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007-3612(2007)05-0703-03

1丁俊晖模式给我国竞技体育带来的积极意义

与以往我国培养世界冠军的模式截然不同:丁俊辉在8岁时就在父亲的启蒙下开始从事台 球训练,辗转 上海、东莞等地,后来毅然放弃学业,只身一人留学英国潜心训练,最后登上世界冠军的领 奖台。他的成材之路较传统的“业余体校――体校――省体工队――国家队“的“一条龙” 模式以及 现存的俱乐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培养模式相比,留下了更加浓重的个人烙印,因此,不 能被冠以常规的“中国制造”的冠军商标。“丁俊晖模式”(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 1]的成功,改变了以往“政府投资训练,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惯性思维,这个“非常规 ”模 式下造就的世界冠军给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带来了一种有益的借鉴,它对当前竞技 体育举国体制是一个有力地冲击,同时也带给我们积极的思考。

2“丁俊晖模式”的理性审视

丁俊晖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实: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推广,我们在理论层面描绘的 “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宏伟蓝图,在实践中却 收效甚微,这也迫使我们在为丁俊晖叫好的同时来理性审视这样一些问题:丁俊晖模式在我 国是否具有普遍推广意义;丁俊晖成功所依赖的培养模式是否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最佳选 择;在当前现实情况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是否具有走这种“社会化”发展道路所需的各种 必要条件,或者说现实条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只有回 答并解决好这些问题,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模式才有实现的可能。

2.1审视一:“丁俊晖模式”的项目局限性 首先,台球运动在我国还是一个冷项目。台球运动起源于西欧,改革开放后才在我国流行和 推广起来,由于不是奥运会项目,因此也被排除在全运会大门之外,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都 非常有限,据统计,在我国台球协会注册的运动员只有不到200人,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数也 不过500万左右。因此丁俊晖模式的成功可以说很大一方面是受益台球之“冷"。随着我国项 目管理中心建制逐步完善,几乎已经完全涵括了奥运项目和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既有 巨大商业潜力又没被充分开发的竞技体育项目已经难觅踪影。从这一角度来说丁俊晖模式的 推广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台球运动投资为个人承担提供了可能。台球运动虽然 “ 出生高贵”(王室成员休闲娱乐工具),但是满足基本训练所需条件比其它项目少。无论是 场地器材、还是对现代高科技的依赖都较其他项目少,因此台球运动这投稿日期:2006-11-13作者简介:葛幸幸(1962-),女,湖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 会学-体育社会学。 些特点在其它项目(尤其是奥运项目)上都不具有这样的优势。

2.2审视二: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面临的现实挑战

2.2.1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期性 某一时期体育管理体制的确立是基于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而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选择,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也不例外。 我国的竞技体育是在社会经济、体育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为了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在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选择的一种“局部赶超型”发展战略,从而确立了“举国体制 ”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转,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强 化,举国体制也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丰硕的成果,在奥运会、亚运会等一系列国际大赛中高 奏凯歌,为国家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然,作为一种暂时的管理体制,在我 国政治、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历史时期,建立在原有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举国体制 必然要发生改变,但是变革的速度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因为,只要我们还需要金牌,只要竞 技体育的发展还要承担国家政治任务,那么这个金牌的保障――举国体制就必定还要持续很 长一段时间。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以及全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敏感时期,中国所 寻求和塑造出来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形象要求我们必须保证打好在自己家门口的“这一仗”, 因此无论是体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术界,无论是改革的“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不约而 同地认同了用“温和的改良”来代替“暴风骤雨的改革”这样一种措施,即“主体框架不变 ,局部调整”, 把改革的脚步稍微放慢点,保证现有体制的稳定,避免前苏联和东德那样 由于体制变动而带来竞技体育大滑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必 然受到影响甚至停顿,相应地社会化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也必定受到制约。

2.2.2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低,体育消费市场尚不健全 简单来说体育消费就是指人们用货币的形式来购买体育效用的经济活动,它是衡量体育产业 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体育社会化发展前提和根本动力。但是从目前看来,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无论是消费结构还是消费规模都还远不足以支撑竞技体育社 会化发展的要求。

首先国民收入的偏低制约了我国体育消费整体水平。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了经济 发展的“黄金时期”,GDP年均7%的增长速度堪称世界经济史上奇迹,但是由于起点低、基 础薄弱,因此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世纪银行的统计, 直到2001年,我国GDP总量仅仅只有美国的1/9,日本的1/4强;而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世界 平均水平的1/6,美国的1/39、日本的1/40。[3]。其次,现阶段居民的消费结构也 严重制约 了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从两次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情况得知,我国体育消费水平呈现 一种整体规模偏低、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从更深层次原因分析来看,这是我国经济 发展方式所决定的,单纯依靠投资的增加实现经济总量增加是我国一贯的发展模式,但是投 资的增加必然导致政府在某些公共品方面的供给减少,只能采取把部分政府职能市场化的方 针,把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责任(医疗、教育等)转嫁给社会,居民承担着沉重的公共 品支出负担。由于体育消费不具备“基础消费品”地位,因此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中所占比 例较小。据统计在城乡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十一项消费支出中,子女教育、 住房、医疗费用依然是家庭最主要的支出,购买体育比赛门票和购置体育器材则排位很靠后[4],因此在此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体育消费规模还远不能不满足体育社会化的发展 要求。

2.2.3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滞后 体育社团作为连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桥梁,它不仅能够协调体育内部的各种关系,而且还能 够建立与社会大众相一致的体育体制,从而为政府体育机构的改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体育社团发展还远远滞后。

首先,社团发展保障机制的缺失。尽管《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由结社的自由,但是国务院颁 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却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 门、国务院或者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是业务范围内 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从而把社团置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从法律上极大低限置了 社团的自治权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社团其发展和运作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组织 手段[5]。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他们同国家体育总 局是一个 机构、三块牌子,但是体育总局才是管理我国体育发展的最高权力机构,而体育总会和中国 奥委会都只是名义上的一个团体,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利。

其次,“政府主导型”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也极大地限制了社团的发展。由于我国竞技体育起 步较晚,发展的动力一开始主要来自国家的行政力量,因此,在发展性质上不具有“草根性 ”,再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竞技体育行政力量渗透于社会各个角落,从而形成了“ 大政府、小社会;强政府、弱社会”的组织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竞技体育一直是相关 行政部门的责任,民间性质的社团既没有生存空间,也缺乏实力。在“政府主导型”的举国 体制模式下,竞技体育由政府主管并主办,政府行使几乎全部的管理职权;所需经费依靠政 府财政拨款,国家承担绝大部分经济义务,人员列入国家编制、业务脱离经济主体[6 ]。虽 然历经多次改革,但是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1998年机构改革调 整之后,改组后的国家体育总局仍然保持其主要原有职责[7],政府依然掌握着主 要权力。

再来看我国“协会实体化”进程。按照93年改革文件的初衷,协会实体化是我国体育社会化 推动力,这也使我国协会实体化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到1998年底基本从组织上完成了协会 实体化建设,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是,随后具有“官民二重性”的“项目管理中心”的 组建又使协会实体化走上了畸形的发展道路,中心的官民二重身份使其政府属性更加强烈, 因此具有“创造性”和“过渡性质”的项目管理中心更像是新的体育行政部门。在社团和政 府行政机构的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社团又回到了“弱势群体”的原型,利益的丧失、权力 的架空,把刚刚走上社会化的项目协会又重新纳入到政府控制之下。

2.2.4竞技体育市场发展受扰 在我国,竞技体育市场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而逐步形成,特别是体育产业化发 展思路制定以后,竞技体育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性质以及竞技体育 发展水平的影响,竞技体育市场从整体来看处于一种规模小、发育程度不全的总体特征。所 谓规模小是从进入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数量来说的,目前在我国只有那些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为大众所喜爱的少数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能够进入市场,而像田径 、游泳、重竞技、体操等影响较小,但是在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项目由于群 众基础较为薄弱的项目很难进入市场,从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市场的整体规模。而且就从目 前那些已经进入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来说,由于我国体育市场化运作模式是在政府干预下、由 上至下推进的,而不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本身要求下推行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对政府 不可缺少的依赖性,从宏观的管理到微观的具体操作,政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市场 化初期政府行政干预可以起到有效的扶持和保护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 机制,使得政府职责不清,从而造成“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限制了市场主体 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足球联赛管理的混乱、市场的萎缩、职业联赛赛程、赛制的随意改动、 削减等一系列现象都表明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发育严重不足。

2.2.5竞技体育投资的高风险性 竞技体育投资的高风险性也是制约其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都 有相应的期望效应。作为一个经济人,他是自利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 根本动机;同时经济人行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自己的市场处境判断自身的利益,并使自己 的谋利行为符合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8]。从 “理性经 济人”这个假定出发,投资竞技体育要承担很大的经济风险。首先就是竞技体育投资的长期 性,一个运动员从启蒙训练开始到最后获得世界冠军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当运动员 获得了冠军这个投资才能收到回报,而在这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之中投资者是没有效益可言的 。其次,投资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衡量一个运动员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就是能否获 得冠军,但是就竞技体育“高淘汰率”的特征来说,冠军是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能 够成为冠军的比例很小,因此伴随着运动员成才的“高淘汰率”的是竞技体育投资的“高风 险性”。第三,代价的昂贵性,伴随着运动员成长的背后是无数的伤病困扰、学业的荒废, 如果一旦不能成功其代价是相当昂贵的,失去了“二次就业”的保障。因此,从投资风险这 一点来说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投资竞技体育都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超乎寻常的判断力。

3结论及建议

丁俊晖模式的成功证明了在中国走竞技体育社会化的道路是可 行性,同时也给我们的竞技体育社会化提供了前进的动力,给处于改革过程中的中国体育界 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模版,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在我国的确立和 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尤其是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环境;还要 依托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而这些所有条件的满足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面临2008年奥运 会这个历史重任时刻,社会稳定发展是首要任务,这些种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竞技 体育社会化进程的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未能真正形成,因此要想 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和定位体育政府管理职能,实现政府管理从全能政 府向有限政府的逐步过渡。这就要求在前期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深化管理体制 改革,进一步明确界定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逐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2) 培育和壮大社会团体力量,为政府权力的让渡创造条件。在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过程 中要加大协会实体化发展步伐,使协会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 独立法人。同时要逐步改革项目管理中心,使之从“官民二重性”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逐步 向实体化靠拢,为政府权力的下放和接管创造条件。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第三部门参与竞技 体育发展,为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 积极培育、壮大竞技体育市场,为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要按照市 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培育和壮大竞技体育市场,按照市场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来调节竞 技体育市场的发展,政府逐步从市场具体事物管理中抽身出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率 ,为竞技体育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在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 初期,政府必须采用必要的行政干预来保护竞技体育社会化的顺利发展,使之由国家管理向 政府管理转变道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制定各种有效的法律、法规,限制政府权利的无限 膨胀性。

篇2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竞技化 生活化

新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世界各国的文化包括体育文化会迅猛地涌进,对中国文化包括体育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成为中国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动因。中国体育文化要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参与世界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就必须以民族体育文化为根本,寻找有效的发展途径。[1]

一、中华民族体统体育的竞技化模式

在新时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脱节。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竞技化模式的改造,是指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从世界的高度来审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自觉摒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缺乏时代感的原始因素,借鉴现代体育竞赛规则、运动技战术、教学训练手段、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整合,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进步。

今天,开放的中国正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融入世界文化,这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提供了条件。欧洲杯、NBA、美洲杯、柔道、跆拳道等体育项目与竞赛吸引着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成为大多数国家体育的主体,这正是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互动的结果。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要以自身价值为基础,跟上时代的步伐,借鉴现代手段,融入世界,才能与世界文化共荣。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在河谷平原的摇篮中发育成长的。但其边缘部分却选择了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并由此繁衍出不同的文化传统,铸造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使中国的汉民族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构成了一个蔚然壮观的文化丛林。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体育活动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如果蒙古族停止了“那达慕”,傣族忘记了“泼水节”,朝鲜族没有了“荡秋千”、“蹬跳板”,侗族中断了“抢花炮”……将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民族文化损失。各民族创造的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显示出人与自然界与社会的特殊表现,是对人的创造力和才能发挥程度的鉴定。[2]

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化模式

现代社会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展的社会需求动因。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向全社会的推广、普及工作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形式要为世界人民所接受,首先是要在自己国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文化上的“认同”。走“生活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由关注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转化为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内容看,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并举,且具体需求丰富多样;从需要层次看,生存需要作为生活主体的最基本的需要己不是最主要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生活主体对更多、更好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实际享用,从而得到满足、舒适和惬意。同时,生活主体关注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潜能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多面性和多样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往往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某些特征。中国有近千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其活动方式的灵活性、独特性、趣味性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现代体育所缺乏的。目前,由于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已经发展到了耗资巨大的近乎于杂技化的高超水平,一般群众仅满足于观赏,受场地、经费、技能学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被禁进入。因此,着眼于发展群众体育、走健身愉心的民族传统体育生活化道路,是体育短暂异化的回归,顺应了跨世纪的社会需求。[3]

传统的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积淀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坚韧的结构形态,世代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各有差别,产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在这些众多的民族节日中,有些是直接用单项传统体育项目命名的。这些节日,不管是祭祀性与纪念性的,还是庆贺性与社交娱乐性的,都与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着不解之缘。例如,在贵州、湖南、广西相毗邻的侗族地区,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花炮节”;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要举行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还有一些节日,虽然不是以体育项目命名的,但其中也揉进了较多的体育成份。节日为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体育活动又为民族的节日内容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相得益彰,互相生辉。因此,利用节假日、周末、交易会,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是民族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也可以通过立法,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使之成为春节之外的一些重要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合理内核,将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生活化”模式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高柱.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探索[J]. 经营管理者. 2009年16期

[2] 张冬. 从体育人类学的角度论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年04期

[3] 倪依克.民族传统体育:最有生命力的休闲文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02期

篇3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14-02

1 体育产业市场

1.1 体育产业的形成

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体到从产生包括居民或学校、社区等组织对体育产业及其产品的需求,和以此供应为生的人群等形成的简单的供需关系,发展为需求者的逐渐壮大成群体性和所需产品的类别的丰富,从而形成规模化,也就是体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形成市场,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经济活动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1.2 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规模、结构和体制是否完善,体育企业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有关。如果缺乏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体育行业由体育用品产业化到体育产业规模化的转变将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被压制或者是被淘汰掉;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是否平衡,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带动了周边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加快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大力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体育资源,实现体育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强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拓宽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把体育产业培养成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体育本体产业在整个体育产业中所占应是主体地位,高于其他尤其是体育用品产业,这涉及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行业的运行与发展。

2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

2.1 提高体育消费质量的需要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大幅提高,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的需要,同时也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体育产业包括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产业类似,体育产业也有其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商品,例如服装、器材、食品等,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也是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生活的需求,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体育产业从最开始的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规范的市场,到逐步以市场为核心,消费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是随着市场的壮大而壮大的,市场存在着供需关系,竞争关系等经济领域的关系法则,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对所需商品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因此,体育产业在这种需求和竞争的环境中,必须整合资源,调整自身管理和运营机制,降低成本,更大地、更高质量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这就使得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成为必然。

2.2 体育产业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产业自身为了生存、发展需要进行整合、扩充,在合理调配资源的前提下,完善体制机制,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2.3 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体育产业化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显示出其经济方面的优势,而体育产业又带动许多相关产业,促进了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引导社会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体育消费正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体育产业。将体育资源与相关行业整合,以产品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体育产业市场,繁荣体育经济。因此,要努力开发体育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体育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高效率的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综合体的良性互动,使体育产业市场朝着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经济环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包括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还指可治理的环境,如经济体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态及社会通货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秩序等。经济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能否保持大体的平衡,通货膨胀是否得到治理,经济秩序是否建立并完善,以及能否建立和健全有效配置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这些是指经济环境的特点。经济环境作为一种抽象的名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1 经济环境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规模

经济环境对体育运动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体育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来确立体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也就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些发展是受经济环境所制约和影响的。经济环境受地区发展状况的影响,不同地区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就不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可支配收入比例小,其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较少,决定了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高,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相对较多,对体育产品质量要求高,因此推动了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规模。

3.2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对经济环境的需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体育消费的层次性逐渐显现,根据人们对体育消费的不同要求,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体育市场的需求是拉动体育消费的动力,体育市场规模化发展是沟通体育服务生产和

体育消费之间的桥梁。体育市场规模化,可以通过国家投入、体育部门自筹和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的形式建设一批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供群众活动的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并加以市场化运作。又可以通过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个人投资兴办的以体育服务为内容的盈利性体育企业,从而发展和扩大体育市场规模。

3.3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对经济环境的适应性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与经济环境相适应。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须符合地域文化特征;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的发展应以信息、高技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经济不发达地区竞技体育方面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业为主,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根据消费者对体育产品需求的不同,体育产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因时制宜,确定其发展规模和方向。

4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人均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同时须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调整行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使体育产业的增长转移到依靠本体产业轨道上来,才能提高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程度,不会产生市场的无序、盲目发展以致资源浪费,加大成本,导致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的发展走弯路。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从而优化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和研究,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从而为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骆秉全.简编体育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税收模式;提升;优化

       从目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论著中可以发现,诸多学者聚焦于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并以建立经济增长极为核心的经济拉动模式。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以上思路都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与此同时,业内似乎对于一定的税收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及作用却较少关注。这样一来,就缺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观。

众所周知,税收不仅成为当地政府的财政来源,也构成了区域各经济主体的经营费用支出。在税收模式一定的基础上,该模式的结构和税率将直接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投资偏好和经营态势。当然,最终也将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正因如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就文章主题进行讨论。

一、优化税收模式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分析

区域经济若要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其须满足两个主要因素:(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新增资本存量的正向性。前者使得各产业之间形成耦合关联的拉动形态,满足区域内经济循环的需要;后者则成为扩大经济覆盖面的前提。围绕着上述两个因素,优化税收模式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产业导向功能

    作为中观层面的区域经济范畴,在其发展中也贯穿着区域政府的经济规划。如同国家层面的5年规划一样,在根据当地的自然禀赋条件、传统经济优势等要件,区域政府将在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下建立自身的产业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政府惟有通过税收结构调整,才能在经济主体的利益驱动下完成产业导向。如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为了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必然对该类型企业的营业税给予优惠。以此作为引导,将使得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经济主体尝试进入该生产领域。

(二)产业扶持功能

    目前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各区域政府都努力构建区域增长极。试图通过增长极的涓滴效应来推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承担区域增长极的主体,往往是由当地某一优势产业来承担。从而,建立合理的税收结构和税率,将在特定时期内建构起该产业的经济增长极效应。同时,以关注民生为宗旨的区域经济发展下,通过税收模式的合理设计,还将促进具有强外部性特征的企业发展。

    以上两方面的功能,就为税收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内在规定性。

二、基于功能分析探究税收模式的设计原则

    具体而言,税收模式的设计原则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植根性原则

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分税制后,区域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拥有了更加独立的税收来源。目前,税收模式设计已成为区域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为此,首先应建立区域植根性原则。具体包括:(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税收结构调整;(2)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和自然禀赋条件,进行有目的性的税率设计。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努力,将使得区域经济微观主体在利益驱动下,根据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企业经营目标的调整。

   (二)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直接根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化性,其中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由经验数据显示,区域经济发展体现为以工业为主体的拉动和推动效应,即工业拉动农业并推动服务业发展。这就要求,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已减免了农业税,但在发展服务业方面还应通过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动态支持。与此同时,针对第二产业的税率应在不影响税基的情况下,根据其平均利润率的涨浮给予比例提高。

(三)关联性原则

    在社会网络化分工成为常态的当下,诸多产业门类之间以及各产业之间形成了价值链体系。诸如,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即该领域包括农户、深加工企业、零售商等主要经济主体;并且,还包含物流企业在内的流通性组织。因此,建立在统一价值链基础上的关联性特征,就要求在税率设计上应维系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

    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则,便为税收模式的优化提供了路径指向。

三、原则导向下的税收模式构建

结合以上阐述并在原则导向下,税收模式构建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根据区域产业规划进行税收模式构建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区域产业规划必然面临着形成城市与农村间产业结构互补性的任务。因此,为了打破已有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确保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区域政府应在两个方面进行税收模式的构建:(1)针对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应给予税收优惠。其优惠的模式可以采取降低税率的办法,也可以通过后期经政府创新基金的发放给予变相优惠。(2)针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诸如拉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二)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进行税收模式构建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涉及到内生驱动力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以什么样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问题。目前,尽管在增强城市与农村经济间的联系互动,但二者各自的经济内循环态势仍十分明显。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根据区域产业分别给予两大区域的重点产业以税收扶持。如,农村经济系统中的乡镇企业。与此同时,在针对资源指向型的产业而言,应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来减少负外部性的产生。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非正式约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是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最根本问题。然而传统经济理论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时,过度分析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和资本)、技术和制度这几类因素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而忽视非正式约束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劳动、资本、技术和制度因素在区域经济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是相对易变的,尤其是它们都会对空间差异做出适应性调整而发生诱致性变迁。因此,对于长期经济增长而言,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变迁都不足以对国家或地区兴衰的全部历史做出有力的解释。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迫使我们从另一个全新角度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本质。不同区域间的各种非正式约束作为一种历史积淀,其核心价值体系影响着区域经济主体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增长路径。

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述评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习俗、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经济行为影响因素集。从非正式约束视角揭示经济增长的文献多以定性方式展开。马克斯·韦伯认为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资本主义的起因应该从西方文化中独具的合理性中去寻找。格雷夫从文化信念与社会组织和制度安排的角度揭示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经济制度由文化信仰和组织这两个相关的因素组成,制度结构之所以表现出路径依赖,是因为过去的行为、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社会实施机制的发展,从而压制了背离旧有行为模式的灵活性。

哈耶克认为,非正式约束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为的,既不是通过遗传继承下来的也不是经由理性设计出来的,非正式约束是一种由习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复杂的非正式约束形态的形成往往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结果。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经济动机归结为复杂的心理,强调经济活动植根于广泛的社会习惯和文化道德之中。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具有“利己心”,也具有勤勉、节约、慎重、机敏、质朴、用心、周到等若干品德。“经济人”的活动是“经济与道德”的统一。如果不具备这些必要的伦理道德,仅仅追求自利无法促进社会财富的增进。穆勒认为各国的经济情况取决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相互信任程度对生产要素、生产力程度有较大的决定作用。阿瑟·刘易斯认为,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条件,但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经济增长率是人的经济观念、行为和制度决定的。他认为,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和冒险等等的态度。而人们的不同态度往往与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阿马蒂亚·森强调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依赖于强有力的价值观和规范系统。他论证说,一个交换经济的成功运行依赖于相互信任以及对公开的或隐含的规范的使用,即使对机构和制度而言,其运行也是以共同的行为模式、相互信任以及对对方道德标准的信心为基础。转贴于

二、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一)非正式约束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因素

通常利用资本、劳动、技术三个要素分析经济增长是否有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是将经济发展转到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然而,技术和劳动这两个要素深受非正式约束的影响:技术进步需要的是崇尚创造、摒弃简单模仿、包容错误的氛围,需要的是企业家群体的创新精神;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最根本的是知识技能、职业道德、个人操守等多方面修养的提高,可见非正式约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增长诸因素具有整合效应

非正式约束总是要渗透到经济增长各类因素的作用过程中,从而造成经济增长因素功能和绩效上的差异。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增长要素的整合,既体现在从工具理性层面把握生产要素的各个环节,也体现在从价值理性层面把握生产要素的各个环节。从工具理性层面看,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形成、发展和进步过程,是一个区域非正式约束印记不断渗合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生产要素总是包融在区域非正式约束印记中的;从价值理性层面看,非正式约束整合效应,着重表明区域经济增长诸因素的人文价值和人文信念的回归。生产要素不仅是人们创造有形财富的手段,而且还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认知成果和创造成果,因而具有以人的发展为向度的价值尺度。一种非正式约束如果无法接受和融合不断创新的科技和制度的进程,就必然要受到由不断创新的科技和制度所包蕴着的文化潜能的侵蚀和创伤,而这又能够刺激该种非正式约束自我革新,重新以积极的姿态接受、融合和拓展科技、制度等因素的发展冲力。

(三)非正式约束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

非正式约束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是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稀缺要素。准确地说,非正式约束是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稀缺要素。这是因为非正式约束具有自组织能力,它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自我强化,这也是一切非正式约束所具有的特性。一种非正式约束一旦在竞争中被人们接受,它就会竭力形成垄断,排除其他非正式约束的存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非正式约束的偶尔积累带来了利润,利润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迅速学习或复制特定的非正式约束,要想阻拦这种观念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更多的人习得了特定的非正式约束后,该国家或地区的非正式约束似乎被“锁定”在一个独特的路径上并沿着这一方向持续发展下去。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特定文化资本会进一步同各种相近的思想观念混合在一起,自我组合,互相传递。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非正式约束的自我强化行为,推动着那些有机会进入增长轨道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三、基于非正式约束的经济增长一体化模式

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相互融合的基础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重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带来了新的文化、经济、科技与信息产业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社会化生产与交流的发展,使人们经济的需求及其满足程度都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产业发展中的非正式约束因素与日俱增。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在于要素的集聚,也包括非正式约束要素的集聚。非正式约束深刻影响着集群内企业的裂变、要素的流动、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品牌的创立和发展等,由此形成了十分独特的集群特征和竞争力。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摒弃传统的生产方式,要求以市场为纽带和以市场规律为主导的文化、经济资源的广泛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是非正式约束与经济走向新的融合,趋向一体化的基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不是非正式约束和经济的板块结合,而是非正式约束和经济内在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融合成整体关联的一体化格局。非正式约束和经济原本就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就是具有非正式约束的人,经济活动的组织和方法就包含着非正式约束品性。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的联系,而是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突破传统,在理念、实践、模式和制度上的全面创新。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是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的生态有机体。非正式约束与经济运行过程和运行机制具有系统性、整体关联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非正式约束和经济之间以及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系统内的诸因子、诸方面之间都存在着共生互动的辩证关系,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也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协调和变化的动态关系。在社会现实中也有诸多因素和方面影响和制约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的形态。

[参 考 文 献]

[1]Krugman P, Fujita M, Venables A.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M].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99

[2]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57

篇6

但现在市场上的商业地产还仅仅停留在“卖房”阶段:当房子卖给客户之后,开发商将会把房子移交给物业公司经营,这些都是房地产的传统,项目内的入驻企业之间互相没有联系,也没有后续的服务跟进和运营支持保障,企业的产出效益将大幅降低,无法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

如何才能使入驻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就是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开发出新一代产业园模式,成为河南民营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模式 ,新概念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全省108个产业聚集区已经形成规模,去年郑州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5794亿元,增长43.5%。目前政府主导的产业聚集区略显模式单一,以东方今典产业园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力量正在加入到区域经济的建设中来。

目前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成功运营了郑州总部企业基地、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项目。产业园项目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筑巢引凤、涵养税源、促进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成为郑州区域经济建设的新典范。

产业园新概念的产生得益于东方今典新模式的建设。摆脱了传统商业地产只提供物业服务的模式,东方今典产业园运营新模式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产品经营、产业经营、资本运营三个核心运营服务上。

事实上,这种模式就是通过招商,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以投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的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发展,快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以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为核心,系统搭建资本运营平台,全面实施投资企业和驻园企业的资本运营。

东方今典产业园投资运营集团招商副总经理赵明介绍,目前河南很多高新技术无法得到成果转化,科技研发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高新技术企业因为缺乏资金和市场渠道,止步不前。产业园将为它们提供从资金到市场渠道的一条龙服务,让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经济价值。“简单地说,没钱的给钱,没市场我们去帮他们开拓市场。”

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一起,就能够产生很强的放大效应。任何一个企业经营,都需要很多资源与其配套。产业园就是将企业各生产环节的上下链打通,让企业的科研成果能够在一个区域内迅速对接组装完成,以达到从企业到产业的全程贯通。

服务体系升级

目前东方今典运营的项目中,如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总部新城等项目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要想让这些企业能够迅速地产生效应,传统的、基础类的服务已经与时代脱节,产业园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与传统的商业地产“总部港、某某基地”完全不同,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后期的运营服务体系。

东方今典通过对园区经济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十大保障运营服务,让驻园企业完全无后顾之忧,并且助力壮大发展。

在目前的十大保障运营服务中,有四大服务能够直接让企业受益。这四大服务体系包括“孵化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商务服务”。

很多入驻东方今典产业园的企业大都是高新技术产业,他们手中握着科研成果,却因为没有资金,很难转化成果,为此,东方今典产业园为企业搭建了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创业服务中心,在这里入孵企业可享受“三级孵化、三维保障”的全方位保姆服务,创业中心将以资金和服务支持企业经营发展,并使企业的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转化,进而实现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据悉,园区内许多企业已经发展壮大,有的已经上市。

对在发展中缺乏资金支持的企业,东方今典产业园提出新的理念“信用联盟”,“由东方今典产业园出面,组织园内企业共同组成企业联盟,与银行对接,放大信用规模,实现贷款额度的增加,让企业共享充足的金融资源,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赵明说。

除了良好的物业配套,园区还为入园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等平台。这四项服务体系是东方今典产业园的核心。

篇7

[关键词]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有效途径;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142-03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外语教学环境和外语教学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现展中,英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提高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才能在提高外语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同时,丰富外语教学内容、创新外语教学模式,并促进外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最终达到提升我国外语教学综合水平的目的。

一、提高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注重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人文教育给以高度重视,才能促进外语教师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适应、熟悉、提升、成熟四个部分,而教师的成长则主要由发展、调整和成熟三个部分组成。想要更好地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就必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各项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使其快速进入到成熟阶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是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教育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会具有更强的自学动力和目的性,从而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完成相应的目标,对于促进外语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中,教师和合作伙伴所进行的活动都拥有同一个目标,他们可以互相帮助和共同促进,在创建、努力和拼搏的过程中,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快速提高,从而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推动外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外语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可知,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需要高度重视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外语教师的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使外语教师变得更加优秀。从社会构建主义的理论角度出发,外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开展各种互动活动,是各种新知识得以形成和建立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必须在不断学习已有的相关知识时,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思维方式,才能在不断加强师生交流和沟通的同时,使外语各方面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外语教师对各种事物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

(二)高度重视教学交流和培训

根据相关调查和实践证明得出,在不同规模、不同教学制度的学校进行交流活动时,教师都会抱以非常欢迎的态度,以通过各种教学交流来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获得更多的空间来对自己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必须高度重视教学交流活动,以帮助教师不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外语教师开展科研教学的自信心,最终提高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外语教师可以获得更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时间,从而在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的基础上,使科研成果可以更快取得。目前,有较多外语教师在进行科研项目的活动时,没有选择一些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项目,使得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给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提高造成一定影响。在开展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进行高水平的课堂演示,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帮助教师找到不断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将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相结合,对于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有着重要作用,是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在进行访学中获得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加强交流的同时,还要注重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培训,才能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以促进外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外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充分认识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批判性思维,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必须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将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作为基本任务,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外语教学整体效果不断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学生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要将教学和实践相联系,才能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世界观,推动我国外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必须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全面构建,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实现教师的发展目标,最终提升外语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目前,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人手:一方面是,构建适合外语教学的评价机制。根据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可知,其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有多个领域。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必须有比较广泛的学科知识,如教学法、语言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并且,外语教师要非常热爱外语专业,才能真正提高外语教学水平。从外语教学的知识结构来看,较多外语教师思想都受到了外国语言文学、应用学的理论限制,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具有较高语言技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没有将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使得外语教学整体效果得不到快速提高。对上述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得出,外语教学的评价主要停留在以教师开展各种科研活动的基础上,实际的课堂教学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作用,致使教师只注重外语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对外语知识所涉及的其它学科进行分析。并且,外语教师的精力过多的放在提高教学技能、教学语言等上面,没有注重学生教学理念的提升,使得语言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多个方面的思想没有得到合理运用,严重影响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体系和评价体系,部分外语教师虽然知道其它方面的知识也能帮助自己提升专业技能,但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将其转化为可以运用的知识,使得外语教学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提高,不仅需要外语教师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注重其它学科知识的运用,才能在熟悉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以不断迎接各种挑战。与此同时,根据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外语教师再教育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有效构建,可以使教师的终身教育得到可靠保障,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外语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是,社会、家长等多方的肯定和支持。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独立性,但也存在一定共同性,需要社会、家长等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存在一定差异,在面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时,他们需要独立的完成各种事物。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冷静地处理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各种科研活动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在取得科研成果后,他们还会将其与相关教师、学生一起分享。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的支持、家长的肯定等都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源动力,对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断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二、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新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整体情况可知,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中,教学质量却在逐渐下降中。因此,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推广的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外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公开教学观摩课、模拟教学、教学咨询和课堂录像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外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以快速提高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根据实践证明可知,新媒体环境下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尤其是刚到校的新教师,在传播优秀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可以非常有效的带动外语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大力开展各种研讨会,如教师发展研讨会、教学方法研讨会等。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各种规模的研讨会,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学生遇到相关问题引用过来,可以真正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最终增强外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篇8

一、坚决地抑制目前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泡沫

现今我国的经济政策抑制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泡沫,主要是为了保证今年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因为,房地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这样说,只有坚决地发展实体经济,坚决地抑制目前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泡沫,才有可能达到“稳”的目标,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才有可能达到求“进”的目标,即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就,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新突破。这是因为:

首先,当前我国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是在信贷过度扩张的支持下,房地产价格过快过猛的增长。我国这一轮通胀的特征是供过于求的成本推动型通胀,表现为什么东西都过剩,但是什么东西都涨价。这看起来很难理解,其实它是起源于流动性泛滥所导致的高房价,高房价引起的生活成本提高,直接和间接地向整个社会传导和蔓延。为了抑制以房地产为主的过度的虚拟经济和越做越大的经济泡沫,制止通货膨胀率加速上涨,宏观经济政策被迫采取实质上是以偏紧为内容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仅连续上调银行利率,而且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了“天花板”水平。在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共同作用下,这种被迫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速的下降。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中,我们都既要直面高通胀的威胁,更要防止经济运行进入下行通道,也就是说,未来经济运行将不断地面对高通胀和低增长的“滞涨”格局。

其次,坚决地发展实体经济,坚决地抑制目前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泡沫,既是保持金融、经济和社会大局稳定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的主要举措之一,一方面,过高的房价广泛地吸收和引导了社会资源的不适当的流入,使其占据了中国广泛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土地资源和有着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本。“百业兴衰皆地产”的恶果表现之一就是,原来专心做实业的许多制造企业,也开始大量地涉及房地产。例如,原为中国实业先锋的温州资本,现在已经沦为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炒房、炒农产品生存的“寄生者”。而在更多的地区,房地产因暴利而吞噬了应流入实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表述,可能就是为了抑制制造业过快进入房地产业的趋势。另一方面,我们过去的发展方式对以房地产为主的投资驱动型经济依赖过重,来自房地产业的投资、税费及其关联效应,对现实的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国家对房地产进行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后土地经济时代”,房地产今后再也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本身并不是难以判断的问题,问题是由谁来代替这个旧的经济支柱?中国经济如何既不减速又能顺利实现支柱产业转换?根据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应该通过启动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改革,鼓励地方坚决地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是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坚决地抑制目前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泡沫,也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改善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成就,重要的是必须抑制现今民生不可忍受的高房价。可以这样说,高价房地产是中国民生社会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毁坏中国青年的创新精神的主要鸦片之一;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稳定的一颗主要的“定时炸弹”;是在屡次调控中越调越高从而导致中央政府政策信用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有人根据房地产价格下跌影响“稳增长”目标实现的理由,主张国家目前需要的不是压房价而是挺房价。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高房价已扼住了中国经济的喉咙,高房价拉大了贫富差距,富人更富穷人更穷,高房价撕裂了年轻人的希望和前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就是要毫不犹豫地抑制高房价。更何况,稳增长的目标,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来实现,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改善和保障民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在中长期中则可以通过塑造制造业强国和服务大国的地位来实现,不一定非要通过强化经济体系对房地产的依靠来实现。

二、后土地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支柱选择及其策略

如果说,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或竞赛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形成了“中国经济奇迹”,那么我们可以十分准确地说,这种发展和奇迹很大一部分归结于我们对房地产这一财政支柱的积极利用,地方政府基于“土地财政”对地区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对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支出了大量的资源。进入后土地经济时代,在坚定不移地抑制高房价的同时,我们应该指出的是,对房地产这根事实上的国民经济支柱,不能猛然推倒,而需要运用智慧去逐步实现,否则我们在对房地产支柱进行更换的过程中,经济运行将陷入动力不足的猛烈下跌险境。

为此我们可以比照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式来更换经济运行的动力系统和支柱体系:这就是我们可以在房地产支柱边上重新建立一个新支柱,让其逐步成为地方政府的新的财政的主要来源,最后再逐步推倒房地产支柱。这根新支柱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仅是立足当前经济危机渡难关的短期选择,而且是着眼长远提升发展水平、转换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是对过去以投资驱动型经济中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发展方式的否定,而且是为了更换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解除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绑架”;不仅是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选择其为走向全面复苏所做的积极准备,而且是为了应对在即将来临的后全球经济危机时代,全球竞争平台重塑的新的竞争格局变化。

必须强调的是,房地产泡沫被突然刺破,不符合全国人民和国家整体利益,而应在一个长周期中缓慢降价:第一,绝大部分家庭都有房屋财产,大幅下降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第二,可能会提前强制引爆我国地方政府的各类城市融资平台,从而危及金融和

经济安全。第三,在解决地方土地财政前,房地产价格猛烈下跌会引发地方财政困境,从而造成新的严重的社会矛盾。第四,与房地产有关的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的产业达50多个,房地产突然崩盘,不仅其他行业也会因此发生“硬着陆”,而且我国“稳增长”的任务难以顺利实现。第五,有人说,即使中国的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此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没问题。而美国的经验表明,房子跌到那种程度前,很多房子就被银行收去,但银行放在手上却很难变现,中小银行也因此倒闭。当年海南出现大幅度的房地产泡沫时,土地到了银行手里,最后都只能作为不良资产处理,对银行也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三、实体经济发展:要抑制“杠杆率”较高的经济部门活动

为了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对房地产支柱地位的依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同时,坚决地把从房地产为主的虚拟经济中转移出来的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到实体经济领域,坚定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坚定地支持实业领域中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其逐步壮大而在地方税源经济方面代替“土地财政”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把握的是如何界定“实体经济”的范围问题。什么是实体经济?为了说清楚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虚拟经济。比较流行和简单的定义是说那些“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叫虚拟经济。其实这个定义把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所有金融活动都界定为虚拟经济,不是很准确,如直接为商品和服务生产活动提供支持的低负债的金融活动,就不能归入虚拟经济。另外,包括房地产业、体育经济、艺术和耐用品收藏业等在内的一切可以用于炒作的经济活动特征,显然并不简单地表现为以钱生钱,但它们也不能完全归入实体经济范畴。因此这样看来,实体经济就不是传统上仅仅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即不完全是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如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虚拟经济也不是仅仅集中在金融业。

其次,虚拟经济的特征在于“杠杆率”,即负债与资本之比率,如果某一项经济活动的“杠杆率”较高,就意味着这项活动的风险较高。由于通常金融业的杠杆率较高,因此人们常常把其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部门,如商业银行即便满足了巴塞尔协议8%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杠杆率也在10倍以上。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时,其杠杆率在24倍左右。房地产业虽然具有消费特征,就此应该归入实体经济,但是中国很多房地产公司的杠杆率在10倍左右甚至以上,因此对房地产业的炒作活动就应该归入虚拟经济。由此来看,对农产品和艺术品等的疯狂的炒作活动,都应该记入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范畴。所谓实体经济,就是“杠杆率”较低的经济活动。坚决地发展实体经济,就是要抑制那种“杠杆率”过高的经济活动,尤其是要抑制那种原本从事“杠杆率”较低的经济活动部门,如制造业,在高利润诱惑下从事高风险虚拟经济活动的行为,在“去杠杆”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专注于为人类提供有效商品和服务,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相应的金融支持,创造财富、吸纳就业、贡献社会。

至此我们可以澄清许多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模糊认识。很多人认为发展实业就是工业,实体经济就是制造业,因此必须反对发展无形态的服务业。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产出的有形性还是无形性,并不能是区分实业和非实业的标准,而关键是要看其产出能否或是否在较高的“杠杆率”支持下进行炒作:如果产出作为投资品在较高的“杠杆率”下进行炒作,如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艺术品等,这种活动就是虚拟经济,就是非实业性质;但是如果去除了它们内含的“杠杆化”投资功能,这些产出也只是一种普通的消费品或者服务品,其本身就是具有实业性质和实体经济活动,如房地产的居住功能,金融对生产的支持功能,艺术品的欣赏功能等。就此而言,我国这一轮对房地产活动的宏观调控,不是今后不要搞房地产,而是要消除其虚拟经济功能,抑制投机和炒作,让其回归消费本性,造福普通人民的民生。

最后应该指出,发展实业和鼓励实体经济活动,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无节制地发展传统低效率的制造业,更不是说可以大量投资发展市场过剩的制造业。无论是金融部门还是非金融部门,无论是发展制造业还是发展服务业,无论其先进性和现代性如何,如果这些经济活动自身脱离了市场需求,企业和机构过度负债,都会陷入泡沫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窠臼,都会据此产生金融和经济危机。众所周知的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并不是金融导致的,而是制造业生产过剩导致的;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直接起源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金融过度化;而最近越演越烈的欧债危机,虽然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但是也离不开一条直接的原因,那就是整个国家借助于高“杠杆率”的金融工具,使国家陷入空前的金融风险。

篇9

母爱英教授等长期关注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问题,该书就是他们在主持完成系列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完成的,全书共分三篇、十六章,约三十万字。分别从京津冀都市圈的管治模式与协调机制、产业分工合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本书有如下明显特点:

第一,现实针对性强。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的京津冀都市圈,在发展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产业合作缺位,难以形成切实可行的跨行政区产业调整和资源整合机制,从而使得区域产业缺乏应有的竞争力;二是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依然盛行,如为支持本地汽车产业的发展,北京和天津对于本市出租车型的选择存在严格限制;三是行政管理效率较低。如在两省一市交界地带,即使是乡镇之间的跨省域管理,也需要经两个省市协商或由国务院协调。这种都市圈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二是行政边界与市政公共设施服务空间的不一致。就前者而言,经济区更多地是着眼于产业布局划界的,较少考虑不同政区的特殊利益和区际间的利益矛盾,但经济区发展政策又恰恰是由具体的行政区来落实执行的,这要求对经济区内部区际关系进行高层次协调;就后者而言,城市政府具有生产和提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理想的城市政府行政边界,应当大体上与公共设施的自然边界相符。事实上,在“城乡分治、切块设市”的体制下,相邻地域的城市之间,公共服务相互渗透,而其费用支付却被限定在行政边界范围内。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协调,解决途径是管治。该书从大都市区管治理念出发,分别从都市圈管治模式与协调机制、产业分工合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若干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对于促进整个京津冀区域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创新点多。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很多,该书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而是从“理念、模式与机制”进行分析,这有利于突出重点。首先,分别从中央与京津冀都市圈各地方政府、都市圈内部各地方政府及都市圈政府与企业(公众)三个层面就都市圈管治主体互动行为进行剖析,针对京津冀都市圈现行管治模式下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都市圈双层多核管治模式,这不仅在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而且对于其他都市圈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提出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推进,需要建立五方面机制,即建立行政区划上协调机制、政府层面的协调管理机制、区域产业发展与创新机制、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与协调机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机制。最后,认为京津冀循环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一基三层”框架,即以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作为基础,从微观层面的个体清洁生产、中观层面的特色产业生态园区与宏观层面的节约型社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淘宝网;经济生活模式

随着新媒体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依附于新媒体平台的新玩意逐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依附于网络媒体的电子商务和开心农场,以及依附于手机媒体的手机上网和手机报等。这些新的创意产品形式已经深深的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本文以淘宝网为例,来具体分析淘宝网对于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模式的影响。

一、关于淘宝网的简单概述

淘宝网(taobao.com)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致力于打造全球首选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于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办。目前,淘宝网的业务跨越C2C(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两大部分。淘宝网从零做起,在短短的两年时间,迅速占据了国内个人交易市场的领先位置,创造了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发展奇迹,真正成为最佳的网络创业平台。

2008年,淘宝网注册会员达9800万人,截止2008年1月,支付宝注册会员超过6300万,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2008年9月份,淘宝网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2008年全年交易额达到了999.6亿元。[1]

淘宝旺旺是一款集即时的文字、语音、视频沟通、以及交易提醒、快捷通道、最新商讯等功能为一体的即时聊天软件(IM),是网上交易必备的工具。在淘宝交易过程中起到了沟通联系以及交易提醒等作用。

支付宝(alipay)是淘宝网公司为了解决网络交易安全所设的一个功能,该功能使用的是“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由买家将货款打到支付宝账户,由支付宝向卖家通知发货,买家收到商品确认后指令支付宝将货款放于卖家,至此完成一笔网络交易。支付宝在2004年12月独立为浙江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由阿里巴巴公司创办。支付宝交易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个创举,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二、淘宝网对社会经济模式的影响

淘宝网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淘宝网的出现,给人们在网上开店和网上购物提供了一个平台,与传统的实体店最大的区别就是消费者不需要出门,只要上网动动手,就可以买到商品。淘宝网掀起了网上购物的浪潮,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同时网上开店也为人们自主创业提供了一种选择。伴随着淘宝网出现的新的经营模式也逐渐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网上购物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网上购物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账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网上购物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获得较为全面的商品信息,还可以买到所在地没有的商品。由于网上的商品省去租店费、招雇员以及储存保管费等一系列费用,总的来说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要便宜,因此吸引了很多网民的关注和参与。

由于上网人数的迅猛增加和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并依赖于网上购物。上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不论是工作所需,还是娱乐消遣,人们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在工作闲暇之余,就会选择在网上商店里浏览各类服装或是其他商品,如果遇到了喜欢的、价格也可以接受的东东(东东是淘宝网里商家对于商品的一种称号),那么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会交易成功。之所以很多人在网上购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买家没有现场支付现金的心里痛感,也就是说,他们感觉不到钱已经花出去了。因为钱是从他们的支付宝或是银行卡里直接扣除,所以心里上会比现场支付现金舒服一些,或者说是他们感觉好像不是在花自己的钱一样,很多人在网上买起东西来,一般会比在实体店里购买的数量要多。可以看出,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二)淘宝网为人们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平台

淘宝网提供的个人网上开店服务以其低成本、低启动资金以及快捷灵活的交易方式得到了很多创业者的青睐。网店是一个虚拟商店,不需要支付昂贵的店面租金,不需要店主自己或雇佣营业员站柜台,只需有空上网查看订单就可以了。可以说,只要具备网上开店的最基本条件,任何人都是可以在网上开店的。这种平台为很多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种创业选择。

淘宝网最大的特色就是免费,这对于资金不多的网上创业者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另外,淘宝网还提供非常贴心的服务,如旺旺聊天、支付宝付账、社区交流等。旺旺聊天可以让买家与卖家直接进行对话,这样就弥补了虚拟商店的缺陷,买家可以得到商品的具体信息,卖家也可以根据买家的要求为其提供商品,这样的聊天记录还可以为一些日后的申诉提供证明。支付宝付账则消除了人们害怕付过钱拿不到商品的层层顾虑,毕竟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家的心里难免会有一种担心。支付宝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网络信用机制的不断完善,网上开店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淘宝“秒杀”成为一种促销新招数

经常混淘宝的人都知道时下的一句网络流行语“我秒到了”,意思是指从淘宝“秒杀”活动中抢到了超值的宝贝。“秒杀”活动本来是淘宝为庆祝其成立6周年所做的一次促销活动。淘宝网在首页上开设了“秒杀”的入口,商家拿出自己店里的商品进行超低价促销,并规定商品必须以“6”来定价。比如6元的服装、鞋子,60元的手机、电饭煲,600元的笔记本电脑等。

由于所有参与“秒杀”的商品价格都低的不可思议,因此一到“秒杀”时段,全国数以万计的顾客就会守在电脑前不断点击和刷新,进行抢拍。从各大相关论坛和众多交流“秒杀”经验的QQ群来看,“秒杀”让许多人为之痴迷,一是其超值的产品,二是从中体验到的乐趣。据说还有这样的买家,因为“秒杀”成瘾,配置了高性能的电脑,增加了宽带,改短了支付密码,而且还天天在键盘上练指法,以保证瞬间输完密码。甚至还有人在QQ签名里这样写道:“逢6别理我,我要去‘秒杀’!”[2]可见,“秒杀”已经走进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对于商家来说,投入“秒杀”的商品肯定是赔钱的,但是却能赔本赚吆喝。是网络上的一种新广告促销形式。一般在“秒杀”活动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店铺由于众多买家的关注而流量陡增,流量也会因为买家的持续关注而得到一定的保持。参与“秒杀”活动,会使很多买家了解这个店铺,有的买家甚至会把店铺收藏起来,成为其潜在的顾客。可见,“秒杀”活动在无形中给商家带来了很好的广告效益,成为了商家的一种新的促销新招数。

三、淘宝网对人们生活模式的影响

随着淘宝网的不断发展,“淘宝”一词广为人知。一些由淘宝派生出的新鲜词汇以及生活方式,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一)上网逛淘宝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对于那些在网上开店的人来说,只要一打开电脑,必定是先上淘宝看看自己的店铺有没有订单,看看自己的店铺还需要哪些完善,看看其他人的店铺有哪些优势等。对于经常上网购物的买家来说,上网逛淘宝已然是一种生活习惯了。在网上买过东西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你会不经意的打开淘宝网,关注下自己收藏的店铺或是搜索下当下流行的服装等,淘宝网上无尽的商品种类让你在畅游的同时不禁会产生一种购买的欲望,这种感觉虽说很奇妙,却是存在的。这样的感觉更是会吸引你上网逛淘宝,像是一种虚拟的满足,即使不购买,心里上也是开心的。

还有一些人,是需要什么东西了,比如女孩子需要买几件夏天的衣服,她会先上淘宝看看都有哪些新样式,当下最为流行的款式是什么,大概的价格是多少,然后再去实体店挑选并购买。这样的一些人,可能是出于对网络的一种不信任,其实他们是网上购物的一种潜在客户。他们每天也会上网逛淘宝,只要有一次成功购物而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他们就会在无意识中慢慢的喜欢上网上购物。可见,上网逛淘宝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二)签收快递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乐趣

只要是在网上购物,那么签收快递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很多人在一次次地签写自己的姓名后,竟然渐渐地喜欢上了签收快递。那种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你付钱购买的,但是在你签收快递的时候,你只需签个名字,就可以得到一份快递礼物。这样的送货方式,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也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乐趣。

(三)淘宝旺旺为人们结交朋友提供了一个平台

淘宝网提供的淘宝旺旺聊天服务,为很多在网上开店以及网上购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淘宝旺旺是一个类似于QQ或MSN的聊天软件,你可以加好友并和好友分享开店或购物的心得。一些刚刚在网上开店的新手会向一些有经验的店主咨询开店的经验,旺旺好友们也会就一些买家的无理要求进行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只要有这么一个群体存在,那么这个群体里的人就可以通过淘宝旺旺进行聊天并结交朋友。淘宝网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和推广将会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效益和便利。2009年,阿里巴巴CEO马云说道:“中国互联网将从‘网民时代’、‘网友时代’提升到‘网商时代’,五年后人们都将上网做生意。”

参考文献:

[1]吴琪菊,费一峰.淘宝网开店与交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11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旅游体验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理念是在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它倡导的是一种资源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近些年,由于利益驱动,旅游经营者往往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导致了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因此,如何将循环经济模式引入旅游资源领域,既能满足游客需求,又可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旅游体验论

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旅游景区发展的两大问题的根源的。忽视游客体验,产品就没有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旅游开发就牺牲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既为游客提供舒畅的旅游体验,又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到底游客需要什么?旅游体验论为我们指导了方向。美国《时代》周刊曾预言,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据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可以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这一切意味着满足人们休闲要求的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现在的趋势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生存价值与空间。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邹统钎)。因此,旅游体验分两部分:旅游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感受。游客到底需要什么体验呢?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而现代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质量与物有所值、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有了更多的旅游经历,需要更多的个人关注。

二、可持续发展观

满足了顾客的快乐体验可以给旅游景区投资商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否一定会给社区带来持久的利益,居民能否获益,环境能否得到保护,生态多样性能否得到丰富,这仍需要有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这种理论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开发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论引入,旅游景区开发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旅游资源属于人类共用的自然、社会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和保护,并将旅游的可持续消费融入一体,从而使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旅游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系统地减少和避免过多的旅游资源破坏,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考虑到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承载力,在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应该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进行补偿修复,实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环境的生态平衡友代际平衡。

三、快乐体验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

快乐体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关注游客的体验,游客到一个景区如果没有获得快乐感,就没有游客。许多旅游景区开发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给游客带来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无法满足游客的求补偿、求解脱的心理。没有了游客,还谈什么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快乐体验的基础。游客是通过“两求”来实现快乐“三感”的。新鲜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新鲜感来自于差异,差异来自于文化与自然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维护景区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是新鲜感的基本保证。亲切感来自于理解、赏识与交流,尤其是平等与相互尊重。这就要求顾客要尊重景区的居民、员工,尊重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与习俗人,与他们平等相待,社区居民也以友好的态度接待游客。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原则。掠夺开发后产后的人造的、仿制的景观以及地方居民商业化的微笑往往难以让游客产生亲切感。审美体验必须是真实的,然后能才能给顾客以真实的面目。

共赢是基本的游戏规则。体验思想与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结合点是:游客、社区与环境共盈。这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基本游戏规则。可持续的游客往往是更友善的、更文雅的、小规模的、对环境与文化影响第三的、在政策制定上重视地方参与的。

我国旅游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和缺陷,主要原因是旅游经营经营者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忽视环境利益和旅游资源压力;旅游者不重视环境保护,忽视旅游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种缓解资源压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旅游企业通过引用循环经济理念,可以对其建筑及设施进行环境资源友好型的设计,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的快乐性,让游客与社区、居民、环境等实现共盈,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与实现经济效益双赢的面;旅游园区是循环经济理念最大的受益者,按照循环经济思路建设的生态旅游园区,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礼共同发展;旅游者也可以在旅游过程中要做到“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尽量减少自己的旅游行为对资源带来的破坏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课题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伊春市生态旅游区运行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525143。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服务;双培养

一、创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操作性、实务性较强的技能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来认识、体验与提升。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院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设率低、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所需的双师型师资一般要求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报酬、良好的实践教学设备,这就成了各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阻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模式单一、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墨守陈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3、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没能“无缝对接”

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随之改变,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培养标准、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样,就很难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力的目的。

4、没能充分建设专业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工学结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工学结合的一方高职院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工学结合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状态。这是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结合,要遵循“先服务、后合作”的原则,放下架子,了解企业对人才和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主动、周到、无偿的服务,让企业首先获得利益,见到成效,才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双服务”模式。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走“双培养”模式之路,实现“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综合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尽快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达到校企双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一)双服务模式

双服务模式的内容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一方面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使企业首先受益,密切校企关系,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专业培养质量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为地方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以及其它企业定向培养各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引导地方企业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成立专家服务团,首先引导地方企业的技术、管理健康发展。其次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进行咨询、策划。再次,为地方企业进行全员职业培训,提高全员素质。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地方企业无偿免费服务。

(二)双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专业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定向培养地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课堂体系和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2、学生自我培养

通过学生自我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处于明确学习状态,主动配合学院专业培养实现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技能型职业人。学生自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分析,制定自我培养方案;运用闻、见、训、战立体化自我培养模式;日常的成功心理激励训练。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中起先导作用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激励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发挥先导作用,放下“架子”,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企业“联姻”,才能使专业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才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这样企业才会满意,学生才会满意,家长才会满意,社会才会满意,高职院校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通过双服务打通校企合作之道。但是,要巩固和发展校企关系、工学结合,还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急企业所急,排企业之难,不断创新双服务的理念,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双服务的绩效,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专家服务团的能力,创新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落实与修订“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近年就业信息看,企业的岗位对学历要求大部分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企业最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定位等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培养质量则必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问题。高职专业就业目标可以锁定各类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工作内容却千差万别,有极大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探讨时,应当顺应这一职业特征,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篇13

[关键词]竞技体校 优势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4-0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模式的“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同时运用S(优势)W(劣势)O(机遇)T(挑战)模型对我国竞技体校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应用指导。

一、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

以表格为例,综合分析竞技体校的SWOT。

二、竞技体校SWOT因素的交叉分析

(一)竞技体校的SO分析

目前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在竞技体校教学任务中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多年来,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指引下,竞技体校在作为直属体育院校教、科、训三结合的实验和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的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体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认识体育改革的时候,不能将其看得太单一,体育改革是社会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改革只有与外部经济、社会改革协调运转,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是取得了令人欢喜的成绩,这一切将会大大推进体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众体育的发展和普及。

由于竞技体校都是体育院校的附属学校,这就为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发展条件,其中包括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训练的环境、科研的服务等方面,这就使得竞技体校的发展以及竞技体校运动员的发展更加有利和可持续。总之,我国目前六所竞技体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各自坚持自己的办学方针,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各自的发展等发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二)竞技体校的WT分析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加强运动员文化基础教育,以文化促训练,以提升训练中的科技含量。我们如果把文化教育落在了别人的后面,这不仅会对运动员自身有害,而且还将会使我国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对于竞技体校而言,学训矛盾一直是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很多运动员由于训练的原因,其文化课水平仍然较低,这必然会造成运动员由于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同龄人,造成运动员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竞技体校要合理调整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时,在运动员获得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给运动员更多接触其他知识领域的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数、外等基础学科,应让运动员更加全面地发展。同时,在这几年的竞技体校发展中,管理体制虽然还在不断地完善,但相比现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而言,仍然难以跟上变化和发展的步伐。

从2008年奥运会的成绩来看,一些弱势项目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比如田径、足球等,在这些项目中往往投资的并不比优势项目少,但是获得的成绩往往与输出不成正比,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去深思,继续努力去探索,争取在保持我国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弱势项目,以使得我国经济体育能够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竞技体校发展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当今竞技体校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体育现状的发展最为适合,是值得我们去继续发展和探索的。从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培养模式来看,以举国体制为指导方针,坚持“亦读亦训”的管理思想,对运动员从小培养,从而不断地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后备力量,以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此,本文把这种竞技体校的发展模式称为“三维开放”模式。所谓的“三维开放”模式,三维是指教学、训练、科研三维一体,开放是指竞技体校可以根据目前我国的体育现状,灵活发展、创新,同时竞技体校的运动员也可以自由与各省市体委签约,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比赛,从而不会使竞赛体制相对的封闭起来,这样也会使得我国的竞赛体制更加完善。竞技体校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实施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服务,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引导下,使得竞技体校不断发展。

基于表1,从竞技体校发展的SWOT分析来看,其发展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学训矛盾,外部的主要矛盾是现在体育发展的迅速和管理体制缺乏创新的矛盾。抓住内部和外部的主要矛盾之后,我们发展竞技体校“三维开放”模式对于解决这两个矛盾是有利而且是必须坚持的。其中,学训矛盾使我们认识到“亦读亦训”,不同于 “半读半训”,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天读书,半天训练”,也不能理解为“一半读书,一半训练”,而应把“亦读亦训”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读”应遵循文化教育规律,“训练”应遵循运动训练规律。两者既不能代替,也不能兼并,但可以相互联系和补充。因此,贯彻“亦读亦训”的方针,就是要通过寻求两个规律的结合点,既能推动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也能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外部矛盾,各竞技体校在保证“三维开放”模式的优越性之外,必须不断地广开路径,不断拓展,使竞技体校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论

1.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S(优势)因素包括国家投资力度大,后备力量培养体制完善,竞赛体制健全,训练科学化等方面。

2.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W(劣势)因素包括学训矛盾突出,大部分运动员文化水平落后,学生培养方式过于单一等方面。

3.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O(机遇)因素包括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体育事业的强力支持,体育的普及与 大众体育发展迅速,举国体制作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实基础等方面。

4.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T(挑战)因素包括经济投入渠道单一,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弱势项目的发展欠佳等方面。

5.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认为教育、科研、训练为一体的“三维开放”模式相对于目前我国的竞技体校的发展来说,是最为适合的。

【参考文献】

[1]李景瑞.浅谈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管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

篇14

关键词: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非均衡模式;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00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非均衡现象较为严重,竞技体育发展从其内部门类项目来讲,出现了“一边倒”的发展怪相。对于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来说,长期保持强盛状况,在奥运赛场以及其它赛场中保持着一种“霸主”地位[1]。而对于足球、篮球、网球、田径、自行车等观众喜爱的体育项目而言,则长期处于疲软状态,只能充当各类赛场的过客甚至是看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作为党的十代表,蔡振华针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指出:“近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稳居金牌榜前列,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历史突破,成为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光辉的里程碑。但从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看,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不足。我们在发展结构和质量上还存在突出的问题,三大球项目和田径等基础大项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不满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弱势项目的发展提高方面下更大的工夫,特别是在包括足球在内的三大球的发展上,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些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国际影响大、教育功能强、经济价值高,老百姓喜欢,这些项目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发展好这些项目,体育界责无旁贷。”[2]

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是按照门纲目科属种的划分方法,并依据各项目的表现特点,对竞技体育运动各种项目所实施的划分。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以奥运会比赛所设项目为例,可将其分为球类、田径、射类、操类、格斗、抗阻、水上、骑术和组合9类。就伦敦、悉尼和北京奥运会的统计结果显示,现已形成以“操类、抗阻和球类稳居塔顶,射类、格斗和水上立于塔腰,田径、骑术和组合位于塔底”为特征的三大阶梯状态。9大门类项目中,田径、骑术和组合的奥运成绩贡献率从没超过2.0%,隶属绝对弱势项目;抗阻门类项目主要为举重,其奥运成绩贡献率从没低于40.0%;剩余的球类、射类、格斗、操类和水上5大门类内各个项目间的非均衡现象依然非常突出,难以实现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待引起足够重视并予以解决[3]。而这种现状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除与对“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发展战略认识不足之外,更与“单兵独进”现象严重有着直接的关联。由此致使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短板”,其各类矛盾或冲突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从木桶原理来讲,这种“短板”及其效应俨然已经导致了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4]。应对这种“短板”效应,最根本的举措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失衡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形势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不断变化,奥运争光计划也在不断调整。在起初以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作为该计划核心内容的目标指引下,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地重点强化了一些优势项目的发展,并在射击项目上率先取得了突破而圆满地实现了该计划目标。现如今,我国的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夺金点进入了饱和状态,其夺金实力后劲略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挖掘潜优势项目与发展落后项目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只有顺利的解决好这项任务,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才能实现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促使在处理重点与非重点关系的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思维,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搞单兵独进。而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2月 孔庆波基于失衡现状的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研究No.1 2014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些年来,我国竞技体育所遇到的内部门类项目发展不平衡以及门类内项目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促使如何平衡、协调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使得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与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统筹兼顾”。一方面,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把握好当前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主要矛盾,统筹好主次矛盾关系,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效应,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均衡发展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协调的发展观,统筹好门类间与门类内项目间发展,既要突出优势门类与重点项目,也要兼顾劣势门类与非重点项目,从而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良性互动与优化发展。

2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理念定位——可持续发展

在后奥运时代,我国要想长期保持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党和政府反复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体育领域或体育行业也不例外。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如果脱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定位,竞技体育将难以实现其健康发展。就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在世界范围内不乏例证。

日本政府曾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后对国内体育政策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而这种调整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致使日本的竞技体育成就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呈现出大幅下滑的趋势,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此为鉴,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积极地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创新绩效考核内容与方式,不要单纯地追求项目金牌与奖牌数量,而要真正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如今,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还显得尤为突出。以伦敦奥运会为例,我国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依然保持强势,成为纳金或纳牌大户,但是对于马术、足球、铁人三项等竞技体育项目而言,则依然处于疲软状态。这充分说明,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近些年来,计划经济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可见,使其运作模式与思维方式很难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积极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将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而言,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其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更是其不断追求的发展目标。促使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还须在保持优势门类与重点项目平稳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各类非优势门类与项目,从而实现其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无论是竞技体育的内部系统,还是竞技体育的外部系统,都将走向一条全面、协调的发展之路。

3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非均衡发展

在我国,“模式”作为一个具有学术意义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社会学家提出的“苏南模式”。从此以后,各类“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等。费先生眼中的“模式”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某地区所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方式。对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而言,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其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

3.1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非均衡发展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思想[6]。作为非均衡发展模式构建的客观要求,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可在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中明确区分有所为和无所为的竞技项目,为积极实现优势项目或潜优势项目的“有所为”和暂时保持弱势项目的“有所不为”奠定基础。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必须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其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后期的发展实践也证明,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应当选择非均衡的发展模式。这是对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思路的高度概括,是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必须遵循的模式。

具体来讲,应该“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为指导,在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优势项目、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或高校特色的竞技品牌。以竞技体育内部优势项目为龙头,以竞技体育内部优势门类为主导,以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强省或强校为支撑,形成优势带动弱势、强省强校带动弱省弱校的“彗星”发展模式[7]。即不但要在创新计划机制的举国体制模式下统筹发展夺牌项目或者潜在夺牌项目,更要进行适度改革以加快发展非夺牌项目或难夺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举国体制下成绩不突出但又深受群众喜爱的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如足球、田径、游泳、网球、自行车等等,可以引入市场运作模式,以协会或者俱乐部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积极扩大训练基地面积,增加比赛的次数,使这些劣势项目形成规模化的发展[8]。即重点项目重点设置,在突出优势项目、发展劣势项目的基础上,调整项目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结构和项目资产结构,实现在突破难点、紧抓重点、以点带面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下搞活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全局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奥运优势项目的夺牌或夺金系数,而且可以增加举国体制改革的新经验和新手段。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发展非均衡发展模式。

3.2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非均衡发展模式选择的可行性

在不同的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制定了不同的目标与任务[9]。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先后对竞技体育做出了三次重大战略调整。第一次是“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具体内容为:全国各级体委要审视世界发展,立足地区实际,积极地为奥运作贡献。第二次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具体内容为:要努力实现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与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的协调发展。第三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今。具体内容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基础,实现各类竞技体育项目的协调发展。中国竞技体育的三次重大战略调整,既是适应国际宏观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中国竞技体育微观环境与中观环境的必然选择。特别是第三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立法的形式来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还属首例,掀开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篇章。从历史的视角看,三次重大战略调整,充分体现了中国竞技体育由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历程[10]。由此判断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完全符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并成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非均衡发展须以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失衡现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各地区和高校在优先发展其优势门类或项目的基础上带动其他门类项目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与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共同发展与全面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始终追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历程,而且这段历程应当带有非均衡的特点。在发展实践中,要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区别对待、灵活发展。对于各省、各地区、各高校而言,也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发展优势项目,在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的同时,摸索一套适合自身、公平发展与高校发展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整个过程中,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将经历由单一发展到全面发展、由不公平发展到公平发展、由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非均衡式的过程性演变。基于目前各省、各地区、各高校在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发展前景等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非均衡发展措施,以实现“优势维持、潜优势开发和劣势扶持”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对于竞技体育内部优势门类或项目而言,要继续实现其稳定、持续的发展,首当其选的是采取维持型发展模式。该模式突出在优势竞技体育内部门类或项目原有资源投入力度与规模的基础上,不再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强调在借鉴以往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优势门类内部各项目之间相互协调、经验借鉴、互为补充的发展机制,形成竞技体育内部门类的优势项目群。对于竞技体育内部潜优势门类或项目而言,要切实加大开发力度,采取开发型发展模式。我国竞技体育内部的潜优势门类或项目大多已经具备了领先世界前列的竞技实力,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个或某些环节的不完善,还不能实现其作为优势门类或项目的竞技目标。由此,这类竞技体育内部门类或项目还需另辟开发视角,不断完善各种薄弱环节,在国际大赛中形成冲金优势。对于竞技体育内部劣势门类或项目而言,要加大支持力度,采取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受“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战略的影响,有些竞技体育内部门类或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处在整个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边缘,亟待引起重视并予以资源扶持,以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整体全面发展。

4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判定——协调发展

4.1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思路判定的必然性

在世界范围内,国家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单一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奥运金牌数或奖牌数的指标外,国际体坛话语权、运动技术整体实力、体育的科学化程度、体育产业国际化程度、国民的体育意识等等,都是衡量国家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11]。在此背景下,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趋势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促使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发展与规划必须改变过去片面地追求“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争光”的发展思路,而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基础,在兼顾增长与发展、整体与局部、当代与未来等多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应当全面地坚持“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必须摒弃优势项目的“单打独斗”,抛弃运动技术水平的“片面提升”,在改变以传统优势项目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实现它的整体协调发展。在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转变“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发展思路与工作方针,并将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作为今后工作的发展重心。为了满足该项要求,必须通过项目布局调整、政策方针扶持、资金资源投入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除优势项目或潜在优势项目以外的重点项目,如球类项目、游泳项目、田径项目等。只有这些项目水平的提高,才能对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核心竞争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2]。因此,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必须要依据科学理论与体育实践,正确调整项目结构,充分挖掘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成绩新的增长点,才能有效弥补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项目发展中的各项不足。

4.2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思路判定的可行性

对于竞技体育内部来说,要想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实现自身运作模式的协调发展。而要想实现运作模式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现社会总体的改革与调整。从这个逻辑关系不难看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管办一体”的竞技体育内部运作模式的基础条件逐渐消失。按照社会总体改革现状,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必须摒弃“管办一体”的运作模式,而要实施“管办分离”的运作模式[13]。也就是说,在保证国家发展主体角色不变的条件下,正确区分实施主体与发展主体,全面掌握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内涵与要求。截至目前,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依然垄断着各类体育资源。对此,这些职能部门就必须充当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主体的角色,同时承担发展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而言,这些职能部门须凭借着自身的资源优势,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政策制定、措施实施等相关职能,总体把握和实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当然,政府职能部门承担发展主体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其就是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具体事务的实际操作者。因为,如果他们成为实际操作者,就会严重地削弱自身的宏观管理职能。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其运作机制与管理体制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点,这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相悖。对此,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须要全面审视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将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务操作权归还给市场主体、社会团体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竞技体育内部运行的顺利实施,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深入改革。

在实践中,要积极调整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布局,努力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除了发展传统优势项目或潜在优势项目以外,要重点发展各类弱势项目或非传统项目[14]。这样做不仅提升了传统优势项目的影响力,而且增强了弱势项目的竞争力。具体而言,要重新分配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将资源向弱势项目靠拢,并以此为突破口,拓宽优势项目的范围,缩小弱势项目的范围。对于竞技体育内部来讲,其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实现协调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稳定现有的专业队基本架构,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综合运用联合培养、委托培养、授权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进而实现专业队在体制内和体制外双路并举的发展局面;要积极转变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运动员的选拔模式,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协调流动[15];要在现有运动员选拔模式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和推广如单项体育竞赛、商业性体育竞赛、职业体育竞赛等各类体育竞赛,在竞赛中发现、选拔各类竞技体育人才。除此之外,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需要以完善的保障体系作支撑。而这里所说的保障体系,是运动员的多元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建立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之上,并且以商业保障与自我保障为有效补充。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运动员从业期间的重大赛事的商业保险以及劳动医疗保险;建立和完善以产权关系为基础、覆盖政府、运动员、社会组织、投资者等各方利益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以高校为基地、经费筹资多元化的再就业保障体系。在这种保障体系的带动下,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协调发展的目标才得以顺利实现。

5结语

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的协调发展,还须在保持优势项目平稳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各类非优势项目,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重点项目重点设置,在突出建设优势项目的同时,重点发展劣势项目,调整竞技体育内部门类及项目的组织结构、投资结构和运作模式,在非均衡发展模式下搞活全局,在协调发展理念下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竞技体育内部门类及项目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我国竞技体育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范英.我国竞技体育在北京奥运会上竞争力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04):11-14.

[2]十代表蔡振华: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2-11-12.

[3]孔庆波.我国奥运竞技项目内部门类及其项目间的非均衡现象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02):6-12.

[4]熊晓正,邹月辉,刘媛媛.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08):5-9.

[5]布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特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01):12-14.

[6]邹月辉.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7]于文谦,王乐.当代中国竞技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09):15-20.

[8]史立峰,张辉.我国区域竞技体育“马太效应”发展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01):54-58.

[9]李斌.改革开放3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阶段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10]邹月辉.我国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11]春潮,贾爱萍.制约我国成为竞技体育强国的瓶颈问题[J].体育与科学,2011,32(04):95-98.

[12]邓万金,张雪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02):31-35.

[13]何强,李洪川.用“包容性增长”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经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06):48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