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规划范文

区域经济规划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规划

篇1

一、各类新区域规划推出的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成效明显。但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相继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横琴岛等10多个区域规划性和指导性文件,出台速度和力度都前所未有。

中央如此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有三个主要背景:第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重视。此时正值区域发展的,已经由过去重视产业发展转向重视空间布局的优化。第二,中央与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区域规划的实施中,既有中央从全局性利益考虑,也有地方利益的驱动,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在新区域规划中,不是要给地方区域多少政策优惠,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第三,目前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主要依靠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两个地区的单极驱动逐渐转变为依靠多元化驱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依靠包括中西部在内的更多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来支撑。

透过2009年我国密集出台区域规划之现象,探究其出台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和内部来分析。从外因来分析,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外市场萎缩,传统外贸依存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尤其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冲击最大,这就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极,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不仅需要依托于产业发展,也需要依托于区域发展。从内因来分析,以国家全局战略为维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增长的方式却存在着土地粗放利用、资源开采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从长远来考虑,需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因此,在“十二五”规划来临之际,中央政府深谋远虑,在全局上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和效益迈进。以各区域自身发展需求为维度,我国各个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现在面临着进一步提升的任务,这就需要更长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构想。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刺激下,这些地区发展较快,具有了升级腾飞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出台的规划是这些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也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

二、各类新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与重要意义

新区域规划和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需要从三个层面去认识:一是着眼于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要推动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继续加快发展、率先开发开放;另一方面,要推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前者包括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指导意见、关于珠江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的纲要等,后者包括关于促进广西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宁夏发展的意见等。二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比如资源节约型战略、环境友好型战略、产业转移战略等。这些方面,包括国家已经颁布的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以及最近的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大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这些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密切相关。三是基于国家深化开放合作的需要来制定,比如海峡西岸规划的制定,是基于发展两岸关系提出来的(范恒山:《区域规划和文件体现三个战略指向》,省略/,2010年1月)。

国家密集出台各类新区域规划,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深层意义。一方面,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措施的出台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了规划批复的步伐,客观上对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另一方面,新区域规划体现出中央政府在干预区域经济政策上思路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是由中央直接决策、统一实施的,是国家战略,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战略;而如今这些区域开发规划,更多的是由地方政府主导,上报中央政府批复,使之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战略,更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轮中央政府批复的区域规划,并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运用得当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当然,作为国家层面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央政府肯定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大型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开始从“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模式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制定未来区域规划的新理念。

三、新区域规划将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首先,新出台的区域经济规划有利于促进东南沿海的产业升级,促进空间布局的优化,构建新的经济布局,使我国区域经济版图更加细化,区域经济增长点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展开,不仅构建了区域经济的点面结合、左右联动的格局,而且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次,新区域规划进一步保持了“面朝大海”的趋势,从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辽宁沿海区域和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等等,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将形成。而这样的转型将会体现在区域经济的板块轮动上(陈栋生,《沿海经济区将连成“金项链”》,省略/,2009年1月)。最后,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和已有的增长极肯定会有一定的联系或部分重合,如东北地区(包括部分地区)有望成为具有强劲增长势头的新增长极,北部湾和海西区是南部沿海地区的新增长极,西南的成渝地区,西北的关中――天水地区,中部的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地区,都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地区。由此可见,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

实施新区域规划、重构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在产业选择方面有所雷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政府承揽了过多的事务,等等。

诚然,对于那些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大体相当的区域,规划内容上有些相似或相同,是难以避免的。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此外,规划是战略性、导向性的,关键看这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否合理,这就要求从国民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的范围,确定本区域的分工地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尽量避免把中央政府批复规划视为一种“政策待遇”,各地都要普惠到,争戴一顶“帽子”。如果每个区域都由中央政府批复一个规划,这是不现实的,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区域规划,要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实现“竞合”双赢。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是矛盾统一体,不能截然分开,人们称之为“竞合”,在竞合中实现双赢。事实上,已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就包含跨区域的合作,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就跨越两个省级行政区,也就是说中央一直在努力推进区域合作。可喜的是,地方政府现在也认识到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形成了一些地方首长的定期协商机制,如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有些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自主建立了利益补偿机制,还有些地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领域展开了实质性区域合作。但是,必须指出,现有的区域合作都是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缺乏企业为主体的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区域合作,这一模式是有待突破的。

综上所述,新区域规划走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基础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体现了我国更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集约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

篇2

截至2013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1288所,在校生达1000余万人,受众群体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比如,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认可度及收入还不高;作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其培养质量与职业岗位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高职教育还没能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在世界日益更新的工业技术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高职教育还没有准备好等。当务之急就是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蜕变升级,改革才能保生存,改革才能促发展,改革才能出红利,切实提高高职教育“含金量”。坚持职业教育旗帜,科学定位培养规格,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教育的需要、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时展的需要。

二、融入经济区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

(一)着眼未来,精确定位

职业教育是社会变革进步、产业发展升级、分工管理细化的必然产物“,职业性”是其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职业性”的含义包涵两个层面:一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企业的职业岗位、用人标准和需要服务;二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质量。“职业”属性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培养模式、规格定位等诸多方面都要面向区域、立足行业、紧贴企业,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明确“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学院抓住“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域“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的主导作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行业、服务河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和“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振兴区域经济、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做出更大贡献。逐步实现“区域装备制造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区域装备制造技术促进中心、社会培训服务基地”的发展目标。

(二)直面挑战,勇于亮剑

“十”明确提出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目标,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河北省要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完成装备制造业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生源逐年减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有待进一步深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灵活,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等。面对诸多挑战“,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使然,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保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有效实施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对接产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增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才能实现学院的持续发展。

(三)锲而不舍,科学谋略

1.推进校区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

为改善育人环境,优化办学条件,学院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了新校区建设。依托建成的“机电科技园”,全面实施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发挥职教集团优势,积极实施“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整合校内场地、师资、科研等资源,政府搭台,联合企业,吸引区域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在校内“机电科技园”,共建装备制造类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区域现代服务企业入驻科技园,培育软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规代服务业工作室、外包企业等;积极面向中原经济区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解决先进技术成果与生产一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企业优化升级服务。

2.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体制机制,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推进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是保障办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学院核心竞争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控机制;加强专业建设,重点建设为装备制造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撑的机电类专业群,打造“机电专业群”品牌;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在实训、师资的投入;积极拓展与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各专业要根据职业岗位标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建设,为我们的客户(学生)提供优质的产品(课程)。建立课程改革激励机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保证实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引进竞争机制,以项目形式实施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形成精品课程(国家级、省级、院级标准)、优质核心课程、人文素养提升课程等“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学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实施“名师”工程,改善师资现状,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变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双师”队伍建设机制,制定学院教师发展规划;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立教师再学习和终身学习运行机制,按学院专业发展需求,有目的、有重点地安排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教师培训以双师素质培养和知识结构更新的再学习为重点,学历进修为辅助,打造“学习型”专业教学团队;以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培养为抓手,实施“名师工程”,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师德师风、高职理论学习,着力提升教师、辅导员等队伍的政治素养和职教理念。加强实践条件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落实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依托新校区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组合新模式。围绕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结合机电科技园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色,内外结合,有重点地实施建设,实现校内教学认知实习、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衔接与融通;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积极拓展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人才培养需要;做好论证,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保证实训效果,切实提高办学效能。

3.改革管理体制,拓展社会服务,提高办学效益。

篇3

一、区域规划的定义、内容及特点

区域规划要依据该区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条件,从而明确该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统筹安排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对该区域的总体建设,其中包括土地的利用、城镇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环境的保护等,针对这些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并提出与实施政策有关的长远发展构想,描绘该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通常认为区域规划应包括规划的范围、指导思想与发展的目标、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内容。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体现在正确认识规划的发展环境、增强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的战略性、突出区域的发展定位、形成地区发展特色和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大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规划决定了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处境和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在规划国家的宏观布局时,关于确定各省份和地区的战略地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工以及未来各自的发展方向都已经做出了相对应的安排与预设。所以,各个地区在做区域规划时,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

(二)各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力资源影响区域经济。劳动力资源极其富裕供大于求就会吸引投资方在该区域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的创新驱动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绿色发展。2.市场影响区域经济的规划。在发展壮大某一区域的经济产业链条的过程中,该地区的市场需求量和容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那些和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会更快地占有该市场,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就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3.区域内及周边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果某个区域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去生产某一产品。政府如果能针对这一情况建设配套的设施,并且生产出能代表本地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就必然会促进该区域的外部经济的规模和范围的发展扩大。所有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就能享有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竞争力。此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进步的条件下,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得以促进,这样有利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三)自然因素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赖以继续的物质基础。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调查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因素,要确保该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该区域的经济。

三、合理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必要步骤及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做到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就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例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等,争取在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期间,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兼顾社会公平,杜绝出现偏废公平或者效率的情况。2.区域经济规划的任务。首先,明确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指出发展方向,理应是区域规划的第一要务。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当有充分的依据,所以在规划时必须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1)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情况。(2)规划区域的现有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周边区域的发展现状与该区域的相互关系。(4)可持续发展原则。(5)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其次,提出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确保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不可背道而驰。一般是定性描述发展方向,定量体现发展目标。最后,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做好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1)在布局农业产业时,必须兼顾好社会、生态以及经济三方面的效益,要因地制宜,要解决好退耕还林的问题和其他破坏生态的问题。(2)重点要做好工业布局,要依据规划纲领,遵循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来确定工业的合理布局。(3)同时必须搞好第三产业布局,因为它也是区域规划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分析之后还要整理资料

在完成上述要求后,接下来就要调查该区域的相关条件,并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区域规划准备工作的重点是要调查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市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三)设计、制定规划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开展区域经济规划方案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包括制定规划方案要有明确的依据,制定规划方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制定规划方案要按照严格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考虑到各种因素,在后期执行规划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王文华 郑 洁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

篇4

邓新华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态下半年将“抓紧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

《中国经营报》记者称京津冀规划将于10 月左右出台。

京津冀经济圈已经忽悠很久了,至今也不见有什么亮点。媒所看到的,就是津、冀官员努力“跑部”,没看到津、冀推出什么大改革。

所谓京津冀经济圈,津、冀官员盯着的就是北京的行政机关、产业经济的转移。的确,对不思改革的官员来说,北京有太多的诱人的利益。

许多大企业的总部在北京,如果能抢到,是平添一笔巨大的税源。而行政单位的搬迁,也能带来大笔消费。

但是,大企业、行政单位是凭发改委的规划就会搬到河北、天津去的吗?假如河北、天津本来就有吸引力,那么,没有发改委的命令,它们也会落户河北、天津。但问题是,河北、天津的吸引力不够,发改委规划也是白规划。大发改委指望依靠规划来发展区域经济,这比做梦还不真实。发改委又不是没有规划过。什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汽车业规划之类,发改委推出得不少,但结果如何?发改委所力推的新能源产业,最终不还是落个一地鸡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在接受搜狐财经《第一访谈》专访时说过汽车业的例子:“我们的汽车产业,中央政府一开始的产业政策说,我布几个点,全国就这几个地方搞汽车,其他地方不要搞汽车了,我们搞自主研发和品牌。实际上由于地方政府的竞争,我们发现,中国汽车发展的道路完全不是按照产业政策来的。我们走了开放的政策,地方政府的竞争是我要开放,你去搞本土的研发,我开放引进国际品牌,我们竞争。”

中国汽车业的成功,不是发改委规划的结果,而是地方政府敢于突破发改委的规划的结果。

发改委的产业政策失败,区域经济政策也不会成功。如果靠发改委就能发展区域经济,还要市场做什么?

企业总部云集北京,是因为北京知识资源多、权力多,这些不是河北、天津能比拟的。实际上,在北京附近并不是什么发展优势,而是发展劣势。因为,离部委近,受到部委条条框框的限制就多。比如天津,喊了多少年建金融中心,最终还是毫无起色。金融中心要靠金融自由。在央行、银监会的眼皮底下,什么开放的动作都不敢有,怎么可能搞得起金融中心?

上海自贸区喊了一年多,至今前景不明。张军教授说:“在金融领域,很多希望出现的一些政策法规、管制条例的一些调整,那都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和北京有关的部委取得共识,甚至于还需要更高领导层来推进、推动、影响,这个时间上面也不是地方政府可控的。这么小一件事情你就会发现改革的难度。”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备,一些交通、通讯越发便捷,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各方面功能的加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开发本地市场,这样就会带动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更新和积累就意味着市场动态的有效掌控,有利于决策的制定。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城乡户籍变更困难较大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居民的户籍和乡镇居民的户籍所受到国家给予的待遇是有差异的,面对就业、升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为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根据地域(地理位置)和家庭成员关系(血缘继承关系),我国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进行,农业户口都要更改为城镇户口,这就需要政府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和服务等方面来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乡镇与城市相融合的过程中,户籍变更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以外,户籍变更后的居民在某些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完善。

2.2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耕地减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的生活垃圾和生产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环保、绿色、健康、集约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求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要以此为导向,但在实际过程中,环境问题较为明显。与此同时,为了城市建设,耕地占用量的不断增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且影响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还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比如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电磁场辐射污染等。除此之外,城市环境的污染,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乱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