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认知心理学范文

儿童认知心理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儿童认知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儿童认知心理学

篇1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理论 儿童语言教学 启示

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认为要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习得。Skehan认为以前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心理语言学的作用,特别是没有从当代认知心理学所重视的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两方面进行研究[1]。我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儿童语言习得的特点,对语言教学提出意见。

一、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

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做出了解释。相关的理论有:斯金纳的刺激―反应论,乔姆斯基的天赋论,皮亚杰的认知论,等等。

作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斯金纳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操作条件反射过程,强调儿童是通过模仿和选择性强化而习得语言的,主要经由模仿―增强―重复―形成四个阶段[2]。这种语言学习理论有合理的一面,但它过于强调外在环境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忽略了儿童的内在能力。乔姆斯基则主张语言习得的天赋论,认为儿童能够快速地学习语言,天赋能力非常重要,而天赋能力是由生物遗传决定的;坚持语言的习得是一种本能和自然的过程,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获得语言的装置,不必刻意教就能轻易学到语言[3]。很明显,这种理论忽视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它与行为主义理论相斥,可以说是两种极端。认知论的代表皮亚杰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与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4]。认知论告诉我们,语言的发展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并伴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是后天学习逐步形成的。

综上所述,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既要考虑环境因素,又要考虑习得者自身的因素,即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

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规律

Stern认为语言学习主要是模仿,儿童不断重复着一些事情,在语言学习阶段中他总是在不断练习,儿童像一名模仿家,他模仿一切事[5]。由此可见,儿童的语言习得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的,通过模仿,儿童逐渐习得语言。

蒙太梭利发现在知识的表征形式中既有比较具体的表象,又有符号抽象的命题网络,还有综合的表征形式――图式;儿童在建立比较抽象的表征之前往往会以较为具体的表征形式作为过渡[6]。因此,儿童的语言习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儿童语言教学应以简单的、具体的表征图式为基础,逐步使儿童形成抽象的思维,这是由儿童的认知心理决定的。

总之,教师应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根据儿童语言习得的特点――通过模仿形成简单、具体的表征图式来习得语言,进行有效的语言教学。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儿童语言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相关的教学环境,采用相关的教学方法,达到儿童教学的目的。通过学习和观察发现:对儿童的语言教学应采用模像直观、实物直观、语言直观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目标。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不断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的具体、简单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找到相应的视频材料或自己编排小节目、小游戏,把学习内容丰富有趣地展示给儿童。例如,在教儿童学动物词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播放与动物有关的视频或做一些动物的习惯动作,来引导儿童模仿视频中出现的动物词汇和动物的动作;然后让儿童扮演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动作,让其他儿童来猜出该动物词汇。这样就让词汇和动作形成了一个表征图式,很容易被儿童记住。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实物直观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提高儿童语言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此教学方法也可以结合语言直观的教学方法一起使用。例如,在学习各种水果名称的时候,教师可以拿来一些水果,一边展示,一边说水果的词汇,让学生边看边模仿说这些水果词汇,进行反复练习。这样,各种水果的事物图像及词汇就会一起出现在他们的表征图式中,通过模仿并建立相关来习得语言。而且,在学与颜色相关词汇的时候,教师可以继续运用各种实物水果,因为它们代表不同的颜色,运用以上方法,水果和颜色的词汇就会形成新的表征图式出现在儿童的脑海中,有效地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因此,从事儿童语言教学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角度出发,多思考、多研究,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表征图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这些表征图式根植于儿童心中,做到寓教于乐,既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又使语言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Skehan,P.A.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斯金纳著.石林,袁坤译.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皮亚杰.发生认知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乔姆斯基著.宁春岩译.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认知心理 学前教育市场 动漫创作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10

一、 引言

据调查,在我国城市,学前儿童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达到1.43小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已经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0―6岁之间的学龄前时期。“进入20 世纪中叶以后, 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媒体逐渐普及, 它们正在逐步改变着儿童的学习方式, 其中尤以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最大”,[1]它对儿童的思维,语言,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虽然在某些方面制约着儿童动漫的创作,以至于形成了一些国产动画片的过于浓重的说教意味,但让孩子们在观看动漫进行娱乐的同时能获得一些自然科普知识、礼仪、道德等,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成长仍是不无裨益的,这也是家长所期望看到的,而这种“娱乐教育”的观念如何在动漫创作中表现呢?这是笔者将要在文中予以重点思考的。

二、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收看动漫的偏好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7岁);具体运动阶段(7至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期)。”[2]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本文中主要涉及前两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刚出生的婴儿已经具备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六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分辨音乐中的旋律、音色、音高,而且比较偏好复杂的刺激物,但除了本身所能感知的东西外,他们对世界是一无所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一岁半时,慢慢形成了永恒性客体知识,就是儿童开始有了事物的表象或概念,开始认识理解其他所不能感觉的东西。到前运算阶段,皮亚杰指出这个时期的儿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他们总是从自身的观点出发去考虑每一件事情,会把一些无形的东西看做“半有形的实体”,“这个时期的儿童还没有将现实和幻想完全区分开来”,[3]我们会看到他们会和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进行对话,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

根据1996年国内的一项关于儿童对《大风车》的收看研究调查,我们能够看出儿童收看动漫的原因:(引自同[2],32页)(表1)

对于3―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动漫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可爱的动漫形象和色彩鲜艳的画面;二是幽默的语言;三是动听的音乐。这成为引起儿童对电视注意的主要特征。三岁以前的儿童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的事物也不多,3―6岁虽然注意的时间有所延长,但仍属于无意注意,而这个时期的儿童一般是在父母或其他人的看护下,这时需要成人的组织和引导,通过父母有目的的引导,比如提出一些问题将儿童引向某一方向使儿童产生对画面的有意注意。

三、 学前启智教育与动漫创作

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是在四岁前获得的,30%在八岁前发展起来,至3岁儿童己获得基本的语言和学习能力。[4]学龄前儿童大多在母亲身边成长,很多年轻的父母希望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早期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对0―6岁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开发的场所很少,目前中国对早期启智教育的需求很迫切,因此通过优秀的动漫制作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视听环境,让他们在欢笑声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娱乐与启智合一。

动漫是一种视觉形象艺术,是对现实的简单素描,是现实生活的符号化、具象化,可以任由我们在虚幻的世界里驰骋。我国的动漫创作也有过辉煌的成就,比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鱼童》等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新版《西游记》也获得一批小观众的认同,但我国的强势是绘画与制作,缺乏的是故事与创意。相比美国、日本,我们有独特的优势,我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而且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深厚底蕴,对于动漫产品的二次开发,诸如DVD等音像制品、书籍、服装及玩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皮亚杰认为, 儿童心理的最突出特点是“泛灵论”倾向。他解释说:“儿童时期的泛灵论, 乃是把万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5]根据儿童的这种认知心理特征,即物我同一的倾向,对于动漫的创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 题材的选择上。一般说来,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科幻故事等都是受儿童欢迎的题材,在这些非现实的世界中,一切自然之物都有了生命,都有了灵性,草木虫鱼像人一样有了思想、情感和意识,像适合三岁左右的儿童观看的《天线宝宝》,它正是符合了儿童思维跳跃性大、对现实的若即若离,想象和现实还未完全分清的特点。这些变幻的境界和事物,夸张、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这些有个性的天线宝宝大大吸引了儿童的眼球。我国五千年的文化资源,为创作出中国民族特色的动漫小故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历史上的励志人物可以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把他们的品质赋予自然界中的物质,以他们的口吻说出,这种教育的方式会比直接的说教更有效果。在故事的创作中,可以把国外的名人轶事为我所用,达到本土与国际的融合。

(二) 视听语言的特色。提供色彩丰富、形体多样的动漫形象,从视觉上刺激儿童对形与色的感知能力,以此来引导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联想发散思维;提供多样的声音和动听的音乐,从听觉上刺激儿童对声音的敏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对于建构的人物形象要活泼俏皮,《海绵宝宝》中活泼可爱的海绵宝宝与呆头呆脑的派大星之间的友情被诠释得活灵活现,语言灵动幽默。国产动画的人物形象及语言“低幼化”或“成人化”都不可能得到儿童的认可,夸张、幽默、富有想象力才会让孩子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像《蓝猫三千问》中,每一集都能让儿童获得一些自然知识,有一些知识即使是做父母的也不一定知道,这样就会引起父母与儿童共同的兴趣。一般地说,学龄前儿童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动画片的,这样父母就能够对儿童进行指导,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四、结语

动画片是儿童比较喜欢的电视节目,如何利用好这一媒介做好学前的启智教育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应让中国的儿童“浸泡”在成人与低俗文化的视觉奇观中。学龄前儿童动漫的创作是发展壮大中国动漫产业的重要一环,也肩负着继承发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利用好动漫这一赋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优势,让孩子们得以健康、愉快的成长,从而达到娱乐与教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丁朝蓬、姜涛、唐克西,《电视与儿童认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总第139期)

[2] 张令振著,《电视与儿童》,4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

[3] 张令振著,《电视与儿童》,4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

[4] 姚汝勇,《以“儿童本位”理念构建群体守望的而精神家园》

[5] 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第46,页傅先统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语言习得;普遍语法;认知心理学

一. 引言

代表认知研究的两大主要学派,Chomsky和Piaget都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律支配的内在过程,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他们也都承认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有天生的能力,但在什么是天生的、什么是习得的等问题上,两派存在分歧。Chomsky强调语言习得的基因决定性;Piaget则论述儿童的语言习得是认知能力与客体、事件相互作用而分阶段建立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本文欲对Chomsky语言习得观及其它语言习得观作一简要分析,并进一步阐述认知心理学界对语言习得基本问题的丰富。

二. Chomsky的“普遍语法”假说

(一)普遍语法的核心思想

根据Chomsky(2002)、Pesetsky(1999)、Cook & Newson(1996)等著述,普遍语法的核心思想大致如下:1)人类的认知系统存在一个天赋的、独立的、一致的语言习得机制;2)普遍语法代表语言习得机制的初始状态,是人类能够学会一种具体语言的内在原因;3)普遍语法为人类语言所共有,先天地规定着人类语言的组织原则;4)普遍语法关注的是语言能力而非语言应用。正是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在环境的触发作用下,儿童得以克服语言输入的局限并在短期内顺利掌握本族语。

(二)普遍语法的论证

Chomsky普遍语法假说的论证如下:1)语言规则抽象又复杂,儿童却能在其它技能尚未充分发展的时期顺利习得本族语;2)儿童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残缺不足,却能在短短几年内掌握一套丰富而又复杂的语言规则体系;3)人类语言存在很多共项,它们反映了人类内在语言知识的普遍原则。故人类天生具有一套普遍语法规则或结构观念。此外,Chomsky运用了如下推理:假定语言的发展状态是由基因决定的初始状态S0经过S1 S2……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Ss,若证实Ss中某些语言知识不是来自外界的语言输入,那么它一定来自基因遗传。普遍语法的提出是为了探讨人类如何习得语言,其立场属于生物取向中的先天论,其论证集中在句法原则的习得上。

(三)普遍语法的逻辑质疑

以上论证确有道理,但其逻辑思路仍待考究:1)虽然外界语言输入不足以解释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也不能必然得出普遍语法的存在;2)儿童能在短短几年里掌握一种语法,但“短”是一个相对概念,“掌握”也是一个程度问题,这并不足以证明普遍语法的先天存在性,除非人类发现所有正常新生儿的脑组织中确有部位控制着语言结构的基因信息;3)语法学家对儿童语法规则的分析结果并不表示儿童是在有意识地使用这些规则;4)若真有语言习得机制,人类是否也拥有天生的跳舞、绘画等无穷无尽的“认知机制”呢?5)人类语言的确存在共项,但语言共项并非反映先天规定好的普遍原则,而是基于人类共有的认知能力和共同生活的规则空间。

三.认知心理学界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

近十年来,认知心理学界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深化了我们对大脑与语言关系的认识。普遍语法假说是语言学界的理论基石,但在认知心理学界,仍有其它假说探讨了语言习得的基本问题。

(一)Piaget的“认知”假说

Piaget强调: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逐渐发展的结果;符号表征能力是一般认知前提;语言能力并非一种初始的认知能力,而是由更基本的认知能力组成。

认知心理学界的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语言习得是一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单词语习得阶段而言,大约在10-13个月时,儿童开始习得单词;大约在18个月时,儿童的单词量骤然增长。如Piaget所言,儿童对单词的掌握是依靠已经发展成熟的符号表征能力、接受成人语言的影响以及观察周围事物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单词一般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体和事件且没有语法结构和语法标记。

然而,Piaget对语言能力的解释也不够彻底,他没有直接研究句法的习得,也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Pinker的“语义引发句法学习”假说

Pinker指出:儿童先学会辨别各个单词的意义,然后伴以情景信息对句子达成某种语义上的解释,进而注意到语义概念和句法概念之间的联系,并逐渐从已形成的概念和语义指示中抽取句法知识。依他看来,儿童首先学会语义,然后根据语义的关系习得语法。

单词语习得阶段之后是双词语习得阶段,儿童普遍使用“电报语”体现施事—动作(妈咪吻)、动作—对象(打球)、施事—对象(妈咪娃娃)、动作—位置(坐椅子)、实体—位置(杯子桌子)、所有者—所有物(爸爸汽车)、属性—实体(大汽车)、指示词—实体(那汽车)等八种语义关系。双词语的出现暗含儿童习得语法结构的开始,而且,双词语阶段和单词骤长期都发生在18个月时,两者的时间连贯性正好验证了Pinker的语义引发句法学习假说。

认知心理学界认为,儿童早期的语言组织是依据所要表达的语义而非抽象的语法原则,其语言结构的复杂化是认知能力逐渐深化、要表达的语义内容逐渐多元化的结果。

四. 语言能力合成说

借鉴认知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以及受到Piaget认知学说的启发,石毓智(2005)等学者提出“语言能力合成说”:人类认知能力是一个层级结构而非平行、模块状的;语言能力不是最基层的认知能力,它是由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合作而形成;这些基本认知能力还可以合成其他诸多认知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石毓智还阐述了与语言习得关系最密切的六种基本认知能力:符号表征能力,对量的认知能力,概括、分类能力,记忆、预见能力,联想、推理能力,声音、形状的辨别能力。当然,相关的基本认知能力还不止这些,此学说的提出是要坚持一个哲学立场:人的语言能力是第二位的,它是多种基本认知能力协同工作的结果;语言知识也不是先天的,它是人们依赖这些基本认知能力后天习得的。

“语言能力合成说”仍处于草创初期,各种基本认知能力与语言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但这一假说启发我们以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语言习得的基本问题。

五. 结语

就语言习得基本问题而言,不同学者有各自的哲学理念和研究取向,各个学说有其可信性,也有待完善之处。鉴于语言能力的获得问题是一个具体的人类认知问题,我们要探讨它就需要给出直接的科学论证,仅有逻辑推理和哲学假设还是不够的。

一方面,Chomsky的普遍语法假说缺乏科学论证并存在一定的逻辑漏洞;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界的其他假说还不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习得理论,要了解语言习得还得要专门研究这个系统。认知对语言的习得作用是肯定的,但仅有认知还不够。语言有其自己的根源和发展规律,认知能力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习得现象。在认知能力的引导下,儿童究竟如何将意思编码成语言?解答这个问题除了依靠基本的认知过程,还需了解其特定的语言过程,而对这些特定的语言过程,我们的研究之路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石毓智.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假说的反证——来自认知心理学的启示[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篇4

论文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先行军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够把这种变化简单的归之为成长过程。它包括三层含义:

1. 变化的时间是相当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 变化的内容是记忆之中的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行为的变化;

3. 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动机、疲倦、药物、生理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原因。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对学习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变化。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论文,学习的效果只能够间接的确定,即在学习者行为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学习结果与行为操作不是一回事,学习到什么不能单是指外部行为操作,应包括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向、态度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方式的变化,即认知策略的变化,当然也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操作上的变化。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强化的过程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或对反馈信息加以解释)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学操纵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就是由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组成的。所谓同化,是指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当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将此进行调整,一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和扩展。教学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并提高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分为三个主要论点: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和学习中心论。

1.加工过程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功能与计算机的运算程序进行类比,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影响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

2.认知结构论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重视认知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奥苏倍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当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关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能为我们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3.学生中心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习时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决定学到什么的充分条件。总之教育教学论文,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到什么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在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加以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树立教学目标的新概念;应重视内在的认知动机的作用。

三、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调动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

2. 创设感知意境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教育教学论文,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3.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 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教育教学论文,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2. 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学习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是因为:(1)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新层次的知识结构;(2)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3)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适的问题空间表征,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注重教学媒体的认知作用

媒体的教学应用使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摘要的。

篇5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但是它不可能自然而然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在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时无能为力。感性的认知是不能被理性的结论所代替的。当然抱怨、发牢骚不是解决之道,一个学科缺乏思考只能说明这个学科还十分幼稚。对于我等教育技术专业的小鱼小虾,静下心来看看书、做点实事才是求学、为人之根本。

教育技术本身是偏应用的学科或专业,但是除了技术外,教育心理以及教育学、甚至社会学的重要性应该突出来,现在的技术不总是强调系统理论吗?认识社会、认识人同样是一个系统理论的作用。不要等到自己搞了一辈子才有些“悟性”的东西。作为人的学习过程来讲,无论国外与国内,人的认识过程是有相同的规律可遵循,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国外的东西会比较好,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设计系统时,比较考虑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我们国家对心理学理论的认识有了普及化的趋势是近些年的事情,而且,以前的心理学教材让人学起来实在没什么兴趣,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学理论而不去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的特点,使心理学系的学生毕业后马上运用的能力又不强,这就更会让人怀疑心理学的科学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在缺乏交互式学习的传统听说课堂上,学生以听为主,处在被动的信息接受的地位,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接受者和知识运用者。各种多媒体软件可以提供许多非语言素材,如时代的背景、形象及心理活动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并用,这种全信息表达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和语音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学习者灵活方便的操作控制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也是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前提。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这意味着教师把学习任务、目标和策略强加与学习者,使得学习者不会思考,变得懒惰。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多媒体教学中,是由学习者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习者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会积极思考,积极与环境交互,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喜新不厌旧”的教育技术来说,对新思路、新方法有着天生的敏感,不时地把这些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共同为现代教育学提供了新鲜血液,教育技术又从教育学的母体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来。

鉴于教育技术是心理学、教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教育技术学要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我认为首先应该搞懂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她不是纯理论的思辩,也不是纯技术的盲目发展,应该把客观——实验模式和主观——经验模式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本身都是教育科学的分支体系,本是同根生的学科,当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构建一个树型的体系:教育技术是主干,心理学和教育学是两个分支,而这两个分支又分为许多小分支,包括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是与其它分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2]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2000年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欧阳仁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1999年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学术体系,包括许多分支学科。它不应是信息技术或者网络的压缩版,更应该包括一些人文认知学科,比如心理学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教育技术学

心理学在我脑中的定位一直是一门很高深很神秘的学科,当个心理医生也曾经是我孩童时的梦想。进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可是到了学期结束,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只记住了一些结论而已,并不清楚这些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是如何得来的。毕竟抽象的理论和短短几节课是不可能让我们对心理学有太深刻的理解的,也就谈不上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它与教育技术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

篇6

关键词:普遍语法;语言习得;认知心理学;语言能力合成说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46-01

一、引 言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说创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 被认为是一场革命 , 带来了崭新的语言哲学观和研究方法。 乔氏学说又叫做“转换生成语法” 或“形式语言学”, 是当代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主流派。乔氏学说也大大提高了语言学在整个科学系统的地位, 美国(包括其他国家)各个大学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开设语言学系, 这与乔氏学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乔氏学说自创立至今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变更, 但是不管其理论的具体主张如何变化, 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是始终不变的, 这就是其“普遍语法”假说。它的核心内容为, 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的、 自足的形式系统, 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给人类语法设定了原则。 乔氏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取向无不与这一语言哲学观相联系。

认知心理学在最近一二十年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关于人类语言认知能力的研究, 大大深化了我们对人的大脑与语言关系的认识, 也为我们验证乔氏“普遍语法”提供了可能。 本文所依据的认知心理学资料是斯坦福大学Flavell 等所著的Cognitive Development ( 《认知发展》)一书, 该书概括了过去2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年来在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我们的工作是挖掘、阐释这一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的语言学意义, 来评判形式语言学的功过是非, 并且尝试建立更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语言学理论。

二、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

a)普遍语法的核心内容

跟传统语言学相比,乔姆斯基学说的巨大转变表现在,从传统注重语言行为(或者语言运用)转到对语言内在机制的探讨。他们也把其理论追求看做认知科学的一部分, 主张从语言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智。集中体现乔氏思想的是其普遍语法。下面根据Chomsky(2002)、Pesetsky(1999)、 Cook & Newson(1996)等著述, 对普遍语法的核心内容概括如下:

(1)人类的认知系统存在着一个独立语言官能(faculty of language), 它是大脑的一个子系统。 全人类的语言官能是一致的,是人类的一种天赋能力。 语言官能具有独立的生物实体,它是一个离散的无限系统,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

(2)普遍语法代表语言官能的初始状态。 它是人们能够学会一种具体语言的内在原因。 普遍语法是人类语言的初始状态,主要解释深层语法现象。一般的语法主要是描写现象, 普遍语法则是探讨如何生成这些现象。

(3)普遍语法关注的是语言的能力, 而不是语言的应用。该学派认为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为了思维和认识世界,而不是为了交际。

b)根据普遍语法得出的推测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如果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可以预期以下情况将会发生:

没有接触到任何现实语言的儿童,比如狼孩,可以自发的创造一种语言,它代表着普遍语法。而且这类儿童在与人类分离的情况下,会自发创造一种一致的语言,因为按照乔氏所说,普遍语法不仅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全人类一致的。

每个人的语言能力应该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拥有一样的先天语言官能。

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一开始就是十分复杂的,因为他们的任务是把“参数”带入先天的普遍语法原则而已,就不会有“独词句” “双词句”等这种由简到繁的语法学习过程。

显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所做的推定与实际情况是大相径庭的。乔姆斯基提出普遍语法主要是根据逻辑推理和哲学假设,但是他们所讨论的确实一个具体的人类认知问题,而这时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加以验证的。

三、 语言能力合成说

1 语言能力合成说内容概要

我们提出“语言能力合成说”是收到了皮亚杰的语言习得理论的启发。皮亚杰认为,语言习得的一个认知前提(更基本的认知能力)为符号表征能力,儿童只有拥有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习得词乃至句子。同时他又认为符号能力也不是天生的,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项成果。皮亚杰的这一观点已经为认知心理学界所普遍接受,但是他并没有全面探讨人类语言的习得到底需要多少种认知前提。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我们长期以来对语言的观察、研究,我们认为以下六种认知能力构成语言习得的认知前提:

(4)符号表征能力: 皮亚杰所提出的“符号表征能力”相当于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的认知能力”(第二信号系统与所代替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他们的关系具有任意性和社会性)。只有人类才有创造、习得和使用第二信号系统的能力。

(5)记忆、预见能力:记忆能力是语言习得必不可少的能力。人的语言能力必须后天习得,语言中的词汇、语音、语法都必须通过记忆才能掌握。一个人记忆能力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他学习语言的速度,也会决定他一生语言能力的高低。人不仅能够记忆过去经历的事,而且还能够根据经验预见未来要发生的事。动物一般缺乏对未来事件的预见能力。

(6)联想、推理能力:人类还具有联想能力和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词语意义的引申和语言的表达中大量存在着“比喻”或者“隐喻”现象,这都与人们的联想和推理能力有关。每一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连词,它们都表达各种逻辑关系,常用于篇章的组织。

(7)声音、形状的辨别能力: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从生命的早期开始,或者是从一出生开始,婴儿就具有令人称奇的辨音能力,能够区分在物理和声学特征上几乎相同,但属于不同语音范畴的声音。

以上是与人创立和习得语言关系最密切的六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当然,有关的认知能力还不止这些。我们强调上述认知能力,目的是要说明一个基本的哲学观点:人的语言能力是第二位的,它是很多种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工作的结果,因此语言知识不是先天的,它是后天人们依赖这些认知能力逐步习得的。

2 语言能力合成说的优越性

语言能力合成说目前仍处于草创时期,其理论表述仍然是粗糙的。尽管如此,跟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相比,“语言能力合成说”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可以更好的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其优越性简单表述如下:

1)这些认知能力的存在都有扎实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作支撑;

2)可以说明语言必须通过后天才能习得的现象。必须在这些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发展成熟之后,才有可能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习得一种语言;

3)可以成功的解释不同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同民族的人具有相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对象,这是形成语言共性的基础。但是不同的民族在如何应用这些认知能力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4)可以说明人的无穷认知能力。不仅语言能力是合成的,一切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也是这些基本的认知能力合成的。

四、 结语

人的认知能力呈层级性,语言能力是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合作的结果。虽然乔姆斯基的理论开创的新的语言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但其也有许多有失偏颇之处。首先我们不应否认其贡献。更何况还有些科学合理的理论是在“普遍语法”这个有些失准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然后我们才能再在此基础之上发现那些更合理更接近现实的研究理论来探索并揭示真正的人类语言的奥秘。

参考文献:

[1]Chomsky, N. Language and Mind (Enlarged Ed.) [M]. San Diegoo, CA: Harcount Brace Jovanovich, 1972

篇7

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二语习得;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词汇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人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小学和初中阶段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接近外语本族语语音和语感的最佳时期。[1]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撒丕尔(Sapir)也曾经说到:“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看成是该语言群体所关注的所有的思想、兴趣和工作的总汇。”[2]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是英语教学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小学教学大纲对英语词汇的要求。小学课程大纲里要求学生接触12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和习惯用语并能拼写450个左右常用单词。对于小学生而言,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何有效掌握那些基础词汇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词汇学习策略的理论依据

认知心理学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综合了多种学科知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脑内部的认知过程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及其规律,着力探寻人脑记忆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的储存和提取。在课堂教学中,把认知心理学的普遍原理应用于英语实践教学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编码、整合和单词有意义的构建对词汇记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新的事物与人的认知概念的联系而产生的,事物间的这种联系可以解释许多认知与学习方面的现象。心理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印象如果深刻记忆就越牢固。

教育心理学在英语学习中的反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就大体而言有两大任务,即发生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历程的探讨。第一,教育的实施必须顺着少年心理的发展;少年心理发展到一定的地步,予以适当的教育,那么结果就事半功倍了。教育的第二个任务,是学习历程之探讨。所谓学习历程,无非为刺激反应之往还。因为有一定的刺激,必能引起一定的反应,刺激常来,而反应常生,是为学习;学习终了,即成习惯。在刺激与学习终了之间,有一定的学习历程。[3]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莱辛(Nation)指出:根据词汇使用的频率,词汇分为两种:低频率词汇和高频率词汇。[4]他将处理低频词汇的学习策略分为:通过语境来猜测词义,语境提供猜测的线索,包括读者己有知识和常识、对比分析、语法结构等;运用记忆术,例如用关键词联系法;利用单词的前缀、词根和后缀。科恩(Cohen)认为学习单词的策略有三类:记忆单词的策略、复习巩固单词和练习单词的策略。[5]在记忆单词的策略中,他认为学习者要能对将学的单词与别的事情之间产生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通过词的发音、词的其余部分的意思及词的构成等多方面来形成。在复习巩固单词中,他表明可通过对单词的分析、学习同源词及查字典来完成。在练习单词的策略中,他认为要通过使用卡片和对单词进行归类来实现。

2.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通过对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运用的总结分析,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以下词汇学习策略对他们尤其重要。

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小学生学习词汇的最佳培养方式。直观教学是采用图片、实物、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以及手势、动作和表情开展新词教学的手段。直观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例如:多媒体教学资源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课件的运用综合了视听说三方面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英语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

歌曲诗歌增趣法。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小学生对于英语这样一门第二语言,既有新鲜感,也有陌生感。因此,教育者应从视觉听觉上不断刺激学生,而不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对伴有音乐的教学内容的记忆效率比对无音乐伴奏的教学内容的记忆效率高2.17~2.50倍[6]。与直观教学法不同,歌曲则是在听觉上使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读音和韵律产生兴趣,并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教师在教学时应善于利用歌曲和歌谣来强化学生的短时记忆。巧妙运用歌曲和歌谣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降低记忆单词的难度,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人类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B· Mali now ski)说过:“如果没有言语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单词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只有把单词放入情境中,才能显出生命力和交际功能。单词教学不能是独立的,要在学习中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7]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发现策略讲,我们所掌握的大部分词汇是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在交际中通过情景再现而获得的。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

篇8

关键词:心理学危机;发展趋势;中国化

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现代心理学史并不是一个科学进步的记录, 而是理智的倒退”,“整个西方世界已经面临精神崩溃,心理学的倒退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现”。临近20世纪末更是有人断言, 心理学已经“解体”。站在新世纪的起点, 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心理学演变的基本态势并非这么简单。自心理学产生以来,西方心理学各派就不断产生争议,同时各派间就出现了相互吸收、彼此渗透还有就是互相排斥的局面。二战之后, 原来一些比较极端的学说日益受到猛烈的抨击, 新的思潮应运而生。这些思潮不再以学派的形式出现, 而是作为一种范式、潮流或者发展动态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出现了怎样的主要发展趋势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

现代科技为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 当代心理学 危机虽然存在, 但前景还是光明的。

一、心理学的科技化

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二重性, 即自然科学性质与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二重性。它是研究人的科学, 但不只是哲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 也是研究自然科学范畴上的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却是科技化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的科技化是随着整个科技发展而推进的,高新科技为心理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手段。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认知心理的脑科学研究, 已被列入“973”项目的50个课题之一, 利用电脑研究脑神经网络已是一个热点和主攻方向。李岚清副总理给我们江苏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科学教育: 开发儿童少年潜能研究。”对心理器官的脑揭示得愈深, 对心理活动规律也就掌握得愈多, 其对社会实践领域的作用也就愈大。但是心理学的高新科技化, 并非完全把心理学当作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研究。我们利用高科技手段还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与心理内容, 这就涉及人性和社会性的问题, 而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认知心理学出现于20 世纪初, 瑞士的皮亚杰为早期代表。40年代末, 由于各门科学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科学间横向联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50 年代末、60 年代初, 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 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 形成了综合的认知理论体系。在这些理论看来, 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 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的编码、储存和操作, 从而影响人类行为的。《认知心理学》(1967) 一书的出版标志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设想是: 如果计算机和人于某种作业中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 那么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作业的。因此, 应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过程,并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 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某些传统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但它和传统心理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抛弃了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 即只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但又高度肯定了行为主义对客观方法的重视; 它注意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 因而不同于精神分析, 但又承认在人类信息加工中存在着某些无意识的过程, 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它不满格式塔心理学某些含糊不清的理论, 但又继承了格式塔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正因如此,我们说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狭隘的心理学派别, 而是一种新的运动或者方向, 它的发展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略早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似的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派, 而是一些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的联合。主要发起人有马斯洛、霍妮、弗洛姆、罗杰斯等等。马斯洛将这种学说与其动机理论结合, 提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境界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自我实现者才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罗杰斯的自我论乃是自我实现论的另个重要理论支柱, 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 能对那些有利或不利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 促进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和人关系中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主要方法和基本观点两方面都不同于近代传统的实验心理学。他们继承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传统, 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主张以整体分析法取代元素分析法, 以个案研究取代一般规律研究, 或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进行一般规律研究。就方法来看, 他们恢复了早期人文心理学的传统, 和当代西方盛行的实验倾向并肩而立。就观点来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两大传统心理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都持异议。他们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 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 破坏性是环境影响所致,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无所有来到世间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人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 能创造的, 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毫无疑问, 人本心理学家批评传统心理学仅仅注意到人性邪恶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扩大关于健康人研究的心理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对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多方面的关注。

四、临床心理学的产生适应现代人类精神需求

在当代,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充分的证明。但是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想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的确,人们在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众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却在承受自然界的报复, 面临更大的威胁。在此情形下, 虽然人类对自身生理及其病变的认识已经相当的深入了,大多疾病都已在人类的控制和治疗能力之内, 但是, 人类不得不更加关注自我心理的完善发展, 包括健全的认知能力、适度的情绪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格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至此, 我们对自身认识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的条件终于成熟了:不仅应该关心身体健康, 而且更应关心理健康, 并且对后者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所以说不幸是产生思想的温床。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缺乏紧密联系, 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严重脱节, 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内涵越来越丰富、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 这就使得心理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极高期望。因此, 面向社会, 参与生活, 大力加强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力度, 便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走向。心理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专业沙龙, 而是向应用化方向飞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已涉及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各种心理问题, 已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人生指南。特别是临床心理学, 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 专家人数大大超过了其他分支, 理论开拓与实践创新方兴未艾, 生命活力日益凸显。整合、融化、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适应社会文化心理的走向, 这样的趋势就使得心理治疗与咨询不但成了引导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专业旗帜, 而且其本身也获得了不断地发展, 并且促成了整个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日益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

五、心理学的中国化,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

1.抵制全盘西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东西方及各国心理学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同的方面就是心理学的世界性、国际化的问题, 异的方面就是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在当前, 西方心理学占据世界心理学主流的情势下, 心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指一种社会文化取向的问题, 每个国家的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要能切实反映本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 这个原则适合于每个国家的心理学。就以西方心理学本身而论, 当德国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经过铁钦纳的完善传播到美国以后, 虽然促进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但最终还是美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取胜了, 这也是一种广义的本土化,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就是中国化。80年代初潘菽教授他又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心理学的问题, 认为这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 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 就是要抵制全盘西化,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不将心理学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之上, 我国心理学事业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心理学的中国化, 要求我们以辩证唯物论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要求我们进行中国人的心理实验研究, 要求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量表和研究方法, 要求继承和发扬祖国心理学的优秀遗产, 也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欧美苏俄等外国心理学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心理学不中国化就不可能使心理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 心理学不中国化就不可能满足社会对心理学的切实需要。

2.以科学思想观为指导,摆脱盲目仿效。尽管当代心理学成绩斐然, 但它仍在走向成熟之中, 还算不上是一门严格的规范科学。这是因为, 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公认的范式, 还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 还有许多概念只是从其他学科中简单转借过来的。特别是西方心理学奉为准则的实证主义和现象主义哲学思路, 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衰落迹象与潜在危机, 使他们难以对已经取得并将不断取得的大量实验成果做出科学概括, 难以对心理的实质这样一系列基本理论题做出完善的解释。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不是物, 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 并非纯粹意义的自然科学, 因此其自然科学之路走通不现实。而且,心理学所膜拜的西方科学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由于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和机械论的宇宙观念,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方式的片面应用, 使当代主流科学走上了背叛人文精神的褊狭之路, 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支离破碎、歪曲尊严。因此, 带有世界性的普遍反思就在所必然。事实已经表明, 心理学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正确坚持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和辨证性的基本原则, 把各种具体方法技术、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突破困境, 促成学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海东.心理学发展的当代趋势 [J] .延安大学学报,2003(05):118-121.

[2]刘玉新,张建卫.论心理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6(03):60-63.

篇9

一、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是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景观化后的法则,其认知对象主要是公共空间和园林环境。人对于风景园林的使用和体验实质是对公共空间和园林环境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对设计元素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的特征规律或规定,这些特征规律或规定共同构成了风景园林设计认知心理法则。

(一)注意

“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类型。把握好能够引发并强化注意的客观条件是风景园林设计有关“注意”的重要法则。园林物质空间是一种视觉“注意”场,在这个场中有的元素属于无意注意类型,有的则属于有意注意类型。风景园林设计有关“注意”的法则实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弄清在视觉“注意”场中哪些元素是属于无意注意,哪些是属于有意注意;2、在无意注意的元素中选择需要强化的元素;3、应用强化“注意”的刺激强度、新异性、活动和多变性法则来强化需要被强化的元素。

(二)知觉

认知心理中的知觉研究涉及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包括视觉模式、听觉模式、触觉模式、味觉模式和嗅觉模式。对一个场的设计而言,首先要设计或处理好场的整体关系。以园路为例,首先应该确定它的整体设计内容,包括广场组合关系、色彩基调、植物与构筑物的关系等内容,而不是忽视这些整体设计而只关注个体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把握好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整体设计是有关知觉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法则。

(三)表象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把表象也称意象,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表象主要是园林环境意象。不管是细部意象还是整体意象都是具有完形结构的心理形象。通常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园林环境意象就是关于园林空间的一种心理图画,它具有表象的有关规定性。表象特征在园林环境意象中表现为一种同质法则,这是设计那些需要快速被感知的对象所应用的心理法则。

二、认知心理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植物作为园林环境中主要景素之一,在满足基本观赏功能的同时,更应该具备对区域的界定以及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的作用,通过植物的连续性以及差异性最终使人建立起对于特殊节点甚至整个环境的认知。

(一)路径

路径即通道,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等都是路径。在园林环境中,路径即园路,园路是整个园区的骨架,所以它应该具有强烈引导性和方向感。园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笔直的,一种是曲折迂回的,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路我们都可以利用植物区强化园路在人们心里的认知。比如在直路两侧列植行道树增强园路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在曲路两侧采用自燃式种植,在重点部位采用强调式种植,强化主景对人的冲击力。园林通过连接由植物所围和形成的一系列的不同的空间,形成一个空间序列,让人在园林中有步移景异之感。

(二)边界

边界即不同空间之间的界限。边界通常给人硬邦邦的感受,为了弱化边界给人的这种不亲近、不友好的感受,而又要具备边界的作用,园林中通常采用植物搭配和种植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整齐密排的绿篱给人无法跨越的边界之感,草坪、低矮的灌木给人开放、亲近之感等等。

(三)区域

区域即场所,在园林空间中,通常包括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草坪区、停车区等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中区域的设计应遵循统一而又和谐的原则。分析不同区域人的活动行为与心理需求,利用不同的人工素材、色彩、植物灯搭配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和心理需求。

(四)结点

节点即重要的景观点。园林中重要的节点一般包括广场、出入口、景观轴线交点等等。节点通常是集中点,因此要有景可观,并且要根据节点的功能,利用植物区营造和强化节点的功能。

(五)标志

篇10

【关键词】音乐教育 认知心理 信号检测理论 注意选择理论

一、引言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幼儿园应通过适当的艺术教育,使幼儿初步学会感受美、喜爱美,并敢于用自己喜爱的艺术方式表达情感与体验。适当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幼儿爱的情感的培养及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但从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实际是要求幼儿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心理。为此,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若干关键环节进行简要探讨。

二、信号检测理论与音乐课前准备

根据认知心理学,外界事物进入个体大脑形成一种知识,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刺激换能感觉感知记忆,即:首先是个体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其次是感觉器官对刺激进行换能,将接受的刺激转变成大脑能读懂的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皮层;再次,大脑皮层从感觉器官传送来的神经信号中提取有关刺激的基本性质的信号;第四,大脑对提取的信号进行解释,赋予其具体含义;第五,大脑将感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读取。

上述环节中,个体探测到有关刺激,这是形成知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号检测理论,个体能否探测到某种刺激,取决于刺激的种类、探测刺激时其他的干扰因素与感觉器官的敏锐性。一般来说,感觉器官对刺激均有一个绝对阈限,阈限之下的刺激不能被感觉器官探测到;阈限之上的刺激可被探测到。但此阈限不是绝对而是因人而异的。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其体验主要是靠听觉器官获得。幼儿的听觉器官一般不存在问题,课堂音乐一般也是特定的,故影响其获得声音刺激的因素主要是上课的情绪与背景噪声。在组织幼儿园儿童上音乐课时,应当通过一些游戏之类的活动,调整幼儿心情,至少在上课前听音乐时,应使用适当方法让其保持安静,以便其听觉器官都能接受音符的刺激。

三、注意选择理论与音乐教学组织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注意选择理论,只有被注意,刺激才可能被加工而通过工作记忆进入大脑成为一种知识,那些没被注意的刺激往往未被加工或被衰减加工,从而不能通过工作记忆成为一种知识。引导个体注意某个物体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目的指向选择,二是刺激驱动捕获。个体的注意可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干涉,要求个体集中注意即同时向个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但只要求对其中一个做出反应时,个体往往会选择注意被要求的刺激,其他刺激则很少被加工成知识;要求个体分散注意即同时向个体呈现两个刺激,并要求其均做出反应时,这些刺激能否均被加工成为知识,取决于任务的相似性。个体注意的选择还存在注意偏向,不同情绪的个体往往会对情绪具有一致性的刺激表现出注意倾向。

在幼儿园上音乐课时,很多老师都面临着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难题。这涉及上述注意选择理论问题,应当根据该理论选择适当方式进行解决:一是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并无明确目标需求,其注意种类属于一种刺激驱动捕获,但是,这可通过教师的课前激趣,将部分活动内容转化为目的指向选择,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地将注意力转向音乐活动的内容;二是音乐对于幼儿来说是难度比较高的任务,而且他们以前未受过训练,在音乐刺激与其他刺激相竞争时,很可能导致他们注意其他刺激而不注意音乐刺激,因此教师应当以集中注意的方式进行干涉,同时采取如调低教室光线等措施,避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三是幼儿音乐一般是比较欢快、活泼的内容,为避免幼儿的注意偏向,应当在课前采取一些措施,调整他们的情绪,使其与音乐内容相一致。

篇11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运用一项技能时,要同时处理各种信息。但由于人脑在一具体时刻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如果对一些信息的处理不够熟悉,就会导致整项技能的运行受挫。因此,学习一项技能就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增加各个环节的熟练程度,从而使各环节协调运行。语言与其他知识技能一样,同属于人类知识的范畴,因此二语习得过程同样也可由认知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者如何掌握新的语言信息,理论界有两种描述:一是控制处理与自动处理;二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一)控制处理与自动处理

信息处理模式认为人在处理信息时,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人给予一项任务的注意力;二是处理信息的熟练程度。McLaughlin区分了两种信息处理方式:(1)自动处理,通过大量的实践形成,信息的处理几乎不需要注意力;(2)控制处理,信息的处理需要使用较大的注意力资源,而且相对较慢,但可以向自动处理转化。控制处理只能短暂激活记忆中选择出来的信息节点,通过不断练习,控制处理转变成自动处理,这时自动化的技能程序才能被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当环境需要提取他们时,人们无需注意力的参与很容易就能把它们提取出来。McLaughlin认为,一旦习得这种自动化的技能,它就很难消失或被改变。第二语言的学习就是不断地练习,由控制过程向自动化过程转变。Brown试图把McLaughlin控制处理、自动处理和注意力这一模式应用于解释二语习得的诸多方面.Brown将这些最小的基本单位描述为人们对语言形式(语法、语音、语言规则等)的处理和注意,并认为儿童二语习得完全是由集中于语言形式上的,即无意识的注意(基本单位C和D)构成。而多数成年二语习得者在课堂内的语言形式学习需要经过基本单位A与B和C的组合后,再过渡到D。因此,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使大量的控制处理向自动处理转化的过程。

(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Anderson指出陈述性知识是“知道是什么”,具体形式如单词、事实、规则、一系列时间的记忆等,可以陈述出来。程序性知识是“知道怎么样”,属于潜意识范畴,能积极地促进以陈述的方式储存的数据与事实进行重组。根据Anderson的理论,可以将语言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语言学习者参与有意识的活动,获得的知识在本质上是典型的陈述性知识。(2)联结阶段:人脑努力编辑加工陈述性知识,使之逐渐程序化。(3)自动阶段:语言学习者的表现依赖于潜意识,完全或更加自动化。Anderson认为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差别之一就是语言学习者所达到的学习阶段不同。一语习得者达到的是自动化阶段,而二语习得者一般只达到联结阶段。虽然一些二语习得者经过练习习得了很高程度的程序性知识,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动化阶段。如果第二语言教学中只是把有关的语言规则,即陈述性知识,告诉学生,并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往往还在于如何训练和培养程序性知识。口头表达的过程就是说话者运用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向听话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说话者说话时几乎没有准备的时间,说话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这一切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如果说话者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即使已掌握了大量陈述性知识,整个交流也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培养口语能力不能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层面,而应更多地使陈述性知识逐渐程序化。因为程序性知识可以直接操作执行,不需要解释和思考,即不再需要从记忆中提取有关陈述性知识,记忆的负担减轻了,操作也就熟练了。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理论充分肯定了语言学习者大脑内部处理语言的积极作用,有力地说明了二语习得是学习者逐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过程。这种阐释也同样对口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

认知心理学理论揭示了提供足够练习机会的重要性。语言知识的自动化与程序化要求语言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逐渐使控制处理向自动处理转化,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因此,要改变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和语法讲授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参与,尽可能多地增加口语表达的机会,通过大量的口语实践,逐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联系课文,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描述某个生活经历、旅行活动或兴趣爱好,提出某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活动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把已学得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用于实际交流,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在口语教学中加强语块运用

语块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是以整体形式习得并长期保存在记忆中的范例,在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如在表达意思“信不信由你,他的梦想成真了。”如果学生每个单词单独表达,必然会反复加工思考,延长句子生成时间。但如果学生记忆中已经有了Believeitornot/cometrue等语块的存储,在使用时直接提取,那必然会提高语言学习的自动化程度,缩短句子生成时间,提高交流效率。

三、结语

篇12

论文摘要: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0. 引言

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结果是所提供的能力阐释并不能全面解释语言表现,例如未能容纳语言自动性、语块的作用、听说读写技能等。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信息处理模型

信息处理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认知理论。认知心理研究历史上早已有之,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而在20世纪初遭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行为主义心理学采用极端机械的方法研究一般学习和语言学习,因而在20世纪5O年代遭到乔姆斯基的抨击,并因此失去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心理学家重新开始研究内部的认知问题,并开始采用科学的实证法。1958年,DonaldBroadbent首次提出了认知信息处理模型,使该模型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主导范例(paradigm)。1960年,A.Newell等人探讨了以计算机为理论基础的控制论概念与心理学的关系,提出了关于认知的信息处理理论和验证这种理论的方法论。(Newelleta1.1960:SectionP)1967年,UlricNeisser首次提出“认知心理学”这个术语并对新的认知心理学加以界定,认为人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处理系统,认知包括对感官输入信息的改造、减化、细化、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用计算术语加以描述。1979年,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这门新学科正式确立,这标志着认知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语言是最复杂的认知活动,信息处理理论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多重记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输入、分析、储存、输出等众多系统,其中记忆系统是储存和分析等活动的场所,在信息处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记忆的实证性研究始于19世纪,起初并没有按时间严格地划分记忆,但发现短时间内的记忆容量是7个单位左右(Ebbinghaus1902)。1890年,詹姆斯(James1890)首次提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这种区分后来被广为接受,人们通常把几十秒内的记忆称为短时记忆,把一分钟以上的记忆统称为长时记忆,但强调的是长期保存。20世纪50年代之后,信息处理理论被引入认知心理学,人们开始以计算机为模型探讨大脑的编码、贮存、提取等心理活动。认知科学诞生之后,各相关学科形成合力,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心理机制,神经心理学利用现代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在此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记忆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由不同的记忆组成,每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功能。1968年,Atkinson和Shiffrin首次提出了多重记忆系统模型(Atkinson—Shiffrinmemorymode1)。他们从短时记忆中区分出“感觉记忆”(sensorystores),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记忆,时间约为1—4秒(cf.Carroll1999:47—8)。1974年,Baddeley和Hitch等人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这个新概念,该记忆在容量方面与短时记忆相同,但具有处理功能,是个信息进出的加工场。(BaddeleHitch 1974) 与此同时,长时记忆也被划分为多种记忆。早期的研究将长时记忆分为情节记忆(episodic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memory)(Tulving1972),情节记忆由经历和事件组成,包括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语义记忆是一种广义的概念,相当于一般知识。为了区分语言代码记忆与未经语言代码的记忆,原来的“语义记忆”后来被区分为“百科知识记忆”与经过预言代码的“语义记忆”(Clark&Clark1977:135)。至此,长时记忆被分为三种:一般知识记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Richardseta1.1992:158),其中的语义记忆指词、词义、词义组合和分类等记忆。但是,由于一般知识记忆和情节记忆在本质上难以区分,人们后来将两者统称为“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或“心理百科”(encyclopedicknowledge),同时又把经过语言代码的语义记忆称为“心理词典”(mentallexicon)(Clark8,-Clark1977:41O—l2)。之后,根据意识的作用。人们又把长时记忆的所有内容都划分为两种记忆:“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Graf and Schacter 1985;Schacter1987)。“外显记忆”是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其提取过程属于“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内隐记忆”是没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属于“材料驱动过程”(data-drivenprocessing),即可以通过某种刺激信号触发记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将长时记忆的全部内容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memory)(Ullman2004)。陈述性记忆是能够通过意识的作用提取的常规知识性记忆,而程序性记忆指的是无法说明和描述的心理程序性记忆,例如技能和习惯。(Stillingseta1.1987:312—3)。程序性记忆可以独立储存,也可以寄生于陈述性记忆之中,使陈述性记忆带有自动性。以上对记忆的区分形成了现在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其中的每一种记忆都与语言处理有关。

3.长时记忆中的语言记忆

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内容无所不包,能反映人在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中的一切经验和活动。根据各方面的研究,长时记忆中的储存包括范畴、命题、概念、词汇、程序、情景、表象、语言范例等多种内容。这些内容都与语言有关,例如语言规则是范畴,词汇是概念,语义是命题,语言声音和书写符号是表象,说话和书写动作是程序,情景与语言交际有关,语言范例就是语块。同时,长时记忆也贮存人们所说的原话(cf.Kess1992:167—8)。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3.1词汇{己·}乙

人们最早研究的是词汇,因为词汇与概念和范畴密不可分。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分类,词汇与百科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但实际情况很复杂。心理百科无所不包,包括许多概念层次结构(hierarchyofconcepts)或命题层次结构(cf.Clark&Clark1977:408),下层概念比概念上层具体,每个概念都代表一组互相关联的事物、活动、情景等。在这些概念中,有些经过语言代码,有些只是一种认识,没有语言表达的词汇。因此,心理词汇只是百科知识的一部分。除了语言代码方面的区别,两者之间在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因为心理词汇中的每个词条还包括词的发音、词形、词义和词性等。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记忆中的词义是抽象的系统意义(sense),这种意义是概念,也同时存在于心理百科之中。因此,两种记忆可以交叉和参考。以程序语义学(proceduralsemantics)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词是指导人们确定词义的一组心理程序,词义的答案在心理百科之中。例如“男人”的语义成分是[男性(x)&成人(x)&人类(x)],这些成分不是答案,而是指导大脑在心理百科中搜索的问题(ibid.:439—43)。无论如何解释,词汇与百科知识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2语言规则记忆

记忆中的语言规则包括语音、句法、语义等规则。对本族语人而言,这些规则大部分属于程序性记忆。根据研究,音位规则比较抽象,但作用很明显,可以帮助大脑把听到的语音按照音位规则进行组合(Day1970)。语法以范畴的形式储存,在组织句子时发挥作用,如“性”、“数”、“格”、“时态”、“主语”、“谓语”等。句子结构比较抽象,但实验证明,人们对句子成分的心理反应与语言学家的分析一致(Carroll1999:131—4)。语义规则与逻辑知识和常识有关,人们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掌握,例如儿童经常把TheCOW waskissedbythehorse理解为TheCOW kissed thehorse(Fraser,Bellugi&Brown1963)。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儿童逐渐了解到形式结构不一定与命题结构一致,然后学会了通过形式结构理解概念结构的方法。由于实词可以帮助人们直接进入概念结构,人们有时甚至过于自信而不再分析形式结构。例如研究人员(Fillenbaum 1971,1974)用Don’tprintthator1won’tsueyou.为实验材料,让受试听后复述,结果是60的受试没有发现won’t这个错误,而是说听到了Ifyouprintthat,I’llsueyou.在会话规则和语篇规则方面,人们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基本掌握(Carroll1999:298—299)。在母语中,以上各种语言规则多数是隐性程序性记忆,人们自己意识不到。

3.3语言范例记忆

长时记忆中不但储存语言规则,也储存大量的语言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强调语言规则在语用中的作用,没有重视记忆中的这些语言形式,觉得它们对语言能力影响不大。从2O世纪7O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觉得语言规则的作用被高估,因为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日常语言的主要特征不是创造性,而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语用的基础主要不是抽象的规则,而是具体的词和“语块”(chunk)或“范例”(exemplar),如词组、搭配,习语、句子、句子骨架或“词化句干”(1exicalizedsentencestems)(Bolinger 1975;Pawley&Synder1983;Bod2006)。范例来自日常的经验和积累,有的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得,有的是通过规则和联想逐渐形成的语言自动反应模式。无论怎样产生,他们在记忆中的储存和提取与词汇一样快捷。大量的范例形成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具有多头储存、直接使用、快速高效等特征(Bod&Cochran2008)。这种认识得到多方研究成果的支持,例如大规模语料分析发现,词汇的组合既遵守开放式规则,也遵守习语规则,但在通常情况下,习语规则占据优先地位(C.f.Skehan1998:32—3)。相关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发现,做过脑部手术的癫痫病人可以忘掉语法规则,但没有忘记一些固定用法(Stillingseta1.1987:312—3)。基于这种认识,2O世纪90年代左右,Skehan等人提出了语言“双模式心理表征”(dual—moderepresentations)的观点。该观点承认大家认可的语言规则的作用,但认为还存在大量的语言“预制件”。以此为基础,他们提出语言能力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语言规则为基础的系统(rule—basedsystem,简称为“规则系统”),另一个是以范例为基础的系统(exemplar—basedsystem,简称为“范例系统”)。这两个系统都发挥作用,但具体的作用视情而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为了快速和流利而主要启用范例系统,但在需要语言创造性和精确性时则会较多地启用规则系统。

3.4语言四通道记忆

自从索绪尔在2O世纪初定调以来,语言学长期研究抽象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不重视语言的外在体现。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因为在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处理理论中,语言的输入、处理、输出都在一个框架之中。感觉记忆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感官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处理新的信息时,这些表象被激活,用来辨别和处理新的信息,例如在闻到一种味道时,我们立即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断定这种味道的类型。在五种感官输入形式中,有三种与语言有关:听话、视觉阅读、盲文触觉阅读。通过声音和书写符号两种媒介,抽象的语言体现为具体的声音语言和视觉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储存在长时记忆之中。在听话和阅读中,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是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两者不可替代,会听不等于会读,会读不等于会听。在语言输出方面,说话时用声音为媒介,通过发音器官的动作产生语言。书写时用书写符号为媒介,通过手部动作产生语言。这两种动作通过不同的神经系统完成,也不可相互替代。因此,会说不等于会写,反之亦然。从记忆角度分析,长时记忆中的范例不仅仅是一种结构预制件,而且带有声音表象、书写符号表象、发音程序和书写动作程序。这种记忆与输入和输出的四个通道相联系,可为语言四通道心理表征,都属于程序性记忆。当然,是否同时存在四种表征还要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情况。

4.语言能力的构成

4.1记忆内容

在信息处理框架内,语言能力主要从内容和自动性两方面分析。在内容方面,语言能力不仅仅包括语法和词汇,还包括百科知识、语义规则、范例储存、四种通道的程序性记忆等多种内容。具体地分析,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点:1)各种规则,例如音位规则、句法规则、语义规则、语篇规则;2)词汇知识,例如词汇量和每个词条中的词形、词义、句法属性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或联想;3)范例储存,例如词组、习语、谚语、常用的完整句子、词汇化的句子骨架以及这些语言单位与语用情景的联想;4)四通道语言心理表征,具体包括听觉表征、视觉表征、发音程序记忆、书写程序记忆;5)百科知识记忆。在以上这些记忆中,百科记忆是语言能力的背景知识,其它都是语言能力的直接构成成分。只有在以上记忆的基础上,大脑才能在任何语用方式中进行输入、处理、储存、输出等心理活动。

4.2自动性

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只有7个单位,注意的焦点通常只有一个,大脑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语言能力必须包括自动性。自动性存在于所有的记忆类型之中,这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到:1)各种规则熟练之后产生自动性;2)熟悉的词汇本身是个具有自动性的认知单位,激活之后还能引起许多联想;3)词汇构成更大的语言范例或语块,这些语块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而成,也可以来自多次构建,但都可以像词汇一样能自动反应;4)具有生成能力的范例在激活后需要根据情况略加编辑,但编辑所需的认知资源有限;5)词汇与百科记忆具有内在的联系,词汇可以激活百科知识,百科知识的积累始于婴儿时期的经验和学习,经验和学习首先产生图式,然后形成范畴和各种更高级的组合,成为各种具有自动性的认知模式;6)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复杂的心理程序活动,如果不能自动反应,就会导致整个处理过程瘫痪。

篇13

1、如果要想系统的学习心理学(高校教材):《普通心理学》(最基础的,也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性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学有关知识推荐:《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郑全全等著)、《心理卫生》(广西教育李丹著)、《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北师大高玉祥著)、《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3、想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兴趣可以选择:《身体语言密码》、《道德告诫》(萨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解开你人格的秘密》(张同延、张涵诗)《一个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比尔斯)《灵魂的黑夜》(托马斯摩尔)、《心理学与生活》。

4、想对一些心理疾病了解与治疗的书:《心理咨询与辅导》(陶来恒主编)、《心理测量学》、《心理障碍临床手册》、《异常心理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4

范式论是库恩科学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以往研究者虽然看到库恩范式论吸取了心理学元素,但对此却缺乏系统的梳理分析。实际上,库恩范式论的形成主要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以及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成果。对库恩范式论形成过程中秉受的心理学因素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看到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向度。

(一)库恩范式论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汲取与吸收

1.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学术观点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型心理学,是1912年在欧洲诞生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家反对构造心理学将人的意识还原为简单感觉的元素主义,主张研究完整的意识经验,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同时格式塔心理学也反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万能公式,反对行为主义抛弃“意识”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主要导源于知觉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组织,而组织原则中首要的是“图形和背景”。在“图形和背景”实验中,一个视野内形象鲜明、突出的部分就构成图形;而对图形起烘托作用的部分则构成背景。在考夫卡看来,人们自然知觉到的经验都具有格式塔的特点,每个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未开化的人,都是依照组织律经验到有意义的知觉场的。这些组织律包括: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转换律、共同方向运动等。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包括“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被我们知觉到的显在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未进入意识中心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视觉场中,总是从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视觉场中的图形与背景是不断变化着的,这与知觉者观察的角度、方位、主体经验背景都有重要关联。当人们不断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时,各种不同的客体一会儿成为视觉的图形,一会儿又成为视觉的背景。格式塔心理学中有许多经典的“图形与背景”交替图,如:杯形人面图、老妪图、鸭兔转换图等。2.库恩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吸收与运用库恩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借鉴,主要是用它的鸭兔转换图来说明科学家世界观的转换。正是这个类比,使他的范式论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也使他的范式论充满了心理学气息。在《哥白尼革命》(1957)一书中,库恩即开始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指出“从明显随机的组群中发现熟知图案是一种普遍的需要”[3]14,以此说明原始社会人们对于星座认识的心理特征。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更是指出视觉格式塔实验对于理解科学家世界观转变的启发意义,指出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4]101。库恩通过格式塔的鸭兔转换图作类比,说明两个具有相同视网膜印象的人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并用格式塔心理学反相透镜的例子说明:两个具有不同视网膜印象的人能够看到相同的东西。在库恩看来,范式的转变不可能像视觉主体看到鸭兔图那样自由地转换。竞争的范式之间要么是彻底地改变,要么根本不变。在他看来,“今天大家都非常熟悉格式塔变换,所以,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范围的范式转变时所发生的事情”[4]79,即有助于理解范式转换期科学家世界观的转换情况。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格式塔转换甚至已经成为库恩解释人们观念与见解分歧的一个习惯化的术语。他强调不同范式间的不可调和,指出“人们尽管可以立即交替地看到鸭子和兔子,但无论经过多少视觉训练和努力,也得不到一种‘鸭兔子’来”[2]6,以此说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在《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心理学》一文中,库恩更是用格式塔转换来说明自己与波普尔的观点分歧。

(二)库恩对于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借鉴

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观点简介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他深谙哲学史,他的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科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的理论以发生认识论著称,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1924)、《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1927)、《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59)、《发生认识论》(1970)、《结构主义》(1971)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关于人类知识问题的研究,着重探讨人的知识是如何形成及增长的。发生认识论的特点是从各种知识的最基本形式开始去发觉它们的根源,追溯它们从最初水平直到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作为知识形成基础的认识结构,探讨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个阶段幼儿通过移动和感觉来了解事物、获取经验,它决定着个体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2)前运算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以符号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3)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已具有一般的逻辑结构,能使用具体物的操作协助思考。(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左右),这个阶段儿童的智慧发展已趋于成熟,思维能力超出事物的具体感知内容,思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开始学会类推,并具备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这四个阶段由低到高,发展顺序不变,但存在个别差异;四个阶段的发展具有文化普遍性;后起的阶段能够成功整合前面的阶段;不同阶段在思考模式上有质的差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另有四个核心概念,分别为:(1)图式(schemas),是把知识形象化为一个概念模型,它构成个体知识形成的基础。(2)同化,是将符合原有认知图式的新知识吸纳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中。(3)顺应(accommodat-ing),当原有认知图式无法容纳新知识时,就对原有的认知图式加以改变,以顺应新的知识。(4)平衡(equilibrium),个体在以知识图式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中,需在同化和顺应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平衡。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库恩范式论中的作用在库恩的范式论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被用来说明科学史中的概念演化历程。在库恩看来,人类历史上科学概念发生的过程,遵循着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大致相同的历程。正如《科学革命的结构》序言中库恩所说的,“一个偶然碰到的脚注导致我注意到J•皮亚杰的实验,皮亚杰通过这些实验既阐明了成长中的孩子的不同的世界,也阐明了从一个世界过渡到另一个世界的过程”[4]序言2。在《哥白尼革命》中,库恩即已指出,4~6岁孩子的认知发展特征与原始人的认知特征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以此说明原始人认知思维的模糊性、神话性等特点。在库恩看来,“万物有灵论并不是亚里士多德对运动所作说明的全部心理学基础。我认为一个更加微妙而且更加重要的因素来自亚里士多德对原始空间知觉的变换。原始空间与牛顿空间完全不同,我们大家在后者中被培养长大,通常对前者一无所知。后者是物理中性的”[3]95。库恩正是利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解释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物理世界认知的概念演化历程,并为科学概念的阶段性发展特质提供了良好的说明。

二、库恩范式论在心理学史研究中的运用

库恩的范式论对心理学史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范式论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审视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库恩的范式论被运用于心理学,既有库恩自身的理论意图,又有当时心理学发展的独特背景。

(一)库恩以范式论审视心理学的理论缘由

范式论是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核心组成。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指一个时期内在某一科学领域内被普遍接受且具形而上学性质的基本观念,同时它还是科学家共同体成员共同信奉的心理“信念”。范式的形成,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在他看来,“范式既是科学家观察自然的向导,也是他们从事研究的依据。范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接纳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4]94-95由于范式论形成过程中库恩对于心理学的诸多借鉴,使得他对心理学较之其他学科有着独特的情感。面对诸多学科建立之后仍对自身学科“科学性”的纷争与困扰局面,库恩自然想到以范式论来探讨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科学性”问题。库恩写到,“尤其令我震惊的是,社会科学家关于正当的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本质,在看法上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不知怎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的实践者对其中的基本问题通常并没有展开争论,而今日在比方说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中间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争论则似乎已习以为常了。力图找出这种差异的来源,使我认识到此后我称之为‘范式’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4]序言4在库恩看来,“在发展成熟的科学中没有(我现在应该说很少)竞争着的党派。”[4]187库恩继而指出,“科学”这一名词在很大程度上是留给那些确实以明显的方式进步的领域的。今天人们毫不迟疑地称之为科学的领域,在前范式时期也曾有过类似的论辩。因此,在库恩看来,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存在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纷争,很大程度上正因为这些学科尚处于前科学的范式阶段,尚未产生统一的范式来统一自身的学科。因此,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结尾部分,库恩自然转向了对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范式与科学性关系的思考,继而指出了这些社会科学领域尚未产生自身“范式”的论点。

(二)心理学史家热衷于范式论的心理学背景

心理学史家热切地接受范式论有其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科学革命的结构》在美国出版,正当心理学面临最多的矛盾与纷争之时。一方面,行为主义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主导势力越来越遭到学界的诟病,刺激-反应的公式以及抛弃意识的研究越来越遭到批判与反对。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兴起并蓬勃发展,取得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外的话语权。此外,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即开始萌芽,六七十年代认知心理学迅猛发展,成为晚近时期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研究领域。这个时侯,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在美国早已销声匿迹。作为构造心理学反对者的格式塔心理学在赢得人们的认可之后不再作为一个学派而存在,它的很多观点融合到其他心理学中。美国本土产生的机能心理学,也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派,它的精神融入到美国心理学的骨髓中。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各自占据着心理学的一份领地,并未出现统一的范式统领心理学的学科整体。正如心理学史家黎黑不无悲观地描述的,“心理学曾周期性地被各种危机所彻底摧毁”,它“似乎是一门永远摆脱不了危机的科学”;无论是在世俗的水平上,还是学院的范围内,心理学始终都不被认为是一门“真正的科学”[5]。此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及其所表达的心理学尚未达到常规科学范式阶段的思路点拨,使得心理学史家在困惑与迷惘中为减少自身的不确定性找到了一味清新剂,使他们对于心理学的“科学”道路再次看到了希望。运用范式论解释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并预测心理学的未来前景,成了理论心理学家们乐此不疲的兴致所在。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范式论对于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要为心理学找到一个统一的范式,继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另一方面表现为试图以库恩的科学演化模式来解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进而说明心理学的科学属性[6]。由于范式论的出现,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尚未实现的科学性及心理学自身的不统一,有了最佳的辩辞:即心理学目前正处于前科学的、未实现统一范式的阶段。心理学家满怀希望地认为,总有一天心理学会出现统一的科学范式,赢得与它的偶像———物理学———一样的科学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库恩的范式论成为心理学史元理论探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并与波普尔的否证论一同被写进《心理学史》的教科书。

三、以库恩的范式论指导心理学史研究的批判性反思

基于上面对库恩范式论及心理学的理解,我们有必要思考:心理学是否如库恩的范式论所说的那样正处于“前范式阶段”?心理学是否是一门“多范式学科”?心理学又是否一定要用库恩的范式论指导来进行研究呢?所有这些,我们必须批判性地加以反思。实际上,心理学与物理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库恩的范式论未必真正适用于理解并指导心理学的发展道路。首先,就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而言。心理学与物理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学科区分。物理学研究的是客观自然世界,而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的意识。人之存在的多维属性及人之意识的全部复杂性,使得心理学对于人之心理的研究,无法用单一自然科学的方式得以完全地达成。意识的难以观察性、意识的流动性、个体及群体心理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心理的差异性等,都使得心理学无法像它所效法的物理学那样进行纯客观的、不添加主观因素的研究。人之意识的全部复杂性,远超出了单纯自然科学方式可以揭示与解释的范围与程度。因此,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有必要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向度,采用尽可能多的研究方法。这也就使得心理学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式”的学科。其次,就心理学的历史演进而言。心理学始终未曾产生一个统一的范式来统领这一学科整体。无论是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还是认知心理学,抑或是进化心理学都远未构成心理学的范式。实际上,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遵循着三条不同的研究逻辑或研究模式。这三条研究逻辑分别为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认识模式、存在模式与进化发生模式①。遵循这三种模式的历史展开,衍生出西方心理学的众多流派。其中,认识模式主要遵从哲学认识论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旨趣而来,其典型的代表学派为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存在模式则主要遵从浪漫主义、存在主义哲学而来,其现代学派为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现象学心理学等。认识模式与存在模式构成了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体。进化发生模式则主要是遵循并借鉴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思想而来,其现代学派主要为机能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等。由于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存在,更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严格区别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因此也无法产生所谓统一的范式。基于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心理学的历史演进模式,以及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取向,使得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且也没有必要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欲成为真正的科学,仅仅是心理学的一种依他情结作祟的表现。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以库恩的范式论来指导心理学史研究。恰如吾之恩师高申春教授经过批判性地考察指出的,“库恩的范式论除了丰富了我们用以讨论和撰述心理学史的语汇外,并没有在任何实质的意义上增加我们对心理学及其历史的理解”[6]。对库恩“范式论”不加批判地滥用,只能起到对心理学家科学情结的安慰作用,最终只能弱化心理学家的理论思维,使得此种学术讨论变成无所事事的闲谈。实际上,心理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其不能与自然科学简单地类比。过于简单地以“科学”来规制心理学,只能造成心理学发展的困惑与迷惘。正如心理学史家科克所说,“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甚或相信它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乃是‘一个幻觉’”②。心理学起于对物理学的榜样模仿,继而产生的科学情结。对物理学的羡慕是20世纪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早期心理学家纷纷效仿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模式,这些原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为了追求科学方法而丢弃了所要研究的真正问题,而一旦付出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寻,那么它自身的境地便岌岌可危。查普林和克拉威克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一书中也批判性地指出:“但就某种意义说,科学也不过是一套在实践中起作用的虚构和神话。物理学家,化学家,或心理学构成复杂的理论体系或‘虚构’体系,这些体系做出‘解释’仅仅在于它们结合在一起并说明科学的观察。”[7]因此,由于心理学不能与自然科学简单地相类比,也就不能简单地或刻意地套用范式论来指导心理学史研究。以库恩的范式论作为心理学发展的指导原则并不能在根本意义上增进心理学的理论认识,也无法达到自然科学的统一范式图景。所以,以范式论作为心理学的元理论指导只能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歧途。只有抛弃范式论的幻想,才能走上心理学理性认识的正道。在这个意义上,以库恩的范式论研究心理学史只是心理学家科学情结作祟的一种表现,以此为自身当前的“不科学”状态开脱。库恩的范式论,除了增加心理学史家研究语词使用的便利外,并没有在任何实质意义上增进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学者们采用的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心理学学科的自我明觉,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学科需要的是心理学的理论同一性,而不是外来的范式论。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