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经济专业行业分析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专业行业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专业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课程智慧;课堂智慧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22-02

一、航空电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我校是航空类院校,专业性强,涵盖面广,且航空电子和民用电子类产品差别很大。我校航空电子教师的主要教学对象是飞行技术专业的飞行学生和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方向的学生。对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是讲授机载通讯、导航、雷达、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显示与记录系统的功用、原理、组成和在飞行中的使用特点等。对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方向的学生,除要讲授和飞行学生相同的内容外,还必须讲授这些设备的故障特点和故障诊断技术以及故障排除方法等。

二、我校航空电子教师的学源结构特点

我校航空电子教师共有16人,其中毕业于北航、南航、西工大等航空类院校的9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7人。其中,毕业于航空类院校的教师中只有3人是真正的电子类专业毕业的,其他则是自动控制、检测技术与仪器等相关专业毕业的,所以,这部分教师具有航空方面的知识,但缺少“电子”方向的相关知识。毕业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师具有“电子”方面的知识,但缺少“航空”方面的相关知识。即使是航空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的教师,缺乏对机载通讯、导航、雷达、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显示与记录系统的“全面”知识,更缺乏这些知识在飞行过程中的应用知识以及这些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知识。所以,我校航空电子教师所学的知识和所要教的知识差距较大。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师一样,我校航空电子的老师在进入我校成为正式教师之前都没有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门知识的系统训练,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所以,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缺乏“师范”这一专业的知识。综上所述,航空电子专业课的教师必须解决“航空电子专业”和“师范”双专业的知识问题。

三、航空电子教师的知识体系及获取途径

航空电子专业课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航空电子专业的“本体性知识”。光有知识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实践性环节将这些知识内化为教师的“智慧”,才能够合理利用条件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1.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及获取途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授特定课程的学科知识,也即人们所熟知的专业知识。对行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则具体落实到《民航飞机通讯、仪表、电气》和《航空电子设备》这两门课程上。在这两门课程中,老师应该具备的本体性知识包括各种仪表的功用、原理、组成和在飞行中的使用特点,机载主要通讯系统的功用、原理和使用情况,主要安全警告系统(气象雷达、空中交通警戒与防撞系统、地形警戒与防撞系统等)的功用、原理和触发警告的条件以及警告发生后机组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对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则具体落实到《导航原理与系统》、《通讯原理》、《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雷达原理与机载气象雷达系统》等专业课。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应该具备的本体性知识包括所提及的这四大系统以及各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用、原理、组成、信号格式、逻辑关系、各主要部件或电路的组成和原理。除了以上提及的本体性知识外,作为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方向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还必须具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指导思想的相关知识,还必须具备“视情维修”的理念以及在航空电子中通过“BITE”来实现航空电子“视情维修”的技术途径。此外,由于航空电子的飞速发展,目前,各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数据总线”来传递和交换信息的,所以,作为航空电子专业课的老师,“数据总线”技术也是其必须具备的本体性知识。为了获取这些本体性知识,吃透教材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查阅航空电子方向的期刊,了解航空电子方向的学术动态,听航空电子方向的学术报告,查阅国际民航组织关于航空电子的技术规范等,是获取航空电子专业本体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此外,航空电子的教师还必须知道国内、国际主干机型上(比如B737系列机型,A320系列机型)航空电子的配置情况和使用情况,所以,查阅主干机型飞机手册也是获取本体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此外,由于民航是一个国际性的行业,目前国际、国内关于运行的飞机以及飞机上所有设备的资料都是英文的,所以,关于航空领域的专业英语也是航空电子教师必备的主体性知识。

2.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关于“怎样教”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教育方法的知识,是关于“课堂”的知识。教师应用条件性知识,才能将自己的本体性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变成学生的个人知识。关于高等院校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可以从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四门课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育法教程》、《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学到很多,也可以在新教师岗前培训的过程中加以练习。但是,和本体性知识不同的是,本体性知识是可以通过“多看书”而获得的,而条件性知识更多的是需要教师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从中体会和感悟的。所以,获得条件性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听课,特别是听优秀教师的课。但是,一定要记住,要以教师的身份去听课,而不是以学生的身份去听课。听课是新教师学习借鉴他人课堂教学优点,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特别是听老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对新教师提升自己的条件性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当你以教师的身份去听其他教师的课时,最关注的应该是教学的智慧,课堂管理的技巧,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技巧等内容,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在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老教师是如何突破教学难点、怎样抓住教学重点,怎样把控课堂,怎样“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又是怎样在恰当的时候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这些知识都是关于“课堂”的知识,如果你没有观摩,光凭在某本书里的文字描述你是无法理解的。作为飞行技术专业相关专业课的教师,还需要从飞行教员那里获取飞行理论与技术以及他们在实际的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级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在任何一本教材中都没有的。这些知识都不直接隶属于航空电子,但是有助于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给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将其归纳为飞行技术专业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而不是本体性知识。作为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教师,还需要从一线的航空维修技术人员那里获取他们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故障案例,以及他们分析该故障的方式和方法,并听取他们排除故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这些知识都不直接隶属于航空电子,但是有助于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教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方向的学生时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将其归纳为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方向专业课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而不是本体性知识。

3.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知识”到“智慧”的转变。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获取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本体性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多阅读”,获取航空电子专业课教师条件性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多听课,和“多交流”。但是,通过这些途径获取的只是知识。这些知识如何运用,运用的效果如何,则必须通过实践性环节加以检验。在关于教学内容方面,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太简单,另一种太深奥。如果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课课堂学习索然无味,对掌握知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无从人手,作为教师,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太简单了。如果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摇头,显出一脸的困惑,作为教师,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太深奥了。再反思造成教学内容太简单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航空电子方面的本体性知识缺乏。进一步反思自己是否在课前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对教材的内容是否缺乏深刻理解,对整个课程的体系的把握是否不到位。如果是,就应该在本体性知识方面加强,在备课方面下功夫。再反思造成教学内容太深奥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对授课对象的特点缺乏了解。航空教师的授课对象是飞行技术专业或航空器维修专业的学生,他们所学的是航空电子设备在飞行中的应用,或者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但是,某些教师在授课时会沿用他们读本科、硕士或博士期间教师授课的特点,针对某一个系统的某一个知识点讲的特别深入和细致,完全超出了应用类大学本科生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范围,学生听起课来会非常吃力,甚至很有意见,教学效果也就不太好。作为教师,在反思教学内容后,最好是自己设计和准备自己的课件,如果是从别人那里拷贝的课件,也必须对课件进行修改,使课件的内容和形式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对象,在课件的恰当地方加上批注。反思一次,修改一次,经过多次的反思和修改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关于该课程的“智慧”了。如果你和别的教师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教学效果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了。在教学方法方面,航空电子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感觉教学内容太多,生怕讲不完,所以就不停地讲,实施“填鸭式”教学方法,忽略了教学中要注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忽略了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所以,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作为飞行技术专业课的教师,至少要到应该具有在飞机上或飞行模拟机上飞行的“实践性活动”,积累关行技术的实践性知识。最好是对国内国际的主干机型有过一段时间的飞行或模拟飞行的“实践性活动”,并在这些飞行或模拟飞行活动中练习通讯、导航、雷达、显示与记录系统,以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等的使用情况,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程序,并将使用过程中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只有这样,在给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相关内容时才会胸有成竹,具体而生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作为航空器维修电子方向专业课的教师,还需要到维修一线去参加维修的实践活动,最好和维修一线的技术人员一起参与通讯、导航、雷达、显示与记录系统,以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常见故障的维修实践活动。最好是从故障现象开始,和技术人员一起查阅技术资料,分析和讨论故障原因,制定故障排除方案,并最终排除故障。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活动,教师能够对航空电子设备的维修理念,常用技术资料及查询方法,并在航空器维修电子专业的学生教授相关的内容时能够在需要维修案例和故障案例时自然而然地引出相关的内容。

航空电子教师,首先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航空电子教师又是专业课教师,又必须具备作为专业课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在具备了这些知识之后,航空电子教师还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加以应用,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及时地纠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本体性知识转换为课程智慧,将自己的条件性知识转换为课堂智慧,从而实现自己从一个“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转变。

参考资料:

[1]程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本质与表征形式[J].现代教育论丛,2009,(9).

[2]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3]沈田颖.论教师实践性知识以其培养[J].改革与开放,2010,(6).

[4]董辉民,辛斌.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12),23(6).

[5]周君龙.为师“四到”[J].膏年教师,2006,(8).

篇2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服务业;集聚度;区位熵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5-0064-07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作为涉及8个城市的区域经济改革试点,沈阳经济区各市原有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各异。本文以区位熵为测算工具,分析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集聚现状,探讨沈阳经济区服务业改革的方向。

一、理论与文献回顾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领域内的相关产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集中发展,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现象。其基本特点是基于地理、行业、技术的交往,在竞争和合作中获得相对于分散发展而产生的比较优势;本质是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对于企业在地理上集聚的需求。

Krugman等人开创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把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纳入经济理论中,研究产业在空间的集聚与分散原理,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提供了新的方向。Engelmann和Walz首次将新经济地理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融合,基于克鲁格曼创立的“中心―”模型,研究了区际经济增长差异逐步拉大的内在机制。总的来讲,大部分国外研究都认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也有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Brülhart和Sbergami以105个国家1960-2000年的数据和欧盟国家1975-2000年的数据为样本,以每平方公里人口数为集聚的工具变量,分析了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理论探析我国实际情况。安虎森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区域内经济活动发生集聚的驱动力,提出经济主体的信息生产效率与区域竞争力的正相关关系。周兵和蒲勇健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产业集聚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范剑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发现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突出表现在产业集聚的整体性积累上,但其主要的着力点集中在探讨产业集聚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机制上。

纵观国内外已有文献,除了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外,研究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观点也有所差别。如,陈立泰和张祖妞采用1995-200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计算区位熵和H指数,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提出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观点。李文秀、谭力文通过对集聚动力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比较了传统制造企业集聚与服务企业集聚的不同,提出了从行业的区域集聚和行业内企业集聚分别评价的二维评价模型,认为单一的区域集聚分析无法反映服务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然而,对于以制造业集聚为主的沈阳经济区,尚缺乏专门针对其服务业集聚的个案研究。所以,沈阳经济区所涉及的8个城市服务业集聚的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

二、沈阳经济区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由于产业集聚具有不稳定和多重均衡的特征,对产业集聚度的度量就显得比较复杂。目前对产业集聚度的测算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区位熵,通过对整个区域特定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算,便于使用我国的统计数据;第二,行业集中度,测定产业内主要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程度以反映产业市场的集中水平,易受大企业影响,与样本的选取关系较大;第三,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测定某一区域某种产业的绝对集聚程度以反映市场垄断和竞争程度的变化,但取决于企业数量和规模的离散程度,受市场占有率影响较大;第四,空间基尼系数,以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关系为基础以反映产业在地区分布的均衡程度,将全部产业的地理分布作为比较基础,使得不同产业间集聚程度具有可比性,易于计算。

基于对行业区域集聚概念的理解和横向比较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本文选择区位熵作为研究其集聚程度的评价指标。区位熵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的大小,所反映的只是区域专业化的相对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的实际专业化程度。但由于在本文中所要研究是沈阳经济区8城市服务业在整个沈阳经济区内的情况,通过比较某一城市各行业的区位熵也可以考察该城市服务业各行业的多样化程度,因此选择区位熵作为评价指标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区位熵的计算公式, 。 和 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某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b1和b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较高层次区域就业人数。当 时,研究区域的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大于其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的输出部门。 ,则该产业部门不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 值的大小与所研究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正相关。以辽宁省作为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城市的较高层次区域,分别计算2009年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8城市服务业区位熵和2009年沈阳经济区及其所含各市服务业城镇单位分行业区位熵,分别得到表1和表2的结果。

在分析集聚程度时需要考虑集聚的因素。集聚因素包括特殊的集聚因素和一般的集聚因素。特殊的集聚因素是指对象区域的交通、资源等自然禀赋,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但针对沈阳经济区这一特定区域进行研究时,就必须考虑集聚的特殊因素,以期为政策指导提供依据。一般集聚因素是指企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集群化效应的扩大为企业带来利润增值,即马歇尔提出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但鉴于服务业内各行业的不同特性,在相对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分析中适用的一般集聚因素分析并不适合例如沈阳经济区这类较低层次的区域。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并不强调这类一般集聚因素在服务业整体中发挥的作用,仅在服务业的个别行业分析中对这一因素进行考虑。

(一)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分析

分析表1的数据可发现:第一,沈阳经济区整体服务业 值只是略高于1,说明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已经产生集聚,但专业化优势并不明显;第二,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阜新市、辽阳市和铁岭市的 值均小于1,这些城市的服务业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营口市、沈阳市的 值大于1,表明这两个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专业化优势,且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

(二)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分行业专业化程度分析

按行业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

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方面:沈阳经济区的

值略高于1,其专业化在辽宁省表现的尚不明显。沈阳经济区所属各市中,除沈阳市、本溪市、营口市的 值大于1,其他城市该行业集聚程度均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沈阳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是由于其特殊的城市区位;本溪市作为连接辽宁沿海地带和内陆地区的枢纽,因此在本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营口市是沈阳经济区内唯一的沿海城市,故其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专业化水平是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最高的。沈阳经济区内各市在本行业内的集聚体现出专业化分布不均的状况,但沈阳经济区整体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方面: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技术人才的构成密切相关。在专业技术人员密度大的地区,本行业专业化优势越明显。本行业沈阳经济区的 值低于1,说明其在本行业的专业化优势缺失。在沈阳经济区所含各市中,除沈阳市外,其他城市本行业的 值均小于1,这些城市在本行业的集聚水平较低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造成的。与沈阳经济区内其他各市相比,沈阳市是辽宁省科技中心,是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城市,具有较高的专业人才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因此在本行业存在一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经济区各市在本行业内的集聚体现出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最终影响到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整体集聚程度,造成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弱势产业地位。

3.批发和零售业方面:作为提供密切接触的行业,批发零售业要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其服务提供点也就尽可能靠近服务对象,因此本行业分布较为平均,从业人员数量较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也比较低,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缺乏足够的专业化水平。沈阳经济区内除沈阳外各市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也比较低,无法形成规模优势。需要注意的是,沈阳市是沈阳经济区内唯一一个本行业 值大于1的城市,这是由于沈阳市作为省会在批发零售业方面集中程度高,其中批发业例如著名的五爱市场,零售业例如北京华联、家乐福、沃尔玛等也在沈阳大范围集聚。

4.住宿和餐饮业方面:本行业为沈阳经济区服务业中集聚程度最低的行业。作为密切接触型服务行业,本行业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关联。作为买方市场,本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旅行成本,其在区域上分布的均匀就使其区域集聚程度较低。除了沈阳经济区整体情况外,其所含各市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但沈阳市因其作为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原因,在本行业体现出了专业化趋势,这说明沈阳市的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规模化、连锁化的趋势。从总体来说,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和区内大部分城市由于行业特点和相关配套行业的深度开发不够,导致沈阳经济区和除沈阳市外的其他区内城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过低。但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本行业提供的服务附加值较低,消费规模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沈阳市的消费规模趋于饱和之后,周边城市便成为本行业发展的首选辐射地区。

5.金融业方面:沈阳经济区本行业的 值略低于1,说明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集聚程度不高。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除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三个城市的 值略高于1,其他各市的 值和沈阳经济区的平均集聚水平差距不大。这是由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提供的服务业特别是前台服务大多无法用非接触式服务代替接触式服务,增加服务网点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金融业的区域集聚度会越来越高。同时需要看到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的金融业产生了较高程度的集聚,这说明金融业中的证券和保险服务业和主流商务机构的结合更为紧密,表现出中心区位特征。因此,作为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沈阳市也会成为沈阳经济区的金融中心。

6.房地产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不动产服务具有较强的区位特征,重点城市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本行业的高回报率促使行业资本向这些地区集中。因此,在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本行业的专业化趋势更强。此外,越是人口数量大、密度高的城市,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越大,这就使得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越强。因此,本行业也在这些地区集聚。在本行业的 值中,沈阳经济区整体低于1,这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的房地产发展水平相对合理,资本集聚度处于正常的水平。但是也需要看到,沈阳市和本溪市的房地产集聚水平已经远远大于地区平均水平,具有了较强的专业化水平。在分析这两个城市在本行业的集聚情况时,结合2009年度两市的房地产实际销售情况进行分析。根据《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9年末,沈阳市商品房销售额6843606万元、总面积1532.9万平方米,居沈阳经济区之首,其中住房面积占89.33%(含经济适用房25.7万平方米,占商品房总面积1.68%);本溪市商品房销售额540874万元、总面积173.1万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积占86.14%(含经济适用房38万平方米,占商品房总面积21.95%)。同样作为行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沈阳市的房地产集聚重点体现在非政策性商品住房上,本溪市的房地产集聚重点体现在政策性商品住房上。这说明,在分析房地产行业的集聚度时需要考虑其发生集聚的具体原因,而不能单纯的从集聚度上对行业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

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方面:本行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中许多行业相关,其集聚水平与这些行业的集聚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度。一般在物流行业和金融业专业化程度明显的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专业化优势也较为明显。作为提供非公共服务的行业,本行业的集聚程度越高,行业间的合作和竞争越明显,其利益越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的集聚水平不高,说明沈阳经济区尚不具备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沈阳市、营口市、铁岭市的 值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这说明沈阳、营口、铁岭三市在本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行业集聚,具备了区域内一定的专业化优势。沈阳、营口在金融业和物流业的共同集聚特征带动了本行业在这两个城市的规模化发展。铁岭市本行业集聚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方面: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 值大于1,说明其整体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区内各市的数据表现出行业集聚程度严重不均的情况,沈阳市在本行业集聚程度极高,表现出强劲的专业化优势;铁岭市在本行业的 值略大于1,专业化优势不明显;其他各市均未体现出集聚现象。本行业的主体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其布局受到行政因素影响较大。在沈阳经济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布也主要依托科研单位,因此沈阳市体现出本行业的高度集聚和专业化特征,对于整个沈阳经济区具有优势带动作用。

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方面:本行业的集聚程度取决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布局,受自然环境因素和政府行政导向影响很大。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整体本行业聚集程度较高,其中6个城市的 值大于1,本溪市、阜新市也只是略小于1。这说明在沈阳经济区,本行业专业化程度比较平均。因此,整个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处于较为合理的行业集聚,具有普遍的专业化优势,发展较好。

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方面:本行业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性的劳动密集型服务。相对于其他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本行业的集聚程度与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密切。例如,家政服务业就集聚在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从本行业 值分析,沈阳经济区略大于1,其所辖各市中沈阳市、鞍山市、本溪市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从《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提供的各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总支出中可以看出,沈阳经济区各市家庭总支出排名前三的城市为沈阳市、本溪市、鞍山市。故而,一方面,只有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才能促进本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只有提升本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才能促进行业内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本地区居民生活水平。

11.教育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本行业存在着二元性的特点:本行业内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而各类的培训和辅导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又属于非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事业性的教育服务,强调布局点的中心性与平均性相结合。一方面需要考虑高等院校所在地集中于中心城市、中小学集中于中心城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顾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的充分性和效率性。作为盈利性的教育服务,强调布局点的重点性,与区域内教育水平相关。从数据可知,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略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具备一定的专业化趋势;区内各市中,除鞍山、抚顺、本溪三市外,其他各市的专业化程度都较高;鞍山市、抚顺市和本溪市虽然专业化程度不高,但仍然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差距不大。这说明作为教育主体的公共事业性教育服务在行政主导下的发展具有平均性特点,本行业在沈阳经济区的发展较好。

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是半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性。因此在区位选择上因尽量追求公平、效率、充分、经济的原则。所谓公平和充分,强调本行业应尽可能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设施的供给规模和数量应依据人口的空间分布、构成、规模和密度来确定。所谓效率和经济,强调本行业的布局还需要满足设施利用率的最大化与交通时间成本的最小化原则。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本行业在空间的分布应该趋于均匀,其集聚程度也应较低。然而从数据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集聚度已经较高,而其所含各市中除抚顺市和辽阳市外,其他各市均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辽阳市的 值也只略低于1。因此,整个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发展并不充分,居民享受这类服务的空间有待加深。

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本行业提供的是满足消费者生存需求以外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面对面提供服务是其主要方式,因此尽可能接近消费者和消费市场是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利润的主要途径。同时,文化、体育和娱乐需求度的提高又会导致行业内的竞争,使本行业布局点增加,进而导致其区域集聚度的下降。从数据中看,沈阳经济区在本行业的 值略大于1,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优势。区内各市中,沈阳、营口、阜新三市的本行业 值大于1,其他各市小于1。这说明在沈阳经济区内,本行业发展和布局不均,潜在用户群仍有扩展空间。其中,沈阳市本行业集聚程度较高,体现出了较强的区位中心优势,在本行业的发展中沈阳市将体现出强劲的带动作用。

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方面:本行业属于行政主导型的公共服务行业,其服务并不直接创造利润,而是通过协调社会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本行业的集聚程度直接与社会稳定程度相关联。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履行社会管理的能力就越强,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就越乐观。从数据看,沈阳经济区的 值略大于1,说明沈阳经济区整体在本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完成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较强。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在本行业的集聚程度较低,专业化程度较差。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在本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这表明,由于受到各市实际情况的限制,沈阳经济区内各市社会管理能力差距较大,本行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这将对沈阳经济区整体未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起负面影响。

(三)沈阳经济区及所含各市服务业多样化程度分析

按城市分析表2可知:

1.沈阳经济区:作为由8个城市组成的区域,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多样化程度是整个区域的平均水平。从数据来看,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内14个行业中, 值大于1的行业有8个。沈阳经济区整体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体现出了集聚优势。而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度较低。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内各行业的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未形成专业化优势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43%。因此,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程度较低。

2.沈阳市:沈阳作为辽宁省会和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服务业内各行业的集聚程度普遍较高。服务业中,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外,其他各行业的

值均大于1。形成专业化优势的行业占行业总数的93%,集聚度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占93%。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更体现了极高的专业化水平。在服务业14个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个行业的集聚度在沈阳经济区各市中排名第一。因此,沈阳市服务业的多样化程度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行业带动力。但也需要看到,沈阳市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专业化程度较低,从长远看不利于沈阳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鞍山市:鞍山服务业各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三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21%。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14%。鞍山市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集聚度为沈阳经济区各市中第一。可见,鞍山市的服务业多样化程度很低,且集聚在政府行政主导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中。其结构不利于服务业整体的升级发展。

4.抚顺市:抚顺服务业中仅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 值大于1,没有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集聚水平的行业。因此,抚顺市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均很低,制约了抚顺的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5.本溪市:本溪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四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29%。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21%。因此,本溪市的服务业多样化程度不足,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对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6.营口市:营口的服务业色优势较强,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集聚度位列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首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集聚度也较高。营口市服务业各行业 值大于1的占57%,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占64%。虽然营口市服务业多样化程度相比沈阳市仍然不足,但从其发生集聚的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高附加值行业集聚度较高;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这说明营口的服务业整体结构较为合理,但仍需要加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7.阜新市:阜新服务业中金融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五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行业总数的36%;服务业中集聚度高于沈阳经济区平均水平的行业占43%。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集聚度为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集聚度之首。这表明,阜新市在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上投入较大,但在服务业的多样化程度上较为欠缺。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行业上的集聚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阜新的产业结构平衡。

8.辽阳市:辽阳服务业中仅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行业的

值大于1,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集聚水平的行业仅占14%。辽阳市的服务业多样化严重失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均为政府行政主导的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服务行业普遍竞争力不足。

9.铁岭市:铁岭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六个行业的 值大于1,占服务业行业总数的43%。其中高于沈阳经济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占36%。铁岭市虽然在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属于服务业多样程度稍高的城市,但其行业集聚也主要体现出行政主导的行业,服务业整体偏向公共服务型,也同样凸显出其服务业结构的失调。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服务业内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济属性,集聚特征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为了便于对服务业各行业进行分析,将服务业分为以进行公共服务为目的的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型服务业。其中营利型服务业又可以按照该行业主要依靠的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三种。第一类是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此类行业的均衡分布与从业人员的数量直接相关,区位熵只能反映这类服务业的整体专业化能力,与行业的特性无关,因此在以区位熵分析集聚程度时区位熵与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正相关。第二类是营利型服务业,这类服务业中各行业主要依靠的生产要素不同,也就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集聚路径。首先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以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服务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类行业的主要特征是以资本作为行业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本是这类行业的主要壁垒。资本的逐利特征往往使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内企业的集聚程度较高,容易形成垄断。其次是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以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服务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技术是这类行业的主要壁垒。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嵌入程度较高,服务半径较大,在某一较高层次区域范围内往往集中于某一较低层次区域,其区域集聚程度较高。再次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以劳动力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壁垒较低,区位选择和管理对其发展影响较大,区域集聚程度较高。从区位熵进行研究时,营利型服务业各种行业的值都表现出与其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关系。但这种分析是基于专业化程度的集聚,而不是竞争和协作的集聚。

2.区域服务业集聚优势由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和行业的多样化程度共同决定。从行业集聚来看,某一行业在这一区域内的区位熵越高,其专业化程度越高,进而该行业在这一区域就形成了区位优势。从地区集聚来看,某一地区在服务业内具备专业化优势的行业越多,其服务业多样化程度越高,进而该地区在服务业就形成了产业优势。因此,区域服务业的集聚优势体现在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共同发展上。

3.沈阳经济区服务业总体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多样化程度较低,集聚优势大多体现在公共服务型服务业,高附加值、高就业率行业不具备集聚优势;沈阳市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较高,区域服务业集聚优势明显;营口市服务业特色行业专业化强,一些行业体现出较强的集聚优势,但整体多样化不足;其他各市服务业整体不具备集聚优势,多样化程度差,特色行业明显不足。在沈阳经济区中,沈阳市服务业对于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

(二)政策建议

1.在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发展中应采取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区内各市服务业行业互补的策略。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效率和就业率的提高,带动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主导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以区内各市服务业特色行业互补,提高沈阳经济区整体多样化水平,实现行业差异化定位,促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2.在差异化定位的过程中,应将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和营利型服务业区分对待。在沈阳经济区内各市中同时提高公共服务型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将服务业行业的差异化定位与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以工业的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行业提升。在发展沈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沈阳浑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抚顺新材料产业集群、本溪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集群、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阜新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同时,在集群内加大与服务业相关行业的政策扶植力度,促进与新型工业产业集群相配套的服务业形成。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R.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

[2]Engelmann F C,U Walz.Industrial Centers and Regional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Local Input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5,35(1).

[3]Brülhart M,F Sbergami.Aggolmeration and growth:Cross-country evidence[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5).

[4]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周兵,蒲永健.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

[6]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篇3

关键词:报酬递增;技术创新;分工;增长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4-0005-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但近年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和担忧日益增多。一般来说,根据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来判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认为要素扩张型为主的粗放型增长不可持续,只有生产率不断得到改善的集约型增长才是可持续的。所以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然而长期依赖于大量资源消耗和低劳动力价格、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显现出“低端锁定”效应,增长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要从规模扩张型增长转向效率型增长,而其经济学内涵则在于报酬递增机制的形成。当中国走入内生性增长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进入了规模经济驱动的增长阶段时,经济发展也就走人自我加强的循环累积的增长道路。因为即使存在投入要素和资金的约束,在报酬递增的循环累积作用下,经济仍将保持高速持续的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的增长都是增加投入的结果。每年8%-9%的GDP增长率中只有3%-4%归因于TFP的增长,剩下的5%归因于投入的增加。所以目前进行探讨的是中国经济是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还是已经迈入规模报酬递增的内生增长良性发展阶段。此外,对这种报酬递增原因的分析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对中国经济中报酬递增现象进行测算考察,再立足于改革开放后中国30多年发展的实际,结合报酬递增的相关理论,试图梳理总结影响中国经济报酬递增形成的基本因素,从而明确未来增长中报酬递增形成的基本逻辑和机理,以期获得一些理论以及现实方面有意义的结论。

二、文献综述

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近年来报酬递增理论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

有关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诸多传统研究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础之上。近年来对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更多将视角转到报酬递增机制以及内生增长方面。徐瑛、杨开忠(2007)运用中国30个省区1978-200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中规模报酬变化的动态特征,从实证角度验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已经转向由规模报酬驱动的内生增长过程,并且呈现出不断自我加强的特点。王军辉(2008)在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对我国经济1978-2004年的规模报酬进行了检验,并且采用Panel Data模型检验了5个OECD国家的规模报酬问题,得出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不适合分析现代经济发展的结论,报酬递增机制普遍存在于经济增长过程中。颜鹏飞、王兵(2004)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1978-2001中国30个省份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成分,并通过对技术的规模效应进行测算,认为中国绝大多数省份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经济到底是处于报酬递增还是报酬递减阶段的讨论莫衷一是。

另外,对中国报酬递增影响因素的分析多集中在对具体产业的分析。刘金山(2007)在综述我国农业增长“剩余之谜”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的报酬递增问题,结论是我国农业报酬递增的源泉是市场深化、专业化分工、资本异质性,但我国农业中逆报酬递增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吕冰洋、于永达(2009)认为中国工业资本积累处于收益递增时期,而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看,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长、制度变迁、政府服务的外溢效应、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等因素成为工业部门规模收益递增的源泉。陈林、朱卫平(2009)使用我国38个行业、1238家上市公司1998-2006年的年报数据研究得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满足边际报酬递增规律的结论,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报酬递增与人力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基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经济是否已进入报酬递增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分析影响中国报酬递增的因素十分必要。本文试图从两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对中国经济报酬递增进行测算考察,判断中国是否已迈入报酬递增阶段;另一方面探讨影响中国报酬递增的具体因素,以期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三、中国经济增长规模报酬情况的测算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规模报酬的测算,传统研究采用生产函数法,考察λy=F(λK,λL)中的λ,若λ>0即为规模报酬递增,但这种方法最大的缺陷之一是需要具体的函数形式。对规模报酬的分析实质是对投入产出的分析。另外,新近的研究对规模报酬的测算也多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规模报酬情况进行考察。

(一)测算方法的简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较其他规模报酬计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最先推出一种基于规模收益不变(CRs)假设的DEA模型,后续研究则考虑更多的假设条件,如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推出一种基于规模收益可变(VRS)假设的DEA模型。

假设用K个投入变量和M个产出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N个企业进行评价。对于第i个行业的所有投入和产出分别用列向量xi和yi表示,用K×N投入矩阵X和M×N产出矩阵Y代表N个行业的投入和产出变量。投人导向的CRS模型表示为式(1):

minθ,λθ

s.t.-yi+Yλ≥0

θxi-Xλ≥0

λ≥0

投入导向的VRS模型表示为式(2):

minθ,λθ

s.t.-yi+Yλ≥0

θxi-Xλ≥0

∑λi=1

其中,λ是N×1的常数向量,θ表示相对前沿面的生产效率值。对于投入导向的模型,总有θ≤1。如果θ

本文需要测算行业的规模报酬状况,主要运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中的NIRS模型的原理。通过分

别运行CRS、VRS的DEA模型得到θc和θv,用它们便可以推算规模效率水平,同时衡量规模报酬状况。当θc=θv时,生产单位的规模效率为1,即生产处于最佳规模;否则生产单位的规模效率有所损失。造成规模效率损失的原因有两种,分别是规模过大和规模过小。如上推算θ

当生产单位处于规模无效(θ

(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他产业部门乃至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通过对工业行业规模报酬情况的测算基本能够反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规模报酬情况。本文选取工业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2006年中国统计局公布的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采用2000-2008年共计35个行业的数据。为了尽可能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处理。

1.行业一致性的问题。现行工业统计中运用的行业分类标准是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其中工业这一门类分为3个大类(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0个中类和191个小类。本文工业分行业数据就是针对这40个中类而言的。由于数据连续性等原因,将“其他采矿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四个行业剔除,另外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成为“食品加工制造业”,共计35个行业。

2.统计口径一致的处理。我国工业经济统计中常见的口径较多,本文选取基本能反映工业行业全貌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作为行业的总产出,同样在这个口径下采用“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作为劳动投入;而在资本投入方面选取的是“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在建总规模”的投资额。另根据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应的价格指数对总产出进行调整,得到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各行业的总产值。

(三)结果的分析

使用deap2.1软件计算2000-2008年中国工业35个行业的规模报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35个行业在2000-2008年呈现的规模报酬情况并非一致,综合评价时以9年间主要呈现的规模报酬情况为该行业总体的规模报酬情况。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报酬递增和非报酬递增的部门并存,其中报酬递增的行业共有15个,而非报酬递增的行业则有20个。其中“采矿业”中除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报酬不变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行业都呈现报酬递增,这都与此类行业是资源垄断型的行业性质分不开。另外,以“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为代表的石化橡胶行业整体上呈现报酬递增;机械设备行业除了“金属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剩下都为报酬递增行业;而电子电气行业也基本表现出报酬递增的态势。总体来说这三大类行业基本都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报酬递增的特征明显。相较起来,其他行业这种报酬递增的特质并不明显,这都跟其他行业的行业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另外,表1显示出,不同年份呈现报酬递减或是不变的行业明显占主要优势,所以通过对中国工业部门各行业规模报酬情况的测算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报酬递增的增长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大量非报酬递增部门的存在说明中国经济增长还较大程度依赖要素驱动,而这种非专业化提高和非技术进步的增长很难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和持续的增长,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并没有转向由规模报酬驱动的内生增长过程。

四、中国经济报酬递增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中国经济规模报酬情况测算可以看出,以工业行业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确有一些报酬递增部门的存在,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并未完全转向报酬递增,所以很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增长中报酬递增的影响或形成因素进行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有关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舒尔茨(2001)将它归为类,即劳动分工、专业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经济思想和知识、经济制度、经济组织和恢复经济均衡等。㈣新近理论上关于报酬递增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二:第一种思路认为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提高是形成报酬递增最为根本的因素,第二种思路认为知识、R&D、人力资本、干中学以及学校教育等的溢出效应导致报酬递增的形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转型国家,在改革中获得了短期的生产率提高,而长期的整个经济的报酬递增并未形成,但现阶段局部报酬递增状况确已出现,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报酬递增基本理论来对影响中国经济报酬递增的现实因素进行分析,具体从引致报酬递增的根本因素――专业化分工和直接因素――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来考察中国报酬递增影响因素。

1.专业化程度。分工一直被认为是引致报酬递增的首要因素。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首先在于渐进式改革解除了对分工与交易发展的束缚。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越来越细分,产品以及生产工艺专业化都有了突破式发展,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迂回生产方式和产品多样化程度加深,最终使得分工链条加长和专业化程度加深并带来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分工的深化,地区间、行业间的分工和交易障碍进一步被打破,特别是各地区、行业间市场分割和贸易封锁的瓦解,通过比较优势在产业和地区间实现了合理分工,专业化分工使各经济主体的活动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优势上做大做强,分工的网络效应凸显。可以说,地区行业的专业化是生产专业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劳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会引致报酬递增。

2.技术创新。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不是均衡,报酬递增就产生于创新过程中的“产业突变”和“创造性破坏”。技术创新,特别是知识性因素具有溢出效应,这是影响报酬递增的直接因素。在中国多年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上,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越来越强。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明显转向高技能、高技术的领域;企业为了自身长期的发展必然会依靠高新技术以及不断革新的技术确保自己获得市场优势,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报酬递增。在宏观层面上,首先,不断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原有的技

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原有固定资产结构的优化,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其次,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引导投资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再次,技术创新的良好收益引导资金从效益差、成长性弱的产业转向效益好、成长性强的产业,使各种资源配置趋向合理。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越来越高,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日益形成,使得技术创新成为形成报酬递增最为直接的因素。

除了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会影响报酬递增外,政府政策以及市场结构等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虑的因素。

政府政策。在中国,政府长期扮演的是经济增长推动者和改革开放推动者的双重角色,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典型“中国式”发展模式,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主要特色之一是诸多经济发展机制与政府政策相关。同样,公共部门服务或政府政策与报酬递增息息相关。政府支持政策对报酬递增影响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政府政策能够为企业提供生产,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等的投入加大会提高此类部门的生产率,同时政府政策具有导向作用,会引导社会和私人资本迅速流人,使报酬递增成为可能;二是政府财政支出如教育支出、科学研究开发支出也会对各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为报酬递增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市场结构。在劳动分工方面,自从斯密定理提出后,关于市场结构与报酬递增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家。一般来说,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得创新利润,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完全的信息会迅速使技术创新扩散到所有的企业,对创新企业而言,创新投入的巨大成本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必将缺乏创新动力,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垄断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来使得报酬递增持续下去。

五、计量分析:基于logit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报酬递增形成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在于分工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所以在关于影响报酬递增的计量检验中,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是两个核心解释变量,另外我们需要重点分析政府政策和市场结构与报酬递增形成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在此将这两个经济因素确定为控制变量。

本文把测算出的行业规模报酬情况分为“报酬递增”和“非报酬递增”两种,定义报酬递增的行业为1,非报酬递增的行业为0。同样行业为报酬递增的概率为P(y=1),为非报酬递增的概率为P(y=0),两者皆为无条件概率。从行业整体来看,事件y=1发生的概率与y=0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所以讨论报酬递增影响因素可以采用logit模型来进行检验分析。本文综合考虑设定的计量模型基本形式如式(3),其中i代表工业各行业。INREi=α+β1SPECi+β2TECHi+∑αiXi+εi (3)

在(3)式中,INRE为行业规模报酬情况,参照前文DEA测算的结果,若行业呈现报酬递增取1,否则取0;SPEC、TECH分别为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是核心解释变量;x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政府政策(TAX)和市场结构(MAST)两个变量。

(二)变量选取及统计描述

1.变量选取及测算

(1)专业化程度(SPEC)。我们选取工业行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作为解释变量。参考樊福卓(2007)、吴安波(2009)构造的行业专业化系数公式,另外考虑与上文工业行业统计口径相同,采用工业分省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07年行业产值,对我国工业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进行测算。

(2)技术创新水平(TECH)。一般来说,用“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指标来衡量创新的投入,而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NP)来衡量创新的产出,代表各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本文沿袭以前的研究,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中的数据。同样用两个指标来衡量各个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3)政府支持政策(TAX)以及市场结构(MAST)。对于“政府政策”这一变量,考虑政府财政支出在支持各行业方面数据的不可得性,在此采取“增值税占比”这一逆向指标来度量政府对各行业的政策支持情况,因为中国是企业增值税较大的国家,政府公共收入的大部分来自于税收,因而用此指标代替政府对行业支持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市场结构”这一变量,本文借鉴随洪光(2009)对工业各行业市场结构的划分类型,将“强竞争性行业”作为基准组,设定两个虚拟变量:D1,弱竞争行业取1,否则取0;D2,垄断竞争相对均衡行业取1,否则取0。

2.统计描述

表2列出了各个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主要统计情况。

(三)计量结果及分析

对Logit模型运用极大似然的方法进行估计,具体结果见表3。在logit模型中估计的系数不能被解释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边际影响,只能从符号上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是正向或是负向影响。(1)、(2)式主要考察核心解释变量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对报酬递增的影响,其中反映技术创新的指标分别是“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系数都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越高,报酬递增的概率也就越高。

(3)、(4)式引入控制变量“政府政策”和“市场结构”,其中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系数都为正。而在控制变量方面,“政府政策”用行业增值税占比来反映,系数是负,但系数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虽然政府在税收方面的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促成规模报酬递增的形成,但是在中国实际工业行业中政府的税收政策与报酬递增并没有存在显著的关系,这也跟报酬递增应是一种内生机制的性质不谋而合。另外,关于“市场结构”两个虚拟变量系数都为正,但(4)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垄断性较强的行业较竞争性较强的行业较易形成报酬递增,但是综合(3)、(4)考察,虚拟变量的系数基本不显著,说明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与报酬递增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两个控制变量的计量结果显示,报酬递增只跟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两个内生因素息息相关。

在logit模型的分析中,还需对核心解释变量边际效应进行估计,结果见表4。

从(1)中可以看出,专业化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行业呈现报酬递增的概率增加2.69个百分点;而在(2)中,这一数值是1.89。总体来看,专业化程度增加一个百分点会使得行业呈现报酬递增的概率增加2个百分点。而技术创新方面,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行业呈现报酬递增概率增加0.69个百分点,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行业呈现报酬递增的概率仅增加0.03个百分点,说明创新投入对报酬递增的影响要强于创新产出的影响,这也与现实相符。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粗放型增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增长由大量资本、能源和原材料以及

劳动力投入推动,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中国在未来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从要素投入型增长转向效率提高型增长是关键,即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应完全转向报酬递增的内生驱动机制。本文通过对中国35个工业行业9年间规模报酬情况的考察,得出现阶段中国报酬递增的驱动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而影响这种规模报酬形成的最为核心的因素依旧是分工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创新。

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报酬递增的内生驱动机制,最为根本的在于促进分工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在后改革时代,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和体系,进一步打破体制和机制中对分工以及专业化水平的障碍因素,促进专业化水平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创新的能力,尽快从依靠增加传统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改善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加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专业化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报酬递增效应。

参考文献:

[1]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卢福财,突破“低端锁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5―6.

[3]Donald R Davis,David E Weinstein,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379-407.

[4]Catherine J.Morrison Paul and Donald s.Siegel.Scale Economics and Industry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A Dy-namie Cost Function Approac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272―290.

[5]Keith Head,John Ries.Increasing Returns Versus Nation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atternof US-Canada Trade[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2001,91:858―876.

[6]徐瑛,杨开忠,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转型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5):58―63.

[7]王军辉,规模报酬不变还是递增――来自我国以及五个OECD国家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8,(8):11―13.

[8]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5―65.

[9]刘金山,中国农业:报酬递增与“剩余之谜”[J],未来与发展,2007,(6):25―28.

[10]吕冰洋,于永达,收益递增与中国工业经济资本积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3):20―25.

[11]陈林,朱卫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吗――来自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6):46―56.

[12]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13]袁桂秋,张玲丹,我国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3):42-54.

[14]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姚志勇,刘群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Guang-Zhen Sun.A Review of Selected Literature in the Economics of Division of Labor from 5th Century toWWII:Part I[R].Discussion Paper,2005.

[16]Nicola De Liso,Giovanni Filatrella,Nick Weaver,On Endogenous Growth and Increasing Returns:Modeling Learn-ing-by-doing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1,46:39―55.

[17]董林辉,段文斌,技术进步的原因与性质――基于分工与报酬递增的研究[J],南开经济评论,2006,(6):41-49.

[18]周健生,陶爱萍,分工演进视角下报酬递增规律的探析[J],学术月刊,2009,(9):123-126.

[19]Andrew D Foster,Mark R Rosenzweig.Technical Change and Human-Capital Returns and Investments:Evidencefrom the Green Revolu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931-953.

[20]Francisco H P Oliveira,Fredefco G Jaymejr,Mauro B Lemos.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Technology:An Empirical Study for Brazil(1976-2000)[J].World Development,2006,34:75-88.

[21]Jeffrey Bernstein,M Ishaq Nadiri.Product Demand,Cost of Production,Spillovers,and the Social Rate of Return toR&D[R].NBER Working Paper(No.W3625),February,1991.

[22]William Easterly,Ross Levine.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a Decade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Growth? It’s NotFactor Accumulation:Stylized Facts and Growth Models[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1,15:177-219.

[23]纪玉山,江中蛟,知识经济与边际收益递增[J],经济评论,2000,(4):16-19.

[24]石涛,陶爱萍,报酬递增:特殊性向普遍性转化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4):5-12.

[25]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26]Junxi Zhang.Public Services,Increasing Returns,and Equilibrium Dynamics[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Control,2000,24:227-246.

[27]殷德生,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研究进展[J],当代财经,2006,(3):21-26.

[28]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71-83.

[29]吴安波,中国制造业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测度、特征及变动趋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17-29.

[30]吴延兵,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J],经济学季刊,2008,(1):869-890.

[31]随洪光,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基于市场结构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经济评论,2009,(3):115-121.

篇4

关键词:高职 行业性 区域性 专业设置

课 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行业性、区域性研究”(编号:GHYB110217)。

为了适应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历史发展基础和社会人文条件的种种差异,许多高职院校在强调行业性发展的同时也强调区域性发展,以适应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使学校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打造自己。高职院校在行业性、区域性发展办学过程中要能够表现出特色,其关键在于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通过预测、分析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变革和产业发展的趋势,高度重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对专业的需求。

一、专业设置应把握好方向盘

专业设置的方向定位是专业设置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满足行业需求和区域经济需求目标的重要保证。行业需求是指要使学校开设的专业具有行业特征,专业种类既要考虑行业技术标准要求,也要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需求是指学生主要来源于地方,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地方,其个人的发展由地方基本建设影响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所需的专业要考虑地方的经济建设规划、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等因素。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顾及行业发展对专业的需求,为高职教育有效步入与行业企业布局、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市场经济轨道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专业设置应“变中求稳”

新兴产业的出现及行业的发展,都意味着对新型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行业的变革和某些低迷产业的改造也将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为避免某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过剩,需要改造老专业、设置新专业。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是产业发展中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产业的兴衰决定着人才需求的旺盛程度。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跟踪、预测和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按大局和趋势来及时调整专业。这就需要解决好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坚持以适应性为主导,发挥学校多年积累的教育资源稳定效益的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变化,使专业设置工作“变中求稳”。

三、专业设置应以“集群化”推动“分

散化”

专业“集群化”是指高职院校以服务某类行业和产业为目标,通过对行业、企业的产业链中高技能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构建出相应职业岗位的专业集群,为行业、企业提供立体化、多功能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专业“分散化”是指专业设置时适度“多元化”。由于社会对某些职业的人才需求达到了极限,高职院校在全方位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要开拓更加宽广的学生就业渠道,力求通过扩大人才培养的覆盖面来“多元化”设置专业。“分散化”可以是“集群化”的拓展,也可以根据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条件向相近行业和领域发展,也是规避专业“集群化”可能带来的就业风险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利用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专业设置时以“集群化”推动“分散化”,形成以“集群化”为重点兼顾“分散化”的专业布局。在这种专业布局中可以自然形成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表现出专业设置的主体性和分支性,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干专业的优势,与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急需的辐射专业一起形成专业“一条龙”。

四、专业设置应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应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根据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条件,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专业。这些专业能够使得专业改革成果和建设水平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成为学校的支柱和窗口,明显地表现出学校的独特性和成熟性;这些专业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充足的教学条件,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实训、职业顶岗实习等模式,集中投入、加强建设、突出特色,学生在毕业前能够获得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这样,既能为学校创造品牌效应,又能在社会获得很好的口碑,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专业设置应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高职院校在行业性、区域性发展办学过程中,不能只顾向政府要投入或盲目使用自筹资金而不计教育成本。应按照集约化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理念,使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并考虑专业设置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分析成本,厉行节约,做好教育成本的核算。即要在一定的教育投入和运行成本的前提下,换取最高的效率、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缩短学校供给与行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通过充分地论证预计设置的专业可能在多长时间段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至少在多少年内能够紧跟行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而不会落后。

六、专业设置应合理确定办学方式

高职院校在行业性、区域性发展办学过程中应该提倡联合办学方式,如区域邻近或行业相关的同类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方式确定后,联合体应采取专业设置合作的方式,进行专业开发、设置、调整和完善,共同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投入、共享。专业设置的合作方式主要应有两种,一是中心校辐射方式,即以师资、设备、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为中心校,以中心学校特色专业为主体的合作方式,一般由区域邻近并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校组成,按照“自由组合、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由中心校负责实现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专业化分工、“大家庭”综合管理。中心校统一兄弟学校的专业标准、布局和教学资源,但各校建制、行政管理和经费核算独立。二是集团化合作方式,即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以契约的形式而组成的高职教育办学联合体(高职教育集团)合作方式。成立高职教育集团董事会,在专业设置时统一办学观念,以设置的主干专业为纽带,以骨干学校和行业企业为核心,资源互补、各显其能、互惠共赢。

七、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结合

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类别、规格、数量和质量的总体要求,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设置“生命持久、前景看好、竞争力强”的“长线”专业。“长线”专业一般具有的特点是:学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稳定,质量考核保证体系严格,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稳定,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完备。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专业人才的类别、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满足长期需求的同时,高职院校也应在行业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或针对区域经济建设的某一重大项目,采取定向培养、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模式来设置急需的专业,即所谓的“短线”专业。“短线”专业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学制灵活、投资少、见效快。

八、宽口径专业与窄口径专业并存

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乃至生产管理的现代化都使职业分工的专门化逐步向综合化演变。高职院校应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设置面向社会的宽口径专业,注重专业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相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联系和沟通,以有限的专业数量覆盖尽可能多的职业岗位,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职业岗位选择,减少由于专业不对口而造成学业资源浪费。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一面,在对“通才”需求加大的同时,也对“专才”有特殊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适应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个性和爱好,开设一些应用面不宽但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即窄口径专业。鉴于这类专业的适应性差,不利于毕业生第一次就业,也不利于毕业生今后的转岗和再就业,而且社会需求量有限,设置这类专业时应将其定位为订单培养、定向就业。

九、学历培养与技能培训互补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为优化经济结构的需求服务,打破过去的“老套”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模式,构建起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限时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又要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形成学历培养与技能培训互补的布局,使专业设置的规范性和需求性互补。所开设的专业应以学历教育为主,同时适当举办一些社会急需的“短、平、快”的专业技能培训,把高职院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

总之,专业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高职院校在行业性、区域性发展办学过程中,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对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也体现学校对行业发展、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适应程度。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学校乃至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蕴启.融入行业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圈的高职办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

[2]陈向华.珠三角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101—03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再到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发展遭遇了严重阻力,虽然中国的经济仍在平稳而健康的发展之中,但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放缓,而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仍在不断地积聚与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队伍,国家采取了多种途径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例如增加社会急需的专业和人数,加大实训实习的比重等;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能选到一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将对自己的未来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将十分重要。

研究者可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种第一手资料来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通过对协议书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掌握专业的就业率、专业对口情况等方面信息,这对了解学生的专业情况具有帮助;同时研究者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收集协议单位性质、工资水平、地域类型等方面的数据,深入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协议单位进行归类与对比,这将对今后的毕业生再进行择业时具有参考价值。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以南京市某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该学院属于民办二级学院,该学院开设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毕业生全部来自于江苏地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江苏地区经济发展的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了使研究具有代表性,研究者随机选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这三个专业涉及不同的专业和学科门类,抽样范围广,样本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率,分析其所从事的行业类型、企业状况以及了解毕业生就业时的地域差异。

三、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以就业与指导部门收到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为分析基础,数据收集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30日,主要收集毕业生的姓名、用人单位名称等信息。同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及国家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行业分类,根据用人单位经济成分内部的生产关系对用人单位的经济类型进行了分类,根据江苏区域划分标准,对协议单位地域类型进行了分类,根据客观的分类标准对一级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能够深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毕业生就业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四、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一)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制为四年,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的人才为目标,要求其专业的毕业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理论,熟悉主流软件开发及管理工具或典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具备较全面的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同时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其人才培养与“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就业适宜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研发、项目管理、IT服务、移动终端开发、数字家庭与智能家电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财务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业务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咨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树立市场、竞争、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获得设计师、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具备服装理论知识、常规技术应用能力、创意和技术创新能力,熟练掌握技术技能,从事服装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从对就业协议书的统计来看,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共有毕业生164名,到目前为止共收到毕业协议书148份,其协议就业率为90.2%,符合学校对毕业生协议就业率的要求,表示大部分毕业生都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这种协议就业是指毕业生通过高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协议就业率基本反映一个学校专业的培养质量,也是学校为学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学有所成,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二)协议单位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

依据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国家统计局起草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进行划分,基本涵括所有国民经济活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研究者把毕业生的协议单位进行了分类,调查显示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22.4%的毕业生从事于制造业,财务管理有31.4%的毕业生从事于制造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有88.9%的毕业生从事于制造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共有37.2%的毕业生从事于制造业。这说明大多数毕业生都到了与制造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这和我国的“制造大国”地位基本相符,同时制造业也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31.3%的毕业生从事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研究者通过对比发现大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能够找到与之对口的计算机类的就业岗位,一些毕业生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这些公司主要以计算机软硬件销售、开发、服务、咨询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为主体的科技型公司,还有一些毕业生在以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的制造业工作,这两类学生占到了就业人数的50%以上,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财务管理专业只有18.7%的毕业生从事于金融业,其他行业的就业比例达到了37.1%,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分散,真正能进入其对口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较少,这和其行业属性有关,金融业社会地位较高,工资福利较好,但其竞争性和压力也比较大,这种行业比较难进。同时,也有毕业生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工作,这些产业虽然和他们的专业相关性不大,但这些行业具有工作强度不大、工作自由等特点,所以也有较多毕业生从事相关产业。

(三)协议单位经济类型分析

企业经济类型亦称“经济成分类型”,指国民经济的所有制构成,是反映一个国家基本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数据,经济成分的划分为观察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工具,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分析毕业生协议就业单位经济类型的分布,研究者可以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为接下来的毕业生就业做出借鉴。研究者发现有64.6%的毕业生进入到私营经济领域,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他们就业时主要以参加招聘会或者以网络投递简历的方式进行,通过面试和简单的笔试就可以进入相应岗位,相对其他经济类型来说就业更为简单、灵活,同时,有些毕业生所进入的私营经济公司是自己家庭或者亲戚开设的公司,就业相对容易。而股份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14%、4.3%和3.7%,它们所占比重较小,这说明毕业生在这些经济类型的企业中就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和企业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资源均衡等方面的因素是相关的。因此,就业与指导部门要把就业的重心往私营经济领域倾斜,这更容易促进毕业生就业,给毕业生灌输“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私营经济领域也是其发挥作用的舞台。表1

企业经济类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联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未就业频数76231062416百分比4.3%3.7%14%64.6%1.2%2.4%9.8%(四)协议单位地域类型分析

1994年江苏省九次党代会确定了区域发展战略。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计划时,依据区域发展现状,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作出了新的界定。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苏北包括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五市。这种划分是根据省内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影响而划分的,而其经济差异较其他方面则更为明显,其协议单位地域类型也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表2显示毕业生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南的占61%,协议单位地域在苏中的占21.3%,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北的占5.5%;而毕业生生源地地域在苏南的占43.9%,协议单位地域在苏中的占32.9%,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北的占23.2%。数据之间的差异显示毕业生在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尤其向苏南地区则更为明显,这和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多、就业环境好等方面是分不开的。

表2

地域类型苏南苏中苏北其他未就业协议单位地

域类型频数100359416百分比61%21.3%5.5%2.4%9.8%生源地地域

类型频数7254380百分比43.9%32.9%23.2%0%五、结论与建议

(一)专业与就业方向的矛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高等院校普遍设立的专业是随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而设立,通过对比发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面相对集中、专业性较强,这种特性也限制了其就业,有些毕业生不能在对口专业找到工作后,再就业将变得较困难;而财务管理专业就业面较广,在各行业就业比较平均,可见其专业适应性比较强。但调查发现毕业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员不能在其对口的专业就业,这受到毕业生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学院和毕业生必须根据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现实与就业心理的矛盾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期望毕业后能够到大城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去工作,对工资、福利待遇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往往事与愿违,冷酷的现实往往给他们迎头一棒,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在求职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业与指导部门要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走出就业误区,正确认识自我,择业定位不要太高,也不能妄自菲薄,把择业期望放得过低。同时,学生自己要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参与竞争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学生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消极、低沉。

(三)专才与通才的矛盾

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与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其中一方面,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将越来越多,而当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时他们对专业知识需求量会相应减少。如果出现暂时或不能就业的现象,这时毕业生就业应选择其他一些不对口的工作去做,做到“先就业,后择业”,这时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将与其专业无关,所以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一些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是相当必要的,这有利于拓宽自己的就业面,拓展自己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陶保平,黄河清.教育调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陶保平.研究设计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方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J].统计研究,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