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理财入门常识范文

理财入门常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理财入门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理财入门常识

篇1

2015年8月底,广东省决定从广州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推动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常识教育。这意味着广东省“普及金融理财常识将从中小学生抓起”,广州将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地方课程体系之中的试点地区。

广州市首批试点的36所中小学在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常识教育地方课程。试点教材已正式出书。该教材则由广东证监局组织邀请广东省内高校的相关行业专家编写,并协调教育局、教研院等相关机构介入。下一步,广东证监局将积极配合广东省、广州市相关部门,做好教育试点后续协调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争取尽快在广东全省各中小学推广。

该课程主要由政治老师或数学老师担任教学,但学校不会给老师硬性的教学要求,而是视学生和老师的兴趣而定。有关学校负责人称:“教学将注重活动兴趣,淡化理论知识,将告诉学生参与投资的门槛,也会谈到投资的风险。该课程并不会具体教学生怎么炒股,而是教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财常识,树立正常的金钱观,让学生从小懂得财经的基本常识,从小培养理财意识。”

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学生的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素材压缩

广州市中小学2015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常识教育地方课程,并声称“普及金融理财常识将从中小学生抓起”,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中小学生学理财,为时过早!

风中的玫瑰:这是要教学生炒股吗?现在股市波动这么大,如果孩子专心到炒股上,肯定会影响到学习,股市涨跌更会带来负面影响。君不见,炒股者跳楼自杀的还少吗?让祖国的花朵这么早就接触这个,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雪山飞狐:投资、炒股等理财事务一定会占用相当精力,尤其是对情感的影响。中小学生正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让他们去理财,可以想象,未来的他们除了对“财”有兴趣外,还能指望他们科技创新、文学创作、保家卫国吗?

初升的月亮:中学生愿意学习投资、炒股或理财,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有收获就必须有付出,并且收益与风险在一定水平上成正比,让中小学生去学理财,他们能承受理财带来的风险吗?

大侠没功夫:现在的社会怎么了,动不动就用成人的思维来教育学生,炒股、理财这些成人都很难把握的事情竟然能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小学课堂,是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呢?还是让我们的学生培养“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呢?

QQ上的伟人:一提到中小学教育,人们似乎没有什么褒词,为什么?我们的教材内容有问题啊,再好的教育,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小孩子们懂什么?这么小就让他们学习理财,没有掌握相当的文化知识,只会一点投机式的理财,国家的未来交给他们,咱能放心吗?

理财意识当树立,适逢其时!

生命爱情均可贵:作为家长,会去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有的让孩子去学钢琴,有的让孩子学舞蹈。让孩子学炒股,培养孩子的“财商”,其实和学钢琴等一样无可厚非。

无言的开端:我们的中小学生除了睡觉、做作业外,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投资、理财、炒股等都是他们可以做的,身处经济社会却远离经济,甚至担忧理财,这不是笑话吗?

帅哥正太小哪咤:对于学生们而言,课标教材中唯一涉及股票的,基本上就是政治课。中小学生炒股可以让学生接触投资理财的常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培养投资理财的观念与能力,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和规律,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小萝莉的诱惑:中小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和培养投资理财能力,虽然股市的危害不容忽视,但学生可以以学习和研究为主。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理财教育恰逢其时啊!

终结者之创世纪:为什么要教中小学生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现代家庭的理财活动已相当普遍,金融、理财、投资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炒股也是家庭投资的一部分,与其让学生像“大妈”一样盲目地被动接受,不如通过学校的教学来引导他们入门。岂不更好!

小编在线

很多人误认为经济学就是教人理财或炒股,其实,经济学是一种思维体系,是一门选择的学问。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因此,金融理财进入中小学课堂也并不一定是教中小学生理财和炒股。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金融理财的需求逐渐增多,尤其在今年“全民炒股”的大热潮下,不少中小学生也加入了炒股阵营,“炒股”早已不只是成年人的事儿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学理财或炒股有益无害,有助于孩子思维的严谨和“财商”的培养。中国最优秀的企业都在股市里,学理财或炒股,可以让孩子熟悉企业和企业的分类;股价涨跌背后的原因,牵扯到新闻政策、时政、国际等很多方面,也有助于孩子熟悉社会……从这些角度来,中小学生学习理财常识是时代之需、现实之需、社会之需。

篇2

就书的编著者而言,他们不仅大多是我本人熟悉的天津市社科界的朋友,更是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撰写科普著作,是一件值得十分提倡的大好事。在近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学问家中热衷于科学普及工作,撰写科普书籍的,有过不少。其中,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当数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斯金纳(B. F. Skinner)。他曾经写了一本小说《沃尔顿第二》,宣扬自己的学术观点。这部小说当时成了美国的畅销书。学术研究专家撰写科普读物,可以最为科学地传播科学知识,也能反映出作者本身的功力。天津市社联组织了这么多的专家参与到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中,出版了9本科普书籍,学者们如此认真撰写科普著作,都令人赞佩。

就这套书本身而言,也让我觉得亲切。看后收益良多、打动我的心灵的,有三个方面。也可以说,这三个方面就是这套书的三个特点。

第一,这套书的选题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针对性。为使这套系列科普图书更加符合当前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编写组选取了法治社会建设、城市环境美化、未来城市发展、科技文化知识、家庭财产管理、社会保障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以及人们关心的社会生活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题材。这些选题本身,就从基本内容上保证了这套系列科普图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充分体现引领性、通俗性、时代性、针对性等特点,让广大市民更多领略科学精神的力量和科学知识的魅力,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二,这套系列社会科学普及图书,每本书选取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内容颇为丰富精彩。

《心理疏导》一书顺应人们对心理保健与日俱增的需求,对民众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并提供了颇具自学价值和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该书内容丰富,适用对象广泛,涵盖青少年、大学生、工作职业、婚姻家庭、老年人,以及其他人群等六个方面,列举了不同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很适合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阅读。

《食品安全》一书的内容不仅包括安全食品的分类与等级、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动物源食品的卫生安全、植物源食品的卫生安全、动植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及控制、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相关技术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消费者如何利用产品溯源选择安全食品等一些食品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也包括食品安全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主要监管机构及职责以及我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消费者监督维权、公民的食品安全教育等方面知识的介绍。在广大市民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今天,该书内容的实用价值十分明显。

《家庭理财》一书以推广现财思想,普及科学理财方法,培养健康理财心态为主旨,对家庭理财进行了“科普性和系统性”的介绍。全书以“泛理财”思想为主线,对家庭理财的基本内容,包括储蓄理财、债券理财、股票理财、股指期货理财、房产投资理财、黄金与艺术品理财、教育投资理财、个人保险理财、纳税理财等内容的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书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财理念,针对家庭理财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误区,侧重对家庭理财的主要方法、家庭理财风险及防范等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家庭理财的要点也在于:兼顾理财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大原则,使理财能够长期并持续地为家庭和自己生活服务。

《网络生活》一书立足于社会各层面人群的不同需求,从认识网络、应用网络、网络文明与安全等不同角度,向社会大众介绍当前流行的“网络生活”。从内容上看,该书区别于同类书籍的重要特色在于,在如何落实网络安全,如何践行网络文明等方面均有专门章节进行介绍,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在学好网络、用好网络的同时,文明上网,安全用网。

《环境美化》一书把环境美化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围绕环境美化,介绍了环境审美知识和环境健康常识、传授了环境美化技术,并专门叙述了如何培养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该书采用宏观微观结合、软件硬件并重的写作方法,涵盖了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组团、单体建筑、居室等不同层次的环境美化问题。每一个层次则是既涉及规划、建筑、基础设施、景观等硬环境,也涉及了生态、卫生、文化等软环境。

《智慧城市》一书从城市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两个视角引出“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既有“智慧城市”缘起的分析,又有“智慧城市”理念内涵的详细介绍;既有国内外典型智慧项目和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介绍,又有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即“智慧地球”的展望,是一本较为全面介绍“智慧城市”这个全新概念的科普书籍。

《法治社会》一书在呼唤法治、信仰法治、恪守法治的同时,通过盘点近年来的法治事件,让公众感觉到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法律的身影越来越活跃,法治的力量越来越彰显。该书在对近年来中国的法治生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精选了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分析了这些事件本身及其背后揭示的法治意义。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提高法治意识,努力做到既遵守法律又能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

《科技文化》一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文化与价值内涵问题;介绍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还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包括了科学教育问题,科技发展中的伦理和生态问题等,对科技的文化含义做了实际解读。近年来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有一种“人文化的转向”,《科技文化》一书对于宣传科学文化、从而实现“公众理解科学”具有现实意义。

《社会保障》一书从社会保障制度的由来与模式、社保基金监管、社保立法和社保运作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制度的运行,并重点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保障等方面介绍了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该书把民生热点问题与权益保障相结合,针对当前与个人权益紧密相关的诸如“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新《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深化医疗保险改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凸显了该书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三,作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读物,“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在写作上也特别符合知识普及的要求。虽然作者都是专门领域的研究专家,但是他们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进行写作。例如,《心理疏导》一书语言通俗,所提供的心理自助方法切实可行,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同时在文中穿插趣味阅读、心理测试等内容,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网络生活》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常见且最新的网上娱乐与生活的各种知识:从初级网络入门讲起,内容涵盖对网络知识的基础介绍,搜索引擎等上网冲浪知识,利用QQ、E-mail等工具进行网络通讯,博客、微博等网络社区交友,网络购物、休闲娱乐等网络时尚行为等等,给广大民众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和生活提供了可行的帮助与参考。《智慧城市》一书文笔优美,用大量的排比句和梦幻般的语言向人们描述的 “智慧城市”非常令人神往。智慧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都是一些非常专业的信息技术术语,一般读者看来会有天然的距离感,而作者另辟蹊径,用清晰简单的图形示例把这些术语的内涵演示出来,既满足了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偏好,又不容易有理解偏差。《家庭理财》一书采用了不少家庭理财的经典案例,对理财的手段、内容、时机把握等进行了分析。书中附录对投资与理财格言、警句,家庭理财小常识,经济学小常识,家庭理财常用公式,现代主要经济(财务、会计、金融等)词汇及缩略词进行了介绍,有利于广大读者理财时使用。

篇3

保监会2012年10月8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对于改变当前的保险销售瓶颈没有什么帮助。而8月份爆出的泛鑫事件则是一个极为鲜明的佐证。

《意见》第一条是:鼓励探索保险营销新模式、新渠道。鼓励保险公司设立保险中介公司,逐步实现保险销售专业化、职业化……但是2011年开始违规销售且大出风头的泛鑫保险发展到资金链断裂了,老板跑路,却仅有一次被监管部门罚款5万元的记录,监管几乎相当于“0” ,投保人连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何谈创新。

《意见》的二至五条都指向了加强管理、提高营销队伍素质、增加营销员待遇、建立激励制度。泛鑫保险在这方面偏巧也做得很出色:高端洋气的队伍,一扫过去人们对保险队伍的印象,监管机构和客户的疑问答是滴水不漏,不可谓培训不强。可惜这些都没能用到正路上。若不是拿出8%的固定收益的协议,无论穿成什么样,都卖不出这么多保险。

我国现阶段保险营销难题主要来自两方面,受制于苛刻的预定利率和产品监管,不管是保险公司的直销队伍还是保险中介,都普遍缺少基本的金融常识和对资本市场最起码的了解。销售出保险是他们唯一的目标,难怪郎咸平会说他们是传销组织。

保险营销员经常拿日本的保险深度和密度来举例,以证明同是保守的亚洲人,咱们的老百姓保险买得太少。可是他们自己也许都不知道日本在“失去的十年”后维持着数十年的负利率,至今利率水平还是0%~0.1%浮动。而同期日本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多在4%上下,甚至有段时期高达6%左右,高过同期贷款利率,以至当时很多企业和个人贷款去买储蓄型的保险产品。即使现在保险单的回报大幅度下调至2%左右,依然高于同期银行利率。

显然我们的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安全性的要求是放在第一位的,保险资金的运用始终被严格限制,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影响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率,同时也影响了保险产品的性价比。保险销售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客户去讲故事、说理念。却很少人去算账。有点理财知识、能够计算投资收益、了解点理财产品的家庭和个人,通常不会把保险用作储蓄和投资。银保近些年持续较高的退保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监管机构,我有以下建议:

第一,放松保险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对销售执照的管理。黑名单和失去执照也许今天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愿意长期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的人会珍惜和保护他们的执照。

第二,用制度去提升专业知识出色的人的地位。借助其他监管机构的力量,例如销售投连保险应该具备证券从业资格,于是只有了解资本市场的人才能销售保险产品。

篇4

大学生网络贷款,是指借贷双方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交接、互动交流,从而高效地达成借贷目的的新型借款模式。在信贷消费过程中,大学生最常用的网贷平台分别有:花呗、分期乐、趣分期、学信贷等几家认知度较高的平台。他们的运行原理基本一致,都是实现大学生与投资方之间信贷的桥梁。其运行原理图如下: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贷款的心理动机及原因

近几年来,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恶性事件频发。来自河南的大学生郑某由于无力偿还债务,当累计债务多达58.95万元时选择跳楼自杀。此外,2016年12月份发生了一起10G“裸条”不雅照片及视频泄露事件,167位“裸贷”女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亲友联系方式以及私密照片遭到泄露。

根据2017年2月,本研究小组针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在龙子湖高校园区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93.9%的在校大学生的资金都来源于父母;59.89%的大学生有过缺钱的压力与焦虑;有53.32%的大学生及周边同学了解并使用过网上借贷;68.4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贷款平台的弊大于利。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高风险性以及社会危害性正在在校大学生中间上演。透视以上两起案件及问卷结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分析,突破现象看本质,大学生选择网络贷款的心理动机发人深思,值得借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经验不足

总体来说,在校大学生是不谙世事的,缺乏社会常识,面对众多的物质诱惑难免抵挡不住。稳定的家庭环境与安全的校园环境使他们的警惕意识薄弱,在面对众多的社会陷阱时难以迅速、正确的做出回应。这使得那些不法网贷机制有机可乘,抓住大学生个人身份容易确认、思想单纯、注重个人信誉、消费欲望高等弱势,用道德抵押方试加以威胁。

2、经济独立性较差

在校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是经济独立性较差,支撑他们的基本生活开销大多来源于父母,少部分的收入可能来自于兼职打工或者创业。在这样一种现有资金与预计消费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他们不仅难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而且限制了他们较高的消费欲望,使得他们在校期间难以实现个人的价值。

3、盲目从众

追求便捷、新颖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从案例中得知,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贷款平台多由同学介绍或者是自己的轻易尝试。尝试了初次贷款成功的“甜头”后,便开始完全信赖此类交易平台。在大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网络贷款平台也逐渐在大学生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促使更多大学生盲目的追随潮流,使用网络贷款。

4、不合理的消费观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对象具有不固定性,消费种类多样化,对品牌的虔诚度比较高,消费心理具有攀比性,感性消费占上风,难免在金钱的支配上也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之大学生理财能力较弱,难以合理规划自己有限的资金,所以会较多地出现紧急用钱情况。

5、法律意识薄弱

为什么众多网络贷款的大学生在面对恶劣催款情况下,会选择继续寻找其他网贷平台来还款呢?究其原因,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在名誉以及信息受到侵害时,难以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息事宁人”的消极心理,致使他们不断地走向深渊。

6、奖助学金有限

根据问卷?{查显示,我国高校里只有25%左右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享受国家的奖助学金待遇。而且,申请奖助学金的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家庭贫困而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才符合标准,这个硬性标准使得家庭经济一般、学习一般的在校大学生难以得到奖助学金。间接性的促使他们在资金匮乏时选择网络贷款。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贷款安全意识的有效对策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根据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分析结果,结合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动机,对影响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每个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提供合理的网络贷款防御措施以及解决方案。

1、大学生方面

(1)积极学习金融知识,提高理财能力。作为风华正茂的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学习金融知识,参加金融知识讲座,研读金融书籍。这样不仅提高了理财能力,合理规划自己有限的财产,而且有助于他们了解我国单一的金融信贷市场,为我国开辟多样的信贷机制做出贡献。

(2)提高综合素质,实现经济自我满足。在校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性差,多凭借外界的经济支援生存,难以靠自身努力获得收入。所以,在校大学生应该通过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心理教育课堂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综合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通过创业、兼职等途径获得收入,实现经济的自我满足。

(3)客观认清网贷,增强危机警惕性。大学生可以在闲暇时多关注和阅览贷款的新闻、书刊,并设立网贷讨论小组。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及理性网贷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其客观地看待网贷的利弊。

(4)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信息、财产安全。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只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及私有财产安全,才能从根源上有效避免“网络贷款”的悲剧再次重演。

2、家长方面

(1)传承美德,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勤俭意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等传统美德一直都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家长在此方面要言传身教,适时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承担监护职责,防患于未然。尽管很多大学生远离家乡,但是作为家长,要尽量多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爱,及时掌握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表现,尽可能排除孩子在校园网贷方面的隐患,担起应有的监护职责,使孩子远离网贷的危害。

(3)敞开心扉,建设沟通桥梁。家长除了在行为上无声的关注大学生外,还需要在言语上进行适时地沟通和表达,在沟通中询问孩子对于网络贷款的了解及态度,提前为孩子打一剂有关网贷的“预防针”。

3、高校方面

(1)开展网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高校开展的讲座应该涉及贷款的发展、现状及形式种类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对网络贷款进行自主分析,并进一步判断网络贷款的利弊,从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网贷的防范意识。

(2)加强校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良的校风是学校生存的基石,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超前,攀比心重,与优良的校风建设相悖。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消费在我心”等相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降低大学生贷款的动机,间接地减少大学生网贷的不良情况发生。

(3)开设金融知识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学校可以通过聘请金融专家、银行业务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帮助学生学习金融常识、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钱财。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

(4)引进外资,设立奖助学金,缓解学生经济困扰。学校引进外部资源并设立奖助学金,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而且可以使更多大学生不受经济困难的困扰。

(5)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法律知识淡薄,在自身的安全受到侵犯时往往不知道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校等教育部门可以印发相关法制的资料和报纸,并通过广播等新媒体方式宣传,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6)设立贷款咨询服务站,降低网贷风险。贷款的咨询服务站的设立可以方便部分大学生咨询贷款问题。另外,该站点可以为已经受网络贷款诈骗的同学进行心灵慰藉,并为大学生普及网络贷款常见的受骗方式,避免此类情况的再发生。

4、网络贷款平台方面

(1)提高安全技术管理,保证网络贷款的安全性。通过加强借贷方和施贷方的信用审查、信息加密等多种安全技术,加快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和数据库建设,确保网上资金转账时客户资金、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用户信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遭到恶意篡改和泄漏,确保网络平台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规范网络贷款的监管体系,降低漏洞存在率。网络贷款的业务模式多样化,决定了其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及交错性。所以,网贷平台要规范监管机制,联合各个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划分好彼此的监管责任,使风险性逐层降低。这样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还能防止网络金融风险和体系漏洞造成的危机出现。

5、政府部门方面

(1)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解决大学生经济危机。政府可以合理地加大奖助学金扶持力度,使每位大学生的资助机会平等化、公平化。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大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使得更多有能力的大学生得到项目资金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强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价值,减少其经济危机的发生,而且也有助于增强我国科技文化的软实力。

(2)加大审查力度,规范网络贷款机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较强,网络监管力度较弱,造成了当前网络贷款平台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政府等法制工作机构应该统一网贷平台的审查制度标准,并对各个贷款平台逐一排查,加强对不良网贷平台的清收力度,从而规范网络贷款体系。

(3)健全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大学生个人权益。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对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管理,方便大学生等需求者甄别。并且政府应该建立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使得交易双方在网络贷款平台上实现透明化交易,切实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等需求者的合法权益。

篇5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内涵与外延。

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和使用金融产品、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其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活动中享有安全权等“十大权利”,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应通过适当的程序和措施,推动实现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金融产品、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得到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对待。随着金融模式的创新,金融消费者的内涵与外延更难界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如,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其他服务于资金配置的金融模式一样,涉及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资金中介三个方面,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渗入其中各方:从资金供给者来看,需要投资者具有对投资项目的鉴别力以及额外风险的承担能力,在我国应坚持适度的投资人门槛;从资金的需求者来看,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资金中介来看,考虑到中介平台的金融服务性质,应当给以特定的行业或牌照约束,因此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重中之重。在资金供给、需求和中介三者中,更注重后两者的利益。现有的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银行运营的网络化、金融产品的网络化销售等成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基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及消费者权益法保护弱者的立法主旨,接受金融机构服务的个人投资者通常也被视为金融消费者。

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由柜台业务、产品营销、投资理财风险提示、收发服务等传统业务,向网上银行、信用卡支付、第三方平台、线上投资等互联网领域转变。近年来“存款失踪”、信用卡被盗刷、P2P卷款跑路的风险频现,金融消费者权益呈系统性、区域性受损的趋势,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受到较大的威胁。

二、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的现状及难点。

金融消费者可通过营业现场投诉、电话投诉(营业网点监督电话、金融机构客服热线、部分地区人民银行123633等)、意见簿、网络投诉、信件投诉等渠道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媒体、司法、政府等部门进行投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金融机构正按照“一行三会”的要求,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保障机制等方面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设立投诉处理部门及处理联动机制,加强投诉渠道建设,强化网点现场处理投诉能力,规范处理流程,从产品与服务、消费者投诉、宣传教育、应急管理等方面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对理财投资风险、银行卡防诈骗、自助机具使用方法、反假币、非法集资等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知识热点,通过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组织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宣传月等方式,开展防范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宣传、金融知识进社区、金融知识万里行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普及教育,告知金融消费者维护正当权益的渠道和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知识辅导和信息支持。

消保工作由于涉及的产品、服务种类多,业务面广,金融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侧重于客户的投诉处理,受理投诉的人员业务能力往往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给类诉求,尤其像客服热线,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提供的帮助多限于模板类的固化解答,解决消费者操作性、咨询类的处理流程长,特殊业务的处理流程更长。消保工作处以应付状态,存在重营销、轻服务;重投诉、轻权益的问题,风险事件披露不及时、对消费者投诉信息的再加工和价值利用不够。

现行的“一行三会”监管体系难以适应互联网大环境下的金融创新。由于伪基站和网络安全类软件的恶意侵害,导致金融消费和金融机构维权举证艰难;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公正的解决。加上消费者自身存在知识储备不足、防范意识不强,对金融消费者加强教育任重道远。金融消费涉及千家万户,金融消保工作面向全社会,金融消保诸多难点亟待解决。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设想

(一)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体系框架、风险所在

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规则,线上与线下同步。由于混业经营更加突出,监管理念要从过去机构监管逐渐转向功能监管,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对某些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出台有针对性的规则,如央行负责支付,银监会负责金融机构及P2P等互联网信托和消费金融,证监会负责股权众筹和基金销售,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同时要提高网上支付平台和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要使得线下已有的规则,进一步在线上落实。加快P2P和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奠定根本性基础。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收集有效证据,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调解、诉讼、仲裁、追索等后期权利的维护机构。

(二)提高互联网筹融资的准入门槛

需求者、中介机构必须提供风险披露、投资者教育等材料,实行公安、电信、业务监管部门登记备案制和审批制,全面加强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

(三)实体金融机构注重为互联网金融提供经验

金融机构如发现有关存款失踪的投诉,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锁定证据等。

(四)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教育和培训

改变宣传代替培训的消费者教育模式,关注普通人最需要的金融服务,深入浅出的把金融知识和资讯以传导给消费者,通过媒体、定期培训等及时予以风险警示,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和自律,避免为高收益前赴后继,提供类似信用卡被盗刷短信提示,应在最近的自助设备刷卡取证的维权取证常识等,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受教育权等。

篇6

理由很简单,除了直接学会计、做会计的人士以外,我还希望在经济活动影响越来越多的今天,让更多人由会计学原理人手,轻松愉快地开始学习一些经济类的常识和方法。

我之所以对这套书产生兴趣,是因为封底写的几句话:

“这套书是介绍‘左右记账法’的最佳通俗读物。在全国两会上,中国内部审计标准委员会主任王光远提交提案,指出“中国流复试簿记”是中国可以立即推向全世界的原创性成果。著名会计学者汪一凡说:“中国流复试簿记又称左右记账法,这是足以影响全世界的真经。”

厦门大学王光远教授是我国著名会计审计学家,是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博士后,现在又担任了福建省工商联主席。他把“左右记账法”高度评价为“中国可以立即推向全世界的原创性成果……将对世界会计产生重大影响……他觉得有责任把中国的会计学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为世人熟知。”

左右记账法看似简单,却影响面大。它容易检验,也容易推广。近代以来,中国的单一性成果不少,有的也影响巨大,但是能够成系统地推广到全世界应用的基础性成果似乎为零。我希望,经过世界各国各专业的学者检验之后,左右记账法可以成为系统地推广到全世界的基础性成果。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让外国人与中国接轨的时刻,我们不应错失良机。登录经济数据的基础方法优化了,对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难以估量。

在这种背景下,看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可以立即推向全世界的原创性成果”的通俗读物,而且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彩色版本,这不能不吸引我的眼球。

再接着看看书的勒口,才知道作者居然不是学会计的,汪齐齐学计算机、在美国微软做手机软件,还是骨灰级游戏玩家;李乐学平面设计,在家里自由设计、操持家务。这样的人写出这样的书?这免不了让我好奇。

讲记账方法的《会计学原理》是使得相当一部分初学者感到困惑的一门课。两位专业不是学会计的作者,怎么会写这类书,又怎么有胆量写这类书呢?我不由想到一句俗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来,作者是有胆量来溜一溜的。

企业版封面上,说明这本书适合“想创业的年轻人、做企业的小老板、欲速成的会计生”;家庭版封面上,说明这本书是“家庭理财妙方法,企业会计好帮手!”

这种读者定位是不错的,可是略嫌小气。我想补充说几句。这套书的读者,显然不应只局限在封面推荐的读者对象里。今时今日,许多人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了,不学习是不行的,而如果想学,那么,学什么,怎样学,读那些书,就要有所选择了,尤其是学习基础知识。

除了创业的年轻人、企业小老板、初学会计的学生、家庭小主妇之外,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公司管理层、债权人、股民们,凡是想明白经济数据是怎么回事的人士,尤其是银行、金融机构、财务软件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或外部增值服务时,都有可能需要了解一些会计常识。现在大家都忙,没时间去读那些令人乏味、枯燥的专业书,更没时间去琢磨令人困惑、不知所云的记账符号。入门即困惑,深入可想而知。凡是想在一两小时内,知道会计的基础原理和方法的人士,都可以选择这套书来浏览一下。

这两本书的风格,明显地与其他会计学界的学者所写的书不同,也许,这正是由于作者的学术背景没有受到会计专业的影响吧。我想,只要正确,业外人士写给不懂会计的读者写的书,应该是更容易让初学者理解和接受一些。

外行人来写内行书,既得有胆量,又得有见识,还得文笔生动流畅,这套书兼有这三点。我理解为什么外行可以写出内行书,这是由于作者已经完全掌握了记账的规律,可以熟练运用“可以立即推向全世界的原创性成果”的创始人汪致正先生提出的“左右记账法”

篇7

世界上活跃经济体的崛起之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借鉴性。在韩国。年纪轻轻即积攒了丰厚身家的“新生代富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信出版社的新书《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对这些富豪的创富历程、理念和策略做了详细而生动的记录。

本书作者就是一位新生代富豪。在理财之余,他以176位30到40岁左右,靠投资房地产、海外基金、股票、债券、外汇、消费信贷等多样化的领域积累了几十亿韩元身家的韩国新生代富豪为对象,通过设问调查和深入交谈。对他们的投资战略进行了深层取材,揭示了要想在新时代迅速致富的28个投资秘诀。

作为该书稿的独家杂志连载媒体,本刊选载该书的精彩内容。

21世纪的头几年,垄断全球股票市场的所谓IT风险企业股粉墨登场,口袋里哪怕只有10万韩元也要买网络公司股票的人挤满了投资市场。

此时,股票投资高手、私营业主李台燮先生(39岁)在所有的股民都在IT股上忙得热火朝天时,却傻乎乎地开始购买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

“常识的力量”引领成功投资

李台燮先生是这样考虑的:“我发现乐天制果公司生产的、我以前吃过的木糖醇口香糖,很可能与农心食品公司的虾条、东洋制果公司的巧克力派等一起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食品。不是吗?互联网再发达,人们也不可能不嚼口香糖吧……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特别是当我读到沃伦・巴菲特的访谈录里的‘同样的道理,可口可乐也不会由于互联网的存在而丧失了全球最大的饮料商地位,因此。我没有买IT股票。而是致力于投资拥有传统价值的股票’这一句话时,我更坚定了投资决心。”

没过多久,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

韩国报纸社会版开始陆续报道有股民因购IT风险股赔本而投汉江自杀的消息。当时那些炒IT风险股的股民在买股时,就像看到钱在眼前晃动一样,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恨不得把全部家当都拿来换成股票,结果却倾家荡产。

5年过去了,到2006年,李先生投资的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市价超过120万韩元,涨了10倍,李先生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我问李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出售乐天制果的股票,他笑道:“为什么要卖呢?即便不卖掉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我也有充足的钱去海外旅行一趟,呵呵……”

在韩国股票投资圈内,有“常胜将军”之称的禹柳真先生(37岁)强调:“你必须多学习,但问题是无论你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股票市场对于你来说仍然如同洪水猛兽。被突然间来历不明的暗箭射中而狼狈不堪的投资者不计其数。”

那么真的就像专家们所说的,要想在股市上赚大钱,就要采取有悖于常识的行动吗?

禹先生笑道:“哈哈……绝对不是这样,不管怎么样都要以常识为基础,看看我周围炒股赚大钱的人,他们都鲜少采取与常识大相径庭的行动,股市上有一双带领投资者走向成功的‘看不见的手’。这双手就是‘常识’。”

彼得・林奇(Peter Lvnch)被华尔街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基金经理、投资奇才。他在其著作《华尔街的英雄》里介绍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

20世纪50年代,在新英格兰生活的某消防员看到该区域的Tambrands公司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扩张。他判断:如果不是该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是不会以这么快的速度扩张的,于是他投资2000美元购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那之后Tambrands持续扩张,而消防员也持续跟进投资,每年投资2000美元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连续5年。22年之后的1972年,当这位消防员退休时。他就成了百万(美元)富翁。

这种常识的力量在现代股票市场,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你家现在使用的是三星电子公司生产的电话或电视机,那你就去买三星的股票。如果你每到周末雷打不动都要去一趟新世界E-MART超市,那你就去购买新世界的股票。如果你最喜欢吃的方便面是农心食品公司生产的辛拉面,那你就应该去购买农心公司的股票。这就是常识的力量。

禹先生说:“不光是炒股,所有的投资者在做任何投资时,常识都是最高的战略。因此,很多投资者完全无视过去的经验,指望一锤子打出个金元宝来,这不仅是有勇无谋。而且也不是明智之举。”

炒股和炒房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炒股与炒房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新生代富豪的见解。炒股赚了大钱的富豪转而投资房地产时,在选择具有升值潜力、能赚钱的房地产时,仍然如同当初选股一样眼光独到。

太明勇先生也以独具一格的投资理念而闻名。

太先生说:“很简单,投资最繁华地区中最顶级的公寓就能赚到钱,因为它的升值空间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以首尔为例,江南区、中溪洞及木洞是最有潜力的投资点,而在该投资区域当中,公寓的面积越大。升值的潜力就越大。这是因为大面积公寓对价格的抵抗力较强。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其价格下跌的趋势较弱。相反,等房地产市场回暖时,人们对大面积公寓的敏感度最高。当然,即便是面积相同的公寓,采光度不同,楼层不同,采风不同,昂贵的程度自然也不一样。上述条件最好的大面积公寓最贵,而且富人的思想就是一定要买最贵的,这样升值就很快。”

将这种房地产投资战略运用到股票投资市场的新生代富豪比比皆是。

新生代富豪姜忠万先生(33岁)说:“你知道沃伦・巴菲特怎么说吗?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做股票入门投资时就清醒地知道,买进便宜的股票会伴随着较大的风险,销售低价股票的企业大多是临近破产的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恶化或财政规模日渐缩水的企业,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沃伦,巴菲特一开始就选择优秀企业的绩优股,他买进的绩优股的价格普遍较高。”

当然,也有投资专家对新生代富豪的这种见解持反对意见。

与金融大鳄索罗斯创立令人闻之色变的量子基金,并担任公司总裁12年的国际知名投资商吉姆,罗杰斯先生说:“我之所以能通过投资赚到大钱,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在购买一些我自认为价格非常低廉的股票。”吉姆,罗杰斯投资低价股票,虽然有自身判断上的失误,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万一投资失败,也不至于损失大钱的想法。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吉姆・罗杰斯先生并不是无条件地买进低价股,虽然现在的股价较低,但企业的经营正趋向于好转,吉姆,罗杰斯先生一般买进的都是这种股票。你必须记住这一点。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姜忠万先生是怎么说的:

“吉姆・罗杰斯分明就是那种买低价股

创出高收益的人,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他购买的股票是所有股民都举手投降、股市一蹶不振时,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而暴跌的绩优股。”

将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有机结合起来

大部分新生代富豪都是“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式投资”高手。分散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说:“所谓的分散投资就是将资金分散投资到许多企业不同品种的股票中去。”他认为只要很好地活用这项战略,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能确保获得最大的收益。

新生代富豪同时也是能高效运用“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且还要保管好这个篮子”的“集中投资”高手。集中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说:“过多地分散投资并不是一种好战略,我们的投资对象全部集中在一流的企业里,我们与同时手握数个传话筒、眼睛盯着显示屏一动不动、有10双手都嫌不够的投资者不同。”

实际上,他只集中投资十余个品种的股票,这大约是受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卓越的投资者凯恩斯的投资方式的影响。

大学时期就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股票市场打拼的朴敏先生(35岁)说:“许多时候我曾与失败擦肩而过,那就是我想根据分散投资的原则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很多品种上的时候。”

投资对象过多,就很难一一照顾到,这是许多投资者的肺腑之言。一味地追求“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会让投资失去连贯性。而且在分散投资时,有时候购买的品种连自己都不熟,这难道不是一件毫无胜算的事情吗?

朴先生说:“最终是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还是分开放到好几个篮子里。这不是由数量决定的,而是要看你有没有能力管理好全部品种。”

沃伦・巴菲特说:“只有你很熟悉每个品种,集中投资才是一种高效的战略。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多只股票当中。以减少风险,这种想法是不明智的。”

分散投资的危险之处在于,有可能让垃圾股占用了你大部分的资金,而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投资绩优股。新生代富豪们很清楚分散投资意味着什么,而集中投资又意味着什么。他们总是能将两种投资很好地结合起来,但是大部分的新生代富豪比较注重于只选择几个绩优股集中投资。

绩优股要长期持有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下跌8%~10%,立即沽售以便降低损失,这就是所谓的“损绝卖”,即看到有损失就处理掉。对于许多短线股民来说,“损绝卖”在头脑中根深蒂固,那么下一句是什么呢?

“股价要是翻了两番,就一定要赶快卖掉。”这是对“短期期待收益”的见解。

“股票买来保留两年后再卖出去。”这是对“短期投资时间”的见解。

从短期投资者变身为长期投资者并获得了较大收益的金真萤先生(38岁)提高声音说:“全部都是胡说八道,坦率地讲,我真想去调查一下,将此奉为真理的人,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即使股价跌了一半,也要纹丝不动,如果没有这种定力,你最好连股市的大门都不要进。”

如何选到绩优股,该股票的走势如何,对象企业的销售额和纯利润又如何,新生代富豪都摸得门儿清。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炒股要用头脑”,而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富人。

“回报率由10%涨到100%的股票品种有多少?回报率由涨两番、接着又暴涨到10番的股票品种到底有多少?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把股票卖掉呢?”新生代富豪反问道。

股票投资不是靠买卖股票来赚钱的,而是靠持有来赚钱的。新生代富豪强调并不是靠买卖蓝筹股(Bluechip)赚钱的,而是靠慢慢地积累。他们极其珍惜自己买来的股票。想方设法持有它,并享受它带来的分红收益和股价上涨的果实。

华尔街最成功的、最受尊敬的彼得・林奇强调说:“将买来的股票保留下来,比常买常卖所取得的成果要高得多。”

那么新生代富豪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抛售股票呢?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该企业经营恶化。只要企业经营良好,无论该企业股上涨50%还是下降50%,新生代富豪都会将股票保留下去。

篇8

[关键词]兴趣 实操 多媒体 案例教学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它能引导学习者涉足知识海洋的深处。《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体系性强,对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为零起点的学生而言,这门学科的内容是抽象的,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工作之重。针对专业现状和学生实际,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基础会计》这一学科的一些有效教法。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刚接触《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鲜好奇,教材中第一章节的内容大多是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如果一开讲就直入正题,学生在接受上会有些困难,难免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每次初授本课,上好预备课成了我的努力重点。在第一节课上,要花较多的时间有意识地把会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它既是一种较有就业前景的职业,也是一项家庭理财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

1.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美好憧憬

第一节课之始,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与会计相关的事例,如:个人要算购物帐,公司企业要算月报表等,老师适当进行点评,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牵涉到会计知识。这样的讲解使学生明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扩大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在未来不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力度加大,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而且是经济待遇好、社会地位高、人人羡慕的“金领”、“银领”职业,从事会计职业前途光明,是目前极为抢手的热门高薪职业。从而使学生加大对《基础会计》这一入门学科的重视,激发其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坚定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理想。

2.高端激励,列举部分成功人士与会计的渊源

会计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担任,会计职业还是通向高层成功人士的起点和摇篮。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首席执行官中大约有29%的教育背景是会计专业,有35%的人是由财务执行官升任的。在现实社会中,即使有的高层管理者不是会计专业,但企业管理者要求其必须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否则就无法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属于管理人员,是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记录会计信息来参与企业管理的白领阶层。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欲望。

3.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就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往届学生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是个好方法。他们就是因为学过会计,谋得做出纳、会计职位的实例,来说明学好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来踏入社会能做一名优秀的财会人员是非常光荣的。另一方面,请在职的会计人员或本校的毕业生参与课堂,让他们现身说法,为学生讲一些实际工作中和会计有关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某个企业和会计事务有关的案例,也可以是学校往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真实经历。这些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作用,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灵活运用教法,培养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兴趣

会计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逻辑性强,综合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为一体,非常注重理解记忆的学科,初学者对《基础会计》这一课程常感到内容抽象、晦涩、费解。“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势必更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因此,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时穿插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或者采用会计工作中的案例来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导图,建立工厂虚拟办公室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将图表等投影到屏幕上,刺激学生感官,提高思维能力,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开始讲授《基础会计》时,若按教材顺序第一堂课就把“会计”概念平铺直叙,对于刚从初中毕业没有社会生活阅历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陌生与枯燥,使他们感到机械、乏味,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上课时不宜讲解会计的概念,而是通过多媒体设计一间虚拟办公室,在办公桌上放一些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然后再一一展示这些会计资料,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从会计报表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经济业务会计信息经济管理会计逐层引入,从周围生活中可感知的常识开始认识,逐步归纳上升到理论,使抽象的会计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专业的兴趣。

2.配合实用教具,边学习边实践

手工会计模拟操作。对于手工帐套,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从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到一套完整的会计报告(包括主表与附表),共同完成一套完整的手工模拟会计帐套。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之间有讨论交流的机会,懂得如何分工协作,也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增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

3.采用案例教学,将会计知识生活化

篇9

笔者的一位旧日学友,苦翻巴菲特的《投资圣经》,查阅各大展望趋势的财经类杂志,但他的股票投资亏多于赚。静下来反思,他认为并非技不如人,而是因为猖獗的内线交易,充溢市场内外的小道消息干扰、投资企业的年度财报似有作假嫌疑等。“换位易主”的心态

不随市场消息随风起舞,不随意仿效他人的市场动作,停止情绪化的本能反应,代之以庄家的眼光来思考投资布局。更理性的思考逻辑应该是,假使我就是操盘手,会怎样放消息让散户上当?特别是在现今媒体信息爆炸,真假消息漫天飞舞之际,如果还存在以曝光的基本面为操盘守则的人,恐怕其本身也不适合投资股票。别看动作,而是看动作背后的心理暗示,猜测心理暗示里的有哪些唆使的动机,也别光读市场信息,而是读信息背后的趋势,看透趋势的眼光,就是基因的天赋。这个天赋是市场熟悉度,带着恒心和耐心的EQ,结合换位易主思考的FQ,终将培育属于自己的透视基因。

使用现金而不用融资

一旦用了融资,就等于有卖出的时间限制。如果仍然以操盘手的心理自居,就应该明白,自己是个和时间比赛的人,必须用时间的沙漏来保持充分的市场行动自由。尽管许多股票拥有不错的基本面,但主力操盘手就是有办法从资金进出及成交量,看出想要搭轿的人数。千万别落下可攻可破之处,而让自己的投资时刻表受制于人。反正主力手中有的是筹码,有时间长期等待。小虾米抗衡大鲸鱼,最致命的就是精力内耗子这种被动的局势。靠信用交易投资的散户股民,最缺乏的是时间与股票下跌时的充足资金。习惯以融资融券投资股票的投资者,就比现金交易的投资者多出许多不可控的风险。有效地减少自身软肋的暴露,才能更久地立于江湖搏杀中。

积聚闲钱做投资

稳定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股票投资的现金流品质。这笔钱一定得是闲钱,不会因亏损造成投资者生存无着落,既定消费无法完成,或面临资金需求时,必须忍痛割肉的窘境。假设这笔闲钱少到只够买一支股票,除非投资者可以肯定这只股票一定会上涨,否则,押宝错误的心理压力就足以造成投资者的判断失去准头。确保习惯性的闲散资金流入投资领域,不仅是对个人自身生活消费资金流向的理性管理,更是对投资行为的保险预算。

做足股市入门功课

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98-02

一、外语院校经济学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有着强烈的获得经济学原理知识的需求

无论是接触国际和国内新闻中涉及的经济方面的知识,还是阅读外文原版著作,外语院校的学生有着对经济学原理知识的渴求。因为懂得原理知识,所以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

(二)经济学原理本身的抽象和枯燥让学生理解起来困难

由于外语院校学生受到数学基础和理科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对于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很困难,加之各种图表、图形,各种模型与计算,都会让他们觉得入门困难,学习起来吃力。

(三)生活中需要实用的经济学常识促使我们变革教学模式

以往经济学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虽然多媒体辅助下教学手段实现了多样化,但本质上还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教学侧重于对经济理论的阐述,忽视理论的具体应用,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抽象的经济学原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是鲜活生动的,因此改变教学模式,注重经济学的应用性变得极为重要。

二、外语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模式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其实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是过程的主体,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是其在由先前的知识体系里通过积极实践,来建构自己新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如何立足于外语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经济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抽象理论灌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环节突出三种主要的模式。第一种模式的弊端是学生难以接受,尤其是外语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科人文历史知识欠缺,无法接受纯粹抽象的理论。第二种模式是值得肯定的,所学理论能够分析现象、解释政策,根据实践的变化,提出相应的理论调整是活学理论的一种方式。第三种模式是突出实践环节,是引起学习经济学兴趣的主要模式。实践教学是以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为主的分层次、多模块、递进式的“三位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它提升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实践教学是实现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

(一)双语教学

1.外语院校学生普遍来说阅读水平要高于口语和听力水平,所以基本的概念理论应该用英文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在讲授基本概念时,中文也应该占较多比例,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对于较难的概念,在幻灯片中应该使用中英对照的模式,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双语语言形式有基本地了解和对比。

2.在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应用外语讲授与本课程相关的计算、图示、论证和常用的推理方法等,进行由浅入深的交流和互动。

3.双语教学应兼顾专业知识和外语使用两个方面,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应逐渐降低中文授课所占比例。

(二)实验室教学

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从而出现了模拟实验室,这使得经济学课程在实验室内可以模拟进行购物、消费和生产。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其对整体国家经济的影响,并且可以了解行业、产业以及企业的最新动态。通过模拟投资行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投资分析包括了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企业的微观分析)来进行实践,解决课堂教学缺少实际鲜活案例的局限性问题。此种教学法由于为学生创设了实际环境和实践情景,可以让学生运用他们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演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案例教学

为了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可以从案例教学法入手。这些案例多种多样,有些是与本章内容有关,有些是与前面内容有关,有些是与当代经济热点问题有关,有些是与企业有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案例内容,由他们自主去分析和判断,最终由老师来总结和点评。通过案例分析,一方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使教师可以对学生实现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教育他们;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知识后,能够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是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形式,所以一定要选择典型的案例。为了保证案例分析与研究的质量,教师应该提前将案例打印出来,给学生分发下去,然后由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由老师总结点评。

(四)校外实践基地

为满足学生开阔视野、教师增加实践教学经验的需要,2010年以来,我院和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财通证券公司、东北证券等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参观学习或进行实习。每个实习基地每学期为学生提供能够容纳十五人的实习场所,并配备1-2名顾问,以协助解答相关问题,对经济、金融等专业的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深入到企业内部,才能真正了解企业是如何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分析进行生产和决策的,同时,针对毕业实习的同学,每年还提供10名以内学生进行培训,以便使其熟悉公司的相关业务,适应相关岗位,并为其就业提供相应帮助。

同时,我院与实践基地合作单位共同开设了分别针对学生和教师的专家讲座、理财讲座、经济论坛等实践教育载体,通过提供证券市场知识普及、宏观经济分析、股市实战操作技巧、个人理财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由实践基地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至少两个校内读报栏,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丰富。我们还完善了企业合作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经过与企业沟通,使企业同意在学校开展学生模拟炒股大赛等系列活动,并由合作单位提供宣传和奖品的费用,为学生建立了更多的实践能力锻炼渠道和激励机制。

(五)实习课堂

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教师的被动教到学生的主动学,学习效果会有明显不同。我们所说的实习课堂,就是准备一个学生施展其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准备一周的财经新闻中热点材料,自己描述新闻并根据所学的经济学原理进行评论,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另一方面,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己准备课件在课堂上试讲课,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吸收知识、转化知识、传授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提高兴趣的重要途径,也可以锻炼团队合作的精神。

(六)创业实践

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各种创业大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从创业者的市场调研、创意设计、财务分析、营销策略等方面全方位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他们的学术意识,并通过设计创业的项目来调动主动学习经济学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应用,学生们对于经济学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

在学校鼓励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学生申请了创业项目,《EP校园废品回收站》项目小组的同学参加了由北京桂馨基金会举办的小学桂馨书屋搭建活动。2012年7月8日,她们乘火车来到辽宁省凤城市凤山区中心小学,帮助学校完成了桂馨书屋的搭建工作,并同学校图书管理员老师一起进行了书屋培训交接以及完善了学校图书室运作和借阅制度。这个项目既提倡校园环保又加入慈善部分,既美化了我们的校园,又让大学生有机会去亲身投入慈善活动,并为贫穷落后地区的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这种创业实践,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一个企业运营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市场、人员以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对其盈利模式与社会效益有了进一步地思考。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辉,贾晓薇.外语院校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篇1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业道德是职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思想行为规范与准则。对财会人员来说,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概述

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一般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具体体现会计行业的特殊要求,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法严格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自觉把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努力坚持为民理财原则,廉洁公正原则,诚信为本原则。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义务。会计人员的义务感不断增强,能把实行科学管理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义务还可以驱使会计人员摆正对个人专业的兴趣、爱好、愿望等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之间的矛盾,把服从社会需要,工作需要视为自己的义务而放在首位;义务在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中,起到命令和趋使作用,使其自觉地服起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在道德行为的选择上,会计人员的责任不允许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会计工作的职业责任,对职业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会计工作的职业责任能够使会计人员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影响作出评价。

二、财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个人利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为所欲为,以身试法。这虽然是财会队伍中的极少数人,但也充分反应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会队伍中部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沦丧,道德修养严重缺失。

2.业务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漠。有的财会人员缺少专业化训练,对财会业务知之甚少,业务知识严重老化,不懂得法律法规,不去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意识化为乌有,为领导意图指向是从,只是被动机械的按照领导意图反应财务现状。

3.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违反者这些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为我所用,失去了财务管理工作本质上的真实意义。

4.缺少敬业精神,工作得过且过。这些人往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严重缺乏工作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三、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1.外因的影响。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对财会人员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包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科技因素等诸多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会计领域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相搏期。因此,各种各样受利益驱动的问题接踵而至,只要利益需要,财会人员无所不能。加强诚信教育和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这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是内部环境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影响。包括内控制度、单位,人事制度和内部组织机构、会计主体性质、内部审计情况等。内控制度是否健全,领导对会计管理工作是否重视以及整体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都会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2.财会人员自身内因的关系。按照事物的辩证规律,任何事情都是取决于内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取决于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准,以及自律意识、自觉能力、自省程度等诸多综合因素。一个道德意识淡漠,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没有职业自律能力,没有起码业务常识,没有普通法律知识的财会人员,很难具备财务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也很难真实的反映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所在。

四、如何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1.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把财会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作为硬性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让财务人员的一切业务行为,置于法律监督的规范之中。

2.有计划、有步骤、大张旗鼓的开展财务职业道德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坚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等财会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通过座谈会、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引导广大财会人员积极参与职业道德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大环境。

3.各级财会部门管理机构应该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的把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业务、职业道德培训,作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的主要内容,累计培训学时,建立培训档案,颁发培训证书,提高财会人员的准入门槛,达不到标准一律不得上岗。

篇12

关键词 职业资格证 证券从业资格证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反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进行了界定,不再复制本科以理论为重心的培养模式,而是基于工作岗位,构建相关理论,发展职业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强调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特别是基本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的获取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达到岗位的基本要求。正是因为如此,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将获取专业对应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核的必备条件,只有获得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才能准予毕业。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在对应岗位上就业。

1.2 岗位性质决定的

目前很多行业和岗位都设立了进入门槛,要求从事某一行业或专业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如银行业要求有银行从业资格证;会计岗位要求有会计证;保险行业要求有保险人资格证;根据《证券法》和《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证券业务的机构不得聘用无资格证书者作为证券从业人员。证券从业资格证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备证书,同时也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对于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学生,获取证券从业资格证是由岗位性质决定的。

2 目前高职院校获取证券从业资格证情况

2005年以来,证券业协会统计考试通过率均在30%左右,各科通过率不均,基本上都在20%~40%之间。其中本科生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证通过率最高,在80%以上,而高职学生通过率低于30%。曾经我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仅为10%左右,但在2010、2011届四个班学生,通过率突破了50%,且不少同学获得了一级资格证书和二级资格证书。

3 职业资格证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3.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证券从业资格的考试中有五门课程,获得资格证的只需要通过两门,获得一级资格证的需要通过三门课程的考试,获得二级资格证的需要五门课程的考试。不管获得哪个级别的资格证,都必须考“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这门课程,而各职院从2006年后实行项目课程改革以来,专业基础课程没有设置,学生直接学习“证券投资分析”和“证券交易服务”这些专业课程。而“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是对股票、债券、基金、金融衍生品、证券市场等的介绍,是学习其他证券课程的基础。且这门课程涉及到内容广泛,术语很多。学校不开设置这门课程,学生自学很吃力。对于概念的内涵、性质及特点,以及各种证券产品的特性只限于字面理解,因而考试时记忆不牢,容易混淆。

3.2 重看书轻技巧

笔者对学生辅导时在多个班级进行过调查,相当多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反映: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翻烂了,就是记不住,每次考试都是五十多分。同时,他们表明不喜欢做题,就是从前到后一遍遍看书。反映了学生看书时很被动,就像看小说那样,只是一遍遍地看过去,没有在总结归纳中去理解,没在理解中去记忆。“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概念、术语及知识点非常多,这样漫无目的地看书,效果肯定不好。

3.3 重理论轻实践

职业资格证和学校传统考试最大的区别就是基于职业技能,以实践操作为考试重点,以熟练操作为目标。但是受到设备、场地、实践技能及传统考试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备考职业资格证时,仍以教材为学习重点,忽视了实践的培训。例如,在“证券交易服务”考试中,涉及到证券交易规则和程序,在教材上最少要写两章,有交易时间、数量、幅度等很多知识点。而真正在电脑中对证券交易操作一遍,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如果先看书,学习基础理论,然后再在电脑中操作三两遍,这些知识点就不用死记硬背了。

4 “四融合”提高获证通过率的路径

4.1 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融合

对于基础不是很好,学习方法和习惯不是很理想的高职学生,自学“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一些学校针对学生考前进行考证培训,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不是作为一门课,对学生约束性不强,且学时往往不多,老师仍只能提纲挈领地将知识点串起来,没有更多的时间讲授,让学生真正理解后去记忆。因此建议学校将考证中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和学习,一方面巩固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的通过率。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将课程的考核与职业资格证结合起来,通过了职业资格证考试中相关课程的同学,可免修该课程,提高学生考证的积极性。

4.2 课内与课外学习融合

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因为涉及到高质量的就业。然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仅凭课内学习获取职业资格证不太现实。毕竟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强,且考试的内容较多,这就需要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要想职业资格证通过率高,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老师上完课后,一定要布置作业,让学生该做的要做,该记的要记,该总结归纳的要总结归纳。学校要为学生课外学习营造浓厚的氛围,给予学生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教室,在考前还有必要派相关教师去自习室答疑。

4.3 理论与实践融合

尽管高职院校实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但是在考试中仍以理论为主。教师习惯教理论,学生也习惯了十多年的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而职业资格证考试中不仅要考专业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考核实践技能。2011年证券业协会对证券从业资格统计显示,五门课程中“证券投资分析”通过率最低,原因是因为“证券投资分析”的实践性最强,而从难度系数上分析,“证券发行与承销”的容量最大,“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论性最强。显示学生仍偏好理论学习。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像证券从业资格考前,要让学生多利用看盘,多利用模拟炒股软件进行证券交易和分析。

篇1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市场营销 创业 

一、引言 

经济发展催生自主创业,创业也促进经济繁荣。创业教育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并成为各类高等院校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另外,随着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职院校有必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市场营销的专业特点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因而,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具有良好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以营销专业为例,探索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 

创业能力是一种自我开发、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创业能力是知识、技能经过类化和概括化后形成的稳定的心理范式。创业能力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程度的能力,它可分为思维能力和经营能力两类。思维能力是创业的基础,它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意识、心理品质和思维模式,主要体现为创业意识、联想迁移和创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经营能力是创业的核心,它是指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主要体现为营销专业能力、控制和调节能力、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理财能力、社会知识及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最根本就是将这些能力转变为学生经营零售店、网店、某行业产品的销售等企业实体的能力,以及将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以下瓶颈。 

1.思维能力方面 

(1)创业意识 

受到传统意识和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忽略了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选择较多,许多家长对孩子创业不够支持,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创业失败后承担不了风险,因而影响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意愿。 

(2)创业品质 

目前大部分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者创意不足,在创业中暴露出独立性不够、自我约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主动学习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另外,由于社会文化和生长氛围的影响,新一代的学生创业者心理成熟度较低,合作能力较弱,无法适应创业的竞争需要。 

2.经营能力方面 

(1)师资队伍匮乏 

各高职院校教师都面临缺乏创业实践经历的尴尬。创业能力培养又偏偏注重创业实务,没有亲身经历,简单的照本宣科根本无法使学生领悟创业的精髓和实质。这就导致大部分院校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创业环境 

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时并不拥有技术或发明专利,而创业形式和行业选择面较广,很难形成固定的创业基地或创业园,更难找到具体的项目资金支持。另外,大部分的学生创业者均为白手起家或初次创业,创业资源匮乏,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各方面支持,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给予相关的支持。 

(3)课程整体设计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对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理解,所设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也就无法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有的高职院校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才会涉及;也有的高职院校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制,但效果不明显,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经营能力无法得到系统性的培训和提升。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创业教育一般分为创业启蒙教育、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专业教育三个层次。我国的高职院校创业能力培养也应该包括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 

1.创业思维培养 

(1)创业意识培养 

创业意识培养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寻找创业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将创业思路渗透到各课程教学和教师教学思想中。

所有课程教学中都要传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人生与社会价值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出良好的创业意识。另外,可以通过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现身说教,以提升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2)创业品质素养 

从学生进入校园的入学教育开始,就应积极开展职业与创业认知教育。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创业或职业规划类课程教学,通过一些简单真实的创业项目(例如校园拍卖会、学生超市、报亭、饭店等),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产生自我提升的信心和意愿,也能让学生认识创业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主题研讨会等方式,向学生大力宣传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及所需要的品质素养。

2.经营能力培养 

(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些高职院校(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已实行教师企业脱产实践制度,这样有利于教师企了解相关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并提高其职业能力。然而,这样依然无法满足创业的需要。如果学校和政府部门以政策或制度来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创业,将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 

(2)创业环境 

高职院校、政府和社会要切实为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通过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家共同引导的方式,为每个创业项目提供具体的策划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其次,提供资金帮助和政策优惠。撰写创业策划书向学校递交申请,学校组织有企业运作经验的老师和企业家进行评估,批准后由学校或政府奖励一定的资金。公司在学年结束时清算,本金归还给学校或政府,盈余捐给慈善事业。最后,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超市、报亭、饭店等小型经济实体,低租金,让学生自主经营,体验创业全过程。 

(3)课程整体设计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创业教育要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意味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营销专业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求能在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中,都强化学生经营自己、管理他人的实践。另外,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业学》、《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创业实务》、《创业社会常识》、《团队训练》、《创业心理和技能》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思维能力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创业计划》、《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实务》、《公司法与合同法》、《企业财务基础》、《创业融资》等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此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计划的组织和开展各种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争取在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以真实创业项目贯穿始终,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势必要改革课程考试考核办法。在营销专业课程考评应以操作考评为重,同时考评学生的知识和品质。根据项目的运营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予以科学考评。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有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利于经济繁荣;即便没有创业的毕业生也既实现了自我的提升,又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广大高职院应主动克服目前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种种困难和瓶颈,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建设具备创业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并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参考文献: 

[1] 杜兰晓,高永良.国外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09(1)下:6-7. 

[2] 张超武,胡月英.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3] 杨永超,敬丽华,包忠明. 基于隐性知识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3卷第2期. 

[4] 左殿升,李兆智,刘泽东.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 

[5] 阎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青海社会科学,2007

篇14

【关键词】会计基础 干部培训 会计要素 会计报表 会计账户

会计基础知识培训教学面向初任公务员(非经济类)、军队转业干部初任培训以及进行系统会计培训时的基础教学内容。在近年来的培训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税务培训的特点,对会计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结构作了调整。

一、两个基本出发点:税务人员学会计和给税务人员讲会计

税务干部学习会计并不是要做会计工作,他们学习会计的关键是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了哪些信息,会计信息是怎样记录、分类、汇总的,怎样读懂会计信息,在税务稽查、税务管理等岗位上如何运用会计信息。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的重点不是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而是账户设置和运用的原理;不是会计报表编制技巧的熟练掌握,而是经济业务分析能力的提高。账户设置和运用的原理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特点、账户运用的特点、账户分类的特点以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等。经济业务分析的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业务分析、损益业务分析、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和利润表结构分析等。

教学结构调整的关键切入点是从认识会计报表入手学习会计。这样实施教学基于以下认识。税务人员可能对会计知识所知甚少,或者是不系统,甚至就是入门学习,但是他们有从事税务工作的经验,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实际会计工作。他们已经具备相当的社会经验,尤其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必亦步亦趋,按部就班,而是可以直奔会计信息的本质。

二、总体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设计

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的总体结构是按照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会计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七种方法)—会计报表的体例进行讲解的。调整后的总体设计是按照会计报表—会计账户—会计报表的结构进行教学的,简称“报表—账户—报表结构”。这个总体结构的思路由两个相互联系,但有不同教学侧重点的部分相连接,即“报表—账户”和“账户—报表”。采用“报表—账户—报表”教学结构,开门见山地让学员了解会计提供了什么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会计信息的记录、分类、汇总。

第一阶段,“报表—账户”阶段。通过总揽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会计报表作为初始阶段教学内容,回答什么是会计,提供了什么会计信息。

首先阅读资产负债表。通过资产负债表表头、编制单位、编制时点以及计量单位的介绍,引入和初步讲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概念。在讲解这些概念时与学员的社会经济生活经验和知识建立起联系,使其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就在日常经济生活中。通过观察资产负债表结构初步认识资产、负债、所有权益的概念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初步让学员建立起资产负债表是平衡表的概念,使其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使其了解这个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法则。在阅读资产的负债表、初步讲解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时,要重点讲解“留存收益”的概念。学员以其社会经济生活经验和对一般经济常识的认知,对于资产运营的结果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这个概念不难理解,重点提示学员始终注意会计是如何确认、计量、报告这个结果的。而且可以提示有关这个结果的信息不但对会计核算很重要,而且与所得税的计算也有关联,以提升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的注意点。

其次,开始观察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即资产负债表的变动。特别向学员提出并分析销售交易的发生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由此引入利润计算的基本概念,留存收益的形成和记录,最终引出第二报表——利润表。

在这个阶段对销售交易的分析,侧重收入和费用概念的初步引入以及如何在报表中反映交易结果(净利润)。对于把成本为600元的存货以900元售出这样的例子,学员已经具备的经济知识很容易接受毛利、利润、净利润这样的概念,关键是引导学员注意会计是如何记录和报告这些信息的。

第三是账户的学习。这个部分是会计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通过设问“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是如何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归类整理的”这样的问题把学员引入对账户学习中来。这个部分的教学设计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内容包括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账户的结算、账户的平行登记、账户的试算平衡、从账户到报表等内容;第二个层次的内容包括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分类账、财务会计的基本核算程序等内容。在第二层次的教学中,最终把财务会计的基本核算程序: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完整地进行介绍。考虑到税务人员学会计的需求和给税务人员讲会计的特点,以及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对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的格式和手工簿记系统下的编制和登记要求不做详细讲解。

在账户的学习阶段,着力引入资产负债表账户(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和利润表账户(损益类账户)的概念,从核算内容上让学员建立起报表和账户的整体联系;着力引入“永久性账户”和“暂记性账户”的概念,从账户结构和不同结账方式上让学员了解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的不同特点。

第二阶段,“账户—报表”阶段。这个阶段是第一阶段的深入,是会计基础业务核算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的日常核算。在结构组织上打破传统的按“销”流通讲解基本核算业务的教学套路,改按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讲解。特点就是结合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的特殊需求,按利润表项目,即收入、费用的核算来组织业务核算。比如在讲到收入的核算时,一方面介绍收入确认的原则(实现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另一方面学习应收账款要素的核算知识;比如在讲到费用的核算时,一方面学习费用的确认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核算,另一方面学习存货(营业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要素的核算知识。不按理财—购货—生产—成果及其分配的财务循环组织内容,而是直接按报表要素组织内容,这与“报表—账户—报表”的整体教学思路是一致的,也与会计准则体例保持一致。

三、总体教学思路的把握

按照“报表—账户—报表”的总体结构安排,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思路是按照基本会计等式进行串联的。

在“报表—账户”阶段,重点讲解和要求学员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的意义和具体运用,包括报表结构、资产负债表要素、账户设置等。在基本会计等式的教学中注意让学员了解这一等式的重要变形的意义,即资产-负债=净资产。

在“账户—报表”阶段,主要是按照“收入-费用=净利润(留存收益)”组织要素费用的核算,重点讲解和要求学员掌握收入和费用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初步让学员建立起“收入-费用=净利润(留存收益)”和“应税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 这两个公式是指导会计核算和所得税认定的基本概念框架。初步让学员了解“利润表”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不同功能、结构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几个问题的教学尺度。

第一,主要会计概念的教学。会计基础概念,如会计主体、资产以及留存收益等都是初学者不好理解的问题。把这些基本概念融入到具体报表、账户、业务中的讲解中,学员就比较容易接受。结合税务人员学习会计的特殊要求,处理好一些概念的讲解。比如在会计要素中并没有“支出”的定义,但是在所得税税收法规中就有关于支出的细致描述,我们就在教学中引入“支出”这个概念,讲解其含义,讲解与资产、负债、费用的联系,还结合权责发生制辨析权责发生制支出和现金收付制支出的区别。再如,在传统的会计基础知识学习中不涉及非货币性资产这样的概念,但是在现代会计计量的问题中其已是基本知识,在所得税法中也有这个概念的运用,我们就在讲解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要素时,在讲解资产货币计量原则时引入这个概念。

第二,有关会计核算原则的教学。同会计基础概念的教学一样,会计核算原则的教学也是会计基础知识教学的难点。将这些原则穿插在具体业务的讲解中,在“报表——账户——报表”的统一结构中讲解,教学效率和效果较好。比如,在引入资产负债表时讲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在讲解收入和费用时再处理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就比较自然。

四、总结

总括以上所述,将会计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结构调整总结如下表。

参考文献

[1]哈里森,亨格瑞.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家税务总局教材编写组.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