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命的统一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营销的意义大于一切。但是正像快餐只够饱肚、很难提供持续的营养一样,这种短暂的合作也很容易被破坏。也正因如此,杨幂的公开亮相永远是童颜母亲,传统又新潮的人生赢家,倪妮的人设就是事业爱情两不误的小女人,在没出现极强外力的时候,这种人设将永不崩盘。
“来自星星”的明星同款
曾经大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女主角全智贤生动诠释了明星同款有多不靠谱。她拿着一杯从包装到奶油拉花都非常精致的咖啡,拍照发到了社交网络上,关上手机就交给了助理。这样一杯喝下去起码要在跑步机上跑40分钟才能消耗的咖啡,和看上去像是一辈子没吃过碳水化合物的女明星跟各种肉串、甜点、美味寿司的合影一样,十有八九是为了端上来过过眼瘾的。
但是你可以模仿明星穿衣,比如杨幂。最近几年她突然成了街拍中出镜最多的女明星,她的身材属于女明星标配,高挑纤瘦、铅笔腿,不需要特别款式的修饰,也适配于多种风格,淘宝上“杨幂同款”的搜索结果非常多,当然这其中也有没那么真实的,有些店家会钻空子,把自家单品加工到街拍明星身上,技术过关了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至于出现在各种奢侈品牌推广活动中的明星,他们千真万确穿过这些品牌,这份名单也不长,主要集中在杨幂、高圆圆和倪妮身上,男明星中,杨洋、李易峰、吴亦凡这几位出现频率最高。据界面新闻报道,分析公司Bomoda和咨询公司R3联合调查了400万个微信账户和6万条微博,并于2016年8月一份报告称,有关霍建华、范冰冰、Angelababy、刘雯等明星的帖子,数量、阅读数和点赞数都是最靠前的。
因此我们大概得出了眼下与时尚最贴边的明星名单,他们的共性也相当明显:高人气、形象正面,或者像范冰冰这种淬火凤凰感浓烈的主流美,没有严重的负面新闻。至于他们在娱乐圈的出品反而没那么重要。
品牌的快餐与明星的人设
品牌与明星勾肩搭背目的非常明确――销量。零售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品牌的业绩很大一部分指望明星帮忙刺激单品销售量,刘雯背过的包、杨幂的毛衣、Angelababy的裙子,其品牌、款式、售价很快会在品牌的帮助下写进时尚博主的日常推送。这其中,既有明星自己的选择,也有品牌的定期赞助,因此很多包和衣服,只看到杨幂提着在机场亮过一次相,就不知到哪里去了。相比之下有些国外明星对一个品牌的忠实程度,可以透过他们的多张街拍展示出来,同样一个包、同样一双鞋,穿很多年,从新到旧,还可以搭配出无数自己的风格来。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统一性
[作者简介]昌灏,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湖北武汉430068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57-03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决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这两个方面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我们陷入困境,无法前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
一、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有着共同的经济价值取向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侧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它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从纵向看,它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之后的一个更高阶段。它在传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更凸显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要求按照生态经济系统本身运动的规律性使用各种经济、技术措施,一方面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建立的根据是既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又符合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把两者统一起来。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发展。
与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不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和再生,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它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向,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封闭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发展经济,在自然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处理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窥视生态经济就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cducc、再使用Re-use、再循环Rccyck),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可见,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具有共同的经济价值向度。
二、循环经济体现着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向度
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利益看成是惟一的、绝对的,把自然看成是人类为获取自身利益而任意使用的工具,其结果导致对自然肆无忌惮地索取和掠夺,从而就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造成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为了人类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和道德原则。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协调入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对经济社会、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伦理观精神实质及价值取向。
三、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互为前提
(一)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功绩!在它看来生态发展的首要目标是通过使经济活动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来保持自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与自由市场经济或国家控制经济所追求的无条件增长与扩大相对立的。生态可持续性,要求坚持环境容量对人类经济总体规模的限制性;坚持区域经济活动与地方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必要性;坚持经
济决策对生态环境考虑的优先性,传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的增长为唯一目标,它否认自然的价值,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中,对环境质量的损害与自然资源的消耗都不计人生产成本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为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这是一个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形开环系统,是一种严重负债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以“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再生利用,强调保护环境,要求人类应该运用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合理地规划自然资源的保护、约束自然资源的使用,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要想水续发展,就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的稳定与繁荣,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追求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才能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否则经济不能保障持久,社会无法达成和谐。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人类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二)生态文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与循环经济有着共同目标,都是为缓解和消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循环经济绝不仅仅是废弃物的资源化问题,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核心和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主动”地减少、避免废弃物,以期达到把废弃物排放量限于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之内,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在循环经济状态下或循环经济活动过程中,无论人们采用什么活动方式,其终极目标是在获取物质产品的同时,资源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必须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生态文明。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和谐社会与循环经济协同共进,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这既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认真学习;表达清楚;知行统一
上好思想品德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性思想品德教育模式
这种方式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强调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主体德育模式是指: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内化―再实践的德育模式,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并且使学生思想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导性。
二、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有些教师认为,思想品德课,内容简单,道理浅显,容易说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研究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果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道理,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
三、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对学习充满好奇心理,对于教学而言,都是非常关键的。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动态教学、内容多变和比较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不是单一的外部刺激。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实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多媒体的优势。比如,控制与处理图片、文字、声音、话语、符号等,随后实施有效的整合。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服务于所要教授的知识,充分体现出惟妙惟肖的声音效果。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程教学气氛,进而优化教学的整个过程。
思想品德课是新开设的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的课程,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握课程特点以学生生活为依托,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让思想品德课绽放新生命。
参考文献: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安全与我们同行,让生命放出异彩》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季节;又到了我们学生校内游戏,郊外踏青,城里观光,远方旅游的好时节.那我不禁想到:在这一系列愉快的活动中,你想到安全问题了吗 你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吗 面对活动中的一切不安全问题,你准备好了吗……
同学们,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被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天是第十一个 "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安全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可见,珍爱生命,防止校园伤害,创建"平安校园"是多么重要啊!
校园安全涉及到大家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如食物中毒,运动损伤,网络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危害,犯,艾滋病等.下面我仅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谈点看法!
一,交通安全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公路是越修越宽,可是修路的速度总是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近年来,中小学校发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的一大杀手.同学们往来学校大多数都是骑自行车,为了适应这种现实,要求同学们要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在上下学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骑车时要注意力集中,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注意车辆和行人,根据新的交通法规,12周岁以下的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不满16周岁的同学禁止骑电动车.
一个小女孩4岁的时候在横穿马路时,一辆大汽车将它撞到.遭遇车祸后,她的身子只剩半截,整天坐在一只篮球里四处爬行.她说:"我今生今世再也不用穿袜子,鞋子,甚至连裤子也不用穿了.我走路的鞋子是一个篮球······".
二,饮食安全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有许多同学在校外就餐.可是大家想过没有 有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冒险干些违法的事情,生产,销售一些劣质,变质的食品.我校周边也同样有一些小摊小贩出售这样的食品,可是同学们对此不太重视.试想,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他们会为你的安全负责吗 恐怕早就逃之夭夭了.同学们!我建议:大家就餐最好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食堂!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很多.如,2005年10月,湖北孝感市曾因学生饮用变质豆奶,导致300多学生集体中毒……
三,网络安全
目前,电脑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敲键盘,世界尽收眼底;轻点鼠标,四海任我遨游.但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一些不良内容也得到了传播.还有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犯罪活动,一些缺乏是非判断的学生很容易在网上上当受骗.因此,国家规定未成年人禁止上网吧.同学们在家里上网时,要自觉拒绝不良的信息.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曾经沉迷于网吧的同学,他们已经深受其害.网上的不良信息如同"电子海洛因",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使得众网迷对上网有着极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重者致使心理憔悴,精神崩溃.还有些小网迷为了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女同学更不要只身约会网友,这是极其危险的,遇到色狼无异于自入"虎口".
四,校内安全
我校现有学生1800多名,学校场地空间有限(操场上的草坪又在保养期),又以坚硬的水泥路面为主,所以下课活动时,同学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许打闹奔跑,课间不搞有危险的活动,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轻声右行.
大扫除时二层以上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擦外窗玻璃;不要用湿布擦电器开关;住宿学生不得将贵重物品带入宿舍;不得把非住宿生带入宿舍,以保证其他宿舍成员的安全,尤其是财产安全;住宿生还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春天,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平安的种子,让我们把"平安"这颗种子深深地撒播进我们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关键词:通识教育;生命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129-03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Method of Setting up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of Life Scie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hu Jun et al.
(The Cen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of university,life science courses have been the core cours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eaching meaning,the 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s,cont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life scienc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which was expected to provides educational reference for this kind of course carried out in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General education;Life science;Teaching reform
早在20世纪,日本学者伊东光就预言:“生命科学会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创造性的突破,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如今,这个预言在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下成为现实,生命科学代表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新世纪以来,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未来的生活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因此,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纷纷开设了生物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全校必修课[1]。在国内,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对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类课程,而且随着通识教育重要性逐渐受到国内高校认可,部分高校已将此类课程列为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课。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课程内容丰富,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于一体,是一门以拓展知识层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安徽中医药大学在肯定和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致力于培养掌握医药类专业深厚基础、具备相关的实践和临床经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医药类专业人才。对这些学生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不仅仅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专业基础,而且对他们进一步理解社会问题和现象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智力保证,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素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通识教育源于西方,是一种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本质是对本科生进行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不同经典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沟通,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换言之,通识教育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是整个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对人文传统和自由的继承[2]。高等教育的宗旨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一个宽基础、宽口径、高情商、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为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人类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我,对于由“A、T、C、G”4个字母组成的无字天书的海量信息的理解,对人类基因组中冗余序列的功能的判断等等问题的思考和甄别,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在认识自我上的思维空间。
1.2 有利于提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理解和尊重 作为医药类高校,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1.3 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命现象的本质探索 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和大量物种灭绝等问题,而解决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对其本质的把握都需要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生命科学知识和基础[3]。开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将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进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本世纪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便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面,既是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认识自然科学核心内容的需要,也是培养既了解生命科学又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具体传授了多少专业知识观点和内容,而是要传授给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因此,要想吸引学生选修此课程,就必须从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2个方面下功夫,力求内容新颖,方法得当,通俗易懂,在授课时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深入浅出,从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去介绍以上所述内容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这样学生才更易于接受和理解[4]。
根据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情况和知识基础,把学生分为医药类、文史类两大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医药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重点讲述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以及生命科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态系统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基因治疗、动物克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与仿生学、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初步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同时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生物学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于文史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安排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生物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如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人类遗传学与优生、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自身;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3 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方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第一,课堂教学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更易于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第二,在教学中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改变为启发式教学风格,以学生主动整理归纳、主动学习为特点,重视对小组讨论的及时总结和点评,如目前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讨论等;第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自主性探究,例如,安徽中医药大学特意规定至少要保证在整个学时的15%的时间给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课时,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主动搜集、整理资料,自主探究掌握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对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轮廓,为进一步听讲学习打下了基础;第四,考虑到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实践环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课堂讲授快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参观校园的药用植物标本馆,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资源,组织学生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校办制药企业、合肥当地的食品加工企业、生物技术研发企业参观一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使学生对涉及的生产过程有个形象具体的感性认识[5]。
课程考核方面,要改变“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方式,考核时机灵活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应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以检测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尽可能采取开卷考试、写小论文、生活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综合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每次上课都要有相应的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及全班同学参与的课堂讨论,这样可以根据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平时成绩来提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也给平时积极上课,参与讨论的同学获得较好的成绩提供了公平和可能[6]。总之,课程考核系统要贴近学生,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最终达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哈里・李维斯.21世纪的挑战:大学的使命、通识教育与师资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7,3A(5):1-7.
[2]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1-7.
[3]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86-99.
[4]张建斌,马凯,李利军,等.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04-108.
[5]王国强,吴敏,丁鸣.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