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热炒了数年的京津冀概念,在全国“两会”期间终于传出了将走向深入、落向实处的声音。权威消息透露,而一带一路的发展方略,也有望在今年逐步落实。
从最初特区经济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开始,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与区域性的试点工程相关。这种因地制宜,充分考量中国发展现状的方略,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绩。
本期“两会特别报道”,我们再次聚焦时下最为热点的“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采访了与其相关的众多代表和委员,以探寻各地的实践和定位。同时站在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角度,梳理和探寻路径与实践的客观意义。
某种程度上,对两个重要区域前路的谋篇布局,也关系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代表未来方略,考验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治理水平。如果能够迅速实现破局,势将引领中国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距;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引起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1扩大论
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结果都显示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起到了扩大的作用,这一结论与实际情况最为吻合,也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可。
AdrianWood(1995)认为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力境况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导致了对发达国家劳动力的需求减小了20%,而这减小的部分主要在非熟练劳动力上。Lamer(2000)认为如果美国的经济体系是对数线性的且贸易品的数量等于要素的数量,那么贸易壁垒对于收入分配没有太大的影响。他认为并不是技术拉大了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而恰恰是贸易使得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了,并且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GiovanniAndreaCornea(2003)通过对两个阶段的全球化过程进行比较发现,区域差距的实际情况与一些经典理论的预测是矛盾的,同时他认为相对于国家之间的差距来说,研究国家内部的差距更具有政策性的意义,因为国内差距的路径依赖程度较小,容易受到经纪人行为的影响。Adams(2008)考察了全球化、知识产权保护、外商直接投资、体制基础等指标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解释达到15%。DresherandGaston(2008)对一系列国家的产业工资和家庭收入等数据的研究发现,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杨小凯、张定胜(2004)利用一个包含交易成本以及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的模型证明了,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地区和具有较好交易条件的个人会首先参与到全球化的活动中去,此时二元结构加剧,收入不平等增加。随着后来者的加入和追赶,二元结构和收入差距缩小,但是当领先者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二元结构又会重新出现。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不是单调增加也不是单调递减。戴枫(2005)的实证研究表明收入差距与贸易自由化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并且两者之间保持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国的贸易自由化加剧了贸易条件的恶化,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同时,中国贸易开放的非均衡性也导致了地区收入差距的不平等。
2缩小论
持相反观点的学者的研究和主流经典理论的预测相一致,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区域经济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世界各国应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活动。BhagwatiandSrinivasan(2000)研究了发展中国家贸易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在动态条件下,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减少贫穷的发动机,贸易通过经济增长从而减少贫困。徐水安(2003)采用两种要素和两种商品的H-O-S模型(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假设,创新点在于考虑了我国二元经济的实际国情,综合来看,贸易自由化会使得个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降低。袁冬梅、魏后凯、杨焕(2011)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中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起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3不确定论
但仍有许多人认为尚无法确定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正向还是负向,甚至有些学者对关联的程度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能确定两者之间是直接关联还是通过其他因素产生的间接关联。何璋、覃东海(2003)以我国为例进行跨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以外贸依存度为指标所表示的开放程度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一种凹型的函数关系。胡超(2008)采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就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发现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之间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虽然改革前期对外开放扩大了收入不平等,但是开放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推力是毋庸置疑的,对外开放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只是暂时的。
4无关论
关键词:物流;区域经济;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1.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组成部分可划分为三大产业:(1)地区专门化产业相当于比较优势产业;(2)与地区专门化产业直接协作配合的产业;(3)具有区内意义的产业。一个区域首先要选准比较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围绕核心根据各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依次安排其它产业的发展顺序。上述第二类产业构成核心外的第一圈层,其发展规模、速度尽可能与核心产业协调。上述第三产业中的基础结构部门构成第二个圈层,其发展规模、速度尽可能同上述第一、二类产业的发展相协调。现代物流业是区域有重大意义的产业,属于上述第三类产业,其发展与第一、二类产业相协调,为其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证,又可带动第一、二类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性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后发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是区域经济中的支撑系统,它连接区域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在区域经济中,各部门、产业、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互相依赖程度错综复杂,现代物流业是维系这个关系的纽带。因此,物流是区域经济运行中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区域经济高度发展,才能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人才合理流动,产业结构合理组合,区域贸易发展,区域物流现代化。
2.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区域物流的关系
区域物流的能力与水平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密切相关。首先,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物流需求,当一个区域能比其他区域更好地满足这些物流需求时,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就会比其他区域更赋有效率和效益,其经济竞争力就较强。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系统都是一个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原材料、产成品、信息、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由此也会产生大量区际物流需求。当一个区域的物流比其他区域物流更赋有效率时,该区域就能够比其他区域获得更多资源优化配置和商品交换的机会,可以抢占先机、加快流通速度、减少成本,获得更快发展。
3.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对区域物流的要求
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要求物流产业尽快形成区域性的物流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区域经济联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所谓泛珠三角9+2的体系和环渤海的区域合作体系,都预示着区域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在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下,要完善全国性的物流产业体系。第一点应该在一个大区的范围内,与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第二点就是把传统的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进行组织,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内资源的服务体系;第三点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物流体系。
二、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城市或经济区域综合实力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物流、人流、商流和信息流作为纽带,并且通过这些“流体”的相互作用强弱显示出城市之间或经济区域之间的影响力的高低。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掌握物流即掌握市场。
1.区域物流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物流可通过显著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从交易过程看,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这是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的长期性而尽量协商解决,从而避免了经济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从交易主体行为看,区域物流的发展将促进合作伙伴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识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2.发展区域物流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区域物流发展正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的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所以物流业的发展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区域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它还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各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它们的发展,会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区域物流的发展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区域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区域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区域现代物流赋予区域物流运行全新的、为物流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概念。发展区域现代物流既涉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又涉及运输、仓储、包装、进出口、信息管理、通讯等许多服务性行业,同时,还将向保险、金融、餐饮、商务、旅游、商检等行业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也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从而开拓了区域的“第三利润源”,大大增强了区域对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的吸纳能力。
3.发展区域物流可以促进区域市场形成 更好介入国际分工
区域内较多集中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它们紧密结合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控制,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过程中,涉及到的供应商、生产商和零售商、用户组成的网链结构模型。显然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优势互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作为一个新兴的区域市场主体,具有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的有机整体,这些都促进了区域市场的成熟与发展。
4.发展区域物流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并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供应链概念,把一个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流与信息流延伸到一系列相关企业,由核心企业掌握关键的物流与信息流的制造过程,其他企业提供必要的协作。这种模式不仅使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从传统的竞争关系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共赢”关系,在协作、整合的基础上获得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加强和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高,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供应链物流模式也带来了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在地理上的集中,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可见,发展区域现代物流有利于利用供应链联盟和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在区域内缔结起既合作又竞争的企业网络,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立宏,张文杰.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贸经济,2002,9:45-47.
[2]孟宪玲.物流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2,4:56-58.
一、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树立品牌
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需要对该地方的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的理论基础。当我们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审视特定区域的文化传统,就会发现特定文化区中的群体性格特征大体相同。我们所感知的这种大体相同的群体性格特征就是区域文化性格。“区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文化传统相比,区域文化性格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特定文化区域中的人们普遍性的、稳定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构成该群体区别于其他文化区群体的鲜明特征。它形成于一定的区域文化传统背景之中,与特定的文化区紧密相连,同时受到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并对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区域文化具有强大惯性,促进了区域经济也有传统习俗回归的冲动,这种文化惯性对经济有其积极作用。
浙中经济的典型城市义乌,是义乌人从“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开始走街串巷,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华夏第一市”,凭借的是逐利而生的“鸡毛换糖”文化;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市,寻找根源我们可以发现,永康人在古代就善于铸造兵器、大鼎等,永康人在常人的印象中就是肩挑行担奔走四方的打铁师傅,专门为人打酒壶、餐具等生活用品,因此就是永康人的这种精神文化铸造了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所有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区域文化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观念,创造独特的氛围,从而引导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能模仿他人的模式,只有研究该区域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发展该区域的经济。因为一个市场、一种产品可以模仿,但是一个区域的“性格”及人的精神文化是没法模仿的。
二、挖掘区域地理特色,树立品牌
区域的地理特色要从他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资源方面考虑。
1. 地理位置,尤其是体现被研究对象与周围具有经济意义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经济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例如天津和秦皇岛均是港口城市,就港口自然条件而言,天津易淤,冬季结冰,港口条件比不上秦皇岛,但天津的地理位置比秦皇岛要优越得多,它不仅是海河的出海口,以农业发达的华北平原作为腹地和经济依托,还是北京距海最近的地方,故历史上北京定都以后,天津即得以兴起和发展。而秦皇岛虽然港口条件好,但因地理位置较差的原因,仅在开滦煤矿开采后,才作为煤的输出港而发展起来。
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从世界范围看,新加坡是得益于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之一。由于它地处世界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它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装箱运输港口及转口贸易中心。从我国国内区域经济情况看,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尤其是适应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海运条件非常便利,因此,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至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普遍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因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3.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并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是富有还是贫乏,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能充分加以利用的地区,一般比较容易地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西亚的海湾国家能够成为世界较富有的地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该地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有可能成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物质基础。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可能会深深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川渝合作 成渝城市群
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向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推进。珠三角从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的扩展再到泛珠三角的提出,长三角“15+1”机制的推进,紧锣密鼓的京津冀规划,环渤海城市群、沈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东营)的涌现,使得城市圈、城市带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落后的西部也有这样的地区,那就是成渝地区。
一、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划分
成渝地区是我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四川盆地。川渝共同确定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区的23个区县进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老成渝高速公路经济带、黄金水道经济带和川东北经济带三条区域经济发展轴心。经济区幅员面积15.5万平方公里,2005年GDP近9000亿,常住人口8000多万,分别占重庆和四川总量的25%、55%、65%。范围大致包括:西至成都为中心的宝成-内昆铁路,东至重庆为中心的襄渝铁路,北至成达铁路,南至长江上游的重庆-宜宾沿线。这一地区人口密集、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城市星罗棋布,是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电站设备制造、军用飞机设计制造、电子信息科研和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水能资源开发、天然气资源开发、天然气化工、核工业和其他军事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二、成渝经济区的的区域优势
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目前国家正在修建上海―重庆―成都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预计到2009年至2010年建成通车,成都到达重庆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四川和重庆正规划向铁道部提出,再建一条成渝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将提高到300公里,届时成都到重庆只需要1个小时。这不仅有利于成渝经济区产业的互补,还有利于提高成渝经济区的竞争能力,降低产业成本,方便四川和重庆人民的交往。”
三、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并非易事。成渝经济区既承担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又是中央企业、国防工业集中而条块分割矛盾突出的地区。成渝两地政府的合作固然重要,但中央政府的政策和作为更为重要,这些政策包括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区域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建设政策、特区政策、税收政策、率先开放政策、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等等。由于成渝经济区的结构和问题与东北有许多共同处,成渝地区也应实行“东北政策”。成渝经济区在川渝合作和中央政策支持下,能够也应该成长为西部和全国的重要增长中心,成长为具有全国意义和区域意义的“第五极”。
而成渝地区在形成上述两种机制方面仍十分孱弱。一方面,成渝地区从未被高层政府设定为一个特定的规划区而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必要的行政调控与统一规划,以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成渝两市的空间互补作用能力弱,区域自组织机制没有形成。虽然重庆、成都的城市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前列,对中小城镇及区域的辐射影响最大,但成渝两市之间毕竟相隔300多公里,两市的影响力范围也还远未强大到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或呈连续分布。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人口与物资在两个城市之间的可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空间运输成本,但时间成本仍然很高,500公里的铁路线要花10小时以上。成渝高速公路的建成虽然大大降低了两地的空间距离(成渝高速公路全长340公里)和时间成本(只需3至4小时),但公路运输在准时性、全天候、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费用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使其难以成为城际快速交通的主要运载工具。由于空间可达性尚不足以保证在成渝两个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一定的通勤流,进而沿成渝交通轴线形成密集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因而成渝两市以物质、人员、服务以及信息交换为特征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十分薄弱。
四、发展机制与思路
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将有利于川渝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优先发展区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成为承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
在共建成渝经济区过程中,将请国家发改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编制规划,从而有利于合理进行产业配置和空间布局,使经济区成为西部开发战略的高地、西部投资的“洼地”。
成渝经济区将加强合力,推进国家级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成渝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跨区域的重大项目将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建设。”
以共建成渝经济区为载体的川渝合作,不仅有条件和可能,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川渝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我们衷心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双赢互利。我们必须要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增强经济区域观念,自觉打破行政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经济区域更加畅通和融合。”
参考文献:
[1]戴宾:成渝经济区与成渝城市集群、成内渝经济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
关键词:京剧曲牌;声乐曲牌;器乐曲牌;打击乐
京剧的曲牌源于昆曲,有的是吸收借鉴地方戏曲或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与京剧风格一致的曲牌音乐,比如《夜深沉》最早是昆曲《思凡》曲牌中几个乐句,演变成京剧曲牌后,最早是由谭鑫培先生用于《击鼓骂曹》后又被梅兰芳先生排演《霸王别姬》时用于虞姬舞剑场面。因为《夜深沉》曲牌曲调刚劲洒脱、庄重深沉,好似一副气势雄伟的古战场画卷,此曲用于《击鼓骂曹》里使人们感觉到名士祢衡的愤恨之声,而用于《霸王别姬》里,使人为项羽一败涂地而深感惋惜,《夜深沉》由于特色鲜明节奏感强且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民间流传甚广,更是被中央民族乐团改编为器乐演出曲目。
京剧曲牌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按配器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声乐曲牌和器乐曲牌两大类。
声乐曲牌又称为“大字牌子”,牌子中带有唱词,由众人齐唱,由唢呐加锣鼓伴奏,声乐牌子共有六十多首,比如[出队子][风入松][普天乐][泣颜回][醉太平][寄生草][一江风][六么令][神杖儿][八声甘州歌][五马江儿水]等等,曲牌大多来自于昆曲,都是用于固定的剧目专用,其中唱词和剧情是一致的,后被京剧借用过来后多少有些变化,而更多的是与剧情没有任何关系。
而器乐曲牌没有唱词,只有乐器演奏,曲牌也大部分来自昆曲,数量规模都要大于声乐曲牌和胡琴曲牌等等。比如场面宏大的如升帐、点将、发兵、打猎、巡营、打道、迎送、音乐(尾声)等,唢呐曲牌又分为两种,唢呐演奏为“清牌子”,加锣鼓演奏的为“混牌子”舞台上常用的曲牌有[大开门][工尺上][傍壮台][一枝花][朝天子][将军令]等等。
而笛子曲牌和胡琴曲牌多用于过场、打扫、更衣、行礼、宴会、庆贺、祭奠、行路和舞蹈的伴奏,常用的笛子曲牌有[山坡羊][寄生草][春日景和][汉东山][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等,常用的胡琴牌有[小开门][柳青娘][海青歌][八板][八岔][哭皇天][夜深沉][洞房赞][回回曲][哪吒令][鹧鸪天][朝天子]等。
京剧曲牌在京剧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气氛,配合演员表演,起到衬托作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演奏一首曲子可以使舞台气氛发生为剧情所需要的变化,为演奏增添光彩,有些曲牌在特定场合使用如[万年欢]配合喜庆、宴请场面,[小开门]用于行路,写信、拜贺、打扫、更衣等场面,[大开门]用于升帐、升堂场面,[傍壮台]用于气派较大的摆宴场面,[哭皇天]用于吊唁祭奠场面等等。
京剧曲牌有很大的灵活性,有的曲牌经过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境,但归根结底,京剧的曲牌主要还是用于配合演员的表演,如[贵妃醉酒]中自始自终都是胡琴曲牌伴奏配合表演,使用了[小开门][傍妆台][柳摇金]等多支曲牌,构成了一曲连绵不断的乐章,再如花似锦像[柳摇金]在演奏过程中还要变换调达到五次之多,用于表现杨玉环的醉意。京剧曲牌的演奏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相当大的自由度,再配合演员表演,根据场上的需求演奏时间可长可短,可以反复演奏及变换演奏速度,可以随时停止或者转入唱腔,而不像歌剧那样演唱者要受到作曲的曲式结构和时间的制约和束缚,所以京剧曲牌的独特功能也在于此。
从以上的京剧曲牌简单介绍来看,京剧音乐丰富多彩而又风格独特,它的魅力在于唱腔、念白、曲牌和打击乐又各具体特色,相互联系和谐统一,京剧音乐的风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京剧打击乐与曲牌音乐的音色截然不同,很有气势。乐队武场的乐顺各有物色,大锣锣音高亢,色彩明亮,小锣锣音清朗,铙钹音色清脆,堂鼓声音气势雄壮,大堂鼓发音低沉雄厚,这些打击乐器打击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多种乐器合理配置,有机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音响效果。
打击乐的演奏有各种谱式,叫做“锣鼓经”,简称“锣经”,又叫“锣鼓点”。京剧里通常使用的锣鼓点大约有五六十种,各种锣鼓点都有不同的打法和用途,并已形成固定的形式。
打击乐是京剧音乐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京剧打击乐很重要,在京剧演出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打击乐还用于引导、结束腔,各种板式唱腔的起唱、结束或唱段与唱段之间的衔接、变换都有锣鼓伴奏,一段唱腔之前要有锣鼓、意思告诉演员做好准备,同时告诉观众即将开唱。开唱结束时也要有锣鼓收尾,表示已经唱完,就像写文章,一段写完了要划上一个句号。在一段念白开始与结束或大段念白、律白、偶句之间,常有锣鼓穿插,用以承上启下。
打击乐还起着场次、段落转换,唱、念、做、舞之间相互衔接和统一舞台节奏的作用,通过锣鼓把舞台表演的各个环节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一出戏从一开始到剧终,都有锣鼓贯穿其间。根据剧情的要求,演奏相应的锣鼓音乐,再更换一下台上桌椅的摆法和桌椅帔的色彩,就表示环境改变了。
另外,锣鼓也是音乐的半边天。戏曲表演需要锣鼓的密切配合,犹如人需要水和空气一样。一出戏或一场戏可以没有一句唱,却不能没有打击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锣鼓,那就不是京剧了。
关键词: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关系 影响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区域经济
在对区域文化非常多的观点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范围,狭义的是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是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对生产要素和市场空间的特定需求,决定了它对区域是有所选择的,而区域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以及市场空间,又决定了它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性。然而当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有文化产业来提供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及文化的促进能力,而文化产业达到相应的水平,也要在某一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来取得丰富的资源以及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技术经济政策甚至自然条件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而比如像水分、光照、土地热量、和灾害频率等这些自然条件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时还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又会受到什么因素所影响呢?其中包括:资金、技术以及劳动等这些因素所制约。区域经济反映出了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单只反映在一些指标数据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二、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基本关系
首先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不仅是相互促进而且是相互约束的一个统一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文化和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作为人本质的一种体现,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都是人为维持和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知道,交通条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不太大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却不尽相同,有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不能仅仅只靠经济因素来解释的。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以此解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由此可以得出:落后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可能是先进的经济,而滞后的经济同样也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区域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孕育着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也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文化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优性的区域经济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上述分析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来看,不同区域即使实施相同的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绩效都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区别,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正是区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所带来的。
文化模式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
文化模式的这种特殊方式作用,不但让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更让地区经济的发展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最终会让区域经济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就这样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所谓的特色经济,一般包含特色产业、特色技术、特色产品、特色资源、特色经济区域。
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从这些阶段中可以充分的说明了文化观念的更新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起着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指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观念的更新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的开始。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现代文化,才能使文化真正成为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战略资源和内在精神动力,成为团结凝聚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作为区域内经济合作中一个必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则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基础支撑:一是经济基础;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经济和文化又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中国存在很多亚文化,比如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有着不同的较为开放型的亚文化。还有较为封闭的孤岛文化、山地文化、盆地文化。山西的山地文化,很封闭、守旧、保守、保护性强、排他性强。盆地文化也是一样,自娱自乐,像成都就是这样。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亚文化形成均受其要素禀赋、自然区位环境、历史环境、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政策制度环境的影响。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不同亚文化反过来对他们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化影响到经济、经济影响到文化,但不是决定性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出现了多种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便是其中最著名的。温州模式主要是通过发展个体私人经济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苏南模式主要是通过发展乡镇集体经济来发展地方经济,珠江模式则是指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模式的趋同不是要超越地方文化,有些地方文化与全球化市场文化一致,不存在超越的问题,有些不一致,也不一定要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文化,需要他们自我觉醒,因为如果要发展必须跟其他地方交流,必须开放,必须减少保护,必须要吸引外地资源,在交往当中他们自然而然会对文化做出选择。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文化竞争、制度竞争、改制与市场冲击,对于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五、结束语
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但是形成之后又有相对稳定的过程,经济过程本身变化比较快,而且在动态特性上非常明显,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发生变化,在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排除可能会有。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现在越来越小了,世界文化的差异就凸现出来了,所以更要重视文化了。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就必然要把文化作为重要要素提到规划议程上,没有文化的规划是不完整的,是欠缺的,并且文化要占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我说可以包容多种文化,走向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谭希培.邱建明.论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5(3)
[2]徐李全.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江西财经大学学报[J],2005(2)
[3]欧人.关于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2004(5)
关键词:英语环境 中原经济区 建设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进程中,国家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地区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创建交流合作与互利共赢的经济投资平台。
语言经济学不仅研究语言自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而且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即“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马尔沙克。他认为,语言除了作为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外,还具有经济学属性,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①人们可以借助语言获得工作机会,进而直接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多种知识和技能,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遵循经济规律和语言经济规律,客观科学地认识英语的巨大经济价值,充分利用中原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塑造中原地区城市品牌形象,提高中原地区经济的外向度以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中原地区使用英语环境的现状
由于中原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传统的人文历史观,作为外来语的英语并没有较多的使用空间,英语环境的建设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乡学生课堂上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存在差异
在中原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是传统课程资源,如教科书、习题册等;农村的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录音带或MP3,外加一个扩音器。学生学习英语使用的最传统的“跟读模式”。城市的英语课堂则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教学光盘、教学课件、语音室等媒体教学资源。相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在技术上是进步不少,但是大部分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权集中在授课教师手上,基本上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鉴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能力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使用。
(二)第二课堂中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利用不充分
中原地区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外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如无线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涵盖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实践应用技能,但大部分学生只热衷于英语电影、英语文学作品、英文歌曲等趣味学习资源的欣赏上,更多的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上。而现代媒体提供的其他教学、学习资源,例如英文聊天室、英语美文赏析及录音、中英文化差异、跨文化知识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三)学生对于多种资源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培养不到位
由于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较大,进而导致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更多趋向应试教育。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教材的学习和对习题的练习这一初级阶段,学习目标集中体现在通过课程考试及获得相应的外语等级或资格证书等外部层面上。因此,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不强烈,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多种学习资源闲置或浪费。
(四)教师在英语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完全
中原地区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导致英语教师无法从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开展研究性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能用双语或全英组织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跟读、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分组讨论、个体发言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表达缺乏自信,或者在表达过程中多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课外,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虽然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相应的环境实现课本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的交际能力的转化。
三、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举措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落实,中原地区建设成熟、多元化的英语环境迫在眉睫。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经济特性。②因此,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满足经济及市场需求为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多元化的英语环境,既能保障英语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一,从宏观与微观,即社会和学校方面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的宏观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③因此,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在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社会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输入大量的英语语音信息。比如转播英文广播、英文电视节目、开放社区英文图书馆、举办地域性外联活动等,积极营造英语氛围。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使有就业需求的学习者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各类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微观方面,主要从学校的培养角度出发。首先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尤其是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校这一学习场所成为外语教学的市场主体。结合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志愿,设置不同层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完善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形成特有的英语人才培养品牌,最终使创建英语环境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如学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微观方面与英语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政策评价与规划等宏观方面实现英语环境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从投资费用和投资效益方面实现英语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语言经济学认为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人们之所以学习外语,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成本及预期收益和效用之间的比率。英语的经济使用价值使学习者在我国出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性目标的驱使下看到了英语带给他们的机遇和挑战。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提高英语听说、写作、翻译等应用技能。同时,通过了解英语国家概况、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培养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在承担支出投资费用并学得用英语思维、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后,就会向着预期的投资效益迈进。学习者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就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他们更容易受到跨国企业或外资企业的青睐,较一般人才有更多的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对外交流文化等机遇。
第三,从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实现英语环境资源的最优化。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中的经济原则是在完成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对语言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的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语言的经济原则要求我们在创建英语环境资源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越快越多地培养英语人才,使语言投资实现最优化,进而实现自身和社会的经济价值。作为承担培养英语人才的主体,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教师应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大胆地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同时,多增加一些应用型、实用型教学任务的安排,着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
四、结语
语言经济学理论对实现“创建英语环境,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语言的经济价值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不仅能实现语言自身的经济价值和功能,而且还能更好地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以语言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社会和学校等外在层面扩散开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和学生为中心,积极开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门课程,更好地培养英语专业高级人才,实现其自身和社会经济价值,从而推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和谐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项目《中介语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文件)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阳理工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IT2012JY-22
注释
① 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M].California B-ehavioral Science,1965.
② 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J].外国语,1999(4):43-48.
③ Coulmas,F.Language and Economy[M].Oxford,1992.
参考文献
[1] Coulmas,F.Language and Economy[M].Oxford,1992.
[2] 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M].California B-ehavioral Science,1965(2):135-140.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经济;区域经济
会展经济主要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销,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会展经济在我国有了迅速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会展经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会展活动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展活动的利润率一般都在20%-25%左右,属于高收入、高盈利的行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带动了北京基础建设设施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北京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北京赢得了10亿元左右的经济收益。
第二,会展活动能够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经济与交通、服务、旅游、装饰、广告、餐饮、通讯、酒店等多个行业都有紧密的联系。这不但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同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会起到直接或是间接的推动作用。据资料显示,发达会展产业的带动系数在19左右。这种高的产业关联度,让会展业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三,推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合作。会展活动不但能够扩大区域内的市场规模和容量,同时还能够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通常会展活动都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并且统一进行,客观上就促进了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交流、合作,会展活动往往会成为购销合同及投资、合资、转让等意向书的谈判、签定的协议场所。
第四,缓解区域内的就业压力。会展活动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相关资料表明,如果会展场地的面积增加1000平方米,那么就可以多提供100个就业的岗位。而我国人口众多,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会展经济的发展,能够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如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就为我国新增了近300万个相关的岗位。
二、我国会展经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会展的场馆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功能单一。会展场馆是会展经济的硬件设施,严重影响着区域会展经济的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的会展场地普遍的存在着规模偏小、设施差和配套不齐全、场馆功能单一导致的重复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如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在2003年扩建后,场地面积达到了30000平方米,但是却没有室外使用面积,这就导致了停车等问题无法解决。
第二,会展活动缺乏明确的主题,展会过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办展现象。由于受到会展行业利润的刺激,导致着许多城市的会展活动过多过滥。展会既没有特色也没有实质内容,对会展的主题也缺乏明确的定位。重复办展严重,降低了对一些厂商的吸引力,即使有厂商参展,也往往由于收益不明显而失去了对会展的信任。
第三,对会展活动的管理不力。目前我国尚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行业约束,导致了会展活动的组织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呈现混乱的局面。并且有的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降低了会展的市场化水平。如很多展会是政府作为主体举办的,导致了展会看似有很大的成交量,但是实际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却非常低,展会沦为了政府的“形象工程”,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既不利于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进一步推动会展经济的发展
第一,充分认识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会展在经济的发展中,能够传播知识、信息和观念;沟通与之相关的主体如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推广新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另外会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各地都应该加强对会展业的重视和研究,对会展资源要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使之成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支柱。但是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应该由政府直接办展。政府办展,往往会向管辖区域内的各单位、企业摊派展位,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企业负担,更不利于会展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会展的举办应该市场化,政府要逐渐退出主办方的角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模式。
第二,健全相关法律,规范市场运作。针对会展行业制定并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使会展的主办主体明确化,市场化、动态化的评估和认证展会的质量以及展览公司的资质,保证会展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可以建立区域性的会展管理自律性组织,避免重复办展和行业秩序混乱。通过法律法规的监管,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会展环境。
第三,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会展人才。人才的培养对现代会展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展行业可以选派一些优秀的人才去世界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学习,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的精英来传授会展业在经营和运作中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另外,还可以利用本地的高校对会展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人才,天津市目前就通过天津美院、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
第四,会展经济要向品牌化发展。会展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向品牌化发展。品牌化的发展首先离不开行业协会支持和认可,其无形之间增加展会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其次还要做到专业化,会展要能代表某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要能对其专业市场的所有信息进行涵盖,体现出会展的前瞻性、专业性;再次会展的服务要专业周到;最后坚持走品牌发展战略路线,这要求参展的企业树立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
现代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会展业还存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抓住发展的机遇,解决现存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会展业的发展,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大勇.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16).
【关键词】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区域规划显得日益重要。区域规划是以研究区域空间变化规律和区域空间各物质要素合理布局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随着城市正在日益发挥强大的区域中心作用,集聚辐射力的增强,区域规划更显得日益重要。传统的区域规划主要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强调的是各行政区自身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因此,发展受到条件的很大束缚,在全球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区域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一、目前行政区划的不足之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级调控主体和利益主体,不仅是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不仅担负着改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的责任,又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各种投融资活动,从而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为界限的“地方政府经济圈”,又可称为“行政区经济圈”。行政体制分割格局加上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导致“社会生产”在行政区之间的布局存在同向竞争、市场分割等严重不合理状况,资源难以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确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变成了市场机制,国内区域间对于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强烈,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突出制约因素。
1、行政区之间产业发展自成体系,产业同构、同质竞争,生产力布局重复现象严重。
长三角内相距不远的16座城市近十年来的产业调整方向非常接近,有11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有8座城市选择石化,12座城市选择通信产业。在大珠三角内,大型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表现突出,集中了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广州5个国际机场和香港葵涌港、深圳盐田港、珠海高栏港等7个现代化港口。行政区域壁垒导致盲目、重复投资和同向低层次竞争,带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耗费不断增高。
2、外向性经济发展各自为政,甚至恶性竞争。从长三角三省市近几年主要出口行业的产值看,名列前几项的主要行业中就有三至四项是完全相同的。在对外招商引资上,各城市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竞相降低门槛,以将周边城市的投资者吸引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3、地方保护造成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不畅和市场分割。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矿产、生物、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你开矿、我也开矿,你建中药基地、我也建中药基地,互相分割市场;旅游客流资源不能共享,“西南大旅游”概念提了多年一直未能实现。
4、经济发展的成本越来越高。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的激化,造成我国现代化建设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行政区域壁垒导致盲目、重复投资和同向低层次竞争,带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耗费不断增高。珠江70%的水量来自上游西江,但由于上中下游治理脱节,上游西江至今尚未建成防洪控制性工程,每遇流域性大洪水,均给下游珠三角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8年接连发生多场大洪水,广西、广东两省区受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37亿元,年均损失167亿元。在我国资源、资金均不富裕的今天,“行政区经济”引起的耗费令人痛心。
二、区域化成为经济发展新趋势
(一)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重要意义
1、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确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变成了市场机制,行政区和经济区的整合可以解决市场分割、同向竞争的不合理局面,可以树立大经济圈的概念,使资源在区域间得以优化配置,达到效益极大化,从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整合,可以从战略层面看问题,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及同向竞争等。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资金等,这对于我国资源、资金都比较紧张的现状,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3、使劳动力、资本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进入新世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主义的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之一。区域主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要求是,实现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与全球化并行的,则是区域一体化或区域整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全面合作是实现区域合作的关键一环 。
(二) 行政区与经济区实现整合对策建议
1、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2、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商品贸易为主,投资与企业并购仅占15%,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情况有所变化。近年,东部地区一批优强企业,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猫集团、春兰集团等采取多种方式进入西部,除必要的资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转移技术、提供商标使用与营销网络等等。这样,既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扩大了市场空间与原材料来源,又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中受到的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关键词:社区变迁;区域经济;城市群经济;海洋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07-04
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城市与社区是两个实质内容相近的概念。英国、美国使用城市这个概念,而且对城市的规模均有相应划分。美国在1910年还提出了“大都市化”的概念,在其国家统计总署的统计文件中指出人口在10万以及10万以上的城市,及其周围10英里范围内的郊区人口与中心城市连绵不断、人口密度达150人/平方英里的地区,均可合计为大都市区人口 [2]。而北欧国家使用社区或社区发展的概念来衡量城市发展水平。中国提出了“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概念。从城市、城镇、社区的内容和本质来看,其发生和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通常与行政区划一致,而社区不与行政区域对称,城市的概念相对具体些,社区的范围相对广泛些,广义的城市社区是针对农村社区而言的,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包括众多城市或城市群、城市体系,狭义的城市社区则是城市中的某一部分。
一、社区变迁及其趋势
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促使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变化,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演化,社区发展经历了“农村社区”到“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过程。城市的扩张使城乡边界模糊,以农村村落为特征的农村社区逐渐缩小、空心化,有规划的城镇、城市逐渐扩大,而城区内又形成不同的小区,每一个小区构成一个狭义上的城市社区,城市管理依靠一个个小区管理,城市社区是社区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人口的移动引导资源流向促使社区发展,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人、财、物有集聚作用,使社区本身自我发展和扩张。现代社区的变化呈以下趋势:
1.社区城市化。已有的研究表明,城市化是内生于经济增长之中的,其实质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过程。马歇尔(Marshall)注意到了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聚集现象,并指出知识的外溢性是导致工业聚集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通过知识外溢与经济增长联系到一起。1965年美国地理学家贝利选用了95个国家的43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经济、技术、人口和教育等因子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并证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1982年周一星采用137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总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成正比的关系式 [4]。根据张景华的模型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增长率将提高近5个百分点 [3]。社区通过城市化来拉动经济,城市社区是现代社区的特征和形式。
2.社区生态化。社区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利益越平衡,社区的自我维持和发展能力越强。社区中个体能相对容易的谋生,生活比较稳定,保障机制比较完善,个体对社区的依存度高,社区的公共设施齐备,公共服务周全,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投资、消费、生产、服务形成合适的生态链,社区的自我完善市场机制越发达,人们对城市、对社区的保护意识、保护能力越强,社区的自我完善、自我平衡、自我延续能力越强,现代社区成为一个具有生存能力、平衡能力的生态社区。
3.社区分层化。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历史不同,以省为分界线,各个省依然存在经济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将继续,但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其差别幅度将缓慢减少。由于产业发展程度不同,集聚的人才不同,城市或社区的平衡能力、维持能力不同,城市与城市、社区与社区的差异增大,这种差异体现在社区中、城市中个体获取的收入不同,享受的服务不同,而由语言、收入、价值体系造成的文化差异阻碍着社区与社区的交流,从而使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社区与社区分离、分层。特大城市、特有名的社区与边远地区的社区或小城镇的经济差别将进一步增大。人口变化、收入变化、文化差异导致社区分层,分层体现为城市群之间、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社区差异。同时土地供给减少导致房地产价格高企,致使部分个体难以在理想的城市或社区中长久生存,从而导致高知名度的城市对应着高层次的人才或雄厚的资本,知名度相对低的城市对应相对低的人才和资本。社区和社区在人才和资本的储备上存在隔离,在人才和资本的流动上存在互逆性,即在大城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的中小资本,难以在大城市中投资或购买房地产的这部分资本将回流到中小城市,在中小城市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大资本将到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人才流动的方向和资本流动的方向一致。
4.社区规模扩大化。城市社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力量推动下,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演变,边缘社区不断缩小,城市社区因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边界逐步缩小,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圈,城市群或城市圈是社区演变的最终结果,也是城市产生规模经济的结果,最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导致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动力体现为城市或城市群经济的增长动力。社区规模扩大使社区具有更大的凝聚力和名气,更大的城市规模和名气又会加强社区对人才、资金、财货的集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社区的发展。
二、社区变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社区变迁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形成区域特色和经济区域,而各个不同的区域经济指标构成和总量发生变化显示区域经济的差异。
1.社区变迁趋势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从大的范围来说,社区朝着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发展,使区域经济的差异显示在城市社区的差异上。从社区发展变化趋势来说社区朝着生态化、分层化、隔离化发展将使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不同。一个社区的生态功能越完善,其经济越稳定。分层化的社区使区域经济的差异增大,这种差异导致小城镇、小型社区的经济越来越差,而大城市、有名的社区将其他地方的人才、资本、商品吸引过来,增强其发展能力。隔离化的社区使城市中的人口规模相对稳定,限制了城市和社区的过快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社区变迁趋势显示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城市和城市群经济,而海洋经济是对相关地区的资源补充,通过扩张新的产业来拉动经济发展,但海洋经济带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因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社区发展导致区域分工的变化。社区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集聚和产业对人的吸引不同,从而引起专业化分工不同,最终导致城市社区的特有分工和区域特色、区域分工。
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一些城市中的产业逐渐消失或转移,依托城市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或优势产业,产业的分工导致城市的分工,城市发展不再是全面发展,而是向其城市优势发展,总体上高端产业向大城市和沿海地区集中,而传统产业向中心城市周围辐射,区域分工表现为城市分工。
城市分工体现在城市拥有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不同,专业化程度不同。一个城市,社区中如果拥有产业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人口集中度高,分工越细致,专业化所带来的效益越高,同时,产业对人口的需求越大,产业工人搜寻成本较低,人口与产业结合越紧密,城市社区中知识集聚和知识传播迅速,社区成员能够享受知识的溢出效应,个体知识能够快速提升,知识传播的途径越多,个体能力提高快速,专业分工越细致,个体工作机会越多,该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越大,人才集中度越高,产业集聚吸引人才集中,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集聚效应和外部效应,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相对发达。
大型城市集聚高层次人才比较多,其陆域经济的产业集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资本和劳动力要求较低的产业则向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域移动。沿海地区则以海洋产业群的扩张为主,主要是建立门类齐全的产业,以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为主。海洋产业将创造和增加许多新的行业及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将以海岸为界线,沿海地区将主要发展海洋经济,其他地区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城市经济。有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居于沿海地区,具有城市经济和海洋经济共同发展的优势,将在区域经济中显示龙头作用。
社区变迁导致人才流动,工资差别决定人才差异,人才差异决定经济差异,经济差异决定区域差异。社区变迁的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一致,社区变迁过程中的人才流动影响资源分配和产业集聚,影响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分工,社区变迁趋势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显示出来。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政策性开发与市场化运作两种价值取向,出现了由地缘关系造就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据统计,从经济存量(GDP)上看,目前四大经济区域实力顺序是:东部6.25万亿元、中部2.52万亿元、西部1.83万亿元、东北1.16万亿元;从人均发展水平(人均GDP)来看,其顺序是:东部是14 205元/人,东北10 841元/人,中部6 545元/人,西部5 335元/人。从综合性因素衡量,目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性主导力量的顺序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其中东部在全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处于领先的主导地位[5]。但随着城市和社区的发展,区域经济将不再以东部、西部、中部、东北为界限划分,而是依托城市和社区进行发展,形成城市经济和海洋经济两大部分。城市经济依靠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根据目前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将形成十大特大城市群,以发展和维持传统产业为主,而21世纪是海洋的世界,靠海的区域以中小城市为依托发展海洋经济,以进行技术革新和开拓新的消费领域为主。在短期内城市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仍然保持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了解和掌控,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将超过城市经济。本文认为未来区域经济格局将形成城市群经济区域和海洋经济区域。
(一)城市群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1.城市群经济是一种规模经济。社区规模越大,人口消费量大,私人投资增加,土地可集约使用,产业门类齐全,知识外溢,产生规模经济。社区规模较大对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越显著,发挥的作用越大,社区名气越大,吸引劳动力、资本的能力越强。人才、资本推进城市、社区的发展,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大型城市和社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速,而小型城镇和社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原来比较大或中等的城市将朝着大城市发展,大城市朝着特大城市群发展,通过这种中心城市来支撑和推动地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以社区规模为标准,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6]。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城市群在未来二十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上述十大城市群之外,以长珠潭为中心的湖南中部、以长春、吉林为中心的吉林省中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中北部、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地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等都有希望发展成为新的规模较大的城市群,显示着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城市群经济使交易效率提高,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按杨小凯的理论,专业化程度越高或邻人间距离越短,则有效率的分工水平越高[7]。当一对邻人间的距离足够小时,专业化经济的增长会引起均衡从自给自足演进为生产和交易的完全分工,当专业化经济足够大时,城市化将通过缩小邻人间距离使该经济体先从自给自足转向生产和交易的部分分工,进而转向完全分工,这一过程将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分工,进入市场,并提高人均真实收入 [7]。缩短邻人间距离的优势体现在交通运输的便利、市场集中度、信息网络的发达度,信息的易获取性、通畅性。城市化、网络化都是缩短邻人间距离,一方面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促使专业分工体系更加完善,促进专业化经济的提高,增加行业门类,从而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均收入。具有较小邻人间距离优势的城市和社区对人的吸引力越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群的发展正是交易效率提高的体现。
交易效率的高低还取决于制度环境。制度通过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规则来减少不确定性。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交换包含有许多可变的属性,并且交换延续的时间也较长,故非得依赖于制度的可靠性不可 [8]。好的制度环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扩大交易范围,使生人社会成员的交往得以进行。各个城市或社区为了其自身的发展,为了吸引人才和资本,稳定现有的投资和消费,通常会制定合适的制度和政策以吸引人才和资本,引导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动向城市社区发展的最佳方向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和维持经济的繁荣。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是政策、制度优越性的较量,优越的制度和政策将延续下去,并辐射到其他城市和社区,最终使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地区发展的力量消失,引起新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将人才和资本从其他社区、其他地方吸引到本地区,制度和市场力量一起引导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
大城市和城市群由于拥有更大的交通运输网络、更大的信息覆盖网,更好的制度以及更好的执行力,相比中小城市拥有更高的交易效率和更大的交易范围,其经济更加发达。
2.城市群经济是一种互补经济。城市群经济呈现的优势主要是相邻城市的交通运输费用较低,运输速度快,能够迅速在城市群内调动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1)自然禀赋优势与后天优势互补。根据传统的资源禀赋论,一个地区自然资源越丰富,其经济相对越发达,这种优势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依然存在。自然资源按其地理因素划分为陆域资源和海洋资源,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看,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取决于对资源的了解和掌握,21世纪科技的重心、经济发展的重心将向海洋资源迈进,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陆域资源向海洋资源转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大,对区域经济起根本作用的将不再是自然资源,而是一个“大”资源概念,包括了城市所依赖的陆域资源和海洋资源,以及城市中的人本身所拥有的资源。一个社区、城市中所拥有的人才及其人才的创造力,将决定和带动科技的发展,人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对新的可能的资源的掌握程度将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优势主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后天优势和社会优势。一个城市和社区中除了拥有传统的自然资源外,还有其他现代文明所需要的条件,其条件越容易使人口得到满足,其区域优势越明显。传统的区域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方面,而现代文明所需要的区域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易获取性,交流的可能性,教育、医疗的完整性、消费的便利性,环境优美程度、人文环境的和谐程度,社区或城市的名气,社区或城市的支撑功能,这些区域优势越明显的区域其经济越发达,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城市所具有的自然禀赋优势与后天形成的区位优势相结合,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费用、制度协调成本下降,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交易成本相对下降,城市建设的边际成本小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城市经济增长,进而发展成为城市群经济。城市群的发展实质上是社区规模的扩张,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结果。
(2)工业文明优势与人本关怀优势互补。一方面城市的发展需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工业文明往往没有农耕文明的悠闲。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专业化使行业与行业的依存度增强,单个个体的依存度下降,网络虚拟空间的出现,使人们更多的依赖机器和电子产品,工业化社会往往缺少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城市社区扩大的同时,生人社会扩大,为了体现一个城市社区的人文关怀,城市的教育、医疗、消费需要非常便利和人性化,具有完善的就业、养老体系,社区成员具有相对安全感,人居环境和谐。如果一个城市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则城市具有相对人文关怀的区域优势,这样城市或社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有利于城市和社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上。
(二)海洋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中国沿海地区依托海洋区位、资源优势,正在发展成为人口、产业集聚的区域,成为区域经济中的新的增长点,到2010年左右,沿海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将上升到70%以上,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目前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区域已经形成。根据《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9]显示,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已经基本形成: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5 510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2.4%;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5 860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5%;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3 000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7.7%。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靠渔业资源的传统养殖、捕捞业向海洋工业、海洋服务业转移。海洋产业群将向海洋能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医药、海洋化工、海洋电力发展,并由此发展滨海旅游、海洋开发与研究、海洋物流等海洋服务业。伴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区域的持续发展依靠各自区域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特色和技术创新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
联合国《21世纪议程》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区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75% [10]。中国有沿海城市53个,三大海洋经济区域包括沿海城市21个 [10],还有32个沿海城市具有天然地域优势,可望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形成海洋经济特色,并形成较大型经济发展区域。目前,占中国国土总面积15%的沿海地区,承载着40%以上的人口,创造着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11],按2020年的75%计算,中国沿海地区还可吸纳20%左右的人口,依据张景华的模型计算,城市化每提高1%,经济增长近5%,到2020年沿海地区的经济将比现在提高10倍,但是增长的经济分布在哪些沿海城市却有赖于该沿海城市的人才储备、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随着社区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城市群经济构成区域经济的主要部分,城市化过程拉动经济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和速度不同,城市发展较快而有海洋经济作为补充的区域,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快速,总体上经济发展区域向东部和南部集中。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东南部依靠城市群经济和海洋经济将容纳大量人口,西北部除了依靠中心城市发展原有经济外,依靠陆域经济自然资源优势作用减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源泉将集中在沿海地带,整个区域将在经济发展中进行重新分工,沿海城市和地区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成为主角。
因此,本文认为在以后的区域发展中,对区域经济贡献较大的力量在于一个城市或社区的规模、名气和平衡能力,和比其他城市或社区先行一步的制度创新,社区的变迁将使区域经济呈现出分化现象,区域经济的新格局则是城市群经济和海洋经济并举。
参考文献:
[1]宋林飞.当代西方社会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李文学.发达国家城市化借鉴[J].华北工作通讯,2008,(1):26.
[3]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5):47-53.
[4]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29-33.
[5]李靖宇.创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的成功尝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1).
[6]中国城市规划网[EB/OL],2007-04.
[7][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一个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8-157.
[8][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61.
[9]国家海洋局.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2006.
[10]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R].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4-51.
[11]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5)[K].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2):27.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Transition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LI Fei-xing
(Ocean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05, China)
关键词:住宅区环境景观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 现代园林景观特点
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2住宅区园林景观的作用及效益
目前,房地产业正日益成熟,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提高商品房档次,使其便于营销已成为经营成败的关键。但在一定的投资标准下,土建方面已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唯一可能提高房屋卖点的只有外部环境的改善,所以房地产商都十分重视小区的环境建设,而环境建设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便是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区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1经济效益
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好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良好的社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
2.2景观环境效益
由于地处住宅区内,小区园林景观以其自然、宁静的环境而成为那些钢筋水泥丛林的金融办公环境的缓冲器。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环境是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人的性情、心理和行为。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可以给居民以美好的感受。
2.3生态效益
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近几年一些“绿色小区”、“生态小区”不断涌现。“生态”二字成了房地产的一大卖点。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住宅区生态环境的需求。
3 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作用体现
3.1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功能作用。
民留出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建造小区园林满足其需要。所谓景观人性化就是指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多考虑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在休闲广场中,设计散步的林荫道、人造的小园林、休憩的池塘,健身运动设施等等。而所谓运动的景观化就是指将许多运动设施作为一个景点来考虑,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景观化运动,从而也就将运动及休闲设施作为一个景观有机地组织到了居住区绿地系统中,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独到之处。
3.2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空间作用。
现在的小区居住空间不是很大所以更重视空间环境设计的实用性,各类空间有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是供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场地,静止空间是供居民室外休息、交往、观赏用的空间,常与各级绿地结合设置,有的可在院落绿化或组团绿地中,进行人工的园林绿化建造,形成居民交往活动、观赏、消闲的中心地带。园林绿化重视室外空间层次的划分和空间序列的完整性,更要注意环境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小区的空间序列更为完整,也使得人性化设计能够贯穿始终。
3.3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环境中的协调作用。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与自然界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们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人们的三大需要, 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希望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具有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择居的首选地。而这些绿色居住区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其次要从非自然造景要素,如人文景观小品、建筑、灯光、道路等景观以及人类思维行为等诸方面来规划住宅绿地生态系统,使居住区绿地空间不仅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即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诗意景观天地,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使居住区内和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外设置区域过渡性或广场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环境,使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其间,使生态环境、视觉景观形象、人文大众行为等诸方面相得益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住宅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即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住宅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4 结语
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住宅区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平井 录井技术 异常高压 发展趋势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油气藏、评价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综合录井技术是在地质录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期的综合录井服务包括深度测量、地质描述以及使用热导检测仪进行气测录井服务。随着找油找气难度的增加,油公司对提高钻井效率的重视和对安全、环保问题的关注的推动,现代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综合录井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增压防爆、定量脱气分析、快速色谱、钻具振动分析等技术应运而生,形成了实时录井、监测、处理、传输、评价服务及决策一体化系统的录井技术。录井技术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1 异常高压地层预测
由于某些地域沉积环境的不同,部分地区地层压力分布的差异,同一地区、同一构造在垂向上存在着多套压力系统。由于不同压力系统对钻井液密度的要求不同,这就对地层压力监测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某些地层存在压力异常现象,易发生井喷、井涌事故。需要工程作业提出地层异常高压预报,提醒井队作好预防高压的施工准备。
2 “三低”储层油气层显示识别
“三低”(指低孔、低渗、低显示)储层往往由于油质轻、含气量高而伴随录井显示级别较低,给油气层识别带来了一定困难,根据录井实践表明,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三低”储层油气层显示识别。2.1 采用先进的定量荧光录井技术
造成某些油气层存在无荧光显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深层系多含轻质油和凝析油,它们发出的荧光拉曼峰波长(主要在310-315nm之间)不在肉眼观察的范围内,所含的中质组分发出的波长在360nm以上的荧光相对较弱,用肉眼不易观察到。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引进定量荧光分析仪,测出样品荧光强度和含油量的定量参数,得出样品原油荧光谱图,初步判定原油有机成分类型、区分油质,适合凝析油和轻质油的检测。
3 水平井录井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钻井技术可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空气钻、PDC+螺杆钻进模式、欠平衡钻进等概念的不断引入,既大大提高了钻探速度和效率,又有效保护了油气层,但是相对于钻井技术来说,录井行业显得步履蹒跚。
结合录井现场急需解决的技术瓶颈,笔者认为应重点发展以下新技术:
3.1 岩屑图象分析技术
由于PDC钻井、空气钻井等岩屑呈粉末状,利用常规地质录井方法难以识别岩性、卡准地层层位。采用岩屑显微图像采集技术、彩色数字图像成像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粉末状岩屑的岩性识别,实现岩屑特征信息的数字化、图像化采集、存储和岩屑岩性识别,进而提高地质录井技术含量,扩展录井信息的应用领域及价值。3.2 岩屑自然伽玛分析技术
岩屑的自然伽玛放射性强度的高低只与岩性相关,泥岩的自然伽玛放射性强度高,砂岩的自然伽玛放射性强度低。因此,可以利用岩屑自然伽玛曲线有效地判断地层岩性。
3.3 核磁共振、三维荧光
核磁共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后一想法成为现实,并日趋完善,实现了对岩心、岩屑及井壁取心的快速、无损检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核磁共振岩石物性录井技术。
传统的荧光录井技术是采用荧光灯对岩屑、岩心样品直照、喷照、滴照及用有机溶剂浸泡后进行系列对比,人为观察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颜色、强度、产状、系列对比级别等等。由于操作人员素质各不相同,造成荧光描述的人为误差。而三维荧光技术可以利用特征谱图来准确识别该物质。
3.4 录井参数的深层应用
综合录井仪直接采集的参数就有30多个,派生参数多达数百个,许多参数未加利用或者应用程度不深,这无疑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限制了现场评价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综合录井系统的作用,丰富现场评价手段,有必要进行录井参数的深层次应用研究。
3.4.1 钻井工程异常情况自动预测技术
长期以来,安全钻井和优化钻井一直是钻探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综合录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能有一套完整的预警系统在工程事故发生的早期,给出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的报警,则对于控制事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3.4.2 地下构造情况分析
地下的构造情况复杂多变,特别是一些微小构造,但是处于同一构造上的同一层地层应该具有相同的地层压力系数。如果两口井间同一层地层的压力系数相差较大,则说明中间可能存在断层或岩性尖灭现象。
3.4.3 综合录井参数与地层信息相关性分析
相对于工程服务来讲,地质评价方面用到的录井参数却少之又少,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各录井参数与地层信息的相关性、录井参数组合与地层信息综合评价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的钻井条件对录井参数在地质应用中的影响,分析不同钻井条件下各参数在现场地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录井参数在特殊地层上的变化规律,选择、筛选敏感的录井参数,建立特殊地层录井工作制度,丰富评价手段,提高录井参数在地质应用中的效果,提高评价准确性。
4 结语
录井信息集成不仅仅是录井资料的累加,而应是录井、钻井、物探、测井、测试信息的有效组合,应该是一个有效的系统,集中了方方面面的丰富的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提供综合解释评价,为实现实时远程群体决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以此开展系统深入的水平井地质录井技术和方法研究,既有其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 聊城 产业
济南都市圈、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运河经济带、京九经济带……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我国众多城市群和经济带正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城市找准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搞好区域间的协调配合。
一,聊城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城市概况
聊城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典籍荟萃,历史名人辈出。全市现有文物古迹400多处,三国时期的曹植墓,明代的光岳楼和清代的山陕会馆,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聊城站是京九线上12大火车站之一、4大编组站之一。聊城拥有粮食、棉花、石油、物资4个国家级储备库和1个保税仓库,1个国际集装箱转运站,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等在聊城交汇,形成了“黄金大十字”。聊城是连接山东与中原地区的枢纽,也是连接山东与京九沿线地区的枢纽。聊城是重要的内陆口岸城市,实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出口无纸通关”等,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便利条件。
(二)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聊城市有色金属冶炼、专用设备制造、纺织业和造纸业极为突出,电力、煤气、水生产供应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在与周边7市中具有比较优势。
(三)区位优势强
从区位上看,聊城处于山东省东西中轴线最西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也是华东、华北、华中三大地区的交界处,是山东走向中西部的最前沿。向东,是本省发达地区;向南、向西、向北,是中西部能源资源聚集区和人口众多的内需市场,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非常独特。
(四)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完善
工业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2007年聊城市规模以上私营企业有1251个,占总数的78.6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初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46家,尽管只有总数的15.46%,但产值占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48.51%。
(五)生产性资源优势明显
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廉价,全市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巨大。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到9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在50万人左右。二是水资源丰富。聊城水资源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价格低,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聊城经过,设计流量为200立方,秒,每年可引水15亿立方。三是能源充足。聊城距中国煤炭基地山西仅150公里,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煤炭集散地。初步测量,全市潜在的矿产资源价值达3073.5亿元,占全省的6%,仅次于泰安、东营、济宁,居全省第4位。煤炭储量240亿吨,且煤质较好,煤层较厚,埋藏较浅,适宜开采。预测石油储量1.7-5.5亿吨,天然气储量1513-3027亿立方米,年产原油65万吨,天然气1亿立方米,分别占到中原油田的20.31%和6.17%。岩盐储量300多亿吨,开发前景广阔。境内2条天然气输送主管道供应山东全省及周边省市,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现发电能力达到360万千瓦。
二、聊城产业发展的劣势
(一)综合实力差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17个地市中排名12。从人均GDP看,2008年刚超过3000美元,全省排名15,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1200多美元,不足济南的50%,低于济宁、德州等地区5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省内其他城市比较,都是后5名,较难组织生产性元素的有效流通和利用。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
与山东省平均水平相比,其结构总体呈现出二产偏高、三产偏低的特点。2007年聊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5.1:59:25.9,山东省为9.7:56.9:33.4,一产高出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二产高出近2个百分点,三产明显偏低,达到7.5个百分点。2007年聊城市服务业投资完成66.87亿元,仅占全省服务业投资的1.4%;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为16.1%,低于全省21.1%。2007年聊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022.9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为263.2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5.7%,比第二产业少33.5%。从产业素质上看,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规模膨胀较快,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三)产业在地区范围内低水平趋同
初步形成了北、中、南3个综合经济区,但各经济区间产业结构类似,表面上看各地区间的产业分工较为明显,但一方面,产业主体在个别企业,并没有形成专业化较高的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产业层次均较低,是典型的同质竞争型产业体系。
(四)工业经济效益低,产业链条短
2007年,聊城规模以上工业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销售产值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都略低于全省水平,与资源型城市相比,劣势较为明显,尤其与德州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主导产业均为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电力与有色金属及化工与化肥均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面临原材料价格高、运距长以及行业市场疲软等突出的问题。电解铝行业的产业链条相对较长,其主导产业占有铝型材和铝板,终端产品只有汽车轮毂;纺织服装行业,多数企业集中在棉、毛、化纤原料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新型纺织材料、高档精纺纱与仿真面料、装饰类与产业用纺织品以及中高档品牌服装产品较少;机械装备制造业尽管实现了整车生产,但是关键部件多数依赖外部市场,尚无区域影响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产业集聚区。
(五)优势发挥不足
“江北水城”的品牌优势被局限于东昌湖和古城组成的“小水城”,品牌价值延伸面较窄,无法为城市其他空间带来增值服务,且文化传承有待强化,城市中缺少地名、人名等历史符号与标识,名人名著等资源整合利用不足。与京九线其他城市相比,聊城铁路与高等级公路、航空、水运的综合中转优势较弱。聊城虽设一级站,但每天停靠的客车仅为3l对,与同为一级站的衡水和商丘相差较大,且无通往国内大中城市的始发车。铁路经济没有发展起来,铁路对客货运量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公路,且工业经济具有典型的重工化特
征,而这些行业对铁路运输的依赖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从公路运输上看,其运输物资主要集中于煤炭、矿石、矿物建材、木材等资源性货物,生产性产品运输量只占公路运输总量的20%。
三、聊城产业发展思路
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进程,立足聊城市制造业优势,将聊城发展成为鲁、冀、豫三省制造业高地,积极加强区域合作,主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速融入济南都市圈,构建东西部经济合作机制,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千方百计争取发达地区产业向我市转移。
(一)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通过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直接带动作用。从总体上看,聊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快速过渡阶段。
从总体上看,聊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快速过渡阶段。聊城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基地、运输设备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轻纺造纸及中医药基地和能源电力及节能设备生产基地。着力培植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在商贸物流基地的建设上,搞好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在旅游度假基地的建设上,以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为目标,挖掘、突出和开发古城文化、水城文化和运河文化,发挥温泉资源优势,整合农业、林业、文化等资源,规划建设以温泉为特色的城乡旅游休憩带。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聊城产业间结构的调整要着眼于培育高增长行业,资源配置和政策优惠应尽可能向这些行业倾斜;产业内结构调整优化要着力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以维持其可持续竞争能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线向高端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新型产品和产业,带动地区技术进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同时将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形式关联起来,在产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产业群。例如,将有色金属与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煤化工与基础化工、生物科技与食品加工与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加强主导产业关联行业的国内外招商,包括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协作,保障新项目增量超过山东省平均水平,以增量带动生产业关键要素的增长,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大型企业加强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产业对接
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协作,构建跨行政区连锁企业集团等方式,培育区域特色产品品牌,解决落后地区农产品资源分散、龙头企业构建难的问题。要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逐步找准聊城市在济南经济圈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其他6市进行合理分工、互补和联动,实现差别竞争。一方面,从市域范围内打通与济南都市圈产业联系的通道,充分发挥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构建聊城与周边地区城市,尤其是德州、济宁的产业联系通道。在高端服务业与济南进行协作与分工,制造业将主要与德州合作,与邯郸、济宁进行协作,与濮阳和菏泽进行竞争;纺织和农副产品主要加强与济宁、菏泽、德州的协作;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加强与济南和济宁的分工,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加强与邯郸的分工;而造纸业主要与德州进行分工。
借助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启动综合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对传统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进行转型提升、整合重组。金属加工作为制造业的上游行业,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等子行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不高,应是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同时,聊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纺织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完全可以承接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转移。聊城要充分利用现有主导产业的工业基础,突出金属压延加工、农业机械装备、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制造5大产业的地位,与半岛蓝色经济区沿海7市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
同时,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金融运作机制、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加强与“一体”中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区域间的互动长效合作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同时构建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基地,将山东与山西等地区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原料。
(三)基础设施接轨
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一体化是聊城市成功对接其他经济圈基础性的因素。必须首先抓好规划、交通、信息、市场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上接轨,为全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划一体化主要是编制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科技、教育、人才规划,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一体化一方面要做好聊城与冀南、豫北高速公路交通设施的衔接,另一方面要做好聊城与聊济淄青交通走廊、聊泰莱日交通走廊的对接。向西构筑与冀南、豫北衔接的高速公路,包括:临清一邢台高速;聊城一安阳一郑州高速;青岛一聊城一兰州高速。向东对接省内交通走廊,包括:对接聊泰日交通走廊,建设聊城一泰安(青兰)高速公路。发展市域干线公路,形成全面发展格局。以聊城为中心,形成中心带城镇,城镇支撑中心的交通支撑网络。预留聊城一泰安一日照铁路线路,预留济聊城际轨道线路(济南一长清一济南中心城区);信息一体化主要是加强政务网的对接、商务网的对接、通信网的对接、广播电视网的对接;市场一体化主要是认真清理地区封锁的政策规定,推进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对接,加强与济南会展业的合作,推进信用体系对接。
(四)“大水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