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生命安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安全事故;生命安全教育近日,一场意外的春游交通事故更是为举步维艰的春游之行兜头浇了一盆冷水:4月10日上午,海南省澄迈县一辆载满春游学生的客车发生侧翻,当场造成8名小学生死亡,32名小学生受伤。当晚,海南省教育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校外集体活动必须严格执行报告审批制度;11日,教育部再发紧急通知,同样强调“严格审批学校组织春游”。
2006年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2011年03月16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2010年3月8日至5月4日,短短57天内,海南各地已有17名学生溺水死亡。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我国少年儿童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次,安全教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尤为重要。要确保学生安全,必须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真对性和有效性,尽量将安全事件消与无形,将安全损失降到最小的程度。
要做好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己的东西随意乱放,等到用时才去找,找不到了就急着找老师,这种现象在学校中经常发生。还有课间活动时,经常发生弄痛,弄伤,急着找老师的。我们应该把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安全逃生,自救技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他们在从小伊始就有这种意识。
学校要通过张贴各种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教育黑板报,上安全教育课等方式,使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安全知识,在学校浓郁的安全氛围感染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如: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事情做错了,可以改正重来,我们的生命一旦失去了,还会再来吗?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地震中如何避险自救呢,……教学中通过学生认识安全标志、学习有关交通、防火防电、饮食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二、认真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学校的安全已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落实。做到每天两个一:课前一分钟的在校安全教育,放学一分钟的安全交通警示教育。在班级要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班级每周要开一次主题安全教育会,学校每月要开一次安全教育会议,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安全事例及经常遇到的突发事件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并通过讨论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正确做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真正做到有效地预防和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危。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学习一些有关的安全小常识,以便应急。
三、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存在
热爱美好的生活,珍惜、关爱和呵护生命是教材的主体内容。认识生命要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入手,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设计让学生从"奇妙的我"开始来探讨自己身体的秘密,这是他们最容易接受,也是最感兴趣的事情。以此来培养学生珍爱自己的情感,对自己充满自信和兴趣。激起他们乐于爱护自己的身体的意识。还引领学生养成正确的坐、立、走等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与作用。知道男、女身体的差别。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在教学中运用询问父母等方法让学生进行初步的调查学习。比如"身体里面的秘密"活动,通过学生询问父母等方式了解自己健康的皮肤、强壮的骨骼,然后说出自己所能做的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健康成长,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让学生通过了解心脏、肺、胃、肠等主要器官以及他们的作用,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兴趣,喜欢自己。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讲述自己掉牙的经历。通过学生遇到的正常的生理现象,来探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正确面对各种成长中的问题。
让学生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首先从呵护自己的身体做起,通过设计"做自己的守护者"让学生能够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生命,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增进学生对自身的关怀。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比如上学路上遇到的情况、一个人在家里时的情况等,让学生进行分辨,建立在任何情况之下,生命是第一位的这样的生命意识。而"我的身体你不能碰"不仅是安全教育,更是一种对生命尊严和个体独立性的呵护。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危险是可以化解的,"生命的教育"集中呈现给学生的就是在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危及到生命的一些危险。其中居家安全是学生最切实的安全教育内容,对学生来说,家里的厨房危机四伏,而受到忽略的各种电器,饲养的宠物等,都可能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伤害。就是为学生学习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课程,这是它所要承担的特殊任务。
四、帮助学生认知“感恩亲情,关怀生命 ”
"爱"是生命的主题,让学生认识爱,学会爱,进而对社会具有感恩的意识,不仅是让学生对社会有所回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情中体验到"爱"的时候,会使他们更加感觉生命的美好。"我从那里来"设计从妈妈对自己的哺育入手,模拟各种活动增进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浓浓的亲情,使学生对妈妈更有一种依恋和感恩。而在"生命的关爱"中,在"我的爸爸妈妈"的活动中,涉及到的将是维持家庭生活的过程中父母的辛勤劳动,使学生在感动之余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谢父母,我们要珍爱生命。
由此让学生在学习生命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对父母、社会的感恩意识,以及对自己神圣的生命的珍惜。关爱和感恩不能止于亲人,要涉及更多的人。在沟通与交往中以爱心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必须的生存方式,同样地,人类生命现象会很复杂,如果面对残疾人或者生活上有巨大困难的人,学生该怎么办呢?"感恩生命"以及"学会行动"等活动引领学生来感受、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对其他的人充满爱心,热爱每一个生命体,同情与关怀需要帮助的人。对残疾人不歧视、不回避,与他们交朋友,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人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的,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反思,明白我们面对着个体与群体等等各类关系,要生命愉悦、有意义,就要与他人或者外在的环境处理好关系。探究"爱"的价值与内涵,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1.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生命教育贯穿一个人发展的始终,它主要强调生命的主体性,通过各类形式的活动来强化生命的重要性。从教育角度而言,生命教育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引导其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在遇到挫折时,敢于面对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和如何利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2.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原则。
开展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尊重。语文教师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时,必须热爱和关怀学生,结合小学生发展特点和自身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第二,遵循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并联系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生命安全威胁,不断提升小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并贯穿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最后,遵循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由于每个小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面对全体学生,还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尽量开展形式丰富的生命安全教育,以照顾全体,并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案例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案例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比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实事,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努力求生、与命运抗衡的一幕,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在选取视频的时候,必须考虑小学生的特点,不宜出现血淋淋的一面,主要突出正面内容,即地震中的人们如何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与生命抗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一段视频的播放作为整堂课的引入部分,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自然地引入到《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告诉学生们生命的价值,达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强对事物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中,贯穿生命安全教育,引领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如,在学习《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然后体会文章的主旨;可以采取个别提问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读完这篇课文,你觉得生命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组织,然后语文教师整合学生的答案,提出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进行对比式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两篇关于生命安全的文章,对比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同时达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3.习作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写作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写作来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很多写作素材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完有关生命安全的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写关于生命安全的话题,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己定,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散思维。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事例来描述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和感受。小学生视野范围比较狭小,教师可以先通过举例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做示范。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生命,升华对生命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命安全教育;教学安全
当前我国的生命安全教育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坚持以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为基础,并在现代教学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元素,把传统体育课转变为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体育教育四位一体的系统性综合性课程,实现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是一群活泼好多、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同时体育教学特点决定学生要在室外进行身体活动,因此一些意外伤害事故会时不时地发生在体育课堂中,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把安全技能与运动技能相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必然选择。
体育课堂教学大多都是身体肢体活动和室外运动,除了强身健体的基础功能,还兼具提高小学生的自救避险和应急能力的作用,最大程度地避免活动场地和体育辅助器械对小学生造成的损伤。在生命安全教育形式严峻,体育教育又亟待发展的情况下,两者的交叉融合将是一条新出路,是一种创新型课程的探索。在原有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活动性、知识性、目标性、科学性等学科特点为依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特色元素,在增强小学生体能、培养小学生生命意识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自保自护能力等方面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的要求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造成小学生出现运动伤害事故、损伤等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体育教师、学生本身、学校场地三方面是主要成因。
(一)体育教师本身管理松散
体育课是一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容易让学生受哪些损伤和发生什么事故;熟知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疾病种类;正确使用场地、器械的方法;应急处理小学生一般运动损伤的步骤和方法。但是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放羊”式或者松散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常见,主观上存在着松散管理、缺乏责任心、工作不够认真、对学生了解不充分、备课草草了事、课后也不进行认真总结、忽视天气状况的了解、课后不清理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等教学现象,这是导致小学生遭受伤害事故的多发原因。
(二)学生本身安全意识淡薄
小学生对安全的认知还未完全成熟, 对体育安全知识相对匮乏,对危险性的动作也不自知,小学生的不安全体育行为表现在:小学生上课外体育课纪律性不够强、随意性太大、自我约束力差;在热身运动中不够认真;练习时不听从教师安排;穿衣不随季节变化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体育活动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的潜在危险因素。再加上小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体育活动安全知识,本身缺乏安全意识,就很容易导致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私自擅用较为危险和锋利的运动器械而造成挫伤、刺痛;剧烈运动结束后马上喝大量的水或喝大量带气的冰饮料所引起的腹痛;在温度较低的室外,参加体育运动未注意保暖引发的肌肉痉挛和抽筋;学生在睡眠不足、患有疾病以及身体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则会因为身体协调性变差、反应变慢、肌肉力量弱等原因引发各类安全事故。
(三)体育场地本身缺乏安全性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应当具备安全性高的场地和合格的体育器材,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就目前而言,在城市中近三分之一的小学体育活动场地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农村和一些偏远山区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据悉,不达标的场地超过一半以上,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安全状况也不容忽视,体育活动场地不规范、体育器材不安全导致小学生的课堂内外的安全性无法保障,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意外伤害更会让我们追悔和痛心,毕竟如果学校及时检查和更新学校的体育器材,尽心维护和修补学校的运动场所,体育教师也避免在有安全隐患的环境中进行课堂教学,如此便会大大降低小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三、生命安全教育视域下加强我国小学体育安全教学的思考
各国小学的体育课程目标均指向“健康”这一终极目标,其相关课程中的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对我国小学体育课改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小学也应积极将生命安全教育进一步融入到我们体育教学的日常课堂中,使其生活化、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我们要把“珍爱生命,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小学体育教学中,并且在体育课程标准中增加“生命安全教育”这一块的学习领域目标,尽快建立健全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相关教材,不断完善和修正我国小学阶段的安全课堂教学,争取实现体育课堂零伤害事故发生率。加强我国小学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笔者认为应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着力增加小学体育教师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课堂教学、应急处理等相关培训,提高小学体育教师面对伤害事故的应变能力、处理能力和责任意识;二是全面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课堂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小学生自身的课堂安全意识,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自护、自救、互救的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小学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专人管理制度,实行问责制度,争取责任到人,最终实现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理论的深度诠释和课堂的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闫闯,宫晓华.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探讨[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3,3
生命只有一次,要避免“亡羊”之痛,我们就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轻心。共同阅读校园安全文明演讲稿学生,请您阅读!
校园安全文明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之美,文明之美》
有一种美,深埋在古垒下,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是一种可以创造生命的美,它,如影相随。
这种美就是——安全之美,文明之美。
同学们,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的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这就是我们,身上寄托着父母、老师、祖国的希望。大家处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可有的同学不注意“安全”二字,给自己带来了痛苦,痛心之余,我们苦苦反思,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在快乐的玩耍时刻,有些同学忽视了安全问题,让关心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很担心。
我很幸运,我是日照港中学的一名学生,亲身体会到港中优越的教育环境,安全文明的校园气氛。在港中,你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亲切的问候声;你会看到学生文明的举止,谦让的身影;你能随时感受到领导的关心,老师的爱护!楼梯上“轻声漫步靠右行”的提示,宿舍中“文明有序不搞恶作剧”的警语,让我们时时生活在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中。
学生是校园安全的主体,又是学校安全的受益者。对于安全,我们必须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安全在心,生命永驻。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危险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敲门,死神也总是降临在那些没有准备的人身上。在江苏省苏州市,一所幼儿园遭一男子持刀行凶,有28名儿童被砍伤,其中重伤4人;在河南省周口市,一所中学放学时,因同学下楼时发生拥挤踩踏,造成19人跌落受伤,其中1人死亡;在重庆市,一农用车搭载放假回家的同学和老师,强行通过一座漫水桥时被洪水冲走,19人失踪。
生命犹花,虽可绽放天下,但如不精心呵护,顷刻间就会凋零;生命犹水,虽可滋润万物,但如不精心照料,顷刻间就会蒸发;生命犹戏,虽然十分精彩,但演出只有一次,没有彩排不能再来!生命只有一次!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你就丧失了无法衡量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把安全时刻记在心中,落实在行中,严守校规校纪,注意交通安全,安全用电用火,防范意外伤害。当校园停电时,我们要站在原地听从老师指挥;当火灾发生时,我们要沉着面对学会自救;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躲进角落或听从命令……遇到危险不慌张,不拥挤,跟随队伍走出困难;上下楼梯不跳台阶,不把扶手当滑梯,课间玩耍不打斗,同学友爱讲文明……
安全创造文明,一个人的文明,会给大家带来快乐、温馨。那么文明在哪里?小朋友说:“文明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爸爸妈妈说:“文明在图书馆的每一页纸里”,历史学家说:“文明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罗马”,而我,一个朝气蓬勃、自信自强的中学生说:“文明在我们的行动中,文明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文明,是同学间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文明是见到师长时的尊敬,文明是踩到他人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同学们相互的关爱与宽容。因为有了文明,所以有了道德;因为有了文明,所以有了高尚!文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更加安全,让我们做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让文明之花开的更加美丽,更加灿烂!
安全是火,点燃生命之灯;文明是灯,照亮生命之路;安全文明是路,引导我们走向新的辉煌!生命是晶莹剔透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文明是鲜嫩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我们的生命在校园里焕发出奇光异彩,演奏出华美的文明乐章!
面对庄严的生命,美丽的青春,我宣誓:严格自律,改正陋习;诚实守信,礼貌谦让;遵规守纪,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文明至上。
安全在我心,文明伴我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校园安全文明演讲稿2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新春快乐!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的寒假,我们满怀着新的期望迎来了生机勃勃的2012年春季。我们带着对寒假生活的完美记忆、怀着对新年的憧憬、对新学期的向往,又走到了一齐。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全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之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同学们勇于拼搏的结果。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情牵国运,树人强国的精神,始终贯穿我们的办学宗旨。育人和成材的要求,让我们的老师用充满爱心和职责感来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精神特区和一片道德的净土,营造一个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家都明白,教育的魅力源自师生互动,思想共振,感情共鸣,个性共扬。今后我们要继续开展感恩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抓好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基础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让花园小学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让每个同学都是尊敬父母的好子女,锐意进取的好学生,未来奉献社会的好公民。而这却需要坚强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做基础。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来。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们自我手中。这安全不仅仅关系我们个人、更关系到我们身后的家庭、学校、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让快乐与幸福伴随我们的童年。
这天老师利用这个时间围绕“安全”这个主题,与同学们一齐交流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
一、注意校园安全:
1、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上下楼梯靠右轻走,严禁在楼道走廊里奔跑追逐、跳皮筋,严禁翻爬扶栏等危险区域。
2、不摸、不动灭火器材、电线、各种开关;
为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除实验室外,所有教室及其他场所严禁违反规定使用明火。
3、在学校各种劳动中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户,搬桌子等,预防意外事故。
4、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使用固定体育器械。
5、增强安全意识,时时处处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加强安全教育。
6、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此刻春季到来了,食物容易变质。不要到无牌小店去购买食品,不准吃零食,谨防“病从口入,毒从口入”。
7、要注意心理安全。
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和互相理解,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同学的不一样个性;同时自我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自我应对的困难。
8、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
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9、要注意教室的安全。
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必须要关好门窗,不能给小偷有可乘之机;还有个别学生把球带到教室,在走廓上踢球,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期望有这种违纪行为的同学要立即改正。
二、注意交通安全:
此刻的交通发展比较快,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十分多,在此有必要提醒我们的同学在上放学途要中注意交通安全,也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醒爸爸妈妈注意交通安全。老师提倡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注意上学和放学安全,在上学和放学时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耍;更不要在公路上乱穿,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过马路要注意来往车辆;不在马路上踢球;不准骑自行车;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的农用运输车。
三、注意活动安全:
在家活动要注意安全。个性是父母不在的时候,活动要远离建筑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不到坑、池、塘、沟、河流、水坝、施工重地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防止意外伤害。不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禁止活动的场所。出门必须要告知父母长辈明白,告诉他们你和谁在什么地方玩,要注意时间,不要很晚到家,以免父母担心。双休日,不要到学校玩耍。
校园安全文明演讲稿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自我保护,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说到“自我保护”这四个字,我们常会想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珍视生命就必须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最近有一起广受社会关注的事件,那就是__省南平实验小学3月23日早上发生的一起重大凶杀案,事件造成8名小学生无辜丧命,另有多人受伤。这起事件值得思考的东西很多,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引起同学们特别重视的,那就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
的确,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高中学子,谈到自我保护时往往有些漫不经心,可生活是美好的也是纷繁复杂的,危险有时候是突如其来、始料未及的。关键时刻,自我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就与潜在危险隔开了一定的距离。我们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时,更多的往往是关注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却惟独忽视了自我保护。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所以,除了社会机制外,时时刻刻能保护我们的,首先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同学之间交往、每次课外活动,大到每学期的外出素质教育活动,都应重视自我保护。比如: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最好与同学结伴而行,遇意外时可以互相帮助,并坚持走人行横道、不打闹。平时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记住家庭、学校周围的环境特点,尤其应熟悉派出所、治安岗亭的地点。这些看似小事,但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紧急情况下,就可以看出它们的重要性了。总之,一旦遇到麻烦甚至遭遇侵害时,一定要及时与家长、老师、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方法,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让生命之花,开的愈加灿烂!
谢谢大家!
校园安全文明演讲稿4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校园安全 从我做起》
校园是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每天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说校园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咱们学校十分重视同学们在校的安全,从“开学第一课”到安全疏散演练,从把交警、消防战士请进课堂到每天的值周总结中老师反复强调吃三无食品的害处,可谓用心良苦。我还发现学校在铺设塑胶操场时连进入教学楼的台阶都包上了草皮,为的就是最大可能地减少意外伤害事故。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候玩得高兴早把老师的声声叮咛抛到了九霄云外。有些同学课间活动时楼上楼下追逐疯打嬉闹,不宽敞的楼道变得更加拥挤。有些同学下课在操场上跑得满头大汗,上课铃声响起才全速冲上楼去。几个人坐在体育器械上聊天,高年级的同学偷偷骑车来上学,放学后在校内外逗留,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后通过打架来解决。这些现象都是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
生命只有一次,而且相当脆弱。当你对别人提醒或忠告不以为然的时候,是否想到因为一时的疏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终身的痛苦?当别人善意的劝告你时,是否想到它是用血的教训凝成的?
在此我代表六年一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一、要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
二、来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不骑车子不打闹。
三、不在小卖部逗留,不购买、不食用三无食品。
四、上下楼道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集会、做操排队时,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不在楼道里、队伍中推挤打闹。
五、在老师指导下使用正确使用体育器械。
六、认真学习,珍惜时光。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厅。
七、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不因小事争吵打架。
安全真的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要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起,要从文明的言行举止开始,愿每位同学在校园安全地活动,共同维护好校园的软环境。
校园安全文明演讲稿5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庞,春光明媚的三月让人神畅,而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更会让我们舒心。本学期开发区将在所有学校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
这次活动将针对主要薄弱环节,落实综合治理和保卫、调解、消防等各项措施,开展创建安全财会室、安全办公室、安全计算机室、安全实验室和安全学生宿舍活动,群防群治,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交通、学习活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事项向大家提出如下要求:
(1)做好春季防病。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不暴饮暴食。坚决杜绝购买路边小吃,流动摊贩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和诱发肠道传染病。各班要做好每日晨检,及时填写晨检表,一旦发现有传染病发生,要在半小时内向校长室报告并立即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不能任之蔓延。
(2)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左右看。年龄不足12周岁的学生一律不得骑车。骑车的同学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谨防意外事故发生。
(3)安排好作息时间,既要学习好,又要休息好。适当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谨防意外伤害发生。
(4)不和生人搭讪,防止坏人拐骗,做到生人的话不听、事不做、路不带、东西不拿。
(5)不允许玩火、皮电,防止人身伤害,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一、从文明行为抓起,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文明行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们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班,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先进文化;延深开展践行文明在校园、践行文明在社会、践行文明在家庭的“三践行”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当地实际,制定《刘家小学学生文明言行准则》,充分发挥值日值周师生作用,强化校内一日常规和校外监督,动态选树美德少年、孝心少年、社会公德少年典型,规范约束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一言一行,强化养成教育,营造“讲文明,守纪律,懂礼貌”的氛围,通过培育宣传正能量,为学校安全工作减压。
二、活化法制教育形式,教育学生知法守法
我们把法律知识融入到学生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果。一是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法律知识编成小故事、顺口溜、法律伴我行三字经、小诗歌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渗透讲解,使法律知识变成涓涓细流,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二是融入到班队会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唱、自演,把法律知识编排成歌舞、小品、快板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教育。三是定期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组织师生观看“”、“远离”等电视教育片和图片展,提高抵制其侵蚀和毒害的能力。定期举办优秀“普法手抄报”评选活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学法故事会”、“少年维权中心模拟法庭”活动,推进法制教育,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依法维权,免受不法侵害。
三、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人际关系矛盾隐患
开设“知心信箱”,建立学校“悄悄话”QQ群和班级“悄悄话”QQ群,通过建立与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了解师生生命需要,然后对症下药,通过谈心、故事暗示、书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师生正确交友,科学处理矛盾问题,帮助师生解决心中烦恼,防范由于心理不平衡、奚落粗暴语言、厌学等现象产生的安全事故、极端行为。同时,切实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畅通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减少“问题孩子”产生的几率,促其健康成长。为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技能,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为妈妈做点啥”、“动动手,弯弯腰,我是学校小主人”、“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小手拉大手,一人带全家”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四、针对性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平安出行
农村机动车辆日益增多,特别是我校临近公路铁路的严峻交通安全形势,为确保交通安全教育效果,我们把十字路口“搬”到操场,在操场喷画十字道口斑马线,一名同学指挥,其他同学看交通手势过马路,进行道路交通模拟演练。与榆树市交警大队、刘家镇派出所联手,定期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举办安全知识大赛,全校推广交通手势操,让学生熟知交通安全标志手势及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我是人民小交警”活动,组建“少年交警队”,上放学期间,辅导员教师带领“小交警”到校门口指挥交通,引导车辆。
五、有效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带动社会安全防火
针对农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柴草垛较多、容易引发火灾的现状,组建了“红领巾义务消防宣传队”。队员们利用节假日、放学后时间,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监护下,走出校门,走进村屯,通过发放消防安全宣传单、张贴安全防火标语等形式,向社会宣传防火安全知识,营造安全防火氛围;大风天升防火旗,挨家逐户传送“禁火牌”禁止用火;监督、劝阻路上行人不吸烟,监督家庭安全用火。定期举办消防安全文艺活动,向社会宣传交通、用电、自救、自护等安全常识。在“119”消防日,和榆树消防大队战士一起开展“小手拉大手、一人带全家”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与家人一同制定家庭火灾疏散路线,使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宣传到了每家每户。学校还通过消防课、消防安全角、消防征文、知识竞赛、消防演练、消防文艺宣传队、班队会、升旗仪式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消防教育,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形式多样的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高度评价,学校被国家公安部消防总局评为“全国防火安全最佳先进集体”,被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创造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国公安部消防网和省、市电台做了宣传报导。
六、大力建设少年宫,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关键词:校园暴力;教育;家庭环境;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85-01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疼爱更是有加。素质教育的进行也是轰轰烈烈,应该说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下我们的孩子或者说学校该让家长和社会高枕无忧了。然而现实却不然,中小学的校园暴力行为愈来愈严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使其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已迫在眉睫。就此问题,本人有如下思考与同仁共商榷。
一、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生命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以学生为施暴主体的校园暴力案件一直居高不下,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最主要的因素。
孩子缺乏应有的生命意识,归根结底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新课改都提出要把人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生命体看待,但在一切以升学率、成绩为重的功利倾向驱使下,学校教育依然是“只见分数不见“人”的教育,教育、管理工作缺失人性、人情和个性。为应付升学考试的压力,个别老师甚至会对“问题孩子”采取不理睬、疏远或讽刺体罚等伤害的行为。这种反人性、反生命的教育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自我放弃,重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形成。父母离异、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或家庭暴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等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尊重、关爱和安全感。但现在家庭多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更多则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从而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遇到困难和挫折易走极端。
社会风气和媒体文化对学生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不良风气尤其是大众传媒过度宣扬暴力、凶杀侵蚀着青少年,助长了校园暴力的滋生。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差、人格缺陷、心理压力过重、应对方式不良等,也会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舒解压力。
可见,我们的教育本身缺乏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珍视和关怀。因此,解决校园暴力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从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措施
校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内容上更多的是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略了生命教育;2、防范策略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分析。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就须从多个层面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一)提高对校园暴力和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首先应该提高整个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理解。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使教育能够真正以生命的发展为本真,通过教育引导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
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整个社会对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认识,。教师在生命教育的实施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生命意识的强弱以及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因而,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配套激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自然就是生命教育措施中的重点工作。
(二)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无论从对象还是内容、方法上都要有针对性。
1.对象的针对性。教师及相关工作者要关心学生的情绪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要积极寻找原因,而不应让受欺侮者忽略、忍耐或者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2.内容的针对性。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是生命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应该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驾驭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
3.方法的针对性。一是学校可以将一些符合生命关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成规章,二是针对学生的行为,教师应掌握一些辅导策略,三是通过建立同伴关系调节团体,帮助受害者。四是强化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学生识别暴力的危险信号。
(三)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针对目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和生命教育的特点,我们主张通过教学渗透和适时的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的作用,进行生命教育。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以活动为载体,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项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互动的系统工程,需要三方密切配合,实现立体化生命教育。学校要和社区、派出所密切配合,加强对暴力的管理和监控,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一)生命的含义
人的生命是一个双重存在,既包含本原的自然生命,又包含超自然的价值生命。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是人的生命的三种形式。自然生命体现了人“活着”的状态,包含了人类的饮食代谢、生老病死,与大自然中其他生物的生命规律相似,源于生物学基础;精神生命表明人生存的意义,人在生存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感情上的波动,是精神层面的一种生存体现;反映了人在社会关系之中存在的价值,是精神生命在社会层面的扩展,属于社会学层面[2]。人的生命的价值以自然生命为基础,随着精神生命的不断升华,从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二)生命与运动
几千年来,人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并将不断地改善这种实践活动,使其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帮助人类更好地提升自然生命,升华精神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最终实现自身的社会生命。
(三)生命的发展与体育学科
存在即是合理,人的生命存在也必然有它特殊的意义。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构成了人类周而复始的生命过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它们之间相互协调、运作,充分地彰显出人的生命完整的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教育时,不仅要力求提高自然生命的质量,更要注意到提升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体育是强身健体的身体活动,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类的自然生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无体是无德智也”,同志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体育正是指自然生命”[2]。没有健康、健全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也不能完满;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前提保证,不健康的自然生命必然会导致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难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社会,体育不仅是要“育体”,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意志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的社会生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3]。综上所述,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对生命的意义更直观、更全面,也更基础。体育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对生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门不可忽视的学科。
二、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
从生命的视角考察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工作现状,必须联系实际,从学生现有生活轨迹和未来工作需求出发,探索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发展是否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自然生命层面不重视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在岗安全意识教育
1.轻视岗位体能的重要性
所谓的岗位体能就是在岗职员在工作期间,能否承受住各个问题带来的压力。例如,生活中的问题,工作中的压力,工作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并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一般高校教学分4个学期教学,也就是2个学年,然而在这短暂的教学期间,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各种体育竞技运动的训练,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职业岗位体能的术语、体育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等一系列内容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2.欠缺职业安全意识与知识的教育
职业安全是为了防止职工在工作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危险事故,采取的一系列的防范方式。职业安全对于每个行业的工作岗位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相比于其他科目而言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理所应当进行职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然而,在整个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上很少会有出现有关职业安全教育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开始体育活动之前教学生做“准备活动”时,一味做些肤浅的运动,很少有教师会教导学生怎样做可以帮助预防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教师教导学生在运动中发生紧急的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很多学生在自己运动受伤或者看到同学受伤后惊慌失措。高校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育。
(二)在精神层面忽视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引导
1.岗位工作上的心理教育
职业心理属于心理学范畴,包含个体的自身气质、个人情感、道德观、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包括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能力,从事职业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职业道德标准等心理素质。各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的教育,体育作为高校基础的必修学科,关系到个人生命健康的发展,理应领导并服务于其专业,因而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中应该融入有关职业心理的教育。在如今社会,高校的体育类教科书并没有表达出对学生职业体能以及职业心理等方面培养的重要性,仅仅就学生的思想教育展开了长篇大论,思想教育虽然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能够促进学生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但是对于职业心理相对薄弱的部分学生来说,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2.重视学生的挫折教育
高校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在其他高校学生眼中是差等生,也被认定找不到好工作。这些偏见会造成这些高校学生感受到极大的挫败感。这些学生在刚进入高校时,这种挫败心理极其严重,出现自暴自弃、不自信、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等消极心理。利用体育教学中频繁出现的竞争实施挫败教育必然会事半功倍。然而,众多高校并没有重视挫折教育,使学生总沉浸在挫败感中,无法体会健康精神生命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有鲜明的奖惩制度,那些受到惩罚的学生会受到更大的打击。一旦没有及时改变这些学生的想法,生命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自暴自弃越不被人认可,越不被认可越自暴自弃[4]。挫折对于人的生命健康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挫折比顺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与能力,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打倒后没有勇气再爬起来。现如今,对于挫折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还有待探索,有关如何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忽视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
所谓的服务意识就是自发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援助和服务的一系列思想和行为方式。个人应该随时主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热情周到礼貌的服务。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较低、职后地位也相对较低,包括诸多的服务类行业,如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护理专业等。良好的服务意识不仅是为了他们以后要从事的服务性行业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考虑,而且与学生将来是否可以出色地融入各色各样的人群当中完成工作息息相关[5]。在高校体育课堂上,教师很少提到让学生帮忙归还器材,清理场地也没有很好地教导学生,导致学生很少自己主动地去帮忙、去服务,这种现象在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从另一方面讲,高校体育教育影响着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不利于高校学生主动服务社会。
三、“生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路径分析
从大量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对于学习热情,只要学生热爱学习,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发现课程对自身生命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这对于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一样的,而此时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一)“岗位主导”教学模式
身体健康是学生今后工作的基础,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其强健体魄的功能,以便增强学生职业岗位体能,为了贴近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实际情况,学生应该慎重选择科目内容,以便发扬学有所用的精神。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专业,应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未来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并对站姿有所要求时,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发展腿部力量及耐力上,还应该教学生如何进行肌肉的局部放松,以便学生在未来工作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理念,为学生的自然生命服务。除了强身健体,体育对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的触觉变得更加敏感,反应更加灵敏,发生突发事件时可避免措手不及的情况,在使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练就了一种遇到事情不慌不乱的稳重意识。对处于工作第一线的学生,高校更应该加强学生在工作中的岗位安全意识,将教育的重要放在学生的生命安全防范上,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保证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平安地完成学业[6]。在高校的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于机械设备有充分的了解,提高学生在操作机械前必须首先进行安全检查的意识,强化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保证他们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健康安全地成长;还可以模拟紧急救护场景,训练学生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在就业前,教师应该和学生谈谈亲情和友情,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生命对自己和家人的幸福都是息息相关的。
(二)结合“职业规划”教育,通过拓展训练进行生命教育
“职业规划”是教育界的理论家为了提升就业现状而提出的[7]。现阶段,就业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实施“职业规划”可以端正高校学生的择业态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就业质量。高校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帮助和教育,每个行业对就业者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该通过组织不同的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找到自己真正的职业理想,为自己设计专门的职业规划。对于不同的专业,也应该有不同的训练,例如,营销专业,他们主要需要学习与人交际能力,因此,在训练中就必须把增强学生的信心放在首位,比如,进行穿越单杠自制成“电网”的训练。总之,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学生自身的不足。体育本身可以很好发挥其体验性特质,利用高校现有的器材,进行临场面试,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让学生面临失败、挫折,让学生可以重新看待失败、挫折,重新站起来,树立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精神层次方面的质量。
(三)加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体现学生的社会价值
有句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从人类诞生的几千年来看,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发展与进化。早期的人类靠打猎与果实采摘来维持生活,后来人们不断地优化、改善他们所参与的实践活动,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与指针就是这一优化历程中强有力的证明。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它有着独特的意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辅相成,保证了生命的精彩与充实,彰显了生存的意义。毫无疑问,体育可以锻炼人类的体魄,帮助人们强身健体,适量的体育活动能够充实人类的生活,改善人们的健康与体质,使自然生命得到保障,向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同志就主张一个人只有拥有一个充实、健康的生命,也就是只有保障了自然生命,他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才能得到完善与健全,自然生命是社会与精神生命的必要前提与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一个人若是想要拥有一个正常、充实的人生,体育锻炼必不可少。传统的只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高校教育的需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当代的高校体育教学不但注重学生身体的锻炼,更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使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了提升,精神生命得到了改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需要几个同学结为一组,共同完成一项体育活动,所以体育学科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利于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使学生的社会生命得到了锻炼并更加积极地发展。体育这一学科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个层面出发,使学生的生命能够正确、积极地发展,体育学科较其他学科来说更加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是一门极为重要并不可轻视的学科。
2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现状
虽然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当代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职工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深,并且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教师会认为体育是一项无关紧要的课程,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价值不高,学生也往往是应付公事地来上课,所以体育的教学往往比较散漫,授课的效率不高。第二,体育是一项注重身体活动的课程,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体力是十分大的,老师在一天的教学过程中,难以维持旺盛的精力。第三,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重视身体的锻炼和各项竞技活动的进行,老师很难意识到学科术语、营养学、健康学、保健学等一系列的教学的重要性,这些内容的教学会让学生受益颇多。第四,传统的体育教学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对每个人、每项工作来说都至关重要,体育的教学相对于其它文化课程的教学来说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为体育教学是一系列竞技活动的进行,女学生还好,性子一般较为温柔,她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较为融洽,很少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但男生的好胜心较强,他们会因为肢体的摩擦或一言不合便发生冲突,所以在竞技运动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但是由于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提及关于安全教育的问题,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受伤的现象频发。第五,竞技运动过程中会因为剧烈运动造成人员伤亡,在这些意外情况发生时,大多数的学生都惊慌失措,并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处理伤口,这是由于老师只一味带领学生做一些肤浅的准备活动,并不教育他们如何预防激烈的运动所造成的意外伤亡;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六,因为体育这一门课程一般不计入总成绩,对学生排名和领取奖学金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抱有轻视的态度,他们只是应付公事一般去上课,在老师教授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时,态度散漫、举止轻慢,这是对授课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生命的不尊重,会造成极坏的后果。
3高校体育课程的安全教育的引进与实施
3.1在高校体育的授课过程中引入安全教育理念
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往往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重视,他们会因为学业不顺利、感情生活的失败、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便产生轻生甚至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他们用一个乐观的、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教师要充分地向学生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精彩,在教学内容上既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激发学生自身对运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做到自主运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充分地享受生命的精彩和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学要利用自然资源,适当地实施户外运动,让学生在自然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并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3.2向学生教授安全实例,设立生命课堂情景
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安全教育知识未免太过枯燥乏味,这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很难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并且很难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育老师在安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安全实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一些危险的严重性,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同时教导他们面临这种情景时的正确做法,保证他们弄得懂、学得会、用得着,让他们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感悟,学生往往会更加主动、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3.3保证教师的专业性与教学质量
有些体育老师在繁重的教学过程中,精力不能长久地保持,他们往往会提供给学生较长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期间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没有老师的监督,学生间的冲突、激烈的体育运动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松懈,要保持一个严谨的教学态度。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他们的教学能力必须较强,能够正确地、有力地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安全意识得到较大提升,学到充足的安全知识。
4结语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严重缺失,该文以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为落脚点,阐释学校体育和生命安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比较国内外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的现状,提出在学校应在体育教育中嵌入生命安全教育,推进学校体育教学的生命回归。激励学生通过体育行为学会和拥有自我生命意义的感知体验,能调节与控制生命、珍惜与掌握生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人”。
关键词:
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学校体育
1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
生命安全教育,即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国内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即全人教育理念,囊括学生认识、欣赏、敬重且爱惜生命,掌握生存技能和提高生命质量,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安全教育涵盖交通、人身伤害、饮食、公共设施、教学行为和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分析,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血脉相连但却各有千秋。安全教育侧重生存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关注自然生命的健康与完整;生命教育却注重精神生命的觉醒和巩固,重视生命意识的培养。生命安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倡导强调生命的完整性、自主性、独立性,鼓舞学生主动完善生命价值,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并不断增强生命的品质,促进生命自由全面发展。
2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关系
从表象看,两者是矛盾的,体育活动时可能发生意外伤害。因为存在所谓的安全隐患,有学校将学校体育的传统运动项目尘封甚至停止学校体育活动。从内在看,两者辩证统一,有学者提出学校体育是生命安全的保障,生命安全是学校体育的前提,而学校体育又是生命安全的根基和途径。因此,两者不对立,更不矛盾,相反高度统一。两者主要的相同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均为人。体育教学以生命安全为前提,围绕学校体育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只有当拥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拥有依附之上的一切;只有在完整生命之上,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旦生命安全这一前提丧失,教育的任何价值都将不复存在。两者目标高度一致。生命安全教育是让学生掌握意外伤害时的防范技能,并学会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生命安全是抽象目标,学校体育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保障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并和家庭、社会互相配合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完成安全教育的使命。两者教学内容高度一致,学校体育包含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生命安全教育亦渗透于学校体育之中。如,游泳是一项运动技能,在溺水时它更是一种求生技能。学校体育过程中整合零散的安全教育和被动的防范教育使之为成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不断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高效稳健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两者的教育价值高度统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少了体育与健康教育,也就缺失了生命安全教育的根,生命教育的内涵也就无法体现。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互相嵌入并同时体现,它们并不矛盾。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对接,为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实现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其理想是以身体为基础但又超越其本身的体魄教育和体育精神的养成。
3生命安全教育渗透于学校体育的迫切性
3.1现状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一种新教育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实践发展也有了新的高度。国外很多国家对紧急救护和逃生技能特别重视,尤其日本美国在小学阶段就有系统的教学。我国在生命安全教育领域,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认知水准和实践均存在较大差异,还在探索初期。尽管在大灾大难后总结了应急避险的内容和解决办法,但实践理论都不成系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虽涉及安全教育,但却零散不成体系,逃生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都存在很大缺失。王华倬教授曾指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不仅表现在自然生命更表现在精神生命。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是国泰民安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所以把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体育中刻不容缓。
3.2理论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体育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加强逃生技能的教育;把生命教育的内容写入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具体为自救、互救的技能,灵敏的反应和应对能力,能战险情的体力,遇事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了解并学会常用的救生方法、人工呼吸以及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为在体育课程实施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3.3现实基础
自然环境:我国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生频繁区域性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表现突出。社会环境:随着社会发展,新产品广泛应用,学校扩招,民办学校兴起,我国人口众多、居住集中,新形态对安全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公民应对灾害的能力在学校体育中体现为加强自救的训练和安全技能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对紧急救护和逃生技能能很快地掌握,学生流动性强,一旦学会便能很快地传授给更多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公民的紧急救护和逃生技能,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自救和互救意识。
3.4现实意义
体育课教学形式和地点特有的特点在逃生技能教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上有这样一个共识:在学校体育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传授逃生技能,很多国家都是在体育课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学校进行逃生技能知识教育是普及逃生技能的重要手段,而学校体育又是锻炼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课程,安全逃生技能需要一定的体质、心理素质和运动技巧。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使学校体育更具适用性。
3.5学校体育的生命教育功能
从生命安全教育层面看,学校体育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健康,提升并维持健康,推动学生生命健全成长,引导学生自主健康地发展生命,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生命的品质有质的发展,使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凸显。
3.6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相融性
两者在理念和教学内容上相互交融,学校体育理念和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与生命安全教育相结合,主动承担生命安全教育的职责。学校体育有充分的资源和载体对学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急救逃生技能的展开和学习,而生命安全教育也需要实践操作,两者有很好的迁移性。在“上安全的课,安全地上课”的生命教育理念下,从生命完整、生命健康、生命情感和生命意义和价值等不同视阈建构体育生命课堂,在传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注入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最终构建有生命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4结语
经过对生命安全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分析,得知生命教育与学校体育密不可分。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表达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课程目标,选取贴近社会生活的课程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丰富学校体育课程,构建体育生命课堂,关注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在生命安全教育视阈下,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动态的生命教育,要保全学生的自然生命、关注关爱其精神生命、提升价值生命、开启智慧生命,所以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之中刻不容缓。
作者:贺丽 苏军 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娄底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侍崇艳.学校体育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
[2]马成军.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及重构[J].青海教育,2015(7):61.
一、学校应重视生命安全教育
建设具有重视生命安全教育的人文精神,然后将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与人文建设相统一,为学校创造出科学有序、生动活泼、充满健康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积极的校园环境,进而大大激发了全校师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保护意识和对生命的保护能力。
二、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拓展
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教师层面主要是教师自身对生命意识的觉醒,学生层面主要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的意义。在校园中,我们要对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利用起来,把学校设施进行美化和赋予文化意义。例如,学校可以积极进行校园的板报、荣誉墙、升旗台等人文环境建设,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做好各种体育设施的防护工作,利用画廊等张贴进行自我防护知识的宣传等。
三、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的学科渗透
在进行学科渗透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例如,交通安全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安全过马路、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等;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则可以是“安全骑车注意点”“用电常识”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四、加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要推进家庭环境建设
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家庭环境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一些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交流活动,召开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与家庭环境建设研讨会等。
同学们:
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欢快地鸣唱……哦!这个世界最生机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让我们的整个地球也鲜活起来。
我一直喜欢那一首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歌中唱道:“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我就感到生命的可贵。每天清晨,当朝霞映红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鸟叫醒了我的梦想,我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予了我宝贵的生命,是他们让我感受这美丽的地球。我还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慈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是啊,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
同学们,让我们吸取生活中教训,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愿我们每个小小的梦想,都能够慢慢地实现!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做起:不要因贪玩,而是去了宝贵的生命,健康成长,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最近,大家都在议论发生在常州湖塘大众明锐斯柯达轿车4S店的那场车 祸,我也来说几句。据说现在咱国家车祸之多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意识。大家难道不觉得吗?如果当时车内人员都多一点安全意识,其实常州那起车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高速行驶遇到异物,尽量刹车,千万不要闪避
像肇事的那名司机,在试驾的时候做每小时100公里速度的蛇形绕桩,这种做法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是既冒险又缺乏理智的。我说这话不是没有根据的。大家或许也听说过“麋鹿测试”这个词。这是国际间惯用的一种测试车辆避险能力的项目。参加测试的车子以恒定速度进入测试区,在不踩刹车和油门的情况下进行高速闪避,再由测试人员得出车子在达到失控状况下的车速。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车辆的麋鹿测试成绩在60-70公里/小时。如果在大大超过 60-7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进行“麋鹿测试”(高速闪避),那么,即便最新的ABS、ESP等先进设备也救不了你,你的车还会100%不可避免地失控,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像常州那位司机所做的蛇形绕桩,情况就类似麋鹿测试中的高速闪避,他当时是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远远高出人家的极限速值,你想想这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吗?而且,我们要知道,做麋鹿测试的人员都是专业试车员,他们所测出来的极限成绩不是一般用户能做到的。
出于对人身安全的保护与重视,现在美国各大保险公司的网站上,都会教人怎样对待那些在高速公路上出其不意跳出来的麋鹿:抓紧方向盘,尽可能刹车,刹不住就往上撞,绝不要高速闪避。
这也提醒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通常这个时候我们的速度都会在110-120公里/小时),面对前方突然跳出来的物体,千万不要做高速闪避,否则你就是拿自己和车内乘员的生命做赌注,而且输掉的概率是很高的。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尽量刹车,切记切记!
上车就系安全带,它是司乘人员性命攸关的保护神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发现其实什么车都经不起百公里蛇形绕桩那一番折腾,即使是配备所谓的ESP系统也无济于事,关键的关键在于乘坐者及驾驶者的安全意识。这次车祸大家从现场图片都可以看到,绿化带的大树和水泥台阶都被撞断甚至撞碎了,而明锐前部几乎没有任何变形,ABC柱完全没有变形,可见这车的车身结构是极其结实强硬的。据其中的一个当事人还说:“撞车一瞬间,安全汽囊弹开了,之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车子的安全装备反应也很及时。
车子在空中翻了几翻才底朝天躺在地面,结果前排副驾驶的销售人员因未系安全带而抢救无效死亡。而前排司机以及后座两名乘员都因系了安全带而安全无事,甚至还可以爬出车外拦车救人,明锐的安全性由此可见一斑。同时,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不管多么安全的车,不安全驾驶、不系安全带无异于玩火,害人害己。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安全带的保护作用,在业内有一种说法,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起到的保护作用是90%,加上安全气囊后是95%,而如果没有安全带的帮助,安全气囊的这5%功效都很难说。美国每年有超过1万名驾驶者因为使用安全带而保住性命,但是在国内,忽视安全带的功能发生惨剧的事情却不胜枚举。对于那些曾被安全带从鬼门关救回来的人来说,安全带绝对是汽车安全中最重要的设备。
这里,我们真的不能不为那名美丽的销售员小方感到惋惜,如果她当时要是系上安全带,那么……
大家好!我是一(1)班的xx。
相信大家都听到过“平安是福,平安是金”的话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文明交通,与安全手拉手》。
“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这些交通知识,每一位同学都应牢记于心。车祸猛如虎,滚滚的车轮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因此,在马路上行走,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马路上玩游戏,也不能在马路上踢足球。在乘车时,不要把头伸出窗外。过马路时,应走斑马线。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学;路径选择;高校
呼唤人性的回归、重视生命的生成与发展、注重人格的完善与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主旋律,这给当前传统体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何更好地凸显大学生生命的要义、构筑他们的精神家园、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安全,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在路径选择上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完善高校体育生命安全课程目标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关于生命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能力训练的目标及内容标准涉及较少,并零散地分布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领域目标之中,除了强调“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之外,其余均是简单略过,目标指向比较模糊,系统性和操作性不强,给教学内容的实施带来不便。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包含知识、思维、操作、组织等为一体,涵盖应急避险训练各个元素的系统领域,而且该领域目标更应该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符合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应具有一定的程序和层次水平。因此,完善高校体育生命安全课程目标体系应为当务之急,为该领域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实施奠定基础。
二、把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
高校体育教学要体现生命价值,为大学生提供生存的技能,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生命的活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以提高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传授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自主运动能力,训练其开拓思维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他们在身心、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要贴近生活,除了大学生喜爱的球类、武术、舞蹈、健身操等项目外,还应把大学生基本生存所必需的走、跑、跳、投、攀爬等能力融入到体育运动中,可以有选择的开展户外运动、拓展训练、游泳、滑雪、溜索、攀岩等项目,并且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去锻炼学生的生存技巧。在运动中增强责任意识,锻炼合作技能,在自然环境中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以及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以学生为本,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可以选择探究性教学等模式,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之中。
三、要创设生命课堂情境
体育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情感教学法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正是强调了往往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学生的情绪领域。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意地去创设一些相关生命安全的、生活的情境,这些情境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运用情境教学,根据体育课程目标,生命安全教育的需要,从中引出体育问题中的生命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求知欲和对生命的反思,从而使学生积极意愿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
四、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学会用包容关注生命
“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展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长处,扬学生之长,补学生之短”。体育教学中没有“差生”和“优生”的区别。对于同一运动技术,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练习时间,不同运动基础、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领悟的速度及最终结果是不同的;体育技术没有绝对的规范,严格意义上“技评”对普通学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技术学习是为生命发展服务的,因此,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学会用包容关注生命,应注重使学生体验到娱乐感,学会欣赏运动的美感;体育教学中没有挖苦,只有欣赏、赞美,教师应使学生领悟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领悟达到健康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为健康制定处方。
五、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运动环境
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设施、校园布局及周边环境等,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高校的教学管理要人性化,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发展,要尽量做到体育课程的“三自主”,即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自主选择任课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在高校经济条件和学校空间许可的情况下,应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建设体育运动场馆设施,体育场馆的布置与建设除要考虑高校整体的布局外,其位置、采光、通风、颜色、温度以及建筑材料等,都必须要适合于运动和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安全、卫生与审美的要求,优美便捷的运动环境能够诱发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的愿望。学校还应协调利用高校周围社会上的体育资源,以补充高校体育资源的不足和形成体育资源的互补。
参考文献:
[1]王帆.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J].体育学刊,2012,1(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