具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比赛等内容。综合项目一般依附实际的技能综合多个单一模块。当前社会上的技能竞赛主要以综合模块为主,这些综合项目一般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基础,通过这些大赛能提高学生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拉近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2.2 高职艺术专业技能竞赛的选择

由于当前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繁多,因此各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特色、赛事影响力以及地域特点等,有选择地参加适合专业自身特色,有利于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赛项。选择的职业技能竞赛应是紧密联系社会企业和生产岗位的性质,反映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竞赛的项目要以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为依据,贴近岗位技能的要求。通过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的遴选机制,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等指标,设置权重进行评比,综合权衡最终确定参赛赛项。

3 高职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技能竞赛的融入与实施

3.1 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竞赛学生选拔机制

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能竞赛的训练必须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以赛促学,不能搞突击式训练。为此,应该在所选竞赛相对应的课程中,以竞赛内容引导教学内容,以竞赛真题作为实训内容。以此,让课程教学效果更符合行业需求,学生毕业后能更容易适应企业需求,同时能选拔出此专业中能力出众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项培训。除了通过课堂挑选学生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更大规模的竞赛选拔,最后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参赛候选人。

3.2 明确指导思想,端正参赛动机端正办赛、参赛的动机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而不是以赛代教,因此不要讲比赛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通过技能竞,这样会使教学片面化,师生心态功利化,应该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技能训练指导,不断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同时通过竞赛切实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展示实践教学成果,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

3.3 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技能竞赛必须努力做到“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动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如技能竞赛组织委员会,使各院系专业老师、行政等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参与组织、指导、服务于技能竞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重视的技能竞赛的校园技能竞赛氛围。同时,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在艺术专业课的日常教学中,要将竞赛贯穿始终,为教学根据教学竞赛的灵活调整提供便利条件,把技能竞赛当作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检测手段,使技能竞赛建立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之上。再者,建立校内遴选竞赛的组织及奖励规则,为选拔和鼓励竞赛提供积极有效的环境。

3.4 建立完整的实施过程

寓赛于教,将教学与竞赛融合,就可以将比赛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从大一起,就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优良传统,介绍往届学生所取得的优良成绩和荣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认识到荣誉其实并不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远,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高职学生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二年级开始在年级范围内开展小型的艺术技能竞赛,一方面为市级技能竞赛作准备;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大作业的形式评比名次,学生的作业热情高涨,取得良好实效。三年级针对市级竞赛,挑选一批学生进行预赛也是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机会。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的形式,教师挑选学生参加,以竞赛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在毕业设计中,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冲动和热情,达到学生能力提高和为技能竞赛做准备的双重效果。

4 高职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技能竞赛的融入的效果和反思

4.1 参赛作品的质量提高

参赛获奖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参赛作品的质量提升。这里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老师的指导水平、参赛经验也是关键。因此,教师技能水平的加强就迫在眉睫。学院内部可定期安排教师进行技能的竞赛。督促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参赛经验的培养,教师间的互相学习,等等。真正做到以赛促教。此外,学习其他优秀院校的先进经验,多给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开阔老师的眼界,也是参赛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4.2 参赛作品后续利用

大赛主办单位确定的比赛主题,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部分是社会公益设计作品的征集,作品后续应用的主动权交由了主办者,公益作品的利用学校操作的空间有限。但另一部分商业用途的设计作品,或是直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立的比赛,后续利用的可操作性是十分广阔的。参赛作品往往因为时间、版面、展示方式的限制,不能全部发挥出来,这就给赛后的深入完善留下了空间。学校可以主动出击,联系企业,深入设计,将参赛成果最大化,推向市场。

4.3 以赛促学的延伸

首先,以赛促“师生工作室”的发展,加强前沿窗口教学辐射功能比赛能挖掘出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师生,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室,不仅能为竞赛的培训提供物质和环境的条件,更能让学生提早感受到公司的工作氛围,承接项目,为专业教学开辟前沿窗口。目前有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学生工作室,放手让学生去做,真正地感受做中学,学中做,正是这些工作室成为了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发挥了引领作用,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生工作室发挥的作用相当显著。经历了工作室的学生出去较受企业的欢迎,正是比赛造就了这些优质的学生,这些学生通过与企业的接触,跌打摸爬,不断积累实践能力,这些工作室成为了前沿教学的窗口,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老师通过建立工作室,为实践创设良好的展示舞台,通过工作室为杰出的师生创设平台,真正达到比赛“推出杰出人才的目的,带动一批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整体综合能力”。其次,以赛促校企合作,增强教学环境的企业土壤气息比赛离不开企业、行业的支持,只有建立在真实项目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企业所需的实践能力。比赛为企业挖掘优秀的人才,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的比赛能实现校企双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只有借助企业的“土壤”才能办出令人满意的教学质量。

5 结语

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助推器,同时,对于实践型、技能型、视觉型和艺术型的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重要途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比拼,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能力。学院派的设计虽稚嫩,但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创意产业,如一些影视特效、景观设计、广告创意设计、服装创意设计等就是注重创意能力,通过学院派这些新生力量的充实,为艺术设计的创意带来新朝气。通过技能竞赛这个比拼舞台,学校能更好地做好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走出院门,接触社会,提高专业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篇11

关键词:技能竞赛;教师专业发展;艺术职校;获奖

中图分类号:J8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2-91-2

技能竞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各艺术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同时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艺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技能竞赛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起着鲜明的导向作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竞赛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结硕果

随着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技能竞赛已成为新时期艺术职业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导向标和推进器,它能够促进艺术职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艺术职校通过定期开展校级专业技能竞赛,竞赛项目内容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瞄准国家、省级比赛项目和竞赛规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竞赛辅导中,实现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一体化。为更好的适应大赛制度,学校组织专业科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滚动修改,使专业教学内容和竞赛内容相一致,使大赛的规程和内容在教学中产生导向、激励作用,把准专业发展脉搏,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校抓紧抓实戏曲表演和舞蹈表演两个重点特色专业的建设,戏曲、舞蹈专业教学实行“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体系的“三以一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体现为:教学内容技能型,教学项目技术型,教学形式“口传心授”型,教学技能掌握训练型,教学方法复杂多变型,而教学方法复杂多变又体现为课堂教学的灵活型、多样型、技能型、实践型。通过教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2007年以来我校戏剧、舞蹈、音乐和美术专业的教师曾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5项,获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1项。舞蹈专业捷报频传:2009年3月舞蹈科学生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艺术类),三个节目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在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我校学生与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同台竞技,参赛的舞蹈作品《桃花扇随想》最终挺进前六名,一举夺得中国古典舞群舞类表演三等奖、剧目二等奖和院校原创剧目奖的佳绩;2010年10月我校原创小舞剧《雪翎飘飘》在第二届江苏国际艺术周闭幕式上成功上演,为第二届江苏国际艺术周拉上帷幕。戏曲专业成绩斐然:2009年6月份“小京班”赴港澳演出获得极大成功;2010在央视主办的首届CCTV全国戏曲院校京剧专业学生电视大赛中,我校“小京班”学生张婉婷凭借《扈家庄》夺得金奖、陈惠禾获得银奖、章乃方获得铜奖和“优秀表演奖”;艾金梅、李成麟老师获得“园丁奖”;学校获得大赛组织奖,为学校和江苏省赢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竞赛对教学、教改的导向、促进和激励作用密不可分。

二、竞赛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获丰收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发展的内涵是多层面的,多领域的,既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职业道德情操的升华。技能大赛给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

1 竞赛促进师德建设

技能竞赛为参赛教师提供了一个师德提升和师德学习的机会,几年来我校许多参加竞赛和竞赛辅导的教师,辅导的过程正是他们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备赛过程中,认真刻苦,付出很多。通过竞赛的锤炼,使师德建设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融入其专业发展过程。使教师不断谋求专业发展,把自觉刻苦钻研业务作为师德建设最重要的方面,将职业道德要求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立师德、铸师魂、展风采。

2 竞赛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技能竞赛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专业建设步伐。参加竞赛的专业发展快,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也快。在竞赛辅导中,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改变了以往专业教师较注重理论教学,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的现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或直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接受大赛的磨炼成为他们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学校开展了论文评比、教案评比、优质课评比、课堂教学评比、教师基本功比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和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教学相长,大大提高了教师综合能力。同时,学校还采取有效措施,出台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优质课、优秀教案评比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意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对于参加竞赛表现突出的教师在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评比中适当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可以说,技能竞赛直接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最终也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升。2010年11月,我校孙娟娟、姚艳等七位教师参加了由江苏省文化厅组织,旨在加快推动我省艺术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的“全省艺术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展评竞赛活动,并分别获得“优秀教学奖”和“教学奖”,取得的成绩是所有参赛学校中最突出的。参加竞赛的教师对活动高度重视,把参与竞赛活动当成一次展示自我、提高水平、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在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饱满的热情,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展现出了过硬的基本功、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业务素质。通过比赛,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年教师教学观念在更新,教学水平和能力在不断提高,彰显了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钻研业务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一批基本功过硬、素质优良、富有潜力的年轻骨干教师。

3 竞赛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几十年的探索与积淀,学校形成依托行业、立足本行的办学定位和“校团合作、演学结合”的传统培养模式。为了不断适应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需求,我校也不断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校团联合办学,“定单式”培养演艺人才,通过参加院团演出、企业实践,磨练艺术人才。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与南京市江宁锡剧团、靖江市锡剧团联合举办锡剧表演专业五年制高职班。通过参加专业竞赛促进教学、教研,特邀了有关专家、院团领导,共同进行分析研究,认真听取他们对剧目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及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参赛的过程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院团的交流,强化了教学与实践内容的结合,进一步确定了专业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来,与我校签署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的艺术院团主要有:江苏省京剧院、江苏省话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政治部前线话剧团等。我校影视表演专业积极与省内外各艺术团体、电视台、文化单位联系,签订互利互赢的合作协议,发挥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年龄优势,积极合作排演儿童剧,为学生的艺术实践创造和提供平台,也为服务社会作出了贡献,取得了广泛的赞誉。该专业师生先后参加了与金坛华罗庚艺术团、上海往事文化公司合排的儿童剧《永远的雪梅》《丑小鸭》的公演,南京图书馆的剧场《水乡记忆》惠民演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闭幕式的礼仪服务,第31届国际戏剧节开幕式和参演剧目的演出,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国际人士的好评。仅与金坛华罗庚艺术团的合作公演的儿童剧就取得了连续演出一百四十六场次的骄人业绩。《永远的雪梅》、《丑小鸭》剧组曾分获全国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和“白玉兰”最佳女主角提名奖。我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江苏万和计算机培训中心、南京构图服装厂、鸿鹰动漫游戏公司等多家企业。

三、抑制竞赛功利化,树立“以赛促教”观念

技能大赛对艺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学校对组织师生参加技能竞赛的力度很大,且给予很多的“政策倾斜”,原因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寄希望于在各级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成绩来扩大学校的影响,提升学校形象,吸引生源;二是为了走出就业差、招生难的怪圈,寄希望于用技能大赛获奖的师生来做学校“形象代言人”;三是部分领导的政绩意识作祟。总之,技能大赛热背后折射出的功利化倾向应引起足够重视。要使技能大赛与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竞赛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使大赛成绩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有效抑制“为赛而学、为赛而教”的倾向,避免“削足适履”式的“应赛教育”。

篇12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高职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竞赛,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不断蓬勃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项全新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借助竞赛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职业操作技能,增强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动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在合作中赢得互相信任感。如今这一项活动已经逐渐渗透到高职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中,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回报。职业技能竞赛能在三个方面影响到教学活动,不仅能将竞赛与专业教学融合,而且能将系统知识与行业领域融合,甚至可以将个人的职业发展通过协同合作来实现。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践的影响

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具有众多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竞赛组织

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中要想发展成为一项代表性的活动就必须在赛事的组织上形成成熟的制度与方案。它可以显著衡量院校的职业教育情况,通过师生在赛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效果,从竞赛的气氛和各项活动组织准备情况也可看出院校在赛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组织能力。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竞赛组织工作与制度,才有可能将其开展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准确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

2.转变教学理念

一方面,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如今的改革重点主要在课程体系建设,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可以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增加创新型的课程内容,如全新的工艺、安全、人文心理知识等,从而提高成绩与课程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了实验与实践操作等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技能竞赛需要全新的操作对象与器件配备,因此高质量的竞赛可以引进先进的基础设备,促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上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获得更高的学习质量。

3.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进行带队指导和合作,这对于教师的职业技能是一项考验,也对现有教师在今后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赛的结果体现了教师的带队指导水平,因此优秀的职业技能选手不仅需要全面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和专业素质,优秀的教师可以发挥有效的带动作用。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催生了新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

4.加强院校间合作

对于我国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讲,在教学的专业内容上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上也会具有较大的共性。从职业技能竞赛的角度来说,为职业方面的赛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资源,通过合作性的竞赛可以让不同院校之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技能交流。不仅让学校本身学习到先进的管理与赛制组织经验,还能让师生在交流中接触到更加优秀的对手,激发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动力。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影响

如今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有必要针对新形势进行教学上的改革,职业技能竞赛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在多个方面都能够对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1.定位培养目标

由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均与实际生产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了解到社会最新的技能要求,通过在竞赛中设置最新的竞赛内容,促进师生对社会最新的职业能力需求的掌握,以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增强在职业技能领域的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学校也可以在这样的竞赛中明确今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2.促进教学项目化

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可以有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根据竞赛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对于热门的项目化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针对院校中每一个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技能教学要求,可以与社会企业积极合作,促进项目化的教学方案,针对特定的岗位进行集中技能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实际职业技能的锻炼,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团结协作能力。

3.加强个性化教学

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是展现学生兴趣和自身特长的良好平台。因此,这样的赛事可以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教学,能促使学校对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的关注,并及时进行调整,真正从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个人特长出发,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三、总结

总的来说,职业技能竞赛这一全新的教学活动形式在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教学建设中铺垫了一条平坦的道路,全面加速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也增强了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实际影响力,促进了高职院校在教学上的改革活动和专业建设,还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为学校和社会企业的合作提供了众多契机,真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职业技能知识,更快地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学校、学生、社会的三方位立体统一,共同营造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的新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谢燕,潘雪英,张柯萍,杨舒,朱迪.关于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03(13):265.

[2]车广侠,周秀民,于慧玲.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研究[J].石家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5):152-153.

[3]姜鑫,王静,范学伟.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J].北京:中国畜禽种业,2012,8(6):9-10.

篇13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实训教学装备的发展

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示各类技术人才技术水平的竞技舞台。下面,以我校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说明职业技能大赛对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学校通过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在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竞赛引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从我国目前开展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技术层面来看,更注重吸收一些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反映出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对我们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必然会赋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相应专业教学新的内涵。我们学校将专业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通过汲取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并围绕教学目标研究、确立、购置具有前沿技术、先进的教学装备,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教学内容,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

二、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了学院实训教学装备的发展。

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参加实训必须有足够的、优良的实训设施,尤其是要有能够满足实训课题需求的设备。做为职业院校,我们一直认为购置实训设备,一定要注重它的先进性、综合性和多功能性。最好的参照应该是职业竞赛对所选定的设备要求。例如:我校焊接加工一体化实训设备的购置,就是综合考虑了2010-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焊接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进行综合考察来确定的。最终,选定了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家的焊接实训考核设备。它的先进性在于它包括了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可焊接低碳钢、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材质的金属板、管或轧制型材,引导了我校焊接加工专业教学改革方向,通过改变教学计划,使学生很快掌握了焊接加工专业中先进焊接技术及方法,提升了该专业学生技术水平。再如,我校建立焊接实训基地时,完全是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对焊接的竞赛场地及设施要求建立的,对场地功能使用方面完全参考竞赛技术文件要求,在新建学生实训基地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建,经过使用,我们感到一方面学生实训场地非常合理,便利。另一方面,所有焊接设备都很先进,有一定前瞻性。

三、以竞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快青年教师培养。

技能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为此,我校大力营造学知识、促业务、比技能、练本领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教师技能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培养老师们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进取精神和合作意识,推进职业教育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学生。学校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和指导各类技能竞赛,并根据竞赛推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及时选送优秀教师去相应高校和企业甚至德国学习先进的焊接加工技术,从而加快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使学校始终能够掌握各专业的前瞻技术,同时,也给每位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推进我校整体师资水平的发展。从前面看我校的冷作钣金、焊接加工专业的发展就很容易看出,除了教学设施不断提升和完善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培养一批能够掌握它们的优秀的专业教师,每出现一项新技术,我校都能够及时派出专业教师去学习和跟踪这些新技术,以确保我校相关专业保持前瞻性。再以焊接加工专业为例,我校通过委派专业教师参加和指导各行业协会举办的焊接职业技能竞赛中去锻炼,他们以竞赛专业的技术文件为依据,不断学习新技术,使他们无论是在生产实践还是理论知识、焊接机器人操作等方面技术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他们还注重加强对冷作钣金、焊接加工专业的技能竞赛内容、技术走向和对职业学院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捕捉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然后转化为教学项目加以推广。

四、以竞赛为机制,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学院建立了技能竞赛长效机制,对职业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扩大竞赛范围,尽量拓展到更多课程,让技能竞赛覆盖到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重在参与、学习、提高,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通过近几年我校举办的几期校内“安装杯”技能竞赛和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逐步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提炼学生的就业技能。另外,学校通过承办各类竞赛来营造人人崇尚技术尖子,各个热衷学习技术的校园育人文化。学校先后组织承办和参加了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一次活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学知识、炼技能、提素质的现实教育机会,使广大师生深深感受到职业技能竞赛是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通过这样营造校园气氛,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以竞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的通过率。一是组织学生参加竞赛,通过在竞赛中获奖使学生取得相应的较高职业资格证书;二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这种影响力使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每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稳定率通过每年的回访调查都保持在90%以上。经过试用,用人单位在培养学生方面,给予了学校很高的评价。

六、以竞赛促进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的实习实训

篇1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职业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以职业技能比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16B276)的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正处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 “互联网+”战略的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许多研究表明,中职生就业竞争力低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技术水平低,很多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仅仅掌握办公软件的简单使用,满足不了网络工程、W络安全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无线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为解决此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对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近一年的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规程也明确了竞赛内容,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和集成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行业企业业务背景进行网络业务需求分析、技术应用环境分析、理解实际的工程应用与业务架构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系统集成、系统应用、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售后技术支持等五个岗位,竞赛内容即岗位工作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习内容就是中职毕业生今后要主要从事的工作,要和企业需求形成无缝对接。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无论是学生层面还是在教师层面,“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都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常设项目。该项目不但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检验教师的技能水平及指导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实践教学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帮助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技能教学质量,从而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能无缝结合是理想的状态,但笔者学校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真正做到“将实践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相结合,汲取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对实践课程进行及时更新、转化、提升”,是实践教学中的技术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益面小,难以惠及全体学生

参加“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技能竞赛的学生仅是几个人,他们拥有更多的训练机会。该项目的技术性较强,不容易学懂。赛前,指导教师都会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指导过程中参赛学生所遇到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这也使得指导教师会比在教学上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对其他学生,任课教师所花费的时间将会少一些,也没那么多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位学生,难以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所学技能。因此,真正受益的学生不多,绝大部分学生得到的实训机会也仅限于课程安排的实训。

2.实践教学难点渗透率低,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

大多数中职生有厌学情绪,存在“理论不重要,会操作就行”的认识误区。然而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必要支持。由于专业知识较难理解,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了技能竞赛的内容难点进行教学指导,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强,觉得“听不懂”“看不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专业教师难以兼顾日常教学和竞赛指导

“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需要的是整体的相互配合,稍有错就很难进行下去。不少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都是身兼日常教学和竞赛培训两项工作,在技能大赛的准备阶段,参赛选手通常都是选择在晚自习时间、周末双休日甚至是寒暑假备赛,这要求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业余时间来指导选手。而且竞赛内容常更新,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点,这也是很费时费力的工作。因此许多教师为了兼顾日常教学,常常回避参赛指导。

4.实践教学的教材不适用于日常教学

市面上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和大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内容是相对不变的,这就容易与市场的反馈和企业的需求脱节。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仅靠教材难以与时俱进。在实践体系改革尝试阶段,笔者学校先后采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交换路由实用配置技术》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基础(第3版)》作为教材。前者理论部分较为详细,但实训部分是基于思科设备的,职业技能竞赛选用的设备却是神州数码的。笔者学校网络实验室主要的实训设备也是神州数码,因此教材不适用于设备。而后者虽然实训部分是基于神州数码设备的,但理论部分或过于晦涩,或过于简单,也不适用于日常教学。

三、经验总结

1.融合竞赛,设计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实践实训内容

要解决受惠面积小的问题,让非参赛学生也能受益于职业技能竞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实训任务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实训内容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技能竞赛内容的关键知识点,参考企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实训设备,设计相关实训任务。例如大赛中可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的划分,这是一个即使在教师赛中都很容易出错的部分。目前很多中职网络课程教材并不提及VLSM,但其又是网络工程一个很基础的理论知识点。对于“子网规划”的实训内容,为使学生理解为何需要VLSM,教师们自己设计了典型案例,采用场景教学法,以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设计作为背景来说明为何要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路由表大小,让非参赛的学生也能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关键技术。

2.优化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式

要避免学生两极分化,就要修改并优化评价系统,让评价系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是一个团体竞赛,将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的考核环节,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学生网络部署、网络设备操作、服务器系统的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合理设置其所占学生成绩比重,比如:学生评价=50%日常教学评价+50%期末考核评价。日常教学评价主要为课堂学习表现(如考勤、纪律、实训完成情况等)、阶段性考核、团队合作能力等。阶段性考核以通过实训课中增设的障碍性实验为主,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障碍性实验的设置,主要将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置故障类、实验系统延伸类、实验方案调整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以综合性题目为主,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综合运用水平。

通过考核方式向技能和综合素质部分的侧重,可向学生传达专业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思想,提升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实践技能训练意识。

3.深化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要激励教师主动承担竞赛指导的责任,就要健全机制,完善配套制度。教师产学研践习成效与教师评价考核挂钩,与学校职务评聘、福利待遇、年终奖金等挂钩,与职务晋升、聘任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挂钩,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通过指导学生参赛,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深入企业积累实战经验,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发展同步,教出来的学生能与企业需求匹配。参加和指导技能比赛,教师不但可以了解和学习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实践技能的考核点,提升自己本专业的实践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收益,w现自身价值,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双师型教学。

4.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学校的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是实践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所选企业是否适合教学实践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依托于职业技能大赛,学校与大赛设备供应商就能采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作室”这样的双赢合作模式。大赛供应商大多是国内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与笔者学校合作的神州数码、西安开元、新大陆教育等企业,它们不但能解决学校技术变革相对闭塞的问题,使学校增加了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器材,对实训基地的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严格把关,科学设计流程,努力实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它们还能提供师资培训,及时为帮助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

四、小结

笔者学校基于“计算机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从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着手,已初步实现“以职业技能比赛为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探索中待解决的问题仍有许多,还需积极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同类中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法提供思维启发和经验借鉴,丰富中职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翁敏峰.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2Z).

[2]李传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