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营销经典案例范文

文化营销经典案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营销经典案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营销经典案例

篇1

我们都知道“文化”的定义,也知道“产品”的概念,但是将“文化”和“产品”组合在一起我们或许不太了解其中的涵义,当提及“唐装”、“京剧”、“中国书法”、“武术”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什么是“文化产品”。所以文化产品是由文化元素形成的具有产品特性的物质的总和。这其中“中医药文化”当属文化产品中重要的一分子。但我们说的中医药文化范围太广,需要对其进行细分成具有可以推广的文化产品系列。笔者认为中药营销,主要从打造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产品开始。

文化故事

故事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而文化故事主要是结合企业的中医药背景编写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内容,它是通过手册、视频或者FLASH动画等载体进行表现和传达。但同样它是阐发中医药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

案例分析:地处医圣故里的宛西制药,打造仲景品牌,采用仲景经方,制造仲景名药,所以它可以将仲景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编写成完整的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元素的故事,借中医药文化传播企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笔者认为这一文化故事在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很具有代表性,成功之后则成为一经典案例

产品故事

有了文化故事,产品故事也是同理,只是产品故事是从产品的角度去描述,从产品的角度上编写与产品相关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内容,也是通过手册、视频或者FLASH动画等载体进行表现和传达。但故事只是一个引子,重点描述的还是产品本身的相关中医药信息。包括产品的经典验方与产品之间的关联,以及验方背后古代名医潜心研究的事例,都可以编写成生动的故事,借中医药文化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及产品核心竞争力。

案例分析:步长脑心通胶囊是在经典验方“补阳还五汤”处方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味虫类药水蛭、地龙、全蝎,采用了“植物药+虫类药物”的方法治疗中风、冠心病。那么,将此典故通过艺术加工成情节跌宕起伏的视频或者FLASH动画故事进行传播。既有产品信息的推介,又有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也是经典的文化营销案例。

文化项目

文化项目相对文化故事、产品故事,它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它是从整体性来策划的中医药文化内容,并且要有一定的文化平台进行传播,而且它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化内容。

案例分析:东阿阿胶举行的中国阿胶文化节,是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盛会,将阿胶丰富的养生保健价值变成产品和服务,护佑众生。另外东阿阿胶把阿胶文化苑建设成为高标准4A级健康文化景区、中医药文化健康教育基地、传统阿胶制作工坊、养颜养生馆等旅游景点和文化工程,为国内外人士提供各种健康服务。东阿阿胶打造的这种将企业产品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结合的项目,又是文化营销的一个经典案例。

其他的文化项目包括建立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博物馆、创新中医理论并以此理论为指导的系列研究等,都是通过传播中医药文化带动企业及产品品牌的提升。

篇2

腾讯汽车特地对2010年的汽车营销案例做了一个梳理和呈现,希望网友能加入点评,评选出你心目中2010年汽车营销经典案例。

品牌重塑的荣光:宝马“悦”行动

2010年,不少汽车品牌都有改头换面的行动,比如标致的狮子标做了更简洁的改进,奇瑞瑞麒也开始借助G5的上市开始发力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吉利借助收购沃尔沃之际,也开始猛打帝豪高端品牌的概念。但是这些手法,都比不上宝马的“悦”行动来得赏心悦目。众所周知,宝马一直以“终极驾驶机器”来标榜自己无与伦比的前置后驱的产品驾驭特征,但是在中国宝马由于少数车主的霸道行径,一直被打上“炫富”的标签;而在全球化汽车节能减排的浪潮下,宝马不遗余力地发展“高效动力”低能耗的产品,也需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些都是“宝马之悦”新品牌形象的由来。

也正是新3系的大卖、1系和宝马新5系L版本的引进,让宝马在中国的消费群体从少数暴发户,转为众多拥有专业技能的中产阶级人士,这也和国外宝马车主群体所一致的。宝马文化之旅和热心公益的形象也得到了社会的基本认同,这些都是“宝马之悦”新形象得到认可的关键。虽然“悦”行动还将是今后一个阶段宝马的营销重点,但宝马“悦”行动成为品牌重塑的经典案例,已经不容置疑。

体育营销双子星:北京现代和东风日产

2010年是体育之年,冬奥会、世界杯和亚运会贯穿全年,其中世界杯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做的最出色的无疑是北京现代和东风日产,其中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作为南非世界杯的官方赞助商,更是先声夺人,从“现代最佳年轻球员大评选”、“北京现代ix35世界杯主题巡展”、五人制足球进军南非的“东风悦达起亚迷你世界杯”,到现代“购买雅科仕有机会获南非世界杯游”、起亚“我为车名狂,去看世界杯”CADENZA中文名称网络征集活动,以及东风悦达起亚南北世界杯观战团等等一系列活动,集中在2010年春夏季呈现。除了大量的活动造势外,北京现代还在世界杯期间巨资投放CCTV黄金比赛广告,围绕世界杯的营销活动不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东风日产则另辟蹊径,奇骏逍客组织了“超级球迷”竞选活动,最终胜出的球迷将直接在南非观战,成为“奇骏球迷观察员”和“逍客球迷观察员”,加入央视世界杯报道团进行实地采访。

事件营销三剑客:上海通用、东风风神和吉利

2010年还是事件之年,延续184天、观众超7000万人次的上海世博会吸引了众多目光。上海通用不但是汽车主题馆的赞助商,而且联手东方卫视自创了“零距先锋”系列互动体验真人秀节目,在11个城市进行海选,历时80天,路线8000公里驾驶和任务挑战PK,最终赢得100万的合约。本次活动由于有着电视传媒机构的鼎力支持,获得很好的反响,并且也成功地为世博会2030年的汽车主题馆进行了造势和联动。

更有想法的是东风风神S30/H30“征服五大洲”的活动,让不同的用户体验全球从城市到乡村、从热带到寒带、从沙漠到雨林等各种复杂的路线和状况,并将整个线路做全程跟踪直播,历经21个国家、134座城市和行程51000公里,这的确是国产品牌的一个创举,也体现了东风风神产品的不凡品质。

另外一个堪称事件营销的案例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整个过程,这也让吉利当家人李书福成为年度媒体最关注的汽车人。吉利成功迎娶沃尔沃的背后,也让吉利赢得了广泛赞誉,这对于吉利转变以往低端的品牌印象,还是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收购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广告,这个广告效果可远远比一般媒体强多了。

网络营销的大赢家:奔驰SMART

2010年互联网的新概念风生水起,神马微电影、网络剧、微博等等都是浮云,最让人震撼的还是团购。一部只能坐两个人的小车要卖十五、六万,本来就不便宜,但是如果告诉你这是奔驰集团最时尚的小车,相信很多潮人就会说这个价格还成。如果团购满200辆,可以享受到最低13.5万的最低价,相当于77折,相信不少人就趋之若鹜了。9月9日淘宝开团“SMART”,短短三个半小时,205辆SMART就被“团”走,这几乎是以往“SMART”进入中国市场后将近半年的销量。

篇3

责怪大忽悠太多,或者悲叹人心不古、利欲熏心者太多,是简单直观的解释。但营销病症的根源,真的如此简单吗?

不乏从人文、战略、社会价值等角度开出的“校正营销”的药方,这些药方却是听起来有理、做起来不知如何入手:比如说人文价值是营销的核心要素,却无法实证是否没有人文价值,营销就一定会失败;也无法实证,有了人文价值,营销就一定有效。这样的营销最多算是一种营销追求或情怀,并不能成为营销的新趋势,或新方法论。

出现混乱的地方,最后的根源都是认知的混乱,或者更精准地说,是判断标准的混乱:如果赚到钱(有效果)是唯一标准,那么骗子都会被当做成功榜样。

这种标准的单一化,不是自由选择的问题,而是价值标准的错乱,是对“成功”这个商业现象的认知及其判断标准的错乱。

中国营销的真正病症,是对营销的狭隘认知造成:就是说,对于什么是好营销、什么是坏营销,缺乏经得起推敲的、完整的标准。

营销好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总结本土营销成败的现象与规律,我们或许可以对营销应该是什么、区别好营销与坏营销的评估与判断标准,给出一个“中国解答”:好营销的九条金线标准。

标准1:有效(effect)

营销首先、最终都必须接受有效性的检验,但有效并不是营销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最高标准,有效并不拥有对其他标准的一票否决特权。

营销的有效标准,必须具备真实、持久的客户价值,这是真有效;等而下之者,则是蒙骗渠道商、欺诈消费者,或利用人性弱点的巧取豪夺,如无限承诺、有限兑现的服务,这是伪有效。

有效性必定有正邪之分,否则人类社会就退化回了动物世界。那些高喊有效是硬道理的,不需要与这种伪命题进行论辩,只要检视这些企业的行为的有效是否经得起其他标准的考核即可。

那种只管把货塞给渠道商,却不管如何营销的一脚踢式招商,是一种以邻为壑的邪恶的有效。连锁加盟里的骗局、招商里的厚黑,这样的营销效果,会得到认可吗?再光鲜的广告,与这种邪恶的目的相关联,还能持久吗?

营销追求的有效,是第一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标准2:有料(mingingful)

广东话里的有料,指靓汤的味道来源(原料)真实、正宗,无料则是指用味精调出的汤。营销的有料,不单指有客户价值,而且是指满足的是客户正向、有意义的需求与欲望。

有料并不取决于企业自己所宣称有什么,而是产品、品牌、营销行为本身所蕴含的。一部《寿司之神》,让全世界知道了这家几十年如一日做最好吃寿司的日本小店,世界知名、宾客如云也不会改变这家寿司店的经营状态。

格力电器一向以品质优越为追求,一句“掌握核心科技”广告语,告诉消费者使用效果背后的原因,这就是有料。

标准3:尊敬(respect)

尊敬来自何处?用专业的语言表述,就是企业收入来源不能建立在购买者利益受损或不满意的基础上。

百度的搜索竞价模式,是一种不被尊敬的商业模式。以出价高低确定搜索排序的做法,损害了用户的搜索权益。百度搜索,已经是垃圾搜索的代名词。

搜索引擎可以商业化,前提是必须确保用户搜索需求的满足,而不是倒果为因地不顾用户的基本需求,将企业自身的盈利放在首位,将用户不需要的结果放在最前面。这种营销模式如不依赖垄断,迟早会被用户抛弃。

不少博眼球、想奇招制胜的新奇创意,如果违反了这一条标准,无论大小,都未必会有好效果,如京东的以男女关系为画面的物流系列广告,以及小三致原配一封信的某化妆品广告。

这种触碰社会价值底线的玩火创意,轻则损伤品牌,重则让企业一命呜呼。不用过多举例,企业必须明白,用户的尊敬,是品牌的核心战略优势,岂能轻易丢弃?

标准4:喜欢(love)

有人病诟迷恋品牌是一种拜物教,这种偏激观点忽视的是一个基本事实:企业有了品牌意识,才会珍惜市场声誉与消费者的态度。品牌所赋予产品的,不仅仅是一个注册商标、包装,而是企业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与追求。企业正是希望消费者看到品牌及LOGO后,就产生信任感、乐意快速购买、甚至引以为豪、与朋友分享,才会花费资源在品牌的经营上。

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衣服,而是会在香奈儿或ZARA等品牌之间,做出选择。决定这种选择的,不仅有购买力,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喜欢哪个品牌。这个“喜欢”里体现消费者的价值观、审美偏好与情感形式。

在喜欢这种驱动力面前,有用、更好、更先进等,都是毫无意义的。

iphone从硬件性能上,已经不再代表最先进的配置,即使iOS系统,也有了安卓的替代,但是iphone4到5,依然引发换机狂潮。尤其是iphone5的土豪金,竟然打破手机拼大屏、拼厚度、拼几核处理器的硬件逻辑,让全世界都感受一次喜欢的威力。

标准5:风格(Style)

商品的任何呈现形式,都是一种风格。但是,有风格的产品与产品的风格是两回事。

产品的风格意味着产品表现形式的“确定”――这种确定的市场含义就是,消费者已经不需要产品、品牌名称或者LOGO,仅凭借产品的其他元素,就能将产品归入正确的品牌。这就是风格的力量。

每一个品牌,最后都一定会形成若干代表品牌的风格元素,如形状、线条、颜色、构图、样式等。乔布斯在世的时候,苹果推出过黑色的笔记本,现在已经看不见,白色是被消费者认可的代表苹果的颜色。索尼也在尝试各种颜色的笔记本电脑,最后还是发现在黑色里,才能找到索尼的品牌“元气”。

潮流易逝,风格永存。可以肯定地预言,土豪金必定是一个时潮产品,绝不会成为苹果的品牌灵魂。如果出现土豪金气势超过苹果白的现象,那或许是苹果衰败的征兆。

风格是帮助品牌抗击时间与遗忘的杠杆。风格的核心作用,是抵抗岁月这把杀猪刀的侵蚀。

风格不定或多变,往往是衰败的开始。最新的案例,就是凡客诚品,凡客忘记了它的前辈无印良品为什么可以持续成功:从早年人民时尚的草根气息,到随意怒放的萎缩文青,市场的下滑与风格的紊乱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形成稳定的风格是品牌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企业不是偶然,而是有意识地在经营自己的风格,并且,具备了拒绝与自己风格不相容的诱惑的辨别能力――风格因自律而存在,以紊乱而消亡。

标准6:德性(Responsibility)

德性是营销的保健元素:有德性不是营销成功的驱动力,但是没有德性一定是营销失败的重要根源。

营销的德性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自然流露。比如,是否尊重顾客?是否善待供应商?是否让员工满意?是否对品质有严格的自律?是否敬畏法律?是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

在法律(底线)与道德(高线)这两条线之间,有一部分的商业成功,是不违法但不符合主流道德观。中国有一种老板论调,就是认为现有的社会道德或规则本身是不合理的,企业可以通过破坏规则去创立新规则。

这种情形当然是存在的,尤其转型期的社会。但是,真实的状况是:企业在小的时候,低于道德高线的行为,社会的容忍度会大些;企业大了,具备较大社会影响力,如果其行为还是低于道德高线,甚至还以此自辩,恐怕社会容忍度会很低。

王石的捐款言论风波、马化腾强制终止360的艰难决定、马云的支付宝及合伙人风波,都反映德性对于大企业的重要性。李嘉诚、余彭年等长期对教育、医疗等进行慈善捐赠,这是超出企业份内责任的德性作为,自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陈光标开始把高调慈善与推销好人凉茶等产品挂钩的时候,他的慈善,已经开始变味。

营销的德性,不是指营销打着什么慈善机构的旗号,诸如卖一瓶水捐一分钱之类,这不是真正的德性,最多可以算是一次带有善意的促销折扣。

营销的德性,是指超过道德高线的“份外作为”,企业并不从这种行为里获取直接的商业回报,名声除外。因为名声,是所有德性都应该得到的天然回报。

标准7:创意(Creative)

之所以将创意放在靠后的优先级里,是因为大部分企业不需要创意,也能获得成功。甚至可以这么说,真正通过创意获得成功的企业,是凤毛麟角的个案,也是小概率现象。

这样说会让营销人不服气。但事实是中国过去30多年里的绝大部分的传播创意,都是抄来抄去,无非是把美国的、欧洲的很多成功案例,转化成中国的表现形式。消费者自然不需要辨别创意是山寨还是原创,媒介制造出的冲击感受,就已经可以产生效果。

真正的大创意,必须具备原创性。这样的创意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一旦出现,就威力无穷。如耐克的Justdoit,这句广告语,与苹果的ThinkDifferent一样威力巨大。

中国品牌还缺少这样洞穿人性、四海一家的大创意。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呼声,最远也走到了西亚北非,也就到此为止;世界级的华为,却也没有世界级的观念。反观GE、IBM、BP等跨国巨头,在世界级观念的创意与营销上,都值得中国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认真思考。

事实是,你尊重创意、追求创意,愿意为创意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创意。否则,不要责怪创意没有来找你。

标准8:传承(Education)

营销的传承,与人类一切事物的传承规则是一样的,即取决于事物本身的价值性,而不仅仅是诞生时的效果,如书法、绘画、文章、器物、建筑等。

营销可以有教化价值、能够被传承的,不是一个产品、设计、广告创意、传播、活动等赚了多少钱,而是那些营销带给后来人多少启发,尤其是总结为理论或方法论的营销案例及思想。

比如,以生活形态与价值观(LSAV)的消费者分析模式、定位论方法、蓝海价值曲线与四步框架、奥美360度品牌传播管理、里夫斯的USP、DDB(恒美)的ROI工具等,这些理论与工具,让营销成为一个严谨的专业,可以持续创造营销亮点,而不是随兴所至。

一个工具被反复应用都能屡试不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工具才会由方法而成为方法论,才具备传承的潜力。

中国营销界的出书热,大多数提供的不是方法,而是神话:惊天创意如何让企业从多少变成了多少。

若干年后,后代人对于一个品牌花了多少钱、请了什么巨星、当时如何铺天盖地这类效果,可能毫无兴趣。曾经的辉煌并不是传承的入场券,如TCL的宝石手机。

营销的传承价值意味着,不仅让人欣赏你的成功,而且可以帮助别人复制你的成功。

标准9:经典(Classic)

经典比传承容易。因为经典是最多被关注、被不断提及的案例,经典的营销案例,是营销成为专业的最佳证据。同时,经典本身未必一定会传承,经典可以仅仅释放短暂的光芒。万宝路的品牌创造过程,是营销史的经典,却很难传承(越来越严格的禁烟限制)。

小糊涂仙酒、来福灵杀虫药、铁达时手表、柯达一刻,都是营销史上的经典,这些品牌即使风光不再,也依然闪烁光芒。它们的创意都符合李奥贝纳总结的规律:好广告要以信心与希望穿透人心。

小糊涂仙将历史文化的幽默智慧与产品进行的巧妙嫁接,树上生花,借力发力,体现了营销的最精髓价值:以小撬大、兵不血刃地占领市场,是营销的经典。

正在发生的营销新经典是小米手机,代表着从传统营销路径进入社交化电商时代。

小米3的首发记录:86秒=10万部,算上部分购买配件的,手机部分现金回款超过2亿元。与土豪金相比,小米的一年,仅等于苹果的一周(1000万部手机)。与天猫相比,小米还是轻量级。但是,86秒=2亿元(小米3),与24小时=191亿元(2012年淘宝天猫光棍节),哪个显示出革命性特质?

小米3的回款速度是233万元/秒,天猫的回款速度是22万/秒,小米是天猫的10倍。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电商订单与银行系统的效率,已经可以支撑“天量级零售”。

这是小米营销必会进入经典行列的意义所在:小米的营销模式,是一个正在到来的新世界的代表。

篇4

关键词:白酒;洋河酒业;新五力模型

所谓新五力模型就是竞争力、执行力、成长力、生命力、学习力组成的一个360°闭环式发展模型(如图1)。企业可以从五力模型中任何一个力切入,诊断企业发展在五力分布上的优劣势,全面分析,重在找出关键问题,关注相关非核心问题。

洋河酒业集团在其成长过程中已逐步形成并具备了此五种力,即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能力)、执行力(把事情作对的能力)、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生命力(追求理想的内在力量,创新能力)、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一、洋河酒业发展之竞争力

目前众多的白酒企业普遍缺少竞争力。对于洋河而言,其竞争力回到了产品力层面上,首要任务就是从产品着手,整合产品线,上市新产品。对产品的口感、香味、功能、包装进行创新,提高产品力,尤其是新产品洋河蓝色经典上市工作,恪守严格的新产品上市原则,推出系列具备个性的新产品,完善产品线,形成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有效产品布局。同时,洋河对现有的产品线进行测试,进行实质有效可行产品线整合。

二、洋河酒业发展之执行力

白酒企业普遍缺少的就是执行力,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懂市场和做市场的人才。洋河酒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企业采取一系列执行力培养的措施:培训外包,邀请具备实战营销咨询的白酒营销培训老师,进行嵌入式的企业内训,帮扶企业营销人员提高营销进技能,并督导执行;引进人才,高薪聘请知名企业出身的具备实操能力的白酒营销经理人,组建团队,锁定市场,进行实战锻炼,磨练一批营销实战队伍;引进外脑,和具备实战营销咨询服务的外脑合作,进行贴身式服务,让营销咨询师通过样板市场运作,现场培训和指导,协同企业员工一同操作市场,锻炼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中层队伍,培养企业中坚力量。

三、洋河酒业发展之成长力

企业发展之成长力即企业持续获利的能力,白酒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成长力问题,即企业生存的问题。洋河认识到企业应该以业务、利润为导向,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必须保持企业持续的获利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相对的抗风险能力,否则一旦现金流短缺,必然导致多米诺股牌式的连锁反应。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洋河改变微利现状,提高获利能力的战略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产品线向中高档延伸,开发出洋河蓝色经典等系列,提高单品获利能力,在市场总量减少和竞争对手挤压的情况下获取相对高额利润。建立市场根据地,在江苏地区开拓市场根据地,做到区域为王,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并为拓展其他区域市场保障给养。缩减县级买断品牌,因为那样虽然风险很小,但是利润单薄,在规划不力的情况下甚至阻碍着企业整体利润的提升。

四、洋河酒业发展之生命力

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对于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白酒行业而言,酿造工艺和生产科技的创新已经很难再有较高的突破,而且在茅台、五粮液等大企业工艺领先的环境下,洋河只有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定位上寻找差异化。

新产品技术创新。近年来,洋河酒业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将白酒的传统工艺不断赋予新的技术内涵,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花大力气搞新一代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洋河承担的“生物酶酯化技术在白酒生产的应用”等科研成果通过了省火炬计划项目验收。“洋河蓝色经典”新品就是该技术成果的集中体现,成功建立起适应消费口味的勾兑模式和框架结构,成为绵柔型白酒的经典之作。

品牌定位创新。近年来,洋河一直在审视并寻找一种不同于任何一家名酒厂的文化定位。它既要传承洋河酒文化的传统特色,又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更要与企业文化融于一体。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洋河长期积淀的蓝色文化从自由王国走向必然王国。这是一种适合洋河自身发展需求的文化定位,也是洋河为中国酒文化创新所做的一场有风险的实践。

五、洋河酒业发展之学习力

没有学习力,只能被淘汰。洋河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为发展目标,以强化企业经营能力为实践目标,强调实战学习,尤其是重视企业一线业务人员的培训和锻炼。督导式实效培训,在巡视市场时培训一线人员,工作和培训相互融合,在培训中解决市场问题,发现问题现场培训,就地解决;嵌入式实战培训,结合白酒实战营销案例,转嫁给业务实际操作经验,并在和企业或经销商操作市场的过程中,一对一的强化培训,经常及时召开总结会和工作会,制定详尽的执行手册;培训和绩效考核挂钩,强化企业学习,建立自上而下的学习机制,让管理者和营销人员一同接受培训,并在实践中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品牌背后的文化渊源[J].市场营销导刊,2004(6).

2、何足奇.中国白酒:走向形象消费[J].糖酒快讯,2003(5).

篇5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一名:“烎”字开火 “囧”靠边站

标签:文化味

事件:此前,“烎”这个字还作为网页乱码而存在;此后,包括CCTV、BTV、凤凰卫视等近十家影视媒体,以及包括《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文汇报》、《羊城晚报》、《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甚至香港最为八卦的《苹果日报》等近30家平面媒体,争相对一夜走红的“烎文化”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当“男人最重要的不是帅,是烎!”“中国人烎起来!”等,成为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为人们大为利用和评说的时候,“烎”字已经跳脱出它的本义,替代“囧”“槑”,成为了新一代的网络新文化。“烎文化”的打造,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公共关系机构—-蓝色光标针对2009联想IEST赛事及品牌推广所策划一次互联网营销。它紧紧抓住了游戏人群的精神内核,通过基于互联网文化的打造,在为期十天、环环相扣的互联网运作中,将“烎”的字形、字义在游戏人群中迅速引爆,并延伸至大众文化,最终成为社会热议的热点话题。

点评:自网络公关成为各大公关公司重点转型的业务拓展新方向以来,如何制造互联网热点事件,一直无法摆脱诸如芙蓉姐姐、流氓燕、艾晴晴式的美女加脱衣服或者性热点的图片推广方式,也无法和客户需求和推广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也成为众多营销机构和厂商面对的挑战之一,而“烎文化”的打造,从文化流行字的角度出发,紧密的结合联想的推广需求,不仅开拓出了新的互动营销推广模式,成为行业里程碑式的标杆案例,同时也使得对网络公关存在误解的媒体和公众另眼相看:原来,网络公关可以这么玩!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二名:汶川地震一周年 满园悼逝者

标签:病毒式 震撼内心

事件:“5·12就快到了,我们为纪念那些逝者、为了鼓励生者,做些什么吧……1、请在5月9日在自己菜地种上,68小时成熟期,刚好可以在5月12日开放。2、5月12日这一天,请大家不要在任何人的菜地里偷窃。3、请大家把这份帖子转贴下去……” 4月28日,开心网(),借助媒体报道,据统计,在招募计划发起之后,就有近4000名志愿者报名,火爆场面堪比公务员考试,而随后选出的100名志愿者在四川和贵州支教过程中,也通过互联网时时传递支教信息,娃哈哈的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大幅提升。至今,我们只要登录支教专区论坛,都能感受到那些志愿者与孩子们感动的瞬间。

点评:之前我们看到一个雪弗莱红粉笔计划,通过互联网招募车主支教一周,这个被更多的人看到是一种作秀,但同样是CSR,同样是借助互联网,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又看到网络公关的另外一种魅力:重大社会性事件,只要利用的巧妙,不仅可以达到企业品牌推广的良好效果,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网络公关从业者,我有幸参与了整个事件的策划与推广,当我看到志愿者们胸带大红花坐上前往支教路上的大巴时候,当我看到那些志愿者忍着寒冷和寂寞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当我看到志愿者们发来支教感言与网民分享的时候,再次感到网络力量的强大。娃哈哈“接过爱心教鞭,托起明天希望”的公益行动,通过开辟专区论坛这种方式,不仅给志愿者一个好的沟通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与高人气网站的商业性质的合作(广告投放,专区维护),巧妙的避开炒作、渲染以及灌水、无休止的发帖等人为因素,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同样的案例诸如李宁互动社区的推广与运营,索爱粉丝社区以及雪弗莱红粉笔计划等。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四名: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标签:一句话 全民大娱乐

事件:2009年7月16日10时59分,一个名不见经传被成千上万网友称为“贾君鹏”的网友,突然在短短几小时走红网络。许多网友在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纷纷悬赏寻问“贾君鹏 ”为何人,更有不少网友加入恶搞队列,组成异常庞大的“贾君鹏家庭”。有网友把“贾君鹏”事件戏称为“一句吃饭引发的血案”。而“贾君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红于中文网络堪称是一个奇迹。百度“魔兽世界吧”里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近乎调侃式的话,在短短的5个小时便引来了超过20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近万名网友参与跟帖。许多网友把自己的网名改为“贾君鹏的妈妈”、“贾君鹏的姥爷”、“贾君鹏的二姨妈”、“贾君鹏的姑妈”……形成异常庞大的“贾君鹏家庭”。截止至2009-10-24 14:25,此贴达到13178 页,回复395335条,401901楼,突破40万。

点评:现在无法考证这个事件到底是人为策划还是网民自发的行动,贾君鹏成为2009年度最大的网络红人,这一点是不可争议的:“贾君鹏”已从网络世界走向现实,无数的人都在借此恶搞或表达情绪。“哥做的不是XX,是寂寞”这句话也成为贾君鹏事件之后的衍生网络热门词汇。后来有很多人出来认亲,自称是贾君鹏事件的幕后策划者,足见该事件的火爆程度。这个案例,让正在审批过程中的“魔兽”成为最大的赢家,也许,他们一分钱的推广费用都没有花。不仅如此,引起各领域专家的关注、评论,以及境外媒体的聚焦。有人如此给它下定义:一句呼喊,喊出了千千万万寂寞的灵魂。一个虚拟人物,一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帖子,却能成为2009年的经典,值得我们深思。那些资深的网络公关策划专家,资深的网络文案,从这里能学到点什么吗?虚拟人物形象的推广,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借鉴,诸如联想的酷酷熊,兔斯基,张小盒等,但如何将企业需求用一句经典的网络流行语结合起来,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五名:彪悍的小Y闯天涯

标签:新角度 新玩法

事件:在短短2天时间里抢占了天涯近三千个沙发;他在天涯的单网点击超过1,300万次,网友回复超过17,000楼;在《上海晨报》、《南方周末》及新浪等网络主流媒体的评论中,他是继贾君鹏后的又一次网络事件……他便是在天涯迅速蹿红的“彪悍的小y”。紧密的抓住了网民猎奇的心理,在凭借着抢沙发和凡帖必复的彪悍行径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追捧,在天涯搭起了“万丈高楼”,并创下千万点击。巧妙地利用抢沙发和凡帖必复等社区文化及网络新兴名词进行产品的推广,使得“彪悍的小y”的种种彪悍行为与ideapad Y450产品彪悍的性能高度契合,从而为企业的产品营销带来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拉动了销售,实现了网络营销的主旨。如果站在企业营销的角度来讲,“贾君鹏”事件只能算一次成功的网络热词炒作,而“彪悍的小y”才是网络口碑营销的经典案例。

点评:这又是蓝色光标的一个经典案例,所以认为是彪悍的小Y缔造了网络公关奇迹,成为网络公关产品类推广的又一个新的推广方式,有专家认为,这是网络公关产品类推广的里程式的案例。笔者认为网络公关中是大多数企业忽视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只停留于“单边对话”,而没有发展为“双边谈判”,而在该案例中,“双边谈判”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抢沙发、凡贴必复,就是一种新的“谈判”手法。“互动创造奇迹”这不在是一句空话,正如资深网络公关专家赵勇在博客里写到:该案例给了我们三个惊喜:1, 更有商业道德;2, 策划很有趣味;3, 执行区隔对手。也许,这会成为网络公关的三原则。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六名:奇骏南极之旅博客营销

标签:博客整合营销 网络公关手段组合

事件:2008年12月10日,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联合召开新闻会,宣布东风日产与国家海洋局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同时,11月初上市的东风日产智能全模式城市SUV奇骏,将成为“中国南北极科考独家专用乘用车”及第25次南极科考建站活动的后勤保障用车。2009年1月5日,奇骏将随同南极科考队员启程奔赴南极。东风日产在奇骏南极之旅活动在网络公关宣传方面以博客营销为主要宣传方式。建立官博3个,东风日产随队人员个人博客3个。本项目核心博客为新浪官博和腾讯官博。在博主推广、BBS/社区推广、网站编辑推荐、QQ群/MSN群推广、EDM推送、博客圈推广、博客底层链接推广等推广手段的综合应用下,新浪官博和腾讯官博的点击量在短短50天内达到了220万,回复量达到了1.8万,转载量达到8万。

点评:博客的商业模式一直是众多博客运营商头疼的事之一,不管是曾经辉煌的博客中国,还是四大门户的博客频道,不过名气超高的博客主倒是成了公关公司的赚钱工具之一。虽然有很多商业机构入驻了,但企业博客的运营和推广依然停留在简单的企宣稿件的。奇骏南极之旅的博客营销推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思路,事件性的炒作,摆脱了以论坛,新闻稿的传播方式,而采取了以官方博客、随行人员博客以及近百位草根名博的配合,达到了应有的传播效果。同时,将社区推广,IM群推广,EDM推送等传统模式结合。是一个应该值得学习的经典案例,也为汽车网络公关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七名:强生可伶可俐向青春告白微博营销

标签:新手段 新鲜尝试——微博

事件:上海奥美为知名青少年护肤品牌可伶可俐策划了“向青春告白”活动网站(cleanandclear.qq.com/),并在腾讯旗下滔滔微博网站成功策划打造首部网络微博客小说。由人气作家安意如领创,与用户一起28天创作大接力,最终汇集成10000最原创的绝版青春。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将品牌精神通过有趣的互动形式传递给更多青少年, 鼓励更多人青春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点评:新浪微博火了,而且火的一塌糊涂。在饭否,叽歪等微博网站悄无声息的关闭之后,新浪高调推出了微博产品。这个只能说140个字的迷你博客,依然运用了新浪强大的名人资源,中国的推特,一点都不为过。不过,腾讯的滔滔却已经抢先尝试了,这只小企鹅的能量确实强大。前几天,一位前辈在他的围脖里写到:我们一起写个接力小说如何?这不,腾讯滔滔平台的首部微博接力小说已经悄然落下帷幕了。奥美从来不缺客户,有好的客户资源,加上好的思维模式,敢于尝试最领先的传播工具,可敬!同类的案例诸如联想的终结者B5在新浪微博的官网,也吸引了大批的粉丝。博客的商业价值还在开拓,微博的战争已经打响。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八名:神笔山“黑人漂流”景区互动推广

标签:眼球经济 景区推广 小成本大收益

事件:某华人女性与其黑人男朋友在地心漂流内游玩,在洞内,他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情不自禁地把以后全部脱了,被某摄影师不小心拍摄到,并上传到网上,在网上引起热议,并引起大家对神笔山进行关注。据了解,该案例推广以后,神笔山官方网站日访问人数超过10万人。

点评:借用主策划赵勇的说法:这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经过精细策划的炒作案例;只是几个朋友对于景区互动营销的一个有益尝试罢了。2009年,最成功的营销案例无疑是大堡礁最幸福的工作,具备了一切传播的热点以及互动;国内景区营销,比较抢眼的就是重庆某景区拍摄人体写真。相对比而言,神笔山的互动营销,投入小到可以忽略,但是从官方的流量上回报颇丰。虽然我们不太认可“负面”传播,但是小规模的试验性的互动传播仍然是可以期许的。“猎奇”,也不一定就是坏的,我们希望借助此次案例摸索风景旅游区的互动营销之路。对于小的,没有足够底蕴支撑的风情旅游区,互联网是很重要的渠道,互动营销是小景区吸引关注的必然之路,依靠口碑传播吸引游客,从而达到营销的目标,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九名:互联网首部职场轻喜剧《司马 TA 呀》

标签:视频病毒传播 白领职场

事件:联想扬天 V450 笔记本抓住年轻白领一族在职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困惑,从当下流行的职场生存法则“ S.M.A.R.T.”为起点, 与搜狐娱乐公司专业制作团队合作制作互联网首部职场轻喜剧《司马 TA 呀》,配合互联网媒体脱口秀节目、博客人际传播、草根视频分享等多重传播方式,在帮助初入职场的年轻一代解决工作、生活中诸多心理问题的同时,将产品特性及品牌特征植入其中,打造与目标消费群体息息相关的“活”的品牌,在协助他们树立职场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他们对于产品的信任与信赖,实现了从“满足消费需求”到“创造消费需求”营销转变。

点评:不得不再次提到联想,在此写关于联想的案例。《司马TA呀》从“职场人生”这个生活语境出发,从当前年轻白领中流行的“ S.M.A.R.T. ”职场生存法则为起点,结合权威媒体的影响力、网民互动传播的说服力,运用最生动形象的视频传播手段,让联想扬天 V450 电脑介入到帮助年轻白领解决职场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的过程中,在帮助目标消费群体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价值观的同时,完成产品品牌以及特性的体验。前段时间参与一个项目的比稿,客户需求很简单,就是要求进行视频病毒式的传播,客户需求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网络公关从业者得不断的学习各种技巧啊,小到一个剧本的创作,大到视频的制作,这都是技术活。

十大商业网络公关案例第十名:创维麦霸促销员惊现卖场

标签:模仿真人秀 家电行业试水

篇6

图书既然是一种商品,就应该顺应市场经济的特性,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来促进其销售。但由于图书产品诞生历史悠久,不是现代经济的产物,故而受到一些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使其营销模式受到局限。再加上图书产品的利润相对有限,致使出版社和发行商为其市场营销活动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同样有限。

随着图书出版方式的变革,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不能突破图书的传统营销模式,找到一种顺应时展又适合图书产品的营销之路,那么图书市场终将走到历史的尽头。

互联网媒体以其独特优势为图书营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营销使图书营销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效果更强。尤其适合图书小投入大收益的营销需求。在突破传统图书营销模式创造商机的基础上,真正的做到网络传播效果最大化,我们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下面结合中麒推广策划执行的图书营销案例——《计较是贫穷的开始》,为大家谈一谈这两个关键点:

互联网是眼球经济平台,图书营销需要吸引网民关注

无论是图书还是其它商品,要达到真正网络传播效果最大化,则必须通过制造网民关注,吸引眼球为出发点。图书的热点关注信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作者的人格魅力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这本书通过对真实的作者人生经历“台湾出租车司机周春明奋斗史”进行主人公包装,使其人格魅力得到升华,通过网络平台的高密度传播,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与口碑传播,继而使作者的新书《计较是贫穷的开始》的关注度不断攀高。

2、书中的经典语句

通过对《计较是贫穷的开始》书中经典语句的提炼、传播,使之引起读者的兴趣,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

3、书籍名人撰文和推荐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这本书由名人唐骏和余世维联袂推荐,并由台湾作家萧士美撰文,向消费者传播此信息,借助名人效应,增加书籍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互联网是对比选择平台,图书营销需要专攻消费者情感需求与其达成共识

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是最适合进行情感营销的商品。通过书籍的文化、教育魅力针对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制定营销策略,和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达成共识,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

篇7

口碑(Word of Mouth)源于传播学,由于被市场营销广泛的应用,所以有了口碑营销。

传统的口碑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朋友,亲戚的相互交流将自己的产品信息或者品牌传播开来。

网络口碑营销,又为Internet Word of Mouth Marketing,简称为IWOM。网络口碑营销是口碑营销与网络营销的有机结合。网络营销则是互联网兴起以后才有的一种网上商务活动,它逐步由门户广告营销、搜索广告营销发展到网络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被业内人士称为“病毒式营销”,对此的解释是因为其传播的影响力之大,时效性之强,覆盖面之广。仿佛病毒营销。不少企业家会发现,产品拥有一个良好的口碑,会产生更大的利润价值。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口碑营销,注重网络口碑营销。

我们将口碑营销分为制造鼓动,创造价值,得到回报三个阶段。

鼓动:追赶潮流者是产品消费的主流人群,即他们是最先体验产品的可靠性、优越性的受众,也会第一时间向周围朋友圈传播产品本身质地、原料和功效,或者把产品企业、商家5S系统、周密的服务感受告诉身边的,以次引发别人跟着去关注某个新产品、一首流行曲或是新业务。

价值:传递信息的人没有诚意,口碑营销就是无效的,失去了口碑传播的意义。任何一家希望通过口碑传播来实现品牌提升的公司必须设法精心修饰产品,提高健全、高效的服务价值理念以便达到口碑营销的最佳效果

回报:当消费者通过媒介、口碑获取产品信息并产生购买时,他们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盈利性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受众的确感到物超所值,进而顺利、短期将产品或服务理念推广到市场,实现低成本获利的目的。

网络口碑营销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在这里,凝瑞国际总经理冯华认为口碑营销应以有趣、让人开心、赢得信任和尊敬以及简单为四大法则。

在如今的社会状态下,网络营销逐渐上位,成为营销方式中的主流。而网络口碑营销也是其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接下来带来一个经典案例:

彪悍的小y”千万点击网络口碑营销经典案例

他在短短2天时间里抢占了天涯近三千个沙发;他在天涯的单网点击超过1,300万次,网友回复超过17,000楼;在《新闻晨报》、《南方周末》及sina等网络主流媒体的评论中,他是继贾君鹏后的又一次网络事件……他便是在天涯迅速蹿红的“彪悍的小y”。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小y的名字,说明你out了。

“彪悍的小y”到底是谁?他是如何在天涯这样一个拥有超高流量的论坛里缔造横扫沙发和凡帖必复的神话?是否真的像媒体所说的“几个学生合伙上演的闹剧”?答案不言而喻。从抢沙发到凡帖必复,从爆料天涯各大教派到万人抢楼贴,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绝非一般人所为,而是一次极富创意、策划缜密的网络营销事件。

“彪悍的小y”,是一次针对联想ideapad Y450笔记本彪悍的性能和主流的价位所策划的一次网络口碑营销事件。它抓住了网民猎奇的心理,在短短20天内凭借着抢沙发和凡帖必复的彪悍行径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追捧,在天涯搭起了“万丈高楼”,并创下千万点击。

篇8

郎酒:群狼所过所剩无几

郎酒销售规模快速崛起,2008年突破20亿,2009年35亿,2010年50亿,2012年力争跨过100亿大关,成为继洋河之后又一崛起典型。公司在2001年末改制完成,宝光集团入主,董事长汪俊林顶住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冲突,经两三年梳理整顿,革除积弊,郎酒复苏。短短数年间,郎酒销量增长了10倍,业内外明显感到一股“狼性”的“杀气”扑面而来。郎酒一跃成为中国白酒行业品牌前三甲,如此迅猛的超常规发展被业界称为“郎酒现象 ”。

成功之道一:战略定位很给力,“酱香典范,红花郎”。

近年来,清香回暖和酱香起势都是消费需求多样化的结果。红花郎深入洞察消费环境变化趋势,并且将其战略定位紧紧扣住未来潮流核心――酱香型,直接将品牌诉求定位为“酱香典范”。在茅台的全力推动下,高端市场消费酱香的氛围越来越浓烈,中国白酒一步一步进入了“酱香时代”,此时红花郎乘势而起。

二线名酒启示:“环境独特,资源稀缺,工艺复杂,产量有限,高端定位,绿色健康”――当酱香型白酒的这一产品特色及市场逻辑成立,并长期传播给消费者时,人们对酱香酒便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及思维定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酱香热自然风生水起。在这种时代大背景和消费趋势下,谁抓住了行业本质,快速出击,谁将赢得市场。

成功之道二:重塑品牌,抓住产品个性和品牌本质。

2004年,郎酒集团对郎酒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董事长汪俊林梳理定型郎酒“酱、浓、兼”产品线,拳头产品个性上提出“酱香典范・红花郎”的口号,引领和推动酱香消费潮流;品牌文化上提出“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口号,塑造积极向上的品牌精神和内涵。汪俊林认为,在很多名酒深挖历史底蕴的时候,郎酒强调品牌与时代进步相结合的思路是对的。

二线名酒启示:郎酒和洋河的崛起,尽管在资本及营销模式上不同,但演绎的成功故事都与历史名酒有关,都与产品个性创新和品牌文化创新有关。二者都抓住了白酒行业的本质――产品个性化,品牌高度化,营销专业化,管理系统化,战略清晰化。

成功之道三:群狼战略,迅速推进经营战略的结构化。

汪俊林的“群狼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比喻企业人才的团队协作和个体竞争意识;二是比喻产品线的“群郎共舞”和科学规划。郎酒分别在酱香、兼香、浓香市场上对市场进行结构化分类,形成了以香型维度与价格维度为标准的双维度市场战略。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郎酒资源优势,郎酒在组织机构上选择了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体系。

二线名酒启示:如果说郎酒仅仅停留在对自身资源认知、盘整、定位基础上,那么,郎酒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发展缓慢的二线白酒企业。郎酒在认识到自身巨大差异化资源基础上,迅速推进经营战略的结构化,这种结构化使得郎酒战略资源迅速放大,促使其市场成长很快超越了同属二线名酒的其他品牌。

洋河:崛起并非一夜之间

苏酒曾有过辉煌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以“三沟一河”为代表的江苏白酒稳坐全国第二把“交椅”,此后苏酒却一路下滑。究其原因,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给出“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八个字的解释。江苏省政府曾发出“振兴苏酒”的号召,蓝色经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洋河为蓝色经典产品凝集了三年之功,依托政府和江苏省白酒协会的支持,抓住消费者的“地域文化情结”,先是抢回了“家门口”市场,然后走向全国市场。

成功之道一:品牌定位清晰,蓝色+绵柔香型+男人的情怀=蓝色经典。

在曾经买断风盛行于中国白酒业时,洋河集团也曾大规模地开发买断品牌,但也难逃子品牌之间的内耗及市场监管难以到位的结局。因此,洋河集团重新规划了品牌体系,即重点打造三大品牌,蓝色经典系列、洋河大曲系列和敦煌古酿。其中,蓝色经典系列被定位于中高档以上。因此,2003年蓝色经典的推出是洋河崛起的重要标志。蓝色经典无论在其新颖的蓝色包装上,创新的绵柔口感上,还是从138元到500元不等的阶梯式理性消费诉求上,全方位地对目标消费者产生了积极的冲击,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赢得了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

二线名酒启示:反观一些二线名酒,品牌定位不清晰,或者是变来变去,就难以保证与消费者之间的持续不断地沟通。一个品牌的成功就是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洋河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这条广告语更是深深地打动了目标消费者的心灵,激发了消费欲望。产品核心诉求与品牌核心概念诉求的完美结合,打动了目标消费者的心灵,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及品牌知名度。

成功之道二:市场营销创新,“1+1”步步为营,“4×3”渠道发力。

洋河终端渠道与消费者心智渠道相结合的“双渠道策略”,抓住渠道的心。洋河蓝色经典的持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终端与渠道的有效支持和管控。“1+1”是指“厂家主导经销商配合”的合作模式,说白了就是“大厂小商”。具体执行就是分公司或办事处直接做市场,经销商主要起配合作用。“4×3”是指操作模式,主要特点是注重餐饮渠道,重点运作餐饮终端和核心消费群体,以实现厂商的明确分工。通过中心市场突破,市场扩张,实现洋河蓝色经典的全国市场布局。

二线名酒启示:纵观其成功之道,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不是深度分销模式、盘中盘模式、直分销模式催生的成功,企业更不是依靠一招一式的过硬营销技术,而是依靠相对健全的系统营销整合,在个别子系统形成竞争优势时,比如蓝色经典的价格系统、整合传播系统、渠道建设系统等建立竞争系统以后,整个营销系统能紧密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设定,快速、高效运转起来。

成功之道三:市场营销创新固然重要,执行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篇9

此类问题由于传媒在当今世界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实而显得特别紧迫,尤其是,近10年来,国际传媒业发生了戏剧性的重新组合,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使它几乎成了现代企业活动的代表性举动,并且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势头。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是想知道:雄居全球市场顶峰的媒体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它们的经营特点是什么?基本的运作模式是什么?各自积累了怎样的成功经验?又曾经历过哪些失败的教训?目前的状况是什么?今后的前景又是什么?等等。如果再考虑到中国传媒的市场职能和企业职能正在凸现,各种限制和束缚正有待于冲破,新闻传播教育亟需迎头赶上等因素,寻找“他山之石”、以为我用的强烈愿望就完全具有必要性和适时性了。

《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满足了市场、读者、业界、学界、教育界在这方面的需求。它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年初推出,封底上赫然印有“中国第一套传媒MBA案例教程”的字样。它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把传媒经济、传媒管理引入新闻传播学,抑或是把新闻传播学、中国传媒研究推向经济学和管理学。

《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的选材和论述有特点。美国的媒体案例占了多数,人们常有耳闻、但对其内部运作又不尽熟知的美国大的媒体公司――诸如维亚康姆、时代华纳、纽约时报、迪斯尼、华盛顿邮报、有线新闻网、《读者文摘》、《福布斯》、NBC等―――在书中得到了分析。此外,英国两家,法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各选一家,分别是路透社、泰晤士报、维旺迪、新闻集团和贝塔斯曼,它们大都将基地设在了美国,全球传媒市场权力集中化和商业化,由此可见一斑。这十几家传媒集团把握着世界传媒业的命脉,是媒介产业兴衰的“晴雨表”,在经营范围上涵盖了当代媒体的各种类别,因此适合于作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而被首批引入国门的要求。

另一方面,书中的论述和分析远非以地域、国界和公司注册地为明确的限度,而是通过案例剖析的途径,将全球媒体新秩序的整体特征逐一展示出来。比如,虽然媒体产业仍以国家和地区为主,但跨国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得到加强,有着诸多成功经验的企业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无国籍的”跨国公司,所以像新闻集团、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那样的超级跨国媒体公司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全球公司,而不单属于某一个国家――归属问题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构成趋向国际化的结果。再如,书中所选案例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特点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传媒跨行业融合的趋势,而且正是由于以个别案例为出发点,所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融合不是机械的模仿、盲目的跟风,而是包含着差异的融合,是出奇制胜的融合,是包括失败教训的融合,也是必须与企业历史、主业发展、经营方针和文化理念密切联系的融合。这对于我们理性地认识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并对我国传媒业产生极大影响的全球媒体购并浪潮,无疑有着非同一般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作用。

网络媒体未被专门列入书中案例分析的名下,按照作者的解释,这不是说这样的媒体不重要,而是出于稳定性、总结“定数”(也就是规律性)和集中精力的考虑。如同“后记”所言,“网络媒体是新兴媒体,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应该给予关注,研究。但是由于网络媒体连年混战,上下沉浮,没有定数,为避免分散力量,本书暂未选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能够解释入选案例之所以大都是有着较长历史,经历过风风雨雨、至今仍然成功发展的媒体的原因,同时也使得分析这些案例的著作本身能够经得起相对长的时间的考验,并可以具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

网络媒体未得到单列的事实,不等于说它被完全有意忽略掉了。相反,全球大媒体各自“触网”的经历和过程,也是作者着重阐述的方面。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利,也有崎岖。传媒巨头对网络的态度或是深思熟虑,举重若轻,或是行动在先,总结、调整在后。所采取的对策无不与自身的整体发展相关联,也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意义和创新意义。不管网络经济如何上下沉浮,膨胀和收缩,它的发展趋势都将不可阻挡。就此而言,《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中关于全球媒体巨头与网络关系的分析,为以后网络媒体案例的研究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该书的编辑和写作初衷是为了改进中国传媒经济学、传媒营销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薄弱、相关书籍缺少的实际状况,因此,它从国际媒体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角度来谈论我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使得论述和分析本身具有十分的贴近性,一下子与中国读者拉近了距离。有一些章节极具吸引力,如“维亚康姆在中国能坚持‘内容为王’吗?”、“打造中国迪斯尼”、“(时代华纳)暗渡陈仓进中国”、“NBC的中国功夫”、“(读者文摘)出师中国”、“(默多克)传媒帝国的中国视野”、“贝塔斯曼能否全面打开中国市场”,等等,它们开始集中地把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狼来了”、“兵临城下”等字眼和说法逐层具体化,使之有了内涵和根据,而不再只是警句、口号和危言了。这里表现出作者的一些独到看法和见解,其中不乏事实描述和过程介绍,更有冷静的比较、分析、解释和预测。

与经济管理学的同类书籍相比,此书的写法上有更多的传奇和个人传记色彩,这或许与国际传媒界及其巨头独特的发展史、发迹史有关,并因此增加了此书的可读性和普及性。作为中国第一本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的书籍,这样的可读性是必要的。和其他一般的案例教程一样,书后备有讨论题,它们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把读者的思考引向深入。

篇10

中石化冠名F1,使中国人有机会在自己的家门口尽情地观赏被喻为世界上最刺激、最动感的国际赛事。以往这个烧钱的运动,只有非官即贵才能消受,而现在突然离我们如此之近,世界距离我们更近了。中石化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联想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战火即将在北京燃起,一个诞生于北京的企业,成为奥运合作伙伴,是多么引世人注目。尽管有人担心逐渐走出国门的联想耗巨资参与奥运是否划算,但当联想收购IBM PC部门消息公布的时候,人们忽然明白,联想已有联想的深思熟虑。

海尔冠名澳大利亚老虎队,成为中国首家冠名海外顶级球类俱乐部的企业。海尔是中国国际化企业的典范,海尔所做的一切都与其塑造品牌的战略有关。因为篮球在澳大利亚盛行,因为老虎队是澳洲冠军,因为盖茨是奥运得分王,因而与其说海尔是冠名老虎队,不如说海尔是在建立在澳大利亚的名牌形象。特别是安德鲁・盖茨出任海尔电脑的形象代言人在澳洲引起的轰动及对海尔电脑销售的拉动,恐怕是海尔也未曾想到的。

业内人士之所以将中石化冠名F1、联想成为奥运全球合作伙伴、海尔冠名老虎队誉为2004年中国三大经典体育营销,就是因为他们的创新和巧妙。

篇11

今年1月中旬,携程宣布将成立专门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公司,管理团队全部为重量级人物:范敏将任该公司董事长,旅游业务副总裁郭东杰任副董事长,副总裁庄宇翔任总经理。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携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公司基本处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神秘”状态。让笔者意外的是,携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头一次“亮相”,就是接手了一个“滚烫的山芋”。

泰安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泰安市旅游局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泰安市共接待游客836.3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6%和14.87%。从数据看,泰安的旅游业发展应该令很多旅游城市羡慕了,可了解泰安的人知道,当地的旅游发展极不均衡。到泰安的游客,绝大部分都是为登泰山,旅游活动围绕泰山为中心展开,在泰安市区停留时间很短,去其他景区的就更少。如何能利用泰山的客流量来拉动泰安其他景区的客流增长,一直是泰安旅游发展难解的谜题。

携程能为泰安解开这道题吗?笔者真心希望他们可以,因为如果这个案例成功了,将为全国很多地方带来借鉴的意义,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件大好事,绝对值得鼓掌叫好。但目前看起来很难。

庄宇翔表示,携程有信心做泰安的目的地推广,是因为高铁把北京、上海两个主要客源地到泰安的时间缩短到2.5小时以内,所以去泰安也可以是周末短期旅行的选择,这市场必然会大增。

笔者并不怀疑高铁会给泰安带来更多的游客,也不怀疑携程对泰山门票的销售能力。笔者的疑问是,登泰山如果是一天时间,另外两天如何能让游客留在泰安,而不是去同样在高铁线上的济南和曲阜呢?泰安其他的景区可以和周边的目的地竞争,把客源留在泰安吗?庄宇翔对这个疑问也没给出答案,他只是说肯定要想办法和周围城市竞争,随后说“他们(指泰安旅游局)比我们更清楚这个事情难度很大。”

对泰安三日游产品销售预期有多少的问题,庄宇翔也是犹豫了一下用了一个疑问句做回答:“10万?”随后又自己解答说,“那也不少了,一天几百份了。”这个数字就算是完全实现,以目前泰安旅游市场的规模,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只能理解为,双方不过是在尝试推广这个三日游,都并不抱太大的期待。这让作为观众的笔者失望了,笔者对双方的合作能有个重大成果还是很期待的。

年初,携程高调进入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赚足了业内关注,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能有什么“秘密武器”来打开这个市场。按照业内的估算,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个1000亿元的大市场。而且这十几年来,各类在线旅游创业公司在这个市场上前仆后继,没有一个成功的。

山东旅游局的市场营销一直在全国一流行列,已经有多个经典案例成为行业标杆。今年,山东省旅游局率先提出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化,并把主要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网络渠道。

篇12

虽然我平时把研究营销当作一种爱好,但好久没有光顾书店,今日闲暇到书店中无意中看到了国内著名营销专家李海龙先生的《赢——解决企业与品牌的营销难题》,禁不住翻阅了几十页,然后就爽快的买回家,一口气把它读完。

国内营销书籍有四类:第一类是西方营销的经典译本,主要是一些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著名跨国企业的成功案例,这类书说实在的很能开阔视野,提高理论基础,但对实践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再说读多了也大同小异;第二类是国产的大杂烩,许多作者为了出书而出书,把许多国内外的先进东西拼凑在一起,象个大杂烩,没有自己真正的观点,这类没有灵魂的书只能浪费读者的时间。第三类是学院派的书籍,一般出自一些著名的院校教授,显得空洞无物,理念和案例都严重落后于中国的营销实践,这类书适合入门的营销人阅读。第四类是实战派的书籍,作者一般都在企业高层或者著名咨询公司从业多年,他们学贯中西,更主要的是能在实践中发现许多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这类书适合营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阅读,李先生的书就属于该类。

营销实践是一件注重实效的工作,没有人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总希望能从书中得到启发,对实践有所指导。研究理论是大学教授的工作,理论实践和创新是企业营销人的职责。教授必须站在营销的前沿,高屋建瓴的引领中国营销发展;而我们的营销管理者关键是找到一种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李先生在该书中提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理念,立即得到了众多企业营销实践人的呼应。我们没有资格对世界一流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说NO,但他们的作品未必适合我们。我们需要一个了解我们体型、喜好、实力和文化的设计师为我们量身打造自己的服装。营销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学习先进理念,但不要照搬,不能“吃了牛肉就变成牛”,应当寻找适合自身企业资源的独特策略与方法,这是笔者与李先生的共鸣。

《赢》书写作风格保持了快餐文化的特色,语言风趣幽默,许多到位的比喻把复杂的原理变得非常简单,只有大师才具有这种举重若轻的魅力。在轻松的写作风格中,在大量案例的旁证下,许多晦涩难懂的策略和理念,显得那么简单而有力。该书运用了许多最近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鲜案例来阐述作者的独特观点,有许多出自李先生之手的案例还是第一次暴光。该书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在愉快的阅读中经常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许多指导性的建议使笔者受益匪浅。

好东西一定要与大家分享的,以营销为乐趣的职业营销人,相信在阅读《赢》书时会有更多的收获。欢迎营销界的朋友与笔者就李先生的书进行交流沟通。

篇13

“我的生活虽然是漂泊的状态,但实质上又是稳定的,因为始终保持了与社会生活的接触,社会性比较强。”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内蒙人,宋平亮个头不高,脸型瘦削,不掩饰、不做作,大方、自然、随性,有神的眼睛中还透着一股江南人具有的聪慧,豪爽的性格之外也多了几分细腻。

药品销售、广告策划、茶艺钻研、创意发掘、传媒营销、酒水运作……宋平亮的事业链条越来越长,最终依托独自经营的商贸公司,他在酒水行业里找准了自己的新坐标。宋平亮说,这么多年来他的领路人就是自己,在摸爬滚打中深谙事故,逐渐懂得了创意之道、营销之道和人生之道。

寻梦向传说蜕变

如同展翅于广袤草原上的雄鹰一样,即使是无际的天空也难以容下它那颗飞翔之心。1982年,宋平亮出生于内蒙古一个名为科布尔镇的普通工人家庭。抱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怀揣着仅有的几十块钱,2001年,他坐上了开往首府呼和浩特的火车。“就想出去看看,见一下世面,想活得更精彩些。”他回忆道,从业初期自己的身份多是在医药和酒企任职销售代表。

外出见世面,起步的人生路也算顺风顺水,现实也帮他按了一下快进键。因为业绩突出,宋平亮多次受到领导的夸赞和褒奖。不久之后,所在的药业公司把他派到重庆担任区域销售经理,主要负责产品招商、渠道拓展和客户维护,期间还多次派他到北京开拓市场。

“那时候靠的就是创业的激情,一直在推动着我前进。”宋平亮说,为了弥补短板,在工作之余,他进图书馆、上互联网、买资料、买书籍,拼命汲取知识中的营养成分。那段时间,他如饥似渴阅读了很多营销与管理类的书籍,并结合从业实际,还琢磨了营销中很多深刻的问题。

在多年学习并实践过的营销模式中,尤其是亲历过全国保健品暴利时代后,宋平亮曾一度非常推崇蒙派营销,有个经典的案例被他一直津津乐道。2005年,重庆市家乐福广场上发生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大抢购,多数当地人至今对此事还记忆犹新。当时,为了助推一款新产品快速占领重庆市场,依据产品定位和消费心理,宋平亮和他的团队精心策划,组织了一场万人空巷的抢购活动,这在重庆引起了很大轰动。而这个经典案例,随后也被其他同行纷纷效仿。

提起这段经历,宋平亮感慨,随着药品行业由“粗放式营销”向“精细化营销”的转变,加上行业内对强化终端建设和售后服务的重视,他自己所推崇的营销模式也逐渐趋于理性。是金子总会闪光,他相信这句真理。由于思维超前、思路灵活,他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周围很多人的认可,也正是因为这段日子,让他积累了很多高中低端渠道和市场资源,这为他后续发力提供了强力支撑。

从保健品行业逐渐淡出后,宋平亮又先后在重庆晚报、成都古蜀矿业、中国和盛祥古典家具艺术中心、北京青花瓷酒业、青花瓷文化传媒等不同行业单位担任要职。这些经历让他觉得,“一个人想要具备多重能力,首先得学会思考,然后需要弄明白人生中那些难以掌控的东西,最后就是要具备克服困难的毅力,靠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管理角度分析,宋总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领导者。”身边有朋友评价宋平亮说,因为他在做事时经常会考虑资源整合、与人合作、利润挖潜等问题,而这些意识若没有丰富的阅历是很难具备的。

远见与勇气定新位

从市场营销步入创意策划,从钻研茶艺到探索酒道,宋平亮从中深切感受到了文化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商业中的文化发育和发展,体现的正是全球经济活动文化内涵的深化,而商业观念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又体现了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是兼容性的内涵和创新性的交叉。

在北京青花瓷文化传媒任职市场总监期间,宋平亮对传媒公司投资老板、身为青花瓷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明颇为钦佩。也许同为80后的原因,宋平亮从他身上看到了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也目睹了品牌文化在商业市场上攻城略地的可怕力量。“这种榜样也是我对自己事业和人生的核心定位。”他说,80后年轻人敢闯更敢拼,唯独缺乏文化信仰与踏实做事的态度,而他正不断在找回这种归属感。

“在全球范围内,白酒最能体现文化这张牌,白酒是全球文化的集大成者。”宋平亮认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为白酒注入了灵魂:“中国文化能走多远,白酒就能走多远。酒是文化和人生的精髓,让我的身体里能涌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他小心翼翼拿出一瓶目前正在运作的一款青瓷白酒,做了个比喻,“我经常把自己的坎坷经历比作这款经典的青瓷白酒,酒器需要长时间的高温烧制才会显现它胜似翡翠的质地,酒浆则得经过多道复杂工序酿造后才能溢出浓郁的香气。”

“白酒有文化,洋酒也讲文化。”宋总说,五大名庄卖的不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而是文化,这是多数中国酒企业先天欠缺的。他以列入自己经营范围内的加拿大原产“水晶头伏特加”为例,认为洋酒文化需要长期沉淀和积累,而并非规模大、生产线长就能任意赶超的。

在宋平亮看来,如今的酒业并不像几年前那样了。早年间,酒企经过简单包装后单枪匹马上战场,在短时间获取丰厚利润,而着眼未来长远发展的并不多,这也导致如今酒业市场上乱象严重。“这是在打低层次的资源消耗战,而非高价值的品牌战,进行战略整合的资本运作手段,才是未来酒水行业的大势所趋。”他说,自己也不断整合着所拥有的强大的资源体系,努力在酒水行业“全国化、资本化、板块化”的竞争氛围中分得自己的一杯羹。

篇14

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恶搞组图的方式成为舆论热点,恐怕是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始料未及的。从目前报道来看,对微博中风头正劲的恶搞行为,无论是成都杜甫草堂,还是巩义杜甫故里,都持一种不欢迎甚至批评的态度。但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它只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而已。

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是年轻网友以讽刺、幽默、游戏的视角,来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娱乐大众的一种网络风尚。在知悉恶搞文化的网友眼中,凡是能够通过再编码、再创作而流行于网络的东西, 无论是电影、革命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几年前红遍网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堪称网络恶搞的经典案例。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可能是它充分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一方面,如今的微博俨然就是一个集聚了数亿围观者 的广场,分享资讯、寻找娱乐是这个广场的主流话语之一,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另一方面,微博时代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 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恶搞参与者实质上推动了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