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经形势分析范文

财经形势分析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3: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经形势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经形势分析

篇1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全球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我国以出口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威胁。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本文将主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并对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进行探讨研究,从而采取积极性的财政政策,拉动我国的经济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速度。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扩大内需上面,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状态,改变了传统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速度。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实施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因此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速增长、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我国公共型财政政策的优势特点。

一、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因为美国经济形势的复苏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与我国经济不景气一样,全球贸易化的整体环境还在不断地恶化当中,全球的出口型需求率普遍下降,而我国人民币的升值也对我国的出口外资和引进外资的形式非常不利,进而影响到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我国的宏观经济自从2010年开始以来有着经济复苏速度快的特点,而我国的经济复苏又是严重依赖于我国政府政策效应的,因此我国的经济复苏速度又表现出了先快后慢的特点。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国家中一直排在首位,我国的投资力度和消费能力都在飞速的增长当中,2014年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在新常态的状态下保持着平稳的趋势运行,并呈现出了平稳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调制,生产质量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大好经济形势。从2015年以来,我国国家一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将短期性的增长政策同中长期性的改革、产业结构链调整政策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缓中有序,稳中前进。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变化,我国的房地产销售量也明显增加,从而带动了整个房地产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上升趋势,而且整个社会消费品的总体零售额也在上升性发展,虽然我国经济的出口额还是有些波动,但是从实际总体趋势来看出口额的降幅还是呈收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9.6%,高于第二产业5.9个百分点,而我国最终消费支出额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总生产率的贡献值为60%,城乡收入的差值进一步减少,能耗下降,我国的节能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出现,新增长型的动力系统也在形成过程中,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增长值依旧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铁路行业的效益增长速度高于50%,网上消费额也保持在高速增长趋势之中。伴随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的调整,我国的部分物价有了回升趋势,从而带动了服务型产业价格的总体回升。在G20峰会讨论期间,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同志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仍然有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我国作为成员国的一员,必须要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状态,要不断拉动我国国内内需,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避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衰退,避免经济风险危机的发生。

二、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总体经济形势,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国采取了宽松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了社会总体需求,从而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发挥着政府部门的财政职能,逐步减小了城乡差距,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性发展。

1.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就是要降低政府消费性的财政支出,根据资产边际效应原理,我国经济增长是依靠于较高的投资率的,所以当政府投资增加后,就会相应地提高社会的生产力,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而由政府进行财政性支出,可以保证各级政府的投资,进而控制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2.适当发行国债。国家的赤字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积极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财政赤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扩大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复苏,而短时间内的政府支持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支持,最快速、最有效的资金渠道就是国家发行国债,所以为了保证政府的投资计划能够顺利得到实施,保证我国基础性设施建设,我国政府将采取适当地发行国债的财政政策投资,实行赤字政策,从而刺激社会总体需求。

3.提高税收征管力度。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也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税收可以使我国国民的储蓄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政府将国民储蓄水平中增长的那部分税收资金进一步用于民间的投资,加强经济增长的能力,因而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当前我国税收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税收资金流失,近几年来,税收的流失程度大约在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1%,也就是每年的税收流失程度大约是每年税收收入金额的8%左右,因此提高对税收部门的监督征管力度非常重要,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可以运用降低税率等政策防护方式来缓解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困难,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4.扩大农民需求。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农村的有效性需求不够,从而造成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生产产品产能的过剩,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农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必须要扩大农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财政资金补助,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直补、粮食直补、农产品生产器具购置的财政补贴,从而稳定农产品销售,从而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性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新型化农村的医疗投入,加快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实现,将农民从传统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产品的需求中解脱出来,还要进一部分改变农村文化的消费水平,提高对农村道路等基础型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民对各类工具的消费水平。

5.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破产,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利润较低,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科学水平的发展,能够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我国企业竞争的核心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并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企业创新性、改革性发展力度,鼓励政府、企业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程度。

三、结语

财政政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经济调节性手段,可以在当今经济发展状况低迷的情形下发挥自身有效的功能作用,因此国家必须要根据当今经济的发展形势而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才能够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在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时可以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发行国债,提高税收征管力度,扩大农民需求,并且加大科技投入,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坤,张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财政政策取向——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初显与中国创新驱动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5,07:78-85.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等.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3]晏涛.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01:60-64.

篇2

一、财税形势折射出我省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根据江西省税务部门的统计数据,今年1~5月,我省国、地税收入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其中,国税收入267.45亿元,同比增长73.2%,增幅在中部6省中居前列;国内增值税、消费税收入达205.07亿元,同比增长72.5%;国税局征收所得税32.86亿元,同比增长63.2%;地税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40%,高于全国地税平均增幅5.7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地税列第7位,中部第2位。国、地税收入的大幅增长,来源于我省经济发展的积极态势。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4.7亿元,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4.2个百分点,是我省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增幅。

(一)工业增值税、消费税快速增长反映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据统计,今年1~5月,全省工业国内增值税达76亿元,同比增长35%,国内消费税达41.7亿元,同比增长53.2%,反映出我省生产型企业良好的经营态势。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4.5%,同比提高5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567.7亿元,增长51.7%,实现利润125.1亿元,增长1.3倍,实现增加值725.5亿元,增长26.1%。

(二)营业税快速增长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保持强势。

据统计,今年1~5月,我省营业税达81.9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建筑业营业税21.9亿元,同比增长43.8%,房地产业营业税21.9亿元,同比增长86.6%。建筑业、房地产业营业税的突出增长,反映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和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税收管理的加强。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8.7亿元,增长24.6%。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850.1亿元,增长24.5%;城镇投资787.7亿元,增长21.3%。房地产开发投资103.7亿元,增长22.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继续保持回暖趋势,销售额105亿元,增长79.9%。

(三)个人所得税的快速增长反映居民就业和收入的较快增长。

今年1~5月,江西省地税局征收个人所得税20.9亿元,同比增长21.6%。截止3月底,我省单位从业人员为293万人,比去年底增加3.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77.2万人,增加3.4万人。一季度,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9亿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027元,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 441元,增长10.7%。这表明我省居民收入有较快增长。

(四)商业国内增值税、车辆购置税、住宿餐饮业营业税快速增长反映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今年1~5月,我省商业国内增值税达26.5亿元,同比增长50.9%,车购税达12.4亿元,同比增长64.5%,住宿餐饮业营业税达2.5亿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5亿元,增长18.8%,增速居全国第4位、中部首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5.3亿元,同比增长36.8%。上述数据反映我省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二、财税状况也反映出我省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通过我省财税状况分析,我们也发现当前全省经济运行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行业税收结构不均衡,反映我省产业行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我省今年前五个月国税工业税收达到145.8亿元,占国税全部税收55%,第一、三产业国税税收不到一半,说明我省财税收入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一季度,三个产业中,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946.7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621.7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提高6.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1%,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说明我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在省国税重点监控的49户工业企业中,仅有江铃股份、昌河汽车和昌铃九江分公司三家先进制造业,1~5月实现增值税3.7亿元,仅占49户工业企业增值税总额的11.7%。这说明,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薄弱,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过度依赖传统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仍未得到根本扭转;随着国家加大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将逐步压缩我省部分传统产业的增长空间。

此外,1~5月,我省营业税实现81.9亿元收入,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营业税占到全部营业税的96.3%,而软件业、动漫业、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营业税只占全部营业税的3.7%,这说明我省第三产业,尤其是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未能在经济和税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与中部省份及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我省财税、经济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今年一季度,全国按省份平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33.1亿元,我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77.9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4位,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后。1~4月,我省国税收入以及国内增值税收入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后。一季度,全国按省份平均地区生产总值2 599亿元,我省地区生产总值1 754.7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1位,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后。这说明虽然我省财税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在全国省份中较高,但由于经济总量有限、税源规模偏小,我省财税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的加速发展。

(三)与中部省份及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居民增收压力较大。

今年1~4月,全国国税按31个省份平均征收个人所得税5 315万元,我省国税征收个人所得税仅有2 199万元,在中部6省中排位最后。一季度,我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20位以后,均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这说明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调整优化。

三、针对下一阶段我省经济发展调控的财税政策建议

考虑到下一阶段通胀预期压力较大、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较猛等因素,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仍极为复杂,特别是近期我省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省应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继续稳固经济回升势头,提高经济回升质量。2010年,我省财政总收入目标力争达到1 04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2%。围绕这一总体任务,今年全省财税部门应充分运用各种财税手段,既要营造宽松环境,又要确保平稳增收;既要扩大收入总量,又要优化收入结构,不断增强财税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为我省加快崛起夯实基础。

(一)尽快争取环境税试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开启了江西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的发展阶段。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开征环境税,通过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来解决生产的负外部效应问题,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目前,省政府相关部门正积极向国家申请税收政策扶持,争取试点开征环境税,如果今年下半年得到批准,我省应尽快设计和使用环境税政策,以解决当前我国税费体系环保作用不够理想的问题,充分发挥环境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功能,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要求,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省应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要求,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科学设计。可以考虑从实施长期的优惠税率、运用纳税扣除和投资税收抵免方式合理实施减免税和退税、有选择地实行加速折旧法、实行风险损失补偿制度等方面,设计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包括:认真落实国家支持技术创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企业所得税抵免、加计扣除、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出台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的具体政策,建立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等等。

(三)财政支出应“有保有压”,确保“民生工程”的完成。

在我省财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强调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支出,压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来抓,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落实“民生工程”,政府既能实现调节收入分配,又可带动消费需求。

针对近期我省遭受历史罕见的洪灾,尤其要做好财力物力的帮扶工作。截至6月23日,全省共有97个县(市、区)1 174个乡镇863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62千公顷,倒塌房屋10万余间,死亡13人,失踪1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1.8亿元。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灾区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同时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银行向灾区重建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等;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出台多种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以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四)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考虑到省级财政实力有限,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对于跨区域的水利保障、交通运输等建设项目以及湖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力争中央财政的倾斜政策;将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争取中央财力支持区域内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同时,还可借鉴BOT(即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TOT(即政府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合约期满后再交回给政府)、PFI(即政府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进行建设和运营,在特许期结束时将所经营的项目归还政府)、市政债券、公共投资基金等国外先进的融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及外资参与我省基础设施投资,以解决省级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五)关注中央政策动向,努力保障地方财政收入适度快速增长。

篇3

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2012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去年我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造成各地政府债务急剧增加,通过政府追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我国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措施可能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领域提出更具体的安排,并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方面安排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将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投资推动型向民间投资拉动型转变。

(三)房地产需要保持平稳发展。去年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的微妙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既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对自住型购房和改善型购房持鼓励态度,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速度。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将兼顾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结合,处理好投资复苏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本身政策这

三者调整关系的搭配衔接。再则,支撑房地产市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政策”,大规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在即,房地产很难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成都来说,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2012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面积将较快增加,因此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力度。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

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五)管理好通胀预期,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今年货币的供应可能影响到通胀的预期,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当前,成都经济处在逐步回升好转的态势,但还需要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回升的基础,巩固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又要防止物价上涨过快,把物价上涨保持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内,管理好通胀预期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2012年成都经济运行态势预测

篇4

色彩语义学是研究色彩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的。能指与所指关系是产品语义学研究的重点,对于产品一词,如果把城市色彩景观设计这一巨大的人造物也理解为产品,因其也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并对人类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既然城市色彩景观可以理解为产品,自然具备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你之所以能毫无困难地向人们传达诸如信息之类的抽象之物,是由于你借助于一种既是自己所熟悉的、又能为对方所感知、所理解的东西,正是这种东西载上了你想传达的抽象内容传达给了对方。人们把这种用来代替其他事物或含义的东西称为符号。艾柯在《符号学理论》中,根据符号的来源和目的将其分为两类。“某些符号是为了意指而制造出来的客体,而另一些符号是为了使用功能而制造出来的客体”。而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符号,就是后者,它之所以具有使用功能,恰恰是因为“它们被解码为符号”。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作为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是改善城市环境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色彩,其与建筑风格、建筑材质共同成为城市各种要素最引人入胜的景观。城市总体色彩是城市的主调色。建筑是城市中最为显眼的吸引物,建筑色彩相应地成为城市色彩的主角,决定整个城市的色彩基调,直接影响了城市色彩的构建。色彩语言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语言,在城市展现其自然美、人文美时,绝不可忽略色彩的作用。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那么色彩就是建筑的霓裳。为使建筑色彩在和谐中富有变化、各具特色,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序列性、共性、主次性、对比性等特性,例如苏州的城市色彩一直保持“黑、白、灰”的色调,即白粉墙、黛黑瓦、青石桥以及碧水、绿树的色彩风格。为了活跃色彩、一些建筑、园林还习惯采用暗淡的绛红色等来装饰门窗、廊柱、楼梯等,为素雅淡朴、小巧玲珑的环境增添了一种浓郁而喜庆的色彩情趣与韵味。整座姑苏城看上去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充满着诗情画意。城市总体色的确定主要有两个影响因子:“一为反映城市历史及现状的色彩因素,该因素强调色彩的时间连续,防止城市色彩的断层与代沟;二为反映城市地域及气候因素,意即自然条件对城市色彩具有挑选及淘汰的作用,该因素是客观规律的结果。”

城市景观色彩是指近人尺度的城市微观景观色彩,既是城市的点缀色,也是城市的景观色。其载体主要由道路和广场上的铺装、公共作品、导视标识及城市公共设施等构成。城市的景观色、城市总体色和界面色的作用各有不同,构成了城市色彩多样统一的辩证关系。城市景观的色彩设计,主要是运用色彩对比的手法,追寻功能与审美的统一。道路是城市的景观廊道,城市的界面是指城市的道路、公共空间和区域空间等可视边界,这些可视边界的色彩构成了城市的线性界面色。线性界面色是城市色彩的骨骼,也是城市色彩连接的纽带,它有效地将城市的面、点状色彩连接起来。色彩的城市界面色与城市的总体色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距离的城市色彩的感知,两者一起构成了城市色彩的线与面的关系。广场是市民社会生活的集聚中心,是城市空间的节点,美观的道路色彩可以令行人精神倍增、身心舒畅,良好的广场色彩效果将为城市创造一个公众认可的空间,市民更乐于在其间逗留。特别是冬季的北方地区,树叶落尽、丰富的地面铺装可以用来调节单调的环境色彩。灯光除提供照明之外,还可以通过照射城市小品、草坪、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及水体,构建千姿百态的光彩世界,香港、上海等城市的夜景都是世界各地游客钟爱的景观。灯光夜间的色彩感比白天强烈,以黑色夜空作为背景,营造出绚烂多彩的夜间景观。城市小品包括广告、招牌、雕塑、标牌、座椅、灯柱、指示牌、果皮箱、电话亭、站牌等辅助设施,虽然不是城市景观的主体,但处理的好就有锦上添花的效果,为城市增添靓丽的风景。人们常感叹西欧城市的迷人魅力,而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城市的候车亭、灯柱、电话亭等街头饰物都经过慎重处理和精心设计,既有艺术感,色彩又丰富,再加上各式各样的雕塑、喷泉,形成一条条优美的景观带。自然色彩主要是植物、天空、水体等自然元素的色彩不同的天气里天空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彩云、晚霞、朝霞、雾霭都能让天空的色彩变幻莫测。城市应借景于天空,更应该保持环境的清洁,只有干净的空气,才能使其有最完美的呈现。植物是创造城市景观动态色彩的最佳选择,其颜色会随着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如植物花卉有黄、红、淡紫、白、粉红、黑等各种颜色;树木的叶子有绿、浅绿、深绿颜色的演变,还有由绿转红、由绿转黄。对不同的植物与花卉进行合理地配置,利用其明度、色相、彩度组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水是自然景物中最为素淡、最有灵气的资源,可以起点色和破色的作用。

篇5

【关键词】财务困境;多元判别分析;Z-score模型;现金流统计预警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同时,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公布了《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特别处理》等法律法规。自“特别处理”制度实施以来,其对投资者及上市公司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困境是由财务状况正常到逐步恶化,最终导致破产。因此,企业财务困境是可预测的。正确预测企业财务困境,对不同的利益相关人,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

(1)对企业管理层,起到警示作用。

(2)对股票持有人,可减少股票贬值带来的损失。

(3)对企业的债权人,可减少无法收回本利的损失。

(4)对政府部门,可根据预测模型提前发现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从而协调各方面关系,减少企业失败的概率,从而减少破产成本的支出和因工人失业造成的社会动荡。

(5)此外,财务困境预测研究对其他许多利益相关人和潜在利益相关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并购方企业、与陷入财务困境公司有生意往来的其他公司等。

1.2 国内外研究

国外研究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先驱Altman(1968)[1]通过多元判别分析法逐步选出5个最具有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了Z-score模型。然而因多元回归模型要求自变量间具有协方差矩阵相等及自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等条件,同时又因其缺乏现金流量方面的指标而遭到预测能力的质疑。为了克服以上条件的限制1980年以来,以Ohlson(1980)[2]为代表的研究者们采用了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及概率模型Probit两种统计方法进行预测模型构建。

国内最早在财务预测方面作出贡献的是吴世农等(1986)[3]介绍的公司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舒惠好(2005)[4]在传统预警模型基础上加入行业差异变量,对现有财务预警模型提出修正与建议;朱卫东、李朝阳、吴勇(2011)[5]通过对沪深两市首次被ST公司前5年的相关数据的研究,发现现金流量在财务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本文研究思路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法对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ST的中国公司进行分析,在Z-score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模型的修正与改进,同时构建以现金流量信息为主的统计模型,利用模型组合来提升预测精度。

2.本文的样本和研究方法

2.1 样本选择

本文的样本数据全部取自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2010-2012年期间47家被ST或者*ST的公司,作为ST组的样本;并从这47家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中选取47家与之规模相近的正常公司,作为正常组的样本,总样本数达到94家。设T表示被特别处理的年份,本文选取的样本均是T-2年的数据。

2.2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计算出资产周转率、权益杠杆等5个指标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营运能力,并用这些指标来对Altman的经典Z-score模型进行检验。然后在保持原先变量不变的基础上,运用STATA中的多元判别分析对Z-score模型中的系数进行修正,进而提升准确率。最后再引入新的变量替换原模型中的变量,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随之建立一个现金流统计模型来弥补新模型的不足。

3.实证研究

3.1 Z-score模型运用

Z-score模型是由Altman教授于1968年提出的,他以1946~1965年中宣告破产的33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再按行业和规模寻找类似的正常公司进行配对比较,选取了22个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和还本付息能力的财务比率作为变量,然后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法逐步选择出5个最具有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如下所示:

X1=EBIT(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2=净营运资本/总资产

X3=营业收入/总资产

X4=所有者权益/负债

X5=留存收益/总资产

根据比率对借款还本付息的影响程度确定变量权重,最后将每一个比率乘以相应权重,然后相加,最后结合成一个线性模型,定名为Z-score模型。同时对一系列所选样本的Z值进行分析,可得一个衡量企业贷款风险的Z值区域。模型的判别函数为:

结合样本公司财务报表信息将上述变量数据代入,得出如下结果: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Altman的Z-score模型对于预测我国资本市场中处于财务困境中的上市公司时,其准确率很高;而对于预测处于正常中的上市公司时,其准确率大大降低。由此可以看出,其模型不大适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

3.2 模型的改进及检验

3.2.1 变量恒定、系数修正后的Z-score模型

运用STATA中的多元判别分析,得到系数修正后的Z-score模型为: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修正后的模型无论是预测我国资本市场中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还是预测处于正常中的上市公司,其准确率都很高。

3.2.2 变量替换、系数修正后的Z-score模型

鉴于利用系数修正后的Z-score模型预测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状况时,解释变量X3(营业收入/总资产)的系数为负,之所以为负可能有多种情况,例如在多个解释变量的情况下,该指标对目标变量的部分解释可能被其他指标替代了。因此为了降低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其他同类指标进行比较,选取ln(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定义变量X3。

变量替换后的模型为:

其中,X1为EBIT/总资产;X2为净营运资本/总资产;X3为ln(营业收入/应收账款);X4为所有者权益/负债;X5为留存收益/总资产。

3.3 模型预测能力检验

由表3可以看出,使用变量替换后的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对估计样本进行判定,47家非ST公司有3家被误判为ST公司,误判率为6.38%;47家被ST公司有9家被误判为非ST公司,误判率为17.02%。总体上看,94家上市公司有11家被错判,总误判率为11.70%,判定准确率为88.30%,正确率较高。

3.4 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

由上述模型可以看出,5个变量的系数都为正,所有变量按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X1(9.10)、X3(2.43)、X5(2.04)、X4(1.97)和X2(0.48),X1的系数最大,说明总资产收益率对财务困境的产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息税前利润的稳定性高,、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低。X2系数最小,表明该指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但仍具有正相关性。

3.5 其他模型的拓展

原有的模型设计并无考虑到现金流的影响。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而又无其他融资途径,那么公司最终将破产。所以,现金流量表信息应能很好地反映公司价值和破产概率。

因此本文结合现金流量表,构造出财务困境的现金流统计预警模型。

指标选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偿债能力指标

经营净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2)盈利质量指标

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净利润

(3)支付能力指标

投资支付比率=(本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收入)/(偿还债务的现金支出+经营活动各项支出)

利用样本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数据计算上述三类指标(重点考虑现金流的安全性,以此为原理赋予三个指标不同的权重),得到综合的现金流量加权比率:

现金流量加权比率=0.5*经营净现金比率+0.3*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0.2*投资支付比率

将求出的各家公司的现金流量加权比率按大小进行排列,按照大数原理确定财务困境警戒线区间,并得到相应的模型回判与预测结果,见表5。

从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原先的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将ST组误判成正常组的概率为17.02%,现金流统计预警模型将ST公司被误判成正常公司的概率降低到5/47=10.64%,辅助原先的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完善其存在的不足。

3.6 模型的实际应用

结合系数、变量修正后的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和现金流统计预警模型来共同判定一家公司是否面临财务困境。先利用多元判别分析模型计算公司的Z值,低于破产下限4.828的归属于破产组,而高于上限8.667的则属于正常组,若居中无法识别的,则进一步利用现金流模型进行检验,现金流量加权比率低于0.21的公司有较大的破产可能性。两类模型相辅相成,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形成了双保险。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用最初的Z-score模型来预测处于正常的中国上市公司,常将其误判为破产公司,准确率较差。本文对Z-score模型部分变量和相关系数修正后,使预测中国公司财务困境的准确度得到较大提高。其次,除了采用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指标外,还引入现金流指标,能更好的辅助原先的多元判别分析模型,进行二次判别。最后,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法加上现金流统计预警模型的组合对公司进行财务预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及经济解释能力。鉴于未来如果能够扩大样本容量,选择更多的公司或者更多的年份,或者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那么研究结果会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Altman E.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589-609.

[2]Ohlson J.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09-131.

[3]吴世农,黄世忠.企业破产的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J].中国经济问题,1986(6):15-22.

[4]朱卫东,李朝阳,吴勇.ST公司现金流量特征分析——基于2003-2010年首次ST公司[J].会计之友,2011(26):81-84.

[5]舒惠好.财务预警系统研究:行业差异变量模型假说[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8):77-8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