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认知心理学范文

儿童认知心理学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儿童认知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儿童认知心理学

篇1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理论 儿童语言教学 启示

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认为要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习得。Skehan认为以前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心理语言学的作用,特别是没有从当代认知心理学所重视的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两方面进行研究[1]。我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儿童语言习得的特点,对语言教学提出意见。

一、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

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做出了解释。相关的理论有:斯金纳的刺激―反应论,乔姆斯基的天赋论,皮亚杰的认知论,等等。

作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斯金纳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操作条件反射过程,强调儿童是通过模仿和选择性强化而习得语言的,主要经由模仿―增强―重复―形成四个阶段[2]。这种语言学习理论有合理的一面,但它过于强调外在环境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忽略了儿童的内在能力。乔姆斯基则主张语言习得的天赋论,认为儿童能够快速地学习语言,天赋能力非常重要,而天赋能力是由生物遗传决定的;坚持语言的习得是一种本能和自然的过程,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获得语言的装置,不必刻意教就能轻易学到语言[3]。很明显,这种理论忽视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它与行为主义理论相斥,可以说是两种极端。认知论的代表皮亚杰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与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4]。认知论告诉我们,语言的发展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并伴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是后天学习逐步形成的。

综上所述,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既要考虑环境因素,又要考虑习得者自身的因素,即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

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规律

Stern认为语言学习主要是模仿,儿童不断重复着一些事情,在语言学习阶段中他总是在不断练习,儿童像一名模仿家,他模仿一切事[5]。由此可见,儿童的语言习得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的,通过模仿,儿童逐渐习得语言。

蒙太梭利发现在知识的表征形式中既有比较具体的表象,又有符号抽象的命题网络,还有综合的表征形式――图式;儿童在建立比较抽象的表征之前往往会以较为具体的表征形式作为过渡[6]。因此,儿童的语言习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儿童语言教学应以简单的、具体的表征图式为基础,逐步使儿童形成抽象的思维,这是由儿童的认知心理决定的。

总之,教师应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根据儿童语言习得的特点――通过模仿形成简单、具体的表征图式来习得语言,进行有效的语言教学。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儿童语言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相关的教学环境,采用相关的教学方法,达到儿童教学的目的。通过学习和观察发现:对儿童的语言教学应采用模像直观、实物直观、语言直观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目标。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不断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的具体、简单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找到相应的视频材料或自己编排小节目、小游戏,把学习内容丰富有趣地展示给儿童。例如,在教儿童学动物词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播放与动物有关的视频或做一些动物的习惯动作,来引导儿童模仿视频中出现的动物词汇和动物的动作;然后让儿童扮演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动作,让其他儿童来猜出该动物词汇。这样就让词汇和动作形成了一个表征图式,很容易被儿童记住。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实物直观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提高儿童语言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此教学方法也可以结合语言直观的教学方法一起使用。例如,在学习各种水果名称的时候,教师可以拿来一些水果,一边展示,一边说水果的词汇,让学生边看边模仿说这些水果词汇,进行反复练习。这样,各种水果的事物图像及词汇就会一起出现在他们的表征图式中,通过模仿并建立相关来习得语言。而且,在学与颜色相关词汇的时候,教师可以继续运用各种实物水果,因为它们代表不同的颜色,运用以上方法,水果和颜色的词汇就会形成新的表征图式出现在儿童的脑海中,有效地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因此,从事儿童语言教学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角度出发,多思考、多研究,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表征图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这些表征图式根植于儿童心中,做到寓教于乐,既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又使语言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Skehan,P.A.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斯金纳著.石林,袁坤译.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皮亚杰.发生认知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乔姆斯基著.宁春岩译.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认知心理 学前教育市场 动漫创作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10

一、 引言

据调查,在我国城市,学前儿童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达到1.43小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已经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0―6岁之间的学龄前时期。“进入20 世纪中叶以后, 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媒体逐渐普及, 它们正在逐步改变着儿童的学习方式, 其中尤以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最大”,[1]它对儿童的思维,语言,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虽然在某些方面制约着儿童动漫的创作,以至于形成了一些国产动画片的过于浓重的说教意味,但让孩子们在观看动漫进行娱乐的同时能获得一些自然科普知识、礼仪、道德等,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成长仍是不无裨益的,这也是家长所期望看到的,而这种“娱乐教育”的观念如何在动漫创作中表现呢?这是笔者将要在文中予以重点思考的。

二、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收看动漫的偏好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7岁);具体运动阶段(7至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期)。”[2]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本文中主要涉及前两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刚出生的婴儿已经具备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六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分辨音乐中的旋律、音色、音高,而且比较偏好复杂的刺激物,但除了本身所能感知的东西外,他们对世界是一无所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一岁半时,慢慢形成了永恒性客体知识,就是儿童开始有了事物的表象或概念,开始认识理解其他所不能感觉的东西。到前运算阶段,皮亚杰指出这个时期的儿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他们总是从自身的观点出发去考虑每一件事情,会把一些无形的东西看做“半有形的实体”,“这个时期的儿童还没有将现实和幻想完全区分开来”,[3]我们会看到他们会和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进行对话,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

根据1996年国内的一项关于儿童对《大风车》的收看研究调查,我们能够看出儿童收看动漫的原因:(引自同[2],32页)(表1)

对于3―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动漫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可爱的动漫形象和色彩鲜艳的画面;二是幽默的语言;三是动听的音乐。这成为引起儿童对电视注意的主要特征。三岁以前的儿童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的事物也不多,3―6岁虽然注意的时间有所延长,但仍属于无意注意,而这个时期的儿童一般是在父母或其他人的看护下,这时需要成人的组织和引导,通过父母有目的的引导,比如提出一些问题将儿童引向某一方向使儿童产生对画面的有意注意。

三、 学前启智教育与动漫创作

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是在四岁前获得的,30%在八岁前发展起来,至3岁儿童己获得基本的语言和学习能力。[4]学龄前儿童大多在母亲身边成长,很多年轻的父母希望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早期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对0―6岁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开发的场所很少,目前中国对早期启智教育的需求很迫切,因此通过优秀的动漫制作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视听环境,让他们在欢笑声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娱乐与启智合一。

动漫是一种视觉形象艺术,是对现实的简单素描,是现实生活的符号化、具象化,可以任由我们在虚幻的世界里驰骋。我国的动漫创作也有过辉煌的成就,比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鱼童》等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新版《西游记》也获得一批小观众的认同,但我国的强势是绘画与制作,缺乏的是故事与创意。相比美国、日本,我们有独特的优势,我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而且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深厚底蕴,对于动漫产品的二次开发,诸如DVD等音像制品、书籍、服装及玩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皮亚杰认为, 儿童心理的最突出特点是“泛灵论”倾向。他解释说:“儿童时期的泛灵论, 乃是把万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5]根据儿童的这种认知心理特征,即物我同一的倾向,对于动漫的创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 题材的选择上。一般说来,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科幻故事等都是受儿童欢迎的题材,在这些非现实的世界中,一切自然之物都有了生命,都有了灵性,草木虫鱼像人一样有了思想、情感和意识,像适合三岁左右的儿童观看的《天线宝宝》,它正是符合了儿童思维跳跃性大、对现实的若即若离,想象和现实还未完全分清的特点。这些变幻的境界和事物,夸张、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这些有个性的天线宝宝大大吸引了儿童的眼球。我国五千年的文化资源,为创作出中国民族特色的动漫小故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历史上的励志人物可以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把他们的品质赋予自然界中的物质,以他们的口吻说出,这种教育的方式会比直接的说教更有效果。在故事的创作中,可以把国外的名人轶事为我所用,达到本土与国际的融合。

(二) 视听语言的特色。提供色彩丰富、形体多样的动漫形象,从视觉上刺激儿童对形与色的感知能力,以此来引导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联想发散思维;提供多样的声音和动听的音乐,从听觉上刺激儿童对声音的敏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对于建构的人物形象要活泼俏皮,《海绵宝宝》中活泼可爱的海绵宝宝与呆头呆脑的派大星之间的友情被诠释得活灵活现,语言灵动幽默。国产动画的人物形象及语言“低幼化”或“成人化”都不可能得到儿童的认可,夸张、幽默、富有想象力才会让孩子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像《蓝猫三千问》中,每一集都能让儿童获得一些自然知识,有一些知识即使是做父母的也不一定知道,这样就会引起父母与儿童共同的兴趣。一般地说,学龄前儿童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动画片的,这样父母就能够对儿童进行指导,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四、结语

动画片是儿童比较喜欢的电视节目,如何利用好这一媒介做好学前的启智教育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应让中国的儿童“浸泡”在成人与低俗文化的视觉奇观中。学龄前儿童动漫的创作是发展壮大中国动漫产业的重要一环,也肩负着继承发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利用好动漫这一赋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优势,让孩子们得以健康、愉快的成长,从而达到娱乐与教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丁朝蓬、姜涛、唐克西,《电视与儿童认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总第139期)

[2] 张令振著,《电视与儿童》,4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

[3] 张令振著,《电视与儿童》,4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

[4] 姚汝勇,《以“儿童本位”理念构建群体守望的而精神家园》

[5] 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第46,页傅先统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语言习得;普遍语法;认知心理学

一. 引言

代表认知研究的两大主要学派,Chomsky和Piaget都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律支配的内在过程,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他们也都承认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有天生的能力,但在什么是天生的、什么是习得的等问题上,两派存在分歧。Chomsky强调语言习得的基因决定性;Piaget则论述儿童的语言习得是认知能力与客体、事件相互作用而分阶段建立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本文欲对Chomsky语言习得观及其它语言习得观作一简要分析,并进一步阐述认知心理学界对语言习得基本问题的丰富。

二. Chomsky的“普遍语法”假说

(一)普遍语法的核心思想

根据Chomsky(2002)、Pesetsky(1999)、Cook & Newson(1996)等著述,普遍语法的核心思想大致如下:1)人类的认知系统存在一个天赋的、独立的、一致的语言习得机制;2)普遍语法代表语言习得机制的初始状态,是人类能够学会一种具体语言的内在原因;3)普遍语法为人类语言所共有,先天地规定着人类语言的组织原则;4)普遍语法关注的是语言能力而非语言应用。正是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在环境的触发作用下,儿童得以克服语言输入的局限并在短期内顺利掌握本族语。

(二)普遍语法的论证

Chomsky普遍语法假说的论证如下:1)语言规则抽象又复杂,儿童却能在其它技能尚未充分发展的时期顺利习得本族语;2)儿童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残缺不足,却能在短短几年内掌握一套丰富而又复杂的语言规则体系;3)人类语言存在很多共项,它们反映了人类内在语言知识的普遍原则。故人类天生具有一套普遍语法规则或结构观念。此外,Chomsky运用了如下推理:假定语言的发展状态是由基因决定的初始状态S0经过S1 S2……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Ss,若证实Ss中某些语言知识不是来自外界的语言输入,那么它一定来自基因遗传。普遍语法的提出是为了探讨人类如何习得语言,其立场属于生物取向中的先天论,其论证集中在句法原则的习得上。

(三)普遍语法的逻辑质疑

以上论证确有道理,但其逻辑思路仍待考究:1)虽然外界语言输入不足以解释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也不能必然得出普遍语法的存在;2)儿童能在短短几年里掌握一种语法,但“短”是一个相对概念,“掌握”也是一个程度问题,这并不足以证明普遍语法的先天存在性,除非人类发现所有正常新生儿的脑组织中确有部位控制着语言结构的基因信息;3)语法学家对儿童语法规则的分析结果并不表示儿童是在有意识地使用这些规则;4)若真有语言习得机制,人类是否也拥有天生的跳舞、绘画等无穷无尽的“认知机制”呢?5)人类语言的确存在共项,但语言共项并非反映先天规定好的普遍原则,而是基于人类共有的认知能力和共同生活的规则空间。

三.认知心理学界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

近十年来,认知心理学界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深化了我们对大脑与语言关系的认识。普遍语法假说是语言学界的理论基石,但在认知心理学界,仍有其它假说探讨了语言习得的基本问题。

(一)Piaget的“认知”假说

Piaget强调: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逐渐发展的结果;符号表征能力是一般认知前提;语言能力并非一种初始的认知能力,而是由更基本的认知能力组成。

认知心理学界的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语言习得是一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单词语习得阶段而言,大约在10-13个月时,儿童开始习得单词;大约在18个月时,儿童的单词量骤然增长。如Piaget所言,儿童对单词的掌握是依靠已经发展成熟的符号表征能力、接受成人语言的影响以及观察周围事物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单词一般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体和事件且没有语法结构和语法标记。

然而,Piaget对语言能力的解释也不够彻底,他没有直接研究句法的习得,也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Pinker的“语义引发句法学习”假说

Pinker指出:儿童先学会辨别各个单词的意义,然后伴以情景信息对句子达成某种语义上的解释,进而注意到语义概念和句法概念之间的联系,并逐渐从已形成的概念和语义指示中抽取句法知识。依他看来,儿童首先学会语义,然后根据语义的关系习得语法。

单词语习得阶段之后是双词语习得阶段,儿童普遍使用“电报语”体现施事—动作(妈咪吻)、动作—对象(打球)、施事—对象(妈咪娃娃)、动作—位置(坐椅子)、实体—位置(杯子桌子)、所有者—所有物(爸爸汽车)、属性—实体(大汽车)、指示词—实体(那汽车)等八种语义关系。双词语的出现暗含儿童习得语法结构的开始,而且,双词语阶段和单词骤长期都发生在18个月时,两者的时间连贯性正好验证了Pinker的语义引发句法学习假说。

认知心理学界认为,儿童早期的语言组织是依据所要表达的语义而非抽象的语法原则,其语言结构的复杂化是认知能力逐渐深化、要表达的语义内容逐渐多元化的结果。

四. 语言能力合成说

借鉴认知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以及受到Piaget认知学说的启发,石毓智(2005)等学者提出“语言能力合成说”:人类认知能力是一个层级结构而非平行、模块状的;语言能力不是最基层的认知能力,它是由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合作而形成;这些基本认知能力还可以合成其他诸多认知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石毓智还阐述了与语言习得关系最密切的六种基本认知能力:符号表征能力,对量的认知能力,概括、分类能力,记忆、预见能力,联想、推理能力,声音、形状的辨别能力。当然,相关的基本认知能力还不止这些,此学说的提出是要坚持一个哲学立场:人的语言能力是第二位的,它是多种基本认知能力协同工作的结果;语言知识也不是先天的,它是人们依赖这些基本认知能力后天习得的。

“语言能力合成说”仍处于草创初期,各种基本认知能力与语言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但这一假说启发我们以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语言习得的基本问题。

五. 结语

就语言习得基本问题而言,不同学者有各自的哲学理念和研究取向,各个学说有其可信性,也有待完善之处。鉴于语言能力的获得问题是一个具体的人类认知问题,我们要探讨它就需要给出直接的科学论证,仅有逻辑推理和哲学假设还是不够的。

一方面,Chomsky的普遍语法假说缺乏科学论证并存在一定的逻辑漏洞;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界的其他假说还不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习得理论,要了解语言习得还得要专门研究这个系统。认知对语言的习得作用是肯定的,但仅有认知还不够。语言有其自己的根源和发展规律,认知能力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习得现象。在认知能力的引导下,儿童究竟如何将意思编码成语言?解答这个问题除了依靠基本的认知过程,还需了解其特定的语言过程,而对这些特定的语言过程,我们的研究之路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石毓智.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假说的反证——来自认知心理学的启示[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篇4

论文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先行军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够把这种变化简单的归之为成长过程。它包括三层含义:

1. 变化的时间是相当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 变化的内容是记忆之中的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行为的变化;

3. 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动机、疲倦、药物、生理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原因。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对学习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变化。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论文,学习的效果只能够间接的确定,即在学习者行为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学习结果与行为操作不是一回事,学习到什么不能单是指外部行为操作,应包括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向、态度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方式的变化,即认知策略的变化,当然也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操作上的变化。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强化的过程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或对反馈信息加以解释)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学操纵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就是由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组成的。所谓同化,是指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当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将此进行调整,一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和扩展。教学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并提高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分为三个主要论点: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和学习中心论。

1.加工过程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功能与计算机的运算程序进行类比,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影响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

2.认知结构论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重视认知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奥苏倍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当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关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能为我们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3.学生中心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习时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决定学到什么的充分条件。总之教育教学论文,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到什么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在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加以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树立教学目标的新概念;应重视内在的认知动机的作用。

三、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调动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

2. 创设感知意境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教育教学论文,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3.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 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教育教学论文,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2. 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学习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是因为:(1)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新层次的知识结构;(2)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3)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适的问题空间表征,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注重教学媒体的认知作用

媒体的教学应用使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摘要的。

篇5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但是它不可能自然而然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在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时无能为力。感性的认知是不能被理性的结论所代替的。当然抱怨、发牢骚不是解决之道,一个学科缺乏思考只能说明这个学科还十分幼稚。对于我等教育技术专业的小鱼小虾,静下心来看看书、做点实事才是求学、为人之根本。

教育技术本身是偏应用的学科或专业,但是除了技术外,教育心理以及教育学、甚至社会学的重要性应该突出来,现在的技术不总是强调系统理论吗?认识社会、认识人同样是一个系统理论的作用。不要等到自己搞了一辈子才有些“悟性”的东西。作为人的学习过程来讲,无论国外与国内,人的认识过程是有相同的规律可遵循,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国外的东西会比较好,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设计系统时,比较考虑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我们国家对心理学理论的认识有了普及化的趋势是近些年的事情,而且,以前的心理学教材让人学起来实在没什么兴趣,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学理论而不去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的特点,使心理学系的学生毕业后马上运用的能力又不强,这就更会让人怀疑心理学的科学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在缺乏交互式学习的传统听说课堂上,学生以听为主,处在被动的信息接受的地位,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接受者和知识运用者。各种多媒体软件可以提供许多非语言素材,如时代的背景、形象及心理活动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并用,这种全信息表达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和语音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学习者灵活方便的操作控制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也是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前提。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这意味着教师把学习任务、目标和策略强加与学习者,使得学习者不会思考,变得懒惰。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多媒体教学中,是由学习者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习者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会积极思考,积极与环境交互,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喜新不厌旧”的教育技术来说,对新思路、新方法有着天生的敏感,不时地把这些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共同为现代教育学提供了新鲜血液,教育技术又从教育学的母体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来。

鉴于教育技术是心理学、教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教育技术学要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我认为首先应该搞懂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她不是纯理论的思辩,也不是纯技术的盲目发展,应该把客观——实验模式和主观——经验模式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本身都是教育科学的分支体系,本是同根生的学科,当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构建一个树型的体系:教育技术是主干,心理学和教育学是两个分支,而这两个分支又分为许多小分支,包括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是与其它分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2]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2000年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欧阳仁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1999年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学术体系,包括许多分支学科。它不应是信息技术或者网络的压缩版,更应该包括一些人文认知学科,比如心理学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教育技术学

心理学在我脑中的定位一直是一门很高深很神秘的学科,当个心理医生也曾经是我孩童时的梦想。进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可是到了学期结束,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只记住了一些结论而已,并不清楚这些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是如何得来的。毕竟抽象的理论和短短几节课是不可能让我们对心理学有太深刻的理解的,也就谈不上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它与教育技术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