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困境范文

劳动教育困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教育困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教育困境

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习惯;“家社校”三位一体

2020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劳动教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了课程标准。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职业院校“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五育”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融合。但现实中很多职业院校在“就业为先”的指导思想下,已将劳动教育“工具化”并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倾向,导致劳动教育出现了理念功利、目标模糊等一系列问题,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亟需回归育人本位。在这种大前提下,分析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探索“以劳促智、以劳树德”的育人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含义及其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

从学科地位的角度来讲,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涵盖特定的教育内容,与“德智体美”四育并行。从本质上讲,劳动其实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如果缺乏脑力劳动,学生也许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如果缺乏体力劳动,学生可能变成“书呆子”。脱离劳动教育的德育会成为“夸夸其谈”,脱离了劳动教育的智育则会变成“纸上谈兵”,脱离了劳动教育的体育往往“顾此失彼”,脱离了劳动教育的美育将成“无果之花”。因此,“五育并举、缺一不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目前,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薄弱化,在学校中被边缘化,在社会中被轻视化。职业院校很多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各类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所占据;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和平台来专门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且部分网红、主播传播的扭曲的价值观,使很多学生对劳动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偏差。

(二)劳动教育口号化

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关键载体,本应让学生去主动体验,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学生被动接受。很多劳动教育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停留在“口号”上,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劳动而去劳动,学校忽视了将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劳动教育逐渐沦为某个特定时期内临时起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雷锋活动、纪念日大扫除等),或者在技能大赛中强行融入劳动元素,明显缺乏长效机制,导致了劳动教育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变了味儿”。

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

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已成必然趋势,三个要素应分别发挥不同作用,在劳动教育体系中扮演不同角色。

(一)家庭要素

家庭对于孩子劳动观的形成具有最直接和最深远的影响。很多家长虽然在心里也认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落实到行动上却瞻前顾后、缺乏魄力,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周末以及寒暑假等学生在家的时间,专门安排一些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两个一”(一道拿手菜、一次家务活)主题劳动教育活动等,既让孩子享受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二)社会要素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要不断强化社会要素的作用。学校应鼓励各系部、各班级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志愿者服务(地区举办的大型活动如“马拉松比赛”等)、校内服务(如定期打扫校园包干区、校内实训场所等)、家务劳动(以寒暑假作业的形式开展)等形式多样的普遍性劳动教育。这样可以让学生时刻感受劳动氛围,享受劳动果实,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职业精神的养成,继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技能,不断增强他们的劳动信心以及对劳动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学校要素

学校要把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上,将“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植根在学生的人生观培育过程中,让学生最终养成“肯吃苦、能吃苦、不怕吃苦”的劳动品质。校系两级可以组织开展“模拟面试”“劳动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等建设中融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制度,让学生真正“以劳为荣、以惰为耻”。“参与劳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慢慢转变,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继而发展为“大家的事情抢着做”。劳动教育不是凭借“一头热”就能完成的,它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专门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要素的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认可、接受劳动教育。

四、结语

篇2

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十分单薄,劳动技能欠缺;同时,家长也存在一定偏见,令人担忧。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进行劳技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热爱劳动意识。另外合理的劳动对于学生增长智慧、增强体质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劳动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加强农村劳动教育主要途径是:第一是学校、家长要改变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念;第二,加强劳动教育的研究,改进实施策略;第三,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学的硬件建设。

1.现状与问题

"从片面发展转到全面发展"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谈及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劳动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同时也阐述了相关的一些现象,读后令人深省。去年假期间,我利用回农村之暇,走访了十几户学生,其中耳闻目睹有关学生家务劳动的情况让我感到心情十分沉重。

1.1 有两名11岁、13岁的女同学,(分别读小学五年级与初一)至今没洗过衣服、手帕,自己从未洗过头,主要由其奶奶、妈妈帮助洗,家务事几乎是不干的。(两名学生的成绩均较好)

1.2 一天晚饭后,天已渐暗,我去一正读小学六年级的男生家随访。到了他家推门,只见其饭桌上一片狼籍:4个菜大多所剩无几(只留一点汤与一点咸菜),碗筷丢放着,桌上、地上散落许多饭粒,一只凳子斜倒着……这时,其母亲从猪棚走了出来,满头是汗,一身疲惫的样子,她似乎颇有歉意的招呼了我,说她儿子已吃过饭正在楼上看电视。随后,其母满怀失望、气愤而又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从不肯做家务,只管自己享用。

2.忧虑与责任

据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作的2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干家务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失业率为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高出20%,此外,离异比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得多,这一比率所反映的趋势,应该能被大家认同的,也是普遍客观存在的。问题的症结或者说关键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普遍忽视了劳动教育,我们的观念中普遍淡化了劳动教育。据报道,我国小学生在家劳动时间平均为11分钟,仅是美国的1/7、泰国的1/6、韩国的1/4、英国的1/3、日本的1/2,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一旦形成"十分普遍的现象",任其发展,其最终的后果将是犯"历史性的错误"!

农村小学生的纯朴、诚实优秀品质渐渐地消失,乱花钱、图享受,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不良品行的滋长。现在农村小学生的面貌实在令人担忧。不难想象,我们培养的人如果是一个缺乏劳动观念,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珍重家庭亲情,那么这样的人纵有高智、高能、高分,最终对于家庭,对于社会会有一种怎样的回报呢?多少往事人生悲剧,真是不堪预测!农村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正陷入泥潭,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观念,走出困境。所以,在学校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3.实践与对策

3.1 是学校要改变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念。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说到底,造成我们劳动教育相对薄弱,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相当一段时间来,学校(包括家长)自觉地、不自觉地受"应试教育"影响,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必然后果,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多余的教育"、"过时的教育",这是十分错误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学校领导、教师要充分认清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

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热爱劳动。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炼意志,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要热爱劳动果实,勤俭节约。另外,合理的劳动对于学生增长智慧、增强体质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2 加强劳动教育的研究,改进实施策略。劳动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改变课堂上说教式、形式化的教育,重要的是我们的学校领导、教师要从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3.2.1 抓好一个重点――用好教材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性教育培养任务,不是短暂的教育,或者一两次活动就可以实现的。目前使用的小学教材《综合实践》,相当部分是较好的教材,具有实践性、技能性与应用性,我们只要认真地贯彻本教材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果。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的教师要切切实实地落实好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中去(劳动教育以活动形式进行是比较合适的)。首先我们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做出认真课前准备。第二,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定期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第三,要建立合理的劳动技能(综合实践课)评价体系,进而促进劳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3.2.2 落实一个支撑点――创建劳动基地活动是劳动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结合农村的实际,努力开辟课外劳技教育的渠道,让学生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体验生活,从学习体验中培养 学生坚强的意志,树立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思想。建立 "劳动基地教育",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农作物的培育、生长、管理的收获,同时听取农业专家的专题讲座,体会了农业劳动生产的伟大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关心农业,热爱农民的感情。所以创建劳动基地活动是劳动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是劳动技能的一个支撑点。

3.2.3 强化一个亮点――教师们探索寻求有效方法与方式是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有差异,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劳动教育中,要因地因时因人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创造性亮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例一位劳技课老师把家里的丝瓜种子拿来,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并进行培育的方法指导,每一个学生回家都十分小心地培育、栽种……据这位老师反映学生对自己栽种的作物非常关切,舍得劳动,表现了精心地哺育,小心地呵护。待到收获的时节,学生们所表现的喜悦、激励、自豪以及急切言表的神情,真令人欣慰,令人难忘!后来在家长的支持下,引导学生创办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小植物园",同学们都能主动地参与劳动,积极地相互间进行"技术交流"和"成果比赛",他们真正地体验着劳动的乐趣,体验着"劳动最光荣"的含义了。

3.2.4 形成一个合力点――争取家长社会的支持是劳动教育组成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学校的劳动教育好多需要家长的配合协作才能完成。劳技教育缺少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一方面家长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 地指导学生进行劳技训练,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督促孩子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感情 。我们通过家长学校举行家长教育讲座等,让学校和家长形成共识:学生参与劳动,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热 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果实的品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劳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 造力,使双手更加灵巧;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品质,懂得尊重老人、 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帮助别人。

事实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学校只要利用多种途径向家长说明劳动教育的利弊关系,假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家长一定会对劳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邀请社会上一些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作事迹报告,也是劳动教育的很好形式。

3.3 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学的硬件建设。

3.3.1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决定了它对硬件设施的依赖。一般认为劳动实践基地分为两个类型: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小学的空地多,学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对各个角落、每块花木都要精心设计,细致管理,各班级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保护区,花坛管理基地;让学校出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好景象,让学生感受着劳动的自豪与光荣。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与社会机构取得联系,与职业技术学校、农技站、科技馆、兽医站、农场、养殖户等单位结对,定期活动。挖掘周边环境的潜力,如建立"卫生一条街"、"保护母亲河"等。

3.3.2 资金设备投入。学校要通过各种办法筹措资金:自己筹一点,上级拨一点,社会帮一点等以保障劳动技术教育设备设施的建设和劳动实践活动基地的建立。

篇3

作为我们XX小学因为地处济南市的近郊,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外加家长学历水平整体不高,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六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篇4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一些所谓“调皮” “问题”学生的家访,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仅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两课活动我家访了,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况以及为提高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家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

第三,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接待,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第四,自己在这次家访活动中,灵魂和觉悟得到了提升。感觉身上的担子、责任更重了,面对学生的企盼,即有爱心更有奉献;面对家长的嘱托,即有责任更有使命。

 这次家访也发现了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着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 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家访后本人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篇5

关键词:现象;挫折教育;责任感教育;独立能力;实践教育;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08-02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安徽怀远一名学生给老师背上贴纸条,纸条上写着“我是乌龟,我怕谁”这一内容,还有,经常听到学生跳楼事件的发生等,这一系列现象不免让人产生对当前教育的一些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缺乏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受过失败的打击,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只知道走极端。因此,我认为在教育上应采取一些挫折教育。

外国的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要去闯荡更广阔的天地。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孩子,却可以教给孩子认识生活与社会的能力,教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所以外国的家长们十分注重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经受挫折与战胜困难的能力。

如:“狠心”的德国妈妈

从孩子蹒跚学步起,德国家长就开始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孩子跌倒后,家长不是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此外,德国家长还鼓励孩子参加由政府暑假期间组织的“磨难营”活动。有时甚至故意给孩子设置一些顺境下的“障碍”。

柏林的一位女教师,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一次,她正在读小学的女儿要跟同学一起去郊游。临行前,她发现女儿忘了把食物和手电筒装入背包,可她没有提醒女儿。旅行回来,女儿饿得脸色发黄。这时,她才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并帮女儿分析了原因。最后,女儿表示:“以后出门一定要先列一个物品清单,那样就不会忘记带东西了。”

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孩子擅长做家务是出了名的。有些德国妈妈在孩子呀呀学语阶段,就指导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在用餐前,帮助大人摆放餐具等。尽管孩子们起初做不好,最终还得大人重新摆一遍,但在长期的类似的锻炼中,德国孩子便在犯错与改错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

又比如:韩国人的“狮子型”教子。“狮子型”教子法其实就是让孩子面对现实、从逆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越是爱孩子就越该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接受锻炼。

在游乐场,一个孩子要玩空中缆车,孩子的爸爸让他独自去玩,自己只站在入口处等候。他并不是没有钱再买一张票,却是想让孩子明白,既然要玩这个游戏,必须要独自面对惊险与恐惧,还得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此种方法与狮子的育儿方式不谋而合。刚出生不久的幼狮经常会被公狮推到岩石下,让幼狮在困境中想办法。公狮或母狮看见幼狮遇险都会远观,当面临生命危险时才伸出援手。它们保持着保护的安全距离,而不是零距离。只有在这种距离之下,幼狮才能学会独立。

韩国人历来都认定,采用“狮子型”教子法,最终会将孩子培养成像狮子一样坚毅、勇敢、独立自主的人,

以上种种国外的教育,我们为何不可吸纳一些呢,这样也可以补足教育的一些缺失。

二、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根本不能担当,很多时候都是由家长跟他们承担,这实质上是害了他们。

在国外,他们就不是这样教育孩子的。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做敢当。家长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这样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缺乏对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训练的教育

现在的家长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由此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过度保护。而且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从小让孩子接受必要的劳动训练,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吃苦精神,形成良好心态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一课。

我们的孩子,从来都是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中成长,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劳动的训练。

但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鞋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动手吃饭,几乎看不到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在美国、日本、英国教育法规中,还有专门条款规定孩子的劳动时间,家庭和学校均不得剥夺孩子的这一权利。

四、缺乏对孩子的实践教育

我们的教育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缺乏具体形象。

在瑞典,2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老师会带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像土地不会吸收玻璃,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瑞典的环境建设搞得那么好,这与自身从小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缺乏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感恩会使孩子学会尊重,感恩会使孩子学会有礼貌,感恩还会是孩子更加孝顺。

篇6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2012年)第15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16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然而八小时的教育学习时间、八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相对于一个月来说八小时的“底线时间”规定是否合理?同时有调查显示:海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从1992到2006年底止累计收押近1000名未成年犯。其中文盲、半文盲占在押犯总数的3.7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5.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9.12%,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约占1/2。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 1700 多名未成年犯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600多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广东省对近几年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发现, 每年约有85% 以上的未成年犯在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前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山东省少管所有调查显示,在收押的未成年犯当中辍学学生占了70%以上。

那么,排除正常的矫正时间,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当中能做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针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比例较高的现象,我们对未成年犯或未成年社区矫服刑人员,该如何进行矫正?仅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内的教育矫正能否达到社区矫正的目标?若不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这样的矫正方法是否符合“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矫正格局?《实施办法》中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殊规定”的相关条款也未能给出答案。笔者做出假设:能否让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使“刑罚权”与“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相结合,使“限制自由”与“享受自由”相结合。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教育矫正新模式。本文将从国内外实践、理论、法律、新模式具体框架建构依据等四大方面来论证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可行性。

二、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含义

文中所指的新模式主要是在结合上海市社区矫正实践情况基础上所提出的,具体是指: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所实施的社区矫正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继续接受文化技术学习、矫治不良思想与行为的教育矫正模式。新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对象: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1.年满14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2.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后才能在学校接受教育(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社区内接受矫正);3.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二)执行主体:1.社区矫正执行小组(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2.学校帮教小组(校长、教导主任、政教组组长、班主任等组成)。

(三)领导小组:在执行主体之上设立区县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隶属于区县级政府),受市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领导(隶属于市政府)。

(四)新颖性:新模式是把社区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笔者推崇的方式分为三部分:1.周一至周五,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集中、个别、心理、劳动教育等的时间应多集中与周六、周日(内容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3.对社区矫正及学校教育具体时间的安排与调动由矫正领导小组决定。

三、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实践依据

(一)上海市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及不足

从2012年上海市委政法委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构建了包括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解难等五个板块的基本工作内容,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总体实现了社区矫正的规范运作。然而其所构建的社区矫正工作尚存很多有待完善的部分,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出台的《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第10条指出:在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第11条指出: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满3个月后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分为一级矫正、二级矫正与三级矫正等3种矫正级别。初次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中在一级矫正中,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必须完成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二级矫正中,社区服刑人员每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两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应参加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三级矫正阶段中,社区服刑人员每季度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社区服刑人员可不参加除心理健康教育以外的集中教育;经司法所(科)同意,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公益劳动场所,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0小时。纵观《规定》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集中、个别、劳动教育时间,抑或三种教育时间之和。它们与社区矫正非监禁时间相比,都显得微乎其微。而这正好给学校教育引入社区矫正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时间

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了矫正工作的基本内容:将矫正工作整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和期满宣告阶段,针对处于分级矫正阶段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矫正内容。在初级阶段要注重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在分级矫正阶段除应加强日常管理外,要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以模块教育为基础,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在期满宣告阶段应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回归 教育。社会功能教育模块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应当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并督促其完成义务教育;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可以鼓励其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参加高中(中专)、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自学考试,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然而《意见》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定却存在以下三处明显的缺陷,从而使该规定的现实效果大打折扣。1.与有关部门联系的执行主体没有规定;2.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在社区矫正期间内还是之后;3.“鼓励”一词不当。很难想象受到过刑罚处罚的未成年人能够凭一己之力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或高等教育。在实践当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社工探索与相关学校建立联系,给符合特定条件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有学者指出:教育矫正质量是检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首要标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笔者认为:将中学教育纳入到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体系中,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矫正的教育作用。使社区矫正中的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必定能够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

(二)美国社区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成功结合

美国社区矫正中也真实出现了把学校教育纳入矫正体系的实践措施。如:学校型缓刑。帕特里克·格里芬等人指出:“近年来,这个国家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少年缓刑官们正在离开传统的地区,正在走进中学、初中和高中的建筑内——在学校内监督他们负责的缓刑犯。”在缓判官的监督下,少年缓刑犯能够更好地到学校上学增加他们在学校中获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

[2]朱久伟,姚建龙.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J].法律教育出版社,2012.

[3]朱久伟,李光勇.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个性化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M].法律教育出版社,2012.

[4][中]王珏、王平、[加]杨诚.中加社区矫正概览[M].法律出版社,2008.

[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孙立平.社会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张筱薇.比较外国犯罪学[M].百家出版社1996.

[9]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

篇7

初中音乐教学 新课程实施 困境 策略

音乐新课程的目标强调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音乐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在音乐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境,诸如音乐教师不乐意教,音乐教师不知道教,学生不愿意学生,学校其他学科教师不重视,学生家长漠视等现实而具体的问题。面对如此问题,学校、音乐教师、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积极寻求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推动音乐新课程实施。

一、重视音乐课程资源开发

1.民族传统音乐课程资源

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地发掘民族的传统课程资源,实现“古为今用”。音乐教师需要充分的理解我国音乐历史和音乐传统,了解不同背景下的音乐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资源,将传统的、民族的音乐为今天的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创作服务。

2.社区音乐课程资源

不同社区具有不同的音乐文化资源,音乐教师需要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时,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二)改进音乐课程评价

1.音乐课程评价目标多维化。音乐课程评价目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

2.音乐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音乐课程评价主体需要实现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三)转变音乐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转变音乐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课堂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课堂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

2.尊重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欣赏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造,对于学生的音乐创作需要尊重。

3.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不同于生活共同体,它的形成“超越了课堂同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原理相通的共同体”,同时它由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形成的“同一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体现出音乐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中的一员,“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及合作学习实现教学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转变家长观念

积极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其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发展。让家长认识到:音乐新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其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也可以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更需要让家长明白,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引下,学生的智力是多元化的,音乐智力是其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只是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非智力因素同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音乐课程在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因此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需要重视音乐新课程的价值,而不是采取漠视的态度。

(五)推进音乐教师专业化

1.增强音乐教师的知识涵养。音乐教师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没有标准的音乐专业技巧和音乐专业知识,很难胜任的,音乐教师需要掌握扎实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器乐演奏技巧等。

2.加强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既有教学的能力,也要有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中学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可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只要不断地学习、总结,就能得到丰富的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论。

音乐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其对学生的发展不仅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审美体验价值,而且还有创造性发展价值和交往价值。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新的音乐教学理论,从而更有效的推进音乐新课程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小学阶段的培养,是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基础,在学生内心养成一个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教育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如何在一个人内心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年级的教育,是给学生打好良好教育基础不容错过的最佳时段。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让学生每一件事情尽量去亲身经历和通过每一节课的优良教育等等,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关键词:小学教育 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

1 小学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良好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德育作为转变小学生的思想,形成小学生良好德行的教育,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复杂艰巨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素质,巩固思想教育成果,学校可采取“分层递进”,“适时“回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具体说,就是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按照从少到多、从易到难的顺序分解成各个部分。每个学年突出1~2个主题,逐年增加,循序渐进,形成6年各有侧重的思想教育模式。在“主题教育期间,学生的行为表现都比较好,不良习惯大量减少,好人好事大量增加。这种现象在“主题教育”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也还会保持。但时间一长,随着教育主题的改变,家庭、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原来所受的教育会“淡忘”,一些不良行为又会发生。因此,学校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适时将前一阶段学生所实践的德育内容重新提出来,让学生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这种“回归”教育,在小学阶段要进行多次,从表面看来是德育内容的重复,而实质是使学生通过进一步实践,进一步体验,通过两次否定过程,受到从外到内的精神熏染,从而使道德规范升华为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凝固为道德习惯。

2 小学德育的现状

今天小学德育仍处于一个“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中。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一些学生缺失基本的荣辱观,用家长的钱买玩具,打游戏,还沾沾自喜;不爱劳动,在学校尽量少干或不干,遇到非干不可的活时,要么随便应付,要么想方设法让别人干,在家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爱学习,成绩差,不以为耻,歪理多多。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说假话,脸不红,心不跳。这种现象的存在与我们当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结果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表现如下。

2.1 德育有“不真实”和“虚高”的意味。

传统道德教育往往把一些特殊境况中的人和事作为教育范例,让孩子们仿效、学习。这样的道德观阻碍了孩子们“向善”“求真”的道路,造就出许多“真小人”和“伪君子”。君不见小学作文中常出现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写了“捡钱包”“帮盲人过马路”“公共车上让座”的怪现象。教育工作者都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以简单而笼统的“概念”“范例”去要求、评价学生的教育方法,其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2.2 德育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性。

德育是一个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精神生长的过程。换句话说,德育真正效果要靠外因促使内因。不去关注不同情景下受教育者主体需要和不同主体价值取向的差异,超越教育对象生理、心理特点的德育,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

2.3 德育资源缺乏整合。

学校有一套高高在上的理想化德育境界,每个家庭有一套具有明显家长特征的道德标准,社会上更有随着时间变迁而变化的道德规范,这三者没有很好地整合。其直接后果是:学校老师的五天教育,只要家长的一句话,社会上发生的一件事,就会被全盘否定。

3 小学德育教育的改进措施

学校教育中道德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既然我们认识到了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去改正。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有信心而且坚信其他的教师也会致力去改变这种状况。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3.1 提高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有效的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德育的功效。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培养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只靠书本知识和教师传授作用是很小的,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亲自体会,才能收到实效。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素质和责任感的人,就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

3.3 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

让家长走进校园,定期举行家长会或组织家长到学校进行观摩活动,让家长在观摩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以便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让教师走进家庭,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活动,不仅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状况。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方互动,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

3.4 寓德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与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品质密切相关的,要充分发挥文化知识的载体作用,文化知识本身就蕴含着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观点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此外,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互相渗透的,实行多层次的教育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秀兰.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J].科教导刊,2010(4).

篇9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因各种原因而不在儿童身边,导致儿童只能跟父母中的一方或者是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的统称。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督和教育,他们往往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不够,因此会采取一些叛逆行为来引起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加上由于年纪小对事情的本质和是非对错缺乏深刻认识,成长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喜欢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群体中不良习惯的互相传染等,这些都加剧他们的叛逆心理使得他们想尽办法摆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监管和教育。在外界不良因素和自身叛逆心理的双重作用下,这些叛逆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纠正,就会使他们的思想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而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的产生,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长辈的不尊重、责任感不强、说谎、冷漠缺乏同情心。

(一)对长辈的不尊重。

表现为喜欢与长辈争执,逃避劳动,不懂得体会父母及其他长辈对自己的艰辛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尤其是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祖辈时,监护人因为知识的匮乏加上年老力衰,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不是很到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没有时间来教导自己的小孩如何尊重和孝敬长辈,加上一些监护人对这些留守儿童过于溺爱,对他们平时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没有及时纠正而是任其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就会助长他们欺老欺弱的心理。对长辈的尊敬和敬畏之情就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抗衡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减弱。

(二)责任感不强。

主要是指家庭责任。经济的贫困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留守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长年在外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很早就背负起家庭的责任。但是一些留守儿童因长辈溺爱和父母基于对孩子的亏欠心理也不想自己的子女在家受太多的苦等方面的原因,使他们变得放纵而不是承担起在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说谎。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相对落后,留守儿童受群体间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感染,在为了逃避责罚和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时学会了说谎,而且当说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且没有因此而受到惩罚时,他们就会更加相信谎言的作用。比如为了能够有钱上网会骗自己在外打工的父母说要交资料费,为了不用干家务活骗家人说要写作业,为了出去玩骗老师说家里有事等。说谎就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对自己不负责的一个好的借口,也成为其道德意识淡薄的一个表现。

(四)冷漠缺乏同情心。

包括对弱小的同情,对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关心。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形成了欺老欺弱的心理,容易养成欺负弱小的习惯。同时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背景都基本相同, 对于他人的一些困难,在经过与自己对比后感到自己的情况也差不多,就会感得很平常而无动于衷,久之就会变得麻木而缺乏同情心。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不在身边,性格会比较孤僻,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在自己面临困境而一时无法解决时就有可能会抱怨父母和监护人,而不是体谅他们。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变得冷漠而没有同情心,最后成为他们道德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经济的原因,很多年轻的家长在小孩出生不久就把小孩交给老人照顾而长年在多打工。因此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大多都是跟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留守儿童长年见不到父母,而监护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于年龄偏大,对孩子的管教常常失控。即使有一部分的留守儿童是跟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但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父母双方共同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受经济以及观念落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监护人都没有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给予正确、足够的重视。在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没有能够引起重视,认为这种行为对于小孩的危害性不是很大,还有的可能是因为父母长年在外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总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助长了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加剧了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

学校教育在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除了在家里,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里渡过。但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因素制约,学校教育没有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的不到位;二是老师素质能力低下。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要求学校不得不承担一部分可能属于家庭的责任。如小学住宿问题,在很多农村小学是不提供住宿的,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那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学校应该承担起提供住宿的责任。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管理不科学合理,有可能导致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会利用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导致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加剧,可能会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导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问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低下,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没有能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不负责。这些都会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问题进一步加剧。

(三)地方政府的重视不够。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对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地方政府不但要从财政上给予支持,还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种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支持与服务,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山高皇帝远,上级监督不到位,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有机可乘,助长了他们的惰性,对学校的教育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针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如果政府重视不够,不及时管理教育,就有可能导致他们成为失足青少年,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而影响地方的稳定。更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府把用于教育的经费挪作它用,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社会的不良影响。

社会的不良影响对留守儿童的侵害很大,小孩好奇的心理,让他们很渴望也很容易去模仿。社会的不良影响一方面来而于他们所在的群体,一方面来自于他们平时所看到的社会不良现象,还有一方面则可能来自于他们的父母及监护人的不良行为习惯。留守儿童在群体生活中很容易染上群体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聚众闹事等。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和学校监管的不到位,有可能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经常跟他们混在一起,因此容易染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特别是一些进入初中的留守儿童,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一般上都是在乡镇上,他们开始摆脱了家长的约束,加上学校管理的不到位,容易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家长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也很大,虽然说家长长年在外与留守儿童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每到过年大多数家长都要回来过年,因此也会把一些在外面的不良风气带回来。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每到过年大家从外面打工回来都喜欢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或者是赌博。这些不良风气都会对留守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措施

(一)加强对家长和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家长或者是其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祖辈更是如此。面对他们的孩子出现道德意识淡薄问题时,多数的家长都是把小孩打骂一顿就完事了,没有深入分析小孩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用打骂来教育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教育方法。一些常年在外的家长认为离家太远有心无力,有的干脆放任自流,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环境恶化、亲密度较低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导致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导致留守儿童越轨和犯罪现象严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家长和监护人教育意识淡薄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教育小孩的方法和技巧,改善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就是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因势利导地教育好孩子,减少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的问题出现。

(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

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对于防止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在校的管理,减少学生外出的次数,在外出日要及时检查晚归的情况,对于晚归的同学要查明原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分清是非曲直。在学校教育中增设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关的课程,学校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更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学生,特别是有问题的留守儿童而不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成绩好的同学身上。加强对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加强父母、孩子、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一些长期以来缺乏父母关心的留守儿童而言,老师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关爱可以让他们感到温暖,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障碍。

(三)政府对民族教育的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学校的投资,积极关心留守儿童的情况,同时应实施积极的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帮助。建立“家长制”,由当地学校、教师、政府工作人员或社会人士自愿担任1-2名留守儿童的“家长”,平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节假日将他们带到家里,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还要帮助学校开展好道德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水平。加强对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减少犯罪。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从某种方面来说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法,分不清是非对错而造成的。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劳动教育。

劳动在儿童的成长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够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苦。通过要求留守儿童劳动,并及时地对其进行教育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并在劳动过程中学会吃苦耐劳,懂得承担责任。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大多数的小孩都因为其父母不再从事农业而脱离了农事劳动,只帮家里做一些轻松的活。有的留守儿童由于受到监护人的宠爱,连日常的自理都是由监护人一手操劳,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了享受,从而形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造成他们思想道德水平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劳动教育。

四、小结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家庭、学校、政府还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梁子兰.广西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以广西天等县民族小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2]贾娅玲.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07,(6).

[3]卢国良.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民族教育,2011,(1).

[4]高慧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9,(4).

[5]姚霖.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篇10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工作对于一个学校开说可以说是灵魂。它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发展的高度。而目前尤其我们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困境,那么怎样搞好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呢?结合我校实际,就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首先我们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内容

德育,顾名思义,指的是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就是教育者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另外,德育还包括情感教育、心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又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从职业学校德育的内容来看,还有许多偏颇或缺失的方面,如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教育,缺乏系统性、总体化。 就德育的地位而言,德育应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但实际上,在很多学校,德育仍面临着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没有明确教育的主要职能是育人、教书,是先育人后成才。这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错误价值观有关。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教育的性质,我们常说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学校的性质不是由“智育”、“体育”决定的,最根本的是“德育”,即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的,做好德育工作是一个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和道德基础。只有做好德育工作,一个学校才能证明自己足够的责任心与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学校。

2要加强职业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

学校应建立以校党支部为领导,校政教处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德育网络机制。有目的、经常性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我认为:进一步抓好德育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有:

2.1选拔好班主任,尤其在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于普通高中要差一些,所以班主任工作难度相对来说要大。所以要把在学生中较有威严、有很强的教育威望和榜样作用的教师推到班主任岗位上来。同时要针对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培训,做好班主任储备工作。

2.2加强师德建设。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贫富悬殊,行业差距过大,一些教师“安贫乐教”的思想受到很大冲击。如果教师的师德出现问题,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必须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严于律己、乐于奉献,提高教师的精神品位。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这几年我市已经把师德建设放在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位置上了,每年在教师节前夕都表彰一批师德建设标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号召全市教师向师德标兵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3职业学校更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德育评价机制

因为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是毕业后就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德育工作更不能 放松。在德育评价机制中,做到有奖有罚,激励与约束并举,注重对德育实效的评估。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课教学质量、班级德育工作、部门工作及教师育人质量,把德育工作实绩作为对部门及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班级创建及教师创建活动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适时地予以表彰。对工作欠缺者,要进行适当惩罚,以形成约束力,敦促德育工作的落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评估过程中,一要注重过程,二可根据评估当时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评估内容作适当调整。

4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注重社会德育氛围的培养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信,学校开放日活动等形式,融洽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帮助家长提高德育能力,这一点我们学校做的还是不错的,每年年末都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共同探讨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帮助同时对一些素质较差的学生家长通过其子女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带动家长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教。 另外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利用休息日,政教处的领导和老师带领学生去养老院帮助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一些让学生参与其中的社区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德育实践和德育体验活动。对一些不利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如网吧、不良书刊等,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规范管理,构建社区化德育,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大德育氛围。使学生远离这些不良场所。

5职业学校应该创新德育方法,创新德育载体

我们学校这几年做的很不错,改变了过去那种满堂灌、说教式的德育方法,适时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德育教育具体化、现实化、多样化。如我们正在开展的特色学校建设。此外,如集体活动法、行为践履法、情感体验法、学科课堂渗透法等,诸法并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6明确德育目标,制定科学的机制、具有层次性和稳定性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即德育的培养目标,也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把社会对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应达到的政治思想、品德、道德、个体心理诸方面的目标和规格。德育目标的设定应把“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科学地统一起来,使德育目标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个体思想品德的充分发展需要。使德育目标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中形成梯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7创设校园文化环境,浓厚德育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育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高尚品德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德育管理要坚持抓好校园文化活动,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与晨会、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校园永久性标语、墙上文化、走廊文化、成荫的绿化、修剪整齐的花草、洁净的卫生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德的熏陶。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学校也力争多举办一些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便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但手艺精,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8加大学校德育投入,保障德育的投入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 概况 特点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4年-2006年淮安高校保卫部门破获涉及大学生违法违纪盗窃的案件共有49起,其中2004年为13起,2005年为16起,2006年为20起。2006年10月29日晚,淮安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刘某,在学生宿舍盗窃被当场抓获。据该生交待,其先后在周边高校作案11次,盗窃的物品有手机、学生学习用品等,涉案金额累计4000余元。2006年6月30日下午4时许,淮安某高校学生赵某,在教学办公大楼内趁办公室无人,将一名工作人员的一台手提电脑盗走,因失主报案及时,在保卫人员严密布控下。该生最终在校门口被保卫人员截获。另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显示,外地高校如重庆市沙坪区检察2002年至2005年10月,共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51件66人,其中2002年9起15人,2003年11件15人,2004年12件15人,2005年1-10月就有18件21人。犯罪大学生涉及10所高等院校,其中4所重点大学就有43人。常州武进检察院统计:2006年该院共受理在校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10件20人,占在校生犯罪的100%,成为武进青少年刑事犯罪新的增长点。从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左右。其次就是伤害案件。从总的趋势来看,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违犯校纪校规,甚至以身试法者屡屡出现,有些案件在校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如:2005年1月8日上午,北京外事研修院心理系一年级学生小民,被刺身亡。刺死他的是其校友,19岁的大一学生小徽。伤害原因只是为了一点口角纠纷(《现代快报》2005.1.10)。过去常有的盗窃、流氓、伤害犯罪案件明显增多,以前较少发生的暴力型犯罪也开始抬头,尤其还出现少数团伙犯罪。如西安某大学5名大学生女青年。包括西安某大学5名学生在内的7名犯罪嫌疑人,在一夜间猥亵了2名女青年。被抓后,他们无知地问民警“关多少天?罚多少钱?”据审查,他们相约在27日通宵上网,28日到义兴旺酒楼住宿。有人提议找个女大学生来玩玩,随即其中一人将他认识的网友郑洁骗至酒楼,学生张矛、董乐提出与郑发生性关系。遭拒绝,郑未遂。几个人又对同学王小靓说道:“你不是认识一个叫‘小心眼’的女同学吗?”凌晨4点,“小心眼”陆艳被王小靓带至酒楼一个房间,四人按住她的手脚,将其(《江南时报》2004.7.16)。

二、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单一

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种罪名;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约为10: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犯罪目标固定,涉案金额较小

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手提电脑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一千元左右,也有极个别因盗窃手提电脑,涉案金额为八千元左右。

(三)侵害客体多是学生

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一般都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舍友)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当然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也有,仅占少数,但被侵害权益者也都是校内同学。

(四)处理结果轻微

大学生犯罪处罚一般都较轻。凡在校内查破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学校一般都不移交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处理,由学校内部按照大学生处分条例和校纪校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勤令退学和开除学籍。情节严重的开除学籍。

(五)学历层次一般偏低

在涉案大学生中,一般以民办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生为主。公立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也有,但占的比例较小。

(六)年龄结构偏小

以本科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很少出现。

(七)户籍范围

多以外地来市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八)犯罪意图主观故意

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在侦查阶段一般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比较稳定,不会出现翻供现象。

三、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苗头的形成与违法犯罪本身一样,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诸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即行为人的原因。笔者认为,其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差

由于受资产阶段处由思潮的影响,少数学生入校后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思想上缺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可贵品质,存在着混文凭的想法。以我院学生为例,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刚入校时,大多数人保留着勤奋、朴实的作风,进入二年级,少数人受社会风气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学习开始厌倦,对生活开始盼比贪图安逸、享受,讲究吃、穿、玩、乐,有的逐步走向堕落。

(二)缺乏组织纪律性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单一的家庭到学校这个大集体,没有经过严格的组织纪律训练,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行动上不严格要求自己,随心所欲,长期下去,难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法制观念淡薄

由于哥们义气大于法纪观念,往往一点小事可以引发互殴甚至打群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满足不了自己的大肆挥霍,一跃而变为盗窃犯;由于思想空虚而又不甘寂寞,成天游荡在网吧、录相室、游戏机室,最终由天之骄子变成了犯罪之人。

总之,大学生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多方面都是息息相关脉脉相连的。大学生自身也是受其他方面,如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上大多比较不成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原因,是情感比较脆弱的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有增无减的事实表明,当代社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去引导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夹缝之间的大学生。

四、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思考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与其他犯罪具有类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患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坚持“智力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

首先应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金钱,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把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同为社会多作贡献的行动结合起来。

育人要育人性的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学校要向学生广泛宣传新时代的英雄、模范,引导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抵制一切落后、愚昧、腐朽的东西。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感情丰富,没有走上社会却渴望走上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其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悲剧。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

1、建立以宿舍、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适,消除其人格障碍,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必要时对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给予有效帮助。

2、丰富学校文体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引导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发现多方面的价值,尊重差异,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笑面人生,热情生活,多交朋友,学会欣赏个体的独特性。

3、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正确交友。学校要教育引导在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应该以友情为重,并利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友谊,正视同学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学会乐观面对困境,敢于承担责任,待人宽容,使心理经常处于轻松愉快之中。

(三)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安全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在校园里开展普法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地让大学生读法律条文,而应当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感,让他们了解法律是他们生活及健康成长的保障,遵纪守法自然会得到好的效果,靠个人意志去寻求所谓的自由,只会触犯法律。要用科学的方法,从公平、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去进行教育,并努力改进外在环境。

在大学里设置的法律课应当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不能作为选修课不计学分,应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里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因此要加强和改革高校的学生管理,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

(五)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助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生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

(六)家长有针对性的引导

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在配合学校教育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七)加强公益劳动教育,让学生融入社会,增强其爱心和责任感

篇12

研究表明,农村中职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新生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的社会责任。上海、北京等地区已进入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行农村中职义务教育具有经济能力可行性和财政能力可行性。建议国家将下一步拟实施的农村中职免费教育升级为“9+X”义务教育,在试点基础上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行。为配合农村中职义务教育的实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投入体系,保障中职教育稳步发展。二是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通道交互发展机制,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三是以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为导向,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将继续教育纳入农村中职义务教育范畴,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

刘洪银/《教育与经济》,2011-01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

原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第一个组织形式,其成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的母体。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属性,但职业教育不仅依托于产业分工,更重要的是其源于人的“教育自觉”。原始教育与职业教育具有相似性,但存在本质区别。探索职业教育之源需回到原始社会的人类先民。解读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手脑教育”正是人类漫长发展岁月的教育结晶。“手的训练”—“脑的训练”—“手脑教育”循环诠释出职业教育并非居于教育体系的底层。把职业教育看做教育体系中“低位教育”是荒谬的,亦违背了教育史的真实。

路宝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6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

未来10年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对策:一是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乡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建设为重点,抓好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二是科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基础性的“架构”。未来10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点应放在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以及解决与其他社会系统沟通协调等基本问题上。三是大力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四是高度重视终身学习文化的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是学习型社会之“魂”。终身学习文化的形成,又是学习型社会的根本性标志。根据学习文化结构,建议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营造终身学习文化。五是强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条件。如建立有关组织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尽快制定有关法规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学习型社会的科学研究。

朱新均/《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1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从两方面对不同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一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比较。不同类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与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冲突和妥协中来进行调整和发展的。二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匹配比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与所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的。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是:一是处理好工程人才培养中“数量”、“效率”以及“创新”间的关系。二是把握好工程人才培养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工程实践”的关系。 三是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处理好保持自我特色与国际化学习的关系。

赵晓闻,林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2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

职业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不论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还是未来中高职贯通的教学改革,作为内部条件的第一要素——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是最核心的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最终成功。就职教内部而言,教师是数十年来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很多,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实现教师,特别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特征,搞清楚他们相对于普通教育教师有什么特殊的素质要求。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特殊要求主要是,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应具备普通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而且需要同时具备与教师专业业务相应的行业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

吴全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难题初探》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和升级过程中,要想高效地完成这个过程, 需要大规模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最稀缺的就是这种人才。从目的角度而言,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这种人才,但是现有的职业教育体制并不能有效地实现这个目的。因此必须从实质上改变职业教育体制,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善的、高效的职业教育体制。而要建立这样的体制,最困难之处莫过于建立一套让企业与职业学校分工合作、 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法律体系。对我国校企合作立法作如下构想: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立法是一项艰巨庞大的系统工程。各层级、法律部门立法应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法律体系:从立法层级来说,企业合作立法层级上高低搭配、相互衔接;其他相关部门法律宜作相应处理。走政策先导、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立法路径。

罗仕利/《职教论坛》,2011-09

《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

我们不能以产业界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的国家利益为由而寄望于农民子女在学业没有失败的情况下将接受职业教育作为首选。政策决策者要放下居高临下的理论优越感,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充分尊重农民的自,在明确农民对职业教育主要诉求的基础上,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制度设计的人性化,同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利益所在,这样才能真正弥合两个主体间的需求差异,农民也才会从政策强迫选择、资源稀缺无奈选择发展到理性分析后的自愿选择,最终实现农民个人理性与国家社会理性的协调统一,并推动职业教育由以国家推动为主的设计模式走向市场需求推动的内生模式。

张力跃/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04

《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现实旨归、终极关怀与价值传承》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关乎国计民生大业的职业教育,除了充分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充分继承弘扬近代职业教育诸多有价值的做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首先,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入学校,深入社会,深入人心。其次,要借鉴近代职业教育把“平民”与“乡村”作为终极关怀的教育理念,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再次,要借鉴近代职业教育“因地设校、因校设科”办学和“实利、生利”的课程建设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张雁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职前教育欠缺: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的重大缺陷》

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存在重大缺陷,即职前教育欠缺,主要体现在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高职师资专业教育。存在职前教育欠缺这一重大系统缺陷,必然导致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许多严重问题,导致高职师资培养系统整体失衡 、混乱,造成高职师资培养系统运行的恶性循环,导致以下严重后果:高职师资队伍整体缺乏基本的高职教育素质,严重影响着教育质量。更严重的是,职前教育欠缺,要靠在职教育无休止地把大批存在重大先天缺陷的“不对口”的教师,培养成合格、优秀的高职教师,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职前教育欠缺这一系统缺陷存在,高职师资培养系统的恶性循环就不会停止,制约高职师资水平的“瓶颈”就无法突破。

张振乾/《教育导刊》,2011-08

《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剖析》

篇13

何谓民族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指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且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具有民族文化财富的表演技术类、工艺技术类和节目仪式类的传统文化事项[1]。何谓民族非遗传承?它指的是对民族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促进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在新时代语境下传承民族非遗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一,非遗文化特别是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时展中沉淀下来的精神价值与思维方式,是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及文化的图腾。传承这一文化即传承民族精神。第二,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族非遗文化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之举。第三,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技术优势,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我们理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而民族非遗是中国故事与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也是“怀旧”与“创新”的完美融合。第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这一“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理应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与职责,与中国西部乡村开展“校地共建”,通过大学师生对民族非遗的传播与发展,充分唤醒民族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帮助中国西部乡村(以贵州为主)脱贫致富,共同实现“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民族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境民族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壮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国人民开始走向共同富裕。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一定要找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突破点”,才能实现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利用智慧与技术帮助民族非遗传承与发扬,成为其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贵州从江地区侗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传统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民族文化即将受到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一,文化断层。根据团队调查,在侗族人口占比超过90%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大量青壮年人口纷纷外流,在返乡时兴建楼房,并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带回去;侗寨里麻将声、广场舞等现代休闲娱乐方式逐渐增多,而凝结着原始劳动风貌与情感的侗族原生态音乐和节庆活动却日渐衰落;1990年后出生的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教育较多,对侗族的节庆风俗、服饰穿戴、侗歌等知晓甚少。由此,传统侗族文化失去了基础的传承对象,导致出现了民族“文化断层”。其二,民族文化传承乏力。大部分青年由于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难以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导致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难以延续;专门从事侗族歌舞及民族民间文化表演、传授、研究的人员相继离世或逐步退出舞台,造成了民族文化宝贵资源的巨大损失;民族文化的校园传承出现了多种误区,如把舞台歌舞当作民族文化、把学校老师当作传承人、教民族文化怕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程、对民族文化的偏见与排斥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其三,留守儿童教育堪忧。随着当地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剧增,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出现诸多问题: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儿童缺少陪伴;家长知识水平偏低,“望子成龙”却无法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学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例失衡,儿童的课外技能培养受限。本项目着眼于民族文化传承,整合留守儿童资源,指出依靠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找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其四,经济造血功能不足。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本应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不力,其产品未能受到市场的普遍接受;或受缺乏技术性等综合因素影响,民族非遗的经济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不足。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路径“有故事”“讲故事”成为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两个必要要素。前者的文化内蕴多为“怀旧”,后者的核心则为“创新”。我国滇东南地区是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其民族非遗高达上百种,承载着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南京财经大学组建了“民族非遗的高校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曾分别面向大学校园和社会公众进行有关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的问卷调查。面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对非遗的认知、对非遗传承的态度与责任等视角展开,对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则在对非遗的了解、日常非遗消费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非遗传承十分关心,但不十分了解,愿意为非遗的传承做出贡献,并期待大学多开设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社会公众对问卷的参与较少,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对侗族非遗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但十分愿意参与非遗传承。这两类人群认为非遗传承的方式均以互联网为主,认为高校理应在传承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理应在民族非遗的传承中做出应有贡献。或可通过以下途径有所行动:(1)密切高校与地方(乡村)的联系,推动高校服务地方、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践行“乡村振兴”的高校担当;(2)将民族非遗文化创作与研究引入高校,充实高校美育课堂,践行“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3)通过民族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构建起中华民族非遗传承的“中国模式”,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进行推广和借鉴。鉴于这些认知,南京财经大学“民族非遗传承的高校担当”实践团队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持续开展“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活动

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团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石贤。她带领的团队主要针对贵州从江的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开展文化志愿帮扶活动,与贵州从江团县委、县妇联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两处,以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创办“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跟随老歌师学习侗歌。少年侗歌班项目激起了当地群众重拾侗歌文化的热情,被纳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侗族大歌保护项目”。团队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起了爱心笔友计划、援建爱心图书室、语音故事征集等活动,并通过团队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受到了校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围绕侗歌班,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公益电影节、给老年人免费摄影、创办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复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梦清泉创始人石贤组织筹建了从江县西山镇民族文化传习所,让侗歌和侗族传统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常规传承平台,充分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非遗走进课堂”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连续6年组织开展过“非遗进课堂”,2021年,团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续开展“馆校合作”,推动民族非遗进课堂,内容包括讲座、手工艺体验、文化研讨等,并且与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常态化课程与课堂,开展“名家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到非遗传承地开展“实境课堂”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文体增色”战略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同时还与西部高校进行联络,共同开展线上课堂,开展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志愿者活动,实现了互动往来与交流,共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繁荣。

挖掘侗族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间,实践团队制作了动画故事《四艾寻歌》。考虑到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而他们对机械的、教条的、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兴趣很少,这将不利于视频的推广和非遗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较为幽默风趣的PPT动画模式的短视频,以尽可能适应社会媒体高速发展、更新换代的特征。在视频故事制作完成后,团队利用多平台实时联动视频,在抖音、哔哩哔哩的视频制作和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且与微信公众号“古梦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为留守儿童开展“云端支教”与捐赠

“云端支教”是实践团队探索的创新性支教方式。实践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的语言是优势,所以团队将民族非遗故事收集起来,简化成“儿童版”,继而进行翻译,在经过反复打磨后,使之成为适应留守儿童的简单英语,再进行录制、配乐。每一集原创非遗故事不超过5分钟,以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云端支教”还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录制一些弹唱的钢琴曲送给这些小朋友。团队认为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也期待贵州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同时,团队还面向从江贫困小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捐赠。如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期待能够得到体育用品与配套书籍,团队便联系了学校体育部,随即体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马肇国老师采购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用品寄送给小学,同时还利用自己是网球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录制了简易的“网球教程”赠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表示了对他们认知网球、热爱运动的期待。同时,团队还向西山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批民族文化类和通识文化类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文化书籍与名著,推动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开展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研究实践团队收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的重视,以及采取的良好举措、文化背景等,这对于视野的开阔、专业的拓展均有益处。笔者始终以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视角去看待“抖音”等大众传媒,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继而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研究团队中的指导教师担任商务孔子学院教师多年,利用这一优势,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将“民族的”转变为“世界的”,从而实现“用文化沟通世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

实践团队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拥有经济、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经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民族非遗要想走出世界,就应将“制作技术”转化为“传播技术”,即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讲好非遗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场、用故事传承文化,而这也是笔者团队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实践团队的成员中有擅长大数据分析以及VR、微视制作的同学,而且在自身的专业之外,笔者对这些当前和未来的“必备技术”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借助对该项目的探索与尝试,真正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团队从优秀校友石贤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线上App,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说非遗、讲故事、播文化”,探索先进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篇14

论文摘要:柏拉图和卢梭是震烁古今的哲学家,他们先后为人类描绘了教育的理想蓝图,不仅反映出他们独特的政治理想,而且折射出人类社会教育思想在交锋中缓慢前行的进程。将两位教育哲学家的思想进行时比,可以为今天我们认识教育的本质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

柏拉图和卢梭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杰出的两位思想家。柏拉图生活在古代希腊,卢梭生活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他们分别通过著作《理想国》和《爱弥尔》刻画了人类教育的理想蓝图。从柏拉图到卢梭,从人类早期的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历史跨度长达两千多年,他们描述的教育理想有什么区别,变迁的缘由是什么,本文谨对此展开思考。

一、柏拉图的教育理想

柏拉图认为实施合适的教育是达到建立理想王国的唯一途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个等级清楚的集体,由统治者、护卫者和劳动者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各安其位,高度和谐地陈列在理想王国之中。和谐的社会由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来实现。

(一)关于教育对象

社会全民都应该接受与他自身资质和阶级相配的教育。教育对象是由神铸造的,由于神用不同的材质来铸造,因此人类就有了不同的社会地位,所接受的教育也就不同。国家的统治者是神用金子造成的,护卫者是神用银子造成的,劳动者是神用铜铁造成的。教育实施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侧重培养相应的美德,才能达到正义。国家的声誉与兴亡完全取决于统治者及护卫者英明与否。

(二)关于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大致可分成六门:音乐,体育,算术,几何,天文学,辩证法。音乐教育使人达到对美的爱,可以“自觉自善”;体育锻炼使人产生身体的健康;算术是“最能把灵魂引导到真理”的学问;几何学对于建造兵营,对军队作种种布置很有必要;天文学对航海,行军作战尤为重要;辩证法能把零星学习的科目融会贯通,找出事物间的关系,探究事物的本质。内容难度也是逐次增大,只有天生高贵的少数人能够学习完所有的内容,尤其是后面的高深学问。所有的内容必须从现有文化中精心挑选,因为先人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易更改的。

(三)关于教育方法

所有自由民(不包括奴隶)的子女不论男女,都要进行统一的教育,然后按照各自的质地安置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儿童出生到3岁主要是增进其生长,3岁到6岁他们要到游戏场参加听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人初等学校学习阅读,书写,音乐,体育等科目。以进一步发展节制的美德,完成基本的劳动者的教育。17岁到20岁的贵族青年继续进行军事训练,同时还有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等科目,培养勇敢坚定的美德。少数金质的青年在20岁至30岁可以继续接受教育,以发展其理智和智慧的美德。极少数金质人学习研究到50岁,取得哲学上的高深造诣,能用理智衡量各种事物,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

(四)关于教育目的

柏拉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家“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教育要使每个人建立和谐和有秩序的心灵法则,使个人和国家产生节制、勇敢、智慧的美德,使人“举起心灵的眼睛去凝视这照耀着一切事物的光,看到‘善’的本身。”他的教育理想体现了一种从社会发展到个人所需的自上而下的整体教育观,个人应该为整体的和谐而放弃个人的自由,一切为和谐的社会发展服务。

二、卢梭的教育理想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锋思想家,他为假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尔设计了从出生到成人的全程教育,强调符合自然的就是合理的.要依照儿童的天性提供自然的教育。

(一)关于教育内容

教育来自三方面: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选择教育内容的原则是:所学的知识要是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各不相同,主要可分为感官训练,知识教育,判断能力训练,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儿童应该积极投身于活动之中,锻炼各种感觉器官,强健身体,参加图画、唱歌、游戏等活动。年幼的儿童应该多在生活中学习,“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等他的理智成长得足够理解抽象的事物时再积极学习其他各门知识。

(二)关于教育方法

第一种突出的教育方法是活动学习法,也可以称为自然学习法。即在活动中能学的绝对不在书本中学习,而用自身感官和才能在生活中学习。如由辨别方向学地理,由日出星象学天文,由日常交际学习文字,儿童的所有功课都在大自然中进行。另一种方法是自然后果法。即在纪律教育时,通过儿童体验他们的过失制造的不良后果来纠正他们的过失行为。那种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却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过失的做法是愚蠢的。第三是消极教育法。即在恰当的时候教育者要静静等待,重视发现儿童自身的察赋和兴趣而不急于进行技能知识的灌输。“要尊重儿童……让大自然先教导很长的时期之后,你才去接替他的工作,以免在教法上同他相冲突。·····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期,只有等理性苏醒,我们开发智慧的教育才会有成效。

(三)关于教育各阶段

教育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出生至两岁婴儿的教育着重发展其身体健康。两岁至十二岁,儿童的理智仍在酣睡,这时应锻炼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十二岁至十五岁,儿童可以学习一些知识,进行一些劳动,取得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能力,培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青年时期,儿童要接受爱情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进人成人世界。

(四)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要归于自然,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可以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可以适应各种境遇而不失本性。他一切都服从理智的法则。“他有一个包罗万象的心胸,之所以如此,不是由于他有知识,而是由于他有获得知识的能力。他心思开朗,头脑聪明,能够随时应变,不强不知以为知,虽然不是一个学习渊博的人,但至少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卢梭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有能力建构一个民主社会的自由公民。

三、柏拉图和卢梭的教育理想的变迁

(一)教育理想的异同比较

1相同之处

首先,柏拉图和卢梭思考的高度接近。他们都从哲学高度思索着人类本性,人类社会的存在模式,对教育和政治体制,教育和社会发展、人的成长都有清晰深刻的认识,力图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勾勒出一幅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美好社会景象。其次,两者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慎重选择教育方法。他们都给儿童划分了不同的教育阶段,对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人发展功能予以充分肯定。另外,两者的教育理想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柏拉图具有开创性的国家公育等思想成为后世包括卢梭在内的许多学者的精神食粮。卢梭曾推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教育法,称赞他是通过节日,体操,唱歌和娱乐活动来教育孩子的。而卢梭的教育理想也启发了许多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来源。

2不同之处

第一,他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一样,哲学基础也不一样。柏拉图站在奴隶贵族专制的立场,带有反民主制的情绪,他赞美集体主义并由衷地讨厌个人自由。卢梭是是法国思想启蒙运动中“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之一,他强调个人自由精神和民主社会,尊重人本身的气质和兴趣。第二,他们对教育的社会意义、培养目的的认识迥异。通过此前的说明我们不难看出这点。第三,他们对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认识不同。柏拉图对教师角色的描绘是概括的,抽象的,而卢梭的论述则是具体的。他更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